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冠心病护理

冠心病护理

时间:2023-05-30 10:45:03

冠心病护理

冠心病护理范文1

关键词:冠心病;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182-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全球流行广泛的疾病,我国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升高趋势。据统计,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已跃居首位,而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1]。冠心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从而被称作是“人类的第一杀手”。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冠心病康复护理进行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康复护理措施,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1 冠心病康复护理的概念及内容

康复护理是指在康复过程中,根据总的康复医疗计划,围绕全面康复目标,在发病初期紧密配合康复医师进行完整的康复护理工作,包括一般基础护理和各种专业护理技术[2]。冠心病病人康复护理的目标是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再次心肌梗死和心脏骤停的发生,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包括:①从冠心病病人有临床表现时开始采取康复措施;②康复服务的范围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康复,并维持良好的适应性;③对潜在的疾病过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迟其发展,具体内容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增加病人相关知识,减少心理焦虑和抑郁,进行医院、家庭和社区3个阶段的康复治疗,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3]。

2 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

康复护理措施以医疗康复训练为主,针对各种易患因素实施康复教育、饮食调理、高压氧、体外反搏[4]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等综合性措施,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心理护理,并且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加以控制。

2.1 冠心病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冠心病康复治疗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4]:住院阶段、家庭自行康复阶段、返院复评阶段。住院早期的康复治疗常在监护病房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早期活动、个人生活(如洗脸等)、床上进餐、床边大小便、简单的上下肢被动和主动练习等。注意事项:活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心率不低于50次/分或不高于120次/分,无不适症状为宜。有研究证明,住院早期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可降低病死率,预防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期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5~6]。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并发症病人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可使平均住院时间由传统治疗护理的48天下降至20天[7]。病人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仍然是影响康复效果的一个显著问题, Baird在研究中发现,让病人执行自我护理的康复措施和提高对危险因素的意识能够增强其对康复方案的依从性[8]。家庭自行康复阶段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主要针对出院早期病人,在家自行康复锻炼60~90天,通过随访进行指导;另一部分是出院后持续康复锻炼6~9个月,主要目的是使病人在生活方式改变后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护士应根据每位病人的病情及个人特点制定家庭康复护理措施,帮助他们合理安排生活日程及合适的运动程序,如:①散步,2次/天, 30 分/次;②看书或看电视2次/天, 30 分/次;③降压舒心操,保健按摩2次/天;④缓慢上下楼3层2次/天,运动时注意掌握运动量,以靶心率=180-年龄为宜[9]。返院复评阶段,主要进行康复指标评价,根据每位病人的恢复情况及时修正运动处方,继续康复治疗;还可让病人在康复中心接受为期8~12周的运动治疗,如二阶梯负荷康复治疗方法。此阶段护理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记录病人康复治疗的具体执行情况,评价并提高康复效果,帮助病人修订运动方案,教会病人自我健康维护的方法等。

2.2 康复训练与护理:康复训练的内容包括:有氧训练、力量训练、呼吸训练、室内外步行训练、放松训练等[10~11]。如:①有氧训练。常用方式:步行、踏车、游泳、慢节奏的交谊舞等,强度一般为50%~70%最大心率或40%~60%最大吸氧量。②循环抗阻运动。做大肌群的抗阻收缩(肱二头肌、腰背肌、胸大肌等),在10~30 分钟内重复8~15次收缩为一组运动,各组间休息15~30 分钟, 10~15组为1个循环。③放松训练。入静(气功):中国传统气功的入静训练包括动功和静功两大类。通过调心(意念集中)、调身(姿势或动作)、调息(呼吸)来改善全身功能。降压舒心操:中国民族形式的拳操、太极拳。其他:放松性按摩或穴位按摩、音乐疗法等。有研究发现,如果在康复运动时播放适宜的音乐,可提高运动的效果[12]。

急性心肌梗死经救治生存者的运动训练可增加病人的体力活动量、改善精神及社会功能、减轻症状、促进康复,并能降低由于再次栓塞所致继发死亡的危险性[13]。庞妙玲等对173例老年冠心病病人实施康复护理后指出,适当的运动训练可改善身体活动功能,改善血脂代谢,减轻体重,可使血糖下降[11]。

2.3 心理治疗的康复护理:心理护理是冠心病康复护理的关键措施之一。冠心病病人的行为特点是:动机强烈,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强,常表现为不耐烦。有些病人担心康复训练使病情加重,且一些康复训练需持之以恒,要求病人有坚强的毅力[14~15]。病人由于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不同,其心理状态也不同。逢锦波、逄晓在研究中大致将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状态分为两类:①紧张型,病人表现为恐惧心理、焦虑不安、情绪急躁、精神高度紧张;②松弛型,多见于对疾病缺乏认识而较年轻者,病人表现为无所谓、不在乎的心理,甚至否认或缩小自己的病态感觉或体验。对于前者,在安慰、鼓励的同时向病人强调大多数情况下冠心病是可以控制的,以使病人得到心理支持;对于松弛型病人的教育提高警惕,重视预防和治疗,指导、加速病人角色的适应[16]。男、女心脏病病人的真正应激源不同,护士应找出这些应激源,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减轻或清除[1];庞妙玲等采用说理疗法、放松静默疗法、疏泄疗法、移情疗法对冠心病病人进行心理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

冠心病护理范文2

【摘要】目的 探索分析42例冠心病病人临床护理的经验及对策,从而保障冠心病患者的康复率,降低其风险。方法 总结对42例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的心理护理措施与生活护理方法连结常规护理所运用的方式。结果 整体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并发症病发率显然低于对照组的。结论 对所有冠心病的病人在一般护理的实施基础上,凸显专科特色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复发率,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42例冠心病;护理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医学总称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肌病。其发病的原因是由多方面造成的冠状动脉粥样发生硬化,从而引起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现象,引发心肌缺血或缺氧产生的心脏病。由于我国现代老龄化逐年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致使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据调察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冠心病引起的病死率,在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中占据首要的位置。如何使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得到有效的制止或控制成为医学界的热议话题及研究对象。因此,提高医护人员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水平,是保障患者的病情得以延缓与遏制,人们生活质量得以显著的提高,病死率得以有效的控制的重要前提。

