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时间:2023-05-29 17:49:24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1

一、诗词同现,区分诗词结构异同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一课是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词的教学。为了区别诗与词的不同,教师出示高鼎的同名诗作《村居》,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诗每句的字数一样,而词中的句子有长有短,教师就可告诉学生词为什么也叫长短句。学生发现诗只有一部分,词分为两部分,老师顺势指导什么是“上下阙”。学生发现词题前有“清平乐”三字,而诗没有,老师顺势解释什么叫“词牌名”……用一首课外阅读的同名小诗做对比教学,学生大致了解到古诗与词在结构上的不同特点,从而也达到了小学阶段古诗词学习的目标。

小学语文姓“小”,意思是说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最基本知识的学习,因此要认清古诗中的五言或七言绝句、五言或七言律诗等等,我们可运用对应对比的形式,这样学生容易区分,也利于记忆。

二、组诗同现,丰富学生积累

王冕所作《墨梅》收录在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古人借花抒情的诗词很多,教师打通学生记忆之门,可以得到很多的佳作,如《题都城南庄》(崔护)、《咏梅》(王安石)、《浣溪纱》(晏殊)等,数不胜数。学生在汇报自己课外阅读成绩、重现旧知识的同时,周围的同学也受到教益,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

学习五年级下册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可带学生到志南和尚的《绝句》、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去看雨。学习四年级上册的《峨眉山月歌》可领学生到李白的《古朗月行》、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去与月亮对话……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引导,展现在学生眼前的,将是一个缤纷的世界。

三、紧扣诗、词眼,领悟语言锤炼功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在语言锤炼方面匠心独具。教授《清平乐・村居》一文,要教会学生通过抓住一个统领全篇的“醉”字来品味古诗词语言的凝练。诗人为什么“醉”?为小小的茅屋而醉,为清澈见底的小溪而醉,为茂盛的小草而醉,为相濡以沫的老夫妇而醉,为勤劳的大儿而醉,为乖巧的二儿而醉,为天真无邪的小儿而醉……说到底,是为恬静清远、悠闲自得的乡村生活而醉,表达了词人心中的美好向往。在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得以升华之后,可以引入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柳宗元的《江雪》两诗,引导学生抓住“还”和“独”两个诗眼,体悟诗人的人格魅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古人锤炼语言的真实写照,学生在词语的赏析中知诗意明诗情,领悟语言与品味精神同构共生。

四、轻呷修辞,品味创作手法之妙

在古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相当普遍。小学生只要了解其中的一些就可以了。像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这些显而易见的手法,不妨让学生理解领会。

“潭面无风镜未磨”和“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刘禹锡《望洞庭》,收录在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诗人用镜子比喻夜晚平静的湖面,把浮在水中的青山比作白银盘里的青螺,别出心裁。这时,引入学习贺知章《咏柳》中的“二月春风似剪刀”句,引领学生感受古诗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学习三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夸张,可以引入学白《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学习六年级下册《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拟人,可以引入学习曹植《七步诗》中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学生学习古诗词中的修辞方法,加深了对诗、词句的理解,揣摩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了诗、词中深远的意境,认知水平不断提高。

五、前后照应,展示诗人高尚人格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2

一、用比较法易于找到诗歌学习的切入口

运用比较法能较快地找到诗歌学习的切入口。学习诗歌关键在于找到理解诗的切入口,找到了切入口就好像找到了诗歌学习的钥匙。这样,教师指导来顺手,学生学起来也投入,诗歌学习中的一切疑点、难点就会迎刃而解,课堂的学习效率也会更高。切入口可以是诗中的情感、结构、诗眼等。

在指导学生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五课《诗词五首》中的《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时,笔者先引导学生朗读、美读两诗,要求学生比较两诗找出诗的共同点。很快,学生找出了两诗的共同点:都是写“乡愁”。接着,笔者引导学生以“乡愁”为切入口来分析诗歌,推进课堂学习,让学生进行了如下比较:“这两首诗既然都是写乡愁的,那么两首诗所表现的愁绪的程度一样吗?”学生分析后认为,“两诗都写‘乡愁’,但各有异同,相同的是都写游子思乡,不同的是前一首色彩很明丽,后一首色彩很苍凉。”在找到了学习的切入口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了。通过两首诗写景特点,“景物描写的烘托作用”这一学习难点也得到了突破。

又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时,笔者是通过引导学生抓住两首诗的结构作为切入口进行学习的。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发现了两首诗的共同点:都是反映乡村生活的田园山水诗,题目都是动宾结构,且都是律诗。重庆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王君的《两课时教》的成功课例,就是通过比较法找到五首诗的共同点“愁”作为突破口进行指导学生学习的。这说明,比较法是更易于找到学习切入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用比较法有利于整合教材,优化课堂学习

在学习实践中,笔者常运用比较法去研究教材,整合教材。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通过比较法求同求异,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和改造,从而充分展示教学个性,进行有效学习。

1.整合单元内的教材,进行比较学习

备课要有单元整合意识。把握同一单元中的所有诗歌,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合理的整合设计,形成对教材的个性化分析。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共有五首诗:《杂诗》、《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传统的教法是逐篇突破,当笔者从比较整合的角度看这几首诗时,发现这五个作者都是唐朝诗人,而且《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夜雨寄北》是酬赠诗。于是,笔者灵活地整合了教材,让学生比较阅读,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2.整合不同学段的教材,进行比较学习

为了让学生学习的内容达到最优化,使学习教材的顺序更科学合理,在授课的过程中,笔者把教材中的诗歌进行了整合。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二十五课中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同时出示七年级下册三十课中杜甫的《春望》,让学生比较学习,大家在比一比,想一想后知道,杜甫的诗多抒忧国忧民之情,其诗风多沉郁顿挫。

