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国农村现状

我国农村现状

时间:2023-06-07 09:11:38

我国农村现状

我国农村现状范文1

[关键词]农村物流;物流体系;现状;对策

一、引言

为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和发展任务。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联系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农村物流体系发展至关重要。早在2003年,王新利就探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物流体系之间的关系。陈勇(2006)认为农业与物流业发展存在较强的“黏合效应”,农村物流的强烈需求倒逼农村物流体系进行重构。为推动农村物流发展,国家不仅在2010年提出了许多繁荣农村物流市场的发展策略,如积极推动配送、连锁经营、电商、邮政服务向农村深入发展,提升“万村千乡”物流配送工程质量等举措;而且在国家战略层面,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发展目标和举措,为农村电商和农村物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2014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农村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到2016年中央1号文件又提出快递下乡工程,再到2017年中央1号文件重申快递下乡工程,并将农村电商单独列出,表明了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农村物流发展的决心和力量。由此可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物流的发展,发展农村物流意义重大。一方面,发展农村物流,有利于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尤其是在储运设施、道路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最为突出。而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也正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就有利于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农产品流通,有利于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发展农村物流,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由于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少贫困落后地区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配套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流通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当前农地流转的背景下,发展农村物流,让这些为农业生产和经营服务的农村物流企业进入农村领域,将极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流通能力和效率,供需对接更加便利,市场化水平更高,有利于引导农村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

二、我国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物流市场也在逐步扩大,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在制度层面,推动农村物流发展的制度环境也正在逐步形成,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尤其是以“万村千乡”工程为载体,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发展迅速,推动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物流业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物流在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足,制约农村物流发展

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发展势头很好,增长很快,但是经济总量水平和城市的差距仍然较大,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规模不足,发展水平滞后,这必然影响到农村物流的供给和需求水平,从而制约农村物流发展。

(二)农村生产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不足,制约农村物流的供需能力

在我国,小农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生产主体是分散的小农户,生产规模小,收入水平低,对物流需求的能力也相对不足。同理,由于生产分散,规模不足,导致物流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从而导致物流供给难以维系,制约了农村物流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提高了物流成本

农产品的采购、包装、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物流环节的实施都离不开物流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应的物流技术水平。而农村道路不畅、运输设施落后、仓储水平不足等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导致农产品的流通损耗太高,极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物流成本,降低了农产品的加工增值能力。

(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滞后,信息化程度低

当前,我国农产品生产仍然是以分散的农户居多,种植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批量销售,这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网上交易。并且农村接入互联网的家庭并不是很多,农户建立的相关网页和物流信息技术的使用更是寥寥无几,各种信息难以及时和传播到农户手中,农村信息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农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程。

(五)农村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物流意识不足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农村物流对一线技术人员和物流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人才需求更加迫切。然而,农村留守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物流意识不足,更谈不上懂得物流知识。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严重,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之一。

三、发展我国农村物流的对策

(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损耗

构建农村物流体系,改善物流水平,首要就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我国一直在致力于加强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物流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村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建设完善公路网络、农产品的集中储存保管和大型的配送物流节点,确保农产品流通过程的通畅,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损耗。

(二)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化经营

积极扶持和培育农产品运营组织,实现农产品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物流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建设产销一条龙、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组织,可以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水平低下的问题;鼓励以“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社)+商户”或“加工企业+商户”等合作形式,积极培育农民物流组织,使农民收益,增加收入。同时,加快农产品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可以吸引更多第三方物流的加入。

(三)加强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构建农产品交易平台

各地要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平台,建立开放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积极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建立以农产品数据交换为核心,具有供应链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等功能的现代化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资源共享,对物流各环节实时跟踪,全程管理,加快物流商务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实现物流信息化,达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的目标。

(四)加强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政府参与农村物流的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农村经济发展是关键,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剂就是发展农村物流,这种外部经济性迫切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政府部门首先要加强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和农业企业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抓住现代物流发展的机遇。同时,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使得农户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不够准确充分,导致农户在现代物流发展运营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制定一些惠农政策扶持农村物流的发展,这对于推动农村物流的发展意义重大。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引荐一些知名物流企业参与农村物流的建设,帮助农村物流的发展。

(五)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创新农村物流人才服务机制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我国每年出现物流人才缺口人数逐渐增加,尤其是一线的技术人才和高级信息管理人才。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物流人才的匮乏无疑是制约农村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农村物流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物流人才的培训力度,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或引进专业人才,完善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使之符合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同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服务,以满足农村地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发展农村物流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通过对当前农村物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宏观和微观的两个层面探讨了农村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认为,农村物流发展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性,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建议从政府层面进行市场干预和引导,破解“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物流企业进入农村市场领域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并不断完善市场规范、人才发展服务体系等方面,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全面激活农村物流市场。

参考文献:

[1]薛富,蒋再兴.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10):47,49.

[2]陈李杰,周玉梅.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5):7-8.

[3]袁明.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现状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24):54-55.

[4]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现状与政策性建议[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6):99-103.

我国农村现状范文2

农村金融现状创新思路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1.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趋于完善

(1)农村正规金融机构

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中国农业银行正式恢复,恢复后的中国农业银行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中国农业银行具有了商业性和经营性双重业务,并且一直进行着商业化改革。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我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其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从而推动“三农”的发展。

农村信用合作社。它为“三农”提供了最密切的金融服务,农信社是全国城乡分布最为广泛的金融机构,拥有者庞大的从业人员。

(2)农村非正规金融

农村非正规金融是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的,按照亚洲开发银行(ADB,1990)的定义:非正规金融是不受政府干预和约束的金融部门。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大幅减少在农村的营业网点并缩减在农村的信贷额度,农村信用社也日趋商业化发展,正规金融对“三农”资金支持在削减,农村非正规金融很大程度弥补了农村资本匮乏的缺失。但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农村,许多非正规金融运作不够规范、贷款利率超高、机构本身资金实力较弱等。

2.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仍存在诸多问题

(1)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不完善,为农村提供金融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逐渐退出了农村地区,导致农村营业网点日益减少,并减少甚至放弃对农村金融的供给,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存在向城市及大型乡镇企业流动的趋势,使得农民更难以从正规金融体系中获得资金和其他相关金融支持。

(2)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足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实力不强、服务范围小,支农力度不足,主要负责收购粮棉油,对农业经济生产活动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因此,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资金来源不足,大多数还需要靠政府的扶持。

(3)农户缺乏合格的贷款抵押担保品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而按照现行的《担保法》规定,耕地的使用权不具备抵押效力,农民的住房不能办理房产证,也不能作为抵押品。因此,目前我国农村的信用担保体系几乎是空白,抑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使得土地金融的发展夹杂在法律阻碍与政策鼓励的中间。

(4)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仍然较高

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农村信贷业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农户往往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和资产、收入、支出等原始单据,使金融机构难以估计贷款的潜在风险;在贷款发放后,金融机构也往往难以获取有关申贷主体经营活动的信息,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的信用风险。加上机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信贷抵押担保不合格和农业保险不完善,导致不良贷款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金融机构。

(5) 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较多但运行不规范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运营基础在于亲缘、地缘关系,无论存款还是贷款都是以民间信用为交易基础的,操作手续简便,放贷一般不要求借贷方提供抵押担保。农村非正规金融很大程度弥补了农村资本匮乏的缺失。但是,农村非正规金融具有较高的信用风险,且缺乏相应法律法规及政府的支持,使其运行极其不规范,并对经济的平稳运行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未来我国农村金融的的创新思路

1.建设并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包括这三个部分: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农村商业金融体系和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只有建立并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才能保证农村金融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当充分发挥其政策性指导作用,不断完善其服务功能,为支农惠农提出新的思路。中国农业银行应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扶持,增设农村地区的网点和拓展农村地区的金融业务。

2.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尽快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政策性银行应当发挥其政策性金融的主导作用。与商业性金融共同发挥互补促进作用,扩展服务对象的范围,不仅局限于粮棉油的收购,还应该扩充在粮棉产前、产中的金融服务;并且在农业机械化、农村信息等先进技术方面提供金融性支持;不断增加政策性银行在农村地区的网点服务,也可以将部分业务授予农村信用合作社。除此之外,我国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政府应尽早建立各级以财政出资方式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进一步缓解农村贷款风险高、额度小的现状,解决农民缺乏合格的抵押物造成贷款难的棘手难题。

3.赋予非正规金融合法地位,并引导其规范发展

我国非正规金融在满足农户、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根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中国农民从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贷款大约为正规金融机构的4倍。由此可以看出,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融资中占据大量份额。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非正规金融系列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也可以通过建立有关行业协会加强对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自律,促进并引导其规范发展。

4.加速推进农业保险和期货市场,降低农业风险

农业生产具有特殊性,农业生产活动受到“双重风险”的影响,即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以及免税政策等措施来保证农民的收益。引导农民发展以农业订单为依据的跟单农业保险,推进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农村保险市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不断增加农产品期货新品种,鼓励涉农大中小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降低农业风险,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1(10) .

