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生会工作规划

学生会工作规划

时间:2023-06-04 10:50:21

学生会工作规划

学生会工作规划范文1

xx工商学院学生会是校党委领导、团委指导下的学生自己的组织,是沟通学校和广大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工作是一项长久而正规化的服务工作,每一届学生会只是她工作里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本届学生会将继续继承和发扬往届学生会的优良传统,紧密围绕学校工作重点 ,以发展为主体,创新为主线,结构调整为动力,以为广大同学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切实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对内改革并完善学生会各项规章制度,对外加强联系与交流,建立良好关系。在未来一年中,我们将以加强学生会内部人员的考核,提高学生会办事效率,树立学生会的品牌活动作为工作重点。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在工作中形成“四个重心,三项战略,三大建设”的工作方针。相信在学校领导老师的指导下,在学生会同仁们的共同的努力下,山东工商学院学生会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1、第八届学生会现状:

第八届学生会在各级领导、老师的关怀与指导下,继承了往届学生会的优良传统,积极配合学校团委的工作,在丰富校园文化,服务同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工作仍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足,需要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完善,向着打造更加优秀的山东工商学院学生会而努力。

现将主要问题阐述如下:

1)学习型组织的构建需要完善

作为学生干部,我们同样是一名学生,学习是我们首要的任务,然而每年我们身边都会有很多同学因为学习成绩问题而无奈的离开学生会,这是他们的遗憾,也是我们的损失,但由于学生会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大学生自律性的下降,学习问题始终困扰着学生会的发展。

2)绩效考核制度需要完善

绩效考核也称成绩或成果测评,绩效考核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应用到学生会工作中,考核机制已经有雏形,但是还不够完善。执行力度还不够,奖惩制度还得不到重视。

(3)社会实践工作退步

学生会工作,不应只在校内开展,应该大胆的走出去,引进来,我们所组织的活动只局限在校内发展,这必然会使学生会知名度、社会认可度下降。同时,学生们从学生会得不到更大的锻炼,娱乐性活动可以少组织一些,实践性、比赛性活动应该着重加强,主要包括:实习兼职岗位提供,组织市场调研大赛,组织各类学术性比赛等等。

2、第九届学生会定位:团结务实高效的服务型团队

本届学生会将在重点加强内部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各部门的信息交流,实现工作网络信息化,提高学生会的凝聚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对各部门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推行学生会奖惩制度;注重对大一见习干事的培养,加强学生干部培训。从而逐步提高学生会的工作效率和科学性,并朝“正规化”方向不断迈进。同时,继续坚持“以服务同学为本”的工作原则,拉近学生会和全校师生间的距离,踏踏实实为同学服务,担负起维护同学合法权益代言人的责任,带领广大同学广泛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我们的最终境界是: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真正的拉近学生会与广大同学之间的距离。

3、施政目标

(1)通过奖惩制度,绩效考核等措施提高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保障学生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2)重拾传统,树立校学生会的权威与领导者地位。

(3)建立团结务实高效的服务型团队,打造山东省高校品牌学生会,使校学生会成为同学们的代言人、成为真正属于同学们自己的组织。

二、具体规划实施方案

1、 四个工作重心

绩效考核工作

考核工作是激励学生会成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其主要原则有以下:1、公平原则 公平是确立和推行人员考绩制度的前提。不公平,就不可能发挥考绩应有的作用。

学生会工作规划范文2

[关键词]社会工作 大学生 职业生涯 规划

[作者简介]刘相明(1966- ),男,山东莒县人,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组织建设、教育管理、职业指导;王心刚(1981- ),男,山东潍坊人,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山东 泰安 27101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94-02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工作性质相对独立,因此可以将其看作一个封闭的整体加以研究。与此相对应,宏观社会工作则把社会组织、社区、国家看作一个整体进行专业救助活动,它虽然也关注人际互动,但往往是以组织或群体代表的身份展开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考虑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还要回答学生在进入社会就业前的若干问题,帮助学生成功实现就业,所有这些理应是高校对大学生实施职业救助活动的重要内容。正因如此,我们应树立社会工作的理念,利用科学的社会工作方法,有效指导案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一、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过程,其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作为一门专业,具有完善的价值体系和工作原则,以此保障“助人自助”理念的运用。首先,社会工作者相信案主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一系列个人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社会功能。其次,社会工作者能帮助案主理解和认识他们的能力、环境和资源,进而帮助案主独立做出决定,运用资源来解决问题、发展能力。同时,案主和社会工作者的互动也会对社会工作者产生影响,能够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技巧和能力。如果把大学生看作案主,把学生工作者看作社会工作者,就会发现他们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性质是一样的,那就是针对遇到问题的社会成员,通过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最终帮助他们成为一个能够进行自我调适、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独立“自助”的个体。

二、大学生具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要求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案主的内在心理特征和外在环境条件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其设定明确的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规划。具体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是规划学业发展、素质拓展、社会适应和生涯道路的过程,是决定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时期怎样生活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大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生涯规划过程中充满幻想、迷茫、困惑的选择阶段。所以,很多大学生在就业前,都不能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很少做出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很少认真思考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如我想做什么,我会做什么,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我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我有没有职业与生活的规划,如果有规划,具体是什么等。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都模糊不清,这说明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不能正确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从而在求职过程中经常碰壁。所以,大学生在读期间就应密切关注社会的职业动向,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为自身的专业学习制订详尽的计划,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三、大学不同时期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不管是刚入学的新生还是忙于找工作的毕业生,都要对自身有科学的定位,进而合理规划职业目标,明确奋斗目标。虽然职业生涯规划因人而异,但结合大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从整体上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大一基础期。经过高考,大学生走入校园,在相对自由的高校校园里,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充满迷茫、困惑。这时,学校应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调整好心态,使学生认识大学、认清自我,了解本专业的培养计划和就业方向,培养学习兴趣,参加各类校内外有益活动,增强与人沟通交流技巧,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学好基础课,为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2.大二选择期。根据自己的个人特质,通过大一参加学校各类活动的锻炼,检验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和身心受挫能力,综合分析自身因素条件和环境因素条件,理性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确立考研或就业的方向,对自己有一个初步的定位选择,走出迷茫。

3.大三深化期。随着大学生活的推进,专业课程的深度和难度都随之加强,学习的重点由知识性转化为思维性,同时,知识学习的领域由单一的书本知识拓展到了与择业、创业、升学相关联的多元化知识的摄取。所以这一时期要学会多渠道锻炼自己、多渠道收集学习资料、多渠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对自己进行科学规划、个性培养和综合开发。

4.大四展示期。进入大四后,学生应该明确未来的方向和目标,总结过去的专业学习、素质拓展、理财和休闲的各种规划,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测验自己的能力,做好职业生涯的准备。处于择业阶段的大学生,应精心撰写、设计有说服力、能吸引人注意力的自荐信和简历,灵活掌握自我介绍的一些基本技巧和笔试面试技能;想继续升学的大学生,可以多参加一些辅导班,合理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开放心态,做好统考和复试的各种准备。总之,大四是大学四年的展示期,应处理好毕业阶段的每一个环节,做好顺利毕业的各项事宜,这是大学生学习规划的必然要求和职业规划的重要前提。

四、社会工作方法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事关个人一生工作的方案,不是一步到位或永远不变的,这要求学生工作者从个别学生或个别群体的需求出发,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法,积极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帮助他们找到社会支持网络。

1.社会工作的理念契合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需求。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运用大学期间学到的各种知识技能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使自身得到发展,服务社会的功能得到增强。在这个整体工作中,学生工作者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了解环境、掌握资源,促其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能力,从而使“助人自助”的理念得到深化。大学生可以从综合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开始,然后通过科学的职业倾向测定,在分析两者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在整个过程中,大学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获得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学校为大学生提供测评工具、开展职业咨询与指导、收集与就业信息,最终由大学生综合分析各因素,并设计、实践职业生涯规划。

2.社会工作的实践是形成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必由之路。社会工作者通过已掌握的科学方法,与案主一起帮助其改变自己的困境,这就是社会工作的实践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涉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来研究人与职业的匹配程度,包括职业方向定位、个人分析及咨询服务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不是几场报告、几次讲座就能解决的,必须通过较长时间的分析、研究、指导和实践过程,才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通过报告、讲座、咨询来进行,还要通过专业实践、社会实践来进行。

