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作环境的重要性

工作环境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11 09:33:21

工作环境的重要性

工作环境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环境监测 ;交通环境 ;科学依据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工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机动车数量的增多在无形之间成为了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尾气污染的增多,鸣笛噪音的加大,给交通环境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居民的基本生活质量,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其中环境监测工作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

所谓环境监测工作,是根据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结果,记录环境质量变化,评定环境质量水平,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等相关工作提供基础和保障的一项重要工作项目。总体来说,在了解环境水平的基础上进行环境监测,是开展所有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环境监测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过程:背景调查、确定方案、优化布点、现场采样、样品运送、实验分析、数据收集、分析综合等,概括来说,就是通过对实际情况的研究,在设定好计划后进行采样分析,在综合一系列因素后获得信息和数据得以应用。

环境监测工作不仅是交通运输行业中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支柱,还是交通环境保护相关部门进行环境质量监督的科学依据。随着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和交通发展模式的迅速转变,建立系统的环境监测体系势在必得。在交通环境保护工作中,要求环境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精密性和准确性,为交通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可靠和实用的信息。

二.交通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容

交通环境保护,广义上是指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交通环境保护的内容包括交通运输与水资源保护、环境监测与评价、交通运输与大气和噪声污染防治等一系列的概念。具体来讲,交通环境保护工作是以交通运输为主线,与之相关的大气、噪声环境保护与防污管理工作。本文是以影响居民生活的几项因素为主要内容,具体分为以下两种:

1.因机动车辆引起的尾气排放污染

因机动车辆排放的废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汽车作为一个流动的污染源,不仅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更会造成臭氧层损耗,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因此,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是当前交通环境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此进行监测工作,不仅能有效的对污染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以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更有利于高效率的进行防治工作。

2.由机动车造成的噪音污染

在城市环境噪音中,主要包括交通噪音、生产噪音、建筑噪音、生活噪音,其中交通噪音就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噪音污染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是大家却经常忽视。机动车造成的噪音污染几乎无处不在,汽车是具有不同性质噪声的综合噪声源,在离交通枢纽较近的居民区,除了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在休息时间也经常会受到机动车鸣笛的影响,人们因此不能正常休息也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造成一个恶性循环。除此之外,在白天的工作时间,很多人也会因此心情烦躁,工作效率降低。

三.环境监测工作交通保护中的重要性

1.环境监测工作是交通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支柱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发展经济建设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是当前很多部门选择的发展方式。为了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可以根据环境监测结果来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期限治理”等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由于交通发展模式转变较快,所以在选择试验站点要避免因此带来的麻烦,为了确定比较科学合理的试点,应选择离交通要道较近并且人流量较多的地方进行监测试验。通过试验来分析小范围环境中由交通污染引起环境污染的因素,并深入探究其污染因素对人们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的各方面影响。从事交通环境保护的有关部门通过环境监测工作得到的数据和结果,进行与之相对应的保护工作。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与交通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与反馈,达到环境监测与交通环境保护工作的共同进步。

2.环境监测工作是进行交通环境质量监督的科学依据

为了使交通环境质量监督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将环境监测工作作为科学依据。在汽车噪音与尾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中,应对其进行具体的环境监测工作。比如交通环境中关于噪音污染这方面,要先选定试验地点,进行此路段的背景调查,分析交通噪音的主要来源和高峰期时段,针对此状况来确定方案,在特定的试验地点范围内进行具体的布点安排。在监测期间,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的记录,通过多天的记录来进行试验分析和数据处理,主要分为什么时间段产生的噪音最大、哪一种车辆产生的噪音最大、噪音最大的时间段是否为正常的工作时间或者休息时间等。在环境质量监督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制作监管方案,在具体的时段进行噪音控制,把因噪音引起的不良影响控制到最低。另外,也可以对噪音最大的车辆进行系统的调查,并规定其走固定的路线,以防影响到居民或者工作者的正常生活。无论在交通环境质量监督工作中做出怎样的决策,都以此为科学依据。通过以上的环境监测工作,来制定交通环境质量监督的措施,这为交通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3.环境监测工作是进行交通环境改善目标的主要向导

当前交通环境所面临的问题颇多,尤其是交通环境污染问题,更是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要想有效改善交通环境,必须将环境监测工作作为主要向导,科学合理的选择方法与措施。在交通环境问题中,尾气排放问题当前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完善优化交通环境,在有关部门制定交通环境的改善目标时,是否能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改善目标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工业发展的进程,这主由环境监测所得到的结果和数据来决定。环境监测所得的数据结果作为交通环境改善目标的主要向导,在解决机动车辆尾气排放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在试验点的环境监测来确定改善目标。在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中,主要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铅(Pb)等。据往年的资料显示,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以每年超过百分之十的幅度上涨,主要城区的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已经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控制和治理汽车已经成为城市环境保护面临的紧迫任务,相关部门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环境改善目标和政策,将交通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到每一天的每一个工作内容中去,所以说环境监测工作的进行,可以为交通环境保护相关部门提供最有力的依据和最准确的导向。

小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探究,表明了环境监测工作对于交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尾气排放污染方面还是在噪音污染方面,为了更好的防治,进行环境监测工作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以后的交通环境保护中,除了注意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获得科学准确的数据和结果,来为交通环境保护的相关部门提供最可靠、实用的信息,为环境保护事业的顺利进行画上重要的一笔外,交通环境保护工作也要与之同行。另外,在这个社会不断进步的大环境中,一定要摒弃只发展经济忽视环境保护的坏习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加强交通环境保护,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与绿色经济的美好希望。

参考文献

[1] 王耀琴. 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发展现状[J]. 中国测试技术 , 2003,29(3):57-59.

工作环境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工作;实验室质量控制;重要性

1引言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外部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控制两部分。外部质量控制还叫做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也叫实验室内质量控制。若要使得环境监测的质量得到保障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伴着中国才评定合格实验室的认同的工作深入的进行,实验室质控工作起到了无法代替的作用。

2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2.1 有助于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环境监测实验室经过了实验室认可或是计量认证的环境监测工作室,对于实验室的工作员工就要求不仅要拥有精湛的实验分析的能力,同时也要知道和具体分析监测有关的理论性的知识,掌握各类规范和标准对现代监测的工作提出的要求。实验室能够经过完善和制定有关的制度和规章,来完成有针对性的对实验室工作员的管理,实现实验室的工作员工的监督和自控管理的目标。与此同时,应该组织实验室的工作员工进行不定期的岗位培训和学习,也可以组织一些有关的技能比赛,如此一来不只能够有很好的提升实验室工作员工的业务和水平,又可以及时的了解实验室工作员工有哪些不足之处,给出及时有效的整顿,进而使得实验技能得到了提高,让实验室的发展始和现代化发展的潮流紧密相连。