[2]申维娜,孟彦军.我国农村金融现状与改革思路浅析[J].当代经济,2009(3).

[3]余谦.我国农村金融现状与完善对策分析[J].前沿,2012(14).

我国农村现状范文3

[关键词]人力资源 开发 现状 措施

“农民、农业、农村”是中国的三农问题,现在中国在大力提倡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系到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生活的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农民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最困难的就是要摆脱贫困,一切贫困都是人的贫困造成的,开发人力资源,让农村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最明智的方法,所以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通过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让我国的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口强国。

一、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三农问题的提出之后国家又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一项持久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工程,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好了,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就不远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

(1)农民文化水平低

据2011年《国家农业统计年鉴》,我国农村总人口数67113,占全国总人口数的50.1%,我国有一半多的人在乡村,农村人力资源丰富。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乡村人口多,可科学文化素质低,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农村的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不断升高,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处在初中文化水平及其以下,截止到2010年,我国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每百个中只有2.41个。可见我国乡村及其缺乏高层次学历及技术技能人才。中国目前也只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而不是人力资本强国。

表1 中国主要年份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统计(1990—2010)

摘编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

(2) 思想观念落后

农村比城市贫穷,交通等比不上城市便捷,信息闭塞,思想观念落后。乡村的农民祖祖辈辈扎根在农村,部分农民一辈子都未曾走出过大山,他们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的比较少,保留封建思想比较久。他们固步自封,满足现状,缺乏开拓与探索精神,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仅仅依靠政府的帮助与指导去增加收入,而不是自己去学习去挖掘去创造。在一些贫困的山区,农村的人们盲目追求眼前利益,孩子长到7、8岁就让他们从事体力活,放羊、喂猪等等,而不是让他们去学习,他们对教育的认识缺乏理性思考,女孩子长到15、16岁就将其嫁给别人以换的彩礼。他们的思想观念一点一滴地影响做下一代的人,这种贫穷也不断地循环。

(3)农民收入低、增长慢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加上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导致他们的收入也很低,尽管国家不断地制定、实施一系列的优农惠农政策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可是这也只是治标而不是治本。我们必须得让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过上理想的生活。据表2我们可以看到与农民收入的一个息息相关的因素是文化程度,我们可以看到收入越高的地方文化程度也越高。让农民过上好的生活的根本办法就是教育。

表2 中国2010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统计(按人均纯收人分组 单位:%

注:人均纯收人分组按照近年纯收人增长趋势进行了重新划分.

摘编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

2.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1)大批农村劳动力闲置,现有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据表3可以得知我国现有劳动力是67113,而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是41418,约占总农村劳动力的62%,我国还有将近40%的农村劳动力是闲置的。现有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开发,或者说现有的人力资源尚处于浪费状态。

表3 中国2010年各地区乡村人口和乡村就业人员统计

摘编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

(2)农民缺乏社会保障

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农民过上有尊严的生活,现在的农民只有在家乡才有尊严,一到城市,就被冠以“农民工”的头衔,他们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农民”的身份。农民缺乏社会保障,更加剧了农民的就业压力,他们上有小下有老,小的要学习要生活,老的生病养老对他们的压力也很大,农民是中国的庞大的弱势群体,他们的保障是我国社会全面进入小康生活的关键所在。

3.农村的教育落后

(1)师资力量薄弱

据2011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在农村,平均每个小学老师负责个16.7小学生,每个初中老师负责14个初中生,每个高中老师负责15.5 个高中生。农村教师不仅数量少,而且素质也比不上城市,即使在农村有教的好的老师也会调到城里去任教,优质的教师资源也不断地流失,这给师资力量本来就弱的农村雪上加霜。还有的边远地区,根本就没有正规的教师,刚毕业的大学生毕业生不愿意去艰苦的地方任教。

(2) 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缺失

农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职业技能教育或者培训,在外就业自然就处于劣势,他们通常做的是一些出卖汗水的活。追根溯源是因为在农村缺乏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即使有的在农村上过一些职业教育课,但是现在的职业教育学校大多只讲理论知识,而实际操作却很少。部分地方虽办有成人培训机构,但那也只是流于形式,装点门面而已。

(3) 农业科技带头人数量少,接受继续教育机会少

农村要发展,必须的依靠科技,而科技带头人就是科技的传播者,国家实施的“绿色证书”政策,增加了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可是这些也远远不够农村实际的发展。农业科技人员继续教育机会少,一是没有很好的途径让农业科技的人才去学习,二是没有专门的资金资助他们去学习。

二、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策略

在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也是很正常,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并且针对问题去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形成制度和政策,把它们有效地实施,让新农村建设更顺利地完成,以下即是针对以上现状提出的对策。

1.加强思想认识

(1)强化政府官员思想认识,加强政府引导

政府官员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起着指导、监督管理的责任,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离不开政府。在外部,国家应出台相应的绩效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状况作为官员绩效考核指标,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各个方面用法律和制度的手段保障顺利完成;在内部,政府官员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自身要认识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手段。

(2) 解放农民的思想,更新农民的观念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顺利实施不仅需要外部力量的努力,更需要农村内部农民的努力和坚持。农民要解放思想,大胆学习,放手拼搏,要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政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向其传播积极的思想和更新科技知识,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能尽快赶上发达地区的思想。

2.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

(1)强化农村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学生以后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地位很关键,据表2,全国还有5.7%的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很有必要,消除文盲,增强学习能力。此外,农村基础教育应该针对当地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教育,不应以升学为目的,农村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源去建设,最好就是当地的人力资源,农村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时就应该有目的的传播一些农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可以专门制定一些课时用于学生去学习观摩和亲自动手操作农业技术。

(2) 建立完善的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体系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配置,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在农村许多家庭的想法就是让孩子们跳出龙门,为了让下一代人跳出龙门,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可是真正当他们的孩子跳出龙门后,他们的生活就一定会过得好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农村同样需要人才,农村同样有发展前途。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来进行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作用是一样的,要转表歧视职业教育的错误观念。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设置合理的适宜当地需要的农业专业,课程设置上要重实践轻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的构建,既要重视科技带头人的意见又要注重农民的意见,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接受能力。

(3) 建立便捷的学习组织,调动农民参与度

建立便捷的学习型组织,利用远程网络电视教育培养农民是最方便也是最实惠的方法,还可以引进专家学者回家乡任教,把去农村传播农业等知识作为大专院校的老师晋升条件,制定为去学习农业知识的农村学生减免学费并且回农村工作的政策,鼓励毕业大学生到农村到基层去锻炼。将这些到农村来工作学习的人员按地方建立学习组织,教农民学习科技知识。调动农民的参与度、积极性也是关键,专家学者们愿意来教,可农民不愿意学,那也是白费力气。调动农民的参与度、积极性有两个途径,一是鼓励农民自己创业,创业需要科技知识的支撑,一旦农民选择自己创业就会愿意去学习科技知识;二是当地发展产业,农民以土地或者金钱入股成为产业发展公司的股东,成为股东的农民就会明白产业发展的好坏与自己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他们就会主动去学习怎么让产业发展更好。

3.落实好体制保障、资金保障和社会保障

(1)构建并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体系

建立并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要覆盖到镇甚至乡村最底层的地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做到各个击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村教育的提高,二是农村产业的发展,三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完善。根据三个方面不同的特点在设立分支体系,每个分支体系有专门的机构还得有专业人士负责,这三个方面做好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成功了。

(2)加大资金投入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帮助,需要政府资金的投入,从表4可以看出国家用于农业的支出从2002开始就不断地增加,从2007开始用于“三农”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超过了8%,但是没有超过10%。政府还应该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应该提高在农村工作的老师、医生等科技知识人才的待遇,让他们能长久留在农村,服务农村。增加农业科研项目和经费,鼓励科研院校和社会人士对农业的科研创造,鼓励农民自身探索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对回乡创业的农民给予贷款优惠,在资金上大力支持他们。

表4 中国主要年份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统计(1997—2010)

注:1.从1998年开始.“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包括增发国债安排的支出.

