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

时间:2023-06-07 09:09:29

老年人的安全护理

第1篇

【关键词】临床外科;老年护理;不安全因素;应对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65-02

外科护理中的医护服务涉及各方各面的操作内容,特别是对老年群体的护理操作更需注重不安全因素的强化防护。为进一步认知老年外科护理的科学、优质方法,本文抽选入本院并行外科手术的老年病人52例,将其设为观察组,住院期间施行强化安全护理模式;并取同期40例老年外科病人为对比组,住院期间施行基础性相应护理,评比两组护理实践成效,将此次调研情况阐述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选2015年6月-2016年6月进入本院并行外科手术的52例老年病人,将其设立为观察组;并取同期40例老年外科病人为对比组。以上两组所选病例都在接受影像学及常规检查前提下,由医师依循相应疾病的诊疗标准实施病症判别,且经手术病理学得到确诊。观察组:29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介于62-87岁间,平均是(72.4±9.17)岁。对比组: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介于61-87岁间,平均是(71.8±9.35)岁。对病人一般性资料展开比较,未见突出差异(P>0.05),两组能够进行同期对照评比。

1.2方法

1.2.1不安全护理因素调研方法

对外科老年病人住院期内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开展系统化分析,仔细回顾每例病人的各项病学资料及有关数据信息,以回顾评估的方法统计整合护理操作中出现的不当及失误行为,并作相应讨论、归纳。

1.2.2护理处理方法

对比组向组内病人予以基础性相应护理,包括:做好外科术准备、辅助病人检查、接送病人到手术室、落实日常护理操作及体征看护等。

观察组以强化安全护理模式施行住院期间的具体医护操作,方法是:(1)强化外科老年护理的风险教育。以不安全因素的数据情况为依据,对外科临床中出现的或潜在的风险因素开展强化防护,规避各类意外医疗事件的诱发主因,并构建具备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应急执行预案,使风险教育活动落实到老年病人医护服务的每一环节中,提升护士安全防护意识与实践操作技能。(2)增强日常安全护理的实施强度。例如,当清扫病房路面时,提醒老年病人谨慎行走或搀扶其走过湿滑地面;帮助老人熟悉病房内部或附近活动场所,谨防其误伤或摔倒;维持病房床铺的清洁平整,协助老年病人翻转身体或起身,使其以适宜休养;对久卧病人施行压疮强化护理,定期翻动其身体,查看可有压疮形成,必要情况可予以50%酒精实施擦拭,缓解受压迫面的局部压力,促使皮肤组织归转到健康状态。(3)注重病房环境、条件的合理调试。老年病房内的室温宜适当,温度不可过冷,并强化保暖操作。若需用到热水袋,要将水温调节到约50度,以防病人皮肤被烫伤。(4)加强老年病人以及看护家属的健康宣教。引导、鼓励老年病人多参与机体训练活动,训练强度从低强度过渡到中强度,以步行、练太极拳等为宜;对意识反应不够灵敏的老年病人,护士协助其转换躺卧,嘱咐家属全天候看护。同时,注重膳食行为方面的科学引导,帮助病人了解自身患病情况,增强老人自我护理、自我防护的积极意识;讲解自主移出引流导管的危害性,避免医护事故的发生。

1.3统计学数据研究

运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对本次所有相关的调查数据予以整合处理,当中,( ±s)表示计量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 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通过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表示为P

2.结果

经评估外科老年护理的操作情况,得出不安全因素涉及多个方面,主要有:滑倒跌倒、出现压疮、自行移出引流导管、膳食行为不当、皮肤烫伤等。评比发现,两组外科老年护理全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情况如表1所示,观察组总计2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3.85%(2/52);对比组总计8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20.00%(8/40)。观察组不当护理情况的出现率低过对比组,差异显著(P

3.讨论

外科护理属临床工作中较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其服务操作质量将关乎病人的预后恢复情况。由于老年人群的机体功能存在显著衰弱、退化等现象,所以增加了外科老年护理的实践难度[1]。从护理防范角度来讲,老年病人护理以“防护为主、安全超前、降低风险、优化护理”作为安全准则[2]。本文落实日常老年护理流程中的具体服务措施,从强化外科老年护理的风险教育着手,增强日常安全护理的实施强度,注重调试病房环境、条件,并加强老年病人以及看护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如此一来,使外科老年护理纳入系统化、优质化服务流程当中,使护理风险降至最低,规避了诸多不安全操作因素。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总计2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3.85%(2/52);对比组总计8例出现不当护理情况,占20.00%(8/40)。观察组不当护理情况的出现率低过对比组(P

综合上述,外科老年护理践行强化安全护理模式,能将安全文化理念融合到每一环节的医护工作中,使护理缺陷行为得以及时弥补,进而降低意外事件的出现率。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骨科老年病人;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29-01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质量和服务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值,骨科高龄患者日渐增多,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满足老年患者健康需求,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势在必行。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石,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我科自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共收治75岁以上的骨科患者100例,通过开展新的排班模式及责任护士分层次管理,对科室老年患者实行一对一的全程服务,责任护士对存在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收到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最小75岁,最大93岁,平均80岁。其中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骨折的52例,骨盆骨折4例,脊椎骨折11例,并脊髓损伤5例,上肢骨折及其他骨折16例,关节置换的8例,带入院内压疮2例,烫伤1例,肛周皮肤红肿、破溃1例。

2主要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其对策

2.1压疮:肌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和皮下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组织破损及坏死。

2.1.1原因:①患者长期卧床,翻身不及时。②高龄患者营养摄入不足,全身营养缺乏,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引起血液循环障碍。③皮肤经常受尿液、汗液各种渗出液的刺激而潮湿,皮肤组织破损。④护理不当。

2.1.2护理对策:①责任护士垫气垫,设翻身卡,床头交接班,每班对全身皮肤进行重新评估,调整护理措施。应勤翻身,1次/2h,告知患者预防压疮的重要性,让患者配合我们的护理,本组16例脊髓损伤患者因翻身到位,定时翻身,均无压疮发生。②加强营养,遵医嘱经静脉供给营养,指导患者进高蛋白、易消化饮食,促进创面愈合。对骨突处予50%红花乙醇按摩,5~10min/次。本组患者中2例带入院压疮,经及时通过静脉供给营养,愈合迅速。③小便失禁者留置导尿管,定时开放,及时更换湿衣服、床单,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④加强基础护理,做好晨晚间护理,为患者床上擦浴,避免用碱性肥皂,并用油性的润肤霜涂抹全身。⑤如发现皮肤已破损,除加强翻身外,予以压疮贴外敷创面,深部溃疡予换药。⑥对带有各种管道者,翻身一定要将各管道固定好,以免压在身下及脱管,挂防管道脱落提示牌。

2.2坠床与跌倒:骨科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如合并有各种慢性基础疾病,更容易使骨科老年患者发生跌倒。

