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时间:2023-05-31 09:09:55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 素质教育 五环节教学法

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改革高中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创立了“五环节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谓“五环节教学法”,是指由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巩固拓展、目标总结五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环节组成的教学方法。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为学生制订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达到的目标。给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加强了学习的目的性,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习目标按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又可分为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等不同层次的分目标。

2.能力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在能力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又可分为基本能力目标和较高能力目标等不同层次的分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又可分为体会、认同、支持、坚定、树立等不同层次的分目标。

通过建立层次不同且相互联结的目标体系,为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三维立体式全方位的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各项素质。同时,学习目标按不同要求分为不同的层次,这样就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了不同层次的目标,从而有利于因材施教。

二、自主探究

给学生确立了学习目标后,就要让学生带着目标去自学教材,于是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这一环节又包括构建知识结构、解答教材探究、理解重点难点、明确疑点四项具体任务。

1.构建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参照学习目标、参考相关资料,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理解各知识点及其内在联系,并加以整合,用图表的形式展现出来。

2.解答教材探究。要求学生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独立解答教材。

3.理解重点难点。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理解本课的重点知识,并对难点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4.明确疑点。要求学生明确自己有疑问的知识点,并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材上的观点质疑,提出与教材观点不一致的观点,或者对教材上的观点加以补充。

通过自学教材,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教材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比较归纳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阅读理解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质疑的思维品质和独立探究的精神。

三、合作研讨

经过第二环节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已掌握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明确了自己的难点和疑点。这些难点和疑点都是学生自己无法独立完全解决的,要解决这些难点和疑点,就要调动学生的集体智慧共同解决,于是就进入了第三个环节――合作研讨。这一环节是对第二环节的深化,在学生独立完成第二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同其他学生分享与合作。这个环节又分为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即让学生提出自己有疑问的知识点、不能解答的教材探究、对教材观点有疑问或对社会相关问题有疑惑的问题。

2.分析问题,即让学生分析其他同学提出的难点或疑点问题。可依据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由学生独立解决、分组讨论或共同解决。

3.解决问题,即让学生依据分析,解答难点问题或疑点问题。如果某个学生或某个组的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全面,就让其他学生或其他组的学生加以纠正或补充。如果全体学生都没有最终解决,就由教师通过启发、引导或补充来解决。

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探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巩固拓展

经过第三个环节的合作研讨,解决了难点和疑点问题后,就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加以应用、拓展,于是就进入了第四个环节――巩固拓展。这一环节可分为两个步骤:巩固反馈和应用拓展。

1.巩固反馈,即通过让学生做一些基础性的题目(主要是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测学习效果,明确哪些知识已掌握,哪些知识没掌握,以便有针对性地复习、讲解。

2.应用拓展,即通过让学生做一些与学生生活、社会热点或理论动态相关的题目(主要是材料论述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社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反馈和应用拓展,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五、目标总结

经过第四个环节的巩固拓展,有必要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加以总结,于是就进入了第五个环节――目标总结。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参照学习目标,总结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收获,明确自己哪些目标已经达到,哪些目标还没有达到,以便课下及时复习巩固,这样就增强了复习的目的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环节范文2

1前言

分析化学的实验教学作为高校化学、环境、生物等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不仅担负着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分析技能和操作规程的责任,还对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深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工作作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全面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让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得到稳步提高。

2加强实验课的预习制度

为保障课堂教学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的监督和坚持,掌握学生的预习笔记完成情况,做到对预习环节的足够重视。摒弃以往老旧的应付预习现象,引导学生把预习工作做的充分而又价值。有利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特殊性,理论知识学习进度较快,所以实验课的预习难度还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担负起引领的重要责任。首先,提供参考文档来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预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分析化学的理论科目的进度,针对具体的实验进展,制定出适合学生本次课程的实验预习参考文档,提出当堂科目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主动的探索,并将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呈现在实验报告上。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查阅掌握相关实验环节必须用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其次,采用综合评定的手段来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检查。以往的预习教学环节之所以没有得到学生的应有重视,就是因为教师对这一环节并不作为实验成绩的考察范围,因此,建立完善的预习报告评定制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这一预习环节的重视,预习报告可以占据整个实验课成绩的15%左右的比例,这一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用心去完成实验报告。对提高和督促学生的预习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借以达到实验课预习的真正目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3对实验课程教学中新方法的探索

以往多年来一直沿用的分析化学实验课传统教学手法,采用的多是教师一人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前面教书实验原理、所用的仪器、实验的根本目的,以及实验所需要进行的基本步骤,学生只追随教师的脚步,一项一项逐一的完成就可以了。这种教学方法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学生完全依赖教师,起不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作用,学生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氛围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机,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精神。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实验课教学的现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注重师生互动模式在课堂上的运用。对于实验的原理和具体的思路,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就可以,根据学生对实验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的具体的情况,适当的在旁边辅助指导,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教师提问学生解答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探索欲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自主构建实验设计,培养独自完成实验的能力。其次,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实验环节的应用。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逐步演示模式,将实验的详细情况借助于多媒体手段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参加互动交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心理,更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完成实验,达到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充分掌握的目的,采用录像或者PPT演示的模式,巩固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牢记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对实验的整个过程有全面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分析化学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第三,注重网络平台的应用。教师应充分运用校园网络资源,在校园网上建设属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专用教学区域。在网络上为学生提供实验预习和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各种相关素材和资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分析化学校园网模块的建设中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或者文档的模式将自己的实验构思,实验步骤与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校园网站还可以组织各类实验相关的竞赛和开放性实验科目来鼓舞学生去积极参加,并将取得的优异成绩记录到最终实验课教学总分里,有利于学生自动自发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4结语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努力的对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的重视程度和参与意识。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首先,有了规范的实验预习评定模式,给学生的预习增加了动力,使被动学习变得主动。其次,运用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课堂氛围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参与精神的培养,在自主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对实验的目的和实验的细节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和认识,有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第三,分析化学校园网模块的建立,使学生能够增添对分析化学实验的热爱程度,通过竞赛和开放性实验科目让学生从实践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发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弓晓霞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教学环节范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环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043-02

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探索符合本校实际、具有本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笔者总结两年半的课改实践,认为有必要在此推介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法”,以期抛砖引玉,交流共享。

一、“五环节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五环节教学法” 教学模式,顾名思义,这一课堂包括五个环节,即自主学习、探究提升、成果展示、训练检测、总结反思。

