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单曲循环

单曲循环

时间:2023-05-30 10:45:45

单曲循环

第1篇

她们说“天呐,这得多执著才能把一首歌曲听得这么折腾,拜托了赶紧下一首吧”!

你会不会也像我一样?听到一首喜欢的歌曲,少不了欢喜,像寻到宝一样的欢畅,然后无尽的循环,照她们的话说就是听到都想吐了,可是你却还在百听不厌,把循环当做一种习惯。

听说,一首歌都会有一个故事,是不是这样呢?刚好那一首歌与当时的心情相符,旋律与意境合拍,所以才会在一听到的时候感觉就对了,它就是你要找的,仿佛就是为了你而存在一样。

一次偶然,在街角听到一首正在播放着的音乐,可是又属于匆匆而过的那时候,声源也不稳定,所以就很拼命地记住那一瞬间旋律,抓住一个关键词,想着回去搜索,是什么歌曲,从此就惦记上了。最要命的是找不出来,网页搜词,音乐搜歌曲,还按属性去找、电台啊还是校园啊等等,还跑去一首一首地去试听最近热歌,都不对,这样过去了很久,又在教学楼里听到有人播放,就那么着急地跑出去听,问了一下,可把它的名儿找着了,忍不住大笑,又被笑,你就这点追求了。

那么辛苦地寻找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也不是非得说是执著到几乎偏狂了,那么多风格的歌曲,有一首属于自己喜欢的,同时能够唱出心声,表达感情的,是很不容易的,遇到了所以庆幸。

单曲循环,一种心情一段心事,就剩那一点执念了,仅仅是想要守住它。

第2篇

报到之后,由龙锐、王梅梅两位负责人给我们作了总体安排,然后全副武装的我们就各就其位上岗了。

首先,我们只是做些场所及接待点的布置等准备工作,完毕后,我们就去车站或机场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两先”代表们。

布置场所这些东搬西放的琐碎小事有些令人疲惫的,原以为布置完后,这一天我们的工作就可以到此结束。没想到这时我们的工作才真正开始。

代表还没有到,我们要提前到站去等候。从住所贵铝宾馆到火车站有很长的颠簸路途,到了火车站还要长时间等待。火车站人来人往,是个繁杂喧闹的地方,虽然是爽爽的贵阳但中午还是会让人觉得热,这些都会让人很烦躁。但是我们穿着这样一身醒目的装扮,这身服装并非单纯代表自己,它还代表着我们学校的形象,更代表着我们贵州的形象。所以,不管多累,多疲惫,多辛苦,多烦躁,我们都必须随时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微笑,以十二分饱满的热情去对待我们所做的事。我们告诉自己,一定不能给贵州抹黑丢脸,要让外省远道而来的代表感觉到我们的热情给他带来的丝丝清凉慰藉,让他们对贵州留下一个完美的第一印象。

晚上11点,一天的工作告一段落,拖着疲惫身体,终于能够安稳躺下了。虽然有些疲惫,但这一天过得充实,我们的热情和微笑换取了来宾的快乐,而我们也和他们一样同样快乐,甚至比他们更快乐。

9月9日凌晨3点,我从睡梦中被叫醒了,有代表要到了,我们要提前去迎接。我真的还没有休息够,无论我怎么努力我的眼睛还是睁不开,我再也坚持不住了,我告诉同伴:就让我在车上打个盹吧,到站了记得叫醒我。半夜的车站和中午的车站就是阴阳两极,没有半个人影,一点不喧闹嘈杂,很凄清,如果没有那些路灯所发出的光亮能让人感到一点点温暖和安全,我真的忍不住想要逃。这时我胸前佩戴的志愿者证被一阵风吹起摇曳着,我晃眼看见有我名字和照片的志愿者证,“志愿者,加油!”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要用我的热情和微笑带给别人快乐。

早上6点我们又单曲循环似的开始继续着这一天的工作。

9月10日,我们接待代表团到生态国际会议中心会见党和国家领导人,然后接代表团到奥体中心体育馆观看及参加运动会的开幕式,回到宾馆后再布置会场,不知不觉又到11日凌晨3点才结束。

其实,我作为陪同团志愿者真的很幸运,我能和那些代表一起走进了奥体中心体育馆坐在观众席上在现场观看九运会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大家各奔东西,一不留神有些代表就和团队走散了,辨别不清方向,找不到来时坐的车了。那天奥体中心有几百辆一样的车停在一起,我们先找到我们的停车地点,再去把走散的代表一个个接回到车上,大家都有些等不及了,可我数来数去名单上还有两个代表没有到,打电话也没有人接听。我只好请大家再耐心等待,一边不停的打电话。

半个小时过去了,他们依然没有来也没有接电话,大家终于还是按捺不住了:“不等他们了,司机开车走了,把他们两个留在这里,不要管他们了……”也有其他志愿者看见这里的情况了,她们七嘴八舌帮我解围,“这是我的职责,大家一个不少的来就要一个不少的回去,请大家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大家又安静了,继续等待着。终于有人接听了,原来他们早已回去了,但是在不清楚他们去向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等,因为一个都不能少。

虽然每天都是日复一日、单曲循环、机械似的重复着这些事情,但是我们依然还是那样热情保持着微笑。

第3篇

目前播放作品时可以添加多首进行连续播放,默认的播放模式为“顺序播放”。如果想改变播放模式,可以在播放歌曲时点击动态页播放条上的“播放列表”入口,展开后通过左上角的按钮切换轻松切换“单曲循 环”和“随机播放”。

1、用户播放音乐然后返回动态。

2、点击真正播放的按钮点击切换播模式。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看着书,做着功课,

害怕时间会不够。

坐在电脑前,

时间可是贬值。

听着从早上一直听到现在的歌,

唯一醉心的话

我在想为什么我们会分手!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那个理智的自己和自己分手了!

心智早就不属于自己的!

