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

时间:2023-05-31 09:56:57

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范文1

关键词:协同创新;大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036-02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日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驱力,国际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各国之间的人才竞争,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1]。十六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专门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作出部署,同时指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作为一名优秀人才,科技创新能力是其必备的素质[2],因此,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搭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必要性

1.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往往与良好的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密不可分,即科技创新一般都需要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以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为保证,善于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会为科技创新的成功带来机遇。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素质,需要多领域学科知识的支持,如果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科技创新就无从谈起,因此科技创新对知识的需要可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主动性。

2.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面临的问题。高校作为智力密集型场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3]。但长期以来,由于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在不同轨道运行,未能深入融合,导致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人才培养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发挥的主导作用。此外,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即教师通过课堂传递知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学生不仅仅希望获得系统和完整的知识,还渴望获得具有实用性的知识,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价值观不同,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创新能力难以提升。因此,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创新成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3.协同创新是国家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针。我国目前在知识创新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存在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等诸多问题[4]。高校作为知识和人才资源的集散地,作为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为此,教育部适时启动了“2011”协同创新工程[5],旨在“引导高校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集聚一流的创新团队,形成一流的创新氛围,巩固一流的创新成果,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办学新模式”。这就要求高校在新的形势下,探索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理念,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协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大批具有协同创新意识、协同创新能力的高校教师。而目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协同意识不强、实力不高等问题,要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首先要在实践中锤炼、积淀、提升。通过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高校教师可以到企业一线进行技术锻炼,使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技术进一步融合与提升,同时企业为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生产实践环境,使高校教师有更广阔的科研创新平台,让教师的自身专业得到充分发展。此外,协同创新为教师提供了跨学科、跨团队、跨系统的高水平研究平台,通过团队式的交叉协作,教师间的交互合作,最大限度地形成创新合力,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研究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升高校教师的学生指导能力,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加强大学生协同意识和能力。协同是指各参与者在整体发展中的协调与合作,其与合作最大的区别在于协同强调各成员之间的互动、沟通以及配合。因此,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培养与同伴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和协同能力。通过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可增加大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让大学生通过共同的兴趣、目的,学习如何与同伴相处、沟通,充分发掘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优化大学生的能力结构,提升大学生的协同创新素质,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只有拥有了基本的实践能力,才能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探索创新。而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较差,只是机械吸收知识的问题,因此,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协同创新平台可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建立一个跨领域、跨学科、跨学校的人才培养平台,发挥协同中心人才资源优势,聘请协同中心科研院所、企业优秀专家为导师,组成指导小组,并为学生讲授学科前沿技术或专题报告。倡导寓教于研的育人理念,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合作、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建立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平台,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将实践创新贯穿于培养过程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可进一步以科研项目为牵引,将科学研究贯穿于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聘请国际知名专家、教授来协同创新中心讲学和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建立与国内外知名高校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采用先进教材,现场英文授课、网络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支持学生参与最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

总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与复杂的过程,高等院校在这个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既关键又特殊。随着协同创新的概念被研究者与高校管理者逐渐熟识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应积极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更好地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3):16-19.

[2]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2,(7):29-31.

[3]曹静,范德成,唐小旭.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27(1):18-21.

[4]张永康,莫纪平.协同创新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J].高校教育管理,2012,6(4):4-6.

协同创新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协同创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作者简介]谷朝众(1958- ),男,河南清丰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河南鹤壁458030)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031-02

为贯彻落实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的“协同创新”精神,教育部、财政部2012年提出了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强力推进协同创新。高职院校肩负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地方行业产业发展的重任,在协同创新中理应发挥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已经设立的协同创新中心,大都是以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为牵头单位。高职院校虽然没有基础性研究和重大科学研究基础,难以站在科学前沿和文化传承的高度展开协同创新,但是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行业产业发展的教育、科研机构,在产品研发、技术改造、人才培养、管理创新方面开展协同创新还是大有可为的。设立以高职院校为牵头单位的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实用技术、生产、服务一线创新,不仅对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区域内行业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职人才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关系比较松散,仅限于安排实习生到企业实习、企业相关人员偶尔参加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论证活动等浅层次的、短期的合作,真正建立长期的、紧密的、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并不多见。其主要原因在于校企合作相关业务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不大,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协同创新建立在学校与企业需求之上,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比较优势,在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开展旨在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人才培养、经营管理、产品研发以及技术改进等问题的协同创新工作,以满足企业的利益诉求,有效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推动校企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协同创新本身就包含着校企各种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要求校企双方及协同各方开展深度合作。

2.有利于培养创新型高职人才。关于高职生和中职生的区别,有专家曾指出,中职生知道怎么做是优秀的执行者和操作工,而高职生不仅知道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怎么更好地做,他们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对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实践证明,只有创新型院校才能孕育出创新型人才,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协同创新能够根据社会经济需求,有力地强化创新思想,有效地营造创新氛围,提高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型高职人才。高职院校可以把教育教学与协同创新活动结合起来,实现专业与专业、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同,拓展人才培养的内涵和路径,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形成。

3.有利于提高高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行业产业的能力。目前高等教育进入了开放发展阶段,高校必须提高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力,以服务求得支持,以贡献求得发展。协同创新是面向区域发展需求、面向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通过校内协同、校际协同、校企协同、院校与科研院所协同,利用创新工作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行业、产业进步。协同创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服务导向,是一种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进步为目的的活动。高职院校可以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认真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整合调配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形成创新合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4.有利于建设高素质创新型师资团队。协同创新为教师提供交叉协作、交互合作的机会,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一是通过协同创新,高职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更好地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学生。二是通过协同创新,高职教师可以增强问题意识、协同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且更加积极地开展协同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三是通过协同创新,高职教师可以接触不同教育背景、学术背景和职业背景的人士,了解学科专业、教学科研以外的知识,有利于开阔眼界、接收异质化信息,丰富和提升教师的社会认知。四是通过协同创新,高职院校可以把优秀人才延揽过来,形成一个核心人员固定、相关人员流动的动态化创新团队,不断增添新鲜力量,并且优化师资团队的学缘结构。

5.有利于提升院校的科研水平,促进院校的专业建设。协同创新致力于打破高校内部以及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改变“单一、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协同创新的资源共享机制有利于科研团队的兼容并蓄、知识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利于引入资金、设备等外埠创新资源,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效率。协同创新注重院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强沟通、互通有无、信息共享、工作互助,促进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更加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协同创新有利于提升院校的整体科研实力和质量,对学科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6.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地方行业产业的发展质量。高职院校协同创新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的发展需求,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必然催生一大批适用技术的研发、革新和推广,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和地方行业产业发展。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也可以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平台,依靠协同创新中心的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等智力和人才资源优势,通过协同创新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行业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二、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与普通本科院校协同创新的区别与联系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协同创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在于创新基础不同、创新领域不同、目标任务不同、服务面向不同。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主要完成一些基础性研究,瞄准科研前沿和文化传承等全局性重大课题开展;高职院校则侧重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行业产业,在技术改进革新、生产工艺改进及管理效率提高等微观的、策略性的、具体的、实用性的问题上进行研究和创新。

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一方面,高职院校协同创新需要依托普通本科院校的知识、科技创新进,而在实用领域和创新成果的实施阶段普通本科院校的创新项目则需要高职院校进行补充和细化;另一方面,两者都有建立“多元、开放、聚合、高效”创新模式,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的任务,都有“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需求,都有“打破围墙”、融入社会经济和行业产业、开放交流的内在要求。因此,二者在协同创新的思路与策略上具有相互借鉴的意义和价值。

三、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1.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做好协同创新工作尤其是保证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维护和协调好协同各方的利益关系。

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建立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加高效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解决科技资源分散、重复配置以及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促使“产、学、研、用”等创新主体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

从高职院校层面来说,要发挥协同创新的牵头作用,牢固树立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促合作的思想,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主动瞄准区域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开展协同创新,把协同创新作为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融服务于支持协同创新之中,通过协同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2.协调各层级、各类别的协同创新关系,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效应。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其关键是协调好协同各方的关系,找准创新结合点和利益平衡点,增强协同创新的内驱力。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从层级上来讲,首先是院校内部各院系、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要构建院校内部合作交流、协同创新的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各院系、专业的开放合作,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其次是高职院校对外的协同创新,包括与其他高职院校、相关科研院所政府有关部门、相关行业、产业、企业的协同等,要搭建双边、多边参与的协同创新平台,在合理范围内整合、配置创新资源,实现共同参与、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工作机制,发挥协同创新的最大效用。

3.积极打造创新型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的关键是要有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基础。高职院校要强化人力资源规划和创新型师资力量的培养,使学校教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协同合作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协同创新中心要培养高素质的领军人物和专业带领人,组建以院校教师为核心、以协同各方科技人员为骨干的创新团队,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和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资源的潜力和活力,提升协同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4.努力培育创新、合作、开放的文化氛围。努力促进创新共享文化建设、营造协同创新文化氛围是解决不愿协同、不想协同、不好协同和难以协同等问题的重要方式。一是在硬件建设上,要有固定的研究创新场所,提供充足的实验创新设备设施,对协同创新给予物质和资金的支持。二是制定出台政策,鼓励、引导和规范协同创新,并为协同创新提供优质的保障服务。三是在高职院校中营造创新、合作、开放、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四是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沟通活动,开展技能创新比赛活动,大兴创新、开放之风。

[参考文献]

[1]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J].高校教育管理,2012(11).

[2]曹国永.以协同创新为突破口提升高校办学质量[J].中国高校科技,2012(11).

[3]李兴华.协同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最佳形式和途径[N].科技日报,2011-09-12.

[4]程亮.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J].科技管理研究,2012(12).