1.自主学习环节。自主学习是学生的三种基本学习方式之一,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础,按照“三讲三不讲”的原则,把学生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全都交给学生自主完成,改变教师满堂灌和面面俱到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

时间上,自主学习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种方式,教师可以安排整块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分散任务,利用零散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人员上,教师可以安排全班学生统一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化整为零,由学生个体分头进行自主学习;任务上,自主学习包括没有任何指导和要求、有一定提示和学习任务、利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三种方式。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安排自主学习环节,而且必须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提示,必须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要求、时间和方法。当然,如果课下教师已经安排自主学习内容了,课上就不要再安排同样的自主学习内容,因为“放羊式”和“重复式”的自主学习只会流于形式而没有实质意义,教师可直接安排下一个教学环节――检测反馈,以便在了解自主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2.探究提升环节。从实施途径角度看,这一环节主要包括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两种基本方式。

探究式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别是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给出一些事例、问题和方法指导,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概念、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觉学习和主动探索,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研究客观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发现事物变化的原因和途径,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结论。在探究式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能力都得到实现和加强。

研究性学习就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全员参与,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本教学环节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落实和实现突破。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重点、难点和疑点等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探究、交流和共享,以实现重难疑点的落实和突破。这一环节是对自主学习和检测反馈两个环节的拓展、延伸、深化和提升,教师的引导既要源于学生又要高于学生,教师绝不能简单重复学生已会的教学内容,最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一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提高觉悟。探究方式多种多样,要灵活运用,不要刻板和形式化。这一环节由教师灵活掌握,不要求每节课都有专门的探究活动和探究环节,但要求每节课都有探究性问题。

3.成果展示环节。没有活动就没有参与,没有舞台就不能演出。学生的学识和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努力中学习锻炼出来的。设置成果展示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贯彻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为学生参与教学提供平台,为学生自我表现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锻炼和提升能力并获得其它多方面的收获,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途径很多,但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取得的成果通过专门的展示课或展示环节进行展示,无疑为学生广泛参与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创造了更多的参与机会。教师是课堂学习的主导而不是主体,教师绝不能侵犯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精讲精炼,把更多的时间、空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时间和展示机会,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培养胆量,锻炼口才,提高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4.训练检测环节。对学生来说,训练检测活动实质上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

从目的上看,训练包括审题训练、审材料训练、限时训练和规范训练等专题训练;从时段上看,包括课堂训练、课下训练;从方式上看,包括一般训练、考试训练;从组织上看,包括个人训练、小组训练和班级训练;从教师角度看,包括有教师参与的训练、无教师参与的训练;从考试形式上看,包括平时检测、月底检测、期中检测、期末检测、课后检测、章节检测、单元检测、滚动检测等。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高效、多样的训练检测内容和途径。

要保障训练题目和考试试卷的质量,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典型,不能粗制滥造和凑数;二要多样,注意试题、题型、取材和设问的多样性,切忌单调和单一;三要灵活,少出或不出死题,多出些训练思维和灵活性的活题;四要优化,一套试卷必须追求题型、题量、难度、式样的整体优化;五要避免简单重复,因为简单重复实质上就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无用功;六要落实滚动测试,防止因时间间隔太长而遗忘。

训练检测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巩固和检验,不经过一定量的训练检测,就不可能进行高效学习和教学,就不可能实现新课改所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所以这个环节必不可少,必须扎扎实实地落实。

5.反思、总结环节。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设想等为思考对象并对它们进行审视、反省和分析的过程。反思实质上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再检查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地学习、总结、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反思最重要的是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是怎么学的,学生应该怎么学;二是教师是怎么教的,教师应该怎么教。

总结,就是在分解、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提升的过程,就是从个性到共性、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就是从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归纳出一般性道理和结论的过程,就是培养广大师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听课记录本必须有反思总结内容,要撰写反思随笔和文章,同时要向学生布置反思总结的任务和作业,这一环节教师可以灵活处理。

二、“五环节教学法”的设计理念

1.以新课改理念和郭思乐“生本教育”理论为指导,确保学生参与教学,打破教师独霸课堂话语权的局面,坚决避免老师一言堂、满堂灌、满堂问和独角戏,把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机会还给学生。

2.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真正抓住学生的自学、探究、展示、训练和反思等关键环节,在教师指导下真正实现激发兴趣、端正态度、培养方法、养成习惯、强化合作、训练技能、提高素养、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之目的。

3.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坚持“先学后教、先疑后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4.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原则性和灵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科学性和教育性的统一。

三、“五环节教学法”的操作要求

教学环节范文4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14-01

自全县开展"一主三元"活动以来,我校积极行动,经过上百次上课、听课和探讨,集大家的思路和实践,总结出了试卷讲评"四环节"教学模式,使试卷讲评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试卷讲评"四环节"教学法即:课前发卷,自主纠错-师生互动,捕捉信息-分层释疑,追根求源-讲评延伸,考后满分。

第一环节:课前发卷,自主纠错。每次测试之后,学生最迫切想知道的是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成绩。根据这一点,每次改完试卷,及时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一睹为快。因此,评讲前教师可以先把平均分、及格分及人数、优秀分及人数等公布给学生,重要的是安排学生拿到试卷后认真纠错,发现错因并总结。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捕捉信息。老师在评讲试卷前,先了解学生的纠错情况,使评卷有扶手,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堂上的评讲内容,为实现实效做铺垫。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如:"你认为这张试卷上你最成功的是哪里?""这张卷上令你最遗憾的在哪里?原因是什么?等等"让学生充分讨论,使学生对自己的纠错更有信心。教师也自然抓住了讲评的重点。

第三个环节:分层释疑,追根求源。教师对学生不能自主纠正的试题,进行分类、讲解,注重针对性、典型性的剖析。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筛选讲解重点。那些因粗心做错的题学生会自己纠正。这样,老师在讲评时就轻松多了,也能节省不少时间。如学生反映已经将错题都纠正了,教师就可以抽查平常不是很自觉或错误较多的学生的试卷进行落实,先让他把错的展示出来,找症结,对症下药;也可让作对的学生纠正后讲一遍思路,这样既教会不会的学生,也调动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只有三两个差生出错的题目,老师可以个别辅导,或让学生结对帮扶,就不必在全班中展开。最能体现教师教学艺术的一点是:部分题学生既不说会,也不说不会纠正。此题较抽象,那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多留意,准确捕捉好学生答卷的各种信息,对学生答题的情况尽量了解清楚。

