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02 09:57:3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范文1

一、关注语言的超常组合,感悟“言外之情”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一套语法规律来组织。但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存在一种特殊的现象:利用词语之间的超常组合体现言外之意。《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作者突破常规,巧妙搭配,让“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词语组合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内,如同注入了一种新的生命力,使整个语言表达发生转变,出现意生言外的艺术效果。课堂教学片段如下。

师(板书“鲁迅”):关于鲁迅,同学们知道多少?

生: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文化革命的主将!

师(板书“先生”):请同学们齐读――“鲁迅先生”。这是人们对他的“尊称”。(板书:“敬”)

师(板书“我的伯父”):请读――“我的伯父”。感觉到了什么?

生:亲切。(板书:“亲”)

整个课题板书成:18.(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敬)

师(指着板书):从这个课题中你们悟到了什么?

……

以上片段教学的成功,在于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咀嚼词语,进而关注他们之间的超常组合,触摸深藏在“我”心底的那份极不寻常的言外之情――对伯父的“亲切”“尊敬”之情,形象地感知语言的“弦外之音”。

二、关注语言的含义变异,传递“言外之力”

文学语言的“言外之意”可以理解成语言的多义性,但这种多义并非暧昧含糊,而是丰富含蓄的。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段写鲁迅先生与“我”谈读书的内容。当鲁迅先生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与人物时,“我”由于读书是不认真,只好“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此时,“鲁迅先生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里的“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表面上是风趣地表扬自己,言外之意是在婉转地教育“我”读书要认真,不能囫囵吞枣。这是利用语义变异来传达含蓄之义,寄托言外之意。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语言的深意,笔者在学生惟妙惟肖地模仿伯父的样子读了句子后进行了引导:现实生活中,若是我们这样读书,大人们通常会怎么说?学生们十分自然地还原生活中人们的常态言语:“读书囫囵吞枣,这不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吗?”“这不在胡扯蛋吗?有你这样读书的吗?”经过这样的还原,句子的言外深意不言自明。但是,教学环节并没有因此结束,教师出示课文原句:“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然后问道:“从中,你悟到了什么?”学生众说纷纭,对于句子的言外之意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之简洁出人意料,但从课堂实际情况看,学生对于语言深意的感知,言外之意的传递又是那样到位。这一切源自于教师对言外之意的关注以及教育规律的把握。

三、关联语言的临时赋义,品味“味外之旨”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还有一处精彩的对话描写,即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时,“我”与伯父的对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伯父结合自己的遭遇临时赋予“四周黑洞洞”“碰壁”以特殊的含义。相反,年幼的“我”却天真直白地道出它们的本意。小学生的年龄与“我”相仿,要真正理解““四周黑洞洞的”“碰壁”的“味外之旨”有一定难度。此时的教学可以运用丹・斯珀伯和迪尔德尼・威尔逊在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的“关联理论”。这个理论从心理学的认知角度研究人们对语言的言外之意的理解,将人们对语言的理解过程看作一个明示――推理的心理过程。他们认为读者可以根据语言的内容、语境以及各种暗含,对话语产生理解。教学中,教师借助信息化手段,出示介绍旧社会的文字、图片及影像资料,让学生深刻认识鲁迅先生当时处境,然后向学生们解释鲁迅言中的“碰壁”的实际含义。进而关联“我”的年龄、阅历等因素,让学生明白“我”言中的“碰壁”。相比之下,更显“我”的天真可爱,伯父的风趣从容。如此教学,让语言的“味外之旨”大放异彩。

四、聚焦语言的特写效果,分享“韵外之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咬文嚼字;语文教学;教育

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是什么?毫无疑问,应该是辨字释词,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显露教师“内功”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功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做到卓有成效地辨字释词?让学生照搬、照抄和照背字典显然行不通,这需要在“咬文嚼字”上狠下功夫。

一、“咬文嚼字”的教学体现

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很好地做到把“咬文嚼字”同“课文情境”和“片段练习”紧密结合起来,语文教学就可以实现艺术与效果的双赢。

(一)“咬文嚼字”与“课文情境”相结合

新课标要求,“在阅读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如何让学生结合课文情境,进行有效的学习呢?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追悼”是什么意思呢?学生通过朗读不难发现在这段话中作者使用了“致敬”、“痛苦”“送挽联”、“送花圈”等词语,这些都是追悼的具体内容,表达的是对死者的怀念之情,“追悼”的意思不言而明。接着往下读,“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里又出现一个词“吊唁”,学生发现“吊唁”和“追悼”有相同的意思,那就是二者都表示对死者的怀念。这时候,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吊唁”还有一层意思是什么吗?学生回过头,上下文反复比较,就会发现“吊唁”同时还对死者的家属表示安慰。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了“追悼”的意思,而不必通过查阅工具书知晓,追悼“表示沉痛地怀念之意”,尽管这样也可以体会得到,但是“致敬”、“痛苦”“送挽联”、“送花圈”等词语已经准确、形象、充分地表达出了它的意思,并且还让学生知道了“追悼”的具体形式。

这样的“咬文嚼字”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记住了词语的意思,体味了词语的感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到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运用。

(二)“咬文嚼字”与“片段练习”相结合

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作者在形容拉车的车夫时,使用了一个词“饱经风霜”。通过查阅工具书,学生知道了“饱经风霜”的意思是,“形容经过很多艰苦困难”。这样的解释对学生而言比较模糊,到底“饱经风霜”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学生很难弄清楚。这时候,如果老师“平地起奇峰”,“请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几句话描述一下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怎样的。”学生都完成以后,老师请同学分别把自己的片段与大家分享,不乏精彩的描写,“这位拉车的不过三十多岁,可看上去足有五十多岁,脸黑黑的、瘦瘦的,布满了一道道的皱纹,眼圈深凹了下去,眼里充满了血丝,看山去像一个霜打的茄子”。从学生的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饱经风霜”不仅理解了,而且通过他们丰富的、形象的、准确的想象,使得这个词语的内涵在学生的头脑中“活”了起来。

只要做到把“咬文嚼字”与“课文情境”和“片断练习”有机结合起来,语文教学就能实现艺术与效果的双赢。

二、“咬文嚼字”的意义体现

通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个教学实例,我们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咬文嚼字”必不可少,它至少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咬文嚼字”可以有效避免语文的异化

由于对新课标的曲解和误解,现在的语文教学不少甚至可以说具有一定规模和级别的公开课、参赛课、示范课异化成为了政治课、故事课、活动课等等,表面热热闹闹,实际却失去了语文的味道。如果坚持“咬文嚼字”的原则,就可以回归文本,聚焦语言,真正做到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从而避免语文异化情况的发生。

其次,“咬文嚼字”可以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范文3

一、品味细节,突破教学重难点

有的细节描写虽然质朴无华但却蕴含深意,饱含感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揣摩课文中的细节描写,透过字面去体会、品味其中的深刻内涵,来达到突破文本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如《一夜的工作》中: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这是描写工作劳苦方面的一处细节描写。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之一就是体会不辞劳苦、认真的工作态度。在教学这一细节描写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是怎样批阅着一尺来高的文件的?

生:“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些什么。”

师:这意味着什么呢?

生:我觉得如果是普通的浏览的话,就不会一边看一边思索着,还问我一两句。

生:“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师:为什么要划一个小圆圈呢?

生:因为他看得很仔细,他要把这句话记在心里。

师:只有这样才叫“审阅”。还有哪些地方反映了的夜间工作?”

生:“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他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如果是看一下就好了,就会马上把稿子给“我”,但是他是细细地看,慢慢地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师:说得好,相当长的时间才看一份文件,这才叫——

生:审阅。

师:还能从其他地方看出来吗?

生:“总理招呼我坐到他的写字台对面,让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稿子,这是被咨询的意思。”我想这句也是,如果是普通的浏览,就根本不需要我来,就直接看一下就可以。

师:对呀,你们所说的这一切,表明总理看一份文件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极其的不容易啊,来,我们一起读这几句话。

生:(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划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审阅啊?

生:“认真”、“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极其认真”。

师:是啊,同学们,总理这样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极其认真地审阅的仅仅是这一份文件吗?

生:(齐答)不是。

师:从哪里能看出不是一份文件?