2.从2007年起.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因报表制度调整.口径与往年不同.本表中的支农支出仅为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

摘编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度,乡村与城市一样,农民也应该享受城里人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对从事高危行业的农民还应为其购买意外保险。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光靠政府的能力去完善其社会保障存在一定难度,我们应号召全社会力量去帮助我们能帮助的农民。让农民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能让年老的辛苦了一生的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再让年过半百的农民还漂流在城市。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关系我国的民生大计,加强农民的技能、提高农民的素质是关键,建立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经济是基础。在不影响环境的条件下,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竭尽全力去发展农村人力资源。我相信在政府及各方的努力下,新农村建设必将能在最短时间内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年鉴编委会.中国农业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2]万举.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2(6):68—70.

[3]李恺,李崇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3(8):13—15.

[4]刘进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3,(12).

我国农村现状范文4

关键词: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原因

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农村的河流、湖泊、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土壤水和地下水体的总称。水环境既是农村大地的脉管系统,对雨涝起着调节作用,同时又是农业生产的生命之源。因此,保护好农村水环境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

1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近10年来,我国农村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水环境状况越来越恶化,大部分水源中重金属、氨氮、总磷、化学耗氧量、大肠杆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农村面源污染的特点是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面源的监测、管理及污染控制比较复杂。在农村大部分集镇周边河流均存在被污染的现象,不仅造成粮食减产[1],而且使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基本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据调查,我国患病人群的88%、死亡人数的33%都与生活用水不洁直接相关。农村水环境的恶化,不但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稳定。

2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原因

2.1化学肥料、农药的大量使用

我国农村有机肥料施用的大幅度减少和氮、磷、钾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化学肥料使用的快速增长,其结果导致氮磷钾使用不平衡、土壤板结、耕作质量差,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和水分易流失,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湖泊富营养化[2]。我国农药总量由1989年的20.62万t增加至1997年的39.45万t。农药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来自于:直接向水体施药;农药通过雨水或灌溉水由农田向水体迁移;农药生产、加工企业废水的排放;大气中残留农药随降雨进入水体;农药使用过程中,雾滴或粉尘微粒随风漂移沉降进入水体;施药工具和器械的清洗等。一般来讲,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物上,而80%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并在灌水或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污染地下水。

2.2乡镇企业污染物的排放

改革开放带来了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复苏和兴起。由于乡镇企业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使得周边环境严重污染,乡镇企业每年有大量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其中,废水排放达30亿t,化学需氧量排放300万t,固体废物排放量达3 000万t,严重污染了农村的水环境。许多乡镇企业(主要集中在造纸、印染、电镀、化工、冶炼、矿产、机械加工、建材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向河沟、水库和农田,大量杂乱堆放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又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了二次污染。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实行对环境污染的严厉制裁后,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郊区或小城镇,一些电子、机械废旧垃圾性物品也转移到农村。目前,农村工业污染已使全国20万km2的耕地遭到严重破坏,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水环境的污染。

2.3污水灌溉

由于大量未经处理污水直接用于灌溉,水质超标、灌溉面积盲目发展,已经造成土壤、作物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污水灌溉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接危害着污灌区的饮水安全。污灌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污水处理跟不上,污灌水质超标,城市及工业废水排放量低,缺少必要的污水处理措施。二是污水灌溉面积盲目发展,监控管理体系不健全。污水灌溉大都是农民自发的,农民在缺乏正常灌溉水的情况下,自发引用污水作为农业用水的水源。虽然颁布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但由于污灌水质无人监管,灌溉部门没有按标准把关,导致污水灌溉面积的发展存在严重的盲目性。三是河道灌溉功能退化,在城市郊区大都变成污水排放的河道。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河道的管理未纳入城市的规划,致使有些污灌用水的河道变成城市污染工业废水排放的河道,久而久之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污水河。

2.4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消费需求增大,消费种类也从猪向牛、羊、禽等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我国畜禽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各地在城镇郊区附近建立了一大批养殖场,由原来农村的分散养殖变为集中养殖,由此带来了畜禽粪便废弃物的排放处理和污染问题。

2.5居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

我国生活垃圾数量巨大,同工业垃圾一样,生活垃圾利用率极低,大部分都露天在城郊和乡村存放,不仅占用了大片的可耕地,还可能传播病毒细菌,其渗漏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大量生活垃圾的产生和累积,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3-4]。

3参考文献

[1] 周静,崔键,梁家妮.冶炼厂综合堆渣场周边水质和稻米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S2):349-352.

[2] 彭举威,汪诚文,付宏祥,等.我国农村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28(2):44-45.

我国农村现状范文5

一、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现状

在金融生态的众多要素中,法制环境至关重要,因法制环境维持着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性、稳定性、平衡性和创新力,决定着金融生态环境的生存和发展。当前,我国已经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等多部法律,这些法律对维护我国金融秩序、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还无专门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的法律条文,现有的也是一些等级较低的部门规章,权威性较差,并且还存在一些操作性不强的政策性规章。所以,当前无论是农村金融发展还是从前几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都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地步。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广大农村占有率高于80%以上,但是我国至今无任何一部法律涉及合作金融,对合作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性质、组织以及权益都没有明确。对此,如果牵扯到权益纠纷或者经营过程出现问题,行政方法就成为其唯一解决途径,其权益就难以得到很好保护。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发放贷款面临的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的规定不利于推进农地抵押。根据《担保法》、《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有关规定,严格限制了我国农村可以用于抵押贷款的土地物权范围,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不得抵押;而对于农民而言,其最大家产就是住宅和耕地。

(二)农村金融生态调节机制失灵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金融生态系统也一样,但是其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在外在因素影响超过一定极限时,外在影响就完全取代自我调节机制,金融生态也就因此失去了平衡。

1、农村信用社在广大农村处于垄断状态

这种情况的存在,极大降低了农村金融主体改善经营机制的激励,从而形成农村金融主体的业务创新基本停滞、资产质量下降、经营效益不佳的局面。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安排未能提供与农村经济结构相匹配的有效金融服务,从而引致了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失衡与不适应,失去了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互动调整机制。

2、禁止民间资产进入农村金融,不利农村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一方面存在大量剩余资金,另一方面又紧缺资金。由于长期我国“重工轻农”的影响,农村已经欠上较大口子。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存在正规金融机构数量少、网点分布不合理、金融工具单一、体制僵化、作风官僚等现象,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的需求,无法满足农户和部分乡镇企业的金融服务。

(三)农村金融主体缺失,资源供求失衡

农村金融仅停留在存贷机构发展,而保险、信托及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拓展不足,区域布局失衡严重。国有商业银行从县级市场退出,撤并农村网点,收缩贷款权限,而作为主力军的农信社也走上撤并之路,这就造成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稀少的局面。此外,严格的金融管制阻碍了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创立,增加了农村资金外流,减少了农村资金供给来源,造成农村金融生态主体缺失,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二、构建我国和谐农村金融生态对策

如何完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是破解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课题。为此,笔者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法律和执法体系

完善健全的法制保障,对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因为农村经济金融薄弱,更需要不同于一般的经济环境的法律保障,特别是在保护农民和相关农村经济体的既得利益、预期利益等方面加大立法力度,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比如:尽快出台相关合作金融的法律制度,完善《担保法》、《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中的有关规定,取消农村土地不可以抵押的相关条款。另一方面,完善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司法力度,打击农村金融犯罪。由于现在农村金融执法成本过高,笔者建议尽快建立一套处理农村金融案件的简易程序,创建一个良好健康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金融市场

要实现城乡金融的协调发展,必须改革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从根本上说要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城镇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市场运行和谐统一,促进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从需求和供给上束缚了农村经济发展,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偏向城市的发展策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对此,只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消除“二元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促使农村资金在供应量上放大,同时也会促使农村资金在需求量上放大。进一步完善支农惠农金融政策,引导更多资金回流农村、农业,增强货币在农业创造能力和农村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实现农村经济体系内资金的稳定、健康、自主、有序的乘数循环流转,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三)完善金融风险的预警和规避机制,建立有效担保机制

