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二年级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

时间:2022-06-27 18:29:50

二年级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1

线

面》

一、

教材分析

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学习,二年级学生对点

线

面并不陌生。本课通过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点、线、面的特点和变化规律。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点

线

面,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和艺术作品中寻找点线面,感受点线面所带来的美感。让学生运用点线面进行有趣的艺术创作,体验创作乐趣,从而形成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前面已经初步认识了点

线面,并且在绘画中也会简单使用点线面进行绘画装饰,但他们对点线面的组合规律的运用还比较陌生。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多接触身边的美术作品走到自然中,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耐心、细心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其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艺术语言进行造型活动,点线面的使用要富有变化,有节奏感,不能单一。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安静下来仔细听一段声音,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请举手回答。

生:大海的声音

师:猜猜看会有什么出现?(出示图片)瞧,这条鱼真奇怪,它身上有什么?再看,第二位伙伴出现了,它身上又有什么?再看第三条鱼也出来了,在它身上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点、线、面

师: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点线面的世界里去学习一下吧!

二、新授

1、认识点线面,感知点线面

师:说起点、线、面,可能大家并不是很陌生,我们在绘画中经常用到,那就先来说说点,什么是点?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生:小的图案,爱心、三角···

师:点就是小的图案,任何一个物体缩小就是一个点,这些点给你们什么感受?

生:活泼、小巧、简洁

师:那么什么是线?你能说出你知道哪些线吗?

生:直线、曲线···

师:那么这些线给你们什么不同,能用一个词或成语形容一下吗?

生:千变万化

师:那么什么是面?面和点与线有关系吗?给你们什么感受?

生:面是将点和线放大后的效果,给人厚重的感受。

2、

从生活中寻找点线面

师:那么同学们能从我们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上有点线面吗?

生:···

师:我们平时穿的衣服鞋帽、食物、居住用品、出行以及大自然中方方面面都有点线面的体现,那么这些点线面有什么作用呢?

生:美化、装饰

3、

走进艺术殿堂

师:与此同时,点线面也成为很多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我们赶快走进艺术殿堂里参观一下吧!

这件作品同学还记得它的名字吗?在它身上有点线面吗?这些点线面的排列好看吗?有什么特点?

生:彩陶,有点线面,有规律的排列,非常好看

师:绘画中更离不开点线面,这件作品给你什么感受?你知道他是用什么绘画材料表现的吗?这是我们中国当代一位非常有名的艺术大师吴冠中老先生的作品《春如线》猜一猜他在作画时想些什么?

生:抽象,水墨,春雨

师:还有这一幅,西班牙画家米罗的《星空》,里面的点线面让你想到了什么?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生:宇宙,鲜艳

4、

欣赏学生作品

师:不仅如此,小朋友们运用点线面还创作了许多有趣的艺术作品,我们快去他们的绘画作品中找找灵感吧!(欣赏学生作品)说一说哪一幅最吸引你?分析原因

5、

教师示范

师:欣赏完他们的作品,老师突然有了灵感,我也想创作一幅,同学们今年是什么年?

生:鸡年

师:这有一只漂亮的大公鸡,我们向来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生:羽毛漂亮,站立挺拔

师:为了突出大公鸡的特点,老师运用简化的方法先画出大公鸡的身体,你们看,它像什么?

生:月亮

师:接下来画出它的其它部位,夸张它的尾巴,这样大公鸡的外形就出现了。接下来用点线面来装饰它,在这,老师给大家透漏一个小秘诀,我们可以把大公鸡的身体用线条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在每一部分用不同的电线面进行装饰,(示范讲解)同学们觉得这样装饰好看吗?为什么?

生:太密了

师:所以,大家在点线面应用的时候,要注意线条的粗细、疏密变化。最后再给它涂上颜色。这样一幅鸡年鸡年画就出现了。

师:相信此刻同学们都已经跃跃欲试了,但先别急,注意下我们今天的作业:

6、

作业要求

用点、线、面来为鸡年设计一张纪念图画。

要求:

构图饱满

色彩丰富

装饰美观。

7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点评

8、

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部分植物的外形特点,学会用各种的线条表现形态各异的植物,初步学会表现植物的穿插组合。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和比较中,描述植物的形态特点,发现可用多样的线条表现不同形态的植物;学习根据植物特点发挥想象,用线条表现各种形态植物的穿插组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植物千变万化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爱护绿化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线条的变化中一课——《茂盛的植物》,使学生了解植物的一些简单特点和不同特征,根据植物特点发挥想象,用各种线条表现简单形态的植物,使作品有装饰性效果。本课处于“线条的变化”这个单元的中间一课,旨在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各种线条表现神奇的植物。在一年级时,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各种点线的类型。而在本学期“线条的变化”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昆虫乐园》中,学生对各种线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仅限于简单的排列组合。在本课时中,学生要运用穿插的线条表现茂盛的植物,同时也激发学生爱护绿化的意识。

学生分析

植物是学生们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学生也能大致知道植物的结构组成,但是他们很少去细致地观察植物,关注植物的造型变化。二年级学生通过一年多的美术学习,对线条的运用已经有些基础,能够比较自如地用线条表现简单对象。而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愈来愈强,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现画面。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多样的线条表现各种形态的植物。

教学难点:植物的穿插组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技术运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分钟预备

1、播放沙尘暴的照片,请学生思考如何拯救沙尘暴。2、组织讨论绿色植物的作用。

3、播放视频(媒体播放教师与学生在校园中实地观察不同植物的视频。)

观看照片,思考、感受沙尘暴带来的危害。

根据视频回忆校园中美丽的植物。

PPT

视频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通过沙尘暴的照片激发学生爱护绿化的意识,再利用视频使学生回忆对植物的实地考察,激发学生绘画的兴趣。

一、欣赏与导入

(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形态、排列)

1、揭示课题——《茂盛的植物》

2、请学生展示盆栽,介绍植物的名称和外形。组织学生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

1)师:植物有哪些部分组成?它们的形态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植物露在地表的部分一般由茎、叶、花等组成。植物的茎有粗有细、有长有短,叶子有大有小、造型也各不相同。

3、出示一盆叶子形状特殊的植物(捕蝇草),学生观察,发现差异。

4、教师示范画捕蝇草。

5、出示图片,欣赏,发现不同形态的植物,能用多样的线条表现。

观察自己身边的植物。

说说绿色植物的作用。

学生观察捕蝇草的形态。

根据出示的图片观察如何用线条表现各种植物。

PPT

通过观察自己班级里的植物,发现植物的共同特点与不同特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与比较

(学习植物重叠穿插的表现方法)

1、请学生摆放植物,感受叶的穿插及层次。

2、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表现茂密的植物,谈谈构思。

小结:

1)植物组合要有形态、高低、前后、大小的变化。

2)运用线条表现植物的穿插。

3、教师根据学生的摆放示范,用线条表现植物造型与组合。

学生观察植物的形态,思考植物的构成。

学生通过对植物的摆放直观得感受到植物的穿插形态。

PPT

通过媒体演示和教师的当场示范,帮助学生了解部分植物的外形特点并掌握如何根据植物特点发挥想象,能够用线条表现各种形态的植物。

通过教师示范学习用线条的穿插表现植物的形态,让学生很快掌握本课的重难点。

三、想象与创作

1、出示作业要求:

在刮蜡纸上用线条表现多样的植物形态。

1)用多样的线条表现植物的形态。

2)植物组合有穿插变化。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媒体播放学生作业和背景音乐)

学生观察如何运用线条的穿插表现植物形态。

学生创作

PPT

利用刮蜡纸不用涂色的特点请学生用竹签笔绘画各种线条,表现形态各异的植物。刮蜡纸背后呈现的色彩使学生的作画兴趣更高涨,画面的效果更丰富更生动。

四、展示与交流

1、展示学生作品——战胜沙尘暴

2、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欣赏作品。

评价内容:

①线条多样画形态。

②组合穿插有变化。

3、教师总评:今天我们运用各种线条表现了不同植物的形态,感受到大自然中植物的丰富与美丽。我们也做了一回环保小达人,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校园、让小区、让地球更美丽!

