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城镇发展现状

小城镇发展现状

时间:2023-06-07 09:08:25

小城镇发展现状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1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湖北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三大战略之一,与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扭在一起抓,使全省小城镇迅速崛起,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城镇已成为新的区域中心,全省城镇化水平极大提高。到2000年底,全省已有建制镇846个,比1978年的105个增加近8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33%,比1978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小城镇已经成为全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中心、产品加工和集散的中心、务工经商农民集聚的中心,成为湖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支撑。

总的来看,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在解决人口聚居、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1、新的农村人口聚居点。费孝通教授早在改革初期就认为,新型的小城镇可能成为防止人口过度集中的“蓄水池”,今后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释放出长期关闭的传统农村的大量人口,如果没有缓冲和蓄积这股息流的中间体,势必引发显而易见的社会恶果,何况中国在几十年里也决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成十多个人口在千万上下的现代化大城市来容纳这股人口巨流,因此新型的小城镇正可以发挥拦阻和蓄积人口流量的有效作用。

2、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影响。在国民经济构成中,农村经济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对工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我们也深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但分散、粗放经营的状况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省乡镇企业分散化、小型化在许多地方带来了环境污染、滥占耕地、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社会交易成本过高等问题,限制了乡镇企业上水平、上规模,阻碍着乡镇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甚至危及着乡镇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乡镇企业迫切要求集中联片发展,从而客观上要求发展小城镇。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更好地积累资金,而且可以成为乡镇企业摆脱分散化、粗放型生产困境的重要途径,对于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提高,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对经济体制转变也有重要作用。小城镇是传统计划体制的末梢和薄弱环节,小城镇建设一开始就面向市场,既很少享受计划体制下的优惠,也较少旧体制的负担,因此,可从这个环节着手,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小城镇建设,建立按新体制运行的小城镇。如果新型小城镇都能建成政府精干高效、政企职责分开、企业运行规范、市场竞争有序、社会保障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这将对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4、小城镇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小城镇处于城乡接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小城镇与农村相近,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建设费用低,恰好适合我国人口众多,建设资金紧张的国情。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再变为大城市的成长发育过程。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完成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5、可以完善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的发展对于建立一个健康、持续和均衡的城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地区的城市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小城镇是这个网络上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在城市体系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倾斜”政策,即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发展大城市,结果在短期内造成大城市工业表面繁荣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要拖大城市发展的后腿。小城镇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中心,是大城市与乡村联系网络的中间环节,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包括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小城镇作为其中的商品供应地利商品交换的市场;城乡交通和运输一体化,小城镇作为既连接大城市又连接着周围集镇和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中转;城乡工业布局一体化,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按国家产业政策发展,与城市大工业形成协作、配套的工业格局;城乡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使乡村建设与城市建设形成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网络;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小城镇可将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传播,较快地改变周围农村愚昧落后的状态,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化转变。

6、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小城镇的发展除了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外,还能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镇企业一小城镇一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众多农村人口由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是一个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人口压力转变为发展工业的动力的过程。当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和其它所有制经济将众多长期从事分散劳动的自给自足经济的农民逐步变为掌握一定工业生产技能和一定文化知识、自觉遵守纪律、有组织的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时,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将会实现新的跨跃,而实现这一跨跃的载体是小城镇及其企业。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的许多观念和习俗以及价值取向都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二、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分析

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促动。改革之初到80年代中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在湖北,农业户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产所占比重逐渐提高;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逐渐下降,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逐渐增加。1990年湖北乡村劳动力1791.30,其中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数仅占18.8%,到了1998年,这一比重达30%以上,这还不包括兼业的农户。由于农村非农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小城镇集聚,客观上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了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3、特色产业、专业市场的拉动。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日益活跃,富有湖北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繁荣起来,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九五”期间,许多地方把发挥地方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第三产业方兴未艾。全省乡镇企业中,年经营额过亿元规模的专业市场420多个,如:刘河鞋业、府场化工填料、仙桃钱沟市场、和平大世界、竹叶山汽车市场、宜昌石料市场等。这些市场不仅活跃了一方经济,同时也拉动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城区和现代化集镇的相继形成。 三、湖北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北小城镇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等原因,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城镇规模偏小。目前,全省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8599人,非农业人口4731人。大多数镇区人口不足1万人。由于规模小,小城镇整体素质比较低,大部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乡镇企业的能力较差。这种“微型”集镇在不少县市仍在重复,导致全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集中财力配套建设。

2、城镇布局过密、过散。由于湖北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建制镇数量过多,造成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国道省道沿线城镇间平均间距只有5—6公里,而湖北省的西北、西南部小城镇分布过散。 4、城镇功能弱,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整合力不强。由于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小城镇功能的提高。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发展初期受客观条件所限,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主要还是政策环境和体制性矛盾所造成的。

政府宏观控和规范指导力度不够。许多地方对发展农村小城镇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农村城镇化规律和城镇规划工作等缺乏研究和重视,不少地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尚未正式开展,致使城镇间在布局、规模、职能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缺乏宏观调控和协调。

2、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以行政职能划分地域,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虽然不少地区城镇密集,呈带状发展,镇与镇间仅有几公里,有的甚至已连成一片,但是由于分属不同城镇,致使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城镇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不合理现象,不仅在县(市)域范围内存在,在县(市)域间也有这种情况。

3、建制镇设置标准偏低。目前国家规定的建制镇设置标准为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或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因标准偏低,使得全省建制镇数量增长过快。由于新设建制镇并非由上一级中心城镇的功能扩散发展起来,所属农村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与转移仍然比较有限,相当一部分建制镇的设置只是行政建制意义上的升级,非农产业的基础仍然薄弱,造成小城镇规模偏小、功能较弱,造成了城镇化表面快速发展的局面。 四、加快湖北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从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对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把握小城镇发展规律,协调和处理好有关农村城镇化研究、规划、建设和政策等问题,改变目前多部门管理状况。同时,结合加快推进湖北城市化进程,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3、体制改革。其一,改革城镇行政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小城镇政府管理权限。按照政企分工、政事分开的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目标,健全和完善与小城镇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根据城镇发展的需要,赋予城镇尤其是市县域中心镇在计划、规划、工商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部分县级管理权限。按照分税制原则建立新型的财政分配关系,从财政体制上为小城镇发展建设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其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也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立以集体和个人出资为主,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其三,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改造,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并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探索以社区股份合作制形式改造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组织,实现集体资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工权分离大终改变外出人口对社区的人身依附关系。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小城镇,社区体育

 

前言:城镇社区体育是城镇体育的重要摘要的意义。论文大全,小城镇。

1:小城镇社区体育的概念

在城镇社区范围内,依托社区力量,以社区内外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论文大全,小城镇。

2:小城镇社区体育现状

2.1社区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我国城镇社区体育居民活动所采用的运动项目有着很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在比较富裕的城镇有着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又有着传统的健身养生方法和地方特色项目,内容丰富多样。但是,大多数地区由于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体育发展政策、体育文化活动组织与管理以及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社区体育运动项目比较单一,大多数居民选择在不花钱或花钱少的体育场、学校、公园、生活小区的空地、田间小道等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因此,选择运动项目主要是对那些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技术简单易学、运动负荷易于控制、具有一定娱乐性的现代运动项目以及被认为有健身、防治疾病的地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的选择与居民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等有关系的。论文大全,小城镇。论文大全,小城镇。比如:散步与慢跑时老年人选择的首要项目,青少年喜欢比较激烈的项目,比如篮球、羽毛球、排球等在学校从事过或者教师教过的竞技运动项目。

2.2 社区体育群众参与状况

首先,城镇居民体育参与率低于城市。城镇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是在校学生,其次是科教文卫人员以及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乡镇企业工人和小城镇农民参与体育活动较少,这也许与他们的体育价值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此外,与城市社区体育的老龄化和女性化现象不同的是,城镇社区体育的参与者以中青年为主;这也许由于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老年人和妇女的运动能力和体育价值观念有待提高。

其次,大部分城镇居民的锻炼频率和锻炼持续时间与国际国内体育人口的规定还有一定的差距。按照国际惯例,体育人口的界定是“每周参加3次或以上的中等强度和量的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很多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还不属于真正的体育人口;在许多富裕的城市如此,可想而知在城镇的情况便可想而知。

3: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

3.1小城镇体育社会化进程加快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小城镇社区体育社会化进程加快;同时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规模逐渐扩大,由于以城市为主体的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吸引,城镇居民模仿、学习和消费城市文明、现代文化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城市先进的体育价值观念提前被城镇居民所接受,形成超前消费,从而使城镇体育社会化进程超前发展的情况成为可能。

社会化是小城镇社区体育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动员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开发,最大限度的实现社区力量的整合;同时,社区体育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社区需求本为原则,以服务社区内所有成员,一切从群众出发,解决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社区体育资源开发的重点,从而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3.2小城镇居民体育观念意识增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对小城镇建设的重视,小城镇工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电气化程度提高,使得城镇居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加上双休日的实行,业余时间增多;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极大的提高,享受观念逐渐普遍;文化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大中城市社区体育的辐射和影响,城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将发生重大改变,逐渐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仅具有健身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自我实现等方面的价值,逐渐将体育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一种健身手段。

3.3小城镇社区体育组织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

随着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居民闲暇时间增多,体育健身意识的增强,社区体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城镇社区体育组织将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鉴于目前商业经营型的体育组织收费较高,一段时间内只有部分较高收入阶层的群体才能承担,因此,为适应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促进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应大力发展公益型的民间社区体育组织。论文大全,小城镇。建议政府积极主动帮助并扶持其发展,制定相关政策,为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4小城镇社区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

为了吸引更多的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服务人员必须改变目前社区体育活动项目单一的状况,开发更多的运动项目,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

