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五岁孩子的教育

五岁孩子的教育

时间:2023-06-06 09:39:45

五岁孩子的教育

五岁孩子的教育范文1

记者 谢孝国实习生邝小平江微郑逢得

有政协委员提议,儿童应比现行规定提早一年入读小学,引来多方热议

在刚刚结束的广东省两会上,省政协常委黄庆勇在提案中提出:将现行的儿童入学年龄由6周岁提前到5周岁。也就是说,小孩一到5周岁,就可以上小学了,不必老“趴”在幼儿园里搞过渡。这项建议引起了许多家长的热切关注,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

记者走访发现,有趣的是,赞成者一般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智力发育得较好,唐诗都能背十好几首啦,足以提前一年升小学,没必要再在幼儿园里多耗一年,以免延误长大后的发展。俗话不是说了嘛,“赶早的鸟儿有虫吃”;而反对者则认为,一年的孩子一个样,5周岁的孩子身体、心智发育就是与6周岁的没法比,太早上学并不一定能抢到发展的“先机”,相反还可能拔苗助长。还是那句大实话说得好:饭要一口口地吃。“5岁还是6岁?这是个问题”。让我们来听听家长和专家是怎么说的———

五岁入学有四大理由最主要的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

话题的抛出者、省政协常委黄庆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申明学童应提前至5周岁入学的四点理由:

第一,实际上,目前教育的趋势是适龄儿童提前接受教育,现有教程也必须作出相应改革;

第二,时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也越来越聪明了。其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都比过去提早,5周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接受系统教育的条件,大人理应做到与时俱进;

第三,社会上就业压力大,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孩子早一年出来工作,就可以早一点减轻父母的负担,换句话说也就是减轻了社会压力。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说,如果每个人都提前一年毕业创造财富,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挥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四,毕竟现在各行业如选任干部等都是有年龄要求的,尤其是女性的选任要求更多,工龄较长、年龄较小的人被选用的机会当然大。早一年入学就早一年掌握了这个先机。

黄庆勇还郑重地强调,自己提出这个提案,不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问题,而是一种社会就业的战略性问题。

父母有赞有弹分歧大,每个孩子情况不同,意见不可能统一

儿童应提前至5周岁入学,是不是深得家长们的欢迎?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他们的态度不尽相同。

儿子正在广州市滨江路小学读三年级的阿云称,5岁的孩子接受能力太弱;托儿所和幼儿园的教育都不是系统教育,而是以玩和学前适应为主,因此6岁入学并不存在重复教育问题;现在社会上失业下岗的工人太多,大学生也面临就业危机,早一年毕业也可能意味着早一年找不到工作。

潘先生坚决反对儿童提前入学。他说:虽说有人说孩子越早学习文化越好,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空间来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7岁以前的孩子还是应该以玩为主,我们做家长的不应剥夺孩子最基本的权利,扼杀孩子的童真,只是应该在玩的当中适时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罗女士则坦言:这个话题不能一概而论,主要看孩子是否聪明。如果孩子聪明且接受能力强的话,提前到5岁上学也不是不可以,让他们早点毕业、减轻一下家庭负担不是挺好的吗?

生意人陈先生说:我的孩子也是不到6岁上小学,我也认为孩子早上学好,当然,开始时需要父母陪孩子走过一段时间,年龄引起的差距会慢慢减小,我儿子现在学习就挺好。

老师多反对五岁入学,认为五岁孩子适应力比较差

与家长态度不一相反,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对提前到5周岁入学大都持反对意见。

广州市滨江第一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孙老师说,5岁的孩子太小,适应能力太差,无法接受小学太系统化的教育。幼儿园的教育是比较轻松自由的,但一上小学就要接受较规范的教育。例如上课要坐在座位上40分钟不准乱动,很多6岁的孩子都还需要差不多一个学期的时间才能适应。部分6岁的学生刚入学时还撒尿、哭个不停,5岁的儿童更是难以适应的。我教6岁的孩子已经感到压力很大,5岁的孩子教起来会更辛苦。不过我至今还没有教过5岁入学的学生。

梅花路小学的一位负责人也认为,小孩子提前到5岁上学不行。因为现在的孩子本来就少,不会出现以前那种因为孩子多、照顾不过来才送到学校的情况。孩子还是应该有其比较美好完整的童年。她还说,孩子最恰当的入学年龄应该是6岁半,现在提前到6岁就出现了很多孩子坐不稳、上课玩耍的现象。而要提前到5岁,可能他们上厕所时连裤子都不会脱。提前一年入学虽说可以提前一年毕业,但这并不一定能使他们争取到更多的就业和被选用的机会,因为现在大学扩招,一些

大学生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孩子提前一年出来,岂不是提前一年失业? 华阳小学的周校长也称,现在孩子6岁上学年龄就偏小,接受能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5岁上学就更小了,根本不能坐下来,心也不能静下来。而且他们也不会去想怎么学好,他们不会有这样的意识。

专家说,我国小学学业负担太重,太小入学能否受得了?

我国现行的6周岁入学该不该提前?儿童何时入学有没有个标准?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教授张卫博士认为,孩子入学的年龄问题是孩子自身的问题。这包括孩子的生理发育和社会性发展是否与小学教育相适应。当然年龄较小的孩子经过训练后也能入学,但是否很好地入学,即他们自身的适应能力和接受系统化知识的能力是否与小学教育的要求相符合,这是需要好好研究的。

他说,我国曾经把小学五年制变为六年制,把高中二年制变为三年制,原因是社会基础的复杂化,使很多年龄较小的人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于是只能靠增加学习年限的办法,延长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5岁的孩子尽管身体发育比过去的孩子要好的多,但他们的心理发育还不完善,在社会交往中还存在许多的障碍。例如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肯定不如6岁的孩子。

他还称,中国的小学教育比外国的小学教育要系统得多,因此中国的小学生压力会比较大。国际上各国孩子的入学年龄一般处于6—7周岁之间。中国与外国不同的是,外国的小学教育采取比较自由的方式,幼儿园和小学都是玩过来的。而中国的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幼儿园的教育是学前适应教育,灵活性比较大,对孩子没有什么约束。而一旦进入小学,就要接受规范系统的课堂教育方式。心理发育还不完善的5岁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到底应该采取那种教育方式呢?中国的小学教育能否做到自由灵活的教学方式?这是也值得思虑。

因此,张博士称,孩子几岁入学?一要看孩子的自身能力,二是看我们教孩子什么。

提不提前,关键看小学学什么,不一定要搞“一刀切”

其实,自从黄庆勇提出儿童提前5周岁入学的提案后,不少网民对此也展开了讨论。

一名叫“杨红宇”的网友称,学童几岁入学,我不是教育学家,不好评论。但目前国内的教育方式,对于6岁入学的儿童已是一种很重的负担,再提前到5岁,那些孩子还能正常成长吗?虽说前几年大家喊了一段时间“给孩子减负”的口号,后来,还不是没用。终究,现在学校的评比、老师的奖金,还有学校的拨款,都与学生的成绩是息息相关的,谁敢掉以轻心?所以,在目前的教育环境和教学体制下,5岁的孩童上小学,真的太累了。

著名蒙氏教育专家孙瑞雪在接受网民提问时称:我个人觉得我们国家的教材是超过儿童的认知年龄的,所以我认为7岁以后上小学是比较好的,对孩子的发展好。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如果我国学习美英等国将儿童入学年龄提前至5周岁,就必须改革现行的小学教育模式。黄庆勇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出了同样看法。他说,入学年限制度改革跟小学教程改革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他说,孩子在5—9岁还是玩的年龄,现有的小学教程必须进行改革。例如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以育体为主,小学教育要以育德为主,中学教育要以育才为主,大学教育要以育能为主。这是一种大教育的范畴,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只要教程作出相应的修改,5岁入学就不会成为幼儿的负担。

但张卫教授则提出:如果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学校就必须对师资有所调整。学校到底有没有能力或者有没有必要,为了让孩子提前一年上学而大动干戈?

