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

时间:2023-06-06 09:01:12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范文1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化学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038-02

当小麦生长到中后期时,就会受到多种病虫害所影响,进而使小麦产量和品质都大大降低。通常情况下,农户会应用打药的方式对此种情况进行控制,可是大多数农户都没有科学的进行大药,从浪费掉大量的财力以及人力与物力,同时防治效果也不是很好。这就需要小麦种植户掌握病虫害的实际发生情况和相应的防治技术,进而使防治效果达到最佳。

1 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治

1.1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

1.1.1病害症状

小麦全蚀病这种病属于非常典型的一种根病,主要侵染小麦的茎基部第一节、第二节与麦根。一旦小麦染病就会出现苗期病株下部叶会变黄、植株特别矮小,地中茎与种子根会变黑,最为严重的时候整株麦苗都会枯死,或出现秕粒、穗不实、白穗等现象。而进入拔节时期的冬小麦病苗分蘖非常少且返青迟缓,病根部会大面积变黑、叶鞘内侧与茎基部会出现一些黑色菌丝[1]。这时将麦苗,应用清水将麦根冲洗干净,会发现麦苗地下茎以及种子根呈现黑褐色。

1.1.2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

每公顷应用13.6%的唏唑醇26到38克溶液,然后兑32到47千克的清水,使之变成唏唑醇溶液进行喷雾防治。

1.2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1.2.1病害症状

小麦赤霉病从幼苗期一直到抽穗期都有可能会发生,致使穗腐、茎腐以及苗枯等现象出现,其中穗腐这种症状发生的最为严重和普遍。穗腐经常会在小麦开花阶段或开花后期发生,当病变刚刚出现时,会发现小穗颖片上有水浸形状的病斑,之后会慢慢扩大到整个小穗,最后发病小穗就会枯黄。而当田间气候比较潮湿的时候,病部就会出现粉红色的霉层,到了后期会有大量的黑色小颗粒,也就是子囊壳出现在穗部[2]。

1.2.2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

每公顷地可以选择75%的甲基托布津42到53克,或25.6%的多菌灵155到210克,兑34到48千克的清水,在小麦生长到齐穗期进行喷洒,通常每隔6到8天喷施一次,一共喷施3到4次即可。

1.3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1.3.1病害症状

条锈病会小麦叶片造成危害,当病情严重的时候还会对小麦穗部、茎秆、叶稍等造成危害。一旦发病夏孢子堆会以虚线状排列,由于孢子堆非常小并成椭圆形状,所以在孢子堆破碎之后就会散发出大量的粉末状孢子。一般叶锈会危害小麦叶片,很少危害小麦茎秆与叶鞘,夏孢子堆散生在叶片之上,大小不等,呈橘红色,夏孢子通常不会穿透叶片,且叶片背部的孢子堆也没有正面的多[3]。而秆锈会对穗部以及叶鞘与茎秆造成危害,夏孢子堆呈深褐色无规则排列,能够穿透叶片,会侵染叶片正面和反面,并且叶背面会出现较大的孢子堆。

1.3.2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

当田间有0.6%到1.2%的叶片患病时,就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防治,通常情况下,每公顷田地可以应用16.5%的粉锈宁85到105克,或13.6%的禾果利32到38克,兑34到46千克清水进行喷施,一周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到5次。

1.4 小麦红蜘蛛的防治

1.4.1危害症状

小麦红蜘蛛会在春季和秋季对麦苗进行破害,一般幼虫以及成虫会附在叶面上靠吸食汁液生活,这时被破害的麦叶上就会出现大量的黄白色斑点,进而使小麦植株不能健康成长,如果得不到有效防止,就会导致小麦干枯死掉。

1.4.2小麦红蜘蛛的防治方法

如果平均每个病斑出有200多头幼虫,且上部叶片近25%的面积都是白色的病斑,这时就应该应用药剂进行综合防治,通常选用齐螨素和虫螨克等阿维菌类农药,或将52%的马拉磷酸稀释成2150倍的溶液进行喷雾防治,还可以把23.5%的哒螨灵稀释成1100到1300倍的溶液进行喷雾防治。

1.5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

1.5.1危害病状

小麦吸浆虫通常在小麦灌浆时期发生,幼虫会在籽粒内部靠吸食小麦浆液生活,致使小麦出现空壳与秕粒的情况。

1.5.2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方法

首先,在幼虫期进行防治。每公顷可以使用255毫升53%的辛硫磷乳油,或3.5到4.2千克2.5%的甲基异柳磷粉,或115毫升的敌敌畏,兑3千克清水配制成母液,然后同26到32千克的细沙均匀的搅拌到一起,洒在地表之上,这样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4]。

其次,在成虫期进行防治。可以使用42%的乐果乳油或52%的辛硫磷乳油,兑水稀释成溶液进行喷施,同时还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不能应用那些毒性非常高的农药进行防治。

1.6 对小麦蚜虫进行防治

1.6.1危害病状

当小麦生长到拔节和抽穗以后,蚜虫就会集中在小麦的穗部以及叶部和茎不靠吸取汁液生存,病部会表现出浅黄色,如果未能得到合理治疗,整片叶子都会变黄或枯萎。当蚜虫危害小麦穗部时,小麦的籽粒就会干瘪、灌浆不也会重组,千粒重量也会下降等现象。除此之外,蚜虫还会传播大量的植物病毒,其中传播黄矮病最严重,并且危害性也非常大,所以一定要对其进行有效防治,进而提升小麦长势和质量

1.6.2小麦蚜虫的防治方法

当每公顷地有500多只蚜虫时,就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通常每公顷田地可以把51.8%的抗蚜威兑水稀释成4250倍的溶液进行喷洒;或应用23到34毫升12%的氯氰菊酯乳油,兑45到53千克的清水进行喷施;还可以应用11到13克12%的吡虫啉,兑32到49千克的清水进行喷雾防治。

结语

综上所述,小麦生长到中后期,经常会受到红蜘蛛、吸浆虫、蚜虫、条锈病、赤霉病、全蚀病的侵害,一旦染病不但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还会影响农户的经济收入。所以,我们在进行小麦生产过程中应用应用上述方法对这些病虫害进行积极防治,进而在提升小麦品质与产量的基础上,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赵晓峰,汤小民.立克秀6%FS与高巧60%FS对小麦病虫害防治及增产效果研究[J].河南农业,2013(16):51,54.

[2]林红.试析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误区及综合防治技术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5(2):82-82.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范文2

关键词 小麦;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措施;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141-01

小麦在中国已有5 000多年种植历史,它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粮食作物之冠。目前,主要产于河南、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安徽等省。其中,山东省小麦总产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8%[1],是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常会出现病虫害问题,从而影响到其质量和品质。为了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应多种措施举头并进,实现在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前提下,尽量保护小麦产量和质量的目标。小麦常见病害有38种、虫害37种[2-3],其中山东产区容易发生的病虫害一般包括纹枯病、条锈病、赤霉病、麦蜘蛛、白粉病、黏虫、蚜虫、地下害虫、吸浆虫等。为了有效防治小麦病虫害,控制其扩散,提高小麦商品性,进一步实现优质小麦的高产、高效,增加经济效益,要根据小麦种植产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小麦不同生长期的病虫害,做好单独防治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协调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调控等措施来控制病虫害。现主要根据山东产区小麦不同生长期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介绍,并对其防治措施加以阐述,为广大的农户提供参考。

1 播种期

小麦播种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在此期间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而且防治的效果也很好,有利于压低小麦整个生育期的病虫基数[4]。因此,在该有利时机,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争取病虫害防治的主动权。对于农业防治而言,要推行秸秆还田、精耕细作、合理施肥、合理排灌、适期晚播、合理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等技术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以及增加麦苗的抵抗力。同时采用高抗病虫害优良品种。

