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草原的诗

关于草原的诗

时间:2023-05-30 10:44:59

关于草原的诗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1

关键词:《草堂诗余》;明代;传播;词学观念;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4-0100-03

最早著录《草堂诗余》一书的目录学专著是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据该书记载:“《草堂诗余》二卷,书坊编集者。”[1]这样看来,《草堂诗余》应是宋代书坊间选编的一本词集。《草堂诗余》的编撰时间,据《四库全书总目》考订,该书至少在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已问世。[2]5493但庆元以前的原二卷本久佚,现存最早的是元代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庐陵泰宇书堂刊本和至正十一年(1351)双壁陈氏刊本。这两个刊本均注有新增、新添字样,可见后人在原来坊间刻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增修。双壁陈氏刊本原题为《增修笺注妙选草堂诗余》,署为“建安古梅何士信君实编选”, 何士信生平不详,或许就是这个增修本《草堂诗余》的编选者。

《增修笺注妙选草堂诗余》共选录词近百家,以周邦彦最多,秦观、苏轼、柳永等次之。全书分前后两集,前集二卷,后集二卷。前集分春、夏、秋、冬四景,后集分节序、天文、地理、人物、人事、饮馔器用、花禽七类,每一类下又分一些子目。这样细分类、目,如宋翔凤《乐府余论》所说:“《草堂》一集,盖以征歌而设,故别题春景、夏景等名,使随时即景,歌以娱客。题吉席庆寿,更是此意。其中词语,间与集本不同,其不同恒平俗,亦以便歌。以文人观之,适当一笑,而当时歌伎,则必需此也。”[3]即其选词目的是为了便于歌者在酒席上或者相关场合、相关时令应景唱词,其性质实为歌本,目的完全是取便歌者。

《草堂诗余》自刊行以来,在南宋后期以及元代基本湮而不显,少有称述著录,但就是这样一本歌本性质的词集却在明代大放异彩,对明代词坛产生了重大影响,笔者择其要者,于兹略述之。

一、《草堂诗余》在明代的接受之盛

综观整个明代词坛,可以发现对明代词坛产生影响最大的前代词选本就是《草堂诗余》,其在整个明代流传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是其它宋人选宋词的选本所不能企及的。《草堂诗余》在明代的传播与接受之盛令人咂舌,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草堂诗余》在明代的版本众多,远远超过其它前朝词选的版本。版本的多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见出一部书在当时的需求和流传的程度。据孙克强《清代词学》统计,今存的明代《草堂诗余》就有35种之多,另外见于著录的还有4种。[4]从这个统计上看,在明代,《草堂诗余》的版本不仅数量多,而且这些版本的时间跨度是从明初一直延续到明末,也就是说,在明代,随着时间的推移,隔不了多长时间,《草堂诗余》就会有一个新的版本出现。特别是明代中后期更是出现了《草堂诗余》刻印的高峰时期。这个现象说明,在明代,大家对《草堂诗余》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且这种关注的热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形势的变化而有丝毫消减。

从与《花间集》在明代的传播对比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从现存资料来看,在明代,备受人们推崇的词选本有两部,一部是《草堂诗余》,一部是《花间集》。明万历年间,温博在为《花间集》作序时曾云:“然古今词选,无虑数家,而《花间》、《草堂》二集最著者也。”[5]其后,明人徐士俊也曾谈到《草堂词余》和《花间集》在明代流传极广、几乎家喻户晓的盛况:“乃知《草堂》之草,岁岁吹青,《花间》之花,年年逞艳”。[6]入清之后,王昶在他编撰的《明词综》序中对明人的填词渊源进行总结时也指出了这种现象:“及明永乐以后,南宋诸名家词皆不显于世,惟《花间》、《草堂》诸集盛行。”[7]可见,有明一代,《草堂诗余》与《花间集》在当时人心目中是并尊的。

虽然和《草堂词余》处在并尊的地位,但作为词史上的第一部词选总集,《花间集》在明代的传播力度与影响却是和《草堂诗余》不能相提并论的。从版本上来看,《花间集》的明代刊刻本和手抄本为数也是不少的,至今见载于官私著录或传存的明本共计12种。[8]但和《草堂诗余》版本的39种相比较,很明显,还是远远不及。而且,《花间词》的各种版本主要出现在明朝中叶,而《草堂诗余》的版本则是从明初一直延续到明末。因此,在明代,如果单纯从版本学的角度看,《草堂诗余》应是流行时间最长、受关注程度最高的一部词选。

其二,《草堂诗余》在明代各种版本的参与者不仅众多,而且多系文坛名家。在明代,参与《草堂诗余》各种版本的人员很多,前前后后达60余人。这其中有台阁重臣李东阳,文坛主将唐顺之、李攀龙、袁宏道、钟惺,文坛名流祝允明、董其昌、吴承恩、汤显祖,词学家杨慎、陈继儒,等等。如李攀龙、沈际飞、钱允治、钟惺、张等编选过《草堂诗余》;袁宏道、李攀龙、陈继儒等对《草堂诗余》做过增订补遗校正;李攀龙、杨慎、唐顺之、董其昌等做过评点;顾从敬、毛晋等进行过刊刻。可以说,一部前朝普通的词选,在明代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文坛上各领一时的名流大家对它发生浓厚的兴趣,给予高度的重视,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比较少见的。

其三,《草堂诗余》在明代还出现了新的编排本。本来从今存较早者的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的刻本署名“建安古梅何士信君实编选”的《增修笺注妙选草堂诗余》可知,早期的《草堂诗余》是按类编选的。分类编选,原是为了应歌的需要,细分类、目,目的应是取便歌者,可以说,这是一个实用的本子,说明在南宋时词还多用于传唱。南宋以后,随着新兴的南戏北曲等通俗文艺的出现,词所依赖的音乐环境在逐步消失,于是就不复倚声传唱了。到了明代,词已不再是歌唱的文学,而是文人用文字写成,通过目视、诵读而欣赏的文学,因此,这样的编排显然有些繁琐。为了适应新的需求,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上海顾从敬打乱类编编排方式,重新按小令、中调、长调分编各词,分调本始出,这个本子后来流传甚广,其后万历上元昆石山人四卷本、吴郡沈际飞六卷本、汲古阁《词苑英华》本、博雅堂刻本、经业堂刻本、翻刻顾从敬本等16种之多,都是从顾氏衍出的版本,竟然有代替原来的按类编排本之势。这样的编排,使得《草堂诗余》俨然成为习词者之范本。

其四,《草堂诗余》在明代还出现了大量的评点本和注释本。《草堂诗余》在明代有数十种评点本,当时众多名家参与了评点,如李攀龙、杨慎、唐顺之、董其昌、李廷机等对《草堂诗余》做过评点和注释工作。《草堂诗余》评点注释本的出现,是与明代盛行的评点之风分不开的。明代中期以来,各种文体的评点之风盛行,评点的对象从经史、诗文,以至小说词作。《草堂诗余》种种评点本的出现,提高了选本的身价,促进了选本的流行。

其五,《草堂诗余》在明代还出现了增补、续编、扩编本。《草堂诗余》经历过宋元以来的几次增修后,在明代还出现了五六种增补本。应该说增补本的出现也促进了《草堂诗余》的传播。除增补本以外,在明代,《草堂诗余》还出现了十余种续编、扩编本,如杨慎的《草堂诗余补遗》、长湖外史的《续草堂诗余》、秣陵一真子的《续草堂诗余》、沈际飞的《草堂诗余别集》和《草堂诗余新集》、潘游龙的《草堂诗余合集》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如果一部书出来后反响很大,那为这部书所作的续集(书)就会相应而来,这是中国文学上独有的一个特点,尽管总体上续集(书)的思想、艺术都没有达到原集(书)的水准,但续集(书)现象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原集(书)在接受者那里的影响度。明人用续编、扩编本的形式,以继其之好,来表达对《草堂诗余》的推崇,这也显示了《草堂诗余》在明人心目中其地位是相当高的。

其六,《草堂诗余》在明人那里评价相当高。这一点从明人对《花间集》与《草堂诗余》的评价上可以看到。明人在提到《草堂诗余》时,喜欢把它和《花间词》放在一起来进行对比,这种对比总是指出《花间集》的流行不如《草堂诗余》,甚至评价二者优劣时,也是抑《花间》而扬《草堂》。如吴承恩在其《花草新编序》中云:“选词众矣,唐则有《花间》,宋则有《草堂诗余》。然近代流传,《草堂》大行,而《花间》不显。”[9]汤显祖在《花间集叙》中亦云:“诗余(《草堂诗余》)流遍人间,枣梨充栋,而讥评赞誉之者亦复称是,不若留心《花间集》者之寥寥也。”[10]可见,在明代中后期以后,《草堂诗余》的确比《花间集》更为盛行。

由上可见,作为宋人选宋词的选本,《草堂词余》在明代获得了高度的重视。它在明代流传时间长,流传地域广;人们对它的关注度大,接受程度高;而在这种接受中,文人参与热情较高,尤其是许多文坛名流对《草堂诗余》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对其进行了整理、增补、完善,使其完成了一种蜕变,即由只是前代一种能让“歌栏酒榭丝而竹之者,无不拊髀雀跃”[11]的歌本,演变成“《草堂诗余》若干卷,向来艳惊人目,每秘一册,便称词林大观,不知抹倒几许骚人”[12]的为文人奉为圭臬的词之经典性选本。