学生展示作品

学生评价与交流

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3

(一)教材分析:

在《树上树下(一)》的学习基础上和在看一则外国关于制作“童话树”的新闻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能想象、自编一个发生在树上树下的故事。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将所编的故事绘画出来,侧重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激发

;第二课时则把它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表现创编的树上树下的故事,着重于手工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儿童想象力丰富,创造的形象不拘泥于现实形象,表现的事物往往是在虚构的故事中得到启发,因此在表现树上树下发生的故事时会有许多的奇思妙想。但是如何使画面丰富具有美感,并且能够完整地展示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思路,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这些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

(三)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习自编有趣的树上树下发生的故事,学习优秀的表现树上树下故事作品的表现方法,学习如何展示自己美术作品创意过程的方法。

2、

操作目标:鼓励学生运用不同工具、不同的表现手法绘画出有趣的树上树下的故事。

3、

情感目标: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和创编故事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想象创编有关树上树下的有趣故事,欣赏学习优秀的表现方法。

2、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开阔思维,绘编出树上树下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来个有奖竞答。(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看见这些树了吗?你能根据它们的特征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生:柳树、松树、银杏树、红杉树。(引答)

师:除了生活中常见的树以外,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神奇在哪里吧。(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

第一棵树:两个树朋友交织在一起,如同一个中国结。

第二棵树:弯弯曲曲的树干像龙的身体,树枝则像极了龙爪,整棵树如同一条欲腾空而上的飞龙。

师:这些树真有趣,不过,这和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也是密不可分的。同学们,虽然这些树木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组成部分,树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生:树根、树干、树枝、树叶、树冠,当然有的还有树花和树果。(引答,学生边答,老师边画)

师:同学们真棒,看来小朋友们对树的知识了解的很不错。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树上树下(二)》。

(板书课题:《树上树下(二)》)

2、探究欣赏

师: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树无处不在,那小朋友们,漂亮神奇的大树是谁的家呢?

生:鸟……

师:不止是小鸟的家,自然界中的动物们都离不开大树。(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比如说:猴子、松鼠、小鸟、大象、狮子、猎豹……不过,除了动物们,大树同样是我们人类美好家园和梦开始的地方哦!外国就有一位爸爸,亲手为女儿制作了一棵树屋,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

师:瞧,这位爸爸先用笔在墙上画出树形的稿图。再用粗铁丝焊接轮廓。接着,用铁丝网进行包裹,粘上树皮、树叶,树的样子就出来了。同学们,在这颗树屋的树上树下,你还看到了什么呢?

生:美丽的树屋上有门洞和好多小窗户,小女孩可以在树屋里看书、休息,也可以在树上玩耍,还有许多小动物陪伴。(引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你们喜欢这样的童话森林吗?在你的森林里,树上树下有哪些朋友,他们正在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生:……(小组讨论)

3、欣赏作品

师: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看来都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喽,其他小朋友也喜欢这样的森林童话,他们把树上树下的故事画出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看看吧。(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们,请看这三幅作品,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出绘画内容吗?

生:树是家。是动物和小朋友的家,家在树枝间、树干里、树果中。(引答)

师:同样也是三幅作品,树不再是家了,是什么呢?

生:是小朋友、小动物的好朋友。(引答)

师:对,同学们真棒,树成了小伙伴儿。不过,这里的两幅画和之前的就不同了,你们能找出它们最大的不同点吗?

生:前面的有颜色,现在的这两幅没颜色。(引答)

师:所以,除了内容的不同以外,表现方法也可以有所不同,彩色和黑白灰的线描画都可以哦。看了这么多优秀作品,从中学到了什么,能总结出来吗?

生:……

总结:主题———明确

构图———饱满

色彩———明亮

表现手法———多种

4、教师示范

师:这些小艺术家们真厉害,老师也想试试,小朋友们仔细看哦。

5、创作表现

师:有了新启发,同学们是不是也迫不及待的想用神奇的画笔将自己的树上树下表现出来呢?简洁的线描、夸张的色彩还是奇特的想象,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呢,请同学们动起手来吧。(生作业,师指导)

作业要求:

①大胆想,用明亮的色彩和丰富的线条画出树上树下的有趣故事。

②大胆做,巧妙选择合适的变现手法。

③注意构图,画面完整,要有美感。

6、展示评价

师:同学们真是小小创作家呀,每幅作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呢。如果是你,你最喜欢哪一幅,可以根据作品要求说说为什么?谈谈同学的,简单交流交流自己!

(自评、互评、师总结评价)

7、总结拓展

师: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古人对树也有着特别的情感,让我们走进博物馆,看看他们是如何表现对大树的热爱的。(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

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4

学情分析

本课引导学生直接从混色练习入手,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对混色了解及掌握,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新的色彩技法知识,提高学生的思路。

2.

培养学生用于创新的勇气,丰富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

3.

培养学生感恩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混色的画法和颜色搭配。

教学难点

颜色混合的合理应用。

一、谜语导入

在讲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观看幻灯片)

雨后一座桥,挂在半山腰,仔细看一看,颜色还不少。

谜底:彩虹

那么彩虹漂不漂亮啊?因为彩虹的身上汇集了大自然的颜色,是大自然赋予了彩虹这么多美丽的颜色。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了万物色彩,装点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美好。我们来一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色彩吧!(播放幻灯片)

接下来呢,老师想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和老师进行一次小竞赛,老师这里有两片没有颜色的树叶我们每人涂一片,然后在请其他同学评判一下,哪片叶子好看?

为什么这片好看?因为他用了单色平涂,而老师用了三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方法。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进行《混色练习》(板书课题)

二、课堂新授

混色:是把不同的颜色混合起来,可以组成成另外的颜色。一般仅仅使用三种颜色混合。混色的画法和颜色搭配有很多种。刚才这片树叶我们就是选择了黄、浅绿、深绿按深浅变化,一层一层平涂的,而且颜色与颜色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我们就叫它一层一层的。比如这种(出示范画)。那除了这种方式以外还有哪些呢?我们可以由里到外或者由外到里一圈一圈的涂(出示范画)。还可以把很多的颜色以螺旋形来涂(出示范画)。

三、创新求异

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动手画一画啊?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油画棒、水彩笔,利用混色的方法画一画多彩的世界!

要求:

1.

要充分应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混色方法。

2.

颜色混合要自然,不要出现比较脏的颜色。

3.

保持画面整洁,不乱。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欢快的音乐,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开始动手涂吧!

四、欣赏评述

1.

全班同学的画贴在黑板上,共同欣赏。(鼓励点评)

五、总结拓展

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5

课题

第6课《花儿朵朵》(一)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标要求

了解花朵的基本知识和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通过对花儿形色之美、姿态之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自然的赞赏与热爱。

学习

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花朵的基本知识和结构特征,知道其从花苞到开放再到凋谢的生长过程,通过观察与比较形成对花朵的总体认识

2、技能目标:运用图片比较、视频欣赏等方法,感悟“花儿朵朵”的形态美以及生命怒放的律动,从中梳理花儿的共性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花儿形色之美、姿态之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对自然的赞赏与热爱、对植物生命的崇敬,用绘画的表现形式讴歌自然、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

难点

1.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花的世界识得初步的了解,感受花儿对人类的意义与作用,并引导学生感受花的形色之美与姿态之美,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之情,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2.难点:通过对花的结构与形态的了解,在掌握了正面形态花儿的表现技能后,进一步探究花的不同角度、形态的表现方法以及花朵交错遮挡的绘画方法,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与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准备

1.师:通过查找资料收集大量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生:提前对花进行适当的了解,准备个人喜欢的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二次备课)

一、激趣导入

1、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变漂亮了,知道为什么吗?(是谁把春天打扮的这么漂亮呀?

