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茶馆环境设计

茶馆环境设计

时间:2023-06-02 09:20:54

茶馆环境设计

茶馆环境设计范文1

关键词:茶文化;茶馆;现代茶馆;环境设计

1传统茶文化概述

1.1茶的历史

中国人与茶的渊源颇深,“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一句俗语就可见一斑,早在上古时代,茶就被神农氏所发现。《神农百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遇茶而解之。”对于中国人何时开始喝茶的问题,目前尚未有定论,有人说战国春秋,有人说两汉时期,各说纷纭。几千年来,茶这种毫不起眼的植物却走进了千千万万人的生活之中,几片简单的叶子带给无数人身心的愉悦和心灵的解放,更带给人们灵魂上的升华,而随着饮茶行为的不断继承和发展,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无论是生活习惯,诗词文学,还是哲学思想,抑或是建筑设计等方面,无一不深受饮茶行为的影响。

1.2茶的品种

中国优良的地理环境催生了各式各样的茶叶品种,以种类划分就有绿茶、红茶、黄茶和乌龙茶等众多品种,其中绿茶在制茶史中处于先锋地位,当时的绿茶制作工艺相当简便,在采摘绿茶后便进行杀青,干燥后便能使用,而红茶则属于发酵型的茶叶,需要添加稍微复杂的发酵步骤;作为中国特有茶种的乌龙茶则对于制作工艺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在目前功夫茶文化盛行的潮汕地区,乌龙茶也是最受欢迎的茶业种类。不同的茶种有不同的色泽和口味,疆域广阔的中国在各个地方也有特有的茶种和饮茶喜爱,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1.3茶文化

伴随着漫长的饮茶历史,饮茶行为浇灌出中国文化里的一朵奇葩———茶文化;中国传统宗教中儒释道三足鼎立,儒家讲究入世的克己复礼,释家讲究出世的明心见性,而道家则讲究出世的清静无为,三者乍看好像毫无交集,但深究其内涵,却发现殊途同归,都是追求一种平静和谐的精神境界。茶味淡雅又苦后回甘,这种简约的哲学意味将茶文化和儒释道进行融合,以至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都以饮茶行为作为个人追求精神境界的一条道路,在饮茶中自省,在饮茶中得到宁静,也在饮茶中将自我灵魂升华。

2茶馆的历史及其发展历程

在各种武侠小说中,茶馆成为另一个“社会”,它是各种人群的聚集地,也是很多人传播和打探消息的重要平台,在真实的历史中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茶馆不单单代表着一个普通休闲场所,因为茶馆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它的客户覆盖人群极广,既有文人雅士、又有市井粗人,既有高官巨贾,又有农民渔夫,所以它是整个社会情况的映射,它又能体现出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发展状况。古代茶馆就以数量众多和热闹繁华著称,不过,当前的茶馆也不逊于古代茶馆,从上世界九十年代以来,茶馆在中国得到飞跃性的发展,并以每年百分之十的增长率在大中城市里开枝散叶,现代茶馆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场所,而客人的增长也促进了茶馆的功能进一步趋向于完善化。下面就茶馆的历史进行阐述,为之后茶文化渗透现代茶馆设计的进一步阐述进行铺垫。

2.1清代之前的茶馆

根据茶圣陆羽的《茶经》中记载:“在晋元帝的时候,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皿,往市弼之。”由此可以看出,两晋时期就开始有了流动的茶水买卖行为存在,这种摆摊卖茶水的地方也可以算作茶馆雏形;而到了唐代,因为唐代的国教为佛教,佛教的兴盛加上经济的大繁荣,大大促进了饮茶风气的广传,加上在中唐时期禁酒令的约束,许多文人骚客就将精力从饮酒转移到饮茶上来,此时茶馆开始遍布整个大唐国境,并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它作为茶文化重要传播者和发扬者的地位。到了宋代,茶馆迎来了属于它的兴盛期,此时的茶馆在各个区域的覆盖广度和深度都在唐代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城中郊外,茶馆的身影随处可见,长卷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繁荣茶馆可见一斑,此时的茶馆在设计上更加考究,茶馆内容也更加丰富,茶馆不再仅仅是供人们饮茶的场所,茶人也可以在茶馆内听赏戏曲和聚会洽谈。到了元代和明代时期,茶馆的经营模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本体实质上和宋代区别不大。

2.2清代的茶馆

从晋代的茶馆雏形到清代茶馆,茶馆历经千年的洗礼和成长,终于走到了属于它的鼎盛期,清代可谓是茶馆中的集大成者,茶馆种类和功能都极为丰富,当时江南地区的茶馆就有上千家之多。在设计上,清代的茶馆注重融入审美方面的文化色彩;在功能上,清代的茶馆镶嵌了多种饮茶之余的功能,比方说茶馆中会有供商人洽谈的清茶室,说书唱曲的书茶馆,品茗对弈的棋茶馆等。

3茶馆的发展现状

3.1茶馆的功能

在茶馆的经营中,茶馆不但将饮茶行为进行传承,也将茶文化不断渗透到茶人脑海之中。很显然,这对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都有重要作用。无论是简单的品茗,或是品茗活动中的修身养性,还是茶馆设计中的茶文化渗透,在影响人们行为和意识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将我国宝贵的文化精髓根植于国民内心,上千年的茶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另一方面,自古以来茶馆就是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茶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身心放松和愉悦健体的平台,无论是极具程序性的冲茶行为,还是苦后甘来的悠然品茗,抑或古典深沉的茶馆氛围,都能让忙碌浮躁的人们得到身心的解脱,让茶馆成为他们生活中举足轻重的身心寄托之地。还有,茶馆作为城市特色茶文化的表现,对于每个旅客来说都是感受异域茶文化的地方,茶馆作为茶文化旅游项目的一部分,这事实上有助于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及各方面的经济发展。且古代茶馆作为各类人群的重要聚集地,这个“信息中心”大大促进了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而现代茶馆则汇聚了大量的商业洽谈,许多形形的交易都在茶馆的品茗中达成,茶馆的独特氛围对于洽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2茶馆的发展现状

建国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茶馆要么停滞不前,要么进入了休眠状态,直到改革开放之后,茶馆才慢慢苏醒和复苏起来,并不断壮大。当前不再存在以前的木制茶楼,取而代之的是装修高档的现代茶馆,在功能上茶馆的内容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有了一定的丰富和拓展,品茗、打桥牌、聊天等活动满足了各个消费群体的需求,进而焕发出茶馆的魅力。在茶馆的整体设计上,目前多数茶馆的模式都融合了更多的商业因素,比如都是开设卖茶的档口,再设立几个品茶的地点作为客户试茗或者品茗的位置,这样的设计虽然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大流,但在茶馆的文化层面表现上还是具有白玉微瑕的遗憾。

4茶文化在现代茶馆环境设计中的渗透与应用

4.1茶文化渗透下的现代茶馆的表层设计

视觉可以传递美感,继而将美感注入人的意识之中,在现代茶馆设计中,我们可以用心利用茶馆的各个设计细节,将茶文化渗透到方方面面,让品茶者深刻地体会到茶文化的魅力。比方说,我们可以选择紫砂制作的茶壶,紫砂不但具有强的保温和透气性,而且对于茶味的保存也相当出彩;另一方面,紫砂独特的深沉颜色和粗糙质感,能带给人典雅和陈旧的使用体验。另外,我们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插花摆设,用简洁淡雅的少许插花来表现茶文化的朴素清雅;在整体氛围上,我们可以采取焚香来营造淡淡的空灵香味,在墙体上也可以挂上历代名家的茶诗和茶画类似品,比如坡和黄庭坚的茶诗或者唐伯虎的茶画。

4.2茶文化渗透下的现代茶馆的深层设计

古人在饮茶过程中常常会将自己的精神游离在外而达到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但急躁的现代人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在茶馆的设计中要想将茶文化更好地渗透,就必须注重提高顾客在精神方面的放松缓解工作。所以,在茶馆设计中,还需要有意识地让顾客的时间放慢,时间感消除,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一方面可以增加茶馆里的碎片化信息传递,小饰物的不经意摆设让茶文化的传递成为碎片化的堆砌,茶壶上一首简单的茶诗会让人诵读神往,茶桌上一个简单的“小僧人冥思”摆设能让人望而心静,墙壁上一副简单的饮茶画作能让顾客浮想联翩,时间因此驻足停步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外界信息传递来拉长时间,比如茶座之间相隔适当的距离和设立良好的隔音板,隔离外界信息来让顾客免受时间意识的干扰,充分忘记时间来达到物我两忘的品茗境界。

4.3茶文化渗透下的现代茶馆的其他设计

在茶馆的具体设计上,我们可以采用古朴色泽的木材、砖块或者水泥来进行茶馆的色泽主题设计,而在灯光方面,可以选择中间的色调来进行偏冷或者偏暖的调节,灯光方面尽可能采取无彩,这种淡雅和空灵亦是茶文化的一个表现角度;而在家具方面,选择藤椅和原木桌加上竹器进行搭配,可以体现出自然归真的茶文化精神;布局方面应该设有包间和敞开的空间,包间可以营造宁静的品茗洽谈氛围,而敞开的空间则能让顾客缓解生活的压迫感,使其在品茗中得到放松。

5结语

茶文化根植于我们的生活和内心,但在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忙碌浮躁中,这些极具价值的特色文化都慢慢被遗忘和覆盖,做好茶馆的环境设计,有利于茶文化的发扬和传播。

参考文献

[1]李琼音.茶文化在现代茶馆环境设计中的渗透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陈玮然.中国茶文化与茶馆设计[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13(5):73-75.

[3]万祥虎.解读茶文化在茶馆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7):113-114.