二、《草堂诗余》在明代接受之盛的原因

《草堂诗余》在明代受到如此推崇,这应是词学发展史上值得人们关注,并进行探讨的一种接受现象。研读现存的有关材料,可以知道,明人推崇《草堂诗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与明人世俗享乐的社会风气息息相关。《草堂诗余》在明代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明代的社会观念和审美思潮有利于《草堂诗余》的传播。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传统的儒家思想开始旁落,士人不再以汲汲功名、立身言志为自己的唯一价值取向,开始追求金钱、欲望的满足,整个社会追求私欲享乐的思想在迅速膨胀。像《三言二拍》中所描述的那样,世人所尊奉的不再是科举士子,而是成功富裕的商人。这种思想反映到文学思潮上就是,追求能够满足感官享受、愉悦耳目的文学作品。明代通俗、戏曲的勃兴就与此大有关系,词学亦受这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词在明代虽已不是佐酒之欢的工具,但是词中所表现出来的绮靡情思,通过读者的阅读,依然会给人以愉悦感官的享受。明人受享乐思想的影响,在选择读词之时,自然会选择像《草堂诗余》那样的给人带来感官刺激和享受的词选本。这是《草堂诗余》在明代特定的时代环境中繁荣的时代原因。

其次,这和明人的词学观念和审美价值取向有很大关联。在一定的词学观念的支配下,《草堂诗余》符合了明人的审美价值取向,明人选择了《草堂诗余》,而《草堂诗余》反过来又强化了明人的词学观念,二者相互影响。在词学观念上,词体文学的发展也受到了明代文学观念中感性化、享乐化、世俗化倾向的巨大影响,整个词坛被一股轻绮婉约、香艳鄙俚的风气所笼罩,从而形成了崇艳尚情、以香弱为本色的词体观。明代中期文坛领袖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曾说:“词须宛转绵丽,浅至儇俏,挟春月秋花于闺内奏之。一语之艳,令人魂绝,一字之工,令人色飞,乃为贵耳。至于慷慨磊落,纵横豪爽,抑亦其次,不作可耳。作则宁为大雅罪人, 勿儒冠而胡服也。”[13]可视为明人宗尚“词为艳科”思想的典型代表。何良骏在《草堂诗余序》云:“乐府以迳扬厉为工,诗余以婉丽流畅为美;如周清真、张子野、秦少游、晁叔用诸人之作,柔情曼声,摹写殆尽,正辞家所谓当行、所谓本色也。”[14]王骥德《曲律》中说:“词曲不尚雄劲险峻,只一味妩媚闲艳,便称合作,是故苏长公、辛幼安并置两庑,不得入室。”[15]可见以香艳为宗尚,并不是个别明人的认识,而是明人在词学观念上的一种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几乎笼罩整个明代词坛,成为明人学词、作词、赏词时的一种审美观上的“自觉”。《草堂诗余》在很大程度上正切合了明人的这种审美观。因为,《草堂诗余》本为一种歌本,而歌本在社会上存在的最重要、直接的作用,乃在于它的“助酒佐欢”。其所选之词,当多是谈情说爱、离愁别恨、歌花咏草之作。因此,《草堂诗余》对宋人其它风格的词作一般是不予选入的,即使选入,作品数量也是很少的。正是在这样的选词标准的支配下,《草堂诗余》所选之词多是婉约艳丽之作,而这样的词作恰恰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明人的词学审美观念。

再次,《草堂诗余》在明代的盛行与当时唐宋词集的大量失传有关。明词中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宋代词集的大量失传,永乐以后名家词集多不显于世,这客观上为《草堂诗余》的流行提供了契机。朱彝尊在《柯寓匏振雅堂词序》云:“自李献吉论诗谓:‘唐以后书可勿读,唐以后事可勿使。’学者笃信其说,见宋人诗集辄屏置勿观。诗既屏置,词亦在所勿道。焦氏编《经籍志》,其于二氏,百家搜采勿遗,独乐章不见录,宜作者之日寥寥矣。”[16]

《草堂诗余》作为一部词选本,它保存了相当数量的唐、五代、两宋词作,其中不少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在明人所见唐、五代、两宋词人别集无多的情况下,它在明代的广泛流传,对于词的普及传播之功还是很大的。

三、对于《草堂诗余》与明代词坛盛衰关系的思考

总体上看,在明代,许多人曾将《草堂》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之崇拜至极,竟将《草堂》作为宋词的代称。明人吴承恩曾编选《花草新编》,其《花草新编序》云:“选词众矣,唐则有《花间》,宋则有《草堂诗余》。”明人陈耀文曾编选唐宋人词集,题名《花草粹编》,自序云:“是刻以《花间》、《草堂》而起,故以花草命编。”[17]陈良弼为之作序云:“自昔选词者众矣,唐则有《花间》,宋则有《草堂诗余》。”[18]

但是,它的兴盛对“明以来词纤艳少骨,致斯道为之不尊”的弊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词学观念上也对明人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陈耀文批评曰:“耀文自称其因唐《花间集》、宋《草堂诗余》而起,故以《花草粹编》为名,然使惟以二书合编,各采其一字名书,已无义理;乃综括两朝之词,而以花字代唐字,以草字代宋字,衡以名实,尤属未安。”[2]5495明人视野为《草堂》所囿,造成了眼界的狭隘,这是导致明词中衰的原因之一。明代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晚明卓人月就批评当时人们对《花间集》和《草堂诗余》的独尊情形:“世人但知《花间》、《草堂》、《兰畹》之为三珠树。”[19]

值得指出的是,后来许多人把明词衰落的原因归结到《草堂诗余》身上。以朱彝尊为首的浙派词人对《草堂诗余》攻击尤甚,把明词衰落的原因全部归结到《草堂诗余》身上:“《草堂诗余》所收最下最传,三百年来学者守为《兔园册》,无惑乎词之不振也。”[20]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卷三引储国钧语云:“自《花间》、《草堂》之集盛行,而词之弊已极,明三百年,直谓之无词可也。”[2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更指出:“《花间》、《草堂》、《尊前》诸选,背谬不可言矣。所宝在此,词欲不衰,可乎?”[22]近人吴梅《词学通论》亦云:“论词至明代,可谓中衰之期。探其根源,有数端焉。开国作家,沿伯先、仲举之旧,犹能不乖风雅。永乐以后,两宋诸名家词,皆不显于世,惟《花间》、《草堂》诸集,独盛一时。于是才士模情,辄寄言于闺闼,艺苑定论,亦揭橥于香奁,托体不尊,难言大雅其蔽一也。”[23]类似的言论在有清一代还有很多。

关于此种观点的辨明,是研究《草堂诗余》在明代传播接受不可回避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草堂诗余》在明代的广泛传播的确对明人的词学观念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从表面上看是造成明词中衰的原因。但是明人为什么钟情于《草堂诗余》呢? 应该说,是明人主动选择了《草堂诗余》,造就了《草堂诗余》的流行。换言之,明人之所以选择《草堂诗余》,是因为该书所体现出来的词品风格满足了或适应了明人的口味。这种满足与适应主要反映在《草堂诗余》的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上。他们感兴趣的仅仅是《草堂诗余》题材的香艳和情思的绮靡。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明人出于一定的词学观念,选择了《草堂诗余》,《草堂诗余》反过来又强化了这种观念,所以明词香软浅俗之弊与其盛行不无关系。但是明词之弊是明人的社会风气、词乐的失传、词体的演变、明曲的兴盛乃至明代科举制度八股取士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把明词衰落的原因全部归结到《草堂诗余》身上,是有失偏颇的。总之,对《草堂诗余》在明代的影响应该如此加以辨证地来认识。

参考文献:

[1]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33.

[2]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3]宋翔凤.乐府余论[M]//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2500.

[4]孙克强.清代词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91-93.

[5]温博.明万历茅一桢刊本花间集补序[M]//金启华.唐宋词集序跋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340.

[6]冯金伯.词苑萃编[M]//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 1986:1940.

[7]王昶.明词综[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

[8]李一氓.关于花间集的版本源流和补记[M]//花间集校.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06-221.

[9]刘修业,辑;刘怀玉,笺.吴承恩诗文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364.

[10]汤显祖.明万历玉茗堂汤显祖评花间集序[M]//金启华.唐宋词集序跋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社,1990:341.

[11]毛晋.草堂诗余跋[M]//施蛰存.词籍序跋萃编.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671.

[12]毛晋.竹斋诗余跋.汲古阁本.

[13]王世贞.艺苑卮言[M]//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 局,1986:385.

[14]何良俊.草堂诗余序[M]//施蛰存.词籍序跋萃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669.

[15]王骥德.曲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264.

[16]朱彝尊.柯寓匏振雅堂词序,曝书亭集(上)[M].上海:世界书局,1937:489.

[17]陈耀文.花草粹编叙[M]//金启华.唐宋词集序跋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406.

[18]陈耀文.花草粹编[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徐士俊.古今词统序[M]//卓人月.古今词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

[20]朱彝尊.词综发凡[M]//朱彝尊,汪森.词综.李庆甲,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1.

[21]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卷三[M]//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3528.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2

一、困惑中的思考

我校自2009年9月开始实施新课标教学以来,不断探索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我积极参与,并根据学校处于草原地区,草原文化需要得到传承和弘扬这一现实,确定了以草原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用了近两年时间,完成论文《以内蒙古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这期间,我在2012届学生中进行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教学尝试:带领学生观看视频《奇妙的草原文物》、《鹿皮图的秘密》、《嘎达梅林》等,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写读后感,使学生了解草原文化、草原英雄,培养他们热爱草原,尊重、热爱草原文化的情怀;参观乌力格尔博物馆,了解草原文化的保护、传承等。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普遍感觉收获很大,我对开设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便很有信心,于是在学校的“课程超市”推出了以草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授课对象是2013届的学生。但学生选课的结果却在我的意料之外:由于选课人数没有达到开课所需的数量,因而课没有开出。这样的结果令我很失落,同时也促使我进行反思。

通过与2012届的教学情况对照我发现,同样的主题如果呈现方式不同效果就明显不同:2012届的学生是通过一系列直观生动的画面和人物形象感受草原文化,2013届的学生接触到的是抽象的草原文化的题目,没有清晰、明确的、可感知的印象。2012届学生感觉收获很大,2013届学生选课人数却很少。

二、兴趣对接

在分析自己开设校本课程得与失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兴趣问题是校本课程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校本课程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兴趣对接。