张最后说,孩子的入学年龄问题归根到底是个人本身的问题,是家长需要和学校能力的问题。我们不一定要“一刀切”,不一定要强制要求孩子5岁入学。或许我们可以在较成熟的高中或大学这个环节去缩短年限,像研究生从两年半缩短为两年;如果大学能很好地实行学分制,提前修完学分的学生就可以提前毕业。在管理上,我们也可以采取跳级的方法,让真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实现跳级。这些都是可以让学生提前毕业的方法。

图片:我们是一帮不愿长大的孩子。

不同国家入学年龄方案

国别入学年龄(岁) 法国6 比利时6 意大利6 丹麦7 瑞典7 芬兰7 新西兰6 德国6 西班牙6 奥地利6 美国5-7 俄罗斯6 英国5 爱尔兰6 日本5 葡萄牙6

何时入学,各国不尽相同1986年7月,我国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其第五条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1990年中期,教育部又提出凡满6周岁的儿童应当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我国从1980年代中期至今,一直执行的是儿童6周岁入学的规定。

但在其他国家,儿童入学的年龄要求不尽相同,大都有在6-7岁之间,而5岁入学的国家也有,如美国、英国、芬兰、日本等国。

五岁孩子的教育范文2

1800年7月,德国哈雷近郊洛赫村,一个乡村教师有了个不称心的傻儿子,名叫卡尔・威特,邻居背地里都议论小威特可能是个,但是,这位可尊敬的父亲却没有因此气馁,他紧紧抓住了孩子智力曙光刚露头的幼儿时期,坚持不懈地向孩子倾注了周密的教育,最充分地发掘了孩子的智力潜能,结果竟把威特培养成了轰动欧州的神童。威特8岁半就能认字,8岁学外语,8、9岁能自由地运用英、德,法,意、拉丁和希腊语,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考入大学,不满14岁由于数学论文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法学博士学位,被聘为柏林大学教授,以后成为世界研究但丁的权威,83岁才高龄逝世。威特的爸爸曾将威特14岁以前受教育的情况写了一本书。在这本书的启发下,单在美国就又培养出了三位神童:赛德兹(11岁入大学)、巴尔(13岁半入大学)和威纳(10岁入大学)。现将威特受教育的情况摘要介绍于后,以飨读者。

一、从训练五官开始。孩子是世界的生客,他认识世界首先从自己的窗户――五官开始。因此,威特刚生下不久,爸爸就多方训练他的五官,比如常在他眼前晃动手指,让儿子捕捉,一旦捉到了手指,就用和缓,清晰的语调向孩子说:“手指、手指”,这样可以训练视觉、听觉。还常拿些东西给威特看和摸,以训练孩子的触觉,等等。

二,刚能辨别事物就教说话。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威特刚睁跟能辨别事物,父母就和他进行独自式的说话;威特牙牙学语了,就抱着教各种能看到的实物名称,如餐具、衣服各部分、身体各部位、房屋院落等等,以后接着教一些动词和形容词威特稍能听懂话时便每天给他讲故事,让故事作他认识世界的媒介,扩大想象力,进一步丰富词汇,而且不仅让威特听,还要他复述威特父母注意一开始就教规范化的语言,决不教半拉子话、方言和土语(如“丫丫”(脚)、“汪汪”(狗)之类,以免语言能力的发展走弯路。这样威特5,6岁时就记住了8万多词汇。

三、从练习中循序渐进的学习外国语。威特8,9岁就学会六国语言,其秘诀有二,一是背莫如练,二是循序渐进。威特父亲不让儿子单纯地背单词,也不系统地教语法。他认为这样孩子记不住,也不容易懂。他让孩子多读有趣的书,在阅读中记住单词;同时用各种语言去读和看同一个故事,如读五种语言的安徒生童话集。西方国家一般学外语从拉丁语开始,威特父亲认为应该循序渐进,因此,首先教威特学的外语是接近德语的法语,结果只学了一年,威特就能自由阅读法语了。然后学意大利语,六个月学会。这才经过一段酝酿,通过介绍拉丁语名著,看音乐会的拉丁文说明书等,启发学习拉丁语的兴趣,而后过渡到学习难度大的拉丁语,终于九个月就学会了它,

四、有了兴趣,发展就不可想象。威特父亲的成功在于唤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让孩子提出问题,他在孩子感到兴趣和问题时才开始教。如教识字先让孩子看画册,告诉他识了字,这些书都能明白,以刺激孩子学习的兴趣。同时还特别注意游戏中的学习,特为孩子修了一个大游戏场,铺上砂子,种上树木花草,让他观花捕虫,进行各种知识游戏,旅行游戏,又为孩子做了多种形状木块,让他盖房建屋,修塔架桥。为了吸引孩子学大人做事,妈妈在厨房里做饭,同时教孩子用炊事玩具做各种菜,做饭时威特当助手,炊事玩具时妈妈当助手。

五、向大自然学习。大自然教给人们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威特的父亲常以大自然为主题,边欣赏边进行教育,因此威特坐在课桌前的时间并不多,却在玩耍、运动,特别是大自然中学得很快。威特三、四岁时,父亲每天都要带他散步一、二小时,一边路跹,一边摘朵野花解剖一下,拾块石头说点地质知识,因而以后威特学习动、植物学和博物学都不感到生疏,很容易就理解了,同时还常带他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动、植物园、工厂、矿山、医院、保育园等以开阔眼界。8岁以后,父亲开始带他去各地游览,5岁时几乎已周游了法国的所有大城市。旅途中登山、游胜、访问古城、凭吊古战场,回家都要威特向家人详细汇报见闻,旅途中要他写信告诉熟人,因此,在参观旅游中,他都很用心观察和听取介绍。

六、严格要求。从一岁起,威特的父亲就严格要求,从未考虑过“小时候可以放宽一些”,而且父母宽严一致,互相合作。7岁半威特已驰名远近,各行各业的人从四面八方来考他,没有一个不为之惊叹,这时威特父亲非常注意防止他骄傲,停步不前。在每次有人来考威特时,父亲总打好招呼,不让威特知道,不准在场的人讲赞美的话,有时还要故意讲一些贬低考试成绩的话。

威特的父亲,一个乡村的教师,就是运用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既高水平又循序渐进,既灌输了大量知识又避免了填鸭式的教学_方法,把一个平凡的孩子培养成了神童。

五岁孩子的教育范文3

1.《指南》内容脉络清晰、目标定位准确细化

看了《指南》后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清晰详细,《指南》把内容划分为五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中一开始都为我们进行了一个概括,让我们大致了解其中的内容。每个领域中还包括大目标和细化的小目标,每个小目标中又分三个年龄段来讲述,让读者一目了然,明确每个年龄段所要达到的要求。如健康领域中的第一个大目标身心状况中分三个小目标:具有健康的体态、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内容非常全面。在每条目标的最后还为我们提出了教育建议,让教师和家长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2.领悟《指南》要领,明确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依据《指南》精髓,把握教学活动方向