当前高校专业教学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但对该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重视不够。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对学生的分专业素质要求,如专业岗位对身体状况、性格、心理、交际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后者则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如果学校在专业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岗位的就业素质要求,并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这些就业素质,能够使职业指导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更有效和持久。

五、社会工作方法服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

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着重结合案主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及其互动作用,运用专业技术和方法,综合分析和利用家庭、学校、社会的各种资源,以学生为本,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增强自我行为和决策能力,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并促进其全面成长与发展。针对不同层次社会工作的解决方法,从案主的范围层次和解决问题所使用的社会资源来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也可分成全校学生的问题、群体性学生的问题以及个体学生的问题三个层次。本文只运用社会工作个案方法,指导大学生制定科学的、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1.建立工作关系。这项工作的目标是取得案主对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信任,增强案主寻求改变的动机。通过会谈,社会工作者以“人在情景”理论为依据,收集与案主有关的心理、社会等资料,让案主了解自身困境的根结所在,并取得案主的信任和接纳,进而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制订详细而完整的服务计划和目标。

2.自我评估及环境评估。利用学校资源对案主进行职业兴趣、职业人格、职业价值观及职业能力测评,帮助案主了解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帮助其提升自我认知和求职信心。在与学校、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可采用职业生涯规划个案经验介绍、模拟测验等办法,让案主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去向有较明确的认知,并对成功面试有感性认识。

3.职业生涯规划方案选择。提高案主求职的动力和能力,通过职业分析、面试技巧、求职途径等指导,促使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清晰的认识,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能够克服自身的缺点,努力适应工作的需要。

4.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要依靠个体的具体实践来完成,因此,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案主找到一个适合的实习单位,定期保持联系,指导其如何充分利用日常工作来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改善工作心态,进而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

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校职业指导的一项工作,其对象应是全体学生,因此,个案工作的方法远远满足不了全体学生的需求,而且操作起来也会因缺乏指导人员而陷入困境。因此,应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结合不同的问题范围及所用资源范围,辅之以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上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范正新.团体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李定清.关于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全国社会工程者职业水平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0.

[4]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学生会工作规划范文3

一、指导思想:

明确职责,力求创新,依靠集体,集思广益,脚踏实地,实现目标。

二、工作要点:

1、加强自身作风、制度建设。

2、督促配合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读书节”,“科技节”等

活动,创造活泼、和谐的校园氛围。

3、主持发行一份具有“市四”特色的校刊。

4、协调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氛围。

5、落实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实施战略;

1、组织、配合各部门、社团加强自身建设,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

2、发行一份有新意,受喜爱,能代表“市四”广大师生思想的校刊。

(1)利用网络(校园网)与书面形式同步发行。

(2)出售校刊时附赠有特色,有纪念意义的礼品。

3、在开展的活动中融入更多的互动元素,使更大范围内的同学感到学生工作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4、进一步挖掘社团潜力,开辟广大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占住这片新阵地。

5、加强与团委的沟通,争取团委的支持。协调好学生会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氛围。

6.对学校布置的突击性工作,调动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按时完成。

任期虽已过半,但我会再接再厉,吸取经验、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学生会将在校方的支持下、在指导老师的教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努力下,积极工作,争取在“市四”的历史上留下值得回味的印迹。

(二则)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生工作要点部署工作,积极践行“三个代表”思想和“尊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四自”为工作理念,以营造具有我院特色的育人氛围为最终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主要工作任务

(1)依托学生理念工作组,引导学生自发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

1、根据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邀请专家开展学术报告。

2、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定期开展社会调研。

(2)强化学生会自身建设

1、加强对学生会干部的培养和锻炼发挥其骨干作用。

2、实行学生干部考核制度和奖惩办法,提高学生干部的组织纪律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1、以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根据我院特色,联合全校各院系,开展法律文化节。加强学生对WTO规则的理解,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

2、为纪念建团90周年,开展主题教育和纪念活动。

(4)指导学生,解决学生困难。

1、做好01届新生入学工作。

2、做好对困难学生资助及勤工俭学工作。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加强学生安全防范能力。

(三则)

一、指导思想:

明确职责,力求创新,依靠集体,集思广益,脚踏实地,实现目标。

二、工作要点:

1、加强自身作风、制度建设。

2、督促配合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读书节”,“科技节”等

活动,创造活泼、和谐的校园氛围。

3、主持发行一份具有“市四”特色的校刊。

4、协调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氛围。

5、落实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实施战略;

1、组织、配合各部门、社团加强自身建设,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

2、发行一份有新意,受喜爱,能代表“市四”广大师生思想的校刊。

(1)利用网络(校园网)与书面形式同步发行。

(2)出售校刊时附赠有特色,有纪念意义的礼品。

3、在开展的活动中融入更多的互动元素,使更大范围内的同学感到学生工作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4、进一步挖掘社团潜力,开辟广大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占住这片新阵地。

5、加强与团委的沟通,争取团委的支持。协调好学生会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氛围。

学生会工作规划范文4

一、指导思想:

明确职责,力求创新,依靠集体,集思广益,脚踏实地,实现目标。

二、工作要点:

1、加强自身作风、制度建设。

2、督促配合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读书节”,“科技节”等

活动,创造活泼、和谐的校园氛围。

3、主持发行一份具有“市四”特色的校刊。

4、协调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氛围。

5、落实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实施战略;

1、组织、配合各部门、社团加强自身建设,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

2、发行一份有新意,受喜爱,能代表“市四”广大师生思想的校刊。

(1)利用网络(校园网)与书面形式同步发行。

(2)出售校刊时附赠有特色,有纪念意义的礼品。

3、在开展的活动中融入更多的互动元素,使更大范围内的同学感到学生工作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4、进一步挖掘社团潜力,开辟广大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占住这片新阵地。

5、加强与团委的沟通,争取团委的支持。协调好学生会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氛围。

6.对学校布置的突击性工作,调动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按时完成。

任期虽已过半,但我会再接再厉,吸取经验、锐意创新,与时俱进。学生会将在校方的支持下、在指导老师的教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努力下,积极工作,争取在“市四”的历史上留下值得回味的印迹。

(二则)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生工作要点部署工作,积极践行“三个代表”思想和“尊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四自”为工作理念,以营造具有我院特色的育人氛围为最终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主要工作任务

(1)依托学生理念工作组,引导学生自发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

1、根据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邀请专家开展学术报告。

2、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定期开展社会调研。

(2)强化学生会自身建设

1、加强对学生会干部的培养和锻炼发挥其骨干作用。

2、实行学生干部考核制度和奖惩办法,提高学生干部的组织纪律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1、以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根据我院特色,联合全校各院系,开展法律文化节。加强学生对WTO规则的理解,加强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

2、为纪念建团90周年,开展主题教育和纪念活动。

(4)指导学生,解决学生困难。

1、做好01届新生入学工作。

2、做好对困难学生资助及勤工俭学工作。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加强学生安全防范能力。

(三则)

一、指导思想:

明确职责,力求创新,依靠集体,集思广益,脚踏实地,实现目标。

二、工作要点:

1、加强自身作风、制度建设。

2、督促配合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读书节”,“科技节”等

活动,创造活泼、和谐的校园氛围。

3、主持发行一份具有“市四”特色的校刊。

4、协调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氛围。

5、落实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实施战略;

1、组织、配合各部门、社团加强自身建设,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

2、发行一份有新意,受喜爱,能代表“市四”广大师生思想的校刊。

(1)利用网络(校园网)与书面形式同步发行。

(2)出售校刊时附赠有特色,有纪念意义的礼品。

3、在开展的活动中融入更多的互动元素,使更大范围内的同学感到学生工作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4、进一步挖掘社团潜力,开辟广大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占住这片新阵地。

5、加强与团委的沟通,争取团委的支持。协调好学生会各部之间的工作,营造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的氛围。