2.2.1原因:①虚弱、晕眩致步态不紊,平衡功能失调,控制能力下降。②老年痴呆患者由于定向障碍,找不到自己的房间,给看护带来很大的困难。③患者有不服老、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不愿意让专人陪伴,不听医护人员劝解。④药物因素服用一些镇静药或降糖药削弱其认识能力。

2.2.2护理对策:①勤巡视病房,设温馨提示牌,尽量使用手杖、轮椅等助行器。②病房地面平整、干燥,不设台阶,病房内光线充足,设地灯,厕所应设扶手。③对需服用药物治疗患者护理人员应了解其不良反应,有针对性加强护理。④对固执、偏激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有耐心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加强观察和护理力度,夜间休息加用床栏,呼吸器放在患者易于拿取的地方。本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40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骨关节病25例,护理得当,无1例发生跌倒。

2.3烫伤

2.3.1原因:老年患者感觉敏感性下降、热水袋温度过高或直接接触皮肤、患者麻醉后局部感觉减弱。

2.3.2护理对策:①严格掌握热水袋的温度,不超过50℃,严禁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要用毛巾包裹,对使用热水袋者,严格交接班,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②对于感觉麻木的患者,使用热水袋及理疗时尤应注意,使用特定电磁波(TTD)治疗,灯头距离与照射皮肤需>30cm,照射时间20min/次。加强护患沟通,履行告知义务,可以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2.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4.1原因: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老年病人血液循环差。

2.4.2护理对策:①主管护士按时给病人活动双下肢,按摩双下肢的肌肉。②鼓励患者在床上主动活动踝关节、膝关节,病情允许时早下床,进行行走练习。③密切观查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即足背动脉是否可扪到、足部皮肤温度、趾端甲床颜色及活动情况。出现肢体末端颜色苍白或青紫,肢体并发冷、感觉减退及麻木、巨疼等,及时向医生汇报。

第3篇

【关键词】 老年中风患者; 不安全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6-0106-02

在临床上,中风是较为严重的疾病,也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其高发人群为老年和青年,严重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除了需要对中风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外,还需要进行科学的临床护理,确保患者更好的康复。因此,在本次的临床研究中,主要针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中风患者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对策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将具体的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中风患者126例,其中男60例,女66例,年龄52~75岁,平均(61.10±1.12)岁。60例男性患者年龄56~75岁,平均(60.10±1.02)岁。66例女性患者年龄52~72岁,平均(62.20±1.13)岁。126例老年中风患者病程在3~9个月,平均5个月。

1.2 方法

1.2.1 护理不安全因素 通过对126例老年中风患者的临床护理,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不安全因素。(1)部分护理人员专科护理知识比较欠缺,部分护理人员由于参加工作时间或进入专科工作的时间较短,工作经验不足,对老年中风患者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的发现和做出反应,进而导致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存在[1]。(2)护理人员缺乏护理安全意识,很多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缺乏安全意识,无法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且采取防范措施解决,进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如针对一些意识不清的患者没有严格翻身导致压疮发生,躁动的患者没有预见性的使用约束带,导致非计划性的拔管等。(3)缺乏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由于护理的对象是老年中风患者,这些患者在情绪上波动很大,或因脑部损伤反应慢、接收能力差,不愿或不能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等。而在这个时候,护理人员简单的认为我说过的话你就应该记得,不仔细了解患者的接受情况,导致患者发生跌倒、受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也影响到护理中的安全,不利于患者疾病的良好康复[2]。(4)环境方面的因素,如病房、走廊地面湿滑,浴室没有防滑垫等。

1.2.2 对策 针对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首先,由于护理人员专业护理知识的缺乏导致安全隐患,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的培训,进一步强化专科护理知识,规范护理操作等,在培训之后,还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了解培训的效果[3]。其次,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充分的讲解在针对老年中风患者的护理中容易出现哪些不安全事件,并且提醒护理人员在护理中进行注意,并且告诫护理人员在护理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的发现不安全因素,将危险消除在萌芽中,确保老年中风患者的生命安全[4]。再次,护理人员还应该学习相应的护患沟通技巧,及时的安慰老年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5]。最后,加强人性化管理,及时改进配套设施,为这类患者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也能降低护理风险。

1.3 护理效果评定标准

对这126例老年中风患者在采取安全对策之前和之后分别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分为三项评定标准。非常满意:护理人员操作熟练,护理态度良好,与患者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基本满意:护理人员护理操作基本熟练,护理态度较好,与患者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不满意:护理人员操作不熟练,护理态度不好,与患者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在采取安全对策之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采取安全对策之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针对老年中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其安全防护是否到位已成为当今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还要利用医院现有的各种资源建立防护措施,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除了患者的自身因素,尽可能地避免其他环境问题对患者造成的损伤,重视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并对患者的机体状况做出正确评估,尽可能地创造适合老年患者治疗和恢复的环境。另外,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使患者的家属能了解患者疾病的情况和治疗的进展情况,并且要求患者家属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更快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6]。(2)加强对患者安全防护知识的宣传,使患者能够了解如何更好的进行自我防护,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更好的促进自身机体的良好恢复。患者的良好康复需要患者自身、患者家属、医院三方因素的共同努力,才能够确保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在采取安全对策之前,126例老年中风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的总满意率为83.3%,在采取安全对策后,126例老年中风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9.2%。通过对老年中风患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能够大大的提高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桂琴.老年中风患者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12(4):121-122.

[2]郝桂兰.老年中风患者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首都医药,2012,3(8):140-141.

[3]许倩茹,赖敏贞,黄秀凤.提高老年中风患者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4(8):159-160.

[4] Wang J, Yin L, Han J. Nursing job insecurity and prevention [J].Jilin Medicine, 2013,24(1):104-105.

[5] Lin L P. Stroke patients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medicine nursing[J]. Chinese Medicine,2011,11(7):191-192.

第4篇

【关键词】 老年; 护理; 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5-0080-02

护理安全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预防和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是医疗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所在医院自2012年起采取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一级甲等医院,分为内、外、妇儿、急诊四个临床科室,内科没有细致的分科,属于综合内科,收治的范围很大,有呼吸、消化、神经、心血管、脑血管、内分泌等各个系统的疾病,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复杂,患者经常同时并发好几种疾病,医护人员相对短缺,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笔者所在科室的患者年龄偏大,以50~80岁居多。因老年患者各个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认知迟钝,加之住院后环境的突然改变,容易发生一些意外损伤。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笔者认为要加强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防范医疗纠纷。

1 老年患者安全问题的因素分析

1.1 生理性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脏器发生退行性改变,各系统功能减退,代偿能力降低,机体耐受力下降,抵抗力差,感知能力、视觉、听力、记忆力均下降,反应迟钝,智力减退,易发生跌倒、误吸、呛咳。

1.2 心理性因素

现今社会常见的空巢现象、离退休综合征、丧偶、家庭纠纷、经济窘迫使得老年人缺少社会支持,孤独感增加,加上久治不愈带来的病痛折磨,会让患者感到悲观、绝望、急躁、易怒,可能出现自杀、自伤等意外情况。