在小麦播种期间,需要重点防治纹枯病、地下虫害、吸浆虫等病虫害的发生。可通过对土壤进行处理、药剂拌种、种子包衣等措施来防治病虫害。对于地下病虫害应该进行土壤处理,如纹枯病发生较重的地块,可利用25%三唑酮乳油15 kg/hm2对水1 500 kg/hm2,稀释后直接喷于地表再进行深耕翻地;而对于治理地下害虫而言,可用40%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者50%辛硫磷颗粒剂,拌细沙土或者煤渣300 kg/hm2,然后加水45 kg/hm2制成毒土,在进行犁地之前均匀地撒在地面上。此外,小麦播种前的种子处理也是有效防病治虫的好办法主要包括药剂拌种和包衣。对纹枯病、锈病、白粉病、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等,可分别选用苯醚甲环唑、三唑酮、戊唑醇、咯菌腈、吡虫啉、啶虫脒、毒死蜱、辛硫磷等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5-7]。

2 返青拔节期

在小麦返青拔节时期,纹枯病、麦蜘蛛、吸浆虫以及地下虫害是防治的重点。2014年山东省小麦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为237.33万hm2,其中麦蜘蛛的发生面积69.33万hm2,纹枯病的发生面积78.67万hm2,地下害虫的发生面积56.67万hm2。对于小麦纹枯病的防治,要把握好防治适期。防治小麦纹枯病,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氟环唑等杀菌剂加水喷施麦苗茎基部,每隔7~10 d喷药1次,连喷3次,此种方法可兼治白粉病和条锈病;防治地下害虫,可用进行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750 mL/hm2左右喷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时,可用73%克螨特乳油1 500~2 000倍液喷雾,同时可通过深耕、除草、增施肥料、灌水等农业措施进行防治。对于吸浆虫重发区,要利用返青期麦苗小、容易操作的有利时机,当吸浆虫幼虫上升到地表活动时进行第2次土壤处理,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对入适量的水分,拌入适量的细土制成毒土,沿麦垄撒施均匀,后用锄头将药剂翻到土中。

3 穗期

穗期是白粉病、锈病、赤霉病、麦蚜、吸浆虫等多种病害的多发时期和危害盛期。一般来说,穗期是影响小麦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时期,因此,要保证小麦的产量,就要及时有效地治理各种病虫害。防治白粉病与锈病,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腈菌唑等高效杀菌剂及时喷药防治[8-9]。赤霉病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药剂防治,才能做到经济有效。在推广种植耐病品种、加强健身栽培的基础上,把握小麦抽穗扬花这一关键时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2 d以上,主动用药预防,遏制病害流行。农业防治主要是利用合理的田间整理、地块布局、合理用肥等手段。药剂防治主要是根据小麦的发育期以及天气状况合理进行,可选用氰烯菌酯、多菌灵、咪鲜胺、戊唑醇等,要用足药量,如在施药后3~6 h内遇雨,则雨后应及时补治[10-11]。小麦抽穗期是麦蚜大量迁入发生期,麦蚜的天敌种类较多,应注意保护利用瓢虫、蚜茧蜂等天敌资源,加强生物防治。除此之外,可用40%乐果乳油6 000~8 000倍液。防治吸浆虫成虫期,可在田间小麦70%左右抽穗时,用50%辛硫磷乳油750~1 125 mL/hm2喷雾[12]。

4 灌浆期

小麦灌浆期病虫害主要包括麦穗蚜、锈病、白粉病等。对于麦穗蚜的防治,可使用25%快杀灵乳油375~525 mL/hm2对水750 kg/hm2均匀喷洒于田中[13]。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麦耕种之前,应选育优质、抗病能力强的良种进行耕种。耕种之时,精耕细作、合理施肥、合理排灌、适期晚播、合理轮作,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小麦抗性,促进麦株生长健康。同时,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在同一区域大面积种植同一品种的小麦。

6 参考文献

[1] 王东,鞠正春.山东小麦生产发展潜力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12):99-103.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册)[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351-437.

[3] 陈万权.图说小麦病虫草鼠害防治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4] 宋玉立.2009 年春季小麦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要点[J].种业导刊,2009(3):13-14.

[5] 曹雅忠,李克斌,尹姣.浅析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现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89-393.

[6] 何振贤,郭更博,刘子卓.沟金针虫成灾因素分析及综合治理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11):63-64.

[7] 陈杨林,陈万权,谢水仙,等.三唑醇与粉锈宁对小麦几种重要病害的药效比较[J].植物保护,1990,16(1):23-24.

[8] 陈万权.小麦锈病发生与防治彩色图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9] 周益林,段霞瑜,盛宝钦.植物白粉病的化学防治进展[J].农药学学报,2001,3(2):12-18.

[10] 刁亚梅,倪珏萍,马亚芳,等.创制杀菌剂氰烯菌酯的应用研究[J].植物保护,2007,33(4):121-123.

[11] 邵振润,周明国,仇剑波,等.2010年小麦赤霉病发生与抗性调查研究及防控对策[J].农药,2011,50(5):385-389.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范文3

关键词 春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青海大通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149-02

春小麦为大通县的主要粮食作物,2012年播种面积达12 133.3 hm2,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26.6%,但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也随之日益严重,成为制约该县春小麦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笔者在探索研究中总结出春小麦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以供春小麦种植户参考。

1 麦茎蜂

1.1 危害特点

在大通县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小麦的根茬内结茧越冬,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出土,成虫于小麦拔节后期至孕穗前期在穗下节近节间处产卵。幼虫孵出后,先向下爬至节间处取食幼嫩组织,随虫期增长向上危害,咬穿节间,直吃到穗颈部,老熟时抵达根部,在麦茎与地面接触处,将麦茎内壁组织咬成断茎环。老熟幼虫在地下茎节中越冬,受害小麦造成白穗、倒伏[1-2]。

1.2 防治措施

1.2.1 农业防治。与油菜、豆、薯等作物轮作。秋收时低割麦茬或进行秋深翻,可消灭越冬老熟幼虫和越冬场所。

1.2.2 喷施化学药剂。主要针对麦茎蜂成虫进行喷药防治。第1次喷药应在成虫羽化始盛期(每百单网成虫密度达4~5头以上)进行,严重田块最少应防治2次,间隔时间7 d。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0 mL/hm2,或11%蚜粉克星乳油750 mL/hm2,或50%氰戊·三唑酮乳油750 mL/hm2,或25%敌杀死乳油300 mL/hm2,或48%乐斯本乳油300 mL/hm2对水300 kg/hm2进行统防统治,上述药剂任选1种,交替使用。

2 麦蚜

2.1 危害特点

麦蚜以卵在禾本科杂草上越冬。春暖后,越冬卵孵化成母蚜,孤雌生殖,产生无翅型或有翅型母蚜,先在杂草上危害。麦类作物拔节前后,迁入麦田危害。长管蚜喜光照,多在植株上部特别是穗部危害;二叉蚜则多在植株下部或叶背面危害。蚜虫群集穗部和叶片上,吸食麦株养分,受害部位出现褪绿小斑,严重时扩大为褪绿条斑,可引起叶片变黄早枯。蚜虫排泄蜜露,招致腐生菌滋生,影响小麦正常生长,降低产量,影响品质[3-4]。

2.2 防治措施

2.2.1 农业防治。与油菜、豆、薯等作物轮作。清除田间残株、枯叶及杂草、以消灭越冬虫卵。

2.2.2 化学防治。从小麦孕穗期起在麦田检查,当有蚜株率达15%~20%,或每株平均有蚜虫5头以上时,即应进行防治。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0 mL/hm2,或11%蚜粉克星乳油750 mL/hm2,或50%氰戊·三唑酮乳油750 mL/hm2,或25%敌杀死乳油300 mL/hm2,或48%乐斯本乳油300 mL/hm2对水300 kg/hm2,或用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雾进行统防统治,上述药剂任选1种,交替使用。