一直以来,都以《纲要》为自己的思想,但是作为有多年教龄教师的我来说,仍然缺乏一些详尽参照的理论依据,对于《纲要》中提出的目标有些模糊,不知道如何具体划分到每个年龄段。而《指南》中把学习与发展目标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让我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有所依照。如健康领域中提到的幼儿要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指南》中对每个年龄段都有所划分,3-4岁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4-5岁能助跑跨过一定距离,或助跑跨过一定高度的物体。5-6岁能连续跳绳。这无疑对我来说,是对我工作细化的一个指导、是一个参照,能帮助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目标进行教学活动。以前,在中班时,曾经盲目要求孩子完成学习跳绳的教学目标,虽然孩子们经常练习,很努力,仅有一两个孩子能做到,绝大多数孩子不能完成教学目标,效果不尽人意。依照《指南》要求,我对大班孩子提出学习跳绳的教学目标,没想到,孩子们经过努力,大部分孩子能够容易的掌握跳绳的技能技巧,教学目标圆满地完成了。

3.指导家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

《指南》对3-6岁儿童的方方面面都有详细的指导,这是所有的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共同参考的指导手册,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家长对于幼儿的教育方式会深深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现在的幼儿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很多的家长都非常宠爱幼儿,所以什么事情都包办好,而这样会阻碍幼儿的发展,特别是在幼儿的生活自理方面。其实现在大部分家长并不知道每个年龄段幼儿需要掌握怎么样技能,而《指南》中对于每个阶段幼儿的生活自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手的动作灵活协调方面,《指南》提出,3-4岁能熟练的用勺子吃饭,4-5岁会用筷子吃饭,,5-6岁能熟练的使用筷子。如大班时,我班的尚子豪不会使用筷子,作为老师的我就鼓励孩子学习使用筷子,以便促进孩子手的灵活协调发展,而家长就埋怨老师,不该让孩子过早使用筷子,以致影响孩子的进餐等。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尚子豪已能熟练拿起筷子进餐了。所以《指南》不仅是给教师看的,它也能帮助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

4.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我收获最大的就是:爱孩子就不能拔苗助长,做一些看似正确,其实错误的事情;爱孩子就要明白,怎样帮助孩子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达到目标的方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作为一名母亲,我有深深的感悟,反思自己以前,曾经好大喜功,做过拔苗助长的事情,如五年前我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拼命让孩子"超前学习",让儿子小小年纪就参加他不喜欢的兴趣班-英语辅导课。每次上辅导课之前,孩子是不情愿的,总要苦口婆心地进行劝导教育一番,孩子才勉强的去上课,一学期下来,孩子的英语水平并没有长进。因此,合理的目标设定,才能有助于孩子健康发展。《指南》的出台,帮助我们科学育儿具有指导性作用,满足了幼儿生活、学习、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它更符合现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5.《指南》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每个学期,我班总有一两个体质孱弱的孩子,如唐嘉蔓小朋友,因为身体素质原因,总要隔三差五的请假。对照一下孩子平时的生活,孩子的身体为什么多病,一有风吹草动就感冒、流鼻涕或者发烧或者咳嗽。对于体弱的孩子是否有的家长会恶性循环,越怕孩子生病越不敢去户外锻炼,在家里关门堵窗生怕孩子受到一点凉气。或者给孩子穿一堆衣服,罩的里外三层,孩子稍一活动后背都是汗。幼儿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也是健康领域里的重要内容,3-4岁的孩子要能在较热或者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到了5-6岁,即使换了新的幼儿园,也要能够较快适应。根据《指南》要求,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等内容要求,本学期,我依照《指南》去做,坚持每天进行户外跳绳、扔沙包、户外游戏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孩子体质有了一定提高,因为感冒经常请假的嘉蔓能够坚持来园了,家长也认识到:孩子越捂越不行的,只有经常加强户外锻炼,才是抵抗疾病的最好办法。从这个案例中领悟到:《指南》的目标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现在开始试着去改变一下吧!我们给孩子培养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孩子受用一辈子!

认真地学习《指南》,并根据《指南》与家长配合进行因材施教,将《指南》灵活运用到工作学习当中,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我们每个幼儿园老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岁孩子的教育范文4

关键词:幼儿语言;交流;阅读;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98-01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以及思维的主要工具,孩子获得了语言,就意味着他们开始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恶,能够探知周围的世界,能和他人沟通了。因此,语言发展对孩子的成长是相当重要的。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3岁~6岁更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一、提供丰富、适宜的幼儿读物,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三四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他们说话的语音也变得越来越清晰。这时家长一定要多与孩子进行对话交流,每天留出一些固定的时间来和孩子聊天,可以和孩子聊聊在幼儿园的情况,或者今天开不开心等。与此同时,还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多样化的语言环境,用不同的方法来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家长可以经常念一些简短、押韵的儿歌给孩子听,甚至把一些和生活相关的儿歌打印出来,贴在家里一些相关的区域。比如,在卧室里贴上这样的儿歌:小胳膊,穿袖子,穿上衣,扣扣子;小脚丫,穿裤子,穿上袜子穿鞋子。同时,在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念给孩子听。除此以外,还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生动的儿歌,编一些简单的动作,做语言游戏。三四岁的孩子是很喜欢看书的,家长可以选一些图案简单、清晰、故事情节有趣的图画书给他看。在陪孩子看书时,除了依照图片的顺序讲故事给孩子听,还可以利用某个图画来训练孩子的推理能力。另外,可以多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在讲故事《三只小猪》之前,家长可以问问孩子:“你从故事的名字中猜猜这个故事讲的是谁的故事?”“他们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就比问孩子“故事的名字叫什么”要好得多,因为前面的问题更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二、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丰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四五岁孩子说话已经比较清晰和流利,他们开始会分辨不同的语音,这时是孩子的口腔语音定型期,是孩子语音发展的关键期。四五岁的孩子已经掌握了相当多的词语,并且对词语的意思也更了解了,他们特别喜欢和人交流,并且也能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家长要多带孩子外出,增加孩子的生活经验,丰富孩子的经历。游玩时和玩完后家长还可以和孩子聊聊看到了什么,以加深孩子的印象。游玩购物时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大胆地和其他孩子或者成人说话。比如,孩子想要买东西,可以让孩子自己和售货员说。带孩子看风景时,可以跟孩子说一些优美的词汇,让孩子在直观的情境中感受抽象的词语,这样比在课堂中和书本中学习词语要更加直接、更加有效。四五岁也是孩子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要特别重视孩子的阅读教育,除了要选择适当的图书,在提问方式上也可以做一些改变。比如,家长可以让孩子站在某个角色的立场想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如果你是小红帽,碰到大灰狼,你会怎么办?这样的问题4岁的孩子已经有能力来回答,而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把话说完整,并且把话说得更规范。另外,家长可以开始引导孩子关注文字。一般来说,大多数4岁宝宝会对文字开始产生兴趣,在阅读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边读边指文字,吸引孩子看。也可以在家庭环境中出现一些文字,如给家用电器、桌椅板凳贴上名字,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也可以感受文字的存在。

