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3-05-30 10:45:45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范文1

论文关键词:《醉翁亭记》,译者主体性,翻译批评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中国古典散文名篇之一。中国古典散文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这不仅体现在散文的内容上,也体现在文字本身所蕴含的美上。《醉翁亭记》的英译本很多,本文主要对比分析最具代表性的两译本:即杨宪益夫妇和英国著名汉学家Giles 的英译本。

一、从原语文本类型及语言层面

从原语文本类型及语言层面看,二篇译文风格迥异、但各有所长。杨宪益夫妇的译文注重“忠实于原文文本”的原则,语言贴切译者主体性,表词达意方面也是既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又能为西方读者所接受。这样高质量、高水准的译文,千百年来古往今来译者大都望而却步。相比之下,英国汉学家Giles的译文则更注重于传达原文的“雅致”,给人以美的享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他译文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语言文体上,采用逐层脱卸的方法,把所描述的对象由远及近,由外到内,渐进地点出描述的中心对象;在语言风格上运用古典词汇和现代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手段;在韵律中大量使用习语,使得译文有着音乐和诗一般的韵味。例如,二篇译文对亭子周围四季更替不同景致的描绘。

原文: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译者主体性,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杨译文:Then in the course of the four seasons,You find wild flowers burgeoning and blooming with asecret fragrance,the stately trees put on their mantle ofleaves and give a goodly shade,until wind and frost touchall with austerity,the water sinks low and the rocks at thebottom of the stream emerge.

Giles 译文:The wild flowers that exhale their perfume from thedarkness of some shady dell; the luxuriant foliage of the dense forest ofbeautiful trees; the clear frosty wind; and the naked boulders of the lesseningtorrent;—these are the indications of spring,summer,autumn,and winter.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见,杨的译文于属于原文的忠实再现;而Giles 的译文在语言的文体、风格和韵律方面见长,用语地道译者主体性,形象生动巧妙,活灵活现了原文的美感。但他的译文相比于前者,有误译之处。如:

原文: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杨译文:In the distance,densely wooded and possessed of a rugged beauty,is Mt. Langya.

Giles译文:…over which the eye wanders in rapture away to theconfines of Shantung.(琅琊山在滁州而非山东)

译文中还出现多处漏译误译现象,如“水声潺潺”(gurgling)没有译出涓涓流水之声;“酿泉”译作“Wine-Fountain”不如“Brewer's Spring(杨宪益)”、恰当,因为酿泉非泉名(泉名实为让泉),而是酿酒之泉;“云归而岩穴暝”一句“岩穴”漏译;“非丝非竹”误译为“there is no thought of toil or trouble(忘却辛劳和烦恼)”;“颓然乎其间者”翻译成“bald at the top of his head(秃顶)”等等。

二、从非语言层面剖析原因

赖斯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中指出:翻译最初开始于译者对源语文本的理解和阐释。不同的译者对源语的阐释过程一定是不同的。译者对源语文本的解码就从主观上影响了翻译批评。因此译者诠释这个主观因素影响了不同译本的产出。汉学家翟理斯虽然拥有文学天赋,能写非常流畅的英文,但他缺乏哲学家的洞察力。他能够翻译中国的句文,却不能理解和阐释中国思想。对中国文化底蕴的缺乏和文化缺失使他在理解原文上出现了以上等处失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因此译者主体性,在肯定他的音、形、义以及表达方面长处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他译文的不足。因为对古汉语散文的理解,需要译者具有古汉语能力、文化解读能力、同质文化生活经历和审美情趣等。由此可见,典籍英译的主体应该是汉语译者,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由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对所译完的作品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润色和加工。

三、总结

翻译批评有无规律、模式可循。通过以上二篇译文的对比分析,正如赖斯指出:翻译批评既具有潜力又有其局限性。即既要看到语言层面(如语义、词汇、语法和语体)又要看到非语言层面(如语境、主题、时间、地点、源语环境的读者群、源语作者和感知因素 );译本既受到译者的主观因素(如译者诠释、译者个性),又受到非主观因素(如翻译目的、读者群)的制约。因此只有综合考虑各个层面和各项因素,才能提出一个更为客观、合理的翻译批评标准模式。

[参考文献]

[1]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M].上海外语出版社,2004.

[2]贾秋彦.醉心于翻译美文-Herbert A. Giles 的译作《醉翁亭记》赏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宋聚梅.诗情画意秀丽多姿-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J].西江教育论丛,2003,1.

[4]喻海燕.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翟译《醉翁亭记》简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范文2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其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僳东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明年: (2)晦明:

2.翻译句子。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彭城山山势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彭城山的自然景色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亭子取名为“放鹤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喜雨亭(节选)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一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1.解释加线词语。

(1)雨麦于岐山之阳( )

(2)始治官舍( )

(3)是岁之春( )

(4)弥月不雨( )

(5)为亭于堂之北( )

(6)商贾相与歌于市( )

2.文中与“凿池其南”的“南”字同义的词语是( )。

3.在文中找出“以”字的两个不同用法的例句,并分别解释。

例1() 例2()

4.翻译句子。

(1)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官吏相与庆于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哪些句子能看出“喜雨”二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本文中所反映的思想与《醉翁亭记》中表达的有相同之处,那就是()。