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提高参与率,社区体育的内容必须丰富多彩,可采用以下方法加强运动项目的开发;首先: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简化规则,简化技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使各种运动内容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对不同参加者提出不同要求,这就是社区体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次: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根据社区的情况,可将几种新兴的运动项目引入社区。再次:民族、民间传统项目的开发。最后户外运动项目的开发;可利用各种自然形成的条件进行,最好的例子就是现在的拓展训练,他以后会逐渐走向社区的。让人们更快的接触的。

目前,由于城镇社区体育组织不够健全,城镇社区居民都是自由组合与自发的形式为主,参加的各个单位的人数都没城市的多;随着城镇社区体育化程度逐渐提高,社区体育组织的逐渐健全,城镇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性将逐渐增强,有组织的体育活动逐渐增多,社区体育将向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3.5小城镇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逐渐得到重视

社区缺乏体育场地设施时一个普遍性的事实,城镇社区更是如此。体育场地设施时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空间条件,是现代文明和一个地区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在短期内不可能增加大量的体育设施,如何开发和改造现有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是解决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短缺的根本途径;21世纪是大众体育世纪,城镇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和枢纽,它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对周围的农村有强烈的影响,因此小城镇社区体育不仅关系到城镇居民的体质问题,还与广大的中国农村人口体质强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体育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的事实已暴露,并且正随着社区人口的而进一步加剧;

因此,体育界要通过各种媒体,有关会议等各种途径是地方部门认识到,社区体育中有一部分属于公共福利事业,政府部门有义务着手进行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和建设,否则日后将会造成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与社区发展严重失调的局面,从而提高小城镇政府对小城镇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重视。

3.6小城镇社区体育骨干队伍壮大

专业人才决定着某一领域的成熟度和发展质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一批高水平的体育骨干队伍。由于城镇社区居民较多,需求多样化,仅靠城镇极少数的体育专职人员或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社区体育指导活动,显然不够现实;同时,城镇居民文化程度低,“不会锻炼”的人口较多,需要有人指导;因而,指导力量的缺乏成为制约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体育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城市对体育专业人员的减少,将有更多的人才走向城镇和农村。同时社会体育迅速发展也将促使小城镇的体育教师、有体育特长的人员积极获取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小城镇社区体育骨干队伍将逐渐壮大。论文大全,小城镇。

4结论

随着我国对小城镇发展战略地位的重视,小城镇的经济将突飞猛进,基础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将使小城镇居民的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再加上体育高等教育的扩招和体育专业人才逐渐向农村转移,这些都预示着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将迎来它发展的黄金阶段。目前,小城镇社区场地设施、社区体育指导员等体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事实已暴露无遗,并且这种状况正随着社区锻炼人口的增加而进一步加剧。这要求小城镇政府在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时,要摆脱传统的只为物质建设服务的规划思想,确立以全面体现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发展模式要求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规划思想,无论是体育场地设施等硬件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还是社区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运动项目等软件项目的规划与发展,既要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更要考虑到未来社区人口结构、素质、规模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引起的居民对社区体育的新的需求、新的期望,为未来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要动员社区内居民、机关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力量的整合,实现社区体育资源的共建、共有、共享,形成社会集资为主,政府资助为辅,民办官助、民办民助、法人投资相结合的社区体育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黄爱峰.中国小城镇体育发展之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

[2]周建军,仇军,罗时铭.我国乡镇体育的发展背景与模式选择[J].体育科学,2003,23(5)

[3]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0

[4]郑旗.山西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9)

[5]刘志民.小城镇政府与小城镇体育发展公共政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

[6]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7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小城镇经济 价值解析 困境 对策

200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说, 美国的高科技与中国的城镇化是影响 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①。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的转变说明, 当前小城镇发展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也意味着小城镇经济发展的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价值分析

所谓小城镇 ,是指农村地区一定区域内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政治、经济、科技和生活服务中心②。小城镇位居城市之尾、农村之首, 是连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重要节点,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空间载体和发展依托,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化服务。小城镇是农村城镇化的主要部分, 其经济发展对于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小城镇经济发展作为今后工作重点,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转移。

(一)拉动经济内需增长的重要引擎。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速度直接决定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快慢。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 源源不断走进城市的农村人口将成为消费市场的生力军, 小城镇将是这些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落脚点。当农民转为城市人口时, 吃穿住行等需求自然而然会随之跟上 ,特别是住房需求, 整体必然会有大幅提高。

(二)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催化剂。就目前而言,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应该能够孕育出更高的城镇化水平,作为城镇体系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城镇也应该有一个更大的提升空间。实践证明, 小城镇的发展是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催化剂, 小城镇的发展使现代的生活方式可以在农村得到普及, 农村也能享受城市的生活方式。这种通过小城镇经济发展, 转变农村生活方式的发展模式可以被认定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全新的农村城市化的捷径。

(三)缩小城乡社会分配差距的互助平台。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与转型期间, 城乡差距呈现出扩大趋势。而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 它将城市中的经济、文化、科技联系推向农村, 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著名学者张五常说过 :“工业用地的资本回报率是农业的 10倍左右 ,地方政府发展工业的积极性也很高。为了获利的需要, 工业的发展会很快,这也将加速农民向市民的过渡。"③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 一方面使农村工业化程度有很大提升,另一方面是使更多人由从事较低效率的农业劳动转变为从事高效率的第二、三产业的劳动, 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会有很大提升, 这无疑会对扩大消费产生促进作用。因此,小城镇经济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打造了一个互助平台。通过激活乡镇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使农民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将会极大的缓解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分配均衡和维护社会公平 ,客观上也就缓解了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

二、当前小城镇经济发展困境解析

(一)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落后的发展模式。小城镇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低 ,发展模式落后 ,导致投资收益率低下,严重制约着小城镇经济发展。长期以来, 小城镇经济发展过分依赖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或增加物质投入的增长方式, 但随着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地方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直接威胁到了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镇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 客观上也影响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二)小城镇吸纳经济发展要素的天然弱质性。虽然小城镇大多拥有天然的资源优势, 但是在国家优先发展城市经济的制度引导下 ,资源大多被大城市予以霸占。“大城市”的综合产业规划政策造成了 “大而全”的产业结构, 挤压了小城市的产业成长空间。农村经济及小城镇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相比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小城镇地区待遇和生活设施落后于大城市,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 降低了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小城镇不仅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 即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也很难吸引,剩下的大多是老人与妇女劳动力, 这远远不能满足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对于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小城镇人才的结构分布流向不合理,高素质人才主要集中于行政事业单位, 而企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熟练劳动者则更为匮乏。

(三)失地农民就业压力的叠加效应。在城市化进程中, 农村土地实行流转 , 大量农民土地被征占 ,加之农业规模化经营加速, 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 , 也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 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 ,纷纷涌入小城镇 ,小城镇就业压力进一步凸显。进城农民、失地农民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现象, 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 ,其身份、生活领域、职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各种制度原因, 进城农民工一直不能融入城市生活之中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 ,许多农民工选择返乡就近创业就业, 小城镇无疑是首选 ,因此返乡农民工的劳动力二次转移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小城镇就业的压力。

(四)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政府在给予失地农民的实际收益补偿中, 应建立合理的土地补偿机制, 解决土地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的延续问题 ,使失地农民在社会政策体系中享有与城市居民相等的地位, 并在就业扶持、居住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要给予政策扶持, 保证失地农民顺利地融入农村社区 ,实现市民化的过程。通过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提升劳动力素质和技能, 以适应产业的发展和结构的提升,解决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问题;通过解决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就业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问题, 使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得以清除;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 解决供求连接问题, 减少劳动力市场信息供求错位, 强化工资杠杆机制的作用 ,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畅通无阻。近年来的小城镇建设实践也表明, 小城镇已经成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产业―空间转移的主要渠道。

小城镇经济发展制约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全局 ,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是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因此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今后小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开拓思路, 注重解决小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难题, 积极拓展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平欣光.对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思考 [J].中共济南市委 党校学报, 2010, (3).

[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与预测 2008 -2009 [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陈伯君.“逆城市化”趋势下中国村镇的发展机遇― 兼论 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J] .社会科学研究, 2007, (3).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字】:小城镇;给水;排水;建设;问题;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速度的加快,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致使小城镇成为了城市发展和农村带动的中间和缓冲的环节,经济的发展凸显了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具体的规划建设中也逐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尤其是小城镇的给水排水工程项目的建设,难以满足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从而也难以建立小城镇的持续发展模式。随着人口的增长,小城镇的居民住宅和公共建筑数量增多,卫生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提高。随着发展而来的小城镇的供水体系的建设和规划问题成为了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给水工程现状与思考

1、市政规划与实际脱节

小城镇发展往往重建设、轻规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镇的无序发展,缺乏基本的建设和规划的资料。对小城镇缺乏规划意识也使小城镇实施的规划并未建立在本镇发展的实际之上,从而导致了城镇的规划不符合城镇实际,也难以具体实施。而小城镇的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将对小城镇的影响深远,同时也将造成工程建设上的浪费和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城镇的整体规划占据着城镇建设的重要部分,也能实现对城镇发展的指导作用,从而小城镇的发展还应建设好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小城镇给水排水系统规划应先对城镇的基本资料和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包括城镇的需水量、水压大小、径流系数及城镇的经济发展状况等,从而为城市的给水排水的系统规划奠定数据资料基础。小城镇的规划还应建立完善的预测机制,为城镇的发展留下空间。小城镇规划还应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及建立与周边农村的共享设施建设,从而推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2、水资源缺乏保障,水厂工艺简陋

小城镇的发展对供水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今小城镇的供水状况是水源地比较单一,缺乏备用水源及水资源保护措施,这些都对其供水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小城镇供水多采用地下水为水资源,而长时间地开采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加上水源地单一常常会造成供水量不足的现象。对此,在水源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开采对水文条件的影响,加强调查与监控,制定管理应急措施,选好备用水源。城镇企业的发展及排水设施的不完善造成污染逐渐加重,水源水质受到一定的影响,相对于此,水厂以往的处理工艺就显得简陋而不能满足要求了。