所谓兴趣对接是指教师兴趣与学生兴趣有交点或交集,师生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不仅关注相同的问题,而且喜欢同样的问题呈现方式。可见校本课程问题的关键是相同兴趣的问题,从这样的视角看课程,国家课程(全国)、校本课程(全校)、微型课程(全班)兴趣对接的难度依次降低,因为范围越小找到共同兴趣的难度就越小。微型课程的优势显而易见。

作为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学生当中,走进学生的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学生。而且教师要自己培养广泛的兴趣,并对学生兴趣进行正面引导,这样容易实现与学生的兴趣对接。开发微型课程,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使教师素质不断得到提升,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反思后再尝试

有了以上认识之后,我把能否实现兴趣对接作为微型课程的选题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我选定“品读名家诗词,评说风流人物”作为2013年微型课程的课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于世界之林独树一帜的当数诗词歌赋了,无论是律诗还是词阕,均有着无穷的魅力。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平平仄仄中使人感受到诗词的韵律美,这也是中国文字所特有的。古典诗词中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容,特别是咏史诗。著名学者陈寅恪更提倡“以诗证史”,通过阅读咏史诗可以帮助我们以不同的视角认识历史。

诗词的特点使以诗词传史的方式成为师生兴趣的交汇点,容易实现兴趣对接。而且这种方式体现“文以载史,史以文传”,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感受到诗词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产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文化自豪感。

在历史教学内容上,可以结合名人诗词了解、认识历史名人:用李白的《古诗五十九首(其三)》和许浑的《途经秦始皇墓》解读秦始皇,用王的《咏汉高祖》和胡曾的《沛宫》解读刘邦,用杨亿的《汉武》和罗邺的《望仙台》解读汉武帝,用王安石和秦观的《司马迁》解读司马迁等。无论诗词作者还是评价的人物都是非常著名的。

选课和上课的结果都证明,我们对微型课程的认识是正确的。

四、前景展望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3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起学习兴趣

利用电教媒体把学生难以见到的事物展现在他们眼前,强化感性认识,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古诗不是儿歌,学生不能一读就懂。因此有的学生对古诗望而生畏,还没学就有了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变畏学为乐学了。如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我给“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教学古诗《凉州词》时,如何让学生理解开头两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呢?教学之前,先让学生想象黄河波涛滚滚的情景,再出示投影片,让学生由近及远地眺望蜿蜒曲折、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伸向远方,迤逦飞上云端。而一座孤零零的城堡却坐落在黄河两岸的崇山峻岭之间,为导入后二句诗句的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领会诗的字词意

古诗中的一些字词都应讲古义,用今义讲是不合适的。如“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当讲“跑”,而非今之“走”;有一些字词的解释又是很特殊的,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当讲“因为”,而非“坐下”;更有一些调应当结合具体的语境帮助学生理解,否则,教师机械传授,学生生般硬套,是不能真正牢固掌握的。如我在教白居易的《草》时,就借鉴于永正老师的教法这样进行教学。

师:“离离原上草”中“原”指的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投影出示草原图,图上的草长得非常繁茂)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一眼望不到边。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离离”的意思是什么了。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说得对极了!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生:……

一个小小投影片就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掌握了“离离”的意思,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说话训练,何乐而不为呢?

三、运用信息技术,指导练习朗读

古诗虽然短小,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而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则能有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如我在教完《望庐山瀑布》后,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欢了,而学生对这首诗的气势和内涵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又如《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自我现实的不满和处境孤寂的心境。诗人表达含蓄,单从字里行间让学生领悟诗人的内心情感非常困难。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点击进入“情境再现”: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山头,天上的鸟儿飞得失去踪迹,空中仅有的几朵云也飘走了,加之耳边回荡着低沉、哀怨的乐曲,使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心境融为一体。在这特定氛围中引导学生品味古诗的韵味、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学生点击进入“配乐朗读”,当他们在众多乐曲中选择好合适的配乐后,反复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情感便自然流露出来。

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说话训练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其中省略的成分也是相当多的。老师在学习古诗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则不仅能加深对诗的理解,对学生说话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运用电教手段体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为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提供了依据。如我在教低年级小朋友学完《鹅》时,就出示了事先制作的显出诗歌内容的投影片,然后让学生听着舒缓的乐曲,边看图,并展开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图上的内容具体地说出来。在美的氛围中,学生启动了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描绘出了这样优美的意境:有一个美丽的湖,湖边长着嫩绿的草,开着鲜艳的花。湖水清清的,水中有几只大白鹅,雪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湖面上,红红的脚掌正悠然地拨动着。湖面上泛着微微的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点点金金光。偶尔,大白鹅昂头叫两声,好像在唱着欢乐的歌……美的情怀、美的形象跃然而出,学生在训练说话的同时,也受到了美的陶冶。

五、运用信息技术,了解地理位置,体验课文意境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4

传达诗人美好心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诗经・周南》)茂盛的葛草爬满山谷,漂亮的黄鸟上下飞鸣,葛草与黄鸟一动一静,构成了一幅恬静又活泼的春光明媚的图画,传达出诗人观赏春天的美好心境。“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雨中浓绿的草色,足可染物;水上火红的桃花像是要燃烧起来,十分迷人。将静态景物写得具有强烈的动感,使本已很美的绿草、红花,被形容得更加碧绿红艳。这种色彩明艳的画面,反映了诗人“相欢语笑”的喜悦心情。“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小草初生,遥望一片,近观却又似无,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表达出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象征光辉高洁人格。“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屈原《离骚》)屈原以香草――兰、蕙、留夷、揭车、杜衡、芷等来写自己的高洁,使香草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光辉高洁的人格。这种以香草喻美德的写法,是屈原常用的,后代诗人多有借鉴和发展。汉代《古诗十九首》中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之句,诗中的“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感情的纯洁、美好。唐代张九龄《感遇》其一有“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之句,“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其后一个“自”字,不但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性,而且还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

诉说诗人款款情思。“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桃李花虽然艳芳菲,繁华一时,但转瞬纷落而逝,只有青青草无声地染遍了大地。诗人怜草爱草之情亦由此而出,很有感染力。唐代顾况写过《春草谣》:“春草不解行,随人上东城。正月二月色绵绵,千里万里伤人情。”“随人上东城”指草绿回黄的荣枯变化能给人以时间感悟,“千里万里伤人情”则指“更行更远还生”的小草能暗示出空间张敛的人生体验。由此,诗人从惜春草、悲秋草发展到惜人生、悲得失,遂使草诗具有了较高的审美价值。而在杜甫《蜀相》诗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好音,则表明武侯呕心沥血,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

总之,在有关草的诗中,诗人心灵与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无情之物注入了有情的生命,从而成为诗人表情达意的一种媒介。

【链接】

阅读下面诗和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扬州慢

姜 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简要分析刘诗和姜词中草的作用有何异同。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5

童诗滋养童年,养育诗心;秉持诗化哲学,催发儿童诗想。有真诗想,才有真发现。诗心是语文素养的核心指针。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用眼“看到”,用心“看见”。试写一首有诗想、有味道的狗尾巴草儿童诗。

【教学重点】

催发诗想,醇厚诗趣。

【课前谈话】

一、播放“匹配”的歌曲,引发学生的“小草关注”

师:来听一首歌。(播放校园歌曲《小草》)

【点评:歌与诗是一体的,用匹配的歌来进行渲染,有利于帮助学生运用直觉来做好童诗创作的心理准备,激活诗感。】

二、采用“嬉乐”的方式,敏化学生的“小草感觉”

师:刚才听了一首歌《小草》,我们再来玩一玩小草。(用小草挠学生,让学生说感受。)

生:有点痒,很舒服。

师:同学们,看起来小草还是有点儿用处哟!如果两个同学在扳手腕,其中一个是大力士,人高马大的,你有办法对付他吗?

生:我就用这个来挠他。

师:一挠大力士就笑了,可能就倒在地上了是吧?你就转败为胜了。

【点评:嬉乐的方式,是最儿童的方式,有利于激荡小学生的游戏精神。】

三、品读“真性”的童诗,激发学生的“小草诗感”

师:有个诗人也用这狗尾巴草挠出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挠痒痒

它明明是草,

却要冒充狗尾巴。

它明明不会说话,

却对我摇头晃脑。

我从不摘花,

只摘狗尾巴草,

我用它去挠痒痒,

挠得小树咯吱咯吱笑,

挠得溪水咯吱咯吱笑。

师:怎么样?你觉得哪些句子特别有意思?

生:它明明是草,却要冒充狗尾巴。

师:是草,干吗要冒充狗尾巴呢?有意思。

生:挠得小树咯吱咯吱笑,挠得溪水咯吱咯吱笑。

师:我们刚才挠的是同学,它挠的是谁?

生:小树,溪水。

师:这一跳就跳出了一个奇特的想法,有了这个奇特的想法,这首诗就有味道了。我们觉得狗尾巴草有意思,狗尾巴草儿童诗有意思。我们这堂课就来写一首狗尾巴草儿童诗好不好?

【点评:例文的趣味导入,可以缩短学生与小草儿童诗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起关于小草儿童诗的直观印象。】

【教学流程】

一、采用“视野切换”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狗尾草的发现”

1.相似型发现:像生物学家那样去发现,寻找狗尾巴草的“亲戚”

师:同学们,一提到狗尾巴草这个名字,我们就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它――

生:它为什么叫狗尾巴草?

师:看大屏幕,你有没有找到解释?

生:狗尾巴草毛茸茸的,像狗尾巴。

生:狗尾巴草被风吹着,像狗摇尾巴一样。

生:狗尾巴是弯的,小狗高兴的时候摇尾巴。

师:是呀,你看这狗尾巴草怎么捋也捋不直,翘翘的,太像了!狗尾巴草用它独特的造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看视频)

师:这些草叫什么名字?

生:兔尾草、猪尾草、鸽子草……

师:狗尾巴草和它的好朋友,用它们独特的造型悄悄地告诉了我们大自然的一个天大的秘密。

生:有很多植物都是以动物的名称来命名的。

师:你是说有很多植物和动物长得很相似。猜一猜它们是什么关系?