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2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均使用整体护理,明显的降低了病死率,成绩显著,经过总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42例患者均是由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进行治疗的病人,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12 例,年龄45~78 岁。随机分为实验组(专科护理组;男14例,女7例)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男16例,女5例)。42 例患者中38例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4例由于病情恶化死亡。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表示概率;如果P>0.05,说明两者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如果P

1.2措施

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医护人员对分布在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又采用预防冠心病发作的特色护理措施。

2.护理

2.1一般护理

在患者急性发病期使用5%的葡萄糖250毫升与10千克的硝酸甘油同时进行静脉注入,且展开全天心电观察护理,1个疗程总体为2个周;在患者的病情得以缓解后,给患者口服5至10毫克的消心痛,每天3次。此外,需给患者采用积极抗凝和吸氧方式等展开治疗[1]。

2.2特色护理

(1)适度的运动

在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缓解期医护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活动。因冠心病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以帮助患者扩张冠状动脉,从而提高患者的心肌对缺氧的耐受力,以提高心脏的输出量,同时,可以降低脂肪,控制患者过于肥胖对病情的影响。运动还能帮助患者放松情绪,有助身心健康。但要根据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适量运动。

(2)合理的饮食

指导患者进食要有规律,禁止暴饮暴食,少食高脂肪、高热量与高胆固醇类的食物;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进行少量多餐。

(3)调节患者情绪

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病情。通常患者在被确诊后会有些沮丧、悲观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患者若一直保持精神紧绷的状态,便会导致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高,从而引起心跳加速,心肌收缩等使患者出现心绞痛几心肌梗塞。如果通过患者身体的外周血管,使小动脉出现痉挛,而外周阻力升高,导致血压升高及管腔变窄、血中胆固醇积聚在动脉管壁内,迅速导致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若患者自身持续的保持精神紧张会容易引发高脂血症,,导致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所以,医护人员需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与沟通,平日多主动与患者打招呼,嘘寒问暖,从而减弱患者的恐惧感,以解除其悲观心态。使患者保持一个健康积极的态度应对疾病[2]。

(4)自我的防护

在患者紧急出现心绞痛时,需让患者卧床休息,且及时给其舌下含服1至2片的硝酸甘油,通常在服药5分钟后可帮助患者缓解病情。如果发生心绞痛的频率增多,就需指导患者持续性的服用10毫克/片的消心痛及50毫克/片的潘生丁药物,按时服用每日3次,从而缓解心肌供血,保障患者的血管扩张,降低血小板的聚集量、导致血栓疾病。

(5)行为指导帮助

疾病的发生通常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患者的个人生活不良习惯造成的,如吸烟、酗酒等。吸烟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尼古丁,导致心肌耗氧量的增加,从而加重心肌缺氧引起心绞痛。喝酒会直接伤肝,引发酒精肝、肝炎,肝硬化等,还会伤害心脏、脾脏,胰腺,容易引起心血管病等,危害巨大。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进行讲解和引导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及注意事项,劝慰患者要戒烟酒,早睡早起,按时作息,以保障患者睡眠质量。

(6)密切关注病情的幅度

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发现患者身体有异常现象需及时通知医师,督促患者卧床休息、正常吸氧,预备快速降压的药物与脱水剂等;若发现患者有头痛、恶心、面色异常、颈部僵直等症状时,首先引导患者保持冷静,迅速找出原因,及时去除各种诱发因素;若发现患者出现躁动及抽搐,需密切关注患者的人身安全。

3结果

由表得出:两组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及护理,实验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85.7%。通过检验分析,P<0.05,表明两组患者在住院受到护理治疗后,冠心病并发症的护理疗效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的护理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4.小结

冠心病患者通常病情发生突然,变化较快且病情严重,死亡率也高。在护理时,需多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精神需求。对病人要耐心、负责,仔细的观察病人的病情。只有掌握了患者的实际情况,才能有效具体分析,对症采取护理措施。护理不是给患者打针、吃药就可以迅速治愈的,调整患者的心态是关键。日常生活中,医护人员需积极主动的帮助患者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讲解有关患者自身疾病的常识,帮助患者放松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卢玉兰.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4). 

冠心病护理范文3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社区护理

【Abstract】 Restuls Between the treatment of community nurses in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operative cardiac preventive care measures to prevent adverse events, vital signs after rigorous clinical testing, to prevent heart disease caused by nutrient supplies blood supply - the coronary artery atherosclerosis Methods Community health nurses through the psychological care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 Through psychological care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to prevent further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Key Words】Coronary artery; Community Care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66-01

1临床资料

杨某,男,76岁,四川绵阳人。冠心病,2007年做支架后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脂肪肝2009.2.14日初诊。上腹痛为主证,曾数次住院。双下肢肿胀,右侧为重。眠差,饮食二便可。服华法林,终生需服阿斯匹林、培华普利等四种药维持。仍有胸闷。

舌淡紫暗,苔白垢略厚,脉沉弦细濡。证属血瘀气滞痰湿阻滞,治用衡通益气温通法。

过缓,心律不齐,陈旧性心肌后壁梗塞。

2心理护理

手术前每位患者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加之医院的陌生环境以及对此手术了解甚少,此种心理愈加强烈,护理人员主动接近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深入浅出地讲术开展情况和治疗效果,讲明手术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以及救治措施,耐心解答他们心中的疑虑,来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恐惧心理,来确保手术的顺利性。

2.1手术前护理工作

介入治疗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射频消融术,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积极配合各科科室工作,确保手术顺利,在手术开始之前给予患者鼓励,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术前准备好抗凝药物,以及其他手术的器材,诸如此类的事情,若有不安的情况可按照医生嘱咐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3手术后护理工作

认真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心率等变化,患者诉不适或生命体征出现波动,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后需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除终身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应用时间至少1年,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护理人员要求在此时要注意提醒患者,切忌对二种药的使用