协同创新范文3

关键词: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徐州

一、简述企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原因

(一)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必然趋势

有相关研究学者表示,技术商品有着无形化的特征,其在交易过程中一般以契约交易为基础,但是其交易过程中会产生高额的费用,因此通过对技术商品进行交易来提升企业发展或技术水平并不是最佳科学经济的发展途径。此外,技术情况和市场环境都存在多变的属性,这使得技术研发成本不断攀升,而技术更新周期速度较快等因素,给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造成了较大压力,也使创新失败的风险逐渐升高。在此基础上,独立企业之间进行技术协同创新成为可能,并且有着节约成本、技术独占、分担风险、降低过度竞争、成果内部共享等优势。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企业与企业之间协同发展,互惠共赢,使整体的价值能够不断增加并形成价值再创造,间接的提升企业竞争力,发展规模等等。因此,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资产共享与互补

企业资产主要包括资源型和能力型两部分,资产性质类型的不同使其共享形式、潜力均有不同。资源型资产主要指技术、专利等隐性资产和企业实物资产等等,这些资产可以同时被多个企业单位所利用,并且并不会对其价值有太大影响,并且还可以使其创造更多价值。能力型资产主要以集体经验为基础,如管理模式、技术诀窍、经营实践经验等等,这些资产以隐性知识为主要内容,因此共享收益明显。资产通过专业化的合作和重新配置能够使其达到更高的效率,创造更高的价值,企业与企业间的资产共享过程,则有效的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因此资产共享也具有双向互补的特性。企业之间或者企业内部的协同创新,能够提升资产综合价值,提高使用率和工作效率,节约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效益。

二、企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企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分为联盟内企业间协同创新和企业与外部主体的协同创新两种。

(一)联盟内企业间协同创新

联盟内企业协同创新是经济发展与竞争观念不断变化的产物,企业间进行合作可以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实现技术、知识的共享、扩散、协作创新、并有效控制成本,同时分担风险对企业的压力。战略联盟对企业间的依存度是很高的,合作也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但是由于企业虽然进行了合作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关系,战略联盟在发展过程中其对创新需求以及动力都呈现下降趋势,伴随着任务目标的完成,合作协同创新将终止。

(二)企业与外部主体的协同创新

企业与外部主体的技术协同创新主要是指企业与政府、研究机构、大学等等进行协同创新合作。目前,大学和研究机构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与研究是较为超前的,并且是技术知识的重要源头。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协同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正因此,目前较为推崇的企业合作创新模式是“产学研合作”。公共研究机构在技术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能够对企业创新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此外,政府政策行为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调研表明,影响企业创新能力众多因素中政府行为占有重要比重。政府在企业技术协同创新过程中主要负责的科研资金的投入、激励政策和优惠政策的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行业管制等等内容,这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

三、徐州企业技术协同创新进展

2016年,徐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35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492个。国有独立科研机构17个;民营型科技企业9915个。高新技术企业317家,新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46项。技术市场签订技术合同817个,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4.19亿元,增长135.3%。科技服务业总收入267.04亿元。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240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的72项。获国家专利奖6项,省级科学技术奖17项。2016年,徐州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15万件和1.15万件,增长72.4%和33.3%,两项增速均居江苏省首位。

(一)产学研合作共建高水平创新平台

“十二五”以来,徐州市通过促进产学研合作专项的发展,累计获得专利400多件,产值超过20亿元,同时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随着淮海科技城的构建,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前沿基地,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园、徐州工程学院科技园、甲骨文、华为、欧洲环保体验中心等创新项目陆续入住其中,为构建“一城一谷一院一区”产学研合作高水平创新平台注入了不竭动力。

(二)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实现区域全覆盖

科技与经济的转化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发展的难题,徐州市为此提供合作平台,将人才、项目与知名高校、高新技术企业等等连接在一起,全国知名院校通过徐州市监理穿雪岩创新载体,使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徐州形成了长期有效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实现产学研区域全覆盖,高校凭借自身科研技术成果的先进行创造自身价值,同时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并产生经济效益,企业再对高校和研究机构科研进行扶持,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形成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发展,实现企业与产学研科技成果的紧密衔接。

(三)科技部门引导促进企业技术协同创新

目前存在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普遍现象,徐州科技部门为此向科技型企业发送科技创新券,通过科技创新券可以在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科技中介机构等进行科技服务的购买,例如:科技咨询、分析测试、科技信息服务等等。自2015年始,科技创新券累计发放800万余元,150多家企业享受到科技创新服务,促进了中小微企业与科研院所、科研机构的技术协同创新,使中小微企业通过高新技术和高端科研设备武装自身,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对高新科研仪器形成共享,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四)128家企业从省内外高校引进“科技副总”

为了能够使一流院校院所高新技术人才向企业集聚,徐州科技部门通过引导企业社里技术副总或副总工程师兼职岗位,使国内高校院所人才以科技副总身份进驻企业,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研发项目为基础,企业技术协同创新为平台,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持续发展做出深层次的指导,促进企业的全方位发展。自“十二五”以来,徐州128家企业通过与中科院、山东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协同合作引进“科技副总”,为企业发展注入全新的力量,通过项目合作,全方位为企业提供协同技术创新服务。目前,已累计实现新增产值超过25亿元,新增利税近5亿元。

(五)开展国际合作提升本土创新能力

海外的诸多知名院所、学术团体等共同建立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此机构平台,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使徐州企业能够与国际接轨,向更加专业化运行发展,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集群。美国摩根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也正在加紧对接征集中。目前,已征集的科技成果和专家团队研究方向已经涵盖了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生物技术、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农副产品等诸多产业领域,这符合徐州目前各地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国际化合作进行企业技术协同创新能够切实推动徐州市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提升和发展,为徐州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

四、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展望

目前,徐州在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发展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并且在不断完善。但是,目前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并没有止步,研究思路、理论的依据和设想需要用时间来不断证明和完善。但是内部技术协同创新研究过程中,技术、市场、战略、制度、文化等等一系列要素所占有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其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的方式和机制有何影响,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是什么,仍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结论。企业内部协同创新与外部协同创新明显存在较大差异性,其整合程度明显不够,企业内外进行协同创新合作主要是为了能够使企业整体创新绩效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企业内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将不断的进行研究分析,而不仅仅是依靠外部因素影响。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将公共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作为技术创新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建立其与企业的协同关系,并对该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虽然目前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形式一片大好,但是在此表象下,我们还要对其深层次的意义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未来企业技术协同创新发展做出指导。在以后的研究中,学者可尝试将企业创新中组织创新、战略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作为关键要素,综合考虑,进行全面研究。

参考文献:

[1]智汇徐州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N].杨茜茜.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2017-06-28

[2]徐州: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结硕果[N].中国江苏网.2017-05-19

[3]卢凌霄,王必好,杨林生,卞红飞.竞争性创新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转化产出异质性研究——基于方程模型的一种最优技术转化率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8)

[4]解学梅,方良秀.国外协同创新研究述评与展望[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04)

[5]李玉平.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徐州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与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ScienceofScienceandManagementofS.&T.)2001年03期

[6]邱建华.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及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13

协同创新范文4

如何实现创新资源聚变,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已成为当务之急。在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用“创新、创新、再创新”连续三个创新进一步阐释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思想。为此,海淀区大力推动“创新聚变工程”,充分激活科技创新活力,构建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今年,中关村核心区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进一步支持市场化主体建设核心区协同创新服务、创业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等3大平台,并陆续启动。其中的创新平台主要就是为了解决目前在科技创新环节中普遍存在的“市场失灵”和“信息孤岛”问题。通过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政策创新,进一步整合、开放、共享区域研发创新服务资源,帮助中小科技企实现研发需求的供需对接,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推动高校院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并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成果转化。

8月28日,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研究院建成后将整合一批世国内外一流大学,聚集一批世界一流高端人才,创造一批世界一流科技成果,培育一批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为北京100家左右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支持产业规模500亿元以上。打造成为“原创科技的策源中心、大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中心”,并最终形成国际一流的创新中心。

9月24日,中关村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启动,平台网站创驿网正式上线,首批13家创新驿站获得授牌,近50位专家受聘创新导师,标志着为科技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研发服务的协同创新平台正式启航,启动仪式上同步了平台相关支持政策。

科技创新中心再添新引擎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是中关村核心区联合北京市科委,推动北京大学建立协同创新研究院,采取市场化机制运行,行业龙头企业、社会投资机构、高校院所技术团队、市区两级政府等多方出资设立协同创新基金,通过利益分配机制,吸收高校院所的创新成果,由市场主体来引导创新方向、检验创新成果,并以未来的经济效益来配置创新资源投入,实现校际联合,校企联合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激励科研人员主动转化科技成果。

在成立仪式上,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指出,去年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到中关村调研,发表了9・30重要讲话,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五个着力”的工作要求,对北京市的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意义重大;今年,到北京视察指导工作时,又明确了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再次对如何发挥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这一系列重要指示,是首都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重大挑战。市区两级政府上下联动,支持北京大学建设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探索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是落实中央对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定位要求的具体行动,更是首都依托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等优势资源,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模式探索,对于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产学研联合体多数都未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或偏向高校院所,或由企业主导,无法克服“偏左”或“偏右”的问题。

建设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重点是推动产学研各方组合成独立的市场主体(协同创新中心),由市场主体来引导创新方向、检验创新成果,并以经济效益来配置创新资源投入,解决了传统体制下技术创新的市场化导向和评价问题。

研究院通过设立协同创新中心实体,可进一步聚集高校院所的资源,将单项技术的转让收入扩大为落地北京的产业链创新技术的知识产权运营收入,并可掌握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的主动权,从中撷取适合首都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即使是转移到其他省市的重大项目,亦可将其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北京,避免产业空心化。

8月28日,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研究院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协同创新母基金,同时将按照市场化原则,引导其他行业龙头企业、高校院所、社会资本围绕特定领域建立协同创新子基金,可带动投资30亿元。首批将由北大、清华等高校院所联合中国商飞、飞天诚信等20多家企业,重点建设计算与仿真、智能机器人、先进制造、大气治理及水处理、信息安全等5大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假肢,流体力学仿真软件,机械式去除PM2.5等40余项技术成果将进入创新中心孵育。

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助力创新

协同创新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其主要形式就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特别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地方政府进行深入融合,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

目前,海淀区内有高校83所,科研院所近140家,部级重点实验室70多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个,产业联盟70多个,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4家,并拥有中关村软件园、永丰产业基地、中关村环保园等产业园区,每年承担的国家973和863计划项目近千余项,工作和居住在海淀区内的两院院士总数约600人。除此之外海淀区还有为数众多的包含研发设计、检测认证、文献查阅、技术查新等各类部级和市级研发服务机构。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就是要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通过平台的网络信息手段和创新引导功能,实现核心区创新研发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全面提升区域创新水平。

协同创新平台包括线上线下一站式平台、三大服务支撑体系和五大服务功能。其中,一站式平台由平台网站和线下创新活动共同组成,形成创新需求与供给的合作渠道;三大服务支撑体系涵盖基础服务资源、公共服务支撑和产业技术服务;五大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产业技术服务、成果转化服务、创新引导服务和科技政策支持。