三、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

五六岁的孩子说话已经相当流利连贯,只要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基本能将话说完整。这时大多数的孩子能将故事情节完整地讲出来,而且条理比较清楚。五六岁的孩子常常会拿着书或指着标语问:“这是什么字?”这些行为都说明孩子有识字的愿望。在这个时期,家长除了要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交流以外,还要注意让孩子把话说完。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家长可以事先和孩子进行交谈,给孩子一些任务。如要去海洋馆玩,家长可以事先简单地告诉孩子玩的内容(要求孩子把看见的海洋动物或者有趣的事情告诉爷爷奶奶),并在游玩的途中多拍一些照片,边看照片边和孩子讨论。6岁的孩子很快就要上小学了,这个时候要加强孩子对于书面语言的兴趣。每天晚饭后或睡觉前,可以选择一本孩子最喜欢的书读给他听。对于内容比较多的书,家长可以先讲一遍,或者在某个精彩的片段停下来,让孩子自己接下去。在选择图书的时候,家长可以扩大选择范围,历史故事、童话、民间故事都很适合五六岁的孩子。好的图书是孩子语言学习的榜样,家长可以将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放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让孩子有兴趣的时候随时可以阅读。

四、结束语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只有把握住幼儿学习的心理,才能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热情,促进幼儿语言的良好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根据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更多的孩子尽快地用对的方法把语言能力发展起来,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五岁孩子的教育范文5

    一、教子先树人

    1、教会孩子对人有礼貌

    由于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从诗煜两岁开始,我就小声提醒她见到邻居要问好,这样坚持了半年时间,她终于主动开口向人问好了!

    2、教会孩子关心父母、长辈

    在节日或长辈过生日时,我都会让孩子拿出自己的压岁钱买礼物送给我们,借机引导她学会关心孝敬长辈。

    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教育孩子要有时间观念

    咱们很多孩子都有磨蹭的习惯,原因就是咱们家长包办的事情太多,刚开始,我家诗煜早晨起床也很磨蹭,我就规定她五分钟内必须穿好衣服,要不刷牙洗脸就没有热水,这样孩子很快就养成快速穿衣洗漱的好习惯。

    每天晚上,孩子只要完成学校作业后,就不愿练琴和干其他功课了, ( fwsir.com) 为了让孩子有时间观念,我们共同制定了一个制度:每天每完成一项作业,画一个笑脸,一周内得到二十个笑脸就可以满足孩子一个合理的愿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逐渐养成了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从孩子四岁时,我就让孩子到楼下购买家里的生活用品,锻炼孩子的独立性,比如:让孩子把家里的空酒瓶提到小买部卖了,把所得的收入自己存起来留到以后读书用,到现在孩子从没乱花过一分钱。再比如读书,从二年级我就不陪她读书了,但孩子仍然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我想与咱们老师有很大关系,现在她能独自在一个晚上读完《小仙子讲故事》整套书。

    3、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

    身体好是一切生活的基础。所以我很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诗煜三岁半学会轮滑,五岁学会骑自行车,六岁时学会游泳。现在每天下午放学都让孩子从学校跑回家,周六、周日、假期经常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4、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五岁孩子的教育范文6

昨日,与千余名学生在流动影院里观看了电影《十五岁的笑脸》,学生们哭了,我也几度泪流。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让全校老师"谈虎色变"的班级,初三新学期英语老师程涛担任班主任后,为了展现自己的工作业绩,为了在这群处于叛逆期不谙世事的"小孩子"心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严,他总是摆出一副"师长"的架子,极力用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制孩子们对自由的渴求和天性的释放,却遭到了强烈的"抵抗"和反对。无奈,为了在心理上与学生们拉近距离,他设法通过班级的Q群长期"潜伏",得到了平日教学中根本无法获得的每一位学生的信息。在学校组织的篮球赛中,全班同学齐心协力,Q群中的字字句句都让程涛深刻地了解到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内心世界。于是,他开始改变,孩子们也在老师、家长和社会的目光中一天天成长。

电影具有浓郁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勾勒出一副多彩的教育画卷,教育管理者的两种教育思想、失亲家庭的教育、家长对教育的片面理解、教师的苦苦追寻与探索尽在其中,电影表达了学生对接受什么样的教育的渴望,表达了对理解他们、真心爱护他们的老师的喜爱与尊敬,也告诉我们教师如何适应时展和学生变化,改变僵死的师生关系,以生为本、平等的和学生相处,先育人,再教书。

长期以来,教育质量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教育的生命线,通过这部电影以及自己的教育实践,我对教育生命线也有了新的认识,对教育质量也有了新的看法。

教育质量的高低优劣,首先应当看学生的礼仪、品德、健康状况,没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教育出的学生就是废品;没有良好的品德,我们的学生就是危险品;没有好的成绩,他们顶多是个次品。我们老师和家长都要拥有这个基本认识。

如果说师生关系是教育质量的生命线,不无道理。电影中程涛老师的转变,实质上就是师生关系上的转变,学生被班主任程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深深感动,转变了学习态度,全班凝聚了起来,品德和灵魂得到提升,也取得了学习成绩的飞跃。这才是教育的本来面目和基本规律。很多时候,我们连最基本的古训"尊其师方能信其道"都忘记了。

实践证明:教师的尊重与爱是保证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是优化师生关系的最有力武器。唯有如此,才会有优质的教育,才会有优异的教学成绩。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讲,学生喜欢你、尊敬你、亲近你、信任你、想着你就是学生最珍贵的回报,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体现。

影片中考9分的朱子敬作为主人公之一,篮球打得超级棒,单亲家庭,极富孝心和正义感,和我们生活中的特殊学生一样棱角分明,他们是师生关系处理中的关键,不能被忽视,必须重视,只有平等对人、全面育人,才会形成好班风、好学风,进而形成好校风。

当学生们跑进雨中,有节奏的拍打身体,哭着大喊班主任的名字,观众都哭了,被这纯洁的师生情感生生得打动了。而此时,每位观众都在想些什么呢我想,我是不是再争取一次机会,在当一回班主任,回归教师最珍贵的生产过程呢应该是的。

十五岁的笑脸观后感600字(二)

在前一段日子,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十五岁的笑脸》这部影片。这是一部青春校园系列的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群中学生,带着青春期的懵懂与青涩,带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在与校园、家庭、社会的碰撞中,勇敢自信地迈开了十五岁的笑脸的步伐。在初三的一个班里,来一个新英语老师——程涛。他担任班主任,来管理这个总不安分的班级。他想用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制孩子们对自由的渴求和天性的释放,却遭到了强烈的"抵抗"和反对。无奈,为了在心理上与学生们拉近距离,他只好通过潜伏在班级的QQ群,得到每一位学生的信息。到最后,他鼓舞同学们好好学习,以获得学校篮球赛的比赛资格,获得学生们的号召,同时全班同学齐心协力的精神也感染着他。但在最后时刻,篮球赛中朱子敬三分不中,他们输了,是班主任让他们又有了信心。

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群学生的家长,他们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认为那是老师们的责任,与自己无关,自己也就没有给孩子应有的教育。这也是当代家长应该反思的地方。

其次是那位程老师,他用一种独特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他不仅仅是提高学生们的成绩,跟重要的是,他注重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如良好的习惯、品格、情商、为人处事的方式以及对家庭和朋友的责任与真情,这些都是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东西。或许,当代的教育更需要像"程涛"一样的老师吧。

影片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在最后,学生们在雨中用自己的行动,尽可能地留住程老师。一群十五岁的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起难能可贵的情感,他们既是师生,也是朋友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通过这部影片,更应该学会如何与老师,家庭,同学相处,如何走出青春期的迷茫,向着未来自信地微笑。

十五岁的笑脸观后感600字(三)