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①.第二年 ②昏暗和明朗2.春天和夏天相接替的日子里,繁盛的草木连到天边,秋天和冬天皓月当空或下雪的日子,千里之内同是一种色彩。3.彭城山山冈丘陵四周围合,隐隐约约如一个巨大的环子,只是单单缺了它西边的一面。4.春天和夏天相接替的日子里,繁盛的草木连到天边,秋天和冬天皓月当空或下雪的日子,千里之内同是一种色彩。5.山人有二鹤……故名之曰“放鹤亭”。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范文3

作者简介:张振( 1979―),男,汉族,山东邹城人,济宁学院外语系助教,硕士在读,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摘 要:在过去30多年里,翻译领域形成了多种新兴理论。根茨勒在其著作《当代翻译理论》中研究了五种新的理论,即:翻译工作间、翻译科学、翻译研究、多体系理论和解构。本文在根茨勒观点的基础之上提出翻译本质、语言和跨文化交际领域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翻译研究;价值;解构;系统功能语言学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翻译研究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主要受到弗斯的影响,其主要观点是认为语言是系统的、层级的并通过语言的功能体现;语言的功能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具体说来,“在韩礼德看来,要真正反映语言使用的实际,语言学家需要解决的语言使用的倾向或盖然性(probability)即最为常见的交际模式”(朱永生和严世清,2001:170)。他选择了“做”(do)与“能做”(can do)这一对说法,“能做”指的是“语义潜能”(meaning potential),这种潜能为人类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而“做”则指对这些可能性所作的实际选择,也就是根据语言交际的需要对语义系统所作的选择(朱永生和严世清,2001:164)。莫娜•贝克(Mona Baker)在In Other Words:A Coursebookon Translation一书中对此理论有过评论:“主位―述位区分是以文本为基础的。它的真正价值并非在于解释个别句子的结构,而在于解释了在多个方面如何控制信息的流向问题”(1992:124)。此外卡特福德(1965)也运用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理论对翻译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他的“级转移”应用,以及他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第一次对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的不可译性作了系统的探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二、解构主义与翻译

解构主义主要观点是打破二元对立和罗格斯中心主义,王东风(2007: 7)指出:“解构主义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和哲学思辨,指出人们对于言语(尤其是书写的言语)的解读,由于存在着时间的延迟和空间的差异――德里达称之为‘延异’(Derrida, 1986:120)”。根茨勒在《当代翻译理论》一书中将解构主义翻译观点作了重点介绍。德里达指出:“在一个可能的限度或看似可能的限度内,翻译实践着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不同”(Derrida,1981: 21)。根茨勒(2004:146)认为解构和翻译不可避免的交织在一起使延异在翻译过程中达到极致,更加的显而易见。同时根茨勒指出翻译过程中的确有一些确定的意义但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是语言本身的表达。福柯认为:“事实是,每个作者都是自己的预言创造者。他的作品修正了我们对于过去的看法,同样也修正未来”(Foucault, 1977: 5)。意思是首先翻译的作品将是后来其他作品的比较对象,并且成为权威的对象(根茨勒,2004:149)。根茨勒总结福柯的解构观点指出解构主义将翻译文本联系至现时代(p.153)。

三、价值

综上所述,翻译的本质就是对原作的解构,并且不同版本的翻译一起实现意义潜势。但是,是什么决定了如此多样的翻译结果?我们认为应当是价值。价值,就其在翻译中的作用而言,应当是翻译活动过程中的选择标准,主要由大价值(Value)和小价值(value)构成。所谓大价值就是社会价值,或共享价值。小价值或称个体价值。那么价值究竟如何起作用的呢?价值至少具有两种作用:其一,形成个体的价值观;其二,同时,在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结果的最终形态,即起到筛选过滤的作用。设想一下这样一种情况,有两个理想化的翻译者,他们在翻译同一文本,但得到的目标文本却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翻译就是意义潜势的实现,是多种可能表达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区分译文的优劣。可想而知,对于非理想化的译者则更是如此。关于价值的形成由于篇幅有限和本文的重点所限,不做详细讨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价值的形成与社会学中的“习惯”有关。

另外,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我们确实能区分译文的质量差别。这应当是大价值与小价值之间的矛盾体现。翻译本身是小价值在直接起作用的,这类似于情景语境对于话语的作用,但是经小价值选择的结果并不总是为大价值所认可。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大价值是评定译作的标准。同时应当指出的是,价值具有历史含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对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脍炙人口的名句 “to be or not to be”的朱生豪与王佐良两种不同翻译。

试比较选自《醉翁亭记》的不同翻译: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也。

a.The district of Ch’u is entirely surrounded by hills, and the peaks to the southwest are lothedwith a dense and beautiful growth of trees over which the eye wanders in rapture away to the confines of Shantung. ( by Herbert A. Giles)

b.Thedistrict of Chu is enclosed all around by hills, of which those in the southwest boast the most lively forests and dales. In the distance, densely wooded and possessed of rugged beauty, is Mont Langya. ( by杨宪益)

Chu Zhou is surrounded withmountains. The forests and valleys on the southwestridge are especially beautiful. Lying in the distance, where the trees grow luxuriantly and gracefully, is the Langya Mountain. (by罗经国)