2、师生交流。你知道有哪些花吗?它们长什么样?

3、师小结:大自然中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花,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特点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同走进花的世界,学习第6课《花儿朵朵》——揭题。

二、新授

1、巧识花之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数字花,这些数字花藏着许多秘密呢,你最想知道哪朵数字花的秘密?

【设计说明】通过这一设计,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这一部分的内容选择一些作为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预习事先了解一些。

2、欣赏花朵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花的世界,欣赏花儿们的千姿百态吧!

播放自然界中的花儿课件(伴有音乐,逐一播放图片。)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花的世界,欣赏花儿们的千姿百态吧。

【设计说明】通过大量图片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大自然花朵的独特魅力,为下面设计花朵打下基础。

3、教师第一次示范,共同探究花朵的结构,学习大自然中花朵的画法。

(1)学生在欣赏花朵时,教师就在黑板示范一朵非洲菊。

(2)小组讨论花朵结构:

师: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花朵,现在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花朵有哪些相同的组成部分呢?学生讨论。

师:请一位小组代表来说一说。

师: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朵非洲菊,再请一位同学来讲一讲:这是非洲菊的什么部分?这个呢?……

(教师在花朵旁板书:花瓣、花蕊、花枝、花叶)

【设计说明】教师示范安排在新授部分前面,在黑板上手绘花朵展示拉近师生间距离,巩固花朵结构的知识,也展示了教师的基本功。

(3)师引导并出示范画:有了这四个部分,花朵就完整了,这就是花朵的基本结构,老师还画了几幅花朵,给大家欣赏一下。(师出示已经画好的三幅范画)

【设计说明】出示三幅精美范画,让学生巩固花朵结构的知识,初步体验花朵的绘画方法和步骤。

(3)花朵的遮挡处理

师:现在有个问题,大自然中的花儿可不会像小朋友们一样排排队呢,它们通常是挤在一起随意生长的,可我们的纸张有限,若要表现这些茂密的花儿朵朵朵,该怎么办呢?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上黑板试一试,在这朵非洲菊的旁边随意画一朵被遮挡的花。

【设计说明】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让学生上台示范,既解决了难点,又增加了师生的互动,调动了课堂氛围。

4、师生互动游戏——花朵的设计

师引导:其他同学来想一想,在花朵的结构中,哪两个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呢?是的,不同形状的花瓣和花蕊组合就能设计出形态各异的花朵来。

老师这提供了几种花蕊和花瓣,现在请一位同学上台来试一试,看看她能设计出哪些美丽的花朵呢?

(邀请一位学生上台操作:不同花瓣和花蕊组合成花朵)

鼓励这位同学,教师进行后续操作。

鼓励评价上黑板示范的同学作品(遮挡)。

【设计说明】通过师生互动游戏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上台来设计花朵,花朵动画组合的画面充分吸引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全班学生学习花朵的积极性,较好的解决了本课又一难点——设计花朵。

4、师生探究花朵的生长规律(播放视频)

师:花朵们除了有相同的结构外,它们的生长规律也是相同的,都是由小小的花苞逐渐开放成美丽的花朵,请小朋友们欣赏一段花朵开放的视频,感受花儿绽放的独特魅力。

师总结:刚才我们欣赏了花朵从花苞到半开放、全开放的过程,我们在设计花儿朵朵时也可以借鉴一下。(师第三次示范:在花丛中画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这样画面会更加地丰富。教师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示范一朵花骨朵。)

【设计说明】通过一段花朵绽放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花朵的生长规律,为下面的创作提供了较好的借鉴素材。

5、欣赏学生作品

师:其他班的小朋友们也设计了各种形态美丽的花朵,请大家来欣赏。播放PPT。你们想不想表现花儿朵朵呢?

【设计说明】大量学生作品欣赏,技法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三、作业

可以表现大自然中的花卉;也可以创造性地设计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花卉。

发挥想象,添加适当的环境,如昆虫等,使画面更有情趣。

四、展评

教师点评

1、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画面内容或者创作方法、创作感受;

2、谈谈你对同学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可以是赞美与鼓励,也可以是建议。

五、拓展与延伸

1.

欣赏生活中与花有关的设计,发现、领略生活之美与艺术之美、自然之美的密切联系。

2.

走进博物馆,感受人类对花的赞美与表现的执着追求,体悟艺术始终相伴于历史的千年行走中。

3.

花的美妙不仅能让人类赏心悦目,它还要完成最重要的任务——繁殖。花不会走动,却能传播花粉,还能躲过食草动物的嘴,它是怎么做到的?《花的时钟》这本书能告诉你关于花的许多奥妙,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了解。

【设计说明】让学生联系生活,了解到花朵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运用到日常用品、家具、建筑物中。

生:因为树叶绿了,小燕子回来了,桃花开了,

生:喜欢,

生:。。。。

学生了解今天学习的内容

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都想知道数字化的秘密

(8个内容任意选,先点击数字,回过来以后再点击数字下面的绿色椭圆,数字就会变成笑脸花。)

学生欣赏自然界中花朵的图片

学生对花儿的种类、形状、颜色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发现大自然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小组讨论花朵的组成部分

学生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生:花朵的结构有花瓣、花蕊、花叶……

生观察教师的示范并回答

生:这是非洲菊的花瓣、花蕊

……

生:都有花瓣、花蕊……

充分了解花朵的结构

学生欣赏教师出示的三幅范画

学生巩固花朵结构的知识

花瓣、花蕊、花枝、花叶

学生思考

生:可以用之前学过的遮挡法来画

一位学生黑板示范一朵被遮挡的花。

生:花瓣和花蕊

师生互动游戏

一位同学上台来试一试,操作电脑不同花瓣和花蕊组合设计花朵

学生观察刚才那位在黑板示范的学生遮挡作品,学生当场点评。

了解花朵的生长规律及开放过程

学生欣赏一段花朵开放的视频,感受花儿绽放的独特魅力。

了解花朵的多种表现,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半开放、全开放的花朵。

观察教师在黑板上的示范

掌握花骨朵的绘画方法,了解到不同类型开放类型花朵的画法

欣赏其他小朋友创作的各种形态美丽的花朵

生齐答:想

学生作业

表现大自然中的花卉;也可以创造性地设计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花卉

学生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画面内容或者创作方法、创作感受;

学生互评。谈谈对同学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可以是赞美与鼓励,也可以是建议。

欣赏生活中与花有关的设计,发现、领略生活之美与艺术之美、自然之美的密切联系。

欣赏博物馆中艺术品上花朵的图案,体悟艺术始终相伴于历史的千年行走中。

知道《花的时钟》这本书

课后进一步了解。

学生在欣赏花朵时,教师就在黑板示范一朵非洲菊。

(这样安排既解决了本课的难点,也展示了教师基本功,节省了教学的时间。)

作业

设计

1、可以表现自己喜欢的花卉;

2、也可以创造性地设计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花卉。发挥想象,添加适当的环境,如昆虫等,使画面更有情趣。

板书

设计

第6课《花儿朵朵》

投影

花瓣、花蕊、花枝、花叶

【范画一】

【范画一】

【范画一】

【范画一】

教学

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音乐、美术(艺术)课程标准,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艺术教育理念,提高艺术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科研人员和广大艺术教师的管理、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决定举办2006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

评选活动委托《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和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和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

现将《活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并通过开展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管理及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附件:

1.2006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方案

2.2006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申报表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二六年三月十四日

抄送:《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中国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2006年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方案

一、评选内容

本次评选活动,包括教育案例和教学设计两个部分。

(一)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要求描述一个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的事例,这一事例应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事例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情境性,对推进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价值。选题可参考以下内容:

1.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管理的案例;

2.强化学校艺术教育功能和地位的案例;

3.实践先进艺术教育理念的案例;

4.营造艺术教育环境的案例;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的案例;

6.学生艺术学习个性化的案例;

7.开发和利用学校、社区、家庭和民族民间艺术课程资源的案例;

8.整合多门艺术学科教育的案例;

9.音乐、美术(艺术)学科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的案例;

10.开展校本教研、提高艺术教师素质的案例;

11.艺术教育评价改革的案例;

12.开展艺术教育教科研的案例;

13.开展综合性艺术活动的案例。

也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选题。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主要项目包括:课程名称、使用的教材、适用年级、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分析、教学过程和步骤的解析、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流程图及点评等。

二、评选要求

1.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现代艺术教育理念,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

2.教育案例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事例,要求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反映学校艺术教育某一问题的重要性,并集中在一个有价值的中心论题上,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第二部分为分析解读,对此案例作简要评点分析,点出关键问题,进行理论阐述。

3.教学设计要以音乐、美术(艺术)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于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教学设计的容量为1课时,字数4000字左右。

4.教育案例或教学设计均用A4纸打印,标题用小2号黑体字,内文用小3号宋体字,正反面打印,一式五份。

5.认真填写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申报表(见附件2),左上方加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公章。为保证评选的公正,请勿在正文部分出现地区、单位、作者姓名等内容。

三、申报方法

1.在学校艺术教育教科研人员、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以及广大教师全面参与的基础上,开展省级评选活动,评选出省级优秀艺术教育案例及教学设计。

2.在各地评选的基础上,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原则上推荐音乐、美术(艺术)教育案例3篇;音乐、美术(艺术)教学设计各3篇,参加全国评选。

3.音乐、艺术教育案例和教学设计寄《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地址:北京市翠微路2号,邮编:100036,收件人:宋瑾。美术教育案例和教学设计寄《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邮编:210097,收件人:李静。

4.报送截止日期为2006年10月1日(以邮戳为准)。

四、评选及奖励

1.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成立评审组进行评选。

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7

美国非常注重结合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制定、更新职业教育法律,以保障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能够有序、规范、高效地运行。从美国职教法的源头来看, 1962年,美国就颁布了著名的《莫雷尔法案》,奠定了农业、机械等实用学科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以1862年《莫雷尔法案》、1887年《哈奇法案》、1917年《史密斯一利弗法案》等为标志,美国逐渐在高等教育层次建构起技术教育教学、科研、推广工作的完整体系,同时在立法思想、理念和具体的立法技术、资助方式等方面为其后的联邦职业教育立法提供了范例。1917年,美国又颁布了著名的以资助中等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要目标的《史密斯一休斯法案》,规定联邦拨款在中学设立职业教育课程,标志着美国职业教育体系开始形成。

二战后,美国国会又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来促进和规范职业教育的发展,具体有1963年的《职业教育法》、1977年的《青年就业与示范教育计划法案》、1982年的《职业训练协作法》、1983年的《就业培训合作法》、1994年的《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目前,美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基本法为《卡尔・珀金斯生涯和技术教育法案》,这一法案的最早颁布时间为1984年,后来分别于1998年和2006年进行了更新,目前正在实施的是2006年修订的《卡尔D. 珀金斯生涯和技术教育改进法》。

《2006年卡尔D. 珀金斯生涯和技术教育法案》主要分为五部分,分别是法案说明、在生涯和技术教育方面对州的资助、技术预备教育、一般条款、附录,共44条。其中,第一部分法案说明包括法案的目的、相关概念的定义、实施的过渡条款、保密性、特殊规定、禁令、拨款的授权等内容。第二部分在生涯和技术教育方面对州的资助是法案的主体内容,包括分配和配额、州的条款、地方条款等三部分、共17条内容。第三部分为技术准备教育,包括州级经费分配和应用、资金的合并、技术预备项目、联盟申请、报告、拨款的授权等条款。第四部分为一般条款,包括联邦管理条款和州管理条款两部分内容,共11条。最后一部分为附录:对其他法律的技术性修订,主要明确和解释了这一法案对其他相关法律文本内容的修订情况。

主要特点

把受教育者个体的技能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同时关注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法案非常重视对“目的”的阐明。法案的第二条就是“目的”,具体要求是“更全面地提高那些选择报名参加生涯和技术教育计划的中等教育学生和中等后教育学生的学术、职业和技术技能”。为实现这一目标,法案要求提高生涯和技术教育的质量、实现中等教育和中等后教育的衔接、提高生涯和技术教育教师的素质、开展终身性的职业教育。如其法案的主要表述是:依靠州和地方的力量,制定具有挑战性的学术和技术标准,帮助学生达到这些标准;促进下述服务和活动的发展:能融合严格并具有挑战性的学术、职业和技术指导,能够为参与生涯和技术教育的学生衔接起中等教育和中等后教育;提高州以及地方在提供生涯教育服务和活动方面的灵活性,这些服务和活动旨在发展、落实和改进生涯和技术教育,包括技术预备教育;进行并传播全国性研究,传播关于改进生涯和技术教育计划、服务和活动的最佳实践的信息;提升州和地方政府的领导水平、初始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生涯和技术教育领域中教师、教职人员、管理者和指导教师的素质;支持中学、中等后教育机构、学士学位发放机构、地区生涯和技术教育学校、当地劳工投资董事会、企业和行业以及中介机构之间的合作;给学生的整个一生提供机会,让他们结合其他的教育及培训计划来增长知识和技能,从而使美国保持竞争优势。这些条款表明了美国对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即在教育目标上同时坚持培养学生严格的学术技能和技术技能,在体系建设上注重上下衔接性,在教育方式上追求灵活性和终身性,在教育对象上努力实现全民性。

法案内容严谨、可操作性强

法案第一部分对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涉及到的具体概念有管理、生涯和技术教育学校、生涯和技术教育、就业指导和学术咨询、合格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机构、地方教育机构、中等后教育机构等。以此为基础,法案的主体部分全部是关于向州和地方政府生涯和技术教育开展提供经费资助及评估的实施细则,以及关于各级政府、相关教育机构及受教育者权力和责任的规定。所有的条目都是要求具体实施的,对于没有达到实施要求的,都明确了改进和调整措施,以及具体的惩罚和问责机制。

实现高效的经费分配和利用是法案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实现联邦政府对生涯和技术教育经费的高效分配,同时促进州和地方政府对这些经费的高效利用是法案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法案的三部分主体内容主要就是从各个角度对经费分配、利用、评估、问责等各个角度展开的。

首先,在经费分配方面,法案明确了经费分配的具体公式和比例。其次,为及时评估州和地方拨款接受者在生涯和技术教育中的进步情况,促进联邦生涯和技术教育拨款的高效利用,法案注重问责制度的建设,设有“问责”和“绩效指标”是其核心特色。如其第一部分第113条的主要内容就是“问责”,具体提出“问责”的目的是“建立并支持州及地方绩效问责体系,以评估州及合格接受者在生涯和技术教育领域所取得进步的有效性,并优化联邦资金在职业技术教育活动中的投资回报”。为促进问责制度的实施,法案还建立了绩效指标体系,强调通过完整、准确、可靠的信息审计各州职业教育的实施及对职业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对于达不到绩效指标的地区和学校,消减或免除联邦经费拨款。具体来说,法案分别针对职业教育实施的不同层面,提出从州的绩效水平和地方绩效水平两个层面对生涯和技术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具体指标体系又根据教育层次不同分为中等水平生涯和技术教育学生的核心绩效指标、中等后水平生涯和技术教育学生的核心绩效指标和其他性能指标三个方面。