在教授九年级上册二十九课中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时,让学生回忆他们己学过八年级下册二十四课《清平乐・村居》和七年级下册三十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并将这三首诗比较学习,让学生既能领会辛弃疾作为一个豪放派爱国诗人的诗风,也能了解他闲居农村后所写的反映农村风俗的诗词。通过比较整合,学生对辛弃疾的生平及诗歌风格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3.整合教材内外的诗歌,进行比较学习

为了充实课堂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进而归纳出鉴赏规律。在进行诗歌学习时,常引进一些课外的诗歌与课内的诗歌进行对比阅读,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将触角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又使学生从教师的引导中初步获得课外阅读的方向,达到拓宽知识面、增强积累的效果。

常用的方法是进行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笔者常把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诗歌放在一起进行学习。如在教七年级下册十四课余光中《乡愁》时,把席慕容《乡愁》放在一起对比学习,学生总结出:这两首诗的相同点是作者的时代背景相同,抒发的思想感情相同,都是按时间顺序写的,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这两首诗的不同点是余光中《乡愁》感情朴实,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席慕容《乡愁》比较含蓄。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3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小学语文

曾经,我为了追求教学手段的“创新”,将声、光、电统统搬进课堂,使课堂成了眩目震耳的“声像视听室”。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优美的语段、精彩的表达未指导,却使用电教手段造势,把语文课堂变成了多彩的景物展览;首先欣赏秋天田野的美丽景色图片,接着用幻灯片一张张出示图片及介绍“葡萄、橘子、苹果等等各种水果,然后欣赏“仙子”动人的舞姿。一节课下来,学生全部的时间都付诸应接不暇的听与看,根本没有精力去感受文章中的字、词的精确使用,句子、段落的独特表达。如此广用媒体“满堂灌”的课堂,学生收获的到底是什么?

曾经,我们为了贪求课堂“精彩”,为了刻意体现学科整合,只要学的内容能与思品、社会、美术、音乐等其他学科想关联,就毫无选择地将其内容搬进语文课堂,是语文课堂成了大杂烩。听过一位教师上一年级下册《画家乡》,还没有接触课文,就让学生动手画自己的家乡;一位教师教二年级上册《回声》,整节课给学生做回声实验,讲回声原理;二年级上册《活化石》从化石的概念讲到环境的保护。语文课堂是“丰富”了,学科间似乎实现了融合,可语文的东西没了,语文味道没来,这样的语文灌输意义何在?

正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恰逢柳暗花明又一村。《新课标》的确立让我欣喜不已。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与同事的研讨交流,平时的自我学习中,我都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的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在今年,我有幸参加了11月18日、19日在博乐市第三小学举办的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活动,听了两位专家的课,给我阳春白雪,春风化雨之感。在课后的讲座研讨过程中,两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课标》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特别是两位老师着重提到的“语用点”给我深深地启发。那么怎样在课堂中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要求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应以诵读积累范文语言为前提。

《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其中第一学段阅读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古诗词积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二年级古诗《赠刘景文》和《山行》这两首古诗时,为达成“熟读成诵”这一目标,我就特意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以课本上的这两首古诗为起点,以故事为引线,把学生的兴趣引向我国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文化当中,让学生在背诵中,不断地去探索,去学习,最终形成一种习惯,一种爱好,一种情趣。

以下是我的课堂教学片断:“同学们,这两首诗为我们描绘出两幅秋景图,写得真美。你们知道吗?古人们大多是用诗来表达他们对美景的赞美之情。关于古人写诗,还有很多故事呢?我给大家讲两个,好不好?”“好──”于是,我尽量用儿童语言给学生们讲了两个关于古诗的佳话,一是《骑驴推敲》,一是《王安石炼字》。学生们虽然听得一知半解,但却个个兴趣盎然,都嚷着、喊着再讲一个。我把话题一转,“老师还有好多关于古人写诗的故事呢,以后,慢慢给大家讲。现在我有个想法,先和大家说说。”“快说啊,老师。”“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说,你要读熟了很多诗,要是看到很美的景色,你就是不会写诗,也能通过背诵别人写的诗把那景色描绘出来了。咱们试一试吧?”“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去田野里玩,王俊龙呀,就看到树上橘子绿绿的,橙子黄黄的,挂在枝头,高兴地说:‘真美啊,这个时节出来玩真是好时候,我要做首诗。嗯……嗯……’他嗯了半天也做不出来,谁来帮他?”“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孩子们高声的齐声背诵。我立刻赞扬:“孩子们,你们太棒了!看,你们不会写诗也会吟诗了吧。从刚才我们讲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出,古人为了写诗,费尽了心思,写出的诗句才流传千古的。我们一是为了不会写诗也会吟,二是为了古人写诗那么不容易,我们多背些诗好不好?”“好──”“那我们就约定好了,咱们一起每周背两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到时候啊互相检查。”“好!”同学们信心百倍地喊。

二、熟悉范文语言形式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

语文教学要重视词语的教学,使学生不仅能够依据文本理解词语的意义,而且能够依据例子发现词语的正确用法,丰富自己的词汇。根据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理解句子的意思,熟悉和掌握各类常用句式和修辞手法。要注意文章怎样前后照应,怎样开头结尾......

