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色金属贸易

有色金属贸易

时间:2023-06-07 09:26:17

有色金属贸易

有色金属贸易范文1

“一栋楼”撑起一个大市场

2005年,物资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开拓出专业从事有色金属大宗商品现货贸易的新业态,上海物贸有色金属分公司宣告建立。到2007年,这个只有36人的经营团队,其主营业务收入高达210亿元。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有色金属是国内和国际市场、现货和期货联动最早、关联度最密切的行当。即使在此不利的背景形势下,当年经济指标也再次创造了历史新高。有色金属分公司实现了令人咋舌的高速发展,主营业务收入从2006年的153亿元上升到2012年645亿元,七年间翻了四倍,业绩始终名列全国同行前茅。

有色金属分公司可否在行业发展的历程中突破瓶颈?而相对较为松散的资源——物贸大厦和有色金属交易市场可否资源化零为整,形成突破的合力,焕发别样的生机?

上海物贸大厦最初从事钢材、化工、木料等贸易,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前身)就诞生于此。从此,开展铜、铝等有色金属的期货交易,大厦内开始集聚有色金属贸易企业,形成了上海有色金属交易市场,包括物贸股份有色分公司在内。随着期交所搬迁至浦东,带走了不少企业,交易市场进驻率大幅下降。

2010年,上海物贸有色金属经营团队提出整合已有资源,提升整个有色金属贸易业态的设想思路。具体就是实施有色金属贸易和有色金属交易市场资源集聚、联动发展。

做大现货交易,以市兴楼。交易市场管理者实施了“腾笼换鸟”策略,把原来客房改为办公用房,撤走与贸易相关度不高、产业附加值有限的驻户,专攻有色金属现货交易。为此,物贸大厦进行了设施改造,外立面装潢一新,电话、宽带扩容升级,打造立体车库,使之容量大为增加;大堂翻新,引进便利店,以优良的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同时,在服务配套上增加“磁性”,让入驻企业离不开。每天下午大厦内交易“收盘”后,4点左右,各有色金属贸易企业便要去物流公司办理仓库提货手续。原先,各物流公司分散在各层楼面,为办理手续有时要上下跑几趟。为方便客户少走几步路,上海物贸股份公司有色金属分公司总经理、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成冠俊决定,将大厦内的物流企业办公室集中到二楼。而将多少年来的入驻客户挪动一下并非易事,经过反复动员、协商,终于说服了那些客户。此举大受楼内客户的好评。

贴心的服务、完善的功能吸引了客户纷至沓来。如今,“一栋楼”集聚了440多家租户,88%从事有色金属贸易,国内外龙头企业均已入驻,为现货贸易配套的仓储、运输、金融等专业服务企业也纷纷进驻。还有几百家客户等待入驻,出现了一房难求的局面。为什么客户对物贸大厦趋之若鹜?江西铜业的一位驻场代表这样认为,在这里,有色金属买得进,卖得出;大厦内商户信誉好;配套措施齐全,方便;信息多,可以及时把握市场脉搏。

比如,大厦的现货升贴水反映出交易中心的核心定价功能,每天报出的“首发价”,堪称业内权威信息,对铜现货的全国市场价格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通过有色金属铜现货价格指数,扩大定价的影响力,掌握价格话语权。

物贸大厦有色金属交易市场集聚了上海六成以上有色金属现货交易量,一年交易额达4000亿元,已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上海有色金属交易市场连续十二年被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百强商品交易市场和中国十大金属材料市场的第一名。

从有形市场迈向无形市场

2013年3月,物贸大厦外招牌以“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新名取代了“交易市场”原称。其背后的意义是:赋予交易中心完善的线上交易服务,配以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信息研发,大电商时代背景下的现代物流,以此撒出的“网”拓展服务面,以多元化的细致服务来提升服务质量,由此谋求走向世界舞台的发展前景。这一名称改变正是物贸股份有色金属业务转型发展的神来之笔。作为大楼的房东,物贸股份不满足于收租金,而是在核心业务上加码。

因特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提起电商,人们大多熟悉淘宝等零售模式的购物网站,但国内从事生产资料的交易网站还没有完全成功的典型。如何将现货交易的真知凝练成“动态挂单交易系统”,将线下质押的融资模式探索为在线融资,以此为提升和拓展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的综合功能?2011年,物贸股份有色金属交易市场的掌门人以敏锐的市场意识,毅然决然要在网上打开新天地,于是开展了交易平台、商城平台、资讯平台“三个平台”的建设工作。

“三个平台”攻关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性、政策性的难关:如制定与现货交易模式相关的各类交易制度,包括交易商入市交易管理办法、货物交割管理办法等;组织开发客户端交易软件,完成“动态现货挂牌模式”和“仓库交易数据实时对接模式”设置。

如今,“三大平台”建设正从平面走向立体……

交易平台建设进入预备上线冲刺阶段,已拟定包括交易交割和结算风控等规则制度。为发挥物贸股份有色金属分公司的资源优势,已率先在线下做了尝试。由中心交易平台首创的“现货动态挂单系统”,“仓储数据对接系统”和“现货升贴水挂单系统”将成为未来有色金属现货交易业内领先的商业模式。

商城平台今年3月上线。所罗列产品分类有序,货源充足。什么货,在哪里?商家客户只需鼠标轻轻一点,稍纵即逝的商机便可攥在手心。“一杯咖啡,一台ipad,投资现货就这么简单。”B2B模式推动了有色金属贸易方式的革新。预计到2013年末,商城平台将吸引客户200家。

资讯平台已步入正轨。平台网罗了国内外与有色金属交易休戚相关的资讯,从宏观数据到央行数据,从突发事件到追踪事件,从行业调研到机构报告,每日每月及时更新。资讯平台有色金属日评、周评,有色金属行业季度研究报告、年度研究报告。在铜矿大国智利发生地震后,资讯平台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火速发表了专题,驳斥地震将对智利铜矿乃至全球铜价产生大的影响的言论,有理有据地阐述了中心观点。资讯平台正逐渐从搜集数据的懵懂期迈向分析数据、精炼数据的成熟期。

站在浦江畔遥望全球贸易风云

物贸大厦5楼,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交易大厅外的长廊,一块块展板将企业的演变路径和发展目标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将来所承担的角色,不仅仅是为进驻大厦的企业服务,而是“稳坐上海、辐射全国、引领行业”,增加对上下游资源的控制力,体现出上海在大宗商品领域的现代服务业水平,进而打通国际市场。

放眼全球,长久以来,有色金属的价格一直捏在伦敦LME和纽约CONEX两大交易所手中。什么时候,该怎么做?才能促使拥有口岸优势、有色金属产销量极大的祖国拿到价格的话语权?在本市各方关心下,上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延请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有色金属升贴水价格波动规律,终于编制出了“上海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实时价格指数”。

这个“上海”价格指数一经推出,就获得了业内广泛认可,国内外知名媒体争相引用转发。该价格指数直面国内的供需产销核心,对期货市场产生一定的反向影响,伦敦LME场内会员也予以密切关注。在此基础上,交易中心与现世界排名第一的信息服务提供商汤森路透集团以及上海市电子商务促进中心(联合国贸易网络上海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授权转发我资讯平台信息研发的一系列研究报告与评论分析。行业动态数据等。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在百舸争流的商海,企业崭露头角,抢得先机,首先要有不断更新自我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上海物贸有色金属经营团队从发展上海大宗商品贸易现代服务业,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高度出发,坚持观念更新和理念创新,思考做大做强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市场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他们经常组织学习掌握国际国内现货期货的交易交割、行情分析、信息、风控管理、物流配套等专业知识,以专家辅导、专业培训、专题讨论等活动,提高团队的实务知识水平。