3 麦穗夜蛾

3.1 危害特点

在大通县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田间、地埂的土表下,特别是芨芨草墩下越冬。越冬幼虫于4月底至5月中旬做薄茧化蛹,成虫于6—7月发生,吸食小麦、油菜、马莲等花朵上的蜜露。卵多产于小麦的第一小穗颖内侧,一般块产。初孵化幼虫先取食穗部的花器和子房,一般1~2头,最多可达9头,聚居于一粒麦种危害食尽后再转移危害。2~3龄幼虫全在籽粒内取食潜伏,4龄后幼虫将小麦旗叶用丝连成卷筒,白天转移潜伏其中,日落后爬出卷叶,在麦穗上危害,每头幼虫一昼夜可食1~2粒麦粒。在幼虫危害处的地面上可见到状如二铵颗粒的虫粪。小麦收获后,幼虫仍可在麦捆中取食或随麦捆转移到场上继续危害。

3.2 防治措施

3.2.1 农业防治。与油菜、豆、薯等作物轮作。清除田间残株、枯叶及杂草,以消灭越冬虫源。

3.2.2 喷施化学药剂。在幼虫4龄前喷雾防治,幼虫4龄后应在黄昏时分喷雾,重点喷防小麦叶背面防治。可用50%氰戊·三唑酮乳油600 mL/hm2,或11%蚜粉克星乳油750 mL/hm2,或2.5%敌杀死乳油300 mL/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0 mL/hm2对水喷雾。

4 小麦条锈病

4.1 危害特点

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小麦叶片上,其次是叶鞘、茎秆、穗部,严重时在颖壳上也有发生。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黄色的粉疮及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象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鲜黄色的粉末,即夏孢子[5]。到小麦生长后期,病部产生黑色的冬孢子堆。

4.2 防治措施

4.2.1 农业防治。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如青春38号、通麦1号、通麦2号等。二是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能力,速效氮肥施用不宜多。三是秋季深翻土地。秋天深翻20 cm左右,消灭越冬幼虫,降低虫口基数。

4.2.2 药剂防治。当全田叶发病普遍率达1%~2%时(发病初期)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可用11%蚜粉克星乳油750 mL/hm2,或25%百里通可湿性粉剂300 g/hm2,或50%氰戊·三唑酮乳油750 mL/hm2,或50%粉唑醇可湿性粉剂150 g/hm2对水300 kg/hm2喷雾。以上药剂应交替喷雾,7~10 d后再喷1次,连喷2~3次。

5 小麦白秆病

5.1 危害特点

小麦被侵染后大多在拔节期或孕穗期开始出现症状。病斑首先出现在下部叶鞘和叶上,其次由茎秆而上至穗部。茎上条斑一般从第3、4节间起和穗颈节间向上下延伸,然后至穗轴及麦粒。同一植株的所有分蘖往往都表现症状。叶部受害后,在基部小叶片上病症不显,但在2、3叶时,病症显著。先在叶鞘再到叶片呈条状,条斑多从叶基沿叶脉平行向叶尖延伸。条斑初期水渍状绿色,稍后边缘呈黄褐色至紫褐色,中心为干草黄色。一般宽3~4 mm,有时稍宽些,每叶有条斑1~4个,一般2~3个。最后几个条斑愈合成更宽的条带,从而使叶片干枯。茎秆发病后,严重的多从茎基第3、4节和穗颈节间发生2~3条宽2~4 mm、长达50~60 cm的长条斑,罹病轻的条斑也长达18 cm。这是小麦白秆病极突出而又极明显的症状。叶鞘包被的茎秆部的条斑呈灰色或灰白色,穗颈节上的条斑可延伸至穗轴,但穗轴的节和多数茎秆的节不表现症状。茎上条斑中心出现宽2~4 mm干草黄色,边缘为深褐色至紫褐色的细线所限。几个条斑愈合则呈曲型的白秆症状。穗部发病轻时尚显绿色,但多受茎秆罹病严重的影响而使小穗和芒早期变成干黄,以致种子发育停止而成皱缩瘪粒。罹病重者穗花而不实,呈灰褐色,早期干枯,芒变弯曲,后期穗似成熟但直立田间而不下垂[6]。

5.2 防治措施

小麦白秆病属于种子带菌造成的病害,因此其主要防治方法是播前进行药剂拌种。可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20%三唑酮乳油按种子量的0.3%拌种。

6 参考文献

[1] 王霞,梁小平,李碧霞.“十一五”期间宁夏小麦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浅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3):89-91.

[2] 韦伟,许业全,孙善教.无为县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40,142.

[3] 吴燕,杨荣明,朱先敏,等.近年来江苏省小麦病虫害发生新特点及其治理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0(4):119-121

[4] 郭春强,靳文奎,廖平安,等.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5(4):737.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范文4

关键词:春季;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

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以麦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小麦各生育阶段主要病虫为对象,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协调使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提高防治的总体效益,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麦类病虫为害的目的。

返青拔节期

此期主要是防治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麦螨(麦蜘蛛)等。在抓好麦田肥水管理、杂草防除等措施的基础上,及时用药控制早期为害。近年来,以纹枯病为主的小麦根病发生严重,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特别是高产地块影响更大。要把栽培措施与控制病虫害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行适期划锄、追肥和浇水等丰产健身栽培技术,提高小麦对多种病害的抗御能力。适期划锄可铲除杂草,同时抓住月下旬至月中旬小麦返青后防治适期,及时开展化学除草。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主要病虫防治指标:纹枯病为病株率%~%,地下害虫为麦苗被害率%,麦蜘蛛为单行头/m。秋播密度大,加上秋季气温偏高,冬前生长量大,有利于冬后发病。防治该病可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每kg小麦种子用%立克秀粉剂~g加水g拌种;也可用%井冈霉素水剂 mL/hm在生长期间喷雾,也可加水泼浇,对高产、重发田块,一般在第次喷药后~d再喷次药;或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喷雾,还可兼治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防治锈病,可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或超低容量喷雾,还可兼治其他病害。此外,.%烯唑醇(特普唑)可湿性粉剂,不仅防效高,而且持效期长,有效量为~g/hm。防治白粉病,在生长期间用%粉锈宁~g/hm,或%纹霉净g/hm,或.%禾果利(烯唑醇)~g/hm对水喷雾。防治麦蜘蛛,可用%扫螨净乳油、%哒螨灵可湿性粉剂、%螨克乳油等对水喷雾。防治地下害虫,于苗期用%敌百虫晶体 倍液,每株~mL;或用%毒死蜱乳油.~. L/hm处理土壤或随水流大水漫灌,或用.~.L/hm对水顺根定向浇灌,特别是对金针虫等地下害虫防效较好。也可用%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mL/hm喷麦茎基部。

孕穗至扬花期

此期是多种病虫急速上升为害期,是综防的关键阶段。除防治锈病、白粉病外,还要注重防治赤霉病、吸浆虫、麦蚜等多种病虫。同时,该时期天敌种群数量也急剧上升,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保护麦田天敌。孕穗至扬花期的防治重点是麦蜘蛛,监测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当田间麦圆蜘蛛或麦长腿蜘蛛分别达到头/hm或头/hm时进行防治。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流行的关键是扬花期出现阴雨天气。防治麦类赤霉病应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在小麦赤霉病常发区,如果花期遇阴雨天,应抓紧齐穗至盛花期喷药预防,一般用%多菌灵胶悬剂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治萎灵对水喷雾或低容量喷雾,如果扬花期间连续阴雨,第次用药后d,趁下雨间隙再喷次药。小麦吸浆虫虽是穗期为害的害虫,但防治适期在月中下旬,应在蛹期适时开展防治,可用%甲基异柳磷乳油.~.L/hm对细沙或细沙土~kg撒施地面并划锄,施后浇水防治效果更佳;若蛹期未能防治,吸浆虫成虫期防治可在田间小麦%左右抽穗时,用%辛硫磷乳油~ mL/hm喷雾防治。可用%辛硫磷颗粒剂扬花期补治成虫,或用%敌敌畏乳油对水,搅匀后喷在麦糠或干细土上,下午撒入麦田熏杀或用%乐斯本乳油对水喷雾。当小麦蚜量达到头/百株、益害比小于∶、近期又无大的风雨时,及时喷药防治穗蚜。用%抗蚜威可湿性粉剂~g/hm,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g/hm,或.%溴氰菊酯乳油mL/hm,或%乐斯本乳油 mL/hm,或%辛·氰乳油mL/hm,对水喷雾防治。防治麦叶螨,可用.%阿维菌素乳油mL/hm,或%哒螨酮(扫螨净)乳油mL/hm,或%克螨特乳油 ~ 倍液喷雾防治。防治黏虫,用%辛硫磷乳油 mL/hm,或.%溴氰菊酯乳油mL/hm,或%乐斯本乳油 mL/hm,对水kg喷雾。小麦穗期多种病虫混合发生时,为保护天敌,减少用药次数及用工,可选用对锈病、白粉病及麦蚜、黏虫等效果好的粉锈宁、灭幼脲、抗