讲评时,充分发挥小组的力量,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纠错,老师从中指导个别问题学生,待学生们把基本的错题纠正完毕后,再引导学生一起纠正出错率高的难题。这时可根据学生的出错情况,自编相应习题,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把知识进行发散,迁移到其他知识点上去,将学到的修辞、公式能用到?W习新知或解决新问题中去,提高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达到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目的。

第四环节:讲评延伸,考后满分。讲评课还有重要的一环不容忽失,那就是讲评延伸。每次讲评课后,学生将答错的题目全部用红笔订正在试卷上,并把犯典型错误的题目做好,收集在错题本里,做好错题的分析说明给出正确解答,以便以后复习。

考后满分也是讲评延伸很好的一种激励方法,可利用学生好胜、渴望满分的心理。让学生考后真得满分。利用评卷最后几分钟,教师可挂出准备好的典型错题小黑板让学生当堂练习,可同桌互查,纠错是否全对,确保评后满分。学生由于要得满分,会纠正得更主动积极,可以刺激他们主动把错题认真迅速纠正。

在日常试卷讲评教学中,每张测试卷或练习卷中,70%-90%的试题学生都已掌握。老师应该注重学生不会的,对考试中有疑难的找出来讲评释疑,只有让学生把不会的知识学会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四环节"教学法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教学环节范文5

【关键词】读图填图;探究交流;精讲点拨;拓展反馈

地理学科,对很多学生而言,是一门比较头疼的学科。以往的地理课程,无论是教学大纲、教科书还是教学过程往往都是以“教”为核心,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现在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已成历史。近几年的课改教学,我构建了“五步四环节”地理地图教学法。“五步”是指:自主学习——填图巩固,探究交流——班内展示,交流合作——点播精讲,深化拓展——达标测验,及时反馈。“四环节”是贯穿在上述五步地图教学中,即:绘图——填图——赏图——思图。

1.自主学习——填图巩固

自读教材是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第一步。自读教材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兴趣、自学习惯。而地图可以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缩影在一起,能使学生一目了然。培养学生把教科书中抽象的文字知识与形象的地图联系起来将所学的地理知识按照一定的空间方位存储在大脑中,以后只要一提到某一方面的地理事实,学生头脑中马上就会反映出地图表象,进而迅速而较为准确的表达出来。例如:在学习《东南亚》的时候,首先要指导学生在图上落实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地形区、主要河流和山脉、主要的国家及其首都、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和旅游胜地等地理事物。而对于那些不能在图上标注的疑难问题,应要求学生在所画轮廓图的右侧空白处列出。

此过程使学生对于该地区和国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全班同学都行动起来,都有事可做,不仅夯实了基础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读图、识图、绘图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侧重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基本理念。

2.小组讨论,探究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

3.班内展示,交流合作

班内展示交流时,一般可以将各小组分成两部分进行。一部分是由教师抽签的小组分别选派一名代表展示,表明详细的地理事物,还要在一边写出该小组讨论的探究问题及总结的人文地理知识等。其他小组活动结束后,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欣赏他们的成果,并给出评价和打分。这样不仅强化读图、识图的基本技能,还使部分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对各个小组的评价打分,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

4.点播精讲,深化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则主要表现在“点播精讲”上。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点播精讲的知识点主要在前三个阶段巡回指导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以及本部分知识中的难点问题,例如在学习《日本》时,只要求学生能简单地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以及日本沿海型工业布局的原因这两个难点问题就行,然后反问拓展:根据已学知识,讨论一下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有哪些?假如你是一位日本工业部长,你怎样克服这些困难?这时课堂气氛会立刻活跃起来,学生便在自由发挥中,提高了学习兴趣,思维想象也得到了充分空间,轻松愉快的完成了本节的学习任务。

5.达标检测,及时反馈

教学环节范文6

关键词:自主;互动;分层;满分

经过上课、听课和探讨,总结出了试卷讲评“四环节”教学模式,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一、课前发卷,自主纠错

学生测试后最迫切想知道的是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成绩。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改完试卷后,及时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一睹为快。因此,评讲前教师可以先把平均分、及格分及人数、优秀分及人数等公布给学生,重要的是安排学生拿到试卷后认真纠错,发现错因并总结。

二、师生互动,捕捉信息

教师在评讲试卷前,先了解学生的纠错情况,使评卷有扶手,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堂上的评讲内容,为实现实效做铺垫。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充分讨论,使学生对自己的纠错更有信心。教师也自然抓住了讲评的重点。

三、分层释疑,追根求源

教师对学生不能自主纠正的试题,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筛

选讲解重点。那些因粗心做错的题学生会自己纠正,教师就不讲了,也能节省时间。如,学生反映已经将错题都纠正了,教师就可以抽查平常不是很自觉或错误较多的学生的试卷进行落实,先让他把错的展示出来,找症结,对症下药,也可让做对的学生讲一遍思路,这样既教会不会的学生,又调动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只有三两个学生出错的题目,教师可以个别辅导,或让学生结对帮扶,就不必在全班中展开。

讲评时,充分发挥小组的积极性。先在小组中讨论纠错,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待学生把基本的错题纠正完,再引导学生一起分析错率高的难题。

四、讲评延伸,考后满分

每次讲评课后,学生将答错的题目全部用红笔订正在试卷

上,并把犯典型错误的题目做好,收集在错题本里,做好错题的分析说明,给出正确解答,以便以后复习。

利用最后几分钟,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典型错题当堂练习,同桌互查,纠错全对,确保评后满分。

日常试卷讲评中,每张测试卷或练习卷中,70%~90%的试题

教学环节范文7

关键词:实习教学;环节;技能;指导

一、 课前准备

作为教师特别是生产实习教师,在上实习课前做好充分课业准备是非常必要的;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才能使课堂更生动,所授知识学生更容易掌握。所以,要求每个实习教师做到:1、领会教学大纲要求,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不同的课题提出教学要求,规定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熟悉程度等。因此,教师认真领会教学大纲要求,才能对课程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任务。2、认真钻研教材。教师要完全熟悉、理解教材,精心写好教案,列出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3、准备。把上课用的教具提前备好,提高上课效率。4、对示范课题,教师必须提前预做一遍,并做好详细记录。保证上课时示范教学能准确顺利地完成。