有色金属贸易范文2

摘 要:近年以来,受国家外贸宏观调控限制政策出台的影响,加工贸易进出口形势更加严峻,将在分析铜业概况和政策限制的基础上,研究其原因、影响,进而提出相关对策。 论文关键词:铜工业;加工贸易;政策限制 1 铜工业概况  中国铜工业主要从事的是进口铜精矿、出口阴极铜的加工贸易。我国国内八大铜冶炼商为: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云南铜业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铜陵有色金属公司、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和烟台鹏晖铜业公司,他们同时是中国主要的铜精矿进口商,也是中国铜冶炼厂采购小组CSPT的成员。 全球铜资源分布极不均衡,铜矿储量约87%分布在十个主要国家当中,其中智利储量就占据全球储量的近1/3。我国进口的铜精矿主要来自蒙古、南美和澳洲等铜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 随着国内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我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预计2007年消费量将达到450万吨,其中国内阴极铜生产可达到260万吨以上,而其中依靠国产铜精矿生产的只有不到80万吨,其余的铜原料大部分依靠进口。 2006年黄石市进出口贸易总值达10.33亿美元,位居湖北省第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3.2%,其中进口贸易达6.3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翻一番,出口额达3.98亿美元,同比增长三成。黄石进出口贸易主要以矿产品为主,占到了55%以上,其中又以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从智利进口铜精矿和新冶钢从智利进口铁矿砂为主。 根据在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计划科了解到的情况,冶炼厂阴极铜生产备料来源比例大体如下:10%自给;30%国内购买;60%进口。 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黄石海关统计,2006年湖北省共进口铜精矿26.77万吨,价值4.54亿美元;进口企业高度集中,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一枝独秀:2006年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共进口铜精矿26.43万吨,同比下降10.89%,价值4.5亿美元,同比上升62.83%,分别占湖北省全省进口总量和总价值的98.7%和99.1%。2002-2011年,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是全省进口铜精矿的唯一企业。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进口铜精矿,经冶炼生产出阴极铜,通过质量认证体系验证合格,再经由其子公司——上海金兆外贸有限公司出口到伦敦交易。实质上,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从事的就是进口铜精矿、出口阴极铜的加工贸易,从中赚取加工费——铜精矿供货商向冶炼厂支付的费用,是冶炼厂利润的主要来源。 然而近年来,进口铜精矿、出口阴极铜的加工贸易却步履维艰。一方面,由于伦敦铜价大幅度上涨,导致冶炼产能增长的速度高于矿山增长的速度,2006年国际铜精矿市场开始由供应过剩走向短缺,致使进口铜精矿的加工费用不断下滑。另一方面,国家限制政策的接连出台对冶炼行业产生一定的冲击,使中国铜冶炼行业加工贸易遭遇政策冷气流。 2 国家政策 (1)出口方面: 2011年1月1日起,一般贸易下阴极铜出口退说率由原来的7%下调为5%,并征收5%出口关税;2006年4月10日起,一般贸易下阴极铜出口关税由5%上调至10%;2006年9月15日起,取消阴极铜出口退税;2006年11月1日起,铜、电解铝等有色金属初级产品实施15%的出口暂定税率;2007年1月1日起,《2007年关税实施方案》正式实施,铜产品出口税率再次调整。 (2)进口方面: 2006年9月15日起,对进口铜精矿一律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2007年1月1日起,同产品进口税率再次调高。 (3)加工贸易方面: 2005年底,八部委下发通知,已将进口废铜或者铜精矿、出口未锻轧铜列入加工贸易禁止范围;2006年1月1日起,取消了进口铜精矿出口阴极铜的加工贸易;2006年11月22日起,不再办理阴极铜出口加工手续。 3 问题分析 通过案例描述部分我们知道国家政策限制进口铜精矿.出口阴极铜的加工贸易,我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我国国内铜产品需求量高,国内市场优先满足。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征收出口税的目的之一就是保障国内市场的供给,主要用于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国内经济。 铜工业自身的问题。进口铜精矿.出口阴极铜的加工贸易大而不强,科技 含量不高,企业多停留在初级产品的浅层次加工上,这不利于我国铜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政府必须出台限制政策督促此类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二,环保需要。铜业属高耗能,高污染及资源类产业,尤其是前述加工贸易,其过度发展会带来很大的负外部性,增加社会成本,政府出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考虑必须对其进行限制。 第三,国家财政状况。我们知道出口退税依赖于政府的财政状况。近几年国家连续运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致使财政赤字上升,这时,取消铜加贸出口退税也成为改善财政收支状况的需要。 国家出台的限制政策对铜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概括如下: 正面影响: (1)有利于促进铜业结构调整。国家限制的低层次加工贸易会迫使铜业加工贸易向高科技.纵深加工方向发展,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就提出了延长产业链和深加工的发展战略。 (2)有利于推动铜冶炼行业的科技创新和节能降耗,铜业若不及时革新,就会陷在政策限制的泥潭里。国家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铜业进行革新的动力。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投入十几亿新换了三号五号转炉,并将拆除落后的反射炉,引进先进的爱莎炉。 负面影响: 征收铜产品出口税和铜精矿进口税,使得铜加工贸易企业进口和出口两次付费,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同时又由于加工费下滑,企业利润减少,挫伤了企业生产积极性,同时也加剧了铜冶炼行业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有可能导致恶性循环。 根据自己在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所见所闻及对相关行业资料的阅读,我发现国家和铜冶炼厂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矛盾关系。一方面,国家接连出台各项针对铜冶炼行业的限制政策,特别是多次调整关税和取消进口精铜矿.出口阴极铜的加工贸易;而另一方面,大冶有色冶炼厂却仍在从事此类加工贸易,且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1-4月,铜冶炼投资26.26亿元,同比增长了43.75%,同时进出口贸易也快速增长,同比增长34.2% 在宏观经济学中有一种理论叫做“时滞”,是指通货膨胀时工资上涨滞后于物价上涨,而在这里则是出现了政策执行对政策出台的“时滞”。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1)政策贯彻力度不够,效率不高。中央制定政策后要逐级下达,从中央到省到市再到县最后到公司,期间还要经过各个部门,这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且在这个下达的过程中,政策的贯彻力度也可能无形中削弱。 (2)出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考虑,我们知道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是黄石市乃至湖北省的利税大户,并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公司的支柱产业就是进口铜精矿、出口阴极铜的加工贸易,如果这个支柱一下子到了,那么整个黄石经济发展至少要停五至十年。 国家与铜冶炼行业之间这种矛盾关系的存在有利有弊。从有利的方面看,可以给铜冶炼业一定的缓冲时间,使其顺利地完成向深层次加工的铜材贸易的转型升级。从弊端方面看,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导致国家政策的无效性,不能起到限制“两高一资”产业过快增长等作用。 总的来说,只要地方和公司把握住火候,积极高效的开展过度工作,就能既保证国家政策的发挥,又保证企业的安全转型和地方经济的稳步发展。可见,其存在利大于弊。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铜冶炼行业形势不容乐观;国内面临政策限制,国际上面临加工费的持续下滑,该行业自身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然而,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大冶公司提出了“冶炼规模提升战略”:十一五期间,阴极铜产量从20万吨提升到40万吨。我不禁要问:这一战略究竟有多少可行性? 目前形势下的铜冶炼行业,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利用政策时滞所提供的缓冲时间,加速进行结构调整。在产业方面,可以从单纯的铜冶炼向建筑业,物流,服务业等方向发展。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反射炉所从事的生产已经不适应生产需要,应及时淘汰。 (3)加速转型升级。通过延长产业链,实现由进口铜精矿、出口阴极铜的浅层次加工贸易向进口电解铜,深加成铜材出口的转型升级。同时实施纵向发展战略,发展产品上游采矿.找矿并进入产品下游铜材包装。 (4)在一定时期内适当减产,必要时甚至可以停产,以提升自己在国际市场的主动权。 (5)合并铜业中的小型私有企业,以增强企业活力,加速实现真正的国企公司化 ,同时也能提高竞争力。 (6)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走“节能减耗”之路。发展采选高效节能工艺和设备,先进的冶炼加工技术,资源充分回收利用,并实施先进的环境资源保护措施。 (7)重视人才,走好“人才强企”之路,成立企业产品研发中心,发挥其核心功能。 (8)重视科技进步,培育新的竞争力。抓住国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给予15%税率优惠)的发展机遇,加大科技投入与改造力度,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 (9)加强同海关,银行的合作,发挥其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的作用,避免政策调整带来的损失。 (10)抓住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商务部“万商西进”工程的推进及东部沿海加工贸易向中部地区梯度进程转移加速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外部条件,加速自身发展。 (11)把握产业发展的热度,重复建设或技术含量不高的项目坚决不能上。 (12)尽快开展和加强矿山新一轮找矿,延长矿山寿命。

有色金属贸易范文3

关键词 贸易量 能源 稀土 贸易摩擦

引言

自中日两国1972年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由于两国经济互补性强,中日经贸关系得到快速、稳定发展。自1999年以来,中日贸易额已经连续10年创历史最高记录。据中方统计,2008年,中日贸易额比上一年增长13%,创下26667.9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到10.4%,仅次于欧盟和美国。其中,对日出口在我国出口中所占比重为8.1%,日本是我国的第四大出口地;对日进口在我国进口中所占比重为13.3%,日本是我国最大的进口地,我国对日贸易逆差为345.2亿美元。

1 加入WTO后中日两国贸易量对比

2002年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一员,这对我国贸易的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享有世贸组织成员的最惠国待遇,整体外部贸易环境得到加强和改善,贸易增长较快。国内市场按wT0的标准与国际市场逐渐接轨,这为日资企业的进入提供了便利。同时在2005年中国已进一步降低关税总水平,大力削减非关税措施,继续执行服务业领域的开放承诺,银行、保险、旅游、建筑、教育、医疗等领域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这使得中国作为新兴市场、最佳投资地这一优势得到加强。

2009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双方的贸易总量有所下降,但2009年1-11月中日的双边贸易额仍达到2033.2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10.3%。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0年1至7月,中国对欧、美、日等三大传统市场的贸易情况是,中欧贸易增长36.6%。中美国贸易增长30.6%。中日贸易增长34.9%。其中,中国对日本出口651.5亿美元,增长24.7%;自日本进口965.6亿美元,增长42.8%;对日本贸易逆差314.1亿美元,增长1倍。

2 中日产业结构分析对比

2.1贸易结构趋向产业内贸易

中日贸易产品开始由“垂直互补型”向“水平竞争型”的转变,这反映在产业结构上就是由产业之间的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

2.2贸易量增大,但同时贸易摩擦增多

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强了竞争机制,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加快了国外与本国的产业结构趋同。

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低技术成分的机械电子产品(如家电)、纺织和食品为主,而日本对中国的主要出口项目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机械电子产品(如电机)、汽车和化学制品。

3 对中日稀土问题的分析

在能源方面,我国是资源进出口大国,特别是在有色金属资源方面,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长期以来都受到国际有色金属市场巨头的控制。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势头迅猛,对各种有色金属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国内不断扩大的需求需要充足的有色金属供给,因此国际有色金属巨头,一再提高其价格。在很多进口有色金属原料的价格上我国都不得不受制于这些拥有市场定价权的国家,这一点在有色初级产品即原铜、原铝的进口贸易中表现得最为充分。2010年8月28日,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在京举行。在对话中,日方再次要求中国放宽对稀土的出口限制。部分原因是由于稀土进口价格日益上涨,限制了日本对于计算机零部件、混合动力车及一些需要以稀土为重要原料产品的生产能力。

日本是稀土的主要使用国,国内几乎没有稀土矿。日本希望占领产业链高端,因此在高新技术出口方面比较保守。“中国提出自己的稀土发展战略是追求自己合法权益,日方不应反应过度”。作为制造业强国,日本在节能环保、绿色能源领域优势明显,风力发电、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太阳能电池等技术更是全球领先。在本次对话中,中方提出希望日方放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出口限制。由于现有条件下,大量提取稀土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损害和破坏,所以中国对稀土的生产、开采和贸易都实行了限制,这样的做法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中国的稀土出口既要促进经济,又要考虑保护环境和国家安全等综合因素。

“如果煤与石油是工业时代的动力资源,那么稀土元素可能是未来世纪信息时代和绿色材料的重要战略物质。”稀土是稀缺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是尖端工业和国防工业领域所必需的原材料。稀土行业是附加值非常高的行业,据统计,每1亿元的稀土原料用于高科技产品中,可创造出200亿元的效益,纯利润率近200倍。当前中国以占世界30%的稀土储量供应着全球90%以上的需求,从长远来看难以为继。但是,从全球角度来看,前些年我国的稀土行业在稀土产业链中只占有很初级的生产阶段,也就是从成分复杂的稀土矿石中分离出具体的稀土元素;即便存在加工行业,也依然停留在初级的提纯、烧结、粉碎等方面。从完整的稀土产业链“稀土矿分离提纯――稀土初级加工――作为新材料添加剂――新材料元器件――终端产品”这一程式,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稀土行业产业链不完整,初级产品过多、科技含量不高造成了稀土出口产品停留在初级阶段。美国能源政策分析家马克・亨弗里斯向国会提交的《稀土元素:全球供应链》报告中披露,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的稀土储量分别占世界的36%、13%、19%和5.5%,但中国稀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7%,其他三国的产量都为零!这些国家将自己的稀土资源“藏”起来,使用的绝大部分是从中国进口的低价稀土,其目的不言自明。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稀土产业存在一些问题,稀土长期处于低价出口的局面。而早期中国稀土的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的环境问题,稀土产业亟须规范化。

每个国家都有合理使用本国资源的权利。中国长期以来已向世界低价提供了大量稀土产品,现在应考虑本国自身稀土行业的发展。今年以来,商务部下达的两批稀土一般贸易出口配额共达24281吨,出口量仍居世界第一。

中国近期根据国内法律法规对稀土产业采取了必要的管理和限制,其核心目的就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做不仅是对中国的发展负责,也是对世界的发展负责。中国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加工和出口环节采取的管理措施是符合国际规范和世贸规则的,中方不会将稀土出口作为封锁手段。

中日贸易在长期的发展中,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产品结不断优化,但也出现了贸易摩擦不断增多,政治因素凸显等问题,中日贸易的前景是广阔的,但由于目前尚存在的问题,中日在以的发展中要构建协商合作机制来规避争端,取得更大的发展。

有色金属贸易范文4

[关键词] 江西工业企业;东盟;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7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0-0113-03

[作者简介] 郑四华,景德镇陶瓷学院法商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学;(江西 景德镇 333001)

姜 琴,广东省佛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外销员,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学。(广东 佛山 528031)

中国政府于2004年11月29日与东盟签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两协议规定从2005年7月起,双方对7000多个税目的产品实施降税,对原产于中国和东盟的产品相互给予优惠关税待遇,以自由贸易区的税率实现彼此货物的通关。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经贸合作由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全面的发展阶段。同时,也给江西工业企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带来了大量新商机。

一、江西工业企业进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自然条件

1.具有区位优势。“江西是东盟与中国长三角的物流通道”。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上毗邻长三角,下临珠三角,东面紧邻闽东南三角洲,是中部经济地带过渡到东部沿海经济地带的前沿。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江西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京九线和港粤高速公路的贯通,使江西与广东、香港形成朝发夕至的经济圈。独有的地理优势使江西省在发展与东盟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江西省省长黄智权在介绍和发展东盟贸易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时谈到:“江西是东盟与中国长三角的物流通道”。