2.2 监测工作正常进行地有力保证

自90年代到现在,我们国家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相继历经了质量保证、统计质量控制、全面的质量管理几个阶段,进而我们国家全面的推行质量管理就体现为环境监测实验室得以建立。质量控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是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实验室能否拥有健全的质量控制的系统,可以对实验室检测的水平高低做出直接的反应。只有把实验室检测工作当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做好有关的质量控制,才可以保障检测的有效、精准。

2.3 是得到精准的监测数据的保障

在监测单位中,每一个监测的数据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一切的命脉。对监测对象最的正确客观的反映就是数据的准确度。然而要使得监测的数据的科学性得到保障最根本的就是要运用有成效的质量控制的措施。样品监测的每一个具体的环节都要有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措施,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的过程可以适时的对检测过程当中出现的不合规格的环节做出反应,同时还可以找出不合规格的现象出现的原因,立马给出合理的调试整顿,以确保提供的数据的准确程度。假如样品的监测的中欠缺质量控制的过程,就可能引起监测的数据或许会有问题出现,带来“查无出处”的情况产生,如此一来监测的数据就丧失了准确性。因此,我们要想得到精准的监测数据就要有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的措施。

2.4 不停的提升实验室自身的检测水平

可以有效的实施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措施,即对实验室自身检测水平的一种调试整顿,可以推进实验室检测的水平不停的获得完善和提升。实验室可以经过对不一样的实验室间运用不一样的质量控制的措施,来对不一样的实验室之间的数据开展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经过对比,来找出自身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给出有效的整顿,来健全自己,让实验室可以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得到稳固的地位。

3 对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

(1)对全部的新启用的玻璃量器和分析仪器要根据国家相关的计量检定的规程来检定,鉴定合格以后才能够使用;对那些已经投入运用的玻璃量器和一起要进行定期的鉴定,鉴定合格以后才能够使用。

(2)对那些需要标定的标准的溶液,最少都要标定出三份然后取平均值,标准工作溶液和储备液的使用和配置要符合分析法的要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减少使用、标定和配置过程当中有误差的出现。

(3)要安札分析要求选择对应等级的实验室分析所用的纯水。对那些有特殊要求的分析用纯水,比如无酚水、无二氧化碳水、无氨水、无氯水等,因为对某一些成分有着特殊的要求,不止电导率的情况要和上述的要求相符合,还要根据有关的规定方案制备,要通过检验,检验合格了以后才能够使用。

(4)回归校准曲线要开展精密度、斜率、截距统计的检验,来对它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进行检验,如果环境出现了变化要及时的绘制出校准曲线。

(5)实验中用试剂、量器都要是合格的。

4 对于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措施

4.1 实验室之间的质量控制

对实验室展开质量控制的时候,对于实验室之间的控制也要给与同等的重视,我们能够运用下面的措施来增强实验室之间的质量控制:一方面,增强和相同措施试验室之间的数据的比较。经过把本室的均值同相的实验室监测获得的数据的均值的中位数或平均值进行对比,就能够得到整体分析的过程,经过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就能够鉴别出特定的仪器获得的数据是不是准确的。假如本室的均值和相同实验方法组的均值有了明显的偏离,我们将就要对本室的仪器、设备、分析过程和特定的试剂认真的进行校准、核实,找出当中有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增强和全部实验室之间数据的比较。绝大多数的实验室的试验方案之间的比较,整体说来拥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是,假如特定方法的实验室的数量相比较而言很少的时候,运用那本室的数据和全部的实验室的标准差或均值进行比较,一样可以到达保障数据的准确性的目标。同样的,我们也能够由实验室以往的历史的数据中得到有效信息以提升数据的精准性。

4.2 进行精密度偏性试验

精密度偏性试验指的是对一组样品进行多次反复的测试,然后对所获得的测试的结果做科学的统计学分析,进而给出试验的结果是不是有着影响测试结果的偏性,或者说是对影响分析测定的各类的回收率和便以因子做全面系统的分析,它根本的目标还是为了提升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4.3 加标同收试验

加标同收试验的方法主要用于检验实验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准度指的是在同一个未知的样品中加上已知量的标准待测的物质,于此同时测定样品和未知样品中掺入的标准物质当中的待测物质的量。之后,根据下列的公式计算出回收率:加标回收率=(样品加标准的测量值-样品的测量值)/加入标准物质的量 X100%。假如计算出来的结果和100%接近那么就说明结果的准确性高。

4.4 样品测定准确度的评价方法

(1)对照分析:将检测的样品和国家的环境样品认真的进行比较、分析,标准物质的测定值要在有效的误差允许的范围里,不然的话就要找出偏差出现的原因,同时给予检测的样品进行重新测定和分析。

(2)加标回收率测定:在将检测样品测定进行的同时,向同一个样品的子样当中掺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来开展测定和分析,把分析出来的测定的结果减了样品的测定值,计算出来加标回收率,通常这个数值要在 90%~110%中间。

5 结语

以上的一系列的质控方法其目的是为了使环境监测工作根据质量的方针的要求达到方法科学、服务规范、数据准确、行为公正,准确、及时、科学地提供报告、数据,将环境全面、科学地进行分析。质量控制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不能够欠缺的,它能够推动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提升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监测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升我们工作的效率,降低工作的误差。

参考文献:

工作环境的重要性范文3

[论文关键词]吐曼河生态环境保护 [论文摘要]吐曼河是喀什典型的泉水河,是喀什市唯一一条蜿蜒穿城而过的河流,具有供水、排水、景观、防洪等多重功能。进一步做好吐曼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吐曼河维吾尔语意译为“雾河”。地处东经75°30′—76°15′,北纬39°25′-39°36′之间。是塔里木河流域喀什噶尔水系克孜河北边支流之一。发源于疏附县木什乡明尧勒村,是一条典型的泉水河,河源在疏附县木什乡明尧勒村,沿河经过疏附县、喀什市,河流末端汇集在红旗水库,全长77.6km,集水面积48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26×108m3,流量常年稳定在3~5m3/s,控制灌溉面积23万亩。担负着沿河两岸工农业生产和部分居民生活用水的职责,具有供水、排水、景观、防洪等多重功能。 一、吐曼河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吐曼河蜿蜒曲折,水流缓慢,两岸多自然生长的植被,原生态环境良好,两岸分布着两阶级地及宽窄不等的漫滩,阶地陡峭,河床低洼。吐曼河由于受地理位置、地质结构、气候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污染严重,硫酸盐、总硬度、矿化度等天然水化学指标本底值较高,且随着流程的延长逐渐变大,到下游红旗水库时各项水化学指标已远远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要求 (一)从城市发展角度 喀什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新疆重要的旅游城市。1996年以来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2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成为国民经济一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带动旅游业的开发和吸引更多的外资促进喀什市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喀什地区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而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更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加快,城市居民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最佳的手段,受到普遍的重视。吐曼河穿城而过,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将大大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为喀什市城区建立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空间创造条件,吐曼河沿岸历史文化景观丰富,两岸旅游业开发可为喀什的旅游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二)从城市生态环境角度 吐曼河属泉水河,流经喀什城区长达20公里,在喀什市的发展过程中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成为喀什市的“母亲河”,是南疆少有的穿城河之一。随着喀什市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吐曼河遭到很大程度的污染,部分河段污染较严重,沿河两岸垃圾成堆、道路破旧,建筑物陈旧破损,严重影响了喀什市各族人民生存居住环境。吐曼河已经成为自治区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并且由于吐曼河是跨市县的河流,下游疏附县两个乡及伽师县的广大人民群众由于条件艰苦,一直将受到严重污染的吐曼河河水作为饮用水源,已经严重影响了下游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所以,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非常迫切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从环境的影响角度 严格意义上说,水系承担着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功能,但随着吐曼河污染的日益严重,这些功能都不可挽回的衰退了。滥采地下水,改变了城郊湿地的生态功能,影响了湿地的生态效用。一块湿地的价值比相同面积的海洋高58倍,而湿地的功能被改变,将带来灭顶之灾,造成水生态和物种的衰退。无节制地抽取城市地下水,不仅使昔日的湿地迅速变成干涸的荒漠,而且也造成了大面积的地层沉陷,因此吐曼河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经迫在眉睫。 (四)从生态景观角度 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是城市的“绿肺”,也是特色景观,在环境中尤为重要。吐曼河改造完成后,喀什市的绿化覆盖率将提高四个百分点,因此,吐曼河的环境整治是改善喀什市城市环境最佳措施之一。 二、吐曼河生态环境现状 吐曼河的上游、下游均地处干旱区,荒地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而造成土地风蚀、沙化及汛期对土壤的冲刷。 三、生态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 (一)自然因素

