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层住宅

高层住宅

时间:2023-05-30 10:56:11

高层住宅

高层住宅范文1

住得高活得久?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过去对高层住宅的研究都有一种结论,住得高并不利于健康和长寿。但是,近期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却打破了这种观念。恰恰相反,住得较高的人不仅健康状况好,而且寿命更长。

由于居住环境是决定人们健康和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伯尔尼大学的雷多斯洛·潘克扎克等人对瑞士的150万人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些人都居住在4层以上的建筑里。结果显示,住在8楼以上的人提早死亡的几率要比住在低层的人低22%,其中, 死于肺部疾病的几率低40%,死于严重心脏病的几率低35%。

研究人员主要集中于对一个时间段内这些人群中的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在2003年至2008年之间,潘克扎克等人对居住在瑞士高层住宅内的14.239万名去世者进行了研究,发现居住在8层以下的人比8层以上的人因各种原因而提早死亡的几率要高22%,甚至超过22%。

居住在较低层住宅的人死亡原因大多与肺部和心脏疾病相关。比较起来,住在高层住宅的人更可能徒步上下楼梯,因而锻炼身体的机会更多一些,使得身体更为强健,由此远离了心脏疾病。当然,居住在低层住宅的人也可能受到空气污染和交通噪音的影响,这些因素也对健康和寿命不利。此外,纳入这项调查的居民中居住在高层住宅的人可能更富有,也更可能关心自己的健康。综合这些因素,才造成了住在高层住宅的人比住在低层住宅的人更健康和长寿。

对这一研究结果,自然有人提出异议。西班牙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乡村地区,居住在高楼并不利于人的健康,而居住在低层建筑中的人更健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植物会在早晨释放花粉,随着温度升高,这些花粉会向高处飞去。当夜间气温下降的时候,这些花粉又纷纷降落。因此,花粉在白天会飞进高层住宅的窗户中,对人的健康造成影响。另外,住在高层住宅的人更容易自杀。

面对质疑,潘克扎克等人承认,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世界发达国家的富裕居民,因此研究结果可能并不符合贫困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实际情况。

那么,综合起来,高层住宅到底对人的健康和寿命是有利还是有敝呢?

高层住宅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中国有一个传统观念,住在高层住宅内不太容易接地气,因而会产生种种不适。尽管对“地气”的说法有种种争议,但多数人承认,所谓“接地气”实际上是因为人的居住环境和行为影响心理感受的一种现象。

由于受地心引力的影响,每个人在足踏大地时会有一种本能的安全感。但是,住在高层的“居高临下”会使人感到担心,敏感的人甚至出现眩晕。如果一些人本来就有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心绞痛、脑血管和内脏病变,长期生活在高层住宅也对其疾病的康复不利,甚至会加重病情。过去有较多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些情况。

欧洲和美国是建造高层住宅最早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中期,设计师和建筑师在美国的圣路易斯市建造了一个贝鲁特·伊哥高层居住区。这是一个有33栋楼房,每栋楼有11层高的住宅区。建成后这个小区被誉为优秀的现代建筑而获得国际大奖。但是,入住这个小区的民众在几年后就纷纷迁走和逃离。原因在于,在这些高层住宅内人们常常出现噩梦、失眠,并产生恐怖感,人们烦躁不安。于是,管理部门不得不在1972年将这个小区炸毁,重新修筑低层建筑以取代。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1967年英国的法宁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法宁是一位军医,他的研究是“关于高层住宅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尤其对精神健康的影响的调查报告”。法宁对英国陆军驻西德的家属(家庭主妇和儿童)的不同医疗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人们的健康状况与不同的住宅有关系。居住在高层住宅的妇女和儿童比居住在低层独宅的妇女和儿童接受医疗的次数更多,其中,高层住宅中的人患精神、神经系统、感觉器官以及呼吸器官疾病的人数是低层独宅居民的2倍以上。

其实,法宁只是调查了一栋4层公寓楼,还算不上严格意义的高层住宅。此后,英国的另一些研究也得出了与法宁研究相似的结果。

英国伦敦自从建造了20层的超高层住宅后,心理疾病患者就增多,包括失眠、恐怖感增强、抑郁等。高层居住者描述的情况相当一致,主要是高层住宅离地面太远,内心感到不踏实,并产生身体不适。同时,高层住宅中的儿童精神病患者也增多。高层住宅中居住的楼层越高,居住者中的健康状况不佳者越多。这些现象迫使政府做出决定,禁止让幼儿住在3层楼以上的房间。后来,英国政府决定停止建造新的高层住宅,并将以往建造的高层住宅拆毁。因此,现在英国和欧洲的很多国家,超高民居较少见。

日本的高层建筑由于有自身的特点而诱发居住者的“因地神经官能症”,即居住者不适应高层住宅而产生的不良精神状态或疾病。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而且土地资源匮乏,因此城市中修建了很多高层住宅。但为了避免地震伤害,建筑又采用柔性结构,因此高层建筑有晃动现象,尤其是在轻微的地震中高层建筑的摇晃较大,这就难免影响到人们的神经系统。就像在陆地上生活惯了的人突然到行驶在大海中的船舰上生活一样,会产生各种不适感,包括头痛、头晕、鼻塞、口干舌燥、肩膀痛、皮肤过敏、焦躁不安等。

高层住宅的意外伤害

研究也发现,高层住宅发生意外伤害的事故比低层住宅更多,后果也更为惨重,原因也在于高层住宅一旦发生意外,居住者难以躲避,施救者也难以救援,火灾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这种意外对居住在高层住宅的人的健康和生命的危害远远大于居住在低层住宅的人。

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建筑物过火面积120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

起火楼房高28层,有很多老年人住在其中,难以逃生。尽管上海市迅速调集了25个消防中队的百余辆消防车前往扑救,但因为楼高,消防云梯难以达到20层以上,仅有的一台90米的云梯车要居高临下压制火势也很吃力,其余云梯车更是显得力不从心。几年前,巴黎一栋10层高的大楼起火也出现这种情况,救火时喷射出去的水被风吹洒回落,风势还助长火势,殃及旁边的楼群,使消防队员束手无策。

然而,高层住宅对健康和生命的负面影响不只是火灾。高层住宅还会发生失足坠落、电梯故障、高楼落物、跳楼自杀、楼体晃动等意外。

此外,对于高层住宅来说,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生命伤害也比低层住宅更大。一个简单的原因是,居住在高层住宅的人难以跑出住宅躲避。

选择的两难

城市高层住宅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城市人口多、密度大、土地少,要解决众多的人口居住必然要选择高层住宅。不过,现在研究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因此需要从多种角度来看待高层住宅。

高层住宅当然也有有利于居住者健康的一些因素。上述瑞士的研究就是一个证明,但是对这一研究的解读却有一些条件的限制,即高楼住宅的居住者的经济条件和他们的生活方式。例如,人们即便住在高层,也不能住得太高,而且,居住者愿意把居住在高楼当成是一种锻炼的机会,主动爬楼梯,而非乘电梯。

当然,高层住宅还有其他一些优点。例如,高层住宅视野开阔,采光很好,室内光线充足,日照时间也较长。高层住宅的通风效果也比较好,空气流通速度快,保证了室内的通风透气和凉快,即便是炎热的夏天也不用开空调,并且夏天蚊蝇相对较少。

高层住宅范文2

关键词:住宅层高;住宅设计规范

The height of the storey cannot be ignored

Ma hong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an Xinyang 464000)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floor height and the influences of the bulding height for the occupants.It reminds the consumer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floor height in the purchase of residential floor.It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it for the old tenants of the lower floors and also offers some proposals for the consumer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floor height when buying a residence. This text have greater suitability in one's power。

Key words::Storey of the house is high;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the house

0 引 言

居者必需有其屋,住宅是社会基础生活的必需品。然而购房者对住宅的购买大多关心的是位置、楼层、户型以及由建筑面积决定的房价,很少有人关注层高。

1 我国城市住宅现状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0m2,农村人居住房面积33.6m2;国家发改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称,2010年,中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31.6 m2,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为34.1 m2;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称,2011年全国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 m2,人均住房面积为36 m2;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在2014年“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效率媒体论坛”上表示,考虑到未来中国人口增长、城市化率提高,人均建筑面积控制在40 m2左右。

可见,人们在说明居住情况时,都是以“面积”作为指标,几乎不提及房屋的层高。同时,实践中,消费者在购买住房时,开发商只提供房屋的平面图,根本没有房屋层高的数据。

调查表明:老户型住宅的层高均在2.6米左右,大多低于2.8米。

2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对住宅建筑层高的要求

住宅每一层的高度在设计上有一定要求,称为层高,层高通常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层高与楼板的厚度的差,叫做净高,层高和净高是不同的概念,净高和层高的关系可表示为:净高=层高-楼板厚度。

房间是由墙面、顶面、地面组合而成的。当顶面、地面固定了之后,墙高会对人的感觉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整个房间面积很大,但是高度不够,那居住者一定会有被压扁的感觉;相反,若面积很小,层高太高,会给人一种飘渺、向上的感觉,在哥特式建筑中,建筑师就是以此来表达对天堂的崇拜和向往。如果房间是正方形,则层高与平面边长的比例应为1:1为宜。