天气格外明朗,阳光轻轻摇曳在地板上,在这种氛围下观看《十五岁的笑脸》,无疑给心情涂抹了一层亮色。

《十五岁的笑脸》讲述的是初三一班的故事,一个新来的班主任程涛与一群调皮捣蛋的学生"你争我斗"的故事,中间也穿插着学生家庭的难言之隐。电影的主线围绕着学校的篮球赛进行。程涛深刻的感受到孩子们齐心协力的精神,被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所感染,学生们也在老师的鼓励、父母的关怀中渐渐成长。

我们的十五岁似乎也没什么不同的,在清爽的早晨,骑着单车踏上追逐梦想的旅途;在短暂的课间,趴在课桌上小憩,成群结队地在窗外的栏杆边歇息,放松紧绷了一节课的神经;在汗流浃背的体育课上,好友及时递来一瓶清凉的矿泉水;在夜幕低垂时,踏上回家的路,那时我们早已饥肠辘辘;在窗外华灯零星时,我们还在皱眉思索难题,边上还有一杯温热的牛奶。这是电影里的十五岁,这也是很多人一起奋斗的十五岁的真实写照。

五岁孩子的教育范文7

生活时报报道(蔡文清)据北京市教委的统计,1999年北京城区共有730所幼儿园,除少数私立幼儿园外,所有的公办幼儿园无一例外不接收3岁以前的幼儿。而那些自称接收“0-6”岁宝宝的私立幼儿园,学费又非一般工薪阶层所能接受。幼儿园之所以不愿接收年龄太小的孩子,是因为小孩子需有人时时照看,吃喝拉撒,样样得管,不划算。于是出现这样一种普遍现象,0-3岁的孩子只能请那些十五六岁,说一口外地话的打工妹,或是发挥余热的妈妈、婆婆带。这一老一少充其量只能让孩子不哭不闹不生病。至于早期智力开发,实施起来不那么容易。

然而,有专家研究表明:0-3岁是人生发展重要时期。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50%可以在生命的头四年里发展起来,另外的30%在8岁前发展起来;二三岁时,几乎每个幼儿都突破了语言和学习的关口;在4岁前,孩子可以达到相当于17岁时智力的50%。0-3岁,本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然而有多少孩子是在懵懵懂懂中度过的。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茅于燕认为:对婴幼儿实施早期教育非常重要,教育的好坏影响着孩子未来的成就。北京师大教育系教授、儿童教育专家梁教授这样呼吁:错过了0-3岁培养期,是一个重大损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建新主任说:早期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父母,而不是婴幼儿;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父母育儿观念的转变,其主要形式是父母和婴幼儿的互动互进。

上海学前教育网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

五岁孩子的教育范文8

亲子共读《三字经》有感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它采用叙事和论理并举的方法,运用大量的历史典故,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书中有生动有趣的人物历史故事,也蕴含着深刻丰富的人文内涵。昨天,我陪孩子一起《三字经》,原以为孩子会因古文离他的生活遥远而感觉枯燥,没想到,《三字经》对孩子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孩子不但读得津津有味,遇到不懂的还主动向我请教。为了让孩子能理解三字经的含义,我耐心细致地给他朗读《三字经》里的故事,同时也想能借机培养他的品德、礼貌、文化素养等。读后,我问他:“你都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吗”?他沉思片刻,马上滔滔不绝起来,妈妈:“我要学习孔融,懂得谦让,我还要学习黄香,孝敬父母,我要学习很多的知识”。由此可见,三字经虽然只有短少的篇幅,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无论是在道德、历史、文化„„都让人受益非浅,是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和孩子一起读《三字经》,我觉得具有现实意义或有针对性。 如今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很多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家庭教育不良或不严而造成的,《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还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都说明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严格要求子女的重要性。书中“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意思是说“汉代的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夏天为父母摇扇子,

冬天以身体为父母温暖床席。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尊长,吃梨时挑小的,大的让兄长吃。”如果我们现在就能以这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我想: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将出现更多的和谐的音符。

《三字经》在结尾时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遗产。作者的态度是“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唯一经。” 他说世上许多人为子孙计,留下许多金银财富给后代,教育子女,唯有一册经书而已。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这次和孩子一起读《三字经》,作为母亲,在引导孩子的同时,我也从在检讨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三字经》里讲到五代“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我们做父母的谁没有让孩子“名俱扬”的想法呢?人家五个孩子尚且教育成才,更何况我们只有一个呢?这是我们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日后教育小孩这个问题上要好好的反思了。

最后感谢老师们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和孩子一起读书,这是我和孩子共同学习、互相交心的机会,也可以获取孩子们成长的信息。《三字经》既是我们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也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做真人的好教材。为了孩子,为了自己,我们会继续更好地把《三字经》读下去。

五岁孩子的教育范文9

婴幼儿篇——务必关注0-6岁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 孩子的到来给父母带来的启示和警示

二、 孩子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家庭的幸福与快乐

三、 开心做父母——陪孩子成长是家庭亲子教育中的最佳途径四、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开启孩子的心灵之窗关键点:丰富有趣,易懂易读,生活化,游戏化,可操作性强 童年篇——和6-12岁的孩子做朋友

一、 父母为孩子而烦恼

二、 童年期的孩子身心特点分析

三、 童年期的孩子怎么了…

四、 如何陪着孩子快乐成长 少年篇——和13-15岁孩子共同成长

一、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二、 孩子也是人,父母不是神

三、 改变,从自我做起

四、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五、 给孩子一片蓝天 更新教育观念,开心做父母

一、 原因(包括家长影响教育方式及对孩子对立的反应)

二、 孩子在青春期的反应

三、 孩子离家出走后父母的反应、心理活动

四、 寻找孩子的过程——我能找到孩子吗?

五、 找到孩子后——孩子会回家吗?

六、 案例中的离子回家了吗?

 二、选题设计论证

 

 

 

 

 

 

 

1、选题:选题的意义。2、内容:本课题编写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3、本选题面向的读者。

更新教育观念,开心做父母

父母必修课之一——如何和孩子共同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迅速崛起,我们 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特别是对如何做好称职和开心做父母尤为重要。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要胜任教师这一角色。无论任何一家教育机构都不能代替家庭,任何一位教育专家都不能代替父母,俗话说:“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每个孩子生下来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并不是哪个孩子注定是天才,哪个孩子注定是蠢猪,如果父母能给予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式,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倾听孩子心声,与孩子交流沟通,和孩子交朋友,孩子就一定会快乐的成为一位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五岁孩子的教育范文10

早恋绕不开性教育

一位从事中学教育多年的教师,讲述了发生在自己班级里的烦心事:“我班里有一名叫张强的男孩,和同班的女孩邹芳,因为都来自于单亲家庭,两个人成为了好朋友。由开始的相互同情,到相互关心,由你给我一个面包、我给你一瓶饮料,到频繁接触,乃至于双双旷课,彼此到对方家过夜。从他们的言谈举止到同学们窃窃私语,我确信他们早恋了。我三番五次找他俩谈话,男孩觉得自己是男子汉了,那些大道理什么都懂,女孩认为男孩喜欢自己,这是爱情。我又找家长谈话。男孩的父母很开心,认为自己的儿子没吃亏;女孩的妈妈说管不了,让我找她爸爸。双方家长都没有重视这件事。于是,在妇产科里令人痛心的一幕出现了:男孩的父亲垂头丧气,女孩的爸爸怒火中烧,妈妈痛不欲生。女孩子一脸茫然,任凭父母的斥责。而那个男孩呢?他哭着说‘你们杀了我的儿子’,女孩的爸爸飞起一脚,他吓得闪身躲到大人的背后……两个孩子过早地失去了读书的机会。”