在这三种翻译中除了Herbert Giles的翻译在弄错了滁州的地理位置外,都很优美地译出了原文。但作为译者应当是个杂家,对百科知识都要了解一些,不应出现Herbert Giles的低级错误,所谓“一名之立,旬月踌躇”(严复)翻译时应当细心谨慎。欧阳修在写第一句时删改多次才觉得简洁满意,就译文来看前两者使用了长句,后两者使用了短句。再从文体出发进一步思考,原文是古汉语,而短句则是现代英语的特点。译者在此处出现忠实于原文风格或是忠实于译作风格的矛盾,这里的不同译者所做的选择,则是价值判断的很好体现。

再比较一下另一处的不同翻译: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a. …; while hard by in a nook at a bend in the road stands a kiosque, commonly spoken of as the Old Drunkard’s Arbour. ( by Herbert A. Giles)

b. Rounding a bend you see a hut witha spreading roof hard by the stream, and this is the Roadside Hut of the Old Drunkard. (by杨宪益)

c. The path turns and twists along the mountain ridge, and above the spring rests a pavilionperching aloft like a bird withwings outstretched. This is the Pavilion of the Drunken Old Man.(by罗经国)

四、翻译转移与语步

价值判断并不仅仅局限于小的语言转换,而且涉及较大的语言层级,例如,小句、段落和篇章,我们称之为翻译语步的转换。语步概念借用的是John Swales的体裁分析的一个术语(John Swales,1990)。这本身由于价值和两种语言的不同逻辑决定的(广义的大价值)。简言之,就是信息结构和顺序的安排。英美人写文章的逻辑与汉语不同,往往在形式上一个中心句子,语步比较可以看做是翻译转移在结构上的衍生。试比较: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a.But it was not wine that attracted him to this spot; it was the charming scenery which wine enabled him to enjoy. ( by Herbert A. Giles)

b. He delights less in drinking than in the hills and streams, taking pleasure in them and expressingthe feeling in his heart through drinking.(by杨宪益)

c. The drinker’s heart is not in the cup, but in the mountains and waters. The joy he gets from them is treasured in theheart, and now and then he will express it through wine-drinking.(by罗经国)

例如,汉语语篇在翻译成英语时不仅仅是意义的翻译更是篇章结构的重组,这也是语步的意义所在:

(4) 我常见许多青年的朋友,聪明用功,成绩优异,而语文程度不足以达意,甚至连写一封信亦难得通顺,问其故则曰其兴趣不在语文方面。

――《学问与兴趣》梁实秋

A.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young friends,bright and diligent,do exceedingly well in studies,but they are rather weak in Chinese,even can’t write a smooth Chinese letter.When asked why, they’ll say they are not interested in Chinese.

B.I have come across a great many bright and diligent young friends, who have done exceedingly well in their studies, but are rather weak in Chinese. They cannot even write a letter in correct Chinese. When Iasked then why, they said they were not interest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很显然,B译文更符合英美句式的表达习惯。但对于语步转移还不是明显。试比较:

(5)足球运动员必须能不停地奔跑,有时得用头顶球,撞别人或被别人撞,必须忍受双脚和肌肉的疼痛,所以说,足球运动是一项难度很大的运动。

译文: Soccer is a difficult sport. Aplayer must be able to run steadily without rest. Sometimes a player must hit the ball withhis or her head. Players must be willing to bang into and be banged into by others. They must put up with aching feet and sore muscles.

上述一段文章的英汉对比,尤其是斜体部分的位置不同,很明显地说明了语步转移在翻译过程中的存在,形成了不同的文章结构。

五、结语

本文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解构主义理论试图建立价值模式以解释翻译的本质,然而,价值模式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和验证,价值本身就包含价值判断,关键点在于理论分析在不同层次上的应用。另外,价值是一个透镜、一个框架,用于发现在平常不为人们所注意的深层现象。翻译语步转移借用题材分析的方法以语言学视角进行对比分析,其实质是文化思维差异在翻译过程中的形式上的具体体现,属于价值判断的一个方面。通过语步的对比从而发现译文与原文在信息结构上的差异,为更好的安排译文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on Translation[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1992.

[2]Catford, J.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3]Derrida, J. Positions, trans. Alan Bas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4]Derrida, J. Differance[A]. Adams, H. & Searle, L. (eds.) Critical Theories Since 1965[C] .Tallahassee: University Press Florida,1986.

[5]Fawcett, Peter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Linguistic Theories Explained [M].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1997.

[6]Foucault, Michel Language , Counter-Memory, Practice, trans. Donald F. Bouchard and Sherry Simon[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7.

[7]Genzler,E.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Swales,J.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9]王东风,功能语言学与后解构主义时代的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7, (3).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范文4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作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范文5

关键词:文化与“跨文化”;中西文化;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36-02

文化不仅影响人对事物的认识,而且还能加深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这就是它最大的力量。中西方人群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模式,这是中西方文化之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跨文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文化一直贯彻在其发展过程之中,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元素也将截然不同,而且文化会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地累积,不断地更新,最终会产生自身所独有的文化现象与思维模式。一般情况,在形成思维模式后,通常个体事物会受到忽视,但是会让特殊社会群体里的认知放大,情感的色彩会夹杂在这种态度里面,并且被固化,还不易被扭曲。有时候定式思维是不正确的,因为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只用一种不变的思维是很难应付各种变化的。但需要清楚认识的是,有的时候定式思维又是正确的,虽然只能说是一种经验总结,但是胜算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总之,思维模式影响文化,还影响人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最后就会形成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文化”与“跨文化”