二、 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是生产实习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没有严密的教学组织、严格的纪律和安全做保证,实习教学就不能顺利进行,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尤其是在生产实习课开始前的组织工作,就十分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思想上、物质上,都做好上课的准备。具体做法是:1、组织学生有序进入实习场地。2、点名检查学生出席情况,做好考勤记录。3、检查学生穿着是否符合安全文明生产要求等。4、布置教学任务。在上课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其它组织工作,使教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三、入门指导

入门指导是在学生进行操作训练前,教师教授学生对新的实习课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充分了解课题的内容及要求,明白课题中的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计算公式;这个环节可分为复习、新课讲解 、示范、任务安排四个部分。

(一)复习

通过作业分析、向学生提问等手段,检查复习已学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和生产操作技能,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用以指导新课的实践。

(二)新课讲解

教师对新课题的讲解,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所以必须做到(一)、首先明确课题的目的、任务、意义和要求;重点和难点;对图纸的技术要求要进行必要的讲解。(二)、对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工具等基本知识要介绍清楚。(三)、确定最合理的工艺方案和工艺过程 ,正确的操作方式、方法和如何防止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等。(四)、贯彻安全文明操作规程,检查设备的技术安全准备情况,说明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如何防止的方法。同时,也要求教师在讲解新课时使内容突出“精”、“明”、“新”。 “精”是力求教学内容简明易学,尤其是相关的理论知识,应本着“够用”即可,让学生能够完全消化吸收,实习课程的要求为精讲多练,少讲多练。“新”就是在实习教学中及时贯彻新标准,传授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明”就是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课题的重点、难点,每个环节的目的与要完成的目标,以及对下一步的影响,并懂得每一步的加工方案与正确的操作。

(三)示范

示范的作用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示范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训练目标和要求。而示范操作又是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也是实习教学的重要步骤 。所以示范过程要求教师本人要进行规范性操作过程的示范,边操作边讲解,做到动作分解、缓慢进行,让学生看清教师的每一个操作细节,为学生的模仿操作打下基础。同时穿插操作技能有关的理论知识、操作要领,包括进行生动形象的示范演示过程的讲解。必要时教师还应按照教学要求运用事先设计好的挂图、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教师在示范操作时,要组织、安排好学生观看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得清楚;同时,要把重点、难点反复演示,让学生掌握每个细节。示范操作要求做到:步骤细致清晰,动作准确无误。

(四)任务安排

教师在讲解和操作示范后要给学生安排实习工位和实习作业,并要求学生对自己使用的设备、设施、工量用具、材料、图纸等进行全面检查,做好操作准备。

四、 巡回指导

采用分组、结对、竞赛的方法,提高训练教学质量。在检查工件时,可让学生参加工件的检测、评比,使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学生间的交流,有助于技能的提高。 巡回指导是实习教师在课题讲解与示范后,对学生在实习操作过程中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只有通过这样的具体指导,才能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巧不断提高。它是实习教学的中心环节,目的是帮助学生排除操作中的种种障碍,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熟练操作技巧。

巡回指导的主要内容是:安全指导——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文明生产和劳动安全情况;操作指导——检查和指导学生的姿势,操作过程和操作方法等;质量指导——检查学生完成工件的质量;重点指导——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检查,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中的问题,立即进行具体指导,纠正错误,确保实习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在操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操作情况,积极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基本操作训练的开始阶段,学生的练习不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此时应对学生多给予鼓励,找出不足之处,认真加以分析、及时指导、共同探讨。特别是初次训练,有些学生会因各种因素,如观察接受能力、模仿能力、身体素质条件等影响,出现操作姿势错误,动作不规范、不协调等问题。教师要耐心讲解,反复示范、手把手地及时纠正,实习教学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巡回指导的方法还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在训练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用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体指导是指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出现共性的问题,由教师把全班学生或有关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讲解或技术上的指导。指导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实习中接触到的一些感性知识和经验,需要综合,进一步认识,二是在实习中发现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容易忽视、出错、出现偏差的地方,教师需要及时纠正。个别指导是指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出现个别性的问题,教师根据其知识掌握及技能操作中的个别差异而进行的指导,它充分地体现了因材施教这一特点。

要注意培养好的典型。榜样的力量是很有说服力的,特别是学生中的榜样更有说服力。所以,教师在巡回指导中,要注意发现学生中能应用理论指导实践、学得快、操作好不出事故的典型,及时总结,推广他们的好思路、好方法,以点带面,增强所有学生学好技能的信心。巡回指导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可根据具体情况,在训练教学中实习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必须做到“六勤”,即眼勤、脑勤、耳勤、口勤、手勤和腿勤。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 结束指导(课后总结)

结束指导是指在生产实习课题教学结束时,或一天实习课结束时,把学生集中起来,对操作训练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重要环节、不足、难点、成功之处等进行总结,加以概括,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讲评,对作业优秀的,给予鼓励;欠缺的,分析原因找出不足 ,找出解决办法。通过总结,使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提高操作技能的目的,还能增强学生学习操作技能的积极性。还要对训练过程中安全进行点评,强调安全操作始终是实习课的第一。

总之,实习教学这几个环节,贯穿着整个实习教学的始终,虽然有划分,但联系紧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教学环节范文8

“任务驱动”是近年来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比较热门的词语,作为一种比较时髦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有了很多实践。我与上海市三泉路小学杨莉老师一起准备《小学探究型课程学习包》四年级《节电小专家·家庭节电小贴士》公开教学时,就想到了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过程。这是因为,从教学指导的角度来说,“小贴士”是可以操作方式完成的一种呈现形式,是可以承载一定内容的载体,是本次教学指导活动中学生所要面对的操作任务;而“家庭节电”则是主题,是本次教学指导活动的小贴士所要表达的内容。换一句话说,就是:引导学生完成“家庭节电”主题的“小贴士”的设计制作。那么,怎么来实现“任务驱动”呢?我以为,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应大致经历“认识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交流完成情况”这样几个环节,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任务驱动”过程。

一、 认识任务: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对于小学课堂教学的“任务驱动”来说,老师呈现的任务“能够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在杨老师的教学中——

“这是杨老师的家,仔细观察家电,你有什么发现吗?”“读一读,这些小纸片有什么用?”杨老师直接让学生来发现、来分析她提示家人注意节电的小贴士,让学生认识“小贴士”对于“家庭节电”行为提示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学生面对“任务”时表现出主动的参与状态。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贴士”的表现形式有新鲜感,能够引起关注和兴趣,而“家庭节电”的主题又有积极意义,“设计制作一张小贴士”的愿望被激发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 分析任务:学生预期有能力完成