3、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小城镇给水设施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城镇的供水管网渗漏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了小城镇水资源的浪费,加剧了小城镇供水不足的现状,对小城镇的未来发展造成了供水的压力。供水管道压力不足,有的小城镇建设初期大都为平房,现在建起了多层住宅。这样原有供水压力明显不够,改建供水设施己成为紧迫要求。给水系统缺乏统一规划,随意性强;管网分布不合理,管网基本呈枝状分布,未构成环网,对安全供水不利;城镇的管道设计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导致管径偏小、供水量不足。为此,小城镇应加强给水管理体制建设,建立完善的供水系统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供水设备,延长使用寿命。小城镇还应建立具有容纳性的城市规划的供水系统,从而为小城镇的城市化进程预留空间。

4、水厂运营困难

由于小城镇给水缺乏规模性,从而也无法发挥供水系统的整体效益。因此,尽管对给水水质要求较低,水厂的运行成本仍然偏高,致使许多水务集团不愿接收小城镇给水项目,小城镇的水厂运营困难,小城镇给水厂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有待在市场发展的前提和状况下进一步调整。

二、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

1、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与城镇现实脱节,应建立符合实际的供水工程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思想观念落后、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专业规划、地方机构管理不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设施规划多处于无序状态。而其中排水系统规划的滞后甚至缺失是造成小城镇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又由于小城镇的建设速度较快,缺乏勘测、竣工及一些居民生活水平基础数据及资料,使相关工程建设的管理及以后的规划建设工作难度加大。一些城镇虽已有规划文件,却缺乏可行性。诸如要建设道路规划或是排水工程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拆迁,造成了资金建设的短缺,这样的规划不仅不能指导建设,反而阻碍了其发展速度,因此相关部门必须从现状出发,根据发展需要切实可行地作出规划,建立切实可行的小城镇的给水排水的工程系统。

2、排水体制混乱,应建立合理有序的排水体制

合理地选择排水体制是排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工程建设及维护管理,更关系到环境保护及资金投入。而小城镇排水规划的不完善造成了其排水体制混乱的现状。小城镇的老城区由于历史原因,大多采用的是合流制,而城镇新区是分流制。随着对水环境改善任务的不断加大,合流制排水体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故许多地方提出将合流制改造成为分流制。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老城区分流困难、新建区分流又不彻底、分流区的雨水系统不完善,从而导致雨水借道污水管网等问题凸出。排水体制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小城镇老城区建设规模己基本固定,街道狭小、建筑物密集、商业繁荣、交通拥挤。老城区排水系统多为合流制,由管渠、边沟、小溪和冲沟构成,有的管涵上部己修建房屋,因此在老城区,将原有合流排水系统改造成截流式的合流排水体制具有可操作性。而新城区及扩建区可采取完全分流制与截流式分流制或截流式合流制相结合的排水体,从而能建立合理的排水体制。

3、污染治理不够,应加强污染治理力度

排水管网与污水处理设施没有同时设计建设,直排入受纳水体的污水及初期雨水会对其造成严重污染。另外,小城镇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由于配套污水处理设备跟不上或污泥处置不当也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安全的排水系统由管网、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置系统等组成,因此,必须同时建设。城镇企业的发展往往是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尤其是我国东部一些城镇出现了地域上的聚集式生产格局,其工业废水在城镇污水中占较大比例,使城镇污水呈现出一定特点。然而,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逐渐出现了“模式化”现象,即处理工艺选择没有针对性,片面强调一种工艺适用于某一整片区域。这些问题都要求各级部门要加强对所掌握的污水处理技术的归纳和比较,结合当地环境及地质特点进行总结,选择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综合考虑流域的环境容量,控制污染物总量的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4、管理工作不完善,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随着小城镇排水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最突出的就是建成后的管理问题。众所周之,城市的排水设施都有专业的管理养护部门负责日常的维护、疏通、清扫及管理,这样才保证了市政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小城镇缺乏给水排水系统的专门管理部门,从而造成了“有建设无管理的排水设施,长此以往,便造成堵塞而不能使用,长时间的淤泥堵塞造成了无法清扫疏通而只能翻建的局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随着排水设施的不断建设,成立专业的管理养护部门对其进行日常的维护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黄志兵. 浅谈我国小城镇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J]. 经营管理者, 2010,(19) .

[2] 辛桂华,汪再光. 浅谈小城镇给水排水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 华章, 2010,(23) .

[3] 宁艳华. 给排水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的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4) .

[4] 滕艳,马广卓. 浅析我国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管理[J]. 知识经济, 2011,(10) .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小城镇交通规划;过境交通

引言

小城镇作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阵地,由于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大多数城镇是由于交通发展而来,现如今绝大多数城镇仍依赖于过境交通的发展。过境交通对小城镇发展的引力犹如磁场,吸引着小城镇沿公路发展。这种磁性效应在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明显,小城镇高度依赖过境交通追路发展。从规划理论上,为了过境交通的顺畅应将过境交通甩出城外,禁止小城镇夹过境交通发展,所以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常把过境交通迁至镇区外。但从实际情况看,以往由于人们对乡集镇的规划建设的忽视,导致集镇布局呈自然发展,过境公路穿越集镇,集市交易又严重影响交通,越是运输繁忙的公路干线,集镇建设发展越迅速。这些集镇形成了以过境公路干线为主的带状结构布局。过境公路在一些集镇既是交易市场又是集镇交通主要干道,所以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的现象十分严重。

一、某镇交通系统现状

某镇镇区现状。在镇区内部,发展成了“沿街一层皮”的镇区现状布局,且镇政府等重要建筑等都位于路的两边,居民的生活和过境公路的交通基本混在一起,对今后镇区的发展影响颇大。

从规划理论上,过境公路应避开集镇,引出集镇。如果以规划年限20年发展预测,考虑集镇远期的发展规模,过境公路规划势必从集镇边缘通过,远离集镇中心,形成外环路,这样对于一个新兴的、经济比较薄弱的集镇,其规划一步到位,投资大也往往不可实施。尽管规划做了,但从领导意识、集镇经济发展上,人们往往又不愿过境公路改线,远离集镇,以免过境公路的引出而使集镇萧条,这样往往形成规划与建设两张皮,已做的规划多年来无法实施,仍然解决不了过境交通与集镇建设的相互矛盾。

二、过境交通穿越集镇的原因

过境交通穿越集镇,促进了集镇以交通运输相配套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集镇的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同时又给过境交通带来干扰和影响。

三、过境交通的安全隐患

集镇建筑沿公路分布,沿路两侧人口密度较大,居民出行穿越的人次增多,汽车行驶速度减慢,造成交通阻塞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集镇利用过境交通公路赶集,形成马路市场。每逢赶集日人流量增大,加之沿公路摆摊设点占用公路路面,往往造成长时间交通堵塞和中断,影响了交通运输效率,又造成一定经济损失。过境交通沿线集镇,其布局多沿交通沿线两侧分布,多年来由于缺乏规划和管理,集镇建设紧临公路建筑,距离公路红线较近。过境公路既是集镇生活性道路又是集镇交通干道,若规划进行拓宽改造,征地及拆迁费用较高,这对于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的集镇往往不易实施。

四、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

(一)初期阶段。由于小城镇规模小, 自身发展能力低, 主要依赖外界力量, 尤其是对过境交通依赖高。在这一阶段, 过境交通对小城镇发展的拉动力远大于制约力, 因此城镇空间形态往往呈穿心式过境公路布局。目前大多数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仍处于初级阶段。

(二)带状延伸期阶段。经过初级阶段的发展,小城镇已具有一定的自身发展能力,但仍需借助外界力量拓展,小城镇仍有追路发展的趋势,但同时也逐步由追路发展演变为向内的团块状发展。在这一阶段,为避免过境交通的负面效应,其往往与镇区相切而过。经过对店集镇镇区现状的分析,初步认定店集镇已经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发展,并具有中期阶段的雏形:沿街分布大量建筑物,但基本分布在道路红线以北,并形成组团块状结构,南部仅有沿街少量建筑物。

(三)面状拓展阶段。小城镇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潜力扩张,空间形态的拓展已转为内部扩张,沿路布局造成的外部成本大大上升,对城镇进一步的发展带来的制约作用超过促进作用,逐步成为城镇空间扩张的制约因素。这一阶段,考虑小城镇的远期发展,将过境交通甩出城外,并在公路与城区用地之间预留发展用地。

五、应对过境公路问题的措施

(一)城镇平行公路发展。对于现状夹公路发展的小城镇,根据过境公路的级别及交通流量大小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设置平行辅道,城镇沿公路一侧发展。对于公路级别较高(如国道),过境交通量较大的集镇,应控制城镇夹道发展,但也不宜将公路远离城镇,可通过设置与公路平行的辅道作为镇区道路,使镇区内的内部交通与镇区外的过境交通既相隔又相通。用辅助道路有效拦截镇区交通,避免直接进入公路,以减少镇区道路与过境公路的出入口、交叉点, 避免开口过多, 人为地造成交通冲突点。二是利用公路作为外环路,带动新区滚动开发。若过境公路级别较低,交通量不大,可利用公路带动城镇新区建设滚动开发。根据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利用公路对新区开发的强大带动力,将穿越镇区的公路段平行挪至一侧,改变原来的夹路发展为沿路一侧发展,近期新建公路可作为集镇的外环路,并预留足够的停车站场,而原来的公路段真正成为内部道路,逢赶集高峰期只作为步行街,这样既可疏通过境交通问题,又可解决集镇的内部交通, 可谓一举两得。经过一定的发展积累,过境公路带动新区发展到一定规模,再将公路迁出城外,作为新的外环路, 这样利用过境交通不断地引导城镇往规划的发展方向拓展,可分期、分步骤地带动新区滚动发展。考虑到经过镇区公路段功能的综合性和小城镇交通工具的复杂性,镇区公路段的断面设计应有别于一般公路, 同时要考虑临时停车的需要, 应适当加宽道路段面, 路宽一般12m到16m。