埋藏式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人员了解起搏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督促患者坚持术后,随行做好患者心理指导,安排患者定期进行起搏器,控制判断电池耗竭,并即时更换起搏器,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起生活质量,初步掌握重大新技术的诊疗,如慢性心力衰竭的同步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心肌和血管再生治疗,埋藏式心脏复律,防猝死。为社区群众提供和宣传相关医疗信息。

4防治和防护

定期开展社区体检活动,让大家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了解。

血脂控制:冠心病患者为高血脂症高危人群,总胆固醇书水平

血压控制: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糖尿病和肾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应控制在130/80mmHg,老年患者收缩压降至150mmHg

抗血小板控制:阿司匹林近年来国际上把小剂量阿司匹林佐为防治心血管病首选药物,氯吡格雷是一种强效血小板控制药,主要用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替罗非班和埃替非巴肽等其抑制剂,血小板聚集作用明显,对防治血栓形成,溶栓治疗,预防血管内在闭塞,有明显治疗作用,用于PCI术后或高危救济的患者,双嘧达莫口服,但急性心肌梗死,不宜使用。

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目标为空腹血糖4.4-6.1mmol/L,非空腹血糖4.4-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

饮食控制:多吃纤维食物,少食多餐,饮足量谁,保持理想体重

控制体重:增加体力活动,规律体育运动,增加一些长久坚持体育锻炼,有利于体重血压控制,久坐时间限制在2h以内阻止,以防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5体会

医护人员对此采取一系列的体检,防治心血管疾病发生,护理人员通过对有冠心病患者,给予一系列护理措施,控制病情,保证介入治疗,顺利进行,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病情观察,早起发现和做好定性血管闭阻护理,切实做好患者和家属术前有效沟通,消除患者及其假人紧张不安的心里,做好术前术后一系列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赵红莲,王珠秀,詹艳萍. 2010年9月第16卷第20期,齐鲁护理杂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52例围术护理》

[2]鲁闻燕, 宋剑平, 何文姬, 洪亚君. 《43例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6月第38卷第6期

冠心病护理范文4

关键词:肺心病 冠心病 临床特点 护理

Clinical Analysis and nursing of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bstract:Objectivefamiliar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nderstanding the nursing countermeasures.Methods to analyze the past 10 year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review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ummarizes the nursing scheme.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ngina pectoris decrease, attack the extent lighter, to oneself disease of knowledge about heighten. Conclusions it is effective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isease history, classification nursing,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nursing work.

Key words: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nursing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或者冠心病,临床上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病例日趋增加,且两病合并死亡率明显增高。本文就近10年来对冠心病患者住院期临床特点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与诊断

1.1WHO提出的冠心病定义

由于冠状循环改变引起冠状血流和心脏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心肌损害。缺血性心脏病包括急性暂时性的和慢性的情况。缺血性心脏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同义词。其它名称不主张再沿用[1]。

1.2临床特点

1.2.l肺心病合并冠心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病情重,变化快,引起心慌、恶心呕吐,还有的引起头疼、烦躁不安、心动过突然死亡比单纯肺心病多。

1.2.2心绞疼不典型比典型者多,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1.2.3心肌缺血受损严重,并有心梗出现。

1.2.4大多数存在有肺功能不全,在肺部感染或心衰控制后患者。

1.2.5心绞痛是冠心病主要临床综合症状之一,肺心病与冠心病合并存时有的症状可以相互掩盖,给诊断断带来困难。有学者认为,肺心病本身就可引起心绞痛[2]。所以,单凭心绞痛的有无或轻重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2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

2.1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时病情重病死率高一旦误诊则病情加重,从关睿[3]136例临床资料中体会到当肺心病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合并冠心病(1)肺心病患者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者(2)典型或不典型心绞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经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扩血管治疗症状立即缓解(3)心界向左扩大但除外高血压或其他心脏病所致者(4)x线示左室肥大或全心增大伴有主动脉迂曲钙化者(5)超声心动图示局部室壁运动减弱至消失肺动脉高压(6)冠状动脉造影确诊(7)血胆固醇升高以及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者(8)心电图有下述改变之一者:a有肺型P波电轴左偏告;b心肌梗死图形;C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d左心室肥厚或劳损电轴重度左偏并能排除高m者;e缺血型ST―T段改变者[4]。

2.2李桂南[5]肺心病合并冠心病48例漏诊分析统计资料,单纯根据冠心病诊断标准诊断仅占10.9%,说明有相当数量病例漏诊,因此探讨两病共存的诊断,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特别对基层医院更有实用价值。

3 护理

3.1一般护理

3.1.1向患者介绍各种情况,包括饮食、治疗、护理、检查活动、责任护士、分管医生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

3.1.2饮食的护理一般给予易消化、低盐饮食少量多餐,禁用易引起腹胀及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要保持大便通畅。

3.1.3痰液清除的护理主要是“咳”,鼓励病人做有效的咳嗽;“拍”,沿着支气管引流方向排背;“吸”动作应轻柔,每次吸痰时问要短,一般10~15s。

3.2心衰的护理[6]

3.2.1对肺部炎症、喘息而诱发的心衰,采取消炎、平喘、扩管、利尿,并监护心电图、血钾,记录尿量,观察水肿,定期测体重。

3.2.2应用利尿剂的观察:严密观察血压,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3.2.3应用血管扩张剂的监护:严密控制滴数,及时测量血压,注意其药物副作用。

3.3心理护理[7]

3.3.1抑郁、孤独感老年人由于各种生理功能衰退,护理人员要多接近患者,耐心同患者交流。

3.3.2说服家属不要计较患者的情绪,耐心讲解反复发病对机体的危害。

3.3.3汪玉梅,孙林等[8]研究的4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治疗和通过心绞痛的原因分析,有目标护理及健康教育,调节缓解了患者的消极及紧张情绪,减少了心绞痛的发生率。

3.4病情观察

3.4.1注意不典型心绞痛观察和护理[9]心绞痛发生的原因根本上是缺血、缺氧,凡是心绞痛的要立即报告医生,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药物一般几分钟后症状缓解。

3.4.2肺水肿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观察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病人,尤其是有心绞痛发生的病人,则随时可能发生肺水肿,张志娟殷诗瑶等[10]研究的39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体会中有2例发展左心功能不全症状,并且有4例在肺心病症状好转,感染已被控制的情况下多次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所以护士除加强巡视观察外,还要在病人床旁备好氧气。

4 结语

本文着重对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常见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方面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了综述,以及总结护理中的体会和一些粗浅经验。肺心病并发冠心病临床护理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总的来说,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今后应建立统一肺心病并发冠心病诊断标准,探讨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对相关知识的培训,以及政府部门加大对护理投资力度,进一步提高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0-312..