住宅的层高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如有足够的空气和明亮的光线、对空间的心理感受等,不同形状、大小、高低的空间,往往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在住宅设计时必须把使用要求和精神感受统一起来考虑,使之既满足功能要求,又能按照一定的艺术意图给人以舒适的感受。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百姓越来越富裕,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有房住,而是追求住大房子。不少房型的设计中,起居室都达到了25至35 m2以上,卧室、厨房、卫生间等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扩大,扩大的居室面积给居住者带来了舒适,也带来了宽敞,但如果层高不提高,房间的低矮就会更加显现出来,这会在某种程度上抵消大开间的效果。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装修越来越重视,对住宅层高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住宅的层高不够会使住宅装修受到限制,不能满足消费者理想的装修愿望。为此,我们国家在征求广大开发商和买房人意见的基础上,对老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的部分内容作以调整,制定了新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该《规范》对住宅建筑层高作出了以下明确的规定:普通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m,卧室、起居室(厅)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m,厨房、卫生问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m。

3 住宅层高不足带来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的提高,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从渴望“居者有其屋”发展到追求“居者有好屋”,对住宅的要求已从肉眼看得见的外形、色彩、内部空间等渐渐回归到了更本质的问题上――住宅的舒适度。许多不舒适的感觉,是建筑物本身设计的不合理造成的。空间的高低对人的精神感受的影响,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以人为尺度的绝对高度,二是以空间为尺度的相对高度,即高度与面积的比例关系。住宅空间的舒适程度是以人的尺度和心理接受的感觉为基准,相对高度越小,顶面与地面的引力感越强,空间越小;反之则越大。过高的空间会使人在室内有空旷、不亲切和失落的感受,而且造价较高;而过低的空间,则会产生压抑之感。因此,住宅的层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不能充分地采光和通风,就不能很好地改善和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就达不到一定的舒适程度。只有通过优良的住宅设计,使住宅有足够的层高,保证住宅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以至在夏季取代或减少空调的作用。采用明厅、明卧、明厨和明卫的设计,可以减少照明用电,利用太阳能并实现光电转化,就能使太阳系统和房屋面构造结合一体,既能达到有机、美观,又能最大利用能源。

层高较低的房屋在装修时不能使用吊顶,否则房间显得更低,同时也不能安装吊柜等,限制了房屋的装修,无法体现和满足消费者的意愿,给消费者带来遗憾,也降低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层高不够,会使房屋造价相对提高。预算表明,对于混合结构,层高降低10厘米,开发商可节约投资的12~15%。以5层住宅为例,一般墙体约占土建总价的40%,当层高为2.8米时,层高下降10厘米,开发商可节省的资金为总价的4.13%。换句话说,降低10厘米层高,可多建1.43%面积的住宅。结果消费者花了《规范》规定层高房屋的钱购房,却未获得相应的功能质量的改善。另外,层高不够,造成感官上的压抑,采光、通风的不足、装修的限制等,这些损失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因此消费者在购房时住宅层高不容忽视。

4 改善层高较低的老住宅对人们居住心理影响的措施

拟建建筑我们可以通过住宅设计控制层高,那么,对于层高较低的老房型,一般情况下,在房间绝对高度无法改变的前提下,我们只能在提高房间的相对高度上想办法,即采用装修的办法来弥补。有以下几种做法供参考:

较矮的房间一般不宜做重叠的吊顶、厚重的灯饰以及大型的吊扇,以免增加空间的压抑感和不安全因素,选择石膏线等材料装饰天花板亦可获得很好的效果。

利用视觉效果来增加房间的高度,譬如,天花板的颜色尽可能选择浅色和明快的色彩,墙面选择较深一些的颜色,地面材料更深一些。这样的色泽搭配可以使从地面到天花板形成一个柔和的视觉过度,可以相对提高房间的视觉高度。

有效地利用装修材质、色泽、造型上的灵活搭配,营造一种赏心悦目的空间立体效果,降低人们对较低的天花板的过度注意力。 有许多出其不意的顶装效果很实用,例如不吊顶,在天花板四周安装射灯;只在天花板的一角,如家庭影院的上方制作灵巧的小吊顶,既不会形成实际空间距离的缩短,也可以调剂室内的装饰效果。

5 给购房者提几点建议

目前在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着购房者先付款,开发商后建房的情况,购房者买的并不是现房,而是期房。

购房人可要求开发商提供完整的标准的房屋施工图,说明房屋的层高(净高)等,以免将来引发纠纷。

在损失已经造成的情况下,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规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实际层高低于合同约定给购房人造成的损失是多方面的:如造成感官上的压抑,采光、通风的影响,装修的限制等,但是这些损失很难用金钱数字予以准确计算;空间对价损失,房屋的空间尺寸决定房价,层高减少意味着空间的减少,这部分损失虽然可以通过预算计算损失大小,但是没有考虑到前者所造成的损失,对购房者是不公平的;另外,商品房的价格实际上包含了与该商品房关联的公共部分、其他配套设施的价格,但是该公共部分、其他配套设施的价格是均摊在每套商品房价格之中的,也就是说,如果商品房的空间减少,那么它均摊的公共部分、其他配套设施的价格也就相应减少。

因此建议按照购房人支付的总房款以层高减少的比例确定损失是合乎情理的。例如:购房者支付的总房款为50万,合同约定的层高为2.8米,房屋建成后实际层高为2.7米,则购房人的损失应该为总房价的二十八分之一。

6 结 语

层高决定了建筑空间,对居住者的居住舒适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与房屋的价格相关联,购房者应该重视住宅的建筑层高。

参考文献:

[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2] 舒秋华,《房屋建筑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3] 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建筑大学,《房屋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高层住宅范文3

关键词:高层住宅防火设计;住宅环境设计;安全通道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已经不满足简单的居住要求,间隔多样化、户型多样化、良好的绿化环境、和谐的社区氛围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如何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居住环境,如何为消费者提供布局合理、间隔优良、卫生环境好、即有舒适户内空间、又有雅致的室外园林绿化、交往空间,这是摆在建筑师面前一个崭新的话题。

2、高层住宅防火设计中存在问题

(1)住宅设计复杂化

由于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住宅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首先,室外过多的设置小桥流水以及亭台等,这样势必会影响消防车的通行。加之住宅用户的门大多是封闭的防火防盗门,消防队员很难进入室内灭火,只能靠云梯等装置。如果消防通道的设置不合理,消防车不能顺利通行,为火灾的扑救造成困难。其次,高层住宅在设计时,往往为了满足采光和通风的需要,设置采光通风凹井的内转角外窗,最近的边缘水平距离不能满足防止火灾蔓延的要求,导致火势容易向邻近住户蔓延。

(2)外墙面的设计影响分隔纵向火。

高层住宅为了使室内更加明亮宽敞,常常设置大面积的落地低窗以及阳光室等。高层建筑的上下层之间保持1.2米以上才能够保证火灾不向纵向蔓延。但是高层住宅上下层之间一般在2.9米左右,落地低窗和阳光室外墙的设计很难保证有效高度。南方地区普遍使用分体式空调,有一种空调可以在上下层外墙的窗槛上安放机组,加之百叶窗的设计,虽然能够满足美观的要求,但是安装洞口没有进行很好的防火处理,对阻止火灾纵向蔓延不利。

(3)水管道的设置不合理

今年来,为了提高住宅的住房率,高层居民住宅一般不设置给排水管道井,上下水管道常常是在厨房或者卫生间垂直明敷,厨房往往是火灾常发地。加之PVC硬质塑料管道也代替了原来的铸铁管道,一旦发生火灾,破损的管道往往成为火灾蔓延的主要途径。

(4)燃气管道布置不合理

现阶段,必须通过管道对高层住宅提供燃气,但是远程抄表还没有普及,可能会由于燃气管道设置的不合理,而影响高层居民住宅的消防安全。由于住宅设置的特殊性,燃气管道不允许穿过楼梯等部位。为了实现户外抄表安全,设计人员常常将燃气计量表设置在楼梯间,然后外设安全门,一旦发生燃气泄漏,燃气很容易聚集在楼梯间,对高层住宅居民产生威胁。

3、高层住宅的环境设计

(1)优化户型设计

高层住宅户型设计要求住宅空间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室内空间舒适,便于装修。小区住宅空间设计的关键是平面设计,其设计效果直接决定了楼盘未来的市场前景。单元设计每栋设三室一厅、二室一厅、一室一厅等平面组合,户型面积从40m2到120m2左右,符合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每个房间都能做到自然通风采光,阳台中考虑洗衣机为止及晾衣设施,餐厅与客厅连接,在细节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种电器的位置,使居室环境洁净舒适。力求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做到使用功能完整合理化,为人们提供既经济合用,又灵活丰富的户型空间。

(2)创造舒适的居住空间

住宅内生活的舒适性取决于不同的功能空间既要有较好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居住空间按其特征和特定要求进行布置,做到“动静分离”、“洁污分离”和“食寝分离”等。功能空间尺度的适宜性是居住舒适度的必要条件之一,住宅内各个功能空间比例合理,在满足住户对空间面积尽量大的前提下,保证室内绝大部分空间光照、通风效果良好,便于进行家居装修装饰,使空间组合恰当舒适,带来家的温馨的感觉。