工作环境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重要性

一、会计档案的作用

1.会计档案直接影响经济工作

从宏观来说,国家利用各企事业单位、各机关的会计档案反映的数据逐级汇总,可以考核国民经济各部门有关计划和预算的执行情况,从而制订更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计划和决策;从微观来说,各企事业、机关单位利用会计档案提供的原始数据,科学地预测未来,制订最优化的管理方案,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会计档案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

改革开放给经济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由于原有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政策上的漏洞,巧立名目,随意提高开支,铺张浪费,使国家财政收入大大流失。而会计档案将这些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的情况真实地记录下来,及时发现问题,阻止腐败的产生、蔓延,打击经济领域的不法行为,解决经济纠纷,从而确保国家的经济利益。

二、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的内容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健全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通用会计软件、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三、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会计档案载体

电算化会计虽已实施,但因为实施时间不长,财会人员和单位领导对会计电算档案的组成内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很多单位只是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从而影响会计档案的完整性。

2.会计载体本身性质带来的问题

电算化会计档案需在一定的系统内才可视,因此目前许多企业因为没有将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导致在电算化软件升级后,不同版本下的会计数据不能被调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纸质会计档案,并对保存期限作了规定,但目前由于一些单位受条件限制,没有配备激光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还在使用老的针式打印机,致使打印输出的纸介质会计档案达不到规定的保存期限,没有按照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库房管理制度标准,建立专门的电算化会计档案保护制度,未选择质量优良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未实行备用盘与存储盘分离存放,导致电子数据因此损坏或丢失。

3.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更易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修改,因此在没有及时修订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没有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档案保管人员职责情况下,会计档案的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现象在所难免。

4.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维护、网络安全人才

众所周知,电算化下的档案管理涉及到软件、系统安全、维护等一系列专业的问题,但目前一般单位都仅仅对以前的会计人员进行一定的软件设施建设。

提供环境清洁与温湿度稳定适宜的专用会计档案存放仓库;配备具有高清晰度打印能力的激光或喷墨打印机,以它们作为输出纸质会计档案的工具:选用功能符合本单位实际业务的电算化培训,然后就去操作系统,在一定层面上而言,会计人员仅学会了操作,而管理与维护对他们而言就非常陌生,由此导致的结果与损失也非同小可。

四、如何改善电算化下的会计档案管理

1.完善会计软件

最好是具有档案管理辅助功能的电算化软件;强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如有联网,注意进行定期的补丁维护,避免因电脑安全或网络安全,导致会计档案泄密或被人为恶意修改。

2.完善电算化下会计档案管理各项制度

(1)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和使用的全套文档资料及软件程序,都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会计数据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保留副本,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打印输出,并按照有关税务、审计等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打印输出有关账簿、报表。

(2)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保管制度。根据国家档案局的标准,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制度:选择优质的磁盘介质进行会计档案数据备份,备用盘与储存盘分离存放;做好防压、防尘、防光、防腐蚀工作,按分类和一定顺序对数据磁盘、光盘的著录等电子会计档案进行编号,标明时间和文件内容,制作档案管理文件卡片。

(3)建立严格的借用手续制度。查阅会计档案,需经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外单位查阅本部门会计档案,要有单位介绍信,并经主管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批准。

(4)建立电算化档案定期备份制度。电算会计档案应定期将会计数据备份到磁性介质,并设立备查登记簿,提供备份时间、数量、保管方式等备份细节信息;同时由于磁性介质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会计电算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复制,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

3.提高会计部门人员素质,完善人员配置结构

会计系统是由人来操作的,一个系统是否安全,不但取决于系统本身,更应该注意操作使用人员的素质,未经有效的业务训练和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本身,对系统的安全是一种威胁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各单位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对系统维护人员,应尽量用计算机专业人员,毕竟,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这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只要简单的会计培训,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颖.对会计档案管理的思考.辽宁经济,2008(3).

工作环境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城市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划设计

1 水利工程与环境

1.1 水利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工程是以防治水害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目标的基础建设项目。其本身具有改善环境的功能。如防洪、除涝工程能够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灌溉、城市供水工程能够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水资源保障;水电工程可提供大量清洁能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调节性能的水库,通过调节在枯水期增加下泄流量,可提高下游水体的自净能力,有利于改善水质;在血吸虫疫区,水利工程结合灭螺,血防效益显著;水土保持工程本身就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开发目标等。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如何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对环境的改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1.2 水利工程环境问题的特点

水利工程将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配,使之满足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而水也是维持自然生态环境最重要的环境要素,如果在水资源重新分配中,忽视生态环境对水的需求,超过环境承受能力,环境问题就必然发生。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在水资源方面,由水资源条件的改变对局部地区可能带来诸如河道断流、湖泊萎缩、下游绿洲消失、土地退化等生态破坏环境问题,以及水库下游环境恶化问题,或由于水土资源开发不当而产生的生态退化问题。还有工程施工、移民活动对当地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等。这些环境问题若不加以解决,反过来又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

1.3水利开发与环境保护

正因为人们注意到水利既有改善环境的功能,又会对环境产生负效应的双重作用,因此在开发建设中,在尽量发挥水利工程改善水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同时,要尽可能避免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的产生,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的整体效益,已成为当今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把环境需求贯彻到工程规划设计中,体现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规则。因此环境影响评价是工程规划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水利工程环评中的环境角度或环境需求