[2]都本清.实用心血管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707.

[3]关睿.肺心病并发冠心病136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33-1334.

[4]王葳莉,王向芬等.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特点及护理[J].医学创新研究,2005,2(24);66

[5]李桂南.肺心病合并冠心病48例漏诊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3);256.

[6]段幼萍.88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厂矿医学,2007,20(6);687.

[7]张莉.心理护理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2,9(7);550-551.

[8]汪玉梅,孙林.4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2)135.

冠心病护理范文5

[中图分类号] R248.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19-02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病多发生在四十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其病死率为所有心脏病之首[1]。对人民健康危害较大,也是老年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心理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病人发病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消极情绪,这些不良心理反应均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增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诱发病情加重。因此,在护理中要用护理心理学的方法,多和患者沟通交流,增强彼此信赖感,保持稳定而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沟通彼此之间护患感情,使患者消除恐惧不安心理,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2月-2010 年6月入院的93例冠心病患者,男性59例,女性34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63岁。93例冠心病患者中90例经护理病情缓解出院,3例由于病情恶化死亡。

1.2 方法

通过采用临床收集本科住院患者的基本健康资料,由主管护士向老年冠心病患者作入院介绍,并收集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背景、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经济状况等资料,填写入院患者护理信息采集表,然后对心理状态进行归纳分类。根据心理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心理护理计划。

2 结果

2.1 发现由于患者本身的心理素质、性格以及对疾病的认识、敏感性、耐受性不同,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绝望等不健康的心理情况(见表1),严重影响了疾病的预后,需予以重视。

2.2 通过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后,不同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

孤独心理状态的28例患者中,25 例患者孤独感消失,情绪平稳,2 例患者孤独感减轻,1例患者因病情恶化死亡。焦虑心理状态的40例患者中,35患者焦虑症状消失,4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2例患者因病情恶化死亡。多疑心理状态的13例患者中,10例患者多疑心理消除,3例减轻。恐惧心理状态的7例患者中的恐惧心理均缓解。抑郁、绝望心理状态的5例患者中,经过个体化心里护理,其抑郁、绝望情绪均消失,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3 讨论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古老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学己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无论是恐惧、焦虑、多疑等都会对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产生一种刺激,而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肌氧耗,诱发心血管病急性事件的发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如果忽视了心理护理这一环节,就会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护理人员对于老年冠心病的防治除了要考虑生物、医学的因素外,还必须顾及到心理的、行为的因素。根据采集到的患者资料,对各种不同人群心理归纳分析,制定个体化、规范化护理方式,增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互动性,及时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3.1 冠心病患者入院后护士要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扶持或搬运,帮助家属一起把病人安排到病床上,而且运作一定要轻柔,并协助病人安排好舒适的卧位,使病人尽快熟悉住院环境,消除病人的陌生感。同时护理人员应针对每一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耐心为病人讲解各种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认真解答病人对冠心病的疑问和相关知识,并向病人介绍医生治疗本病的成功经验,增加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减轻了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

3.2 需了解患者,为护理工作奠定基础。护理人员应“视人犹已”,满腔热情对待病人,要主动找病人交谈,对思想不暴露的患者要有耐心,关心同情和体谅病人,把患者的痛苦视为亲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病人悲观失望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鼓励病人,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老年人因资历高、贡献大、经验足故特别喜欢周围人尊敬他,要求别人依从,脾气固执,自尊心强[2]。可以通过闲谈,聊天,拉家常,这样可以详细了解病人得病的根本原因,疾病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病人在患病前后的心理状态,尤其是疾病发生以后的思想情绪的急剧变化,可以进一步了解病人的对疾病的认识,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对疾病的态度,是紧张害怕、恐惧还是乐观,有没有战胜疾病的坚强意志。这样,就能有效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为治疗疾病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3.3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冠心病的信心。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往院时往往经历了剧烈的疼痛,休克或急性心衰,甚至濒死感,再加上入往CCU后周围环境和气氛的刺激及限制饮食、制动等一系列的规定,使患者自觉心理状况更差,无能为力感,沮丧感更强[3]。要多用亲切的语言和患者谈心交流,以祥和的态度去照顾病人,使病人了解心理因素与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教会病人使用音乐、想象、肌肉放松、深呼吸等各种自我镇静的方法以减轻心理负担,同时对于病情、检验指标的好转及时告知患者,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可敬,从而点燃患者心中希望之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4 尽力解决患者的需求。他们需要安全,希望有经验的医生为其看病,熟练的护士为其打针、发药。根据老年患者的这些特点,护理人员接待病人时态度要和蔼,热情认真,动作要迅速,操作熟练准确,使病人一进病房就感到有好转的希望。要用和蔼轻松的语气和患者交谈,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同时也争取家属配合做好患者的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精神上有一种美好的寄托,更好地配合治疗。老人特别怕孤独,因病离开家而住院,感到一切陌生,把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医务人员身上。而医务人员与患者缺少沟通,自然引起患者孤独、寂寞感,久之烦躁不安、易怒。护士要主动劝告患者处病不惊,“三分治疗,七分休养”,时时关心体贴他们,使其感到像在自己家一样,同时适当安排家属探视,鼓励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

通过加强对冠心病患者全面、系统、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入院时的恐惧、烦躁、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情绪稳定,自觉症状减轻,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活动强度逐渐增大,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降低,同时使患者对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和发作时的应对措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提高了病人自身健康维护能力,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医护人员多关心体贴病人,经常和病人谈心,掌握疾病的发生规律,减少复发,有利于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72-297

[2] 仇丽华,周燕.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0,14(3):242.