2.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江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江西省有较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江西省土地总面积为16.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4%,居华东各省市之首。

江西省矿产资源较丰富。在目前已知的150多种矿产中,江西已发现各类固体矿产资源l40多种,其中探明工业储量的89种。其中铜、钨、钽铌、稀土及铀被誉为江西有色金属的五朵金花。江西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较大。江西省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的非金属矿产主要有:水泥灰岩、高岭土、建筑用大理石、饰面用花岗岩、滑石、粉石英等矿产。

二、江西工业企业进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势产业竞争力状况

江西省在工业体系建设中重点支持发展了六大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汽车与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等为主要支撑产业体系。这六大支柱产业涉及17个行业,在江西省工业体系中有比较明显的比较优势。

1.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业。江西省汽车制造业主要核心企业有江铃汽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昌河汽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产品有轻型车、微型车、改装车、汽车零部件等。2005年江铃汽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汽车7.33万辆,销售收入62.8亿元,比上年增长9%,实现利润4.95亿元,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占1.3%的份额。2005年昌河汽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汽车12.02万辆,主营收入33.95亿元,同比增长8.1%,实现利润1.67亿元。

江西省航空工业主要有江西洪都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直升飞机研究所等,这些企业是我国航空工业科研、设计、生产的重要基地。主要产品有:教练机、农林飞机、直升飞机等。江西洪都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生产教练机和军、民用飞机的主要企业,企业在教练机和农林飞机研制和生产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江西洪都航空工业有限公司,2005年主营业务收入6.24亿元,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40亿元。但公司现有生产设备的加工能力、工艺制造水平仍处在相对较弱的位置。

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西精密制造业的代表性企业,公司主要生产光学镜头、照像器材等产品。2005年主营业务收入5.35亿元,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35亿元。公司通过实施“大光学”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到世界光电产业链,实现了多渠道、多用途的产业发展趋势。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光学零部件加工产业的主要公司之一,其产品在东盟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冶金工业。江西省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的主要核心企业是江西冶金集团公司和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冶金集团公司是以钢铁产品为主,是集黑色和有色金属生产工程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2005年,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228亿元,工业增加值41.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37亿元,实现利税14.82亿元。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江西冶金集团公司下属的新钢公司排名列第205位,南钢公司排名列第378位。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西有色金属工业的“领头羊”,2005年生产阴极铜42.2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8%,黄金12.04吨,白银322.58吨。实现销售收入133.41亿元,利润总额33.42亿元。此外,江西省冶金工业较知名的企业还有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崇义章源钨制品有限公司、江西特精钨钼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骨干企业。这些企业技术力量强、资金较雄厚,在东盟贸易区市场具有一定的竟争力。

3.医药工业。江西医药工业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近年来江西医药工业充分利用江西中药材资源,制造出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中药材产品,造就了江中集团公司、汇仁集团、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医药重点企业,形成了汇仁肾宝、草珊瑚含片、乌鸡白凤丸等知名品牌中成药品。2005年江中牌健胃消食片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在同类产品中具有绝对优势的地位。东盟地区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中药产品需求量大,江西中医药企业在东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食品工业。江西省食品工业企业体系已初具规模,多年来坚持发展“优质、营养、多档次、回归大自然”的方向,形成了赣南果业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卷烟厂、广丰卷烟厂、德宇集团等一批知名食品企业。2005年江西食品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49.85亿元,比上年增长27.32%;实现销售收入244.30亿元,比上年增长31%;利税总额47.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05%。江西省食品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生物工程技术、真空应用技术、超临界萃取等技术应用提升了产品的质量。江西省食品产业的聚集功能得到了初步的体现,产生了金圣卷烟、四特酒、德雨活茶等名牌产品。

三、江西工业企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江西工业企业对东盟贸易的发展不平衡。如下表所示,长期以来,江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一直趋于增长态势,东盟已成为江西居欧盟、美国、日本之后的第四大贸易合作伙伴。但江西工业企业对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总体不平衡。以2005年为例,江西在与东盟各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中,印度尼西亚明显高居榜首,出口总额是位居第二的马来西亚的两倍多,相当于除自身之外的其余9国之和,占江西对东盟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0%。而缅甸、老挝、文莱、柬埔寨四国与江西的贸易量一直较少。由此可见,江西工业企业应注意加强发展东盟自由贸易区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

2.产业竞争力基础相对薄弱。江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但产业竞争力基础相对薄弱。一是硬件不足,江西省要成为连接中国和东盟的重要通道,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是不够的,尤其需要加强江西南部地区省份的公路网的建设。二是软环境不完善。政府应进一步增强应有的指导作用,切忌代替企业成为经贸洽谈的主角;企业竞争意识不强,习惯依赖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缺乏熟知国际贸易法规、惯例及东盟国家语言的高素质人才等。

3.产品出口结构不够合理。一是江西对东盟的贸易多以资源性产品、初级产品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比较低,缺乏具有竞争力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二是江西与东盟各国的产业间贸易发展得较好,而产业内贸易程度较低。而事实上产业内贸易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竞争的实现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江西与东盟间的贸易如果不走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圈子,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4.缺乏整体性的规划及定位。在江西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整体性的设计规划及区域定位。江西工业企业在与东盟各国贸易往来中,缺乏稳定、安全、快速的信息来源,没有较好的服务中介机构指导,市场竞争秩序相对混乱。企业间缺乏协调合作机制,产品在出口过程中,经常处于无序、低价竞争的状态。

四、培育江西工业企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竞争力对策

1.将工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由于多数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江西工业的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江西工业企业应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推进的机会,采取有效途径,尽快将比较优势转化成为竞争优势,促进江西工业的发展。

(1)优化产业结构,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和产品。与东盟各国相比较,江西工业既具有比较优势,又有潜力发展的产业有: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业、冶金工业、中医药产业、食品工业等。通过实施资源集约、产品整合的战略,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和产品,打造唯我独有、唯我为优的名牌产品。通过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惠扶持,充分发挥名牌产品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增长的重要作用,把推动名牌战略和提高江西省产业竞争力结合起来,大力依靠名牌产品,提高江西工业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的竞争力。

(2)促进与东盟的经济全面合作。江西工业企业可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及技术优势,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周边省、区、市的全面经济合作,双向承接国内和东盟的产业转移。

(3)利用各类科技园区和知名高校,开发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通过对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的调查与分析,有针对性的利用江西区内一些知名高校、知名企业,开发出适合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消费者的产品。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创造更多的优势产业、名牌产品。

2.加强陆路运输和国际航空港的建设,打造东盟国家与中国内地的物流通道。在对江西省国际航空港的建设中,不但要加强现有的机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还要扩建旧机场、开辟新航线。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已有通往新加坡的航班,力争开辟江西连接东盟各国主要城市的直飞航线。加强双方口岸合作,推动通关便利化。努力把南昌机场建设成为通往东盟各国的国际航空枢纽港。为江西工业产品进入东盟提供交通便利。

3.推行投资与贸易的多元次化发展战略。东盟10国国情相对复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新加坡、文莱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具有发达国家的经济特征;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尼正在迈进新兴工业化国家,对中档产品需求量较大;柬埔寨、老挝、缅甸,这3国仍属于不发达国家,需求层次较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文化的多元化,导致各国有关投资环境、市场结构、贸易法规的差异化,给企业进入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了风险。江西工业企业可采取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并重的方式拓展东盟市场。通过贸易带动投资,投资促进贸易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对柬埔寨、老挝、缅甸3国可以采用以贸易为先导,在此基础上进行投资。这种方式能有效地降低企业投资的经营风险。对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可采用投资与贸易并重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市场,以获取更大的贸易发展空间。江西工业企业对东盟投资要注意选择好项目和投资合作伙伴,协调和当地政府与居民的关系,争取获得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植,为企业在当地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构建东盟自由贸易区市场的服务体系。完善的硬件设施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基础,而政府的支持则是企业参与东盟贸易的必要保障。

(1)加强同东盟各国官方及企业的对话与沟通,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建议江西省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企业与东盟贸易区间的投资与贸易总体规划,制定相关的产业和贸易政策;鼓励行业协会出台指导性意见,引导企业对东盟的出口和投资工作有序展开。政府应为有拓展东盟市场愿望的中小企业提供具体帮助,加强同东盟各国官方的对话与沟通。采取“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模式,广泛借鉴兄弟省市在东盟市场成功经验,加快推进江西省软环境建设,为江西企业进入东盟市场提供必要的保障。

(2)建立江西――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电子商务服务网站,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针对目前江西企业对东盟市场、法律法规尚不了解的现状,应由政府设立江西――东盟自由贸易区电子商务服务的专门网站,建立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东盟市场信息,建立与东盟各国信息咨询机构的联系,加大对东盟市场的跟踪与调研,为企业开拓东盟市场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咨询服务。通过商务网站定期有关东盟市场供求信息、商情分析报告,向企业介绍东盟各国的投资环境和合作项目;在网站上设立江西的知名企业、知名产品的栏目,让更多的东盟客商了解江西,认可江西的企业、产品。

(3)构筑优质的人文环境。随着江西与东盟经济交往的增加,对于人文环境的要求将更高。一方面,积极为企业建立出口经营服务的中介机构,加强与东盟各国商会建立广泛、密切、长期的合作关系,定期举办促进经贸合作的研讨会、展销会、洽谈会和招商会,为江西企业与东盟企业、商会建立联系,为江西企业提供必要的商务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培养、引进了解东盟、熟练掌握当地语言和当地商业习惯的高素质人才,为江西经济开放、融入亚洲经济提供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贺圣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和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东南亚纵横, 2002,(7).

[2] 陈建军,肖晨明.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贸易互补性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4,(8).

[3]徐燕兰,李光晨.中国企业进入东盟市场的产业定位[J]. Journal of Guangzhou Police College, 2005,(2).

[4]林其屏.福建企业拓展东盟市场的对策研究[J].亚太经济, 2005,(5).

有色金属贸易范文5

实习内容:国际贸易电子模拟实习即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

实习目的:在虚拟贸易平台中,让同学们都参与扮演进出口业务中的不同当事人,在这个共同组成的贸易环境里面对出口商、进口商、工厂甚至银行的日常工作,面对相互竞争与协作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和具体操作,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各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真正了解到另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最终达到增强感性认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巩固、深化已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过程:本次实习历时六周,主要采用学生各自上机操作和指导老师随堂帮助解答相结合的实习模式,在体验国际贸易的乐趣与风险的同时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是一次新颖有趣还深刻的学习过程。

上机实习前期是属于准备阶段。主要做的是了解和认识simtrade实习平台的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初步熟悉各操作画面,查看公司角色的概况,建立属于自己的四个角色:进口商、出口商、工厂、进口地银行以及出口地银行。然后了解自己角色的财务状况、库存状况、业务中心、信用证和议付单据等内容,填写自己公司的有关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使用系统中的帮助内容以及如何在“淘金网”中获取商机。这个准备阶段大概可持续一至两天课,有了这些准备我们才能在下一阶段的实习过程中得心应手。

上机实习中段。此阶段主要是同学们自行动手参与到模拟进口业务中。刚开始要求自己扮演贸易流程里的所有角色进行一笔以l/c为结算方式、cif为使用贸易术语的业务。第一笔业务的完成是整个实习中最艰难的部分,是首次自己具体操作各项业务流程。刚开始一度让我无从下手。好在系统中有“在线帮助”和我手中的实习指导书,这才让我理清了思路按步骤进行。在实习过程中我是通过先对各角色的认识和对其所处职责进行操作与学习。首先是出口商,这个角色是整个交易过程中的中心和连接角色。它往往是国际贸易业务发生的起点。我又把出口商的工作分成四个阶段:1、交易准备。它包括选择目标市场、选择目标产品,去“淘金网”发放广告以及寻找商机,再选择交易对象,通易准备,选择目标市场、产口市场、交易对象,通过邮件与交易对象建立业务联系。2、磋商阶段,报价核算,党政军价、接受等。3、签字确认合同,修改或取消全员,此合同属于国内合同,既是中文又不复杂。4、组织生产,发货。这属于履行全员,在结束后千万不要忘了缴税,最后是银行角色,这只用做简单的食用证业务,单证业务,货款业务,这个角色部分不是重点,需掌握的部分,到后期基本使用自动银行进行交易。