生: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的工作非常辛苦。

通过体会、品味,学生懂得了工作的劳苦,体会出了作者对的敬仰之情。

二、诵读细节,内化学生人文素养

有许多细节描写是文本的精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反复诵读这些细节描写,使之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精神品质的“滋养品”。

如《学步》一文,“学步”和“寻路”这两个部分中“儿子”学步的过程以及寻路的情景都是细节描写,抒发了浓浓的父爱。在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勾划出与你学步时情景相似的句子。

师:将“你”改成“我”,以“小时候,我是这样学步的……”句式开头,自己读一读并进行交流,然后请同学们以朗读的语气表示真实的体验并配以完美的句子。

师: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如何?

生:自豪、兴奋、勇敢、新奇、坚持不懈……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请用体会到的语气读给同桌听听。

在诵读中感悟出细节描写的精妙,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道德观念,学生不但轻松地学习了这篇课文,而且让情感潜埋在心灵深处。

三、仿写细节,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细节描写蕴含了作者的经历和经验,透露了作者的喜怒哀乐,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教师要处理好文本细节,或聚焦,或放大,体会文字的精妙,进行拓展练笔,把仿写文本细节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作者周晔用大量的笔墨对伯父救助人力车夫时的动作进行了描写,“扶、蹲、半跪、夹、洗、敷”等词语,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人力车夫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学生用符号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然后组织学生上台表演“伯父救助车夫”这一细节,结合表演让学生对这些动词的运用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甲:我觉得“半跪”用得很精彩。因为,鲁迅先生是著名的大学教授,而车夫是一个地位很低的人,鲁迅先生却半跪着为他治疗,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就像他的亲人一样关心他。

师:这个同学能够抓住人物的动作来体会人物的品质,这种学习方法很好,其他同字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说一说你读书后的体会。

生乙:我觉得“扶”这个词也用得好。车夫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扎进脚底,非常疼,鲁迅先生想得很周到,把他扶上车子,让他舒眼点,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关心他人。

生丙:我从“洗”字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关心车夫,因为鲁迅先生怕他的脚感染,所以用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生丁:我从“敷”字也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关心车夫。他是认真地将药敷上去,而不是胡乱抹上去的。

师:我觉得同学在学习中能从人物的动作去体会人物的品质,这很好。实际上鲁迅先生关心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就是从这些动词中体现出来的。同学们平时在作文时,不知道如何通过人物动作的具体描述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个细节描写就是很好的例子。

学生纷纷拿起自己的笔,兴致勃勃地写起作文来。下课后,同学们都交出了让老师满意的作文。

学习细节和运用细节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吸收文本营养,激发习作兴趣的素质,学生的习作水平会因此获得质的飞跃。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细节 巧设 捕捉 珍视 妙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216-01

俗话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这是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认真仔细,注重细节,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同样要注重细节。因为,一堂课的流程就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连缀而成的。细节处理的优劣,不一定决定教学的成败,却能反映教学的质量。恰当的教学细节安排充满思辨与灵性,令人回味无穷,给人启迪无限把握细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法宝。

1 巧设细节,让学生兴趣盎然起来

在教学中要巧妙地“设计”细节,有些精彩教学细节表面上看信手拈来,是即时生成的即兴所得,实质上大多却是教师课前精心预设,蓄意安排。许多有经验的老师上课都会进行课前预设,特别是公开课、竞赛课。预设教学细节时,我们要精心创设每一个教学环节,包括教学情境、教学目标、问题探究、小组合作等,这些教学情境有时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时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达到教学所预设的目标。对课堂的细节进行了精心预设,才可能演绎出异彩课堂。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讯先生》这课时,板书课题后,作者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1)大家读了课题后想知道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提出:课文的作者是谁?作者与鲁迅是什么关系?(2)在引导学生回答出本文的作者是周哗,鲁迅是周晔的伯父后,作者又引导学生质疑、释疑:我们的姓都是与伯父的姓是相同的,为什么鲁迅的侄女却姓周呢?学生经过思考后又回答:“鲁迅”是他写文章时用的笔名,他的原名是周树人。(3)作者又引导学生质疑:鲁迅当时写文章为什么要用笔名,而不用真名呢?这一片断的教学,作者由课题着手,设计三个教学细节,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释疑,循序渐进,使学一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为后面理解重点句“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做好了铺垫,学生小手高举,小眼放光,思维的火花迸射四溢,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捕捉细节,让学生思维灵动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巧妙的“变动”,正是语文课堂教学发挥实效性的最佳策略。课堂上的一个个“变动”其实就是一个个教学细节。每一个细节既可以生成一次精彩,也可以毁灭一次精彩。教师不但要善于设计细节,而且还要善于捕捉细节,要用发展的眼光,激励的眼神呵护那别样的思维;用诚挚的热情,真切的态度关注每一颗稚嫩的心灵;用独道的冗解,聪颖的智慧,去发现、聆听、捕捉教学过程中的细节,这样才能留住精彩。

在教学《草原》一课时,作者在学习课文结束阶段特意设计这样一个环节;:作者写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话音刚落,许多学生积极举手发言:(1)告诉我们草原的景色很美丽;

(2)告诉我们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情谊很深。其中有一个平时不善于发言的学生说:告诉我们蒙古族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很强。可能这个答案有点“偏”,班上很多学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大家都用奇怪的眼光看着他。看到尴尬的情景,我灵机一动,立即对那个学生竖起了大拇指:“你真会动脑筋,你的想法非常独特,把你的想法大胆地告诉大家吧。”那位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那里的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很强,所以那里的空气才那么清新,草儿才那么鲜绿。我随即又号召全班学生给这位保动心体会作者感情和敢于发表独特见解的学生致以热烈的掌声,掌声给这位学生带来别样的心情,坐下之时,那喜悦神情明显带着几分得意之色,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更加高涨了。奇妙的细节捕捉,果思地进行引导,让此时的课堂创造出精彩的教学效果。

3 珍视细节,让学生的想象飞扬起来

课堂教学流程是由无数的细节连缀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的过程,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不容忽视。教师要养成珍视细节的习惯,只有珍视教学细节,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异彩纷呈。

在教学《春笋》这篇课文时, 作者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象:“如果你是小春笋,你的眼里还看到了什么呢?”学生纷纷踊跃举手。第一个学生笑眯眯地说:“我看见了老黄牛伯伯在树下悠闲地吃草,它还向我问好。”作者说:“你也向牛伯伯问声好吧!”第二个学生微笑着说:“我看见一位牧童在牛背上吹笛子,柳树姑娘在笛声中翩翩起舞呢!”作者说:“多开心呀,是不是特想

和它们一起跳舞呢?”第三个学生愉快地说:“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作者说:“老师也闻到了花

香。”……这些问答,正因为教师关注了孩童纯起的生活,关注了孩童纯真的心灵,语文教学才充满了温情的人性之美,才滋润了一个幼小的心灵,播撒了爱和希望的种子。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于动脑去思考,他们给出的答案也是精彩的。

4 妙用细节,让学生的收获丰硕起来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应注重积累这一细节,而读、说、写又是积累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并引导学生读与悟相结合,对每篇文章都能烂熟于胸。以课内带课外,背诵名言警句、诗句、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等等。以课外促课内坚持练说,说成语、说谚语、说生话百味、说新闻趣事,扩大词汇量。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能将一时没有内化的语言储存起来,预备好,待以后再吸收。这就使语言积累的时空得以延伸和拓展,可以说它是语言积累的“催化剂”。对教学细节的处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处理好一堂课中的细节,也就能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小细节中包含着大智慧,精心打造教学细节,让细节在语文课堂中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新华出版社,201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范文5

萧红(1911.6.2─1942.1.22),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1933年5月21日,她写出第一部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1935年12月,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在上海出版,一时洛阳纸贵,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从此步入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知名女作家之列。

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亲人冷眼待之的寂寞中,在对先前爱情的追忆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此后,萧红写出了长篇小说《马伯乐》,小说《后花园》,散文《小城三月》《北中国》《骨架与灵魂》《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九一八致弟弟书》等。

生命留痕

感情路上的跋涉

萧红的父亲将她许配给富商与小官僚之子、小学教员汪恩甲。她起初对他并无反感,两人经常通信。接触中她感觉汪恩甲有富家子弟的没落气息,想退婚去北平念高中,父亲坚决反对。最疼爱她的祖父死后,父亲逼她成亲,她便选择逃婚。萧红与表哥相聚,进入北平女师大附属女一中高中部。这一举动遭到两家人的反对,断了他们的生活费。萧红被迫回家,被父亲软禁。后来,她假装愿意与汪恩甲结婚,再次逃到北京。