否则,

怎么会坐在电脑前无所事事地做了半个钟。

一个人,

第5篇

关键词  循环水泵 最小二乘法 拟合曲线 系统工况  一 引言

热水供热系统工程热用户、热网和热源及循环;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为了使投运的循环水泵能在高效区工作,而又使循环水量符合需要值,不致产生严重的水力和热力失调现象,必须分析循环水泵(单台或多台)在系统中运行的工作状况。从而寻求与系统相匹配的循环水泵,使其尽可能地"满负荷、高效率"运行。

采用作图地和差值法来确定水泵的性能参数及工作点选择相匹配的水泵,准确性差,而且比较麻烦;因此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采暖循环水泵的性能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再来讨论循环水泵的工作状况。

二 循环水泵曲线拟合

本文主要用最小二乘法以多项式进行曲线拟合来求循环水泵性能曲线方程。其基本思想是:通过误差分析建立误差方程:在误差值最小的条件下,导出相应的正规方程组;通过求解正规方程组(线性代数方程组),得到回归系数(最小二乘估计),从而建立起曲线拟合的多项式。

从水泵性能曲线图可看出其性能曲线H-G、N-G、η-G近似于抛物线,故用三次回归曲线对测试数据进行消耗性能回归曲线方程如下:

(1)

(2)

(3)

式中:G--水泵流量,m3/h;

H--水泵扬程,mH2O

η--水泵效率,%

N--水泵轴功率,kW。

对水泵的G-H特性曲线采用最小二乘法,按(1)式拟合求得。回归系数A1、A2、A3和H0可按正规方程组

(4)

求得,其中n≥4

对水泵的N-G特性曲线,按

(5)

拟合求得。

回归系数B1、B2、B3、B4按正规方程组计算。

(6)

k=0,1,2,…,n;

n≤5-7,m≥n+1

而水泵的G-η曲线可按下式计算:

(7)

其它符号同前[1][2]。

由最小二乘原理可得三次回归曲线正规方程组,求解该方程组,即可确定上三个方程的系数,从而确定H-G、η-G、N-G回归曲线方程。为此笔者编出了确定水泵性能回归曲线方程的计算程序。

三 应用研究[3]

前面介绍了用数值法求解的水泵性能拟合曲线方程,知道了该方程便可以很方便的知晓水泵的运行情况。如果再给定管路特性曲线方程,对它们联立求解,求出工作点,得到工作点的流量和扬程,从而可以与实际管路的总流量和总阻力进行比较,来分析系统水力工况,得出水泵的匹配情况,确定水力失调的解决办法。本文将给出实例加以全面分析。

1.系统概况

已知某供暖系统,建筑面为9万m2。概算热负荷为5.2MW,整个系统总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网路散热和漏损系数K取1.05,流量附加系数Φ取1.2。其供暖半径L为500m,比摩阻R取70Pa/m,局部阻力相对沿程损失的比例百分数取a为0.3,热源内部阻力Hr取10×104Pa,用户系统阻力Hr取10×104Pa,裕量系数K值取1.15。℃

由上述条件求得该系统实际管路中G为225.4m3/h,H为22.7mH2O;从而管路特性曲线方程为H=S G2=4.4 G2Pa=4.48×104G2 mH2O。

2.系统工况分析

(1)单台水泵运行的循环水泵为2000RXL-24型号水泵。此种水泵属于RXL系列,RXL系列水泵由哈尔滨市第二水泵厂生产,具有大流量、低扬程、上功率、节能的特点,较适于作采暖循环水泵,在实际工程上用的比较多。本文拟采用该在提供的RXL系列水泵200RXL-24样机的实验数据[4]。

根据计算程序和实验数据求得顺归曲线方程:

H=24.73+3.29×10-2G-6.21×10-5G2-3.09×10-7G3

又已知管路特性曲线方程:

H=4.48×10-4G2

联立上两式可以求出水泵工作点,为此笔者编写了求解工作点的程序,便于求得流量和扬程。

G=236.4m3/h,H=25.00mH2O

同理可得:

N=1.33×10-1+1.87×10-1G-6.55×10-4G2+9.88×10-7G3

η=1.83×10-1+7.79×10-1G-2.33×10-3G2+1.82×10-6G3

于是求出当G=236.38 m3/h时,

N=20.7KW,η=78.3%。

由于实际管路中的G为225.4 m3/h,H为22.7 mH2O,单台200RXL-24型号水泵工作点的流量和扬程均大于系统管路中的实际流量和扬程,因此满足该系统的要求。

(2)两台水泵并联运行

要想增大流量来满足系统需要,可采用水泵并联的形式。若水泵并联则有扬程相等流量相加,带入程序很容易求得两并联水泵并联的性能回归曲线方程:

H=24.73+1.65×10-2G-1.55×10-5G2-3.86×10-8G3

(8)

N=2.67×10-1+1.87×10-1G-3.27×10-4G2+2.47×10-7G3

(9)

η=1.83×10-1+3.89×10-1G-5.82×10-4G2+2.28×10-7G3

(10)

现已知管路特性曲线:

H=4.48×10-4G2

与(8)式联立求解得:G=123.4 m3/h,H=27.3 mH2O

于是有:N=30.1KW,η=64.3%。

此时单台水泵运行的工作点参数分别为

G=123.4 m3/h,H=27.3 mH2O,N=15.0KW, η=64.3%。

从上文中的数据得知,并联两台同型号的200RXL-24型水泵可在流量和扬程上满足系统要求,可是如果和单台200RXL-24型水泵比较可看出效率将有所下降。并联水泵可实现运行费用降低,造成成本投资增加,因此我们在选择循环水泵时要时刻关注经济效益,全面衡量是采用并联形式,还是只通过改变水泵型号来采用单台水泵运行的方式。

(3)三台水泵并联运行

现在再来看看三台水泵并联的情况。

同理,水泵并联则有扬程相等流量相加,带到程序后很容易求得三台并联水泵并联的性能回归曲方程:

H=25.99+1.07×10-2G-6.13×10-6G2-1.18×10-8G3

(11)

N=4.00×10-1+1.87×10-1G-2.18×10-4G2+1.10×10-7G3

(12)

η=1.83×10-1+2.60×10-1G-2.59×10-4G2+6.75×10-8G3

(13)

现已知管路特性曲线:

H=4.48×10-4G2

与(11)式联立求解得:G=250.6 m3/h,H=28.1mH2O

于是有:N=35.0KW,η=53.2%。

此时单台水泵运行的工作点参数分别为

G=81.5 m3/h,H=28.1 mH2O,N=11.7KW, η=53.2%。

于是可行循环水泵运行参数,见下表1:

循环水泵并联运行参数对比表

第6篇

关键词:图解法;等寿命曲线;S-N曲线;循环应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191-02

一、前言

如图1所示,材料的疲劳性能作用的循环应力S与到破坏时的寿命N之间的关系描述,即S-N曲线。该曲线的获得需进行材料疲劳性能试验,即采用标准试件(通常为7~10件),在给定平均应力S下,施加不同的应力范围S(为(σ+σ)/2),进行疲劳试验,记录相应的寿命N,由此可得到图示S-N曲线。