所谓“任务驱动”,“任务”终将是要由学生来面对、来完成的。从杨老师呈现的卡片样式的小贴士来说,是将“任务”着眼于让学生“预期有能力完成”的水平。我们看到——

“制作一张家庭节电小贴士,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杨老师让学生来分析任务,我们从学生小组讨论后的交流环节看到,学生分析起来有板有眼、头头是道,讨论交流的内容涉及“制作材料的准备”“小贴士内容的准备”“制作中的美化工作”,“把老师预先想到的内容基本都讲到了”。

——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怎么完成任务: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既有了解学生“分析任务”水平的意图,也有调动学生以主动状态进入学习过程的目的;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通过分析,预期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跳一跳,能摘到果子”,才会很有信心地投入到“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去。

由此,我们可以形成一条建议:“任务驱动”形式的教学指导活动,只要条件许可,尽可能地让“任务”表现出学生“预期有能力完成”的水平,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将要面对的任务!

三、 完成任务:任务应有一些挑战性

从教学指导的角度来说,所谓“任务驱动”,既然是面向学生的一个新的任务,这个任务就一定会有一些挑战性。这种挑战,就《家庭节电小贴士》来说,既有“家庭节电”内容方面的,也有“小贴士”文字表达方面的。杨老师“让学生主动”的一些做法,同样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我们先来说说“家庭节电”内容方面的挑战。

坦率说,就“家庭节电”主题而言,虽然小学生也知道一些“随手关灯”之类的常识,但显然不属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关注的话题。如果教师不提供与“家庭节电”相关的背景知识,学生就只能停留在“随手关灯”之类的内容上来制作小贴士了。问题在于,用怎么样的方式来提供?很有点挑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意味——

“老师带来了一些题目,你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吗?”杨老师提供了“是非题”形式的家庭用电信息,让学生在判断中识别真伪!

“有心人归纳了节电36计,你能用小贴士准确、概要的文字来说一说吗?”杨老师又提供了图文形式的家庭节电信息,让学生在关注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电方法!

——你看,杨老师的巧妙在于,用“是非题”、用“36计”的形式包装了“家庭节电”的背景知识,达到了“挑战学生”、“让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目标。

我们再来说说“小贴士”文字表达方面的挑战。

一般地说,“小贴士”的文字表达,可以有多种方式,但就“家庭节电”主题的“小贴士”来说,会有一些个别化的要求。我们看到,杨老师在提供“判断题”“36计”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既是挑战学生,又是引领学生,一步一步,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

“这一条,讲的是什么电器,提醒家人要怎么做?”挑战体现在:“小贴士”的表达首先要“准确、有针对性”;

“还记得老师小贴士的文字表达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挑战体现在:“小贴士”的表达还要“文字简洁、概要、注意语气”,讲清怎么做;

“针对一种家用电器,你有不同的提示内容吗?”比如空调,既可以是温度设置的提示,也可以是定时清洗过滤网的提示。挑战体现在:“小贴士”的表达可以有不同的思考角度,适合自己家庭的就是最好的。

——在杨老师的引领下,当学生面对很多家用电器的时候,比如饮水机、消毒柜,等等,也能举一反三,用比较概要、准确的文字来表达“小贴士”了。

一般的,我们可以用“巧妙设计”“循循善诱”之类的词语来描述杨老师指导学生“完成制作小贴士任务”的过程。我更愿意说,这样的“任务驱动”,学生“完成任务”所面对的挑战,成为学生不断地主动获取“家庭节电”信息、不断地完善“小贴士”表达内容的过程。尽可能地让学生处于相对主动地位的做法,应该成为探究型课程教学指导的基本追求,可以积累下来,多多益善。

四、 交流完成情况:感受成功的喜悦

就“任务驱动”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说,学生接受挑战、完成了任务,让学生展示任务成果,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应该是基本的内容。杨老师的教学设计也是煞费苦心——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家庭情景模拟图……”我们看到,情景图模拟了家里的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出现了这些场所常见的家用电器。让学生把完成的小贴士展示在模拟家庭情景图上,显然要比贴在黑板上更能激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我们看到,杨老师用欣赏的口吻赞赏学生完成的“小贴士”,这种赞赏,不是简单的几声表扬,这种赞赏还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准确”“概要”“多角度地表达”等教学指导的重点内容,赞赏也要言而有据啊!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彩色纸,课后为自己家庭再完成一张节电小贴士……”我们看到,杨老师把教学引导指向了学生的课余时间。

——我相信,通过杨老师这样的“任务驱动”式探究教学活动,学生会有兴趣继续制作家庭节电小贴士、会有兴趣继续关注家庭节电。

教学环节范文9

一、“五环节教学法”的提出

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于2007年开始招收首届内地西藏高中班,首届学生基础薄弱且差异较大。以高一期中考试为例,地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60分,化学相差62分,英语相差83分,数学相差111分,语文相差71分。面对学生的学情,老师很困惑,学生学着很吃力,如何尽快达到师生互相适应,提高教学质量,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在对我校已有西藏班教学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学院领导进课堂听课,与老师、学生座谈,向兄弟学校学习,提出了“向课堂要效益”的策略。根据藏族学生学习方式、思维习惯、行为特点,于2008年提出了适合我们学生学情的质效型课堂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法”,它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导学定向、自学质疑、精讲点拨、练习巩固、评改小结。

二、“五环节”教学法体现的基本教学思想

教学最优化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没有学生的有效学习,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应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合作探究过程;课堂教学的质效,主要不是看教师讲得怎样,主要是看学生学得怎样,看课堂的效率怎样,其核心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五环节教学法从理念到过程到体现了此教学思想。

三、“五环节”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1.导学定向。导学定向包括两个方面:“导学”就是教师或以一定的情景,或以一定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使学生能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本课的状态,其要义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就像乐曲的“引子”或戏剧的“序幕”一样,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酝酿情绪、集中注意进入课程学习。“定向”就是体现目标管理原则,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学习,增强学习的针对性,突出学习的重点。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有可测性,一般应按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来设定,即既要有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也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还应有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