“市场化运作、开放协作、创新引导”是协同创新平台的特色。平台将按照市场化方式推动研发服务资源整合,以企业购买研发服务补贴方式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展开合作;遵循开放原则不断整合高校院所、各领域研发服务机构等技术创新资源和专家人才资源为更广泛的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平台将采用市场化模式进行运营,有效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专业机构市场化运作、各类研发服务机构专业化服务优势。并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和创新驿站,组建创新导师队伍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实现对行业技术创新的引导。未来,随着平台资源整合和服务的不断深入,将逐渐吸引北京市、京津冀地区高校院所等创新服务资源加盟,服务范围也将从核心区扩展到整个北京市乃至京津冀地区,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已确定在北京大学、中科院、清华科技园、东升科技园、中关村医疗器械产业联盟等高校院所、专业园区、产业联盟建立首批13家创新驿站;以院士,,863、973项目团队专家,企业骨干技术专家等为核心组成的近50人首批创新导师团队也已初步组建完成。另外,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等在京科技服务类平台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双方将在平台资源共享、服务机构对接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协同创新范文5

其中,最引入瞩目的要数“中瑞对话2016”教育子论坛:不仅邀请中瑞教育界、企业界代表,以“携手共进、协同创新”为主题展开对话讨论,还实现了“中瑞对话”启动以来,教育合作项目的首次落地。

协同发展 探寻创新人才培养成功模式

“瑞士是世界上最具创新优势的国家之一,当前,中国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的关键则是人才。”论坛一开场,主持人、贵州商学院院长武鸣开宗明义,谈到了对本次对话交流的期望。他表示,本次论坛将主题确定为“携手共进、协同创新”,就是为了推进黔瑞合作,引入成功模式。

“强调要把中国的创新战略和瑞士的创新优势相结合,这正是协同创新的核心要义。”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馆馆长顾久在致辞中表示。

论坛上,瑞士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董事会主席乌尔斯・马斯哈特分享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秘诀:“教学、陪伴和成功,是我们成功模式的三个关键词。我们承诺以‘未来为导向、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培养年轻人;我们陪伴学生,帮助他们成为有能力、热情和成功的管理人才。”

作为世界一流的酒店管理教育院校,瑞士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已在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设有分支机构。贵州商学院则是其在中国的第一个合作伙伴。“这是双方共赢的选择。”乌尔斯・马斯哈特说:“这次来参与中瑞教育对话,也是为了表达我们进一步走向全球市场的决心,希望在中国找到更多的合作机会。”

“签订合作项目协议,对贵州商学院来说只是转型发展、协同创新的第一步。”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学部委员牟延林认为,“协同创新”的关键,是让瑞士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适应中国的土壤、贵州的生态。“建议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培养商科类的拔尖创新人才、商科专业的国别研究人才、商科大类的国际组织人才、商科专业背景非通用语种人才、商科领域的来华友好学者五类人才。”

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孙芳城则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建议。他认为,高校转型发展,最重要的是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在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是当务之急。建议加大教学范式改革,制度先行倡导“工匠精神”,强化教学过程的监控,更要让教师科研的成果进入课堂。

产学合作 共建平台培养行业精英

“三分之二的瑞士年轻人初中毕业之后,进入职业教育学校。而这三分之二的人实行双轨制培养,即他们一个星期里面有三到四天在企业里学习工匠的技术。”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及艺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鲁迪・纽茵茨认为,产学研合作是培养行业精英的最好路径。

“酒店行业更重视基层实训,在实践中培养专业技能,锻炼与人沟通的能力。”贵阳凯宾斯基大酒店总经理温立克说,“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这个行业,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而不是毕业工作几年了,才发现这不是自己的职业理想。”

温立克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贵阳凯宾斯基大酒店与贵州商学院等4所院校签订了产学合作协议,提供15%-20%的岗位供学生实习。他认为,这种实训教学的模式,能够培养出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

瑞士伯尔尼应用科技大学则鼓励学生参与全球市场的项目策划,并分享观点,碰撞出新的火花,再将创意转化为成果。“我们项目实施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善,生活更为便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和谐。”成功参与中国乡村景观设计项目的运作,让瑞士伯尔尼应用科技大学教授毕瑞华更加坚定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理念。

“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可持续的重要性。”这是瑞士南方应用科技大学教授伯乐在对话中分享的观点。“在分辨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浪费中,让学生思考从产品设计到产品生产、消费等全过程需要怎样的绿色发展方式。”

对贵州商学院而言,这样的讨论,对于提高教学水平、明确办学定位具有重要意义。“在黔瑞携手、绿色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下,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引进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携手和协同创新,标志着学校对外开放办学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意味着学校将从瑞士引入先进的理念,实现办学水平的提升。”贵州商学院党委书记涂小亭说。

商旅同行 为旅游提质转型培养专业人才

瑞士卢塞恩酒店管理学院、瑞士西北应用科技及艺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瑞士伯尔尼应用科技大学、瑞士南方应用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景区规划等领域都具有深厚的积淀。论坛上,这些高校学者分享了成功项目,为贵州提供了有益借鉴。

例如,中国云南沙溪古镇项目,正是由瑞士联邦政府和瑞士理工大学的支持,瑞士伯尔尼应用科技大学的师生以“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体策划和执行的项目之一。

“保留古韵的同时,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将古色古韵的文化和完美的自然风光开发为旅游产品,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毕瑞华说,这个项目的中坚力量正是旅游专业的学生。通过参与大型项目,这些学生获得了大量经验,成为行业的顶尖人才。

反观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却缺乏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国家旅游局原局长邵琪伟用一组数据,直观地展现了中国旅游人才培养的严峻性――

每年新增旅游就业岗位约60万,但旅游职业院校每年毕业生仅30万人;

全国近80%的旅游从业人员没有系统接受过旅游相关专业和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

全国每年约1600家新建酒店投入使用,其中星级酒店人才缺口超过10万,岗位满足率不到40%。

……

邵琪伟说,中国旅游行业缺乏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而瑞士在旅游人才的培养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例如专门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设计突出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以及打造国际化、行业化的师资队伍等。

在当前的市场需求和形势下,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是缓解旅游人才需求瓶颈的有效途径,如何结合新形势、新趋势、新业态,加大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这一话题引起邵琪伟、牟延林、武鸣等嘉宾的热烈讨论。

“结合教育规律,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市场需求,创新优化专业结构;结合行业需求,创新实践教学;结合企业需求,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结合对外开放,创新国际合作水平。”邵琪伟的回答获得对话嘉宾的一致认同。

协同创新范文6

在进一步深化协同创新的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既是时展的要求,也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更是响应国家号召,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从国家教育制度、高校管理和大学生创新素质3个维度出发,以协同创新思想为指导,探讨全面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协同创新;科研创新能力;大学生;教育制度

2012年,在国家中长期教改和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启动了以四年为一个周期的“2011计划”,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推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各行业企业和国外科研院所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创造一个新的合作创新模式。这个模式不仅能适应各方面的发展需求,还能形成一个协同创新的大环境。如今,“2011计划”的第一个周期收官,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高校这个协同创新的前沿阵地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结合点,成为了协同创新的中心环节和支撑协同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协同创新环境的营造和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2011计划”是科技开发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的一种突破,极大地提升了高校培养科研创新人才的能力。这里所指的“人才”,应该具备不落窠臼的创新精神和服务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科研创新能力。该计划是科技开发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的一种突破,本文将就如何在深化协同创新的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1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时展的要求

1.1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在整个高校和社会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了前进的步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储备了大量科技成果,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与此同时,高校在教育质量、教学条件、办学规模等方面均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为高校所在地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中,高等学校充分发挥了骨干和引领作用,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也面临种种挑战,尤其在师资、生源和办学资源等方面力不从心,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高校必须把握好“2011计划”协同创新工程的契机,推动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更好更快地发展,实现传统教育理念向创新教育理念的转变。

1.2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的需要。创新是引领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经济全球化使他们面临世界人才竞争的巨大压力。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成就优秀人才,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逻辑。同时,大学生承担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神圣使命。一个优秀的创新国家,往往在科技贡献方面、创新投入方面、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和创新产品质量方面具备横向优势。目前,国际上公认符合以上标准的创新国家约20个。科技创新是创新国家建设的核心,而人才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大学生作为这股力量的主体,他们的科学精神、竞争意识、知识优势和科研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创新能力,影响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2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协同创新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国家教育制度、高校管理和大学生创新素质3个维度出发,以协同创新思想为指导,全面促进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2.1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入手狠抓改革创新。作为国家教育的上层建筑,高等教育应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同时,必须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应重新梳理政府、高校、学生、社会之间的关系,给予高校充分的行政自主。高校对于所在地区的社会发展、市场需求有最敏感的反映,应当给予高校确立自身特色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权利。这既符合高校培养有针对性科研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有助于高校形成区域特色,使其更符合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②把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作为高等教育创新的重点。协同创新极大地促进了产学研合作,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有所创新,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应该占据更大的比例。在这样的情况下,应深入开展教学改革,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新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③提升高等教育专任教师教研相长能力。高校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只有配备有足够数量的、具有协同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专任教师,才能形成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高校在致力于搭建更广泛的协同创新平台的同时,需要推出一系列专任教师参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的激励机制,使教师在做好专业的同时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助力领航。教师可基于科研项目指导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精心设计项目中待解决的难题和研究方法,设置激发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课题,以服务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2.2优化教学管理,拓宽协同创新平台

在深化协同创新背景下,要想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高校需紧紧抓住国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机遇,与同行企业、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开展广泛的协同合作,构建完善的高校协同创新平台,营造大学生科研创新和创新实践的良好环境。高校具有学科和社会资源的先天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可以实现各类资源的大融合。校内外资源点面之间有机结合、互通有无,共同促使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深入地讲,高校需要在教学、管理、科研、课外科技、创业5个方面搭建创新平台,践行“以学托研、以管保研、以赛促研、以创践研”的科研人才培养理念。在教学上,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升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在管理上,通过外招内拓,拓展大学生协同创新平台,通过科研创新保障制度的制定给大学生科研创新提供内在激励和制度保障;在课外竞赛方面,将竞赛视作大学生科研创新的一个重要阵地,给予高度重视,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在激发学生科研创新兴趣的同时锻炼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孵化。与此同时,要在一定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凝练方向,响应国家“双创”号召,积极进行科研创业的实践,形成完整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另外,在协同创新背景下,校企紧密合作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刻性和长远性。在高校现有的教育体系中,知识架构支离破碎,导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力不从心。而校企协作是将科研实践与实际生产相结合,通过教学、科研、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大学生深入实际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这样做,能够很好地破除以上难题,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填鸭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3深化协同创新,从能力架构的高度入手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能力架构的高度下进行。在培养过程中,需要遵循4个原则:①坚持系统性原则。在开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整合政府、高校、社会、企业资源,形成一套教育系统,坚持开放性教育。②坚持个性化原则。坚持因材施教,在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意识。③坚持协同性原则。在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要搭建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合作平台,充分发掘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④坚持实践性原则。采取各类课外科技竞赛等方式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结束语

在深化协同创新背景下,要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在融合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习惯和创新能力,强化大学生解决所学专业产业化中实际难题的能力,优化大学生的能力架构,为科研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撑,使大学生在面临就(创)业时拥有更广阔的空间。然而,在后续研究中,还需解决2个难题:①思想协同困难,即国家、高校、社会、企业因对人才培养的认知或需求不同,导致联合培养学生的共识难以达成。②平台协同困难,如何着实、有效地促进国家、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各类平台的有机融合,发挥平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要载体作用仍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张宏伟.全面推进协同创新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5(23):10-12.