如在学习《草原》一文时,体会作者是怎么表达出蒙汉情深这一情感?我就引导学生抓住“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中的“飞”字来体会。这段中连续运用几个“飞”字,“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欢呼着,飞驰着”“车跟着马飞过小丘”。抓住“飞”字,通过前后联系、对比,引导发现,开始我们的车是“走”的,现在是“飞”了,由此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我们急切心情,进一步体会到蒙汉民族的情谊。透过三个“飞”字,学生就能触摸到文章的情脉,引领学生结合文章的意脉和作者的情脉,通过着力理解感悟“飞”多次重复使用的动词,从而领悟作者巧妙运用动词传情达意的方法和奥妙,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学习运用范文语言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起点。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4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长达几千年的阶级社会中,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据统计,中国仅唐朝留下姓名的诗人就有2300多人,创作出近5万首诗歌。所有这些古典诗歌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丰富、详实的史料,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服务于历史课堂教学,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首先,历史课堂教学中适时利用古典诗歌,有利于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识。其一,中国古代诗歌有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它们能生动鲜明地补充教材的基本史实,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其二,中国古代诗歌句子整齐,结构匀称,讲求押韵,注重格律,适合歌咏,情感表达充沛强烈,有着其它文体难以具备的艺术魅力。中学生的志趣、审美情趣正在发展中,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将会给他们很好的感染、陶冶和引导。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利用好这些史诗无形中将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加深其对历史演变规律的领悟,同时也培养学生相应的理解、概括、审美等方面的能力。例如:七年级上册第5课《西周的兴亡》,教材引用了《诗经》中的一段话:“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短短几行字,显示了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盛和“周天子”的无上权威,是对西周分封制的绝好补充。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分析、讨论的同时,学生会很轻松的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点。又如:七年级下册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教材上引用了杜甫的《忆昔》这首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则以典型的视角描绘了开元盛世的景象。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欣赏该诗歌艺术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学生无形中对历史基础知识点唐玄宗的年号,唐朝的主要粮食作物名称,全盛时期唐朝的基本情况等知识点牢记在心,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其次,历史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入古典诗歌,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学历史学科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古典诗歌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后的优势,关健在于历史教师要适时发掘出来,并能引导好。例如,七年级上册,教师在讲夏商西周奴隶社会的历史时可组织学生阅读、欣赏《诗经》中的《硕鼠》一节:“不嫁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该诗歌连用反问,回旋重叠,反复吟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怎能不激起对剥削阶级不劳而获的强烈憎恶和愤怒呢?又如,七年级下册第9课《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教材讲到元朝的统一过程中,遭到以文天祥为首的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时,教材引用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教师组织学生朗读,欣赏该诗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记住该诗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学生自然而然受到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象这样的例子课本上还有很多,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绝好素材。

第三,历史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入古典诗歌,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中学历史学科的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等,其核心应该是思维创新能力。因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也是今天教学改革的重点。古典诗歌引入历史教学中去对提高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是有益处的。古典诗歌为了表达最深刻的思想或最强烈的情感,总是用极具风格的逻辑结构来组织排列极简单极鲜明的事实,它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例如: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前两句紧扣有代表性的景物,写出当时杭州表面的平安繁华,第三句表面上说游人陶醉于西湖繁华美景之中,实际上是指南宋流亡朝廷成天沉醉于花天酒地之中,极其昏庸腐败。第四句更是击中要害,批判统治者苟安偷生,不思收复失地,语言朴实直率,讽刺深刻有力,最能激起学生层层思索的涟漪。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游人错把杭州当作了汴州。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如,唐朝诗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冷死骨。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在盛唐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再如,唐代诗人李绅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天下没有一块闲田地,可是农民还会被饿死,这是为什么呢?作者没有回答,让读者去思考。古典诗歌的这种卓绝的设问能力会引导学生进行一次次的历史思索,从而提高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

第四,历史课堂教学引入古典诗歌,有利于实现历史学科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与渗透,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明确提出: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要实现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与渗透。所谓相关学科,主要指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因为文史相通一直是人们的共识。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知道,从小学到中学,每册语文课本都选有古典诗歌作为学生的必学内容,一共大约有一百多首。其中无一不是诗歌中的精华。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老师如果适时引导帮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古典诗歌,并运用激趣---思考—-总结的方法,既可实现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与渗透,让学生能更快地理解、记忆相关历史内容,又有助于学生乐学、会学,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例如,七年级上期《张骞通西域》一课,老师在讲到西域的范围时,适时让学生回忆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名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恕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老师适时点出古诗中的阳关和玉门关就是古西域范围中的重要地名,这样一来,学生既巩固了古诗歌,又轻松的掌握了历史知识。又如:老师讲《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时,直接让学生背诵曹操的诗《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历史教材让学生分析曹操的壮心倒底是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实现了文史知识的互补。再如:七年级下期《建筑奇观》一课,在讲大运河一目时,教师可让学生首先欣赏、记忆唐朝诗人皮日休和胡曾的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比较、讨论:两位诗人的观点为什么不一样?你同意哪种观点?同时,教师引导让学生回忆中国地理上所讲京杭大运河的相关知识.经过教师的‘点拨’,相关知识实现了互补,学生能力得到了培养,可谓一石数鸟,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如何更好地发掘和利用好中国古典诗歌这一优秀资源,让它更好的服务于历史课堂教学,推动历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是每一位历史老师的责任,值得每一位历史教师去研究、思考。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5

一、加强古诗词日常教学,重视方法指导

掌握良好的古诗诵读方法对于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有很大帮助。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尝试、摸索,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熟读成诵。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

二是想象入境。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学生也可以将想象出的画面表述出来,说给其他同学听,或写在本上。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做到水到渠成。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三是讲究诵读形式多样。古诗词讲究韵律美、意境美,诵读古诗文要讲究读,读中感悟,悟中品味。教师要讲究范读,要培养领读,学会运用指名读、小组读、齐读,最后上升到背诵,直至诵读。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诗词的节奏、韵律,以此提升学生的诵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培养学生语感、美感。

二、规定诵读内容,体现诵读的层次性

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低(一二年级)中(三四年级)高(五六年级)三个学段,依据学生各学段的认知特点,这三个学段规定的诵读内容有所区别。如:一二年级诵读新课标《古诗八十首》的前20--30首,三四年级诵读《古诗八十首》的前50--60首,五六年级诵读《古诗八十首》的80首。再如:一二年级诵读《三字经》,三四年级诵读《弟子规》,五六年级诵读《千字文》。再比如:一年级诵读《赋得古原草送别》,二年级诵读《虞美人》,三年级诵读《陋室铭》,四年级诵读《水调歌头》,五年级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六年级诵读《将敬酒》。这样既体现了诵读的针对性,又体现了诵读的层次性,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丰富图书,拓宽诵读领域

