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

时间:2023-05-30 10:56:39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1篇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图3.2直观地说明各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本节案例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体验到各种水及水的循环,因此对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容易理解。但是由于基础知识积累不足,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不易理解。尤其是案例分析时对选定区域的综合自然地理背景不熟悉,分析不透。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②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③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课前布置考察任务:利用周日休息时间城西公园、沿河公园参观涡河和襄阳河,加深学生对地球上水的认识。②学生根据图3.2,自主讨论读图思考题目,理解自然界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③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辩证的唯物主义认识观。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陆地水体相互关系。②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第2篇

    一、整合课标内容及学生需求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才得以组织和调整,教学活动才得以合理的安排和开展,学习结果才得以预测和分析,学习评价才有科学的依据。确定教学准确的教学目标需要对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需求等方面进行整合。

    本节课所涉及到课程标准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对于本条标准的把握,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不要求对水循环进行分类,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海陆间循环、陆上循环和海上循环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行为动词“说出”与“说明”在知识层次目标上的不同,“说出”属于了解水平,“说明”属于理解水平,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本节课所上的中学是我区的三级达标校,因此确定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是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是教学要求的最低线。对于学生的需求分析,需要直接从学生中收集相关的信息。由于是借班上课,缺乏对学生的直接观察与了解,只能间接获取任教班级学生的情况,从整体上看,学生对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已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基础,主要问题是学生还未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进行分析,而且自然界的水循环属于全球尺度和大尺度的地理现象,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新知的建构。通过以上的分析,确定本节课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对“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的读图分析,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3、通过相关材料、图表或实例的分析,进而归纳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4、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二、整合各版本教材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行“一纲多本”,出现了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四种版本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把握角度的不同,都在课标基础上有所创造,着力体现自己的编写特色。教师在进行不同版本教材整合时,特别要注意研究不同版本教材中表述相同的内容,可以将各版本教材中个性化的内容及相关表述作为取舍教材的重要参考和借鉴,以博取众家之长。例如本节课人教版单独呈现框题,鲁教版以问题的形式,把陆地上的不同水体及其相互关系作为铺垫知识,而湘教版和中图版教材未呈现。因此,如何确定作为铺垫的知识,应根据学生实际,课程目标的达成等方面,从减轻学生负担出发进行处理。考虑到所上班级的学生实际水平,我采用各版本教材共性之处的做法,把自然界水的分布作为铺垫知识。这样处理,充分考虑到了借班上课学生的实际水平,避免造成课时不够的问题。由于本节课以长江为案例组织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湘教版教材中的“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这样案例与示意图吻合,便于开展相关教与学活动。

    三、整合前后知识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着眼于整体设计。根据教学内容,把初中、高中已学及以后将要学习的有关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促进已学知识的迁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本节课上到“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时,以长江为案例,首先展示长江上游的河谷地貌及长江中下游平原景观图,让学生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形成与自然界水循环的关系,把初中的知识与高中知识进行了整合,让学生明确河谷地貌的形成是水循环的杰作,并告诉学生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中,联系到了必修1前面所学的长江中下游江淮准静止锋的形成以及大气环流有关知识,以此为案例让学生明确自然界的水循环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把前面所学有关气候知识与新知识进行了整合。

    四、整合接受式与探究式学习方式

    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探究式学习被广大一线教师所推崇,课改也强调探究式学习。之所以强调探究,主要是针对以前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不是“排斥”接受式学习,或是将它 “一棒子打死”。 总体说来,授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均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学习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例如讲到水循环的类型及主要环节时,利用课件呈现“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图上箭头改成线段),要求学生在线段上添加箭头的方向。在学生活动前,根据教学实际,讲解径流与植物蒸发腾等概念,采用的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然后,要求学生找出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描述其形成过程,让学生在绘图、读图、说图等活动中,发现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和主要环节,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方式。

    五、整合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提倡多媒体辅助教学,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的综合效果,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但是,传统教学手段的一些优势却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传统的板书,言简意赅,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记忆;板图板画凝炼逼真,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进行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整合。

    例如本节课组织学生探究“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和主要环节”时,课件显示“自然界水循环示意图”示意图,让学生找出水循环的三个环节并描述其形成过程,教师及时板书相关内容,形成三种自然界水循环的联系框图,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三种水循环的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把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六、整合相关学科知识

    地理是唯一跨自然和人文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语、数、历、政、化、生、物、美等知识。在教学设计时,要立足地理,兼顾综合,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合成,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3篇

[关键词]和谐衡阳;发展;循环经济;对策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上述观点概括起来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由此,不难得出:构建和谐衡阳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衡阳的必由之路

循环经济就是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与和谐,就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如衡阳市委所要求,衡阳发展要在好字上求突破,坚持速度与效益相统一,没有效益的速度宁可慢一点,高效益的速度有多快就搞多快。要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从理论上看,发展循环经济是发展衡阳所必需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面对的现实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必然要通过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现在的自然已经是人化了的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如果对这种关系处理得不好,自然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人类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因此,人类应该把地球当作我们自己的家园,精心地去维护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自然允许的范围之内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使之为人类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料,满足人类在学习、生活、审美等方面的需要。同时,人必须自觉地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进自然界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在高度工业化、信息化的今天,自然界的自然平衡特别是人类生态环境的生态平衡,则主要依靠人类来主动协调(如对生态环境的积极改造,处理各种废气废物废水等),促使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协调平衡,引导整个系统有序化。

(二)从实践上看,客观现实决定了衡阳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1.从衡阳现状来看,工农业生产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很低,乡镇企业生产能力弱,农村产业分散化、小规模、低水平,农业污染严重,工业企业废水、废渣、废气影响植物和动物的存在和发展,工业产生的粉尘、烟尘特别是毒雾影响人居环境。近年来,由于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日益威胁着衡阳人民的生存。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城市江段的污染在加重,湘江流经城市的江段水质普遍受到严重污染,对城市饮用水源安全构成威胁。衡阳市交通噪声也有轻度污染。衡阳市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危险废物排放较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较严重,同时,衡阳市土地、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衡阳一些地方土地集约化水平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过多使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性受到影响,农业生产投入效益递减,增长靠高成本支持,传统农产品内在质量呈下降趋势。

2.从国外及国内发达地区发展来看,国外如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瑞士等经济很发达,都是非常注重发展循环经济。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就提出要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目前循环经济已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德国、日本循环经济也已成为企业和民众生活的重要部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东南沿海等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很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例如:发展“网纱蔬菜”、开发绿色食品。