在熟悉了各角色基本业务工作后便利于以后的若干笔业务。接着再从“帮助”中的介绍中了解不同结汇方式搭配不同贸易术语的流程,然后系统地进行操作。在独自交易了两笔业务后我便与其他同学各担不同角色进行合作交易。这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随着实习地不断深入。基本上每种贸易形式的交易都有尝试过。各项能力都稳步上升,预算能力较弱和填单证不熟练的问题也得到改善。各类交易流程在脑在也有了个大概。

上机实习后段,在距离实习结束前的两三周便可进入此阶段。是一个补缺补漏、体会各细节、消化应用的阶段。在实习体系成型清晰后我要做的是把以前学过的理论内容与实习实践中的内容相结合,这又等于复习了一遍过去的内容。同时又使本次实习更加深刻。在此阶段可以当作实际交易进行、考查各因素使最少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利润,这让我们更一步体会了一个真正商人有感觉。

实结:

国际贸易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

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运用,它要求我们把各门知识综合运用起来。本次国际贸易电子模拟实习正是从实践中学习把我们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对我们理解和熟悉国际贸易实物有非常大的帮助。

感谢学校能够给我们这次宝贵的实习经历.

有色金属贸易范文6

关键词:出口退税;调整;有色金属;资源;循环经济

出口退(免)税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出口货物在报关时免征国内或区内间接税和退还出口货物在国内或区内生产、流通或出口环节已缴纳的间接税的一项税收制度。出口退(免)税是为了平衡税负,使本国出口货物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货物具有相对平等竞争的税收条件,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加出口,扩大出口创汇。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是一种国际惯例,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对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就业,保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限制资源性产品出口,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出通知,从2007年7月1日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涉及2831项产品,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

总体来看,虽然此次调整涉及的金属品种较多,但真正涉及有色金属上市公司主营产品的主要是铜、铝、锌、锡、镍、钨等品种。此次出口退税的调整,将使相应金属品种出口量减少,而国内供应量加大,从而对国内价格造成一定的压力。对有色金属企业的不同行业将造成偏不同的影响:

(1)铝金属此次主要集中在铝材方面,且总体幅度较小,仅为2-5%,远没有之前预计的那么悲观。

此前预期也下调的铝箔出口退税此次并未下调(铝型材板带杆由13%下降到11%,铝丝下降到了8%,铝粉出口取消了出口退税)。而电解铝本身的出口退税此前已经取消,出口税率已为5%,此次并未调整。目前国内几家大的铝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主要为电解铝,因此,对电解铝生产企业没有什么影响。由于包头铝业出口收入占主营收入的21%,而稀土电工原铝杆占出口收入的近10%),此次铝杆从13%下调为11%会带来偏负面影响,不过由于下调幅度较小,且涉及产品占总体出口收入比例较小(2%),因此我们认为相对影响较小。此外,如果中孚实业和焦作万方等公司后期如期发展电解铝下游铝板带项目的话,此次的调整将对未来的铝板带项目盈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取消了部分铜材的出口退税,但不包括铜管。

由于中国属于铜紧缺国家,国内主要铜生产企业中虽然各自都有一部分的铜材产品(江西铜业主营收入中27%为铜合金杆,但出口仅为7.6%,云铜14.8%为铜杆,基本国内销售,铜都铜业目前铜材出口量仅占13.3%,大部分国内销售),但鉴于产品基本都供应国内,因此此次铜材产品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上述公司影响不大。由于铜管的出口退税并未调整,因此对于以铜管为主要产品的企业暂无影响。去年财政部出台出口退税调整政策时取消了电解铜出口退税并将电解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中、政策规定电解铜出口退税率为零,海关对一般贸易出口电解铜征收10-15%(2007年4月1日之前10%、4月1日之后15%)的关税;对电解铜加工贸易复出口不但不退税,还要按照小规模纳税人征收增值税,对国内电解铜生产大户影响很大,面对2007年上半年国际和国内铜价倒挂(4-6月份伦敦金属交易所电解铜价格一般比上海金属交易所高出人民币3000-6000元/吨)的局面,由于出口不退税,使得今年上半年电解铜出口大幅下降,仅铜都铜业公司就下降20000多吨。(3)取消了锌、锡和镍中间品的出口退税(原为5%)。

对于锌来说,由于中国对锌需求较大,加之出口退税在前期已不断下调,因此锌生产企业已经逐步将产品放到内销方面(例如中金岭南04年出口退税为1800万,05年的出口退税仅为96万,其中虽然有出口退税率降低带来的减少,但主要还是公司产品出口大幅减少,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因此此次锌出口退税的取消对企业没有什么大的影响。锡初级产品的出口退税从5%下调为0,对产锡企业将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此次主要是镍的中间产品调整,因此我们认为对吉恩镍业等镍生产企业影响不大。

(4)取消钨初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此次取消了仲钨酸铵、氧化钨、钨粉、碳化钨粉等初级产品的出口退税(原为5%)。我们认为,静态来看,出口退税的取消将给钨业企业的产品出口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过由于中国具有钨产品的定价权,且公司产品质量优异,因此企业能够通过提价等方式将出口退税的负面因素转移,预计钨生产企业业绩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持续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部分行业发展过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给行业的发展,也是给企业的发展发出的预警信号。企业应充分认识出口退税调整的重要性,它带给企业的可能是阵痛,但更多的是机遇,建议企业从以下方面加以积极应对。

(1)用足用好用活产业政策,调整经营策略。

首先,企业应对出口产品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将适合内销的产品迅速转向国内市场,适合外销的产品继续加大出口;其次,加强出口竞价的核算也很有必要。为增强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国内不少出口企业已把出口退税部分计入利润再对产品进行定价。

(2)把握产业发展的热度,重复建设项目或技术含量不高的项目坚决不上。

当前经济运行形势存在工业增长偏快,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价格上涨压力加大,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偏热。

(3)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今后国家对产业的准入将更加严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将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国家鼓励发展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贸易,这也将迫使企业调整寻找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出口项目。

(4)改变粗放型发展模式,走节能减排之路。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产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5)调整产品结构,扩大深加工产品出口,化解政策变化影响。

按照国家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基本思路,对初级原料性产品出口退税下调幅度大,对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下调幅度小,这为扩大我国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出口提供了机遇。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扩大铜、铝等加工产品出口,争取最大限度地化解政策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之,有色行业近两年遇到了价格上涨的大好机遇,把握住市场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提高抗风险能力,以抵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不利影响,提高有色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安体富,梁朋.目前我国出口退税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4).

有色金属贸易范文7

通讯作者:吴映梅(1983-),女,云南昆明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城市研究。

摘要:经济开放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综合性指标,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本文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出发,选取了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等指标,测算红河州近十年的经济开放度变动情况,并与云南经济发展最发达的滇中四地州相比,结果表明:红河州外贸依存度较高,外资依存度较低,经济开放度较高,其中外贸依存度与经济开放度相关程度较高。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红河州经济发展和开放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开放度;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红河州

1.引言

经济全球化今天已然席卷全球,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关联程度在不同层面和方向上发展[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云南省作为对外开放前沿阵地的地位越发凸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大湄公河此区域合作”战略全面启动和不断深化,云南讲话指出将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进一步凸显了在国家层面中云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地位,作为与越南接壤的红河州,是连接昆明域河内的重要节点,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明显,已经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州内河口县、金平县、绿春县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848km,拥有河口和金水河两个国家一级口岸,是昆明市通往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运距最短、最便捷的通道。多项研究已经指出,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2],分析和评价红河州经济开放度特征,对于了解红河州对外开放状况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红河州近十年的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的分析,测算出其经济开放度,同时与滇中四州市的同类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红河州经济开放度整体状况,并就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与提高未来经济发展水平提出建议,以其为有关部门提供借鉴。

2.红河州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近10年来,红河州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位增长,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分别保持在10%、15、25%以上,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和滇中四地州相比较,次于昆明、曲靖和玉溪,在云南省排名第四位,人均GDP达到24557元,经济后发实力强劲(图1)。

近10年来,红河州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发展态势,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第二产业持续保持较高比重。从产业结构演进角度看,红河州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①[3],2012年为5.82,2013年为5.61,2014年为5.73,产业多元化系数处于波动停滞状态。2014年红河州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44约0.71个点,与滇中的昆明和玉溪差距较大。从产业结构及产业多元化系数两个层面看,红河州产业结构欠佳。红河州的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呈现出波动增长的态势,2012年首次突破20亿大关,约占全省12%。

3.红河州经济开放度评价

3.1指标筛选与方法构建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开放度的评价指标有很多种,在所有经济活动中,对外贸易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经济国际化活动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开放中是属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4]。本文选取GDP、进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额四个指标来衡量和评价红河州的经济开放度,具体算法如下:

(1)外贸依存度

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DP×100%(1)

出口依存度=出口额/GDP×100%(2)

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100%(3)

(2)外资依存度

外资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额/GDP×100%(4)

(3)经济开放度

经济开放度=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5)

3.2评价结果及对比分析

通过上述公式对红河州及滇中四州市的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经济开放度分别进行测算,得到一下结果:

(1)外贸依存度相对较高

就滇中与红河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滇中四地州(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州)为云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红河州后发地区;就外贸依存的而言,近10年来,红河州的外贸依存度保持在5%以上,仅次于昆明,处于第二位,明显高于滇中其他三个州市。究其原因,与红河州的地理位置有关,红河州与越南接壤,是云南省进入东南亚市场一个重要的陆路通道,对于进出口贸易来说,区位优势显著,对外贸易前景良好。从红河州的外贸依存度变化趋势看,整体呈现出波动上升的状态。2008年外贸依存度下滑,与全球金融危机密切相关,而2011年外贸依存度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0亿美元大关,这得益于红河工业园升级为部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河铁路的通车、红河综合保税区和诸多外贸基地的建设。从外贸依存度的内部特征看,出口依存度一直高于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均低于10%,说明红河州对国际产品的需求依赖不及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经济发展的外需型拉动态势不够显著。这主要是由于红河州经济体量总体较小,出口产品较为单一,且多为初级产品,附加值低。同时,政府在外贸政策上的引导依然是重商主义,抑制了进口需求的增长(图3、4)。

(2)红河州外资依存度相对较低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得到了验证[9]。整体而言,滇中四地州和红河州外资依存度普遍较低,除昆明外,其他州市均未超过0.5%,滇中州市内部差距明显。近10年来,红河州的外资依存度保持低位运行,呈波动变化。在2012年开始外资依存度更是低于昆明、楚雄和玉溪,发展后劲支持不足(图5)。

(3)红河州经济开放度较高

红河州的经济开放度与滇中四地州相比,高于曲靖市、玉溪市和楚雄州,2013年达到17.9%,仅次于昆明。红河州的经济开放度与滇中相比虽高于其他三地州,但与昆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纵向上比较,红河州经济开放度在2008年出现急剧下滑,从2007年的11.81%下降到2008年的6.01%,此后的4年间,经济开放度保持低位运行,在2012年出现迅猛上升,主要是由于随着昆河经济走廊建设的不断深入,红河综合保税区的建设和交通环境的优化,红河州经济开放度得到提升(图6)。