[2]赵晓莉,方华,徐德福,等.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以科研项目驱动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24-25.

[3]常运琼.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与地方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2):131-133.

[4]高欣,高伟,郑华艳.大学生科技竞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及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6(14):134-135.

[5]黎霜,韦畅,陈洪波.浅析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高教论坛,2016(7):25-27.

协同创新范文7

关键词:职业教育;“双三元”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027-03

校企合作教育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1903年的英国桑德兰特技术学院在工程和船舶及建筑系中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出校门去参加实际工作,这一安排就象一块肉夹在两片面包中的“三明治”一样,于是被称作“三明治”教育。由于“三明治”教育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高等职业教育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产业部门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具有明显的校企合作教育的特色;从世界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合作教育也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又以校企合作作为主体与核心的“双元制”模式最具特色,成功推动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所以,以校企合作教育形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能更有效地实现培养目标,并能更进一步促进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我国使用校企合作教育一词始于80年代中期,普遍认为“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及社会共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办学是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办好高校教育、促进合作企业活力,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做为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经过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秉持着“求精求强求特色,做实做优做品牌”的办学思路,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之路的同时,办学活力与整体实力得到了同步提升。目前,学院正积极探索、努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加速建立能够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和新实力。

一、借“2011计划”东风,促学院发展模式转变

针对“2011计划”的要求,学院择优选择协同对象,努力开展校校、校所、校企(行业)、校地(区域)和国际间的协同创新,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增强高职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

学院以正在开展的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和立足点,打造“高栏港政校企深度合作圈”中的成果和合作基础。与省有关科研院所和国家、省市部委办局合作成立的机构,如“广东省社科院珠海分院”、“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基地”、“广东省节能降耗基地”、“国家数字化学习中心珠海分中心”、“珠海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基地”等资源,是学院开展“2011计划”的重要的平台。学院现已建立和正在建立的与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联盟,如与珠海国家高新区建立智能电网联盟、拟与方正科技集团建立方正协同创新中心,与珠海港控集团建立的战略合作联盟等,是开展“2011计划”的丰富的载体。学院多年以来进行的高职“双三元”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同近20个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其运行机制、合作模式、合作科研(联合科研、技术攻关)、合作成果,正是我院开展“2011计划”工作的有力抓手。

二、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目前,珠海市抢抓央企新一轮战略布局、民企蓄势待发等重大机遇,引进了一批突破当前、决定未来的龙头项目,投资超过百亿元的项目17个。目前,已有26家央企在珠海市投资37个项目,近三年来与央企签约投资额超2000亿元。总投资超过600亿元的中海油深水开发基地,投资100亿元的三一重工港口机械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投资400多亿的中船集团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投资100亿元的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等项目已正式动工或顺利推进。

城职院积极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发展趋势,大力推进“政府搭台、校企唱戏”的校企合作模式,于2011年获批实施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毗邻高栏港区,专业设置与港区的企业用工需求比较吻合。为了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学院与珠海高栏港经济区合作,打造“高栏港政校企深度合作实验圈”,积极探索构建基于政校企深度合作,合力助推人才培养全过程与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职业教育改革的“珠海范式”,有效地破除企业“用工荒”和高校毕生“就业难”的瓶颈,破解政校企合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近年来,城职院与珠海市自动化学会、社会工作协会、进出口商会、旅游协会等19个行业组织建立了合作;与格力、华发、南光、长隆等100多家企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与企业共同建立了72个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与15个企业冠名班。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逐步建立起被社会认可的珠海市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围绕“蓝色珠海,科学崛起”的总要求,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目标,谋划未来,全力破解书记对珠海科学发展提出的“五道题”。李嘉书记曾提到,珠海市要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核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中高端竞争。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着力构建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海洋经济和生态农业“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学院积极对接珠海产业发展,与高栏港经济区开展政校合作,与格力等高端制造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合作,与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等高端服务企业合作,乘势而上抢抓发展机遇,提升我院服务珠海的能力和水平,为珠海市培育与发展“三高一特”产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后盾。

三、紧扣产业培养人才,突显高职院校优势

目前,珠海市技能人才总量、结构和整体素质,与打造产业基地、人才高地,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目标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2011年9至11月,珠海市人社局针对珠海市企业用工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至2013年全市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总量达12万人;今年7月的人力资源市场资料显示,中级以上技术工人的用人倍率为2.07,高级工用人倍率为2.0,即是1个高级工有2个好岗位在等待他们,缺乏技工已成为制约珠海市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在“招工难”的困境下,城职院主动走进工业园区,与企业进行人才与专业的对接。2011年5月24、26日,在高栏港经济区组织下,学院与港区企业举行了两场校企合作对接会,多达60余家企业参加,对接交流涵盖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数控技术、游艇装饰设计与工艺、电气自动化、社会工作等专业。对接会受到企业热捧,三一重工、中海油、珠海港控股集团、海泉湾、珠江钢管、江龙游艇等众多企业纷纷与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展开了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学院重视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早在2010年,学院意识到游艇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与位于珠海市平沙镇游艇制造基地的江龙游艇共同开设了全国首个“游艇装饰设计与工艺”专业,建立“江龙游艇”冠名班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并于当年6月正式招生。之后,江龙船舶还为学院“江龙游艇”冠名班的品学兼优学生颁发奖学金。企业设置奖学金,不仅大大地激励了学生,而且还为职业教育树立了典型的校企合作范例。

2012年,学院先后与中国移动、格力电器、丹田集团、珠海长隆、珠海达讯科技等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将在2013年7月于珠海横琴开业,各项筹备工作正不断推进。该企业重视人才培养,于今年上半年在学院提前招聘68名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市场营销、文秘等专业优秀学生,组成“旅游管理班”,派到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学习,拟培养成为未来珠海长隆的骨干力量。5月30日,学院与珠海港控股集团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同时设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为集团的员工培训、项目拓展、人才本土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集团还将参与学院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借此契机,学院将在开办港口管理专业的基础上,计划于2013年正式开办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更好地满足珠海港控股集团的用工需求。

四、借助合作加强内涵建设,提升自身竞争实力

学院注重内涵建设,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力度,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探索,重视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势学科培育,实施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与各大企业深入合作,形成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格局,拓展了产学研结合的渠道,推动了改革发展建设的良性循环,提升了自身的整体实力。主要表现为:

一是借助合作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重视教学质量,职业教育各项工作改革不断创新。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不断加强与珠海市各区各大企业的联络,为各院系搭建桥梁,有效地引进企业资源,促进校企深层次合作。如,工程与信息学院在教学中,积极配合校企合作工作,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人才需求信息调研、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行业指导委员会调研等探索,通过一系列调研,确定核心课程后确定专业群平台建设。学院重视调研与实践,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竞争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院师生获得各类殊荣不胜枚举,例如:艺术设计系学生在第四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门票设计大赛中夺得一等奖;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获第五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广东赛区(非英语专业)一等奖;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获国家专利奖;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在建行“e路通”杯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赛区获国家专科单项一等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广东省无线电测向锦标比赛中获省级一等奖;文秘专业学生在广东省首届秘书职业技能大赛中获省级一等奖。

二是开创政校企深度合作,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学院致力于打造“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2012年1月4日,“政校企合作新机遇与新思路——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政校企合作表彰暨签约大会”在学院隆重召开。会上,学院聘请板壳结构分析与应用专家、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机械物运载工程部和工程管理学部刘人怀院士为学院名誉院长,聘请校外专家担任政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成员,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学院通过种种“内培外聘,双向交流”的机制,努力“融入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及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学院还聘请来自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众多顾问和兼职教授、教师,组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与学院教师相互融合,共同指导学生,既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又提高了教师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城职院将继续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推行“政校企”、“行校企”共建的双三元模式为运行机制,各级推动协同创新,进一步积极主动深入行业、企业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路径,构建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深化产学研结合、创新运行机制,切实使自身人才培养链深度融入产业链。真正把推动行业、企业发展作为学院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使职业教育更好更有效地为我市及我省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为产学研科技转化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孟蕴华.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3-55.

[2]石伟平,齐守泉.后经济时代职教校企合作如何共生共赢[J].职业技术教育,2011,(6):46-49.

[3]何丽娟.高职学院教师实践能力及其提升的校企合作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杨放.关于高校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物流人才的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36-38.