3.从衡阳农村发展来看:衡阳农业既注重发展种植业,又发展养殖业;既注重生产优质粮食、优质棉花、名优特水果,又饲养质量高的瘦肉型猪、良种猪、良种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衡阳各地出现的典型就是证明。衡南县发展“二高一优”农业,开发优质粮油、优质棉、优质烟、优质林果、优质畜禽和优质肉鸽等产业。常宁市农业利用水面资源优势实行立体综合养殖,利用大山优势发展规模养殖禽畜和草食动物,建立了良种猪繁育基地,改造了水稻和油茶品种,大量种植早杂交稻和优良品种油茶,在丘岗山地上种植板栗、脐橙等优良水果品种,还建立了杂交玉米示范片,改变了单一温州蜜桔的水果品种结构。耒阳市大力发展名、优、特、新、稀农产品。南岳区开发优质茶园、丰产竹园、建茶叶加工厂、南岳建材加工厂,形成以“龙头企业+基地”联营的茶叶、“能人+农户”联营的南竹产业链。衡阳县养猪、养羊、养鸭、养鱼业迅速发展,开发瓜棉套种,稻田养鱼,种植优质稻、优质棉。衡东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引进白玉蜗牛、豫薯868、银鱼、果子鲤等优良品种,发展肉鸽养殖以及其他家禽家兽养殖,开发果园,培养花卉,引进津研1号黄瓜、湘研1号辣椒等名优特新品种,建“蔬菜村”。衡山县发展生态农业。

4.从领导干部、人民群众的要求来看:衡阳领导干部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非常强烈。人民群众进一步提高了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生活开始迈向小康,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提高生活水平。目前,人民已不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要求吃得营养穿得漂亮。

综上所述,发展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衡阳的必由之路。

二、衡阳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循环经济既是一种科学的思想理念,又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模式,也是一种发展的目标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找准各个地方的闪光点,把握各个地方的优势,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因地制宜。

(一)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用“三个有利于”标准衡量一切,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改变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现代化生产、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牢牢把握科技的先导作用,组织开发资源节约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实行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机制,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立抑制浪费资源的政策和机制。

(二)加强研究和宣传,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和推广

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提高各级领导和群众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转变消费模式,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使善待自然的生态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观深入人心。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和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法规、政策和措施。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树立先进典型,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将先进经验逐步推广。

(三)拓宽城市道路,合理布局工业园区

根据不同的地形及城市主导风向,调整道路走向和宽度。发挥融山、水、洲、城于一体的优势,坚持“显山、露水、见秀”的原则,注重对湘江、蒸水、耒水、回雁峰、东洲和市区公园、绿地的开发和保护,高标准开发建设火车站站前广场等绿化广场,控制市内建筑的容积率,提高绿化率,创造协调美、和谐美、参差美,努力体现好“城在山中、林中,林在城中,山水环绕,碧水蓝天”的以人为本的城市、经济、社会、自然相协调原则。整合全市的工业用地,三个工业园的建设要实行清洁生产,把新的工业园建成无污染影响的生态园区。

(四)关停污染企业,严格控制废弃物排放,堵住各类污染源头

责令“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达标排放无望”企业关停,责令有希望的企业限期治理废水、污水。新改扩建项目凡是未经环境影响评估及环保审批的,不能上马;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即使产生“金子”也不能建设。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噪音达标区、烟尘控制区进行严格监控,实现“三区”达标。实现无乱采乱挖矿产资源、无乱毁乱占耕地、无乱捕乱杀野生动物、无乱砍乱伐树木、无新建或扩建污染环境企业、无饮用水源污染。

(五)优化产业结构,利用“三废”生产产品

创建“生态企业”、“绿色企业”、“清洁生产企业”,在产业布局上,选择适合长期发展、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集约化生产,让上一家的废物成为下一家的原料,组成一个闭合型的产业链条。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如:衡阳永茂威人造板厂瞄准库宗格木材加工市场每天产生的10余吨边角余料,以每吨低于原本价格320多元一立方米的低价购进,通过削碎、蒸煮、热磨、干燥、铺装、热压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加工成中密度纤维板销售,实现“零消耗”。同时,该厂还将上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10余吨废纤维、砂石灰等物,加入原煤用作燃料,利用其瞬时燃烧产生的热量保证锅炉气压稳定,从而降低耗煤量。衡阳县华星水泥厂打破传统工艺,运用国家专利技术“缺陷品体配料技术”,充分利用地域资源,逐步用粉煤灰、锅炉底渣、煤矸石、废石膏模等代替部分原材料,使之在纯水泥中的含量达到并超过35%。在此基础上,依托当地木柴资源优势,利用锯木灰代替部分燃煤生产水泥,降低纯水泥煤耗1.5%左右,仅此一项可每年节约燃煤150~180吨,大大保护了环境。

第4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发展;问题完善;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的实践在我国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并多次在各种重要会议上加以阐述和强调。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我国基本国情。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却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中国是个资源短缺国家,资源短缺正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因此,利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经济,走循环经济之路,以成为我过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1、从资源拥有角度看,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据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所预测,中国现有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能够保证2010年供给的只有24种,能够保证2020年供给的只有6种,其中最短缺的是油、气资源。以石油为例,目前中国已探明了石油储量为220亿吨,但可进行工业开采的储量只有65亿吨,人均5吨。与美国年消耗石油总量9亿吨,人均消费4吨相比,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如果达到美国现有水平,即使将目前可开采的全部后备石油全采出来,也只够用1年零3个月。在人均资源量方面,水,人均2220立方米,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不到25%;耕地1.43亩,占40%;森林2.9亩,占20%;石油5吨,占11%;天然气1074立方米,占4.5%;煤炭90吨,占55-4%。

   2、从资源消耗角度看,我国的资源消耗量和消耗增长速度都十分惊人。我们都知道,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但为了这奇迹,我们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76%。如今,我国的钢材消费量已经达到大约2.5亿吨,接近美国、日本的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和,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0%;水泥消费约8亿吨,约占世界的50%;电力消费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仅低于美国。    

   有专家指出,中国自2002年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高增长期,同时表现出了明显的重化工业特征。汽车、钢铁、机械等制造业和房地产、煤炭、电力等制造业前向和后向产业的高速发展,成为中国进入重化工业时期的重要标志。

    重化工业阶段日趋完备的生产体系,产业链条的无限延伸,使资源需求呈现为一种全面性、爆炸式增长。2004年l一9月,中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43%,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用电增幅都在20%以上,成为推动工业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2004年10月,中国煤炭价格较9月上升28%,较上年同期上升42.5%;焦炭价格较9月上升4.2%,较上年同期上升21.2%;原油价格较9月上升2.3%,较上年同期20.8%;成品油价格较9月上升0.9%,较上年同期上升21.7%。

    除了煤、电、油,重化工业阶段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相当惊人。美国一本名叫《b模式》的书,就对世界各国汽车工业同农作物争地的现象进行了系统剖析。作者断言:如果中国有朝一日达到日本每两人拥有一辆汽车的拥有率,那么中国汽车的总量将增加6亿多辆,仅新修道路的停车场两项,就需要占地1300万公顷,折合1.95亿亩,

占中国现有耕地总面积10%以上。这对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的确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

    3、从资源利用效率来看,我们仍然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

如果说现有资源“家底”让我们无法乐观,那么更让人担忧的则是资源利用率明显偏低,浪费惊人。当前中国每创造1美元价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我国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以建材为例,目前中国主要建材产品的能耗都大于世界先进水平;水泥高出50%,平板玻璃高出68%,陶瓷砖高出150%,卫生瓷高出200%。以水资源为例,资料显示,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城市里的“节水”标语已经贴到小区的垃圾桶和学校卫生间的水龙头旁。但与此同时,水资源的浪费已经成为城市里的顽症。“当全国许多地区为南水北调作出牺牲的时候,北京人还在用自来水浇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对这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很难理解。据中科院测算,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40%的水泥,创造出的gdp却不足全球的4%。这种浪费型发展模式使煤、电、油、运“荒声一片”。