[4]张建羽.当代茶馆的传统设计思想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

茶馆环境设计范文2

关键词:天人合一;茶艺馆;室内设计;空间布局

“天人合一”凝聚了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一种辨证科学的价值观,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性意义。同时,由于“天人合一”所寓含的绿色设计理念以及人文主义内涵,使其一跃成为了当今艺术设计理论的核心指导思想,并在多元化的世界艺术设计领域熠熠生辉。

1“天人合一”理念解析

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天人合一”从一种思想内涵演变为一种文化状态。其从人与天的关系出发,使主体与客体在物质与物质的运动之间处于和谐自然的状态,进而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不断向前。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天人合一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来传统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反映了我们华夏子孙最真实的思想状态。“天人合一”短短的四字,包含了太多难以言语的文化内涵与哲学寓意,其通过“合”这一动作将人与自然间的统一和谐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为了追求“一”这一境界而孜孜不倦所付出的努力。“天人合一”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毫不夸张地说“天人合一”无处不在,并且浸润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1“天人合一”的形成

“天人合一”思想是从上古时期的“神人交通”与“绝地天通”思想理念衍生而来的,其将王室皇权进行神话,由此而形成天王合一的观念,而后经过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阐释,渐而形成了哲学层面的“天人合一”思想,孔子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天人合一”中的伦理道德进行了诠释,最终奠定了“天人合一”的基调。道家与儒家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概述具有相通之处,而易经则完全从另一角度对“天人合一”进行了截然不同的阐述。而无论是哪一种“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后世哲学观念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天人关系也步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董仲舒建立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其将天进行人格化,并使其以一种全新的意义赋予到统治者身上。而后,宋明时期,形成了“以究天人合一之源”与“性与天道合一”的天人观,并为清朝末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1.2“天人合一”的影响

天人合一是我们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其主张顺应自然利用规律为民造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一方面,古代哲学家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从其长远利益出发,结合历史的经验教训,对生态环境进行不同层次的资源保护,进而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天人合一思想被作为指导性原则应用到政策法规的制定中,转化为一种可实施的规章制度,从而对人民的农作行为进行规范化约束。再者,不杀幼兽、不捕杀怀孕的母兽以及不随意将河水改道等行为,与“天人合一”所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相契合。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天人合一”思想形成是我国古代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的哲学基础。同时,由于古代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使得我国劳动人民不得不大量开垦荒地来发展农业,但是由于其对自然的认知程度较低,导致环境资源被浪费,森林与湿地等原始资源也被破坏,而天人合一思想则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所包孕的适度开发原则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外,天人合一思想也为古代科技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作为一种先进思想为古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进行了变革性指导。

2“天人合一”理念对茶艺馆室内设计的影响研究

2.1促进整体的自然和谐

“天人合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多重文化元素,对于整个农业文明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大众都习惯了追求物质的表面浮华,惯于以浮夸的装饰设计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空虚。我国的茶艺馆室内设计也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利用多种多样的流行元素对其进了创新设计。但是,茶艺馆的自然清新之气却也在虚华的外观设计中被湮没,渐而消散殆尽。倘若,设计师利用“天人合一”思想对茶艺馆室内环境进行整体设计,那么其文化寓意内涵也会愈发浓厚。众所周知,“天人合一”思想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同时也包藏着深厚的哲学文化元素。设计师可以“天人合一”中的整体与部分设计理念,对茶艺馆室内空间进行分层设计,将茶艺馆作为一个整体,然后结合功能区域的构造特点,对其分区规划设计,并以适当设计理念为原则,使茶艺馆室内设计在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中散发出茶人合一之气。

2.2引领绿色设计潮流

我国是茶文化的故乡,茶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在快餐文化主导的世界里,慢悠悠地乐享饮茶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毕竟饮茶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通常来说,茶艺馆的室内设计都是以古色古香为主,主要是为了与茶文化所氤氲的文化之质相符。但是,茶艺馆室内设计却也在物质的侵蚀下,也渐渐丧失了其原有的传统文化之气。而一旦“天人合一”思想被引入到茶艺馆室内设计之中,那么也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独特气韵也会在无形中被扩散到茶艺馆中,并进而对茶艺馆室内设计产生难以言述地影响。同时,“天人合一”中的绿色设计理念也会被运用到茶艺馆室内环境的设计中,使得设计师以简约的形式对茶艺馆进行整体设计,利用茶文化内涵的不同表现形式,对茶艺馆室内环境进行布局设计,以茶诗、茶画与茶书法对茶艺馆进行差异化设计。而后,以茶戏与茶歌以及茶曲为亮点,对茶艺馆内的软环境进行重点布局,充分利用茶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优化茶艺馆的室内设计,极大地节约了装修资源提升了茶艺馆的室内设计质量。

3“天人合一”理念在茶艺馆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以天人合一思想为立足点,对茶艺馆室内设计进行整体布局

“天人合一”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想,其蕴含着丰厚的哲学原理,尤其是整体与部分的哲学观点对于当前的艺术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设计师可以根据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从整体利益出发对茶艺馆室内环境进行不同程度的分局设计。结合茶艺馆的整体空间结构对其进行分区域设计,以茶艺馆室内不同区域的构造特点为基石,对其装饰元素进行选择性地撷取,利用茶文化元素的不同形式对其茶艺馆室内环境进行深化设计。另外,我国茶艺馆室内环境也可以茶艺馆的局部设计为着手点,在整体布局设计理念的影响下,利用多种元素对茶艺馆的室内环境进行构造性融入,从而使茶艺馆的空间布局呈现出鲜明的艺术化特征。

3.2践行环保节能理念,结合生态主义原则积极引入绿色设计理念

茶艺馆室内设计大多是以茶文化思想为指导而进行的,但是近年来茶艺馆的室内设计却越来越浅薄,通常以虚无浮华的夸张形式展现出来,而茶艺馆的传统茶文化意味也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艺术设计中越发苍白。同时,由于过度装饰设计也浪费了大量材料,而这种浮夸的艺术设计手法也与“天人合一”中的绿色设计理念相违背。所以,设计师可以将环保节能作为指导原则,立足于茶艺馆室内设计的特点,以生态主义原则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绿色化设计。设计师可以利用可安全环保的可循环使用材料,以“天人合一”思想中的文化内涵对茶艺馆进行适度设计。其次,设计师也应该坚决摈弃浮华的艺术设计方式,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切入点,结合茶文化的不同表现元素,对茶艺馆室内空间进行适当布局。

3.3利用“天人合一”

古典艺术手法,优化茶艺馆的室内设计“天人合一”理念不仅蕴藏着哲学文化思想,也包含着古典艺术设计手法的重要理论。所以,茶艺馆室内空间设计可以利用“天人合一”的古典艺术手法,对茶艺馆空间进行优化设计。设计师可以将“天人合一”中的格局设计特点,以空间分割的形式对茶艺馆进行交替设计,利用茶艺馆的景观对各个区间进行主体性构造,以分合相间的形式使茶艺馆不同功能区连成一个整体,并在若隐若现中使茶艺馆的文化之气愈发深沉。另外,设计师也可以利用“天人合一”中的借景原则,以虚实相生的艺术设计手法,通过不同景观的物质表现形式将有形的茶艺馆空间进行分割设计,并以留白的手法,使茶艺馆整体布局在虚实相生中营造一种悠远深邃的文化意境。

4结语

天人合一思想是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独特的文化意味一直为人传诵至今,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们华夏子孙的性格。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文化因子,也包藏着浓厚的艺术设计元素,并一跃成为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指导思想。尤其“天人合一”思想中的文化功能与艺术美化特质对于茶艺馆室内设计产生了深厚影响。而且,“天人合一”中的绿色设计理念也与当前的环保节能观相契合,将会极大地推动茶艺馆室内设计向环境友好这一层次迈进。总而言之,天人合一所蕴含的文化思想内涵,对于茶艺馆室内设计的整体发展而言具有明显地推动性作用。

作者:姜锋 单位: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3-10.

[2]吴林春.“天人合一”理念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体现[J].美术大观,2009(5):128.

[3]高倩.天圆地方人在中间———浅谈中国古代楚国“天人合一”建筑观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J].福建建筑,2009(3):27-29.

茶馆环境设计范文3

设计的背景

祁门地处黄山西麓,与江西毗邻,是安徽的南大门,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因城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而得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祁门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十分繁盛的茶市,是“中国红茶之乡”。

祁红博物馆选址在此可谓顺山得水天时地利,展馆本身与祥源茶业生产工厂相邻,生产的厂房不仅仅可以用来生产还承担着博物馆的活态展陈功能,使得游客在参观完博物馆对红茶有一定认识以后进入工厂参观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本馆占地面积6632平方米,建筑面积4164平方米,包括祁红博物馆、多媒体报告厅、世界红茶展览厅、茶艺厅以及藏品库、贵宾室、庭院、水池等配套和景观。其中,祁红博物馆的建筑分为两层,一层布展面积1184平方米,二层布展面积1296平方米。

设计思路与理念

1.空间环境的衍生

“我们所追求的是一种引发人持续性思考的空间设计,我们尝试借助着红茶博物馆本身新徽派建筑的风格延展进空间设计内,达到里外设计的互相融合。”

建筑其实也是一种环境,而建筑置身环境之中亦创造一种新的环境。它是人文思想与外部环境的融合以及向内部的延伸,建筑本身也是组成整体环境的一部分。当代建筑设计已从单纯追求体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发展到更多的强调室内外的空间交融和不同层面的空间穿插以及对人性化空间的创造。建筑始终是组成环境的一部分,建筑设计首先是外部空间环境的衍生。

2.传统文化的衍生

建筑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作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建筑总是镌刻着各个时代文化的深深烙印。所以我们常说“建筑是活着的历史”,而失去了文化特色的建筑就如同失去了灵魂的肉体,看上去毫无灵气可言,因此在现有建筑精神上如何继承和发扬当地特有的人文特质并使之融入到现代空间创作中,是本项目前期设计思考的重点。

设计的手法和过程

1.总体思考

我们通过分析和调研基地周围建筑环境,深深的感受到徽派建筑的精巧和清秀朴实的美感,小桥、山泉、粉墙、黛瓦等江南民居建筑特有的元素符号,都在这里很好的保留着。而基地本身的建筑形式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徽派建筑。因此,我们认为设计的起点应该是传承周围的建筑和人文文脉,同时尊重自然、协调环境与原有建筑本身的特色也是重要任务之一。从整体环境出发,我们以现有的馆体建筑为出发点,该建筑总体布局采用依山就势,与自然背景取得了有机的联系和协调。所以对于空间形态设计的考虑我们本着“宜整不宜碎”的原则,将空间的布局与功能分区以块状划分。

2.空间设计思考

(1)内容布局上,我们考虑以时间为经,展示祁红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空间为纬,展示祁红茶从祁门风靡全国,远播海外。以茶文化、茶工艺(科技)、茶产业、茶经济为核心观察点,古今统筹,雅俗共赏,力求把它打造成为弘扬祁门红茶历史文化 , 宣传祁门红茶产品的专题博物馆。