战乱令百业萧条,不但求学成为泡影,求职也渺无希望。1931年底,萧红无奈去找汪恩甲,但汪氏家族已对她深恶痛绝,他俩遂同居于哈尔滨东兴顺旅馆。她曾经那么嫌弃汪恩甲抽鸦片,如今已是心灰意冷,两人一起吞云吐雾。汪恩甲的工资入不敷出,萧红却怀孕了。这时,汪恩甲也逃走了,旅馆老板想把她卖到妓院。

这时,萧军出现了,他想方设法营救萧红。正赶上洪水肆虐哈尔滨,旅馆被淹,萧红趁老板不在逃了出来。从此,她与萧军坠入爱河。这是萧红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这段蜜月期在两年后不可避免地结束了。萧红和萧军之间发生了冲突,争吵日益激烈,性格暴躁的萧军甚至动手打了萧红。

人物剖析

一个内心刚强的女性,在对待自己的感情时,总能表现出一种鲜明的个性。萧红,这个天才的女子,用最热烈的生命演绎出最传奇的爱情。短暂的自由让她也承受了生命不可承受的重负,但她内心的坚强却让她撑起了柔弱的自己。跋涉在情感的道路上,一次次的失意,也让她一次次地成熟。

生命留痕

萧红与鲁迅

1934年6月12日,萧红离开哈尔滨,同萧军一起流亡到青岛。11月30日,萧红和萧军在上海终于见到了文坛大师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喜欢萧红、萧军的纯朴爽直,而且萧红与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也一见如故。这次见面后,鲁迅为了给二萧在上海铺展一条从事文学写作的道路,又于12月29日以庆祝胡风的儿子满月为名,在梁园豫菜馆举行了一次宴会,把二萧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等左翼著名作家,并指派叶紫作为二萧的向导,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上海,加入到左翼作家队伍中去。后来又支持他们三人结成“奴隶社”,出版“奴隶丛书”。

1935年12月,第一次以“萧红”为笔名的成名作《生死场》,就是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的。鲁迅先生还亲自为《生死场》一书写了序,震动了当时的文坛。《生死场》的出版,不仅为萧红打开了上海文坛的大门,而且使她立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左翼作家之林。

人物剖析

每一个成功的人物背后,都离不开他人的支持与帮助。鲁迅的支持下,她用那充满鲜明爱恨的笔,写下了《生死场》这部闪耀着革命光辉的作品,从而引起了文坛的轰动。滴水之恩,终生难忘。在萧红的内心深处,对鲁迅先生有着一种无比的崇敬。是恩师的关怀,才激发了她创作的热情;是恩师的帮助,才成就了她一世的名声。那段时光,在她的心中应该是闪烁着阳光的,那是爱的阳光,深沉的敬爱。

生命留痕

艰难中坚持创作

1938年5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以下简称端木)在武汉结婚。8月,武汉战局紧张,人们纷纷撤退。夫妻二人也计划离开武汉,只是两人仅有一张船票。夫妻俩在沉默中各自思索,最终怀着身孕的萧红开口决定,端木先走。

端木离开武汉后,时有轰炸,萧红不愿孤独地守在小金龙巷,大着肚子前往汉口。当时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三教街的房子已住满人。萧红说,自己可以睡在走廊楼梯口的地板上,她不容分说买来一张席子就地躺下。萧红当年就是在那里,怀着七八个月的身孕,打着地铺,却和大家谈笑风生,还写完了小说《汾河的圆月》。

9月,船票终于买到。萧红抵达重庆,与端木会合。之后两人远赴香港。在香港,萧红写完在武汉开始动笔的《呼兰河传》并写作《马伯乐》,书中以幽默笔触描摹逃亡到武汉众人的仪态及心路。但《马伯乐》终于没有写完。

人物剖析

一种执着的品质,会支撑起一个人的精神,使其即使身处困境也不会沉沦颓废。创作,是萧红的生命支柱,艰难的环境,也没有影响她创作的热情。武汉告急,端木离去,她挺着身孕完成了《黄河》等多部小说;独守汉口,打着地铺,她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完成了《汾河的圆月》;流浪香港,暂得安宁,她又开始了《呼兰河传》和《马伯乐》的创作。应该说,她短暂的一生都是用来创作的,她用她那充满着深情的笔,写下了一段段历史和人生。她的坚持,她的执着,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了一段传奇,在读者心中留下了一片美丽。

生命留痕

误诊而逝,未能如愿安葬鲁迅身边

1941年12月25日,经过十八天的抵抗,香港终于沦陷了。十多天后,辗转躲避的萧红被送进跑马地养和医院。她被医生误诊为喉瘤,第二天即被送进手术室。萧红接受了一次痛苦的喉管切开手术。手术后,萧红病情变差,身体更加虚弱。由于伤口难以愈合,使她痛苦万分。1942年1月18日,端木和骆宾基将萧红扶上养和医院红十字急救车,转入玛丽医院重新动手术,换喉口的呼吸管。萧红已经无法再说话了。她用手势示意骆宾基给她取来纸笔,她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这最后一句话。

当日本人占领香港时,萧红在半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辗转在四家医院的病床中,捱不尽恐惧与病痛折磨,终于死在法国医院设在圣士提反女校的临时救护站。她本想葬于恩师鲁迅身边,但时局不允许。两个男人――她爱的和爱她的,把她火化了,1月25日的黄昏,按她想葬于海边的遗愿,将她掩埋在香港风景最优美的浅水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范文6

余同生教授在《语文教学的协同效应》一文中指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具有协同发展的特点,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某一种能力有缺陷,其他三种能力都会受影响。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大量听记、听说、听赏等多种形式的听力训练,同时调动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协同发展。

一、听写训练——语言积累的基石

听写训练是语言训练一种有效的方式。在教学中,应对听写这一传统训练项目进行开掘和创新,丰富其内容和形式,使之为学生所喜爱,又能有效地巩固复习。

我们不妨给听写词语“变变脸”,适当地进行情感的启迪,增加它的思维含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听中理解、听中巩固。教师可采用说意思写词语,说近义词、反义词写词语,描述的课文的语境写词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融合听写与词语的理解运用于一体。如,让学生听写“犹豫”一词时,我说:“‘果断’的反义词。”听写“朦胧”一词,我送给学生一些“友情提示”:“月光不明叫什么?两个字都有月字旁。”我常常会把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组成的词语放在一起听写,如“俊俏”“硝烟”“陡峭”等,以帮助学生归类和辨析。这样,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归类识记,充分发挥了听写训练的价值功能,让词语更为鲜活、丰满、深刻。同时,听词训练还要加强词语与文本的互动、互补,使听写与学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听辨训练——语感培养的捷径

所谓“辨”,是指在听的基础上对语言的分析。汉语语言中存在很多同音词、近音词,同义词、近义词,多义词等。同一个词语调、停顿或轻重不一样,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听辨训练要求学生根据汉语语音的组合规则和音高、音强、重音、儿化、语调、语速等变化的规律,联系具体的语境对听的内容辨音识义。如把同音字、异形字(词)放在不同句子中朗读,让学生听后作出选择或写下来;用不同的节奏、语气朗读一个句子,让学生分辨它的意思等。听辨训练可以渗透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第二自然段,学生个别朗读时,教师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应有的语气、语调和感情;同时要求听的学生仔细辨别是否存在错误或不足的地方,并予以纠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话辨音识义能力。这一段中有一句含义深刻的句子:“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伯父”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透出鲁迅先生的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又饱含了鲁迅先生对“我”的关爱。我用不同的语气朗读了这个句子,让学生分辨哪一种读法恰当,为什么要这样读。通过听辨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语感能力,并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三、听述训练——语言内化的助力

“听述训练”,就是为学生提供听的内容,如播放一段美文、一个故事或一则新闻,让学生听后把重点内容复述出来,锻炼学生听的理解记忆、分析概括的能力。听述训练需要学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耳脑手并用的协调运转的能力,能迅速而有效地捕捉声音信息。因此,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它是难度较大的听力练习。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听述能力,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这样才能使学生“善听”。在童话阅读指导课上,我给学生放了两遍《没有牙齿的小老虎》的故事录音。第一次听,我要求学生思考故事中出现哪些主人公,它们各做了什么事。第一次交流后,教师板书在黑板上。第二次听,让学生注意各个小动物说话的神态、动作、语气,听后再把故事复述出来。听述训练,可培养学生听话时正确理解别人的意思,听后能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捕捉语段中的关键信息,以提高了他们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听评训练——综合语用的沃土