总体而言,红河州经济开放度变化趋势与外贸依存度变化趋势相似,说明红河州经济开放度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对外贸易,而外资依存度,对于经济开放度的贡献率较弱。究其原因,红河州的对外贸易中,一般贸易起主导作用在出口产品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出口产品是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2012年的卡房污染事件对个旧有色金属冶炼业影响较大,加之州内多数企业的有色金属深加工和新材料开发水平长期得不到提升,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收到巨大的冲击;同时化肥出口市场也受到国家政策影响,使得化肥出口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市场低迷。在外贸企业贷款利息、人民币汇率变化、劳动力工资、厂房租金、原材料价格等经营成本上升的情况下,红河州内外贸企业尤其是小型外贸企业不堪重负,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抑制了对外经济开放度的提升。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近十年来,红河州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有效需求表现为波动变化,整体经济运行状况良好,与滇中四州市相比,外贸依存度相对较高、外资依存度相对较低、经济开放水平较高,其中,外贸依存度对经济开发水平贡献率较高。整体来看,红河州经济开放水平处于低位波动,与昆明市仍有较大差距,受宏观环境和国家政策影响较大,自身利用外资水平仍比较薄弱。就红河州的区位和国家战略而言,红河州作为连接昆明与河内两个大城市的重要节点,同时拥有相当长度的国境线和河口和金水河两个国家一类港口,“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战略深入推进,将为红河州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优良的机遇。

4.2提高经济开放水平的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的结论,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未来提高红河州经济开放度的对策建议。

(1)利用优良宏观环境。从宏观背景看,在国家层面上可以依托“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众多战略机遇,从省域层面看,可以提托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红河州提高经济开放度面临着优越宏观环境,应当抓住这样的战略机遇,继续保持出口依存度的较高水平,同时进口区内短缺的战略物资,提升进口依存度,从而实现经济开放度的进一步提升。

(2)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红河州所处的地理环境而言,红河州提升经济开放度具备优越条件,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作为边境口岸的独特区位优势,发挥部级港口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努力提升自身的经济开放水平。同时,立足独特的有色金属资源,主动提高加工水平,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作为提高经济开放度的基础要素,应该通过提高河口、金水河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昆河铁路、泛亚铁路配套体系建设,增加高等级公路密度等措施,构建云南省对外开发大通道,从而提升红河州的经济竞争力,使其成为云南省与东南亚市场紧密联系的桥梁、纽带。同时,应当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为吸引外资创造优良环境。

(4)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目前红河州的出口产品多为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产品结构单一,锡、铅等传统商品出口受阻,从实现外贸依存度的角度出发,应当促使红河州外贸易结构升级。首先应当加快锡材料外贸转型基地建设,延长有色金属锡产品产业链,同时应当坚持市场多元化,加快出口结构调整,在保持有色金属、化工等产品的同时,州内各县市积极挖掘潜力,发挥各自优势,扩展外贸发展空间,加快农产品、水果和生物资源等产品走出去步伐。

(5)改善对外引资环境。针对外资依存度低,红河州必须通过改善引资环境,通过产业招商、专业招商和园区招商,同时发挥州内各大工业园区,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利用招商、网上招商、风险投资等新方式、新策略,吸引外资进入。(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项目(编号:2011FZ2075)

注解:

①ESD=∑(P/P,S/P,T/P)其中ESD为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P为第一产业产出,S为第二产业产出,T为第三产业产出。

参考文献:

[1]杜昌勇.我国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度分析:1993~2005[J].上海经济研究,2007,07:24-31.

[2]林江,王微微.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基于后WTO时代视角的分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49-63

[3]吴映梅.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及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有色金属贸易范文8

对细节一丝不苟,对“品质”精益求精,涵具“雕塑师”特质的林治洪已是渐入佳境,正是他对事业部的“精雕细琢”,成就了高效的业务流程体系。自此,民生银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流程银行”。

近年来,民生银行贸易金融部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践行事业部制改革期间,业绩大幅增长,新产品不断涌现,在中国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领域的地位节节攀升。林治洪作为贸易金融部的领军人物,功不可没。

林治洪拥有八年外资银行工作的经验,丰富的国际业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使他成为掌舵贸易金融部的最佳人选。委以重任的林治洪上任后,提出了“走专业化道路,做特色化金融服务”的定位。

流程化、垂直化管理模式

民生银行事业部改革在我国首开先河,自实行改革以来,成效显著。事业部改革是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不断释放生产力,实现各公司业务板块的良性循环。在林治洪看来,它是民生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事业部改革的关键是“转变观念”和“相互协作”。

林治洪认为,民生银行事业部改革的前提是要在思想观念上有所转变。国际上许多著名的大银行如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都是通过事业部制取得了独立业务单元的成功。中国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使集权思想根深蒂固,事业部改革实际是权力与资源再分配的过程,在此期间,就需要思想观念上的统一。

而且,我国现代商业银行事业部改革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与国外大相径庭,不可完全照搬照抄国际银行模式,在借鉴国外银行事业部改革成功经验的同时,还要结合我国目前的市场客观环境和发展阶段,寻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事业部制发展模式。

林治洪着重强调:“事业部制是把创新性产品与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相结合,通过金融板块的细分,将资源、权力再分配,并对产品链条进行整合和衔接,实现流程化、垂直化管理模式。”

不难看出,贸易金融事业部通过行业细分及产品细分,深究行业特点及市场需求,赚自己该赚的钱。同时,既要剥夺分行的一定权限,又要将部分业务落地分行。因此,在处理事业部之间以及事业部与分行的关系时,可以通过强大的管理会计系统实现交叉销售及考核。

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民生银行在推进事业部改革的同时,相应对市场定位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而事业部改革与银行市场定位并行不悖。林治洪指出,事业部改革是围绕银行市场定位和规划方案进行的。在打造品牌的同时,通过整合职能部门,完成向事业部制的过渡和转变,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从银行市场定位来看,不再以企业规模为标准,而是以银行收益为核心,有针对性的营销目标客户。例如,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实施改革后,将集中有限资源和精力,从强力渗透大型客户转向积极服务大型核心客户,从积极培育中型客户转向全面建设“以中型客户为主体的属于我行稳定的客户群体,给有需求的客户提供专业化贸易链金融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发展思路。”

从银行内部定位来看,民生银行事业部改革将根据产品链条的延伸、实际需求和业务特点,通过完善业务流程、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后台支持保障系统,加快市场反应速度,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自2007年开始,贸易金融部做精做细三大系列主打产品,突出特色行业――船舶融资,开发大宗商品贸易融资,重点推出信保融资、国际保理和物流融资等特色产品,大力推广订单融资、国内信用证、银关税费通、应收账款池融资、互联网托收等贸易链融资产品和增值服务。

2008年,贸易金融事业部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从偏好低风险业务向经营中度风险业务转变。从主要依赖利差收入向全面实现业务收入多元化转变。从单纯推销产品向经营客户关系并提供整体金融服务转变。在此基础上推出“贸易金融家”品牌。

2009年,民生贸易金融事业部实现营收2.6万亿元,对全行中间业务收入贡献超过20%。随后民生银行H股上市,发行约38.2亿元。获得资本支持后的民生贸易金融将得到更宽广的上升空间。

做自己该做的事 赚自己该赚的钱

事业部改革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它能推动业务快速健康发展,是民生银行实现国际战略的重要举措。林治洪清晰的认识到,良好的体制是业务的强大后盾。事业部改革之后,贸易金融事业部对贸易业务的理解和判断更加专业,业务效率优势更明显,服务与品牌意识增强。

林治洪指出,作为直销客户部门,贸易金融部不仅直接掌管原贸易金融客户部门直接管理的进出口贸易融资类客户,而且将积极营销尚未与民生银行建立客户关系的新客户,以产业链、价值链为导引,直接销售与之相关的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贸易金融服务。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将行业事业部和产品事业部的职能区别开来。作为产品部门,贸易金融部负责进出口贸易融资产品销售、结算及服务,包括涉外对公业务及进出口项下的内外贸易融资、结算与相关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成立之初的200人迅速扩展到近500人,在业内成立首个船舶融资专项小组、“走出去”工作室和大宗商品工作室,拥有一支亚洲一流的国际保理团队。林治洪认为,这得益于责权利相匹配的绩效考核制度,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正如他所倡导的那样――“投身贸易金融,做回真正白领”。

有色金属贸易范文9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效;营销策略

从大体上来看,煤炭贸易在整个贸易中所占比重较大,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煤炭贸易企业应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及时调整供销关系,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要做好煤炭市场的开发和拓展,以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取得大量的市场占有额。在增强品牌和质量观念后,制定出科学高效的营销策略,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首先,营销策略的制定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其次必须适配国家的宏观控制。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制定高效、科学的营销策略对提升煤炭贸易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实现我国煤炭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营销策略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煤炭这一产品的特殊性,由于煤炭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煤炭贸易企业在对煤炭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必须遵照国家矿产资源的法律法规要求去做,要最大程度减小采煤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做到从根源上节约这种不可再生资源,在提升企业效益的同时,推动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进步。

一、目前经济环境下煤炭贸易企业营销策略的分析

1.目前的经济形势及煤炭现状

今年年初以来,国内煤炭市场陷入了多事之秋。受国内经济加速放缓、风险上扬等问题,面临增速下行、通胀上行与经济转型等短期与长期问题叠加的多重压力,对煤炭的需求也因经济增速放缓而降低。此外,产品滞销,开工率下降,继而减少煤炭消费。这磁在外煤与内需不足的双重夹击下,惨淡的销售形势,导致煤炭贸易商面临生存危机。业内甚至有人惊呼“煤炭的黄金十年,将一去不复返!以前煤炭是“皇帝女不愁嫁”,而现在看国内各大港口煤炭的存储量便知形势严峻。

今年下半年煤炭逐渐趋暖,但由于采购价格的不断攀升,而煤炭的主要用户电力、钢铁、铝业、纸业等并没有随采购价格攀升而按相同比例调整供货商的进货价格,有些反而有小幅下滑,这造成了贸易商经营压力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有的属于亏损经营,煤炭贸易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在下滑。随着煤炭市场的动荡,经营煤炭也越来越艰难了。所以煤炭贸易商如何在“夹逢”中生存?除了提供优质产品、优质服务,占领份额,做好成本控制(成本包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运输成本),还要另辟蹊径,制定适合企业本身的营销策略,提高经济效益。

2.煤炭贸易企业营销策略正确发展方向

(1)基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式,煤炭贸易企业应当认清现状,转变观念,将可持续发展营销策略提上议程;把以市场为导向产品生产策略落到实处。在经营观念上,需要增强品牌意识,制定品牌战略,以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企业信誉立足市场。此外,加强对营销人员的管理,积极开展职工的营销技巧培训工作,为职工树立营销意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使其能高效科学的开展营销工作。同时,企业设立专门的营销组织,负责对员工营销技能培训和高质量产品生产的监管。通过高效科学的营销策略制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协调企业利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经济发展。

(2)实施跨集团方案开展区域销售。所谓跨集团营销是指在区域政府的统一管辖下,各煤炭贸易企业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在整个区域内战略性、统一性、公共性的合作下一起进步,从而提升区域内企业群的综合竞争力。区域营销观念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下催生的新观念,是以跨集团的方式完成对其产品的整合宣传,使营销活动能够贯穿活动的始终。它突破了传统煤炭营销中单一的资源供求关系,转而以跨集团的方式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实现强强联手,实现多元化合作。这样的合作模式为企业带来了更雄厚的资金储备量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同时,通过煤电产业的强强联合,形成完整的煤电体系,从而大大节约的产出成本。跨集团的合作方式在提升煤炭贸易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3)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营销策略的制定一定要符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紧抓产品质量,高树品牌,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市场的调研,提高员工的素质,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改进,使营销工作持续稳定的发展,从而使煤炭贸易企业的发展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