1.3 病理性因素

常见的脑血管病患者,平衡能力差,行动迟缓,肢体感觉障碍,导致身体应急能力差,易发生意外损伤。

1.4 环境因素

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差,各器官功能减退,常有反应迟钝、行走不稳、视力模糊、安全意识差,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差,病区环境因素往往是老年人发生跌倒、损伤的重要因素。如地面不平或有积水、太滑、无坐便器、无床拦、扶手、病员服不合身等。

1.5 药物性因素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退行性改变,排泄及吸收能力均下降,易造成药物蓄积过量或不足,其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再加上药物种类多,不能准确按时按量地服药,易造成少服、多服、错服、漏服等现象发生。

1.6 护理人员的因素

护理人员对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学、老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掌握极少,临床经验缺乏,病情观察能力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工作态度不严谨,对病情的发展变化缺乏预见性,看不到安全隐患,不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2 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 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全院定期进行组织与医疗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专题讲座,针对相关单位发生的医疗护理事故及笔者所在医院历年来出现的医疗护理差错,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使护士意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2 加强护理管理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实,人人掌握护理安全管理的15项核心制度,并进行考核,人手一册。强化护理技术操作,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编制成《护理安全管理手册》,以便护士翻阅。

2.3 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加强护士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掌握老年人的生理、病理变化、心理特点及需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思想上要充分重视,主动与患者接触,交流思想,多付出一些爱心去关注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引导他们参加一些切实可行的活动,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情,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4 加强护理评估,及时预测护理风险

护理部针对各科的疾病特点编制了《护理风险的评估与防范措施》,每人一册。要求护理人员针对每一位住院患者进行及时、准确、全面、详细的评估,掌握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过敏史及其他相关资料,找出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5 加强护患沟通,强化主动服务意识

教育护士时刻“以患者为中心”,真正把“始于患者需求,终于患者满意”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护理服务的全过程,将健康教育与温馨服务融为一体,以积极的工作热情、真诚的服务态度、精湛的技术水平满足患者全方位、多层面的需求。

2.6 定期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会

各科室发生护理缺陷时,首先及时上报护士长及高年资的护士,积极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降低缺陷对患者的损伤,并记录缺陷发生的经过,进行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及时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及时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会,进行安全警示,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加强管理,逐步形成收集缺陷资料-缺陷分析-缺陷整改-效果监督全程闭合式的管理机制[3]。

3 体会

3.1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减少了护理缺陷、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护理缺陷是护理工作中一切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的现象[4]。笔者所在医院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实行全面护理缺陷登记上报制度,对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以及整改,使护理缺陷减少,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3.2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护理安全是一切医疗护理活动的基本目标。护理风险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护理人员只有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础上,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5]。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增强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通过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有效的防范,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护理差错事故,避免护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医院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乌转英,王红霞.我院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和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5):372-373.

[2]孟娣娟,绳宇.病人安全文化及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42-945.

[3]朱淑兰,马燕.护理缺陷管理与护理流程再造相关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7):90-91.

[4]曹亚琴.护理缺陷汇总反馈与流程再造对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3):2973-2974.

第5篇

[关键词]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老年朋友身体器官功能减弱、反应迟缓、行动不便、并发症多、用药多等特征,导致影响老年患者安全护理的隐患进一步增多,制约着老年患者身体的康复。

[1]经过对老年病人安全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和研究,对于提升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进而有效避免老年病人在住院期间各种危险情况的产生,保障老年病人的身体安全,避免医疗纠纷的出现,切实做到为老年病人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服务。

1影响老年病房安全的潜在危险成分

1.1病人自身原因

1.1.1身体原因 老年患者随着岁数的增长,其身体的各个器官和机能出现了衰退的现象,其器官功能和反应能力下降,比如听不见、语言障碍等,身体的各个机能日益下降,健康情况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直接导致了老年患者行动迟缓、感官功能下降,另外老年人身体和免疫力降低,容易出现跌倒、摔伤、坠床等意外情况。

1.1.2疾病原因 老年患者常常会伴有多种慢性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常常会使得老年患者出现头晕、眼花等症状,另外老年人大脑反应迟钝,肌肉张力下降,容易使得老年人出现跌倒、坠床等意外情况。

1.1.3药物原因 老年人因为身体各个器官和身体机能下降,体位性低血压与餐后低血压是老年人高血压常见症状;有些老年人长期服用镇静安眠药导致老年人出现嗜睡、头晕等症状,再加上老年人夜间小便次数比较多,在夜间如厕过程中意识不清醒、步态不稳等,容易出现跌倒、摔伤等意外情况。

1.14心理原因 老年患者在身体生病之后常常会出现情绪上的紧张,比如孤独、害怕、忧郁等。很多老年朋友常常会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老了,需要人照顾这个事实,往往会表现出自尊心过强,不愿意让护理人员或者他人照顾自己,有着自己照顾自己的想法,比如夜间如厕不需要人照顾、私自下床拿东西等,导致坠床、摔伤等情况发生。[1]甚至有一部分老年病人性格固执、不听从护理人员的安排,不按要求吃药或者私自走出病房,从而导致治疗不连续或者走丢等危险。

1.2环境原因 病房中的地板砖防滑能力差或者地面凹凸不平,地面有积水,楼梯没有扶手等设施;走廊灯光比较暗等;医护人员对住院环境介绍不仔细,使得病人对住院环境不了解,出现病人走丢、摔倒、跌伤等现象。[1]因为老年患者卧床情况比较多见,大部分老年患者还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发生,身体免疫能力低,病人和家属往往担心病人感冒,平时开窗情况比较少,导致病房内空气不流通,尤其是大小便不能自理的患者使得病房内空气质量差,病房空气不清新、空气中细菌超标等,使得老年人住院期间出现感染的情况增多。

1.3 护理方面 住院患者大部分生活都不能自理,需要家属照顾,家属的照顾分担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可是使得病房管理难度增加。一部分陪护人员因为长期照顾患者缺少耐心和责任感,对老年病人的身体异样观察不到位,耽误治疗时机等。[2]

2安全护理防范对策

2.1采取不安全成分评估表格,明确高危跌倒患者,给予专门的防护

分析住院病人跌倒的高危性,被看作是预防摔倒的有效性和专门性措施。护理人员对老年病人的身体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在平时工作中认真观察老年病人的身体变化,洞察出老年病人的异样。对于高危患者,护理人员应该给予特殊的关照,在病人床头制作防跌倒和坠床等标注,同时采取相应的手段,填写预防跌倒和坠床通知单,让病人家属签名,保存在患者病例当中。[1]

2.2重视对护士人员安全知识培养,采取保护性预防办法

老年病房的护士人员不仅仅要执行分级护理、治疗;同时加强对忽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社会的文明发展与进步,人们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如果老年病人出现意外伤害,不仅增加了病人身体负担和治疗费用负担,同时也容易出现医疗纠纷。所以护士人员应该成立安全管理条例,在明确老年病人身体潜在的危险之后,应该及时跟病人家属讲明相关内容。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病人,提议安排家属人员陪护,在生活上给病人提供帮助,将在病房发生危险的概率降至最低。

