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

时间:2023-06-05 10:16:18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范文1

预计2010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800亿元,增速30%-40%,未来行业市场容量高达4000亿元。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扶持政策或将破茧出台。3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积极推行由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与企业、公共机构等用能单位签订能源管理合同,提供节能设计、改造和运行管理等服务的新机制。

随着国务院关于合同能源管理指导总方针的推出,我们预计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将于近期联合落实《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在税收、融资渠道、补贴方面进行改革,包括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明确纳入服务税范畴,制定税收鼓励政策和细则,鼓励金融机构在优惠利率信贷、产品合作等多渠道对合同能源管理进行扶持,以及节能服务补贴政策。政策推动下的节能服务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高峰。

合同能源管理,即工业节能+建筑节能新模式。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MC,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市场经济国家,经过几十年发展,在美国、加拿大,EMC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节能产业。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实质,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样一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及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

工业节能和建筑节能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主要应用领域。节能服务项目分布在工业、建筑、交通等各个领域,涵盖钢铁、石化、建材、交通、电力、建筑、水泥等各行各业。合同能源管理适用于合同金额较大、能源计量便利的用电大户和用能大户,在工业高低压变频器、工业余热回收利用、工业锅炉、建筑HVAC、配电系统、LED路灯系统等领域,都是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的重点领域。2009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1.0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3%,单位万元GDP能耗为1.08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2.2%。“十一五”期间,虽然我国万元GDP能耗下降10%,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是日本、美国的4-5倍,减排任务艰巨。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有望成为推动工业节能和建筑节能的有效手段。我们预计钢铁和石化等高能耗行业,有望率先成为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推进的重点领域。

2009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再一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值从2008年417亿元增长到588亿元,同比增速40.9%,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额从2008年117亿元增长到195亿元,同比增长67%。产业总计综合节能投资,从2008年253.2亿元增长到360.4亿元,同比增速为42.3%。其中,合同能源管理(EPC)项目投资从2008年116.7亿元增长到195.3亿元,同比增长67.37%。形成年节能能力1757.9万吨标准煤,年减排1133.85万吨二氧化碳。预计2010年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有望达到800亿元,同比增长36%。根据EMCA协会对于节能服务产业的估算,节能市场总规模大约4000亿元,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我们继续重点看好节能服务公司和节能设备提供商,重点推荐节能服务公司泰豪科技(建筑节能),关注赛为智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推荐节能设备提供商双良股份(余热利用、建筑节能)、烟台冰轮(余热利用、余热锅炉)、合康变频(变频器)、九州电气(变频器)、德豪润达(LED路灯)、科达机电(煤气化炉),关注华光股份(余热锅炉)、海陆重工(余热锅炉)。

*责编电邮:caimi@vip.省略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范文2

关键词:旅游景区 复合型人才 培养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体系中引起旅游者出游动机的直接触发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旅游业中居于核心地位。然而目前大多数景区现状令人担忧,“圈起地来坐收门票”是当前一些景区的真实写照,在这样的景区里,游客感受不到精细管理与人文关怀,常常高兴而来,扫兴而归。我国旅游景区经过30年的发展,在硬件上已获得了极大的改善,但在软件上却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同旅游饭店和旅行社等兄弟行业相比显得较为滞后,这与旅游景区人才的匮乏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一个景区光有“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能使“景”不断产生新的吸引力的“人”。目前,旅游景区最为紧缺的人才主要有4类:一是旅游景区经营管理高端人才;二是随着旅游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一些技术人才;三是公关人才;四是国际化人才。因此旅游景区的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且能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于景区人才的培养,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在CNKI中国期刊网上以关键词“景区+人才”进行搜索只得到15条记录,其中对“景区复合型人才”的论述更是空白。针对旅游景区目前相关人才的紧缺现状,本文认为可将这几类人才进行整合培养,提出“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即具有一定概念能力、技术能力和人际能力的国际化综合性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人才。其中,概念能力是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能力;技术能力是使用某一专业领域的有关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任务的能力;人际能力是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能力;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视野以及知识结构的人才。另外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本文的复合型人才有个前提,即专业性,“复合”与“专业”并不矛盾,即对旅游业尤其是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必须有一定的学习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同时复合以上多种能力。

一、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对旅游景区的重要性

1.对景区而言人才资源比旅游资源更重要。行业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是旅游景区最核心的资源,是景区建设、经营、管理的中流砥柱。我国的中西部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景区管理人才的缺乏,资源的垄断性优势在缺乏科学、人性管理的情况下逐渐被削弱,景区运营达不到理想的境界。与此相反,东部地区资源稀少,但人才济济,管理方法的先进性弥补了其资源的不足性。深圳属于旅游资源非优区,但华侨城集团公司非常重视对管理人员的要求,重视管理制度的规范,业务流程的重组,最终创造了骄人业绩,培育出一批知名品牌的旅游主题公园。可见,旅游资源可以创造,旅游人才却不可多得。一个景区无论其先天优势多么突出,若缺乏专业人才,不能够辅以良好的经营和管理,其生命力和吸引力必然会下降甚至消失。

2.复合型人才更符合旅游景区的需要。相比饭店等行业,旅游景区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其对技术、设备和高水准的管理理念的依赖程度更高。例如,信息化的智慧型景区是大势所趋,全国首个“智慧景区”九寨沟已实行景区管理智能化,通过移动道路测量、网格化管理、全球定位、遥感、地理信息、视频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解决旅游旺季景区景点资源电子化、门票智能化、游客行为追溯、智能化引导和时空分流、景点负荷监控等问题。可见,旅游景区对人才的要求是“质量”大于“数量”,目前最缺乏的是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也是当前制约景区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旅游景区人才现状

旅游景区正面临着严峻的人才问题。

1.景区人才数量不足。据初步估计,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600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今后还将以每年20万的速度递增。而且旅游人才分布主要集中在饭店和旅行社,占全行业人才总数的近九成。旅游景区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尤其是具备多种复合能力的优秀管理人才。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旅游景区人才培养远远落后于景区需求。

2.景区人才质量总体偏低。不少景区管理层人员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旅游经营管理理论和技术知之不多,导致盲目上项目、经营不科学、管理不到位,给景区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由于国际化人才的缺失,景区接待国际旅游者能力偏低,制约了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景区人才的职业培训在内容、形式、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等方面均落后于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

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最核心的子行业,复合型旅游景区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这样的情况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旅游景区尤其严重。

三、旅游景区人才问题原因分析

旅游景区人才数量和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源在高校。从目前国内旅游教育情况来看,酒店管理与旅行社管理等专业的教育逐渐成熟,而景区管理专业教育还未真正开展。各旅游院系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所以目前开设旅游景区管理专业的院系数量不多,景区人才的质量就更无从谈起。据调查,只有少数职业院系在旅游管理专业下设有景区管理专业,如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承德职业学院、湖南女子职业大学等,桂林理工大学是唯一一所设立了旅游开发与景区管理系的高校。除此以外,大多数旅游院系只将“景区管理”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课程看待。专业设置指导思想的偏差导致旅游院系学生就业意识的偏差,认为景区不存在什么管理,不需要专业的人才,故而选择去景区就业的比例很小。

四、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培养建议

1.在本科层面设置旅游景区管理专业。目前高校的旅游专业教育体系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多种特质的景区专业人才的。而专科教育只能培养出具有某一方面技术能力的人才,所以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在本科阶段着手。各旅游院系应创造条件加快旅游景区管理专业的设置,使其成为重要的本科专业。对于一些条件还不成熟的旅游院校,至少应将景区管理模块从其他方向中独立出来,获得与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等模块并级的地位。旅游景区专业地位的提升意义深远,可解决景区领域人才的空档问题,减少旅游专业人才的浪费,促进景区及目的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旅游景区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思路。旅游景区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须以把握景区未来发展趋势、突出景区管理专业自身的学科特色、并重视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等为原则。围绕旅游景区复合型人才的各种能力的培养,设计了以下课程:一是概念能力,包括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统计学、旅游市场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法规、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与审美、旅游公共关系、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旅游景区与信息化等。二是技术能力(结合实践教学),包括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旅游设计与制图、旅游营销与策划、计算机基础、旅游电子商务、导游业务、英语听说写、专业英语、应用文写作、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三是人际能力(结合实践教学),包括交流与沟通学、旅游公关礼仪等。四是国际化视野,包括世界旅游业概况、客源国概况等。

3.采取多样化的人才教育手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及就业指导教育,使其真正理解旅游景区人才的重要性和市场广阔性。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采取理论结合实践、同时开展一些能力竞赛的方式,并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理论教学除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以外,还可以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现代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和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在校企合作方面,深圳华侨城与暨南大学旅游学院的成功结合堪为典范,其它地方也有一些类似的尝试。通过校企合作,景区员工可与专业学生交换培养场所,以弥补各自在理论、实践上的不足。景区管理者可与专业教师互通有无,教师可以到景区去挂职锻炼,或参与景区经营管理科研课题,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景区管理者也可以到高校去进行经营管理理论的系统学习,或作为兼职教师到课堂为学生做一些实证讲座。学校与景区方面还可以考虑开拓一种高效、互利的订单培养模式,为景区复合型人才做好储备工作。除了课堂理论及实验试或景区实践教学环节以外,课外还必须定期举办一些赛事来辅助提升专业人才的多种能力,如辩论赛、讲演比赛、服务大赛、礼仪大赛、创新大赛、设计大赛、策划大赛、导游大赛等。目前已有一些旅游院系正在进行这些方面的工作,效果显著。