为了营造书香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熏陶,我们建立了班级图书角,培养学生“喜读书,爱背诵经典诗词”的兴趣,创设浓厚的班级诗词文化氛围。学校启动“打造书香校园,开启智慧人生”读书活动以来,为每个班级购置了《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100本》,如:《千家诗》、《百岁童谣》、《笠翁対韵》、《图说中国结》、《西游记》、《中国神话故事》等,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拓宽了学生的诵读领域。同时让孩子把家长买给他们的学习资料,带到学校与其他同学交换看,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学生课前读、课后读,写完作业也可以读,在这种浓浓的书香氛围的熏陶下,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阅读。

四、加强课外诵读,重视家长参与

学校重视家庭亲子背诵活动,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做好家长沟通工作,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活动过程中,家长对活动的“家长感言”让我们深受感动,受益匪浅,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变化,感受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感受到了经典诵读在孩子和家长心中的地位,我们尤为欣慰。

五、开展诵读活动,品味经典,学习做人

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背诵这些经典古诗文,对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我校的诵读活动以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班级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根据班级开展诵读情况,自主确立主题,形式不限,邀请领导、同事、家长参与,展示、完善班级诵读水平。一种是全校性的诵读比赛活动,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对全校的诵读活动进行验收、展示、交流,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资源,给古诗文配上音乐、画面、再加以动作,以表演、说唱的形式全方位的展示出来,让学生领略经典诗文的内涵,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六、古诗词诵读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丰富了校园人文内涵

中国的古诗文上自先秦,下至晚清,传统的经、史、子、集均有涉猎。文体上几乎包容了中国古代诗、词、歌、赋、散曲及各类散文等所有常见的文体。能熟背这些经典,可谓有了中国文化的基本修养。而这些基本修养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校园的人文内涵就凸显出来。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6

在古典诗词这颗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宝库中最璀璨的艺术明珠的熏陶下,经典诵读成为最时尚且最有生命力的课题,国学启蒙、国学培训等应运而生,优秀教师、名家的古诗词教学展示课、研讨论文等琳琅满目。然而,对儿童诗的探究就显得形单影只,势单力薄,尤其是对学生创作现代儿童诗的指导更是凤毛麟角。以下本人结合指导小学生诵读、感悟、创作现代儿童诗的实践,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做法以供商榷。

一、反复吟诵,感受儿童诗的音韵美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代诗词形式整齐、句式固定、节奏感强。学生容易把握句子间停顿,读出节奏。同样,儿童诗语言优美,词语锤炼准确恰当,通过韵脚的变化,句式的错落有致,形成全诗的回环整齐的音乐美。在教学中要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赛读、配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用饱满的感情读出诗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的意境。美学专家朱光潜先生曾说:“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字意义反在其次。文字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学生只有在读准字章后反复诵读,读得有韵味、有节奏、有情境才叫吟诵、吟诗,才能真正地体会诗歌的音乐美,感受诗歌字字机杼和丰富的内涵。

二、品析语言,感悟儿童诗童稚而优美的意境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它用凝练、形象、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鲜明的形象。儿童诗富有童真、童趣,取材于儿童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内容浅显易懂,韵律感强,学生都喜欢,是儿童学习驾驭语言的良好载体。儿童在这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既丰富了词汇,提高鉴赏语言的能力,又得到美的享受。对于诗中的精妙之处,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品词析句,抓住诗中诗眼,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判断、比较这些关键词句的用法与妙处,从而深刻地感知诗的意境美。如:四年级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通过对比写出战争给自然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教学中就应该品词析句,充分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三、对比分类,感知儿童诗的表现形式

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儿童诗,绝大多数是安排在第一学段,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步减少,如在四年级上册只在第三单元的日积月累中出现《雨中的树林》一首,四年级下册只有《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首。这样安排旨在通过这些儿童情趣盎然,想象大胆丰富,语言天真精粹,构思巧妙新颖的儿童诗将学生从幼稚的学龄初期逐步向学龄中后期过渡。如果从表现手段的运用方面进行分类,这些儿童诗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如果从押韵、分行的角度,可分为韵律体诗和散文体诗。如果从儿童文学其他样式和内容上分,可分为童话诗、寓言诗、科学诗、故事诗等等。教学不同题材的诗,教学方法不尽相同。如:柯岩的《帽子的秘密》抒情诗,这种诗往往不凭依人物行动或故事情抒发胸臆,没有完整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描写。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抓住情感浓厚的语言进行诵读,体会主人公直抒胸臆的思想感情,体会诗的意境。又如一年级上册的《雪地里的小画家》童话诗,是童话和诗的结合,是以诗的形式叙说富于幻想夸张色彩的童话故事。

四、激发兴趣,大胆创作儿童诗

在大量阅读欣赏优美少儿诗歌后,学生感悟就多了,会深深地被诗中生动的词句,丰富的情感吸引,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吟上一两句。此时教师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大胆仿作,并简单讲解诗歌创作的要点,教给现代诗的写作方法,如比喻法、阅兵法、排比法、拟人法、假设法、重叠法、夸张法。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留心观察,用心分辨,精心选择,做到不套取,仿中有学,仿中有创。同时在班级中张贴,在课堂上朗读,在同学中表扬一些优秀的稚作,让学生明白其实写诗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同学们用心去观察,用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情就可以了。小诗人的榜样,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面对他们强烈的表现欲望,我们通过各种渠道给予肯定,搭建各种平台,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促使孩子的创作热情不退,陶醉于自己的创作兴趣中。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柳树醒了》后指导学生说话:“露珠看见太阳出来就藏起来了;月亮姐姐害羞的躲进云里了……充满情趣的诗一般美的语言此起彼伏。在六年级上册诗歌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大胆尝试用比喻法、阅兵法、排比法、拟人法创作的诗作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诗歌教学与创作还要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并且这种思维比常规思维更活跃、想象更奇特、构思更有创意。纵观古今中外的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无不处于欲吐而后快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的“诗性思维”。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感知、感受与成人截然的不同,他们常在不经意间冒出富有诗意的句子,我们对这些独特甚至有时是荒谬的想法要加以呵护,巧妙引导,保护“诗性思维”。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7