从一些调查数据看,在做人流手术的女性中,未成年人占40%-50%,而且近年来低龄化趋势愈演愈烈。在广西南宁甚至发现一个9岁少女堕胎的案例,而表示对此负责的竟是一个13岁男孩。更可怕的是,这些少女偷偷做完手术后便马上回去上课,甚至上体育课。这是教育的缺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一筠认为,少男少女的交往既可以愉悦双方的身心,增进健康,又能完成第二次“断乳期”,避免恋父或恋母情结的出现。早期的交往是今后恋爱、择偶的一个练习。早练习可以避免青少年今后将爱情和婚姻当成练习本。家长应鼓励异往――男性擅长抽象、逻辑思维,女性擅长形象思维,处于智力发育期的男女交往能形成智力的互补。

电视主持人乐嘉在得知15岁的女儿早恋后,给自己的女儿写了一封信,信里说:“你们交往无妨,但不要影响目前的成绩,如果你的成绩学期结束时有跌落,那就证明你不喜欢他。你们趁早分开。因为好的情感是滋生向上的力量的,是可以让你们变得越来越好。此外,不要过早偷尝禁果。作为你爹,我暗地祈祷:这一天的到来,能在你18岁以后,过早对身体发育也毫无好处。”

性教育应明朗化

在少男少女的交往中,学校和家长不应挡在前面,也不应拖后腿,而应该站在孩子旁边,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性观念。2014年12月,由江苏省文明办、教育厅等主办,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承办的校园心理剧《一封情书》在南京汇演。该剧通过青少年的各种异常行为,展现青春期遇到的困惑。 “我们也只是了解些皮毛,学校教得少,只有生物课上涉及一点。”海口一中高三年级的王同学说。海南侨中初二年级的吴同学说:“我是通过网络和与同学沟通才知道的,父母忌讳谈这些,学校也没有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我们只能偷偷摸摸上网了解一些。”海南侨中的陈老师说:“作为老师,我非常支持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很多学生因为不清楚会带来的影响,稀里糊涂就跟别人发生关系,也不懂做防护措施。学校应该在小学就开设相关课程,一直持续到初中毕业,最好是男女生分开上课。”其实,我们也应该学学西方,把性教育明朗化。

国际上比较公认性教育模式比较成功的,有联合国倡导的“ABC性教育活动”、欧洲的早期学校性教育,以及源于美国的“禁欲教育”。由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组织倡导的“ABC性教育活动”旨在全世界范围内减少艾滋病发病率,其中:A指代拒绝婚前、B表示对配偶忠贞、C表示会正确使用安全套。

在欧洲诸国中,尤以瑞典的“避孕教育”效果最为突出。瑞典早在二战期间便开展了对国内7岁以上儿童的性教育,通过提问、游戏等多种方式,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妊娠,生理常识直至如何避孕。政府同时通过大众传播平台实施性教育,打破家长亲自教育难以启齿的尴尬局面。据统计,仅1991年至1996年间,瑞典全国15至19岁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率下降32.4%,淋病和梅毒等疾病的感染率也分别下降了65.8%和55.9%。

美国在最近10年间,三分之一的学校加入了禁欲课程,提倡将推迟到婚后。美国财政从1996年到2001年,有4.4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宣传禁欲。现在,全美有14个城市的32所公立中小学建立了性咨询室,所有内容都对教师和父母保密。

五岁孩子的教育范文11

    一、小孩子生来好动

??二三个月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独自玩耍。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看见东西就要来抓,抓住了就要放进嘴里去。到了再大一点,他就要这里推推,那里拉拉,不停的运动了,一等到会爬会走,那他的动作更加复杂了。忽而立,忽而坐;忽而这样,忽而那样;忽而爬到那里,忽而走到这里。假使我们成人象他那样活动两个钟头,那一定疲乏不堪了。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游戏动作比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与从前不同了。从前他只能把椅子推来推去,现在他要把椅子抬来抬去,当花轿了;从前他只能把棒头敲敲作声以取乐,现在他要拿着棒当枪放了。到了八九岁的时候,他的身体比从前更加强健得多了,精神也非常充足了,知识也渐渐丰富了,因此他的游戏动作也就与前不同了。此时他喜欢玩各种竞争游戏了;什么放风筝,踢毽子;什么斗蟋蟀,拍皮球;什么打棒头,捉迷藏他都能够玩了。

??总起来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要知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注意小孩子的动作和游戏。第一,做父母的应准备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到充分的运动;第二,做父母的应寻找适宜的伴侣使小孩子得到优美的影响。有此二者,小孩子的身体就容易强健,心境就常常快乐,知识就容易增进,思想就容易启发。

    二、小孩子好模仿

??小孩子未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了。他一听见鸡啼羊叫,也要啼啼看叫叫看;一看见别人洗面刷牙,也要洗洗看刷刷看。到了二岁光景的时候,他能模仿复杂的动作了。倘若他看见他母亲扫地洗衣,他也扫扫洗洗看;倘若他看见他父亲吐痰吃烟,他也要吐吐吃吃看。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大了。什么娶亲,什么出殡,他都要模仿了。总而言之,小孩子好模仿的,家中人之举动言语他大概要模仿的。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

    三、小孩子对任何事物都好奇

??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去拿。到了四五岁,他的好奇动作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马车来了,他总要停住脚看看,听见外面的锣声鼓声响了,他总要跑出去看看。有一个四岁的小孩子,一日同他的母亲去探望他的小朋友,看见他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蜜蜂,他拿了一根棒头把蜂巢敲敲看,不料一敲蜜蜂出来刺他了。又有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天天把园里所种的红萝卜掘起来,看他怎样生长的。又有一个小孩子把一只钟拆得粉粉碎,要看看这个钟究竟为什么会响的。小孩子不但有这样的动作,也发种种问句。他常要问你“这是什么东西,那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那个东西怎样做的;这个东西为什么是这样的”。他看见不懂的东西,就要来问你。这些问句也是一种好奇的表现。

??现在我们要问这种好奇的动作究竟有什么用处呢?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这句话是很对的。若小孩子不好奇,那就不去与事物相接触了;不与事物相接触,那他不能明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倘使他看见了冰,不好奇,不去玩弄,那他恐不会知道冰是冷的。倘使他听见了外面路上的汽车声,不跑出去看看,那他恐不会晓得汽车是什么东西。所以好奇动作是小孩子得着知识一个最紧要的门径。

    四、小孩子喜欢成功

??小孩子固然喜欢动作,但更是喜欢动作有成就的。比如一个二岁光景的小孩子在沙坑里玩沙。他尽管把沙一把把地捞进罐头里去,捞满了又把沙倒出来,然后在一遍遍地重复着这些动作,这种动作从表面一看没有什么成就,仔细考察起来,一把一把的捞进罐里去固是一种动作,但罐头装满了,就是动作的成功。小孩子虽喜欢捞沙的动作,也喜欢捞沙成功。

??不过叫小孩子做的事情不要太难,若太难,就不能有所成就,若没有成就,小孩子会感到灰心,下次不肯再做这件事了。反之,若所做的不甚难,小孩子能够胜任而有成就的,一有成就,就很高兴,自信心高涨,所以成就的愈多,自信力也愈大,自信力愈大,事情就愈容易成功。因此自信力与成功就互相为用的了。做父母的对于这一点也应特别注意的。