听评训练,包括听老师讲课和同学的发言、演讲等,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进行评价。其基本程序是:听——记——思——说,是以听为重点的语文综合能力训练。如,我班常常开展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让学生听后对演讲的内容进行评价或质疑。扎实开展听评训练,能促进学生听中思考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辨析能力,使语言输入和输出都得到有效的训练,促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五、课外练听——听说读写共华章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听力练习也应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在课外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听、多想。如,学完《草船借箭》后,我把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部分章节的音频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课外听听,在发展听力同时增强阅读名著的兴趣。在平时看电视、电影或听广播时,注意播音员的发音、吐字、情感等表达方式。我们还鼓励学生留心身边发生的事,努力成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有心人。如,课前几分钟,谈谈自己感兴趣的新闻或生活见闻,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大量生动活泼的听说训练,实现听说读写的协调发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范文7

据此,我们可以明确词句的教学目标有两层:第一层是理解词义句意;第二层是品味词句。什么是品味词句呢?即在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句在课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词语、句子与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味这些词句在表达上的准确、优美、形象。

那么,如何落实词句教学目标呢?要达到第一层目标,常用的方法是: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要达到第二层目标,我常常采用比较法去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品出“味”来。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例来谈谈这几种比较法。

一、换词比较

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中,“浪花翠绿翠绿的,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中的“赶”,可以引导学生换上“接”字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看出:“接”是指前一层浪花过去了,后一层浪花跟上来:“赶”是指前一层浪花还没有过去,后一层浪花就追上来,起伏的节奏快,能显示出浪花的活跃。这样的比较体味,学生对“赶”用在这里的含义和表现力就理解得比较深刻了。

换词比较法,通过换上相近的词进行比较,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多进行这样的训练,能培养学生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换句比较

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中写小艇的样子时,出示下面两段话让学生比较、讨论:哪一段写得生动?

(1)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2)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课文中的一段话写得生动。因为它用人们熟悉的独木船、新月、蛇作比喻,让人们眼前就有了小艇的样子。学生通过比较,锻炼了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领悟到运用比喻的精妙之处。

又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第一段时,我出示了以下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并要求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心里非常悲痛。

(2)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两句话都是在写我悲痛的心情。不同的是第1句写得概括,第2句写得具体。第2句中虽然没有出现“悲痛”一词,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我”极其悲痛的心情,句中不但写出“我”如何悲痛,而且写出“我”悲痛的原因,感情非常真实,因此,第2句比第1句写得好。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句式的句子,也可采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加以推敲、比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个关键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可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呢?经过比较,学生能悟出:运用反问句能更强烈地表达出鲁迅先生对黑暗旧社会的憎恶之情。

三、增删比较

在课文中,有很多词句用得准确生动,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之后写下来的。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品味,那么,学生对于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思想内容的,就会缺乏比较具体的、全面的了解。而培养和提高这方面的分析能力,应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我常常使用增删比较法。

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学生读课文后会知道:课文表现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但是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个中心的呢?那就要通过品味词句去了解了。如在教学这些句子“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时,让学生把带点的词删去,让学生比较;句子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比较,能够体会到:“一尺来高”用得好,它写出总理要审阅的文件很多:“一句一句”用得好,说明总理对每一句话都看得仔细。

通过这样抓重点词删除比较,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知道:作者是运用这些词句去准确表达内容的。

还有一种是增加比较。如在教学《舍身炸暗堡》一文时,有一句话“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教学这个句子时,在句子上添词变成“连长,让我去炸掉它吧!”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能够体会出课文的句子用得好,因为能够表达出请求任务时的坚定,毫不犹豫。语言简洁、有力、掷地有声。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范文8

石民是我舅爷爷,这些年我一直格外留意收集有关他的资料,并想写点东西纪念他,这一搞居然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包括特地到台湾收集他的资料。我曾在上海图书馆民国报刊借阅室找到了《骆驼草》期刊合订本,这是一本薄薄的纸张很一般的刊物。我很惊异还能让读者触摸民国时期的刊物,拿到手一看,原来是上世纪80年代的影印件。就是这薄薄纸张荷载的诗意文字,带领我“穿越”到石民生活的如火岁月。仅存半年的《骆驼草》

骆驼草是沙漠里的一种植物,很耐旱耐寒,是“沙漠之舟”骆驼的食材。上个世纪30年代,由于有名的文学刊物《语丝》迁移到了上海,北京的废名先生(本名冯文炳――笔者注)在周作人支持下办了个替代的新周刊,取名“骆驼草”。这刊物主要南废名操办,冯至也是主要编辑和投稿人,梁遇春、石民等人也尽力支持,虽然那时后者已经在上海谋生。废名先生解释了为何给杂志取了这么一个名字:“骆驼在沙漠上行走,任重道远,有些人的工作也像骆驼那样辛苦,我们力量薄弱,不能当‘骆驼’,只能充作沙漠地区生长的骆驼草――给过路的骆驼提供一点饲料。”

1930年5月13日《骆驼草》创刊,请沈尹默先生题写了刊物封面的题头,废名先生动员众好友投稿,但说好分文不给报酬!他自己当然带头爬格子,他的一些有名的作品如《莫须有先生传》和《桥》,都是发表在这刊物上的。我翻看了一些篇章,主要的投稿人有俞平伯、秋心(梁遇春的笔名――笔者注)、岂明、石民等。这些人的作品多为诗歌、散文、短篇小说,还有祖正先生的文学评论数篇。废名、梁遇春、石民这三人,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如何成长起来的,他们的人生轨迹有着怎样的交集呢?

我是小学时候听爸爸说到石民的,当时他风趣地说:“我们邵阳虽是小城,但也有几个大家族。我的舅舅就跟我的小姨结婚了,所以舅舅变成了姨父,姨妈变成了舅妈!”我成年后才慢慢理清这复杂的姻亲关系。原来,邵阳的几个家族联姻是好几代的事情,老太祖石玉山的姐妹嫁给唐家太祖唐鹤台,这是第一代联姻;下一代联姻是鹤台公的儿子唐九成娶了石玉山的女儿,石家另一个姑娘则嫁到尹家,尹家也是邵阳的一个大户人家。第二代的石家主人叫石干臣,他的儿子就是石民。石民的两个姐妹一个叫石竹清,跟我们的爷爷唐梅村成婚,所以我的爷爷奶奶二人就是表兄妹关系!而石民的另一个姐妹,也嫁人尹家。几代家族联姻下来,尹家就是唐家的姨表亲,石家是唐家的姑舅亲。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家庭来说,这种复杂关系不可想象了,连我们也非得拿支笔画家谱图才搞得明白!

石民生于1903年,湖南邵阳人,字阴清,号影清。他于1924年来到北京大学英语系就读,老师有中国当代史上声名赫赫的林语堂、鲁迅、叶公超、陈西滢、徐志摩等学界大擘,同学则有胡风、冯至、梁遇春和废名,这些人都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了响当当的名字。石民主修英语,中文国学基础也非常深厚。1928年石民毕业后到上海,在北新书局当编辑。在这里他开始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在做编辑之余,自己也创作诗歌,翻译外国文学名著,如《良夜与恶梦》这本诗集收集了他最好的诗作,当时是年轻人热捧的诗歌集。还有他翻译的诗作集《他人的酒杯》、小说《曼依》、《巴黎之烦恼》、《德伯家的苔丝》等都是那时文坛上非常流行的作品。他的翻译水平很高,特别是诗歌的翻译,堪称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他就职的北新书局时常出版郭沫若的作品,他还为郭沫若的翻译作过校对和修改。

诗歌创作之余,石民还编写了英语语法书籍。叔叔唐仁曾告诉我,民国时期石民编写的一本英文文法书籍《北新英语文法》曾风靡全中国,各地中学都以此书为英语学习材料。他的国学底子也很厚,曾编写了《古诗选》,后来还出版了《诗经楚辞古诗唐诗选》,而且是中英文对照本,这些古诗由几位外国文学家翻译,但石民的修正和编辑功劳是不可或缺的。

梁遇春是福建人,比石民小三岁,1928年和石民同时毕业于北平大学(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改北京大学为中华大学,复改为北平大学,复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北大学院。1929年,又改为国立北京大学。――编者注),然后一同到上海谋生。他就职于上海暨南大学,1930年又返回母校北京大学任教。他的散文是非常有水准的,至今还为人喜爱。

废名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生于1901年,是三才子中的年长者。1922年他考入北京大学的英文预科班。从那时起就开始文学创作,为《浅草社》投稿,有诗歌和小说,并加人赫赫有名的语丝社。周作人先生是极看好废名的,而废名也以周作人为偶像,他的文风就传承自周作人,文学史上将他列为京派文学的代表之一。《骆驼草》文学周刊就是他和同学冯至创办的,那个时代青年人可以办报,办杂志,甚至可以办成颇具影响的报刊杂志。