重视民族或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发展

首先,法案特别强调了对特殊人群的职业教育。根据法案,这些特殊人群包括:有残疾的个人; 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人,包括寄养儿童;为非传统领域工作培训的个人;单身父母,包括单身孕妇;离职的家庭主妇;英语水平有限的人。法案要求对这些人群的生涯和技术教育资助及其绩效给予特别关注。如法案第112条对州政府的一项特别要求是:“描述合格机构针对特殊人群制定的计划策略,包括对特殊人群成员的如下说明――将享有参加本法案资助的活动的同等权利;将不会因其为特殊人群成员而受到歧视;以及将为他们提供如下计划:使特殊人群能够满足或超出‘州调整绩效水平’,对特殊人群进行培训,以便他们能够进一步深造以及在高技术、高工资或高要求的工作岗位任职”。134条提出,“向特殊人群,包括单身父母和被迫离职的家庭主妇,提供有针对性的生涯教育服务;针对高技术、高工资或高要求的职位对其进行培训,使其能够自给自足”。

其次,法案对少数民族职业教育的资助管理也给予了特别规定。如在第一部分第116条和117条,特别将印地安人计划和部落控制的中等后生涯和技术教育机构的拨款作为单独法律条款给予了规定。如法案特别授权为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土著美国人等地区和人口的生涯技术教育项目预留了一定比例的资金,其中,法案特别要求为关岛、帕劳群岛等偏远地区的生涯技术教育项目预留0.13%的资金;第116条要求为阿拉斯加、印第安和夏威夷等地区的土著居民的生涯和技术发展项目预留1.5%的资金,为印第安部落或部落机构、阿拉斯加土著居民预留1.25%的资金,为夏威夷土著居民预留0.25%的资金。法案规定,除以上预留资金外,剩余的资金将按照州内三个年龄段人口的比例进行分配。

明确了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管理和发展中的权责,将职业教育的实施重心放在地方层次

法案特别强调明确联邦、州和地方等三级政府在生涯和技术教育资助及管理中的权责。法案第二部分主体内容为“州的条款、地方条款”,从经费资助和使用的角度明确了各级政府在生涯和技术教育中的权力和义务。法案第三部分“一般条款”也主要分为两部分:联邦管理条款和州管理条款,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明确了两级政府在生涯和技术教育发展中的职责和权限。其比较有特色的一点是,在联邦管理条款别有一条为“对联邦规定的限制”,以此为州和地方政府实施职业教育提供更大的自和灵活性。

法案第114条明确规定联邦政府主要承担宏观的信息收集和评估责任。同时,为了使联邦和州政府的评估有据可循,法案采纳了参议院议案中提出的分别建立中等和中等后项目实施核心指标的建议,同时在这些指标中还细化了各层次所应达到的学术和技术成就标准。在联邦和州的监督管理责任方面,法案规定教育部长必须与接受联邦拨款的各州签署一个两年期的各州所能达到的核心指标协议,这个协议可以称为调整后的指标水平。如果有意外情况发生,各州还可以与联邦协商变更以上标准。联邦教育部无权确定各州或地方学术和生涯技术教育的内容和成就标准,这些权力将最大程度地赋予各州。法案同时规定,任何一个州如果拒绝申请珀金斯法案的拨款,相应地也没有义务向教育部长递交州生涯和技术教育规划,那么这个州将被取消申请教育部管理的其他拨款的资格。

法案第134条是“为生涯和技术教育计划制定的地方计划”,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提出了地方生涯和技术教育机构的责任,主要有:“提高参与生涯和技术教育计划的学生的学术和技术技能, 方法是通过融合符合挑战性学术标准和相关生涯和技术教育计划要求的连贯性来加强此类计划中的学术、生涯和技术教育内容,旨在确保下述方面的学习:核心学术学科、生涯和技术教育学科,给学生提供一个行业的丰富经验及对该行业各个方面的了解,保证参加此类生涯和技术教育计划的学生课堂所学的内容与所有其他学生一样:符合挑战性学术标准、具有连贯性又严格的内容”。

强调职业教育严格的学术标准与技能的结合

在对生涯和技术教育的概念界定上,法案坚持严格的学术标准与职业技能的结合。如法案在说明部分就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那些选择报名参加生涯和技术教育计划的中等教育学生和中等后教育学生的学术、职业和技术技能”。法案对生涯和技术教育概念的定义是“为个人提供与具有挑战性的学术标准、相关技术知识和技能(继续接受教育或在当前或新兴职业领域中开始职业生涯所需要的)相一致的既连贯又严格的内容的课程”。又如,“加强参与生涯和技术教育计划的学生的学术、职业和技术技能”是法案各个部分都强调的重要内容。此外,法案同时要求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面更大更广,且最终服务的目标更长远和更高,即不仅为学生未来的继续教育服务,同时也为学生当前或未来进入高技术、高工资或者高要求的行业作好准备。以此为基础,其在对生涯和技术教育机构的界定上,从教育层次的角度来说,也涉及到了中等层次的教育以及中等后教育。其中,中等后教育同时包括发放副学士学位和发放学士学位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

启 示

美国是典型的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主要通过经费资助和法律规章从宏观上引导国家教育的发展,具体实施教育的权力在各州。这与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截然不同。但是,从美国生涯和技术教育法案的具体内容来看,其对我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增强职业教育法律文本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

我国职教法颁布多年来面临的最关键问题是其实施力度不足,在对具体职业教育实践的规范上缺乏实质约束力,这源于法律文本仅仅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应然和宏观要求性规定,相关条款缺乏可操作性。借鉴美国生涯和技术教育法案的经验,我国在职教法修订中应加强对文本条款的改革,变宏观的要求性规定为具体的实施细则,以切实发挥法律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

加强法律问责制度的建设

法律的产生是所有相关方博弈和利益协调分配的过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有对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更要通过利益分配实现对其行为的制约和规范,而问责制度就是重要形式。基于此,我国在职教法的修订过程中,在统筹考虑职业院校及学生获得更多经费及企业参与支持等诉求的基础上,还要从不同层面加强对各级政府、职业教育机构及受教育者行为的规约,对于没有有效实施职业教育法,或者没有达到《职业教育法》具体要求的行为,制定出具体的问责或惩罚制度,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不断走向成熟完善。

明确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权责分配

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来看,政府部门职责重叠、管理职能不清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有效实施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我国1996年版的《职业教育法》仅仅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但并没有明确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资助和管理中的具体权责。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应在职教法中对各级政府在发展和实施职业教育中的责任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使各级政府在自己的权限内履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义务。

把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作为职业教育法的根本目标

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8

关键词:电脑升级;美术;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203-01

近年来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猛,有人曾风趣地形容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就如你刚从商店里抱出最新配置的电脑,你的这台电脑转眼间就落伍了,因为店内新到的电脑就在你前脚踏出商店的大门时悄悄地又升级了。是的,我们常常为花了好大努力刚弄明白这个应用软件是怎么一回事,更新版本的软件就又出来了,杀毒软件的更新速度之快更是以月、周、日进行升级换代。

一、实现原教学资源的再利用

相信多数的美术教师都有同感,由于中学美术每星期就一节美术课,如果学校的规模不大,初中各年段都只有一个教师担纲,每年只要教材不变,授课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教案年复一年的写着,美术教师多数的时间却消耗在毫无创新的书写上,有时为了应付学校常规管理检查,还不得不将教案写的八股一些、规范一些。另外,在教案本上写教案,往往一个学期结束了,教案也旧了,来年要上这一堂课,多数教师也不会去翻找旧教案,还得按照书写教案的要求标准再重复劳动,造成原有资源的浪费,而用电脑写教案具有可以随意增添、删除,存贮容量大的特点,它能很好地保留原教案里教学的精华,删除自己认为不太满意的地方,增加更合理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方式到教案中,特别是美术课需要备一些范图,在电脑上进行绘画和图画资料的插入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教师的劳动就从过去的反复爬格子,不断的书写转化为以提高教学效果的创造性劳动中来,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设计教案,查找资料上,大大节省抄抄写写无谓的劳动。