(二)垂直公路发展。垂直公路发展可分两种情况: 一是城镇有沿公路发展的趋势, 但过境交通量较大, 入城交通量较小,应通过设置垂直道路引导城镇向纵深发展, 控制沿公路发展。这种情况设置垂直道路主要起控制城镇沿线或跨线发展的作用。二是原镇区靠近公路但离公路有一定的距离,公路对城镇发展带动较小,城镇处于相对自发状态下的缓慢圈层发展,对这类城镇应积极构筑对外的联系通道,可通过设置入城道路与公路垂直相接,使过境交通对城镇发展的磁化作用沿入城道路渗透进来,带动入城道路两侧的土地开发,但沿公路一侧应控制一定的建筑红线作为与镇区交通的缓冲距离。这种情况设置垂直道路主要起促进和带动城镇发展的作用。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兵团;人口分布;城镇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160-02

引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处西北边疆,其地理区域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互交融,它在巩固国防、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促进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兵团体制的特殊性,兵团的迁移人口状况、流动人口状况既有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普遍性特点,也有着自己的一定的特殊性,这就导致了兵团内部人口分布不均等现实问题,不利于兵团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在分析兵团人口分布现状的基础之上,利用具体数据分析和定量定性分析等方法,为兵团人口合理分布提出建议。

一、兵团人口与小城镇建设现状分析

(一)兵团人口分布状况及特点

兵团从1954年成立初期17.5万人发展到2003年底254.22万人,五十年间人口总数增加了25倍。其人口分布特点为:

1.南北疆人口分布不平衡,呈现北多南少的状况。兵团人口的3/4左右分布在北疆。北疆9个师及兵团直属单位人口总数176.12万,占兵团总人口的69.3%,占北疆人口的18.36%。地处南疆的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十四师4个师,人口总数69.76万,占兵团总人口的27.4%,仅占南疆人口的8%。兵团在南疆过低的人口比例,既不利于南疆兵团团场小城镇建设,更不利于发挥维护社会稳定、威慑“”的重要作用。

2.区域间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天山北坡经济带,聚居了兵团人口总数的50%。其中石河子市城镇居住人日为29.89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8.4人,是兵团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6人)的2.18倍。而兵团58个边境团场人口仅43.24万人,占兵团总人口的17.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06人。兵团人口区域分布的不平衡,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屯垦戍边职能的发挥。

3.团场小城镇人口分布不平衡且差异性很大。174个团场小城镇镇区人口约68.42万,占团场总人口180万的38%。镇区人口在10 000人以上的有14个,5 000~10 000人的有34个,2 000~5 000人的有67个,2 000人以下的有59个,镇区平均人口3 932人。团场镇区人口密度相差很大,多则上万,少则不足千人。如农六师的芳草湖农场镇区人口达2.2万,石河子总场近1.5万人,然而十三师的红星共场镇区人口仅648人,柳树泉农场只有840人。辖区人口在30 000~40 000的有5个团场,20 000~3 0000之间的有8个团场,1 000~

2 000之间的有57个团场,5 000~1 000之间的有56个团场,1 000~5 000的有42个团场,还有4个团场人口不足1 000人。58个边境团场总人口43.24万,平均每个团场7 455人。2010年底,兵团各类从业人员97.5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49.32万人,占50.6%,第二产业19.29万人,占19.8%,第三产业28.94万人,占29.7%,反映出兵团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比较慢。

(二)兵团团场小城镇建设状况及特点

1.兵团团场小城镇布局是屯垦戍边特殊历史使命的需要。兵团团场的布局主要是按照屯垦戍边的需要设置的。其对外职能是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中国边境地区的威胁,对内职能是开发边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防止和打击“”的破坏活动。特别是对于驻守边境线和处于重要地理位置上的团场小城镇来说,其政治、军事职能就更为明显。

2. 38个重点团场小城镇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为加快兵团团场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兵团以现有垦区为依托,优先在交通沿线、边境口岸、城市周围和基础条件好的团场建成了38个重点小城镇,规划总人口65.07万,平均每个小城镇人口1.71万。这些重点小城镇人口、经济规模增长较快,将逐步成为垦区社会、经济和文化中心,对全兵团垦区经济的发展起着示范带头作用。

3.团场小城镇总体上规模偏小。由于受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历史因素等的限制,团场小城镇在总体上规模偏小,达不到国家小城镇规模标准。174个团场小城镇中建制镇为北泉镇,重点小城镇38个,一般小城镇135个。镇区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仅有10个,2平方公里的达90个,镇区平均面积2平方公里,低于全国镇区平均面积为5平方公里的标准;团场小城镇场部人口平均只有4万人左右,远远低于全国小城镇镇区1万人的规模。

4.团场小城镇发展不平衡。兵团174个团场小城镇也相应呈现出北多南少的格局。有120个分布于北疆,占团场小城镇总数的69%,而与北疆面积大致相等的南疆,团场小城镇只有54个,占31%。团场小城镇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目前有所改善,但通过对174个团场小城镇经济、人口、基本建设等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目前,建设处于较为落后阶段的有112个,占团场小城镇总数的64.3%;处于起步阶段的有60个,占34.3%;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有两个,占1.4%。兵团的城镇化水平为35%,低于全国39%和新疆36%的城镇化水平。

二、兵团小城镇发展与人口分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团场小城镇布局与新形势下发挥稳疆兴疆、守边固边职能不相适应。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反对“”斗争的凸显,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兵团团场布局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主要表现是南疆的团场及人口太少,比重太低,呈现出“南轻北重”的状况。需要在南疆增加一些团场,相应增加团场的人口数量,改变南疆团场小城镇人口比重太低的状况。

2.兵团团场小城镇规模小、分布散。作为兵团屯垦戍边基础的174个团场小城镇,分布在新疆1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客观上造成点多、线长、面广、分散的状况。众多团场小城镇,虽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小城镇体系,但规模普遍偏小、小而全、布局分散,不仅使团场小城镇之间相互影响带动功能较弱,而且加大了建设难度,造成重复建设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3.团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人口和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兵团除少数腹心团场、城郊团场外,边境团场、沙漠边缘团场和多数南疆团场自然环境恶劣,水利、交通、通讯、电力、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镇功能难以发挥。影响了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也不利于吸引各类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三、对策和建议

兵团一定的人口规模,特别是数量足够、相对稳定、素质较高、适应守边固边需要的职工队伍是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组织保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有效地调整兵团的人口分布,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口密度,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职能。

1.做好兵团小城镇的规划和布局。依托石河子市以及新建的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三市,将辖区内团场按照产业和人口的合理布局,发展一批卫星建制镇;依托铁路、公路主干线,将交通沿线的腹心团场发展成为一批商业贸易型、旅游开发型小城镇;依托兵团农业优势和特色经济,在重点团场发展一批产业主导型小城镇;依托边境口岸在边境团场发展边贸服务型小城镇。

2.积极培育团场小城镇的经济基础。以团场小城镇为载体,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根据团场小城镇的交通、产业和农副产品的集散优势,积极发展各类综合或专业性批发市场,形成规模。放开搞活团办企业,加速资产重组和产业升级。鼓励大中城市的工商企业到团场小城镇开展产品批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农副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依托团场农业产业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着力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

3.建立和完善小城镇投融资体系。按照党和国家的原则,逐步建立市场融资为主,国家扶持为辅,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利用外资等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兵、师、团三级都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小城镇建设资金扶持政策,采取各种措施,拓宽融资渠道。一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盘活土地资源,对闲置土地的使用权采取拍卖、出让、租赁、综合开发等办法,积累资金,滚动发展,带动团场小城镇基础建设。

4.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建议国家对石河子市及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三个新建市所辖的团场赋予建制镇职能。这些团场小城镇的管理体制,可比照兵团第一家建制镇石河子市北泉镇的做法,实行团镇合一的管理体制,赋予相应的乡镇政府管理职能。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协调理顺市、镇两级财政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收支范围,逐步实行分税制,建立稳定、规范、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激励机制。建议国家加大对边境沿线、两大沙漠边沿团场水利、道路、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两周一线”团场的生产、生活条件。建议国家在人力资源方面给予支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内地的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复转军人到团场工作。加大对兵团各类人才的培养教育力度。加大对兵团高等院校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为兵团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7

[关键词] 小城镇、交通、特征 

0 前言

小城镇因为规模较小,其交通问题未能够引起重视,而小城镇大部分依赖于过境公路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机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其用地形态布局和交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般而言,城市越大,与外界的联系越多,区内交通、区际交通越多,过境交通较少;相反,城市越小,对外的联系越弱,区内与区际交通越少,而过境交通量越大。根据统计,一般100万人以上城市,过境交通只占1%-9%,50-100万人的城市,过境交通占8%-14%,10-50万人的城市,过境交通占12%-28%,2-10万人的城镇,过境交通占14%-47%,而2万人以下的小城镇,过境交通高达60%以上。本文从小城镇现状布局与交通问题入手,分析了小城镇过境公路穿城布局的成因及正负效应,对小城镇交通问题特征、交通方式特征作出初步研究,并分析了小城镇布局以及交通发展趋势。

1 过境公路穿城布局的历史成因及其正负效应

1.1 成因分析

过境公路穿城在我国的城镇当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由此影响到城镇的布局和发展;穿心式布局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

1) 与我国长时期较低的机动化水平相适应

建国后到80年代中叶,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交通线数量少、质量差、运力低的状况,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现代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以广泛分布在中华大地的公路为例,从“一五”到“六五”期间,技术水平和质量大大提高,铺装公路比重由1952年的43.6%上升为1985年的79.6%,1-4级公路占总里程的64.4%,并且高速公路的建设业已开始。汽车工业的发展为公路运输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985年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21万辆。