生:它们可能是亲戚关系。

师:生命原本就是一家。有一个学生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亲戚诗,学生齐读)

亲戚,亲戚

我在上学路上

总能看见它

狗尾巴

它总是梗着脖子

对着我摇头晃脑

一只哈巴狗奔过来

冲着它汪汪直叫

它神气地扬起脑袋

一点也不着急

别叫,别咬

我是你的远房亲戚

师:是啊,不能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呀!很有意思是不是?我们也来说说它们的亲戚关系。

(出示一段话,老师引导)

小狗有______

我也有______

小狗的______

我的________

小狗问

________

我回答

________

师:小狗纳闷了,狗尾草你怎么这么像我呀?猜猜狗尾巴草会怎么回答?

生:因为我们是亲戚呀。

生: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师:不错,它们是亲戚。还可能怎么回答?

生:它会有“汪汪”的叫声。

(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怎么这么像我

小狗有尾巴

我也有“尾巴”

小狗的尾巴翘翘

我的“尾巴”弯弯

小狗问

你为什么这么像我

我回答

汪汪 汪汪汪

师:狗尾巴草和它的伙伴像生物学家一样,揭示了大自然的秘密。我们把这样的秘密写出来,就是一首诗。

(出示课件)

2.实践型发现:像艺术家那样去发现,创作狗尾巴草“乐器”

师:它们不仅能揭示秘密,还能变出乐器。小草全身流淌着音乐。

(展示“草塑”视频)

师:相信吗?

生:相信。

(展示狗尾巴草)

师:把狗尾巴草弯一弯,再加一根,像什么?

生:像二胡。

师:还有呢?

生:小提琴。

师:瞧,变一变就变出了乐器来了。(出示课件)

师:声音很小呀,拉给谁听的呢?

生:拉给大自然母亲听的。

师:有道理,是个合理的解释。还有呢?

生:拉给太阳听的。

师:很有诗意。

生:有可能拉给蝴蝶听的,也有可能是拉给蜻蜓听的,还有可能是拉给拇指姑娘听的,她那么小,要保护她的小耳朵。

(出示课件,让学生读)

细心的小提琴

两支狗尾巴草 弯一弯

就是琴身

一支狗尾巴草 横一横

就是琴弓

拉呀拉 拉呀拉

声音为什么这么柔

那是为了保护

拇指姑娘的小耳朵

【点评:视野切换,以平等对待凝视为基础。视野切换,以重构关系与定向嬉乐为手段。视野切换,有利于激发儿童的诗想,有利于获得新的、有趣的发现。】

二、采用“支架”的策略,引导学生酝酿“狗尾草的诗想”

1.贴近型发现:像书法家那样去发现,欣赏狗尾巴草“作品”

师:这狗尾巴草还能变出什么来呢?

生:音符。扫帚。勺子。

师:还有吗?贴近我们的生活再想一想。

生:毛笔。

师:好。

(1)仿一仿,活用童诗“图式”

(展示视频,学生读《蜗牛》诗)

蜗牛

不要再说我慢

这种话

我已经听过几万遍

我最后再说一次

这是为了交通安全

(生仿写《毛笔草》)

毛笔草

不要再叫我狗尾巴草

这种话

我已经听过几万遍

最后再说一次

我是爱写字的毛笔草

(2)问一问,激发奇趣“诗想”

师:狗尾巴草会在哪里写字?

生:把字写到天空中。

师:很有气魄。

生:把字写到白云上去。

生:把字写到太阳上去。

生:字躲到云后面了。

生:字在星星上一闪一闪的。

师:怪不得,字原来去星星上安家了。还有可能跟着风儿去玩了。我们把这些问题连一连就是一首诗了。

(3)排一排,巧妙梳理“诗脉”

师:排一排,补一补,是不是也可以变出一首诗来呢?想一想狗尾巴草把什么当成纸呢?

生:把蓝天当成纸张。

师:大气魄,很环保。还有呢?

生:把白云当作纸张。

师:没有比这更大的白纸了。墨汁呢?墨汁在哪里呢?

生:天上下的雨水。

生:小河里的河水。

生:露珠。

师:毛笔就是什么呢?

生:狗尾巴草。

师:对了,就是它自己。狗尾巴草这样的书法家很了不起。

生:很节约,很伟大,很有气魄!

(展示课件,齐读诗)

【点评:儿童之思是诗思。要让散乱的诗思流淌成为一首首整齐的童诗,需要为儿童提供必要的支持。提供支架教学,加强诗路导引,是十分有效的。同时,粗线条的诗路,也能在儿童的诗想导航与激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选用“自由选择”的模式,引导学生实现“狗尾草的诗化”

1.自由型发现:像诗人那样去发现,创写狗尾巴草“童诗”

师:写诗就要大胆,就要飞到平日的想象之外去,飞到他人的想象之外去,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才会有独特的想法,才会觉得写的诗有味道。别人读了你的诗才会更聪明。狗尾巴草的身上有很多的诗,它的身上充满了情趣。

(展示课件)

师:狗尾巴草真的很有趣。下面就请大家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狗尾巴草的姿态,根据模板的提示来写一首有趣的儿童诗。(发模板跟白纸,播放课件――闪现狗尾巴草各种诗性姿态。)

(学生自由写诗,教师巡回指导。)

【点评:为童诗的创写提供最强大的自由选择感,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激活儿童的诗想。】

四、启动“分享语言”的评价,引导学生完成“狗尾草的全化”

师:同学们很有灵气,速度也很快,下面请几个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诗。

(学生读诗)

我是魔法师

我是魔法师

什么都能变

能变成提琴

能变出饮料

什么,什么

要变除草机

对不起

魔法失灵了

师:怎么样?忘记鼓掌了是吧?(鼓掌)要变除草机,对不起,魔法就失灵了。这首诗转得快,好诗就要转得快,才有味道。

挠痒器

和大力士摔跤

总被按倒在地

我用狗尾巴草一挠

他就笑瘫在地上

我转败为胜了

师:神奇的挠痒器很有效。

我不累,我不渴

蝴蝶说要把秋千荡

狗尾草忙把腰儿弯

狗尾草,你累不累

不累不累,我正好练习腰和背

蝴蝶说要把秋千荡

狗尾草忙把腰儿弯

狗尾草,你渴不渴

不渴不渴,我早就准备了矿泉水

师:有天然的矿泉水,这矿泉水可能是露珠,有可能是为自己准备的,也有可能是为蝴蝶准备的。狗尾巴草有真心,有善心,有美心,这就是一颗诗心。

卖不掉的帽子

狗尾草,卖帽子

请模特,来走台

戴在头上摇呀摇

行人吓破胆

狗尾草,卖帽子

卖到西,卖到东

最后只好自己戴

那是一条狗尾草

师:同学们,我们都应该有一颗诗心,我们都应该时时去观察大自然,运用我们的智慧作出我们的解释,我们就可能获得更多的发现,就会有更多的惊喜!

(展示狗尾巴草儿童诗课件)

师:狗尾巴草儿童诗,有诗心的小草就能长成大树,有诗心的小草就是大树。我们多凝视,多和小草交朋友,就会有更多的发现,就能写出更多的狗尾巴草儿童诗!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6

关键词:杜甫 草堂诗 多样性

杜甫一生经历坎坷,仅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入蜀,翌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开始了近五年相对安定的草堂生活。其间经历草堂幽居,流寓梓阆,入严武幕,辞归草堂,离蜀东下等曲折过程。

乾元二年年底,杜甫同妻儿来到成都。此时的成都极少战乱,繁华异常,让杜甫暂时忘却了乱世的悲欢离合、忧国忧民和身世自叹。翌年,在成都西郊安家后,抱着闲适自在的心情,作者将情感、心怀和视野投诸周边山水,创作了大量山水田园诗,寄寓了丰富的情感经验和人生感悟。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随船返照来。”(《野老》)此诗写于760年,长年颠沛流离后,得一憩息之处,诗人聊感欣慰;但国家残破、生民涂炭的现实,却时时撞击其心灵,使其无法宁静。《江村》一诗中,作者以清淳质朴的笔调,质朴无华的语言,点染出浣花溪畔幽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和村居生活清悠闲适的情趣,颇具田园诗萧散恬淡、幽雅浑朴的风韵。宋代蔡梦弼《草堂诗话》评价说:“其所以大过人者,无他,只是平易。虽曰似俗,其实眼前事尔。”清代黄生《杜诗说》谓之“杜律不难于老健,而难于轻松。此诗见潇洒流逸之致”。

另有《客至》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江亭》)写作此诗时(761年),安史之乱未平。作者虽避乱于四川,暂时得以“坦腹江亭”,到底还是忘不了国家安危,因此诗末,归结到“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又陷入满腹忧国忧民的愁绪中去了。杜甫这类诗表面上悠闲恬适,骨子里却仍是一片焦灼苦闷。这也正是杜甫不同于一般山水诗人的地方。

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杜甫。本真的诗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始终萦绕诗人心头的是国家的安危、政治的得失和人民的苦痛。草堂生活的闲适自得摈却不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关切与深沉的忧虑。朱东润先生曾说:“(杜甫寓居草堂时)真正关心的还是当时的政局。”这道出了贯穿诗人一生的主要思想和心态。

另外,诗人所作感时伤怀诗很多,如《石犀行》、《泛溪》、《出郭》、《恨别》、《散愁二首》、《病柏》等。《病柏》中咏病柏二抒胸臆,借物言事,托意深远,可读出国家兴亡之慨。朝廷不顾百姓疾苦索贡蜀橘,杜甫作《病橘》讽之。诗曰:“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枯棕》写中原战乱未平,蜀中藩镇割据,军兴而赋重,诗作托棕榈被剥而至枯死,比喻百姓因暴政而难以生存。

广德二年春,诗人登临高楼,感事伤时,自伤不遇,留下“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名句。沈德潜云:“气象雄浑,笼盖宇宙,乃集中最上乘之作。”此类感时忧民之作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政治情怀,往往沉郁顿挫、发人深省。

与此同时,诗人的思乡之情愈加浓厚:“京洛云山外,音书静不来。神交作赋客,力尽望乡台。衰疾江边卧,亲朋日暮回。白鸥原水宿,何事有余哀?”(《云山》)思乡之情弥切,然京洛难以望见,与亲人音书断绝,漂泊异乡的悲哀与苍凉俱现于诗中。《遣兴》则借诗自遣,战乱未平,亲人离散的愁思与漂泊异乡、衰老疾病的伤感一时俱起。同类诗作还有《出郭》、《恨别》等。《散愁二首》托物寓意,抒发愈加浓厚的思乡之情:“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杜甫寓居成都时还曾入严武幕府做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但七个月后就匆匆辞幕。入幕、辞幕之心态可谓复杂矛盾。这一时期诗人的诗作不少。杜甫与严武交情颇深。严武奉命还京,杜甫送至绵州,并作赠别诗三首。广德元年春,严武再度镇蜀,杜甫又作诗多首相赠。二人交情如此深厚,为何应邀入幕又匆匆辞幕呢?