协同创新范文8

关键词:协同创新;溢出收益

协调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开放式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客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可以促进企业、客户等不同组织间异质创新主体跨学科、跨部门、跨组织的深度合作和交流[1],实践证明在科技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是一种有效提高创新效率的方式。协同创新收益分配,主要是指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使参与各方在总收益、产品销量等均有所增加情况下的溢出收益分配占比及协调关系[2]。由于协同创新参与主体异质性,利益诉求多样化,协同组织中既包括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纵向协同,又包括大学、科研院所,客户等的横向协同,导致收益分配更为复杂,协调优化更为多变,因此,协同创新溢出收益分配及其协调优化是深入开展协同创新研究的关键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协同创新收益协调研究。竞争环境的日趋复杂及拥用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供应链中的企业势必要通过开展广泛的协同创新,有效整合企业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和能力,以减少原材料、零部件、产品生产成本,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供应链的整体利益[3]。而如何均衡分配因协同带来的溢出收益研究,目前学者多关注基于供应链的纵向协同溢出收益,即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之间溢出收益协调优化。如张巍等研究了由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在非协同创新、两方以及三方协同创新情形下的决策过程,并对比分析了三种情形下的供应链总收益、创新投入以及产品销量,指出在三方协同创新的情形下达到最优[4];

2)基于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收益协调研究。经济利益是协同创新各方合作的动力和目的,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有效保障各方收益的关键。对此,李廉水把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方式分成一次性支付、提成支付和按股分利三类[5];嵇忆虹则认为一次性支付一旦交易达成,学研将不再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未体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以及对学研的进一步激励和约束[6];此外,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因知识、技术等投入要素难以观测和准确测量,若企业处于信息劣势而无法对研发方实施完全监督,研发方有可能采取投机行为,减少研发投入,即企业可能面临由道德风险带来的损失。基于此,黄波等考虑研发投入、研发成功率、产品市场收益及市场投入相关因素,指出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可以防范产学研合作中的道德风险[7];

3)基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收益协调研究。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集群呈现出以少数核心企业为龙头,相关配套企业围绕在其周围的生产格局。Propris通过大量经验证据的研究表明,对于集群企业,尤其是对配套的小企业而言,参与协同创新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创新机会,提升核心企业乃至相关配套企业组成的集群供应链的竞争力[8]。

二、结语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式创新方式,参与创新活动的各成员地位不同,投入的创新资源不同,承担的风险不同,各成员在收益分配时具有不同的议价能力,收益分配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协同创新绩效,以及参与各方合作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协同创新总目标的达成,这些都导致了收益分配机制的复杂性。对协同创新收益协调机制的研究,尚缺乏知识溢出视角、专利保护下的的协同创新收益协调机制,包括建立相应的收益分配规则、知识溢出折现率以及建立收益优化协调博弈模型等。在研究对象上大多围绕组织类异质参与主体间的协同创新,而对非组织类的消费者未给予更多关注,更多则是吸收有价值的消费者建议或反馈,并将其应用产品创新中。此类单项的创意汲取对于行业内领导型高溢价类品牌产品,在塑造高忠诚度和高粘性客户时是有效的消费者参与协同创新的措施和途径,其本质仍是客户需求引导下纵向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并将客户创意产值化和收益化,并最终实现增值化。

客户/消费者得到所谓满意产品,在品牌理念的营销塑造下,获得精神满足感,但丧失创意产值化增值化后的物质收益分配机会,这与开放式创新的本质理念-知识共享-相悖,也难以最大化激励消费者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过,协同创新的知识共享的最终都是形成知识优势、实现价值增值[43],即产生以知识专利等形式存在的最终成果,则涉及到知识获取、转移与共享的问题,而这必然导致知识溢出效应带来的收益分配问题。包括知识溢出收益分配规则、分配比例,知识溢出商业化的产值折现率、评估指标、评估模型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涉及较少。

参考文献:

[1]龚红,霍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收益分配机制优化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4):54-57.

[3]张洪潮,何任,非对称企业合作创新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0,18(6):163-170.

[4]张巍,张旭梅,肖剑.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及收益分配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4):82-87.

[5]李廉水,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J].软科学,1997,2:59-61.

[6]嵇忆虹,吴伟,朱庆华.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方式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11(2):36-38.

协同创新范文9

发展背景

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程来看,国际教育信息化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萌芽起步、2000年到2009年的初期发展阶段以及进入到21世纪,尤其是第二个十年的深入发展阶段。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轨迹与世界相同,随着信息化建设经验的累积,整个信息化建设从形象工程走向务实工程,从关注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向推进整体区域的规模质量效益,从关注技术应用转向各学科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从关注短期行为转向可持续发展;在应用中更好地将人、技术、实践与价值追求融为一体,通过有效的问题解决,实现自上而下建设驱动向自下而上应用需求驱动的转变。

发展思路

海淀区在信息化建设初期,采取的是统一规划、统一配置、步调统一的“一统化”建设思路,起初在实践中并没有遇到很大的阻力,但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入深入发展阶段,这种区域“一统化”的发展模式,遇到了很大困难,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追求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原有的工作思路暴露出很多弊端。在这种情况下,海淀区教委毅然决然地确立了“学校信息化建设要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以“学校自主、区校互动、协同创新”为核心特征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学校自主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按照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自主规划、自主设计、自主建设和自主开发应用的学校信息化发展道路。区校互动则是指区域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区教育信息中心)与学校共同研发和建设学校信息化的工作思路。协同创新是指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协同发展。

自主设计是学校依据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信息化发展现状,开展需求调研分析,形成具体发展思路,制定信息化整体发展规划,提出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的过程。自主建设是按照学校信息发展思路和实施方案,针对教育教学的需求和困难,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信息中心指导下的试点运行、校企合作和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完成信息化环境建设。自主开发应用是学校根据信息化发展需求和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针对原有软件产品和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服务对象的特点,深入探讨资源应用的层次结构,进行创新应用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具有本区或本校特色的软件系统平台或数字资源,以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信息化建设。

学校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只有充分调动学校发展信息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实现区域上下的协同创新发展。只有有了区校两级的互动作为保证,自主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没有互动,自主发展可能会变成盲目扩张、无序发展;没有协同,互动也会变得各执一端、众说纷纭;没有自主,协同可能就会成为消极应付、惟命是从。因此,“自主”、“互动”和“协同”三者互为条件、相互依托,从而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保证了海淀区教育信息化朝着一个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建设过程

在坚持“以应用促建设、以创新促发展、以实用促实效”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走过了探索起步阶段、基础建设阶段和实际应用阶段,顺利走向了个性化建设阶段。在这一时期,区教育信息中心组织研发了“海淀教育网、行政办公网、英语口语考试系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视频点播直播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教委可视平台、教委经费预算系统、教育博客网、终身学习平台、网络考试系统、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校园IC卡管理平台、综合资源统计平台和信息平台”等15个教育教学管理应用平台,大大提高了海淀区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首先,学校在投资取向上以需求为导向,支持学校个性化发展。学校提出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构想,向信息化主管部门上报发展计划,申请项目支持,也可自筹经费,用于急需项目建设。

其次,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设立专项建设资金,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逐年进行教育信息化实验项目的试点推广工作。实验项目由区教委主管领导,财务科、信息中心、试点校共同配合完成。其中,区教委负责实验项目的审定和实验学校的确定,区教委财务科负责经费保障和管理,区教育信息中心负责实验项目的设计及实验的组织,试点校负责按要求完成实验项目并提供实验报告。

最后,为信息化发展设立特殊经费政策。海淀区鼓励学校信息化建设特色化发展,因此根据学校的需求报告,按照一定的流程支持学校的特色化建设。自2006年实行新的经费政策以来,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各校根据需求,设计配备了包括数字录播系统、数字化闭路电视系统、数字化实验室、非线性编辑系统、学生IC卡考勤就餐系统、电子宣传显示屏系统在内的各种新设施,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充满勃勃生机,信息技术更全面深入地整合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回顾海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正如区教育信息中心亓效军主任所言:“硬件设备是基础,网络平台是支柱,软件开发是核心,综合应用是根本。”这是海淀区教育信息化自主发展路径的基本特点。

发展模式

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是全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指导者和服务者,具有学校信息化建设专业化的设计、研发和建设能力。为了更好地指导学校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区信息中心建设了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教室”,将国际上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引入海淀区,通过建立信息化“样板教室”的方式,达到“展示引导、示范建设”的目的,向学校推荐先进信息化教室建设理念,展示最新的信息化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发挥区教育信息中心的引导、指导、示范和服务等功能。

这种区域“先研发、先建设和先培训”的工作思路,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质量监督指导和技术设备保障,确保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沿着科学道路发展。另外,为了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区教育信息中心还通过建立试点学校的方式,让部分学校率先发展、率先实践,及时总结学校信息化建设经验和成果,形成学校精品的网络和课程资源,再在专家充分论证和研发的基础上,向全区学校推广。

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经费投入方式的不同、学校发展思路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发展方案。校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助推了各种发展模式的产生。各类发展模式百花齐放,立体地呈现了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多样格局。通过具体的学校案例分析,目前海淀区基础教育信息建设的学校自主发展模式可大体归纳为以下五种模式。

1. 整体现代化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以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创新”是整体现代化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这种模式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整体性,即强调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时注重全方位的、整体性的建设,试图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二是前瞻性,即强调信息化建设的超前性和创新性,探索新工具的教育应用。此类信息化模式的学校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以先进的学校发展理念为指导,自上而下地进行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以数字化校园为标志,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最后全面铺开,立体呈现。

2. 以应用为导向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转换思路,以人为本,深入应用,创新实践”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这类运作模式的学校建设思路从“建设导向”转变为“应用导向”,这一转变为解决教育教学的发展、深化课程改革等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从以重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和教师等“人”为中心;从关注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到关注教育技术的关键性应用,重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能力,坚持“学生本位,所有的技术都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这一教育理念,并将这些理念通过技术的支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发展。

3. 自下而上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围绕学校办学理念进行规划,以应用为核心,统一规划软件、硬件、资源、培训等,围绕师生需求开展应用研究”是自下而上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决策与应用是学校自下而上运作的两个方面,教师根据技术设备应用的效果和应用需求来选择技术设备,只需向学校管理者提出应用的申请;学校具有完善的信息化决策机制,教师的信息意识很强,决定技术应用的权力掌握在教师手中。这种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比较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信息技术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给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学校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都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

4. 支撑型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支撑型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是“遵循服务驱动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为满足学校系统各组成部分的需求提供支撑”。服务驱动是指为了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需求,有目的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提供服务,并在使用过程中,使得效益最大化。支撑是为了突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强调信息技术是支持学校日常良好运作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类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和运作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客观实际情况,关注需求,强调服务,走符合学校教育功能需要的信息化建设道路。

5. 满足基础、突出特色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

满足基础、突出特色的学校信息化运作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基于实际、分步建设、满足基础、凸显特色”。具体而言,是指学校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学校信息化的建设方向,设计和规划发展方案;从经费角度和实际需求角度考虑,借助海淀区教育信息化领先发展的优势,依据发展方案分步实施,确保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平台的成功建设;最后在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以发展特色信息化项目为重点,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自主成功之路,针对具体的项目深入挖掘和探索,凸显信息化建设重点,同时健全信息化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应用成效