2.自学质疑。自学质疑包括自学和质疑两个要素,是课堂教学的基石。

“自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看书,而是把它作为学生理解、掌握教材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有效手段,真正发挥“教材”这个“老师”的作用,核心是培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教材的能力,关键是真正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让学生熟悉、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进而真正学会、会学。“质疑”就是鼓励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问,学问,一学二问”,只有把“学”与“问”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学会、学好。

在自学质疑环节中教师应注意的教学细节:

(1)提出自学要求,确定自学的范围、内容、时间;指导自学方式,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自学。

(2)适时指导,特别要重视对学困生的指导,使学生不仅愿学而且会学,逐步积累学习方法。

(3)掌握学情,及时了解学生自学中的问题与难点,以增强教学指导的针对性。

(4)巡视检查,个别辅导,答疑解难,帮助学生阅读分析教材。

3.精讲点拨。精讲点拨是在学生自学质疑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关系课堂教学质效的关键环节,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教学素养、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其核心是能突出教材的重点、高考的知识点和学生的难点,关键是“精要”。“精讲”与“点拨”是两种讲课的方法,即有的内容要精讲,有的内容只需教师点拨,所谓点到为止。要实行精讲点拨就要破除不讲不懂和要讲就要系统全面讲的传统观念;克服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的解题和讲解过程,借口时间宝贵的满堂灌思想。  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注意的教学细节:

首先,“讲”要做到“三不三必”。“三不”就是三个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不讲可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三必”就是三个必须讲,即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共性疑难必讲。

其次,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代表性问题着重分析,讲在关键处,讲在点子上,让学生在知识上触类旁通,能力上迁移运用。

4.练习巩固。练习巩固既是“自学质疑”与“精讲点拨”的深化,也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其核心是真正让学生动脑、动手去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而关键是“练”的数量与质量要恰如其分,达到巩固,即以“练”为中心,以“巩固”为目的。

“练习”要选取有效的形式,要以“质”为主,精选练习内容,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要以例及类,不搞题海。“巩固”要区分练习的内

容、性质与要求,采取不同的措施、手段。要求记忆的,要讲求记忆的科学规律;要求理解的,要讲求理解的学问;要求掌握运用的,要讲求知识迁移的规律和技能技巧形成的条件等。为此,一定要有时间的必要保证。

5.评改、小结。评改、小结是一个环节两个步骤,是课堂教学质效的检验环节。“评改”是在“练习巩固”基础上,师生就发现的问题与错误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点评、改正。只有练、改结合才能达到“巩固”的目的。“评改”时间要精当,主要解决共性的问题。“小结”是照应课堂教学目标,归结教学内容,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明晰化、系统化的必要环节。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整理时间,最好由学生来完成。

四、“五环节”的相互关系

这五个环节应该首尾呼应,形成一个课堂教学的“圆”。每一堂课其实就是一个螺旋式的圆。教学应在这种螺旋式的环节中稳步提升。以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而言,它们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导学定向”是入境,“自学质疑”是探究,“精讲点拨”是释疑提高,“练习巩固”是消化,“评改小结”是提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课型和课堂实际进程适当变通、灵活运用,切忌僵化、形式化。

五、“五环节”教学法的实效

三年来,教师们认真落实“五环节教学法”,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探索,形成了导学互动式、课题研究式等不同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具有我校风格、适应藏族学生学情的基本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课堂的一些变化: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的课堂教学理念在课堂有所体现;教师的角色、课堂教学模式在努力发生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学习实践的机会在不断加强,注重回归生活、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得到教师们的重视,课堂上可以看到学生个性的涌动和生命活力的张扬,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首届高中毕业班实现了学生100%升学。我们会以此为基础不断探索,使之日臻完善,让学生收获快乐,收获学习能力,为民族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教学环节范文10

关键词:课前预习 课中实施 限时作业

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过近几年的潜心研究和反复实践,我在教学中推行的“三环节”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我的大体思路和具体做法是:

第一环节,课前预习。

提前下发预习学案,周末或晚自习时间用于预习;预习时,学生依据教师设计的课前预习任务,先独立学习,对于确实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可以主动寻求同组同学的帮助,提倡开展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相互监督,按时完成。检查环节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组内学科组长上课当天第一节课前检查完毕,汇总本小组同学在预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填好《课前预习检查评价记录表》,交课代表,由课代表转交任课教师。也可以教师课中检查,课前三分钟深入小组与学生交流,对全班学生预习的情况作更深入的调查了解,以确定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思路。教师结合批阅和小组反馈,做好预习评价,对于预习过程比较积极认真的同学要及时予以表扬。

第二环节,课中实施。

课堂教学分四个环节组织,即:激趣导入——预习交流、精讲点拨——反思拓展——系统总结。

1.激趣导入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结合初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依据具体内容设计任一种切实可行的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必不可少的。激趣导入的形式主要有地理图像导入、故事导入、复习评价导入、问题导入、生活情境导入、社会热点问题导入等。总之,导入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预习交流、精讲点拨

预习交流可分为组内交流和集体交流。组内交流主要针对个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研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集体交流主要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或学生课前预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交流。教师结合学生展示,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或讲解,给学生以明确的结论,确保所有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内容。教师要把握好讲解时机和讲解内容,要落实好“三讲”,即:知识难以理解要讲;学生提出疑问要讲;教师发现缺陷要讲。讲解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点评、纠偏、释疑。正确的结论要适当点评,存在偏差要及时纠正,疑难问题要将其层层分解,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降低认知难度,帮助学生逐步理解知识。

3.反思拓展

反思拓展主要解决理解、应用、拓展、深化的问题,帮助学生加深认识知识内涵,提升认知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里可以通过典型例析,将知识转化为应用,引导学生形成共识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训练题目要针对学生认识不到位、难以理解的或本节课重点、难点进行设计,如辨析性训练、应用性训练等。在此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注意观察和收集信息,诊断学情,抓住学生争论的焦点,作为第一手材料,为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奠定基础。

4.系统总结

系统总结是让学生根据“学案”,用图表、符号、图形、递进关系等多种形式,科学地反映各知识点间的本质联系,总结所学知识的规律或解题思路等,提炼思想方法的应用价值,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可让学生独立构建,书写在系统总结的位置,组内交流补充完善自己的网络,全班展示、交流,教师做点评,最后补充完善,梳理出本节的知识结构,科学、简洁、清晰,便于让学生整体把握。