(2)空间设计上,我们主要以现代设计为主,兼容徽派元素,祁门红茶出自徽州,茶文化沾染了浓郁的徽州文化气息。作为祁红博物馆的展陈空间设计,也应反映地域文化特色,从徽州建筑室内装饰文化中提炼设计元素,打造独一无二的空间环境。

(3)展示技术上,传统性和现代感兼具。兼用传统的博物馆展示手法和前沿的科技展陈手法,最大限度地突显主题内容为原则,却又创造出闲适高雅的整体氛围。

结语

鲁迅先生说过“民族的才是最美的”。对待古建筑不应该是一拆了之,而是探索其在现有环境下的新型的发展模式,只有适应人的需求的东西才是能持续发展,具有不断传承的价值。上海易道展示设计团队力求在设计中把徽派建筑的精髓传承保护下来,使其本身就成为一件博物馆的展品。

茶馆环境设计范文4

关键词: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现代茶馆;探究

1引言

传统的建筑装饰元素不同于其他建筑装饰元素的特点,它不属于某一个特定的装饰体系,而是要在一定的装饰结构中才能够体现出来,进而发挥自身传统元素的价值。在现代茶馆的装饰中使用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能够很好地展现传统装饰元素的特点以及价值,现代茶馆将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相结合,完美地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对于传统建筑元素而言,这已经不仅仅把它当作一个建筑装饰符号,而是为了展现自身特点而进行的结合。所以,要想恰到好处地应用到传统建筑装饰元素,就要深入了解传统建筑符号的含义以及具体的现代茶馆的设计方案。

2传统建筑元素的含义

2.1传统建筑元素中的显性元素

显性元素是传统建筑元素中最常见、也是最普通的一种元素,主要包括汉字和色彩图案等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字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也在传统建筑中有所应用。比如在中国的大小节庆之日,我们都会挂上“福”“囍”等汉字,或者是在一些木质的门窗和外墙上印上汉字。我们国家的汉字是从远古的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汉字特有的形态和演变性,让其在建筑的领域受到广泛的应用,带有汉字的建筑物具有一定的审美特点。对于图案来说,一些有一定的故事背景或者是文化内涵图案总是能受到人们的欢迎。一些具有一定的特点或者是造型比较奇特的建筑图案总能够给人们带来一定的视觉感受,进而产生深刻的印象。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造就了现在一些建筑图案,这些图案阐释出了我们国家在建筑文化上的古老中庸思想,因为大部分的图案都会采用对称性的特点来描述。在现代茶馆的装修设计之中,这些汉字以及图案等元素都很好的被运用,现代茶馆中的木质雕刻墙板和精美的传统图案,配合着周围的茶馆环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享受。古老的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图案和装饰元素,比如中国一些名人的书法字迹,或者是“龙图腾”等图案,都无疑不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现代茶馆中的传统建筑元素就应该采用这些具有一定建筑图案的样式进行装饰。现阶段很多茶馆把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是很值得借鉴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使用和加工的时候,不能改变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2.2传统建筑元素中的隐性元素

传统建筑元素中的隐性元素主要指的就是元素受到一些地位环境或者是区位因素以及当地的儒家思想所影响的一些元素。我们国家的传统建筑,从一开始出现就一直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而现代茶馆中的茶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其中有着儒家和佛家的一些思想。一些历史工作者往往能够通过简单的建筑装饰分析就能够了解到该建筑的朝代和年代。这都是我们国家传统建筑中的文化思想的体现。

3传统建筑在现代茶馆中的设计应用

一般的建筑装饰设计都分为外部设计和内部设计两方面,现代茶馆也不例外。外部设计主要用来表示茶馆的大体风格,而内部设计则是一些传统建筑元素的点缀和选择。

3.1现代茶馆外部设计上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使用

中国古代的建筑思想有一点非常重要且有特点,这就是建筑构造中的隔断。我们国家所讲究的隔断就是指能够给空间隔开,但是不能断开的思想。所谓的隔断并不是仅仅把空间隔断,而是要做到隔而不断,是一个指示的作用。我们国家传统的建筑元素中的分隔都只是典型的假分隔,看起来是隔断了,但是并没有真正地隔断。比如我们有的茶馆中的屏风或者是睡觉用的蚊帐都只是一种装饰的形式。像这样的传统建筑的元素分隔作用不仅仅是一种装饰的作用,更重要的就是它所具有的象征隔断的作用。在现代茶馆中的隔断设计作用要和茶馆的主体相呼应,主要利用传统建筑中的“隔断”思想来对茶馆的空间进行划分。再利用一定的现代艺术手段对茶馆的空间进行一定的划分,这样还能够营造出一定特点的茶馆空间。现代茶馆对外部设计中的隔断思想是一种在传统建筑元素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创新装饰思维,为顾客提供了良好的体验服务。建筑物还是一个有力的语言载体,不同的建筑装饰能够代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年代特征,是一种有形的语言。我们国家传统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其中园林建筑的手法就很值得现代茶馆进行学习。古代园林的建筑元素都是来自于身边的大自然,根据设计家们的亲身感受来装饰园林,使园林充分的展现古代人们的中庸思想。在空间的构造上面,可以通过一定的动静结合或者是虚实结合的手法进行创造,展现了一定的艺术氛围。古老的园林建筑风格也展现了一定的流通元素,比如园林中的长廊或者是镂空的门窗等都表现了灵活的建筑元素,这样能够使园林的观赏感受更加和大自然一样。对于现阶段我们的现代茶馆建筑来说,可以借鉴一定的古代园林建筑元素,利用园林中的一些流水、山石等,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茶馆的设计之中。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品茶的顾客感觉自己在大自然之中,给顾客带来良好的体验。除了这些,还可以采用园林中的层次感元素,例如园林中的假山和一些叠石建筑都能够为品茶人带来良好的体验,可以在现代的茶馆中建造一个简单的小池塘,放一些荷花和流水,养一些小金鱼等,都能够丰富茶馆中的意境,吸引大量的品茶人的到来。

3.2现代茶馆外部设计上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使用

传统的木雕是现阶段传统建筑装饰中使用最广泛的一项元素。我国从古代到现代大部分的建筑装饰中都会选用木雕作为装饰,无论是楼宇还是亭台都会采用木雕构造使周围的环境变得美好。木雕在我国现代茶馆中的使用设计非常重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茶馆中的桌椅以及屏风,都可以采用木雕来营造环境,使现代的茶馆更加具有人文气息,让传统的建筑元素能够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应该根据自身茶馆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分析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木雕来进行装饰。除了木雕的使用,还有很多其他的传统装饰元素,比如传统的家具和摆设,这些具有一定装饰作用的摆件在现代茶馆的装修过程中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传统的摆件造型优美,古朴素雅,能够使前来品茶的人们感受到美好的茶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大多数的茶馆空间都有限,而传统的家具装饰会占用很大的空间,所以应该尽量缩短家具的尺寸,学会在使用传统建筑元素的时候进行创新。传统的建筑风格是一种大胆用色的风格,现代茶馆在进行传统建筑装饰的时候也应该采用这种大胆的色彩元素。每一个建筑风格都是如此,一个茶馆给人的印象无非就是茶馆中颜色的明亮或者是素雅。笔者认为现代茶馆可以采用一些较为明亮的色彩进行装饰,明亮的颜色能够给传统的装饰环境增加活跃的气息,而在包间或者是隔板中的茶桌则可以使用一些较为暗色的颜色,因为这样的颜色能够给人宁静的感觉,营造一个安静的空间。结论传统的建筑装饰元素在现代茶馆中的应用能够给现代茶馆营造更好的品茶环境,创造出很符合现代人的需求的茶馆,我们就要把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茶馆的艺术相结合,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茶馆之中,使前来品茶的人们拥有更好的体验,保障传统建筑元素能够在茶馆中很好地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艳,王娟芬.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茶馆中的设计运用[J].福建茶叶,2016,(01):83-84.

[2]闵菲.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

茶馆环境设计范文5

关键词:谦祥益保记;相声茶馆;空间设计

1、前言

中国茶文化自古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随经济发展,茶馆功能愈加丰富,近几年来更是作为民俗文化生活的一种形式,相声茶馆即为其中一种。被誉为“天津第一茶馆”的谦祥益保记最初在清晚时期投资开办,经装修后变身为文苑荼艺楼,成为天津市首屈一指的相声茶馆,是华北地区颇为知名的相声曲艺茶馆。

2、谦祥益保记空间选址特点

相声茶馆因其相声的市井民俗艺术形式,选址颇讲究,离不开市井文化氛围的衬托与营造。谦祥益坐落于天津市估衣街,是一条有6D0余年历史的古老商业街,充分体现天津风情风貌。虽位于估衣街,但茶馆距街道还有一段距离,恰好为相声艺术的演出营造出相对私密、闲适的空间,这对于不同于纯粹喜剧表演的相声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3、谦祥益保记茶馆空间设计分析

城市社会生活中,茶馆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并承担广泛而又复杂的社会功能,如休闲娱乐、传播文化等。谦祥益变身为文苑茶艺楼后,依托于现代服务理念和社会功能之上的空间设计更是成为谦祥益经久不衰的一个因素。茶馆空间设计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最为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文化,所以茶馆应从外部到内部,从装修到装饰,从艺术到文化,无处不在。

3.1外部环境

该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风格中西合壁,三层三院、三进天井外廊式砖木结构,小青瓦顶,条石作碱,青砖砌墙,磨砖对缝,深灰色瓦当图案,古朴浑厚,是典型的清末民初中西合璧的洋楼。

3.2室内环境

由大门向内走是将茶馆与外部进行隔绝、营造幽静氛围的过渡空间。一进入即被浓厚的曲艺氛围感染,两边摆放着天津四位曲艺名家的雕塑。进门绕过屏风,即可见布局精致的室内空间,保持传统的中式风格,整体装饰以木材质为主,色调为传统中国红,整体空间设计体现三个方面上。

3.2.1室内空间效率化

室内空间效率化是指利用有限空间,营造无限意境,达到完美的空间布局。

如图1所示,一楼左侧是售票口;右侧是商品销售区:中部是散台和舞台区域,散台可容纳近200名听众。舞台背景与演出后台相接,由传统门窗和幕帘组成,两侧分别悬挂中国结,用夸张的比例渲染整体气氛。中国结与红柱子遥相呼应,在色彩上统一又有主次。舞台后被分割为卫生间、化妆间和服务间。散台左侧设有楼梯。整个空间稍显拥挤,但在有限的空间内却营造出和谐而热烈的收听空间,满足休闲娱乐、交流等功能,同时整体的空间设计艺术化气息十分厚重。