我国农村现状范文6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8-0021-03

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依靠投资、出口已经难以保持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拉动消费需求成为拉动和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其中,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存在着巨大的挖掘空间。

一、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

第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偏低。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年内平均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额。2002―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834元提高到3224元,增长75.8%,年均增长11.9%;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0%。2007年,农村居民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的人均支出水平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63.7%、84.2%、91.2%和85.6%;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方面的消费水平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1.6倍、45.3%、1.0倍和28.7%。2002―2007年,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逐年下降态势,由2002年的46.25%下降到2007年43.08%。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反映贫富状况的通用指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在50%-59%为温饱,在40%-49%为小康,在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根据上述标准,现阶段我国农民的消费处于小康水平,且消费水平逐年有所提高。然而,农村居民消费增’速低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如表1,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绝对数偏低,不足全体居民消费的1/2,不到城镇居民消费的1/3,且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绝对差距继续扩大。

第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步改善,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差距。消费结构是指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随着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农村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逐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向着逐渐降低生存消费比重、不断提高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比重变化,基本生存资料中的食品支出比重逐渐下降,其他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支出比重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支出由2002年的人均528元提高到2007年的950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8.8%提高到29.5%。另外,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比重稳步提高。2007年,农村居民用于这3项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0.2%、9.5%和6.5%。其中,交通通讯支出比重提高最快。虽然农村居民消费逐渐升级,但升级速度在逐年减缓,且与城镇居民相比,消费水平差异进一步扩大。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各类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依次是:食品(36.3%)、教育文化(9.8%)、衣着(10.4%)、医疗保健(7.0%)、家庭设备及服务(6.0%)。可见,农村居民消费层次仍明显低于城镇居民。

第三,农村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与城镇居民差距大。消费率是最终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即消费率=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100%。由表3可知,2003年农村居民消费率为17.96%,不到20%。处于较低水平。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007年降为9.08%。不到10%。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整体上处于低水平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究其原因:虽然近年来随着各种惠农政策的施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但居民对未来预期收入不足,加之受传统储蓄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居民的消费观念还比较传统和保守,他们不可能过多消费,从而造成了农村居民边际消费低的状况。另外。2003年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率相差7.24个百分点,之后年份的差距保持在15个百分点以上。可见,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差距很大,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第四,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差异显著。2007年,东部10省、中部6省、西部12省和东北3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分别为4281元、2938元、2527元和3180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73.2%、77.2%、75.6%和86.1%。这说明,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普遍提高。然而,2007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额为3233元,只有东部10省超过全国水平,其余地区均未达到。若以西部12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为1,2002年西部、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率为1:1.72:1.15:1.19,到2007年变为1:1.69:1.16:1.26。可见,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平均水平存在着明显差距。

二、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来看,消费是由收入惟一决定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随着各种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是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收入。这些收入的增长速度并不快,这是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原因。加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因此,近年来国家在大力减免农业税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同时,其消费水平并未因此而大幅度提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只有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才可能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由于我国农村居民受其收入水平并不高的影响,与他们的物质消费饱和还存在一段距离,这也意味着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二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居民要承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压力。不仅要承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还要独自承受社会和生活保障等方面的风险,因此,农村居民大多数把收入作为一种风险金转向储蓄。此外,我国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把节衣缩食、勤俭节约视为美德。有点钱。还要想着盖新房、子女婚嫁以及治病就医等。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虽然一部分农民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标准是每人每年10元,但大多数人认为:“虽然有一定作用,但作用不大,大部分的费用还是得由自己来承担。”因此,农村居民不得不为“生、老、病”作大量的储蓄。

三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我国农村的消费信贷环境缺乏。当发生春耕、买房、生病、为子女筹办婚嫁缺钱时。80%以上的农村居民是通过向亲戚、邻居或

朋友等民间借款来度过所需之时。而能够最终通过银行或农信社取得贷款的农户少之又少。究其原因,目前适合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品种很少,且贷款手续繁琐,不是需要担保人,就是需要物质抵押,门槛高,能够取得信用贷款的农民并不多,大部分农民对此望而却步,甚至有很多农户即便是缺钱,也从未向银行或农信社申请过贷款。与此同时,由于没有良好的政策及充足的资金支持,村里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消费信贷宣传不到位以及农信社缺乏个人信用评估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等诸多原因。都制约着农村消费信贷的进一步发展。当然。即便现在消费信贷已经很完善。由于农民受到传统消费观念、小农思想以及“量入为出”习惯性消费理念等影响,目前农民也无法接受超前消费和贷款消费。

三、进一步发展我国农村消费的对策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提高农民收入。为了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加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另外,对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也不能忽略,要加快并保质保量的建设农村文教娱乐设施。加强对“农家乐”等副业的扶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以此副业为龙头,带动农民步入市场,创收增收。此外。必须调整农业的产品结构。开发名优特新产品,增加优质产品的比重。适应市场要求,发展经济作物和具有地方特色、品质优良、高附加值、开发前景广的新产品,使农民在产品开发中不断增加收入。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高产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把农业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农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第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农民的储蓄趋向,拉动消费。虽然我国广大农村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参合率达到90%以上。但保障水平仍然很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给予补助,而且地方政府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不低于10元给予补助。参保农民个人每年交10元,这相当于每个参合的农民年人均大病统筹资金为30元,这仅为城市的1132。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力度。另外,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结果显示,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后,农民可支配收入将减少768亿元,然而,可以得到2688亿元的养老保障。与农民自己储蓄养老相比。可以减少储蓄1880亿元。因此。应尽早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消除农民即期消费的“后顾之忧”,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

第三,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村金融供给能力。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2008年工作会议上表示,要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将更多的改革资源投入到农村金融领域,更好地统筹城乡金融发展。各级政府应积极响应和配合中央的相关政策,充分考虑农户的收入来源、未来经济承受能力和信贷风险。采用贷款证、农户联保贷款、抵押贷款、担保贷款、教育贷款和信用贷款等多种形式发展农民消费信贷。同时,针对农村特殊的金融环境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使农村金融活动更为合理健康的运行。另外,建立信用风险测评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事业,使之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8中国农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我国农村现状范文7

关键词:农村金融 现状 改革思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城乡差距大、农民收入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经济需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农村金融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经济。因此,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前提。

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

1、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趋于完善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逐步成长、趋于完善,形成了以正规性金融为主导非正规金融为补充的金融体系,共同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1)正规金融机构。①中国农业银行。农业银行于1979年重建,其初衷是为了支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既经营商业性业务,又经营政策性业务。农行的业务基本与农业农户无直接关系,其贷款的绝大部分都投入了国有农业经营机构(如粮食局和供销社)和乡镇工业企业,且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一直进行着商业化改革。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1994年成立的一家政策性银行,其建立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为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相分离的重大举措。农发行的业务也不直接涉及农业农户,其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③农村信用合作社。它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目前,农信社是全国法人机构最多、从业人员最多、城乡分布最为广泛的金融机构。④农村邮政储蓄。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原来只吸收储蓄,再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以转存利率与吸储利率差额作为其收益来源。2003年8月后这一资金运行格局有所改变,直到2007年正式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存贷业务。

(2)农村非正规金融。农村非正规金融是指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我国的非正规金融包括已关闭的农村信用合作基金会和各种民间金融。

我国的民间金融主要有三种形式:①无组织无机构的个人借贷和企业融资(如企业相互融资、企业非法集资等)。②有组织无机构的各种金融会(如标会、摇会、抬会、合会、呈会),国外称作循环储蓄和信贷协会,属于互助资金性质。③政府没有认可的有组织有机构的各种融资形式,如私人钱庄、典当行、基金会等。

2、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仍存在诸多问题

(1)现有农村金融组织资源供给不足。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并不面向一般涉农企业和农户贷款;农业银行虽然有涉农贷款,但主要面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很少向农户贷款。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以下)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以后,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四大商业银行的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从业人员逐渐精简,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2007年末,县域四大商业银行机构的网点数为2.6万个,比2004年减少6743个;金融从业人员43.8万人,比2004年减少3.8万人。其中农业银行县域网点数为1.31万个,比2004年减少3784个,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的比重为10.6%,比2004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

在四大商业银行收缩县域营业网点的同时,其他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也在减少。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分别比2004、2005和2006年减少9087、4351和487个。2004—2006年,除四大商业银行以外的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年均下降3.7%,截至2007年末,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可见,能够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组织资源短缺,是造成我国农村资金供给不足的一个制度性原因。