4.推行旅游景区管理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目前旅游景区管理人员不仅大多数没有旅游专业背景,而且学历普遍偏低,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极小,对于景区的管理运营往往力不从心,应尽快实行景区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制度,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相结合,如景区职业经理人、经营师、管理师、营销师、策划师、企业培训师等。景区职业资格证及相关培训制度的实行,将使景区管理人员的层次得到显著的提升,并对景区行业现有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逐步实行淘汰制,尽快提高我国景区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梁志华,吴迪.景校合作下对旅游院校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才智,2011,9

[2]朱海滔.旅游人才队伍面临三大困境[J].中国人才,2011,5

[3]余子萍.旅游景区职业经理人管理能力的构建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范文3

关键词:公共景区 制度安排 供求失衡

一、研究缘起

公共资源类景区简称公共景区,指的是以自然景观和文物景观等公共旅游资源为依托的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和文物景观类旅游景区(彭德成,2003)。

现阶段,我国公共景区管理制度的供求矛盾不断激化,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共景区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此问题,理论界改革的呼声不断,产业界也在不停的摸索实践。可以说,在公共景区管理制度创新中,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走在了前列,充当了公共景区制度变迁的主体,但这是一种自发性的诱致性变迁,在制度供给面前不能“名正言顺”。本文从制度演进的视角来探索公共景区现有制度改进的动因,提出了我国公共景区管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二、需求诱致下的景区管理制度变迁

(一)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是对制度不均衡的反应。林毅夫借鉴了西方经济学有关制度变迁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拉坦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他认为,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一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制度变迁是一种公共物品,搭便车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新制度安排仅仅靠诱致性创新的话,一个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就会满足不了需求,因此需要国家干预以补救制度安排供给的不足,这就是所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只有供给和需求主体的利益诉求都能在制度安排中得到相应的体现,制度变迁才能显示出良好的制度绩效。

(二)公共景区的管理制度演进

中国公共景区的制度演进没有正式的制度安排,而是一种自发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过程,它经历了从纯粹公益性的管理制度到经营性管理制度的演进。

中国公共景区的管理体制,建国至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上沿用的是前苏联的管理模式,采用纯公益性的管理制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旅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对许多景区构成了保护压力,纯粹公益性的管理制度已不能保证景区资源的保护和景区的健康发展。于是,实行经营性管理制度成为一些地方积极尝试的一种制度创新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事业性单位企业化经营。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纷纷进行景区经营权转让,许多景区循着自发的制度创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三)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需求动力分析

据估计,目前,全国已有超过300家旅游景区在实施着“两权分离”,涉及20多个省、市和地区,而这一趋势还在愈演愈烈。这说明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需求具有很大的动力。在当前国家投入严重不足的前提下,许多景区要生存,走出了这无奈的一步。但从目前的实践看,在公共景区管理制度创新中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走在了前列。

1.地方政府是景区经营权转让需求的主导。随着我国经济的转轨,中央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经济权限,地方政府也更多地承担了地方经济增长的重任。角色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地区之间的竞争,许多地方都把具有很强关联带动作用的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非常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实行属地管理制而对景区拥有较大权利的地方政府成为景区管理制度改革的主动力。他们处于景区管理链条的基层,最能了解景区现状及其发展的迫切需要,在国家投入特别有限的情况下,开始尝试经营创收。地方政府通过有偿的方式转让景区经营权,可以吸引资金,盘活景区资源,同时促进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另外还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实现百姓脱贫致富,满足地方政府求政绩、树形象的需求。诸多利益使地方政府热衷于出让景区经营权。

在景区经营权转让中,政府的支持是促成协议达成并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而这一支持的动力来源于地方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

2.企业的热情参与使景区经营权转让的需求成为现实。在景区经营权转让的过程中,除了地方政府官员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魄力,同样重要的就是企业的热情参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作为旅游产业链条中收益率最高的旅游景区对私人企业产生了巨大吸引力。风景名胜区门票可观、收益稳定,成为当前部分企业看好并牟取的目标。民营资本通过买断经营权、租赁经营、合作开发等方式介入自然景区开发的大戏已经上演得如火如荼,尽管建设部对风景名胜区的经营权转让一直持谨慎态度,但景区经营权转让风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公共景区的开发需要民营企业的参与基于以下两点原因:第一,我国自然景区的面积很大,国家对其开发和维护的能力有限;第二,在大景区周围需要很多辅助设施,民营资本来对这些辅助设施进行投资和经营,比较符合市场规律。

(四)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需求的特点

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愿望和民营资本的逐利性,共同构成了公共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制度需求动力。这种需求是一种诱致性的需求,它体现出了盈利性、自发性、渐进性等特点。这种制度变迁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局部性的变迁。

三、景区管理制度供给自身存在的缺陷

我国现行景区经营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张昕竹(2000)将其特征归结为:一是管理的多重目标性;二是企业化经营;三是不同程度的多重管理,并且从激励的角度分析了在现行管理体制下,景区资源的保护目标难以实现。笔者认为现行公共景区管理体制的最大矛盾是:国务院主管部门把景区作为社会公益事业进行行政管理,而地方政府及景区管理局则把景区视为企业进行经营。现行景区管理制度的主要缺陷有:

(一)现有景区体制安排下的多头管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共旅游资源归国家所有。但是在实际运营中,由于管理条块分割和权力分解,导致国家所有权的具体实现形式模糊。目前许多风景区尚未建立专门管理机构,缺乏统一有效管理,各政府部门对景区实行条块管理,导致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弊病。由于管理条块分割和权力分解,造成实际上各级地方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同时在行使国家所有权和管理权,以致出现国家唯一的所有权被部门分解,却没有一个唯一的权威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的局面,由此出现九龙治水水更大的局面。

(二)现有景区产权制度安排下的路径

我国旅游景区所有权委托的环节多、路径长,管理效率低下。这不仅加大了监督难度,还造成了国有产权的虚置和弱化。一方面,由于旅游景区产权委托层次多、链条长,降低了所有者(委托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加大了监督成本,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大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使委托人的约束控制能力趋于弱化。另一方面,由于条块分割,致使景区风景资源所有者代表多元化,使得国家作为国有风景资源所有者代表的地位模糊,产权虚置或弱化,甚至被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所侵害,国有风景资源的价值补偿和价值实现困难。

(三)以资源的行政管理代替产权管理所带来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政企高度统一,当地政府、景区管理局兼管理者、资源所有者、经营者及监督者等多重身份,垄断经营所有业务,排斥竞争,使得资源得不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景区经营效益普遍低下,建设和管理落后。另一方面,在景区开发建设中,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的职责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他们已经从公共资产的代表者、管理者、监督者,变成了投资者。这种“政企不分”、“事企不分”使国家对公共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体现,其收益转化为一些地方、部门、集体或个人的利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四、我国公共景区经营管理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现有的景区管理制度框架内,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局部上出现了不均衡。这些因素加速了需求诱致下的景区经营管理制度变迁的步伐,凸显了景区经营权转让中的矛盾和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为过渡时期公共景区的市场化运作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为了让市场和政府更好地各司其职――政府负旅游资源保护和监管之责,而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之功能。笔者认为:在对公共景区进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将公共景区的经营权纳入政府特许经营范围,推行特许经营管理制度,是当前制度环境下公共景区管理运营的现实选择。黄进(2009)提出,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制度包括立法制度、特许程序制度、特许经营合同制度、救济制度和相关的配套制度。笔者认为,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除了包括以上制度外,还要健全组织制度、特许边界限制制度、特许费用制度等。

本文借用国家建设部令《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中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定义,将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定义为: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指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公共景区投资者或者经营者,明确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经营公共景区内某个项目或者整个景区的制度。它是一项能有效平衡公共景区开发和保护的制度安排,是支配公共景区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制衡的制度安排,具有如下特征:

1.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政府特许经营的一种形式,属于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其核心是政府将公共景区的部分或全部经营权授予非国有企业,政府要以合同方式对被许可企业进行管制;

2.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双方要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合同标的是景区一定期限的经营权;

3.公共景区特许经营制度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选择景区投资者,其许可方是政府,至于是哪级政府则由公共景区的级别决定,被许可方则是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

4.公共景区特许经营是有一定区域、范围、期限和限制的;

5.特许企业作为被许可方要交给许可方(政府)一定的费用;

6.公共景区特许经营要遵从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1]彭德成.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寇敏,马波.中国公共资源类景区管理制度的演进与创新[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

[3]张昕竹.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体制与改革[J].数量经济

技术经济研究,2000(9).