信息化在海淀区基础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无论是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模式变革,还是教师专业发展、各类教育资源整合应用等方面,教育信息化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初步形成了海淀区全方位的信息化应用模式,有力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提升。

1. 实现了高效便捷的教育信息化管理

区域层面,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借助网络开通了20多个平台,从行政办公到区校联络和学籍档案管理,学校日常工作运转真正实现了信息传送无纸化、网络管理有序化,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区教委及直属机关的所有通知都通过行政办公网发送,每所学校都有一个账户,每校都有专人登录行政办公网查看相关通知。学校信息化管理将信息通讯技术整合应用到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校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提高了学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学校管理模式。例如,海淀区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应用多点视频会议系统,解决了一校多址的管理难题;应用OA智能办公系统提高了日常审批事务的效率;利用校园“一卡通”保证了校园管理的安全与高效;应用手机和上网本等小型移动终端,实现泛在管理;应用CMIS系统实现学生学籍的电子化管理;应用“校讯通”、“家校通”等家校互动平台,增加了家校联系,延伸了课堂,提高了家校共育的效果。同时,借助网络的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益等特点丰富和拓展传统教研管理,发挥信息技术灵活多样和生动形象的优势,补充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2. 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升华的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建构方式。要达成思维品质优化、情感升华、价值观建构等深层次目标,必须实现学习方式的整合与优化。海淀区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以后,教学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理念及其价值真正得到了体现。

首先,技术的引入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互动环节。海淀区中小学应用互动反馈教学系统辅助课堂练习、构建互动教室开展课堂教学等,信息技术不但能帮助教师设置情境、呈现知识,而且还能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工具、交流讨论工具、表达工具、知识建构工具等,不只是学生训练的巩固器,最重要的是作为学习工具和认知工具,促进了学习者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与内化。

其次,凭借技术实现网络化自主学习。海淀区中小学应用的学生成长在线答疑系统、空中教室支持的网络点播和网上授课系统,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课本,不再限定于教室,通过网络学习了解、阅读了更多的资源,增大了课堂的阅读量,而且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再次,借助网络平台实施跨校学习,增强校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深度学习。2012年,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首师大附中四所学校实行跨校网络选修课程。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选修课程,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校际间教师研修、备课,四所学校通过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每所学校都提供了特色校本选修课程的网上资源,建设了学分共享制度及评价系统,建立了校际间选修课程学分确认的流程和评审机制。

3. 建设资源,实现共享

数字资源便于传输与交流、存储的特点,使得人们对这类资源有了单纯量的追求。其实真正的优质数字资源不是人云亦云,而是以满足需求为基点,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制作的特色化资源、个性化资源,这就需要建设方对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应该有一个具体的规划和设计,而不是盲目地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共享也是有条件的,不同资源共享的基础不同,即使相同的资源为实现不同目的而达成的共享意愿也不尽相同。海淀区在这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1)区校互动、校际合作,共同提升资源建设质量。在信息资源共建的开发过程中,首先面临的是信息采集,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获得大量资源的许可权,伴随学校教育对优质数字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学校在资源建设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主动的作用。从实际需求出发,在教育信息中心的指导下,通过区校互动、跨校合作,建设高质量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信息资源。如海淀区教育资源库和资源管理平台的系统应用,以及软件开发基地校的设立,为满足全区中小学数字化资源需求提供动态保障。

(2)构建数字化校园环境,实现优质资源区校共享。已有的网络资源共建共享经验告诉我们,为了做项目、为了树口碑,人们往往只重视资源的自我开发,而忽视了应用,或者只应用校内资源,忽视与其他资源的共建共享。数字校园环境的升级换代为区域内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提供了保障,如信息中心制作的特级教师课堂实录、精品课程录像,都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学校也根据自身的数字校园环境特点,在加强资源建设的同时,注重共享和应用。如中关村中学通过VOD视频点播系统提供丰富的视频文化节目、温泉二中的学生作品和微课程展示、田村中心小学的教师教学视频录播与回放等,借助校园网络平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师生有效共享。

(3)依托国家网络平台,实现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享。人大附中、北大附中、十一学校等名校依托国家和地方已建各种形式的网络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兼具共和个功能的国内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远程教育共享平台,开发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人群需求的数字化基础教育课件,利用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等现有设施,多渠道地提供互动式课堂教学和个性化课外辅导服务。这种将优质资源与社会其他学校分享的活动,发挥了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缓解了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

主要结论

基础教育信息化国际发展的总体趋势突出表现为:越来越强调网络,越来越强调交流和资源共享,越来越强调方便实用,越来越突出个性化需求和特色建设,越来越注重实际效果和能力培养。

1. 探索了区域信息化建设的个性化发展道路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别强调要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重点,进行分类指导,鼓励形成特色。海淀区的学校信息化发展具有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很难对一个地区所有的学校用一个统一标准限定它们的发展模式。因此,我们认为区域层面的规划指导应该是对各学校未来发展应达标水平和应用特征的定性描述,而不是对发展指标简单作量化要求。

2. 合理地把握了区校两级的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

海淀区由于学校间差距较大、个性化特征鲜明,完全实现区域层面的资源共享有一定的困难,然而随着数字校园工程的推进,校内资源共享变成了现实。在鼓励学校进行数字资源建设的同时,区教育信息中心也整合力量,建设了大量的数字资源供学校分享。此外,在学校内部共享的基础上,海淀区也有一部分学校义务地把自己建设的资源上传,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2008年6月,人大附中联合全国30余所知名中小学,召开基础教育资源开发与服务讨论会,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其宗旨是将人大附中和其他名优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与社会分享,促进教育公平。

3. 实现了区域内的“上下联动、协调发展”

海淀区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发展建设,全区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形成了职责明确的三级结构:第一级是区教委,作为决策层,为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明确方向、统筹领导。第二级是区教育信息中心,作为信息化工作的规划者和组织者,为全区设计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整体发展方案,构建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框架,负责管理区级教育信息化的正常建设和运行,并为所有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理念和技术指导服务。第三级是中小学,作为直接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建设者,构建和运行与本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相适应的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与设施。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规划、自主设计,然后制定建设方案,自下而上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区教育信息中心),由上级部门论证审核后,上报区教委财务科,由区教委财务科组织专家评审后报送区教工委教委会审议,审议通过后方可向区财政局提交经费使用申请报告,由区财政局批复后,统一下拨各学校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海淀区自2006年实施新的经费管理政策后,学校按照区财政的有关财务管理政策规定,充分发挥建设的自主性,实施更加符合个性需求的建设。区教育信息中心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新的转移,由原先全面组织学校信息化统一建设转向全面实施监督、管理、指导和服务。

4. 技术人才引进与应用人才培养相结合

从国外教育信息化的投资比例来看,人才培养的投资比例占到信息化投资总量的30%,而目前国内的做法是用于人才培养的资金仅占总投资额的5%。显然,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取向偏重于基础设施和软件、资源,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专家建议,要想真正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应该转换信息化投资和建设的思维方式,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这是信息化成功应用的前提和保证。信息化人才是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一类特殊的人才群体,主要包括技术建设和技术应用两类人才。信息技术建设人才是偏重于信息设备组建、维护和管理的专门人才,而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则偏重于信息设备功能探索、应用及服务的应用型人才。由于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的待遇问题悬而未决,信息技术教师流失现象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学校一方面需要不断引进新的信息技术建设人才,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人才待遇方面有所改善,如评级、升职时要对信息技术专职教师有所考虑,确保“区、校”两级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保障体系高效运行。学科教师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要不断探索应用技术的方法,提高应用效果。在区域层面,教育信息中心要为教师的应用创新提供条件,保障信息技术设备应用畅通无阻,同时,也要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引导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实践操作技能,充分发挥技术设备的效能,加快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速度。

5. 数字校园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相结合

在未来几年中,数字校园建设将更为普遍。教育信息化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数字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具体体现。数字校园建设要达到的目标是: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全面、便捷、高效;教学方式更加灵活,课程资源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加广泛,课堂效果更加明显;校园环境更加安全有序,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习方法更加轻松,视野更加开阔;知识面更加宽泛,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等。

在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时,还需要高度关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变革。一般而言,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可触摸的显示设备、电子化课程、在线互动学习、电子课桌、移动授课、虚拟(3D)教学场景和学习环境监测等,都可能走进我们的视野,引发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彻底变革,这应该成为数字校园建设的主流工作。

协同创新范文10

Abstract: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s education, the diversified talent training gradually become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cultiv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synergism is a kind of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mod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safeguar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complex and practical professional talents. Aimed at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personnel training work in the new period, the school-enterprise synergism mode need furthe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constructing the innovational and enterprising talents system by school-enterprise synergism.

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synergism;innovational and enterprising talents;train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3-0210-03

0 引言

在我国教育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培养制度和体系一直在不断的完善,并且整个教育过程逐渐由以往的精英化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人才培养的格局和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得到高等教育学府的广泛认可。但是在具体实施环节尚有许多问题亟需调整:

①虽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已经出台,但是很多细节的内容还不够完善,并且管理体系不够系统,对于校企协同没有起到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企业与学校的自身利益缺乏足够的保护空间。

②企业和高校对于合作的目标与内容还存在一定的疑惑,各自的管理决策都不够科学明确,导致校企合作期间遭遇许多障碍,相关合作工作的开展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本文将结合某技术学院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特点,从创新创业的角度研究一套全新的校企协作体系,以改善现状,使校企双方实现双赢。

1 国内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现状

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逐渐深入的应用。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外地区,这种产业与教育结合的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并且很多研究力量和模式的探索上已经获得了很多的经验,整个发展模式较为固定。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和日本的“产学官合作”模式等都是国外较为常用的国内外校企协同培养的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对于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看法,并且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也在进一步的变化。有关部门指出,“建立健全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

但是,虽然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已经出台,但是很多细节的内容还不够完善,并且管理体系不够系统,对于校企协同没有起到良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企业与学校的自身利益缺乏足够的保护空间。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虽然对校企合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索,但是对于合作的目标与内容上还存在一定的疑惑,管理决策上不够科学明确。企业和学校之间的经营管理与合作上存在一定的障碍,相关合作工作的开展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2 运用校企协同创新体系解决现状的总体思路

从对协同创新的理念来看,它的基础仍然是产学研合作,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和深化。它摆脱了过去产学研主体各自为政、分散独立的局面,通过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组织和机制把各创新主体有机地联系到一起,从而促进了创新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为实现计算机技术创新和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奠定了基础。高校要自觉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不断加大与其他创新主体的联合,建立创新联盟,才能为高校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创造条件。