二楼如图1所示,空间分为环绕中庭的博物馆、包厢和茶室三部分。沿中庭摆放着与相声相关的珍奇资料、乐器及古物等。沿中庭设有五个包厢,可俯视整个表演舞台,较散台更为私密、活动空间更大,且包厢的名字为相声段子的名称。南北两侧设有十间茶室,提供独立安静的空间用于聚会或商务交淡。茶室的装饰更加讲究,强调传统茶文化的格调与意境,茶室的命名也采用家喻户晓的相声名段的名字,如一举成名。二楼的空间布局比一楼更为精细,合理区分包厢、茶室和博物馆的空间位置,又不破坏室内的整体感,真正做到室内空间效率化。

3.2.2交流空间人性化

遵循茶馆社会功能,交流空间的人性化成为空间设计的首要因素,体现在室内家具的选择上,力求营造悠闲、舒适的环境氛围。

首先,在茶馆都是坐的状态。因此,桌椅的舒适度成为选择茶馆的重要因素。谦祥益的家具采用明清式家具,有舒适宜人的尺度,不仅与谦祥益的整体建筑和装饰格调相吻合,更为听众提供足够的舒适度,便于听众长时间听相声。

其次,桌椅之间合理的空间距离能够免除不必要的麻烦或伤害,且便于听众调整坐姿。谦祥益一张桌子配备六把椅子,均匀放在桌子的三边,正面全部朝向舞台。这种排列方式有助于营造不同的交流氛围。听相声的人群一般以2人为主,这样2-―2-2的排列,无论左右或前后都满足朋友的亲密距离,而且三边的排列满足互不相识的听众之间的安全距离,使相互之间不会被打扰。并且这种凹形排列,有一种聚合感,几个朋友可以坐在一起聊天和听相声,能够保持活跃的氛围。

从平面图看,两张桌子之间、椅子之间都有一定距离,这样一为听众留有足够的空间调整坐姿,二为使听众在听相声过程中能够自由活动。在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基础之上,以人为本,满足听众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最后,人性化体现在交流空间的功能分区。谦祥益将交流空间分为散台、包厢、茶室三种方式。整齐排列的散台营造相声的互动氛围;包厢形成半私密的交流空间,又能俯视整个舞台感受到互动氛围;而茶室则提供全私密的交流空间,为各种行业聚会或是商业洽谈提供很好的体验空间,不受外界干扰。

3.2.3展示空间艺术化

相声茶馆消费的奇特之处就在消费的不是实用品,而是无形的环境、文化氛围以及人与人的亲密关系。谦祥益作为相声茶馆,装饰设计保持传统茶馆特色的同时围绕相声这一主题,装饰画都采用天津相声名家的珍贵照片和与相声相关的字画。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具有文化价值,是相声历史的一种体现与客观记录。博物馆设计更是让人在品茶的同时重温相声的历史,无形中提高对柏卢的认知和对相声文化的品味,运用这种装饰手段营造出了一种整体的相声文化氛围。

茶馆环境设计范文6

茶馆简述

1. 茶馆的定义

“茶馆”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喝茶的地方.《现代汉语词典》中其解释为“买茶水的铺子,设有座位,供顾客喝茶”。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1)建筑的角度:茶馆作为休闲空间的一种,属于建筑学专业上常说的几种空间形态的一种。

(2)文化的角度:茶馆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伴随这茶馆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人们在茶馆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即茶馆文化,中国茶馆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社会的角度:茶馆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一种民族风俗,各种各样的人在茶馆中从事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即有日常的生活琐事又有,又有商务往来,五花八门,千姿百态。茶馆作为一定时代和地域的产物,是一个观察地方世界的窗口。

现代气氛在茶馆中的创生

1. 现代气氛在茶馆中创生的必要性

(1)经济文化角度:

经济是基础,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时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变化,虽然中国在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天人合一”尊敬自然的思想根深地固,但西方的重理性与效率,重科学与分析,借助外界力量改变自我的思潮也在影响着我们。这些使的当今出色的艺术形式大多都在传统上有所创新。在中西方思潮碰撞与结合的当今,茶馆的设计也应该必定与以往不同,一定要在传统内涵的基础上创生现代的气氛。

(2)心理需求:

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加大需要给人们提供平复心态和放松心情的场所,特别是当代人需要一个清新宁静的环境思考一下内心真正的事情。在老式的茶馆中天然质朴的特质与茶文化水融,相映成趣。在其中饮这香茗,确实可以使人心情平复,但总体设计上感觉总是多了一分传统的厚重,少了一份现代设计的冷静。而现代设计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理性,所以在茶馆中创生现代气氛就显的尤为的重要。

2. 现代气氛在茶馆中创生的可行性

(1)饮品与文化:

在当今社会无疑可以把茶当成一种解渴避暑的休闲饮料,这是时尚而现代的,但茶更是一种文化,它直根于我国数千年,无论是茶本身、茶具、茶道都印上了传统文化的印迹,这是没有办法抹杀的,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当今的茶已经变成一种现代与传统的复合体。

(2)味道与外型

茶水具有浓郁的味道,历久弥香,但任何刚沏出的茶水都是清澈见底的,茶水就是这种浓郁与清澈的复合体,而传统的东西总是给人一中浓郁的感觉,而时尚现代的东西总给人一种清新活泼的感受,茶的味道与外型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在茶馆设计中现代与传统共生的一个契合点。

3. 现代气氛在茶馆中创生的手段

(1)空间特征:

1)开放性: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而言,除了一些特殊的需要外,现代茶馆一定要力求开放,不封闭,空间形态自由流通。

2)展示性:可以在茶馆内设置一些民族风情展廊,可以设置一些本地的传统手工艺品,还可以布置些旧时用品,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真正传统的就是现在的。

3)包容性:茶馆对茶客也应该是不挑剔的,无论你是高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应该能在茶馆中找到一席之地。(4)、私密性:茶馆是一个公共空间,但也应该表现其私密性的一面。私密性空间可以运用虚空间的方式,运用水、地毯、玻璃、吊顶、来形成单独的空间。

(2)材料的运用:

在大量运用木料表现茶温情的基础上,还大量运用玻璃,它的透明性和颜色正好符合茶水的外型特征,冷静、清澈、纯净,使整个空间感觉上是透明无阻碍的。水也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材料,把水景应用到茶馆中不但有利于划分空间,更能与茶的特质相互呼应。

(3)色彩的运用:

根据茶的特色,来设计茶馆的装饰色彩,以蓝绿色的色彩体系为主,突出表现其外表清新淡雅的特色,在辅助与蛋黄色,这样不但和蓝绿色有了对比而切能表现一定的厚重性,和传统茶具的色彩本就具有厚重性形成统一。

(4)具体手法

1)文化气氛,一方面由于现代人强烈的竞争意识,以文化知识为依托、补充、调节现代餐饮空间的设计就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茶本来也就是一种传统的文化符号,所以用一些现代文化元素与之呼应,应该能够达到共鸣。

2)环保气氛,身心疲惫的现代人对宁静港湾的需求日胜一日。温馨环保的气氛应逐渐取代装修材料的包装。

茶馆环境设计范文7

以茶文化内涵为基础,提出以物质层面———茶种植、茶加工、茶销售、茶器皿和以精神层面———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切入点的8种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以期为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提供借鉴。中国自古就有饮茶的习惯,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茶文化为主题设计的景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

茶文化为主题的景观多出现在茶种植、加工、销售所在地,或观光茶园,为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景观设计和展示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目前对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研究相对较少,如周小苹等在《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设》一文中对四川牛辗坪生态观光茶园的景观创设提出了独特见解[1];曾涛等在《北部湾的后花园———广西世外茶园园林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景观、项目设置要以地方茶文化为根源,设计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茶景观[2];王慧等在《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中着重研究了观光茶园在功能设计与艺术精神上如何达到完美契合的问题[3];李琛在《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一文从茶文化的社会价值入手,结合其特有的文化要素,融合“得天自成”生态景观设计理念,提炼出茶园文化景观的艺术表现特征[4];邵琦在《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茶园文化景观设计应该考虑文化属性、自然属性、景观形式展示、科学的施工过程、综合管理规范等五个方面[5]。此外,学者在茶馆室内装修上也有一定研究,如王奉慧在《双秀公园竹溪茶室景观分析》一文中,通过分析茶景园林实体要素在室内装修中所占的比例,总结了各景观要素在环境营造中的作用,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6];杨巍在《论现代茶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一文提出景观设计及景观布置在茶馆氛围营造中的重要作用[7]。另外,唐黎标的《简论园林艺术在茶馆的运用》也阐述了山、石、水等景观元素在表现茶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8]。从相关文献的研究可知,园林景观、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在观光茶园及茶馆室内装修中已经渐渐进入研究的视野,景观所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茶文化园景观设计,采用何种设计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该文尝试在分析目前茶文化园景观现状的前提下,提出8种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的常用手法。

1茶文化的内涵及茶文化园景观的价值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在茶叶发展历程中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物质内涵,是指茶的种植、培育、采摘、烤制、销售等具有技术含量的科学技术内容;其精神内涵,是指茶的品种、品尝、礼仪、民俗以及有关饮茶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人文科学内容[9]。文化价值。茶文化园景观是以茶文化为主题而设计的景观建筑小品,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既是对茶文化的传承,也是对部分难忘历史的再现,如茶马古道动感雕塑园、陆羽亭等。以景观的形式展示中国茶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帮助游客记忆,同时展示方式的多样性也增加了游客的参与、互动性,让大家在娱乐中学习茶文化知识,领略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部分茶文化主题的景观有再创历史文化的作用,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形成了茶文化演出的“印象”派效应,必将为人们所铭记。经济价值。观光茶园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茶叶盈利和宣传推广方式,它通过氛围的营造、体验性活动的开展、特色旅游项目的设置,为茶园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其中茶园氛围的营造、旅游项目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茶文化园景观来实现的。如自然型的茶田迷宫、茶田画等,人文型的动感雕塑、文化长廊、文化景墙、特色瞭望塔等,为园区招揽了更多的游客,活跃了园区的氛围。旅游价值。茶文化园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自然型的观光茶田清新静谧、绿影叠叠,置身其中仿若隔世仙境,成为广大游客向往的旅游佳境。人文型的实景演出高潮迭起,绚丽的舞台灯光为观众呈现了一席绝佳的视觉盛宴;创意景观小品、造型独特的建筑景观、别具匠心的茶文化体验互动活动,为茶园和旅游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充分发挥了茶文化园景观的旅游价值。