  

蚜威等药剂混用,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也可使用低毒、高效的复配农药防治。在防治上述病虫时,还可结合根外追肥,既防病虫又增产。

灌浆期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范文5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9.044

随着近年来小麦种植面积和种植品种的增加,小麦的高产和高质量成为农民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然而小麦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如何做好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

1.1时间误区

时间误区主要是农民没有准确把握小麦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间。由于农民对病虫害的认识度不高,导致小麦已经严重受到病虫害侵害时才发现,这样就错过了防治的最佳时期,防治的效果自然不理想。比如小麦纹枯病显现比较晚,一般在3月份应该开始防治,而许多农民在4月才发现问题,这时防治不仅要花费较多的成本,而且防治的效果也不理想。有的农民对病虫害的防治提前,比如小麦蚜虫,只要它的益害比例是在1∶150就不用进行处理。而农民却见到虫害就杀死,结果虽然害虫杀死了,但是也对小麦及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1.2药剂误区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随着气温等其他外界条件变化会导致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不同的病虫害是需要不同的药剂来处理。但是绝大多数农民对病虫害的认识不到位,只是简单地喷洒农药和施肥,并不能彻底消灭病虫害,反而延误了病虫害治理的最佳时期。

1.3灌水误区

绝大多数农民在病虫害的防治时都存在用水量少的问题。而在实际病虫害的防治中是要根据病虫害的数量、田地的干湿程度和田地的面积来确定用水量。水量过多会对小麦的生长造成危害,水量过少会减弱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2.1播种期

小麦播种期对于小麦的生长过程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因此在播种过程中一定要提前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播种前要先将田地精细耕好,并清理田地里的杂草,尽可能减少细菌基数,可每亩施用30公斤辛硫磷颗粒拌土并洒入田中,这样可对地下病虫害起到防治作用。要对小麦的种子进行拌药处理,可以使甲基柳磷乳油和水按照1∶800 的比例与种子进行拌种,此方法能起到很好的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2.2返青拔节期

在小麦返青拔节生长时期比较容易发生的是枯萎病、吸浆虫、红蜘蛛等,这些病虫害对小麦的为害比较严重,如果不能及时防治,将会对小麦的生长及产量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对这些病虫害的防治一定要把握好最佳时机,可将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使用进行喷洒。要把握好小麦返青拔节期的小麦幼苗生长情况,将甲基异流磷乳油或辛硫磷乳油按照适合的比例对水,均匀地喷洒在麦田中,同时利用浅锄对田地进行翻土处理,以达到防治害虫的作用。

2.3抽穗期

小麦抽穗期是小麦生长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决定着小麦的最终产量和质量,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小麦病虫害高发的一个时期。为害比较严重的有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小麦蚜虫以及叶枯病等。在抽穗期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最佳防治技术就是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调整小麦的整个生长环境,进行综合防治。首先可以选择使用20%菊马乳油 80毫升对水35~50公斤,在每天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点后进行均匀喷洒。其次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同时可在发病初期使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70 克对水30公斤进行每周1次,连续2~3周均匀喷洒。在使用药物之后,病虫为害基本都会集中在小麦的顶部,因此还要对小麦的顶部进行喷雾处理,如果遇到阴雨天还要做好药物的补喷工作。

2.4灌浆期

灌浆期是小麦颗粒成熟和饱满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比较常见的是白粉病和小麦锈病。此时期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选择使用25%的快杀乳油每亩使用38亳升对水30公斤进行田间喷雾。如果这个时期出现黑胚病,则可以使用12.5%的禾果利可湿性粉剂每亩使用752克对水30公斤进行田间喷雾防治。

3结语

对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问题,多数农民不能把握最佳时期,还增加了成本投入。农民要多学习先进的防控技术,熟悉小麦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时对小麦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做好小麦的病虫害防治对于小麦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农民的收入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小麦生长的各个过程都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以保证小麦高产稳产。

参考文献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范文6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综合防治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134-01

一、前言

根据我省小麦种植的实际情况,在防治小麦病虫害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区的土壤和各阶段的气候状况。坚持以预防为主,以后期治理为辅。与此同时,在对小麦的病虫害进行防治时,要根据不同的病虫害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对于各种化学农药的选用要慎之又慎。本文主要通过对防止小麦病虫害的几点措施加以阐述,旨在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最终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

二、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1.选育优质麦种

在小麦的选种过程中,要根据我区的土壤类型以及气候状况,选择高质、抗病能力强以及产量高的小麦品种。将选育优质麦种与采取具体的防治措施相结合,从根本上保证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随着小麦种植经验的不断累积,抗病小麦的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但就我区目前来说,优质小麦的产量还未能尽如人意。以抗锈病为例,能够有效抑制小麦锈病发生的良种仅有四分之一,而感病的小麦品种竟多达四分之三。针对上述情况,应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减少感病麦种的选育面积,进一步提高抗病能力强的麦种,如百农矮抗58等良种的培育面积。

同时,在小麦种植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将在同一区域大面积种植同一品种的小麦。在小麦种植区域较广的区域,应该选择不同的良种,并合理布局其种植区域,进而减少小麦病虫害的发生面积。除此之外,在小麦病虫害的多发区和重病区还应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套种绿肥。采取多品种小麦混种的方法也是控制小麦病虫害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2.做好整地工作

在小麦播种之前,对于旋耕的麦田要做到平、实、细。在耕地过程中,要最大程度上扩大土地深耕的面积,使土地的作用力发挥到最佳,保证土地的质量。与此同时,旋耕耕种的土地应该保持三年进行一次深耕。使小麦的根部能深入土地,使其抗病虫害能力进一步提高。对于秸秆回收利用的土地要进行深耕,田垄上的秸秆一定要进行粉碎,利用机械将其翻入土地,增强土地肥力。除此之外,麦田耕作之时,不仅要保证土壤的湿润程度,还应该按照每亩地20斤的标准均匀撒施碳酸氢铵,进一步促使秸秆发挥效用。

3.合理用药,综合防治

3.1播种期

一般来说,小麦生长期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是在其播种期间。在此期间,主要针对各种地下虫害,纹枯病,金针虫以及蛴螬等病虫害进行防治。主要通过对土壤进行处理,在良种里掺拌农药等措施来防治病虫害。对于纹枯病来说,可将麦种与三唑酮按照500:1的比例掺拌均匀。而对于金针虫病虫害严重的区域,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与种子兑水掺匀,其比例可为1:900:800,通常,掺匀之后放置3个小时左右播种为宜。而对于蛴螬重灾区,则可用50%辛硫磷乳油与种子兑水搅拌,一般三者的比例可为1:70:600。通常这种拌种方法对金针虫和蝼蛄的防治也极为有效。

3.2返青拔节期

近年来,纹枯病和麦蜘蛛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尤其是在小麦返青拔节时期。在保证麦田肥料和水分充足以及杂草控制得当的前提下,对田间的病虫害及时使用农药控制。将病虫害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在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在重视小麦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采取追肥和补充水源等措施,加强小麦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进一步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一般来说,在小麦的返青拔节期,对于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力度应为,纹枯病应保持在18%左右,而被各种地下害虫危害的麦株应在3%之内。通常,将5%井冈霉素按每亩地300毫升的量进行均匀喷洒。或者兑水浇于麦田也可。一般来说,病虫害较为严重或者产量较高的地块,应该在距离第一次用药之后的15天之内喷洒第二次。使用15%三唑酮兑水均匀喷洒于田间,能够有效防治小麦锈病,同时,对麦田其他病虫害也有显著作用。在小麦返青期,可用15%粉锈宁按每亩地25克的量进行喷洒,以此减少或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