学生会工作规划范文5

关键词 在职工作人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1-0107-02

每一个社会劳动者都是社会进步的重大推动力量,其个人的发展进步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决定了大部分的社会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规划教育,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缺乏合理定位,更缺乏正确引导,而各用人单位由于人员众多、资金问题、体制问题等,也不可能为员工提供科学有效的职业规划指导。

一部分人对于自己的人生有过规划,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影响,没有真正履行对自己的承诺;另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有给自己制定过职业生涯规划,跟着感觉走,靠惯性生活。这样都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无法顺利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更不会成就自己辉煌的人生。总之,目前中国社会中,在职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缺失的,主要表现为国家和社会缺乏支持、用人单位没有发挥应有的职能、个人没有认识到终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等几个方面。

1 国家和社会方面

个人工作以后的职业发展规划问题已经不再在教育系统的职责范围之内,更多的是要强调个人的自觉规划和有效实施,以及用人单位发挥教育或者培训的主体职能。但是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也是其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美国政府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促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生计教育法案》和90年代的《学校—就业法案》,建立了从职业认识到职业选择的完整职业指导体系。中国可以借鉴国外的这种经验,制定相关的法规制度,对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严格要求,规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实现全民的终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另外,国家人事部门可以组建一批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训机构,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作为第三方培训机构,为学校学生和企事业单位员工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服务,此举既能节约社会成本,又能弥补学校和用人单位专业指导人员欠缺的不足,还能有效解决大部分职工的职业发展规划问题。

2 用人单位方面

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事业单位还没有推行职业生涯规划项目,工作对于员工来讲只是谋生手段,工作单位对于员工来讲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可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充斥着人们的头脑。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关系中的强势一方,应该主动承担起员工终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任,坚持人本主义管理方法,帮助员工取得最适合的职业发展机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提高员工满意度、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同时,实现单位发展和员工发展的双赢。

2.1 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机制

企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以内部晋升为主线、以能力为主要依据的人员选拔制度,为员工创造更宽广的发展平台,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有能力的员工能够完成自我实现。同时,要按照人职匹配的原则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员工各司其职、各展所能,进而爱上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培养与企业同步的价值观。这样才能降低员工的跳槽率,为实现员工的终生职业生涯规划创造有利条件。

2.2 建立健全员工培训制度

企事业单位实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规划导向,需要更加注重员工的教育培训,要根据单位的发展战略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以目标激励为先导、竞争激励为核心、利益激励为后盾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2.3 加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力度

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需要进一步培养和加强,才能实现个人和单位的更有效结合,每个个体的成功可以叠加为单位的巨大成功,各个单位的成功发展则可以推动社会的高速发展,每个社会成员的成长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因此,单位要注重员工个体的成长,帮助员工培养终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创造终生职业生涯发展条件。

3 个人方面

职业生涯规划归根到底还是对于个人自身的规划,这种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在学校期间得到学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工作过程中的实践。没有自身实践,再好的规划都是一纸空谈,没有任何意义。个人对于自身的规划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变化:有些人开始没有规划,但是工作之后开始规划了;有些人开始规划了,但是工作之后又改变了规划内容;有些人按照自己以前的规划一直有目标地走下去;还有一些人有过规划,但是工作之后开始随波逐流,迷失了自我。

要实现每个人的终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除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工作单位的努力之外,个人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才行。

3.1 提高个人执行力

有没有执行力,或者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众所周知,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至少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要素:一个是亲自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规划;另一个是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己的规划。只有两个条件同时实现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是,大部分人没有足够的毅力来执行自己的实施方案,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这也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收效甚微的最主要原因。

3.2 健全自身职业规划实施反馈与促进机制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显著的长远性和独立性。因此,需要每个人自己建立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评估反馈机制,做到定期总结、实时评估、及时反馈。在评估反馈过程中,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不断修正个人规划的目标和实施方案,并对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是需要整个社会齐心协力来做好的一件大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企事业单位、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当然,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社会舆论的作用来培养民众的终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不能仅仅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局限于大学阶段,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长远性和复杂性,将教育的时间拓展到整个人生过程中,将教育的主体拓展到整个社会,将教育的对象拓展到每个社会成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样才能教育好年轻一代规划好自己的辉煌人生。

参考文献

[1]吴玉蕾.普通高中学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研究[D].山东:青岛大学,2010:31-33.

学生会工作规划范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途径研究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忽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很多教育工作者对这个教育内容了解的较少。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在完成中职学业学习后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对这些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对他们未来的就业、择业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列入德育、就业指导的范围内,并且对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实现途径等不做详细要求,不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安排,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导致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很难顺利地开展。

2.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针对性

大多数中职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比较淡漠,就业指导的教师会向学生提供一些企业用人信息,然后组织一些面试活动。专业从事职业指导教育的教师会依据教材的内容,对学生渗透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内容。班主任会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以及德育工作中,提到学生要从长远发展的视角来看待择业与就业的问题。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法单一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内容较少,并且教育的方法也相对单一。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引发学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兴趣,而且也会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职业指导课程中,教师会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的教师只是体现在向学生推荐就业岗位时,对就业岗位进行详细的描述。而像专题讲座、职业咨询、行业分析以及企业参观等教育方法运用的较少,没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职业规划体系,无法实现教育要求。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管理体系有待健全

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主要是由就业指导处、班主任以及德育教师来负责。然而,上述三类负责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组成,并且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工作也没有像其他专业理论课程或实践课程一样有严格的管理与评价体系。各类教育工作者各司其职,各自开展各自的活动,活动开展得好坏,教育的结果没有统一的要求与标准。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无法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5.担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师资力量薄弱是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水平无法提升的重要原因。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是无法满足职业指导要求的,更无法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指导。大多数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都是从思想政治教师转过来的,或者是其他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没有职业技术教育学习背景。很多教师对职业指导工作的经验都较少,也没有参入足够的社会实践。教育工作完成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无法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途径分析

1.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

学校应该从学生的职业需求实际出发,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教育内容。首先,要关注学生生涯的持续发展,要具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家庭情况以及专业来确定职业生涯的目标,并设定职业生涯发展方案,并且以职业生涯方案为指导,努力进取,引导学生走向成功。挖掘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无限潜能,让学生的特长、知识、技能等有利于职业发展的因素实现最优化。

2.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

明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包括职业理想教育、专业概况介绍、职业潜能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职业技能培养以及指导学生撰写职业规划方案等。这些教育内容不仅要在课堂上实现,还要与多个可能参与到学生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部门及教育者共同合作完成。

3.运用多样的教育方法

不同特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职业规划教育方法。单一地运用课堂教育方法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也不会收获较好地教育效果。因此,笔者建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时,可以试着尝试开展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来实现。

4.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管理

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构建以分管校长为领导核心,以中心主任为教育工作开展重心,以专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为重要教育力量的教育组织。其次,对教育的结果进行多维度评价,包括对教育实施过程、对教育效果等进行评价。

5.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鉴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强烈的需求,学校应该配备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人员与专职实施人员,包括职业测评师、心理咨询师、信息技术员等。同时,还要加强对担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令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有更深的了解,满足工作需求。