环评专业就是从环境角度来评价工程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不同于传统的工程经济角度。环境需求也就是环境保护的需求,是环评的依据,只有明确需求才能进行评价其合理性,而环境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常常是矛盾的,环评就是在两种需求中寻求统一,即寻找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

2.1防洪工程的环境需求

兴建防洪工程提高防洪标准,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是水利工程最主要的功能。但从环境角度,洪水这一自然现象同样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一个环节。洪水对湿地以及某些水生动物是必需的。因此,在这些地区兴建防洪工程就必须考虑其对生态的影响。

2.2水资源开发的环境需求

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而水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也是维持自然界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元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超过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必然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在水资源开发中强调合理开发利用,而不是充分利用。在考虑经济及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时,还必须为生态环境以及水环境留一定的用水份额,提出合理的环境需水和生态用水量已成为共识。但具体到每个工程,目前还不能像经济发展需求那样给出较为具体和合理的生态需水和环境用水,以此作为工程的环境约束条件,这是水利工程环评中最重要、也是最难以准确定量的问题。

2.3土地资源开发的环境需求

水利工程为灌区建设提供了条件。水利工程往往要淹没、占用大量土地,其中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资源,需要通过开发土地、提高土地承载能力等多种方式安置移民。对涉及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环评专业有着与移民专业、规划专业不同的要求和提法。移民专业主要从土地承载能力、环境容量、解决利益重新分配带来的社会问题。规划专业重点从开发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考虑。而荒地、林地、湿地等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分等多种维持生态平衡功能,对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的工程方案,环评专业应从资源和物种多样性角度评价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和灌区土地开发方案的环境可行性,从环境角度对开发提出要求。

3 工程规划设计各阶段环评工作侧重点

3.1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与工程规划设计中环评工作的关系

目前环境管理已纳入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管理程序,需要环保部门单独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工程设计各阶段中的环境影响评价,都是工程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是互为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首先,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评是贯穿工程设计全过程,直接参舆工程设计。

其次,报批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执法的依据,其在评价的基础上,侧重环境管理,明确建设者的环境责任,重点为建设项目环境“三同时”管理服务。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评侧重为工程优化设计服务,把环境保护要求落实到工程设计各阶段方案中。

3.2规划设计各阶段环评工作侧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开发建设者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为工程优化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任务概括起来有:明确环境问题,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拟定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估算环境保护投资,制定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计划等。

工程规划设计各阶段的环评更强调与各阶段设计工作深度紧密结合,和其它专业一样,不同阶段环评工作深度和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项目建议书是为立项的设计文件,环评应着重分析工程影响区域现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工程建设是否涉及诸如自然保护区、文物、珍稀动植物、供水水源地、城市取水口等环境敏感点,从宏观上作出是否存在制约工程开发的环境因素,对现状环境问题的影响趋势,并对重要环境因子作出初步的预测评价,为项目立项提供环境依据。所谓环境制约因素,是指那些工程建设对可能涉及的重要环境因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长远的、和不可接受的。

可行性研究阶段,则进人环境管理程序,大型工程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型工程可以填报环境影响表,并进行专项审查。在明确没有制约工程建设的环境因素后,报告书(表)将要从环境保护角度全面论证工程的环境可行性。可研报告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应在《报告书》评价基础上,更注重对不利影响采取的环保措施与工程设计紧密结合,强调环保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为保证环保措施得以落实,并按工程概估算办法估算环保投资,列入工程总概算。

初步设计阶段,一般不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具体落实环保措施,包括措施的方案比较,工程量计算和投资估算,这部分应视为工程的组成部分,设计深度与工程相同。这个阶段是环评各阶段中工程特性最强的。管理措施应与工程管理深度一致,具体明确环境管理责任人、执行人和管理内容,以及与工程管理的关系,分清与环境行政管理的界线,为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提供验收依据。

4环评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找准评价工作的落脚点

明确环境保护责任,弄清环境需求,是环评工作的落脚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不同于环境质量评价,首先应分清哪些环境问题是由工程开发建设引起的,哪些是环境本身就存在的。因为环境保护贯彻“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保护”的原则,环评的关注点是开发建设可能产生的次生环境问题,或加重原生环境问题,影响可持续发展。明确开发建设者应负的责任,集中解决开发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忌泛泛谈环境问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环境需求是环评最重要的工作。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目前环境需求的定量化尚处在摸索中。

4.2树立为工程优化设计服务的思想

作为工程规划设计中的环评,更强调为工程设计优化服务,即把环境保护要求落实到各阶段工程设计方案中。只有牢牢树立环评为设计服务的思想,使环境需求与工程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作为工程规划设计一部分的环评专业的发展才有生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首先应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工程设计方案从规划指导思想、方案选择、施工方式、移民安置等进行评价,不仅分析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更要对现行方案进行评价,不能离开工程谈环境。只有对推荐设计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进行评价,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为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和工程优化设计的环境约束条件,以及需采取的环境保护专项措施。

分清环评专业与其它专业的关系也是环评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因为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各专业都有各自的角度和工作范围,界定与其它专业的关系,才能成为工程有机的一部分。环评与其它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与移民专业、水土保持专业、规划设计专业既有分工又有交叉。不充分了解工程建设特性,评价就成为无的放矢,最终导致环保措施失效。

目前环评工作和工程设计的结合不够紧密,尚不能起到优化工程设计的作用。另外存在重评价轻措施的倾向,常常在作出大量评价之后,却没有相应分量的措施支撑,环保投资更给人以不可靠的感觉,环保措施和投资的工作深度落后于同阶段工程设计深度。而项目前期工作中环评的最终目的除有重大环境制约因素外,绝大部分都应是在工程开发的同时落实环保措施和环保经费。因此,要求环评人员要与规划设计人员加强联系,把环境需求真正落实到工程设计中。

工作环境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环境监测;管理水平;监测水平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3-0080-02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例如,工业的发展,导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越来越多;私家车的增多,汽车尾气排放量不断增多,严重地污染了空气;建筑面积的不断扩大,致使城市绿化带越来越少;滥采滥用自然资源,导致环境被破坏等等。这些环境问题都是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

1 环境监测的相关概念

1.1 环境监测的定义

所谓环境坚持,就是借助相关仪器,对环境进行长时间的、不间断的测定,重点是坚持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以及观察和分析出环境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情况,总结出人类的生产生活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环境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程序性,就以空气质量监测工作为例,首先,对某地区的空气进行样本采集,随后进行样本分析并保存,最后综合相关数据,对该地区的空气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

1.2 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特点

其一,连续性、追踪性。环境污染具有普遍性、时空性等特点,为了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就必须对环境进行长期性、连续性的追踪。因此,环境监测具有连续性、追踪性等特点。其二,法律强制性。环境监测工作是由国家规定的一项强制性工作,国家出台了许多关于“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法律文件,要求各地区依法执行,并且国家每年都会对各地区的环境监测工作进行年检。其三,公益性和社会性。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部分,其主要出发点就是为了改善人类居住的环境,是为了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为了保护公众的利益,所以环境监测工作还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社会性。