   4、从资源的对外依赖度看,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的产业结构仍然处于重化工主导的阶段。高能耗产业仍占很大比重。由于国内资源不足,到201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57%,铁矿石将达57%,铜将达到70%,铝将达80%从资源再生角度看,我国资源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例如,尽管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但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以上。资源再生利用率也普遍较低。我国即将进入汽车社会,大量废旧轮胎形成环境污染不断上升。而我国的废旧轮胎再生利用率仅有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 

    资源如此稀缺,但我们还得继续生存,怎么办?出路只能是开源与节流并举。立足我国当前实际,则必须提倡节约型社会,把节流放在首位,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也就是发展循环经济。

】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方面大有可为。如到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若达到60%,可节水58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0年工业取水量的50%左右;如果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大幅度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万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降低到1.54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就能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以内。又如预计到2015年我国木材供需缺口达1.415亿立方米,如果木材综合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就可以弥补供需缺口的30%。到2020年我国再生铝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21%左右提高到60%,就可替代3640万吨的铝矿石需求,节电1365亿千瓦时,节水9100万立方米。

    (2)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缓解对国外资源的过分依赖。预测未来15—20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大量利用国外资源以弥补国内资源缺口是必然的。但是全球资源也是有限的,世界石油的天然气的可采储量,其静态保障年限分别仅为40年和60年,我国正面临现实的能源危机。又如世界探明的铜的经济可利用储量为3.4亿吨,我国未来20年铜的缺口为6000万吨。如果世界其他地区也照此速度消费,20年后全世界将无铜可采。

    大量进口存在市场和价格风险,运输能力的制约和进口安全保障等问题,近年来我国石油的大宗原料进口迅速膨胀,对世界市场构成不可忽视的冲击。面对强国对我国的遏制,面对全球日益紧张的资源形势和由此导致的国际政治的复杂化,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不失时机地转型,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减缓对国外资源需求的过快增长。

    (3)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就业率。通过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的潜在价值,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能够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同时,与循环经济相伴生的环保产业和资源回收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据2002年统计,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的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未登记注册或临时的回收网点有近40万个),回收加工处理工厂300

0多家,从业人员140万人。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些数字将成倍增长。

    (4)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已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是保护环境治本措施。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入45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

第5篇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

透视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思想内涵

生态伦理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思想不仅改变了人类的发展道路,而且已经升华为一种新的道德准则,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和哲学观念。循环经济作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范式,其生态伦理思想内涵必然要兼容平衡与发展两种取向,既要符合人类利益,又要符合生态规律的要求。因此,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思想应该是一种综合的、创新的生态伦理思想,是现代各种生态伦理思想的扬弃和整合。

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优化的方式利用当代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就意味着社会发展观的新的转变。

循环经济生态伦理思想观要求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到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的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社会发展仅仅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其战略目标追求的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其增长率视作社会发展水平的尺度。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必然反映其生态伦理思想的特征是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从社会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出发,寻求社会、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最佳方案。这就把节约资源、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既要达到经济发展目标,也要实现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探究循环经济生态伦理思想内涵的意义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人与自然的关系决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它们之间应该是统一和平等的。因此,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人类必须放弃作为自然界“主宰”的理念,确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形成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生产生活习惯。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整个世界的一员,他的生活受控于周围的环境和整个世界,同时他的行为也会对他周围的世界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就人类个体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他们的“集合”会深深地改变世界,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所以,循环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人类每个个体的参与。这种参与可以从最平凡的日常生活开始,其中最主要的是培育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生活习惯,特别是节制消费观念。

培育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伦理规则。循环经济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要求人们明白自身的活动对于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长远影响和后果,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崇高责任。这就需要人们培育新的伦理和道德观念。从现实的角度看,人类所能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纵然科技的发展可以使人类获取新的资源,例如通过技术进步可以使海洋资源及海水得以利用,但从总体上看,它仍然是有限的。对资源的盲目利用和过度破坏必然使后代人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类必须树立为后代人考虑的伦理观念。

第6篇

摘要: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循环经济体系;模式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脉腹地,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杨家界自然保护区等各具特色的风景区组成,总面积为398平方公里,核心面积为264平方公里。整个风景区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境内奇峰林立、古木参天,集“峰奇、水秀、谷幽、林深、洞奥”于一身。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旅游资源享誉全球,使其成为奇绝超群的胜景。1992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1]。2007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列为中国首批AAAAA级旅游区。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全世界的旅游者,2006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35亿元。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但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出现了水体污染、生活垃圾增多、景区人工设施泛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是旅游产业拓展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后劲、塑造行业形象的重要基础,是建设和谐旅游景区的最佳手段。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首次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循环经济概念。20世纪90年代确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协调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循环经济受到了国外学术界的大力关注,发达国家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自1998年我国引入循环经济迄今,已有许多学者对发展工业、农业、生态城市的循环经济理论有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是把循环经济引入到旅游业并对旅游循环经济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循环经济进行了研究,对我国旅游业建立循环体系进行了理论的指导。

王蓉(2004)、李伟(2004)、邹统钎(2005)、邓念梅,魏卫(2005)、舒代宁(2005)、杨美霞(2006)、李庆蕾(2006)、舒小林,明庆忠,李庆蕾(2006)、颜庭干(2006)、唐世英(2006)等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旅游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循环经济理论在旅游领域的运用,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每个旅游区由于自然、人文环境的差异,旅游循环经济模式也各不相同。笔者试图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发展实际调查基础上,探讨构建、实施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以解决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一、循环经济理论概述

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验发展新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把经济发展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循环经济的运行原则集中体现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上,简称3R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一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达到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从而减少污染。这一原则有利于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方式;“再利用”原则要求产品的生产和包装能够以循环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减少生产和消费中废物的产生。这一原则可以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资源,减少废物品最终处理量,缓解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压力。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3R”原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根本目标在于减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经济活动中避免或减少资源的破坏;在废弃物的处理上,尽量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循环经济是解决武陵源旅游发展与环境冲突的有效途径

旅游业发展必须解决“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问题,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引发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武陵源景区在在旅游开发初期,由于环境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旅游规划滞后,导致开发中布局不够合理、资源破坏现象突出、过多招揽游客等问题,造成了景区废物、废水、废气的大肆排放,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污染。

武陵源核心景区建造宾馆、饭店、索道、升降机、公路、停车场、珠宝店、泡脚店等设施,占用了大量土地,损毁了自然景观面积至少10hm2以上。黄石寨索道的修建就毁坏了近1万平方米森林,打破了公园内原有的宁静和清新,使得许多原生动物逃而远之;天子山索道与百龙电梯的修建都大大加剧了对资源的破坏;核心景区内不合理建筑泛滥,严重影响景观质量,1999年底至2004年底,对核心景区的427户进行了房屋大拆迁,拆除房屋13.4万平方米,拆除建筑物2万立方米[7]。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是一种有限的、稀缺的资源,其开发利用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就意味着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旅游源头控制资源的使用,降低生态成本,有利于解决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延长了旅游资源的使用寿命,实现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资源最优化利用,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共赢