一、古诗的基本特点

1.音韵谐和。

诗歌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在古代,“诗”与“歌”分提,两者有其区别:不合乐者谓之“诗”,合乐者谓之“歌”;在现代,“诗”与“歌”已经“合体”,统称“诗歌”,泛指一种文学样式。诗歌,尤其是古诗,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音韵谐和,是按一定的声调和韵律要求组织起来的文字作品。比如“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全诗句尾“中”、“同”、“碧”、“红”四字,不仅和谐地押着“on”韵(en、on吴语同韵),而且押韵之字皆为平声,符合古诗格律的押韵规定;同时除了极少数文字依“一三五不论”之说有所变化外,几乎各组联句的对应文字都符合平仄相对的韵律要求,当我们出声诵读时,便会立刻感觉到它是那样节奏分明,声音和谐,抑扬错落,无比悦耳。

2.语言精美。

所谓语言精美,有“精炼”和“优美”两个涵义。精炼就是选词用字极少极简。古诗字词之所以用得特“精”,原因在于它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有严格的字数限制,不能像写散文那样自由挥洒,不能像写小说那样恣意铺张;优美就是所用字词极其生动,能非常贴切表现丰富的内容,真有“一字千金”的意味,这是诗人的难处也是诗人的高处。我们熟知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诗句,其中的“绿”用得妙,单从语言角度看,将形容静态及结果的词用以形容动态及过程,其间隐含着江南大地渐渐被“染绿”的变化过程;若联系诗人当时的政治经历,这“绿”字何尝不是借春之勃勃生机来反衬因两次罢相催生的对政治生涯的淡泊以及期盼尽快重返故里安享余年的乡愁呢?正因如此词“精”意“美”,故成为思乡诗文中千古传诵的经典。

3.形象鲜明。

形象,日常是指人外在的容貌和仪态;文学理论中是指言语作品所描写的具体可感、直观生动的生活图景,包括人物活动及其活动环境。本文侧重理解为后者。古诗向人们展示的正是诗人所处历史背景定人物的活动状况及特定的社会生活场景,字里行间都浸润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生动的个性特点,画面绮丽而不落俗套,状貌鲜活而不失优雅。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妙用两组对仗的诗句,通过将数量、色彩、声音、动作、时间、空间等词语进行天衣无缝的精心缀合,把飞鸟、春树、雪山、客船融入画面,勾勒出一派玉宇澄清天地和畅时空廓开思行无疆的壮美祥和景象,纵使不联想到“安史之乱”平定在即,单是闲游之辈进入这种境界,也当心旷神怡,陶醉其间。

4.意趣深远。

意趣,即意向、意义、情趣、旨趣,是作品的主题,是言说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想要抒发的情感,想要表现的生活趣味,想要探寻的人生真谛。古诗,尤其是至今广为传诵脍炙人口的古诗,自然不只在语言文字上凝结着诗人独特的匠心,而且在认识世界、理解人生上更有深刻的感悟和美好的向往,情、志、意、味都耐人寻味,这就是“诗言志”。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这首诗将高度概括的笔法与频繁变换的视角完美地结合,简约却不失生动地描述出庐山雄奇多姿的形态,足以令人称绝;然而此诗的绝妙之处远非仅此而已,更在“笔锋急转”之后突发议论,其间所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或“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深邃哲理,让读者顿觉一束智慧之光朗照心田。

二、古诗的教学策略

许多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存在迷惘,不知教者要“教”到什么程度,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同时也难以把握究竟采用哪些策略比较有利于学生学好古诗。依据古诗的基本特点,教学古诗应该灵活机动地用好以下教学策略:

1.强化吟诵。

轻声读为吟,放声读为诵;吟诵,以现代语言说白了就是读。读应是贯穿于阅读教学全程的“主打”策略,不读无以理词通句,不读无以破译文字,不读无以产生体悟,不读无以实现积淀,所以什么策略都可以忽略,读却永远不能从简,永远不能“离场”。诗歌教学中,读有着特有的作用,尤其应该重视。比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言比较浅显,尽管学生才一年级,大致还是能读懂的,教学时可重点通过指导读来达成教学目标:在独立默读中扫清文字读音障碍,在自由轻读中疏通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在边读边想中“浮现”早春二月的美景和儿童玩耍的快乐,在移情朗读中感受诗句情景交融的妙趣,在配乐赏读中升华情感陶冶心灵,最后在连续吟诵中熟记诗句达到积淀的目的。教学方法只要运用得当,将读与思考、读与想象、读与情感体验、读与语言积累等有机地融为一体,读就能在诗歌教学中大展用武之地,收到其他教学媒体教学手段所不能企及的效果。

2.驱遣想象。

想象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它通过加工改造原有表象建构新的形象。这样的心理过程对于阅读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把抽象文字符号所指称的事物、所描摹的场景、所陈述的情节等“转码”为具体形态的“影像”,有了这样的“媒介”环节,我们阅读时才可能产生情的涌动和理的参悟。诗作为文学样式,展示的画面是生动而美好的,呈现的形象(包括意象)是丰富而耐人寻味的。因此,应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移情入境,展开丰富的想象。比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是李白描写瀑布的传世名作,众多后人常常不惜贻笑大方将其名句“古为今用”点缀自己的文章。教学此诗,要引导学生在读懂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你已经跟随当年的李白,来到了庐山脚下,你正仰头凝望庐山的瀑布……”紧接着便作绘声绘色的范读,让学生在闭目聆听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大多会在脑际呈现缥缈入云的香炉峰、雄伟葱郁的庐山、倾泻而下的瀑流等壮阔绮丽的景象,而且呈现的景象会各不相同,各有不同的感受;然后由学生交流“所见”的美景,讲述相应的感受,相互启迪,相得益彰。