实际工程中,载荷往往是变化的,不同的平均应力S情况下,将对应不同S-N曲线,即材料的S-N曲线簇。为此,根据S-N曲线簇可通过插值计算得到变幅疲劳作用下材料的疲劳寿命,该方法既费时又费力,综合成本太高。

为此,有学者提出了基于等寿命曲线的材料疲劳寿命估算方法,该方法仅依据一条已知Sm水平的S-N曲线,根据Goodman、Grber等等寿命模型,可推算出各种载荷谱作用下的材料的疲劳寿命值N,极大的节省了试验成本,是目前运用较为常用的变幅疲劳设计计算方法[1-4]。

但是,目前关于此方法的介绍,教材中往往就是简单的介绍相关的原理和公式,具体计算时往往用简单的一句话带过,导致学生理解起来及实际运用时存在较大的困惑,难以准确的理解相关概念和熟练掌握。

为此,本文以图解法的形式将等寿命曲线和Goodman、Grber和Soderberg等等寿命模型联系起来,通过分析两者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具体的算例进行讲解。该方法既简单明了,又概念清晰,便于学生掌握,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二、基本概念介绍

1.等寿命曲线。如图1所示,根据不同S(或应力比R=σ/σ)得到的S-N曲线簇,将相同寿命N′与曲线的交点,以S-S为坐标,绘制等寿命曲线,如图2所示。

2.常用的等寿命曲线。如图2所示,目前常采用的等寿命简化模型主要有3个,分别是:

(1)Gerber抛物线模型。

+=1 (1)

式中S为对称循环荷载作用下(σ=-σ)的疲劳极限值;S为材料的静载抗拉强度极限值。

(2)Goodman直线模型。

+=1 (2)

(3)Soderberg直线模型。

+=1 (3)

式中Ss为材料的屈服极限值。

三个简化模型中,Gerber抛物线偏复杂,可用于工程事故分析;Soderberg直线偏保守;工程设计中常采用折中的Goodman直线。

根据等寿命曲线,工程中常根据某一条已知试验S-N曲线,推算其他循环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至于如何转换,目前教学中往往就是简单的罗列图1~2以及相关公式,学生无法全面掌握相关知识。为此,本文以具体算例为例,运用以图解法形式就其中具体转化过程进行详细讲解。

三、图解法算例

为便于讲解,本文以一具体算例为例。

算例:某一混凝土组合构件受拉压循环应力作用,S=800MPa,S=80MPa。若已知材料的极限强度为S=1200MPa,其S=100MPa时对应S-N曲线为

SN=1.2×10,以Goodman公式试估算其疲劳寿命。

解:(1)计算循环应力:

S=(800+80)/2=440MPa;S=(800-80)/2=360MPa

(2)绘制Goodman等寿命曲线:

如图3所示,绘制S=0,S=100以及S的S-N曲线簇,并标记相同寿命N′交点A、B、C;根据交点A、B、C绘制N′等寿命Goodman曲线,如图4所示。

(3)2次Goodman公式转换。

根据图4可知,要计算得到Sm=100MPa时对应Sa2,须进行2次Goodman公式转换。

a.由A、C点,计算S:

S=S/(1-)=360/(1-)=568.7MPa

b.由B、C点,计算S:

S=S(1-)=568.7×(1-)=521.3MPa

(4)计算N′。

由已知S-N曲线SN=1.2×10,计算N′=8.47×10。

因此,根据图解法,可以让学生快速准确的掌握等寿命曲线与S-N曲线簇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

四、总结

本文通过算例,运用图解法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单条S-N曲线,经2次Goodman公式转换后得到循环应力对应的材料寿命N′。该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既简单明了,又概念清晰,便于学生掌握,可在教学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传尧.疲劳与断裂[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2]殷之平.结构疲劳与断裂[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3]王东锋,汪定江,王新坤.构件安全疲劳寿命估算中的p-S-N曲线修正[C]//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

[4]王宏,伟邢波,骆红云.雨流计数法及其在疲劳寿命估算中的应用[J].矿山机械,2006,(3):95-97.

Graphic Method in Application of Calculated Equal Life under Cyclic Loading

LV Wei-rong,HE Xiao-kun,SHI Wei-hua,LU Bei-ro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 Hunan 411201,China)

第7篇

关键词:音乐 鉴赏 曲式

一、遵循音乐教学规律

任何学生的个人发展或知识的学习,必然经历一个由简到繁、由单一到复合、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也应遵循如此“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在进行教学时,应将知识内容串联,实现“线性知识结构”的建立。要遵循这样的教学规律,需要教师首先确立一个最为适当的知识模块分类法则。通俗的讲,音乐鉴赏课可以按照年代、流派进行模块分类展开教学,例如:巴洛克音乐时期、古典主义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民族乐派等.可以按照乐曲体裁分类进行教学。例如:民族管弦乐合奏、交响曲、组曲、室内乐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分类法,即按照曲式结构进行知识模块的分类。

首先,以简单的单一部、单二部、单三部曲式为基础,为学生建立曲式结构的概念;其次,进行复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民族多段体等架构的学习,展开教学;再次,进行较高难度的大型曲式结构教学,如奏鸣曲式结构、回旋奏鸣曲式结构;最后,通过复习进行系统的知识整合。其科学性体现在由“最简单”到“最复杂”,不仅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和情感体验,也有助于和声、曲式分析等相关课程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的四个环节

针对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将其分为四个环节,从第一到第四阶梯式进行。

(一)曲式结构概念。由于整体教学知识模块按曲式结构进行分类,因此放在教学首位,例如,单三部曲式“A+B+A”、回旋曲式“A+B+A+C+A+……”以及该曲式结构的特征。为学生解决某一曲式类型“是什么”的问题,明确教学目标,为整体知识结构建立基础。

(二)代表曲目的作曲家和创作背景。在学习曲式结构概念之后,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乐曲展开教学,讲解该曲目的作曲及创作背景。在这一环节中,最关键的是鉴赏曲目的选择。在曲目选择上,教师应选择能够普遍接触到的、易分析的经典曲目。如复三部曲式结构,可以选择:《拉德斯基进行曲》《春节序曲》进行教学;变奏曲式结构的教学,可以选择:《鳟鱼钢琴五重奏》《在中亚细亚草原》等曲目。除此之外,还可适当插入一些具典型音乐形象、特征,且与课程内容主题相近的曲目,如:《野蜂飞舞》《荒山之夜》等,用这样具有鲜明形象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爱。