二、制定符合当前经济形势的营销策略

1.制定科学高效的企业营销策略

(1)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为重点,在符合煤炭贸易企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长远、有效的发展策略。增强品牌意识和市场观念,在产品生产上应当加大对高科技的运用的力度,生产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产品,以质量求生存。

(2)调整煤炭销售策略。根据煤炭属于稀缺不可再生资源的特点以及需求随季节变化的特性,适时的调整销售策略。对市场需求动向要有灵敏的嗅觉,牢牢的抓住市场机遇,根据国际市场能源需求,适时的调整煤炭存储量,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煤炭销售策略。

(3)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煤炭贸易企业应逐渐向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过渡,慢慢转变传统的以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做到从根本上节约煤炭资源,响应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使企业在国家宏观政策的监管下规模化运作。与此同时,从整体上提高煤炭产品营销的战略高度,以科学的产品营销策略,绿色环保的高质量产品,优质的售后服务,使煤炭贸易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2.建立完善的营销组织

(1)制定高效的营销策略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营销组织。营销组织中配备的营销队伍要能达到岗位的需求。在这个营销组织中,分工必须明确,总部和下级的权责必须划分清楚,从而保证营销策略高效的执行。此外,对推销人员大额的筛选和培训必须严格。筛选的标准是推销人员要能够很快与需求方建立各个方面的联系,并能较好的保持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对其业绩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推销人员的培训内容包括:竞争策略、企业的主要产品及生产过程、消费者心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

(2)将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营销队伍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大力向外宣传企业在生态保护中的功绩,树立企业良好地环境卫士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渲染企业为社会带来的环境效益,使大众认识到企业的社会价值所在,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3)推行全员营销理念。若想让营销策略得以顺利地执行,必须建立与企业营销战略一体化的人力资源体系,以全员营销观念的推行带动营销策略执行工作的全员参与,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进度。

3.煤炭贸易企业的营销策略

(1)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做强产品。煤炭贸易企业能够跳出过去传统的一买一卖的煤炭贸易模式,将当下非常成熟的煤炭业务为中心渐渐向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延伸。煤炭贸易企业能够借助自身的资金优势,对煤炭生产企业进行具有实质性的控制,根据相关需求指标进行生产,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还能够有效保证煤炭生产企业的煤炭质量,通过这个方式能够打通上游产业链。煤炭贸易企业还能够向下游产业链延伸,通过长期经营煤炭产品,对煤炭生产企业有着一定的了解,这样能够经营煤炭的相关附属产品,由于煤炭产能的长时间过剩,价格受到上下游打压,独立的煤炭产品处于逐渐亏损的状态,因此,经营煤炭的附属产品能够为煤炭贸易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与此同时,煤炭贸易企业还能够发展物流运输业务,通过港口仓库以及自建物流运输来降低成本,这也是煤炭贸易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2)易货贸易,做大企业规模。从产业整合角度来看,煤炭贸易企业的发展轨迹首先就是将煤炭贸易做到专业化,积累一定的资金成本,获取一定的资金、人才以及操作实业的经验以后,就会面临很多不同的选择,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对于煤炭贸易企业来说,积累原始资金相对比较困难,因为煤炭作为一个中间产品并且与上下游之间的交易非常密切,由此能够产生易货贸易,这是煤炭贸易企业业内的主要模式与做法。以某煤炭贸易企业为例,他们从国外进口优质的煤炭,将这些煤炭卖给国内的煤炭生产企业,用进口煤炭与自产煤炭配成符合下游用煤企业所需要的产品指标,或者从国内煤炭生产企业那里购得其它品种煤炭(如焦炭),然后将这些煤炭进行出口,这样做使煤炭贸易企业在进行煤炭购买时出现的资金压力,能够为其进行资金运作创造相应的时间,如果煤炭贸易企业的规模逐渐做大,那么煤炭生产企业就能够成为煤炭贸易企业的加工车间。

(3)资本运作以及利用期货市场。目前单纯的进行煤炭贸易所获得利润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在煤炭行业内有很多具有很强经济实力的煤炭贸易企业已经开始接触资本运作,形式多种多样,成立担保公司、参股金融机构等,而在众多方式中股权投资是相对比较高端的方式。随着煤炭期货的上市,煤炭产品所具备的金融属性越来越突显,整个煤炭贸易企业的游戏规则已经发生着巨大变化。因此,煤炭贸易企业被迫打破传统的操作的手段,参与到金融资本运作里面去,其主要的表现为操作煤炭期货。煤炭期货的上市对于整个煤炭贸易企业来说,煤炭贸易企业能够利用到煤炭期货的金融属性,例如将仓单质押进行融资等,依靠煤炭市场的众多群体、客户进行煤炭现货的交易、仓储、监管以及物流,以此来做大煤炭贸易。煤炭贸易企业能够根据煤炭行业的特点,成立相关的担保公司以及信托基金等多种金融手段将煤炭贸易做大做强。

三、总结

就国内贸易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煤炭能源的重要地位短期内不可改变,煤炭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发展。因而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协调好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确保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是企业未来发展策略中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整合政策不断深入,煤炭产业规模化生产、洁净循环、跨集团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逐渐清晰起来。未来,煤炭贸易企业生产链条化、兼并重组区域化、产品绿色环保化、生产技术高效化成为煤炭贸易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经济环境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唐家琳:浅谈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策略[J].煤炭经济研究,2008,(8):53-54.

[2]孙 科:浅析煤炭企业营销策略[J].现代商业,2010,(23):103-104.

有色金属贸易范文10

2009年7月,主席考察云南时提出要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为今后云南的对外开放明确了方向。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的正式建立,对于具有地缘优势的云南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南亚国家是我周边地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也是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地区之一。

笔者认为,利用云南独特的区位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的水平,充分挖掘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的潜力,不论是从学术的角度,还是现实的要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现状及特点

(一)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现状

1、贸易规模

虽然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边境省份云南就与印巴有经贸关系,但双方贸易量都很小,直到90年代以后,中国云南与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才逐渐得到加强。2000年以后,云南与南亚的贸易规模开始扩大,当年贸易额达到7694万美元,比1999年增长45.2%。2002年云南与南亚的贸易额突破1亿大关,达到1.1万亿美元。2004年,云南与南亚的贸易突破2亿美元大关,达到2.1亿美元,增长速度高达82.9%。①

从2005年到2010年,云南全省进出口总额从47.4亿美元上升到133.7亿美元,年均增长30.4%,其中 2005年云南与南亚国家的商品贸易总值为2.05亿美元,到2010年一路攀升到9.3亿美元,年均增长35.3%(见表一),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印度已成为云南十大贸易伙伴之一。

2、贸易结构

据统计,云南从南亚国家进口商品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包括金属及金属原材料、木材、皮革、硫磺、铁矿砂及精矿、铅矿砂及其精矿、锌矿砂及其精矿、钛矿砂及精矿、煤气发生器、豆油渣等。其中,铁矿砂、铜矿砂、铬矿砂、氧化铝,占云南向南亚国家进口商品的90%以上,在所有进口商品中,主要来自南亚国家的第一产业。

云南对南亚各国出口商品主要来自第二产业,以成品、半成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包括机电产品、农产品、两烟、化工产品、纺织品及服装、矿产品、塑料及橡胶、陶瓷及玻璃制品、仪器、钟表、机械及运输设备、金属及金属制品、钢铁、石油及石油制品、计算机与通讯技术、WT0口径农产品、程控电话或电报交换机、汽车零附件、飞机零部件、新的充气橡胶轮胎、空调器、食糖、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移动通信基站、五金工具、医保、大米、其他特色农副产品等。(参见表二)。近几年来,云南出口南亚国家的商品以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磷化工产品为主,占云南省出口南亚国家主要商品的80%以上。

由于南亚国家农业是主要产业,因而南亚国家对云南的化工产品特别是农用化肥的需求量很大,云南的特色农产品也占了出口商品的很大比重。

从中国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的结构可以发现,双方商品贸易的促进因素是 是由彼此资源的互补性促成的,云南对南亚的出口产品完全具备了在市场中的特色优势,而进口商品同样是南亚国家的优势资源产品,对于相对发达的云南加工工业,形成了优势互补,对基础设施和加工业相对滞后的南亚国家形成了有力的反哺。这也是云南与南亚国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优势互补形成的,云南从南亚的进口资源部分填补了云南产业的缺口,为云南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外部机遇。

表二 云南与南盟各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类别

国 别 出 口 进 口

阿富汗 食品、机械、轮胎、纺织品、棉

纱、发电机、布匹、收录机、摩托

车、电视机、绿茶、电池、自行

车、成衣、鞋类等 牛羊皮

孟加拉

纺织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化工产

品、金属及金属制品、钢铁、石油

及石油制品等 皮革及皮革制品、纺织品及相关产

品、冷冻食品、黄麻等

不丹

印度

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纺织品、矿

产品、钢铁等贱金属、塑料及橡

胶、陶瓷及玻璃制品、杂项制品、

仪器及钟表、蔬菜等 矿产品、钢铁等贱金属、化工产

品、塑料及橡胶、纺织品、珠宝及

贵金属、机电产品、皮革、蔬菜、

鞋、帽及羽绒等

马尔代夫 棉布、轻工业品、机械设备等

尼泊尔

摩托车、化肥、精梳羊毛纱线、生

丝、磁带、电池、手提包、灯泡和

照明装置、阴极射线显象管(彩色

黑白)、气动橡胶车胎、织布 纺织品、祭祀用具、面粉、植物酥

油、手工艺品、铝制器皿、铜制器

皿、纱布、大米、皮革、人造珠宝

饰物、成衣、面条、咖啡、饼干等

巴基斯坦

计算机与通讯技术、WT0口径农产

品、程控电话或电报交换机、针织

或钩编的服装、汽车零附件、新的

充气橡胶轮胎、空调器、食糖、计

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移动通信基站

等 棉纱线、棉机织物、未锻造的铜

(包括通合金)、对苯二甲酸、牛

皮革及马皮革、铬矿砂及其精砂、

WTO El径农产品、棉花、冻鱼、饲

料用鱼粉等

斯里兰卡

纺织品、轻工、机电产品、五金工

具、服装、医保、化工、大米、其

他农副产品等 椰壳纤维,椰壳纤维的短纤,落麻及废料

资料来源:《第二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2006年12月20日。

(二)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特点

1、云南与南亚国家的商品贸易额很小,与其地缘规模和人口规模不相称。

2000年以前,云南与南亚双方进出口贸易额相当小, 2000年以后,云南与南亚的贸易规模开始有所扩大,呈逐年上升之势, 2008年达到最高的8.98亿美元,增长60.6%,占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总值比重的9.4%,但也仅占中国对南亚国家贸易总额的1.37%;受自然灾害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双方贸易额下降到5.4亿美元,下降40.1%,比重也相应低至6.7%,降幅达28.7%;2010年有所回升,总值回升到9.3亿美元,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达到7.0%。从统计数据看,云南与南亚国家的贸易额不管是从总量上还是占比上都相对较低,与当前云南桥头堡地位和南亚国家已越15亿认口的规模和现状极不相称。

2、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中,印度是云南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滇印贸易占云南与南亚国家贸易的比重超过60%。