武陵源旅游业发展初期,采用传统经济的线性发展模式,对资源节约利用、节能降耗问题考虑不足。随着旅游人数逐年增多,对电能、水能、物力、人力、土地等资源消耗逐年加大。到2006年底武陵源有230余家饭店,床位1.8万张,平均入住率43%,武陵源景区内仅游客耗费的水约113.04万吨/年;区内宾馆每天消耗的一次性用品就有7740套,一年就需要282.51万套。景区游客使用一次性雨衣、雨鞋、塑料袋也是资源耗费的一个方面,武陵源景区多年的雨天平均数约75天,年平均耗费135万套雨衣,加大了垃圾产生量。如果按照每人排放垃圾500克计算,一年产生的固体垃圾量达1412.55吨,尽管区内设立了1206个固体垃圾箱,并标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字样,但事实上没有进行分类回收,最终仍旧是集中填埋方式处理,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如此大的耗费不仅提高了旅游企业成本,同时增加了当地的环境压力。武陵源环保部门资料表明,2005年武陵源景区年废水排放量约203万吨,年处理污水量为109.5万吨,而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了水体,造成金鞭溪、索溪溪水被严重污染,溪中岩石变黑,枯水期水带腥臭。

旅游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使旅游经济的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实现资源的最优化。武陵源景区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采用节能、降耗等科学方法与手段从源头减少资源的进入量,使物质在系统内被多次利用、循环,从而减少废物的排放,既节约了经济成本,保护了自然环境,还拉长了生成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三)循环旅游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佳选择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实现持续发展。旅游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持续发展原则。但是武陵源区同很多旅游区一样,存在重经济利益、轻环境保护的问题,特别是二者出现矛盾时,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超容量接待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旅游旺季时日客流量达3.76万人次,远远超出了标准的日接待量1.8万人次,过多的游客不仅给景区内带来了植被的破坏、生物的消失,也使当地独特的文化受到冲击,纯朴的民风被金钱至上的观念所替代。在景区内除了猕猴、野猪仍有一定的数量外,原有的豹、麝、獐等动物几乎消失。长此下去其结果是逐渐破坏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就是要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从根本上改善人类对资源、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纠正以往人们只重视经济而忽视环境的错误,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武陵源景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模式探讨

旅游业与传统的工业相比,使用原料品种少,产生的废弃物相对单一,主要是电源、水源、食物、土地的消耗,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废水、废气。所以武陵源景区内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相对其他产业来说较为简单,主要从以下环节入手。

(一)在开发阶段,设法构建循环体系,减少生态成本的投入

在旅游开发规划阶段,就要遵循减量化原则,减少水源、电能、土地、木材等物资、能源的使用,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材料、可再生资源代替污染严重的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景区游道、观景台、休息亭建设初期应全面使用节能设施和环保材料;景区开发时应合理规划用地,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使用和生态植被的破坏;在酒店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与装饰等方面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电能的使用在景区能源耗费上占有很大一部分,在景区开发中应充分利用太阳能代替其他产生污染或耗能大的电源,在景区内采用节能设施、材料代替耗能设备,如公共路灯、厕所灯可以用感应灯、无极灯和节能灯管。武陵源景区内酒店宾馆空调耗能巨大,可以安装节能器,减少电能的耗费。如深圳联创公司生产的节能器,把它安在一个大楼的中央空调动力系统上,能减少约20%-40%的电耗。如果在武陵源景区各酒店和大型场所安装节能器,一年可以节约42.38万度电,减少50.85万元的财政支出。

景区内可以设立雨水、降雪收集系统,对雨水、雪水进行收集,通过收集天然雨水和降雪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用天然水洗车、洗路、灌溉园林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在景区运营阶段,尽量对资源进行多次使用,减少废物的排放

在游览经营阶段,主要是资源的耗费和废弃物的产生环节,即接待旅游者耗费的能源和产生的生活垃圾,在此阶段应当遵循“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促进资源反复利用,以减少污染物产生量。

武陵源景区的各大宾馆可以提倡旅游者自带洗漱用品或“一客一套”洗漱用品,被单毛巾等可采用“一客一洗”的方法,以节约能源和用水,并减少洗涤剂对水资源的污染;在酒店、餐馆使用多次耐用的消毒碗筷代替一次性碗筷,可以节约成本84.75万元,节约生物资源,减少污染物。景区可以采用出租雨具替代一次性防雨工具。这样就可以节约对135万套雨衣形成的垃圾处理量,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量。景区内酒店的办公用纸和景区政府的办公用纸可采用无纸化办公和网络化办公减少对纸张的耗费。对于游客丢弃的矿泉水瓶、易拉罐、胶卷盒等废弃物可以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后在景区内直接使用;对于不能处理的废弃物可以运输到周边工业地进行处理,在其他产业链中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景区内宾馆和居民产生的废水是景区的主要水污染源,对酒店游客和当地居民产生的废水可以建立污水处理场,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可用于清洗道路、浇灌景区的花草园林、冲洗厕所或用于洗车等,以达到资源的再利用。如深圳青岛朝日对污水处理后的达标废水进行回收利用,用于绿化及厕所冲洗,回收率达16%,利用达标的废水代替自来水洗车、冲地,每天可节约自来水300吨,每年可节约自来水10.95万吨左右。武陵源景区每年废水排放量达200万吨,若按深圳青岛朝日对污水的回收量16%推算,武陵源景区一年可节约自来水32万吨,可节约成本64万元。这不仅可以为景区带来经济效益,更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景区废水的排放量,减轻了污水处理的压力。

旅游者在景区购物的塑料袋可以用可降解塑料袋代替或推广可重复使用购物袋,并退还不使用一次性购物袋的顾客部分金额等手段来引导顾客进行绿色消费,按80%的购物人数计算,将会减少226万个塑料袋,减少22.6万元的支出。

武陵源景区餐馆剩余的粮食、蔬菜、水果也是可以建立循环圈进行有效处理,如可以送到当地农民养猪场做有机饲料进行处理或者建立沼气池后重新产生沼气减少其他能源的使用,产生的有机饲料和沼气又可以作为新资源进行使用,把景区内部的废物变废为宝,

第7篇

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的目的,强调“清洁生产”,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在现实操作中,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资源化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质量轻型化。此外,也要求产品的包装简化以及产品功能的增大化,以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量的目的。再利用原则,要求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尽可能重新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有害的垃圾。即从原料制成成品,经过市场直到最后消费变成废物,又被引入新的“生产―消费―生产”的循环系统。资源化原则,要求产品和包装器具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和反复使用,而不是一次性消费,使用完毕就丢弃。同时要求系列产品和相关产品零部件及包装物兼容配套,产品更新换代零部件及包装物不淘汰,可为新一代产品和相关产品再次使用。这些原则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但它们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只有减量化原则才具有循环经济第一法则的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的层次包括企业、产业园区、城市与区域及全社会等四个层次,这些层次是由小到大依次递进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平台。

我国作为一个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极低、环境容量不容乐观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满足这一目标要求的自然资源储备的矛盾十分突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1、如果不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资源将难以支撑

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而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量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为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资源为1/5,人均能源占有量为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1/10。