(2)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足。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大多数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而且在运营中多靠政府扶持。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单一、实力较弱、服务范围有限、支农力度不够,基本以承担粮棉油收购为主要任务,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作用较少,对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支持也有限。截止到2006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为8844亿元,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而言不仅总量太过有限,而且增长缓慢。

(3)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选择性贷款现象严重。农村信用社的分支机构基本覆盖了广阔的农村,但是由于受到商业因素的考量,农村信用社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采取选择性贷款。这就决定了其放贷的范围、对象都具有严重的局限性,一般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不断降低。同国有商业银行相同,在追求利润和加强风险控制的强烈要求下,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也存在向城市及大型乡镇企业流动的趋势。作为主要面向农村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户的正规金融组织,其经营业务“非农化”倾向相当明显,可以说已经基本上抛弃了“合作”这一原则。

(4)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比例仍然较高。由于农业贷款的高风险、基层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够完善、人员素质低下、信用环境差,加上农业保险、信贷抵押担保等发展滞后等原因,不良贷款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金融机构。2007年末,全部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平均占比13.4%,远高于同期全国四家大型商业银行8.4%的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2007年末,东北、中部和西北地区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9.9%、20.4%和16.4%,高于全部县域平均水平16.2、7.0和3.0个百分点。

(5)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农村金融机构却很难发放。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出现小额农贷冒名借款、化整为零、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放贷成本高,出现小额贷款不想放、大额贷款不敢放的问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致使很难使用依法、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清收贷款;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小额农贷风险很大。

二、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思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将农村金融上升到了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1、稳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建立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金融机构体系

(1)逐步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功能。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转型,激发其经营活力,强化其政策性支农作用。一是要重新对农业发展银行进行市场定位,进一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结构,逐步将支持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二是要改变目前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资金来源不稳定的现状,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和建立农业发展基金面向农民筹资及境外筹资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2)继续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加强其合作金融功能。一方面,应当明晰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结构,增强其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能力,调动内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经营较好、更适合商业化运作的农村信用社,应转变其为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政策性贷款的农村信用社可以归入国有或地方的政策性银行。通过政府注资、人民银行再贷款来解决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问题。另一方面,坚持农村信用社县(市)法人地位的长期稳定。《决定》要求继续“改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保持县(市)社法人地位稳定,发挥为农民服务主力军作用”。

(3)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大商业金融的支农力度。商业金融应引导商业银行转变经营理念,引进先进的客户分类管理方法,在便于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经营自,通过利率覆盖风险,增加在农村的金融投放,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比重。有些支农贷款可以委托商业银行发放,政府给予贴息。

(4)适度放宽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具体来说,一是要把高利贷与正常民间借贷区分开来,用法律保护合法的民间金融活动;二是对规范的又具有一定规模的民间金融,政策上允许在自愿互利的条件下,按照合作金融原则组建比较规范的民营信用社;三是通过加强对金融中的监管和存款保险体系来防范和控制风险,积极发展各种民间金融组织,吸收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拓宽农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资金需求。

2、加速推进农业担保和保险业务,分散和降低农业风险

适当降低担保机构设立门槛,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有条件的地区,可由政府出资、农民和农村企业参股,成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制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如增加存货、应收账款等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发农产品期货新品种,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鼓励发展以农业订单为依据的跟单农业保险,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拓农村保险市场。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信贷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建立功能完备、分工合作、竞争适度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3、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利用政策扶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

一方面,农村金融组织地域分散、规模不一、形式多样,因此对农村金融组织要执行有差别的监管政策。另一方面,通过财政补贴、担保或税收减免等措施促使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实行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税收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经营。努力探索货币政策与财税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监管政策的配合,建立起激励有效、风险可控、协调配套的政策扶持体系。

【参考文献】

[1] 袁冰: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现状、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7(3).

[2] 徐德富、周凌峰: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分析[j].决策探索,2007(9).

[3] 王俊川: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重视[db/ol]. http://,2008-09-28.

我国农村现状范文8

【关键词】农村金融 现状与问题 发展对策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是一种以正规性金融为主导、非正规性金融为补充的体系结构,正规与非正规金融互为补充,共同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一)正规金融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1.中国农业银行:支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既经营商业性业务,又经营政策性业务,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开始进行商业化改革。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

3.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

4.农村邮政储蓄:吸收储蓄,再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开展存贷业务。

(二)民间金融形式

农村非正规金融是指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目前,我国的民间金融主要有三种形式:

1.无组织无机构的个人借贷和企业融资(如企业相互融资、企业非法集资等);

2.有组织无机构的各种金融会,属于互助资金性质;

3.政府没有认可的有组织有机构的各种融资形式,如私人钱庄、典当行、基金会等。

二、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虽然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已经达到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但gdp 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与大城镇的经济发展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农村金融体系未能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其自身发展还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造成了农村资金匮乏,使其不能充分发挥潜在优势。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单一,金融机构匮乏

目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已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驾马车”共存的局面。但是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业务经营范围十分单一,专门行使粮、棉、油收购贷款资金的封闭管理,业务空间日益狭小;本来“重农”的农业银行将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农村网点大量撤并,人员锐减,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上投入相对较少。因此支持“三农”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农村信用社身上,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为单一。

(二)农村信用社包袱沉重,力不从心

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又受到资金规模、硬件设施、业务品种、结算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不高、经济效益欠佳和人员素质欠缺等问题,肩负的职责与自身的能力不相匹配,致使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力不从心。

(三)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外流严重,金融机构撤离加剧

农村政府指导下的政策银行,众多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保险,邮政储蓄等等机构更多的成为名义上支持农村建设的机构,这些机构更多的将农村资金流向上级城市,正式的金融机构实质上并未履行农村金融资金供给的责任。除此之外,大量国有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金融体系中撤离,据不完全统计,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机构达到4万个。农村金融机构中有限资金的外流加之国有商业银行的纷纷撤离给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困难。

(四)农村贷款利率偏高,利息负担较重

目前,农村金融贷款利率偏高,加重了农民的贷款利息负担。尽管中央规定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的区间,但由于农村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其贷款利率不但不可能下浮,而且也不愿意低浮,使农民贷款优而不惠。

(五)非正规性金融服务活跃但问题突出

与农村中正规性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相比,农村中非正规性金融服务非常活跃,主要是民间的、地下的借贷需求增加,规模不断增大。这些金融服务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优化资源配置、便利交易、补充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作用,但是,这些金融活动风险大、利率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影响了正常的金融只需,加剧了农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六)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农业是高风险的产业,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当前我国农村保险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对风险控制的需求。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特征,加上不可预测因素多,预期收益低,与保险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相左,各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农业领域,积极性低。

(七)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足

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大多数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而且在运营中多靠政府扶持。支农力度不够,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作用较少,对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支持也有限。

(八)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农村金融机构却很难发放。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放贷成本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致使很难使用依法起诉、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清收贷款;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小额农贷风险很大。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 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尽可能地发展多层次的网点。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适当发展农村互助性金融组织和互助性担保组织,逐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二) 继续推动和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强其合作金融功能

积极拓宽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渠道,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涉农产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和开发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提高盈利水平。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

(三) 加速推进农业担保和保险业务,分散和降低农业风险

适当降低担保机构设立门槛,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发农产品期货新品种,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信贷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建立功能完备、分工合作、竞争适度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四)建立农村利率定价机制,降低农民贷款成本

制定符合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特点的利率管理政策,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支农贷款要实行优惠利率,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收益。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增加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优惠贷款利率,以降低农村居民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农村居民的融资成本。

(五)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

利用政策扶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对农村金融组织要执行有差别的监管政策。通过财政补贴、担保或税收减免等措施促使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实行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税收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经营。

四、总结

农村金融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尽管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不高,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但是,通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自身各方面的调整,农村金融体系一定会逐步完善与健全,将会为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贞,肖庆业.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老区建设,2008:19-20.