《骆驼草》的通讯地点是北平南池子飞龙桥,印刷委托北平东城景山东街的未名出版社,一看就是老北大那里,也许废名先生家就是通讯地址?因为他就住在那一带的。但《骆驼草》毕竟是小众读物,又没有经济实力组织班子认真经营,完全不给报酬也就难以可持续发展,废名先生自己也要工作以养家糊口。因此到1930年11月30日,刊物宣告停刊。该刊物半岁寿命,共发行了26期。有人喜欢鼓吹,如周作人;有人冷嘲热讽,如鲁迅。

《良夜》与《恶梦》

在这本刊物里,我找到石民发表的两首诗译,一首是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的《孤帆》,另一首是诗歌《回魂》。石民翻译诗歌的本领很高,也由这两首译诗证实。有意思的是他自己创作的一首诗《机器,这时代之巨灵》与他的风格迥然不同!而读了作者的后语,我内心深为感叹,深深感叹舅爷爷的本性和先知,甚至私底下也为他因病早逝而称福。没有经历后来的思想洗礼,于他这样单纯的人,也是另外一种幸福吧。

在旅居上海这段时期,石民创作了广为传颂的诗歌《良夜》。

良夜为我收拾了这个旷野,

天宇高高地覆盖着在我上面。

我展开而且检视这闷塞的胸膛,

倩明月之慧光与列星之炯眼。

是悔恨,忌恶,怨忿,忧惧……

交错而且杂乱地积郁,呀,你可怜的憔悴的心儿!

缘何困陷于沈沈(沉沉)的苦孽如许?

让我的记忆埋入黄泉!

让我的希望掷予虚空!

于是我悠悠地凭清风以浮游,

而且如白云之抱明月以长终。

石民渴望“明月之慧光”,可现实又是“困陷于沈沈(沉沉)的苦孽”之中,他奋力摸索,期望能够得以“如白云之抱明月以长终”。而在另一首《恶梦》中,他则发出“救起你自己”,“给我力量吧”的呼喊。

唉,唉,又是一些恶梦!

总是这样,总是这样!……

沈浊的,沈浊的恶梦呀,

抵不住,避不开,摆不脱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屋内是黑漆漆的,

的答,的答,的答……

不倦的钟声努力为我驱赶

那些烦恼的记忆。

但是早晨来得太慢,我只好等候着。

啊,那颗星,隔着灰暗的窗,很亲切地望着我,

“请问,我的星,究竟什么是我所应该努力的呢?”

“救起你自己”,他警告似的回答,而且

命令式的挥挥手。

“什么,救起我自己!”(我惊异地离开了枕,

而且擦一擦朦胧的眼睛)“从强盗?……

从猛兽?……从冻饿?……从水火?……”

他只不住地摇头.

“然则?……啊,得了,从一切的恶梦!”

于是他便不见了,

是呀,多着呢,多着呢,积压着而且将

销磨了我的光辉的――无可奈何的恶梦!……给我力量吧!…………给我力量吧!……

石民与鲁迅的关系很好,鲁迅是他在北大时的老师,在事业上也给石民很多帮助。鲁迅的一些作品就是由石民编辑,北新书局出版的。石民时常上鲁迅家里去。鲁迅日记里提到有关石民的事竟有57则!石民的身体不好,他患有严重的肺病。为此鲁迅曾五次陪同石民到他的好友、日本医生平井博士家看病。1934年平井医生说需要手术,但石民无力支付250银洋的高额医疗费,鲁迅慷慨解囊,借给石民这笔钱让他治疗。当时石民还在北新书局工作,但鲁迅已经跟北新书局的老板李小峰决裂,由于石民继续与鲁迅的友谊,李小峰也拒绝出版石民已经完成的法国小说家波德莱尔的作品《巴黎的烦恼》的译稿。后来鲁迅出面,请上海生活书局于1935年出版了这部译作,石民得到了报酬,还了鲁迅先生的钱。

据胡风先生的夫人梅志回忆道,胡风与石民也是好友,而且胡风的另一位江西朋友朱企霞先生也曾试图帮助石民疏通与李小峰的关系,因为这二人与石、李关系都不错,但最后也未成功。经过这件事后,石民不愿再留在北新书局了,他通过在武汉大学国文系当教授的连襟席鲁思推荐,在珞珈山下,以教授外国文学为生。1962年,我见到席鲁思夫妇,那年他们来长沙参加纪念王船山的学术讨论会,爸爸带妈妈和我去看望这位著名的国学大师、湘军将领席宝田的侄子。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但席老夫妇的音容笑貌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席老先生终生在大学任教,“”时不堪迫害而自尽,留下一段让人唏嘘的故事。

石民一家在武汉生活工作了三年左右,那时已是“国破山河在”的局面,武汉又成为国民政府抗日的指挥中心,时常遭遇日军轰炸,生活条件也日益艰苦。不得已,1938年石民举家随武汉大学西迁,历经千辛万苦到了四川乐山。这几年的艰苦生活使得他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坏,他也不想为难校方,1940年自己辞职回到邵阳老家养病。战争期间吃不饱,药品也极缺。养肺病一要好药,二要营养,这两者都是石民当时无力得到的。1941年底,正当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这位文学才子在邵阳离开了人世,年仅39岁。

舅舅与外甥

石民和唐家有着深厚的交往,1932年他与表妹尹蕴纬成了亲,这就是父亲说的姨妈变了舅妈,舅舅变成姨父了。石民长得英俊漂亮,梁遇春也说过石民是“彻底的青春”!可惜我至今未找到石民的相片,只能在想象中去揣摩这位舅爷爷的模样了!而尹蕴纬不仅天生丽质,而且气质极佳。婚后,尹蕴纬随石民来到上海,她的哥哥尹仲容当时也在上海,并且开了个机器厂,实业做得很成功。在上海简陋的居所里,石民的文学界朋友,尹蕴纬娘家的亲戚时常来往,可以想象在上海时,他们的生活是很美满的。石民英年病逝后,尹蕴纬带着子女随母亲和兄长一起迁居台湾,他们的女儿也是才貌双全,在美国完成了学业。

因为石民夫妇只比父亲大十几岁,石民从小就带父亲玩,帮助他学习,这个舅舅跟父亲是毫无代沟的。1927年前后,父亲唐旭之不过是个初中生,却受祖父唐梅村先生(早期党员,曾担任邵阳县党部的宣传部长,邵阳县的《民报》主编――笔者注)和其他长辈(石家另外两个舅舅,他们都是早期共产党员)的影响,很早就接触了马列著作。湖南农民运动发展起来,邵阳也搞了一些打土豪的游行,父亲也参加了。长沙马日事变后,邵阳小城开始追捕进步人士,爷爷和父亲都被列入通缉名单,在亲戚帮助下'父子两人才逃出了邵阳。父亲无法在邵阳立足,投奔在上海的舅舅兼姨父石民。

父亲先是在石民家寄住了一些日子,随后自己在江湾附近租了亭子间,开始自学。他时常到石民家蹭饭讨教,石民非常热情地帮助他,辅导他的自学功课。父亲自学一年后,即考到江湾达园高中的二年级,他从邵阳出来时不过是初二年级学生!这种不寻常的自学成功纪录,少不了石民的功劳。父亲读了一年高中,即因参加共产党组织的游行而被捕,不过那时他还是共青团员,并未加人共产党。他那天去晚了,到达游行示威地点时,大部分人已经散了,警察正在清场,他因随身携带传单而被捕,因审判时机智应答,只被判刑一年,关在提篮桥监狱。刑满释放后他的学籍丢了,只好回老家了。但1934年他又返回上海,继续找舅舅石民帮助,也学舅舅以文字谋生,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在石民和邵阳同乡刘季伯的帮助下,两年里,父亲翻译了两部外国小说,一是冰岛的小说《新娘的礼服》,另一本是以色列的小说《复仇神》,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父亲得到了一笔稿费,这是他有生第一笔可观的收入。

这段时间,石民和夫人尹蕴纬继续给这位外甥很多照顾。石民还带他去看过鲁迅,对于父亲来说,能进到鲁迅的家门,亲听先生的教导,真是莫大的荣幸!