虽然如此,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等的制约,汽车作为运输的主力军大多发生在城市之间,为二、三产业服务,广大乡村及小城镇地区长期处于低机动化的运输阶段,畜力车、机动三轮车、拖拉机是地方运输的主力,速度慢,运输效率低。在低机动化阶段,城镇发展依赖于公路,沿路展开,许多市场干脆紧贴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更增添市场的热烈气氛,在机动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对交通的干扰还没有明显凸现。

2) 长期存在以路兴商、以路兴镇思想

交通对城镇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大大刺激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要致富,先修路”,修路架桥被看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标志;一旦公路建成,两侧地段则成为最有价值的地方,“要先富,去占路”,以路兴商、以路兴镇,占路搞经营,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法宝。地方政府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往往要求公路部门在选线时选在从镇中心穿过,而不是只打擦边球,“镇镇通公路”的建设结果是镇镇穿公路。在城镇发展的初期,机动化的程度比较低,过境公路穿城确实为城镇带来了工商业的繁荣,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建制镇90%以上是过境公路穿城的布局,中小城市也有许多是由过境公路穿城布局发展而来,而非公路穿城的乡镇大多比较落后和偏僻。随着社会经济和机动化的发展,公路穿城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1.2 穿心式布局的正负效应

所谓正效应,是指穿心式布局在一定时期对城镇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过境公路穿城的城镇发展快于其他地区,而用地布局与交通的矛盾则发生在可容忍的范围,未对城镇的发展造成大的影响。所谓负效应,是指随着机动化的发展,用地和交通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沿路布局造成的外部成本大大上升,对城镇进一步的发展带来的制约作用超过促进作用。一般来讲,随着机动化程度的提高,正效应逐步下降,负效应渐渐上升;当负效应达到或者超过正效应的时候,就应当考虑过境公路外迁。

正效应:

对上海金山320国道沿线的枫泾、兴塔、朱泾与同区域内非过境公路沿线的吕巷、松隐、钱圩的比较,经济总量突出,镇区规模大,人均GDP水平高,二、三产的比重较高。如表3所示,上海与浙江交界处的枫泾,1995年GDP总量为26516万元,人均6628元,而松隐的GDP总量为10132万元,人均为4112元;枫泾的一二三产的结构为29:56.8:14.3,二产远远高出一产,而松隐的三产结构为40.6:45.5:13.8,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相差不大。320国道沿线的朱泾、兴塔,从镇区规模和经济总量上来看也比较大,钱圩工业也比较发达,人均收入较高,是由于靠近金山石化的缘故。

表1

  GDP (万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结构

朱泾镇142244021678934140.2830.4770.240

枫泾镇2651676881504937790.2900.5680.143

兴塔镇150925546834012060.3670.5530.080

吕巷镇127824856644114840.3800.5040.116

松隐镇101324114461514030.4060.4550.138

钱圩镇100512238653512780.2230.6500.127

负效应:

然而,也应当看到,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机动化程度的提高,过境公路穿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下降,而过境交通与用地布局的矛盾则显得突出,对城镇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以永嘉县瓯北镇为例,老104国道穿越,其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工厂企业在老104两侧呈带形分布;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道日益拥挤,过境交通与城镇布局的矛盾凸现出来,不得已只能将国道外迁,而将原穿城部分改造为内部干道。

过境公路穿城的负效应还体现在对城镇内部道路系统的影响上,下面将结合城镇现状调查中凸现的问题进一步展开论述。

2 小城镇道路系统现状

2.1 道路网现状问题特征

1) 密度较高,但干支结构不尽合理

一般小城镇只有干支两套道路系统,而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大多数城镇仅仅有一两条穿城干道,其它道路相对狭窄;在发展过程中,支路间距不均匀,有的间距几十米,有的间距数百米,造成道路系统的先天失调。许多地段是先建房,后通路,造成道路开辟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曲折、错位的小路多,机动车难以通行。

而今城镇道路建设又出现贪大求洋的倾向,新建或者改造的道路不管实际需要如何,一律采取干道的做法,宽宽荡荡,而旧的道路依然狭窄、拥挤,形成旧城条条是支路,新区路路是干道的局面。

2) 除了少数道路外,大多路况较差,不能适应机动化的发展

在低机动化时期,城镇机动交通以机动三轮车、拖拉机以及少量小型货车为主,车型小,速度慢,运量低;对道路的要求不高,在城乡所有道路上均可通行;而进入机动化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货运汽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车辆速度快、车型大、运量高,对道路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城镇旧有的道路难以满足。还有许多道路桥梁的瓶颈,车辆难以通过。速度的提高打破了城镇原来的节奏,交通危险性增加;运量增大,旧有路面难以承载,造成道路的严重破坏。

3) 缺乏管理,道路资源被侵占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在:

市场、商店侵占。如前所述,城镇的原始积累和发展源自过境公路的带动作用,而这种作用又具体表现为兴办市场、沿路开店。马路市场、马路商店侵占道路资源,并不是说市场、商店直接占路,而是指沿路修建的市场、商店因为缺乏规划和管理,紧贴道路,没有自己的车辆和人流疏散场地设施,结果进出市场、商店的人车均拥挤在道路上,造成交通堵塞。北方城镇每逢集市的日子,这种状况非常明显。更有一些临时性的违章搭建建筑,伸出路面,直接侵占了道路空间。 

马路摊贩侵占。摊贩占路现象大中小城市均有,类型以小商品、副食品、小吃、水果、修理摊为主。城镇因为过境公路穿城、过往人员杂、管理的力度小等原因,因而现象要比大中城市严重的多。摊贩一般占用人行道,导致行人通行的不便,甚至被挤到车行道上去,严重阻碍了交通,并且带来事故;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和穿城公路上则沿路摆放,有的搭建摊位的竹竿、木棍之类甚至伸出路面,形成路障,给往来车辆带来事故隐患,也危及摊贩本人的安全。 

停车、行人侵占。由于停车场地少,管理力度小,车辆乱停乱放也侵占了大量道路资源。机动车停车占用车行道、人行道,非机动车停车占用人行道,在车辆多的路段更为突出,造成道路有效使用路面减少。行人侵占则表现为交通意识差,有人行道不走,或者不靠路边行走,而在路中间荡来荡去,对来往的车辆视而不见,对身前身后的鸣笛声充耳不闻,阻碍车辆通行,带来事故隐患。 

2.2 道路设施现状问题

1) 静态交通设施匮乏

停车场地少。尤其是沿路布置的市场,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没有配建的停车场地,汽车、三轮车、板车、自行车乱停乱放,占路停靠,带来事故隐患。 

交通站场少。许多小城镇没有专门的车站、维修站等场地,公交、小巴、出租车等沿路停放待客、争抢客源,造成交通秩序混乱;门店式的维修点更是占路经营,待修的车辆沿路摆放,严重阻碍交通。 

2) 路灯、绿化、交通标志牌等附属设施不足

林奇在《城市的印象》一书中描述道:“一个可识别的城市就是它的区域、道路、标志易于识别并且组成整体图形的城市”, “道路……是大多数人印象中占控制地位的因素,……其它环境要素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而在小城镇建成区环境当中,道路普遍缺乏路灯、绿化等附属设施,交通标志牌设置的也很少,千街一面,千镇一面,缺乏特色和识别性,对道路交通的使用者也非常的不利。在某镇的现状调查中,由于没有指示牌,我们的调查人员常常误入死胡同,并造成多人调查工作的重复。

2.3 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中结合城镇用地布局,配合公路部门,将过境路外迁。 

结合镇区改造,理顺道路系统。 

道路建设要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遵守规范,不能只搞形象工程。 

规划建设中配建停车场地和交通站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设施。 

3 小城镇交通方式特征研究

3.1 现状交通方式特征

小城镇作为城乡过渡的一种实体空间,其用地空间布局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别,居民出行交通方式也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来讲,小城镇用地规模小,用地混合度较高,居民出行距离短,出行方式以步行、自行车、摩托车为主,在城镇内部的出行中,步行占一半以上,自行车、摩托车出行占30-40%,公共交通比例不到10%。在镇域的出行中,以公共交通和私人摩托车为主。据对上海郊区城镇的调查表明,居民日常出行中,步行方式比例高达35-40%,自行车占25-30%,摩托车占15-25%,公共交通在日常出行中所占比例较低,而在长距离出行中才有优势。

人对各种交通方式的需求主要有:经济性、连续性、独立性、快速性、舒适性、安全性等,而不同的交通方式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出行需求。

1) 步行。步行以人自身的行走来完成在空间的位移,是城镇居民最普遍的出行方式,其特点是路线受自我控制,活动比较自由,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相互干扰较少,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除了消耗体力外,不产生其它成本,适合短距离的出行。缺点是体力消耗较大,受天气影响大。居住在步行范围内(即15分钟或1公里以内)基本上是不乘车的。随着出行距离加大,愿意步行的人就逐渐减少,到一定距离后,因步行时间太长或体力消耗太多,而以车代步。

2) 自行车。自行车是我国城乡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其优点主要有:体积小,机动灵活,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连续性交通;价格便宜,简单易学,能够大量普及;以人力驱动,无污染,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出行距离适中,适合于居民日常出行的距离范围。缺点是受体力、气候、地形条件制约比较大。我国的自行车交通比较发达,自行车代步的出行距离,幅度也较大,从1公里到10公里左右,一般3-4公里范围内的自行车交通更为普遍。

我国是生产和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是一个自行车王国,产量和拥有量都占世界的首位。参考一下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许多国家尽管以小汽车交通为主,但拥有自行车为数亦不少,如芬兰3.5人1辆,比利时3.1人1辆,瑞士3.1人1辆,美国2.9人1辆,日本2.6人1辆,瑞典2.3人1辆,西德2.4人1辆,丹麦2.2人1辆,荷兰1.6人1辆,自行车短程交通在汽车拥有量很大,小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国家也是不容忽视的,而在我国还将长期存在,发挥重要作用。