十年来,印度一直是云南与南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2010年,云南与印度的贸易额达到6.8亿美元,占云南与南亚贸易总额的72.8%,占云南对外贸易总额的5.1%。除印度外,云南在南亚的另一主要贸易伙伴是孟加拉,2005到2010年六个年度,云南与印孟两国的贸易额分别占云南与整个南盟8国贸易总额的86.2%、96.9%、89.5%、70.0%、95.3%、94.6%。

3、云南与南亚国家贸易发展不平衡。

随着云南与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取得较大进展,双边贸易不平衡现象也日趋突出。资料统计显示,云南对南亚的贸易顺差额从1998年的579万美元一直扩大到2010年得60029万美元。②近六年来云南省与南亚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顺差一直在扩大。由于云南省对铁矿石等金属原材料需求旺盛,2005到2007年,滇印贸易出现逆差,印度保持了三年对云南的贸易顺差,顺差额分别为5800、1167、1478万美元;而2008到2010年三年,印度对云南的贸易则处于较大的逆差状态,分别为11101、9016和35384.9万美元,印度在2005到2007三年维持的顺差总额不足以抵消后三年任何一年的逆差额。孟加拉、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三国与云南的贸易关系主要是以从云南进口商品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因此,三个国家与云南的贸易始终处于逆差状态。

4、云南与南亚国家贸易发展稳定性差,起伏较大。

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云南除了与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有相对稳定的贸易关系外,与其他南亚国家的贸易关系时断时续,云南与南亚的贸易关系没有真正参与到南盟这个体系中。南亚地区还有半数国家与云南的贸易关系没有确立稳定的贸易机制和伙伴关系是不正常的。第二方面,云南与南亚国家贸易关系的不稳定性还体现在与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几个国家的贸易关系具有较大波动性,与尼泊尔的贸易关系也具有类似特点。

三、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互补性和潜力分析

随着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昆交会)和永久落户昆明的南亚国家商品展及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平台的搭建,意味着中国云南拥有了一个中国与南亚各国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为云南和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云南与南亚国家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互补性,而中国对最不发达国家零关税的优惠政策的实施更加吸引南亚国家商品进入中国、进入云南,也为云南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机遇。

(一)云南省与南亚国家自然资源的互补性和潜力

1、矿产资源的比较、互补性及潜力

云南是中国闻名的资源大省铜、锌、锡金、钨、金、银、铝土矿、铁矿、磷矿等矿藏丰富,至2000年底,共发现矿产142种,探明储量的矿产83种,保有资源储量排列全国前3位的矿产有21种,3磷矿资源储量居全国第1位,磷化工主要产品之一的化肥产量2010年在全国居第6位,西部第3位。④

但云南省多种矿产查明资源储量呈负增长,另外云南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矿山规模小、生产能力低、小型和小矿多(占98.6%)、大矿少(仅占1.4%)等不合理现象。南亚国家印度的铁矿砂、锌矿砂以及巴基斯坦的宝石等都是南亚国家的优势矿藏,在开采技术上也占有优势。随着南亚国家工业化进程加速,对工业品的需求急剧上升,许多工业用煤特别是焦炭以及磷矿等工业资源是南亚国家相对紧缺且需求量大的矿产资源,农用化肥需求量大,这些都是云南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磷矿资源所能弥补的;这种互补优势形成的资源及资源产品潜力巨大。

2、农作物资源(产品)的比较、互补性及潜力

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的差异,云南省与南亚国家在农作物资源方面存在许多互补性。云南素以“天然花园”、“植物王国”和“药物宝库”、“香料之乡”等美誉著称,其烟草、白药、三七、天麻、虫草、砂仁、当归、草果、茶叶(普洱茶尤为突出)等农产品是出口南亚国家的优势产品,花卉也成为出口的一大特色产品。⑤

南亚主要气候环境为热带气候,其农作物以热带农作物为主,芒果、棉花等农产品在云南市场上大有优势。另外,南亚国家特别是印度的牛奶、牛肉产品相当丰富,在国内销量相对有限,而在云南市场上却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巴基斯坦的棉花、大米、香蕉、柑橘等农产品产量都很大,用于出口的比重很大,对云南省也具有出口优势,但食用油、豆类、茶叶等产量偏低,难以满足国内需求,依靠大量进口。孟加拉的黄麻更是出口云南的优势农产品。

总之,在农业资源方面云南省与南亚国家具有很强的互补优势,潜力很大,彼此可以增加合作途径,开展交流平台,拓展贸易空间。

(二)云南省与南亚国家工业(产品)的比较、互补性及潜力

中国云南轻工业较为发达,近年来,云南省启动了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不断采用世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烟草行业、能源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化工行业和钢铁行业、中医药企业的销售收入已超过或接近1000亿元。南亚国家第二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印度工业设备陈旧,产出效率不高,对整个国家GDP的贡献率仅为26.3%。但印度比较有优势的产业包括汽车零部件产业、轿车产业、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业等,其中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在全球都具有竞争优势。巴基斯坦轻工业较为发达和健全,正着力发展国家重工业;斯里兰卡工业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但较为缺乏资源,大量工业原材料还需要进口,其他几个南亚国家也加大投入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因此,云南与南亚国家在工业及工业产品方面的互补性很强,从工业的起步到工业化时期的过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彼此之间的互补性潜力巨大。

(三)云南与南亚国家在服务业方面的比较、互补性及潜力

服务业属于南亚国家的普遍优势,南亚地区的服务业产值占地区GDP总量的50%以上,达到54.3%,从就业贡献率来看,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也占了半壁江山,达50%以上。⑥

云南省的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最大的投资热点之一。其中旅游业、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服务业蓬勃发展。服务业已成为云南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2010年,云南服务业在GDP中的贡献比提高到40.03%。

云南与南亚国家在服务业上有广阔的发展和合作空间。云南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主动参加对南亚国家交通基础设的竞标投资建设,由此而带动服务产品以及工业产品间的贸易发展。云南省在房地产方面的成功崛起也可以加入到新兴的南亚国家房地产开发建设中去,利用当地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大军,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把国内相对成熟的建筑技术运用到待开发的南亚国际市场。另外,云南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与南亚在此方面较为落后的建设和管理形成较大的互补空间。而印度在信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方面的成就足以值得云南学习与借鉴,通过加大合作,既可以提高云南在此方面的国际化水平,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印度软件业的国际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也是云南与南亚国家合作的一大优势资源。

四、结论

云南地处中国、东南亚和南亚三大市场的结合部,是中国从陆路通往印度洋最便捷的出口通道,南亚八国是中国周边地区重要传统贸易伙伴,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发展,中国中央政府提出了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重要战略规划,并于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把云南建设成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写进“十二五”规划纲要。随着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大通道7的建设,云南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南亚国家可以借道云南,加强与中国云南的合作关系,进而深化与中国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

南亚国家的工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总量和人均消费水平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提高,结合南亚国家的发展现状和云南的自身特点,加强双方合作、扩大商品贸易水平,其空间和潜力是巨大的,也是可行的。双方商品贸易的潜力主要体现在农业(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方面)、工业以及服务业三个大的方面优势互补,这种合作带来的产业商品是丰富的,只有通过这种合作,才能摆脱目前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主要限于有形产品交易而在质和量上得不到实质性飞跃的困境,这也是今后云南与南亚地区开展商品贸易的发展方向。

注释:

①引自任佳、王崇理等著,《中国云南与南亚经贸合作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第11页。

②资料来源:云南省商务厅规财处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③资料来源:云南省国土资源厅。

④资料来源:云南省统计局。

⑤资料来源:云南省统计局。

⑥相关统计数据由亚洲发展银行“2011年亚太国家主要指标”计算而来,Key Indicators for Developing Asian and the Pacific,2011.Asian Development Bank.省略./statistics.

⑦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大通道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经云南连接老挝、越南、缅甸和经缅甸连接印度洋和印度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线、输油管线、电网和通信网络,现已初具雏形。

基金项目:2010年9月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与南亚国家商品贸易潜力透析”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010J031,主持人:胡本海。

作者简介:

有色金属贸易范文11

一、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课程改革现状

在以前的学科教育模式中,由于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追求大而全,导致课程的设置上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我院的国际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在教学教育改革的促动下增加了案例教学,加强了第二课堂,改进了模拟实习,但有关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整合问题尚未有大动作,或者说,只是在原先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科”教学体系的痼疾,也体现不出专业教育的真正特色。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交叉学科内容重复。《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等国际惯例,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和《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中都要重复介绍这些内容。第二,重要内容不突出,不相关的内容多。如《国际金融》中的“国际金融机构”这部分内容,书上用了较大篇幅讨论国际金融机构的职责、主要业务和组织机构等,对于一个基层外贸工作者而言,显然没有必要非常详尽地了解。相反,外汇风险和外汇保值等内容对于基层外贸工作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课程中这部分内容比较简略。第三,不够重视职业资格证。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有国贸专业自身的职业(上岗)资格证,如报关员资格证、报检员资格证、跟单员证、外销员从业资格证等。第四,重理论轻实践。重视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其应用性。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了,但在实际操作和工作实践中对理论的应用却很生疏,对国际贸易的流程很陌生。

以上问题的出现,造成了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又浪费了教育资源,更影响了高职人才的技能培养。要想使我院的国际贸易专业真正办出高职特色,培养出真正的外贸战线的行家能手,就必须对以上的问题加以纠正,也就是打乱过去的学科体系,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程整合。

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措施

目前全国高校可划分为国家教育部所属重点院校、地方所属普通等高院校和专科院校三类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高校,办学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也不相同。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市场上各自切出/蛋糕0的一块,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培养出不同层次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这样就要求不同类型高校开设的同一专业,也应该体现出不同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同是国贸专业,有的高校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满足国家机关、高校及相关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有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满足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各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现实情况是,不论哪类层次高校开设的国贸专业,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几乎占理论教学80%左右,被牢牢锁定在规定范围之内,几乎没有太大的调整余地,唯有剩下的20%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可作适当调整。这必将影响和制约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改革与创新。要改变这种局面,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设置,各类高校对各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和专业自身的需要为前提,尊重专业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基本思路,应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提升能力素质为手段,以学校定位为特色,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为目的。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未来变化

进入新世纪,国际贸易方式、贸易内容及国际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消费市场的疲软,全球货物出现大幅度下降,新一轮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等。同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领域,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往往选择进入跨国公司、中小型进出口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甚至选择创业,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一)从贸易方式看,电子商务将成为国际贸易重要的方式

电子商务早在上世纪70年代,电子数据交换(EDI)和电子资金传送(EFT)作为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的系统雏形已经出现。由于EDI大大减少了纸张票据,因此,人们也形象地称之为"无纸贸易"或"无纸交易"。据资料统计,一笔国际贸易业务中至少有46种不同单据,连同副本共有360份以上的单证资料。EDI则大大降低了双方的通讯费用,简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经营效率。未来,电子商务将成为国际贸易重要的方式,特别是对于中小型进出口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跨国电子商务贸易,使贸易更加便利化。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中,需要增加国际电子商务相关课程,以适应国际贸易新的变化。

(二)从服务贸易看,国际服务贸易外包日益活跃

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许多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纷纷将低附加值的服务环节从企业中剥离,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离岸(国际)服务外包在国际贸易中日益活跃。国际服务外包是指外包转移方(外包商)与其外包承接方(供应商)来自不同的国家,外包工作跨国完成。中国政府提出到2013年,实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300亿美元,由此可以新增100万大学生就业。目前,我国已在20个城市进行国际外包服务业的试点,未来5-10年将是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高校为培养符合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所需要的人才,开始着眼于开设与国际服务外包相关的课程,国际服务外课程正在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三)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看,更加注意文化创意带来的附加值