功能空间的私密度是居住舒适度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入户设置过渡空间可避免开门见厅;外廊式住宅应避免外廊对其靠近房间的视线干扰,塔式住宅要注意前后套房间的对视、斜视现象;厅内应尽量减少卧室门的数量,注意卫生间门不应向厅等等。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能激发对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切实注重环境设计

传统的绿化理念依靠单调刻板的植树种草已无法满足现代人对居住环境提出的更高要求,现代更多人地追求自然化的宜人环境。因此在设计高层住宅整体性时,贯穿以自然为本,实现住宅区环境景观与住宅设计、建筑空间的有机结合,兼顾高层住宅的建筑特点,体现人文环境的一致性,合理开发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保护原有的地区环境。

4、做好防火分隔与安全通道设计

高层住宅中,因有毒烟气窒息死亡的人员占死亡人数的70%左右,烟气是火灾中的隐形杀手。所以,要充分考虑在建筑内设置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烟气的水平流动速度为0.3、0.8m/s,垂直方向扩散速度为3.4m/s,当烟气无阻拦时,只需1min左右就可以扩散到几十层高的大楼。烟气的流动速度大大超过了人的疏散速度。楼梯间、电梯井及各种竖向管井是高层建筑火灾垂直方向蔓延的重要途径,易形成“烟囱效应”。而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是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疏散的场所,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是消防队员进入高层建筑灭火的主要通道。为了阻止烟气进入这些部位或排出这些部位的烟气,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扑救。因此,超高层建筑在上述部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能够达到疏散和扑救通道上无烟的目的,从投资方面又低于机械排烟系统,是可行的。其裙房的楼梯间内可统筹考虑布置。其风压值应为防烟楼梯间50Pa,前室、合用前室、封闭避难层25Pa,既能方便疏散安全门的开启,又能保证安全地带的压力,对烟气起到排斥作用。同时,超高层建筑封闭避难层内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除满足避难层内一定的正压值,防止烟气入侵,也为躲避在避难层里的人们提供呼吸用的新鲜空气。

4.1防火间距:为防止火势通过辐射热等方式蔓延,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间距。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6米,它们同三、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的防火距离分别为7米和9米。高层建筑因火灾时疏散困难,云梯车需要较大工作半径,所以高层主体同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3米,同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5和18米。厂房内易燃物较多,防火间距应加大,如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之间或它们和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三、四级耐火等级厂房和其他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2和14米。生产或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厂房或库房,应远离建筑物。

4.2 防火分区:建筑中为阻止烟火蔓延必须进行防火分区,即采用防火墙等把建筑划为若干区域。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长度超过150米要设防火墙,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2500米2;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00米、1200米2和60米、600米2。一、二级防火等级的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限制在1000米2或1500米2内,地下室则控制在500米2内。防火墙应为耐火极限4小时的非燃烧体,上面如有洞口应装设甲级防火门窗,各种管道均不宜穿过防火墙。不能设防火墙的可设防火卷帘,用水幕保护。

4.3安全疏散通道出口:为减少火灾伤亡,建筑设计要考虑安全疏散。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一般不能少于两个,影剧院、体育馆等观众密集的场所,要经过计算设置更多的出口。楼层的安全出口为楼梯,开敞的楼梯间易导致烟火蔓延,妨碍疏散,封闭的楼梯间能阻挡烟气,利于疏散。防烟楼梯间因设有前室,更有利于疏散。高层建筑须设封闭的或防烟的楼梯间,楼梯间应布置成有两个疏散方向。超高层建筑应增设暂时安全区或避难层,还可设屋顶直升飞机场,从空中疏散。疏散通路上应设紧急照明、疏散方向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

5、结束语

住宅设计是一项包含着很多细节、需要精心推敲的工作,执行防火设计规范的矛盾尤为突出,但是随着消防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尤其性能化消防设计已开始引起重视并得到提倡,这将有利于灵活处理各项具体技术问题,有利于设计的合理化而无需拘泥于传统规范条文的限制。

参考文献

[1] 黄进达,杨义.防火间距的性能化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05

高层住宅范文4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原则,分析住宅建筑规划设计中的相关要点,主要从建筑户型设计、造型设计、立面设计和节能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住宅建筑;设计原则;平面;造型

1工程概况

某住宅项目,由2栋18层、9栋32层高低错落的高层住宅组成,规划建筑面积为52333m2,总建筑面积为185808m2。项目在设计上注重营造建筑空间布局。沿街商铺布置各种业态,尽量使其合理而齐全,为住户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

2设计原则

该高层住宅遵循的设计原则:①和谐共生。建筑外部空间形态与周边外部空间环境的融合,形成与城市空间的对话,构建优美街景空间形态;②人性化邻里空间。空间环境与开发力度和强度的高度统一,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因势利导,在平面设置的阶段考虑到社交需求,创造良好的外部交往环境;③结合建筑空间形态,配置绿化景观及公共服务用房,营建自然生态的绿色健康社区;④强化现代城市交通安全意识,充分利用绿化分隔、景观引导、设施限制等方法,实现最大限度的人、车交通分离;⑤贯彻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保等要求,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3建筑设计要点

3.1户型设计

户型设计上着重考虑功能分区、动静分离等方式。户型采用蝶形设计,3房为主,2房为辅,4房少量。建筑面积为70~140m2。沿街布置2房,中心大花园以3房和2房为主,靠近山体则布置4房。户型设计原则为提高得房率,减少公摊面积,同时保证候梯厅公共活动空间尺度适当、明亮。户型均为经典户型,面积分配合理,功能分明,住宅楼内所有住户均可见小区绿色景观,所有户型均无对视干扰,私密性强。

3.2造型设计

单体立面结合简洁的建筑型体,以朴实的材质塑造简洁、大气、明快的建筑形象。通过对墙体和阳台飘窗等的竖向排列和分段划分,使立面形象挺拔而比例适中。细致设计立面材质,结合屋顶细部处理、墙面材质,使立面以崭新的建筑形象与周边环境相应。

3.3交通流线设计

本方案小区内部步行系统采用环形交通设计,充分利用东西向存在的地形高差,缓坡处理。同时保证紧急消防车车行最大纵坡能够在小区内部顺畅通行。设计将小区主入口分别放在两端,使沿街商铺的价值最大化。地下车库出入口布置在小区出入口处,实现人车分流。

3.4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采用以人为本的原则,用简短便捷的入口走廊把各个单元住户空间连接起来。住宅楼中设置2部电梯。每层楼设计3房2厅和2房2厅2种户型。其内部功能区域包括客厅、餐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每个功能区域均可以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完全符合住宅功能需要。厨卫设计中,以小康生活为基准,在保证使用安全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合理的程序、适宜的人体尺度,据此安排各种应有的厨卫设备。特别做到洗厕分离,卫生间采用地沟,使管线不进家,保证维修更新的方便。客厅与阳台门的分隔物为一个24m宽的落地玻璃门组合,坐在客厅可将室外风景尽收眼底。

3.5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以中轴对称式的法式园林设计和新古典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建筑造型的外观形象既满足地域建筑的要求,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建筑立面设计着重考虑建筑的整体性,妥善处理平面不规则的凹与凸、虚与实、重点与细部、比例与尺度,以及线条、色彩、材料质感等关系,使建筑更有韵律,更具时代气息。建筑阳台栏杆打破传统的砖砌栏杆设计,采用了不锈钢玻璃栏杆,可使室内客厅更通透明亮。

3.6景观绿化设计

设计师抛弃以往过分注重人工构筑物的传统,尽量提高绿化面积,注重发挥绿色植物净化大气、防风、防尘、防噪的作用。因此,本居住区景观设计运用对景、借景、主景等手法塑造公共绿化景观空间,整体对称、平衡,以期达到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高品质居住生活的目的。在景观绿化设计时,充分考虑植物的季节变化,使住区环境一年四季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特点。

3.7建筑节能设计

在本工程住宅楼规划设计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节能标准;采用经认定性能优异的建筑节能材料、产品,科学设计;采取护墙经济、适用、环保、节能做法。住宅外窗玻璃从材质到位置都充分考虑了对节能设计的影响,选用了塑钢普通中空玻璃窗,比起挡风雨、透视、换气的单层或双层普通平板玻璃,其保温隔热性能更具有节能的优势。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住宅建筑设计时,应做到功能分区合理、室内交通便捷、干扰小,套型方便实用、灵活多样,空间能充分利用和应变能力更强,造型丰富有特点,居住环境舒适优美,更加人性化,从而创造出一个真正体现生态与节能的住宅及住区环境。

作者:汤绍涛 单位:恒大地产集团建筑设计院

参考文献:

高层住宅范文5

【关键词】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

虽然高层建筑楼层数量多,高度高,但是并不是单纯低、多层建筑物的叠加,而是在使用功能与建筑结构上有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施工通常包括土建施工、安装施工、装修施工等组成,各分部施工应该紧密配合,相互协调。尤其是安装工程施工涉及专业多、技术复杂,一般包括管道安装、电气安装、空调通风系统安装、设备安装等内容。从建筑物的功能特性上来划分,高层建筑通常由地下室、裙楼、转换层、标准层、非标准层构成。从我们的感官认识上来看就会发现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施工材料多、施工场地狭小等特点。高层建筑施工连续性要求强、施工技术质量指标要求高、施工组织复杂、施工管理难度大,较一般多层建筑施工高层建筑还具有以下特点:工程量大、工序繁多、各工种配合要求密切;施工准备工作的工作量十分巨大;建设周期较长、工期要求紧;建筑基础埋置深度大、深基坑施工难度大;高空作业多、安全风险大、垂直运输量大、安全防护要求高;安装工程量大、且防水要求高、技术含量高;施工时交叉作业多、机械化程度高等。