3.增补见识。

艺术是以形象来感染人、熏陶人的,古诗作为艺术作品,大都有其形象,形象在其活动与变化中展开场景或形成情节――这在教学中即是可以诉诸视听的“情境”。文学的语言,从广义角度上说也是直观的,因为它以描述性语言为主;但对学生而言,这样的直观还是有很大局限的,他们在事物见闻及生活经历方面都相当有限,同时文学语言的感知和鉴赏能力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对很多诗句所表现的场景或情节还不能直接形成表象,这会影响学生理解的进程和效果。为此,教学古诗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见闻、经历或知识,适时适度地运用媒体呈现情境,或扩充知识填补空白,促使学生正确和深刻地理解诗句。比如“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这首古诗选取了一个神话传说题材,表现了闺中怨妇的凄冷孤独之情,学生对神话可能不甚了了,同时对其中的云母屏风、长河晓星等也未必彻知,如果在教学时补充“嫦娥奔月”的神话,并以媒体呈现银河、晨星、屏风、烛影等构成的清冷夜景等景象,就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4.诱发体验。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8

关键词:古诗词;人文素养;细细品味;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1;G623.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4-0020-01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审美价值。古诗词是小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有着重要作用。

一、挖掘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在文学史上,卷帙浩繁的古诗词之所以能源远流长,并成为经典,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古诗词有着深刻的主题、优美的意境和精湛的语言。人们能在诵读古诗词中感受先人的智慧,聆听先人的教诲,让心灵受到启迪和熏陶。小学生是母语学习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心灵成长的关键期,古诗词精妙的表达及唯美的意境能让学生的心灵徜徉在美感的氛围里,进而让身心获得审美陶醉,并使情感融入其中,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绝句》和《村居》两首古诗,并且安排在第二单元,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春天,学生会在学习古诗时感受到春意的迷人。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将春天的美景展现,并让学生背背有关春天的古诗,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心体验。还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说说古诗都描写了哪些景象,当学生将古诗所描述的景象表达出来之后,教师再次借助课件将古诗的意境展现。这样,学生就会走进春天,诗句的意境也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他们在品悟中对古诗有了多一层的体会和喜爱,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会在品悟中逐渐提升。

二、细细品味古诗词意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古诗词是古代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相结合,以一定的文字形式展现给读者。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接触到各个时代、各个主题的古诗词,不同的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也不同,它蕴含着诗人不一样的人文情怀。小学生由于知识基础的局限性,在品味古诗词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背古诗词容易,但要真正走进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体会作品的内涵,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对小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师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和感悟古诗词中的人文精神,从而真正让学生的情感与古诗词融为一体。

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凉州词》和《浪淘沙》,它们分别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歌,但两首诗的意境和表达的意蕴不尽相同。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诗歌感悟基础,但这两首古诗意蕴比较深远,学生要通过对意境的品味,才能感受作者融入诗中的情怀。如《凉州词》,短短几句,却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此诗以境设情,境界开阔,气象沉伟,情调悲壮苍凉。前两句写景,将黄河与玉门关以对比的形式展现,让学生感受到边塞的荒凉寂寞,并逐步将作者的孤独之感渗透其中;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以“羌笛”“杨柳”为寄托,征人怀着此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学生脑中浮现了征人一去不复返的悲壮,生与死的离别在看似写黄河之景的词中显现,学生感受到了先人内心强烈的情感,他们的心灵会在作品的意蕴中得以启迪,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拓展古诗词的品读渠道,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华文明五千年,古诗词是文明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所积淀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后代子孙的巨大财富,对小学生来说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营养”。古诗词题材非常丰富,有抒情、写景、生活、感悟、爱国、惜时、战争等,如孔子面对奔流不息的大河,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它能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写了作者不畏生死的傲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词的数量还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如何以教材为载体,有效拓展学生品读古诗词的渠道,是丰富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教材收录的古诗词数量有限,但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拓展古诗词的阅读渠道。如四年级上册有两首古诗《鸟鸣涧》和《暮江吟》,它们所描写的意境都与月亮有关,教师可以在课后引导学生寻找和月亮有关的古诗,如李白的《关山月》和《静夜思》、苏轼《中秋月》、李商隐《霜月》、白居易《江楼月》等。在学习了某个诗人的作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去阅读有关这位诗人的作品。通过搭建平台让学生多接触、多阅读古诗,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总之,想借助古诗词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教师抓住古诗词蕴含的人文价值,紧扣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搭建平台,从而让学生浸润在古诗词的意蕴之中,沐浴着人文的芳香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9

初一语文上册人教版目录

第—单元 阅读

1 春/朱自清

2 济南的冬天/老舍

3 雨的四季/刘湛秋

4 秋天/何其芳

5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第二单元 阅读

6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7 散步/莫怀戚

8 我儿子一家/舒婷

9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10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 学会记事

综合性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

第三单元 阅读

1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2 我的老师/魏巍

13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14 窃读记/林海音

15 《论语》十二章

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第四单元 阅读

16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7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治

18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19 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20 诫子书/诸葛亮

写作 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

课外阅读状况调查

第五单元 阅读

21 猫/郑振铎

22 鸟/梁实秋

23 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24 松鼠/加布里埃·科莱特

25 狼/蒲松龄

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

第六单元 阅读

26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7 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8 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

29 女娲造人/袁珂

30 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塞翁失马/《淮南子》

杞人忧天/《列子》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

文学部落

名著导读

《西游记》:精读与跳读相结合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刘禹锡

南寄北/李商隐

十一园(其五)/李贺

夜雨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附录

悠久的汉语与汉字硬笔书法

写好硬笔行楷字

标点符号用法(一)

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

诗歌赏析

1、《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写诗人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的景物和感受。

首联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景色:茫茫江水,隐隐青山。

颔联抓住早春江湖这一特有的景象, “平”“阔”“正”“悬”四字准确生动,“阔”是“平”的结果,只有江水涌涨,江面才变得宽阔,“正”即包含“和风”又包含“顺水”的意思,使诗句生动地描绘出江水涌涨、水波浩荡、风顺帆正的壮丽图景。