有色金属贸易范文12

[关键词] 非市场经济地位 反倾销 反倾销税率

[中图分类号] F75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3-0077-04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际质量阶梯分工新格局下中国制造质量强国的出口技术路径研究(14BJL04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外经济特区比较研究(16JJD79004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1978-2018)(16ZDA003)”;2015 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检验检疫对宏观经济影响的量化评估研究”(2015IK247)。

[作者简介] 刘伟丽(1977 ― ),黑龙江牡丹江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深圳大学质量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自贸区、服务贸易、世界贸易组织、质量经济;许韦荣,广东湛江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世界贸易组织、质量经济。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下称《入世议定书》)第15条(a)条款的规定,在对处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中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倾销幅度的认定采取“替代国”价格核算法,即采用第三国价格作为正常价值。由于反倾销发起国在“替代国”的选择上具有自由裁量权,中国企业极易被认定为较高幅度的反倾销,从而被征收高额的惩罚性反倾销税,这对我国出口企业及相关产业造成了打击。“非市场经济地位”以及由此引发的反倾销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宋泓,2004)。《入世议定书》第15条条款到期之后,对中国的“替代国”价格核算法在WTO规则下应终止,但美日欧盟等仍否定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坚持使用“替代国”的倾销幅度认定方法,这使中国出口企业继续陷入反倾销调查的困境。

一、中国面临的反倾销调查现状

1. 对华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多、范围广

第一,在“非市场经济地位”下,其他国家更易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对华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多。数据统计,从1995到2016年上半年,中国共遭受反倾销调查1170起,占同期全球反倾销案件数的比重达23%,已连续20余年来成为全球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与处于“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相比,我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数量更多,且涉案产品的范围更广。1995到2016年上半年,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是金砖五国中其余四国案件总数的两倍多。显而易见,与具有“市场经济地位”的其他金砖国家相比,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数量更大,占比更高。其中俄罗斯在2002年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后,遭受反倾销调查数大幅降低,贸易摩擦趋于缓和。

第二,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范围广,几乎涵盖了全部的产品类别。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球共有类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18大类出口产品并被执行反倾销措施,其中中国共有17大类产品遭受世贸组织成员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并被实施反倾销措施,中国的出口产品中只有动植物油脂和珠宝及贵金属这两大类产品尚未遭遇反倾销调查。同期与中国出口结构相似但处于“市场经济地位”的印度,仅有13大类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被执行反倾销措施。

2. 对华倾销认定率高,征收的反倾销税率高

第一,对华的反倾销认定率高。WTO规则规定,Α胺鞘谐【济地位”的国家的产品,采用“替代国”价格作为正常价值来确定倾销幅度。反倾销发起国在“替代国”的选择上享自由裁量权,一般会选择价格较高的国家,因此中国的产品极易被认定为存在倾销。如2009年欧盟对中国的钼丝发起了反倾销立案调查,选择了成本较高的美国作为“替代国”,终裁认定中国企业存在倾销行为,并加以征收了64.3%的反倾销税。据统计,1995年到2016年上半年,中国共遭受反倾销调查1170起,其中被执行反倾销措施的有840起,反倾销认定率高达71.79%;而同期印度共遭受208起反倾销调查,其中被执行反倾销措施的有119起,反倾销认定率仅57.21%。

第二,较高的倾销幅度必然带来高额反倾销税。在相同的反倾销调查中,对中国出口企业裁定征收的反倾销税,比同案件其他处于“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幅度和金额更高。2016年5月25日,美国对华耐腐蚀钢板的反倾销调查终裁,对中国涉案厂商征收241.07%的反倾销税,而对同案件的印度厂商仅征收3.05%~4.44%的反倾销税,差别巨大。

3. 发起经济体以美欧印为主,发展中国家过半数

从中国遭受反倾销的来源国看,包括以美国、欧盟、印度为主的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地区),以及与中国比较优势相似的发展中国家。1995到2016年上半年,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进口国高达40个,其中32个发展中和转型国家共发起768起,占比达65.64%,8个发达国家共发起402起,占34.36%。数据统计,对中国发起反倾销排名前三的国家(地区)分别是印度、美国、欧盟,这三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达461起,占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的39.40%。其中印度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共193起,占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的16.50%。

4. 涉案产品集中,金属和化工行业接近一半

长期以来,国外对华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涉及的产品众多,但主要集中在贱金属及制品与化工产品,其中金属与化工行业占比接近一半。1995年到2016年上半年中国遭遇反倾销调查数量排名前五的产品,包括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电设备、纺织品和塑料制品,共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达868起,占比高达74.19%。其中,对贱金属及制品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最多,达332起。其次是化工产品,达224起,这两类产品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数量的总和占比达47.52%,比值接近一半。

二、反倾销调查的负面影响

1. 出口企业面临较大危机

美日欧等国家(地区)为保护本国产业,频繁地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因处于“非市场经济地位”,中国涉案厂商的产品倾销认定率更高,更易被认定为高幅度的倾销,需要支付高额的惩罚性反倾销税,这严重损害了中国出口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出口企业需要支付高额的应诉成本,甚至缴纳高额反倾销税,成本大大提高,利润空间被压缩,损害了出口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成本的提高也会降低中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限制了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发展,使中国减少甚至丧失在反倾销调查发起国的市场占有率。国际诉讼应诉成本高。如果国外对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高应诉成本及长时间的“拉锯战”诉讼,使得中国的出口公司面临发展危机。

2. 涉案产业发展受到阻碍

其一是涉案产品出口数量增长缓慢且占比下降。近年来,在频繁的大规模反倾销调查下,中国涉案产业的企业在反倾销发起国的出口数量增长变缓,而且在全球出口数量总值中的占比呈下降趋势。相对于全球出口数量总值,化工产品与贱金属及其制品这两类商品在主要反倾销发起国的出口数量增长缓慢。

其二是涉案国内制造业亏损。从短期看,反倾销调查损害中国出口企业利益和发展,不利于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从长期看,国外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会影响国内制造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国外反倾销调查集中在金属与化工行业,中国国内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以及金属制品业这些相关的制造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数据统计,2011年中国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以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亏损企业总数为2071、1146、878及1462家,到2015年亏损企业数量达3271、2210、1520及2511家,分别增长了57.94%、92.84%、73.12%及71.75%。涉案行业相关的国内制造业的亏损企业数量不断上升。

我国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以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亏损总额呈上升趋势。在持续的反倾销调查下,不仅出口企业受损,国内相关制造业也受到波及,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亏损,且亏损总额近年来呈扩大趋势。以光伏产业为例,2011年以来,美国与欧盟接连对我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造成打击。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拥有光伏企业262家,2012年骤降至112家,约半数企业退出光伏产业(房婷婷、吴新慧,2013)。

3. 国内市场受到更多冲击

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后,在“非市场经济地位”下极易被认定为高幅度的倾销并被征收高额的倾销税,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受挫。而在短时间内出口产品无法转移市场的情形下,势必回流国内市场。这些返销的出口产品会冲击国内市场替代产品的销售,造成供过于求从而引起物价波动。同时出口商品回流国内市场导致过度供给与竞争,不利于国内制造商经销商的利益,影响国内经济的正常发展,将带来更多的经济损失。

三、应对反倾销调查对策建议

“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及反倾销面临的严峻形势,已成为阻碍中国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阻碍。美日欧在中国入世15周年《入世议定书》第15条款项届满失效之际,仍纷纷表示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维护中国的正当利益。

1. 继续深化国内市场化改革

终止“市场经济地位”之争,真正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根本措施在于积极深化国内市场化改革。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的原因,在于中国尚未达到其制定的“市场经济”的标准,如欧盟制定的市场经济五项标准和美国的六项标准。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水平不高、制度建设未健全的问题在中国依然存在。为此,中国需要深化市场化改革,参考美国与欧盟的市场经济标准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减少政府对贸易的干预,在企业制度、劳工P系、财会标准、企业制度等方法进行深入改革,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2. 运用WTO机制取消对华的替代国价格核算法

深化国内市场化改革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当务之急是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出申诉和抗辩,争取取消对中国的替代国价格核算法。根据中国签订的《入世议定书》第15条(d)条款,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中以替代国价格作为正常价值来衡量倾销幅度的做法,在中国入世15年后终止,应督促WTO成员国履行《入世议定书》第15条款项,如约终止在反倾销调查中对中国的“替代国”价格核算法,给中国以公平待遇。在目前美、日、欧以及加拿大、印度等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坚持对中国采用替代国价格核算法的情形下,中国应向WTO的争端解决机构提出申诉,要求WTO解释并执行《入世议定书》的第15条款项。即便第15条款项不足以说明中国能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但退而求其次可以利用其争取取消对中国的替代国做法。

3. 争取更多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与WTO其他国家进行双边或多边谈判,尤其是与尚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展开谈判与合作。中国加入WTO的15年间,与其他成员国展开积极合作,已和多国签订多项自由贸易协定,同时已取得包括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新加坡等81个国家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可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进口市场的强大吸引力,来与其他成员国进行谈判,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使更多成员公开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由此形成国际示范效应,以助于中国真正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4. 涉案厂商和行业协会积极应诉与举证

在以往反倾销的国际诉讼案件中,中国涉案企业因缺乏相关法律意识与应诉经验,或因支付不起高额的应诉费,一般都会选择消极应诉,进而导致败诉,被反倾销发起国认定为倾销且被强制征收惩罚性反倾销税。根据《入世议定书》第15条(a)i条款的规定,如果接受调查的企业可以明确证明其在生产、制造和销售产品各方面满足市场经济条件,则该反倾销发起国应使用接受调查产业的中国国内价格,作为正常价格来进行核算,而不能使用“替代国”价格核算法。因此,在接受反倾销调查时,中国涉案厂商应积极应诉与举证,证明其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从而保证产品的顺利出口,降低企业损失。行业协会也应该发挥其指导作用,对涉案厂商进行相关国际诉讼的培训,联合应诉厂商积极举证抗辩。事实上,2004至2006年,加拿大对华复合木地板发起双反调查,应诉的广东厂商积极收集数据和证据,在应诉时提交了充分的抗辩材料,最后得以胜诉。

5. 加强政府间的经济政治谈判

“市场经济地位”之争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涉及了错综复杂的政治利益,中国若想获得美国以及欧盟的承认,必须与美、欧进行经济政治谈判。俄罗斯于2002年先后顺利取得欧盟与美国对其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与欧盟、美国进行了长期的经济政治谈判。中国与俄罗斯同为转型中的国家,可借鉴俄罗斯的经验,通过政府间的谈判,敦促美国与欧盟与中国达成共识,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参考文献]

[1] 鲍晓华.反倾销措施的贸易救济效果评估[J].经济研究,2007(02).

[2] 李思奇,姚远,屠新泉.2016年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前景:美国因素与中国前景[J].国际贸易问题,2016(3).

[3]李双双.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探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6(5).

[4] 房婷婷,吴新慧.(2013) “连续多年遭遇贸易摩擦居全球首位,我国应对贸易摩擦任重道远, ”.http://haiguan.info/files/HotCare/151.aspx.

[5] 刘伟丽.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报,2010(5).

[6] 彭德雷.2016年后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争论、探究与预判[J].国际贸易问题,2016(6).

Abstract: With “non-market economy status”, the number of China’s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s in China is high and wide. The sponsors are Indi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with over half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volving products are concentrated, met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close to half. Frequent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 of China in trouble, export enterprises are facing development crisis, the cold case involv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impact of the domestic market to bring more economic losses,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is even worse. Finally,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acquire a market economy status for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