[4]谢茹.关于风景名胜资源产权制度的思考[J].当代财经,

2004(10).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范文4

一、风景旅游景区的特性

(一)风景旅游景区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按照公共经济学原理,风景旅游景区内的自然风景资源和文物资源属于公共性资源,人们在对其观赏等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但当人们通过设立门票等手段而成为旅游景区,对旅游消费者实施进入限制,使景区游客规模在合理容量内的情况下时,旅游景区作为一个产品便具备了消费的排他性。这样,一个依托风景名胜等公共资源的旅游景区,当设立门票进行游客管理时,这个旅游景区便从公共产品转变为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可以让市场来经营。随着门票价格的提高,旅游景区对游客消费的排他性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保公众对公共资源的消费权,就需要政府部门进行干预,或采取补贴的方式降低门票价格,或将景区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直接提供。风景旅游景区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使得它既可以由政府直接经营和提供,也可由市场来经营。

(二)风景旅游景区在经营中产生外部不经济性。外部经济理论指出,外部经济分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外部不经济性是指一个生产单位因其他生产单位生产行为的存在而受损的情况。在旅游景区经营中,外部不经济性的产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了风景名胜等公共资源的破坏,产生外部不经济性;二是旅游景区开发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增加了边际社会成本;三是景区经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形成的外部环境成本。这些外部不经济性通常没有纳入旅游景区经营成本中,存在于旅游景区与旅游消费者交易之外,是难以利用市场机制进行控制的。如果对旅游景区经营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性不加以控制,则社会的边际成本就会越来越高于景区的边际成本,对整个社会造成的负担和危害就越来越大。因此,在旅游景区的治理中,必须构建避免景区经营造成外部不经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控制外部不经济性。这需要政府通过法律和行政管理加以实施。风景旅游景区在经营中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决定了风景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复杂性和治理模式的多样性。

二、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影响因素

风景旅游景区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及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决定了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选取,必然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是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生成的主要力量。

(一)国家法律法规是影响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首要因素。国家对风景名胜类公共资源的管理,是通过制度和监督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实现的。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风景旅游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和文物资源,都是国家所有的公共资源,是全社会的共同财产。既有为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更负有满足全社会长远发展需要的职责。在现有法律法规约束下,风景旅游景区通常走向传统的治理模式,即实行非企业型治理。由于我国风景资源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于旅游景区的发展,特别是滞后于景区所在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在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法规的实践中进行了新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现行的政策框架,使风景旅游景区治理逐步走向市场化,治理模式也不断创新。

(二)地方政府是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创新的主导力量。我国公共类旅游景区实行属地管理。景区所在地政府对景区的控制力度和管理导向,对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选择和确立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当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来增加财政收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时,就会采取多方面的有力措施,包括突破现有政策法规的框架,创新旅游经营管理体制,创造适应市场需要和经济发展的旅游景区治理新模式。因此,现阶段地方政府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设计者和实施主导者。

(三)风景旅游景区资本性质与结构影响其治理模式的选择与运用。作为资本性质的旅游景区经营投入,不论其来源,都主要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追求资本的价值增值。但不同性质的资本在景区经营总资本中所占比重不同,会影响景区治理模式的取向。由政府直接投入或有国有企业投入的资本,通常要兼顾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当国有资本比重较大时,国家对景区治理决策的控制程度就比较高。而私人资本以追求资本增值为目标。当这类资本比重较大时,景区治理将趋向高度市场化的模式。

(四)资源主管部门影响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受原有管理体制的影响,风景旅游景区更多的是承担社会文化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功能。因而,风景旅游景区主要隶属于资源主管部门,在性质上被视为事业单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能否创新,取决于资源管理部门对景区的控制力度。目前,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旅游景区在我国旅游业中核心地位的凸现,资源管理部门也在通过加大旅游景区资源保护的监管力度,或是变更资源保护方式,来影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

(五)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影响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旅游业是一个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在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人们易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市场导向就会增强。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处于旅游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推动旅游景区经营的市场化水平,景区治理模式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从而影响景区治理模式的选择和确立。

(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景区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构成了旅游景区主要的经营环境。旅游景区的经营是一个资源与资本相结合的生产过程,治理模式是实现这一产出过程的途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机制越完善,资本市场、人才市场等要素市场越发达,旅游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越有可能分离,景区治理结构越有可能完善。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旅游景区则主要依靠政府的主导,吸引社会资金,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带动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些都直接影响旅游景区治理模式的选取。

(七)社会公众影响力度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选取的重要力量。社会公众对旅游景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旅游景区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和监督上。这种关注和监督力度,将促使旅游景区经营者在选择经营模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如何调整和处理好景区管理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关系、公众利益和经营企业利益的关系。公众的关注程度越高,监督力度越大,景区治理模式就越有可能采取保护和开发内在结合的方式。

三、风景旅游景区治理模式动力机制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创新,我国旅游景区经营主体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这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动力所在。按风景旅游景区是否以市场机制进行经营管理,我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体系可划分为两大类,即企业化治理和非企业化治理。本文就几种主要模式,分析其动力机制。

(一)整体租赁经营模式的动力机制。这一模式是指在一个旅游景区内,将景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由政府统一规划,授权一家企业较长时间地控制和管理,按约定比例由景区所有者和出资经营者共同分享经营收益。这是一种市场化经营公共资源的模式,体现公共性资源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市场化发展的特点。这一模式强调在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发展。该模式的设计与实施由当地政府主导,旅游管理部门积极推动。它是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市场机制不健全,旅游产业不发达,但旅游资源优势显著,旅游业发展前景良好的介质环境中产生的。该模式以景区旅游规划约束和景区投资企业与地方政府签订的经营合同约束为主。

(二)上市公司经营模式。这一经营模式,是指旅游景区经营企业经过股份制改造上市以后,受景区管理机构的委托,景区包括门票在内的一切旅游业务,成为景区内唯一负责旅游经营的机构,对景区实行垄断性经营的方式。在这一模式中,景区管理机构拥有所有权和资源保护权,上市公司拥有经营权和资源开发权。上市公司经营模式强调在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发展。它的设计与实施以股份制景区经营企业为主导,当地政府积极协调和推动,旅游管理部门和资源管理部门努力配合。该模式是在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旅游产业较发达,市场机制较为发育健全的环境介质中产生的。它的构建以股份制景区经营企业与景区管理部门签订的委托经营合同约束为主。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范文5

昆明市旅游景区虽然凭借其竞争优势在旅游竞争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本身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原有的竞争优势并非核心竞争优势。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环境下,昆明市旅游景区面临严峻的挑战,而其中主要是人力资源的挑战。笔者通过对昆明市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旅游景区人力成本逐年上升由于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人力成本提高给旅游企业形成的压力要大得多。员工的工资、奖金、保险、公积金、所得税等构成了旅游景区的人力成本。随着员工工龄的增长和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力成本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行业竞争的加剧导致景区利润下降,这种强烈的反差使景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此外,由于员工流失加快、人力资源竞争加剧造成了景区人力成本的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企业保持10%左右的员工流动率,对于增强企业活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员工流动过快、流动率太高,势必会给景区增加过多的人力成本,不利于景区的发展。据云南省旅游教育与培训中心统计,昆明周边景区人才流动速度非常快,流动率在50%左右。一般来说,具有初级职业资格证的景区员工第二年就会跳槽,而且流动最为频繁的是导游和中层管理人员。这种流动模式使得景区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以及新员工适应期成本等大大提高。

二、人才难求和人才难留现象并存昆明共有11所大中专院校,每年旅游专业毕业生将近8000人,这为景区吸纳入力资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加之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同此旅游企业对吸引其他行业或专业的年轻人也有一定的优势。从近几年看,对景区而言,人力资源供给的数量比较充裕,在市场上比较容易招聘到一般的员工。但是博士、硕士不愿到基层工作,本科生毕业后短时间内不会被委任重要的管理工作,需从基层员工做起,一般两年之后才可能得到升迁的机会。目前的状况是绝大多数大学生不愿从基层工作做起,加之旅游业效益已不如以前,严重影响了高校优秀人才到旅游行业就业,导致市场紧缺优秀的旅游景区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更为严重的是,现在旅游业内每年有不少的人才流向业外。

三、员工结构优势不强目前昆明市旅游景区员工的年龄结构基本呈阶梯状分布,随着管理层的升高,其年龄段从25岁一45岁之间呈逐渐增大趋势,45岁以后又呈下降趋势,符合景区对各个层次岗位上员工的需求,其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不足之处在于55岁以上的高层管理人员则出现了断层。与4A景区员工的年龄结构相比,昆明市3A景区各阶层的员工年龄结构单一,35~45岁年龄段的员工居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员工老龄化,景区缺“新鲜血液”;高层管理人员同样出现了断层,不能较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昆明市4A旅游景区员工的学历状况虽然好于3A景区员工的学历水平,但高学历、高素质的员工从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缺乏。因此,旅游景区招聘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成为当务之急。女性员工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男生,尤其是在高层管理人员中