冠心病护理范文6

关键词:冠心病;优质护理;效果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 使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人类心脏部位出现冠状动脉粥扬硬化斑块,引发人类心脏供血不足,出现心脏器质性病变,影响心肌功能。冠心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绞痛、胸部不适等症状,其诱发因素很多,如内分泌、糖尿病与高血压等,都可能引发冠心病。采取介入治疗是对冠心病的主要措施[1]。但是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优质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可以针对患者的病情与实际需要,提供完善的护理服务,利于冠心病患者恢复症状,达到最佳护理效果[2]。在本组研究中,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94例,男性56例,女性38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3.5±4.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1±0.5)年,所有患者出现胸骨后闷痛,气短、心悸胸闷及心率增快等临床表现,经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CT检查及血液学检查后确诊,排除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及精神疾病患者。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其他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较好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指导患者用药及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基础护理 加强晨起与晚间的护理力度,彻底作病房的清扫,提高病房的管理强度,对于能生活自理患者,指导患者常规进食及用药事宜,无法生活自理者,则需要定时为患者喂药、喂饭,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有不良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帮助稳定患者病情[3]。

1.2.2心理护理 冠心病是以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且疗程长,患者需要承担经济压力与心理压力,均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躁、抑郁、恐惧症状,需要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加强彼此交流。向患者介绍以往成功病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多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作心理评估,尽量慢性患者的需求,并指导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多鼓励患者,使患者能够积极与临床治疗配合,树立起治疗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1.2.3饮食护理 因疾病因素,导致大多数患者存在食欲较差的症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多进行饮食搭配,多选择颜色鲜艳的食物,提高患者的食欲,并尽量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提高患者免疫力。尽量多补充水分,多进食新鲜蔬果,确保患者能均衡摄入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功能改善[4]。

1.2.4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需要制定完善的康复训练方案,达到运动的效果。运动量以患者可耐受为宜,避免发生过度负荷情况,通过康复训练的开展,帮助患者提高身体免疫力,对心血管功能进行改善。运动后不能马上淋浴,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在康复期间,禁止进食刺激性食物,适度锻炼,注意相关注意事项,减少运动意外发生。出院后必须定时复查,一旦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就医[5]。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出院时间,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复况及护理后的满意情况,作对比分析。患者满意度以我院自制调查问卷为依据,满分100分,≥70分为满意,50~70分为一般,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1.49%,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57.8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脂质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的脂质大量附着在动脉内膜上,致使积存过多形成白色斑块,从而导致患者动脉腔逐渐狭窄,血流受到严重阻碍,心脏出现缺血、缺氧现象,进而出现心绞痛[6]。医疗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有了新的评价与关注,并将其作为评价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优质护理鲜明的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给予患者全方位、全面化、科学化护理措施,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同时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医院整体护理水平不断提高冠心病患者因自身的特殊性,导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也更为迫切[7]。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行针对性全面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减低复发率,促进患者恢复,应防范运用。

参考文献:

[1] 武悦镜.慢性肾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行血液透析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13):1240-1241.

[2] 李俊凤,陈宇,任丽娜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469-1470.

[3] 彭彩虹,康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6):720-722.

[4] 罗南,黎丽,刘斌等.冠心病患者"双心"护理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773-1775.

[5] 魏丽丽,王艳辉,刘秋菊等.一例冠心病合并室壁瘤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7):1609-1610.

[6] 冯明华,郑明霞.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314,316.

冠心病护理范文7

关键词:冠心病;应用研究;常规护理;优质护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中冠心病呈上升的趋势,病情多样,导致患者的血脂异常或血栓,从而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1]。当患者患有冠心病时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从而易引起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其治疗的效果,使其预后不佳[2]。目前,因在医学技术的发展下,尤其是优质护理的不断发展,优质护理在此类疾病护理中被广泛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42例冠心病患者均为2011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对象,将所有患者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49~79岁,平均(60.15±7.56)岁;对照组男6例,女15例,年龄55~81岁,平均(65.25±9.75)岁;所有患者中有15例心肌梗塞、18例心绞痛与9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所有患者均经相关诊断为冠心病,另并将有急性心肌梗死者、精神疾病患者、认知障碍者均排除;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临床表现均无存在差异。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吸氧、利尿、纠正心律失常等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本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具体有以下几点:①患者在入院后对陌生的新环境可能会有恐惧、焦虑的心理,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并详细介绍入院的情况,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尤其严重的患者,可延迟告诉其实际病情,以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给予同情和关心,以能提高医护依从性。②在患者入住病房后,应加强早上及晚上期间的护理,保持病房内外环境干净、安静,室内可根据患者的需求调节光线,这样可让患者在一个较好的环境下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对病情起到一定的作用。③护理人员通过谈话、沟通等方式,可对患者有了较多的了解后,应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可详细给患者介绍此病的病因及治疗过程,以支持及鼓励性的语言沟通,让其不良情绪得到消除,从而使患者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这样可更好的促进治疗的效果。④住院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某部位疼痛,此时医护人员需做出相应的病情评估,以能制定有针对性的缓解疼痛方法;而且对患者病情应需做到密切观察,加强康复的训练,并控制糖尿病、高血压水平,其次做好预防的措施,如饮酒、抽烟、血脂异常等诱发冠心病的因素,应积极规避。⑤饮食方面,应告诫患者选择低热量、低脂、低盐及易消化的食物,适量补充蛋白质、钾、钙,并多使用新鲜果蔬之类以能预防便秘,如香蕉、芹菜等,禁忌辛辣、高热量或高脂肪食物。⑥在住院康复期间,护理工作人员应指导患者床上、床下的活动和普及卫生知识教育以及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让患者多出去做户外较轻的运动,促进体力恢复,以便能够逐渐恢复正常的活动;另需制定一个长期或短期的康复计划,有助于消除隐患的存在。⑦患者出院时,应交代注意事项及出院的健康指导,并嘱其按时复查,可留医护电话号码以便患者随时电话咨询。