我国农村现状范文9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农药;基础设施;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一)滥用化肥

因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民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这不仅造成了化肥的浪费,而且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长期超标施用化肥会使土壤结构破坏,使土壤酸化、盐碱化,甚至板结,降低土壤保肥保水能力,造成农作物减产,多余的化肥还会随雨水进入其他水域,当流入的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后,就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土壤结构破坏后残余化肥极易渗入地下水系统,引起地下水的污染,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二)滥用农药

因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的欠缺,农民滥用、错用农用药物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严重毒害环境,农用药物中的有毒物质尤其是重金属进入环境后,通过食物链进入生态系统中,最终经各级消费者的富集作用加倍聚集于人体,积累到一定量后引起中毒。[1]此外,滥用农药还易造成生态系统中其他以害虫为食的有益动物的大量减少,使生物多样性受到极大影响,打破原有生态平衡,而且经常使用农药,害虫、病菌会产生抗药性,这样导致农民加大用药量和用药次数,进而使生态环境进入恶性循环模式。过量的农药还会随雨水渗入土壤,流入其他水体或地下水系统,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和其他生物。

(三)地膜问题

农村地膜存在清理不净、处理不当的问题,地膜残存于土壤中极难降解,它会降低土壤的通透性,影响农作物根系的吸收能力,从而影响产量,清理出的地膜随意堆放,风一吹,河道里、树枝上、屋顶上到处挂满地膜,严重破坏农村景观。

(四)焚烧秸秆问题

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有害物质,严重危害人体呼吸系统。焚烧还容易引燃周围尚未收割的农作物、树木、房屋,给农民的生命财产全带来隐患。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还会杀死土壤中的有益生物和有益菌,致使土壤微生物环境遭到破坏,由此看来焚烧秸秆不仅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带来安全隐患,还严重污染、破坏环境。

(五)人畜粪便处理问题

农村人畜粪便不科学处置,人畜粪便清理出来后露天堆放,或直接作为肥料施到农田中,粪便中的虫卵、病菌、会进入空气、土壤造成污染,甚至使人畜感染疾病。另外粪便的臭气严重影响空气的质量,这种不经无害化处理而露天堆放的做法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二、导致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环保意识有待加强

乡镇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片面,没有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注重经济效益,轻环境保护,盲目招商引资,忽视环境污染带来的负面效

应。另外,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对环境现状、污染危害认识不够,日常生活随意倾倒生活垃圾和排放生活污水,甚至倒入周边的河流、湖泊,导致垃圾成堆成片、污水横流。

(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欠缺

由于经济欠发达和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地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部分农村地区无力建设垃圾收集池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农民只能随意丢弃、随便倾倒,形成了“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被动局面。

(三)农村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有的环境立法主要针对城市环境保护,从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情况来看,缺乏对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立法与专门的监管机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还停留在表层上,乡镇级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对农村大气、土壤、水体的环境质量现状没有掌握一手资料,农村的环境问题难以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对农业面源污染缺乏系统、可靠的基础资料,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和资金投入更是极少,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三、加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排污口;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县域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统一规划、建设及管理;着重防治畜禽养殖污染,跟进污染处理配套设施,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围网养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及对工业污染监管,积极防治土壤污染,开展农村生态水系整治修复与农村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探索各种环保设施的长效运行机制,尽快普遍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农村长效保洁队伍,负责环境的日常清扫和垃圾的定期清运,使农村环保卫生有人抓、有人管,有效改善农村环境。[2]

(二)农村环境保护应与现代农业相结合

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如农药、化肥、地膜的不合理使用,畜牧业产生的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等。解决农业生产导致环境污染应当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农业清洁生产,减少化学性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采取测土配方施肥,鼓励并推广秸秆腐熟还田、农家有机肥、绿肥; 使用可降解农膜替代不可降解的农膜; 病虫害采取绿色防控技术,用太阳能诱虫灯、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量。

二是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发展循环农业。主要是加强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通过沼气池发酵,沼气供农户作生活燃料,沼液和沼渣作农田肥料,发展“猪―沼―果”、“猪―沼一菜(稻) ”、“竹一牧一沼一鱼”等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池为纽带,将种植、养殖、沼气、水产等有机结合,组成不同循环类型的生态系统。农作物秸秆可以做秸秆饲料、秸秆气化或种养蘑菇。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来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和产业间协调发展,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从源头上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使禽畜粪便资源化、减量化与无害化,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当地政府应当加大农村环保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如设置垃圾回收站、垃圾桶等,号召居民将垃圾倒在垃圾站和垃圾桶中,以逐步改善其乱扔垃圾的坏习惯。同时政府也可以鼓励农村居民自己创新垃圾循环利用新技术,积极推广垃圾循环利用设备,以弥补能源不足现状。

(四)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对于农村居民,应当加强其环保教育,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政府要定期组织环保工作人员到各个城镇广泛宣传环保教育理念,并张贴环保教育横幅,以强化人们的环保认知。同时还可以开展定期的环保知识讲座,不断强化人们对于农村垃圾的污染认知,确保对垃圾分类,并回收有用的垃圾,从而不断加强自身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深入了解。此外,政府还可以组织各种环保知识竞赛及环保科技发明,以鼓动广大农村居民积极创新,强化环保意识,积极发明新的环保技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农村环境污染。

(五)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源查处力度

农村环境保护污染现象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愈演愈烈之势,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污染制造者的处罚力度过轻,甚至充当保护神的角色。应对重点污染源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各乡镇环保所对所辖区域坚持每周巡查一遍,不给环境违法行为喘息之机。铁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超标、超总量排污的企业,一律予以停产整改。

参考文献

我国农村现状范文10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电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5-0070-02

一、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电商平台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加快,农业网站数量倍增,农业企业开始入驻电商平台或自建电商。总体来说,我国农业电商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和农业电商建设成熟的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找出一种符合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和生产需要的农业电商模式尤为迫切。也是形势所在,要由下至上的考虑和实施农业电商建设,做好农业电商发展的环境建设,电商的发展要依靠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支持,国家一直加大力度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农业数据库、农技数据库进行农业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数据挖掘,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信息保障,数据库中的信息仅为农业管理部门提供了帮助。这些信息直接面向农户或农业企业却失去了效用,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加工处理后,才能变为农户可以直接理解和应用的有价值的信息。但此类有价值的信息由上向下的传递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有价值的信息不能直接有效的传递给农户和农业企业,缺少农业信息服务的平台,农村通信网络建设,农业电商人才培养都要加快速度,农业企业要对电商有正确的认识。

二、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且城乡差距大

现阶段,我国农村电商还有一些重要的制约因素影响其发展,2010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报告还对比了2008~2010年中国城乡互联网的发展差距:2008年,城乡互联网普及率的差距为20.2%;2009年,差距扩大为23.5%;2010年,差距拉大为29.6%。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慢于城镇,而且差距也在拉大,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正在形成。

(二)农村人们的总体消费观念相对落后

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使得农民较少接触社会最新的消费观念。而电商具有跨越时空的差异性,有别于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面对面交易。而农民长期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对此不容易接受。网络交易的虚拟性要想被农民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相对来说,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民在消费观念方面更加现代化(如浙江乌镇每家都开网店)接受电商这种交易方式当然也会更容易一些。

(三)新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人才缺乏

农村电商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系统性工程,一支质量高、结构合理、优秀的农村电商人才队伍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收集、分析人员严重不足,大量的信息资源无法有效被开发,并且基层农村电商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把握能力不强,甚至在部分地区,不仅人才缺乏,还出现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

(四)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相对不完善

我国农村人口地域分布广泛以及交通相对落后的现实造成了农村电商的物流配送难题。当前,大多数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网络只能覆盖到县镇一级,下面的乡村就无法送达,有些偏远地区由于公路交通不便,更是被排除在物流公司的业务范围之外,这样,即使这些地方的农民有电商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农民生产出了相关产品,但无法较为便捷地送达市场。所以农村电商市场要想发展,必然要解决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策

(一)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

电商平台的展开需要完整的网络配套设施、较高的网络普及率的支撑。因此要搞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电话、有线电视的普及率,提高足够的宽带服务水平,并降低成本,减少费用,为开展电商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同时建立大型的综合性的农村信息化网站及乡镇一级的电商网站,引导农民积极进入市场,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地参与电商,使其真正体会到电商的优越性、便利性,改变传统农业流通结构和交易模式。

(二)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我国农产品种类多,生产单位较小,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配送需求属多点次,物流技术难度较高。因此,要认真研究农产品的配送问题,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建设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优化流通机制和过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使得农产品可以快速且低成本地流通出去。