2.3重视相关疾病的治疗与护理,注重安全教育

在病人身体情况已经确诊的前提下,病人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医护人员结合病人身体特点和治疗特点等对病人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对视力和听力差的老年病人,鼓励其佩戴合适的眼镜和助听器,对于步态不稳的老年病人,采用助行器。[1]对于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病人,一定要按时吃饭,避免出现低血糖情况。对于神志不清或者行动障碍的病人一定要加床栏杆,采用约束带或者专门的人员陪护。

2.4完善环境设备

医护人员应该识别可能导致老年病房安全问题的环境成分,为病人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为其生活提供方便。比如陪同新住院的病人熟悉病区与房间环境,卧床的时候务必利用床栏,坐轮椅务必利用约束带进行保护等,病房内设备完善,保持地面干燥和平整;在卫生间地板砖上放置防滑垫或者安装扶手,让病人穿防滑能力强的鞋子;在病区的走廊和楼梯等位置摆放座椅,为老年病人在行走期间提供休息的地方;把常用的物品放在随手可以拿取的位置。

2.5重视护理管理工作

重视对老年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其护理人员务必注重细节。按时对病房进行巡查,注意观察病人用药之后的反应,保证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做到位,为老年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

3总结

安全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是保证一切护理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医护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与风险意识,这样才能为老年病人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按时对住院病人的潜在危险成分进行分析和研究,注重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与安全教育,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摇篮中,通过对护理人员专业的业务培养和安全意识教育,使得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主动地、有预见地避免意外情况出现,提高了护理品质,杜绝了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洪秀萍. 老年病房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举措[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01:99-101.

[2]胡秀萍. 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现状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27:670-672.

[3]卢兰芳.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研究进展[J]. 蛇志,2013,03:311-313.

[4]田义华,赵庆华,肖明朝. 老年住院患者安全问题及自身危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03:743-745.

第6篇

关键词:护理安全 老年患者 预防措施 安全评估

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护理质量的首要条件。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年住院患者也不断增长,由于身体及生理机能的原因,这类病人对护理质量要求更高更细,也更容易引发护理风险。笔者在2010年之前在一级卫生院从事护理工作,针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安全评估,现将评估工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2010年12月之前收治的180例老年住院患者,平均年龄72.3岁。男115例,女65例。其中呼吸系统疾病为49例,心脑血管疾病为77例,消化系统疾病为41例,外科系统疾病为13例。

2方法

2.1 抽取其中90例为实验组,9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使用常规安全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安全评估表进行评估,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2 护理方法

2.2.1 护理安全评估表包括患者姓名、年龄、家庭状况、疾病诊断、治疗方法、精神状态、以往病史、陪护知识、安全隐患知识、预防措施十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1-5分,5各等级,分数越高代表危险级别越高。

2.2.2 实验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发放护理安全评估表,进行安全危险指数鉴定,标明危险等级,实施动态评估,每3 d评1次,有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根据不同级别,为老年住院患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预案及抢救流程。

2.3采用SPSS1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

实验组90例患者1例(1.1%)发生安全事件,其余89例(98.8%)患者无。对照组4例(4.4%)发生安全事件,其余86例(95.5%)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101)。患者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4讨论

4.1老年患者护理安全事件原因

4.1.1患者原因

(1)环境因素 如人性化建筑设施不到位,老年人对病房环境与功能的不适应,空间环境与功能设施的缺位等均会影响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

(2)自身因素 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老年患者整个机体功能都明显下降,基础病多,行动不便,反应迟钝,如视力、听力都较差,严重者会出现老年痴呆或老年性精神障碍,如患者走错楼层、走错病房、坠床、跌倒、烫伤等这些都是老年患者易发生的,他们是这些高风险易发生的高危人群,是影响护理安全的最大隐患。

(3)知识缺乏 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认识不足,不配合治疗。

4.1.2护理人员原因

(1)评估不到位,护士自身业务素质不高,专科技术不精,低年资护士增多,工作经验不足,业务培训不到位。

(2)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做治疗及操作时,未按操作流程及规章制度执行,如查对不严格,导致吃错药,打错针等。

(3)护理人员缺乏爱心,由于老年 患者这个特殊群体的特殊性,他们是护理安全问题中高风险的高危人群,在护理安全这个问题上未引起足够重视。

(4)沟通不到位,护患沟通不到位,老年患者因疾病复杂,住院时间长,得到家人的关心少,情绪波动大,护患沟通不到位容易发生护理矛盾。

4.2 预防措施

4.2.1改善病房环境及设施 病房重新装修,完善和配备了内部设施,如走道两边墙壁装有扶手,病房墙上贴有防跌倒的警示牌,卫生间地面铺有防滑垫,浴缸及马桶旁装有扶手,病床也装有护栏,床头有呼叫器,床尾有防跌倒、防坠床、防烫伤及药物过敏等各种警示牌,配备床上就餐桌、活动输液架等人性化功能配套设施。佩带脘带:由于老年人大脑功能退化,会出现一些意识、听力、视力及语言表达的障碍,故脘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安全措施,因为小小脘带上记录了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的相关信息及身份识别是避免患者走失及做各种治疗和检查时再次核对的重要依据。护理支持中心建立:护理支持中心成立,对笔者所在科的患者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如做辅助检查及需要短暂离开病区的一些诊疗活动,经由护理支持中心派人护送,避免了走失,或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4.2.2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当新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就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例如,详细询问患者及家属有无跌史、坠床史、有无意识障碍、行动能力、听力、视力等。既往病史的种类名称、药物过敏史等,并采取相合措施,如上护栏,床尾挂上防跌倒、防坠床、防烫伤以及药物过敏等警示牌。做好健康宣教,给护理安全告知(1)入院宣教,详细介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一些规章制度,作息时间,不擅自离院。(2)防跌倒、防坠床、防烫伤等护理安全告知,教会患者使用呼叫器,帮助患者整理物品,将常用物品放置于易拿取处。(3)教会患者在突然改变时应遵守的“三部曲”即做起30s、站立30s、站稳后再行走,能自行上卫生间者,要借助扶手,谨防跌倒,睡觉时防止在变换时坠床,床边加护栏,上下护栏由护士来做。(4告知患者不要单独沐浴,需有家人陪伴,以防意外发生。加强护理人员法制观念 在工作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学习,让护士认识到护理工作中法制的重要性,加强责任感,使护士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从而维护了护患双方的利益。严格查对制度“三查、八对、一注意”警示牌的设置,护理部在各护理单元治疗车上放置了“三查、八对、一注意”的警示牌,其目的是在提醒我们在做任何治疗及操作前都要严格遵守查对制度,杜绝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做好相关疾病知识宣教 注意用药安全,治疗室内药品分类放置,专人保管,高危药品,如胰岛素、高钾、高钠等一些相关的高危药品都贴有醒目的警示牌,其目的也是引起护士在用药时的注意,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专科业务知识学习,定期进行护理技术培训考核,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护理工作范围的扩展,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要掌握更多技能,如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乃至美学、文学等,只有全面提高护理技术,才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范护理事故的发生。加强沟通技巧,构建和谐的护理关系,由于老年人记性差,听力差,沟通交流有一定困难,在护理实践中,护士必须掌握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如和老年人讲话时,声音要大些,态度要好些,要面带微笑,语速要慢些,要重复多次讲解,不然他会误认为你不高兴或态度不好,必要时用书面方式交流也很有效。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住院老年患者;安全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37-01 住院安全是指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在眼科中老年患者住院居多,老年眼科疾病是目前主要致盲的病因之一,由于老年患者的各种生理功能的减退,器官结构发生变化,加上眼科患者都有视力障碍,在住院期间更易发生跌倒、坠床、碰伤、突发急症等不安全问题。