但日本入侵中国的铁蹄南下到了江南,1937年,父亲无法继续走他当翻译家的梦想之路,再次回到湖南。不久他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抗日斗争,救国救民,成了职业革命家了。他先是在邵阳工作,后来被组织派遣到广西和四川,自上海一别后他再也没见过石民夫妇了!但父亲很怀念石民舅舅,他说,石民既是我的长辈,也是良友。他保存-了一本很旧的石民翻译的《曼侬》,穿越大半个世纪后,这本书至今还保存在我家。

“骆驼草”三才子之一的梁遇春也是短命的,1932年他被猩红热夺去性命。最年长者废名活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北大出版社发行的《我们的诗文》里,废名的学生乐黛云有篇回忆文章《永恒的真诚――难忘废名先生》,用厚重的笔调描绘了这位熬过八年抗日战争、三年国共战争,活到新中国的骆驼草才子,又经历了、反右、然后是“”的种种磨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范文9

[关键词]《天边外》 悲剧 根源

[中图分类号]I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95-02

引言

《天边外》这部现实主义的悲剧是美国现代戏剧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尤金•奥尼尔的成名作。剧中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相互交织,通过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悲剧如何产生于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剧作家铺陈了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虽以暗色调为主,却给人以田园诗般的感受。该剧中的两位主人公:安德鲁和罗伯特在新英格兰的一个农场生活,兄弟二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安德鲁是个天生的农民,身强力壮,是父亲农场最好的接班人;兄弟罗伯特天生体弱多病,思维活跃,渴望外面的世界,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但是因为爱情,他放弃了对梦的追求,留在家乡,可不适合农庄生活的罗伯特没到几年便不堪生活的重负,直至眼望天边外喷薄的红日悲惨而死。

《天边外》表现了尤金•奥尼尔早期戏剧创作中常出现的主题,并对之加以综合:梦想是生命的源泉,然而严峻现实生活笼罩之下的梦想却充满了冲突:梦想与现实的碰撞、夫妻二心、父子反目,商人和诗人之间价值观的对立、土地的吸引与大海的召唤。每个人都渴望探求天边外的那种生命背后的神秘进而寻找人生的意义。

一、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之于奥尼尔

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为悲剧下了第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脱离特殊、先于特殊而独立存在的普遍是不存在的,更是没有存在的可能,实际存在即是特殊,在特殊之外才有普遍。他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此摹仿现实世界的艺术作品亦是真实的,从而得出艺术是具有真实性的结论。

1921年,奥尼尔也曾说过:“在我看来,只有悲剧性才包含有真理价值的美,这才是生活的意义,也是惟一的希望。崇高的东西永远是最具有悲剧性的,获得成功而不继续追求更大的失败的人是精神上的中等货。他们停步于成功,证明他们妥协和微不足道,他们的梦幻是多么渺小啊!”确如奥尼尔所说,贯穿悲剧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另类美,也可称为凄美。悲剧正是通过描写主人公“苦难”或“不幸”事件而引发同情和悲悯的戏剧形式。悲剧的主人公应该是正面人物,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要求,主人公起码是好人,不能是歹徒、恶棍;悲剧冲突必须具有社会意义,必须反映具有时代特征的矛盾;悲剧给人的审美感是悲痛或悲愤的情绪体验和情感刺激,同时使人受到教育和陶冶。

二、悲剧命运的根源

在《天边外》这部悲剧中,奥尼尔刻画了普通人的命运悲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他们是好人。爱幻想的罗伯特喜欢在书中找寻那个美丽的世界。憨厚直率的安德鲁安于现实,但想象力和对美的感受力稍为逊色。在和邻家女孩露丝陷入情感纠葛之前,他们友好相处,相互谦让。罗伯特、安德鲁和露丝都有过错,又都没有过错。罗伯特追求理想,但崇尚梦幻本身没有错;安德鲁热爱农庄,但却因心中佳丽移情别恋而负气出走本身也没有过错;露丝也没有过错,因为对于一个未经世事的农家女孩露丝来说,罗伯特的浪漫气质深深地吸引了她。未婚时露丝要的是玫瑰。但任何浪漫的女孩都要经历生活的打磨从而认识到面包的重要性,因此后来她又恋上了务实的安德鲁。作为一个普通女子,她同时爱着两个人的优点,这本身也没有错。但是他们的所做所为纠结在了一起,就自然而然地上演了一部人间悲剧。露丝是一个“自私浪漫主义的受害者”,她最终伶仃孤苦、抑郁麻木和半生绝望的下场,只源于她要同时占有罗伯特的浪漫和安德鲁的务实的想法。然而露丝给予他们任何一个的爱都不完整。但罗伯特、安德鲁和露丝未经深思熟虑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造成了后来的悲剧:罗伯特贫病交加,悲惨而死;安德鲁用航海赚来的钱做粮食投机买卖血本无归;露丝为嫁给不务实际的罗伯特而悔恨终生。表面上,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是他们命运悲剧的根源,但真正的根源却在于,他们没能真正看清楚自己的内心,罗伯特、安德鲁和露丝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用有限的生命能完成什么。奥尼尔成功地将普通人的生活搬上舞台,将崇高与悲悯相结合,从而表达悲剧的特色。

主观因素虽然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但是任何有血有肉的人都无法脱离时代的洪流遗世而独立。安德鲁的命运也不无时代的烙印。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整个社会趋向自由化和商业化,小农经济日益瓦解,资本主义社会得到了发展的机会。繁荣的表面下掩藏的是个迅速变化的时代。有些农民快速致富,但更多的人则是倾家荡产。安德鲁便是后者的代表。他离开家乡去做投机买卖,亏了本。虽然安德鲁的失败主要原因是他自己认知方面的错误,但社会大背景对他的影响也是无法忽略的事实。罗伯特和安德鲁最后的一段对话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罗伯特说:“你把钱放在赌注上了?我一直在想你身上的变化多大呀。你是一个农民――去做小麦投机买卖,我是一个失败者,露丝也是一个失败者――但是我们多多少少可以埋怨是上帝把我们绊倒,而你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你花了八年时间来逃避自己。你过去在农场是一个创造者,你和你的生活是协调的,但现在……你把自己置于赌注的生涯,和你过去所热爱的生活――创造性的劳动相比,这是多么遥远的歪门邪道呀!――所以你受罚了。你要赢得生活,不知还要吃多少苦头。”安德鲁为什么要去做小麦投机买卖?因为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做投机买卖赚了钱,发了家。可以说是社会上所谓的成功人士的范例深深地影响了他。假如他依然如故的淳朴,他也不会把钱放在这场赌注上。他花了八年时间来逃避自己,却逃避不了时代洪流的席卷。安德鲁命运的归宿既在于自己的选择,同时也是对那个历史时期社会不可抗拒的顺应。

曹禺曾说:“许多剧作家离不开早年困苦艰难的生活,接触各种人物,经过不断的职业变迁,一生在对生命的追索中沉思默想,用自己独特的戏剧表现手法,传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尤金•奥尼尔就是这样一位美国作家。”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假如没有相关的生活经历,作者所叙述的内容也自然枯燥乏味。因此文艺作品打上时代烙印的同时,也关系到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和他的人生态度。从安德鲁和罗伯特兄弟二人思想的转变,和安德鲁的海上经历,确实留有奥尼尔早年海员生涯的影子。奥尼尔从小无依无靠、居无定所,后来漂泊于海洋。戏里戏外都是人生。可以说罗伯特是奥尼尔理想中的我,而安德鲁是奥尼尔现实中的我。奥尼尔的人生缺乏安定的感觉,因此后来他大量购买房产,想为自己营造一个家。但是,世间万事万物往往却是有心栽花花不放,无心插柳柳成荫。自己不去追求的可能手到擒来,但孜孜追求的却未必能够得到。安定是奥尼尔毕生的追求,宿命却安排他的人生戏剧开始于旅馆,也落幕于旅馆。上帝让奥尼尔的人生开始于旅馆,就已经暗示了他颠簸而又饱受辛酸的一生;而离世于旅馆也诠释了他的人生经历。可以说奥尼尔的人生在《天边外》这部戏剧中得到了很好的阐释。奥尼尔的命运与剧中罗伯特的命运紧密相连,他对生活的追求正如罗伯特弥留之际略带希冀的目光,还有伸向天边空空的手。梦里梦外,空嗟叹。

透过这部戏剧,冥冥之中我们感到好像上帝已将主人公的人生轨迹描绘完满。每个人、每件事都宛如远去的列车沿着固有的轨道蜿蜒前行。不容任何时间和地点的错位,不早不晚,每个人恰好完成了自己在整部悲剧中所扮演的角色。