(三)加强农村居民电商的教育培训

要加强农村教育,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使更多的人认识计算机、认识网络,另一方面教会农民如何使用电商平台,即如何在网上搜寻信息、如何在网上进行交易、如何在网上进行结算,使得农民的生产科学化、规模化。在发展农村电商的工作中,要广泛宣传电商的优越性,要让农民看到电商的发展趋势,关键是要解决农民从事电商的内在积极性问题。要纠正农民对于电商的偏见,使农民化被动为主动。如果只靠政府的外力推动,在农村建站点,教给农民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没有使农民看到成效,那么培训往往是走过场。农民看不到其成效,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因此在培训结束后,还要及时组织农民有效开展电商活动。只要农民能从电商中获得实惠,他们就会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服务客户,使自己的生活和当地社会发生可喜的变化。

综合以上所述,电商能够帮助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非常便利快捷的获取有价值的农村信息和商贸信息,因为农业企业在网上直销的销售模式,它具有开放性、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是农业企业当前一种新型销售模式。通过开展网络直销,能够有效控制库存,压缩流通环节,控制流通成本。同时,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及时监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习惯,更好地指导生产和销售。网络本身也是一种媒介资源,通过网络载体可以对产品进行推广和宣传。这样农村电商可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生产,保证农村信息的畅通,并能极大地服务于农村企业和农业生产者,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真正实现了农村产业现代化生产管理。同时也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也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极大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在“互联网+”带动下将进一步促进农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 拌.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J].山西农经,2010(6).

[2] 王伟明.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0).

[3] 于小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经济导刊,2009(12).

我国农村现状范文11

关键词:农业机械;发展历程;市场现状;需求特点

农业机械产业是生产农业机械,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农村副业与渔业提供生产和加工设备的产业。它直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装备及生产手段,对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具有关键性作用。

1我国农业机械产业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基本国情是以农业扶持工业,当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70年代,由于实行计划分配,市场基本没有竞争,农机行业是炙手可热的行业;80年代末、90年代末,市场化把一大批农机企业和农机公司推向了市场的边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计划分配取消,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很多农机企业都随之陷入困境,农机市场开始衰落,农机厂家开始纷纷向其他行业转行。许多企业只有等待或改变,在转型过程中,一批企业成了转型的牺牲品,另一批企业却很幸运地存活下来。

自2002年起我国的年人均GDP已超过1 000美元,按照工业化进程的国际经验,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由农业哺育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的全新发展时期,进入到全党全国整体推进全面小康的新阶段,国家财政有能力加大对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扶持力度;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明确把农机补贴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为各地农机补贴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依据,标志着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依法促进的崭新阶段,逐渐向以工补农阶段过渡。

2005年以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特别是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其效应得到了进一步释放,国家支持“三农”的相关政策逐步落实,如购机补贴政策正在落实到位,将进一步促进农机化的发展,机械化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为了提高效益,一些农机户淘汰老机型,进行更新换代。农民收入增长是农机市场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由于粮、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种植户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农业税的减免使农民得到了实惠,提高了农户对新型农机的购买能力。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和提高农机化水平的投入,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较大地刺激了农机市场的需求,使农机化发展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和支持;在一些区域出现了对农民购买农机放宽银行贷款限制的政策,对整个农机市场的持续走强起到了推动作用,农机化工作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我国农机工业经过5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拖拉机、内燃机、耕作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排灌机械、运输机械、牧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半机械化农具、拖内配件等13个小行业,能生产16个大类、3 200多种产品的完整工业体系,农机工业整机产值在2005年突破了1 000亿元大关。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的巨大变化,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农业机械主导产品有拖拉机、农用运输车、联合收割机、农用水泵、配套农具等。

2我国农机市场的现状

2.1有效供给不足,产品适应性不强

面对市场的变化,少数农机企业开始运用差别营销策略和集中营销策略,实施名牌战略,占领有效细分后的目标市场,对农机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特征做一些初步研究。目前,市场上的农机供应存在或多或少的情况:低质低价农机多,新潮名称农机多,传统小农机多,杂牌农机多,高科技农机少,实用耐用农机少,正品名牌少,性价比高的农机少;农机市场不是没有需求,而是现有产品不对路,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不是农民不愿购买某些农机产品,而是农民不喜欢某些产品。因此,供求脱节也是造成前几年农机市场的疲软原因之一。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对有关农机知识的了解,对假冒伪劣农机的识别水平低。与此同时,农村市场假货横行,部分农民因害怕上当受骗而放弃购买,也严重影响了名优农机产品在农村市场上的销售。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农民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购买力还要大打折扣,抑制了农机市场的发展。

2.2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实际购买力有限

农民收入中,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占很大比重,农产品普遍出现卖难和价格问题,使收入呈现不稳定状态。另外,受下岗职工二次就业、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等影响,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农民收入增幅相对不大。而农民负担不断加重,各种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费用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5%的比例。另外,农民防灾、防病、防老的意识增强,对消费持十分谨慎的态度。种种原因严重阻碍了农机市场潜在需求向现实需求的转化。

2.3市场信息不充分

市场信息不灵,一是影响农民的生产,由于农民不能及时了解到市场上的需求,因此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够适销对路,使收入减少[1-2]。二是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不少地区农民反映,由于不太了解农机市场信息,常常不知道买什么农机好,怎么买,如何用。条件好的农村也只是依靠电视了解一些市场信息,消费观念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一些农民有了钱也不知道如何投资。

2.4流通体系不健全

我国农村商品组织体系上,形成了国有商业供销系统和农村集体、个体商业并存竞争的局面。在目前个体私人流通企业已成为农机流通经营的主体,个体经销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实力不强,经营分散,服务意识淡薄,则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的需要。另一方面,农机市场发育不健全,仍属于初级市场,市场秩序和管理比较混乱,并且农机的行业垄断、地域封锁,地方对外省优质产品进入市场层层设卡,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机市场的健康发展

2.5售后服务不及时

由于农机市场利润薄、维修网点少、交通条件差、通讯设施落后,造成了农机企业在售后服务、维修方面的被动。农机出了质量问题难以及时得到解决,增加了农民消费技术含量较高的农业机械的心理负担。而且由于有些企业认为农民对服务意识的要求不强烈,而有意怠慢农民遇到的各种问题。以上主要是宏观现状的分析,单个企业无法根本改变它,但必须研究它,正视它,并从各方面去适应它。

3当前我国农村对农机需求的特点

3.1潜力巨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耕地面积1亿hm2;相对农业发达国家来说,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如南方水稻的机收比例到 2005 年才达到 20%。据中国消费者协会 2004 年调查预测,在农机市场中仅水稻和玉米收割机今后几年将增长8~10倍。随着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一些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机械将成为未来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消费热点。

3.2分散性

分散性一方面是指地域上的分散,我国农村分布广、居住散,难以形成城市那样的人口和需求集中;另一方面是购买力的分散,虽然农村居民购买力总体规模很大,但平均到每户居民的购买力水平则很低;同时,广大居民消费的范围也比城市居民广,也造成了购买力的分散。农村市场的这种分散性,决定了企业在营销网络的构建上,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要大大的加强[3]。

3.3差异性

差异性是农村市场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特点。一是地区间购买力水平的差异,富裕地区、发展地区与贫困地区,在需求的质和量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二是地区间消费环境的差异,除了基础设施状况不同外,更主要表现在我国平原、山区、丘陵、高原、草地、沙漠、江、河、湖、海,造成不同地形的地区即便对同一农机产品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三是同一地区内不同农户之间的购买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加大,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与尚处于温饱阶段的农民对农机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农村市场不能等量齐观。这要求农机企业在开拓市场时,首先要选准目标市场,同时在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上下功夫,幻想以一种产品“包打天下”是不现实的。

3.4层次性

农村市场的层次性,一是指我国沿海、中部与西部地区消费的梯度性,即产品消费基本具有从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逐步辐射的趋势,农机产品的消费也有这种特性。二是农民消费结构的层次性,在重要商品需求方面,农民选购的次序大致为:首先是生产需要,如化肥、农药、种子、农用薄膜、农用机具等;其次是建房需要,如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然后才考虑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需要。三是农民消费观念、心理的差别,有的地区农民重物质需要,轻文化、服务需要,重积累、轻消费,有的地区则不同。

3.5示范性

农村居民具有浓厚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同时农村居住特点使得邻里、亲朋之间经常走户串门,信息非常开放,且口头传播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某家买了好农机,很快就能为其他家所知道,并能带动一大批,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营销角度看,利用这种示范性是很好的策略。

3.6功能性

我国农机市场基本上还处在比较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阶段,即比较强调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和物质利益,而不太注重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精神享受[4]。如要求农业机械的实用性、耐用性远胜于鲜艳美观、个性展示。这种功能性特点对产品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价廉。在保障产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价格越低越好;基本功能相同的产品,农民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价低产品。二是实用。强调产品的使用功能,并适应农村的消费环境,而对产品形式要求不高。三是简便。要求产品实现其基本功能,而勿需过多的奢侈功能。以联合收割机为例,基本只要能收割干净就可,而对其他附加功能则大可省略。简便的另一个要求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学易修,操作修理越复杂的农机产品在农村越不受欢迎。

4参考文献

[1] 傅东兴,陈斌.目前我国农机市场发展现状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3):4-5.