(三)乐曲体裁。当具体讲到某一曲式结构的代表作曲家及其作品,不可避免的将内容延伸至乐曲体裁。通过乐曲体裁的学习,进一步扩充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学生需要了解的主要乐曲体裁包括:交响曲、进行曲、室内乐、组曲、圆舞曲、奏鸣曲、幻想曲、民乐合奏等。如体裁室内乐的教学,可以从室内乐的概念、起源、常见形式三个层面进行展开。

(四)乐曲结构及内容分析。此环节为整体教学过程中的最关键环节,学生对乐曲曲式结构的掌握、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和音乐情感的体验,在这一环节集中进行。如在进行“变奏曲式结构――《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教学时,将乐曲“A+A1+A2+A3+A4+A5+A6”六次变奏拆解,逐个进行分析。其中,第一变奏A1乐段,由钢琴主奏旋律,小提琴声部演奏一连串的6连音,整段音乐充满欢快、无忧的情感,描绘了鳟鱼在河水中游动的欢快景象;第二变奏A2乐段,中提琴演奏主旋律,欢快音乐的背后由中提琴暗淡、忧伤的音色进行衬托,预示接下来的故事有不详的事情即将发生。依次类推,完成整个曲目的欣赏教学。

三、教学策略的灵活应用

音乐鉴赏课在高等教育学府通常以专业课和公共课两种形式出现。音乐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针对这样的学生群体进行教学,在PPT课件、音频文件及少量视频文件的支持下,辅以讲解就能获得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作为一门高校公共选修课程,学生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艺术素质良莠不齐,运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处理就会显得被动。这时应调整教学策略,在课件中少放置音频,多放置视频文件,用音乐视频为非音乐专业学生传达更多、更为直观的信息。除聆听音乐之外,在视频中还可观察到整体乐队配置、民族西洋乐器、乐队指挥风格等,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8篇

关键词 超载:选型;改进、并、串联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water pump easily overload and what caused the cause of overload, and advances some improving measures. Sure the pump selection principles, pumps and the operation condition of the series, analysis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Keywords: overload: selection; Improvement, and, series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问题的提出

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离心泵,在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电机过热现象,除电机本身故障外,与水泵的选型不当有很大关系。因而有必要对水泵的选型进行探讨。

二、哪些离心水泵电机容易过载

我们来看看离心水泵的流量―功率特性曲线,(图一)中横坐标表示流G,纵坐标表示扬程H。P表示水泵的流量―扬程特性曲线,N表示流量―功率特性曲线,η表示流量―效率特性曲线。比转速(ns)=3.65nG0.5/H0.75(式中n为水泵的转速)是代表某系列泵各种综合参数。比转速大表明流量大而压头小,反之,比转速小表明流量小压头大。即当水泵转数n一定时,同样流量的水泵,比转速越大,扬程越低。同样扬程的水泵,比转速越大,流量也越大。

H P HP H P

N NN

η ηη

GGG

低比转速30-80中比转速80―150高比转速150―300

(图一)

由于供热系统的定压点常常设在循环泵入口,使得水泵极限流量大于电动机额定功率对应下的流量,由(图一)可以看出,功率随着流量增加,功率曲线呈上升状,当实际流量上升过大时,比转速较低的离心水泵,流量增加而压头减少不多,轴功率上升较快,曲线较陡。

由此可知,随着电动机轴功率N轴上升,极易使电动机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引起电机过载。因此比转速低的离心水泵易产生过载。

三、造成水泵轴功率过大的原因

在确定水泵扬程时,习惯按经济比摩阻上限来估算最不利环路的压力损失,当外网供暖半径较大时,容易造成偏离实际较大。在运行中,为了解决用户冷热不均问题擅自更换大扬程的水泵等;使选的水泵扬程过大,这样水泵将在大流量、小扬程、低效率点运行,当轴功率大于电机名牌上的功率时就引起电机过载。

由上述可知,电机过载有许多情况是水泵选择不当扬程过高造成的。

四、结论

比转速低的离心水泵电机容易过载。尽量用比转速高的离心水泵。

2、水泵名牌扬程Hm高于实际管路系统阻力损失越多,越容易出现电机过载现象。在选型时应尽量少留富裕扬程。

五、 改善措施

1、 在设计时使设计管网的水力特性曲线尽可能与实际运行工况相符。

2、使用单位应尊重设计,不能擅自改变水泵型号。

3、正在运行的水泵电机出现过载现象,如果短时间过载还尚能维持,如果长期过载,电流超过电机额定电流,易烧毁电机。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对外网进行调节,使外网阻力平衡,从而增大外网阻力。来避免电机出现过载现象。。

2)关小水泵出口阀门开度,即采用增加管网阻力的办法使水泵工作点向左偏移来避免过载。

六、离心循环水泵选型原则

1)、循环水泵的流量

G=(1.1――1.2)3.6QC (tg--th)

式中:G―循环水泵的流量(Kg/h);

Q――设计热负荷(W);

tg―供水温度(。C);

-th―回水温度(。C);

C―循环水的比热〖KJ/・(Kg・。C)〗, 一般取4.1868 KJ/・(Kg・。C)。

2)、循环水泵的扬程(m);

H=(1.1――1.2)(H1+H2+H3 )

式中:H―水泵的扬程(m);

H1――锅炉房内部的压力损失,一般取10―15 m。

H2――室外供、回干管的压力损失(m),

H3――最不利环路末端用户内部系统的压力损失,一般取2―4 m。

3)、循环水泵并联、串联时的水力工况

(a)水泵并联的可能性:如下图,图a中表示两台相同型号水泵的并联曲线。因为两台泵的G-H曲线完全叠加,并联后的总流量为各单台泵等扬程下流量的叠加,此种并联称之为完全并联。图b中表示两台不同型号的水泵并联,一台大,一台小,起始扬程不同,但相差不大,此种水泵的并联,只能在A点以后才能开始,称为不完全并联(局部并联)。图C中表示两台扬程相差过大的水泵并联,大泵任何时候的扬程都比小泵的起始扬程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形成并联工作。

H

H H(G―H)2(G-H)2

(G―H)1+2 A(G―H)1+2

aa(G--H)1, 2

(G―H)1(G-H)1

aGbG c G

(b)、并联工作的管路特性曲线:图a中型号相同的水泵并联工作,如下图,图中点1―两台水泵并联时的工作点;点2―并联工作时,每台水泵的工作点;点3―一台水泵单独工作时的工作点。由图可以看出