对于“文化”这个概念,胡文仲先生认为“文化”中包括了“软物品”与“实物”,“软物品”是指思想、信条、智慧等事物,“实物”指器械、工具等,它们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并且可以不断传承与更新。胡文仲先生认为“文化”并非天生就有,而是需要在后天的学习中才能获得的,而且行动受到“文化”的指导,“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可以提供解决的方法。

文化因为拥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而具有独特性,不同的价值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在文化的交流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进入中国,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传播得更广更快。所以,在不同的国家、民族与文化间的社会交流也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多与西方人增加交流以加深对他们社会文化的理解。但这并非易事,在面对陌生的文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时,在与他们的交流之中,难免会产生文化上的冲突,这就是“跨文化”语境。

二、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翻译

1.增加对文化差异的了解,让文化优势形成互补。在翻译文学时,不能将文化背景独立在语言之外,要加在文学翻译里面,它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与理解文学。文化背景与文学翻译需要共同作用,才能将语言表达思想与交流情感的功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才能提高欣赏跨文化翻译文学的能力。众所周知,无论哪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发展历程,加深对它们之间差异的了解能够形成优势互补,更加接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会在中西方文化不断增强的交流之中不断加强。

2.加强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文学是一种大众化的综合艺术,它包含了不同的艺术手段。文学不仅能够抒发感情,还能够传播信息,让读者在阅读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然而,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相对薄弱,翻译的作品质量不是很好,并且不够重视翻译工作,也缺乏专业的翻译人才,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时无法保证原汁原味,而本国作品在翻译时也体现不出自身特色,并且不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与阅读习惯。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还会涉及文学审美及审美情绪,但是在翻译时又受到作者与翻译者的限制。如何在翻译时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思,对翻译者的功力来说是一个考验。所以,亟需加强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可以让翻译者深入了解西方的审美观念,增加两者的了解与交流,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3.提高欣赏西方文学作品的能力。在欣赏西方的文学作品时,讲解者具有关键作用。所以,在教授或讲解西方文学作品时,不要仅限于教授外国文学的语法及词汇,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西方语言,加强在跨文化语境中交际的能力。即使不是学生而是普通人在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素养,改变自己的观念,提高对外国文学作品鉴赏的能力。

三、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分析

1.在跨文化语境中寻找中西文化的共融。在国际文化加大交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外国文学,而文学作品的翻译为人们欣赏外国文学作品提供了条件。因此,翻译外国文学的作品面临着更高的挑战。要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第一要在跨文化语境中找到中西文化的共融。在翻译时,不只是简单地将中文与外文之间进行互相翻译,而且要将文学气息带入其中,可以说是用客观审美的态度进行二次创作。

2.在跨文化语境中体现中西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拥有其自身的文化语言与思维方式,因此文学作品都带有很强的民族性或地域特色。在欣赏外国文学作品时,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背景,因为不同的地区与民族看待同一事物的态度是不同的,如此我们就能从根源上对各种理解与见解进行剖析。从文学艺术角度来说,文学作品是一种生动的呈现,有的文学作品单从名称就能体现其民族文化及背景,这是由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决定的。

3.凸显跨文化语境中中西方的传统文化。《黄河绝恋》与《泰坦尼克号》分别属于中国与外国同时期的电影,它们的题材都是以爱情为主,但是它们在文化受众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反响。《泰坦尼克号》的思想性非常深刻,它用人性的光辉让观众折服,但是在奥斯卡评审中,中国的《黄河绝恋》却被淘汰出局,二者是完全相反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西方的传统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泰坦尼克号》之所以能在奥斯卡角逐中获得成功,是因为作品产生的背景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利益驱使下,人与人之间诸多纷争,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漠然与戒备的状态,双方之间缺乏信任及安全感。而《泰坦尼克号》中的爱恰恰温暖了人的内心,让人们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与感人的爱情。这个主题契合了以财富为中心的西方中产阶级的文化价值观,但是中国的价值观中心是自然山水,与西方的价值观是背离的。

总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交流阻碍,最终会由于缺乏共鸣导致作品欣赏受到影响。所以,要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剖析,吸收对方的精华部分,促进文化的双向交流。

参考文献: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范文6

【论文摘要】目前英语是国际旅游的通用语言,在旅游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交流与沟通作用。然而,在英汉两种语言互译过程中存在着误译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由于文化间的差异引起的,并且与语言的文化功能密切相关。

1 旅游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体现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它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内涵,由于文化的差异。

2 旅游英语的词汇特征与文体特征

2.1旅游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旅游英语词汇、句法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表达规律。在世界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旅游英语的对象是国外旅游者,旅游英语不但具有英语语言的基本功能,而且以语言载体的形式传递与旅游活动有关的信息,实现旅游信息交流的功能,体现语言功能,既:表义功能、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旅游英语语言特征主要表现在词汇、语法和修辞上。

2.2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汉语中有些旅游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词汇,词语出现缺失现象,由此应运而生了一些新的旅游英语词汇。中国的人文景观的名称前常用汉语拼音方法给出英语对等词。如:星海公园Xinghai Park,岳阳楼Yueyang Tower等。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古迹、历史传说、典故、民族风情、宗教信仰和思维模式等因其文化内涵需要解释性词语加以说明,有时不可避免地需要音译,音译是外国人和中国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古迹、历史传说、典故、民族风情、宗教信仰和思维模式等的认同,在音译后加注一些解释说明,对音译主体的具体特殊涵义、地名、人名以及历史文化的渊源加入解释性词语,使游客更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如:“醉翁亭”中的“醉翁”是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3 旅游英语翻译的差错