1.3 环境监测的意义

其一,环境监测工作是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工作中的基础部分。其二,环境监测工作中所获得的环境信息,可以作为我国制定健全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及环境管理法律法规的科学依据。其三,人类要想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认识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爱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因此,加强环境坚持水平,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其四,环境监测工作还可以作为监督环境保护部门工作成效的有力工具。

2 影响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确保环境监测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就有必要研究影响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影响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具体来讲,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2.1 政府部门对环境监测工作不够重视

在政府部门对环境监测工作不够重视的情况下,环境监测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是非常困难的。要知道,政府的支持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然而有不少领导,在接到国家关于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相关通知后,只是单纯地将命令下达给各级下属部门,而没有对环境监测工作做出实质性的指导,这是对该工作不够重视的典型表现。政府领导部门对环境监测工作不够重视,会致使环境监测工作人员认为自己的工作不够重要,会致使他们产生消极的工作情绪,不利于环境监测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2.2 缺乏健全的制度作保障

虽然我国造就出台了关于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相关政策,但此项政策沿用至今,已经无法满足环境监测工作的需求。事物是普遍发展的,环境监测工作一年不同于一年,落后的政策,不仅不能作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制度保障,反而会制约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制度就不够完备。例如,对快速发展的监测技术没有做出相应的技术性规范以及技术性指导,致使环境监测工作得不到很大的成效。此外,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也不够完善,致使工作人员激励机制的缺失,不利于激发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成效。

2.3 环境监测工作管理部门职能分工不明确

环境监测工作本应当实现分层有序的管理,然而,从我国当前的形势来看,环境监测工作管理部门职能分工并不明确,导致出现“部分工作多人管,而有些工作却无人管”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性。

2.4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人员队伍的素质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从整体来看,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学历都不太高,对环境监测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掌握度有限,综合素质水平也不够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低下,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

3 提高环境监测水平的主要措施

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因此,环境监测水平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对此,相关部门就应该采取措施来提高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水平。

3.1 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

加强重视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前提。因此,政府作为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管理者,一定要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其一,要出台相关政策,给予环境监测工作者政策支持。其二,要加大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资金投入,给予环境监测工作者物质支持,方便他们更新环境监测设备。

3.2 建立健全我国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要用完善的制度保护好生态环境。如此可见,要想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要求各部门严格实行国家下达的环境保护政策,切实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环境监测水平,找出环境污染的源头,力求从源头上解决环境问题,从而有效地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3.3 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分工合作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政府担当着主要角色。因此,环境坚持工作的水平主要取决于政府有关部门的执行能力。对此,国家在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管理体系之时,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实行严格的责任追求制,要求各部门人员做到职责与权力相统一,防止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这就要求各部门在明确的分工之下,还要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各部门相互配合与扶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水平。此外,为了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热情,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实行“多劳多得”制,保障整个环境监测工作能够高校、有效地进行。

3.4 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培训

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因此,要想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就有必要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强培训有利于完善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环境监测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例如,由政府出资,经常性地组织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到外地或国外进行培训,培养他们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先进的工作理念,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4 结语

环境问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进步,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要想获得更长远的发展,要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供人们的生活质量,就必须通过加强重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等措施,来提高环境监测水平,让环境监测工作更好地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亓学红,朱颜苹.现阶段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8-29.

[2] 夏新,彭刚华,高尚银,梁富生,张榆霞,洪正昉,田文.重铬酸盐法测定水中COD质量控制指标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0,(2):95.

[3] 钱线.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5):42.

工作环境的重要性范文7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执法;应用

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体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各种环境因素在满足建设项目需求的同时,是以环境质量来展现的,最终在环境监测数据中体现出来。下面我们就环境监测数据在环境执法和守法中的重要应用进行探究。

1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的概述

1.1环境监测的定义

所谓环境监测就是指针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进行测定,并通过一定的分析和监测,确定环境质量的污染程度和变化的情况。环境监测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在以环境为主体的条件下,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技术,对环境建设中的项目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基础上,对环境中的污染物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的科学分析,探索出环境质量确切现状及其变化规律,为环境保护、环境决策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策略提供依据,切实的对环境污染现象进行监控,从而提高环境的质量,实现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环境执法的定义

关于环境执法的定义,是指依法享有环境管理权的行政主体,运用法律手段对相关主体采取的直接影响其权利和义务的环境执行行为,同时对其他环境行为进行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环境执法是我国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改善我国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在环境执法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环境执法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并且依据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科学的实施。

2在环境执法与守法中注重应用

2.1环境监测数据的合法性

在环境执法的过程中,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应用时,一定要注重监测数据的合法性,其中包括监测的资质、监测的程序、监测的标准、监测结论的合法性都是监测数据合法性的重要依据。环境监测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好监测的采样记录,其中包括对采样地点、时间和采样人员的记录,其次在应用自动检测数据的时候,注重所用数据来源的可比性、可靠性,切实的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

2.2环境监测数据的时效性

其实环境监测活动是具有一定时效性的,在环境违法行为的形成过程中,其初步形成、发生和产生环境污染的过程会在时间的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削减甚至是消失不见,这就要求在进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要第一时间到达污染现场进行数据采集、测定,切实的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时效性,为环境执法提供有效证据。

2.3环境监测数据收集渠道的多样性

在环境执法的过程中,应用环境监测需要留意到数据收集渠道的多样性,现如今,环境违法案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其渠道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因此在开展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先进的现场监测设备和其它高新技术,多渠道的开展监测工作,实现环境监测的多样性、高效性。

2.4环境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环境执法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注重环境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环境监测数据在进行记录时,保证所有信息的完整性,让各个环节与监测报告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为了保证这一点可以采取同步拍照、录像的方式,对监测过程中进行全程记录,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监测报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3在环境执法与守法应用中的作用

3.1为执法的现场提供技术性支持

在环境执法的过程中,环境监测数据为其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工作,当一个企业出现违反环境的现象,在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中,成立一个专门的环境监测小组,及时地对污染环境进行评估和测定,比如环境污染的因子、浓度和排放量,在提供准确的污染物种类、量值的前提下,能有效促进环境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3.2为环境执法提供有力的服务

在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为环境执法提供有力的服务,同时还可以切实的提高人们的守法意识和思想观念。具体说来,通过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对环境污染的现状和特点、程度、范围等一些因素进行评价和分析,为环境执法的工作擦亮眼睛、指明方向,同时也给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和个人带来警戒,提高他们的守法意识,保证他们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时刻谨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结语

本文对环境监测数据在环境执法与守法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希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继续加大环境监测的力度,切实的保证环境监测在环境执法和守法中的应用程度,有效的促进环境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为国家的环境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安宏,刘济欣.浅析环境监测报告在环境行政执法中的证据作用.

[2]吴惠娜.浅淡环境监测在环境执法中的地位与作用.