G1+2=2G1,

这就说明,一台泵单独工作时的流量,大于并联工作时每台泵的流量。两台泵并联工作时,其流量不是单台泵工作时的成倍增加。这在多台泵并联时更加明显。

两台相同型号泵并联 两台不同型号泵并联

( G-H)1+2 (G-H)1

H 1 SH A1S

23 2 (G-H)1+2

3h 5 4

(G-H)1,2(G-H)2

H1

G1, G1G1+2 G2, G2G1,G1 G(1+2)

图b中两台不同型号的泵并联,如上图所示。由图中可看到,当工作扬程大于A点时,性能曲线同第一台泵,只有当扬程小于A点时,第2台泵才投入工作。图中点1为并联工作时的工作点,点2、点3为两台水泵在联合工作时的工作点,点4、点5为两台水泵单独工作时的工作点。

G(1+2)= G1,+ G2,

在联合工作中泵的流量小于单台工作时的流量,即G1,

(C)循环泵的串联:当要求加大扬程时,可采用泵串联型式,其特性曲线见下图。串联水泵的总扬程等于两台泵在同一流量时的扬程之和。

H

(G-H)1+2

A S

(G-H)2H1+2

(G-H)1 H1 H 2

GA

4)、循环泵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a)循环泵一般不少于两台,其中一台备用。

(b)循环泵扬程的选择只与整个系统的压力有关,而与建筑物的高度无关,。

(c)泵的流量和扬程应有10-20%的富裕量。

(d)当流量较大时,宜考虑多台泵并联,并联台数不宜超过4台。多台泵并联循环水的总流量远远小于各并联运行水泵的流量总和。

(e)多台泵并联运行时,应尽量选择同一型号最好是同一厂家的水泵。

(f)水泵串联时两台泵的流量应该相近,否则容量较小的一台泵会产生严重的超负荷。串联在后面的水泵,构造必须坚固,否则易遭到损坏。

第9篇

关键词:循环加载;OpenSees;纤维单元;非线性梁柱单元;数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TU20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桥梁结构具有“头重脚轻”的特点,地震惯性力主要作用在上部结构的质量中心附近。由于上部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延性,上部结构在历次地震中极少遭受直接破坏。从几次破坏性地震的桥梁震害调查结果看,钢筋混凝土桥墩通常是最易遭受破坏的桥梁构件。因此,从桥梁延性抗震设计目标的角度来看,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滞回耗能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桥梁的整体抗震能力,桥墩的拟静力试验是验证桥墩滞回耗能能力的有效方式。

钢筋混凝土桥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滞回响应是高度非线性的,弹性分析方法不再适用,简化的非弹性物理分析模型也不能满足精度上的要求。纤维单元模型所具有的简洁性和有效性,使其成为桥墩非线性滞回分析中最常采用的单元模型[2]。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发的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具有较好的非线性地震响应模拟能力,以宏观单元对结构进行弹塑性分析,其提供的纤维单元模型适合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能分析。

1 试验简介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能,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料。文中试验数据取自日本Kawashima地震工程试验室墩柱性能数据库, 针对一系列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柱试验进行了模拟,诣在研究不同循环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的延性耗能能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1]。试验构件参数如下表1所示,试验加载示意图如图2所示,试验的详细信息参见文献[1]。

表1桥墩主要设计参数

(a)试件加载示意图 (b)试件横截面示意图

图1 试验加载示意图及试件横截面示意图

试验过程中以位移控制进行加载,分别以计算桥墩屈服位移的倍数进行加载,各桥墩加载方式如图2所示。

(a)TP-1位移加载方式 (b)TP-2桥墩位移加载方式

图2 侧向位移加载历程

2 纤维单元及材料模型

2.1 纤维单元的基本假定

纤维模型是将构件截面离散成若干数量的纤维,每根纤维可以采用不同的单轴本构关系进行描述,通过区分保护层和核心混凝土本构关系考虑箍筋的约束作用,纤维与纤维之间服从平截面假定。该模型可以直观的按照构件的截面配筋及材料性质定义单元,方便研究人员建立相应的构件模型,同时,纤维模型能够较好的考虑梁柱的弯矩-轴力耦合作用,力学概念清晰且计算精度较高,因此纤维模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模[3]。

一般的,纤维单元模型中的基本假定主要有:

(1) 构件变形满足平截面假定,在变形过程中横截面始终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其轴线;

(2) 钢筋与混凝土充分粘结,无相对滑移,变形协调,且不考虑剪切变形;

(3) 扭转作用为线弹性且与弯矩、轴力不藕联。

2.2 材料对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模拟分析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材料本构关系的准确程度。

(1) 混凝土本构模型

本文分析所采用的混凝土本构模型为Kent-Scott-Park本构模型[4](即OpenSees软件中的uniaxialMaterial Concrete02材料),该模型通过修改混凝土受压骨架曲线的峰值应力、应变以及软化段斜率来考虑横向箍筋的约束影响,且可以考虑混凝土的剩余强度。Kent-Scott-Park模型由上升段的曲线和下降段的二折线组成:

(1)

其中:

(2)

(3)

(4)

式中:K为考虑约束所引起的混凝土强度增大系数,0.002K是相应的峰值应变;Zm为应变软化段斜率;fc为无约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MPa);是体积配箍率;fyh是箍筋屈服强度(MPa);是从箍筋外边缘算起的核心混凝土宽度;是箍筋间距。

(2) 钢筋本构模型

钢筋本构模型应当能够反映其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包兴格效应、屈曲现象、断裂现象以及循环加载或屈曲引起的强度和刚度退化。

本文采用的钢筋材料模型为uniaxial Giuffre-Menegotto-Pinto钢筋材料模型(即OpenSees软件中uniaxialMaterial Steel02材料模型)[4],其骨架曲线为双线性模型。该材料模型能够表现钢筋在滞回过程中的等向应变硬化,能反应包兴格效应。尽管材料模型较为简单,但是却能较准确的反应绝大部分应变区域内的材料行为。其模型表达式为:

(5)

(6)

式中(σ0,ε0),(σr,εr)的含义可参见图3 。式中描述的是两条渐近线(斜率分别是E0和E1)之间的转化曲线,即软化曲线;b为应变硬化率,b=E0/E1;;R为影响过度曲线形状的参数,它反映了包兴格效应,如图3 所示。其数学表达式为:

(7)