3.1本族语干扰这类差错主要是由于本族语与目的语在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上的差异而使目的语在这两个层面上本族语化所致,多见于非目的语专业的学生或初学者。如:请让我作个自我介绍。(Now allow me say something about myself.)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这里的“to”为介词,后须接动名词短语;“say”前须加不定式符号“to”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

3.2认知水平指学生对目的语在语言的直义(denotation)、含义(implication)、运用规则等方面理解及掌握的质量优劣及程度的高低,这往往受到语言学习者智力水平、精神状态、身体及记忆力的好坏、学习兴趣与动机以及学习的勤奋程度等诸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我将尽力使你们玩得愉快。(I′ll try my best to make you have a pleasant day.)此处“day”是一个具体的时间概念,应改为“stay”,这才符合言语者的真实意图。但若游客在某胜地所呆时间的确为一天,这则是一个正确的表达,这便叫“歪打正着”,言语者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3.3思维差异这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所致,不用说目的语的初学者,甚至外语习得水平较高的非本族语人士也会犯此类错误。

三天的时间很短暂,这次旅行即将结束。Three days are so short. Now we are going to finish thetrip.(误);Three days is so short. Now we are going to finishthe trip.(正)。

3.4过度概括意为学习者过度地扩充了目的语某一规则的使用范围。这类错误最典型地表现在句子成分的残缺上。如:桂林地处华南亚热带,享有风光甲天下的美誉。(Guilin in subtropical South China with the reputation of having the country’s most beautiful scenery.)这一例最大的规则错误是无述谓。其中,句子结构杂揉、冗长、啰嗦等毛病。这些错误可能均受母族的语法体系的干扰,但主要是将介词、分词的语法功能扩充成述谓所致。

4 旅游英语翻译策略

为了加强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外国旅游者对我国民族文化的理解,更直观、准确地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与沟通,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进行文字的转换与文化的播迁。

4.1直译、加注和释义采取直译加注其背景知识和解释原文含义,避免损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联想意义,如:叶公好龙Lord Ye’s love of dragons ( Lord Ye was do fond of dragons that he adorned his whole palace with drawing and carvings of them 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affec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 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范文7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文言文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扇窗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文言文教学往往成为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难点。因此学生所使用的白话文的文法、句法,都与文言文的表达方式相处甚远。为了提高学生在中考语文测试中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文从中考文言文试题类型出发,分析行之有效的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及技巧。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掌握中考文言文考什么

很多学生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最畏惧的就是文言文的测试内容,由于对文言文的字、词、句掌握不够,导致对文言文语篇理解的障碍。因此,要提高初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就得有针对性地从试题结构出发,了解中考语文测试中到底考哪些知识点。

1.理解重点实词的含义。对文言实词的考查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一些较特别的词的用法,如通假字、典型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性活用等现象;其次是一些虽不特殊却很重要的实词,如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仍在使用的实词和书下注释中的实词。

2.句子翻译。这是文言考查的必备项目,注意以下总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的步骤:解词、串意、顺意。具体办法:增(增补省略部分)、删(无意义的虚词不译)、留(古今相同的词保留不变)、调(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或调整语序),有关内容下文将做详细的分析介绍。

3.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这里所要考查考生对文言文语段及文章的整体理解及感知。

4.挖掘文段的现实意义和具有文化底蕴的名句。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式、语篇掌握是否充分,体现“反思”及“应用”的特点,是综合性较强而又是中考必备的考试项目。

二、有的放矢――提高初中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的有效方法

1.第一关――通假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做好文言文阅读理解的题目,就得从最基础的“字”出发。在古汉语中,常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些通用的别字,这种现象称为“通假”,所使用的字称为“通假字”。通假字也称“通借字”。比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原本应当是“慧”。

为什么要说这是通假现象呢?因为在原句中,“惠”应当作“聪明”解,而“惠”本身却是“仁爱”的意思,这就错把“慧”写成“惠”了。通假字实际上就是别字现象,古人把已有的正字写成别字,或是本无这个正字,只得借用别字来代替。

还有一些在某一种意义上先后产生的形体不同的字称作古今字,其中有增加义符产生区别他字的,如“直”和“值”、“莫”和“暮”、“取”和“娶”(前一字是古字,后一字是今字);也有更换义符的,如“被”和“披”、“说”和“悦”;还有更换声符的,如“景”和“影”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这一类型的通假字加以归类与总结,从而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通过字音、字形、字义来识别通假字的意思。

2.第二关――词类问题。中考语文测试中,考划词类问题的,主要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动用法和被动用法以及文言虚词的运用,以下就以在中考试题中经常考到的“而”这一连词,表示的不同关系做一些总结:

(1)表示递进关系,可以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例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2)表示承接关系,一般可以译作“就”“接着”,也可以不译,例如:

①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3)表示转折关系,可以译作“但是”“可是”“却”,例如: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④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

(4)表示修饰关系,可以译为“地”“着”,或不译,例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5)表示并列关系,一般来说是不译的,有时可译为“又”,例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3.第三关――句式问题。文言句式一般可以分为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和倒装句这四大类,以下针对倒装句式进行详细探讨。

倒装句也称倒置句,是作者为了达到强调的目的而有意把句子移位的一种句式,如刘禹锡《陋室铭》:“孔子曰:何陋之有?”按正常的句子排列应为“有何陋?”再如《愚公移山》中的“甚矣,汝之不惠”。

像常见的谓语前置句,就是把谓语放在主语之前,有明显的强调意味。“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又如宾语前置句:“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没有这样的人,我与谁一起呢?