学生会工作规划范文7

摘要:学业规划,是大学生通过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用什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以确保自身顺利完成学业,为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事业打好基础。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业规划设计、管理与监督,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管理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关键词:学业规划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一、问题的提出学业规划,是一个近年来才提出的全新理念。有些学者称为(中学生)人生规划,或者职业规划,在美国称其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日本则称为进路教育[1]。早在30多年前,美国哈佛大学就开始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方面的研究,日本、英国等国家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学业规划进行指导。在我国,张恒亮等人在该领域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前,无论是在“学年制”还是在“学分制”的高校管理模式下,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大多集中在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班队建设、社团管理等几个方面。尽管一些知名高校尤其是本科类院校,开始将学业规划纳入日常的教学和学生管理中,部分学校甚至将学业规划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那就是在很多专科类学校,学业规划目前还没有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学业规划还没有得到最广大教育管理者、执行者以及学习者的足够重视和实施。由此以来,学生在大学期间对于自己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通常是处于迷茫和无助状态,这一方面影响了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和就业、择业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又与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相违背,无法真正满足社会和个人未来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二、学业规划的含义大学生的学业是指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所进行的以学为主的一切活动,是广义的学习阶段,它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包括思想、政治、道德、业务、组织管理能力、科研及创新能力等的学习[2]。规划在新华词典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名词性的含义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二是动词性含义做规划。大学生学业规划,是指大学生对与其事业(职业)目标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安排和筹划。具体来讲,是指大学生通过对自身特点(性格特点、能力特点)和社会未来需要的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确定自己的事业(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发展方向,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工科生活现状、家庭情况等等)制定学业发展计划[3]。换言之,学业规划就是大学生通过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用什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以确保自身顺利完成学业,为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事业打好基础。三、科学指导学业规划的途径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处的“预”相当与规划的意义,既有规划、计划的名词性特征,同时包含动词性的对规划、计划的实施和执行的含义。大学生学业规划同样要在这两个方面开展工作,既要指导科学地作好学业发展规划,同时更要关注对该计划的实施工作,把学业规划纳入实际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去。因此,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统一思想,深刻认识进行学业规划指导的重要意义美国哈佛大学30年前曾对当时的在校学生做过一份调查,发现没有做学业规划的人数占27%,学生规划模糊的人占60%,有短期学业规划的人数占10%,长期学业规划清晰的人数占3%。30年后追踪调查结果表明:第一类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氏期在失败的阴影里挣扎;第一类人基本上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没有多大的理想和抱负,整日只知为生存而疲于奔命;第三类人大多进入了自领阶层,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只有第四类人.他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几十年如一日.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百折小挠,最终成了百万富翁、行业领袖或精英人物。由此看来,尽早地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业规划意义重大[4]。大学生学业规划研究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确立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业目标,莫定好职业规划的基础。作好大学生学业规划可以激发青年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大学生活的效率和质量,为路入社会工作作好准备,还可以帮助高校提高管理理念。有效引导专科学生认清自我,了解市场,在学校的帮助和引导下作好自己的学业规划。因此,无论作为学校的教学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务必充分认识到开展学业规划指导的重要意义,在平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认真开展学业规划指导工作。

2.完善制度,促进学业规划指导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开展学业规划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校应该不断建立和完善学业规划指导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为学业规划指导工作提供组织上和制度上的保障,应确保该项工作在组织上有专人负责,在制度上有“法”可依。学校、各相关部门和个系(院)应有一套适用于学业规划指导的具体制度和规定,明确学业规划指导工作的具体职责、工作范畴、工作要领、指导方法、实施细则、学业规划评价、教师工作要求等具体的制度、规定和要求。以便科学指导,逐步规范,并形成制度。另外,学校应组建一支由学校直接领导的主要由教务、学生工作部、各系院负责人、各教研室主任等人员构成的学业规划专业教师队伍,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指导。同时,有步骤、有秩序地将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结合起来,系统地从教学安排、教学运行和学生管理等几个方面深入开展学业规划工作。3.具体落实,在教学和管理中开展学业规划指导工作学业规划指导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解决好“学什么、怎么学、用什么学、什么时候学”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常常是在学生具体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发生的。因此,学业规划指导工作应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具体地体现。一方面,学校应对学生的学业规划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建议将学业规划分成短期(一学期)、中期(一年)和长期(整个大学阶段)三个层次。并督促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规划,提醒学生时刻修正和调整计划,以便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另一方面,主要围绕学生的思想管理工作开展,从非专业知识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实际状况,加强综合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扩展知识,拓展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最后,专业教师应该在专业教学的课堂上,对学生学业规划加强专业性的引导,既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传授知识,又要在专业拓展方面下工夫,从纵、横两个纬度加强引导和拓展。帮助学生不仅深刻了解专业知识,更能够在相关领域内有所建树,最终培养“广博精深”的一专多能型学生。4.与时俱进,促进学业规划的长期有效开展我们在强调学校各方面加强学业规划指导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参与,只有全体师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学业规划指导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展。因此,我们应将学业规划指导的务实和务虚工作恰当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在大学生入学之初,应抓好学业规划的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入学教育的是将学业规划工作作为一项重点的工作,并尽可能地争取家长配合,通过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等主流媒体营造加强学业规划方面的舆论宣传,通过班队活动、社团活动等有效形式开展学业规划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种级别的学业规划评比活动,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业规划,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学业规划。四、小结学业规划一方面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增强自我约束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和自我完善,并有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定位,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为今后的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业规划还能够促进高等院校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真正培养出适应市场、适应社会的新型大学生。参考资料:[1]学业规划大学新生第一课.[2]冯子才.大学生就业与学业自议.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3]张恒亮.学业规划[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4]李强,刘晓文.大学生学业规划研究.教书育人.p12.

学生会工作规划范文8

一、创新人大工作,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监督

中共中央决定用一年半的时间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级人大,既要认真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又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

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监督,各级人大机关首先要加强学习,增强监督意识。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人大在新时期的新作为,就是紧紧围绕中心,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依法开展监督。

要增强监督实效,各级人大机关首先要加强学习,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到行动,真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监督别人,先强化自身。只有自身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高、实践好,才能积极实施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

二、学习实施城乡规划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根据常委会的工作要点,今年要对贯彻城乡规划法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城乡规划法是建设社会新农村的法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没有规划、无序建设和土地资源浪费现象,做到规划先行,全盘考虑,统筹协调,避免盲目建设。

为了加强对乡村规划的管理,保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作了明确规定。首先,明确了规划的编制主体和经费来源。要求乡和村庄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规划,并要求将规划编制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其次,明确了规划的内容。强调乡规划和村庄规划要安排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布局和范围。再次,规范规划的实施,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实施应该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农村村民管理进行建设。

完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新中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配套,从部门规章到行zd规再上升到法律的逐步完善过程。过去五十多年的城乡规划实践,既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但也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

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法律制度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3年国务院颁布施行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我国的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管理依据这一法一条例形成了目前的基本运作制度。

新的城乡规划法明确规定,为了制止城乡建设的无序发展,保证城乡规划的落实,专设了监督检查一章,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行政监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并明确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检查时有权采取措施,被监督检查单位和个人要有配合的义务,等等。

2、人大监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同时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城乡规划的实施情况。

3、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监督城乡规划的实施,并对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提出检举和控告,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并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其他的有关部门举报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举报应该及时组织核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以适当的形式公开,供公众查阅和监督。(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听取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关于我市城乡规划建设情况的汇报,各镇要认真学习贯彻城乡规划法,要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各镇人大要加大监督力度,明年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对各镇落实城乡规划法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三、各级人大机关要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是新时期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各级人大机关如何加强和人大代表的联系,是新时期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各级人大代表工作在第一线,生活在广大群众之中,同人民群众保持着自然联系,能直接听到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反映民意,表达民意,反映民情,可以增加人大机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代表法是规范联系代表工作的基本法律,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宣传代表法,宣传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地位和作用,宣传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情况。提高对代表联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人大要建立健全联系代表工作机制,不断加大为代表服务的力度,积极为代表活动创造条件,组织代表参加各种活动。今年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时,邀请代表列席、听报告,并参加审议。组织代表参加执法检查、调查研究、工作评议等。提高代表参政、议政、履行职务的积极性,保证代表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要为代表知政创造条件。

四、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

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学生会工作规划范文9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专业;职业生涯规划;策略

一、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 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传统的教育观念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让学生就要专心于学习,学有所成再论职业,这样一来学生对自身的评价也就出现了偏差,对社会上的各行业基本上一无所知,“职业”对他们来说,还是个非常遥远的词汇;并且,目前很多就业指导课开的很少,不定期为学生举办就业讲座,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很“虚”、“不实用”、“信息量小”、上课的教师大多没有接受专业的训练,或缺乏理论基础,就事论事,缺乏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意识,或是上课的老师本身就对就业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空谈理论,对学生整个职业生涯未做任何规划,作为学生自身来讲只有迷茫、困惑、彷徨。同时学生对自我认知程度及个性气质了解不深刻,导致他们无法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学生认识模糊,普遍认为学习竞争压力大,需要放松自己的心理;虽能紧跟时代潮流,渴望与不同层面的人交流但又缺乏与现实生活接触的十足准备,人际交往、工作预见既渴望被认可又害怕被拒绝和否认。