R0是初始加载时R的数值。

图3 Steel02钢筋本构模型

3 骨架曲线及滞回曲线数值模拟

采用OpenSees中基于位移的梁柱单元对桥墩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沿构件全长划分为5个单元,每个单元设置5个积分点,选用Concrete02定义保护层及核心混凝土,钢筋选用基于Giuffre-Menegotto-Pinto提出的钢筋模型Steel02模拟箍筋及纵向钢筋,采用位移控制进行滞回加载,模拟得到的滞回曲线如下图所示:

(a)桥墩TP-1试验与模拟滞回曲线对比(b)桥墩TP-2试验与模拟滞回曲线对比

图4 桥墩试验与模拟对比

由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所得结果对比可以发现,各桥墩的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较为准确的模拟了桥墩在不同低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耗能性能。

从各桥墩的数值模拟滞回曲线可以看出,对于桥墩TP-1的滞回曲线中捏拢现象和卸载段都得到了较好的模拟。在桥墩加载后期阶段,由TP-1和TP-2的滞回曲线模拟结果显示,桥墩承载力的迅速降低,一般对应纵向钢筋的突然断裂,钢筋的断裂直接导致桥墩侧向承载力的降低和滞回耗能能力的迅速下降。

4结论

采用OpenSees中的基于位移的梁柱单元模型对2个不同循环加载条件下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滞回曲线进行了模拟,将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得到如下结论:

(1)材料本构模拟的准确性决定着桥墩在加载过程中刚度、强度退化现象模拟的准确性,尤其是钢筋的低周疲劳效应和断裂破坏的模拟,对于桥墩的滞回耗能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2)采用纤维模型对循环加载下钢筋混凝土桥墩滞回耗能能力的模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度。

参考文献

[1] Takemura H. and Kawashima K.(1997).Effect of loading hysteresis on ductility capac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piers[J].Journal of Structure Engineering,Vol.43A:849-858.

[2] 李贵乾,郑罡,高波. 基于OpenSees的钢筋混凝土桥墩拟静力试验数值分析[J]. 世界地震工程,2011,(1).

[3] 叶列平,陆新征,马千里等.混凝土结构抗震非线性分析模型、方法及算例[J].工程力学,2006,23(z2):131-140.

第10篇

1、首先打开需要插入歌曲的word文档(这里是直接用空文档为列),然后点击视图——页脚——编辑页脚,进入页脚编辑状态,如下图:

word文档自动循环播放怎么设置 2、打开office按钮,选着“Word选项——常用”对话框,如下图:

word文档自动循环播放怎么设置 3、在弹出的“word选项”界面,“常用”中勾选“在功能区显示‘开发工具’选项卡”复选项,如果本来word中就有开发工具栏就可以忽略这两步!

word文档自动循环播放怎么设置 4、然后Word功能区选择‘开发工具’选项卡,单击控件功能组右下角“旧式工具”——”其他控件“,如下图:

word文档自动循环播放怎么设置 5、在其他控件列表对话框中选中“Windowsmediaplayer”点击”确定“,即可将Windowsmediaplayer插入页脚编辑区,可看到“开发工具”选项卡中”设计模式“按钮开启,如下图:

word文档自动循环播放怎么设置 6、右键单击Windowsmediaplayer控件框,选着——“属性”——自定义”——“……”:

word文档自动循环播放怎么设置 7、在弹出“windowsmediaplayer属性”界面中,在”文件或URL”点击浏览选择歌曲:

word文档自动循环播放怎么设置 8、这里是要让每次打开Word文档时都能自动播放歌曲,所以需要勾选“自动播放”,将“播放次数”设置下,看个人选着。如果要隐藏可视化的播放窗口,可以将“选择模式”改为‘Invisible’,如下图:

word文档自动循环播放怎么设置 最后完成所有设置后,点下“设计模式”按钮保存文档,这样每次打开这个word就会自动播放背景音乐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1篇

关键词:泵并联运行 热媒设计温度 室内管径 热负荷 压力压差

一、泵并联运行流量叠加是否损失了一部分。

《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中这样论述:“在同一管路中供水两台性能完全相同的泵并联运行,总流量不是单台泵流量增加一倍。如图所示:BG线为一台泵的性能曲线,BA线为两台泵的性能曲线,如连接管道的特性曲线为CA,则交点A即为两台泵并联工作的工作点。如果只开动该系统中的一台泵,则其中工况点为G点,此时Q1’>Q,H’

根据《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的论述就有人这样认为:“在泵的设计选型中选两台泵并联运行流量有损失,应该把泵的流量加大一些。”或者在讨论换热站、供热站泵的运行时认为:“实际运行流量因为叠加损失不可能达到铭牌参数之和。”

我们通过举例来讨论这个问题:

比如在一个供热系统中,由换热站、外网、室内组成。设计循环流量400 m3/h,各部分阻力分别为10mH2O,15 mH2O、3mH2O,。选泵时选用两种方案。

方案一选择两台甲型泵(扬程28mH2O,流量400m3/h),一运一备;

方案二选择三台乙型泵(扬程28mH2O,流量200m3/h),两运一备。

如图所示:BG线为一台乙型泵的性能曲线,BA线为两台乙型泵的性能曲线,连接管道的特性曲线为CA,交点A即为两台泵并联工作的工作点(扬程28m,流量400m3/h)。一台甲型泵的泵的曲线也肯定会通过A点,它的运行曲线为2。由图可见我们的两种方案都可满足流量扬程要求,在设计选择几台泵运行时并不需要加大泵的流量。

方案二只开动一台泵,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根据上表可以得出其运行工况点为G点,则此时Q1’>200 m3/h,H1’

如何正确理解《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中的这段话呢?

首先要抓住前提条件,该结论的前提条件是同一管路,完全相同的泵。同一管路决定了管道特性曲线是一个固定的,不因一台泵还是两台泵运行而改变。完全相同的泵,是指其性能曲线是一样的,便于我们模拟并联的运行曲线。

然后看结论:总流量不是单台流量增加一倍。总流量指的是在这个管路运行的总流量,单台流量是指的是单台泵在这个管路运行的流量,而不一定是其铭牌参数上的流量。

这些结论,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呢?