首先,朋友之情突然变为上下级之尊卑关系,且受束缚。《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表露心态:“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杜甫有赞叹严武政绩之诗作,但入幕后眼见其骄横残暴、目无法纪的一面,在其手下任职,着实堪忧。且诗人与同僚关系不好,与互相猜疑勾结的幕僚周旋,心中抑郁难以纾解。杜甫在《莫相疑行》中写到:“晚将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诗人因受同僚猜疑和嫉妒,内心十分愤慨,且幕府生活紧张忙碌但无所作为。诗人终辞去官职,从此与官场无缘。诸多政治理想化为泡影,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可想而知。与严武的交情虽又恢复了,过去那种文人诗酒流连的生活又回来了,但好景不长,严武的突然去世让诗人顿失生活资助。这也是诗人离开草堂,继续漂泊的重要原因。

杜甫是一个敏感而又多愁的性情诗人,其诗歌创作极易受到周遭环境和自身境遇的影响,因此,杜诗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的情感特征。对于流落半生、坎坷一世的杜甫而言,在成都草堂短暂驻留的最初两年零七个月是杜甫漂泊生涯中弥足珍贵、不复再有的一段闲适时期。因此,其思想、创作悬浮出阶段分明的独特魅力。草堂诗中表现出来的恬退幽志和“漫与”极致使杜甫、杜诗迥立于其悲剧人生、巅峰艺术的坐标之上,显示出开放、适达的诗学胸襟,使草堂诗歌成为杜诗及诗歌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唐]杜甫撰,杨伦校注.杜诗镜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朱东润.杜甫叙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7

关键词:电教;媒体;古诗;韵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343-01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堪称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丽璀璨的明珠。古诗是一种思想高度凝练,高度集中的文学体裁,意境优美,对仗工整,不仅能使学生开拓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古诗语言讲究对仗、平仄、押韵,文字精炼,讲究对偶,给接触古文甚少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在古诗教学中巧妙运用电教手段,在意境中品读古诗韵味,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借电教媒体巧创诗境

古诗所描绘景象离小学生可谓年代久远,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薄,因此有的学生对古诗望而生畏,还没学首先就有了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学生也就“乐”学了。

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歌?”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电教媒体品字析词

古诗中的一些字词都应讲古义,用今义讲是不合适的。如“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当讲“跑”,而非今之“走”;有一些字词的解释又是很特殊的,如“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当讲“因为”,而非“坐下”。

如我在教白居易的《草》时,就借鉴于永正老师的教法这样进行教学:

师:“离离原上草”中“原”指的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课件出示草原图,图上的草长得非常繁茂。)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一眼望不边。

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 “离离”的意思是什么了。

生:“离离”就是草长得非常茂盛。

师:说得对极了!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一个小小多媒体教学设计,就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掌握了 “离离”的意思,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说话训练,何乐而不为呢?

三、借电教媒体吟诵诗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境深远,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对诗的含义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意会。而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则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

如我在教完《望庐山瀑布》后,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听配乐的课文录音,跟着录音练读。这样,学生读起来既感情真挚,又抑扬顿挫。最后,我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让他们跟课文录音比一比,自己评一评。学生找到了差距,练得更欢了。而学生对这首诗的气势和内涵,也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得到了更深刻的领会。

四、借电教媒体想象补白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炼,其中省略的成分也是相当多的。老师要在学习古诗时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则不仅能加深对诗的理解,对学生说话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运用电教手段体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为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提供了依据。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8

关键词:沃尔特・惠特曼;《草叶集》;文学艺术;阶级属性

中图分类号:I71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2-0122-04

一、沃尔特・惠特曼及其《草叶集》(Leaves of Grass)

(一)沃尔特・惠特曼其人

沃尔特・惠特曼(Walt・Whitman,1819―1892)是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诗人、人文主义者、资产阶级斗士。如今,惠特曼已被公认为20世纪美国新诗的先驱者[1]和现代诗歌的开拓者[2]。惠特曼生活在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蓬勃发展的时代,但他一生生活潦倒、经历坎坷,有时甚至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为了生活,惠特曼从事各种各样工作,其中有泥水匠、编辑、小学教师等。

惠特曼一生只上过六年学,他基本上是靠自学的。惠特曼特别喜欢读莎士比亚、霍默和但丁的作品,他深受空想社会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影响,喜欢城市的大街小巷,喜欢大自然的美景,喜欢歌剧和演讲术,所有这些兴趣爱好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且深刻的影响[3]。

(二)《草叶集》(Leaves of Grass)简介

惠特曼一生只出版过一本诗集――《草叶集》(Leaves of Grass),其不仅属于19世纪的,也属于20世纪,21世纪,22世纪和未来的无数世纪[4]。这部具有史诗般的巨作总共出版过九版,每一版都是在前一版的基础上修改、增加而成。每一版都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思考和追求,也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历程。

第一版《草叶集》(Leaves of Grass)在1855年问世,共有12首诗。这本诗集创造了自由体诗的风格,这种风格的诗以民主的内容、革新的形式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乃至世界诗坛[5]。诗人在诗集中用“草叶”象征生活中最普通的人和事。最初,这本诗集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欢迎,当时爱默生给他写了一封信,诗人在爱默生的来信中得到了巨大了鼓舞。

1856年,《草叶集》(Leaves of Grass)第二版出版,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20首诗,共32首诗,其中包括名篇《一路摆过布鲁克林渡口》、《大路之歌》、《阔斧之歌》等。

1860年出版第三版《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新增124首诗,共有156首诗。新诗中包括《从永不休止地摆动着的摇篮里》《为了你呀,民主!》《亚当的子孙》和《拂开大草原的草》等诗歌。

1867年第四版《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正式出版,新增8首诗,共有164首诗,收入了《敲呀!敲呀!战鼓!》《啊,船长,我的船长!》《桴鼓集》及其续集。

1871年第五版《草叶集》(Leaves of Grass)出版,新增13首诗,共168首诗。收入了长诗《通向印度之路》《清早漫步着》《我听见美国在歌唱》等重要诗作。

1876年第六版《草叶集》(Leaves of Grass)出版,主要是为了纪念美国独立宣言发表100周年。

1881年第七版《草叶集》(Leaves of Grass)出版,共收了20首新诗,其中包括《民主远景》一文。

1889年第八版《草叶集》(Leaves of Grass)出版,收入62首新诗和一些文章,包括散文集《典型的日子》《十一月枝丫》等。

1892年出版《草叶集》(Leaves of Grass)第九版,这一版的诗集共有383首诗,最长的一首诗有1336行,这首诗后来被叫做《自己之歌》,是作者最重要的诗作之一,包含了作者一生的主要思想信仰。另还包括“附诗一”、《七十之年》和“附诗二”《再见吧,我的幻想》。诗人去世后的遗诗《老年的回声》,作为“附诗”。

二、文学艺术与阶级属性的关系

阶级属性是反映一个阶级所代表或主张的观点、愿望和追求的价值观,是阶级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5]。它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包括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文学艺术是阶级属性的意识形态表现形式之一,意识形态按其阶级内容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即生产关系可分为:奴隶主意识形态、封建主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6]。它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反映特定时期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对未来社会生活的期望与追求,代表着一定社会阶级愿望与共同的理想追求的文学艺术作品,就是阶级属性的具体体现。

在阶级社会里,文学的倾向性突出表现为文学的阶级性。文学的阶级性是阶级社会中文学的重要社会属性之一。文学的阶级性,是指阶级社会里文学总是要表现一定阶级的思想、感情、意志,从而满足一定阶级政治上、精神上的需要,而为一定阶级所利用的这样一种社会属性[7]。

由此可见,在阶级社会中,所有文学作品都具有与之相适应的阶级属性。

正如李野光先生所说,惠特曼“十分重视文艺的社会职能,从社会需要出发,站在自己为社会尽责的立场上来从事文学创作的”[8],“惠特曼激越的爱国主义思想中夹杂着强烈的民族主义”[9],“把自己的共和国加以神圣化”[10],具有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草叶集》(Leaves of Grass)中,惠特曼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宣称美国是“民主的庇护所,普通百姓的希望”[11],为南北战争中的林肯政府呐喊造势。

三、《草叶集》(Leaves of Grass)阶级属性的表现

惠特曼的诗歌创作主要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南北战争前(1855-1861)。在这个阶段,诗人的诗歌主要是反对奴隶制和民族压迫,赞美大自然和人,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歌颂自由和民主。

诗人在《草叶集》(Leaves of Grass)中用“草叶”象征普通人,同时也象征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通过抒写大自然之美、体现社会底层生活、讴歌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众所周知,资产阶级就是在反对奴隶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主要的阶级属性就是主张自由和民主。惠特曼的诗歌表现的主题思想正好与资产阶级的主张相吻合,所以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属性。