3.3孕穗至抽穗扬花期

在此期间,小麦病虫害多发为赤霉病、麦蚜等。而就我区来说,以麦蚜的发病率最高,蔓延面积最广。一般来说,此期间是小麦质量和产量的重要保证,如不能及时有效对小麦的各种病虫害进行控制和治理,小麦的产量将会无从保证。

对于麦蚜虫害的控制,可通过保护麦蚜的天敌来进行。冬春季节是麦田多种害虫天敌的繁殖时期,保护好害虫田地能够有效降低麦田害虫的发生率,提高小麦的产量。除此之外,使用药物控制也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药物防治过程中,应该根据麦田病虫害的实际发生情况,采用杀菌剂和灭虫剂交替使用的措施,达到综合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以小麦颖枯病为例,可利用50%多菌灵按照每亩地75克的用量兑水对麦田进行均匀喷洒。

3.4灌浆期

小麦灌浆期是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小麦的病虫害主要为麦穗蚜和白粉病等。对于麦穗蚜的防治,可使用25%快杀灵乳油按照每亩地21毫升的量兑水均匀喷洒于田中。如果麦田中害虫与其天敌能达到1:130的比例,则不用再额外进行药物控制。

在小麦的灌浆期,黑胚病也是造成小麦低质低产的病害之一。在黑胚病的防治过程中,应该选用抗黑胚病的优质麦种。除此之外,还应用12.5%禾果利按照每亩地25克的比例兑水进行均匀喷洒。同时,三唑酮和多菌灵的防治效果也较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麦耕种之前,应选育优质、抗病能力强的良种进行耕种。耕种之时,以深耕为基础,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在小麦的生长期,要根据具体的土壤和实际的气候状况,采取具体的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以达到对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小麦的质量和产量,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增产。

参考文献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范文7

关键词 小麦;超高产;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118-02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 of Diseases Pests and Weeds on

Super-high-yield Wheat Cultivation

LI Su-xia 1 ZHAO Yan 1 LI Wei-hua 2 * TIAN Wei 3 HUANGFU Zi-qi 3

(1 Zhecheng Agricultural Bureau in Henan Province,Zhecheng Henan 476200; 2 Shangqiu University; 3 Shangqiu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llege)

Abstract Through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years of production practice,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trol targets of diseases pests and weed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uper-high-yield wheat 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diseases pests and weeds on wheat cultivation were respectively put forward from the seeding time,before overwintering,spring before jointing stage and booting to heading and flowering stage,pustulation stag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per-high-yield of wheat.

Key words wheat;super-high-yield;diseases pests and weeds;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technology regulation

1 防控目标

豫东平原小麦主要病害有4类:一是小麦叶部病害:白粉病、锈病、叶枯病;二是穗部病害:赤霉病、黑穗病、黑胚病;三是根茎部病害: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孢囊线虫病;四是全株病害:以土传花叶病为主。对小麦生产危害严重的害虫有麦蚜、红蜘蛛、黏虫及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商丘市争取防治病虫草害处置率超过90%,高产创建示范片全覆盖统防统治,效果超过85%,病虫害损失率低于5%。

2 综合防治技术

2.1 播种期

播种期的防治对象是全蚀病、纹枯病、黑穗病、根腐病、白粉病、锈病、麦蚜、地下害虫等。

2.1.1 土壤处理。整地时如果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应尽量将其粉碎,且深耕耙匀,将地下害虫翻到土壤表面,增加其死亡率。胞囊线虫病发生严重的区域,要在播种后进行镇压控病。适当的推迟播种日期可以有效降低苗期条锈病的侵染几率,压低秋苗菌源量。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进行土壤药剂处理。用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 kg/hm2,或15%毒・辛颗粒剂7.5 kg/hm2拌土撒施,防治蛴螬、金针虫、吸浆虫。

2.1.2 种子包衣或拌种。100 kg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0 mL进行包衣,可预防纹枯病、黑胚病、根腐病等多种病害。用6%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55 mL进行包衣,可预防纹枯病、全蚀病、茎基腐病、黑穗病、根腐病等多种病害。在全蚀病发生区,重点采取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拌种或包衣。应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300 g或30 g/L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300 g拌种100 kg,可有效预防小麦全蚀病(兼治纹枯病、散黑穗病)。预防小麦全蚀病还可选用氰烯・苯醚甲、腈菌・戊唑醇等药剂种子包衣。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37%氟啶・毒死蜱悬乳剂拌种,预防蚜虫、灰飞虱和黄矮病、丛矮病。防治孢囊线虫可采用35.6%阿维・多・福悬浮种衣剂种子包衣(兼治根腐病)。每100 kg种子用2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180 g、5%苯甲・戊唑醇悬浮剂70 g拌种,可有效预防纹枯病,兼治苗期条锈病、白粉病,预防后期黑穗病等发生,降低黑胚病苗期病害发生程度。金针虫主发生区,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拌种,堆闷3 h后播种;蛴螬主发生区,用50%辛硫磷(或毒死蜱)乳油拌种。如果地区多种病害和虫害混合发生,可以依据发生的病虫害种类,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但需注意复合种衣剂中各单┑挠行С煞直匦胗氲ザ朗褂檬毕嗨[1-2]。

2.2 越冬前

2.2.1 病虫害防治。冬前防治对象是地下害虫、蚜虫、根腐病、胞囊线虫病和杂草。做好地下害虫、蚜虫、红蜘蛛、纹枯病、根腐病、锈病、白粉病和胞囊线虫病的发生危害动态监控,在病虫害发生时对早发病田进行控制。胞囊线虫病、根腐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出苗后尽快进行镇压。

2.2.2 杂草防除。防除阔叶杂草可选择苯磺隆、苄嘧磺隆、单嘧磺隆、噻吩磺隆、唑嘧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2,4-D二甲胺盐、2甲・溴苯腈、2甲・氯氟吡、氯吡・苯磺隆、苄嘧・苯磺隆、噻吩・苯磺隆、辛溴・滴丁酯、乙羧・苯磺隆。

防除禾本科杂草可选用精f唑禾草灵、炔草酯、三甲苯草酮、唑啉草酯;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混升的麦田可选用吡氟酰草胺、绿麦隆、异丙隆、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氟唑・唑草酮、吡酰・异丙隆、唑草・苯磺隆、双氟・二磺、苄嘧・异丙隆、f禾・异丙隆、苯磺・炔草酯、噻磺・乙草胺。

2.3 返青拔期

小麦返青、起身至拔节期主要防治对象是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白粉病、锈病、吸浆虫、麦蜘蛛及地下害虫。重点开展流行性、暴发性病虫害的早期预防。春季注意防控条锈病早发麦田,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条锈病、白粉病平均病叶率分别达到0.5%~1.0%、5%时,要及时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防止出现大面积病害流行危害。小麦返青至拔节期纹枯病病株率为15%~20%,地下害虫为害麦苗被害率3%,麦蜘蛛为单行600头/m(或每株有螨6头)、百株蚜量600头时要及时进行防治。

2.3.1 防治小麦纹枯病。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当病株率达15%时,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环唑、己唑醇、戊唑醇、烯唑醇、噻呋酰胺、井冈・三唑酮、氰烯・己唑醇、苯甲・丙环唑、苯甲・戊唑醇等,发生严重的地块,隔7~10 d再喷1次。用足药液量,对准基部,均匀喷透。苯甲・丙环唑兼治锈病、白粉病[3-5]。

2.3.2 防治小麦白粉病。在春季发病初期,当病叶率达到10%时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粉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烯肟菌胺、唑醚・氟环唑、烯唑・三唑酮等,一般喷施1~2次。

2.3.3 防治小麦根腐病。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喷洒戊唑醇、丙环唑,可有效防治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等根部真菌病害,并可兼治白粉病、锈病。