工作环境的重要性范文8

关键词:环境监测;影响;评价;重要性

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我国各方面的稳定发展起到不利影响。为能够有效的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并提高现有环境保护水平,做好环境监测及管理工作凸显的尤为重要,成为提高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于完善我国现有环境保护体系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对区域环境进行监测,并分析其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应用较广,主要在环境管理和治理方面应用,为环境保护提供保障和支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居民更多的参与到环境生态的现状及发展上。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相关的部门进行系统的环境监测和调查工作。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快速发展,提供监测质量。

二、环境监测的职能

环境监测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对象是环境质量,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对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环境监测工作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工作中,分析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越发突出,这两者的关系如何平衡是目前环境监测的主要方向。环境监测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环保工作中不可或缺。

三、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始于上世纪,主要是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环境影响的治理措施和预防对策,并对环境影响进行跟踪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环境要素来分主要分为:大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按照时间顺序来分环境影响评价分为: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环评预测和环评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布局。通过对区域的自然条件、环境质量和资源情况等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方法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合理范围内。

四、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位及重要性

1.环境监测的地位

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作用极大,在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中都涉及其中。在企业进行环境监测时,需要委托环境监测部门进行环境评价,监测部门需要制定合理的监测计划。环境监测是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起到保障性的作用。

2.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保障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前,需要对评价的工程项目区域内环境质量现状进行掌握,通过环境监测的方法获得,用监测数据对现状质量进行分析,了解拟建项目区域的环境质量、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在了解现状环境质量后,环评单位在编制报告时就可以依据监测数据判断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制约工程建设的环境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因此,环境监测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使环评内容更加准确和科学。因此,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工作中分重要。

3.考察环保措施是否落实

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为节省工程资金而导致环境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便使环境保护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所以为提高环保措施的落实度,要在工程批复后,进行区域内环境质量监测,通过检测结果来对工程建设环保措施的落实进行检验。如相关工程建设环境措施落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则需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处理,并责令相关工程项目停止相关的工程作业,从而保证环保措施的有效落实。

4.验证环境评价结果

在建设项目完成后,需进行实际的工程验收工作在确保其能够符合建建设项目使用标准。在此过程中环境考察不容忽视,是建筑竣工验收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验收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建设标准与预期设计标准保持一致,一旦在数据信息方面出现差异,则需及时的进行调查与处理。而后要采用多种不同的环境检测手段来对环境状况进行深入的评估,以此从根本上获得准确性更高及更为可靠的环境评价数据。从而根据该数据结果来验证工程建设的有效性。

五、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当中面临的问题

1.环境监测缺乏动力

在环境监测当中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便是由于前几年因为经济开发过度所导致的环境破坏过度。由于前几年,我国的环境监测并不完善,而且因为给经济开发让步,所以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另外,一些地区对于环境问题的轻视甚至忽略问题都导致了监测工作的松懈,少部分的监测机构即便执行了监测,也只是做着表面文章,环境监测机构严重缺乏积极性。

2.环境监测仪器使用率偏低

在环境监测当中,借助仪器的监测已经成为了重要手段,相比较于传统的手段,用仪器进行监测有着数据精确、测量范围大、效率高等特点。然而,部分O测部门却存在着对仪器利用率过低、仪器常年搁置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仪器使用率偏低,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收集数据不科学的问题。

3.监测质量过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境的污染程度也日益加剧,这也使得对于环境执法力度的要求增加,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的检测机构水平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部地区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的限制,使得监测机构不够完善,从而影响环境影响评价。

六、环境监测的解决措施

1.加强环境评测单位正确认识

通过开展环境评测推广活动,加强环境评测单位对监测工作的正确认识,从而保证监测的科学性。此外,技术手段的更迭可以为环境监测提供更为便捷的手段和途径,在生态监测方面得到广泛普及的 RS、GIS等技术都可以更大程度地解放人力,同时保证监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完善相关责任制

在对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时要求环境监测专家的参与,这样可以保证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同时也有利于对监测责任的分配,使监测单位提高对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

七、结语

环境监测对于环境评价而言至关重要,是确保工程建设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重要措施,同时对于提高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意识及效果也有着重要意义。因而在实际的环境监测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出环境检测工作的基本优势,并提高环境监测管理的频率,以便于确保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

工作环境的重要性范文9

关键词:煤化工项目 实施环境 风险评价

煤化工项目为当前我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能源资源,但是煤化工项目的污染比较严重,对于环境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煤化工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逐渐受到重视,对煤化工项目实施环境的风险评价对于加强环境的保护,促进环境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今后的煤化工项目中需要进一步落实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工作,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尽量减少煤化工项目对于环境的污染。

一、煤化工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的必要性

煤化工项目对于环境具有一定的污染性,当前由于我国煤化工项目的逐渐增加,对于环境的影响也随之增加,这对于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进行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加强煤化工项目的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对于当前的环境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煤化工项目实施索要采取的必要环节。

1.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重要性逐渐受到关注,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于环境的要求十分明确,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受到重视。煤化工产业的出现虽然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众多的能源资源,但是煤化工产业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是十分严重的,甚至严重影响周围的环境质量,造成重大的中毒事故。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煤化工项目这一污染比较严重的生产应该进一步加强环境风险评价,根据评估的信息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2.提高煤化工项目人员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的需要

当前由于煤化工项目工作人员缺少环境保护意识,对于煤化工企业的污染认识不足,导致在工作中难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煤化工项目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煤化工项目中加强对环境的风险评估,可以为煤化工企业所产生的污染提供一定的数据,这对于提高煤化工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3.煤化工项目的特殊性要求实施环境风险评价

煤化工项目生产具有高污染性,对于周围的环境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一些煤化工项目因为重度污染曾经被环保部门叫停,因此加强煤化工项目的实施环境风险评价是由于煤化工项目具有一定的污染性才实施的。由于当前我国的煤化工企业对于污染物的处理不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加强煤化工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是煤化工企业的环境检查的重要指标,对煤化工项目生产起到一种警醒的作用。

二、如何加强煤化工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

煤化工项目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于环境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但是由于缺少严格的规范制度和管理部门,煤化工项目的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工作未能有效落实,这对于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煤化工企业的污染物处理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在今后的煤化工项目生产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煤化工项目实施环境风险的评价工作,减少煤化工项目对于环境的污染。

1.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煤化工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

当前我国对于煤化工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并不十分健全,由于缺少相关的制度约束,当前煤化工企业的的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这对于周围的环境影响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一方面需要建立对煤化工企业的管理制度。对于煤化工企业的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尤其是针对污染物的处理和对周围环境保护方面。在煤化工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管理中可以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对于由于煤化工项目未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导致的环境问题追究相关的责任人,这既可以提高煤化工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又可以督促煤化工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另一方面需要针对这些制度制定相关的措施。对于煤化工项目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之后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措施保障制度的落实,由于一些制度未能采取有效地措施导致制度规范难以落实。对于煤化工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制度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措施,保障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落实,减少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

2.重视煤化工企业的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工作

当前一些煤化工企业对于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并没有重视,一些企业完全忽视了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工作,还有一些企业为了经济效益在环境风险评价工作中采用一些虚假的信息,导致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工作难以有效地进行。煤化工企业的管理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对于项目的实施环境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价,提高工作人员对于这一工作的重视。另外在煤化工企业工作中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宣传,提高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于项目污染物的管理工作。