    五、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

??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野外生活。到门外去就欢喜,终日在家里就不十分高兴,有许多小孩子哭的原因虽则不一,但是不能到外边去看看玩玩,也是一种大原因。做父母的不揣摩他的原因,只一味地去说他去骂他,那真正冤枉极了。一鸣有一天,坐在摇篮哭个不了,他母亲给他东西吃,他不吃,给他东西玩,他也不玩。后来我就抱他到门外去玩玩,他一到门外就不哭了。他仰起来看看天的颜色,低下头去看看草木的样子,看看飞禽走兽的形状,歇了一歇,他就笑逐颜开了。又有一天,天已晚了,街上已经没有人了,他还不肯回家,不但一鸣是如此喜欢到外边去的,普通儿童大概都是如此的。现在我家里办了一个幼稚园。凡天气睛和的时候,我们就带幼稚生到外边去游玩。他们在旷野里跑来跑去,看见野花就采采,看见池塘就抛石子入水以取乐。这种郊游对于小孩的身体、知识、行为都有很好影响的。

??不过小孩子的野外生活须以小孩子的年龄为断。如年龄较小的儿童,我们叫他采采花呀,种种树呀,举行短距离的远足会呀。年龄较大的儿童,我们叫他们采集标本,举行旅行等等游戏以增长他们的知识,以强健他们的身体,以愉快他们的精神,使他们无形中得着许多好处。但是由于有许多做父母的总不放心他们的小孩子到外面去,一则恐怕身体疲乏,二则恐怕衣服弄脏,三则恐怕感冒风寒,所以一天到晚,将他们关在屋里,好象囚犯一样。所以这种儿童长大起来,往往身体孱弱、知识缺乏,当年做父母的爱护子女,到了今天适足见其贻害子女了。做教师的不愿多事,且以带领学生到野外游玩为麻烦,所以学生就失去与天然界相接触的一种良好机会。要知学问,不仅仅在书本中求得,也应在自然界获得,什么“动物学”,什么“植物学”,什么“地理”,什么“常识”,大概可以从自然界中学得的。我们在书本中看死的标本,死的山水,不如到野外去看活的动物,采活的草木,玩真的沙石。

??总起来说,小孩子不论年纪大的小的,不论男女的,大都喜欢野外生活,我们做父母或做教师的,虽不能十分注意到此,多少总须领小孩子到野外去玩玩才好。

    六、小孩子喜欢合群

??凡人都喜欢群居的,幼小婴儿,离群独居,就要哭喊,二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合群心更加强了。假设此时没有玩伴游玩,他一定会觉得孤苦不堪。有时候还要发生与想象玩伴的一同“游玩”,一同“起居”,一同“饮食”。但是这个“玩伴”终究是想象的,他还是会觉得寂寞不堪。到了十余岁,儿童就欢喜成群结队的游玩了。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倘若在家中没有玩伴,他就会在外面寻求。

    七、小孩子喜欢表扬

??二三岁的小孩子就喜欢“听好话”。比如今天他穿一件新衣服,就要给他父亲看,着了一双新鞋子,就要给他同伴看。到了四五岁的时候,这种喜欢嘉许的心理还要来得浓厚。假使他不愿意刷牙齿,你可指着一个牙齿洁白而肯刷牙齿的小孩子说:“他的牙齿多好看,多清洁,你若天天刷牙齿,你的牙齿也会象他这样整齐好看呢!”小孩子听了你的话,恐怕就要去刷了。若刷了之后,你可就称赞他说:“呀!你的牙齿是白一点了,好看得多了。”他听了必然觉得非常的高兴,下次洗脸时就喜欢刷牙了。

??这种赞许心,父母在教育小孩子时应当利用,但得适可而止,用得太多它就会失去效用,比不用还不好。

??上面所说的几点看来,我们教小孩子必须先要了解小孩子的心理。若能依据小孩子的心理而施行教育,那教育必有良好效果的。

??一、父母、老师指导幼儿阅读应有的观念:

1、把阅读看作成长的延续--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阅读陪伴人类终身。

   2、个别差异使得幼儿有不同的阅读能力--为幼儿准备多种读物,以游戏方式,玩具性质,鼓励幼儿自由的去阅读书籍。

3、家庭、学校、社会对幼儿的学习都有责任--阅读帮助幼儿学习,阅读增加知识。知识的来源是靠阅读,所以家庭、学校、社会到处都有阅读的机会,也说明了父母、老师、社会人士,人人都有指导幼儿阅读的责任。

4、阅读的能力和技巧是可以改变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有声图书、视听媒体的多元化,无形中增进幼儿的阅读兴趣及能力,颇值得宣传推广。

二、幼儿应该在什么年龄开始阅读

幼儿阅读和幼儿的语言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作为发觉幼儿有无阅读能力的标志。

??1、三个月婴儿开始牙牙学语。

2、十一个月婴儿可以把握所有语言的基本因素。

3、两岁时会使用包含名词和动词两个字的句子。

4、三岁时的幼儿说的句子可达十一个字。

5、四岁是幼儿的好问期。

幼儿了解事物的能力,先于语言的表达,但语言的表达帮助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岁半的幼儿可由图形的认识,表达其认知能力,由於幼儿身心发展的差异,阅读能力也有显著的差异。

幼儿阅读主要根据幼儿心智成熟程度,因此选择幼儿阅读的教材,是指导者重要的工作。当然阅读需用视力,为了不伤及幼儿视力,激发幼儿兴趣,托儿所、幼稚园及家长指导幼儿阅读最迫切的工作,为选择优良读物,装置足够的灯光,购置高低适度的桌椅,提供适合於幼儿学习的环境,如采光、温度等。除此以外,最重要的是耐心的接纳孩子,轻声细语的分析问题。

三、如何指导幼儿阅读

1、提供幼儿一个丰富图书设备及多元刺激的环境,尽力鼓励幼儿参与活动。

2、鼓励并养成幼儿喜欢故事、欣赏故事、儿歌和音乐的兴趣。

3、鼓励幼儿将书当“玩具”去玩,视“书”为好朋友的观念。

4、用幼儿喜欢“读书”的好胜欲望,老师和家长态度一致的进行阅读指导。

5、勿强迫学龄前幼儿阅读,尤其避免形式、死的、阅读背诵,多利用机会教育进行说话教学。

6、鼓励幼儿对图书有兴趣、有兴趣才肯安静阅读。

7、制作认知教具,帮助并启发幼儿阅读能力。

8、父母及教师多带幼儿到图书馆,或文化中心,诱导幼儿喜爱阅读的环境。

9、父母及教师多念故事书给幼儿听,是养成阅读能力的基础工作。

10、帮助并鼓励幼儿复述听过的故事或儿歌,是增进幼儿语言的最佳方式。

四、鼓励幼儿阅读替字

幼稚园虽然没有固定读本供幼儿学习,但是幼儿对其生活环境中的一事一物,常以热烈的求知欲望,不断的加以穷究、发问,以好奇的心情,发现疑难问题之所在,因而获得较满足的解答。托儿所、幼稚园教师应把握幼儿好奇、好问的本能,利用谈话、说故事、阅读故事、练习儿歌、教唱歌曲、解答问题等方式,随时增进幼儿语言能力。在幼儿身心尚未成熟的阶段,为了幼儿身心健全发展,何不利用阅读的互动学习方式替代幼儿写字教学。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经过长期研究后发表了著名的多元智力(MI)理论,对智商的单向智力理论提出挑战,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加德纳教授明确指出,人类具有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七种智力。他认为,通常人们并非一种而是几种智力在相互作用,并将此喻为“智力演奏音乐会”。