(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没有普及。目前,虽然中职学校的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但真正的普及面还不够广。首先,学校对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其次,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普及工作还远远滞后,调查发现44.5%的同学回答无专门的课程,但偶尔有讲座;通过讲座获得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知识的占有34.26%,从课堂上获得是仅为9.26%,还有15.74%的同学是凭自己的经验知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有46.5%的同学认为自己学校的就业网站中几乎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还要37.14%的同学认为学校就业网站中有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但无法满足需要。此外,还有很多学生认为在学习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时过早,误以为职业生涯规划是走入社会后自然而然就会做的一件事,这些调查结果都反映出一部分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的重要性没有向学生进行有效的普及。

第二,缺乏明确的发展计划及长远的职业规划。在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向性调查中显现出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计划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有关调查显示,只有50%的人明白自己三到五年内的发展计划,仍有很多同学对此问题“不清楚”(36%)或“没考虑”(14%)。普遍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具有盲目性,调查中发现,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的人达到61%,但对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却不甚了解,较熟悉职业生涯规划的只有27%,认识一般的达到42%,不熟悉的却达到15%,同时,学生也不愿意接受专业机构帮助他们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调查表明,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平台的期望较高,占到55%,大家普遍愿意投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或重要的学生中,有89%的人愿意投资职业生涯规划,这说明他们意识到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第三,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就业和成材的灵丹妙药,它需要指导老师和学生身体力行去实践,而目前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一个普通问题是,学校只给毕业班学生举办讲座或者在毕业前一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有如把职业生涯规划当作了学生就业的“急救药”,时间安排上的不合理,使得职业生涯规划形同虚设,根本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四,缺少专业的指导人员。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还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老师,一般是由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者思想政治辅导老师来指导,而这些指导者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体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例如就读专业的志愿的选择由家长做主,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没有考虑学生自己的意愿,因此,进入中职学校后仍有相当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专业指导人员的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很大。

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

我们深知目前学生的数量不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质量问题才是关键。所以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建筑施工技术专业人才,有必要积极探索和思考新问题,改进工作思路,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加强指导,以促进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一)加强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帮助其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成功的第一步,是树立、形成和实现正确职业理想的关键。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6-20岁之间,正处于职业理想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自主意识发展迅速,开始摆脱对老师、家长的依赖,独立地走向社会。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并随着接触社会的增多和对社会职业的进一步了解,开始探索自己的职业前景,对职业进行价值评价。此时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即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价值观、学识、技能等个人的基本素质,能够知己所长、知己所短,知己所能、知己所不能;帮助他们认识职业,了解社会。让他们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社会对人才要求是什么?知道自身处于什么位置,明确自己将来成为哪一方面的人才,打算在哪一个领域成才,有哪些优势和急需补充的知识。让他们找到自身能力及价值与社会需要的最佳结合点,按照社会经济需要来确定、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使他们的职业理想逐步系统化、科学化,并开始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努力。

(二)重视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在择业取向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职业期望教育

职业期望是学生对自我所从事职业的一种预期,也是人们选择职业的依据。人的一生中,对职业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随之的职业期望也在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的年龄一般不足20岁,身心都还不成熟,但他们马上面临就业,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客观准确地制定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自然是必不可少,这样能使自己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期望。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能很快适应和发挥个人的潜力。对他们进行择业价值取向的引导和正确成才意识的指导,加强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期望值教育,在职业选择中既要满足自我的需求,又要满足社会的需求,把个人意愿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艰苦创业精神,调整过高的期望值,理性地审视自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三)加强对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将会为职业生涯减少障碍和阻力。随着现代化建设速度加快,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的事实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把职业道德水平作为衡量员工素质高低的核心要素,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来对待。因为市场竞争的实质是深层次文化的较量,不单纯是产品、技术与能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信誉的竞争。而职业道德是支撑企业竞争的基础和核心,企业把职业道德作为招聘员工的先决条件和辞退员工的重要依据。在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中,在意志力、忍耐力、吃苦耐劳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或只盯着待遇高、工作条件好的单位,不讲实干和奉献,不讲诚信而随意毁约。因此,培养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现实的、科学的、适宜的职业理想,是增强他们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觉性的必要措施,也是促进他们取得职业生涯成功的必要条件。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也需要对个人所从事的职业、要为之服务的工作进行全面的规划,确定明确的目标。把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教育、培养融于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养成教育之中;结合行业、岗位的不同工作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四)引导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注重自身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提高,增强竞争实力

德育课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生求知、强能、塑品质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实施德育的主渠道。加强入学专业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制定适合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教育计划和教学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生涯和人生探索的辅导。针对不同年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年级要注重对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的进路指导。为学生提供全面而详细的专业信息,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毕业出路以及学习该专业对学生基础能力的要求等,让学生全面把握专业决策,尽可能促进专业与学生的互动和适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二年级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情况,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及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升自我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水平以及专业实践能力;全面发展以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的全面素质;进一步巩固和形成相对稳定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让学生明白职业学校是为现代企业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明确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是将来走向社会竞争的法宝。三年级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主要进行职业适应,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的教育,在职业实践活动中找到自身素质与职业对从业者要求的差距,以便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实现由“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与能力。因此,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加强对班主任和教师的培训,让班主任和教师要熟悉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职业能力要求、实施方法等,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主题班会和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能讲解、引导,帮助、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断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特殊内涵,以最大限度地增强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学生会工作规划范文10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探新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三个认识误区

1.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规划。其实不然,职业生涯规划是指规划从开始工作到退休的整个职业历程,它主要包括职业规划、自我规划、理想规划、环境规划、组织规划等,职业规划仅仅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

2.就业教育等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只在大学生四年级的时候将就业教育列为大四学习的重点内容,且认为大四的就业教育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教育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必将影响毕业生和非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3.职业生涯规划是个静态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要受到规划者自身兴趣、素质和自身以外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随时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调整。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个动静结合、交替的过程。

(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不完善

1.理念缺失。提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内容之一。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大多停留在如办理就业手续、提供需求信息和政策制度指导等简单工作上,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则严重不足。

2.机构缺失。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是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载体。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成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旧靠就业指导中心几堂课、几场招聘会完成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专业教师匮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终要靠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来完成,而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少数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大多来源于学校党务、政务部门,他们对学生就业和就业管理工作的要点掌握得比较好,但要他们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半路出家”的他们来说还比较困难。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和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系统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应该贯穿于个人发展的一生。在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多人从小学时代就开始了职业角度的自我探索,这种从小学到大学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他们的职业选择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及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我国,学生只有在大四就业时,学校把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同时开展,大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有限。据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的一项关于“你什么时候接受过系统地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调查显示:“从来没有过的”占80.98%, “大学期间”占15.9%, “高中期间”占3.12%。这就表明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形成系统,在小学和和初中阶段目前还是空白。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环境缺失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购买率低。据调查,社会上86%的人对职业规划有过了解,但仅有8%的人接受过职业规划服务,购买率仅为9.79%。其次,高校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氛围。在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背景下,高校关注更多的是“进口”和办学质量,对“出口”的关注却并不够,投入得也少,领导的不重视,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及其工作开展的环境。最后表现在家庭教育上。在我国,家庭教育以灌输为主,以“严”著称。孩子从小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所有的兴趣和价值观都是父母和社会强加的,在孩子最初成长的家庭环境里缺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环境。

二、完善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舆论宣传

在我国现有的文化背景和氛围下,要顺利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政府和高校必须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舆论宣传。政府的首要工作是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工作的开展用法的形式规定下来,形成于政策或法规,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法可依;其次是鼓励民间机构创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培训机构,弥补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的不足;第三是利用官方媒体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宣传力度。而各高校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好职业生涯机构的完善、课程的开设和咨询等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工作;通过校园网、校报、广播站、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竞赛等方式或活动宣传职业规划的内涵、意义和作用,借助“第二课堂”,利用寒暑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经历。