1、在供热工程扩建时,需要增加循环泵时,尽量选择同类型循环泵;要考虑到增加循环泵会出现总运行流量小于单台泵运行流量之和的情况,改善这种情况的措施是改变管道的性能曲线,通常是扩大主管道管径,来改善其阻力,降低管道特性曲线。

2、在两运一备的供热系统中,如果我们需要停止泵的运行,我们应该如何操作呢?为了避免水击通常是先停一台,再停另一台。在停第一台之前通常要把另一台泵的阀门关一些,这是为什么呢?根据上面所述的案例得知,此时一台泵运行时,会大于它的额定流量,从而可能导致泵的过载,烧坏电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要改变系统的管路特性,使得管路特性曲线变的陡些,通常做法就是关小泵前出口阀门。

3、在供热系统中,就常会出现循环泵前的阀门打不开,或者不能全打开,全打开就出现水泵电机超载现象。根据水泵和管路特性曲线分析这种现象可以判断:管路的特性曲线过缓,管路性能曲线与水泵的性能曲线交点不在泵的有效范围内,水泵的扬程远远大于系统的阻力。阀门打不开,使管道振动更加厉害,加大噪音,常时间运行阀门也会因冲刷过度不能保证严密性。给我们的提示是,外网系统,室内系统的设计时管道管径盲目加大,选择水泵时加大富裕量,不仅增加了投资还浪费了能源。并不是设计越保守越安全。

二、室内采暖相关的一些观念

1、 热媒设计温度

有人认为采暖系统不热,跟运行温度低于设计温度(供水95℃)有关。

散热器热水采暖系统的热媒设计温度,一般根据热舒适度要求、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原则确定。供水温度不超过95℃,可确保热媒在常压条件下不发生汽化;适当降低热媒温度,有利于提高舒适度,但要相应增加散热器数量。所以一般经常采用95/70℃,例如:作为散热器“标准工况”的64.5℃,就是水温95/70℃的平均值与室温18℃的传热温差。许多采暖系统的设计计算资料,也按此条件编制。

当然,热媒设计温度也要符合热源条件的可能性和考虑其它因素。例如:以较低温度的一次热媒进行换热所得的二次热媒,或采用户式燃气热水采暖炉的水温有限制,或采用塑料类管材为提高其耐用性时,也有采用85/60℃作为设计参数的。但是,再进一步降低散热器采暖的热媒设计参数,显然是不合理的。以95/70℃为比较基础,热媒平均温度每降低10℃,散热器数量约增加20%。

当前,存在不适当地过多降低散热器采暖热媒设计参数的倾向。原因是某些开发建设单位在提供设计条件时,按照热源的实际运行工况提出热媒没计参数,例如提出供水温度只有70℃。如不加深入分析,就直接采用这样的低参数进行设计计算,会使散热器数量增加很多,会出现同一热源的不同建筑,散热器数量相差近一倍的现象,更加剧了系统的失调度。

多年以前,有人就曾进行过实态调查测定,结果表明:多数由城市热网或小区集中锅炉房供暖的住宅,即使设计水温为95/70℃,当达到设计室外温度时,运行水温一般只要70/55℃左右,即可保证设计室内温度。如果再按70/55℃的水温设计系统,是否运行水温又可进一步降低呢?似乎不应陷入如此恶性循环的怪圈。

为何实际运行水温远低于热媒没计温度时,也可达到设计室温?主要是由于实际配置的散热面积,均不同程度地偏大于理论所需散热面积。根据理论推导和实际工程运行验证,对于设计水温95/70℃的系统,当散热面积偏大10%时,运行水温约可为90/65℃;当偏大20%时,运行水温约可为85/60℃;当偏大30%时,运行水温约可为82.5/57.5℃; 当偏大40%时,运行水温约可为80/55℃。由于设计保守等各种因素,一般系统的散热面积均会偏大30%以上。

2、室内管径越粗越好吗?

分户计量要求下,目前旧楼改造多采用单一的上供上回,各户独立的双管系统。在散热器支管管径选择上大多采用DN20或者DN15的镀锌管。在给某公交公司宿舍供热中,其散热器立管设计采用DN15实际安装时改用DN20,而散热器阀门采用的是普通球阀。结果冬天出问题了,大部分户中最后一组散热器片不热,前面都很热,通过调节散热器前的球阀可以使最后一组散热器片热。这是典型的水力不平衡现象。遇到不讲道理的户主,要求每个阀门都全开,即使前面几个房间热的开窗,也不让关小阀门。这给供热企业带来很大的麻烦,在海信半山兰亭就有一个老同志也不让调节前面的阀门,还说设计系数还不够保守,所以不能全热。根据设计计算,每组散热器支管管径选用DN10就足够了,实际上到国外考察回来的同志也反应国外散热器支管就象牙刷杆那么粗。不是老同志所谓的不够保守,而是太保守了影响了供热效果。下一步设计时应考虑在每组散热器前加调节装置。

2、热负荷问题。

按面积估算散热器片数,实际上是不科学的,但这种现象还存在于一些设计院中。我们知道热负荷跟围护结构、朝向、风力附加等因素有关。在有些大商场里,冬季外区需要供暖风内区需要供冷风,如果按面积估算的话,其内区不是热上加热?就象我们的有的客厅,就处在周边都是采暖房间的情况,这个客厅的热负荷肯定低。热负荷跟面积没有必然联系,盲目的根据面积来估算散热器片数是不负责任的,应通过详细计算来确定。在旧城采暖改造过程中,不少用户反映非常强烈,主要是:自己家的面积和别人家一样大、交费一样多,为什么散热器片数比别人家的少这类问题。我们要耐心给予解释,不能违心给他们找心里平衡而盲目增加片数。

3、楼越高循环水泵的扬程越高。

循环水泵的扬程根系统阻力有关,跟供热的高度没有绝对关系。在闭式的供热管网中,循环水泵的扬程仅仅根系统阻力有关,有人误认为所供楼越高,需扬程越大。开式系统有所不同,比如发电厂的冷却水循环水泵,就跟喷水口的高度有关系。空调冷却水系统若为循环系统,则扬程根吸水液面与喷水液面的高差有关。

4、压差与压力。

在供热调试过程中,一些调试人员常常认为没有压力所以供热效果不好,供热是否达标跟很多因素有关,站在单元入户处,我们就要考虑供回水压差,流量,温差和温度的绝对值。通常可以做以下判断:正常情况下供回水的温度正常,温差越小效果越好,供回水的压差越大效果越好。压差是提供水流的动力,同一个系统压差越大流量越大,同一个用热户,流量越大温差就越小,室内温度就越高。在某小区测试楼前的阀门井,供水压差均为0.4MPa,而只看压力的话应该挺高的,但供回水没有压差就难以进行循环,所以效果不是很好。