1.3评价指标 应用相关的焦虑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加以评定,分数大于50分为焦虑,分数越大,焦虑程度则随之越重;对于护理满意度则让接受治疗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42例冠心病患者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间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紧张焦虑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心血管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若在早期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3];患者受到疾病带来的困扰,其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病情的改善。临床资料显示,常规护理在冠状动脉等疾病的主要体现在完成基本的治疗后仅对患者进行生理创伤的护理,而忽略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精神护理,导致患者不积极配合,因此常常造成护理工作的不到位,达不到有效治疗的目的[4]。给予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措施,不仅使得患者在心理、生理及社会上获得极大的满足与支持,而且可以保持较愉快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得生活状态恢复平常健康,更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在本文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紧张焦虑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在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上给予优质的护理有着较好的效果,可降低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充分说明了护理的重要性[5]。

参考文献:

[1]陈倩.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22(34):3429.

[2]吕文芬.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3.

冠心病护理范文8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应用体会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行为方式与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调整,加上社会老龄化高峰的日益临近,患冠心病的人数持续增加,对人们生命健康及生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相关研究表明,在对冠心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给予整体全面的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预后。我院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53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3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男性14例,年龄在43~78岁,平均年龄为(61.27±3.51)岁,病程为1.5~6年,平均病程为(2.47±1.62)年;女性11例,年龄在44~83岁,平均年龄为(64.17±3.28)岁,病程为2~7.5年,平均病程为(2.84±1.06)年。对照组28例,男性16例,年龄在46~82岁,平均年龄为(63.54±3.36)岁,病程为2~8年,平均病程为(2.88±1.59)年;女性12例,年龄在49~81岁,平均年龄为(65.32±3.17)岁,病程为2.5~11年,平均病程为(2.63±1.85)年。诊断标准:参照WHO推荐的冠心病诊断标准。21例为心绞痛患者,18例为心肌梗死患者,14例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排除标准:心功低于2级患者;精神疾病患者;认知障碍患者;急性心梗患者。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心、吸氧、利尿、纠正水电解质与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方法如下。

1.2.1基础护理 保持患者病房内整洁,床铺整齐干燥,室内空气流通,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加强病房管理。护士应保证外观整洁、举止大方、服务周到、操作娴熟,尽量缓解患者陌生感与思想顾虑,增加治疗信心,提高临床依从性[1]。

1.2.2针对性护理 正确评估患者疼痛部位、发作诱因与病痛持续时间,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方法。保证各项操作遵循无菌原则开展,手法轻柔,动作准确专业,并于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给予心电监护与吸氧处理,建立多条静脉通路。明确特殊药物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给予患者准确的用药指导。及时阐述吸烟、酗酒、肥胖、血脂异常等可能诱发疾病的因素,引起患者与家属高度重视,规避风险,预防疾病发生[2]。

1.2.3心理护理 与患者或其家属主动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针对性的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倾诉,适当给予宽慰与开解,加强双方理解与信任,增进医患之间的距离。相关报道指出,由于医疗事故导致的医患纠纷不足3%,多数纠纷产生的直接原因为护患之间沟通不当。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尊重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增加其安全感,以最佳精神状态主动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

1.2.4健康教育 治疗期间加强患者与家属卫生知识与疾病知识的宣教,进行步行训练,指导患者开始自理生活,尽量减轻由于长期卧床而导致的身体不适或心理不适,减少压疮、血栓等并发症的产生,增强体质。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坚持医疗体操,针对性的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促进患者及早恢复正常生活。需要注意的是,康复训练的时间尽量选择下午,寒冷季节或高温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或训练,禁饮咖啡与浓茶,避免暴饮暴食,按量服药,定期复查[3]。

1.3疗效评定 采用SAS测评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分值在50分以上为焦虑,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焦虑程度就越严重。发放调查问卷,评定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与优质护理,两组患者全部康复出院。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满意度(96.00%)相较于对照组(78.57%)较高,见表1。两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与焦虑程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优质护理是指注重疾病的护理外,更重视患者心理、精神与社会等方面的全面护理。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优质护理,结果表明,在实现满意临床疗效的同时,患者的焦虑状态明显改善,临床满意度获得提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临床满意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曹志友,李伟,卢春生,等.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习惯影响的研究[J].吉林医学学院学报, 2012,26(02):95-96.

冠心病护理范文9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痛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70例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70例中紧张焦虑者28例,抑郁消极者19例,敏感多疑者10例,安定积极者7例,盲目乐观者6例。经过心理护理后,多数患者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感情,不为琐事而争吵,能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了激怒、焦虑、嫉妒、忧郁等不良情绪。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心理及临床症状,对于保证疗效非常重要。

[关键词]冠心病;心理护理

冠心病是一种心身性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笔者对7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70例冠心病患者,男39例,女31例,年龄44~76岁。其中紧张焦虑者28例,抑郁消极者19例,敏感多疑者10例,安定积极者7例,盲目乐观者6例。经过心理护理后,多数患者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感情,不为琐事而争吵,能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了激怒、焦虑、嫉妒、忧郁等不良情绪。

2 心理因素对冠心病病情的影响

大量研究证明,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刺激引起的情绪改变与冠心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冠心病的防治上决不能忽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恐惧、暴怒、生气、失意、焦虑等都会对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产生刺激。大脑受到这种刺激后,就会刺激脑垂体进而刺激甲状腺和肾上腺,使这两个腺体更多地分泌一些激素。这些激素能使心跳加快,脉搏增速,血压升高,这些反应无疑会使心脏负荷加重,同时也增加了它对氧的需求量。若这种需求一时不能满足,就会发生心绞痛,另外,还可使血液趋向浓缩,血黏度增加,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3 心理护理体会