2茶文化园景观现状及设计原则

2.1茶文化园景观现状

我国现有的茶文化园景观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成功的茶文化园景观案例不多,普遍存在趋同化与雷同化现象,属于“CTRL+C”+“CTRL+V”或微改动版“CTRL+C”+“CTRL+V”。究其原因,大体可归纳为4点:设计初期没有进行详细的项目地块及所在区域设计元素考察,设计成为无根的浮萍;设计开展时没有明确整体形象的定位与塑造,缺乏主题创意与文化特色[10];设计方与委托方地位不对等,基本属于设计方按照委托方想法把效果图表现出来,物质功能性与文化艺术精神无法契合;施工方专业性较低,大部分情况是小包头+大小工的组合,对施工细节及材料不重视[11]。

2.2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广义的“地”,包括项目地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气象气候、地的主人等,对“地”研究得越透彻,设计成果越有特色。天人合一原则。新创造出的景观需与天、地、人三才和谐统一,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和艺术效果,从空间布局、虚实对比、形势把握、材料选择等方面入手,反复用心推敲。以人为本原则。茶文化园景观的建设最终是供人使用,因此应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掌握使用人群的行为规律,以此设计真正为人所用的景观。创新原则。立足当地茶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对景观的设计进行创新,使其特色化[12]。

3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

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以茶文化为主题,围绕茶文化内涵展开景观的创作。基于此,提出的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方法亦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以茶种植、茶烤制、茶销售、茶器皿为切入点;精神层面,以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切入点。

3.1以茶种植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田自身就是一座生态自然的艺术品,景观设计可以通过改变茶田的布局方式,或方、或圆、或异形等几何形状布置,形成不同形状的茶田景观,拉近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功效.

3.2以茶烤制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可以采用制茶的加工工具为原型,通过抽象、美学、设计等技术知识的运用,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如将绿茶制作过程中用到的晒茶筛子,设计为茶园瞭望塔的形式,既体现当地茶文化特色又使得设计有根可循;或将筛子作为休憩亭的顶部遮阴物,阳光透过竹条之间形成斑驳的倒影,增添了静态亭廊的动感;仿造炒茶炉灶的造型,通过将其内部挖空,放入射灯的方法,设计另类景观地灯等。

3.3以茶销售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享誉国内外的茶马古道是茶贸易的独特方式,所形成的“茶马古道”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的贸易通道。茶文化主题的景观可以通过雕塑设计再现古代“茶马古道”上商人运茶、卖茶的场景,或通过仿造古代“茶马古道”景象,进行实景复原,让游客亲身体验古代“马帮”艰辛的贸易之路。

3.4以茶器皿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中国南方饮茶颇为讲究,相比北方的大碗喝茶,更多了一份情趣和享受。仅饮茶需要的器具就分为置茶器、理茶器、分茶器、品茗器、涤洁器及其他的煮水器、茶壶、盖碗等,彰显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为景观设计提供不少的素材,如以茶壶作为喷水景观、以阵列式的茶碗作为观光茶园的景观小品、以茶勺作为雕塑原型进行抽象等,设计师可充分发挥想象力,形成特色景观。

3.5以茶艺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艺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茶文化园的景观设计可以从茶艺表演的全过程中取材进行雕塑设计,同时,茶艺师的服装配饰等物件,可以通过放大尺度方法设计为景观小品。

3.6以茶诗词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也留下了许多咏茶、品茗、斗茶、采茶的诗、词、歌、赋、成语、歇后语等宝贵财富,如《一字至七字诗•茶》《茶赋》《七碗茶歌》等。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可从这些非物质文化中寻求灵感,形成设计元素,传承中国茶文化精髓,如茶歌赋互动长廊、主题茶楼等景观建筑。

3.7以茶境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茶与禅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奇特的景观。“吃茶去”“茶禅一味”“和敬清寂”“自在精舍”等,已经成为禅茶文化的经典话语。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情与品味。通过营造宁静祥和的禅景来打造特色景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观光茶园所推崇。禅境的营造要深刻领悟佛学的精髓,它似有似无、或静或动,朴实无华、宁静高远,言简意赅又发人深思。置身其中,可以平和心境,感悟人生。

3.8以茶传说为切入点的设计方法

以地方茶文化相关传说、历史名人雅士,作为景观设计的依据。如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实景演出,便是根据武夷山茶叶救助赶考秀才,秀才高中后重返武夷山道谢这一历史传说编排而成,该实景演出已成为赴武夷山旅游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年收入上亿元。此外,人们也设计了很多实体景观建筑,以纪念“茶人”,如湖北天门市为了纪念茶圣陆羽,建设了陆羽亭、文学泉、涵碧堂等景观建筑小品。每每置身亭间,抚亭浥泉,品茗饮茶,令人流连陶醉,感叹中国茶文化之博大精深。

4结论

茶文化园景观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景致独特、情趣高雅的视觉盛宴,同时它也是实现茶园休闲观光价值的主要载体,是改变传统茶园单一农产品生产功能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深入挖掘茶文化相关知识,系统地总结了茶文化园景观设计的8种方法,分别是以茶种植、茶加工、茶销售、茶器皿、茶艺、茶诗词、茶境、茶传说为基本进行设计,以期为茶文化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作者:王泽发 刘金燕 单位: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小苹,杨海军.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创设[J].安徽农学通报,2011(13):153-154.

[2]曾涛,周凡.北部湾的后花园———广西世外茶园园林景观设计[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1(7):39-41.

[3]王慧,肖斌,张云鹏,等.陕西西乡枣园生态观光茶园规划设计[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4):205-208.

[4]李琛.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邵琦.茶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以汉中西乡茶园文化景观设计为例[J].福建茶叶,2016(5):144-145.

[6]王奉慧.双秀公园竹溪茶室景区景观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3):143-145.

[7]杨巍.论现代茶馆的园林景观生态设计[J].福建茶叶,2007(1):42-43.

[8]唐黎标.简论园林艺术在茶馆的运用[J].广东茶叶,2004(3):16-17.

[9]康乃.中国茶文化趣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73-183.

[10]吴军,波,臧真荣,等.中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初探[J].山东林业科技,2006(2):81-82.

茶馆环境设计范文8

关键词:高职;理实一体化;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84-03

一、任务导入概述

任务导入是任务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如何就某项“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呢?关键在于任务设计、任务实施、任务评估。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情景模拟、方案导入等。

任务教学标准:(1)学生就任务安排学习计划,一定程度上安排学习进度及学习行为;(2)具有分工、合作过程;(3)具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4)通过与教师的交流,处理任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任务完成后,师生共同评估任务行为。

二、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制订关键性学习任务

1.了解课程所涉及的行业岗位所涵盖的工作职责。

2.调研学习环境,合理选择具备硬件支持的任务项目。

3.所选任务应该具体、可实现。

下图以《茶艺与茶馆管理》课程为例,阐述代表性学习任务:

(二)设计学习任务难度递进

高职教育由于生源渠道较为广泛(职中生源、普高生源),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参差不齐,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但是,他们也有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利用这一特征,可以设置多层学习任务,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理论知识。

下图以《茶艺与茶馆管理》课程“绿茶茶艺”为例,阐述学习任务层次的设置:

(三)目标管理教学法——师生就共同目标设置行动任务

教学中的目标管理法则:在教师总体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上,学生就教师设置的任务,进行目标效价并且衡量自身实现的可能性制定绩效考核计划表。

下图以《茶艺与茶馆管理》课程“岭南功夫茶艺”为例,阐述任务的行动导向教学设置:

在整一个任务导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准备和提供教学资源(茶品、水、茶具),比如以某个茶艺馆乌龙茶艺作为教学任务:教学环境选定校内仿真茶艺馆,由学生根据自我效能评估组建学习小组,讲解任务关键词;采取目标管理教学法干涉学生行动计划的制定,为其提供“实训资源”支持;监督学生行动计划的履行程度,采取多种形式的干预教学(如教师扮演茶客,学生扮演茶艺师;如教师扮演茶馆经理,学生扮演茶事服务员);评估学生任务履行程度,就扮演角色的评估情况反馈给予学生,提高此项任务的反馈度;学生就原先设定的绩效考核计划表进行自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评价过程中强化学生任务学习知识点。

(四)任务诱发型教学模式

任务引入及目标设置的同时,需要对学生以往说积累的知识点进行联系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激发学生对以往相关支持课程的回忆及兴趣来学习新的知识点,如此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点的记忆;而此时,学生由被动接受新事物到主动挖掘自身知识转变,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在以上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职责为:示范、指导、建议。将任务的履行过程分为3个阶段:一是“前”阶段,也即示范(包括准备教学资源、导入相关知识点、演示任务及商讨确定任务目标);二是“中”阶段,也即指导(小组分组、角色体验、任务指导);三是“后”阶段,也即评估(确定评估指标及标准、实施评估)

学生的态度由“要我学”转为化为“我要学”;学生的行为由看转化为做;学生的评估由被动转化为主动。这就是我所要分享的任务诱发型教学模式。具体模型如下:

以《茶艺与茶馆管理》课程“茶叶识别”为例,阐述任务诱发型教学模式。任务诱发型教学的几个教学要素如下。

1.知识联想。激发学生联想相关知识点,也即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学习需建立在自身以备知识框架上。如《导游才艺》、《旅游购物与营销》、《职业道德》等课程已经学习积累了若干茶叶知识。

2.组组协作。学生根据自我兴趣效价自觉组组,并就任务及自我效能制定任务履行计划书。

3.学习任务。学生有针对性地接受以下任务:基本任务(茶叶分类依据)、提高任务(各类茶叶辨识)、开放任务(茶叶品评)。

4.实施任务。学生按照组内制定的任务履行计划书如实实施,小组完成茶叶品评展示任务。

5.效果评估。学生就已制定的绩效考核计划表对所展示的任务进行评价,学会接纳与反思。(评估方式可采用360度考评方法:自我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