四、员工培训注重形式和数量,忽视内容和质量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昆明景区对培训越来越重视。云南省旅游局下设有教育培训中心,负责旅游行业员工的培训工作,但由于工作未真正得到重视,成效不大。在培训的方式等方面随意性较大,未能切实体现员工需求,未能与员工潜力开发有效结合起来。由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低效,使许多老员工在景区的快速发展中面临落伍的危机,而相当一部分员工的潜力又未能真正发挥出来。目前,昆明市旅游景区员工的培训从总体上分为职业和发展培训两大类。

1.职业培训。新员工被录用后,景区通常要进行为期3~7天的新员工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民族文化基本知识、各景区知识介绍等;对景区导游要进行导游基础知识、业务知识的培训;对景区摄像员要进行景区摄影和摄像知识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再由各部门根据各岗位的具体要求,进行岗前的岗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予以上岗,新员工的试用期一般为3~6个月。

2.发展培训。除了对新员工进行必须的岗前培训外,各景区往往会结合景区的具体实际,常年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如英语会话、岗位规范、规章制度、礼仪礼节、卫生安全知识、服务技巧、职业道德、电脑操作、服务心理、顾客心理、处理投诉等内容)。以昆明市3家4A景区和2家3A景区为例,所有的旅游景区都对员工进行了包含英语会话、礼仪礼节、岗位规范、规章制度、卫生安全等内容的培训;80%的景区培训包括职业道德和服务技巧;60%的景区培训包括电脑知识;40%的景区培训包括歌舞、缆车、汽艇驾驶员等其他项目。培训工作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如对员工进行处理投诉培训和国内进修的景区仅占20%,没有日语会话、方言培训和国外进修。在培训创新方面,培训方式单一,以传统培训为主,培训理念有些陈旧,体现时代特征的新知识、新方法、新观念、新技术不能及时反映或补充到培训工作中。现代化教学手段落后,网络教育滞后。由于只重视形式和数量,忽视内容和质量,使得有的员工把培训当成额外的负担。可见,培训工作的科学规范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五、景区的激励机制缺乏创新根据调查,昆明市旅游景区采用以职务晋升、公开表扬予以激励的占100%;采用加薪、实物奖励、口头表扬的占60%;以绩效奖金和入党形式的占40%;年终奖金、旅游、休假等形式予以奖励的占20%;记功形式的占10%.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员工更看重的是物质奖励,尤其是金钱奖励。88%的员工认可景区以奖金的方式予以奖励,6.67%的员工认可精神激励相结合,2.67%的员工认可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2.66%的员工认可职务晋升的奖励方式。目前,昆明市旅游景区多种多样的激励方法对员工激励起到了激励作用,在保证员工的积极性和高效率、高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一些激励措施在管理职能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物质激励不灵活,物质奖励过程中均势失衡,导致激励走向反面;精神激励与物资激励未能相辅相成,精神激励不起作用;没有考虑对景区员工采取个性化的激励措施,根据每个员工的不同需要提高激励的有效性,目前的奖励措施难以满足员工的动态性和差异性。以主管级干部和部门经理的升迁为例,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主管级升迁最主要的原因是职工的工作表现,100%的景区均持此观点。其他原因有考绩、忠诚度(均为60%)、学历(40%)、年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和社会关系(20%)。超级秘书网

另外,80%的景区部门经理的升迁以内升为主,20%的景区以外聘为主。以内升为主是较为科学的方式,因为内部员工比较了解自己所在景区及部门的情况(包括工作情况和员工情况),较有把握将工作做好。同时,内部升迁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减少一些优秀员工因感到升机会渺茫而离开景区。由于这种做法过多地强调了景区的实际工作经验,这种人才使用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业外优秀管理人才进入景区工作。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社会及劳动者自身需求的变化,激励机制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更加宽泛,不同的员工以及每个员工在不同时期的需求也会不同,激励机制必须不断的创新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六、员工满意度低,影响员工的忠诚度有研究表明:不满意的顾客会把不满意告诉22个人,而满意的顾客只将满意告诉8个人。如果把顾客理解为内部顾客的话,景区员工满意度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员工满意度是员工实际感受和心理预期之差。不同级别、不同心理状态的员工对企业的心理预期是不一样的,因此关注方面、关注程度也不同。通过对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显示出81.58%的员工对薪酬不满。以民族村各村寨歌舞演员为例,歌舞演员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0个小时,同样的歌舞节目,每天表演五场,其中有的节目表演周期长达十年之久。逢黄金周,要提前一个月在业余时间排练新的歌舞节目。歌舞演员的月收入仅700余元(黄金周有加班工资,但当月收入不会超过1000元),退休后的生活没有保障。长此以往,会导致员工对企业丧失忠诚,员工没有忠诚,而企业也会觉得培训是为他人做嫁衣,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

七、缺乏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昆明市的独生子女不愿意从事服务行业的工作,认为是伺候人的工作,不够体面。而来自各地州、县市的员工虽然珍惜服务行业的工作,但是他们中有的员工自身素质不高,普通话不标准,更谈不上外语水平和与国际接轨的能力了。此外,由于云南省旅游业超常规的发展,旅游竞争的全球化,旅游学科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的滞后而导致了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复合型的人才建设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求。目前仅有云南省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开设有景区管理专业,省内包括全国较少有培养景区管理所需要的景区规划、景区营销、景区形象、景区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设备管理和不同类型景区实用型人才。结语昆明旅游景区虽然在竞争中取得了成功,但并不能说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已成为一流,两者的关系并不是正相关。相反,在景区的快速发展中,更容易暴露出入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真反思应该成为制定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陈文君.我国旅游景区的主要危机及危机管理初探[J].旅游学刊,2005(11)

2.王建芹.对云南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几点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4(7)

3.魏小安.各地方旅游景区的现状与趋势[EB/OL]中国旅游地带,2005.3.10

4.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

5.赵黎明,黄安民,张立明.旅游景区管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6.杨正泰,张帆.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与管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范文6

关键词:风景旅游区 特殊性 经营管理模式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的风景旅游区却仍然延续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大部分还属于事业性质,纯属社会公益事业,经费靠财政拨款。旅游区管理机构虽然既有保护的职能,又有组织生产、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和社区管理的职能,但因政企不分,事企不分而导致了诸多弊端,如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低下,机构臃肿等问题。因此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成为各大风景旅游区的改革方向,并且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风景旅游区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在引进市场化机制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风景旅游区的特殊性

风景旅游区资源是拥挤俱乐部产品

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堪南(James Buchannan)在1965年发表的《关于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提出了俱乐部产品。这种产品可以适应从纯公共产品到私人产品之间的连续体上的任意一点,它的核心概念就是拥挤。

风景旅游区资源就属于此种产品,旅游者只要买到了门票就可以拥有参观游览的权利,并且其行为在一定范围内不影响其他人参观游览,但如果旅游者人数超过了景区容量,就会出现拥挤,并影响其消费满足。

风景旅游区资源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最佳规模的产品,其产品的实物规模和消费者的人数规模有一个最佳的搭配。这类产品实质上可以实现生产者排他的,但不容易实现消费者排他,而且生产者排他的成本比较低。这使得风景旅游区资源兼有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的性质,它们由许多人同时消费,并不断趋近于容量约束范围;超过该约束后,该产品的消费就变得拥挤了,但总存在一些排他技术使得向旅游者收费成为可能。

布堪南在其文中还提到,要有一个最佳的搭配,俱乐部成员必须可以自由流动,且俱乐部拥有自主决策权,这一理论突破了公共产品由政府供给的单一模式,为公私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风景旅游区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旅游资源,除人工可以栽培与繁殖的动植物外,可以说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一旦破坏将不复拥有。例如地面上的古建筑等,总是会一天比一天少下去.。有600多年历史的噶丹寺,是拉萨著名的三大寺之一,1969年被毁为平地。泉城济南,过去那种“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美好景象,由于对水源地缺乏保护,已不复存在,至连著名的趵突泉、珍珠泉,也濒临断水的危险。

旅游资源的这种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其实施保护的重要性。巨大的需求对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可能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但同时对旅游资源也可能是一股无法估量的潜在破坏力。

风景旅游区系统的复杂性

风景旅游区是介于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之间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风景旅游区系统是围绕旅游主体(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产品系统及其支持系统。就其产品系统而言,包括资源吸引物,人造吸引物及旅游基础设施,其中资源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林木、动物、河流、文物古迹等构成,分别归建设、文物、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管理。并以此为基点,形成以吃、住、行、游、购、娱为基本环节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旅游产品的提供还要得到当地社区各个部门及政策法律环境的支持,只有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及社会手段,去引导、指导旅游企业健康正常的经营,才能真正实现景区的全面持续发展。

现有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简述

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

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国家集风景旅游区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于一身,景区的管理、保护和开发经费由国家财政承担,景区的门票及其他旅游项目由国家定价(一般定价很低),收入上缴国家。这种模式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保护遗产、体现社会公共利益、资源整合等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但从实践中看,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方面,景区的经营者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力,也不承担盈亏的后果,基本不按市场规律经营,效率低下,从而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其经济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另一方面,部门利益、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难以协调,我国的土地及其分布其间的风景名胜、文物、森林资源名义上归国家所有,但实际上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在同一景区内,建设、文物、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插手管理,严重阻碍了风景旅游区的健康发展。