3.加强执法部门对于煤化工企业的管理

当前煤化工企业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能源资源,但是煤化工企业的环境污染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由于我国之前对于煤化工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煤化工企业产生的污染比较严重。当前国家逐渐重视对于煤化工企业的污染治理,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漏网之鱼。在今后的煤化工企业的环境工作中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采取法律手段控制煤化工企业的污染。另外还需要对煤化工企业的污染进行严格的法律制裁,对于相关的责任人进行严格的法律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煤化工企业的环境治理意识,在今后的项目中注重环境风险评价工作。

三、结语

煤化工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能源资源,但是当前由于煤化工企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物比较多,对于周围的环境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煤化工企业的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可以对煤化工企业生产产生的污染进行一定的评估,适当采取有效地措施避免或者是减少项目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但是由于一些煤化工企业对于这一工作的认识不足,导致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工作未能正常进行。在今后的煤化工企业的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煤化工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工作,采取有效的法律措施尽量减少煤化工企业导致的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工作环境的重要性范文10

一、充分认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

进一步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利于从决策层面上防止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环境问题,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更好地从源头解决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充分认识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的高度,以当前“十二五”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出台为契机,切实搞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二、全面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一)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条例》规定,在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有关规划、区域流域开发建设等综合性规划过程中,要同步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说明。在编制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以及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时,应当在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形成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和说明。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由规划编制机关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按照《条例》规定编制,并与规划草案一并报送规划审批机关。

(二)加强重点领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区域、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把区域、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长期性环境影响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关键点,进行科学评价。要严格规范各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编制,把园区布局、产业结构和主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的环境合理性作为评价工作重点。对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行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要作为受理审批区域内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环评文件的前置条件,避免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引发新的区域性环境问题。

(三)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审查工作。综合性规划草案和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草案的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审查,由规划审批机关在组织审查规划时一并进行。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审批的专项规划,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区环境保护厅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进行审查。除化工、制药、印染、皮革、酿造、造纸、冶金、建材、焦炭等重污染行业发展规划环评及项目所在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由区环境保护厅负责组织审查外,其它市、县(区)级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组织审查。

三、抓紧确定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规划目录

区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牧厅、林业局、旅游局等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于年月底前将编制的“十二五”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具体目录报送区环境保护厅。区环境保护厅根据有关规定,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规划编制情况,确定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目录。各市、县(区)人民政府也要按上述要求,做好本辖区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目录确定工作。

四、开展对重点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情况检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以辖区内现有的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园区)为重点,对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没有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或者已经编制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但因规划的范围、产业定位、布局、规模等已发生重大变化需要重新修编规划的,要在年月底前全面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将有关情况书面报告区人民政府,同时抄送区环境保护厅。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或已批准实施但因规划修编而未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园区),各地环保部门不予受理审批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工作环境的重要性范文11

一、环境工程的实施

1.加强环境工程策划承制方应在方案阶段开展环境工程策划,制定环境工程工作计划,并在后期不断地完善和调整。在工作计划中全面规划装备研制、生产和使用各阶段的环境工作,在各种资源上加以保证,明确分阶段的环境工程工作评审,与研制阶段性评审相结合。在计划执行方面加以监督和控制。承制方应建立运行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型号故障报告、分析及纠正措施(FRACAS)系统相结合。装备环境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装备全寿命周期的环境备忘录,全面、真实地记录产品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信息,为本型号装备的环境适应性设计、试验与评价提供充分的支持,也为相似型号产品的设计与改进提供借鉴。本所装备研制生产故障数据表明,因供方产品环境适应性问题导致的故障占装备故障总数的70%以上。因此,在日益增加的、未研制过军品的单位参与装备研制生产配套的情况下,对供方严格地监督与控制尤显重要。承制方应在研制前期与相关供方沟通产品的实际使用要求,对供方产品提出明确的环境定量要求及监督控制办法,包括验收准则等。对环境试验或者服役使用中发现的供方产品故障,应会同其一起进行原因分析与纠正措施的制定、验证工作。

2.收集环境数据,开展装备实际使用环境研究分析环境分析应以环境数据为基础,在目前我国环境数据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更应提高对该工作的重视程度。确定寿命期环境剖面与编制使用环境文件是环境分析工作的起点与难点,订购方需在承制方的协助下完成。在可以从现有的数据库、模型或者仿真中获取有关数据的情况下,还应对数据质量和数据量进行分析和判断,以确定其可用性、有效性和可信度;当无法从数据库或其他数据源收集到足够可用的数据时,则应制定并实施使用环境数据实测计划,以获取使用环境数据类型及量值。订购方和承制方应实事求是、高度重视使用环境研究分析工作,消除环境适应性需求模糊等问题,为环境工程的实施提供准确的需求信息。有效地开展环境适应性设计和预计分析一旦形成了明确、定量的环境适应性需求,就应该严格纳入环境设计阶段。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应根据产品特点、环境数据,以及相关标准、手册和工程经验制定。环境设计以环境适应性设计准则为基础,并根据不同的环境对装备不同的破坏机理和影响,选择耐环境能力强的材料、元器件和工艺,以提高装备对预设环境的抵抗能力,或者考虑采取减缓其所在局部环境的严酷度等措施。环境设计完成后,应通过自然环境适应性和平台环境适应性分析和预计技术(包括环境仿真),分析和预计装备对未来自然和平台环境的适应性,通过分析和预计找出产品耐环境水平和薄弱环节,影响、改进设计,从而减少实物试验的反复,节省研制成本。

3.重视研制试验,合理考核试验,开展自然环境、使用环境试验在型号产品的研制过程中,承制方应尽早地开展环境研制试验,将产品设计缺陷激发为故障,尽早地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不少承制单位对装备初样阶段的环境研制试验重视不够,导致环境适应性问题在最后的鉴定阶段甚至使用中暴露出来,解决起来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对于装备的环境考核试验,应根据GJB150的要求,依据实际的环境参数,对环境考核试验进行裁剪,合理地设置考核应力种类、参数,尽可能地保证装备按照真实的环境进行试验考核。避免某种忽视实际的环境参数,一律按照最严酷条件进行试验的情况,提高装备的费效比和使用寿命。环境试验大纲的剪裁工作应充分地结合环境分析,明确装备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并通过评审等形式确定。自然环境试验是环境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装备材料、元器件和构件等耐腐蚀能力信息的重要来源,能为设计人员改进设计提供充分的依据。使用环境试验是产品在其使用平台上,处于真实的使用环境、负载和接口的情况下进行的,是一种最真实的环境试验。承制方应提前策划,拟制使用环境试验大纲,会同使用方一起实施,及时地收集装备的使用数据,为真实地评价装备的实际环境适应性,以及后续装备的环境适应性改进设计提供准确的输入。