(二)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个新事物,人们对其理念、内涵和外延并不理解,以致于人们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要正确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必须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笔者认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正确认识主客观基础之上的一个长期坚持的自我探索过程。第二,职业生涯规划重在实践。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就是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落实为实际行动,不断接受社会、企业组织和他人反馈的信息,对自身的职业体力倾向、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予以全面科学的衡量与评价,实现择业观从“我能干什么”的理想型向“我会干什么”“或我适合干什么”的现实型转变。最后,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体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要帮助个人正确认识自己,充分了解了内外环境有利和不利因素情况下,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使自己的规划符合自己的兴趣,符合社会的需要。

(三)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效率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系统、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不是就业教育内容的简单拼凑,它应该有自己的体系。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是教会大学如何进行学业规划、如何开展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生涯路线和目标设计、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等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级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离不开小学和中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铺垫,这就是说要成功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应在中小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启蒙教育。笔者以为小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教育活动来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和正确的职业理念,让他们对不同的职业有初步的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理想。中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形成职业理想、制定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和方法。 转贴于

(四)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加强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

1.建立和逐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

要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首先是成立一批“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我们可以通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力量建立一批“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以满足目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要。这些第三者非赢利性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的存在:第一,可以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培训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二,通过政府的资助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测评工具;第三,可以通过提供职业信息服务、开展职业咨询服务、进行就业市场指导等活动,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其次是要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内部职能机构。

2.培养一批专业、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培养非常关键。一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接受培训后,笔者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专业素质:(1)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方面具有较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较开阔的视野以及一定的实战经验。(2)具有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两方面。学习能力体现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总结的能力。工作能力主要是体现在能够创新,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的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提出新的可行性的规划方案。(3)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具有充分的自信心、控制情绪的管理技巧、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

3.加快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是核心。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设置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至关重要。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前瞻性、确定性、开放性、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高校可以依托自身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大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教育课程,其次,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更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一个企业和企业职员的生涯规划经历、过程、经验和教训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最好的内容。高校和企业联合开发课程,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最新的生涯规划成果、经验教训、管理理念进入教科书,使学生获得最前沿、最实用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与创业开发课程,高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师也得到了训练,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最后,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教学要改革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知识在黑板上写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行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法,环境意识教学调查法,模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实践法,比如写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社会实践等。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①蒋嵘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

②梁国胜、燕雁,《大学生就业遭遇职业生涯管理难题》,《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26日。

学生会工作规划范文11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1职业规划辅导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

新生入学后,学校会组织集中的生涯规划指导,帮助新生制定四年的学习计划。这一做法的出发点很好,却忽视了规划本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进行调整,有的放矢地制定目标计划。高校针对毕业生进行的短期职业规划指导,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准备就业材料、提高就业技巧。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却忽略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2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形式单一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多采用专题讲座和课堂辅导形式,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课,内容偏重于常规理论的介绍和对就业形势的分析,较少考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定需要,指导效果不佳,很难在学生中产生共鸣。同时,现有指导内容更新速度较慢,缺乏市场性和实时性。

3大学生缺乏主体意识

大学生们受到长期的传统教育,很少有时间去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问题。进入大学,有了自由空间,却也让新生们感到没了目标,学习缺少了动力,更不用说对自己进行合理规划了。大多数学生还停留在原来被安排一切的状态中,被动地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中来,他们只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接受者,而不是真正的主体。

4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不足

许多主动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学生们,对于它本身的意义也不甚了解。第一类学生以进入大城市、名企业为目标,追求高收入、高地位,在大学期间参加了许多学生活动,锻炼了自身的能力,为自己的简历增色不少,但最后找到的工作却未必符合个人的最优发展目标;另一类学生盲目地对自己进行多方面的规划,比如考研、出国、工作,力求达到尽善尽美,到头来却发现自己一事无成。

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优势分析

1个人背景优势

现职高校辅导员大多由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担任,且以本科生和硕士生居多。他们在年龄、学历和生活经历上和大学生们十分接近,可以说,他们刚刚经历了大学生要经历的一切,包括进入大学校园时的迷茫、选择职业时的犹豫不决,相似的经历使得他们与大学生之间有了较多的共同语言。在平时工作中,辅导员可以用学长学姐的身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便于在实际工作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与现实的指导意义。

2工作优势

如上文所说,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必须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而辅导员是与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接触最多的,他们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都与学生有关,学生也会在第一时间向辅导员寻求各方面的帮助。因此,辅导员可以利用平时的工作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一次谈话,一遍走访,一场班会,都可以成为辅导员进行指导的有力工具,帮助大学生在平时就树立起规划自己未来的意识,做好阶段性的规划。这种指导的作用不是简单几次讲座、辅导能比的。

3资源优势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除了需要技巧和方法之外,更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包括对学生信息的积累和对相关工作经验的积累。就前者而言,辅导员可以收集到与学生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专长能力、社会经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资料有助于辅导员开展针对性强、兼顾学生个性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后者而言,辅导员直接参与就业工作,有机会了解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能够收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案例,他们可以将现有指导的效果与之前进行比较,对现有规划进行不断的完善,帮助学生作出最有利于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辅导员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专业化水平较低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人员,不仅需要从宏观上能够把握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各行业的就业动态,也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许多高校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此领域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不够大,导致辅导员只能在入职培训、教师资格考试中接触到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内容,而且只是停留在表层的理论基础上,对于实际的应用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达到专业的水平。因此,现有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沟通。若要进行专业引导和规划,则会显得力不从心。

2精力有限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贵在平时,贵在坚持。辅导员与学生有较多的接触机会,可以第一时间帮助学生做好规划,具备工作上的优势。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正因为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工作繁杂、琐碎,内容涵盖方方面面,整天埋头于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应付各个部门的检查与任务,工作压力已经很重,很难再有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规划指导,这也必然导致指导效果大打折扣,很难发挥辅导员应有的作用。

3系统性缺乏,个性化指导不足

现阶段,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主要停留在思想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心理疏导等方面,且大多是零散的,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的,呈现出重复性和阶段性。辅导员虽然也会建立学生档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指导,但因自身专业知识、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很难深入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另一方面,由于辅导员队伍变动较大,学生自入学到毕业可能会有多个直属的辅导员,因此就很难对学生开展贯穿四年学习生活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指导缺少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四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辅导员素养,加强专业化水平

鉴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专业性,高校须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力度,创造更多培训与实践的机会,为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领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政策推动和制度保障。最近几年,许多高校鼓励辅导员参加KAB和SYB培训,这就是很好的做法,值得推广。

作为辅导员自身,更应该主动加强学习,除了要在工作中不断进行积累,做好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强化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之外,也要注重自身理论修养的提高,积极参加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举办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与交流学习,掌握社会动态信息,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当中,使得自身具备开展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的专业能力。

2开展全程指导,分年级有重点进行教育

辅导员应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避免规划指导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通过课程教育、日常指导、专业咨询等方式,将指导寓于平时,激发不同年级学生的参与热情。

大一学生需要适应和转变,辅导员应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鼓励学生听取相关的讲座和辅导,加深对自己专业发展方向的认识,为确认职业目标打下基础;大二学生处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辅导员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锻炼能力,提升素质,使其能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与能力初步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大三学生的职业目标逐渐明确,辅导员应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本专业发展状况,做好心理准备,增强就业的主动性;大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时期,辅导员除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帮助学生实现生涯目标之外,要特别注重做好学生的心理调整工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抵御挫折的能力。

3加强个性化指导,注重个体差异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需要注意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要求辅导员在进行指导时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与最大的潜能的发挥。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信息的采集,充分利用资源,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与指导。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如职业测评体系、专家咨询等,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职业兴趣、个性特征、动机需求,使他们能尽早树立起职业规划意识;建立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档案,记录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利用这些信息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身生涯规划,逐步完善生涯目标;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相关讲座普及理论知识之外,辅导员应在平时工作中逐步开展个性化咨询活动,以专业知识和个人经历来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辅导员还需注重对特殊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4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围绕职业生涯规划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如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职业角色扮演、职业心理测评、大学生科技节等,为学生创造实现自我、实现目标的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校要在寒暑假和平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活动,辅导员亲自带队,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帮助学生。