从资源消耗角度看,1990年到2001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76%。如今,我国的钢材消费量已经达到大约2.5亿吨,接近美国、日本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和,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0%;水泥消费约8亿吨,约占世界的50%;电力消费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仅低于美国。中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10年消费,最终可采储量勉强可维持30年消费。在铁、铜、铝等重要矿产的储量上,无论是相对还是绝对,中国已无大国地位。总之,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现实的状况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缓解经济运行中的资源瓶颈约束,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如果不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的环境将难以承受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供水不足,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我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27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13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941万吨,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已难以支撑当前的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持续扩张。

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生态压力,遏止环境恶化,加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刻不容缓。

3、如果不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家竞争力将难以持续

我国踏入世贸组织的门槛将近三年,国际上各式各样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接踵而来,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急需探讨的重大问题。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的一个主要阻力是贸易壁垒。近几年,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有的已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此,我们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及时和巧妙应对。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在资源和能源消耗相对较少的基础上增强企业竞争力,在突破“绿色壁垒”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如采用符合国际贸易中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技术法规与标准,扫清我国产品出口的技术障碍;研究建立我国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包括节能产品认证、能源效率标识制度、包装物强制回收利用制度,及建立相应的国际互认体系等等。

4、如果不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家的安全将难以保证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问题关乎国家安全。目前,我国资源的对外依赖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而且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的产业结构将仍然处于重化工主导的阶段,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仍然具有高需求。由于国内资源不足,到201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7%,铁矿石将达到57%,铜将达到70%,铝将达到80%。到2020年,中国石油的进口量将超过5亿吨,天然气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两者的对外依存度分别将达70%和50%。节能无疑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的必然选择,而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

第8篇

    关键词:水安全 和谐社会 探讨 

    水,生命之所系,它是地球万物的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极为重要而活跃的因素。是维系地球生态系统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水使人类生生不息,水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诞生与发展,水使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没有水,就没有世界;没有水,就没有社会;没有水,也就没有人类。水安全问题事关重大,不仅是资源环境安全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但现今全球人类缺乏安全的足够的水资源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水资源以及提供和支持水资源的相关的生态系统面临着来自污染、非可持续性使用、土地使用变换、气候变化及其他诸多方面的威胁。中国更是如此,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水资源短缺与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形势堪忧,我们面临着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水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因此,我们应正视现实,直面水危机,从全局的、战略的、政治的高度,审视对待水安全问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加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供定需,以水定发展,节约保护、科学利用水资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障饮水安全、健康安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水

    1.1水资源的特性

    水资源是一种特性明显的资源。水是生命之源,目前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只有科学地、系统地、全面地了解水资源特性,才可能制定正确的水资源政策,确定合理的水价。

    1.1.1水资源是母体资源

    水资源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能源、海洋、气候、物种和旅游等十大资源中的母体资源(其中矿产与能源有较大的交叉,但遵从国际惯例分列;旅游资源中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大部分人文景观不属于自然资源。)

    1.1.2水资源有固、液、汽三相

    水资源是十大资源中较少见的有固液气三相的资源。其中气相,即在大气中的水蒸气,人类目前还无法自由利用,即俗称“靠天吃饭”。水资源中有69.5% (该比例不包括目前难以统计的大气水) 以冰川和永久性积雪存在,其中绝大部分还难以利用。

    1.1.3水是部分不可再生的资源

    水资源总量有30.1%以上是地下水,其中大部分是浅层地下水,可以和地表水互相转换,但超采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等生态蜕变,而且有的需较长的时间才能补给。深层地下水则是“子孙水”,与人类的经济活动周期相比较是不能补给的。与其它资源相比,地下水的权属界定和管理十分困难。

    1.1.4水是一种流动性的资源

    仅占淡水总量不到0.4%的江河湖库水资源又具有流动性,给按地域的权属界定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1.5随时间变化明显

    由于水资源的再生主要依靠降雨,因此水资源在人类经济活动的短周期内不是恒定的资源,依不同地区在年内和年际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时甚至十分剧烈。

    1.1. 6水资源状态脆弱且难以恢复

    水生态十分容易受到取水过度、超量污染等人类活动的破坏,而且自恢复能力很弱。

    1.1.7水资源是难以跨区域和国际交换的资源

    由于对水资源使用量大,并以液相使用,再加上使用的经常性,使之难以跨区域交换和国际交换。

    1.1. 8水资源是稀缺资源

    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湖泊、沼泽、河流、冰川、雪山,以及大气、生物体、土壤和地层。水的总量约为1.4×1013m3,其中97%在海洋中,约覆盖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上、大气和生物体中的水只占很少一部分。真正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就更为稀少。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其中地表水2.7万亿m3,地下水0.83万亿m3,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m3,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m3。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 m3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 m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 m3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 m3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 

    中国水资源主要特点是:一是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更低。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 m3,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二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北方水少(占全国16.7%)耕地多(占全国60.5%),南方水多(占84%)耕地少(占39.5%),特别是华北平原和辽河流域,人均水资源才300立方米。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三是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1.2水循环

    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水循环一般包括降水、径流、蒸发三个阶段。降水包括雨、雪、雾、雹等形式;径流是指沿地面和地下动着的水流,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蒸发包括水面蒸发、植物蒸腾、土壤蒸发等。

    水的循环按其循环过程的不同,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汇入江河,流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迁移与交换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而从海洋表面蒸发变成的水汽,上升到空中,遇冷凝聚后又降落到海洋上,或者从陆地上蒸发变成的水汽,上升到空中,遇冷凝聚后又降落到陆地上,这种海洋内部或陆地内部的水的迁移与交换现象称为小循环。水的大循环与小循环实际上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是互相联系的,小循环往往包含在大循环内部。水的循环的总的趋势是海洋向陆地输送水汽,而陆地又将一部分径流流回至大海。在水的循环过程中,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之间,通过蒸发、降水、下渗也进行着水的交换。

第9篇

一、循环经济的定义和诞生

1.什么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对物资的循环性、再生性使用和减低能源使用为基础,通过减少物资损耗、再生和循环使用物资,实现降低能耗、减少排污量、提高使用效率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目标。简而言之,循环经济主张将有限的能源和生产原料纳入可循环的制造、使用和回收过程,以减少经济发展对有限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循环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观念和生产制造要求的一次新突破,既满足了各国各界实际的生产发展需求,又有效缓解了牺牲自然环境和不可再生资源带来的全球性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对动植物的伤害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快损耗问题。

2.循环经济的产生背景。

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世界有名的政治大国和经济强国,美国积累了大量的物资基础和发展经验,是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角色。但是现如今,世界各国或多或少都遭受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美国的经济发展也深受这两大问题的限制和阻碍。美国的众多经济学专家深入分析和研究之后,首先提出了“循环经济”这一新型发展模式,并且大力推广将该模式应用于国家经济发展当中,循环经济模式对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循环经济模式是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主要弊端提出的科学理论,循环经济对于全球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正因如此,循环经济必然是全球各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主流趋势,对于实现全球经济的科学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二、中小企业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能源和环境相关的经济发展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实现有限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损耗、降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循环经济理论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得到了迅速扩展应用。如何利用循环经济促进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再发展,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方法:

1.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方式。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因物资水平和生产技术有限,在其生产制造过程中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不甚理想,而生产节奏的加快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必然使得资源浪费的情况愈演愈烈。当前国内的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使用过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普遍较低,而且缺乏循环使用意识和资源回收制度。除此之外,开采率低使得为了满足资源需求而极易导致开采过度现象发生。而利用率低使得资源浪费和工业污染日趋严重。长此以往,国内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遭受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引发了不可修复的损耗,严重威胁到了国民的生存发展。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的产生,与中小型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生产技术直接相关。当前很多中小企业的生产技术较为落后,能源消耗大而资源利用率低,对环境和人的损害较为严重,产品的附加值非常低竞争力也较弱,企业也缺乏技术创新、环保生产等必要意识。因此,及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才能促进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具体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采用集约型发展方式,循环使用、高效利用资源,促使我国国民经济、消费两大体系向节约资源方向转变。

2.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

清洁生产主要通过优化生产设计、使用先进技术、采用清洁能源或环保原料等方法,加强必要的生产环节管理并提高综合利用率,实现源头减污、过程减污、高效利用目标,减少废弃物和污染源,从而缓解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具体实践包括两方面:一是自主创新,即自主研发清洁生产新技术和新工艺。以传统造纸业为例,其生产主要原料之一是石灰,但是过去的生产技术出品率较低,大量使用石灰产生的制造废水没有及时处理,造成了较严重的水源污染,对水域四周的民众日常用水造成了很大困扰。造纸厂积极研发了石灰水的碱回收技术,对废水的有效处理不仅减少了生产废水的污染物,而且提高了石灰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再生产利润。二是积极引入适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鼓励高能耗、高污染支柱产业的技术开发研究。典型的例子包括工业废水中和分解治理、煤炭脱硫化制造,以及上文提及的造纸业废水碱回收。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循序渐进,例如垃圾的分类处理,厨房垃圾就可以被逐步用于制造肥料投入使用,减少化肥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此外,加强清洁能源如太阳风、风能等项目的生产使用,以及电动汽车、乙醇汽车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利用,都可以大量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的全球环境保护目标。

3.规划企业园区,集中治理污染。

当前国内使用的环境污染整治原则是责任追究制,即由污染制造方解决生产污染问题。这对于经济实力不够雄厚的广大零散的中小型企业而言存在一定的施行难度。国家可以颁布系列的法规制度和产业政策,将这些中小企业尽可能集中起来,在一定区域内进行集中治理。集中治理污染源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治污成本,对于企业而言也可以加速它们的生产方式转变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对于政府而言有助于树立政府形象和服务广大民众。政府还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设定必要的生产责任、废物回收制度,引导企业整体的良性优化发展。

4.强化政策导向,调整产业结构。

除了上述几点外,国家还应针对长期以来的“大规模”制造产生大量废弃物的传统发展模式予以重视,这种模式给控制全国范围内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对此,国家须要积极发展新的产业体系,引导和丰富经济整体的内部结构,大力扶植和发展资源节约型、综合利用型和资源再生型等新产业和新产品。国家须要严格遵循相关的产业政策、切实执行必要的治理行为,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融入技术先进、产业集中、附加值高、低耗少污的高新技术类和服务类新产业,从而有效减少粗放管理、零散分布的经济现象。

三、结语

第10篇

[关健词]循环;发展;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7-0012-02

当前,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循环经济”理论已经为世人所普遍接受,成为我们追求的实践目标。“循环经济”理论触及到了如何认识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循环”现象、“循环”关系,如何认识“循环”与发展的关系等哲学问题。我们曾长期将“循环”解读为“保守与停滞”,甚至和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循环论画等号,忽视、排斥“循环”,自觉不自觉地破坏了自然和社会的“循环”。实践结果证明,这种认识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而且对实践的消极影响很大。“循环”究竟是物质世界中的客观现象还是人们的错误认识?“循环”与发展之间如何区别和联系?这就是本文提出和试图解答的问题。

一、“循环”是物质运动的重要形式

如果客观地分析,不难发现“循环”关系不仅在经济领域存在,在自然界、社会各个领域中,都普遍存在着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循环”是一种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的物质运动形式。

“循环”是自然界和社会中事物运动的一种形式。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运动,但形式有多种多样,“循环”是其中一种形式。太阳系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年复一年,是一种循环式的运动;地球上自然现象中春夏秋冬更替,草木生生不息,水――气――雨――水的周而复始,亦是循环式运动。生物界中候鸟随气候迁徙,冬去春回;鱼类的逆江产卵,江海洄游;生物圈内食物链中互相选择、互相制约,都是循环。在人类社会,亦有许多“循环关系”,如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循环,生产过程中“投入――产出”的连续运作,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与文化的互动等等。恩格斯曾这样说过:“运动,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最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1]“循环”作为一种重复性的变化过程,无疑应该属于运动的一种形式。

“循环”的实质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事物及事物之间均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并不总是变动不居、变幻莫测的,当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刚刚建立起来时,彼此之间的统一是矛盾的主导方面,因而彼此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稳定的,正是相对稳定的联系和作用,使事物以“循环”的方式运动。当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质量和引力不变,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行星总是绕恒星做圆周运动。在气候按春夏秋冬交替改变的条件下,植物生长总是以发芽、开花、结果、落叶的形式重演。生物的新陈代谢也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以相对稳定的方式相互作用,从而为生物的存在发展提供一种稳定的基础。“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2]可见,“循环”是一种客观的关系,更是一种必要的关系,是事物存在、生命演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地球不围绕太阳循环运转,就不会有稳定的气候条件,地球上的生命运动就不会产生。在社会结构中,生产活动是最基础的部分。但生产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重复式的循环运作。如农业中的“春种――秋收”,工业中的“投入――产出”,商业流通中的“买――卖”,经济中的“生产――消费”等等,如果没有这些相对稳定的“循环”关系,社会结构就不可能相对稳定,甚至不会有社会体系存在。当然,“循环”是相对稳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这也就意味着,这种稳定的关系不是绝对地凝固不变的,而是在某一时间段内保持不变,在事物的矛盾关系发生变化后,就会产生新的变化。“循环”也不是完全的重复,每一次循环都不排斥量的变化,也不排斥新特征的出现,而是在总体矛盾关系没有发生转折之前,保持大的格局不变。

当然,循环关系,从价值的角度和相互作用的结果的角度,应该区分为“良性”的和“恶性”的两种。“良性循环”是相互促进,产生积极效果的联系。如教育与经济,科技与生产,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彼此之间皆可以相互促进。所以说,“良性循环”关系使事物维持正常秩序,保持正常运行,并且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恶性循环”则相反,它是一种相互损害,且产生消极效果的联系。近百年来世界人口生产与经济增长之间实际上是处于“恶性循环”之中。人口的增长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增加,为了缓解人口的压力,人们不得不扩大经济规模,过度使用资源和破坏环境。而经济规模的扩大又使人口更快地增加。人口的膨胀实际上对人类、对社会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生产与环境之间,如果不加控制和治理,也会形成“恶性循环”关系。生产带来的废气、废水、废料污染损害了环境,环境的污染、破坏,促使人们加大“三废”的排放量,使环境更加严重地被破坏。所以说,“恶性循环”使处于“循环”关系中的事物秩序受到干扰,运行失常,向坏的方向发展。