2.3.4 防治小麦土传花叶病。可选用0.06%甾烯醇微乳剂45~60 g/hm2、5%氨基寡糖素水剂1 200~1 500 g/hm2、2%香菇多糖水剂750~900 g/hm2,与磷酸二氢钾2 500 g/hm2、尿素3 000 g/hm2混匀,兑水喷雾。间隔7~10 d再喷1次。

2.3.5 防治地下害虫。在返青期,当地下害虫达1~2头/m2时,可选用辛硫毒死蜱等灌根防治。可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750 mL/hm2喷麦茎基部。

2.3.6 防治麦蜘蛛。返青拔节期单行长螨量达600头/m以上时,可选用阿维菌素、联苯・三唑磷等药剂喷雾。

2.4 孕穗至抽穗扬花期

此期防治对象主要是蚜虫、吸浆虫、赤霉病、白粉病、红蜘蛛、条锈病。防治指标:条锈病病叶率1%~5%,叶锈病病叶率5%~10%,秆锈病病秆率1%~5%,白粉病病叶率5%~10%(病株率15%左右);麦蚜为700头/百穗(天敌与麦蚜比例小于1∶150),一代钻虫为25头/m2,吸浆虫蛹期每小方(10 cm×10 cm×20 cm)2头、成虫期平均10复网20头左右(小麦抽穗初期每10块黄板或白板(120 mm×100 mm)有1头以上吸浆虫成虫,或者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3头成虫时)。

2.4.1 防治小麦赤霉病。若天气预报扬花期多雨高湿,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破口抽穗期。可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3 000 g/hm2、25%咪鲜胺乳油900 g/hm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 000 g/hm2、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500 g/hm2、1.5%噻霉酮水乳剂 750 g/hm2,兑水喷雾[6-7]。还可选用氰烯・己唑醇、氰烯・戊唑醇、烯肟・多菌灵、烯唑・多菌灵、咪锰・多菌灵、戊唑・多菌灵、戊唑・咪鲜胺、戊唑・噻霉酮、氟环・多菌灵、苯甲・丙环唑、甲硫・氟环唑等。药后3~6 h如遇雨,在雨后要及时进行补治。如果该地区小麦对多菌灵的抗性较高,应禁止使用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药剂。如遇病害流行,应在第1次防治结束后隔5~7 d再防治1~2次。

2.4.2 防治小麦锈病。加强病情监测,实施分区防治。春季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可选用三唑酮、三唑醇、烯唑醇、戊唑醇、粉唑醇、氟环唑、己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烯肟・戊唑醇、氟环・多菌灵、甲硫・氟环唑、萎锈・三唑酮、苯甲・丙环唑、啶氧・丙环唑等。

2.5 灌浆期

小麦灌浆期至成熟期的防治对象是白粉病、锈病、叶枯病、麦穗蚜等。防治指标:白粉病、叶锈病和叶枯病病叶率超过10%,麦蚜为780头/m2。

2.5.1 防治叶部病害。白粉病、锈病防治方法同上。防治叶枯病可选用多・酮、氟环・多菌灵、烯肟・多菌灵、烯唑・多菌灵、咪锰・多菌灵、己唑・多菌灵、戊唑・多菌灵。

2.5.2 防治小麦黑胚病。 主要措施是选用抗黑胚病品种、避免小麦灌浆期灌溉(最好在扬花期以前完成全部灌溉)、搞好小麦扬花灌浆期的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25%丙环唑乳油525 mL/hm2、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75 g/hm2,或20%三唑酮乳油1 125 mL/hm2、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87.5 g/hm2、40%粉唑・嘧菌酯悬浮剂525 g/hm2,兑水750 kg/hm2喷雾。在灌浆初期和中后期各防治1次。

2.5.3 防治小麦蚜虫。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抗蚜威、噻虫嗪、吡蚜酮、氰戊・辛硫磷、氯氰・辛硫磷、高氯氟・噻虫、氯氟・吡虫啉、阿维・吡虫啉、抗蚜・吡虫啉、高氯・啶虫脒、氟啶・毒死蜱等药剂喷雾防治。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喷施或选用复配剂。可在3月中下旬,在田间放置黄虫板诱杀迁入的有翅蚜,以降低虫口基数,减轻穗期危害。

2.5.4 防治黏虫。应在3龄前用药。可选用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S-氰戊菊酯、敌敌畏、乙酰甲胺磷、毒死蜱等药剂,兼治蚜虫等其他害虫。为保护天敌,也可用特异性杀虫剂除虫脲喷雾防治。

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麦蚜、黏虫等多种病虫同时发生危害的关键期,需进行综合防治。可选择合适的杀菌剂、杀虫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合理混用,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达到一喷三防、省工节本和增产保产的目的[8-9]。

3 参考文献

[1] 赵中华,王强,朱晓明.2015年全国小麦病虫害发生新特点与防治新思路[J].中国植保导刊,2016(8):33-36.

[2]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16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N].农民日报,2016-04-07(6).

[3] 张盟盟.小麦病虫害防控与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5(14):125-126.

[4] 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技术指导意见(中)[J].农村实用技术,2014(12):5-9.

[5] 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J].农家参谋,2014(12):11-12.

[6] 全国农技中心印发小麦主要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治技术指导意见[J].山东农药信息,2014(5):40-46.

[7] 陈万权.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J].植物保护,2013(5):16-24.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范文8

[关键词] 无公害 小麦 病虫 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15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129-01

近年来,无公害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小麦生产上,防治病虫害是无公害产品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小麦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但是,人们对病虫防治掌握不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无公害小麦病虫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需要加强。

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目的是把病虫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小麦污染少、质量优、产量高,体现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针。以清丰县为例简要介绍以下技术。

一、清丰县小麦病虫害种类

清丰县麦田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麦螨、麦叶峰、麦蚜、吸浆虫等。麦田病害主要有根腐病、丛矮病、纹枯病、白粉病、叶枯病、赤霉病、全蚀病、散黑穗病、叶锈病、秆锈病,有时还有条锈病。

小麦病虫害发生程度受上年病虫基数大小影响,上年基数大,利于病虫害较重发生。气候条件是影响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相对来讲低温高湿利于病害发生,高温低湿利于虫害发生;温度高则病虫发生早,温度低则病虫发生晚。栽培措施、耕作方式、品种抗病虫能力、天敌数量都影响病虫发生的轻重。濮阳市近几年发生较多较重的病虫害有蝼蛄、蛴螬、金针虫、麦螨、麦穗蚜、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叶枯病、赤霉病以及全蚀病。

二、无公害小麦病虫防治技术

防治策略是: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出发,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协调运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防止病虫危害,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量,避免小麦农药污染的目的。

1. 选用抗病虫、耐病虫品种。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气候条件,选择相应的品种,提高小麦自身抗病虫、耐病虫、减轻病虫危害的内在能力。目前已培育出许多抗病耐病的品种可供选择。如“百农矮抗58”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和秆锈病,“周麦16”抗条锈病、白粉病和叶枯病,“兰考矮早8”对秆锈病免疫,“郑麦9023”高抗条锈病、抗纹枯病,“郑麦366”高抗条锈病和秆锈病等。

2. 加强小麦健身栽培。健身栽培就是运用农业生态控制的方法,建立良好的麦田生态系统,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培育壮苗,促进小麦健康生长,提高小麦的抗逆能力,预防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大力推广精耕细作、合理密植、适期播种、科学的种植方式、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消灭杂草、及时灌排水等丰产健身栽培措施,可以减少病虫源基数、传播媒介,使麦田干湿适宜,通风透光,植株健壮。

3. 化学防治,科学用药。原则是:一要搞好预测预报,按照防治指标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二要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或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及兼治型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三要控制发生中心,切断传染源;四要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在小麦收获前15d停止用药。

3.1种子处理。将50%辛硫磷乳油0.05kg兑水5kg稀释液加入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或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0.1kg,拌麦种50kg,堆闷3―4h,晾干播种,兼治地下害虫和通过种子传播的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等病害。选择应用种子包衣技术。