3) 摩托车。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摩托车在城镇迅猛增长。与自行车相比,摩托车以燃油作动力,省力、舒适;出行速度快,省时;同时又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价格适中,城镇工薪阶层消费得起。其缺点是产生的噪音、废气等对环境有比较大的污染,较难控制,不适宜于少年儿童以及老年人等弱势人群。

4) 公共交通。公共交通运送速度,在城市的市区约为15-16公里/小时,郊区城镇约为20公里/小时,比较舒适和安全,出行费用也不高,适宜于城镇中长距离的出行以及弱势人群使用。缺点是不够机动灵活,不能够实现门到门,需与步行、自行车等方式结合。在小城镇中,公共交通一般作为远距离出行,如到县城,到其它城市,其它乡镇以及由镇到通公共交通的村,而在城镇内部出行中使用比较少。

3.2 交通方式构成发展趋势

1) 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很多。如出行时间的长短、出行者的年龄、公共交通发达的程度及服务水平和票价、道路交通状况;自行车拥有量、地形、天气、季节等等都能使之发生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的形态生长和机动化的发展,是从更深层意义上影响居民出行选择的因素。以收入水平为例,研究表明,随着收入的提高,对交通快速性、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越高,而对经济性的要求则降低;对上海小城镇有关调查显示,随着收入的提高,居民出行中步行、自行车出行比例降低,而摩托车、出租车(人力三轮车、小汽车)的比例上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时,小汽车出行不到1%,而人均月收入超过2500元时,小汽车出行超过5.2%;在休闲娱乐出行中,从人均收入500到2500元,步行比例由58.7%下降为27.5%,而摩托车由11%上升为22.5%,小汽车上升为11.8%。

2) 发展趋势

城镇的扩展、收入水平的提高、机动化的发展,将对居民出行产生深刻的影响,城镇主要交通方式未来将产生以下变化:

步行出行的比例将有所下降,向购物、休闲集中,向老年人群集中。 

随着经济和机动化的发展,自行车出行的比例将有所下降,并且向老年以及弱势人群集中,中青年部分向机动化转化。 

摩托车若无政策限制,一定时期内还将有比较快的增长,尤其对于镇际和镇域的出行,增长集中在那些工作在城镇,而居住不在此的中青年人群。 

小汽车将逐步进入家庭,但近期增长有限,原因仍然是收入水平的限制。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和镇域经济发展以及联系的加强,公共交通的比例将有所上升,镇域和镇际私人经营车辆增长快,须加强政策引导。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8

【关键词】小城镇 道路交通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小城镇道路是小城镇各功能分区用地的联系网络,是整个小城镇的“骨架”和“动脉”,也是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正快速发展,各地小城镇经济发展也很快。但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机动车数量也在飞快增加,小城镇道路建设便显现出各种矛盾和不足。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小城镇的道路交通,将成为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1.我国小城镇道路交通现状

1.1依靠过境交通

1.1.1交通干扰大

过境的国道、省道是国家建设的主动脉,是省市地方交通运输主干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保证它们的通畅、便捷。许多小城镇一开始往往是依靠过境公路、沿着公路两边逐渐发展形成的,公路既是小城镇的对外公路,又是小城镇的主要道路。随着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来往车辆愈加频繁。有的甚至沿主要道路两侧建设大量的商业服务设施,行人密集,进出口多,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同时拥堵的交通影响了主干道的经济效应,也影响了小城镇的对外联系。

1.1.2盲目沿过境公路发展

小城镇建设用地盲目地沿过境公路两侧发展,占线过长,使小城镇主要产业和一些商业服务设施都集中在路两侧,造成人流车流的大量聚集,给小城镇居民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这样的带状发展对以后工程管线施工也有很大影响:增加建设和维护费用;不利用资源有效利用等,增加了小城镇经济负担。

1.2交通系统不完善

1.2.1干支结构不尽合理

一般小城镇只有干支两套道路系统,大多数城镇只有一两条穿城干道。在发展过程中,支路间距也没有很好控制,很多地段是先建房后通路,这种随意开辟道路的方式造成很多曲折错位的小路,而机动车也难以通行。而且现在不少小城镇开辟新城区,新建或者改造的道路不管实际交通需求,一律都是宽敞的大道,但旧城依旧是狭窄拥挤的支路,形成“旧城条条是支路,新区路路是干道”的局面。

1.2.2缺乏相应管理和维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中的机动车增加的速度也很快。以前城镇中常见的机动三轮车、拖拉机等机型小、车速慢的机动车虽然不多了,但仍在城镇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平日的农贸运输等依旧会使用这些车辆。对于已经适应了车速快、车型大、运量高的货运汽车的城镇道路,这些低机动化的车辆不光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也是影响小城镇交通的一大障碍。但是大部分小城镇没有合适管理手段控制其在城镇的进出与停放。

1.3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1.3.1道路横断面设计不合理

许多小城镇由于长期缺乏规划,其道路性质不明确,道路断面功能不分。往往是人行道狭窄,或人行道挪作他用,有的小城镇甚至根本不分车行道和人行道,致使人车混行。

1.3.2静态交通和附属设施缺乏

小城镇中缺少公共专用停车场,尤其是沿路商业服务设施停车场严重不足。加之管理不够,各种车辆任意停靠,占用道路现象严重。而且道路两侧违章搭建房屋多,以及违章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多,造成道路交通不畅。

另外就是附属设施的缺乏。有些小城镇交通干道上没有“斑马线”,有的没有指示灯。大部分小城镇建成区,道路普遍缺乏路灯。街道作为居民活动的主要场合,却没能提供最基本的安全空间,无形中制造了很多犯罪场所,对小城镇的社会安定也是一大影响。而相应的道路绿化相比于城市也是大大缩水的。

2.小城镇交通结构分析

2.1交通结构

小城镇作为城乡过渡的一种实体空间, 其用地空间布局与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别, 居民出行交通方式也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来讲,小城镇用地规模小,用地混合度较高,居民出行距离短,出行方式以步行、自行车、摩托车为主,公共交通在日常出行中所占比例较低,而在长距离出行中才有优势。

2.2发展趋势

对于镇际和镇域的出行,出于家庭收入、通勤距离等因素的考虑,城镇居民大部分会选择摩托车,如果摩托车无政策限制,一定时期内还将有比较快的增长。小汽车虽然将逐步进入家庭, 但城镇收入水平与汽车需求毕竟不如大城市,增长比较受限。

3.小城镇道路交通改进措施启示

3.1空间布局上

小城镇发展初期通常依赖于过境道路,在规划时参考城镇经济发展现状,人口现状等特征,在对布局时尽量把过境道路的交通干扰问题降到最低。对于交通量比较大的地方还可以考虑设置红绿灯等交通信号指示灯。其次,道路路网走向应有利于小城镇的通风。

3.2人性化建设

3.2.1合理尺度的道路空间及慢行系统建设

小城镇居民出行对交通可达性的要求高,道路交通网络应以小宽度、小间距、高密度为基本原则。从相关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步行和自行车是城镇居民最普遍的出行方式。因此道路交通资源分配和交通体系规划构建应优先考虑慢行交通。

3.2.3景观需求

小城镇道路不仅用作交通运输,而且对小城镇景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通常我国小城镇的建筑特色不是很突出,建筑,街道,绿化往往处在一个相互渗透的景观系统中。因此街景的塑造对小城镇形象的树立有很大帮助。绿化和沿街公共设施可结合照明设施,既协调了街道立面,有可以创造多彩的城镇夜景;临水的道路,应结合岸线精心布置,使其既是街道,又是人们游览休息的地方。当道路的直线路段过长,使人感到单调和枯燥时,可在适当地点布置广场和绿地,配置建筑小品。

3.3加强管理体系

一方面,小城镇中的法律监管体系不如大城市,虽然有利于城镇生活的人情氛围培养,但正是由于不受监管,一些道路占用、不遵守交规的现象才会愈演愈烈。另一方面, 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原有的规划不能适应新的环境需求,又没能进行新的调整。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尊重规划, 并对规划合理调整与改进。

4.结论

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小城镇的重要意义、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道路交通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为了加小城镇经济建设和发展,我们不得不重视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栋,“以人为本”理念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2)王宝静,《浅议小城镇交通特点》,民营科技,2008 年第8 期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9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布局;交通;特征

小城镇因为规模较小,其交通问题未能够引起重视,而小城镇大部分依赖于过境公路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机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其用地形态布局和交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般而言,城市越大,与外界的联系越多,区内交通、区际交通越多,过境交通较少;相反,城市越小,对外的联系越弱,区内与区际交通越少,而过境交通量越大。根据统计,一般100万人以上城市,过境交通只占1%-9%,50-100万人的城市,过境交通占8%-14%,10-50万人的城市,过境交通占12%-28%,2-10万人的城镇,过境交通占14%-47%,而2万人以下的小城镇,过境交通高达60%以上。本文从小城镇现状布局与交通问题入手,分析了小城镇过境公路穿城布局的成因及正负效应,对小城镇交通问题特征、交通方式特征作出初步研究,并分析了小城镇布局以及交通发展趋势。

1.过境公路穿城布局的历史成因及其正负效应

1.1成因分析

过境公路穿城在我国的城镇当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由此影响到城镇的布局和发展;穿心式布局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

1.1.1与我国长时期较低的机动化水平相适应

"十一五"时期,在大规模投资的带动下,我国交通运输的线路网络和客货运量均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继续加快。截至"十一五"末,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4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比"十五"末增加了3.31万公里,增长80.7%,年均增长12.6%。

虽然如此,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制约,汽车作为运输的主力军大多发生在城市之间,为二、三产业服务,广大乡村及小城镇地区仍处于低机动化的运输阶段,畜力车、机动三轮车、拖拉机是地方运输的主力,速度慢,运输效率低。在低机动化阶段,城镇发展依赖于公路,沿路展开,许多市场干脆紧贴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更增添市场的热烈气氛,在机动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对交通的干扰还没有明显凸现。