1.高层住宅与多层住宅的区别

(1)一般情况下,高层的建筑标准、建筑质量要高于多层,如居住在较高的楼层,则视野较开阔,空气质量较好,噪音低。

(2)高层的得房率比多层低,即购买相同建筑面积的住房,高层的套内建筑面积低于多层的套内建筑面积。

(3)高层的物业管理费比多层的物业管理费高。

(4)涉及个人利益(住户)较多,对质量问题的反应强烈,投诉较多。

(5)由于吊顶较少,故对房间的顶棚平整度、房间的方正性要求较高。

(6)墙体的防串音要求较高。

2.加强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使用单位提出的质量标准所进行的作业技术和有关活动,即把查测的质量结果同质量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采取措施、进行调整的活动。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的中心目标是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与降低工程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保证工程质量?这就需要一靠技术,二靠管理。两方面都重要,但管理水平如何,却是影响全局的东西。因为操作技术分散在各分部、分项工程中,受管理的支配。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不仅有技术原因,但绝大多数则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即使是技术上的原因,最终仍与管理不善有关,因为管理本身就有提高职工技术水平的任务。由此可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是何等重要。

3.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我国将每年九月定为“质量月”,强调政府对工程质量的宏观管理,这说明质量的重要性。但是,有些人对质量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对工程质量还不够重视。有些施工企业的领导或管理人员,口头上是“质量第一”,思想上是“工程量第一”、“进度第一”;有些工人,忽视操作规程而凭经验,只图省事,不顾后果,使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而造成返工。返工要拆除不合格的部分,重新施工,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延误工期。同时,有些建筑施工企业不认真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控制不严格;监理、施工图审查等单位责任落实不到位;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欠缺,技术力量不足;部分地区质量监管薄弱,执法不严。因此,为使工程按进度进行,更应重视工程质量。实践证明,没有高质量就没有高速度。同样,为了降低工程成本,也必须保证工程质量,以免造成返工浪费。

4.如何加强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

4.1完善建筑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为保证所修建的工程建筑物能够达到建设单位所要求的质量标准以及不断提高质量水平,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为此,必须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确定各部门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任务、职责与权限,制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与质量计划,构成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才能使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从面达到质量管理的目标。

4.2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应该明确“精细化”理念

明确“精细化”理念,即精细化设计、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监理和施工、精细化服务等管理思路,进一步确定了“克难创新、精细管理、依靠科技、安全高效、创优质示范工程”的项目建设总方针。公司提出,高层住宅建设不能只图快,而应又好又快、好中求快,以完成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变,实现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要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具体的施工工作中时,项目开工时,公司、总监办就与各监理处、驻地办及施工单位层层签订工程合同,对工程的质量管理进行详细阐述与约定,这实际上就是通过合同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管理程序。

4.3高层住宅施工质量控制需要遵循“精心施工,质量监控,打造精品”的质量管理目标

为达到这一目标,建筑施工项目部应该建立和完善各项质量管理监控系统,做到一级抓一级,环环有回馈,层层有落实;高标准、高要求布置试验室,以此达到质量监控到位,标准规范,确保精品;严格制定各项操作规程,做到操作方便适用。特别在试验方面提出了“检查要全面细致、记录要具体详实、结果要准确真实、报告要迅速及时、结论要客观公正”的具体要求,并实行“分项工程先试验后开工,阶段施工与试验同步”质量监控制度。为了确保制度得以落实,工程质量有所保障,建筑施工项目部需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领导小组,全面指导、监督项目施工技术质量工作;设置了专职质检员,对工程施工的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进行全过程控制;管段工程师各负其责,及时对下面做好技术交底、指导和检查;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当前施工质量、进度进行评价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同时,严抓各项技术管理制度、质量检查制度落实,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4.4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安全生产是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重点,也是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保障。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大,主要体现在深基坑的安全防护、高空作业这两个方面。深基坑施工时,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开挖深度等对支护参数计算确定,选择合理的开挖支护方案;高空作业主要是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正确安装好平网及立网。

4.5做好施工进度控制

高层建筑工程规模庞大、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其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也就相当繁多,进度控制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施工进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是否能够按时完工,直接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高层建筑施工进度控制相当关键。在施工前应当根据合同工期、设计文件以及具体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中应该尽量的按照制定好的施工进度计划来施工,尤其是控制性工程必须按照计划要求完成。另外,在进行进度控制的同时必须处理好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的关系,进度管理应该建立在质量安全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高层住宅范文6

【关键词】住宅;转换层;结构设计;构造措施

一、工程概况

某住宅区由东、西两区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4.11万m2,地上有6栋32~35层住宅,其中1#、2#楼1~2层为商业裙楼,3~32层为住宅,总高度97.8m;3#楼一层为架空层,2~32层为住宅,总高度97.6m;4#~6#楼1~35层均为住宅,总高度98.2m;地下2层,设置连通地下室作为车库及设备用房使用,其中负2层有部分设有平战结合的核6级、常6级防空地下室。

因本工程平面呈细腰型,腰部应力最集中,而在此处又布置了电梯井道和消防疏散楼梯,开洞较多,对楼板刚度削弱较严重,不利于抗震,是结构设计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部位。框支剪力墙加落地筒体及部分落地剪力墙结构,属A级高度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底部设计为规整的大跨度柱网,既可满足地下室停车场和设备用房的使用要求,又为其上的商业裙楼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其中1#、2#楼在2层顶部设置结构转换层,3#楼在1层顶部设置结构转换层,转换层以下为框支框架及部分落地剪力墙,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4#~6#楼为剪力墙结构。上部住宅采用剪力墙结构,其中剪力墙最小厚度200mm,转换层以下剪力墙厚度400~ 700mm,框支柱最大截面800*2300mm,底部加强部位在六层以下,加强部位竖向抗侧力构件采用C50混凝土。1#~6#楼均以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

二、计算分析及参数选取

采用中国建研院编制的SATWE进行计算,计算参数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Ⅱ类场地土,基本风压0.9KN/m2(承载力计算)及0.75 KN/m2(位移计算),框支框架和剪力墙抗震等级分别为一级和二级,计算中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模拟施工加载,取18个振型进行计算。

1、侧向刚度计算方法的选取

A:剪切刚度法,即GKi=GiAi/Hi;B:剪弯刚度法,即 Ki=Δi/Hi;C:抗震规范条文说明建议方法(地震层间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值),即 Ki=Vi/Δui。其中方法A适用于底层大开间结构;在计算高位转换这类长细柱(墙)结构时,侧向刚度宜采用方法B计算,以充分反映弯曲变形的影响;方法C适用于除A、B以外的规则建筑结构。

2、嵌固端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地下室作为地下车库使用,空间大间隔少,其顶板作为上部结构构件的嵌固端,应保证被嵌固构件在嵌固处不会发生平动位移和转动位移。本工程地下室顶板覆土1m,且消防车道部分给予20KN/m2的活荷载,地下室顶板采用现浇梁板框架井字梁结构,主框架梁500*900(消防车道下部分500*110),次梁300*700mm;板厚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采用双向拉通配筋,并满足构造要求。结构侧向刚度亦能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嵌固端选择在地下室顶板处是合理的。

3、结构自振周期

以3#楼为例,按框支结构经验公式计算,T=(0.05~0.07)N=1.70~2.38s,自振周期值在经验值范围内,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Tt/T1=0.721

4、结构规则性

本工程采用的是竖向抗侧力构件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向下传递的形式,属于竖向不规则结构,通过计算、内力调整及构造的方式调整,使其余各项均能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在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的层间最大位移转角满足规范要求;最大位移与楼层平均位移的比值满足规范要求;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层的70%和相邻3个楼层平均值的80%;腰部楼板通过构造措施避免尺寸和平面刚度的急剧变化。

三、转换层的设计特点

本工程转换结构构件为梁―柱体系,框支框架抗震等级取一级。框支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取六层以下,抗震等级为二级,轴压比限值为0.6,在结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该部位不落地剪力墙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需要特别加厚或加长,为避免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突变,加大落地剪力墙和底部核心筒剪力墙厚度,提高底部竖向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结合楼层扭转位移控制条件,在平面刚度较弱的周边部位增加布置剪力墙并调整使其对称均匀,避免过大偏心,增强结构的抗扭刚度,结构扭转效应,同时也能提高转换层下部的侧向刚度比。上部剪力墙的水平剪力需要通过转换层楼板传递到落地剪力墙,实现上下层剪力的重分配,转换层楼板传递因竖向不连续产生的水平集中应力,平面翘曲变形显著,因此转换层板厚取 200mm,双层双向配φ12@150结合周边框架梁的布置,转换层楼板整体性得到加强。