5、闸阀、截止阀的调节功能。

在供热中,最好不用闸阀来作调节阀门用。由于其固有的阀门快开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在阀门开度达到10%的时候,其流量可达到90%。开度从0~10%即实现了流量的全程变化,这样的阀门是不能作为调节阀门来使用的。类似的阀门还有普通截止阀、球阀、旋塞阀。在市南某个供热站内进行各支线流量调配时发现,在关小某个闸阀时其流量直到阀门快关闭时才发生变化。在市北区某供热范围内,所有阀门几乎全是闸阀,调试时非常麻烦,最终开度都只能开到5%左右。在这种小开度情况下,阀口的流速过高,在阀后会形成旺盛紊流的蜗旋区,对阀门是非常有害的,会破坏阀门的严密性,缩短阀门的寿命。闸阀是不具备调节功能的,建议在需要调节的情况下,设计选用平衡阀,或性能曲线缓和的调节阀门。

以上是我在从事供热设计、运行调试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几个易混淆的观念,有不到之处恳请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贺平 孙刚 《供热工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12篇

【关键词】传统音乐 音腔 循环结构

中国传统音乐体系也被称为华夏音乐体系或无声音阶体系,其形成和发展综合了古代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和以珠江流域为中心的百越文化中的艺术成果,从而成为中国很多民族共有的音乐体系。中国传统乐器的种类繁多,根据发声原理可分为吹、拉、弹、打四大类,根据演奏形式可分为独奏和合奏两大类,根据各自的特性还可分为诸多小类。尽管当今中国乐器在自身形制发展以及作品创作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但中国乐器在其发声的一板一眼中,时刻都能体现其鲜明的传统内涵。本文主要以民族器乐作品为依据,分析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特征。

一、横向旋律中的音腔特征

单声部的旋律在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地位是首屈一指的,织体结构的横线条趋向十分明显,这也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重要方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音腔,即“音的过程的有意运用与特殊的音乐表现意图联系的音成分(音高、力度、音色)的某些变化”(沈洽语)。在器乐作品中,各类乐器都有独特的演奏技法来表现音腔特征,如笛子独奏的湖南民间乐曲《鹧鸪飞》中,运用打音、颤音、增音等技巧润饰曲调,表现鹧鸪飞翔之态,体现了南方曲笛音色的圆润悠扬,还运用气息控制,用力度强弱对比描绘鹧鸪群体形象的忽隐忽现。

二、调式的五音骨干和循环结构特征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所运用的调式虽然多种多样,却普遍以无半音五声音阶或以无半音五声骨干音构成的无半音五声性旋律的调式为主。中国传统音乐五声音阶的阶名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它们表示着固定的音程关系及旋律中级进音调的基本特点,五声音阶中是相邻的级进关系(五声式级进),因此,大二度、小三度就成为无半音五声音调的显著特点。

管子独奏曲《柳叶青》由晋北地区的两首民间乐曲组成。在调式上,由于贯穿乐句以角音作结,所以使乐曲角调式的色彩很强,但全曲的尾句却结束在徵音上(其原始谱的尾声停在宫音上),故又给人以新鲜感。这种乐曲尾部(尾段或尾句)结束在新的调式主音上(或是新宫调)的技法在民间器乐曲中是不鲜见的,如江南丝竹《三六》、广东音乐《走马》和《雨打芭蕉》、浙江吹打《龙头龙尾》等,它们都造成一种“终篇结句,余韵悠然”的感觉。其结构是用循环原则构成的,它用在乐曲头上出现的乐句贯穿全曲,并在全曲中循环再现(有时带变化地再现)。板胡独奏曲《大起板》是以“河南曲子”中的板头曲《小调大起板》为基础改编而成的。乐曲的引子采用同音进行的旋法以角音开始,接着是商音,它通过由强而弱的力度变化和板胡粗犷泼辣的演奏,使引子表现出宏大的气势,第一、二段是典型的河南曲子音调,分句的旋律都围绕着宫音上下旋转,第三段起旋律中心音转为徵音,音区也移高加速加力,情绪上涨。二胡曲《汉宫秋月》是根据同名琵琶曲改编而成,描写古代受压迫的宫廷妇女,曲调表现了她们幽怨的内心感情,其结构也具有循环特点,由于二胡曲《汉宫秋月》“放慢加花”后结构的扩大,原琵琶曲的乐句已发展成相对独立的小段落,循环因素的扩大,构成为一首循环体结构的乐曲。古琴曲《梅花三弄》也是循环体结构,它共有十段和一个尾声。全曲两个主题不通过插部,而是采取并列的手法,前后相接,这样就使两个情质不同的主题对比更为明显,音乐发展更具推动力,也就是说,第二主题先是以插部出现,它与第一主题相并置对比,而后又循环再现。“尾声”是固定终止型乐句的变化重复,用泛音奏出轻盈徐缓的终止乐句,结束在主音宫上,造成余音袅袅的效果。

三、节奏节拍的动静交替

人们常将节拍分为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中国传统音乐中,这两种类型都有运用,并且各具特点,器乐作品尤为突出。

在中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另一均分律动的大量的非功能性,许多乐曲中的强弱拍的交替并不十分有规律,而给自己留下更多主动回旋的余地。如古琴曲开头部分的散起,一段节奏自由、速度徐缓的散板,很多现代题材的民族器乐作品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如琵琶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开头引子部分,几句速度自由的轮指长乐句,概括性地描绘了草原环境,把欣赏者逐步带入故事的描述中。非均分律动的大量运用是颇具特点的,由于在演奏时节奏的自由和弹性伸缩,所以使内在感情得以抒发,这种非均分律动常以散板表示。琵琶曲《霸王卸甲》的“楚歌”中琵琶用长轮的手法奏出凄凉悲切、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的曲调,和前面的战斗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接着“别姬”则以急促的歌唱性的音乐和用推音奏出的滑音法,和“楚歌”相呼应。深刻地表现了楚霸王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历史人物在四面楚歌中那悲愤欲绝,从而诀别虞姬,意欲自刎的哀怨心情。这两部分在节奏上都较为自由,许多长音都没有固定的节拍时值,

非均分律动与均分律动的结合,也成为中国传统器乐作品节拍节奏的一个特点,经常形成“散、慢、中、快、散”的结合,使音乐节奏的发展层次鲜明,合乎逻辑。以古琴音乐为例,在久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琴曲大致包括散起、入调、入慢、复起、尾声几个部分,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性结构。

总之,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在民族器乐作品中的体现较之其他音乐表现形式更鲜明、更典型,因此,中国传统器乐作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注:本文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传媒多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1YJ09)

参考文献:

[1]李民雄.民族器乐概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