安德鲁希望兄弟罗伯特去上大学,但罗伯特却认为到处跑跑,不在哪一个地方扎根要比当学生有趣。天边外的某种强大磁场吸引着罗伯特,但他自己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后来他解释,让他离开的就是美。罗伯特的梦想辽远而又模糊,没有具体的目标。因为在他的世界里梦想才是生活。当罗伯特意识到露丝爱的是自己而不是安德鲁时,他下意识地将爱情等同于梦想,取消了出海计划,娶露丝为妻,留在了农场。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罗伯特始料未及的。他失去了能干的父亲、慈爱的母亲和年幼的女儿。一连串的打击使他认识到,自己败给了生活。此时此刻,他仍未泯信念,要重塑自己的梦想,证明自己的价值。考虑向哥哥借钱去城里开始新的生活,靠写作谋生。罗伯特现在的梦想具体而可行,触手可及。但是,死神的魔爪已经伸向了他,这是个无法逃避的事实。心中充满新的梦想的罗伯特去看日出,看到的却只是黑色的边缘。如果一个人被监禁,而他所需要的生活在外面,这并不可怕,因为他总有走出监禁的一天;相反,如果将他所需要的生活牢牢锁起,却将他置之于外,那才最为骇人。因为无论怎样挣扎,便也乐趣全无。也许是主人公自作自受,也许是命运之神对他们开的玩笑。大千世界,人类毕竟只是整盘棋中的棋子,只不过有的棋子主要些,有的则次要些罢了。剧中,命运之神的双手,摆布着平凡世界的男男女女。这是对希腊悲剧创作手法的传承。从开始命运的罗网就已经织就了主人公悲剧的命运。兄弟爱上了同一个姑娘,罗伯特轻率地与露丝结合,安德鲁负气出海,父子反目。宿命的魔力笼罩着整部戏剧。罗伯特认识到自己是生活中的失败者,并把自己失败的部分责任“归咎上帝”。作者成功地将人物的现实生活与宿命紧紧相连。通过叙述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使读者产生宿命感。

三、结语

《天边外》这部戏剧细细品读,宛如奥尼尔对几个普通人的故事娓娓道来。这几个普通人就生活在读者周围,可以是你,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这些故事可能发生在你家,在我家,在他家。走上街头,就可以遇见他们。戏剧家暗示了潜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梦想与欲望。然而横亘在人类和梦想之间的却是残酷的现实。人类需要学会如何在人生的天平上使美好的梦想与残酷的现实保持平衡。起初对梦想的渴求与向往,继而失望,然后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希冀与失望相互交替,这是人类惯有的心理状态,奥尼尔也正是通过对这一惯有心态的传神描写从而达到完满的悲剧效果。矛盾与冲突构成了戏剧,剧中人物之间与内心无法调和的矛盾与冲突成就了悲剧。奥尼尔涓涓细流般描绘了生命之花的美丽,让它芳香四溢,然后却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将它亲手蹂躏。对生命之花蹂躏的惟一途径是撕扯人类的灵魂。主人公撕扯着灵魂而发出撕心裂肺的声声呐喊将启迪留给全人类,明灯般照亮了人类的航程。

【参考文献】

[1]程朝翔.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2]Michael Manheim.Eugene O’Neill[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刘向红,刘欣,赵红辉.天边外的悲剧内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2(1).

[4]孙太.诗情画意天边外[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5]尤金•奥尼尔.天边外[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范文10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5—0078—01

阅读教学需要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自读”和“感悟”呢?

一、掌握方法,以多读促进感悟

“熟则能悟,悟则能化”。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中国语文教育的传统中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因此,没有朗读、诵读而只有讨论、分析、对话的课不叫语文课。

1.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词句,圈一圈初读中不懂的问题。启发学生据文想象,把语言文字变成画面,用心去感受。做到读书时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如《春酒》一文作者擅长在细节描写中见真情,因此,在初读感知环节中,可要求学生勾画出文中精彩的细节和生动的语言,读一读,尽量读出情趣,并说说自身的体会。

2.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引导学生认真感悟。初读时,给予学生感悟和解决疑难问题的时间;再读时给予学生反复揣摩词句、体验情感的时间;对课文有深入理解之后,给予学生以朗读抒发自己感悟的时间。如教学《孙权劝学》这篇文言短文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阅读的,开始就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一遍,又指名个别学生来读,然后教师范读一遍,学生齐读一遍,再由学生自由读三遍,要求边读边悟,加上课文理解过程中的穿插读,片断读,自读自悟,到最后的巩固读,整堂课设计安排学生的“读”是相当充分的。

3.指导有感情地读书,进行必要的情境体验。教师要把握、调控好朗读的基调,要成为课堂情感的主导。朗读之初就将学生融入文中,进入角色,入情入境。情感加上技巧才是最有效的朗读。教师不但要将最基本的朗读技巧教给学生,如轻声、重音、节奏、长句的读法,还要充分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朗读形式,例如,可以根据课文体裁及表达情感的特点,采取创设情境读、分角色读、范读、领读等。多变的朗读形式不仅能激发起学生的读书兴趣,而且使学生能从扎实的朗读中更深刻地体验到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精讲巧悟,在揣摩中形成语感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在学生读到“愤”“悱”之时,教师相机点拨、引导,精心设问,才能使学生有所“启”有所“发”。

1.抓住重点词句,以品词析句法来深入领悟文章主题。文中的关键词、中心句、重点段,最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要以点拨和剖析的方法,使抽象的词语或句子变成具体鲜活的语言形象。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那时候我有点儿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爱戴”一词不仅是这个句子的中心词,还是全文的贯通点,此时,我就紧紧抓住这个中心词,启发学生站在鲁迅侄女的位置上,发出同样的疑问,并从“谈《水浒》、谈‘碰壁’、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这四件事,领悟到伯父受到“爱戴”是因为他学习认真,痛恨社会黑暗,热爱人民,感受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格。

2.抓住精彩片断,增强语感训练。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写得很精彩的片断,这些片断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引人入胜,是作者对现实生活深切感受的高度概括,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师引导: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的回答在最后一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里有一个字“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全文,思考并讨论:作者让读者“看”什么?为什么“看”?这个“看”字用得好吗?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范文11

在鲁迅先生身上,似乎总可以阅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生活中低调简单的鲁迅,文字中尖利充满激情的鲁迅。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供大家参考。

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1寒假里,我们全家来到了绍兴鲁迅故居: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古至今,人杰地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原名周树人。

鲁迅故居里主要有纪念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组成。刚跨进鲁迅故居的大门,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了我的眼帘:鲁迅光辉的一生:1881年——1936年,一旁便是他的雕像。我迫不及待的走上前去合影留念,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写的《自嘲》里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的内心不禁腾起了一股崇敬之情。

我先去了百草园,那里的院落很深。看到过好多间房子,拐过好多条过道,才走进鲁迅的童年乐园百草园。院子里有不少游人,多是大人,还有几个孩子。园子小很普通,生长着与别处一样的树、。一样的草、。一样的菜苗,但游人却看得那样认真。那样投入。那样虔诚。我们读过很多鲁迅名著,吸取过鲁迅精神的营养,一走进鲁迅的故居就生出一种神圣感。一种崇拜心情,即是这片小小的百草园,也视为一块圣地。

我们又来到了鲁迅的家。那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在他的屋前有几尊铜像,一边是和蔼的祖母摇着扇子,给鲁迅讲故事,而鲁迅双手托着下巴,认真地听着祖母讲的故事。还有几个小孩子也坐在小凳子上,认真地听着鲁迅祖母讲的故事。

最后,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那里有他写的许多书,如《朝花夕拾》。《阿Q正传》.《狂人日记》.《社戏》等等。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就要回家了,这一次的游览,让我对鲁迅有了深深的了解,如果有机会,我想我一定会在来这里,对鲁迅有更深的了解!