著名画家徐悲鸿曾有名语:“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画可采入者融之”。这名话虽谈的是画法,但也同样适合指导教师备课,用电脑管理和书写教案对原教案中佳者守之和对不佳者弃之,未足者增之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二、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十分有效地塑造明日的社会”。不难看出以计算机为主的新技术将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电脑管理教案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极大的便利。

1.共享网上信息资源。过去教师书写的教案相对封闭,所开发、应用的资源也十分有限,往往就是教参之类有限的几本书,虽然也可以去图书馆找资料,但是中学教师繁重的工作量,图书馆资料的难找和不全,倘若不是很重要的课,如公开课、汇报课等,很多教师一般很少去书店、图书馆找资料。而用电脑书写和管理的教案,只要一根电话线,我们就能很快地进入因特网神奇的网络世界。我们可以登陆相关网站看看同行的教案、论文,下载美术教学所需的图片资料并以他人的教学经验启示自己,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手段,在诸多相关信息的不断碰撞中,构架起开放的教学模式。我们还能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拓宽我们的教学空间,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这对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提出的打破过去过分强调学科中心原则,提倡知识的综合性、兼容性、应用性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网上交流、教研。因美术学科属于小学科,在校美术教师一般仅为一至二名,势单力薄,过去学校搞的是应试教育,对非统考科都比较不重视,将音、体、美小三门简单地划在一起教研,美术教师难以分享群体的智慧,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横向的网上交流形式,可以登陆相关网站共享互联网资源,参加网上论谈,同行之间也能彩互相用电子邮件交流,以此拉近了同行之间的距离,大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局部走向整体,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使教案更趋丰富,充实。

三、实际效益

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9

【关键词】美术电脑手绘板 ;基础教育;初中美术设计;教育手段

我校从零起点开始,在中学六、七年级阶段尝试手绘板教学,现已开展《走进手绘板》《不一般的绘画》《素雅的青花瓷》等教学案例, 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达到美术教学与手绘板结合的根本目的,即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学会运用电脑手绘板进行美术作品、小报、动画等创作、通过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并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美术审美能力。我们利用电脑手绘板教育的优势,使之与美术教学的整合,是我们本次研究迫切需要的。下面笔者就初中美术设计与电脑手绘板整合分享一线经验;

一、了解需求,开设手绘板课程

在学校六、七年级学生中开展,电脑绘画板使用学生问卷,内容涉及是否喜欢电脑手绘板,是否喜欢美术课都用手绘板形式等,根据学生需求,来设计开发手绘板课程。分析如下:娄塘学校对全校6至8年级中各一个班级的整体抽样调查。共下发240份问卷,回收240份,问卷有效率100%

现对情况分析如下:

第一题:你觉得用电脑绘画板上美术课有趣吗?共240人回答有趣;

第二题:通过体验学习,你更喜欢用电脑绘画板尝试以下哪些美术知识的学习?(可多选)其中点线面知识及美术沟通知识21%、设计类知识17%,占比率比较高;

通过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240份问卷调查显示:手绘板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偏向的课程为点线面知识、美术构图知识、设计类知识等;

二、挑选课程,设计手绘板方案

课程组老师开展集体教研,梳理中学美术教材,根据学生需求、挑选教材上适合手绘板教学的课程,并进行编写。

三、注重传统,融入手绘板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对设计美术设计特别感兴趣,采用三步走形式:1、结合学校四节活动节徽设计先采用传统教学,勾线笔完成设计初稿,2、用彩色铅笔或水彩进行上色,完成手绘稿,3、挑选手绘稿绘制手绘板节徽作品,参加评比通过三步走形式,通过循序渐进的形式,学生不仅能设计出富有创意的作品,也能熟练运用手绘板,本学年还开展《素雅的青花瓷》《向大师学色彩》等课例,课堂中采用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画一画的方法,集思广益,让设计者说一说自己的困惑,让同学评一评他的作品,并让同学们帮助他议一议如何设计会更好,通过融入手绘板教学,在节徽设计的舞台上,学生们的思路宽了, 心中的舞台也更大了。

四、分层学习,亮学生成长

(一)手绘基础学习,

根据六七年级年龄特点,采用手绘板中的铅笔效果,开展《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手绘体验活动,通过临摹作品,创作作品活动,学生们收集卡通人物,并用手写方式画下来,有了一个起步式的欢乐体验;

(二)手绘针对性学习

通过手绘板初步体验后,对学生开展《黑白灰之美》、《素雅的青花瓷》、《向大师学色彩》的手绘创作学习训练学生的创作.进一步掌握手绘板操作;

(三)结合校园文化进行创作

结合我校四届活动套餐,设计每年四个节日的节徽从原本的手画到用电脑手绘。学生在创作中体验快乐,体验学校校园文化,设计获胜的作品,将张贴于学校节徽墙上,开展了四届的节徽设计让学生通过手绘板创作体验到了收获的快乐。

五、教学相长,收获自信满满

这一年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团队老师分别在三、六、七年级中各挑选一个试点班进行课程研究。同时开展分层培训,培训分为教师培训及学生培训,教师组成员为汉王手绘板教师,学生为试点班学生。通过一年的手绘板教学尝试,撰写多篇论文及开展教学展示活动,学生也开阔了眼界,有了更大、更好的展示舞台。

对于目前一学年的课程分析,手绘板教学不仅受到学生的欢迎。还提高了课堂效率。每次在电脑教室上的美术课,学生总是特别的注意力集中,作业完成时间也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欣赏其他同学的作业,也有时间去仔细讨论。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导,课程都是从教材中开发,并没有脱离新课标。所开发的课程也都是一些设计类,情感分析类,下阶段将继续结合设计类课程开发更多手绘板课程,让我们的农村孩子有更多展示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整合论》载《教育研究》2000第2期.

[2]王大根主编《新课程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10

关键词:美国;基础教育;学术标准;评估体系

一、背景

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立教育的质量问题引起了全国性的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持续下降招致家长、雇主和高校的不满。当时发表的一系列调查报告,包括著名的《国家在危险之中》(a nation at risk,1983),都纷纷提出警告,认为学生学习的失败将导致经济危机并成为涉及国家安全的大事。从那时开始,教育逐渐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热点议题,社会各界纷纷就教育改革问题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其中,提高学术标准、改善评估体系被普遍认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1989年,当时的布什总统召集各州州长、教育和商业界领导人举办了第一次美国教育高峰会议。会议确立了2000年需要达到的六大教育目标。其中特别提到,所有学生都要掌握核心科目的某些关键知识领域,并且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学生在数学和科学两个学科的成绩要达到一流水平。布什总统尝试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学术标准和测试体系,并且拨款资助进行类似的研究。

1994年,经国会批准,克林顿总统签署通过了《2000美国教育目标法》(goals 2000:educate america act),同时对联邦基础教育法案进行了修订。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通过立法的形式资助和鼓励各州建立自己的学术和测试标准,用以衡量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但情况并不理想,到1996年召开第二届教育高峰会时,只有14个州制订了学术标准。社会各界对公立学校的教育仍然怨声载道。面对种种责难,联邦政府作出了对公立教育进行系统改革的承诺,同意建立州一级的课程标准并对学生进行测试。

从那以后,几乎每一个州都制订了课程标准,40多个州建立了测试体系,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为他们所设置的目标。对那些考试失败的学生及他们所在的学校,各州都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年级考试失败的将不能自然升级;毕业考试失败的将不能获得毕业证书;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校进行排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业绩挂钩;向社会公布学生“成绩报告卡”等。尽管这样的措施也遭到了一些反弹,并引起1999年第三次教育高峰会的关注,但建立严格的学术标准和测试体系毕竟是大势所趋,难以逆转了。