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

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真正把风景旅游区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将其作为独立的主体推向市场。

目前存在的市场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项目的形式招商引资,由多个投资主体进入景区行使经营权;另一种方式是垄断经营权,以一家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进行垄断经营。由于政企职能分开,产权比较明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经济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旅游业是以持续发展为目标,需要经营者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考虑,而企业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环境效益。此外,景区资源的交易,除面临旅游价值核算的难题外,还面临着一些政策上的和限制。因此,鉴于风景旅游区资源的惟一性、脆弱性等特点,以及相关理论政策研究滞后等原因,对这种做法必须慎重。

我国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改革管理体制

我国风景区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主体是国家,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风景旅游区资源所有权。为保证国家产权的统一和国有资产的收益,国务院可以指定一个权威机构行使风景旅游区资源产权,对产权进行统一管理;负责风景旅游区规划的审批、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租赁,风景旅游区资源使用权转让、风景旅游区资源保护规划等。该权威机构可视需要,在各省或各片区设立派出机构,发展建立风景旅游区日常管理机构,并对其拥有领导权、监督管理权和对风景旅游区资源开发经营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权。日常管理机构由派出机构代表、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代表、当地群众代表、开发经营单位代表等组成,具体负责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的监督管理,监督国有资源的用途,保证国有资源保值增值,并进行风景旅游区日常的市场管理、资源管理、环境管理。整个管理系统的经费均由国务院按旅游税收的一定比例统一拨付,以防受地方政府部门和经营者的牵制。

这种产权管理机制,可以避免现有的条块分割,多头领导,明晰了风景旅游区资源的产权归属,且有效发挥了监督作用,可以防止风景旅游区资源的过度开发、风景旅游区环境破坏。

运用不同经营管理模式

近年来,有许多学者提出风景旅游区应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将其交由企业进行市场化运营,并通过对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分析论证了这种模式的合理性。碧峰峡、桐庐、太湖源等一大批景区(景点)将经营权不断地拍卖出去,黄山、张家界等遗产类资源也引入市场机制,并先后挂牌上市,这种经营意识是对传统管理意识和管理体制的一大突破,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但目前完全按市场机制经营的方式遭到了质疑。如黄山风景旅游区,从保护遗产的角度出发,必须严格遵循“景区游,区外居”的旅游方式,而黄山股份公司为追求自身赢利,必然尽可能以高消费方式将尽可能多的游客留在景区,由此必然造成遗产质量破坏,从而出现了在黄山发展旅游经济后“景区的环境卫生和安全质量提高,而遗产质量反而恶化”这一似乎怪异的现象。另外,这种纯商业化经营必然以其垄断性而伤害游客正当利益。拥挤俱乐部产品可以通过政府提供,也可以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私人提供。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是否适合所有的景区,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人认为,凡是经营性景区(景点)均要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只是对一些专业性或公益性强的景区(景点),如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文物保护区、宗教朝拜地等实行国家经营管理,由国家委托专业人士经营。

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

风景旅游区不是单指景观资源,而是以景观资源为核心,由产品系统和支持系统组成的一个综合体。往往在我们脑海里有一个思维定势,即风景旅游区的收入来源就是门票收入,并以其为由来证明管理经费紧张,从而交由企业市场化运作或进一步提高门票价格。由于旅游产品是一种高弹性消费品,提高价格会导致游客数量大幅度减少,门票收入进一步降低,且波及到整个行业。我们应该改变观念,树立大旅游意识,正确把握旅游业的综合性、先导性、关联性规律特点。

在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中,分清旅游景观资源和旅游经营资源。旅游经营资源才是我们的改革重点(包括住宿、交通、餐饮、娱乐设施等),增强竞争活力,提高风景旅游区的收入。旅游景观资源不应作为风景旅游区创收的主要途径,而要以保护为重,国家应建立景区财政补贴制度,为景区维护经费来源提供保障。对那些交由企业运作的经营性景区,应制定门票价格管理制度。

建立规制风景旅游区开发和保护的法律体系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旅游立法初步形成了旅游法律体系,但是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目前还没有正式立法。

虽然有《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但是这些规定缺乏实施细则,对一些新做法缺乏裁决的依据,对实际执行中的一些破坏资源、侵蚀国有资源、使用权不明确的现象难以做出有效认定和判罚。尤其在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具体法律法规对旅游资源开发行为进行规范,具体操作上对旅游资源的权力归属没有清晰的界定。要明晰风景旅游区产权,并使其规范化运作,就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将景区开发行为予以规范,对破坏景区资源的行为和做法给予惩罚。按照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和行政法渊源,风景旅游区立法体系可以按照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地方规章――规范性文件这样一个层次来构建。

总之,风景旅游区不能等同于企业,由于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应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多个方面考虑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在风景旅游区的开发保护中,要加强公私合作,合理利用政府和企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崔风军. 风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许彬. 公共经济学导论[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苏文才,孙文昌. 旅游资源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梁正宁. 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市场化经营[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5)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范文7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其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媒体融合是指将不同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随之会产生“质变”,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而广义的媒介融合范围较为广阔,其中包括一切媒介以及与其有关要素的汇聚与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媒体融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媒介发展的理念,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对传统媒体的有机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也受到了现代媒体传播的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与知识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竞争逐步由市场竞争发展为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地位大大提升。一个企业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企业所聘用的人员素质和现有的人员素质。因此,得到人才并保住人才成为了我国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从管理内容、管理形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法与路径,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有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二、媒体融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媒体融合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例如,目前各类火爆的电视招聘节目,其将媒体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通过现代化、大众化的崭新模式进行岗位招聘,深受广大求职者的喜爱。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搭上媒体这辆“顺风车”,实现新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1.媒体融合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影响

媒体融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工作内容方面的影响。媒体化、信息化的社会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内容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网络丰富了原有的管理内容,使得相关工作人员从事的工作逐渐变得信息化和网络化,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熟练操作新媒体,积极面对信息化和网络化给工作的带来的挑战。同样,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各方面的工作内容上变得更加多样、复杂,例如各种各样的网络招聘,就要求企业HR能够熟练地操作新媒体,在各类求职网站、微信客户端等平台搜集信息,并对收集而来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吸收优秀的人才。

2.媒体融合对人力资源管理形式的影响

媒体融合不仅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产生影响,还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形式。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形式主要以纸质为主,这种管理模式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都较为偏低,而媒体融合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不仅可以通过网络的操作,进行员工的招聘、培训以及人员档案管理等工作,还在公司内部搭建起了一个服务于全体员工的公共网络平台,使得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公开、透明,充分实现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尤其是媒体融合背景下建立的员工网络绩效评估体系,大大提高了评估工作的效益,也确保了评估结果的公平与公正。在媒体融合的影响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大大节省了企业的人力和财力,同时使员工工作环境更加公开透明,有利于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

3.媒体融合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侧重于对管理层的管理,忽略了对于普通员工的管理,不利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激发员工潜力,还容易造成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管理的脱节。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领导与普通员工之间建起了一座沟通与管理的桥梁,由于网络媒体具有公平公开的优势,因而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所有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项目都会通过网络传递给每个员工,使企业员工分工明确。利用网络技术,企业上层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基层员工的具体工作状况,并及时与员工之间形成互动和沟通,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平衡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架构。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全体员工能共享企业的各类信息,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动力。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人力资源的变革路径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中国的经济将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挑战。因此,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空前激烈。而企业竞争的焦点将逐步从物质、市场竞争转化为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科技和文化的载体,是国家和企业经济发展的未来,他代表着一个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企业对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而要想拥有更多的人才,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信息化、现代化、媒体化等特点,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更规范、更系统、更高效。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存在不足,中国目前正处于人才争夺的核心地带,企业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站稳市场,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变革,让人力资源管理更加信息化、科技化,使其成为企业的潜在市场。

1.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利用网络对企业进行广泛的宣传,例如,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网站等,将企业的个性化薪酬体系以及丰富的员工文娱活动等进行公开展示,同时,大力宣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员工存在感与企业荣誉感,从而实现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建立一个集招聘、培训、薪酬等于一体的管理系统,实现系统化、自动化、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2.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媒体素养

媒体融合背景下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具备专业知识、互联网思维、财务管理知识、运营管理、心理学、统计学等多方面知识,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能够处理好“全与专”的关系,既要具备牢固的专业知识,又要成为一个多领域全面发展的人才。

3.树立发展创新的理念

媒体融合的核心与灵魂是创新。因此,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与时俱进,树立创新理念,并形成崭新的管理机制框架。建立适应于当代青年工作的环境与氛围,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在招聘、考核、培训、考勤、绩效、福利、薪酬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例如,可以设立旅游津贴、姨妈津贴、脱光津贴等有创意、有新意的“新兴福利”。为企业员工带去更多的关怀与贴心,从而更好地保障企业的长久发展。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范文8

关键词水景观;可持续发展;用水理念;发展对策

我国城市水景观的重要性和水资源日益稀缺的现状,提示人们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水的节约、保护、涵养和再生。对景观中的水要素进行优化设计,以符合可持续水景观的要求,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1-2]。