结构中转换梁尽量做到一次转换,尽量做到转换梁轴线与上部墙肢轴线相重合,以避免由偏心支承带来的弯剪扭效应对结构延性的降低。对于二次转换、偏心布置和受力复杂的转换构件,施工图阶段补充局部应力分析,在考虑最不利荷载组合情况下得到转换梁的应力分布特点,对高应力区进行重点加强,如提高配箍率和增加抗扭筋的设置,提高转换梁构件的抗剪和抗扭能力。

四、概念设计与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比数值设计更重要,先进的设计思想可以通过概念设计得到充分的体现。概念设计是指通过力学规律、震害教训、试验研究、工程实践经验等的设计概念、设计对策和措施 , 它比量化的计算更能有效的从宏观上处理好结构的安全问题,特别是抗震安全。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目标是使整体结构能发挥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避免结构出现敏感的薄弱部位,地震能量的耗散仅集中在少数薄弱部位,导致结构过早破坏。现有抗震设计方法的前提之一是假定整个结构能发挥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在此前提下,才能以多遇地震作用进行结构计算、构件设计并加以构造措施,或采用动力时程分析进行验算,试图达到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不倒塌的目标。

本工程采用合理的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在方案阶段早期介入,并将概念设计贯彻整个设计始终。通过不同结构布置方案的试算和比较,不断调整剪力墙的位置和数量使之趋于合理经济,对结构的薄弱部位采取抗震加强措施,主要包括:提高结构抗震能力,保证框支转换层及以上作为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部位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将转换层以上6层不落地剪力墙混凝土等级提高至C50,降低构件轴压比,增加墙体竖向和水平钢筋,提高构件延性,并适应罕遇地震作用下塑性铰的出现和发展;提高结构抗扭刚度,降低扭转作用,将底部加强层以下两边纵向的剪力墙厚度增大至250mm;加强楼板传递水平力的能力,将细腰部楼板厚度加大至160mm,并提高其配筋率,采用双层双向通长配筋。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工程抗侧力构件结构布置合理,自振周期及剪重比适中,水平位移满足规范限制要求,构件截面取值合理,结构体系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构件设计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对结构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采取了必要的加强措施,结构体系选择恰当。

参考文献:

高层住宅范文7

关键词超高层住宅,时程分析,屈服判别,动力弹塑性分析

工程概况

宏欣豪园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该工程由4栋45层的超高层住宅塔楼组成,地上1层为商业裙楼,地下3层为地下室,屋顶结构高度为139.54米。A塔楼平面尺寸为33.85x21.65米; B塔楼平面尺寸为31.85x20.75米; CD塔楼平面尺寸为53.45x21.7米; E塔楼平面尺寸为43.75x21.9米。各层层高分别为:地下-3层、-2层、-1层分别为5.2米、4.0米和4.5米,1层5.0米,2层6米,标准层3米。

高层塔楼与裙房的地下室连为一个整体,从地面开始通过设抗震缝把整个建筑分为五个结构单元,其中A、B、E栋高层塔楼各为一个单元,CD栋合为一个单元,裙房分为一个单元。塔楼与裙房间的抗震缝缝宽100mm,A、B座塔楼之间的抗震缝缝宽350mm。

结构设计思路及超限情况判别

本工程地处深圳市,该地区的特点是风荷载大、地震作用相对较小,因此提高结构的抗侧刚度是结构设计的关键。根据以上特点和住宅建筑的功能要求,采用了经济适用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设计之初,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对建筑进行了高度、平面规则性、竖向规则性检查。本工程平面和竖向规则,但建筑高度大于120米,属于高度超限结构。

结构整体计算和分析

弹性计算结果

设计使用美国 CSI公司开发的ETABS、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SATWE、PMSAP软件对整体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几种软件计算结果较为接近,结构的主要振型以平动为主,ETABS计算的T1=3.18S,T3=2.70s,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之比小于0.85,满足《高规》的要求。

风荷载及小震作用下的结构反应计算是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本工程结构在风荷载及小震作用下结构最大的层间位移角分别为1/2199和1/1526,小于规范要求的1/800,满足规范限值。

根据《高规》的要求,B级高度高层建筑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 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 值的1.4倍。本工程在偶然偏心的地震作用下结构有部分楼层的位移比和层间位移比超过1.2,但均没超过1.4,层间位移比的结果说明结构具有较好的抗扭刚度。

地震作用下楼层剪重比同样是结构整体分析时需要分析的重要内容。《高规》、《抗震规范》对在7度区的结构的剪重比的要求:X方向应大于1.6%,Y方向应大于1.6%,不满足《抗震规范》(5.2.5)验算要求的,应调整地震剪力系数。由于地震影响系数在长周期段下降较快,对于基本周期大于3s的结构,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得到的水平地震剪力可能偏小,出于对结构安全性的考虑,规范规定了不同设防烈度下楼层的最小剪重比。由于本工程前三个振型的周期接近或大于3s,所以底部的地震剪力计算偏小,需要根据规范要求调整地震剪力系数。

《高规》4.4.3规定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比《抗规》的要求更严格。楼层的受剪承载力不仅与竖向构件的截面、材料强度、轴力大小等有关,还与剪跨比即层高有关。因此,墙厚的变化及所配钢筋的减少,随着楼层逐渐降低的混凝土标高,轴压力的减少及层高的突变,都会导致受剪承载力的改变。顶层刚度突变主要是由于复式楼层竖向构件截面减小或去除造成的。计算结果表明,层间剪力均满足规范要求,与规范限值相比有一定的富余。

弹性时程分析

采用安评报告所提供的三组人工合成地震波的加速度时程曲线(USER1、USER2、USER3)选出其中1条影响较大的场地人工波,另加两条天然波,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同一组地震波的两个水平分量加速度比值取1:0.85。通过对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结果可以得到:(1) 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基底剪力均大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65%,三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基底剪力的平均值均大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80%,地震波的选择满足规范要求;(2) CQC法的层间剪力曲线基本能包络所选的三条地震波对应的平均层间剪力曲线,但在结构顶部少数楼层,CQC法的地震剪力偏小,说明设计反应谱在长周期阶段的人为调整以及计算中对高阶振型的影响估计不足,施工图设计将对顶部楼层的地震剪力进行调整,满足对时程分析法的内力包络。

中震不屈服分析

由于本塔楼为超限结构,为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进行了在中震(设防烈度)下的抗震计算,使这些重要的抗震构件(剪力墙、柱、连梁和框架梁),在中震作用下不屈服。

采用空间三维有限元模型固接于地下室顶板,调整地震作用参数进行计算。中震不屈服验算是根据极限状态和小震设计下得到的配筋,计算各主要构件的屈服承载力(按材料的标准值计算),并与中震下的效应组合进行比较,确定构件的状态。若组合效应小于屈服承载力,表示构件未屈服,否则表示此构件屈服。

计算结果表明,有一部分框架梁及连梁在中震时屈服,因此需对该部分构件配筋进行调整。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采用N-M包络线与内力组合效应的比较确定构件的屈服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剪力墙的受弯和受剪承载力满足中震不屈服求。剪力墙的受弯富余系数随楼层数上升逐渐增大。受剪安全系数随楼层数上升逐渐减小。

通过中震不屈服分析和判断可以清楚的看到,结构体系中竖向构件在中震作用下没有发生屈服。连梁有部分进入弯曲屈服状态,但没有发生剪切破坏。框架梁有少数进入弯曲屈服状态,但没有发生剪切破坏。通过调整连梁和框架梁的配筋和对部分连梁截面调整,使主要水平构件不进入屈服。

这从设计上保证了中震不屈服概念的具体落实,也体现了地震中各构件的屈服顺序基本上是首先是连梁屈服,其次有部分框架梁屈服,而竖向构件则没有出现屈服的情况。

动力弹塑性分析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1.13条规定:B级高度和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宜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静力或动力分析。因此,我们针对本项目结构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的专向研究。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是进行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比较完善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展现结构高振型的影响, 也能够正确地自动地对多向地震输入的效应进行迭加及组合。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直接模拟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的非线性反应,将结构作为弹塑性振动体系加以分析,直接按照地震波输入地面运动,通过积分运算,求得在地面加速度随时间变化期间内结构的内力和变形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

在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前对结构非线性模型(以下简称ABAQUS模型)的各主要弹性性能指标与ETABS弹性模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考虑P-Δ效应时,ABAQUS程序能够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建立在结构变形后的几何状态上,因此P- 效应被自动考虑。

结果显示非线性模型和弹性模型吻合的比较好,能够很好的反映结构的各项性能表现。因此可以用作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分析。

(1)结构总质量:

ETABS模型:57.69万吨(DL+0.5LL);ABAQUS模型:57.49万吨(DL+0.5LL),模型的质量误差约为1%。

(2)自振周期与振型

对ABAQUS模型和ETABS模型的前6个振型、周期及变形形状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ABAQUS弹性模型与ETABS弹性分析模型的动力特性是一致的。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认为用于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的计算模型是准确的。

通过弹塑性动力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罕遇地震作用下,连梁在t=5.4s时开始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分析结束时刻连梁的塑性发展得比较充分,对结构的抗震有利。剪力墙在t=6.6s时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晚于连梁。(2)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位于中下部的剪力墙出现了中等程度的损伤,但剪力墙中钢筋基本未出现屈服;(3)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中的连梁在罕遇地震双向输入作用下出现损伤程度较为严重,起到了一定的耗能作用,部分连梁钢筋进入屈服阶段;(4)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规范限值;(5)顶部中下部楼层楼板在罕遇地震下损伤情况较为明显,可能需要适当加大楼板配筋;(6)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抵御7度大震地震波(峰值加速度220gal),能够实现“大震不倒”的性能目标。大震下,结构能达到抗震性能设计目标D级。