惠特曼伟大之处在于他一直处于美国社会的最底层,一生受尽生活的折磨,但他却能一直站在美国资产阶级的立场上,以美国“激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12],“充分反映了十九世纪中期美国的时代精神”[13]。这一时期,惠特曼的诗歌表现形式自由奔放,多描写美国自然风景、山川湖泊、建筑等,以表达对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生活的向往。这期间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始终贯穿着这种思想意识,以下通过《为了你呀,民主!》和《拂开大草原的草》二首诗歌的赏析,可窥见一二。

《为了你呀,民主!》这首诗是诗人诗歌创作形式和创作思想最为显著的表现,它通过直白、呐喊的方式,利用象征美国国家自然美的江河湖泊、树林、草原等歌颂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生活。在诗中,诗人把美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比作“我的女人”,为了“民主”,诗人愿“以伙伴之间终生不渝的爱”“以伙伴之间男性的爱”,不畏遗力“用颤音唱这些歌”――民主之歌,充分表明诗人对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的不懈追求和无比向往,是《草叶集》诗歌资产阶级属性的充分体现。

《拂开大草原的草》是惠特曼代表作之一,诗人用大草原的“草”象征着蓬勃的生命力、积极进取的人民与前进发展中的美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指出美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是扎根在“美利坚内地”“土生土长的”“朴素而从不拘束、从不驯服的”“自由地”生长的。诗人对“草”赋予无比生机,形容它是“在磅礴大气中的,粗犷、新鲜、阳光闪耀而富于营养的”是“以自己的步态笔挺地、自由地、庄严地行走,领先而从不落后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顽强向上的形象,以表明诗人对美国资产阶级民主的无比敬仰,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未来充满信心。

第二阶段是南北战争期间(1861―1865)。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资产阶级的西进运动,是以牺牲印第安人的利益为前提的[14],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5]。在此期间,惠特曼的战争诗歌具有史诗画卷般的风采和价值,他尽情讴歌维护统一的战争,热情激励浴血奋战的前线将士,真切反映艰苦卓绝的战地生活,沉痛悼念视死如归的阵亡将士。在南北战争期间,惠特曼是一位坚定的民主战士,显示了他的深刻的资产阶级斗士本色。战争激烈进行时,他主动到华盛顿去充当战士,终日尽心护理伤病的士兵,以致严重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他的生活十分艰苦,借抄写度日,把节省下的钱用在伤病员身上。他在充当护士将近两年的时间中,大约接触了10万名士兵,有许多后来还一直和他保持联系。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于1861年4月12日。美国南北战争初期,代表奴隶主的南方部队取得了胜利,而代表资产阶级联邦政府的北方部队处于劣势。1861年7月后,在林肯总统的坚强领导下,北方部队逐渐改变了的战争形势,取得战略优势。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战斗热情也日益高涨,《敲呀!敲呀!战鼓!》这首诗发表于1861年9月28日,这正好是南北战争爆发后的第五个月。诗中诗人大声摇旗呐喊,激情敲鼓、吹号,与前方的士兵站在一起,鼓励前方的联邦政府士兵冲锋陷阵。诗人始终站在林肯总统领导的联邦政府军一方,而联邦政府军正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可见诗人始终是资产阶级的拥护者,始终为资产阶级服务,所以诗人诗歌的资产阶级意识非常明显。

诗人在《啊,船长,我的船长!》中深彻地表达了对林肯总统的热爱和深切的悼念之情。诗人用象征的手法把美国比做大船,把林肯比做驾驶美国这个大船的船长,把南北战争比做艰苦的航程,通过大船的胜利返航表现林肯的功绩,形象地赞颂林肯,表达对他的爱。诗人称林肯为“亲爱的父亲”把他当作最亲近的人,描述人民群众对林肯的爱戴、敬仰之情,来赞颂林肯。航船下锚,大功告成,而船长永远倒下了,表明诗人清醒的绝望、极度的悲痛。

实际上,林肯是美国资产阶级的代表,是自由、平等、民主的象征,诗人对林肯总统的无比爱戴和拥护就是对美国资产阶级的爱戴和拥护;对失去林肯的无比悲痛和惋惜,诗人觉得是对美国资产阶级自由和民主的沉痛打击和损失。这里再一次验证了诗人对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思想的无比推崇和拥护。

第三阶段是南北战争后(1866-1892)。惠特曼在他晚年时期不仅批评过资本主义的弊端,还提出过改良方案。这也表明诗人尽管发现资本主义的不足,还是对它的前景充满憧憬,仍然希望它能通过自身的改造和完善,达到诗人心目中的理想状况的“民主”,这反映出诗人极力维护激进资产阶级精神,追求民主理想的强烈愿望。

《我听见美国在歌唱》写的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社会愿景:无论是“机械工人”“木匠”“泥水匠”“船夫”“鞋匠”“伐木者”;“男工”还是“女工”;“年轻的妻子”还是年老的“母亲”都快乐地工作,愉快地歌唱。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当时美国社会的某些现象不满,离诗人心目中理想的资产阶级民主还有一段距离,但诗人并没在对资产阶级民主感到绝望,并没有放弃对资产阶级民主的追求,而是希望通过对资产民主的改良,从而达到诗人心目中理想的民主状态,反映出诗人极力维护美国资产阶级精神。

而在《清早漫步着》里,描写了诗人清早起来散步,看到一只画眉在喂雏鸟,引起了他的愉悦和深思。这首诗的背面有深广的背景和含义。“蜷伏在灾难时世”中的祖国让诗人终日忧心忡忡,无法安睡,诗人不知“漫步”了多少时日,都没能“走出黑暗和朦胧的思索”,幸运是的是这个早晨,“漫步思索”的诗人终于冲破了“朦胧”,一窝吃“可厌的虫蚁和蛇蝎”的画眉鸟,唱着美妙的歌声,让诗人大受启发和鼓舞。“如果歹徒能转变”,诗人由鸟及已,由已及国家的命运前途,都将“化腐朽为神奇”,从“灾难的时世”中获得新生,并“振奋的升起”把美妙的歌声“飞遍整个世界”。尽管诗人对当时美国社会心存不满,觉得是生活在“灾难时世中的国家”,与自己心目中的资本主义愿景存在差距,从而感到“忧伤”,但是诗人从来没有放弃对美国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而是更加坚定信念,相信“可厌的虫蚁和蛇蝎可以变为甜美的歌曲”“歹徒能转变得这样驯服和可贵”“未来可能从这些之中欢乐而振奋地升起”。可见,尽管诗人对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不满,但是还是非常拥护,相信它经过改造会变得更好。

四、总结

综上所述,惠特曼在《草叶集》(Leaves of Grass)中的诗歌,从美国南北战争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无比憧憬与歌颂,到南北战争期间积极投身到战争的最前线,再到他晚年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的不满和批评,都反映出诗人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深切拥护和热切爱戴。所以,惠特曼《草叶集》(Leaves of Grass)在其不同时期所创作的诗歌都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属性。

――――――――――

⒖嘉南祝

〔1〕Sculley Bradley , et al., eds., The American Tradition in Literature , New York : Grosset & Dunlap , Inc .,1974, P.14.

〔2〕Richard Ellmann and Robert O' Clair , eds.,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Modern Poetry , New York: W .W. Norton &Company ,1988, P.19.

〔3〕琼・乔丹.为了人民的诗歌――论惠特曼和美国其余的诗人[C].转引自《惠特曼研究》.2003.470.

〔4〕张子清.惠特曼的诗歌创作与成就.张冲.新编美国文学史(第1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29.

〔5〕(美)彼得・B.海.美国文学掠影[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67,273.

〔8〕李野光.惠特曼评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414.

〔9〕杨金才.惠特曼的后殖民迷情与国族建构[J].文学研究,2006,(4).

〔10〕杨金才.惠特曼的后殖民迷情与国族建构[J].文学研究,2006,(4).

〔11〕Robert E .Spiller , et al., eds.,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63 , P.488.

〔12〕刘树森.新解析惠特曼与文学传统的因缘――《惠特曼与传统》评介[J].外国文学,1995,(2).

〔13〕Gay Wilson Allen. Reader Guide to Walt Whitman. New York ,1970.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9

有一种小草,常被栽种在住宅北面的堂屋前。春来抽枝长叶,夏秋间开漏斗状黄、白、红、紫等颜色的花,它就是我们常见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萱草。尽管在众多的花草树木中并不起眼,也难言名贵,但早在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就有了关于它的记载。《诗经・卫风・伯兮》写一个女子思念她远去打仗的丈夫,其中有两句说:“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古人的注解说,谖草令人忘忧;背指北堂,古代多为母亲所居。而“谖”字据《尔雅》解释,原本就有忘怀的含义,而且与“萱”又是同一个字,因此萱草很早就有了“忘忧草”、“疗愁花”的雅称。此外,萱草又名“宜男花”。据《风土记》记载,凡是怀孕的妇女佩带萱草花,就能生育男孩。

一种普通的花草同时具有“忘忧”和“宜男”两种令人称叹的神奇功能,使它倍受文人的关注。最早称赞它的“宜男”作用的是曹植,这位才高八斗的魏代诗人作有一首《宜男花颂》:“草号宜男,既煜且贞。其贞伊何,惟乾之嘉;其煜伊何,绿叶丹华。光彩晃曜,配彼朝日。君子耽乐,好合琴瑟。固作螽斯,惟物孔臧。福齐太妣,永世克昌。”文中提到的“螽斯”是《诗经・周南》的篇名,那是一首以小虫螽斯成群来比喻后妃子孙众多的诗篇。可见以栽种、佩带萱草花来祈求生育男孩的风俗,历来不仅流传于民间,同时也盛行于皇宫。

然而小小萱草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它忘忧解愁的效能。有人说萱草能使人见了忘却心中的忧虑和烦恼,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金人周昂有一次外出,看见路旁有一片盛开的黄萱花,欣赏之余,一时竟忘了沿途无法排遣的思乡之愁。他在诗中写道:“万里黄萱好,风烟接路旁。迹疏虽异域,心密竟中央。染练成初色,移瓶得细香。客愁无路遣,始为看花忘。”如果说这还是旅途中人的特殊感受,那么明人高启的一首七律,则写出了平日居家时的相同体会。一场夜雨之后,庭院石阶前的红萱花开了。诗人被它那窈窕的芳姿深深吸引,不但心中的忧愁尽解,而且甚至还认为连有“消愁神物”之称的杜康也不需要了:“幽华独殿众芳红,临砌亭亭发几丛。乱叶离披经宿雨,纤茎窈窕擢薰风。佳人作佩频朝采,倦蝶寻香几处通。最爱看来忧尽解,不须更酿酒多功。”这就把萱草花的解忧功能夸大到了极至。