三、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现任务教学课标的设计

综上所述,围绕任务教学的学习内容与活动设计应该是对应的,下表将以《茶艺与茶馆管理》课程“泡茶技术”学习情景为例展示其课程模块设计。

本文以《茶艺与茶馆管理》课程任务导入教学模式——“学生做、教师看”,“让学生动起来、教师静下来”的模式来推进理论知识的教学,有力诱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终促进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寻求高职课程相应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务性质的分析,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学习任务,让学生具备主要岗位工作的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与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协作能力、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

以上是本人8年来关于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结果。实际评估采取了对照比较法(通过茶艺师资格考证,比较教改实验组的学生与参照组的学生的通过率,前者在技能操作方面成绩更加平均高出1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采用以上教学模式,结果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茶馆环境设计范文9

关键词:茶文化;受众;体验;动态;展览设计

1茶文化展示的设计演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对文化的传承。茶文化作为横跨古今的一种传统文化,它的展览设计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与茶有关的博物馆、展会听、茶馆等单位都将充分地融入到展览的设计当中,以此来提升品牌的形象,并且为茶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氛围。茶文化的美在于物质与精神之美的统一。所谓物质之美,就是茶的色香味,茶色清新怡人,茶香屡屡不绝,茶味干爽清冽。自古以来,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就离不开茶叶,茶叶可以说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国不仅是茶的发源地,同时也将茶文化流传了下来,经过历史的积淀,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都离不开一个茶字。所以,茶无论是在我国的日常用品领域,还是精神文化领域,都与人们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它不仅扮演着提神醒脑的角色,同时也带给了人们丰富的审美韵味。自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提升,茶叶生产也进入了新的阶段,茶文化以文化为基础,将其概括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精神文明的总和。茶文化涉及到了社会学、农学、历史学、文学、哲学、宗教学、医学以及传播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茶和艺术的结合始终是十分紧密的,茶与诗画,茶与造型以及饮茶艺术都为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各式各样途径。茶文化始终以自身鲜明的个性,利用动静结合的方式,为当下的茶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与可能。

2茶文化动态体验式展览系统设计

施拉姆曾经提出过关于传播必备的三个要素,即信源、信息以及信宿。我们回归茶文化的动态体验式展览设计,就可以对应上信息、媒介和受众。所谓信息,就是指在茶文化的动态体验重,包括表面展现以及内在隐喻的各种内容。而媒介则是指用表现的形式和方法,例如文本、解说词、图片以及空间等内容来向观众展示。受众就是指观众。信息传播利用媒介让受众感知,而本环节主要探讨的就是从信息到媒介的设计过程。设计师需要根据自身对于产品的理解,进行加工、设计,将信息汇总成具体的文字、图片、影响、声音和气味等内容。观众接受信息的过程,就是媒介信息渗透给观众以及解读具体信息的过程。观众在其中去感知有关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完成了整个体验过程。一些好的、有效的体验式展览,会将观众引导向解读信息的领域。

2.1体验主体设计

动态体验的展示,就是可以充分地吸引受众的一种传播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大量的动态体验。展示环节的动态体验多少,主要和观众的需求相连接,要做好受众定位工作。观众是展示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所以,展示设计应以人文本进行设计。当一个展览充分地研究受众的心理,知晓他们的需求,并对此进行深层次的改变,才能够充分地吸引受众。观众的年龄、国籍、文化程度等内容都与展示效果息息相关。茶文化的动态体验设计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文化背景来进行受众定位分析,这样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例如一些外国人并不懂中国的汉字,但是却对中国的文化十分感兴趣。当茶文化展览需要接待外宾时,外国人很希望了解中国的茶文化,这里就需要有一个精准的定位,使茶文化以娱乐体验为主。通过大量的动态体验,增强图片的层次感,减少文字的比例,让外国友人可以更好地参与和茶文化的互动与交流。例如杭州富义仓茶文化展览馆,就有大量的动态体验展示、茶艺表演,让外国人可以充分地参与到展示过程当中,体验地地道道的中国茶文化。当下,我们的博物馆正在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面对社会公益类的博物馆,国家出资扶持,向广大人民群众开放。博物馆所服务的人群也不再是小众,而是大众。这时茶文化的展览就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体验展示,配合文物和文字,让受众对体验项目更具有选择权,让受众通过适当的阅读、观看以及实践,获得有关的知识,进一步丰富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当下的茶品牌和茶企业,具有良好的茶叶生产环境以及茶叶资源,通常就会在当地建立一些具有品牌特色的茶文化展馆,与自身品牌结合,推广其品牌的同时,也能够给人们带来更丰富的茶文化体验。一方面,他们通过展示设计,将产品的优点传播给观众。在展示设计中包括了茶树的育种、茶园的管理以及采茶包装设计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动态式设计的形式呈现给消费者,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度,更加认可其专业性、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茶园的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利用地方的旅游特色带动茶叶销售的经济,增加消费的亮点。在整个展览设计过程中,可以增强茶园的体验性和娱乐性,以此为茶园赢得更高的人气,真正地实现传播文化,促进消费,利用茶叶的经济性带动文化的传播。

2.2体验客体设计

体验客体从一个简单的角度来说,就是具体的物件展示需要通过一个载体、一个渠道展示出来。体验客体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即为内在的要素,形式则是具体的展现方式,没有形式感的内容则不能充分地吸引人们的眼球,更不能达到有效的传播目的。将内容进行展示,离不开的是媒介。茶文化的动态体验展示首先要经过文本展示,将展示过程规划在一个统一的脉络当中,茶文化的展示需要文本来揭示具体的内涵与主题,也正是由这个过程体现了展示的精髓。所以文本体现了产品、图片之间的联络关系。在进行一定空间的展示、定位之后,文本设计要做好对各项环节的分析,以此来决定最终的展示方式。在具体的文本设计过程中,不仅有展示文字,同时还包括了解说文字,这需要二者的配合,解说词的撰写需要有生动、准确的特色,同时也可以当作具体的故事来讲解,进而吸引受众目光。其次,在茶文化的展示过程中,我们要强调物理空间的作用。所谓物理空间,就是与装置、场景有关的空间,这些内容为观众体验提供了充分的活动场所,这些需要设计者结合具体的主题需要,结合观众的互动行为以及展区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划分,在设计过程中,创作者要以科学的态度对整个交互过程进行充分的重视。例如,设计设计茶馆时,要满足茶馆室内空间设计的视觉需求、茶客对场所体验的心理需求。视觉需求方面,利用线条流畅、样式复古以及造型优美等特质带给人们视觉上愉悦美好的感受。让展示空间的形状、与人活动的范围进行有效的配合,使得受众的体验过程可以在一个适宜、协调的过程中,这是最基本的空间要素。展示设计需要以特定的建筑为载体,物理空间的布局对受众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展示间需要有清晰的布局,对物理空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组合。受众在具体的游览过程中,可以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寻找方向,这就需要设计者为受众布置好合理的路线,让受众可以轻松地游览。现代的展示设计,不能仅仅地依靠室内设计,更需要与自然空间相结合,在充分环保节能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变化格局的空间形式以及光线来丰富受众的视觉感知,这将给受众带来更多的感官刺激,加强受众对体验的认知。

3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于茶文化的传承要做进一步的思考。各式各样的茶博物馆已经坐落在大大小小的城市当中,但是,陈列的内容却大多都以静态为主,为了更好地传承茶文化,我们可以向动态体验式展览设计发展,增强茶博物馆的情趣,增强其他茶文化展览设计的特色,以此来推动茶文化在我国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刘晓希.“动态照明”视觉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日本“东京晴空塔”夜景照明为例[J].装饰,2016,03:101-103.

[2]谢彦君,徐英.旅游体验共睦态:一个情境机制的多维类属分析[J].经济管理,2016,08:149-159.

茶馆环境设计范文10

品赏佳景 品赏岁月

早就听说流花湖公园内有间流花茶艺馆,而这间茶馆最大的特色是依湖而建。布局与流花公园的园林美景巧妙地合为一体。动静相宜。可品茗,可观景。可赏艺,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然而亲睹芳容也不容易。流花茶艺馆开于公园一侧,途经的公交车不多,即使步入大门口,仍要走一段小路才能到达品茗区。一路走来,疏影横斜,曲径通幽,琴声悠扬,亭台楼阁掩映于林木中。进入依湖而建的品茗区,一步一景,惊喜不断。深深地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但觉处于园林一隅的自己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淡,渐渐地融进了整个环境中。

细想这一路的寻访,就如泡茶的过程,经过煮水、洗壶、洗茶、冲泡、闻香、观茶等多个步骤,一路循序渐进,细心体会,最后当茶汤进入喉舌时。就如同只身走进世外桃源,眼前豁然开朗,当中的美妙感受很想与人分享。但又无需求得别人的认同。

置身于茶馆内,当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望,都可以收获不同的景致。找个舒服的位置,眺望湖中小岛。思念伊人在水一方;观湖面的片片流花。追忆前尘往事;捡一片飘落于茶几的树叶,感叹岁月的匆匆。每一种心情都有景物相对应,而每一种烦恼,都在这里得到缓解。看流花落水,看百年老树。还有什么是放不低的呢?!一杯清茶,几块精致可口的茶点。怡然自得地品味生活的喜与乐,真的是人生几何!