第三环节,限时作业。

教学环节范文11

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由课前导入、课堂教学、结尾等环节组建而成,若要充分发挥出整体功能,提高课堂效益,教师就需要对各教学环节加以优化,增添趣味与魅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产生强烈内驱力与求知欲,更主动地探索,更自觉地学习,从而收获到较高的教学效益。对此,笔者以小学英语教学为例,浅谈如何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英语教学效益。

一、巧设开端,先声夺人

导入,是教学的开端,如若教师巧用妙法,巧设开头,则可以达成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良好效果,集中学习者的注意力,提起他们的学习精神,使其有主动学习的愿望、积极探究的动机,课堂教学效率自然高得多。特别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语言本就比较陌生,教师不能急于讲授新知,而要花些心思,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年龄特点为依据,探寻多样化的导入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铺垫,让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乐于参与,快乐驰骋,以期收获良好的教学效益。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 1 Hello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运用与之相关的生动活泼的Magic English卡通片,创设良好的教学开端。首先,英语老师播放动画,再提出问题诱导同学们交流:What can you see?What can you hear?于是学生们会踊跃发言,说看到了Snow White与七个小矮人、唐老鸭、米老鼠……听到米老鼠讲:“Hello!I'm Mickey.”“Hello!Nice to meet you!……”这样,选取学生熟悉而喜欢卡通形象,呈现形象生动的画面,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加上让同学们发掘已了解的英语知识,帮助他们消除紧张与恐惧心理,产生更强烈的学习与探求愿望。当然,除了利用卡通画面的导入方式之外,英语小游戏、唱英语儿歌、说故事设悬念、温故知新等也是常用方法,可以生动而自然地引出新知,在新课伊始就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求知的“欲”,引发他们积极探求的“情”,从而给整节课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堂求“活”,乐此不疲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良好导入的确可以让学生快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且在短时间内有比较旺盛的探究与学习精力,但若要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注意力、维持高涨的热情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小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并不稳定,容易走神或者出现疲劳情绪,特别是在教师单纯讲授情况下,学生思维更容易松散。而如果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生动富有艺术的分析与展示,再辅助以教学内容有关的、丰富多样、充满乐趣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实践体验,做中学,玩中学,学生自然注意力自然高度集中,迸发出强烈的学习激情,乐此不疲,课堂会更为活跃,教学效益也会得到提高。

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AUnit 7 At Christmas,在词汇学习中,设计“圣诞老人发礼物”的环节,学生需要完成闯关游戏,才能开启“礼物”。第一关游戏:认读“Calculator”、“waller”等新单词。第二关:拼单词,将所学的单词组成新词汇:“skateboard”、 “hairdryer”、“teapot”。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英语单词,同学们兴趣更浓,热情高涨,对新单词的印象也更为深刻。同时,游戏考验完成后,“圣诞老人”就会以抽签形式分发“礼物”。在“幸运号码”出现时,英语教师再以新句型进行提问:Whose…is it / are they?引导同学们回答It's/They're yours/hers/his/ours/their/mine.这样,发完礼物后,同学们在真实情境中认识与把握了本课的重点句型。

三、巧妙结尾,回味无穷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到了结尾环节,不少教师是匆忙结束,或者漠然处之,不免虎头蛇尾,留有缺憾。实际上,一节英语课中,倘若结尾环节得到充分利用,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使前后内容得到贯通,新旧知识得以衔接,课堂内外有所延伸,可拓展教学深度与广度;促使学生再次理清知识脉络,整理重点与难点,概括归纳,强化巩固;再次启发学生,引其深思,回味无穷,延续学生的学习热情,对知识的渴求,有“课虽尽,但意犹在”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结尾与其他环节一样不容忽视,并善于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情,采取灵活多变的结尾方式,令学生眼前一亮,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歌唱式结尾。即以英文歌谣或儿歌来结尾,围绕教学内容,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或编写英语歌曲,将本课所学的知识融入其中,巩固知识,也给学生愉悦体验,增强教学感染力,对后续英语学习满怀期待。其次,归纳式结尾,帮助学生整体性的巩固知识要点,学会综合概括。另外,还有练习式、讨论式、活动表演式结尾。同时,这些结尾方式可以单独使用,或者整合运用,强化教学效果。如教学牛津英语4A Unit 2 In a toy shop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大树,请一个学生在树上粘贴一张动物卡片,运用所学句型提问:What's that/this?这个学生可以请其他同学作答,依次练习,引领学生总结本节所学内容。而后再唱英语歌曲“We’re happy bees”,在欢快的歌声中结束学习,既丰富了语言知识点,也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回味无穷。

当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优化上述环节之外,教师还需要注意其他环节与细节问题,比如灵活多变、恰如其分的课堂评价;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课堂提问、针对性强的练习与作业;课后善于反思,汲取经验教训,完善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颜单小学)

教学环节范文12

在高考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增效减负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同时又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是我校的一个省级课题。笔者就高三英语复习要抓好课前、课堂以及课后各个环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和经验,谈谈增效减负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 课前集体备课,精心编制学案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尤其在备战高考时更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教师个体备课过程中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通过集体备课的研讨,实现了“以人为本、各尽其才、资源共享”的教育理念。全体备课组教师在交流中、切磋中、争论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我们集体备课的环节是:“集体初备―轮流主备―集体探讨―确定学案―形成个案―课堂实践―课后反思―再次创新”。集体备课时在所有教师已初备的基础上,主备人首先进行说课,然后大家一起进行探讨研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形成符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学案。集体备课中人人都主动参与和发言,在集体讨论交流中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我们备课组遵循统一中有灵活,统一中有自主,统一中有创新的基本原则,坚持集体与个体相结合。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再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形成个案。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师们反思不足和收获,在下次集体备课时注意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地修改学案,使其更科学、更实用。而学案的使用,节省了老师在黑板上抄题,学生记笔记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思维时间和练习时间,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容量都加大了。在学案上可以给学生把重要的语法和词法进行归纳整理,并对相关的一些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的知识留出空间,便于学生思考。由于学生在上课前已做了预习工作,对上课内容有所了解,易于加快课堂节奏。而且学案是学生上课时必备的任务手册,是课后复习的参考资料,具有较强的使用和保存价值。在编制学案时,教师首先应吃透教材,尽量多做题,提炼出精华、难点和重点。不在无关痛痒的知识点上兜圈,教师首先要对所教内容进行筛选。其次,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学案,争取让学生在学案上提供的有限的范围内尽早地熟悉更深层次的内容,降低记忆的难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1.给予充足时间,学生先自学学案上罗列的课文中的重要短语、句子、单词用法等。教师在课堂上将本单元的主要讲述点用很少的时间予以讲述,然后由学生以旧代新进行巩固复习。2.多种方式检查督促。①词汇巩固课文:检查词汇用法,并让学生说出包含该词汇的课文原文原句;②连点成面:写出五个短语或单词,从可考性方面进行讲解,有时直接用这个词汇曾在各种考题中出现的原句让学生进行区分,提高答题技能;③造句训练:每天写出十个左右的短语或单词,让学生说出其意思,并能造句子。