与盛赞萱草能忘忧不同,不少诗人又常常抱怨它空有“忘忧”之名,而无“忘忧”之实。如同样因游宦或贬谪在外,面对异乡的萱草,宋代王十朋就别有一番感受了:“有客看萱草,终身悔远游。向人空自绿,无复解忘忧。”这是因为萱草在古代常被栽种在母亲居住的北堂前,诗人见了萱草,自然就想起了远在家乡的母亲,心中的担忧和愧疚怎么也平静不下来,所以就发出了“无复解忘忧”的慨叹。而宋代另一位诗人石延年更是巧借萱草忘忧的传说,抒写了自己忧国忧民之心的难以忘怀。他这样说:“移萱树之背,丹霞间缥色。我有忧民心,对君忘不得。”由此见出他“忧民心”的既深且广,决不是萱草所能消解的。这无疑是一种借物喻志的神来之笔,在历代吟咏萱草的作品中堪称别具一格。

当然,萱草能否使人“忘忧”,从本质上说,只是文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不同的心理反应而已。宋人梅尧臣就说过这样的话:“人心与草不相同,安有树萱忧自释?若言忧及自能忘,乃得人心为物易。”他是不相信萱草有忘忧解愁的作用的,但说得有些绝对,因为“人心为物易”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以上所举白居易、周昂和高启的诗就是证明。人心和物虽然不能等同和彼此取代,但往往存在着互通互应的关系,这就是文艺创作中所谓的“移情作用”和“通感效应”。所以更多的诗人在作品中并不纠执于萱草是否真能忘忧,而是主要欣赏它的优雅姿态。唐代诗人李咸说得好:“芳草比君子,诗人情有由。只应怜雅态,未必解忘忧。积雨莎庭小,微风藓砌柔。莫言开太晚,犹胜秋。”他欣赏和赞美的不是传说中萱草具有“忘忧”和“宜男”的作用,而是它的自然风采,它的君子雅量。对于萱草所具有的独特的观赏性,前人也多有生动形象的描写。如隋魏澹诗云“绿草正含芳,靡映前堂。带心花欲发,依笼叶已长。云度时无影,风来乍有香”;唐李峤诗云“黄英开养性,绿叶正依笼。色湛仙人露,香传少女风”,又云“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宋苏轼诗云“萱草虽微花,孤芳能自拔”。

如果认真追究起来,萱草之所以有“忘忧”或“宜男”的传说,恐怕与它本身所具有的药性有关。《神农经》、《本草》等古书上说萱草的嫩芽和花跗都能食用,其性冷,能下气、养性,能使人气息通畅,心情愉快。另外,萱草花俗名黄花菜,又是人们喜爱吃的金针菜中的一种。《野菜笺》上记载有关它的几种做法,现顺手抄在这里,以供参考。一种是:“盐三分,糖霜一钱,麻油半盏,和起作拌菜料头,或加捣姜些少。”另一种是:“凡花菜采来洗净,滚汤焯起,速入水漂。一时,然后取起榨干,拌料供食。其色青翠不变如生,且又脆嫩不烂,更多风味。”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10

关键词:《离骚》;秋菊;落英;观点

“按陆佃《埤雅》:菊,本作^,从鞠。鞠,穷也。《月令》:九月,菊有黄华,华事至此而穷尽,故谓之^。”[1]929今“^”字基本上不再使用。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山海经》中已经有关于的记载,“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其木多^,其草多菊”。[2]此外《别录》中提道:“生雍州川泽及田野。”[1]929雍州即今湖北东部。在先秦时期,楚国曾一度兴盛,其管辖地大致包括现在的湖北全部、湖南等广大地方,可见屈原所处的楚国应有。从古人对特性的各种描述,可以肯定屈原所见的与我们现在看到的相同,不存在《离骚》中“秋菊”与现在的秋菊不同的说法。当然,现今出现了一些古代没有的人工培植,这另当别论。本文通过查阅前人对“秋菊落英”的各种看法,总结概括出四种:1.秋菊的叶子;2.秋菊的落花;3.秋菊刚开出的花;4.采摘。

一、秋菊的叶子

沈约《宋书・符瑞志》中说:“英,叶也。言食秋菊之叶。”他认为此处的“英”作为“叶”。《菊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观点,书中将“落”训为“始”,“落英”指的嫩芽。这种观点本质上与沈约的看法没有多大的区别,都认为“夕餐秋菊之落英”中的“落英”是指秋菊的叶子。对于沈约的观点,吴仁杰在他的著作中已经否定,笔者认同吴仁杰的否定。的确,的叶子可以采食,用于泡水喝,类似于茶叶,但菊叶的采摘有时间限制,《本草纲目》提道摘采菊叶的时间,即“正月采根,三月采叶,五月采茎,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实”。[1]929从诗句看“木兰”与“秋菊”相对应,可知“秋菊”是指花,采花的时间是在九月,这时的菊叶已经变得苦涩,不适合食用。沈约混淆了采叶与采花的时间,所以沈约的观点不宜采取。当然,另一个“秋菊的嫩芽”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

二、秋菊的落花

王逸认为“夕餐秋菊之落英”中的“落英”指落花,他解释此句为“暮食芳菊之落华”。《离骚草木史》中说“《水经注》:郦县城南,菊水注之,菊水即今名菊潭,源傍悉生菊草,所云食菊是也。《花木释异》曰:南阳甘谷水,其山上有大菊落水,从山涧流出,饮其液者多寿。合二说考之,乃知菊有落英不诬也”[3]。此外《警世通言》中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此故事中有一个情节涉及到对“秋菊落英”的看法。小说讲道苏轼去拜访王安石,在东书房,看到有一首未完的咏菊诗,前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看完诗句后认为开于深秋,只会焦干枯烂,并不落瓣。于是他续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看到诗后就将苏轼调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做团练副使。苏轼到黄州上任之后,有人送给他,他将其种在后院。有一天大风过后,他看见散落满地,才知道会掉落。对于“秋菊落英”是“秋菊的落花”观点,笔者有异议。《本草纲目》“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霜落,叶枯不落,花稿不零,味兼甘苦,性秉平和”[1]930。李时珍从秋菊本性上说其不会掉落,《西溪丛语家室旧闻》“今秋花亦有落者,但菊药不落耳。”[4]“夕餐秋菊之落英”中的“秋菊”毫无疑问是指野,楚国的地理条件适合生长野,况且野的特性也符合屈原那种自爱,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质量。并且野有调中止泄、破血的功能,属于菊药,自然不会掉落,所以王逸的理解有误。但在苏王和诗的故事有所例外,原因是宋朝时期,的品种已很多,况且苏轼的是友人送的,属于欣赏类型,不应是野,而且还在大风后,所以会掉落的可能性很大,与王逸的观点不同。

三、秋菊刚开出的花

吴仁杰在《离骚草木疏》中有写道“考落之义,非陨落之落。《尔雅释诂》文:m落、权舆,始也。郭璞引访予,落止为证。盖成王访群臣于庙中,谋始即政之事。邢m乃云:落者,木叶,陨坠之始,失其义矣”。[5]从句意中可得出,黄仁杰认为“落”是“始”的含义,同时他也否定邢m的说法,结合他在《离骚草木疏》中也否定沈约的观点,可得出他认为“秋菊落英”是指秋菊刚开出的花。关于“落”的含义,《屈辞精义》中作“始”,马其昶《屈赋微》认同并采用吴仁杰的观点,“落英谓始华之时”。在秋天开放,食用其刚开出的嫩花,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放入诗中看“落”解释为“始”仍有问题,这在后文会解释。

四、采摘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说“秋花无自落者,当读如‘我落其实而取其华’之落”。[6]他认为“落”不是“自落”,而是“他落”,是屈原自己弄落菊实,食用菊瓣。汪瑗《楚辞蒙引》中提道“夫落者不必自落而后谓之落,采而取之脱于其枝即可谓之落,如取露于水兰之上,亦可谓之坠也。若果谓坠之于地,则露岂可饮乎”[7],这里指出凡脱离“枝”就是“落”。这种观点把“落”得含义复杂化,屈原果真要表达采摘等意义,就会直接用与此有关意义的词,不会拐弯抹角用“落”来表示,并且“落”在诗中也没有体现出特别的意义,所以笔者按此处的“落”不应如此解释。这同时也解释了上文“落”作为“始”的含义在诗中行不通。

对于“秋菊落英”,笔者认为是指秋菊的落花,但此“落”不是“自落”,也不是洪兴祖所说的那种“他落”。这里的“落”主要是指自然风雨,动物触碰等造成的掉落。正如笔者在上文提到的,苏轼看到满地的菊瓣是在大风之后,而且《本草纲目》中记载不零落,是从的本性来讲,而并不包括其他外在条件的作用,自己不会掉落,但在外力的作用影响下是很可能会掉的。狂风暴雨或者动物的触碰都会使掉落,所以《离骚》中的“夕餐秋菊之落英”极有可能指的是食由此原因造成的菊瓣。此外,会掉落在古代文人的诗句中也有体现,如唐代杜甫《宿赞公房》诗“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诗中的一个“荒”字突出的掉落。私下认为屈原只是看到秋菊掉落在地的花瓣,他没有考虑秋菊的花瓣是否会掉,以及是怎样掉的。