学生会工作规划范文12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共识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同样也是推进__规划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行动指南。我们紧密结合__规划工作实际,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形成了八点共识: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解放思想,拓宽规划思路,转变规划理念。只有在规划理念上胜人一筹,才能在城乡发展上先人一步。为此,要进一步树立科学规划的理念,深入开展规划战略研究,对人口布局、空间布局、交通布局、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城市文化特色营造等问题进行持续动态研究,促进城乡资源配置最优化、利用最大化。进一步树立绿色生态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妥善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实改善和保护全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城市的科学发展首先要有科学的规划作为蓝图。规划工作者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先行者,也是城乡建设发展的引领者。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又好又快地发展。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规划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就是要确立“人本”思想,着力转变思想观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生存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讲科学、重规律、谋全局、想长远,促使规划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切实维护城市的长远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规划实践最大化地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城市和乡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城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发挥规划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公共政策作用,统筹城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重点要统筹安排城市和村镇布局,统筹安排人民生活、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集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规划过程中深入实施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力争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依据产业特色,科学调整生产力的布局,促进人才集聚、产业集聚、空间集聚,营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实力。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依法管理。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章程,既有法定的强制性,又有执行的周期性,一切建设项目必须在规划的框架内进行。因此,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关键在于规划的真正落实。必须依法开展城乡规划编制,严格执行各项规划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监管,确保城乡规划得到有效实施。

7、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推进机制创新。规划机制创新,是推进规划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规划工作的特点,进一步创新规划编制体制,加大设计市场开放力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升规划编制质量。进一步完善规划审批机制,细化规划会审、规划公示和听证机制,促使规划项目审批制度化、规范化,实现阳光规划。进一步严格批后监管机制,实现全程技术监管、逐层逐步核验,确保规划落实不走样。进一步健全违法建设查处协作机制,密切与建设、城管等部门的协作,切实遏制违法建设行为。进一步健全城乡规划考核机制,落实奖惩措施,增强规划考评比重。进一步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适度推行竞争上岗、择优提拔,营造有作为就会有地位的工作氛围,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队伍建设。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规划人才队伍是服务__科学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利益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规划工作从方式、体系、内容、领域和特性都已发生了变化,正在逐步从物质规划到综合规划、技术领域到非技术领域转变,这些都对规划人员的知识结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规划工作者不断加强学习、转变理念、优化服务,创新举措,切实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统筹兼顾的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为服务__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党的十六大以来,__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路子。尤其是规划局成立以来,局领导班子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新__的战略目标,健全规划编制体系,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和调控作用,使规划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特色日益彰显,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1、以先进理论为导向,规划意识进一步增强。在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规划处于“龙头”地位,是政府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手段。城市发展的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理念和眼光往往决定着所

在城市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因此,我局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系统学习现代城市规划的最新理论、基本知识、法律法规,认真吸收借鉴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努力做到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水平建设和发展。同时,为让更多人了解规划、遵守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我局结合《城乡规划法》实施,广泛开展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普及城乡规划知识,定期编印《城乡规划知识读本》,将相关业务知识传授给基层。举办形式多样的规划法规知识讲座和业务培训10多场次,规划网站年均点击率达1万多人次。市民的规划法规意识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全社会对规划的关注和支持度不断攀升。2、以引领发展为理念,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要实现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根据城乡规划全覆盖的要求,相继开展了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到各镇总体规划的修编调整工作,开展了市域建设与非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类控规、详规、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及村庄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重点编制了北大街古民居保护和南当铺修缮规划、__市历史文化轴线概念规划、__市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设置总体规划、__大道两侧街景整治及坝口广场的改建规划;完成了河西街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集镇至2020年的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启动,溱潼、娄庄、白米、苏陈、华港、梁徐、兴太、淤溪等8个镇已经完成,另外有6个镇完成初步方案。集镇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全市完成18个地段的控规修编和44个村庄的建设规划,市区和集镇所在村以外的所有村庄都有了村庄规划,村庄规划进村部工作基本完成,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3、以改革创新为手段,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一是规划设计竞争机制不断健全。通过完善规划编制招标、邀标及委托管理机制,逐步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加强了与高资质、讲诚信的规划设计公司的联系与合作,有效提升了规划设计水准。二是规划论证决策机制不断完善。我们围绕健全和完善各个层面的规划决策机制做了大量的工作,市委出台了《城乡规划分级议事规则》,对各个层面的议事范围分别作出明确,实现了城乡规划三级审批管理,对城乡规划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和决策。局坚持每周五办公例会制度,及时对规划行政许可、违法建设查处、建设项目批后管理等相关事项进行审议,每次例会均形成详实的会议纪要。工作中努力拓宽专家学者及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的渠道,凡涉及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建设项目都坚持向专家和社会征求意见,切实做好规划公示工作,努力实现规划决策的科学、民主、高效。20__年共发放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63份,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84份,发放单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80份,发放个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2份,审核规划方案76份,组织规划论证会9次,规划公示50次,出具规划设计要点74份,批准各类建设申请63份,无一差错。

4、以阳光规划为目标,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狠抓规划公示。进一步完善了规划和项目方案批前公示、批后公布、公开查阅等操作程序,健全了网站公示、工程现场公示等操作举措,切实增强了规划的透明度。二是健全社会监督。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切实履行规划实施情况报告制度。主动接受公众监督,广泛征询和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确保规划科学、合理、民主。三是加强项目批后管理。实行项目管理责任人制度,严格把好放线关、验线关、竣工验收关,严格建设工程全程跟踪管理,确保规划意图正确实施。四是强化规划执法监察。去年共立案查处违法建设390多起,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193份,现场拆除违法建设343起,面积达13193平方米。规划执法刚性明显增强。

5、以高效服务为宗旨,作风效能建设进一步推进。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努力打造学习型团队。认真办理 “两会”提案、建议,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去年共办理两会提案和建议10件,满意率100%;答复和处理人民来信45件次,办结率100%。积极树立服务品牌,主动把服务意识融入工作各个环节。注重破解历史遗留问题,优化投资环境。由于历史原因,许多中小企业建设项目的规划建设手续并不完善,导致企业无法办理抵押、贷款等运作的困境,我局急企业所急,创新思维,把握现有政策规定中强制性的要求,对非强制性的要求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为中小企业未批先建项目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据统计,去年以来,已有近120家企业补办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涉及面积超过24万平方米。围绕全市重大项目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确保不因规划问题影响项目落地和建设。坚持旧城拆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超前介入掌握情况,提前做好规划红线的绘制,同时对建设单位办理规划手续,特事特办,随到随办,在确定拆迁范围后,实行规划红线与规划条件同步进行,积极支持城市建设。切实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对全局各项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完善。同时,加大了制度执行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去年我局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作风建设“先进单位”,局行政许可科被评为“先进科室”。

近几年来,我局围绕科学发展的要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肯定。但对照形势的发展以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在规划理念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深,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规划的战略思维和创新意识还不够强,服务科学发展的思路还需进一步理清;在规划的决策上,无论是规划的编制,还是规划的审批都还存在薄弱环节,对城乡统筹问题、文化传统保护、新农村建设等还缺少深入研究与系统规划,规划水平有待提高;在规划的实施上,规划跟着项目走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书两证”的管理仍然比较薄弱,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还缺乏有效保护,管线综合建设问题突出,基础设施配套薄弱;在规划的监督上,规划的社会大监督体系还不健全、规划公示的程度还不够;在规划管理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部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一些制度执行不力,工作运转和衔接不够顺畅,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在规划执法上,一些地方违法建设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执法监察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深刻剖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因素主要有:

一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规划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各种矛盾更加集中。规划局的成立和市民规划意识的提高,使全社会对城乡规划工作有了更高的期待;在__转型发展的新阶段,规划工作的标准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加艰巨。

二是缺乏固定的规划公示场所(如规划展示馆),以及与市民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许多规划无法进行详尽展示,广大市民群众很难直观地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规划公众参与程度和规划透明度不够强。

三是人员配备明显不足,专业人才比较紧缺。我市仍缺少对重大项目进行会审的的专家库,仅凭相关部门进行会审,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很难得到保障。同时,由于受镇财力影响,部分镇村规划编制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结合历史原因,各镇普遍存在规划编制数量偏少、覆盖深度低、设计水平档次低的状况。