[2] 李雄川.我国农机市场营销现状及对策[J].农机市场,2003(5):23-25.

我国农村现状范文12

关键词:农村金融;现状;对策

2012年1月6日至7日,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系统总结了近几年来我国金融工作,分析当前金融改革开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作出部署。加快农村金融发展也是此次金融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会议中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机制不健全

1.真正意义上的“涉农”金融机构缺乏

当前,县域涉农金融组织体系由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机构组成,其它金融机构暂未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而真正意义上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只有农村合作银行。农业银行随着近年来股份制改造的实施,大力推行集约化经营,分支机构向中心城镇集中,信贷业务向大中型企业和城镇倾斜,在农村信贷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农业发展银行随着国家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粮食、棉花市场全面放开,政策性信贷业务开始下降,经营性信贷业务逐渐兴起;农村合作银行发展迅速,存贷业务稳步增长,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另外从机构布局看:农村金融机构分布密度相对较小,偏远一级乡镇农户金融需求得不到基本满足。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银行在乡镇没有分支机构,与农户个体没有直接的信贷往来关系;农业银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营转型减员增效过程中相继撤并了大量乡镇级分支机构;邮政储蓄银行近年来虽然机构有所扩张,但其业务较多以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农民、农村个体经济和中小涉农企业的金融服务基本限于农村合作银行。

2.经营机制缺陷

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部分农村金融机构观念转变滞后,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缺乏,特别是信贷投放的激励与约束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信贷管理重风险约束、轻市场开拓;信贷权限过于集中,审批周期过长,手续过于繁杂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力,难以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需求。另一方面缺乏竞争机制的激励,特别是农村合作银行在农业银行淡出后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在缺乏行业竞争、灵活运用市场游戏规则,尤其在贷款利率浮动方面,农村合作银行除小额农贷外贷款利率较多的执行50%~80%不等的上浮。农村金融市场规模效益低于城市金融,盈利能力较低,在缺乏制度约束的前提下,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容易造成农村资金流失,致使涉农金融机构退出农村市场。

(二)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不完善

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策略后,以农业银行为主体的涉农金融机构逐渐减少了县以下营业网点,业务重点也由农村、农业、农民向城市转移,涉农贷款所占份额很低,相当一部分机构仅仅发挥着吸储的功能。以政策性金融为主体的农业发展银行资金运用效益较低,难以实现“独立核算、保本经营、企业化管理”的目标。虽然近年来在经营性业务方面有所拓展,但是“粮食银行”仍是其主要职能。

当前,农村合作银行仍然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出于自身经营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农村合作银行经营以“利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使资金大量流向相对收益较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农户或身处农村的个体经营户以及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难以满足。此外,农村合作银行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仍然是单一的以提供存贷结算为主,保险、证券、等业务较为薄弱,在一些偏远地带甚至还有金融盲区,当地农民没有存款意识,加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理念和自身素质等问题,难以承担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的信贷融资、资金结算、保险、理财咨询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三)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匹配

由于农村金融服务的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农村金融服务难以均衡,因此农村金融发展必须依靠政策扶持,尤其是风险的合理补偿,而目前对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有限,大量的支农贷款、农业保险等金融业务得不到贴息和补偿,导致农村金融供给意愿不断削弱。金融机构对于支持农村经济所承担的风险和损失高于其回报,金融债权很难得到正常维护。涉农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虚假财务信息普遍存在,且相关经济主管部门信息开放度低,不能实现共享,给扶持农村经济的决策和信心造成很大的疑虑。

此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也存在不合理现象:一方面表现在资金外流趋势严重。邮政储蓄银行近年来业务拓展发展迅速,但为有效防范信贷风险,贷款业务起步发展进展缓慢,由此导致相当比例的农村资金通过基层邮政储蓄流出农村。其他金融机构出于强化风险控制和趋利因素考虑,在农村地区吸收的资金向城镇转移倾向十分严重。另一方面涉农金融产品缺乏。除传统的存、贷、结算等金融产品以外,保险、理财等新兴业务在农村发展较缓慢。

二、加快我国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1.必须加快涉农金融机构的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特别是农业银行应加强机构内部建设,扩大涉农服务范围。农业发展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其运行机制,不断拓宽业务范围,从粮食流通领域向农业生产及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转移。农村合作银行应加快改革进程,切实办成为农村、农民、农业服务的社区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要完善服务功能,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开办“三农”贷款等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和符合资质的企业出资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贷款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以金融资本促进产业资本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在乡镇村设立分支机构,发展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发展“小微”金融服务,农村小型经济组织要通过多种方式融资,开发普遍适用的产品和服务,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和服务功能。

2.适当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提供服务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要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活动,通过发展多元化的金融机构来减少非金融性经营活动。

(二)完善支农金融产品加快服务创新

涉农金融机构应大胆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丰富可供“三农”选择的多种信贷服务产品,满足不同性质群体的信贷需求,充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可适时推出结算、汇兑、咨询票据贴现、租赁、保险、信用卡和外汇结算等金融服务。可借鉴小额贷款公司的信贷服务方式,简化程序、减少环节、降低成本,尽可能利用社会信息资源来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贷风险。

(三)构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经济基础条件

通过财政直接投入或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政策性、商业性资金的投入,加强包括交通、水利、电力、教育、医疗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借此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基础。同时还应从制度上加以创新,通过因地制宜成立各类经济合作互助组织来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规模收益。通过这些举措切实增强农村经济的盈利能力,为地方商业性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资金投入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2.推进农村金融公共环境建设

给予金融机构充分的政策支持,探索建立有利于金融业务发展的财务会计、拨备和税收等制度,解决农村金融机构历史包袱问题,支持金融业务和金融服务的改善。

3.完善金融支农政策扶持机制

地方政府要制定出台金融支农扶持政策,通过税收引导、政策补贴等形式,促使涉农金融机构增加农业信贷投入,降低农业贷款利率,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4.建立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

加大涉农金融机构对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风险补偿,建立因国家政策和自然灾害形成金融不良资产的必要的补偿机制;加快农业保险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农村政策性保险机制,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支持和促进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积极发展农村医疗保险,农民养老保险,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保障。

此外应该大力探索推广“协会推荐+联保基金担保+银行放贷”的三位一体涉农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模式。推出适应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的信贷管理模式,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或其它社会资金回流农业领域。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在一定范围内开办贷款担保业务,推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入农业和农村领域。

(四)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相关法律体系

首先,政府应当积极探索解决农户抵押贷款难的新途径。比如,可以积极发展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探索“龙头企业+农村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农户”的“四位一体”经营模式,有效解决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其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国家应制定相关法案,成立存款保险公司,强化其担任机构经理人的权限以及处理问题机构的功能和模式,以迅速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危机;实行强制投保制度,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基金对农村金融的稳定作用。此外,政府应该改革和完善担保交易法,放宽对担保物担保的法律限制,允许在没有司法干预的情况下取得所有权和出售抵押物。最后,为了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政府应该加快建设农村金融支付系统,为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汇兑和清算提供服务;实施差别化的存款准备率政策、税收减免和融资便利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金融结构的再贷款力度,降低同业拆借市场的高门槛限制等。

参考文献:

[1] 谢金楼.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J].商业时代, 2009, (03).

[2] 蔡友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三十年反思[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8, (06).

[3] 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R]. 2008.

[4] 张惠茹.农村金融市场充足性缺口:实证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8, (05).

[5] 秦汉锋.村镇银行制度创新、环境约束及其演进[J].金融与保险, 2008, (09).

[6] 李德.我国村镇银行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探析[J].华北金融,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