颈联写天将破晓时,一轮红日涌出江面,虽已是残冬,但一轮红日给四周景色带来了生命的光辉。“生”和“入”突出江南早春的特征,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特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尾联写看到大雁北归,想到新年即将来临,而今身处异地他乡,自然而然地引出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全诗写景生动传神,意境开阔,抒情自然。

2、《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首联写远景,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西边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涨与湖堤相平,“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描绘了一幅开阔又明朗的春天图景。

颔联写莺燕的活动。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初春生机勃勃的感觉,“早”“新”两字用的妙:是诗句的诗眼,作者抓住早春这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在西湖见到早春景象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颈联写近景,五颜六色、随处开放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

尾联写诗人陶醉在湖东的白沙堤掩映下的绿杨阴里,以至于流连忘返。

全诗写景层次分明、由远到近、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过故人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写了与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和山村的秀丽风光,表达了朋友间那种淳朴的情谊和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写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诗人到家里做客。通过写朋友的热情款待,表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四句描写了小村庄的秀丽景色,绿树、青山环绕,小村庄显得格外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之情。

五、六句描写打开窗户所见到的景物及端起酒杯所谈论的话题,情与景交融在一起。

最后两句交代下次再来的时间及目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小村庄的依恋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叙述简练而意味无穷,结构严谨而层次分明。

4、《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逼真地描绘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的隐逸情怀。全诗以由寺外到寺内的顺序为线索,前四句写入古寺,见高林,踏曲径,进禅房。五六句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最后两句写聆听古刹的钟磬声。

诗中虚写万籁俱寂,实写心灵感悟;虚写钟磬之音,实写心灵震撼。借虚写实,深邃绵远,意境高深,寓意深长。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赠言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首句以景兴起,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凄凉的晚春图。从“飘飞不定的杨花落光了,布谷鸟啼声凄婉”之中隐含着作者对朋友被贬僻壤之地的同情和悲伤,接着转入叙事,用跋涉五溪说明路途的遥远和艰难,暗含着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希望借助明月,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担忧之情随轻风直到偏远的夜郎之西。

全诗想象丰富奇特,感情真挚。

6、《泊秦淮》: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体裁的政治讽刺诗。全诗写诗人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想到南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以及陈朝的灭亡,反映了诗人对晚唐达官显贵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存亡这一再现状的不满与愤恨。

前两句描写夜晚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之情。后两句写现实中达官显贵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全诗语言凝练、含蓄。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两个“笼”字表现出写景生动形象,情感深沉。

7、《夜雨寄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君问归期”是写亲人思念诗人,“未有期”是诗人的回答。第二句交待“未有期”的原因:因为诗人当时身居遥远而荒凉的巴山,又遇一场连绵不断的秋雨。一问一答中,把亲人思念自己与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真挚地表达了出来。后两句是诗人的希望,预想将来会面的时候,能把今夜的情景向亲人诉说,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亲之情与盼望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

全诗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倾诉了骨肉亲情之间分离的痛苦与想象亲人团聚时的欢乐情景。全诗以“相思”为主题。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内容丰富,包含了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艰难的种种感受。“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第二句对第一句进行补充,“赚”字幽默风趣,将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三四句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岭过程中也相应地会遇到多少重山岭。“一放一拦”把山写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同时也将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透露出来。其间包含着朴实的人生哲理:做任何事情都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困难才能顺利解决。

9、《观书有感》: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写的是诗人忽然把难懂的书看懂了时产生的联想及感受。前两句用比喻修辞方法写出方塘的清澈,表面是写景,实际上是用景物作比喻。三四句写方塘清澈的原因,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后人将句子凝缩为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头和动力。全诗语言简洁、质朴,比喻贴切。

看了“初一语文上册课本人教版目录”的人还看了: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

2.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目录

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目录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10

我是工作在敬仲镇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普通教师,1998年7月毕业于XX省XX第二师范学校幼师专业,并被分配到敬仲中心小学任教。

在工作的五年时间里,我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注意不断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书籍,充实自我。在学校中,我担任的是语文教学的工作。从一开始的二年级语文教学,我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由赵美花老师指导的“小语整改”实验。在实验中,我大量阅读了各种有关书籍,并认真向学校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请教和学习,多次观看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录象,参加学校组织和镇、区组织的听课活动。同时,赵美花老师也多次到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指导。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各位教育前辈的帮助,我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同时我也在我校开展的“教案改革”研讨会上执教了一节区级公开课,受到于会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就在这一学期和学年的结束,我被评为“镇教科研先进个人”。在以后的三年中,我继续担任这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继续实践着“小语整改”实验的优越性。在这三年中,我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我也连年被评为“镇教科研先进个人”“镇优秀教师”“镇教学新秀”和“镇教学能手”。

从1999年开始,我便担任了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的职务,负责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特别是诗文素养实验的研究工作。从XX实验小学学习回来,我便投入到该实验的紧张工作中去。搜集古代诗词,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古诗,根据难易程度编排成册,与另外几位教师一起编印了学校的实验教材《小学生诗文佳作选》共五册,并在全校进行了这项实验的推广。去年,我担任了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同时继续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职务,并负责学校诗文小组的训练工作。在这一年中,我牺牲了大部分的休息时间,研究教学,组织学校诗文小组训练。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我所教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在镇组织的竞赛和统考中分列第一和第二,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同时,在我训练的诗文小组中,所有学生都能背诵古诗词300首以上,有六个人突破了500首。在今年七月份,区里组织的“基础教育现场会”上,区委书记和市教委副主任亲自检查学生背诵古诗情况,并做出了高度评价。在济南市教委组织对我校的参观中,省统战部领导对我校的视察中,我所组织的诗文小组展示均受到各位领导和教师的好评。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的年终考核成绩被评为“优秀”,并被学校推荐评为“区优秀教师”。