1可持续水景观用水理念

1.1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

可持续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优美宜人的水景观的营造应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人造水景观的设计首先应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条件和水资源承载能力,当地的水资源条件应可以长期满足水景观的需水要求。水景观的规模不可盲目求大而超过水资源承载力。

在缺水地区,可持续水景观设计的首要追求是尽可能利用当地降水资源,同时尽可能减少外水补充。人造池塘、湖泊应首先应收集和利用周边的雨水、洪水资源以维持水面,其次是选择经过处理的废水作为水源,在前两者均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才从外部补充少量水。其手段一方面是挖掘当地降水资源的潜力,另一方面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可持续水景观设计还要求有利于水源的涵养及水质的净化[3-4]。例如应充分保护河流、湖泊等水景观补充地下水的功能,水体岸坡的处理不应损害水体的自净能力,水流的设计、水生植物的布设应该有利于污水净化等。

1.2城市水利工程的景观化

城市水景观的另一个发展理念是以人为本。水景观不仅要赏心悦目,还应该提高与人的亲近度,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城市水利工程的景观化设计和改造。城市水利工程是城市水景观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很多城市水利工程例如闸坝工程、堤防工程、河道渠化工程等,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往往只考虑单一的水利功能,而忽略了生态、景观等多方面的功能要求。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随着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提出,城市水利工程必须符合生态化、景观化的要求,新的工程应当按新的要求进行设计,已有的工程也应按新的要求逐步改造。

要尊重水的自然规律,使城市水景观的建设规模和用水与当地的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严格执行城市河道控制线和地面标高控制线,防止侵占水域、破坏水系;防止以牺牲水域面积为代价换取城市发展的短期利益;坚持治河与治污同步;河道治理宜弯则弯、宜宽则宽、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坚持生态自然、人水合一的建设方式,把水质还清作为河道治理的第一目标。

2水景观可持续发展对策

城市水景观的优化设计,既需要观念的更新,也需要经济杠杆的推动。应充分利用水权和水价调节等经济手段推动水景观用水的可持续发展。

2.1运用水权管理水景观

运用水权的管理,其中取水权指用水户自己从天然水体取水用于水景观的权利,可与目前水资源管理中的取水许可证对应;用水权指用水户从集中供水者(包括原水提供者、自来水厂、中水公司、污水处理厂等)获得供水并用于水景观的权利,可与用水管理中的用水指标对应。不同水景观的取水用水权需要分类考虑,对于原本存在于城市中的天然水景观,如天然河流和湖泊,其用水属于天然生态用水,其最低需水量应优先于其他用水予以满足,并无需支付水权费用。对于人工建造或改造但历史久远、有特殊意义的水景观,其用水也应保证,但从外部取水应获得取水用水权。对于新建的水景观项目,在建设前应进行水资源论证并获得所需补水的取水用水权,并且必须为获得取水权付费。随着水权制度的改革,将来取水权有可能从政府获得,也可能通过水市场来获得。取水用水权的管理还可以与定额管理相结合,即对各种类型的水景观制定用水定额,对超过定额的用水不予审批。在特别缺水的地区或季节,可以强制性地禁止某些类别的水景观用水。

2.2制定合理的水价

可通过制定合理的水价来促进景观用水的可持续利用。水价必须反映供水成本及水的边际价值。水价太低起不到促进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作用。同样,不同水景观的水价也应该分类设定。对于天然水景观的生态用水,由政府来做代言人并不需付费,一般也不存在天然生态用水水价,但如果在枯水年份从外部调水来补充生态用水,就需要政府支付调水费用。对于公益性的城市水景观用水,可以采用较优惠的价格。对于一般营业性的水景观用水,可采用较高的价格,至少要保证供水的全成本回收。对于不对公众开放或一般公众难有机会享受的、奢侈性的水景观用水,例如高档宾馆、高档住宅区的水景观用水,可以采用更高的水价。除了考虑水景观类型的价格差别之外,还可以采用阶梯式水价,对于超过定额的用水成倍提高水价。

2.3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建立水资源分配与水权综合管理体系,通过建立生产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保证城市景

观用水量。坚持“生活用水控制性增长;工业用水零增长;农业用水负增长并增加再生水使用量,减少新水用量;大幅度增加生态与环境用水”的水资源配置策略。加强法律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确保生态与景观用水。明确管理机构及其职能和责任,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水景观的保护管理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同时制定相应的城市水景观保护管理条例,并依法进行管理。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强对城市排污管道改造、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利用科技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建立完善的河湖水质监测体系,消除河道垃圾,查清河道、湖泊排污口的位置、数量,加大保洁人力物力的投入,封堵排污口,对排污口逐一登记、造册、定期观察严格管理。

3 参考文献

[1] 张润平.干旱地区城市水景观工程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陕西水利,2010(1):16-17.

[2] 罗金耀.城市水景观规划设计思考[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8(8):45-49.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范文9

[关键词] 佛教文化系统化开发本色开发可持续发展科学管理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文化内涵要求越来越高,旅游业逐渐向文化型旅游方向过渡,佛教文化旅游成为满足人们当前个性化旅游需求的旅游方式之一。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并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其开发过程存在一定局限性,不利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一、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主要由佛教名山、佛教建筑物、佛事活动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色文化组成。

佛教名山主要是指以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为主的佛教菩萨道场。佛教建筑物主要包括寺庙、佛塔、石窟及其附属的佛教雕塑、绘画等。佛事活动主要是指佛教法会、节日活动等,如水陆法会、盂兰盆会、浴佛节等。

二、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状况

江苏佛教历史悠久,佛教圣迹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太湖、长江、徐海三大旅游区内高知名度的佛教景点就达30余处。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江苏主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三大旅游区分布比较均匀且各具特色,其中佛塔和石窟资源主要分布在徐海旅游区,而太湖旅游区和长江旅游区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则主要以寺庙景观为主。

三、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方式、开发规模、开发层次、指导思想、景区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1.开发方式系统化程度较低

目前,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主题仍然以烧香祈福等传统的寺庙文化为主,虽然部分景区在传统主题模式上有所突破,如镇江金山寺以佛教文化和神话传说两条主题线作为旅游开发的主导方向,将江天禅寺、白龙洞、中泠泉等多个景点组合起来,力求最大限度发挥金山寺的旅游潜力以吸引更多客源,但其系统化程度相对较低,未能以“点”带“面”,综合开发,形成旅游资源的规模化优势。

2.开发规模追求大型化

近年来,江苏佛教景区开发规模呈迅速扩大趋势,主要体现在佛教建筑、佛教造像及景区地域等方面。如:无锡88米高的巨型灵山大佛;常州天宁寺据称是全世界最高的佛塔;无锡灵山三期工程启动后,景区规模仍在持续扩大;常州天宁寺与红梅公园建成组合式园区后,其整个景区的规模达到600余亩;一些佛教法会、开光仪式等,也以隆重、规模大为主。

3.开发深度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江苏佛教寺庙地面建筑遗存丰富,客观上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条件。同时,佛教文化旅游项目开发风险较小,回报率高,因此佛教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较多,但功能相对单一。而且,由于功利思想严重,未对佛教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许多佛教寺院推出的佛教文化旅游活动内容极为单调,大多数仍以烧香拜佛、观光活动和销售开光纪念品为主,在项目开发和经营管理方面缺乏创新性,忽略了佛教启迪智慧、唤起道德、塑造人格、放松精神、治病疗养等功能。近年来有些地方也开始组织一些参与性的活动,比较常见的如祈福撞钟活动,但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内涵和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而言远远不够。

4.开发指导思想缺乏科学性

旅游是发展佛教文化的手段和途径,佛教文化旅游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并宣扬佛教文化,开发佛教景区必须以传播佛教文化为目的。目前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现象较为严重。在利益驱动下,一些景区甚至以迷信思想来误导旅游者以促使游客高价购买各种物品,同时看相算命现象屡禁不止。这些利用游客心理,混淆视听,将迷信等同于佛教文化的做法对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造成极大危害,偏离了佛教文化旅游的正常轨道。

5.景区多头管理现象较为严重

景区管理不规范也是江苏佛教文化旅游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同时具有宗教活动场所、园林旅游景点双重功能,有些景区的管理上也存在双重性甚至多重性,从而造成开发无序化、政出多头、管理混乱的局面。如镇江焦山就存在一山多主的状况,由园林局、宗教局、旅游局等同时管理,导致景区管理混乱,互相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景区可持续开发。

四、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本身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务必以保护为前提。但从长远角度出发,可持续发展是佛教文化旅游永续发展的保证,也是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既能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又能满足经济、社会、美学、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能保证佛教文化的完整和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永续发展。