1 住院安全问题分析

1.1 跌倒、坠床、碰伤: 由于眼科患者都有视力障碍,加上老年患者机体老化带来的功能减退,回避险境的反应比较迟钝。又因地面光滑、潮湿;病房内设施多;用特殊药物如散瞳药、苯巴比妥针等;卧床时间过长,均可使患者站立不稳而发生跌倒、坠床、碰伤。

1.2 突发急症: 老年患者由于各系统功能衰退,体内代偿机制减弱,多数老年患者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残疾,有些突发急症极易发生。如急性脑梗死,心肌梗塞,脑血栓,心绞痛等都是老年患者极易突发的急症。

1.3 用药问题: 据报道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年轻人高2~7倍[2],且发生不良反应后,老年患者往往程度较为严重,危害大,甚至危及生命。由于老年患者视力、听力、记忆功能的减退,加上眼科眼药水种类的多样化,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辨认、用法、注意事项的混乱,易发生使用错误,引起伤害。

2 护理对策

2.1 提高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 通过对法律法规学习和护理安全教育,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术规范,落实安全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

2.2 跌倒、坠床、碰伤的防范: 对入院老年患者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根据不同的评分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挂警示牌,重点观察;让患者熟悉住院环境,并清除通道障碍物,物品定位放置,保持地面清洁干燥,厕所、浴室设有扶手、防滑垫,固定好床脚刹车,床头设置呼叫器;提醒患者做到3个30秒,即醒后30秒再起床,起床后30秒再站立,站后30秒再行走。病房内保持充足光线,入睡后及时打开地灯和床上护栏。值班护士应按时巡视病房,定时进行安全健康宣教,加强患者的安全意识,确保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

2.3 突发急症的防范: 由于老年患者机能的特点,极易发生突发急症,加上护理人员又认为眼科危重患者少、病情轻、护理工作简单,且造成护士不及时巡视病房;护患缺乏沟通,对患者病情及安全问题不了解,缺乏预见性防范,故眼科老年患者安全难以保障,应加强护士对存在不安全问题的认识,加强责任心,加强安全意识 ,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晚夜间及中午。要按时巡视病房,提醒患者做到3个30秒,以防发生突发急症。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应制定急救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一旦发生不良情况时,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将患者的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2.4 用药的防范: 由于眼科老年患者的视力、听力、记忆的减退,对护士交代的眼药水的应用及注意事项,往往易发生忘记或点错等现象。护士应反复告知其眼药水的用法、方法及注意事项,应仔细评估患者准确应用的能力,能自行应用者给予准确应用的指导,解释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及用药的重要性。准确用药有困难者,护士应做到服药到口,避免误服。按时为患者滴眼药水并教会家属,如有特别要注意的药物要特别交代,以便出院后能准确为患者用药。用药后,要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及时与医生沟通和反馈。

3 小结

眼科老年患者住院安全问题除与患病有关,还与老年人各系统生理功能衰退有关,以及伴发的慢性病有关,。对慢性病的防治,环境设施的改善,对环境的熟悉,适当的运动锻炼和休息,安全意识的提高和正确地使用药物均能促进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提高生命质量。眼科老年患者住院较多,对于这一较大弱势群体的安全问题,更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做好专科护理的同时,更要加强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保证眼科老年患者住院安全护理的质量,避免住院不安全问题的发生。参考文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49.

第8篇

关键词: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安全隐患

随着社会人口老年龄发展趋势,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老人群体是安全隐患较多的人群,其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心理状态转变较快,社会功能减弱,应对自身控制环境突发因素能力日趋下降等。现将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总结如下。

1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安全隐患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记忆力逐渐衰弱,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加上视力下降的影响,从而增加普外科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隐患。一般情况下,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安全隐患,主要如下。

1.1老年患者容易跌倒 普外科老年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均降低,夜间光线模糊、地面湿滑、障碍物等会导致患者跌倒[1]。患者头脑反应减慢,记忆力降低,尤其是走楼梯或跨障碍物时,快速转头、站立等情况下,由于无法及时判断危险因素而导致跌倒。

1.2老年患者压疮风险高 大多数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在手术后,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由于缺乏足够的活动量,加上未能及时翻身,容易引发局部压疮,从而降低老年患者的舒适程度。

1.3老年患者普遍存在漏服药物的问题 老年患者记忆力较差,普遍存在漏服药物的问题,将从最大程度上降低临床治疗效果。由于呕血、呕吐、痰液黏稠无力咳出等问题的影响[2],导致患者呼吸道堵塞,从而增加窒息的风险。

2普外科老年患者安全隐患相关原因分析

跌倒、压疮、漏服药物等作为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安全隐患,通过分析上述安全隐患,对造成上述安全隐患问题,总结如下。

2.1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目前,与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书面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只停留在表面,落实不够到位。在普外科安全管理方面,医院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经验,无法从源头上控制安全隐患的发生。

2.2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经研究发现,大部分医护人员业务素质低下,责任意识淡薄,这也是造成普外科老年患者存在安全隐患的关键因素。部分医护人员没有按照医院规定定时巡房,忽视了对患者的关怀,健康指导不到位,导致患者及家属无法预知风险的产生。由于医护人员较少,工作量大,夜间更容易出现各种突发事件。

2.3老年患者自身特点的影响 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具有明显特殊性,更容易出现大脑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听力下降、视力模糊、腿脚不利索等安全问题[3]。普外科住院患者大多合并严重的疾病,在手术后更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3加强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安全管理对策

对于普外科住院老年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必须长期实践安全管理对策,才能持续提高住院患者安全管理水平。

3.1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善医院安全管理制度 由于普外科疾病较为复杂、变化较快,与其它科室对比,普外科存在的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及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患者的实际需求。在新时期下,医院应该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采取科室主任负责制,积极处理各种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安全隐患,在医护人员的职称评定和晋升中纳入安全管理,从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风险。结合普外科的工作性质,从而制定可行行、针对性的普外科管理质控标准,要求工作人员灵活掌握质控标准的普外科疾病临证护理。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的考核方式,促使普外科管理更趋于规范化、制度化。最后,根据普外科应急预案,制定普外科工作流程和预案,积极防范安全隐患。