二、课堂发散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发散学生思维要从多方面进行开发,即创造性思维或多向性思维,是指对同一问题进行多侧面理解,多方面思考,通过联想、比较、归纳,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人脑智力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教学双方都有用,尤其对高三的复习课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复习课的针对性,把复习重点放在学生的难点、弱点上以及常易出错或失误的内容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启发性的思维带动学生自己思考,比如,运用词缀法、联想法记忆单词,同义、反义词等,采用发散思维,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使相互间巧妙有机地连接起来,真是由“趣”生“乐”,由“乐”长“知”。乐趣无穷,妙趣横生。这里以“树”作为基本发散点:treefruitsleavestwigsbranchestrunksstumprings,etc.再比如复习短语turn off时,可以通过学生以前学过的与turn有关的短语加以归纳,如:turnoff使人失去兴趣/turnaway把某人拒之门外/turndown拒绝某人/turn sth down(1)拒绝(2)调低音量/turn up (1)调高音量(2)露面(3)偶然中发现/turn tofor向某人寻求帮助建议等.../turn into 变为/turn out(1)最终证明(2)生产/turn on开/turn to sth 转为/turn 10长到10岁/turn poet成为诗人=make a poet=become a poet/ take turns to do sth 轮流做某事/it’s one’s turn to do sth轮到某人做某事/by turns 轮流/in turn 依次等。这样不断发散,求新求异求变化,刺激大脑保持兴奋,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课堂上还要运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开口,尽可能多地举些例句,使他们能训练、掌握语法的用法,帮助他们找到语言的感觉。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句型复习时,同样要启发学生思维,增效减负。这里以as为例,如:1.The earthquake happened in the evening as people were travelling home.(时间)2.As he is too young, he can’t dress himself.(原因) 3.Child as he is,he has written several poems.(让步)4.He worked as fast as his master.(比较) 5.You must do everything as I do.(方式) 如要进一步复习、比较、归纳as的用法,可以启发学生突破状语从句的框框,引导学生说出诸如:1.As I know, what he has said is not true.2.He’s bought the same dictionary as I have.3.I’ll tell him such a story as you’ve told me.4.He liked light music very much as a young boy.5.As a great scientist, Einstein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science.这样,as在定语从句中的用法,as作介词的用法也得到了复习巩固,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点,活跃了气氛,提高了效率。这一方法用在复习句型转换上效果也很好。运用发散性思维课堂教学是增效减负的好方法,它能集各种教学法于一身,取百家之长于一体,熔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思维和智能潜力,利于真正实现增效减负。

三、课后作业精心择题,实现分层目标

高三一年中要目标分层,专题引领,循序渐进;作业的布置不可盲目,切忌进行机械性的作业训练,亦不可以量代质,搞题海战术。跳跃性不能太大,否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苦海无边”,也不利于语用能力培养。另外,高考的英语试题会更多地具备了托福或雅思考题的基本特征,写作的开放性特点也逐渐明朗,强化了语言的应用。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靠题海战术将很难适应新的考试要求。试题与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较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我平时博览各地新课改试题,精心选择平时练习题,严格把握好时间,抓住重点,不搞面面俱到,侧重基础,对于一些偏题、难题、怪题,我则大胆舍弃。英语学习,如果一味反复地进行机械训练,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只能让学生熟能生厌在学中,要在听力和口语方面有所突破,以使学生能面对各种情境应用自如,不再是“哑巴”英语。同时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储备,上了大学后能至少中等偏上,或出类拔萃。写作方面要针对托福、雅思写作思路进行研究,能让学生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最后,精讲练习,要做到对练习的精讲,首先要知道学生错在哪里,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并做好记录,再针对学生的问题逐一解决。

四、落实学法指导,最大化地达成增效减负

虽然减负增效工作实施的主体是教师,但是真正的受众是学生,效果也要从学生身上显现出来。如果学生对于减负增效工作所持的态度不端正,该工作就无法开展下去。从以前的经验来看,学校一提减负,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没有作业、课时减少等。但是这些其实并不是减负增效的实质。真正的减负增效,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总结一些学习方法,或者同学之间进行讨论,通过和老师交换意见,找到适合自己的减负增效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压缩学习时间,或者说坐等老师给方法。我在课堂内外都给学生一些确实可行的学法指导:(1)听力训练遵循“常听不长听”的原则,每天利用早读15分钟来听,选用的材料是高考听力训练。(2)写作能力一直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书面表达的完成有赖于坚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有的学生不敢动手,有畏难情绪,表达不准确,辞不达意,文章条理不清,不习惯用英语思维。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在给高三复习时注意了这么几个方面:①抓常用词、词组和句型的积累。无论哪种文体的写作,都离不开基本的常用的词、词组和句型。换句话说,有了基本的词、词组和句型,一般的交际内容就能表达了。②抓简单句的写作练习。简单句只要能正确地传递信息,达到交际目的,就是好句子。尽量使用简单句可以少出错误,事实上,历年高考书面表达项所给的参考答案,都是以简单句为主。③背诵各种体裁的写作范文。综观近几年高考题,写作体裁至少出现了应用文、说明文和记叙文三种,因此,比较全面地接触各种体裁的练习势在必行。(3)建立错题档案:进入高三后半学期,高考临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中档、低档题,这对学生取得高分是非常有利的。学生普遍都有这样的感觉:很多题目“一看就会,一做就错”。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这时,复习的重点要放在查漏补缺上。将做过的试卷整理后,建立错题档案,弥补知识漏洞,进行强化记忆和训练。

五、面对新的高考模式,如何进一步增效减负的启示及反思

(一)高考试题选材求新、求异的特点要求我们注重本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的同时,还要注意跨学科知识渗透能力的培养。

(二)高考命题角度从知识运用、语言结构知识点的考查向语段、语篇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侧重,要在教学中构建基础知识系统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