3.2小麦生育期间主要病虫害农药防治

3.2.1地下害虫 当被害苗率2%―3%时,每667用50%辛硫磷乳油20ml兑水50kg顺麦垄浇灌;或用5kg炒香的麦麸、玉米糁,50%辛硫磷乳油50―80ml加适量水稀释拌成毒饵,每667用毒饵2―3kg,于傍晚顺垄撒施诱杀。

3.2.2 丛矮病 重点防治灰飞虱,可在小麦出苗后沿地边向田里喷药剂10―15m,作为保护带,用20%速灭杀丁乳油3000倍液喷雾。起身期每平方米有灰飞虱11头时开始防治,使用药剂同上。

3.2.3纹枯病 小麦病株率达20%时,每667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100g、或12.5%烯唑醇悬浮剂40ml、或5%井冈霉素100―150ml兑水30―40kg喷到茎基部,隔7―10d再喷一次。

3.2.4麦螨 每33cm单行有螨200头或每株有6头时,每667用40%乐果乳油50ml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ml兑水30―40kg喷雾防治。

3.2.5 白粉病 当白粉病病叶率达到30%―40%时,每667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g或20%三唑酮乳油50ml,兑水50kg左右喷雾。

3.2.6 锈病 当条锈病病叶率达2%以上时,每667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g或20%三唑酮乳油50ml,兑水50kg左右喷雾。

3.2.7麦叶峰 每667用40%乐果乳油50ml兑水50kg左右喷雾防治。

3.2.8吸浆虫 在小麦抽穗开花期,用手扒开麦垄可见2―3头成虫时,每667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乐果乳油50ml,或2.5%溴氰菊酯20ml兑水50kg左右喷雾防治。

3.2.9蚜虫 麦田百穗蚜量达到500头以上,有蚜株率达70%左右,每667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10―15g,或40%乐果乳油50ml,或10%氯氰菊酯乳油25ml,兑水50kg左右喷雾防治。

3.2.10 赤霉病 小麦开花期遇雨容易发生赤霉病,药剂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当开花10%―50%时即可保护预防,每667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多菌灵悬浮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g兑水50kg左右喷雾防治,隔7d再喷一次。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范文9

1 我区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影响的常见病虫害

有影响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纹枯病、锈病、赤霉病、黑胚病、叶枯病、蚜虫、麦蜘蛛、吸浆虫等,其它如病毒病、全蚀病、根腐病、黑穗病、粘虫等也可造成较重危害,监测防控的要点是“四病三虫”,即小麦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麦蚜、麦蜘蛛、吸浆虫。

2 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2.1 发生规律

返青至抽穗期,重点防治纹枯病,挑治麦蚜、麦蜘蛛,补治小麦全蚀病。抽穗至扬花期,早控条锈病、白粉病,科学预防赤霉病,重点防治麦蜘蛛、吸浆虫。灌浆期是多种病虫害重发、叠发的高峰期,必须做到杀虫剂、杀菌剂混合施药,一喷三防,重点控制穗蚜,兼治锈病、白粉病和叶枯病。

2.2 各病虫害防治用药和方法

2.2.1 小麦纹枯病。起身至拔节期,当发病麦田病株率在15%时,每667平方米用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间隔7~10天再施药一次。注意加大水量,将药液喷洒在麦株茎基部,以提高防效。

2.2.2 小麦锈病、白粉病、叶枯病。每667平方米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2.5%烯唑酮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再喷药一次。

2.2.3 小麦赤霉病。小麦抽穗扬花期,若天气预报有3天以上连阴雨天气,每667平方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50克喷雾,如喷药后24小时遇雨,应及时补喷。

2.2.4 小麦蚜虫。当苗期蚜虫百株虫量在200头以上时,当穗蚜百株虫量达到500头时,每667平方米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

2.2.5 麦蜘蛛。当小麦市尺单行有麦蜘蛛200头时,每667平方米用1.8%虫螨克乳油10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防治。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范文10

关键词:小麦病虫草鼠害; 防治

小麦的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要以保护利用有益生物为重点,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协调好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能力,采用阶段治理的策略,将小麦的生育期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综合治理。

1播种至秋苗期

以蛴螬等地下害虫、小麦纹枯病、全蚀病、黄矮病、丛矮病及田鼠为重点,进行综合预防。1)农业措施。灭茬、深耕、细耙,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铲除田间地头杂草,清除田间的棉柴、秸垛等,可减少多种越冬虫菌源,提高幼苗的抗病虫能力。2)合理安排茬口。小麦根病严重的地方要实行轮作换茬。但全蚀病重区,当白穗率、已达60%~70%的地方,应在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和增强肥水管理的基础上,稳定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促进全蚀病自然衰退。在作物布局上,要实行插花种植或条带种植,实行麦棉、麦油、麦肥间作套种。小面与油菜间作是改善麦田生态的良好措施。春季油菜蚜虫发生早,有利于瓢虫、食蚜蝇、蚜蝇蜂等蚜虫主要天敌的繁殖,提高麦田中害虫天敌的存量,对小麦穗期蚜虫可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3)选用抗病良种。品种间抗耐病性差异很大,有些重要病害如小麦锈病,选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的关键措施。根据目前条、叶锈病的生理小种现象,可因地制宜地选用鲁麦1号、2号、5号、8号、12号、14号、15号、17号、18号、19号品种。鲁麦14号、烟农15等品种对全蚀病、纹枯病具有较好抗性。抗耐品种常因栽4)种子处理。实行种子处理是预防地下害虫、麦蚜和苗期多种病害的有效措施。地下虫的防治指标是:每平方米有蛴螬2头或金针虫5头或蝼蛄0.2头,可选用40%甲基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或75%3911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2%拌种;预防全蚀病、纹枯病、苗期锈病、白粉病,可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10%羟绣宁可湿性粉剂或立克绣按种子量的0.15%~0.2%拌种,也可选用上述杀虫剂和杀菌剂各一种混合拌种;兼治丛矮病、黄矮病和田鼠时,宜选用3911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使用,可达到一次施药,病虫鼠多治的效果。粉锈宁对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使用时应严格掌握用量并增加约10%的播种量。

小麦秋苗期,对未进行药剂处理种子的麦田,在蚜虫和灰飞虱较多的地块,应及时喷施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预防黄矮病、丛矮病发生。

2返青至抽穗期

该阶段以防治纹枯病、根腐病、麦蜘蛛、小麦吸浆虫、金针虫、买田杂草为重点,兼治其它。1)选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10%羟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50~75g,或5%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每亩150~200g,兑水75~100kg,均匀喷于麦株基部,此时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2)当麦田每米单行小麦有红蜘蛛600头时,要进行防治,方法一是采用浇水震落虫体使之溺水死亡;二是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喷施。施用氧化乐果可兼治麦叶蜂。3)在金针虫发生严重的麦田,当小麦枯苗率达3%时,要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1500倍液顺麦垄浇灌,可兼治其它地下虫。4)在小麦吸浆虫发生区,当样方(10×10×20cm)有虫5头时,就应施药防治。亩用6%林丹粉1.5~2kg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75~100mL,兑水3~4kg稀释,然后将林丹粉或乳油的稀释液撒在35~40kg干土上拌匀,制成毒土均匀撒在麦垄中,结合滑锄、浇水、可兼治其它地下虫。5)小麦秋苗期或返青期用76%2,4—丁酯,每亩40~50mL;或75%巨星干燥悬浮剂,每亩1g;或40%苯磺隆,每亩10g兑水喷雾。