二、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得到以下基本结论:目前海用装备环境适应性问题较突出,是影响装备研制生产和战备完好性、使用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目前装备的环境适应性问题,仅靠“头痛医头”的方式,被动地解决出现的问题是不行的,必须在装备全寿命周期实施环境工程,才能提高装备的“本质环境适应性”。要实施装备环境工程,必须按GJB4239的要求,从环境工程策划入手,狠抓环境数据收集分析、环境适应性设计分析和预计,尽早地开展环境研制试验、合理地进行环境考核试验;同时,通过开展自然环境试验、使用环境试验获得宝贵数据,为现役装备改进和后续装备环境工程策划与实施提供可靠的输入。

作者:裴嵩单位: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工作环境的重要性范文12

关键词: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 A

一、项目竣工验收环境监测特点

(一)系统性

建设项目施工项目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环境监测更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了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环保设施运行效果情况、周围环境敏感点的环境质量以及环保设施的运行效率是否达到环评文件要求书等多个方面的检测,验收范围较广,内容较多,因而说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境监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作。

(二)动态性

建设项目施工项目往往工期较长,而且不确定因素多因而多种情况都可以对环境情况造成影响,因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照环评文件进行监测,验收监测工作要在正常生产且满足验收监测要求的工况下进行(大于等于75%)条件下进行并要求记录当时验收工况,从而确保验收监测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的现状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监测报告书、报告表是反映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水平评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状况的重要技术依据,同时,也能为项目企业制定其自身的项目完成指标提供依据。也是企业落实建设项目竣工的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评估文件等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佐证。而在实际验收监测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全过程在非污染性建设项目的落实不够重视。“三同时”制度是指环保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目前,验收监测局限于环境治理设施末端排放污染物的监测,侧重于污染型项目的环保设施,而对于非污染性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管理不够视。

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档案是保障建设项目各项环境保护规章制度顺利落实的一种文字记录。环境档案文件的保存、管理、归置等都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在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是否得到落实。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档案主要包括:建设项目主管部门以及地区环境保护职能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执行情况的检查记录、提出的意见或批复内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批复意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投资情况以及环保资金落实和执行情况记录;建设项目工程实施的污染源以及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维修记录;建设项目生产材料的环保质量监测情况记录;保障建设项目生产环保管理制度规定;环境保护监测执行制度;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事故源管理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记录;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过的环境污染事故状况以及处理办法的记录等。但是,从目前我国的发展状况来看,部分企业并没有建立完整的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制度,许多建设项目资料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二)我国一些企业虽然已经创建了建设项目工程方面的环境质量评估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但是,企业并没有专门设计建设项目方面的环境保护评估档案文件,此外,由于许多企业领导人自身的环保意识并不是很强,他们更多地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高低,而对建设项目的环保治理方面却不够重视

(三)环境影响评价在前,而初步设计在后。有些企业进行环评之前,就已做好了初步设计(类比其他企业),这样应该来说给环评带来了方便,环境保护设施不再做替代方案。而在实际监测时,环保设施没有落实并且不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更改。这样没有按相关的规定来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质量评估制度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这给建设项目竣工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一些阻碍。

(四)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设施、尤其是污染源防治等方面的设施建设没有与项目的主体工程建设实行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及使用,影响了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执行。比如《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中规定,生产废水循环利用,或者建防渗漏的沉淀池,企业为了节约经费,建一个简单并且不防渗漏的大坝。

(五)有的建设项目本身为综合性工程,由不同行业组成,污染物种类多,污水混合后由总排口排放,且各种污染物分别执行不同的排放标准,因此造成了对监测结果评价的困难,也增加了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执法上的难度。但是有些企业跑、冒、滴、漏相当严重,又没有适合监测流量的渠道,再者排入总排口的废水又被稀释,无法按权重计算排污口混合排放浓度,导致执行标准困难。

三、做好验收监测工作的建议

(一)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项目审批的建议

一是,切实做好建设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监管工作,以免留下环保隐患,以造成对营运期的环境不良影响。二是,把好建设项目试生产的审批关,在批准建设项目试生产前要认真进行现场核查工作,确保建设项目生产和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真正的落实到位。

(二)重视现场勘查工作

验收监测单位一定要重视现场勘查工作。做好做细现场勘查工作,有助于发现建设项目是否按照环评文件及其批复要求进行落实,有助于发现建设项目在实际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重视现场勘查工作才能编制出完整、科学、可行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监测方案。有助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该方案的批复和开展下一步的现场监测工作。

(三)提高监测分析人员技术能力和责任心

验收监测部门首先要做到设备先进、人员持证和分析科学。环境验收监测部门,要做好监测分析人的培训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并且及时掌握现行及最新的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要求所有参与验收监测分析人员都要持证。同时,要提供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参与验收监测分析人员都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规范操作,科学分析,确保取得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和合理性。 (四)提高验收监测部门的工作自主性

在开展验收监测工作中,验收监测部门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扮演服务角色,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开展验收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另一方面,扮演行政角色,作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二级机构,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指令开展验收监测工作,全面检查建设项目的实际落实情况。因此,必须相关部门需要从法律上明确环境监测部门的权利和义务。确保验收监测部门开展工作的自主性。

(五)确保落实和履行公众参与

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公众参与机制,规定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公众参与、规定公众的参与形式和参与方法。确保公众参与不流于形式和书面化。只有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才能使各项环保检查情况更为准确,更好地完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六)加强质量控制

验收监测报告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重要依据,环境监测机构必须加强监测质量控制,确保监测报告质量。严格执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定,对监测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验收监测方案和报告执行三审制度等均为有效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严格按照验收监测方案、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质量保证手册的内容和要求开展验收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坚持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要特别重视生产负荷的确定,只有在工况稳定、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负荷的75%以上的情况下得到的监测数据,才能作为项目验收的依据。此外,还应重视采样过程的误差、分析过程的误差,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必要时重新监测,确保数据的代表性。由于验收监测涉及生产工艺、污染控制、环境管理、周围环境状况和监测技术等多方面内容,技术要求高、工作时限紧,加强技术培训可以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以便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验收监测任务。

(七)制定环境管理检查的细则、评定标准和生产工况的判断方法。环境管理检查是保证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工作,也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具体体现。环境管理检查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各阶段环境保护法规的执行情况、环境保护审批手续、环境保护档案资料、环保组织机构、环保管理制度、环境保护设施运行记录、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危险废物情况(种类、产生量、处理单位的资质、处置协议和转移联单等)、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防护设施、绿化情况、排污口规范化、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环境事故及公众投诉和清洁生产等,可根据各项内容制定环境管理检查细则表和评定标准。生产工况的判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①核定原辅料用量;②核定产品的产量;③核定用水量、用电量和燃料消耗量;④察看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可通过压力、流量或蒸汽量等确定);⑤了解企业人员规模和当班人数。

(八)加强培训,注重资料存档

为了提高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业务技能。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出新时期环境监测领域精通生产工艺与污染治理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满足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要注重对环境监测报告的编写与存档,从而为今后更好的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