结论

本文介绍了深圳宏欣豪园项目E栋塔楼的结构设计内容,包括弹性小震场地谱、规范谱分析,时程分析,中震不屈服分析及动力弹塑性的计算分析,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证明了主体结构在承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作用下,能够完全满足承载力的使用要求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要求,保证了各构件的正常使用和整个结构的安全、经济可靠。本文有关设计的思路可为低地震烈度、高风荷载地区超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高层住宅范文8

关键词:小高层 住宅 设计

近期,小高层住宅大量涌现,如何在设计过程中使结构方案经济合理已成当务之急。由于目前的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大多数是根据已经确定好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先假定好构件尺寸,通过电算,电算一般是个别指标超限,则对这部分进行调整,至于整个方案是否完善,构件尺寸假定是否太大,则心中无底。很多时候都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另外,住宅布置有时候建筑考虑立面和内部空间,使结构产生很多不合理之处。例如:某些剪力墙布置不均匀,产生刚度偏心和扭转;多处形成一字型短墙;顶部布置共享空间,产生平面不规则等,这些形式对结构受力及抗震均不利。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必须强调概念设计,在平面布置和构造设计上使结构更趋合理,做到经济合理。

1.总体指标控制

计算判断结构抗震是否可行的主要依据是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水平位移的限值;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振型曲线,自振周期以及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底部剪力和总弯矩是否在合理范围中。总体指标对建筑物的总体判别十分有用。譬如说若刚度太大,周期太短,导致地震效应增大,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但刚度太小,结构变形太大,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合理的刚度是多少,笔者建议对于小高层住宅μ/H取1/2500~1/3500,刚重比在10~15之间是比较合理的。周期约为层数的0.06~0.08倍之间。当然,笔者建议对于顶层构件可不考虑在内,否则很难满足上述指标。

2.基础设计

目前的短肢剪力墙体系小高层由于考虑埋置深度的要求,一般均设置地下室。基础则采用桩筏基础。如何对桩进行合理选型,将对整个地下室设计的经济性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某一工程,上部十八层带一地下室,根据勘察报告,采用Φ400预应力管桩,可选桩长有桩长25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900KN,桩长34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1300KN。采用25m桩需要290根,采用34m桩需要200根。从桩本身比较两种方案,总的桩延米数量相当,但采用25m桩为满樘布置,筏板厚需1200mm,而采用34m桩为墙下布置,筏板可减至900mm,经济性明显。因此,笔者认为基础选型应作方案比较,才能选定经济合理的方案。而对于筏板厚度的取值,则应考虑桩冲切,角桩冲切,墙冲切及板配筋等多方面的因素。另外,筏板长度的设置也须我们研究探讨,由于考虑地下室的使用合理性,常规我们采用设置后浇带来解决底板超长引起的收缩及温度裂缝,后浇带的作用是明显的,但也给施工带来了不少麻烦,甚至由于处理不当而引起后浇带漏水及裂缝。而有些高层,长宽均达100m以上,中间就设置几条后浇带,也没有其他措施,笔者认为是不妥当的。

3.剪力墙设计

1)布置:

剪力墙布置必须均匀合理,使整个建筑物的质心和刚心趋于重合,且X,Y两向的刚重比接近。在结构布置应避免一字形剪力墙,若出现则应布置成长墙(h/w>8);应避免楼面主梁平面外搁置在剪力墙上,若无法避免,则剪力墙相应部位应设置暗柱,当梁高大于墙厚的2.5倍时,应计算暗柱配筋,转角处墙肢应尽可能长,因转角处应力容易集中,有条件两个方向均应布置成长墙;规范中对普通墙及短肢墙的界定是墙高厚比8倍以下为短墙,大于8倍则为普通墙,这就引起高厚比为7.9倍及8.1倍的两种墙的受力特性截然不同,而配筋亦大相径庭,这显得比较机械而不合理,因此笔者建议布置长墙时高厚比能大于9。

2)配筋及构造:

对于小高层住宅来说,剪力墙是面广量大的,因此合理的控制剪力墙配筋对于结构安全及工程的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a) 剪力墙墙体配筋(以200厚墙体为例)一般要求水平钢筋放在外侧,竖向钢筋放在内侧。配筋满足计算及规范建议的最小配筋率即可。笔者建议加强区Φ10@200,非加强区Φ8@200双层双向即可,双排钢筋之间采用Φ6@600x600拉筋。但地下部分墙体配筋则另当别论。因为地下部分墙体配筋大多由水压力,土压力产生的侧压力控制,而由于简化计算经常由竖向筋控制,此种情况下为增大计算墙体有效高度,可将地下部分墙体的水平筋放在内侧,竖向钢筋放在外侧。地下部分墙体钢筋保护层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第4.1.6条规定:迎水面保护层应大于50mm,且在保护层内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9.2.4条规定增设双向钢筋网片。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设计人员在进行外墙裂缝验算时有效截面高度仍按保护层50mm计算,笔者认为是不妥当的。当采取了双向钢筋网片后,计算保护层厚度至少可按30mm来取值,这对节省墙体配筋效果相当明显。

b)剪力墙按规范应设置边缘构件,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余剪力墙应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2.17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本节仅就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作一点讨论。笔者认为首先要区分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及类别,即:普通剪力墙(长墙),短肢剪力墙,小墙肢和一个方向长肢墙而另一方向属短肢墙来区别对待配筋。对于普通剪力墙,其暗柱配筋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建议加强区0.7%,一般部位0.5%。对于短肢剪力墙,应按高规第7.1.2条控制配筋率加强区1.2%,一般部位1.0%;对于小墙肢其受力性能较差,应严格按高规控制其轴压比,宜按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并应控制其纵向钢筋配筋率加强区1.25%,一般部位1.0%;而对于一个方向长肢另一方向短肢的墙体,设计中往往就按长肢墙进行暗柱配筋,笔者认为这并不妥当,建议有两种方法。其一,计算中另一方向短肢不进人刚度,则配筋可不考虑该方向短肢影响;其二,计算中短肢进人刚度,则配筋中应考虑该方向短肢的不利影响。建议该短肢配筋率加强区1.0%,一般部位0.8%。

c)剪力墙中的连梁跨度小,截面高度大,在地震作用下弯矩、剪力很大,有时很难进行设计,如果加大连梁高度,配筋值有时反而更大。连梁高度一般是从洞顶算到上一层洞底或从洞顶算到楼面标高。对于门洞,上述所示情况梁的高度是一样的;但对于窗洞,连梁高度如果从窗洞算到上一层窗底,有时则高度太高,这样高跨比太大,并且与计算图形不符,相应配筋亦较大,不合理。笔者建议,连梁高度计算与设计统一规定从洞顶算到楼板面或屋面,对于窗洞楼面至窗台部分可用砖或其他轻质材料砌筑。对于窗台有飘窗时,可再增加一根梁,两根梁之间用砖填充。连梁配筋应对称配置,腰筋同墙体水平筋。

高层住宅范文9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策略

高层住宅建筑在城市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建筑风格属于自然状态下的艺术总结,代表着高层住宅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高层住宅建筑的实体,最主要的感觉因素就是建筑风格,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建筑注重风格设计,给人提供视觉上的优势。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策略是在实践性演化形成的,既要抓住高层住宅建筑的风格需求,又要达到高层建筑市场的标准。

一、高层住宅建筑风格的设计策略

高层住宅建筑风格与当地的地域、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以当地风情为主,在建筑的布局、形态方面进行设计性处理,促使整个高层住宅建筑风格具有艺术的气息,与当地的生活环境融为一体。结合建筑风格的发展历史,分析现代高层住宅建筑风格的设计策略。

1、空间搭配

高层住宅建筑风格既要保留传统文化及地域风情,又要彰显现代化的特性,体现活泼与沉稳共同存在的风格。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中的空间搭配,主要是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处,体现空间搭配设计策略的优点,为避免高层住宅建筑过于单调,可以把高层建筑底部楼群设计成院落的形势,消除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封闭感[1]。目前,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策略中引起新中式的风格特性,促使院落设计更为精细,满足高层住宅建筑的需求,表达出风格设计策略中的相关特点。

2、形态构造

形态构造是指高层住宅建筑形式的表达,也是风格设计策略的一项内容。我国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策略中的形态构造,按照南北地域的划分,表现出明显的形态异常。北方高层住宅建筑的风格偏向于整体、严谨的风格,设计策略中强调了威严气派的格调,而南方高层住宅建筑以柔和、大方为主线,设计中添加了园林的元素。形态构造设计中应该重点考虑高层住宅建筑在风格设计中的需求,设计出细腻的建筑风格,促使高层住宅建筑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的气息。