3穗期

小麦穗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危害的主要时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时病虫害发生的种类主要有叶枯病、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虫害发生的种类主要有吸浆虫、粘虫、穗蚜、麦叶蜂等。防治小麦穗期病虫害,要以药剂防治为主,严格按照防治指标,选择对路农药,尽量减少施药次数;还应注意保护利用天敌以发挥其控害作用,力争把主要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损失水平以下,确保小麦丰收。1)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小麦白粉病:普遍率达10%;叶锈病:病叶率5~10%;秆锈病:病秆率1~5%;赤霉病在小麦始花期进行喷药保护。小麦吸浆虫:手拔麦垄,一眼能见到2~3头成虫起飞;穗蚜:百穗蚜量达500头;粘虫:每平方米有3龄前幼虫15头;麦叶蜂:每平方米幼虫达60头。2)防治措施。防治小麦白粉病和锈病,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50mL,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g,需对水50~70kg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每亩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g对水60kg喷雾。小麦叶枯病可结合防治其他病害进行兼治。防治小麦吸浆虫,每亩用20%林丹可湿性粉剂20克,或5%杀螟松乳油30~40mL;防治穗蚜,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或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8~10g;防治粘虫,每亩用20%除虫脲胶悬剂10g。以上药剂均对水50~70kg喷雾。当麦田几种病虫害同时发生时,可将几种农药按要求用量进行混配施用,以减少用药次数。施药时按药液量加入0.2%的磷酸二氢钾或1%的尿素,可增加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达到小麦丰产丰收。3)为减少下茬作物的病虫菌源,小麦收获后及时灭茬,消灭自生苗。

参考文献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范文11

针对不同小麦产区病虫害发生种类和特点,采取分区治理策略。针对小麦病害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实行药剂拌种为主、配合推广适期晚播、清除田间自生麦苗和地边路旁杂草等防治措施;针对小麦地下害虫等虫害采取以秋播药剂拌种为主、重发区域土壤处理的防治措施;针对小麦草害采取播前或苗后化学除草为主的技术措施,为全年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打好坚实基础。

二、防治技术

(一)西北麦区

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腥黑穗病和地下害虫等为主要防治对象。在小麦条锈病越夏区,采用人工铲除和喷施除草剂的方法清除自生麦苗,根据墒情采取适期晚播措施,以减轻苗期条锈病的侵染,减轻苗期病害,压低秋苗菌源量。通过种植抗(耐)病品种控制小麦条锈病的传播和初始菌源量。采用三唑酮、戊唑醇等药剂拌种,兼防苗期条锈病、白粉病、预防后期腥黑穗病等发生。地下害虫发生地区,可用辛硫磷、吡虫啉悬浮种衣剂等与杀菌剂进行混合拌种或包衣,预防和控制多种病虫害。

(二)西南麦区

以小麦条锈病为主,兼顾赤霉病、白粉病、麦蚜、麦蜘蛛和地下害虫等病虫害。选用抗(耐)病品种(主要以抗条锈病品种为主),用三唑酮、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高效内吸性杀菌剂进行药剂拌种,兼防苗期条锈病和白粉病。用辛硫磷、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预防苗期蚜虫、麦蜘蛛和地下害虫。

(三)黄淮海麦区

以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黑穗病、孢囊线虫病、黄花叶病、地下害虫和杂草为主要对象,兼顾苗期锈病、白粉病、蚜虫和灰飞虱等病虫。在做好精细整地,尽量将秸秆埋入土中,不要在地表的农业措施基础上,在黄淮南部条锈病常发区,种植抗锈慢锈等抗(耐)病虫品种。胞囊线虫病严重发生区,应选择种植具一定抗病性的品种。小麦黄花叶病常发区可在选择种植抗品种的基础上,加强水肥管理,促进病苗转化。同时,根据病虫情况选择使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咯菌腈、苯醚·咯菌腈等高效悬浮种衣剂进行小麦种子包衣预防病害,用适量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包衣预防害虫、黄矮病和丛矮病,二者混用可兼治苗期主要病虫害。其他如全蚀病发生区,重点采取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拌种或包衣。地下害虫重发区可选用辛硫磷或毒死蜱拌种。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特别严重的田块,可以实施药剂土壤处理。胞囊线虫病严重发生区域或田块,要重点推广播种后顺垄镇压控病措施。秋播时,还要注意调整机播行距,预留出大中型植保机械施药作业通道,以保证小麦病虫草防治作业的需要。

(四)长江中下游麦区

以纹枯病、全蚀病、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为主要对象。通过选用戊唑醇(立克秀)种子处理悬浮剂、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拌种可有效防治以上土传病害和种传病害。通过选用对赤霉病等病害有一定抗耐病品种,减轻后期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压力。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旱茬麦地区,可选用辛硫磷拌种。多种病害和害虫混合发生区,根据当地主要病虫种类,可使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种子处理。

三、专业化防治

秋播药剂拌种和秋冬季小麦病虫防治是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有利时机。特别是药剂拌种、麦田化学除草和西北苗期条锈病防治等,十分适合大面积专业化统防统治。各地要积极组建和利用各种形式的专业化防治队伍,及时有效地组织防治,确保防治速度和质量,提高小麦病虫害防治的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发动。各地要努力将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力争做到统一发动、统一组织、统一实施。要科学制定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通过召开会议、组织相关行动,及时传达农业部关于秋冬种工作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具体安排部署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和秋冬季病虫防控工作。

加强物资准备。小麦秋播拌种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根据当地病虫发生特点和拌种以及秋冬季防控工作的需要,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准备必要的药剂、拌种设备和防控机械,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进一步推进专业化防治工作,建设好综合防治核心示范区和示范辐射区;另一方面,要会同相关部门,强化农药市场监督抽查,严肃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净化农药市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药”,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药坑农害农事件。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范文12

湖北小麦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小麦蚜虫。针对湖北省小麦各生育期病虫害发生特点,制定如下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有效减轻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

1.播种期防治对象:地下害虫(金针虫、蝼蛄、蛴螬)、黑穗病,预防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综合防治技术:①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综合能力强的品种,搞好品种布局,适期晚播,合理施肥。②大力推广药剂拌种。采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拌种,应先拌杀虫剂,后拌杀菌剂。常用的杀虫剂有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常用的杀菌剂有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干种子重量的0.01%~0.03%(有效成分),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拌种100千克,可有效预防小麦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2.返青、起身至拔节期主要防治对象:纹枯病、锈病和白粉病。

综合防治技术:推广除草剂与杀菌剂混合喷雾,以除治麦田杂草为主兼治其他病虫。①除草剂加杀菌剂(667平方米用量,下同)15%三唑酮可湿粉(粉锈宁)60~80克(有效成分9~12克),或12.5%烯唑醇(特谱唑)可湿性粉剂40~60克(有效成分5~8克)、或25%丙环唑(敌力脱)乳油30~35毫升(有效成分5~8克)、或5%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50~200克。②对于发现条锈中心病团重点田块,采取“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减少病菌的扩散蔓延。对发病中心667平方米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100克或20%丙环唑乳油120~180毫升进行挑治,同时对其周围田块进行喷雾普防。③对受冻害严重的麦田,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刺激小麦生长、缓解冻害,密度大的麦田加壮丰安,以防止后期倒伏。④对于禾本科杂草采取人工拔除。⑤麦蜘蛛发生严重田块,可加蚜螨清进行防治。

3.孕穗期到抽穗、扬花期主要防治对象:小麦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

综合防治技术:①对于小麦锈病和白粉病,在小麦病茎率达15%~20%或病叶率5%~10%时,667平方米采用15%三唑酮可湿粉(粉锈宁)60~80克(有效成分9~12克),或25%丙环唑(敌力脱)乳油100~120毫升进行喷雾普防。②对于小麦赤霉病,在齐穗-开花期用药防治效果最好。一般根据天气预报,以开花灌浆期可能遇雨的麦田作为重点防治对象田。确定对象后,第一次喷药在始花期(10%麦穗见花药)至盛花期(50%麦穗见花药),667平方米用多菌灵40~50克(有效成分用量)对水20~30千克喷雾防治。在初次用药后7天内,如遇连续高温多湿天气,须防治第二次。对于高感品种,或开花整齐度差,花期相差7天以上的田块,也应进行第二次防治,二次防治的时间间隔7天左右。

4.灌浆期至成熟期主要防治对象:小麦蚜虫和干热风早衰。

综合防治技术:①当百株(穗)蚜量500头左右时,667平方米用吡虫啉2克(有效成分)或啶虫脒0.75克(有效成分),对水50千克喷施麦穗和上部叶片。②施药防治早衰和抗后期干热风,保证小麦取得丰收。(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研究所430064杨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