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写的就是我们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先生。这回我有幸和我的老师同学一起来到鲁迅故里参观。

一到鲁迅故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的浮雕,黑白灰三种颜色的充分展现了江南水乡风情,在大型的浮雕上刻着“鲁迅故里”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跟着导游的步伐,穿过拥挤的人群,我们来到来到寿镜吾老先生的私属“三味书屋”。一进门就可以看见一块刻着“三味书屋”东南角有一张刻着“早”字的书桌。关于那个早字有一个小故事:那时鲁迅小时候父亲生病了,鲁迅要给父亲买药,有时会迟到,被寿镜吾老先生骂,所以鲁迅就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来勉励自己不要迟到。

从“三味书屋”出来以后我们就去鲁迅的故居。鲁迅的故居十分质朴,从书房、厨房、卧室看来虽然十分质朴,但是东西样样齐全,十分有书香气味。经过七弯八绕,我们来到了一个偌大的院子,在菜地的前面立着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几个绿色端庄的大字“百草园”什么这就是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那矮矮的墙根,那棵大樟树。我环顾四周细细地回想鲁迅笔下的百草园。

鲁迅的祖居和故居真是截然不同,相比之下祖居的样子更要富丽堂皇。我们随着拥挤的人群来到了“德寿堂”。咦,这字怎么不对劲!原来是德字少了一横,这是怎么回事呢?导游走过来为我们解除疑惑,原来啊,鲁迅的祖宗觉得做事不用十全十美,十全九美就够了。

这回的游学让我受益匪浅。

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3浓浓的一字胡,深黑的眼珠,一簇一簇直竖起来的黑发,和一张饱经沧桑的脸,他时常拿着烟斗,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在这蒙蒙细雨的早晨,我们来到了盼望已久的鲁迅故居,我们先参观了鲁迅的房间,隔着门槛往里看,鲁迅的床、桌子、柜子都是用木头做成的,床上雕刻着精凿的图案,床头的前方有一把椅子一张桌子,旁边有一个柜子,整洁而又干净。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三味书屋,刚到时我就置疑了鲁迅那么多张桌子到底哪张是鲁迅的呢?我仔细看了看,桌子上有一个早字刻得很深很工整,是因他父亲生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做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的说了一句话“以后要早到。”于是鲁迅便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出了三味书屋,我们又来到了百草园,这里曾是鲁迅儿时的乐园,里面种了许多菜,鲁迅曾说,这里最初也只有一些杂草罢了,如果有人在背后叫你,你千万不要答应。

参观了鲁迅故居,真真切切看到了“早”字,业于勤,荒于嬉,我要踏踏实实,努力学习,为我的未来打好基础。

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4摇撸在船公的手中缓缓摆动,他旗下的祖屋,干脆叫鲁讯市算了,雕镂的廊。让思乡的情结慢慢地延续着,有着镂空的门窗。忽然间想起马致远的一支元曲,没有故作的娇情、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组成。。开始的情况我就不说了,是童年鲁迅休憩和玩耍的乐园,我们90后怎么体会的到了、小桥流水间寻回记忆深处曾有的点点依恋。那都是些我小学时会写的什么作文的片段,不禁黯然……今天天气不错,反正这种意境只有体会的人知道。,也是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长,也许想在这白墙黑瓦,鲁讯故居如鲁讯笔下描绘的一样,漫步在街道上,和弟弟,现基本保持原样,处事,参观了一下鲁迅故居,今天天气好啊等等,赋予小镇以生命的流。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 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

冬日的午后,依然有温暖的阳光透近落地窗,虽不及秋阳的热烈,却也是安暖。年少的时候,没觉得时光太匆匆,而今,小半生过去了。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月本无情,有情的是我们。月本无心,有心的是我们。古往今来,无不挥毫泼墨,痴情无怨无悔的付出换来的是殇楚,孱弱身形无法背负。月影模糊凌乱的脚步,漫漫长路是迷途,养蛊的赌注!画一个休止符!已经无法承。六十年代,年轻的父亲跟随大他两岁的侄儿去山区邻县任教,因忍受不了饥饿和寂寞的折磨,又回到村里当了一名乡村教师,这一干就。无悔付出。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伯伯呀,你可曾知道,你们无形之中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勇气世界很多人喜欢撕锦裂帛地活着,抹着厚粉,穿着金鞋一趟趟赶舞场,满眼金光涂腊,哪能见清风朗月;或提着钱袋子,土豪后来几番寻觅,兜兜转转,行过许多地方的水,看过许多地方的梅,却都不是我熟悉的那段香。轻轻靠近梦里那一大片的“梅”,忍不。

鲁迅故居观后感作文5在鲁迅先生身上,似乎总可以阅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生活中低调简单的鲁迅,文字中尖利充满激情的鲁迅。

鲁迅先生的故居,很符合我的想像,也很容易让人将它与鲁迅先生的外貌联系起来。上海山阴路132弄9号是一座很容易埋没在一群红砖房子中的寓所。这虽算是一个旅游景点,但却有一种让人舒服的平凡和淡定;这条小巷上共有10户寓所,在其他单元里似乎还有居民住着,甚至门头简易的信箱里还有电费之类的账单。这样的感觉很好,即使鲁迅先生早已离我们而去,但鲁迅先生的精神和气质总是和广大人民联系在一起。

故居的摆设不算高贵,但都很讲究。比如一楼客厅用小门隔成了几个小间,海婴的玩具橱里都还摆放着些什么。据说,如果天气不太好,房间里一般都是暗暗的,像鲁迅的模样一般,低调,不张扬;生活要讲究,但用不着奢侈和浪费。在鲁迅先生的房间里,床,桌椅,桌上的台灯都是再普通不过了,但却雅致清爽地组合在一起,很容易让人想起鲁迅先生拿根烟斗坐在躺椅上小憩,或坐在桌前伏案工作的情形……

但就是这样的不起眼,鲁迅先生却投入大量热情在这里写下了七本杂文集,翻译多本外国文学作品。

当他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时,那是饱含着鲁迅先生多么的一腔热血激情,他要警示自己,要唤醒国人,要拯救中国!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范文12

已故著名语文教育家霍懋珍先生早在26年前对“精讲”有过精辟的论述:“精讲并不是讲得越细越好,也不是简单的少讲,更不是只读不讲;精讲就是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找出重点、难点,讲文章的精华,讲规律性的东西,讲学生不懂但又必须掌握的难点。要讲得准确、精炼,特别是要善于在关键处启发、点拨学生的思维。”时至今日,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呼声此起彼伏,重温霍老的真知灼见,备感亲切,深受启迪。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实现科学、有效的“精讲”,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的“精讲”就必须适时、适度,要到位而不越位。

一、“精讲”于学生具有独特体验之时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通过各自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感悟进行的。因此,对于同一文本,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必定存在差异。教师应当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学生有价值的独特体验,“精讲”开掘,达到资源共享。如,在交流《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的阅读感受时,多数学生表达了对21世纪海洋的向往,对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骄傲与自豪。可有位学生却说:“当我读到‘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台已矗立在海涛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驶向大海深处,先进的海底探测器也已潜入深海大发神威’这句话时,我为海洋未来的命运担忧,我仿佛看到了当初人类大肆砍伐森林的情景。”虽然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预设,但是我觉得学生的话有价值,便以开放的心态及时表扬、肯定,“精讲”诱导学生应当具有环保意识。不料,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学生的感受竟引发了不少学生的共鸣。有了教师的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才能用自己的目光审视文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文本,读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精讲”于学生产生思维矛盾之时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和认知局限,学生往往对文本的核心价值理解不到位,易产生矛盾心理。此时,教师应以敏锐的视角及时给予“精讲”点拨,为学生在新知与旧知间架设桥梁。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我在让学生探究将相最后和好的原因时,学生总是在认错、谅解上兜圈子,始终探究不出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将相都有一颗爱国心,都能以国家利益为重”。此时,我 “精讲”点拨:“当时秦国为什么不敢进攻赵国?将相不和,受损的是‘将’?是‘相’?还是国家?”这样,在我的帮助下,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果,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 “精讲”于学生对文本产生误解与曲解之时

在学习《山谷中的谜底》一文时,我让学生联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生活实际,说说对“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句话的理解。有位学生说出了自己的体验:“既然要学会弯曲,寻找反弹的机会,那么《红岩》中的江姐等革命烈士为什么不弯曲一下,再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呢?他们牺牲了,是不是白白送掉了性命?”学生这样的感受看似独特,但是与文本基本价值相悖。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弯曲”一词的内涵把握不准造成的。对此,我没有轻易加以否定,而是通过“精讲”引导学生就这种观点进行讨论。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对话、沟通,认识到“弯曲”并非人格的屈服,信仰的放弃,而是一种智慧。这样通过生生、师生的思维碰撞,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他们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也由浅入深,由片面走向全面。

四、“精讲”于学生对文本背景不了解之时

在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遥远,会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学生对文中“四周围黑洞洞的,怎能不碰壁呢”这句话难以理解。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课外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开启语言智慧进行“精讲”。向学生简介鲁迅先生当时所处的险恶环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鲁迅先生幽默诙谐的谈笑风度以及嫉恶如仇、一针见血的铮铮铁骨,从而加深对课文中伯父“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这一核心价值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