1.系统化开发佛教旅游产品

目前江苏佛教文化旅游项目比较单一,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握主题,结合资源的地方特色和宗教特色,从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方面寻找突破口,进行佛教文化旅游产品的综合开发,除传统的佛教寺庙观光旅游、一般佛事活动旅游之外,纳入佛教饮食旅游、疗养旅游、修学旅游等产品,形成多元化的产品体系。从养生的角度看,佛教素食斋席无异是佛教文化旅游有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的特色之一。当前素食文化内含的健康长寿及保健思想已经普遍为人们所接受。江苏佛教寺院的素食斋席源远流长且与许多历史名人有着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佛教修学旅游是佛教文化旅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修学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佛教学术交流活动,其参加者主要是专攻佛教文化的研究型旅游者。另外,佛教徒本身的学历进修活动也是一种佛教修学旅游。如无锡灵山祥符寺开展的“人间佛教”思想研讨会,镇江举办的“住持论坛”等。佛教疗养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在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条件下,人们普遍感觉生存压力过大,佛教提倡清静的观点及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环境氛围有利于人们调节身心、陶治情操,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享受生活的旅游需求。当然,在体验式旅游大行其道的情况下,开发一些参与性较强的佛事活动,不仅可以有效扩大旅游地的知名度,还可以刺激游客的出游欲,从而达到宣扬佛教文化、发展旅游以及增加经济效益的多种目的。

江苏各地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因此开发时必须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区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

2.资源共享,景区联合

在开发规模上应注重资源共享,景区联合,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共同发展来谋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利用程度的最大化,并非一味在某一方面贪大求全。佛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如何充分利用两者各自的优势来促进自身发展,是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

资源共享、景区联合的发展方式是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主导方向。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相互之间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取长补短,实行景区联合,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从而为旅游者提供物超所值的旅游享受。

3.注重资源深度和广度的挖掘,进行本色开发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应谨慎处理其深度与广度之间的关系,既要兼顾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又要注意挖掘其深层次内涵。在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佛教文化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内容,适当增加有益的佛教理念,对于提升游客的精神修养,加深人们对佛教的认识,促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4.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力提高导游人员素质

经济效益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物质保障,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指导思想会对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形象产生破坏作用,导致隐性投诉的产生、重游率降低,反而不利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因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应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提高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经济效益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开发富有地方特色和宗教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商品也叫旅游纪念品,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它既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也满足游客的精神享受。佛教可以满足游客的一种精神寄托,可以实现游客的心理满足感,而佛教纪念品就是这种精神寄托的延续。开发佛教旅游商品,不仅仅是提供佛像、佛教音像制品、佛珠、木鱼、开光护身卡等简单的佛教商品,还必须突出地区特色,结合佛教的主题,制作具有纪念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特色旅游纪念品,从而产生收入和广告双重效应。二是大力提高导游人员素质,吸引客源。导游人员由于专业知识欠缺的缘故,在介绍时敷衍了事,常常会导致游客不满,引发投诉,间接损害佛教景区的经济利益。因此江苏佛教景区需要培养既具有一般导游能力,又有较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和佛教专业知识的、高水平的佛教文化旅游导游员,以此来满足游客景点讲解的需求和了解佛教知识的求知欲望,也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重游率,促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

5.科学管理佛教文化旅游景区

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管理的科学化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首先景区相关管理机构应加深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将佛教文化旅游景区与普通旅游景区区别开来,根据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景区各管理机构之间应加强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其次在佛教景区的管理过程中,不管是内部管束还是外部治理,都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处理问题,以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科学的手段统一、规范景区的管理。

处理好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使佛教文化与旅游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带动整个江苏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使佛教文化旅游的资源和客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袁银枝: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2]江苏省旅游局:江苏导游基础知识[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曹绘嶷:中国宗教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现状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2(17)

[4]霍国庆:佛教文化旅游[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5]赵伯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

[6]周春燕陶海洋张继志:培育镇江市旅游支柱产业[J].镇江学刊,2000(1)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范文10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何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如何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适应性?如何定位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战略职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推动企业的变革与发展?只有掌握战略发展前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特点,才能够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行处理,进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与效率,为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文章针对战略发展前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战略发展前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战略发展前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合理的规划。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截至2010年底,实施与开展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中,仅仅只有23%左右的企业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规划,并在规划的过程中针对战略布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企业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对称性,战略设计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相关环节与机制在实施支持与匹配力度不足,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

(2)战略发展前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对关键业务运行机制以及流程管理的理解。根据相关调查表明,2005-2010年,我国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战略规划的企业中,有43%左右的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关键领域与环节的重要性,超过53%的人力资源管理资金投入到了人力资源日常管理中,对于重要领域和环节的资金投入量一直维持在30%作呕。这种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内在运行机制、关键业务机制与流程重视的现象,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行机制缺乏长效、持久的发展潜力,并不能够及时的补充辅助功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创新,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企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3)战略发展前景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对人力资源需求层次以及绩效产生原理的理解。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截至2010年,我国企业对于绩效管理体系规划、设计方面投入相对有限,仅仅为2006年水平的1.3倍左右,这与国外企业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许多企业尚未创建具有创新能力的绩效考核体系,也没有创建具有激发和激励员工作用的环境与文化氛围,这就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进而为企业创造的效益也非常有限。

三、战略发展前景下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规划。为了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企业应该对战略发展前景下的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进行管理,战略性人才对企业非常重要,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进行开发、整合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战略发展的目标以及要求作为前提,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活动,除了对员工的管理之外,还应该充分的发挥员工的价值,在提高企业人才能力与素质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这是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前提与基础;其次,重视岗位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的基础是岗位分析,这样能够为人力资源的规划、员工培训、绩效管理、工作评价以及其他环节提高可靠的支持,因此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岗位分析的重要性,并对岗位的设置现状进行收集与分类,并对岗位工作的工作量进行调查与确立,进而为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职责,并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职工,这样才能够认真的贯彻于落实企业战略发展前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工作。

(2)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实施关键领域、运行机制的重要性,并不断的创新。战略发展前景下,企业应该加强辨识、分解以及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战决实施的关键领域和运行机制,并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以及要求,对自身的运行机制、关键领域的流程进行规划和管理,进而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的战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表现出许多类似于权宜之计的趋势,缺乏对运行机制以及关键领域的创新,例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模式,该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关键领域、内在运行机制等联系起来,并制定与企业战略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运行机制、实践系统以及战略目标,进而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以此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创新。 企业应该以创新动机、创新机制的激发为出发点,并根据需求层次理论进行绩效考核体系与制度的创建,同时以绩效考核体系的创新性与激励性,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与企业文化氛围,这已经成为战略发展前景下评定企业成长速度以及发展潜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企业应该充分的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的重要性,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运用需求层次理论、价格杠杆以及市场机制等多种驱动与激励手段,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以及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范文11

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求,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并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的地域空间。治理是指权力在特定领域中的运用,即为实现某种目标,管理者运用国家及社会组织的各种权力,对行为主体进行支配、控制、协调和管辖。旅游景区治理是治理在旅游景区中的应用。景区治理结构有两个层次: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旅游景区治理的总体目标、景区治理的政策框架和法规体系、景区管理体制、景区的经营机制和景区员工与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机制。

对于我国旅游景区的治理模式,彭德成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别(企业化治理和非企业化治理)10种模式。这10种模式分别为整体租赁模式、上市股份制企业经营模式、非上市股份制企业经营模式、隶属国有旅游企业集团的整合开发经营模式、隶属地方政府的国有企业经营模式、隶属政府部门的国有企业经营模式、兼具旅游行政管理的网络复合治理模式、兼具资源行政管理的复合治理模式、隶属旅游主管部门的自主开发模式和隶属资源主管部门的自主开发模式。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科学的景区治理对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重大,但现阶段这些正是很多地方旅游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我国旅游景区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景区的管理组织机构政企不分、事企不分。很多旅游景区的管理机构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或者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有些甚至是一级政府。WwW.133229.CoM其日常业务既有代表公共利益进行的各项管理,同时也有明显的企业行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导向和管理机构的公共利益导向在开发与保护问题上发生了内在的矛盾。另有一些景区管理部门为了本届政府的政绩,违背市场规律,过度干预经济活动。

2.景区管理体制不顺,部分景区存在“多头管理”的状况。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分别隶属于多达12个不同的政府部门(旅游部门、建设部门、文物部门、宗教部门、水利部门、林业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等)。因此,在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管理中存在“多头领导”的状况。不同部门拘泥于眼前的自身利益,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宁可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也不愿联手共同开发。部门间沟通协调比较困难,造成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另外,景区所隶属部门的目标多重性也制约了景区的持续发展。如风景名胜区隶属建设部门管理,其本身就集保护职能、旅游开发职能、社区管理职能于一身。

3.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混淆,旅游资源不能在市场上自由流通。有些景区收入来源仅限于政府财政拨款、门票和附带商业点的收入。由于地方财政有限,再加上景区经营权未能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导致景区投资乏力,旅游相关设施不足,致使自身造血功能不足,保护力度也明显弱化。

4.部分景区虽实行企业化运作,但管理经营机制相当落后,观念比较保守,服务质量差,还存在着一系列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有鉴于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理顺体制、活化机制,创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并利于景区长远发展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措施。