3.2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 针对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存在安全隐患,医院可组织医护人员定期开展医疗技能、职业道德的培训,综合评估培训效果。在强化学习与制度督查过程中,在普外科管理中制定服务行为规范,要求医务人员必须规范服务。为了全面提高普外科工作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使其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时通报各种医院有关的安全信息。同时,构建沟通管理系统,制定沟通的内容及流程,有效约束医务人员的工作方式及言行举止,确保沟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在普外科中制定出相应的检查和考核制度,使工作人员做到有章可循,并做到考核细则与奖效挂钩[4]。

3.3加强对老年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教育 医护人员应该根据老年患者自身特征,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教育,通过集体授课、新闻媒介、张贴宣传画等形式进行宣传意外伤害防范的重要性,免费发放《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伤害救护手册》[5],以降低意外伤害发生率。对于久病卧床、服用镇静、降压、降糖药物的老年患者,必须慢慢改变患者动作,避免避免性低血压而造成跌倒、摔伤等问题。对于能发生压疮风险的老年患者,医护人员通过评估高危患者病情后,实施重点预防计划,建立翻身卡,定时翻身,并记录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落实交接班工作。对于容易发生漏服药的患,医护人员应该综合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经济状况、药物反应等[6],及时提醒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护理对策关键在于评估与记录跌落事件,改善老年人住院环境,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4讨论

普外科服务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普外科老年住院患者较多,发生医疗纠纷的风险较高。因此,必须实施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充分保障住院患者的生命安全。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培训考核,及时发现与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满足老年患者的健康需求,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水平,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实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晓玲,李悦.住院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5(1):19-22.

[2]张疏宜,吴东梅,范国才.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3):444-445.

[3]董梅.普外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及防护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6(5):2690-2690.

[4]顾志英,黄利敏,张慧,等.普外科患者住院期间外出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8):123-125.

第9篇

【关键词】消化内科;老年人;住院病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39-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身的安全要求逐步提高,尤其是在医疗方面。护理工作是否安全作为评价医院护理服务水平高低的标准,在任何科室的护理工作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而消化内科的老年住院病人作为一种特殊人群,其护理安全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找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并因此希望在护理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1.1用药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消化内科的用药情况一般是针对不同药物的疗程和特性分为不同阶段使用,像吗丁啉这类药物主要是在用餐之前服用,培菲康等药物则是在用餐之后服用,奥康则是主要在入侵之前服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总之,消化内科的用药情况相比之下是较为复杂的,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老人一般是多种疾病同时发生,而有些药物与其他药物或者疾病是相排斥的,所以,在护理过程中乱用药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出现。

1.2专科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进行消化内科的专科性检查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可以进食,如果一些老年患者还患有糖尿病,那么在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等检查时,由于检查时间较长,病人在检查前后都不可补充一定的能量,这样便可能导致低血糖疾病的发生。除此之外,在检查过程中往往会涉及鼻肠管、鼻胆管的留置,如果在护理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处理,则可能出现导管阻塞和污染问题。

1.3护理人员存在的安全隐患

1.3.1护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由于护理人员在接受培训过程中基本上将重点置于专业护理上,对护理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则进行忽略。例如,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肿胀的现象,如果护理人员不及时发现或者不及时进行护理,则可能导致病人病情的恶化。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必须要做到是时刻学习和总结,否则会出现由于本身的临床经验不够,而对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出错误判断的现象,医生则不能根据报告对病人进行及时的治疗。此外,有些护理人员的法律观念薄弱,对职业风险缺乏一定的认识,对待自身工作也是模糊状态,这些都可能导致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

1.3.2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较低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护理技能,对多方面护理工作流程和规范不能够全面而熟悉的掌握,则会影响到患者的住院安全问题。一般来说,患有消化疾病的老人形体都较为消瘦,在对患者进行血管静脉穿刺时很难准确把握,而当这种危机情况发生时,患者则有可能在没有专业护理的情况下失去最佳的抢救时间。

2护理安全隐患问题的解决策略

2.1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加以规范

出于多种原因,消化内科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严格规范,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患者用药的规定和详细说明,并且将这些规定和说明传递给患者,避免出现错误用药的情况发生。对于用药时间、药物与药物之间的作用或排斥都需要一一向患者说明,并叮嘱患者用药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争取做到百分百正确用药。

2.2加强护理安全教育

针对护理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的特点,医院必须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以此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在教育过程中,要让护理人员了解护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于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一丝不苟、严格检查,争取做到四点:严格最找操作程序,不可随意简化;对护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进行严格查对;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依照客观事实,不可凭主观经验随意判断;重视护理质量,吸取护理教训,完善护理工作制度。除此之外,医院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护理质量,做到安全护理,还应该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知识和安全管理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防范安全隐患的措施。

2.3强化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

医院应对低资质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定期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核,在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护理质量。在专业培训过程中,医院应选派专业知识相对扎实和技术操作相对熟练的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薄弱的护理人员进行经验交流和操作讲解,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除此之外,对于最新引进的先进设备,应该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保证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能够熟练操作使用这些设备,确保在抢救是能够熟练使用。当然,关心和体贴患者并及时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工作,让每一位患者家属都能理解和配合医院的护理工作,是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重视和能够做到的。

结束语:总之,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直接接触的人员是护理人员,而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保障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因此,为了确保老年患者的良好身体状况和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相关医务人员必须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端正工作态度,提高护理水平,增强护理安全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防范。

参考文献

[1] 廖玉梅,朱芳蓉. 肾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12) [2] 许璜,张国军,袁燕娴. 护理安全相关问题分析与对策[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11) [3] 包立民,李秀华. 浅谈如何防范肾内科住院病人的护理安全问题[J]. 中国伤残医学. 2011(02)

[4] 韩清萍.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J]. 护理学报. 2006(09)

第10篇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不断延长,我国已进入了老年化社会。近年来,我科收治老年患者不断上升,2009年1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老年患者324人,由于老年人常合并有一些内科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胃肠道疾病等加上泌尿外科病人常带有多根管道,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存在诸多的护理安全隐患,现将如何做好泌尿外科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泌尿外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1.1 心理特点 我科收治的324例老年患者,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94岁。大部份患者系退休人员。由于刚刚离开工作岗位,在心理上没有了寄托,感到空虚、失落,再加之患病,更觉得自己没用,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对治疗不抱有太大希望,处于家属和子女的劝说来到医院,在治疗上没有主观能动性,表现为:不愿意配合和消极对待,还常伴有心情浮躁、情绪不稳定等。

1.2 老年患者的生理变化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发生退行性变化,引起机体总体功能障碍,思维紊乱、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感觉迟钝、视力下降及疾病迁延等均成为影响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安全的危险因素[1]。因此,只有采取积极安全的有效措施,才能防患于未然。