1.1.2长期存在以路兴商、以路兴镇思想

交通对城镇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大大刺激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要致富,先修路”,修路架桥被看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标志;一旦公路建成,两侧地段则成为最有价值的地方,“要先富,去占路”,以路兴商、以路兴镇,占路搞经营,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法宝。地方政府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往往要求公路部门在选线时选在从镇中心穿过,而不是只打球,“镇镇通公路”的建设结果是镇镇穿公路。在城镇发展的初期,机动化的程度比较低,过境公路穿城确实为城镇带来了工商业的繁荣,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建制镇90%以上是过境公路穿城的布局,中小城市也有许多是由过境公路穿城布局发展而来,而非公路穿城的乡镇大多比较落后和偏僻。随着社会经济和机动化的发展,公路穿城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1.2穿心式布局的正负效应

所谓正效应,是指穿心式布局在一定时期对城镇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过境公路穿城的城镇发展快于其他地区,而用地布局与交通的矛盾则发生在可容忍的范围,未对城镇的发展造成大的影响。所谓负效应,是指随着机动化的发展,用地和交通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沿路布局造成的外部成本大大上升,对城镇进一步的发展带来的制约作用超过促进作用。

然而,也应当看到,随着机动化程度的提高,正效应逐步下降,负效应渐渐上升;当负效应达到或者超过正效应的时候,就应当考虑过境公路外迁。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机动化程度的提高,过境公路穿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下降,而过境交通与用地布局的矛盾则显得突出,对城镇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过去一段时期,国省道路穿越城镇而过,许多工厂企业在国省道路两侧呈带形分布,其局部地区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省道日益拥挤,过境交通与城镇布局的矛盾凸现出来,不得已只能将国省道外迁,而将原穿城部分改造为内部干道。

过境公路穿城的负效应还体现在对城镇内部道路系统的影响上,下面将结合城镇现状调查中凸现的问题进一步展开论述。

2.小城镇道路系统现状

2.1道路网问题特征

2.1.1密度较高,但干支结构不尽合理

一般小城镇只有干支两套道路系统,而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大多数城镇仅仅有一两条穿城干道,其它道路相对狭窄;在发展过程中,支路间距不均匀,有的间距几十米,有的间距数百米,造成道路系统的先天失调。许多地段是先建房,后通路,造成道路开辟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曲折、错位的小路多,机动车难以通行。

而今城镇道路建设又出现贪大求洋的倾向,新建或者改造的道路不管实际需要如何,一律采取干道的做法,宽宽荡荡,而旧的道路依然狭窄、拥挤,形成旧城条条是支路,新区路路是干道的局面。

2.1.2路况差,不能适应机动化的发展

在低机动化时期,城镇机动交通以机动三轮车、拖拉机以及少量小型货车为主,车型小,速度慢,运量低;对道路的要求不高,在城乡所有道路上均可通行;而进入机动化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货运汽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车辆速度快、车型大、运量高,对道路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城镇旧有的道路难以满足。还有许多道路桥梁的瓶颈,车辆难以通过。速度的提高打破了城镇原来的节奏,交通危险性增加;运量增大,旧有路面难以承载,造成道路的严重破坏。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10

关键词:小城镇;环卫规划;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国小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对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环境卫生保护的规划,受到急功近利开发导向的影响,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随机性较强,使得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环境卫生保护薄弱的问题,多数小城镇环境卫生保护规划落后于城镇发展,没有做到与经济、城镇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全面开展小城镇的环境卫生保护规划已迫在眉捷。

小城镇环卫规划的主要内容

1、基本情况,介绍规划区域自然和生态环境现状,社会、文化、经济等背景情况,介绍规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建设规划要点;

2、现状调查与评价,对规划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说明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卫生问题,分析实现规划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预测与规划目标,对生态环境卫生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进行预测,并对其预测结果进行说明,然后在调查和预测基础上进行确定规划总体和分阶段目标及其指标(生态镇考核指标);

4、环境卫生功能区划分,根据土地、水域、生态环境卫生的基本状况与目前使用功能、可能具有的功能,考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卫生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划分不同类型的功能区 (如,工业区、商贸区、居民生活区等),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要特别注重对规划区内饮用水源地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的保护。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卫生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 (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5、规划方案制定包括:①水环境综合整治;②大气环境综合整治;③生活垃圾综合整治;④固体废物的综合整治;⑤生态环境保护;⑥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敏感和多发地区,应做好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⑦规划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对规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全面分析;⑧实施方案,包含经费概算、实施计划(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时间进度安排,包括各阶段需要完成的项目、项目实施计划,以及各项目的具体承担和责任单位)、保障措施等,最终列出生态城镇环卫规划项目分阶段实施计划表。

二、当下我国小城镇环境卫生规划现状与问题

当今,在我国大多数小城镇以分散管理来实施环卫工作。由于小城镇镇区还不没有一个城市街区的面积大,面积非常狭小,相对来说环卫部门的人员、设施、管理等都极为简单,所以,对于我国大多数的小城镇并没有做专门的环卫规划,则是将环卫内容并入小城镇环境规划或者是在其他规划中体现的。然而,现在我国仍有绝大部分小城镇仍然未完成镇(乡)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在已编制的总体规划中,大多数没有将环境规划纳入其中,而在其他规划中涉及环卫内容时往往也缺乏统筹考虑。总而言之,我国小城镇的环卫规划普遍缺失。与此同时,在已制定的有关环卫内容的规划中仍出现了以下问题:

1、没有突破规划思路,规划仍然局限于单一的小城镇行政地域范围内,缺乏区域性考虑,造成规划时在资金、技术、选址等方面受到限制;

2、在规划理论中缺乏小城镇特色,规划时仍沿用设计标准和计算参数以及城市环卫规划的预测模型等,使规划适应性不强;

3、对小城镇非线性的发展特点认识不足,规划仍沿袭传统的城市线性规划模式,致使使规划失去指导意义。

三、小城镇环卫规划的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小城镇经济发展与城市最大不同在于它的非线性特征。忽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非线性特征,容易造成环卫规划面临突发事件时缺乏弹性。

2、区位因素。区位是小城镇研究和规划的起始点和切入点。作为居民点体系的连接点,因此,目前这种局限于小城镇地域内的传统环卫管理模式和环卫规划观必须改变。

3、功能布局。功能布局主要从微观层面影响小城镇环境卫生规划。当前我国小城镇的功能布局还相当混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相互交错,给环卫规划管理带来不便。

四、小城镇环卫规划对策研究

由于以上这些因素对我国小城镇环卫规划的影响,在制定小城镇环卫规划时,必须结合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规划和管理措施。

1、树立区域联合的规划观

小城镇规模小和所处区位的影响要求树立区域联合的环卫规划观。根据小城镇区位划分理论,小城镇大致可分为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具有带状发展趋势地区小城镇和点状独立发展地区小城镇三种类型,前两类小城镇应是施行区域联合的主体,第三类小城镇一般分布于“老少边穷”地区,大部分经济实力弱,人口稀少,镇域面积大,就环卫规划而言,暂不宜联合。

2、制定相对应的管理措施

(1)制订车辆管理措施,设置限速行驶,如灰土车、运煤车在镇区应限速行驶,保证运输中的尘土不扬而导致地面不卫生。对各种畜力车限制其在镇区的活动范围,保证牲畜粪便不污染主要街道;

(2)制订居民管理措施,由于居住在小城镇的居民,环保意识相对来说比较低,又由于小城镇地域狭小,人情关系紧密,许多乱倒垃圾、破坏卫生的事件往往得不到有力的解决,因此规划中应有强制性的环境卫生条例,并制订专门的宣传政策;

(3)制订基建项目管理措施,特别是直接影响环境卫生的沿线工程,应与环卫部门协商施工工期、渣土处理等问题。

4、加强其他相关规划与管理

在发展规划以及总体规划中合理安排小城镇的功能布局,改变小城镇功能区划混杂的现状,实现小城镇功能区的分离;引导集市贸易集中,消除马路集市现象;合理确定用地规模,提高小城镇的建筑容积率。针对其他类型固体废物,规划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减轻环卫部门的工作压力,市场贸易给小城镇环境卫生带来的极大影响,加强对市场区的规划管理。对特色功能分区,制定专门的管理措施,合理划分管理权限。

5、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模式是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回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循环经济不仅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产生量,也有利于转变污染治理的模式,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小城镇的循环经济建设就是立足于循环经济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等。此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的规划,应该在有利于环境的资源循环和零排放理念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其中包括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有毒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置设施等。

结束语

我国小城镇的多样性,导致不同地域的小城镇在制订环卫规划时对上述各类影响因素的考虑必然有所区别和侧重,相关的规划和管理措施也需因地制宜地予以考虑。做好小城镇环境卫生规划对改善我国小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我国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11

关键词:小城镇;城市规划;地域特色

一、小城镇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广泛领域。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管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依据。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迅速发展,小城镇蓬勃兴起,农村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规划在促进经济建设、调整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合理利用土地、改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协调各项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大规模进行城镇建设的今天,适时加强小城镇规划与管理落实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小城镇规划中面临的问题

(1)城镇规划的编制办法过于陈旧,很难适应新体制下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高度化的今天,规划主体已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不可测因素增多,总体规划只能是对城镇发展的宏观预测,是一个战略性的规划,落实到地域空间上也只能是粗线条的,而不可能是终极的模式。必须留有足够的弹性空间和发展余地,这样在规划主体突然变化时,才能得心应手地加以合理配置。

(2)城镇化水平预测简单沿用数学方法,没有具体分析。

城镇化水平的预测主要通过数学方法,应用公式:城镇化水平=镇区人口/镇域人口。其实,城镇化水平还要受其它很多因素的影响,要多角度来分析;如城镇的整体状况,包括城镇的构成,城镇规模,城镇密度,以及城镇发展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城镇基础设施水平等基本情况。其次,还必须对城镇现状水平,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各级城镇对现状城镇化水平的贡献程度以及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变化等进行分析。最后,对城镇包括镇域内的人口和经济流向进行分析。