三、小结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范文8

关键词:兴趣;情境;参与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90-1

从教十几年,和文言文也较了十几年的劲,从充满童趣的《幼时记趣》到彰显中华文化的《活板》以及一片赤诚之心的《出师表》,篇幅越来越长,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看到古文就头疼,懵懂如学另外一门外语。

那么,学生为什么会害怕文言文,远离它呢?经过多年观察、实践,我总结出如下几点:

1.老师教授文言文的方法单一,学生缺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的教学,大多数老师都是先解决重点实词、虚词,再翻译全文,然后就是课文内容的理解,最后用大量的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虽然学生记住了,但这是硬生生塞进去的。就如鲁迅儿时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般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对文言文有一种排斥感。越到高年级,越有抵触情绪,对文言文教学十分不利。

2.学生离开了文言文运用的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交流不会刻意用文言表达,觉得那是比较迂腐的表现。就如孔乙己的“多乎哉?不多也”,只能引起他人的一阵哄笑而已。同时在教学课堂中,我们老师也可能会忽视经典语句在不同情境下活用的特殊性。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老师经常把它形容为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的表现,并把它理解为“别有用心”。但是,此时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醉翁亭记》中就不宜这样理解。其实,文言文的运用,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品位。由于学生文化素质的限制,学生倒是对新兴简单的网络语言情有独钟,而对文言文的(运用)置之不理。

3.学生离开了理解文言文的情境

学生在理解文言文的时候往往将单独的字、词拿出来理解,比较生硬地按照教参来翻译,很少有就全文的情境来翻译的。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问妻、妾、客同样一个问题,“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语意相同但句式不同,文字略有变化,却表达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和不同心理。学生理解上文,往往一上来就与文字、句式较劲,然后急着回答老师“语气为何不同的原因”的问题,而不在具体故事情境中体会。这样,文言文理解肤浅呆板、不深刻形象,掌握急促草草、不稳当牢固。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喜欢文言文,营造文言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才能避免文言文学习的枯燥,引导他们领悟作品的内涵。例如:在学习《陋室铭》的时候,我先给学生讲了刘禹锡被贬以后,当地知县如何排挤他,而且我故意给学生演绎了一下知县当时的嘴脸,以及刘禹锡的无奈,得知作者在半年之内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简陋,之后我们一起讨论了“陋室不陋”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泼,学习效果很好。如果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没有兴趣,不去参与讨论分析,他们的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太好。

二、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

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我们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来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例如:学习《出师表》时,我们可以播放电视《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一段剧情,在质朴无华的言辞中,让学生感受诸葛亮的肺腑真情;在感人至深的情境中,让学生形象地体味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志趣、临危受命的忠诚。学习《口技》时,我们可以展现相声中出色的口技表演,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神奇与真实,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如果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缺乏形象,学习印象就可能不会深刻。

三、通过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有效的活动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寻求答案。活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编演课本剧、小辩论、朗诵比赛、诗画作品展,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将文言文改编为他们喜欢的歌曲。例如我在讲解《陋室铭》的时候,给同学展示了《学生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学生看过之后,反响强烈,纷纷模仿,把身边一些常见的社会现象也编成了“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范文9

一。选材特点

在这15套课内课外对比阅读试题中,课内的选文《曹刿论战》引用4次,《岳阳楼记》3次,《马说》2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陈太丘与友期》、《三峡》、《答谢中书书》、《醉翁亭记》各引用1次。由此看来,课内选文主要来源于《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50篇背诵的古诗文中。而课外的选文,如河北省: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楚人济④泓而来。有司⑤复曰:“请迨⑥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⑦,未毕陈⑧,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注释]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由此看来,课外的选文往往与课内选文有着某方面的紧密联系,如事件相类似或形成对比,选用课外内容对课内出现的人物进行补充、对课内表明的观点进行佐证等。再如《岳阳楼记》,湖北黄冈选用了《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的选文来补充,河南省选用了范仲淹的有关事件来拓展。而《曹刿论战》,江苏盐城与河北省的课外选文如出一辙,江苏常州选用了讲述岳飞治军的成功经验的课外选文,山东滨州选用了齐桓公与管仲关于治国的一段对话做阅读材料。

二。考查内容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的考查内容,从考点上来说,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节奏划分。如四川南充,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舜发于畎亩之中。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将主语和谓语进行节奏的划分即可。

(2)字词解释。如山东临沂,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①沿溯阻绝。②或王命急宣。③不以疾也。④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前三个词语来自于课内选文,对于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平时就应注意积累,“绝”在句中的意思是“断”;“或”在古代常用义有“有时”和“有人”,在句中是“有时”;“疾”是一个古今异义词,意思为“快”。第四个词语来自于课外选文,我们可采用关联法解释,即联系这个词语在课内文言文中出现的意思来解释,如可联系《桃花源记》中的“悉如外人”中的“悉”,意为“全,都”。