1.3 老年患者住院期存在不安全因素

1.3.1 跌倒 老年患者常常因疾病引起尿频、尿急、尿痛,在急于上厕所的过程当中由于光线暗、体力不支、行走不便等因素容易发生跌倒意外。

1.3.2 坠床 泌尿外科患者大多以肾结石、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前列腺癌等为主,肾绞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疼痛的刺激,病人易烦躁,易发生坠床。

1.3.3 烫伤 老年患者体温调节差,特别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患者在术中、术后须使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导致体温偏低,在使用热水袋保暖时易发生烫伤。

1.3.4 虚脱 科室老年患者大部份以结石为主,入科后常常需要做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检查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番泻叶泡水喝,很多患者喝后易致血容量不足,引起虚脱。

1.3.5 褥疮 老年患者皮肤组织萎缩,弹性差,感觉功能减退,血液循环不良或护理不当发生褥疮[2]。如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癌术后及肾挫裂伤等病人年龄大、营养差,需卧床时间长,易发生褥疮。

1.3.6 并发其它疾病 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现不及时易造成生命危险。

1.3.7 药物因素 住院老年患者年龄大,记忆力减退,视力减弱,分辨能力差,行动迟缓,所服药物的种类繁多,在服药过程中易发生错服、呛咳及意外伤害等安全隐患,不仅延误治疗,还给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危及生命[3]。

1.3.8 管道因素 泌尿外科住院病人的特点就是管道多,如持续膀胱冲洗、膀胱造瘘、肾造瘘、留置导尿管等由于其反应能力、控制力的下降,在改变体位时常常发生管道脱落、受压、扭曲,造成引流不畅,而有些患者由于留置导管的刺激常感觉腹部不适感、尿路疼痛而产生无意识反射性对抗,在翻身、下床,麻醉未清醒、夜晚睡觉时常发生管道脱落现象。严重者可造成大出血、手术失败。

2 护理对策

2.1 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为他们创造一个与之相适应、安静优雅的生活环境,安排睡带有防护栏的床铺,老年患者与老年患者住一间,病友之间多沟通、交流,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的房间。护士要有同情心、爱心,对老年患者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尊重、关心、爱护。做到精心护理,细心照料,耐心解释,常与患者谈心,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恐惧和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乐观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制度,防患于未然 对不安全因素要有预见性,防止发生意外事件,对高危人群在其床头栏内有醒目的标识,如防褥疮、防坠床的标识,让护理人员引起高度重视。护士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上班期间多巡视病房,责任护士认真做好告知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对老年患者尽量留有陪护,交待老年患者上下床时防止跌倒、摔伤、管道脱落等,护士认真交接班,对病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3 做好皮肤护理 必要时给予使用气垫床或海棉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位整洁、平整、无碎屑,前列腺术后病人排尿不易控制,常出现尿失禁,留置尿管的病人易自尿道口溢出[4],会造成尿湿床单,科室排有基础护理班,发现床单潮湿立即更换,指导病人臀下垫尿垫,安放假性导尿,以保持会阴部、臀部清洁干燥,并指导病人做提肛运动,以利更好控制排尿,使用温水擦澡,加强全身营养。

2.4 用药安全护理 护士掌握科室常用药途径、用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遵医嘱下发口服药,每日口服药严格按时分次发给,以免造成老年患者误将全天药一次服。护士发药时要交代清楚,严格分开口服药和外用药。写清服药时间、用法,以免造成误服。发药后护士给患者送温开水将药服下。

2.5 加强管道管理,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 护士对带有管导患者做到班班交接,责任护士教会老年患者或家属管道的护理,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引流管的高度适当,防止引流不畅或引流返流诱发上行性感染,同时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保持通畅,保证有效引流。

2.6 加强老年患者健康宣教 科室编辑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内容,责任护士对老年患者实施口头及发放宣传单方法,认真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护士长和健康宣教小组长对入院3天以上的患者就健康教育知晓率进行检查,督促护士按时完成健康宣教,并将每位护士完成情况每月质量分析会上提出,树立科室标榜对象,并给予奖励,每月召开一次公休座谈会,倾听患者对医疗、护理及病区安全管理方面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妥善处理,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

3 总 结

泌尿外科收治老年患者不断增加,科室必须重视各个环节的管理,提倡人文关怀,做到体贴入微、精心护理、及时健康宣教,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严格控制每一个护理环节,优质高效的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以保证老年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宋明萍,王 静.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J].临床中老年保健,2003,6(1):64.

[2] 高竹英.老年住院患者安全护理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5):567-568.

第11篇

关键词安全文化;老年病房;护理管理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乙组采用安全文化护理形式,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老年住院患者61例,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30例,乙组31例。甲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3~84岁,平均(70.8±4.8)岁;乙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62~83岁,平均(71.8±4.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研究标准,两组在常规性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

甲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按照护理流程进行。乙组采用安全文化形式,具体如下:①强化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为了更好地将安全文化灵活应用到老年病房管理中,需要做好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以岗前培训为例,必须使其掌握安全文化的内容和具体概念。医院要定期组织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对新入职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其在短时间内掌握护理的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流程,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②强化护理安全文化内涵:考虑到护理安全理念的特殊性,护士长主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对医疗纠纷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安全文化学习阶段,需要具备多种意识,具体如下:自我保护意识、安全防范意识等,医护人员自身必须掌握护理注意事项,保证护理举措落实到实践中,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③识别护理风险: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风险的识别起到重要的作用,需要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考虑到不同护理风险的特殊性,要对不安全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实践证明,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患者容易出现跌倒的现象,病情比较复杂,加上自身身体素质比较差,很容易出现突发性危险,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对风险进行识别,观察细微变化之处,将风险降到最低。④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护理阶段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责任护士可以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定期抽查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病情的了解,适当进行提问,了解护理人员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纠正,从患者的角度入手,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出现医患纠纷。统计学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以(x±s)表示,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甲组和乙组两组之间的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满意人数20例,满意率66.6%,乙组的满意人数25例,满意率80.6%,乙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安全文化本身具有重要的功能,是规范人的安全行为、保证组织协调性的关键所在,需要将其合理应用到实践中,保证管理形式的有效性和完善性。任何组织机构都需要具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安全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将安全文化付诸实践。安全文化是患者安全管理的重点所在,在护理阶段保证护理安全至关重要。由于老年患者自身认知能力比较差,受到自身身体情况的影响,疾病恢复比较慢,需要接受住院治疗,在住院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和评估,结合具体情况,给予有效的安全指导。护理风险的识别对提升护理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可以从管理的角度入手,及时发现护理阶段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为了避免出现操作不规范或者违规操作的现象,需要提前接受培训,对制度形式和各类业务形式进行了解,对实践阶段记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应在日后工作中引起重视,避免犯同类错误。在实践管理阶段营造安全文化管理氛围,能强化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患者自身安全是护理目标所在,必须降低护理风险,和不同科室的护士及时进行沟通和联系,定期开展病房护理质量分析讨论会,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调整。安全文化的落实是以医护人员为主导的,因此在工作阶段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如果护理阶段出现了不良事件或者其他安全隐患,必须主动报告,及时解决问题,降低护理风险[1-4]。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满意人数20例,满意率66.6%,乙组的满意人数25例,满意率80.6%,乙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老年住院患者将安全文化落实到实践中,能及时发现护理阶段存在的相关问题,结合具体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提升护理质量[5]。总之,将安全文化应用到老年住院患者病房护理管理中,其优势明显,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范云霞.安全文化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0,1(14):136-138.