二、循环与发展的互相包含和互相促进

近百年来,人类经济和社会加速度发展,“发展”成为最突出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他趋势。重发展、轻循环的结果导致自然界和社会中的重大循环关系受到局部破坏。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发展的价值,力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但不应该忽视循环的作用。客观事物的循环与发展皆是其存在的正常形态。循环与发展既有明显的区别,亦有紧密的联系,是互相包含、互相促进的关系。

循环与发展的区别在于:事物的循环状态、循环关系的成立,是在其内部矛盾、外部矛盾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对立面的统一占据主导地位,质与量的关系适度之时。这时的事物外在表现是相对静止,相对稳定。事物的发展状态的形成则是在其内部和外部矛盾中对立面的斗争占据主导地位,由量的变化而导致质的变化之时。这时事物的外在表现是新旧交替,重新整合。在既定的生产力水平上,生产与消费之间达到相对平衡,形成循环关系。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转化为商品,社会的生产呈现稳定的态势。如果新工具、新材料、新发明的出现使生产力水平提高,或者由于人口的增加或减少,使消费量变化了,都会导致生产与消费之间关系的变化,生产活动的量或质发生改变,消费的内容发生变化。像蒸汽机引起工业革命,电的发明,电脑的出现,在历史上都打破了原来的循环,使经济获得发展。

循环与发展之间的联系在于,循环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循环的更新,二者经常是同时存在,并行不悖。“无限时间内的永远重复的连续更替,不过是无限空间内无数宇宙同时并存的逻辑补充”。[3]循环是前一阶段发展成果的巩固,亦是后一阶段新的发展的基础、出发点。自然界和社会中万事万物的矛盾运动,其过程无不是由矛盾双方发生联系开始,构成对立统一关系,然后再经过相互作用,产生发展变化,构成新的矛盾关系。新的矛盾统一关系,是过去发展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又重新开始新的发展。农业文明的诞生,导致了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出现,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与工业文明相联系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业文明不可能脱离农业文明而产生,只能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产生,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也不可能离开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温床而横空出世。

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新的循环取代旧的循环。发展的内容是从量变到质变,新的“质”取代旧的“质”,建立起新的质量关系――度。发展亦是对旧事物的扬弃而不是彻底抛弃。无论是从质量互变规律,还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来看,发展可以被看作是旧的循环被打破,新的循环得以确立的过程。事物处在旧的质量关系中时,在相当时间内质和量处于平衡状态,事物内部的各种相互关系是一种稳定的“循环”关系。而新的质取代旧的“质”,意味着旧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当新质的地位确立后,产生新的质量平衡,事物内部各要素在新的条件下进行新的相互作用,达到一种新的循环状态。从而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

社会的循环、发展,最终不是决定于人的主观愿望,而是决定于客观现实和规律。在自然条件下,事物的循环和发展完全是客观的,是各种因素自发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循环与发展过程具有人的主观意志的烙印,在一定程度上受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主观意图和选择往往会导致社会历史过程的暂时加速、减缓或者转向,这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特殊性。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的客观规律――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无论人们有怎样的主观愿望,都必须与客观现实和规律相符合。当旧的循环中的质量关系相互适应时,就不应该人为地打破它,当新的循环的条件不具备时,就不应盲目地求发展。选择循环还是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要求,视对全体人民是否有利而定。为发展而发展,为政绩而发展,为发展而不惜牺牲环境和子孙后代的幸福等等做法,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而当事物的质量关系已互相不适应,新质要求取代旧质时,也不应人为地阻碍变革,维持旧的循环关系。应该顺应发展的趋势,促进发展进程,用新的循环关系取代旧的循环关系。

第11篇

一、循环经济概述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关于循环经济确定的定义,尽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但是他们都在阐述一个共同的观点,也就是循环经济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中都含有 “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的物质反馈过程,它追求社会资源的不断循环使用,力争做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以及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我国当前生态安全形势

我国疆域广阔,物产丰富,但是人口众多,各类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低。此外,我国仍没有摆脱“高损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耕地大量流失,水资源污染严重,废弃物排放超标等问题在国内仍然较为严重,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安全形势。

(一)水资源人均不足,且污染严重。我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有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有58%的城市缺水,年缺水量58亿立方米。黄河、松花江、辽河污染严重,全国90%以上城市水环境恶化、水质下降,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健康。

(二)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面积飞速减少。草地植被开垦、滥挖、滥采,造成水土流失逐渐加重。据1999年的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到180.83万平方千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急剧增加,大片耕地被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或荒废,导致我国每年大约损失耕地5,000万亩。

(三)矿产资源质量差,开采混乱。我国矿产资源品种较齐全,但贫矿居多、富矿居少,铁、铝、铜、锌等矿藏短缺。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无节制的滥采更加重了矿藏资源的负担。

(四)废弃排放量超标。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居世界之首,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二氧化硫造成严重的酸雨污染,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这两项污染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安全。

三、生态安全与循环经济关系

(一)从经济发展趋势上分析,循环经济是确保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工业化时代,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各国以追求生产发展和工业化为目标,大肆发展经济。在资源利用方面,并未考虑资源的有限问题,滥采滥伐现象比较普遍;在人口增长方面,并未考虑人口增长给社会带来的消费问题;在生存环境上,并未考虑废弃物的排放,环境的保护问题。当时,生态安全问题之所以未得到重视是因为当时生态问题并未反作用于人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以及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生态问题逐渐暴露,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看到了为求一时经济繁荣而带来了严重后果,认识到只有合理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的关系才能确保世界经济持续发展,于是开始考虑“效率”问题、资源再生问题、生态安全问题,循环经济由此产生。循环经济其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是以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所倡导的是生态安全与经济和谐发展。因此,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二)从经济内涵上分析,循环经济符合生态安全发展的要求。首先,循环经济的系统组成将人类自身和生态安全这两个要素囊括之内。他要求人类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将生态安全作为重要因素考虑。生态安全因素和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循环经济系统中是互相制约的关系,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其次,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有其全新的特征和原则。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低消耗、高效率即是对资源的保护,低排放即是对环境的保护。而构成生态安全的因素主要就是新鲜的空气、清洁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充足的自然资源、稳定的生态系统,等等。从循环经济的特征、原则看,循环经济就是对生态安全要素的保护,因而是符合生态发展要求的。

(三)从经济机理上分析,循环经济是生态安全的倚仗。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活动,就必然带来自然资源的消耗、废物的产生以及环境的破坏。人类的生产活动都是对生态安全的破坏,只是因生产的方式、规模不同破坏的程度大小不同罢了。因此,人类生产活动与环境安全之间存在必然矛盾。社会生产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规律,生产资料进入生产过程,一部分转化为产品,一部分被消耗转化为废物,整个过程生产资料并未减少。循环经济的机理就是在减少生产资料投入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通过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利用,使之生成下一生产环节的原料,再次参与循环。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保护现有环境资源的前提下,通过科技手段转变资源的利用形式和方式来发展生产。循环经济既解决了环境资源超量使用问题,又解决了环境资源的低效利用问题。因此,循环经济是实现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