(3)忽略城镇地域特色,规划布局呆板,千遍一律。

在我国有成千上万个小城镇,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各异、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不同,因而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但近10年来,许多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趋同一面,不管地形、地貌,道路多以棋盘式为主、布局模式也均死板教条,没有创新点,公建都以四方、条状格局,没有特点,失去了小城镇本身应有的特点,不能吸引人,也会丧失了发展中的机遇。

(4)规划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弹性差

目前小城镇的发展依赖于规划,但是有些小城镇规划设计让人担忧。规划时完全忽略了小城镇的现状情况,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特色而盲目追求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未把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而不顾客观事实,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盲目扩大用地面积,盲目拆迁旧宅毫无考虑到居民的搬迁问题;将现有绿地,绿化带防护林破坏,这不仅破坏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人居生活环境。

(5)城镇规划滞后于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城市规划是城市未来若干年发展建设的指导性法规性文件,地方政府由于受经济影响和思想观念的束缚对城市规划在城市管理和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所以直接导致出现规划未作而盲目建设的现象,没有规划约束的随意发挥,不光在财力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上造成极大浪费,也为以后的城市管理和改造埋下极大隐患。

(6)忽视生态环境建设,导致环境进一步恶化。

首先绿化体系不完整。公共绿地面积日益减少,不少城镇为了盲目扩大城镇建筑面积,不仅不开辟新的绿地,还将原有绿地挪作他用,城镇中缺乏防护绿地的建设,间接的影响了生态环境。 其次,生活排污管道设置不当,布局混乱。许多规划者在规划排水管线时,只是考虑到当前利益,对排水、给水管道的设置考虑不周或不设置,造成洪水期来临时导致路基受损、路面积水,严重阻塞了交通和影响行人的正常流通。

三、小城镇规划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从以上小城镇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问题的焦点在于没有很好解决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具体规划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规划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等等,要解决目前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重视小城镇体系规划,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整体效益,体现个体特色

小城镇是一定镇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小城镇规划时,首先必须根据其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地的拟定城镇性质,确定城镇未来的发展方向、主导产业,把握好城镇发展的方向。

(2)结合当地情况,根据规划的标准,园地制宜的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结合镇区实际确定建设目标,本着可适当超前的原则,合理确定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发展规模,脱离小城镇实际,把标准定得过高,而使规划难以实现。其次,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符合当地实际,认真分析其城镇优势、城镇性质来建立配套的基础设施。

(3)道路建设要做到系统合理、科学

道路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地形,今后产业发展方向等因素,来确定道路的规划,经过科学分析调查,计算现状道路的车流量、人流量来建设合理的路网体系。

(4)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引入循环经济的思想,建立乡镇生态工业园区

在规划过程中,要确保整个规划,实施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对镇区内的对环境有污染的产业要合理科学的规划,通过循环经济的原则,转城镇劣势为优势,建立生态型工业园区,既能解决环境问题,有能发挥本区特色优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5)提高绿地覆盖率

绿地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随着小城镇的不断发展,逐步实现小康,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及工业将不断的得到发展,而使得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加大绿地的覆盖率,合理布局,将会使一些小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被生态系统自身净化,这是保护生态环境一个简便有效的途径。

(6)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规划意识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对信息具有选择性,规划实施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决定了规划的宣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充分运用利用电视、报纸、广播、展示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领导和广大群众都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从而保证规划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功能分区科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增强对规划成果的认识同时,要加强规划法宣传,提高各部门及人民对规划的严谨性,科学性,权威性的认识,自觉遵守规划,理解和支持规划城建部门的工作。

小城镇发展现状范文12

[关键词] 东北地区;城镇化;绿色小镇;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B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中国城镇化现状

进入21世纪,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城镇化在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重复建设、城市“摊大饼”、农民“失地”又失业,反而使得城乡之间的鸿沟进一步加深,出现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非城镇化本源的特征,这引发了社会各层面对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思考。

2013年新年过后不久,总理到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考察时,首次明确表示:“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说,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要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总理的新型城镇化思路,为我们揭开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篇章。

(二)研究意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城镇化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内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中国特色城镇化的研究是一个需要进行深层次探索的大课题。理论来源于实践,我们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时俱进,紧跟城镇化实践的步伐,研究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从中总结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的规律,提出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方针、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前景展望、对策建议与政策选择等等,丰富和发展相关的经济理论,从而指导中国特色农村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本文以中国城镇化大环境为背景,通过分析东北地区绿色小镇建设现状与其存在的障碍与问题,提出改善东北地区绿色小镇建设的思路,意在能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能有助于推动东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改善东北地区环境、促进东北地区绿色农业的发展与进步,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出谋策划。

二、东北绿色小镇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东北地区城镇化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速度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国有企业改革慢,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困难,下岗失业人员数量巨大,出现了城市贫困群体,城市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城市用地扩张,城市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

(二)东北地区绿色小镇建设

1.绿色小镇理念。所谓绿色小镇:是将绿色产业作为品色小镇建设的核心,借鉴西方城市注重空间合理布局、重视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崇尚保护自然和历史风貌的特点,致力于城市体系协调发展,加强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以及废弃物利用等方面的开发设计,推进智能、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镇化模式。

2.东北地区绿色小镇建设现状。(1)黑龙江垦区是目前我国三大垦区之一,黑龙江垦区目前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国有农场群,成为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基地。“十一五”以来,垦区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加强工业三废的处理,绿色城镇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十二五”阶段,“绿色城镇化”建设仍将是垦区城镇化发展的重点。(2)“十五”期间,吉林省就已经开始进行“建设低碳小镇”的摸索。十多年来,形成了以长春市太平镇为代表的生态经济镇,实现了小城镇的农民增收和环境保护的相互均衡;以通化县为代表的部级生态乡镇,始终坚持“环保立乡”的理念不动摇;此外,吉林省设立了“吉林省十强镇”,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与环保旅游等绿色产业。(3)大连市是辽宁建设沿海经济强省的重要依托和支撑,更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城市。一直以来,大连市与发达城市相比,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实施,大连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勇于创新,因地制宜,创造了村企共建型、旅游休闲型、一村一品型、工业强村型、专业合作组织型5个新农村建设的形式。其中,以瓦房店市驼山乡大魏村为代表的一村一品型新农村更是“绿色小镇”的典型。

三、东北地区绿色小镇建设问题

(一)城乡发展不统一

东北地区的城乡发展不统一,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的不均衡。现今我国城镇化已进行中期阶段,理论上应由工业反哺农业。但在东北地区,由城镇带动农村的战略仍不明显,尤其是在资金方面,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鼓励村镇银行发展的重要原因。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发展下去,城镇化发展就会出现畸形,以“大农业”为基础的城镇化模式,需要很长时间与很大投入才能走上正轨,更别提“绿色小镇”的概念了。

(二)“绿色”底子差

由于自19世纪中叶到现在,东北地区一直是国家的重工业基地,过去一直采用“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生产模式,再加上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不仅造成了物资和能源消耗量巨大,区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十分严重。2000年时全区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以上的城镇比例仅为29.9%,二类以上水质的河长1469.8千米,仅占9.9%。近年来,虽然在新的政策倡导下有所改善,但也并未摆脱“底子差”现实。这使得东北地区在建设绿色小镇时必须在城镇化程度高但污染严重地区和环境优良但城镇化程度低地区做出取舍。不过,无论做出何种选择,“绿色城镇化”都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三)科学技术水平低

相对与西方国家的“绿色小镇”,东北地区的发展更多依赖于自然条件。或是依赖于特色农业,或是简单地开发旅游景区,而在技术利用方面,十分贫乏。例如,想要做到“低碳环保”,就需要进行技术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取代煤炭。但以如今东北地区的能源科技水平,还不能支持这样的高科技绿色小镇,而且从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向新能源消耗结构过渡是一项长期的艰巨性改变。这就直接增加了绿色小城镇建设的难度,成为绿色小城镇建设的制约因素。

四、推进东北绿色小镇建设的对策

(一)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是高阶城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要统筹城乡发展,就要立足于东北地区的区域特点、经济水平和农村现状,改变以往单一城市的规划模式,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

要推进区域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优化区域发展的空间,加强区域功能整合,完善区域城镇体系,促进城市群体的发展与联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要发挥城市间互补的综合优势,发挥大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以大带小,既要克服大城市发展中的局限性,使大城市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基础支撑,又使中小城市获得集聚和增长的动力,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二)充分利用“大农业”优势,

首先,城镇化建设,要以集约用地为原则,为“大农业”发展提供土地。其次,城镇化建设,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利用先进技术与经验,进行绿色农业生产,减少污染。最后,城镇化建设,要培养农民“绿色可持续”理念,真正把绿色小镇建设落到实处。

(三)增加资金、技术投入

要想大幅提高城镇化建设速度,就要开拓思路,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增加垦区资金筹集。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当地村镇银行系统,明确村镇银行目标,以服务“三农”作为其发展的核心内容,鼓励农民,农村小、微企业贷款,鼓励农业技术开发项目贷款。另一方面,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适度市场化,鼓励竞争,使得农村、农民可以以较小的利率获得更多资金。另外,当地政府还应大力扶持农业技术创造与开发项目,使科学家与生产者把精力转移到第一产业上来。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管理等多个学科。东北地区乃至国家的城镇化,都应本着“人的城镇化”的核心思想,努力实现绿色、节约、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对于东北地区,应跳出传统的农村城镇化思维模式,走系统化的、农业为主导的、生态绿色发展道路。

[参 考 文 献]

[1]李胜兰.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城镇化发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任丽君,杨新房.对我国农村城镇化战略的现实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4(10)

[3]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马力宏,邵峰,高抗.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5]吉春地.面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型城市化战略[J].科学新闻,2011:15-17

[6]吴方军.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