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不良心理包括紧张焦虑、抑郁消极、敏感多疑、盲目乐观等。针对冠心病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应采用倾听、解释、建议等技巧,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在提供心理社会支持时,护士的人际沟通、提供信息、社会支持力度等影响着护理效果,因此,应接受系统的专业性培训,来提高自身的心理护理的水平。

3.1 减轻患者抑郁和焦虑:冠心病患者入院的3~5d抑郁逐渐明显,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护士应向患者热情、仔细解释各种检查和治疗方法的价值与意义,让患者倾诉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以减轻其焦虑和抑郁。

3.2 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冠心病患者受个人认知评价、应对风格、社会支持、个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诱发冠心病或加重病情。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3.3 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护士应帮助患者认识必须改变自身的应对方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尽量避免消极而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水平,重建心理适应能力,调整人际关系,减少内心冲突,保持心理平衡。

4 常用的训练方法

4.1 行为矫正训练:长期的精神紧张是冠心病患者的激发因素。因此,要帮助患者分析事业成功的诸多因素、协助患者调整心情,多数患者认识到了事业的成功是由个人的能力、对事物发展的预测、准确的决策、审慎行动等因素所决定的,不是取决于“分秒必争”,自觉调整以往工作、学习习惯,制定劳逸结合的科学而有序的工作生活秩序。

4.2 情绪调节训练:首先帮助患者加强个性修养、情感修养,学会克制,遇事冷静地去换位思考,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常用的方法有制怒四法:回避法,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看不惯的事,尽量避开;转移法,即遇到不顺心的事,设法转移情绪,参加娱乐活动等;释放法,即把内心的不快向人倾吐;升华法,即遇到刺激,化愦慨为动力,激励自己进取,或幽默或微笑着讲,有话好说。其次,通过谈话、咨询、通信等形式使患者家庭成员、同事、领导等了解患者的病情,争取家属及单位密切配合。

4.3 松弛训练:用生物反馈技术进行松弛训练,通常每周2次,10次为1个疗程,还可以采用其他放松法,如想象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一般每次15分,每日1~2次。

4.4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除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外,可应用各种松弛疗法,如练书法、听音乐、练气功和太极拳,焦虑、愤怒时,找人诉说、渲泄等以缓解不良情绪。身体不适时,进行推拿按摩。

冠心病护理范文10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住院的确诊冠心病患者53例,经A型行为问卷调查符合要求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3~78岁,平均67.4岁,住院时间20~45 d。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人,观察组为实施心理护理组,另一组为非心理护理组。

1.2 方法 根据张伯源、杨菊贤编制的A型行为问卷,采用填表方式测查计分,该表共60题,包括:①“TH”25题,表示有时间匆忙感、紧迫感、做事快等特征;②“CH”25题,表示争强好胜、怀有戒心或敌意、缺乏耐心等特征;③“L”有10题,用以检测问卷的真实性。评分标准:TH+CH≥36分为A型,TH+CH≤18分为B型,TH+CH=19~35 分为M型(中间型),L≥7分者去掉。

1.3 结果 通过对20例A型性格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其性格中的有害因素改善的18例,占90%。6个月以后观察结果显示,心理护理组,冠心病复发1例,未提供心理护理组复发5例。

2 心理护理

2.1 性格重塑的意义教育 首先让患者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以及A型性格的缺陷所在,并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通过交谈、图表、小册子等向患者讲解A型行为与冠心病相关的机制,使患者充分认识A型性格是冠心病的患病因素,同时向患者说明性格的可塑性。

2.2 指导患者合理地安排生活,自我放松,保持精神愉快。强调人的体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在日常活动中应当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应当认识到事业的成功是由个人的能力,对事件的预测,准确的决策和审慎行为等综合因素决定的,并不单纯取决于争分夺秒,对于需要做的事情,应制定科学的计划,抓住重点,分清主次,一件一件地去解决,不要强迫自己在短时间内完成想做的所有事情。

2.3 重视发挥家属及好友的作用 在交流中做好家属好友的工作,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以便能随时提醒病人进行心理调整,并维持最佳的心理状态,使病人感到在其周围有一个关心、体贴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2.4 指导患者学会心理疏导,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当焦虑、愤怒时多倾诉,宣泄可使心情变得平衡安定,达到身心和谐。练习微笑,多想想愉快的事情,正确估计自己,增加与家属和同事的接触交往时间。

2.5 进行有目的的健康指导 主动热情对待患者,给予亲切感,介绍病室环境及医术水平,给予安全感,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根据患者病情,从冠心病的发病诱因、情绪、休息、饮食、运动量等方面进行指导,不仅配合了治疗,也调整了患者的情绪,使其有被重视感。

冠心病护理范文11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236-02

冠心病是当今发病率高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本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认为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1、年龄与性别;2、高脂血症;3、高血压;4、吸烟;5、肥胖症;6、久坐生活方式;7、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它的防治一直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根据作者对许多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冠心病也是心身疾病的一种,即存在躯体症状导致心理失衡反应,又有心理稳定促进疾病愈转的正性反馈[1],近年来,通过临床护理实践,对冠心病病人住院期间心理特征有了进一步了解,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7年至2010年收治冠心病病人726例,出院后病人满意率达95%,病人住院时间最长97d,最短5d,平均住院时间l5d,根据住院病人的不同心理大致可分为四种。

2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

2.1焦虑心理:

病人患冠心病后,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需要心电血压监护、氧气吸入、静脉输液。全身多部位被各种联线和导管所缠绕,而且要求1周内绝对卧床休息,大小便在床上完成,这些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都台影响病人的心理,易产生焦虑情绪,表现为睡眠不佳、表情淡漠、对住院环境、治疗、护理等难以适应。

2.1.1.病人入院后应以热情、亲切、诚恳的态度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病室环境,科室概况及主要医护人员。

2.1.2.向病人介绍不同仪器、联线的维护和使用的必要性,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使其变换体位,并向病人说明如何活动不影响监护效果和病情,减少因监护而带来的不适感。