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基础教育法案

2001年布什总统上任后,把教育改革作为他任内的一个主要议题,高调推出了名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no child left behind)”的基础教育法案,并得到了国会中两党议员的高度认可。与克林顿时期相比,该法案要求更加严格,目标更加具体。它不仅要求各州建立严格的学术标准和评估体系,并且要求所有的学生,不论其族裔、收入、居住地、语言背景如何,都必须在今后的12年内达到学术上的“掌握”(profici-ency)程度。那些达不到年度进步要求的学校和学区,将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时间长短,学校将面临着允许学生转学、接受私人辅导、撤换教师和管理层以至对学校进行重组的处罚。

在“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基础教育法案中,最核心的条款之一是提高学术标准和检测学习成绩。目前各州只是对3—5年级、6—9年级和10—12年级的阅读和数学各进行一次年度考试,而新的联邦法案要求到2005—2006学年,各州要对3—8年级所有学生的阅读和数学学习进行年度考试,同时还包括在10—12年级进行至少一次年度考试。到2005—2006学年,各州还必须制订科学课程的学习标准,并在2007—2008学年把考试与学术标准结合起来。科学学科的测试必须至少在3—5、6—9、10—12年级各举行一次。同时,每隔一年,各州还须抽取4年级和8年级的学生参加全国性的数学和阅读统一考试(全国教育进步测试,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naep),用以检测和对比各州的教育质量。

在学术标准方面,该法案要求:建立一个适用全州所有公立学校学生的课程内容标准(academic cont-ent standards)和学术进步标准(academic achievement standards)。课程内容标准必须列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它可以是以单个或多个年级为基础进行排列。在高中阶段,至少要列出所有高中学生要求掌握的语言和数学两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标准。学术进步标准必须与课程内容标准相一致。该标准一般包括三个等级层次(“高级”、“掌握”和“基本掌握”),用以区别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各州必须对学术进步标准的等级提供详细的说明。该标准须按年级、按学科进行。

在建立测评体系方面,各州可以采用标准考试或常模考试的形式,可进行全州统考或全州统考与地方考试相结合,但无论考试形式如何,它必须以州的学术标准为依据,并能检测出每所学校和每个学区的年度进步以及学生的进步情况。法律规定,各州有义务制订测评标准、进行评卷打分、并向社会报告其测评结果。测评如果由地方学区管理,州政府除了担负监督责任外,还必须为学区制订测评程序和标准,以确保符合法律要求。

为了检测各州的学术标准和测评体系是否符合联邦法律的要求,联邦教育部还专门要求专家对各州提供的方案进行评估。到目前为止,所有州的教育方案都已得到联邦教育部的评估和批准,同时47个州的方案还得到了各自州立法机构的批准。这些方案已成为各州实施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蓝图。

三、马里兰州的具体措施

(一)制订明确的课程标准

马里兰州下设24个学区,过去,每个学区按照州的学习内容标准(maryland content standard)来分别制订各自的课程标准。州学习内容标准只是列出了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需要学习的最基本内容,但它未列出每一个年级需要教学的内容,各个学区自己制订的课程标准有相当大的出入。新的联邦教育法律颁布后,为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所设置的学术要求,在原有学习内容标准基础上,马里兰州正在制订新的州志愿课程标准(maryland voluntary state curriculum)。与原来课程标准相比,该标准目标更加明确,要求更加详细,它规定每个年级的每个学科(语文、数学、科学、社会学、艺术、健康、体育和外语)所需要的教学内容。每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分三部分进行说明:知识标准(content standard)、评价指标(indi-cator statement)和具体学习目标(objective)。这个新的课程标准产生后,各学区可以依此执行或把它与它们自己的课程标准结合起来执行。

(二)设计严格的评估体系

为满足联邦法律的要求,马里兰州目前分别改革了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全州统一考试体系。其特点是提高了要求,增加了考试难度。其中针对初中和小学的原有考试体系(maryland school performance as-sessment program,mspap),被新的考试标准(the maryland school assessment,msa)所取代。新标准要求每年的3月份对3—8年级学生的英语和数学进行考试。科学学科的全州统一考试最早在2008年后进行。该考试分4天进行(语文两天,数学两天),每天的考试时间为90分钟,内容包括多项选择和问答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评价标准分“基本掌握”“掌握”和“高级”三档。考试成绩将通知家长,考试成绩单上将列明学生的考试成绩及与全校、全学区和全州的学生成绩对比情况,以让家长们知道他们孩子在全校、全学区、全州和全国范围内的位置。学习成绩单的公布,不仅对家长有压力,对学校、学区、州教育机构的官员来说,都是一种不小的压力,因为社会从对比情况就能得知学校的进步情况。

2003年秋季,马里兰州教育理事会取消了原有的高中考试标准(functional testing program,只考基础的阅读、写作和数学),而代之以更具挑战性的新的全州高中考试标准(maryland high school assess-ments),该项目的主要考试科目包括英语、代数、美国政治和生物等。学生学完一门考一门。凡是2001年秋季或以后进入高中就读的学生,必须把他们的英语、几何、生物和政府这几个学科参加全州高中考试的成绩写在成绩报告单上。目前按照规定,所有学生都要参加全州高中科目的考试,但对分数不作要求。不过,2009年后入学的高中毕业生就必须把通过全州高中考试作为其毕业的先决条件。

(三)调整评估标准

除了制订更加严格的考试标准外,各学区对学生的评估标准也作了些改变。以马里兰州的蒙哥马利郡为例,为了使该学区的评估标准与州的课程标准与评估体系相一致,校方于2005—2006学年起对小学1—2年级的学生采用新的基于标准的评估体系,到2008—2009学年后全面实施。具体来说,就是学生的成绩等级将以各个学科和年级的课程标准为参照,反映学生在依据学区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巧方面的成就,而不像过去那样反映每个学生在为其制订的学习目标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也就是说,以后学生的成绩将是与学科标准相比,反映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不是与他本人过去学习成绩相比,反映自己又取得了多少进步。过去的成绩反映的是学生在考试、完成作业、课堂表现、个人成果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而新的评估标准则包括两个部分:学术成绩和学习技巧。学生的学术成绩将按照年级水平和课程目标来评定,并准确反映他们的学术程度。学习技巧包括学生的努力程度(参与性、任务/作业完成情况、反馈)和行为(合作性、纪律与规范、团队活动)两部分。新的标准将对学生的作业种类、参与性、努力程度、到课记录等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有的作为学习成绩的依据,有的归入学习技巧类进行评定。总的来说,是分类更加明确,要求更加严格,比如,在高中阶段,学生无故缺席5次,或无故迟到15次,将扣除本课程的学分。

四、结束语

从1965年美国国会的首次通过,到2002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美国的基础教育法案经历了多次修订。尽管公立中小学教育基本上由各州和地方政府负责,但由于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美国国民的素质及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联邦政府通过立法和拨款的形式已逐渐加强了对基础教育的干预。其关注的重点也从原来的重点资助经济上或学习上落后的学生转向要求全体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此次联邦政府对教育改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各州建立更高的学术标准,采用严格的评估体系,引入赏罚分明的责任制度,这给各州和地方政府、学区和学校管理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不过,无论会遭遇多大阻力,我们相信他们会沿此道路走下去。2004年12月公布的“国际学生成绩评估”表明,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在29个国家中低于20个工业国家,美国学生的数学整体成绩及各分科──几何、代数及统计学──的成绩均低于国际平均线。从这一点来看,将会更加促使美国各界坚定对公立教育进行改革的决心。

参考文献:

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11

一、欣赏导入,美轮美奂

案例一:我执教市级公开课三年级《风》,为了上好这节课,备课时我看了许多《风》的课例,导入部分,大部分老师选择了电风扇吹动纸条这一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突破、超越呢?我对教材、学生进行了深入分析:风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不同的风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在孩子的眼里风是快乐的,是一首诗,是一首歌,风是放声的大笑,风是忘情的舞蹈。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简单的造型能力,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并能用心来体验生活,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已形成了一定的审美标准,有自己的艺术鉴赏表现能力,于是我决定把生活和艺术简单化,用最直接的形式来表达,我采用了欣赏的形式进行导入。

课始,我让学生欣赏风的视频并解说:风娃娃是个调皮的孩子,一口气吹开了满山的野花,花儿在风中摇曳着身姿。看,风越来越大了,它吹动了满山的彩旗,彩旗在风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在唐代诗人李峤的眼里风娃娃还会变魔术呢,他在诗里写道:“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欣赏教学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视频选择中,我选用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如山坡上盛开的野花、林中的青竹、高原上的旗帜……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轻声地解说,并在最后用诗与学生产生共鸣,学生一下子进入美术学习的境界,并能初步感悟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变幻莫测的风……

二、探究导入,扣人心弦

案例二:同事小魏老师参加市美术赛课,抽到了四年级《纸卷魔术》一课,在团队集体备课时,大家想到了用魔术或圣诞节导入,转而又想,我们能想到别人也能想到,所以这两个方案,都被大家否决了。在下班途中,我眼前一亮,多美的城市,对,就把纸卷变成建筑,变成外太空的建筑。于是就有这样的导入:

模块一——视频感知 师导入:同学们,2011年9月29日是一个让我们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的日子,现在让我们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视频)师解说:当晚9时,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并与神舟八号圆满交会对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跨入太空的关键一步,每个中国人都为之骄傲,让我们用掌声再次为此表示祝贺吧!

模块二——启迪思维 大家想看一看太空城吗?(图片展示)你们觉得现在的太空城怎么样?(什么都没有,很荒凉)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一座城市的建设首先要有好的规划,科学家们现在已把太空城划分成生活区、商业区、生态区三个区域,但他们忙于科研,设计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四(11)班的同学了。

同学们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学生与学习之间架起一座金色的桥,让他们感到美术课不是一座“ 高山”,而是辽阔的“海洋”,同学们可以在“海边”快乐嬉戏,也可以到“深海”去自由自在遨游,甚至可以“海底”探宝。教师的教育机智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成为创造的主人。

三、情境导入,引人入胜

案例三:低年级的孩子天真烂漫,我在执教市送教下乡课二年级《对称美》时,采用了这样的情境导入:

妈妈送给果果一个漂亮的蝴蝶风筝,星期天,果果带着小狗狗去郊外放风筝。忽然,一阵大风把风筝线吹断了,风筝越飞越远,一会儿就不见了。它飞到哪里去了呢?猜一猜。(学生回答)其实啊,它飞到了我们的教室里,同学们相信吗?(出示蝴蝶风筝)可是遗憾的是,它的翅膀受伤了,同学们能帮帮它吗? 仔细观察蝴蝶风筝两边翅膀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翅膀两边外形、图案相同,生活中,有许多像这样两边对应相同,我们称之为“对称”,从而导入新课《对称美》。

二年级美术教案范文12

一、《指导方案》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艺术课程内容主要体现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它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加强艺术类课程教学,艺术课程应当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艺术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指导方案》从受教育者认识规律及现实操作角度出发,将艺术教育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划分为若干操作层面,固定核心教学内容,融合艺术学科内部以及艺术与非艺术学科,构建了一门开放的艺术课程体系。③《指导方案》规定普通高校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为八门,主要侧重于从艺术与美学的视角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与思考,其中《艺术导论》课程旨在向学生灌输基础性艺术理论知识。其他七门鉴赏性课程分别为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和戏曲,相对于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内容来说更具有开创性、探索性和先导性意义。《指导方案》并没有具体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科学这四个方面对课程内容作详尽的规定,其课程的设立主要从审美体验的角度,使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渗透、反思鉴赏艺术,削弱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更强调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以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视觉能力、肢体动作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任意选修课则分为作品赏析、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实践四大层面,其内容是以上或更多艺术门类的多向纵深难度的体现。无论在艺术技能技巧的训练还是在艺术感知与体验、反思与评价、创造与表现等多种综合艺术能力培养方面都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学生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全面得到提高。《指导方案》所规定课程学内容由三大版块组成:限定性选修课、任意性选修课、系列讲座。限定性选修课的课程类别有艺术导论、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戏曲八门;任意性选修课有四大模块:艺术史论、作品赏析、艺术批评、艺术实践;系列讲座有综合艺术包括富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指导方案》的课程内容制定结合了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世界各国艺术改革与发展总体趋势的引导下,贯彻了国家制定的素质教育精神。《指导方案》在中小学艺术课程的基础上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课程所涵盖的知识面,优化了课程结构,把多种艺术门类的课程进行交叉融合,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方案规定,以限定性、任意性课程两种形式进行双向辐射,切实要求改变长期以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因人设课”甚至“无人无课”的现象。以下是《指导方案》所规定课程内容结构图: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及其优化

目前,由于《指导方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没有作出规定,加之九年义务教育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未能实现,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应从基础部分开始搭建,同时还要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阶段性等来优化。

(一)课程内容设置的基础性优化

第一,艺术基础类课程设置及其优化。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素养等,主要解决学生掌握艺术审美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感受能力,为学生形成综合艺术审美能力打下基础。如开设音乐基本乐理、音乐素养(简谱视唱)、基本音乐听觉训练等。第二,艺术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及其优化。此类课程主要指歌唱、演奏、绘画、各类艺术创作等实践教学活动。艺术实践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不是以艺术技能训练为目的,但要想达到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必须以此为前提,一个音准极差、五音不全的人能够欣赏美妙的歌声,但不能鉴别出声音的美妙之处,更不能深入地品味其艺术作品的内涵;一个对色彩判断较差的人是无法体验美丽画卷的生动情趣的。因此,艺术实践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际操作在艺术体验中感悟艺术的魅力,在操作过程中磨练意志、开拓思维,尤其在群体的艺术排练创作中学会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达到一种其他学科不能完全代替的教育功能。第三,基础艺术史论课程设置及其优化。这类课程是指艺术史、艺术导论、美学和艺术评论等理论性内容,通过艺术文化类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把艺术与人类社会快速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握和领悟艺术教育的深刻内涵。

(二)课程内容设置的综合性优化

纵观国内外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设置势在必行。艺术课程的综合是将几门相互联系的课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即艺术课程综合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这种综合性课程可以减少专业技术难度,增大文化含量和知识信息量。第一,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之一就是要实现综合课程与单科课程的有机渗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强调综合取消或削弱单科课程,而是为了弥补传统的单一课程的弊端和不足,通过让学生接触多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丰富其艺术视野,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第二,综合课程设置应满足不同学生层次的需求。高校公共艺术综合课程主要面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艺术素养的学生对艺术知识学习的需求程度也各不尽相同,在新开设艺术课程之前,应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元化的艺术需求有目的地开设不同类型的综合课程。

(三)课程内容设置的阶段性优化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设置应精心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一个有阶段性的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首先,课程设置应分析高校学生艺术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尤其是不同学科学生的艺术基础情况。一般来说,理科学生的音乐、美术基础知识较欠缺,文科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包含文学、历史方面的教育训练而相应地与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在艺术素质方面可能会有所差异。艺术课程可从艺术知识由易到难划分为几个教学阶段,对不同学生要区别对待,实行艺术课程教学的阶段化,逐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从学习时段来看,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艺术素质基础相对薄弱,对艺术知识的求知欲较为强烈,开设普及艺术知识基础课程较为适宜。大学二、三年级有了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可运用综合艺术形式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大学四年级学生艺术教学活动可结合自身的情况,将艺术能力转变为认识社会、走向职场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彭时代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省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