(3)句子翻译。如湖北黄冈,翻译下面各句:①噫!微斯人,吾谁与归?②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第①题来自于课内,要注意句中关键性词语“微”“斯”“归”的意思,同时这是个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应将宾语调回到原位来翻译: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第②题来自于课外,翻译时一要注意关键性词语“自”“谪”“辞”“色”的意思,尤其是“见”,是个通假字,通“现”,二要翻译时注意句式的特点,这是个省略句,翻译时要加上主语:(滕子京)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范文10

【关键词】语文;文言文;技巧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行文对仗华美,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文种之一。但是长久以来,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但是,多数初中生的文言文学习情况令人不安,很多学生对文言文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感觉枯燥乏味。这其中有文言文本身特点的关系,但也与我们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以逐字逐句的串讲为主,让学生记笔记、背考点。这样“填鸭式”的课堂,固然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但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升很不利。

在文言文教学中,一些现代文教学中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被我们所借鉴,如引入课堂竞争机制,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等,以此来活跃语文课堂。下文以人教版语文初二教材文言文为例,论述该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把全班四十名学生分为八个小组,将整个课堂教学分为预习、展示和拓展巩固三个部分。

一、预习课

以初二年级下册《岳阳楼记》为例,要求学生预习三项内容:

1.基本知识

(1)一词多义:夫、观、极、去、开、或。要求找出例句并解释该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2)古今异义:找出下列例句中古今异义的词:气象万千、微斯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横无际涯、浊浪排空、予观夫巴陵胜状。

(3)通假字:找出属于作文以记之、百废具兴两句的通假字并解释。

(4)了解词类活用:百废具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5)分析特殊句式: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多会于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用简要语言阐述文章内容。

2.认真思考下列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1)为什么开头第一句就提出“谪守”?而不写“出守”?范仲淹这不是使老友难堪吗?为什么?

(2)接下来写滕子京的政绩,有什么用意?能否删去?

(3)这第一段话写什么?在全篇起什么作用?

(4)第二段从那些方面写洞庭湖景色?

(5)“气象万千”一句有什么特殊的作用?既然是写景,为什么写的如此少?

(6)“前人之述备矣”一句什么作用?与第一段哪一句呼应?

3.根据课文注释,用当代汉语翻译文章,并在小组内讨论

以上三项任务提前两天打印并散发给学生,要求组长把第一项内容中的六条部分分派给本组成员,建议学生通过工具书查找,并在预习课上讨论。后两项内容可在课堂上讨论,在展示课上以抢答方式检验预习效果。

二、展示课

课时开始前要求值日学生做好优秀个人和小组加分统计的准备工作,回答正确、有新意的答案通过加分予以鼓励。课堂抢答积极活跃的个人和小组可以获得加分和表扬。

进行展示课教学时应时刻遵循下列的原则:

1.设计有趣导语,引起学生的兴趣

展示课开头的导语不仅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例如《马说》一文设置成这样的导语:“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人才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报负,甚至被扼杀,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另一方面,人才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才能用在什么地方、为谁所用也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大问题。韩愈的两篇短文论述了上述两个问题,他的见解和主张值得我们深思。

2.营造和谐、轻松、有活力而又充满竞争的课堂氛围

展示课需要老师的评价和引导,需要学生踊跃参与。展示课的活动过程是:①课前让组长抽签,分配展示任务。②展示前应范读课文,以求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③各组展示预习结果,接受其他同学的评价。④由学生翻译全文。课堂口头翻译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全文要点的关键。翻译课文遵循这样的方法:首先,翻译课文只能结合课本注释进行。其次,用接龙的方法,先由一位同学打头,其他人聆听,谁如发现有译的不准确的地方,马上站起来指出,并接着译下去。再次,翻译课文视文章长短选出一至三名优胜者予以加分。设计抢答题,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后抢答。抢答题要紧扣文章的主题、重点、难点,还要有梯度,有引领性。例如《醉翁亭记》——作者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有何特色?《醉翁亭记》——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三、拓展巩固课

拓展巩固课不是单纯的复习课,也不是简单的练习课。预习课和展示课以学生活动为主,本节课则更注重教师引导。

(1)带着激情上课。因为激情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对你所教学科产生浓厚兴趣。以教师投入课堂教学展现的激情,感召学生学习的渴求之情;以教师用心对教育的事业追求,焕发学生的终身学习热情。拓展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我讲到了词的发展史,引出“词家三李”、“济南二安”;对比宋词两大流派代表词人,又引出本册课本中李清照的词,再谈苏轼的个人命运和本词的写作背景。学生在下面有的奋笔疾书,有的托腮入神。教师的激情有助于学生产生浓郁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必会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使自己的人格和精神得到塑造和升华。

(2)运用灵活多样的手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实践中创造,让每个学生的智、情、意、行协调和谐地发展,发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爱好,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如编演课本剧、故事会、背诵比赛等创设教学情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让他们能欣赏到文言文的言简意丰的美妙。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我安排学生编课本剧。同学们活灵活现的表演激起课堂气氛,在表演中学生领略了本文强调守礼重信的品格。教学《孙权劝学》,我引导学生回顾了《三国演义》中的孙权、吕蒙、鲁肃等人的形象,与本文人物形象进行对比,也促进了学生去阅读古典名著。

(3)指导背诵。朗诵和背诵人们从文言文学习的实际过程中总结出的好方法和好经验。背诵是我国语文学习上的优良传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背诵不是死背,而是巧背。向学生推荐一些记忆方法,线索法:背《桃花源记》把握渔人的行踪线索;化整为零法,即连句成段,连段成篇,适宜较长的篇幅如《岳阳楼记》。如:情景法。背《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段,邹忌与妻、妾、客三人的问答,可让学生通过课本剧表演再现情景。