许多人说在茶艺馆喝的茶总是特别的好喝,当中固然有水质、冲泡技术的原因,但最大的缘故还是环境与心境的差别。幽静雅致的环境让人的心情也好起来。而味觉当然也容易苏醒过来。

陶冶性情心灵溢香

流花茶艺馆内设有不同的品茗区。都各有特色。你可以选择在大树底下好乘凉,也可以倚湖凭栏而坐,又或是拾级而上享用堤岸高处的包厢,又或是亦步亦趋地登上泊于湖边的小艇,都各具情趣。无论是两人交心长谈,或是三五知己相聚,又或是一群志同道合者的雅聚活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适合的地方。

此时正是午后时分,茶馆内的客人不多。偶有到访者多是熟客。有茶客还手捧茶碗,悠闲地下起棋来。人皆有好胜之心,而商场或是职场的博弈,总是让人心力交瘁。只有在这里,胜负似乎并不重要,在满溢的茶香中享受游戏之乐才是主要的。人们常说人生如棋。懂得享受过程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国外近年来流行“慢生活主义”,还掀起“瑜伽热”。其实这些都跟中国的茶道、茶艺有着相似及相通之处,讲究的都是静心、静神、静养,身心的和谐乃是健康之本。

据悉,流花茶艺馆于1997年7月1日正式开业。当时的定位是做一间专业的茶艺馆。虽然在经营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引诱。例如在前几年火锅城十分红火的时候,就有人提议跟茶艺馆合作经营火锅,但是茶艺馆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婉拒了。不浮躁,不急进。专心地做“茶事”。是流花茶艺馆从一开始就确立下来的经营方针。当然随着年代的变迁,他们也做出一些适当地改变,并且不断扩展业务范围。但即使是后来增加的茶食项目,他们也另僻地点成立茶膳坊,并与茶艺馆、茶艺培训中心、素食馆共同组成流花茶艺城。“这就如泡茶一样。如果各种茶都混在一起。茶昧就杂乱了。我们要做纯粹的专业的茶艺馆,这是一贯的宗旨。”流花茶艺馆的总经理皮蓉女士对记者如是说。

尝鲜一族 人生如茶

坐在流花湖边,面前摆着一杯刚沏好的都匀毛尖。这杯来自贵州的今春新茶,有着碧绿澄清的颜色。此时正是午后时分,极目四望,但见湖光滟潋,花影闪烁,茶香袅袅。许多平日里觉得无法停下来的东西。这一刻忽然被定格在一副水墨画中,于是做到了现代都市人平时无法达成的事,例如观赏到茶的舞姿;例如可以听到小鸟的鸣唱;例如可以在采访过程中,抛开古板的问答形式,只是随意地交流对茶的感受。从品茶的真实体验中寻获许多共鸣与灵感。

皮总对记者说,这里的投资者和经营者本身就喜欢品茶。所以对整个项目的运作都特别用心。茶文化博大精深。往往知得越多越想深入探究。为此。他们也会经常组织员工进行专业培训。还亲身到茶区去鉴茶识茶问茶,并从当地直接进货。例如每年三四月间,他们都会去福建采购新茶。通过和茶人的交流,他们预计,今年会流行品饮武夷岩茶。

问及这位茶艺馆的掌门人自己平时最爱喝什么茶时,皮总回答说。自己刚接触茶艺时爱尝鲜,会同时喜欢很多种茶,但现在最爱是普洱茶和湖南黑茶。迷上普洱是因其具有可变性、包容性,当中蕴藏无穷的品饮乐趣。而对湖南黑茶的感情,则缘于自己本身为湖南人的原因。对家乡的想念,对事业的热情,对生活的感悟,都在品茶中得到了很好的协调。

茶馆环境设计范文11

[关键词]本地资源;幼儿园;创造性游戏;天福茶庄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6-0065-02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创造性游戏作为层次较高的游戏类型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位于我县盘陀镇的天福茶庄是闻名全国的名胜这里有环境优美、格局雅致的天福茶博物馆有寄托思乡、爱乡情怀的“唐山过台湾”石雕园有茶韵浓厚的茶学院有古今中外的茶道茶艺表演还有享誉全球的自产茶叶和茶食品等大部分幼儿都有到过天福茶庄游览、品茶、观看茶艺表演的经历这里是幼儿既喜欢又熟悉的地方我们也发现学生很喜欢谈论去天福游玩的趣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要充分利用家乡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环境的优势有效促进幼儿发展”近年来我园一直着力于探索园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以更好地构建幼儿自主、探索、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顺应学生的兴趣尝试挖掘天福茶庄这一本土特有的资源优势在大班开展创造性游戏“美丽的天福茶庄”对创造性游戏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研究

一、天福茶庄课程资源可利用的内容

天福茶庄各种造型别致的景点不同风格的茶艺表演具有浓厚茶文化气息的展馆、品茶室、茶食品、茶具、茶餐馆等都蕴含着开展创造性游戏的丰富资源根据天福茶庄课程资源的特点我们对它们进行了筛选加工和整理把它们分为天福自然课程资源和天福社会课程资源。

(一)可利用的天福自然课程资源

天福自然课程资源包括天福风景、天福名特产等天福风景有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天福茶博物院景区、“唐山过台湾”石雕公园、天福茶学院等天福名特产指各类天福茗茶、天福茶食品、天福茶肴及充满天福特色的天福茶具等。

(二)可利用的天福社会课程资源

天福社会课程资源包括天福茶文化、天福商场、天福茶叶、茶食品加工厂以及天福茶餐厅、天福加油站、天福停车场等天福茶文化指天福茶庄以“根植福建 香传全国 茗扬世界”“薪火相传”的茶圣陆羽等天福名人故事天福茶文化石刻、石雕以及丰富多彩的天福茶道茶艺表演(如中国唐朝宫廷茶艺表演、清代茶艺茶礼表演、韩国茶艺表演等)这些蕴含中华茶文化的优秀民族文化瑰宝都是幼儿创造性游戏的良好资源

二、利用天福茶庄课程资源开展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活动的方式

开展活动之前通过对天福总裁办公室秘书及总裁家人的多次访谈和对天福茶庄反复深入的现场调查我们发现天福茶庄所拥有的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决定着对其开发与利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共同创设环境营造游戏氛围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的隐形课程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为幼儿创设自主、开放、互动、参与、科学合理的活动环境是教师在游戏开展之前首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注重在环境创设中加入幼儿的参与甚至发动家长一起在走廊内利用收集来的充满天福浓郁茶文化特色的废旧材料或自己动手制作的作品创设天福主题活动墙悬挂自制草编“天壶”等创设“天福走廊”整个走廊变成了一个有着天福茶文化气息的特色环境幼儿一到这个楼层就如同置身于一个“小天福”中幼儿在充满浓厚天福气息的环境中开展游戏活动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感受、体验天福茶庄所蕴含的茶文化魅力对家乡的名胜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产生自豪感并把所形成的情感体验迁移到游戏中

(二)整合天福特有的资源开展主题活动

在天福茶庄园课程建构的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班级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对天福的不同认知整合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从天福的人文历史、天福的美景、天福名特产、天福的茶艺表演等方面选择不同的天福资源开展“美丽的天福茶庄”主题活动如通过“认识美丽的天福”让幼儿了解天福茶庄里的景点建筑通过“天福里的故事”让幼儿萌发向名人学习学好知识本领长大后建设祖国和家乡的情感通过“茶叶的传说”了解茶的制作流程通过“茶的种类”“茶具知多少”“好吃的茶食品”“美味茶肴”“天福茶艺”等让学生知道与茶有关的知识引导幼儿在认知、探索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同步开展具有园本特色的天福茶庄创造性游戏。

(三)利用天福茶庄的茶文化特色社会资源开展角色游戏

天福茶庄拥有极其丰富、独特的茶文化特色社会资源有充满茶文化气息的天福茶文化展馆、茶艺表演馆、茶道室有天福商场、天福茶餐厅、天福茶叶加工厂、天福茶食品加工厂、天福加油站、天福停车场等堪称一个活生生的小世界也是学生熟悉和喜闻乐道的地方依据游戏来源于生活的原则顺应学生的兴趣我们的角色游戏“天福茶艺表演馆”“乐乐天福商场”“贝贝茶餐厅”“天福加工厂”就这样生成了。

(四)利用天福茶庄的环境风景资源开展结构游戏

天福茶庄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尤其是那些与茶文化有关的独特的建筑和景点学生既喜欢又熟悉比如茶博物院“兰亭曲水”“宋桥”、石雕公园的“问天石”、茶学院的“天鹅湖”等利用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能激发幼儿建构的兴趣让其感受到天福茶庄的美从而萌发其爱家乡的情感为此游戏的前阶段要对天福茶庄各个景点进行单个建筑物和景区的建构然后尝试学习对各个景点的建筑物进行合理布局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构建心中未来的天福茶庄这样不断推进的建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使其创造性地使用材料、替代物真正感受到建构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创新学习的乐趣

(五)创设特色区域加强对天福课程资源的利用促进游戏开展

在幼儿园区域往往被归为环境创设层面它为幼儿进行游戏提供空间和材料为了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我们围绕“天福茶庄”主题目标设置区域环境把“天福茶庄”创造性游戏与区域活动有效结合使主题、游戏环境与区域环境相一致如创设操作区、科学区、美工区、语言区、表演区让幼儿自主选择拣茶、称茶、包装茶、包装设计、表演服饰设计、阅读查询有关天福的资料信息、表演茶艺等活动

(六)以打破班界、丰富拓展情节的游戏推进方式提升游戏水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教育资源的作用因此在合理利用天福课程资源开展创造性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同伴群体资源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游戏后阶段幼儿自发生成了“喜洋洋旅游公司”主题角色游戏扮演顾客的幼儿也能从容自如地在“乐乐天福商场”“贝贝茶餐厅”消费并能礼貌有序地买票到“茶艺表演馆”欣赏表演甚至来到“天福石雕公园”“天福茶博物院”(建构游戏)等参观游览打破班级界限开展的游戏不仅发展了游戏情节使“美丽的天福茶庄”系列主题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得到升华创造性游戏的整体性得到充分体现还将创造性游戏的主导权真正还给了幼儿让幼儿学会了使用各种礼貌用语与人交往提高了协商、合作、语言表达和交往的能力。

三、利用本地特有资源开展创造性游戏取得的成效

实践证明天福茶庄作为融茶文化传播教育、观光旅游、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胜地蕴含着巨大的课程资源开发潜力和价值它丰富了我园的创造性游戏课程资源有效地促进了我园园本化创造性游戏课程的建构这对促进幼儿自主、探索、合作、创新等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发挥了创造性游戏的功能发展了幼儿的合作、交往、协商、动手操作能力及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有效促进了幼儿发展同时也为幼儿园挖掘本地资源、构建园本课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茶馆环境设计范文12

关键词: 宜兴景观美学 “灵秀谨严”美 建议

一、引言

艺术产生是为弥补自然和人生的缺陷,它以诗意为最高境界,“审美需要不仅仅是欲望……还是审美理想,使人得以实现对现实的超越”。①因此,审美艺术的产生是为达到对现实的某种超越,也是为对审美理想的一种追求而产生。

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通常意义上的景观美学是研究景观美的构成和欣赏的一般性的应用性学科。

关于景观的分类不是绝对性的,而是具有相对性,可以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景观有所分类和定义,如从物质构成角度来进行分类等,这些对于景观美学研究都具有借鉴意义。从物质构成的角度,景观可以分为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