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一)加强宣传引导,树牢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仅是国家的事,也不仅仅是某个企业的事,它与每个国民息息相关。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公民整体素质不高、循环经济宣传力度不大等原因直接制约着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发现,全民参与是个显著特征,并且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因此,我国要特别加大对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要把它作为一项任务来对待。要讲清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讲清国民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坚决抵制破坏环境、浪费资源行为。发展循环经济还要注意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企业作为循环经济最终的运作者,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引导企业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彻底摆脱传统的经济模式影响,主动投身循环经济发展大潮中来。

(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第二大障碍就是法规制度不健全、政策不配套。尽管我国也颁布了一些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缺乏系统性、统一性以及协调性,可操作性不强。我国的循环经济法规应是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既有作为中心法律的《循环经济法》,也有作为“辅助法律”的相关规定,如《废弃物处理法》、《公共清洁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等等。完善的法规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坚实基础,是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科学的管理体制,需要行政、经济、科技、环境、资源、金融等部门通力合作,在政府经济政策的指引下,在不同角度发挥主导作用,科学管理循环经济发展。

(三)加大技术研究,严把生态安全关。从循环经济的机理可以看出,循环经济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它是对原有生产技术的彻底变革,是采用新技术对生产废物再利用,使之再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加大技术研究尤为重要。我国在很多领域生产技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技术的发展、赶超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情况下,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利用国际间的合作机会、借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国家要出台相应政策,鼓励科研机构加大技术研究力度,尤其是新兴领域的科研力度,以此作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坚实后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安全观也会随之变化。生态安全观的变化主要表现就是对生态安全要求的提高。生态安全要求提高,必然要求生产技术的提高。为此,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大科技研究,严把生态安全关。

综上所述,发展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就是严把生态安全关,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旨,偏离了它,循环经济就偏离了方向,就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会危及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少康.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第1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进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有限的资源决定了我国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我国是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50立方米/人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600多个城市中,有300余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城市有100余个;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我国的能源资源也十分有限。虽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的ll%,原油占2.4%,天然气占1.2%,但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原材料和能源的不足将成为我国总体经济规模扩张的“瓶颈”。

(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我国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1996年,我国的单位产值能耗为1172吨油当量/百万美元,远远高于美国(384)、日本(162)、德国(229)、英国(292)及世界平均水平(397)。1990年底,我国的煤炭探明可开采储量为1661.23亿吨,储采比(年末剩余探明储量/当年产量)为16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38)。按照我国目前的平均回采率32.6%计算,上述煤炭探明储量可供开采50—60年;而若按1980—1987年我国煤炭产量与所消耗的煤炭探明量的推算,上述煤炭探明储量只可供开采30~35年。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200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七大水系干流中,只有57.7%的断面达到或优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城市河段、沿海河口地区及城市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城市空气质量处于严重的污染水平,区域性酸雨污染严重;工业废弃物排放量3186万吨,其中近200万吨危险废物直接向环境排放;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四)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而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二、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难点

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O—O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把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1997年开始,中央每年召开人口、资源与环境工作专题座谈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受到重视。同时,可持续发展战略也体现在各级规划计划之中,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我国对污染严重及治理无望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另外,还加快了资源与环境保护的立法进度,制定、修改了一系列有关资源利用、管理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框架,使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逐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可以说刚起步不久,仍存在着许多问题:(1)企业规模小,发展循环经济缺乏规模支撑。中国“五小”企业在中国污染密集型和资源型行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一特点在落后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实践表明,只有实现规模经济,循环经济才能得以发展。(2)尚没有形成适合区域性循环经济网络发展需要的经济机制和政策体系。一些城市建立了垃圾再生处理设施,但由于缺乏运转费用而不能运转。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一种弥补市场外部性的政策体系支持和投融资机制。(3)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循环经济发展之间缺乏一致性。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中央政府把发展循环经济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但在各级政府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相关政策中,仍然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整体政策中的一个环节进行具体化落实,使得发展循环经济仍边缘于主体经济政策之外。(4)没有形成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是循环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解决制度和激励机制问题,仍然按照传统的对经济管理的认识,把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排除在宏观经济要素之外去管理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仅仅停留在理念上。(5)在循环经济管理方面,中国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6)到目前为止,中国尚未颁布比较详细的促进循环经济的政策清单,对于发展循环经济还没有明确的优先领域和产品目录。

三、构筑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

显而易见,从长远来讲,循环经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然而,由于循环经济思想的前瞻性和长远性,并不是每个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能够理解并主动地实施它的理念。因此,国家和政府在建立循环经济战略的任务上责无旁贷。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来引导和促进企业、消费者实施

这项战略。

(一)经济政策:明晰环境产权。调整资源价格体系。建立绿色国民账户

环境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环境资源的滥用。如果能够建立完整的环境资源价格体系,使环境价值得到相对完整的体现,环境滥用的现象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因此,经济政策的重点就在于利用市场机制,明晰环境产权,使资源和其他物品一样走人市场,使其价格正确地反映它的全部社会成本。

在宏观层次上,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不适应循环经济的需要。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使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得不到反映,而环境质量的退化等环境债务也在国民账户的资产负债表上缺乏反映;同时,环境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不仅没有从最终附加值中扣除,环境治理的费用还被列入了国民收入。因此,应当采用符合循环经济规律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使其准确地反映发展中资源的代价和环境污染的程度。

(二)产业政策:“绿化”现有产业。发展环保产业

对工业而言,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也就是运用工业生态学的观念来改造现行的工业系统。就微观层次而言,就是按照清洁生产的理念来组织工业生产,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就宏观层次而言,就是要大力发展工业生态链和兴建工业生态园,在产业、地区、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法则,使微观企业之间形成共生系统,尽量消除废弃物的产生。与工业类似,循环经济的农业也应该是可持续的,它包括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形式。目前,欧盟已有包括德国在内的6个国家正在推广一种“作物综合管理”的持续农业计划,拟减少对环境有害的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同时增加有机肥的投入。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是改善现有环境的重要手段。从广义来讲,资源回收产业也是环保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源回收和下面讲述的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相互衔接起来,就会形成一个全社会范围内的“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完整的循环经济环路。

(三)技术政策:发展高新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

循环经济的技术政策中应该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等。此外,还应包括环境无害化技术、替代技术、再利用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是构筑循环性经济的物质基础,它已经成为当今技术发展的主要潮流。一旦在这些技术上取得突破,它必将加速促进循环经济的建立。

(四)消费政策:引导绿色消费

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倡导绿色的消费政策是构建循环经济最重要的环节。绿色消费的概念是广义的,它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变公众对环境不宜的消费方式。在目前消费疲软的情况下,倡导绿色消费不仅可以创造新的消费热点,拉动消费,更重要的是处于买方市场的消费需求会更有效地引导绿色生产。

(五)教育政策:开展绿色教育

为了提高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需要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培养,建立循环经济最终要落脚于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绿色教育政策包括: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带动民众广泛参与环保实践;经常举办环境污染案例听证会,加强环境案件的社会影响;加强舆论宣传,强化环境意识;新闻媒体对绿色产品类的广告予以优惠,政府部门应该带头使用绿色产品;增加环保投入,加快信息自动化建设,并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