[2]严莉.安全文化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7(1):143-144.

[3]高小芬,于卫华.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病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22(15):137-138.

[4]梅小美.精细化管理在老年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6,4(1):15-17.

第12篇

【摘要】目的: 操作老年患者服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发生服药意外。

方法:通过入户以问卷形式调查我院社区管辖内老年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对患者家属进行安全服药宣传并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以确保老年患者用药安全。

结果: 增强了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意识,掌握一些用药的常识,并得到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将服药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结论:社区医护人员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安全服药意识,是老年患者安全服药的保障。

【关键词】老年患者;服药过程;安全管理。

老年患者年龄大,记忆力减退,视力减弱,分辨能力差,行动迟缓。所服药物的种类繁多,在服药过程中容易错服,因长期服药耐药而故意加量,呛咳及意外伤害是安全隐患,不仅延误治疗,还给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对加强老年患者服药过程的管理,加强社区护理人员对服药过程的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服药安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06年8月―12月期间,调查我社区管辖范围内患有慢性病及其它疾病的老年患者60名,年龄68―89岁,平均78岁,不同地位,不同层次,不同文化层次,文盲及大学各层次。

1.2 方法: 采用入户问卷调查的方法,由一名护士负责向老年患者或家属讲解问卷的内容,患者或家属协助自愿填写。本问卷共发放60份,有效收回率100%。并对调查结果用百分率进行统计分析。

1.3 调查内容:问卷的内容根据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临床老年患者服药问题设计。重点内容包括老年患者服药的安全隐患的自身因素和相关医护人员在服药时的告知因素两个方面。患者自身因素主要为年龄大,记忆力减退,视力减弱、行动迟缓,手持物不稳造成药物丢失或散落等。医护人员因素主要是开出处方和发药时是否告知到位。

2 结果

2.1 社区老年患者服药安全隐患的原因: 调查中老年患者的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发生呛咳,不慎将药丢失或散落,记忆力减退和认知分辨能力差,导致漏服药或不按时服药,求愈心里强烈,有的老年人由于不懂得药理知识,自行到药店购买药物不经医生指导擅自服用。另外部分病人因症状好转怕麻烦自行停药甚至拒绝服药或停药。

2.2 与社区护士工作有关的老年患者服药安全隐患。 社区护士在老年患者服药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老年患者大部分属于慢性疾病在家休养,服药。社区护士既是指导者,又是口服药给药的监督者、观察者,社区老年患者在家中服药有别于住院患者服药。护士不能掌握主动权,仅能给以一定的指导,就造成了可能不按时不按不按量服药。因此,社区护士加强所管辖区内的老年患者的用药指导是非常主要的。

3 老年患者服药不安全因素分析

3.1 老年患者自身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在调查中发现47.0%的老年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层发生呛咳。临床上常有多种疾病的因素可导致老年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如咽喉感觉和运动功能减退等。有时服药方法不当,或心理准备不足,也可引起呛咳,甚至导致肺部感染。有28%的老年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层发生丢失、撒落药物,有时老年患者希望自己独立服药,但由于视力减弱和运动迟缓,手持物不稳因而出现药物丢失、撒落现象。自行到外面药店购药,有的老年患者有自己的服药规律,到医院开药手续繁多怕麻烦,所以自行到药店购药而造成可能药物剂量不够等。自行加服多种保健药物等。

3.2 护士指导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老年患者服药安全: ①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评估能力不全面。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且服药种类繁多,有时药物需分别服用,因此容易发生漏服或忘服药物。因此反映出平时在社区护士在指导过程中对老年患者服药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评估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了解老人的困难。②护士对老年人实施人文关怀认识不够,社区护理工作中存在不到位现象,护士在用药指导过程中不认真或本身的知识缺乏,做不到科学指导,而导致患者不能按原则服药而影响治疗。调查中发现有33%的老年患者不能自行拆除包装,而家人在协助给药前有时未能打开包装防止老年患者发生意外伤害。另外,有13%老年患者不能自己准备服药用水,护士指导家人在服药前帮助备服药水,可避免老年人因备水困难发生烫伤等意外。

4 服药安全药理措施

4.1 加强社区护士的服药安全教育:社区护士是老年患者服药的指导者,观察者和监督者,消除社区老年患者的服药安全隐患,应从护士教育做起。首先重点抓人文关怀教育,教育护士在工作中处处从患者利益出发,分析老年人的特点,体谅老年人的困难,组织护士进行换位思考,如“自己的长辈未按时服药自己会怎样做”,“自己的长辈服药时会有哪些困难”,并将一些老年患者服药意外事件做为案例分析,教育护士把每一位老人都视为自己的亲人,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指导,经常观察,严格监督,确保老年患者的服药安全。

4.2 做好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 社区护士根据服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耐心地向患者及家人解释用药原则,以及按医生嘱咐及药物说明书说明正确服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4.3 加强老年患者家人的管理: 因老年患者大部分在家中服药,不能随时得到医生和护士的指导,所以家人的教育非常重要,首先,使他们理解患者的治疗目的,指导他们协助增加老年人的服药依从性,严格按原则服药。其次,告知易发生漏服,错服、误服、呛咳及窒息等常见情况,并说明其危险性。教育他们如何判断和预防危险的发生,争取做到精心照顾老人服药,减少服药安全隐患。

5 讨论

5.1 增强社区护士服药安全意识,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是社区老年患者服药安全的保障。 护士要加强自身素质,经常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对自己的工作要不倦不怠,严格恪守工作职责做到主动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针对老年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对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患者也要给予正确的指导。提高预见性护理能力,坚持执行服药原则,服务到有效预防社区老年患者服药过程中不安因素的保障。

5.2 对患者家属进行安全服药宣教和管理,提高患者服药安全性。社区患者大部分在家中长期服药,已形成自己的服药规律,对别人实施服药到口,顺从性差。因此社区护士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管理,主动向他们宣传安全服药知识,并经常与其沟通,在交流中了解和分析患者服药过程中易发的安全隐患,告诉他们预防措施,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以提高社区老年患者在家中服药的安全性。

总之,通过对社区护士进行服药安全管理意识的教育,对患者家属进行安全服药宣教和管理,制定安全服药管理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增强了社区护士对社区老年患者服药监管的责任心,能发现安全隐患并能有效采取措施预防,保证了老年患者在家中服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巳群,杨文秀,周玲等.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4,4(6):53-54

[2] 王丽芹,肖顺贞,贺小娟.住院老年患者服用药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