3、色彩组合

色彩组合是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策略中的难点,不同风格的建筑对色彩的要求不同,最主要的是风格设计中的色彩组合,需要符合城市色彩规划,保持一致的色调。例如:欧式风格的四季花城小区、法式风格的佳润尚城等都具备独特的色彩组合,如西班牙风格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策略中的色彩组合,采用简单的色彩搭配,形成稳定、厚实的建筑外观,某城市十八层的高层住宅建筑风格,采用了西班牙风格设计策略,屋顶统一是红色的筒瓦,墙体以米色、白色为主,整体外观具备西班牙风情,色彩组合非常到位,仅仅是集中单一的色彩,也能组合出韵律性的高层住宅建筑,在风格上给人一种优雅、清洁的感觉。

4、材料选择

材料在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策略中属于内在途径,设计师利用不同的材料,直接反应建筑风格[2]。材料在建筑风格设计策略中具有节能降耗的思想,也是近几年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策略中重点考虑的内容。例如:现代简约风格的建筑设计中,包括欧式简约、法式简约以及现代简约风格,非常注重设计材料的选择,已经从传统的天然材料转型到合成材料,同时利用材料结构上的关联,直接将材料暴露在高层住宅建筑的外部,表达一种特殊的艺术格调,突出高层住宅建筑的简约风格。近几年,高层住宅建筑在简约风格设计策略中引入了绘画流派理念,通过材料选择构成原色调,用于凸显建筑的特殊性,是一类适合年轻人选择的风格。

二、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中的因素

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建筑风格设计策略的发展方向。结合高层住宅建筑风格的具体设计,例举最为常用的因素。

1、地域文化

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策略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占有很大的影响性,城市高层住宅建筑仍旧保留着地域文化的特性,彰显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现代设计师将地域文化融入到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中,引入地域中的文化元素,与现代高层住宅建筑风格和谐发展,体现出自然、优美的设计风格。

2、地理特征

地理特征在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能够促使建筑风格呈现群体式的发展[3]。我国地势多样化明显,各个地理特征中的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都达到群体式的特点,如高温、高寒地区,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中需要加厚墙体,达到隔热御寒的效果,地势潮湿区域,需采取外墙防潮的方式,因此,根据高层住宅建筑的地理特征,规划建筑风格的设计策略,一方面表达建筑风格的基本状态,另一方面符合地理特征的需求。

3、建筑格局

高层住宅建筑的平面、立面对风格设计策略的影响性较大,建筑风格设计还要重点考虑建筑格局的需求。格局能够约束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的方向,其可规范建筑风格的设计策略,避免在主观与客观上出现矛盾,表达和谐性的建筑风格。不同城市的高层住宅建筑格局,对应了不同的风格设计,例如:美国的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策略中,采取了三段式板楼的设计方法,而我国香港地区,使用的是凸窗设计,由此可见,不同的建筑格局,在风格设计策略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三、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的案例分析

Art Deco是新艺术运动的基础,也是现代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策略中的代表,如:绿地威廉、汇景新城世家组团、雅戈尔太阳城等高层住宅建筑,均采用了Art Deco的设计风格,深化几何线条与机械美学,达到清新自然的设计标准。Art Deco在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中具有优质的效果。

以某高层住宅建筑为例,分析Art Deco建筑风格设计的应用。该高层住宅对功能及外观的要求非常高,而Art Deco符合该住宅的基本需求,首先Art Deco的包容性强,可以适用在高层住宅建筑群体内,融入周围办公、交通的环境,该住宅位于市中心,即使后期城市开发,该住宅群的风格也不影响城市发展;然后Art Deco具备阳光、自然的特点,按照放射状的方式布局住宅群,着重应用了垂直线条,利用阶梯上方汇集的特性,显示该住宅建筑的稳定性与高耸状态;最后设计V字形装饰,利用V型要素,体现Art Deco在该住宅中的独特性,彰显V型要素的生机与活力。

结束语:

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策略是保障建筑完善、优质的有效措施,其可根据高层住宅建筑风格的需求,提供实践性的实施策略,同时考虑风格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促使高层住宅建筑达到预期的设计风格。高层住宅建筑风格设计存在多样化的需求,主要是为高层住宅建筑提供设计方向,避免其在城市建设中缺乏中心,进而体现高层住宅建筑风格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宫同伟.晋城高层住宅建筑风格探析[J].城市,2011,02:14-17.

高层住宅范文10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协调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现在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城市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却是有限的,所以,城市建设已从平面上的扩展模式转变为立体上的发展模式。为了提高我国城市的土地容积率,保证居民小区能够具有良好的日照、绿化及其通风条件,高层住宅小区将成为城市扩展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的高层住宅小区的总数在世界上位居第一,但是高层住宅的设计水平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对落后,设计的具体方案不够科学,因此,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建筑工程师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探索。本文根据两个高层住宅小区的调查,对小区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本文对我国高层住宅小区的建设与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高层住区小区外部环境的规划

高层住宅小区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因此建设高层住宅小区时,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小区的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小区建设地点,合理的规划校区的建设密度以及容积率,确定建筑物的高度。

为了确保高层住宅小区与周围环境的和谐性,主要依据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创造较好的通风环境:建设高层住宅的过程中,不仅要预防冬天寒风的影响,同时夏天要为用户提供较好的室外通风环境,小区周围的生态设计需要参考当地的气象资料;第二,创造开放性的生态环境,比如,小区建设在绿地以及河流附近,通过绿色与水流的降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夏天的炎热感,增强住宅小区的开放性;第三,在住宅小区内,栽种具有调节性的植被,比如,在小区住宅的南面种植落叶乔木,夏天,乔木繁茂的树叶可以为用户遮荫,冬天,乔木落叶之后,可以将阳光引入室内,也就是说,乔木能够满足人们在冬夏两季的相应要求,在小区住宅的北面可以种植常青树,它在冬季起到挡风的作用。

2 高层住区小区内部空间的设计

高层住宅小区内部设计的关键是布局结构的设计,即户型的设计。生态住宅需要满足冬暖夏凉的要求,降低住宅的能量损耗,增加住宅的舒适性,建设生态住宅需要考虑以下两点:

2.1 确保室内具有较好的通风性

住宅内部结构的设计,需要注意内部房间的顺畅性以及连续性,高度重视室内通风的程度,此外,还要适当增大室内通风情况下的风力压与温度下,从而为每个房间提供较好的通风条件。

2.2 根据温度分区进行室内结构设计

温度分区是指对室内不同房间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因此,不同房间的设计方位也就不同。比如,客厅与卧室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它们需要设置在受外界环境影响程度较弱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它们位于住宅的南面中部或东南方位;厕所与厨房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它们通常位于住宅的北面中部或西北方位,以上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冬季寒风的袭击,增强室内气温的稳定性。

3 高层住区小区园林的规划与设计

住宅小区内有着各种不同的绿色植被,每种植被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功能,总体而言,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为小区内居民提供较好的生态环境。所以,一般情况下,小区内的植被以绿色植被为主,从而实现净化空气的目的。此外,在小区内种植植被时,需要注意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的恰当结合,增强职务的观赏性,美化住宅小区的环境。还可以种植一些观赏性较高的外地植被,但是这些外地植被必须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从而完善了小区内的植被结构。也可以种植一些具有经济价值的植被,比如,果树与药用性的植物,从而丰富了住宅小区的物种,增强了住宅小区景观的和谐性,并且使水分、阳光等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4 高层住区小区环保设计的措施

4.1 使用绿色建筑材料

高层住宅与一般住宅相比较,高度较高,受到的荷载压力较大,因此,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性能较好、具有节能性的建筑材料。目前,我国政府鼓励建筑行业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材料的使用,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4.2 安装节能建筑设施

高层住宅需要安装节能建筑设施。比如,现在,通过蓄热墙式或直接受益式等技术原理,可以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率,由此增加了高层住宅用户使用太阳能的可能性,为高层住宅小区的用户提供方便。

4.3 处理小区废弃物

处理小区废弃物时,需要集中对其进行管理,尽量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应用,比如,可以将废弃物制成生活中所需要的沼气等等。为了建设生态住宅,需要增强建筑师的生态意识,建筑师在设计小区时,既要考虑建设过程中的设计方案,也需要充分考虑交房后物业方面的生态管理方案。

5 高层住宅小区设计的方案

建设高层住宅小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空间结构的布局设计,比如,小区的容积率,建筑群的组合形式,每套房子的具体户型等等;第二,高层住宅小区的其它影响因素,比如,日照与通风性等自然环境,用地的形状以及规模等地理环境,周围公园以及山水等休闲环境,周围道路宽度与性质等交通环境,周边学校、超市、医院等公共设施的分布情况等等。

现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较快,城市发展比较迅速,为了解决人与地两者之间的矛盾,必须建设容积率较高的小区,即高层住宅小区。高层住宅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我国在高层住宅的建设方面缺少相应的经验,从而使小区建设方案不够合理,小区设计考虑不够周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为了提高高层住宅的建设质量,我国的建筑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作为新兴的建筑结构,能够节约空间,提高容积率,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在高层住宅的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容积率,此外,还需要考虑小区环境的绿化,室内的布局、停车面积等节能性的相应措施,提高用户的生活质量,为用户创造良好的居住空间。所以,高层住宅小区的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6 结语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住宅小区是我国的主要发展趋势。高层住宅的设计需要协调好建筑、生态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居住环境的同时,避免环境污染,较好的保护城市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斌,邹树兵. 浅谈高层住宅的居住环境设计[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2) .

[2]林朝前. 谈现代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 (16) .