总之,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多注意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从兴趣入手,创新教学思维,探索教学模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庆霞.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对策[J].科学教育家, 2008, 4

[2]卢永萍.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J].青海教育, 2008, 1

[3]韩有莲.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9, 3: 181-77

[4]孙玲娟.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1(3)

[5]陈德勤.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J].中华活页文选 (教师),2009 (6): 48-50

[6]陈晓桦.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比较及优化[J].苏州大学.考试q:t,2012 年第 43, 2008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范文11

“原来”、“从来”、“连连”三组时间副词研究

当代台湾小说在大陆传播的动力机制

周扬接受俄苏文学批评的三个维度及反思

泰戈尔潮在中国

全球化语境中的汉语批评(八人谈)

小说上海(1976—2004):世俗意识的承传与嬗变

国外濒危语言研究概述

近二十年我国濒危语言研究述评

母语与母语教育

两周金文中的无指代词

全国高自考教材《古代汉语》中若干知识点献疑

《周易》兼语句浅说

无政府主义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安徽宿松方言的事态助词“在”

解辖域化——德勒兹后结构主义诗学研究(之二)

身体的解放与规训——中国现代文学身体意识论

对中文泰戈尔传记文学的再思考

东西方比较文学史写作刍议

从《名媛诗话》看家庭对清代才媛的影响

学者介绍

关于《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研制及公开征求意见的相关问题

专家笔谈:关于《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及相关问题的讨论

汉字改革的方针必须坚持——驳繁体汉字优越论

武汉大学中国语情监测与研究中心成立《中国语情》简报正式创刊

小森阳一对夏目漱石的再阐释——以夏目漱石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为中心

从汉诗看中国节日习俗对日本的影响

“反讽”与“调侃”——对海明威小说的叙述语式分析

佛教在中国和日本早期的传播与适应之文化比较

节日风俗与戏曲文化

言论自由的守护神——胡适——在武汉大学文学院学生某社团的演说

现代汉语诗歌创作的两难处境——从胡适的《答梅觐庄》谈开去

废名对胡适新诗理论的反拨与超越

中国传统美学之自由创新精神

“穷而后工”说的展开

才女的重担:李清照《词论》中的思想与早期对她的评论(下)

《醉翁亭记》的石刻传播效应

沈祖棻先生词学观念探视

中古汉语表序法

从“传播”到“交流”——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基本模式的选择

《独腿旅行的人》与对赫塔·米勒小说的非政治性阐释

西方消费理论视野中的粉丝文化研究

植根于民族性的经典移建——论《雷雨》对《群鬼》的超越

论武檄的内容元素及其理念底蕴——以《文选》陈琳檄为中心

八股文体式辨微

从《文选》等看《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以对“《儒林外史》和魏晋六朝文学”之命题的辨析为中心

从三次会话看宝黛钗的爱情纠葛

古诗十九首的诗学主题及诗学史意义

经学视野下的诗史相通——以“《诗》亡然后《春秋》作”为例

试论谢榛的“诗能剥皮说”

电影与戏剧的时间性异同比较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范文12

一、激发兴趣

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累足够的文言知识。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我们可以通过同学们看过的影视剧《水浒传》、《西游记》等等,激发他们读原著的热情,尤其从激发他们读浅易白话小说开始,逐步扩大阅读范围(这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并且组织学生到学校阅览室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文言文的美,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言文的词汇,把学习文言文变为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行动。例如,教《扁鹊见蔡桓公》时,就可以先让学生课前预习“病入膏肓”、“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三个成语,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谁“病入膏肓”?为什么“病入膏肓”?怎样防止?三个成语串联整篇课文的情节,必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纵观教材中的文言文本,大多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读、去悟。老师指导好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就如一塘春水,时时泛起闪光的水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从自己的动脑、动口、动手中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增强了活力,养成了习惯。文言文教学也就因此活起来了。

二、强化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言文的丰富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初中的文言文大多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学生较易上口,读之有味。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就能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文言的一些语言规律,体味文言特有的语言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

在朗读和背诵中,学生还会深刻感受到文章的形式美和语言美。如朗读《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时,文章中那些整齐的格式、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和高远的立意,一定会使读者陶醉。而文章中的这种美唯有读出来才会有深切的感受。诵读可以说是一种思想熏陶,一种精神享受,一种情操感染,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如果有条件能配上恰当的音乐,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而且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能逐渐领会文章的大意。

三、重视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光学不积累,能力如何提高?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学过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文的一些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的用法进行归类总结,逐渐使知识系统化,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让学生养成摘录的习惯,把一些名句、重点句做成卡片的形式,加强记忆,学以致用。

四、授人以渔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教会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

1.译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我认为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五个字“留、删、调、补、换”,留:年号、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补:省略句中省略的主语或谓语;删:删去不译的词,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

2.思

常言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的课堂如一潭死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只有指导学生自读,自思,他们才能以自己之力,了解自己生疏的文言文,以至进入文言文所反映的历史生活中去,真正做学习的主体。

3.评

所谓“评”,就是对课文的思想观点进行评价,目的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批判能力。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绝大多数是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华,值得借鉴。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和作者本身的思想局限,在文章中难免有一些消极因素,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课文进行鉴赏、辨别、分析、批判,做到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