???在七种智力中,他将语言智力列为第一种智力,是因为“语言是最广泛最公平在人类中得到分享的一种智力。”语言智力是读、写和言语交流的能力,在人类社会中有四个方面作用,一是口头运用,即说服别的个体而使之从事某项行为的能力;二是记忆潜能,帮助记忆信息;三是解释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陈述、说明、解释;四是解释自己活动的功能。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语言的音韵、句法、语义、实效四要素,并加以运用,他在世界上便不可能获得成功。

那么,如何开发幼儿的语言智力呢?根据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心理,教育学家们有以下建议:

(一)保持幼儿对语言的好奇

语言智力高的人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对语言的好奇心,他们喜欢语言表现出极好的语感和对语言的鉴赏力。而事实上,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就对语言刺激十分敏感,当亲人对他说话时,会以微笑、手脚活动等作出积极反应。语言智力高的幼儿表现出对语音、节奏、语调反应灵敏;爱涂鸦;喜欢听、读、说故事;说话清晰有条理。家长若对这些语言智力品质给予关注和引导,并及时鼓励和强化,便能使幼儿保持对语言的好奇和敏感。

(二)语言智力开发越早越好

五岁孩子的教育范文12

2011年4月初,台湾地区领导人宣布将为生育家庭提供财力补贴,此前,他也频频出席各种劝孕公益活动。何以对台湾民众生育一事如此上心?

2008年,台湾的出生人口首次少于20万人,只有19万8733人;2009年更只有19万1310人;2010年1月到10月的出生人口总数则只有13万6256人。这正是政府迫切感到需要采取行动的背景。

人口出生率的逐年下降,已经形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将少子化列为“国安”等级大事。台湾内政部提出的人口政策报告书,采取鼓励生育措施,以期提高出生率。一些县市首长也祭出生育奖金,鼓励多生。但近三年持续下降的生育率,表明政策收效不大。

因为少子化,台湾的儿科和妇产科医师已经开始出现断层危机。

台湾卫生署数据显示,台湾共有132个乡镇没有小儿专科医师,且妇产科医师近5年成长率是所有科别中最低的,平均年龄也高达53岁。因为少子化趋势,部分医院每个月只接生三四个新生儿。

少子化趋势,还造成了中小学减班、高校招生不足等问题。据统计,上个学年的孩童入学人数较往年减少了7000人。“少子化”更被许多大专院校校长喻为一颗深水炸弹,预计在2016年引爆:较前一年瞬间减少55000学生人数。

政府30亿“催生”

台湾政府近期出台的提高生育率的对策、津贴补助,的确可以发挥增加生育率的功能。但以记者的观察来看,仅属于治标政策。

以台北市为例,市政府为了鼓励民众生育,综合市府各局处资源,一举推出“助你好孕”项目,从新生儿到五岁、甚至进入小学以后,均有相关配套措施,目的在减轻养育负担:每胎2万元(新台币)的生育奖金、每个月2500元(新台币)的育儿津贴、鼓励孕前健康检查、唐氏症筛检,把国民教育向下延伸一年至幼儿园、全市小学与公立幼儿园“延后课后照顾”时间,以及鼓励大型企业设置托儿机构,甚至包含拟定《居家式儿童照顾服务管理自治条例》,并且成立“台北市保母托育制度管理委员会”等措施来健全整个托育制度。

此外,市政府同样提供设籍台北市夫妻,缴交家庭综合所得税率在12%以下者,凡有五岁以下孩童,即提供每月2500元的育儿津贴,作为雇请保母或麻烦爸妈照顾的相关补贴。根据社会局统计,台北市估计有87%家庭、近9万名孩童受惠。在家庭经济、设籍状况都未改变的情况之下,到孩子五岁时,共可年领3万,五年总计15万元(新台币)的育儿津贴。

推动国民教育延伸至幼儿园,补助五岁幼儿就读学费,只需缴交点心与午餐费;就读私立者,每学期比照公立补助12500元(新台币)。若已经领取“中央”各单位相关补助者,台北市政府则协助补足差额。该措施估计每学期将有2万多名五岁幼童受惠。

在职场方面,依据“性别工作平等法”规定,雇用250名以上劳工的企业,应设置托儿设施或提供适当的托儿措施。

台北市政府统计,综合以上各类育儿津贴、补助五岁幼儿入学,以及开办公立托儿所与国小课后照顾等政策与配套措施,每年需30多亿(新台币)。

生,还是不生?

每年花费30亿元(新台币)催生,创造友善育儿环境,你生吗?

《世界博览》特约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育龄女性对生孩子的顾虑,还不仅仅限于财力层面,而是对整个社会结构性问题产生忧虑。政府提供的补助款,除非真的能完全涵盖生养孩子的费用。不然,这样的补助,只不过是对于“本来就有意愿”或是“本来就有意外”的夫妻提供帮助。

生育率的提升,首先在于生育“意愿”。而生养的意愿,在于环境对于教养子女是否友善。当环境对于孩子,对于为人父母的民众不友善时,民众愿意生养孩子的意愿就会降低。如果民众需要花上相当大的时间来工作,而且一人份的薪水,养不起一个家庭的时候,肯定没有多少人会考虑生孩子的事。

“台湾工时这么长,12小时以上,谁有时间养育小孩,跟日本一样,生育率骤降绝对与工时有关”,政治大学劳工所刘梅君教授解释说。

台湾企业滥用“责任制”,让员工加班不给加班费,因为那是你份内“责任”。之所以滥用,关键在于劳动基准法第八十四条之一规定过于粗糙简陋,企业无所适从:系允雇主与特定劳工合理协商工作时间之空间,且不得损及劳工健康与福祉。雇主不得任意使特定劳工长时间工作。假若遇上劳动检查,抓到一次才罚6万元(新台币),与企业动辄上百万的获利相比,是不成比例,所以难以威慑到资方。

日前,经济部建设委员会还曾提出生第二胎允许请外籍劳工的构想,其所强调的理由是,台湾女性教育程度高,妇女往往为了养育小孩而降低了劳动参与率,为了避免此种人力资源与企业竞争力上的损失。这一构想的逻辑实在荒谬,其中隐含着对女性生育一事的谬见。

在今天,许多人的答案再简单不过:因为喜爱小孩。或者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即小孩对这些女人来说是“消费财”,生小孩只是为得到与小孩相处过程的愉悦与满足。若按经建会构想,这些妇女要继续工作或更努力地工作,赚钱请外劳来家里照顾小孩,岂不是剥夺了作为母亲与小孩相处、陪伴小孩成长的乐趣,更是打击其生育的动机?

“祝你好孕”前景不乐观

在台湾社会,不管是税制还是社会保险,经常以惩罚单身群体做为手段,希望藉此提高结婚率与生育率。然而单身者多缴税、多缴社会保险费,毕竟最后没有子孙照料奉养,毕竟要回归到社会福利制度。政府单方面要求单身者负担高额税金,却没有因应未来的照护政策与措施。

也有舆论认为,生育率下降并非坏事。人口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会随着减少。人口减少也并非坏事,只要政府事先防范未然,替人口减少时代的台湾社会预先规划好所需的社会/经济模型,寻找合适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替代产业、消费结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