2.1.3.充分理解病人个性,稳定其情绪,用文雅的举止、娴熟的操作取得病人信任,使其尽快适应护理要求,习惯床上生活,避免不良刺激,做好心理疏导,减轻或消除焦虑。

2.1.4.尽量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调整病室的温度、湿度和光线,经常为病人故一些曲调舒缓的音乐,使病人感到舒适,减少内心焦虑。

2.2紧张恐惧心理:冠心病病人大部分需心电监护,病人一进入CCU室就感到紧张,将复杂的仪器设备视为一种威胁,不知所措,加之同病室危重病人的抢救或死亡,严格的探视制度致使病人与外界隔离,均会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将疾病视为不治之症,拒绝与医护人员合作。

2.2.1.通过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病入学会放松,转移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增强战胜挠病的信心。

2.2.2.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有针对性地指导病人认识所用的仪器设备,介绍仪器的使用目的、功能、安全性,尽量减少房间的仪器设备,暂时不用的应搬走。

2.2.3.抢救危重病人时应注意保护周围病人。监护仪的报警声应尽量调低,以免增加病人心理负担。定时给予家属探视时间,带一些病人熟悉的物品、听听家人的录音等,以减轻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

2.3忧虑心理;在疾病缓解期或恢复期,病人对自己的前途悲观失望,顾虑重重,担忧冠心病复发。有的病人在住院期间一切服从医生护士,并不关心药理知识,当得知出院的消息,担心出院后再发病时,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担心换医生后不了解病情而延误治疗,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结果担忧,以致于生活变得没有规律,甚至对自己的不良嗜好不去主动节制。

2.3.1.病人度过急性期后,就应进行有关疾病知识的宣传,让病人及家属了解和掌握冠心病的发病机理、治疗和休养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有关知识。

2.3.2.消除病人担心出院后再复发的顾虑,详细说明本病的性质及预后良好的一面,指出令人乐观的前景。

2.3.3.在病人出院前做好解释工作,即表明病人病情已好转,恢复期只要耐心治疗,定期随访,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诱发因素,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可减少或不再发作。

2.4否认心理:不承认自己已患病或病情严重,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想准备,相信自己的身体会抵抗所有疾病,或者不相信以往健壮的身体会得病,表现为不急不躁、泰然处之。

2.4.1.通过耐心的疏导,亲切的鼓励,稳定病人情绪,树立信心,把消极的心理转变成积极的心理,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4.2.对否认疾病的病人,要适当地说明其诊断相病情,向病人讲明冠心病可以带来的严重后果,应正确面对现实,积极治疗。

2.4.3.结合本病房一些治愈的实例,或请病情已平稳的病人介绍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以使病人正确认识病情,配合治疗。

在护理实践中,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特征给予不同的护理和指导,使病人处于一个接受治疗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用亲切的语言,细心的照料,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反应,用高尚的情操唤起病人心理正性反馈,充分发挥皮层与内脏相关的机理,改善神经体液调节[2],保证冠状动脉免于痉挛闭塞是促进康复的根本所在,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日起到积极怍用。

参考文献

冠心病护理范文12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心理状态;临床护理

冠心病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血管腔阻塞,造成的心肌缺氧、缺血而导致的一种心脏疾病,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冠心病在我国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介入治疗指的是经由皮肤穿刺血管,沿血管将特制的导管置入患者体内,以治疗和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具有患者依从性高、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治疗创伤小等显著的优势,然而,介入治疗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因此,应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加以缓解。本院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实施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现对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所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为实验对象,男性75例,女性45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8岁至72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8.6±1.2)岁。其中,心肌梗死80例,心绞痛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人,并保证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本次临床实验选择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定,本量表涉及14个心理状态评定项目,即交流时的行为表现、自主神经系统状况、泌尿生殖系统状况、胃肠道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抑郁心境、认知功能、失眠、害怕、恐惧、焦虑心境。除了第1项需要与日常观察相结合外,其他所有测量项目都以患者的口头叙述为评分依据。评分标准为:症状轻微为1分;有轻微症状,但不会对患者活动和生活造成影响为2分;症状较为严重,已对患者活动和生活造成影响,需额外处理为3分;症状极为严重,严重影响患者活动和生活为4分。HAMA总体评分可分为5级:7~14分为1级,14分以上为2级,21分以上为3级,29分以上为4级,5个等级分别对应:无焦虑、可能焦虑、轻微焦虑、显著焦虑、重度焦虑[1]。

通过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在获得患者同意后,请患者当场填写问卷,并及时收回,每人填写一张,不交叉、不重复,对于填写有误或填写不全的问卷不计入统计结果。

1.3 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具体方法为:第一,做好健康指导和教育,包括患者要注意休息,坚持服药,多运动,戒烟戒酒,少食多餐等,患者出院后要定期接受门诊随访;第二,加强家庭心理护理,家庭成员要与护理人员相互配合,加强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躯体护理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顺利适应和完成手术,提高术后康复速度;第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要如同亲人一般对待患者,以获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和信任感,从专业技术水平、动作、着装、语言方面给患者留下专业的印象,使患者感到安慰,以帮助患者及时解除痛苦,并获得患者的尊重[2]。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如P

2 结果

2.1 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抑郁和焦虑得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这表明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2.2 心理状态

实验组患者焦虑百分比为68.3%,对照组患者焦虑百分比为93.3%,表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比例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疾病对患者心理社会功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发展造成的影响逐渐引起了临床医学工作者的关注,并成为了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3]。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会发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心理状态,与健康者相比,其严重抑郁和焦虑心理的发生率更高,各类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更高,与临床医学研究结果相一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心理障碍的发生可能与个体素质、症状性、器质性和心因性等因素有关,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加速血栓素和儿茶酚胺等血管收缩类物质的释放,提高患者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4]。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柯月兰.系统护理干预和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1):132.

[2]陈晶.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前后焦虑与抑郁调查及心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799.

[3]陈娓.认知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10,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