2.1 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关注对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行业特点的适应度匹配,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对人才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并围绕学生为主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对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上,要对于人才的培养功能和目标进行科学的制定,结合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各项需求,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以多种技术和社会服务来为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开拓更多的空间,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层次性和全面性。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过程中,企业和学校要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企业要积极地提出人才的各项需求,让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合实际。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培养工作中应该融入更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核心内容。

2.2 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创新与改进

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校企协同模式的应用,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将专业课与基础课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夯实学生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保障学生全面的方法。高校要对于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结合本专业的特点,适当地对于各类知识理论课程、实验、实训以及实习环节进行安排,让各类课程体现出对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能力,以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来带动学生能力方面的有效成长。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也要适当的增加一些跨专业的选修内容,重视学生跨学科能力的成长。针对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专业课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一些文学类、管理类等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对于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是非常有意的。另外,学校也要结合具体专业的行业发展变化情况,对于本专业的课程进修适当的调整,实时地深入到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对于用人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让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构建上更加科学。

2.3 对于教育模式 进行改进和创新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让真实的项目成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主角,同时也要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树立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校企协同合作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模式。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应用中,高校提前和企业对于用人方面的需求进行协商,并签订用人合作合同,对于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共同协商和制定,通过对企业与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让人才的培养目标得到更好的落实,企业则根据所签订的合同来安排学生就业。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将企业和学校的任务和职责进行了划分,两者以同等的地位各司其职,共同参与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完成自身的职责。企业要对于其用人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与需求,提出对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特点,并与学校进行沟通,完成人才培养的委托。学校则要结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对于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等进行合理的设置。

2.4 “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构建

在现阶段的校企协调理念下,“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构建已经成为了有效的工作途径,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的选择。与高校合作的企业要结合学校的教学需求,选择具有较为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师与专家来参与教学活动中,通过与教师队伍进行整合,让教学队伍具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并且更好地贯彻和执行真实项目案例,让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更加真实、有效。这种“双师型”教学团队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不断的学习实践中活动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学校要对于参与教学的教师进修相应的选择,让学校教师与专家在合作的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实践项目的教学活动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教师在参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对于企业生产的实践情况更加了解,并且对于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在“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的过程中,学校既可以更好地对于企业生产的需求进行了解,接触到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同时企业也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5 学校和企业要对人才培养的理念进行创新

针对于校企合作,很多学校都本着较为积极的态度进行参与,而部分企业则缺乏足够的重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关注自身利益的提高,部分企业认为培养人才只是高校应该负责的任务,与企业自身的关联十分有限,参与相应的合作活动会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影响和限制。这种陈旧的观念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也是当前校企合作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本身要认识到人才的培养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企业的价值和利润的最终流向是整个社会,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也体现在对社会的服务上。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企业应该负责的一部分内容,企业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所在。企业和学校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双方要进行深入的合作,积极配合,确保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构建。

3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实践研究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从2003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立足开发区,面向珠三角,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校企协同创新与高端技能教育特色鲜明,形成了高素质为基础,高技能为本位、高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学院与企业共合作成立了10余个技术研发与服务机构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室和工作室,与包括全球知名企业在内的17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实行订单培养、联合培养、合作办学等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面,自建校以来,计算机系始终按照骨干专业建设要求,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通过校企合作和基地建设,成功地走出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3.1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情况

3.1.1 构建以项目为基础的探索性学习模式

在专业建设上,计算机系通过开展落实校企合作,积极与深圳市三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和共建校内软件研发基地,构建了一套“以项目为基础的探索性学习”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这种合作的教育模式有效地对校企协作的理念进行了实现,提高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的整体效果。

3.1.2 积极推进项目合作

在校企项目合作的过程中,以企业为主导提出项目的基本需求和探索目标,围绕不同的班级,结合项目的具体需求来对教学开发团队进行合理的划分,围绕项目技术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教师与企业的工程师共同对项目的有关知识内容进行探究和分析,并给予学生相应的技术方面的支持。企业的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工程师带领不同的学生队伍来参与相应的技术调研工作,对于各项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并结合对知识点和重点技术的深入分析,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深化。

针对学生具体情况,教学模式的构建则进行相应的适应性调整,有计划、有意识地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针对项目中所涉及的有关技术和知识内容,学生基于教材得到了更好的掌握和深化,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明确自身专业的发展特点,这对于学生的日后成长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3.2 校企合作效果

通过校企协作共建人才培养体系,我院在计算机人才教育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①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广东省选拔赛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我系由包汉宗老师、周程主任指导由冯泽斌、陈伟琦、程鹏三位学生组成的代表队荣获三等奖,充分展示了我院计算机专业的综合实力。

②广州科大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慧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软件应用创新中心,与汕头天扬软件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文档信息化研究中心。

③计算机专业在校企双方的大力支持下,研发出《大宗物流管理平台》等多个软件和餐饮综合管理平台。

④在学生就业方面,12年之前就业率90%左右,12年以后连续三年软件专业就业率100%。

总之,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体系在建设过程中,校企分工明确,权责清晰,有效解决了校企协同合作普遍存在的校企双方对合作共建的目标、内容不明确,权责不清晰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校企协同模式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其中的重点内容。通过构建一套科学的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对当前社会的用人需求进行满足。高校管理者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创新,以科学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对于人才的培养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并未管理机制的执行提供全面的保障,促进相关工作更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倪涵.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3(11).

[2]赵旭东.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J].华章,2013(06).

[3]张真柱,许日华.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培养创新创业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24).

协同创新范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新型研发机构 协同创新 创新创业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与企业在技术、科研、资源、师资、岗位、实习、就业等多方面的合作。地方职业院校与当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资源环境,可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就业率。另一方面,地方职业院校如果能够和具有一定学术背景的科研院所、知名高校进行专业发展合作,进行科技创新、技术研发、师资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则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专业建设高度和人才培养质量,更有效的为地方经济服务。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他们是地方新型研发型、服务型企业的典型代表,而高职院校作为企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双方在人才、资源、项目上都有明显的互补性,探索高职院校与地方新型研发机构的协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 东莞新型科研机构及其发展

东莞地处珠三角腹地,以其发达的制造业而享誉全国,但东莞的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不强,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迫切。近年来,东莞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管理机制,引入和创建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是采用企业化管理和运作的事业单位,既具有高校的技术背景又具有企业的运营机制,具有很高的市场化特征。

新型研发机构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产学研结合,投入模式新、功能定位新、合作方式新、运作模式新、激励机制新、考核机制新,更贴近市场,更符合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出丰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法人组织。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现在有新型研发机构120多家,累计服务企业超过3万家,成功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超过千家。新型研发机构在带动东莞6万多家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广东省省委书记等领导的高度评价。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代表,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简称工研院)是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和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一个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产业孵化平台。工研院是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东莞物联网产业)基地、广东省制造装备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在智能装备制造业开展工作,旨在推动区域创新,提升东莞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工研院目前拥有有各类技术人员600多名,和数千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已建成4.3万平部级产业孵化园,有数十家在孵企业,各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

2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东莞工研院的协同创新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是东莞唯一的公立高等职业院校,是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院目标是紧密结合东莞的产业特点,办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和工研院都地处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双方有很好的地缘优势。高职院在地方人才培养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具备优势;工研院作为新型研发平台,在科技创新、教师深造、学生实习、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方面优势明显,工研院联系多家企业和多个行业,这对于高职院校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和企业复合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两院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共建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平台采取“项目合作、工学研结合、互为基地、相互支撑、共同发展”方式,双方依托平台开展科研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教师锻炼、学生实习等环节的合作,尤其是在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创新和创业能力,提升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成果产业化和社会服务方面进行协同创新。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将平台建设纳入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以为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项目、人力和资金保障,工研院将基地作为企业实习、技能人才输出、创业孵化的窗口。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的院系包括计算机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而工研院主要的事业部有信息技术事业部、数控装备事业部、电子制造事业部,双方可通过协同创新平台实现院系和专业的全面对接。平台建立负责人制度,负责人由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工研院事业部兼职开展工作,本协同创新平台有以下特点:

(1)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孵化创新型企业和输送技能型人才。工研院设有“松湖华科”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园,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定期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通过平台加强与园内企业的沟通协作,安排学生进入园内进行实习和实训,努力创造就业、创业机会,同时为园区企业输送人才。

(2)通过新型研发机构培养实践创新型师资。充分利用工研院背靠华中科技大学和作为广东省物联网产业基地的优势,为学院青年教师提供学习深造和创新创业环境,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依托平台贴近产业的特点培养“双师型”教师。教师可到工研院进行挂职锻炼,博士还可到博士后工作站进行科技项目研发,有自主成果的教师还可以企业特派员身份在平台进行创新创业。

协同创新范文12

基金项目:高层建筑项目管理研究(城科字2011第1-9号)

作者简介:廖奇云(1966-),男,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研究,(e-mail)leizhenmyth@126.com。

摘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业环境下,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建筑业企业保持其竞争力优势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匹配尤为重要。文章论述了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内涵,构建了创新系统测度模型和指标体系,并对重庆市某建筑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进行测度,表明协同模型有助于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协调发展;协同模型

中图分类号:f426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00105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建筑业发展水平与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因此增强建筑行业企业创新能力,成为缩小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距的重要途径[1]。在企业层面,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创新。然而目前,一些建筑业企业的创新绩效并没有与其投入相匹配。这主要是一些企业只单纯重视技术创新或者管理创新的作用,很少考虑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相互协同可以使企业创新获得更好的效果。建筑业企业广义技术进步可分为建筑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里管理创新包含制度创新)的结果。其中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作为影响创新绩效的内部因素,对创新绩效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建筑业企业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复合系统其内部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个子系统在某个时间的状态最好,并不表示该系统整体功能最优。技术创新能否提高企业创新的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管理创新的匹配、协同。管理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只有不断与技术创新相匹配,才能使组织长久服务于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因此建筑业的技术与管理创新协同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建筑业的创新发展,以及竞争力提升的整体效果。目前,学者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较多,而将协同理论用于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发展程度进行测度分析的研究很少,且对协同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协同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上[3],将模型与实际结合计算协同效应的较少。基于此,文章进一步阐明建筑业企业技术与管理创新模式内涵,并建立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测度模型,对系统协同程度以及创新协同效果进行评价。一、建筑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内涵