[3]何川, 张雷, 邓嘉萍. 关于高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 城市建筑, 2007, (01)

高层住宅范文11

关键词:高层住宅;必然性;优势;现实问题;发展趋势。

当今中国,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高层住宅成为了房地产的主导项目,十分流行,在市场上也备受购房者的青睐。 “住高层”成为一种崇高身份的象征。高层住宅是现代城市建设人多地少的必然产物。

1、高层住宅发展有其必然性。就我国来说人口的增加与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的短缺的矛盾成为危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是我们所面对的最直接、最急迫解决的问题。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人口密度急剧上升,城市建设扩宽的无穷性和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凸起。从规划建筑学角度来讲有两个指标与此有直接关系,一是建筑密度,一是建筑容积率。住宅高层化无疑是解决这一矛盾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高层住宅具有特别的优势,既适应现代居住生活的要求,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

2、高层住宅具有众多优势。

(1)、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将地面留给草地、树木、营造好的居住环境。高层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绿化率与建筑规划完美的结合,达到合谐统一。巧妙的规划建筑位置,灵活地获取不可多得的美丽景致,产生高楼揽胜的特殊效果。极大地满足人们居家景观的需求,充分体现了现代住宅的人性化理念,使高层腾出更多的空间来布置设计园内的景观效果。而房子则向高空发展,为城市居民寻求更多的生存空间与更好的生存环境,这也是近年来高层逐渐被市民接受的根本原因。

(2)、单体设计高层的独特性。高层的采光、通风、朝向皆佳,户型个性强,立面上多和建筑风格的引用,使市民彻底改变了高层既是筒子楼的印象,漂亮挺拔的立面令多少人回味无穷,设计的不断优化、房型不断的改进使高层的住房率提高不少,使市民购高层房经济上的划算大大提高。一梯两户、三户或两梯三户的高层住宅,增加了私密性,减少了住户之间的相互干扰。高层住宅成为当前和未来住宅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高层既弥补了多层住宅低层潮湿、上下楼不便、视野狭窄的缺陷。高层住宅自身硬件设备上风,上下楼有电梯可代步,将给老、弱、病、残、孕居民上下楼以及居民搬运重物等带来极大利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渐渐亲自感受到在高层住宅生活的舒适惬意。住在高层的居民还可以享受到比多层住户更多的新鲜空气和开阔的视野。

(4)、高层住宅相对于多层住宅科技含量高,满足了现代人追求高品位和获守信息的需要。高层建筑为城市增加现代感、时尚感,科技创新无论在建筑的外观还是内在品质提升方面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的甚至让我们感叹原来现代化生活近在咫尺。

3、高层住宅存在的现实问题。

(1)、高层住宅为业主配套建设了较多的服务场所及配套设施,获得较高的享受质量,也导致了公摊面积较大,整体房价偏高。

(2)、高层住宅必备自身硬件设备,需配置电梯、水泵等,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业主的角度来说,高层住宅物业管理费用较高。

(3)、高层住宅供水系统多采用二次供水,存在贮水污染问题。

高层住宅范文12

关键词:山地高层;建筑设计;设计方案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山地建筑正在成为建筑住宅发展中的一种趋势,但由于山地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山地高层建筑建设较一般高层建筑建设更加困难,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山地施工现场情况,为山地高层建筑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山地高层建筑设计思想

设计师在对山地高层住宅进行设计时,在设计思想上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或趋势:①由于山地所处的自然环境影响,在对山地高层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一定要考虑山地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建筑住宅设计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上应该注意将设计主题与当地山地景观相结合,并且要注意突出山地景观的特色,充分利用山地景观来建设住宅区景观设计,将高层建筑与周围山地景观有机统一起来,建设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②由于山地高层建筑住宅距离市区较远,市区内各种服务基础设施,山地住宅区的居民无法享受,因而在对山地高层住宅进行设计时应该考虑为当地居民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从居住用户角度考虑问题,在设计中要体现人性化设计,强调山地居住区的配套化、便捷性以及舒适程度,并重视山地居住区道路设计,为山地高层住宅区居民出入提供方便;③由于地处山区,在山地高层住宅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注意体现居住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用生态平衡观指导建筑设计,贯彻循环再生原则,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山地高层住宅设计的生态目标;④山地高层建筑设计中,应该将道路系统设计纳入到山地高层住宅设计规划当中,以立体化、多样性的道路系统来凸显山地高层住宅特色。

2 山地高层建筑设计手段

2.1 山地高层住宅设计要与山地地形相结合

设计师在对山地高层住宅进行设计前,应该先对山地地形进行详细调查,山地用地环境是山地高层住宅设计的出发点。为了能够快速获得山地地形相应信息数据,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该对山地总图布局进行编制,将住宅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采用二维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为实现住宅与山地环境的一体化打好基础。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首先应该对建筑选址地区的山地平面构成进行分析,为了维持山体生态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平面构成情况,对施工现场地形进行一定改造。按照地形的高低形成相应台地,体现山地高低变化,使高层住宅符合山地地形。在设计时,高层建筑平面应该随着台地变化而发生变化,使高层建筑之间形成自然过渡状态,丰富山地住宅区空间效果。其次,设计师应该对建筑住宅区中住宅与山体进行剖面设计。在山地住宅中,山体与建筑之间的结合形式常见有两种,一是与等高线平行的结合形式,二是与等高线垂直的结合形式,两种结合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山地高层住宅设计当中。对于不高的山体,采用平行等高线形式会使建筑遮挡山体,因而可采用垂直等高线形式。而对于山体较高的建筑设计,在结合方式的选择上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建筑与山体结合在一起,有必要采取平行等高线形式。

2.2 突出山地高层住宅设计特色

设计师在对山地高层住宅进行设计过程中,为了提升住宅区域品质,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山地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山地地形地貌或地面景物,突出山地高层住宅小区特色。例如,若山地中水源较为丰富,设计师在设计高层住宅时可将主体设为山水生态,并强调住宅区域内的绿化设计,可将绿化设计分为四个系统,分别是公共绿化部分、庭院绿化部分、屋顶绿化部分以及空中花园部分,充分利用山地内水资源,为住户设计一个绿色生态居住环境。同时,由于每个山地高低起伏情况不同,使得台地连接方式也有所不同,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丰富山地高层住宅区域内的空间关系,消除建筑与山地环境,山顶与山腰,室外与室内之间的界限,提升山地高层住宅区域品质。另外,在设计中,设计师还可以利用住宅区内的台地楼梯、台阶、广场等资源形成独特的人流动线,不同山地住宅区的台地不同,其独特人流动线就成为山地高层住宅的设计特色之一。

2.3 强调室内设计与室外设计的统一

在对高层住宅户型和单元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该从小区整体设计风格出发,将总体布局与单元户型设计结合起来,重视空间围合和园林设计,促进小区内居民间的感情交流。同时,在山地高层住宅区域内可设计具有代表性的广场,增强山地高层住宅区的识别性,同时高品质的建筑设计还能够增强小区居民自豪感,提升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提高建筑企业信誉。在室内设计上,设计师还应该注意突出节能环保特色,以使山地高层住宅小区室内设计符合山地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2.4 合理组织山地住宅空间秩序

由于山地占地面积较大,山地高层住宅区域也比一般高层住宅区域要大,对于这种规模较大的小区,设计人员应该重视空间秩序组织建设,将道路交通设计纳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在设计阶段,设计师可以充分利用山地住宅区中的台地和楼梯设计,将人流从住宅区入口广场向住宅区内景观主轴引导,并可在住宅区内的中间台地进行集合广场设计,使人流能够自动分散到住宅区内的各个台地中,避免了人流拥挤和人车冲突问题的出现。同时在对景观路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可以将其与住宅底层架空空间和台地空间结合起来,方便居民行走,使人流和车流交错分开,既能够满足居民对道路交通快捷方便地需求,又能够丰富小区内的步行景观,可谓一举两得。

2.5 结合山体对基面进行设计

建筑基面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基面主要是指主体建筑入口位置和外部空间之间的建筑层面。在对山地高层住宅基面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该注意将其与山体进行结合,由于在山地高层住宅中多是采用架空建筑形式,因而使得建筑基面与建筑底面出现不在同一层面的现象,这时设计师可以对基面进行景观设计,以丰富山地住宅区内的景观。另一方面,由于山地住宅区的建筑并不全在一个平面上,因而每栋建筑都有其自身的建筑基面,设计师可以对每栋建筑基面进行独特设计,同时又要注意基面设计之间的关系,将其统一于整个山地住宅设计当中。另外,由于山地住宅区内台地的存在,使得很多台地也成为建筑基面,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台地之间的联系来增强基面设计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特色的山地高层住宅景观。

3 结 语

由于山地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设计人员在对山地建筑住宅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高层建筑住宅一般设计要求,而且还要考虑住宅周围山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山体维护等方面要求,充分利用山地地貌特性,结合山地特有的地貌和资源,为客户设计一个建筑住宅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居住方案。

参考文献

[1]曾力涵.关于山地高层建筑设计中要点的研讨[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2(09).

[2]李媛,李宏利,邢同和.山地高层住宅造型设计的思索――以威海文峰二街改造项目为例[J].城市建筑,2009(01).

[3]卓刚.我国高层住宅套型设计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04).

[4]李帅,左玉兰.高层住宅小区的规划与建筑设计[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