在工作中,特别是在自己取得成绩的时候,我还善于总结自己的各种经验。在教学之余,我认真撰写各种教育论文,先后有许多篇文章在各种征文中获奖。其中,《论现代语文教学与诗文素养实验的结合》《古典诗词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等多篇论文获省创造教育研究会论文三等奖和一等奖。同时,我非常重视班内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我所教的许多学生在征文比赛中获奖。如:王新培同学在二年级时写的《动物运动会》,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看图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孟晨同学在五年级所写的《游马踏湖》获“关爱淄博”征文二等奖;去年,有五名同学在全国校园文学征文中获奖,我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11

我是工作在敬仲镇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普通教师,1998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淄博第二师范学校幼师专业,并被分配到敬仲中心小学任教。

在工作的五年时间里,我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注意不断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书籍,充实自我。在学校中,我担任的是语文教学的工作。从一开始的二年级语文教学,我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由赵美花老师指导的“小语整改”实验。在实验中,我大量阅读了各种有关书籍,并认真向学校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请教和学习,多次观看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录象,参加学校组织和镇、区组织的听课活动。同时,赵美花老师也多次到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指导。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各位教育前辈的帮助,我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同时我也在我校开展的“教案改革”研讨会上执教了一节区级公开课,受到于会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就在这一学期和学年的结束,我被评为“镇教科研先进个人”。在以后的三年中,我继续担任这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继续实践着“小语整改”实验的优越性。在这三年中,我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我也连年被评为“镇教科研先进个人”“镇优秀教师”“镇教学新秀”和“镇教学能手”。

从1999年开始,我便担任了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的职务,负责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特别是诗文素养实验的研究工作。从潍坊实验小学学习回来,我便投入到该实验的紧张工作中去。搜集古代诗词,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古诗,根据难易程度编排成册,与另外几位教师一起编印了学校的实验教材《小学生诗文佳作选》共五册,并在全校进行了这项实验的推广。去年,我担任了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同时继续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职务,并负责学校诗文小组的训练工作。在这一年中,我牺牲了大部分的休息时间,研究教学,组织学校诗文小组训练。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我所教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在镇组织的竞赛和统考中分列第一和第二,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同时,在我训练的诗文小组中,所有学生都能背诵古诗词300首以上,有六个人突破了500首。在今年七月份,区里组织的“基础教育现场会”上,区委书记和市教委副主任亲自检查学生背诵古诗情况,并做出了高度评价。在济南市教委组织对我校的参观中,省统战部领导对我校的视察中,我所组织的诗文小组展示均受到各位领导和教师的好评。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的年终考核成绩被评为“优秀”,并被学校推荐评为“区优秀教师”。

在工作中,特别是在自己取得成绩的时候,我还善于总结自己的各种经验。在教学之余,我认真撰写各种教育论文,先后有许多篇文章在各种征文中获奖。其中,《论现代语文教学与诗文素养实验的结合》《古典诗词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等多篇论文获省创造教育研究会论文三等奖和一等奖。同时,我非常重视班内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我所教的许多学生在征文比赛中获奖。如:王新培同学在二年级时写的《动物运动会》,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看图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孟晨同学在五年级所写的《游马踏湖》获“关爱淄博”征文二等奖;去年,有五名同学在全国校园文学征文中获奖,我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范文12

   

我是工作在敬仲镇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普通教师,1998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淄博第二师范学校幼师专业,并被分配到敬仲中心小学任教。

   在工作的五年时间里,我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注意不断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书籍,充实自我。在学校中,我担任的是语文教学的工作。从一开始的二年级语文教学,我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由赵美花老师指导的“小语整改”实验。在实验中,我大量阅读了各种有关书籍,并认真向学校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请教和学习,多次观看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录象,参加学校组织和镇、区组织的听课活动。同时,赵美花老师也多次到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指导。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各位教育前辈的帮助,我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同时我也在我校开展的“教案改革”研讨会上执教了一节区级公开课,受到于会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就在这一学期和学年的结束,我被评为“镇教科研先进个人”。在以后的三年中,我继续担任这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继续实践着“小语整改”实验的优越性。在这三年中,我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我也连年被评为“镇教科研先进个人”“镇优秀教师”“镇教学新秀”和“镇教学能手”。

   从1999年开始,我便担任了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的职务,负责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特别是诗文素养实验的研究工作。从潍坊实验小学学习回来,我便投入到该实验的紧张工作中去。搜集古代诗词,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古诗,根据难易程度编排成册,与另外几位教师一起编印了学校的实验教材《小学生诗文佳作选》共五册,并在全校进行了这项实验的推广。去年,我担任了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同时继续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职务,并负责学校诗文小组的训练工作。在这一年中,我牺牲了大部分的休息时间,研究教学,组织学校诗文小组训练。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我所教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在镇组织的竞赛和统考中分列第一和第二,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同时,在我训练的诗文小组中,所有学生都能背诵古诗词300首以上,有六个人突破了500首。在今年七月份,区里组织的“基础教育现场会”上,区委书记和市教委副主任亲自检查学生背诵古诗情况,并做出了高度评价。在济南市教委组织对我校的参观中,省统战部领导对我校的视察中,我所组织的诗文小组展示均受到各位领导和教师的好评。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的年终考核成绩被评为“优秀”,并被学校推荐评为“区优秀教师”。

   在工作中,特别是在自己取得成绩的时候,我还善于总结自己的各种经验。在教学之余,我认真撰写各种教育论文,先后有许多篇文章在各种征文中获奖。其中,《论现代语文教学与诗文素养实验的结合》《古典诗词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等多篇论文获省创造教育研究会论文三等奖和一等奖。同时,我非常重视班内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我所教的许多学生在征文比赛中获奖。如:王新培同学在二年级时写的《动物运动会》,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看图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孟晨同学在五年级所写的《游马踏湖》获“关爱淄博”征文二等奖;去年,有五名同学在全国校园文学征文中获奖,我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