四是面对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各管线行业主管部门虽然都已经编制专项规划,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建设计划、建设资金、行业规定等因素,缺乏统筹协调,管线与道路同步建设困难重重,道路重复开挖现象时有发生。

五是规划控制意识不够强,有的领导干部仍然将规划停留在“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意识状态,对城乡规划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及其公益性、强制性认识不足。一些群众、企业规划法规意识淡薄,各类违法建设时有发生。

主观因素主要有:

一是学习钻研不够透彻。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理解还不全面和深入,对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方法,掌握运用还不太好。还没有完全上升到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灵活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处理规划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是规划研究不够深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够,对一些问题在认识上被动转变多,主动转变少;对城乡建设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不够,对新形势下做到统筹兼顾以及一些焦点难点问题的处置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

三是规划理念不够成熟。在城乡一体化规划中,未能很好地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城镇规划的关系,城市和镇村、镇村和镇村之间协调性不足,影响和制约了城镇的发展空间。有时会因急于引入某些项目而受到来自各层面压力的影响,动摇规划理念,在招商过程中迁就建设单位,坚持大原则放低小要求,导致有些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不够协调,一些重要资源缺乏共享,影响了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规划管理不够精细。在大量业务工作的压力下,放松了对规划精细化管理,在技术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拘泥于个案的处理,对规划创新考虑较少,科室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影响了规划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是规划编制不够及时。城市和镇总体规划修编后,详细规划、专业规划设计相对滞后,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布点规划尚未完全编制,规划区的整体功能不够完善,城乡建设规划依据不足。同时,由于对上级政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不足,上位规划和下位规划衔接不畅,导致规划频繁修编,规划的稳定性和严肃性得不到保障。

六是规划刚性执行不够有力。规划监察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缺乏经验,对有些刁钻、蛮横的建设单位监察还不够深入,执法还不够彻底。由于处置立案、定性、裁量等法规程序繁琐,影响了处罚效率。加之执法人员相对较少,与城管和相关监察部门缺乏联合执法的有效机制和对策,局部地区违法建设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严重影响了规划的刚性和权威。

七是机关作风建设成效不够明显。领导班子成员针对行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基层,分类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不够。局机关在服务基层方面,仍存在办事拖拉、效率不高的问题,存在纪律松弛、作风不够严谨的问题,存在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存在工作不细、作风不实的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们将在下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中,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改进。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把先进的思想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科学规划的先进理念,促进规划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全市城乡规划工作的各个方面。

三、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给各行各业,无疑也给城乡规划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但机遇和挑战、利和弊都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深刻认识和把握住危机中的先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性载体建设力度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主要手段。我市城乡规划工作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正确把握新机遇,紧紧抓住城乡统筹发展这根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服从服务又好又快发展这个大局,按照以人为本、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提升城乡规划编制水平,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坚定不移地加快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使城市和农村、新城和老城、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保护等各个层面、各个板块的发展得到协调推进,为实现全市“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下阶段,我局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措施是:

1、强化学习,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局机关党的理论武装的首要内容,切实抓好全局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培训工作。采取个人自学、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全体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素质。

2、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规划决策水平。深入开展规划战略研究。加强对空间布局、交通布局、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生态保护、城市文化特色等持续动态跟踪研究,促进城乡资源配置最优化、利用最大化;深入开展城市重点区域规划研究。加强城市重要地块的城市空间、城市景观、城市风貌的规划研究,努力体现现代化城市新的品位;深入开展规划政策研究。洞察国内外规划实施的新标准和新技术,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市的城市设计要求与技术规范,

发挥城乡规划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政策作用。3、突出重点,进一步推进规划多层次覆盖。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规划年”活动,全力推进各类规划的编制和深化工作,努力实现城乡规划的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覆盖。今年将开展编制各类控规、详规、专项规划等。一是全面启动第五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此轮规划必须对城市发展方向、城市规模、用地空间拓展及布局等重大课题给出明确的论断,影响极其深远。力争年底之前完成总体规划纲要论证,基本确定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和主要内容。二是完成人民公园改造规划方案、坝口广场改造及北大街古民居保护工程规划方案和天目山遗址公园及周边路网建设等专项规划。邀请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高质量地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完成溱潼小城市总体规划、古镇水上游览路线规划以及历史文化名镇规划。四是加强集镇总体规划的修编, 6月底前要完成规划时间至2020年的全市集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加强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各镇的工业集中区、重点地段和近期建设地段完成控规的编制工作,加强街景和建设工程详细规划的设计工作,注重建筑立面造型的研究,提高小城镇的建设品味,加强小城镇特色设计,放大规划的引领效应,着力打造我市小城镇建设的品牌形象。

4、创新举措,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一是加强规划编制管理。制定年度城市规划编制计划,密切与相关部门的联系,统筹计划的有效落实。二是加强规划实施管理。严格规划会审制度,把好“一书两证”发放关。严格项目批后管理,促使规划意图顺利实施。三是加强规划监督管理。细化规划公示和听证等操作程序,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拓展宣传渠道,为公众参与规划提供平台。四是加强规划监察管理。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健全违法建设预防、发现和联合查处的工作机制,完善乡镇规划考核制度,切实提高规划刚性执行力。

5、注重更新,进一步提升规划信息化水平。一是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加快开发建立机关各科室与中心窗口间的电子报批系统,实现零距离对接和一站式服务,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完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加强对规划基础资料的修测、收集、整理、补充及更新入库管理,切实提高城乡规划管理和行政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三是按照建设“数字__”目标,加快三维仿真及规划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建设进程,为城市规划科学决策提供技术保障。

6、主动服务,进一步加强规划作风和效能建设。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规划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努力提升规划管理水平。进一步突破人才“瓶颈”,推行干部交流轮岗换岗,健全人才锻炼成才和激励机制,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抓好学习、培训和规划调研,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市“万人评机关”活动为契机,落实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从制度上推动作风的转变,力争万人评机关位次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次实现进位。三是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大力支持机关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团组织,围绕局中心任务和党支部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广泛开展多种形式、有益干部职工身心健康的活动,营造奋发有为、团结和谐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四、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能力建设,着力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以提高领导水平为核心,以强化教育培训、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改进领导作风、健全科学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着力在以下六个方面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牢固树立与时俱进、不学习就落伍的观念,争做学习型、知识型、业务型的领导干部。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加强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学习,修订完善党组集体学习计划,每月集中一次中心组理论学习,切实提高政策理论素养。认真制订个人自学计划,确保学习时间和效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理论学习与提高规划工作水平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改善知识结构,创新领导方法,不断提高科学思维、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能力,力争成为政治思想水平高、精通业务的领导者。

2、加强思想沟通,增强班子团结。充分利用民主生活会的形式,加强班子成员间的思想交流。注意把学习党的重要理论、党的先进性教育和民主生活会结合起来;把汇报工作与思想交流结合起来;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起来。既坚持原则,又不固执己见;既敢于批评,又不纠缠恩怨;既相互谅解,又不背后拆台。注意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做到有意见及时交换,遇到难题随时通报,有反映及时提醒,形成一个讲团结、顾大局的管理集体。

3、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坚持把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促进机关管理走上有序化规范化的轨道。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办事程序,形成责权分明的工作机制。增强党员干部谋事干事的自觉性,推进机关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4、坚持民主集中,提升决策水平。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管全局,议大事,凡重大决策应坚持由局务会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既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工作分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又要关心全局,积极参与,维护执行领导集体的决策和决定。从讲政治的高度正视矛盾,不回避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关系。

5、切实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局领导班子带头坚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深入基层,实地调研,注意听取基层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努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管理和服务中主动为基层和群众着想,融管理于服务之中。特别是在行政许可及为基层和群众办理其它规划事务方面,把握现有政策规定中强制性要求,对非强制性的要求结合实际大胆创新,为基层创造发展的条件,进一步促进服务理念的提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要为基层着想,在行政许可、规划选址、规划设计、规划信息、工程规划管理、规划监察等方面,尽量缩短审批时间,主动把服务意识融进工作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