二、“灵秀谨严”美

(一)景观美学。

在研究景观美学之前,我们应明确两个概念,即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这可为下文进行的宜兴景观美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客观自然界中的景物构成观赏的对象,自然界是广阔无垠的天地,具有极其丰富性,欣赏自然景观就是欣赏自然美,自然孕育着人类这一审美主体,同时人类不可抗拒自然法则。

2.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并非所有的人类文明,而实际上只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而且需要呈现出具象。“作为人文景观,它一定是直观的对象,即可以直接看到的具体形象”。②

(二)发生机制。

对于灵秀美与谨严美二者而言,除了与景观本身相关外,还表现出自身特有的审美发生机制特点。

1.韵律和谐式灵秀美,是指在审美方式上运用参差立体和对比律动的手法,表现韵律和谐的审美方式特点,以作为灵秀美在审美发生机制中的重要表现,即灵动韵律美。

2.主体意识式谨严美,是指在审美主体上体现主体精神和主体追求的主体意识特点,表现主体意识的审美主体特点,以作为谨严美在审美发生机制中的重要表现,即谨严文化美。

3.深度厚重式生命感,是指在审美表现上体现主体存在和客体生机的深度厚重特点,表现深度厚重的审美表现特点,以作为生命感在审美发生机制中的重要表现,即生命意识美,同时也为灵秀美在审美表现上提供了支持。

同时,这一美学观念的提出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即给在实际景观建设中的设计思想提供参考,对景观建设主题的打造有价值。

三、“灵秀美”典型性分析

(一)水:对比律动性、参差立体性和客体生机性。

对于宜兴的水来说,其主要表现在“水抱之水烘托”与“缎带之水贯穿”两方面。这也是水作为主要景观对于宜兴景观美学特色机制起的作用。

以下从水的对比律动性、参差立体性和客体生机性三方面对灵秀美机制形成的作用加以论述。

首先,从宏观和微观视野两个角度来体现对比律动性。具体而言,一是在宏观视野下紧实与虚空方面的对比;二是在微观视野下“直线”、“圆”和“波线”组成结果的律动和对审美主体审美感受的律动,即扩散与收缩之美。

其次,从位置错落和交杂体现参差立体性特点。

最后,综合作用下客体生机性特点与物我合一状态的显现。

(二)独特审美客体主导性特点的表现

具体说来,宜兴自然景观的独特特点及其在审美活动中主导性表现就是主体审美感受彻底性,以分析灵秀美的形成机制。具体表现为:一是审美情感上彻底的忘我性精神,二是审美表现上彻底的欲望性展现。

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坡迫切、牵挂、牵念、挂念、回味等复杂的心理过程,那一封封书信切实地表现出了这位大文人对于宜兴山水的爱恋和爱惜之情,对于这位见惯了祖国各大壮丽河山的大文豪来说,能这样对一座小城市的山山水水加以爱怜和赞叹,也给这座城市增光添彩了。自然,这其中不仅是简单的爱恋,而且有一种念念不忘的思绪浸含于其中,是对事物的流连、不舍、疼爱的温柔情绪。这其中包括着瞬时的情感体验和永恒的情感回味。

四、“谨严美”典型性分析

(一)壶:空间结构感、社会文化认同感。

首先,空间结构感表现为茶壶雅致的造型感、富有动感的设计感和素面素心的本质特征这三方面。一是以茶壶雅致造型感为特点的空间结构感,二是以富有动感设计感为特点的空间结构感,三是以素面素心本质为特点的空间结构感。紫砂壶有着素面素心的本质特性。素面在于它的形状和外观。

其次,社会文化认同感表现为古朴的材料来源、朴素自然地反映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人雅趣性这三方面。一是以古朴的材料来源为特点的社会文化认同感。二是以朴素自然地反映社会实践活动为特点的社会文化认同感。紫砂壶的产生和由来是一定时期宜兴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反应。三是以文人雅趣性为特点的社会文化认同感。宜兴人崇尚茶道,讲究以茶会友、亲和礼让、清节励志的积极进取精神,追求自然清净、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和情趣。

(二)审美特征作用于审美环境的发生机制。

宜兴人文景观的研究有益于对景观建设的作用,从对它建立和保持审美环境机制来看可以对宜兴景观建设发挥实际作用。

1.严谨肃穆审美环境机制的建立。

宜兴人文景观严谨肃穆审美环境的审美需要,具体是指宜兴人作为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严谨机制的理想,从而形成自己的精神要求。

2.严谨肃穆审美环境机制的保持。

有意识地建立严谨肃穆审美环境的长效机制,从传统的继承入手。宜兴地灵人杰,虽然地域不广,人也不如其他地方多,但是,正是由于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幽闭和闲适,使得传统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总之,人文景观的发生机制对其典型性有着重要作用,而它因其特有的特点又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践作用。

五、“灵秀谨严”美多维性视野分析及景观设计建议

(一)“江山之助”关照下的主客体关系论。

1.物我和谐:客体生机感的表现。

“江山之助”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它表现的主要是作为优越地理环境的自然景观系统对于审美主体的文化、思想、情感的辅助作用,也融合了中国古代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哲学观。它承认“物”(即大自然)的客观存在有其自身规律,以及“物”对“心”(即作家主体意识)的决定作用。

对于宜兴自然景观的定义就是灵秀美。它既包含自然景观本身灵动特色,又包括物被主观情感投射后的特点,因为景观中的物不仅是纯自然中的物,而且是审美主体眼中的物,并与审美主体发生情感的回复流转,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

2.“心”的能动性。

“江山之助”认为,“心”(心即创作主体意识)有能动性,“心”决定作品主旨,江山会助其或哀或喜。这反映到艺术作品中也就是创作主体的主体精神和主体追求在艺术作品中表达了主旨。

作为人文景观来说,更需要能展现其背后的深层次社会文化特点。

谨严性特点不仅体现在具体的人文景观传承机制中,而且体现在审美环境中,包括对于谨严的审美环境的需要,对于谨严的审美环境的理想,对于谨严的审美环境的审美趣味,以及保持谨严美的长效机制的形成,这些都是审美主体能动性,即形成谨严美人文景观特点的原因不仅仅是客观的环境。

(二)“地理环境决定论”关照下的主体性追求。

1.群体性气质的形成。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决定群体的气质性格和心理状态,对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有影响,对群体气质的形成,对群体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对社会组织和经济发达状况均有影响,还影响着人类迁移和分布。

长期以来宜兴地理环境幽闭与自给自足的特点,造就了宜兴人民独立却兼收并蓄的群体性气质,反映到对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就体现出严谨性特点。

2.地理基础对于严谨性维系的表现。

首先,幽闭和自给自足的地理环境。宜兴拥有较为幽闭和隔离的自给自足的地理环境。

其次,幽闭自足地理环境下安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是宜兴有着安定的社会环境,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保持谨严美的传承,以宜兴望族为例,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文化传统,是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家族能不断发展的基本保证。二是宜兴具有谨严性思维传统和文化习惯。宜兴有着独特的思维传统和良好持续的心灵关照,而这些足以对宜兴景观美感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宜兴的教养、读书习惯、风俗习惯都是这一谨严性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灵秀谨严”式景观设计观。

“灵秀谨严”式景观设计观即在具体景观设计和建设时,以风格灵秀、造型灵秀、材料灵秀、主题灵秀等为特色的“灵秀迷你型屋顶庭园”来使灵秀主题得以体现,同时以“开放式谨严主题馆”为文化宣传依托,以展现“灵秀谨严”式景观设计观这一美学社会化概念。

1.“灵秀迷你型屋顶庭园”设计建议。

这一建议将灵秀美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具体特点即复合型绿化、竹庭园、茶庭园。

复合型绿化,即将中高型、乔木型、灌木型类特征绿色植物相交织穿插,形成四周环绕特色。以绿化为主要手段,环保为主要目的。

屋顶庭园的复合型绿化这一观念具有很多特点,如占地面积小,具有一定的私隐感、设计感和美感。

竹庭园,即以宜兴竹海之竹为主要材料,以竹海构造为主要参考,以竹海风格为主要设计导向。这是一种类似于植物主题为特点的庭园。

与竹庭园类似的还有茶庭园,茶庭园即以宜兴茶海之茶为主要材料,以茶海构造为主要参考,以茶海风格为主要设计导向的植物主题式庭园。

2.“开放式谨严主题馆”设计建议。

这一建议将谨严美和设计运用相结合。具体特点即开放式场馆、书法馆、绘画馆、综合艺术馆。

开放式场馆即将场地开放化、场馆四周开放化、周围建筑开放化和风格开放化,同时保持与场地衔接。

书法馆即以宜兴名人书法作品为内容,鼓励新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共同参与,定时定点开放,并时常进行书法比赛和交流类活动。

与书法馆类似的还有绘画馆,绘画馆即以宜兴名人绘画作品为主要内容,鼓励新画家和绘画爱好者共同参与,定时开放,并时常进行绘画比赛和交流类结活动。

还有综合艺术馆。综合艺术馆即以宜兴其他艺术为综合的主题馆,主要体现谨严性设计风格和设计特征,以综合性艺术视觉效果为主要形式特征,以展现宜兴人文精神和人文追求为主题。

六、结语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来就应该享受欢乐,正如我们慢慢走路,欣赏湖光山色,而不是行色匆匆,疾驰而过。人与人之间应该充满亲情、友情和爱情,也就是享受着欢乐;人们被创造的成就包围,也享受着快乐。

当人们沉醉在景观美中的时候,同样也享受着欢乐。景观,不是虚设的,它是为人而存在的,景观,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就宜兴景观美学“灵秀谨严”美特点的提出而言,本文不仅从美学上对宜兴景观作了一定研究和分析,而且对宜兴景观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的成系统的建议,尤其是对展现设计观美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美学作为人文类学科的实际运用价值提出了新的思路,有利于美学学科和建筑学科共同发展和进步。

注释:

①朱立元主编.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87.

②王长俊.景观美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4.

参考文献:

专著类:

[1]刘叔成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

[3]童庆炳主编.现代心理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5]周宪等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论文类:

[1]李明.城市环境景观美学价值与规划导向.北方经贸,2008,(7).

[2]陈增辉.景观设计的人文美学特征.艺海,2008,(4).

[3]胡洪明.紫砂文化的文化互动初探.江苏陶瓷,2008,(4).

学位论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