建筑业创新体系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方面的内容。建筑业技术创新,是指在建筑经济活动中引入新事业,并改变已有资源的财富创造潜力[4]。建筑业作为独特的行业,它的技术创新与其他产业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建设产品的一次性及不确定性,工程项目之间的复杂的内外部关系及复杂的项目环境。(2)建筑业技术创新组织具有一定的临时性。由于组织的临时性很容易使得工程集成的技术创新产生不连续性。(3)建筑业技术创新的频繁程度受到建筑产品及其相关活动影响程度及范围的制约。由于建筑业具有广泛的社会环境效应,关系着参与方及使用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而创新活动越多,建筑活动的不确定性加大,相应风险增大,无形中增加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难度。管理创新是指通过引入一种新的有效管理方式和方法,改变原有的生产函数,建立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在不改变要素投入的情况下,提高产出水平,或用较少的投入获取同样的产出水平[5]。管理创新是一种动态行为,并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形成独立于技术、资本、劳动力以外的生产力要素[6],建筑业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内涵见图1。

图1建筑业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内涵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廖奇云,等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模型研究

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方面,企业管理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组织保障,技术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集体活动,是一个从研究开发—市场成功—创新扩散的完整过程,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必然面临着一定的组织管理问题,唯有不断地创新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大规模的技术创新才有可能[5]。为实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企业应通过内部管理创新,不断完善相

组织和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来推动技术不断创新。从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视角出发,企业须同时注重内外部管理创新,以推动技术创新。因此,企业子系统之间的协同程度越高,越有助于整个企业系统效率的提升,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对于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也非常有利。基于此,对于企业创新系统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程度进行测度非常有意义。

二、建筑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模型

(一)协同理论

协同论(synergetics)是一门研究协同作用的科学。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系统内部还是各个子系统之间只要存在联系、合作甚至是竞争关系,就存在一定的协同行为。协同发展是处于发展状态的事物之间相互促进、同步向前的关系[7]。协同学的研究对象是开放系统,其类型多种多样。其研究对象核心研究子系统通过怎样的自组织合作,并以自组织形式产生时间、空间或功能结构,从而寻找到子系统间受支配的协同作用。协同强调各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由其之间的合作而产生新的有序结构和功能,使系统整体实现大于各个分系统单独实现的目标效果。

构成完整的协同理论主要有三个基本原理,即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协同效应就是指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协同使得企业获得超过两者简单相加的效应。伺服原理,系统和子系统的各种微观和宏观变量中,描述宏观状态、结构和行为的最主要、最有效、最具决定性的参量或变量。通过这个原理,在进行建筑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及它们之间协同作用测度时,找到最主要、最有效、最具决定性的参量或变量,可以使得系统整体效果较好。自组织原理解释开放系统在与外界进行交换的条件下,系统可以通过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自组织形成新的时间、空间及新的功能结构。它说明在建筑业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系统中能够通过自我的选择、测度以及改进使得企业创新系统获得较好的效果。另外,协同理论认为,事物的演化、演化的最终状态以及有序程度主要取决于序参量。 (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构建

假定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是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可记为s=(s1,s2,...,sn),sj是第j子系统。设子系统sj在系统演进的过程中的序参量变量hj=(hj1,hj2,...,hjm),其中:j表示子系统,其数值由系统中子系统的数目决定,i(i=1,2…,m)表示在j系统中的序参量分量,其数值由j系统中的序参量分量的数目决定。系统中的有序度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随着演进过程的序参量取值的增大,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另一种情况是随着演进过程的序参量取值的减小,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基于此分析,在某一时刻的协同度模型为:

uj(hji)=hji-xjiyji-xjii∈[1,k]

yji-hjiyji-xjii∈[k+1,m]

其中,xji和yji分别是序参量变量的下限和上限,假定hj1,hj2…hjk的取值越大,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其取值越小,子系统有序程度越低;hjk+1,hjk+2…hjm的取值越小,子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其取值越大,子系统有序程度越低。uj(hji)值的大小表明序参量hji对系统sj向有序发展的贡献程度。其中,uj(hji)越大,hji对建筑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系统总体有序的贡献程度越大。因此,可以通过序参量hji的函数uj(hji)的集成来描述序参量对系统有序程度的“总贡献”。这种集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线性加权求和,另一种是几何平均法。文章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即uj(hj)=∑mi=1wjuj(hji),其中,uj(hj)表示子系统sj的有序度,其取值范围为[0,1],wj≥0,∑ni=1wj=1。确定权重的目的是表示各个序参量在整体中价值的高低和相对重要的程度以及所占比例的大小量化值。为了表现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可以设系统初始状态对应的各子系统的有序度为u0j(hj);待系统进行到下一阶段,系统的有序度变成u1j(hj),因此系统协同发展程度可以用如下模型进行描述:dts=θ*n∏nj=1u1j(hj)-u0j(hj),其中参数θ=min[u1j(hj)-u0j(hj)]min[u1j(hj)-u0j(hj)],它表示仅当u1j(hj)-u0j(hj)>0成立时,系统的协同作用所产生的效用才表现为正值,这就说明系统在这个时间段正在朝着积极有序的状态发展。在正常情况下u1j(hj)-

-u0j(hj)∈[0,1]。其中,当dts越接近1时,系统的协同水平越高。当然,dts=-1和dts=1的概率都很小,即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状态存在“高水平协同”或“不协同”这两种绝对状态的概率极小。

(三)建筑业创新系统协同测度指标体系

对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程度的测评采用多指标体系。在进行协同测度指标设计时,遵循指标选取的代表性、综合性、简明性与系统性、可操作性与易获性、适应性原则,以便能够恰当、准确、科学地反映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的协同状况。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主要包括战略协同、组织协同、业务协同、知识管理协同以及绩效协同。文章采用问卷调查与专家打分相结合的方式数据获得。在确定权重的时候,采用相关系数矩阵法。其赋权的主要步骤如下:设指标体系中包含n个指标,则它们之间存在相关系数矩阵r。其中矩阵中的相关系数rij反映指标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其绝对值越大,表示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越大。确定权重时,某指标与指标体系中其他指标的总相关程度越高,即表示该指标对其他指标影响越大,该指标的权重越大。序参量相关系数矩阵如下:

r=r11r12…r1n

r21r22…r2n

rn1rn2…rnn,其中rij=cov(i,j)σiσj。那么,系统中第i个序参量的影响程度用ri表示,其值越大,表示在系统中其作用越大,相应的权数也越大。ri=∑nj=1rij-1。相应的ri的权重系数wi=ri∑ni=1ri,通过文献检索以及与重庆市建筑企业改革研究专家组成员探讨,最终,文章确定的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表1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子系统(机制)序参量子权重战略协同机制r&d战略在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视程度0.45企业领导与企业家创新精神意愿0.25创新决策中r&d部门的合理建议采纳程度0.3组织协同机制创新机构数的比例0.3跨部门团队协作创新情况0.3创新文化氛围0.4业务协同机制r&d与其他部门合作情况0.7其他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程度0.3绩效协同机制创新整体激励水平0.5管理型人力与技能型人力激励关系的处理0.5(四)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评价实证研究

某建筑业企业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正在整合资源,加快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对于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投入力度正在逐年增加[8],为了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测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采用表1的指标体系收集数据,其中定性数据来自于专家打分。打分采用9分法,即最差值=1,最优值=9,该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度评价的基础数据见表2。表2某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协同度评价的基础数据子系统(机制)序参量2008200920102011战略协同机制r&d战略在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视程度5567企业领导与企业家创新精神意愿6667创新决策中r&d部门的合理建议采纳的程度4556组织协同机制创新机构数的比例5666跨部门团队协作创新情况6777创新文化氛围5666业务协同机制r&d与其他部门合作情况6778其他部门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程度6778绩效协同机制创新整体激励水平6788管理型人力与技能型人力激励关系的处理5667为了更好地进行测评,需要将以上数据标准化,数据结果根据公式uj(hj)=∑mi=1wjuj(hji)算出系统的协同度。各子系统(机制)的有序度见表3。表3各子系统(机制)的有序度子系统(机制)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战略协同机制0.493 750.531 250.587 50.712 5组织协同机制0.537 500.662 500.662 50.662 5业务协同机制0.625 000.750 000.750 00.875 0绩效协同机制0.562 500.687 500.750 00.812 5为了更好地动态反映该企业在2008—2011年期间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度的演变状况,采用以2008年为基期,利用模型dts=θ*n∏nj=1u1j(hj)-u0j(hj),计算各年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的协同度,结果见表4。表4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系统协同度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系统协同度 00.092 510.128 740.203 32三、结语 (1)进行了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内涵的详细论述,并论述了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如何提高建筑业企业创新效率。

(2)将协同学理论运用到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领域,构建了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度测度模型,建立了建筑业创新系统协同测度指标体

系,为以后进行建筑业创新系统评价提供了基础。

(3)通过重庆市某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度的实证分析得到建筑业企业对于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协同的重视度正在加强。

建筑业企业组织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相互促进的,建筑业企业必须与变化的环境相适应,并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国际化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进程,建筑业企业能否提高本身的效率,使组织产生预期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体系和过程能否良好匹配、有效协同、递进式发展[9]。因此,建筑企业只有不断合理建立测评指标,进行自身系统的协同水平测度,不断改进,提高系统的协同水平,才能使建筑企业效率进一步提高,使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业市场环境中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林小丹,陈松建筑业创新体系的构建[j].建筑经济,2003(11):13-15.

[2]cetidamar d,phaal r,probert d. understand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as a dynamic capability: a framework for technology management activities[j].technovation,2009(4):237-246.

[3]李必强.论管理创新和管理集成创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3(5):6-9.

[4]金维兴,盛书凯,宁文泽.创新型建筑业及其经济增长原理[j].建筑经济,2006(6):5-8.

[5]李子奈,鲁传一.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定量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1997(2):25-31.

[6]盛淑凯,刘宇.中国创新型建筑业的战略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2):63-65.

[7]tarun kabir ching chy,lee synergy. learning and the chang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j].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2004,18(3):365-387.

[8]廖奇云,刘法琪.重庆市建筑企业改革研究报告[r].2010.

[9]王彩霞.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和谐发展[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4):40-43.

synergy model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liao qiyun, xu baoyang

(facult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p. r. china )

abstract: in the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ar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keep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dynamic coordination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system will be more important for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we discussed the connot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nstructed an innovation system evaluation model and index system, and used the model to measure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level of a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 chongqing.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ynergy model is contribute to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