二、凭祥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概况

凭祥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花果飘香,农林资源丰富,以奇峰异石构成的喀斯特地貌为主,境内河溪众多,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凭祥位于广西西南边陲,地处中越边境,自古就是边关重镇和著名商埠。从1885年中法战争到20世纪80年代,这里长期处于战争的前沿和战备支前的第一线。1885年,清代名将冯子材在这里奋起抵抗法国侵略军,“镇南关大捷”闻名中外;1907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这里亲自打响了反清第一炮,“镇南关起义”慷慨悲壮;清末抗法名将苏元春曾长期在这里督办广西边防军务。因此,这里革命遗址众多——如我国九大名关之一的友谊关、大连城、白玉洞、苏元春提督衙门遗址等。

自1992年被国务院列为沿边对外开放城市以来,凭祥边贸飞速发展。浦寨、弄怀这两个广西最大的边贸市场被人们誉为国际商贸城,其异国商品、异国服饰、异国面孔等,每天吸引着大量中外客商前来经商贸易、观光考察和旅游购物。

浓郁的边关风情、神奇的雄关古隘、厚重的军事历史、秀丽的自然山水组成了凭祥多彩多姿的旅游资源,它们主要分布于友谊关、大连城、平而河、浦寨、大青山等五个景区。但从现状来看,凭祥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与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并不相称。

三、现阶段凭祥主要景区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方政府对友谊关景区招商引资工作热情高涨,但目前还没进入实质阶段。资金短缺使景区的进一步开发举步维艰,景区文物保护也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在现有的开发模式下,所有权与经营权未能分离,严重制约着景区的持续发展,这是凭祥景区面临的主要问题。2.部分景区权属不明,存在“多头领导”的状况。友谊关、大连城两个景区分别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又属花山部级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属文化部门管理,风景名胜区属建设部门管理,景区旅游活动归旅游部门管理;友谊关又是国家一级口岸,许多口岸设施分属海关、边防武警管理。而大青山景区则是中国林业科学院的实验基地。这种多重归属状况很不利于景区的开发建设。

3.部分景区规划与其他规划冲突,高速公路及口岸的规划没有考虑区域的旅游发展,致使景区效益难以发挥、开发商的利益难以保障。按照高速公路及口岸的规划,通关者都需从友谊关关楼(游客进入友谊关景区的主要通道)经过,对于投资者来说,普通通关者与游客的身份难以区别,故而会严重影响开发商的直接收益,使其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这成为友谊关景区招商引资以及深层次开发的又一重大障碍。

4.友谊关景区的旅游功能与口岸交通功能混合。友谊关景区是凭祥的王牌景区,但作为我国九大名关中唯一仍在使用的边关,作为中国与越南乃至东南亚的重要通商口岸,每天都有很多出入境者从这里通关经过。这种功能合一而管理分治的情况也使景区运作困难重重。

5.景区内地块所属部门交叉。一些景区的部分地块属其他部门(军队、口岸部门等)所辖,大大妨碍了景区的整体规划,也限制了景区的发展空间,严重制约了整个景区的长远发展。如友谊关景区内大量地块属于军管区。在大连城、平岗岭“地下长城”等景区景点也有类似问题。

总之,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模式单一是问题的关键。

四、对策思考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搞好景区项目推介工作,进一步放开旅游资源开发市场,采取以政府主导加企业集团化的投资经营模式,以资本为纽带,以大型项目为载体,通过政府采购方式以及经营权的转让,吸引外界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凭祥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建设,实现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合理运作,实行“公司制”的经营模式。

(1)友谊关景区、大连城景区所依托的旅游资源同时也属于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使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不发生冲突,故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的经营模式为宜。景区所有权归国家,其直接代表者应是凭祥市政府;经营权或者由当地政府、政府部门委托给国有旅游企业集团或政府部门直属企业,或通过公开对外出让交给民营企业;管理权方面,应由政府牵头成立一个旅游管理委员会,代表政府管理国有资产和负责进行资源保护、环境保护以及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

(2)平而河景区和浦寨景区所依托的主要旅游资源分别是中越界河——平而河的自然风光和浦寨国际边贸城。考虑到平而河特殊的政治背景和浦寨的边贸经济功能,其景区治理模式应采用隶属于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门的国有企业经营模式。景区的所有权代表是政府;经营权由国有经营企业掌管;景区经营企业既负责景区资源的开发,又负责景区资源的保护。

(3)大青山景区是我国最大的亚热带珍稀石山树木园。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便设在这里。其景区治理模式应采用隶属于主管部门的自主开发模式。景区经营主体应是隶属于林科院的管理机构,其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发权与保护权互不分离。

2.做好凭祥五大景区周边及内部环境整治工作,保护好景区的生态环境。对分布有居民点的景区(如大连城景区),要加强治理景区内村庄的环境,调整居民原有的生产结构,可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景区内的居民参与到景区的开发建设中来(如安排他们在景区内就业或引导他们组建家庭旅馆等),实现居民受益和景区开发的互动,实现旅游开发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

3.针对一些景区内有军管区的情况,尽快与军方协商,把营房等迁出景区,从而拓展景区的发展空间。

合同能源管理前景范文12

【关键词】水利风景 资源开发 生态保护

一、前言

在我国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只是对水资源进行了综合的利用,在风景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水库是一种介于江河和湖泊之间的半自然、半人工水体,是建筑与自然山水相结合的复合体,主要由水体、水生生物、库岸和水库相关建筑物构成。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库区的景色一般都独具特色,与市区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运行功能的枢纽工程,再加上周边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神话传说等都赋予了水库极高的旅游潜质。在北方干旱地区,水库水源及其涵养下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若在水利风景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会造成本地区的水土流失,大量的动物、植物死亡。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和当地物候季相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开发和利用。

二、 水利风景资源开发规制机制设计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在分权化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与水资源规制机构存在目标取向和行动上的差异,受到多方利益博弈的影响,使得政府很难再单方面地通过监管或简单的权利收放来解决水资源环境问题,为了避免水利风景资源的过度、无序开发,应该通过规制机制创新,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寻求责任和利益的整合,在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利益相关方之间形成互动的规制机制。根据前面博弈分析的四个结论,我们认为可以按照激励相容、利益均衡、法律约束、道德规范的原则,构建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各利益相关方的规制机制。

(一)法律机制建设。法律是一种强制性机制,对各利益相关方的行为都具有同样的约束力。由于水利风景资源边界的模糊性,很难出台专门针对水利风景资源的法律法规。在立法建设上,应针对水利风景资源保护,提高水利旅游项目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明确水利旅游项目规制机构设置、职能和执法队伍等,制定较严格的水利旅游资源开发违规处罚标准,完善立法体系。加强水利旅游项目监管的执法力度,提高水资源管理部门的权威,以维护法制的统一性,保证法律的严格执行。

(二)利益机制建设。环保型涉水旅游设施成本或者是水污染的处理成本较高,造成的企业与政府合作的意愿降低。为了提高旅游企业环保投入的积极性,政府应通过相关的资金、政策优惠和技术指导来帮助旅游企业降低环保成本。增加水利风景资源规制机构与地方政府在水利风景资源保护目标上的趋同度,推进地方政府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三)道德机制建设。首先,让旅游企业认识到环保投入会得到社会的回报。环境保护是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社会责任,随着社会对于资源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保型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品牌的提升和政府的鼓励;其次,通过宣传教育让旅游企业相关负责人意识到环境保护是旅游企业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向公众宣传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

三、利用生态文明理念对水利风景区建设

(一)进行科学规划。水利风景区建设要严格做到“规划先于开发”, 且规划中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既要考虑水利设施功能与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根据水利风景区的资源特点,做出相对应的符合资源特点的规划,同时还须兼顾社区居民的利益,体现以人为本,以发挥水利风景区的扶贫功能。

(二)切实保护环境。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在水利风景区前期工作、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要高度重视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水污染防治,扩大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同时要在保证水利工程设施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考虑旅游功能的发挥,推进水文化建设。

(三)深化理论研究。要开展相关科技专题研究, 引进吸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科技含量,以指导水利风景区发展实践。同时,水利风景区涉及诸多的利益相关者, 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大多也受制于地方各有关部门管理的束缚,要探索、创新有利于水利旅游开发的管理体制与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及时跟进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社会经济与生态影响评估工作, 以确保其发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四)弘扬水生态文化。水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反映水事活动的社会意识,对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诸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意识和价值观,也就是人水观。生态文明理念下的“人水观”内涵得以提升,强调人水和谐相处, 因而水生态文化成为水文化的主导,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水和谐 ”的水生态文化 ,是当前水利风景区建设的重点任务。 弘扬水生态文化, 实践人水和谐的发展理念是时代的要求, 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四、正确处理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利风景资源开发的关系

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涉及许多相关部门,关系到游客的合法权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做好协调、指导、服务和督促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尊重自然规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保护意识开发利用水利风景资源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满足人们生活的必然要求。在顺应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利用自然,建立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持续发展模式,达到人与自然的共赢。

(二)在水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遵循“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水利风景区的物种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许多水利风景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一旦破坏,修复将十分困难。

(三)保护应纳人开发目标,开发应考虑综合利用开发水利风景区资源势必会改变当地生态环境,应该对当地原始背景和后期干扰变化机理与程度经过分析与相互对比,来进行理论探讨和变化趋势的正确预测。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旅游观光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的一部分,水利风景区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要不断的提高水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良性互补,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