其次,从《离骚》的写作来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两句诗中“坠”与“落”都有“掉下”的意思,只是字不同。屈原在这两句中都有想表示“掉落”的含义,但他为了避免重复使文章更具美感,他就采用同义不同字的方式。这也是屈原惯用的方式,在《离骚》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例如“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中的“搴”与“揽”都有“采”的含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中的“滋”、“树”、“畦”都有“种”的意思。此外《湘君》中也有,如“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中的“采”与“搴”也是有含义相同的一面。所以总结以上,笔者认为“秋菊落英”是指秋菊的落花。

关于诗句“夕餐秋菊之落英”中的“秋菊落英”,笔者认为从更符合全诗形式,以及屈原的写作特点来看,“秋菊落英”就是指由外力条件(非屈原本人)导致掉落的。也因为屈原的这句诗,后人多把屈原看作是第一个采食的人,很多文人都效仿屈原,如张耒、张虻龋现今流行茶也许就与此有关。(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明)李时珍着. 本草纲目 第1、2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929

[2]史礼心,李军注. 山海经[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125

[3]《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 续修四库全书 集部 楚辞类[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2002. 81

[4](宋)姚宽,陆游. 西溪丛语家世旧闻[M]. 北京:中华书局, 1993:104

[5]吴仁杰撰. 离骚草木疏[M]. 北京:中华书局, 1985:4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11

一、 试题类型及解题策略

1. 分析意境类

提问方式: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解题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范式:描图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情感(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具体步骤解说】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恰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摇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回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草堂的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训练】

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诗中写了哪些秋景?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技巧型

提问: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解题分析:表现手法是诗(词)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1)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及托物寓理等。

(2) 描法主要有:① 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② 托物言志;③ 借古讽今;④ 以小见大;⑤ 对比衬托;⑥ 运用修辞;⑦ 化静为动;⑧ 虚实结合等等。

(3) 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范式: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答题示例】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提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回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飘泊引起寂寞之感(步骤三)。

【训练】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首诗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3. 炼字型

提问方式:诗中××字有什么妙处?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要求品味这些经过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读,应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具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题示例】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提问: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回答:“横”字是横斜意,用得好;从全诗看,因在“野渡”且又“无人”,故能“自横”,加上诗人闲居西涧的境遇,自然使他偏爱这寂寞“幽草”,符合他当时心境。

【训练】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巩固延伸

(一)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 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晓过鸳湖

查慎行①

晓风催我挂忱符,绿涨春芜②岸欲平。

长水塘③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④城。

[注释]① 查慎行(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② 芜:丛生的草。③ 水搪: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通南湖。④ 秀州:即嘉兴。

1. 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 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

2. 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二) 运用拟人手法,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如:草树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论天下。

(三) 惊:写出了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而惊喜,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

穿:写出了雪花纷纷扬扬、穿树飞花的情景,富有动态美。

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雪描绘得富有灵性。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是造成“新年初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诗人偏说是白雪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翻因为果,增加了诗的意趣。

(四) 1. “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互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2. 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

(五) 1. 雨量之大,雨势之猛。

2. 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12

那是在天天六岁那年的三月,那天,是个周末,我带天天到桂湖公园玩。路上,天天说:“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

我说好。可是不知道怎么的,肚子里故事倒是不少,适合给天天讲的实在太稀缺。《西游记》故事他也很熟悉,《三国演义》的很多我自己都记不清了,讲希腊神话吧,又记不住那些长长的名字,此刻附上心头的只有几首唐诗,于是“敷衍”天天:

“爸爸给你讲一个诗人写诗的故事好吗?”

“好好!”天天倒是兴致勃勃。

可是到底讲什么呢?我抬头四望,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指头新绿初绽,春意盎然,干脆就讲一首关于春天的诗吧!我开始给天天大声讲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唐朝有一个大诗人叫杜甫……”

我话音未落,天天马上大声插嘴:

“杜甫是诗圣,李白是诗仙!”

“嗯,说得真对!”我从来不放过对孩子表示赞许的机会,更欣赏他在我讲的时候随时插话,因为这说明孩子的小脑袋在跟着我一起转,也许有时会转到别的地方去,但如果没有自由的想象力,孩子怎么会“跑题”呢?

答应了孩子要讲故事,那么必须还是得有故事的样子,我心里想:把诗人写作诗歌时的背景连着诗歌一起介绍,不也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吗? “天天知道,杜甫是中国的大诗人,不过你知道吗,杜甫还在我们成都生活过几年呢!当时,他就住在爸爸带你去过的杜甫草堂。那时候,杜甫有个邻居,叫黄四娘,黄四娘有一个爱好,你知道是什么吗?”天天老老实实回答不知道。

我告诉他:黄四娘最喜欢养花了,她养了很多很多的花,有一年春天,就跟现在一样,她花园里面的花儿都盛开了,杜甫在花园里游玩,欣赏着这美丽的繁花,还有花丛中飞舞的蝴蝶,小鸟在树梢上婉转啼叫,真是一幅美丽的画!

天天听得出神了,握着我的手,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努力想象一千多年前的鲜花。

我继续讲:杜甫心里就想啊,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一定要写一首诗记下来!于是,他就写了这首《江畔独步寻花》。我把诗歌给天天背了一遍,根本用不着多余的解释,天天就完全理解了这首诗。

而这次经历对孩子最重要的影响是,他从此觉得古诗很好玩。又好听,又有故事,一石二鸟,因此就开始经常缠着我要讲诗词故事了。

对很多人来说,古典诗词仿佛是供奉在神坛上的塑像,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些家长更是认为古典诗词距现在过于久远,一些语句连家长自己都不懂,怎么给孩子讲。其实这种观点不一定正确。从语言发展的角度上说,古文与现代文是一脉相承的,阅读古文会有一定难度,但是对大多数经历过正规教育的家长来说,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其次,适合儿童阅读的古诗一般语言都较为简单,没有太多的生僻字词,加之儿童古诗词读本大多有较为准确的注释,父母粗看一遍,理解意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就这样直接给孩子讲,似乎情节性弱了一点,孩子也不会满意,所以,我采取的是背景加释义的方式,在讲一首诗之前,先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再将背景与诗歌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当然,有时候也会觉得有些“简陋”,不过这种情节上的简陋往往可以以诗歌的音韵、节奏、内涵之美来弥补,因此,孩子一般来说是比较满意的。

自从那次去游桂湖公园给天天讲了杜甫作诗的故事之后,天天对诗歌故事的兴趣陡然增加,天天睡觉前都要我讲诗词故事,于是,我就用这种方法,给天天讲了很多诗词。比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按照讲故事的要求,我先给天天讲了这首诗写作的背景――

唐朝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原来是个大官,后来因为被人陷害,就被贬到江州当一个小官了……

“江州是什么?”天天是个每个细节都要弄清楚的孩子。

我耐心给他解释:江州是一个小地方,这里也很穷,大家听说大诗人白居易来了,都很高兴,也都很喜欢他,白居易在这里也就交了不少朋友。

有一个冬天,天很冷,马上就要下雪了,白居易坐在家里,想:这么冷的天,干什么好呢?干脆喝酒吧!不过古代的酒跟现在我们喝的白酒啤酒不一样,是用米酿成的,刚酿出来的时候,上面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泛着绿色,跟小蚂蚁一样,好可爱的。而且古代人冬天喝酒的时候要用火炉温一下。

“这样就不会感冒。”天天从医学角度很老练地进行了解释。

我笑了:是啊,可是,一个人喝酒太孤单,白居易想请一个朋友来一起喝,于是他就想到了刘十九。白居易就想写一封信给刘十九,白居易是诗人啊,所以他的信也是用诗来写的:我刚酿好了美味的米酒,小小的泡沫浮在酒面上,就像绿色的小蚂蚁。我温酒用的,是一只小小的红泥的火炉。天晚了,看来要下雪了,我的朋友啊,你可以过来喝一杯吗?

我给天天解释了这首诗,又给天天读了一遍,没想到的是,他的好奇心还没得到满足:“后来呢?”

我楞了一下:白居易诗里面没有讲后来怎么样啊?不过为了不让天天失望,脆就根据诗意杜撰了:

“后来啊,刘十九看到了这首诗,高兴极了,马上跑过来和白居易一起喝酒,两人正在喝酒的时候,天就下起雪来了,外面天寒地冻,里面两个人喝着烫过的热酒,聊着天,真快乐啊!”

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古代,诗歌本来就是诗人们用来记录人生经历、抒发个人感受的工具,从这个角度说,每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蕴含了诗人的一段人生经历,甚至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背影。而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说,也只有了解了诗人的人生经历、思想特点、创作背景,才能够更直观深入地了解一首诗。而在给孩子讲诗歌的时候,将诗歌讲解与背景介绍适当结合,将单纯的意义讲解变成立体的背景、诗人、内容介绍,既比较全面地让孩子了解了诗歌,又更受孩子欢迎,何乐而不为呢?

只要我们注意阅读和积累,就会发觉,很多诗歌背后经常都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比如在讲了《问刘十九》之后不久,我又给孩子讲了《赋得古原草送别》。

那是一个冬日的周末,有成都难得的阳光。“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

我索性让他自己“点菜”:天天说讲什么诗词吧?

他想了一下说:“讲那个白居易的什么古原草……”

我笑着说:“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吧?”

“就是就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天天应该是从他的诗歌碟子里听到这首诗的。不过看样子他对这首诗大致意思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如果我不给他一点新鲜货色,估计是无法让他满意的。因此我决定把与这首诗有关的故事讲给他听:

白居易还是个小朋友的时候,就十分喜欢学习,很爱看书。很小的时候,他还不会说话呢,他的奶妈抱着他,就指着屏风上的一些简单的字念给他听,后来他会说话了,居然那些字就都认识了。他小的时候,就很喜欢写诗。等他长大的时候,他的诗就写得很好了,后来他就到了长安去。按照当时的习惯,他要把自己的诗歌给当时最著名的诗人看,所以,他就来到了一个著名的诗人顾况的家里。

“我怎么不知道这个大诗人呢?”

天天觉得自己诗歌“造诣”已经很深了,对现在居然冒出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大诗人觉得很奇怪。

我笑了笑,继续讲:“顾况在当时很有名,不过现在不是那么有名了。白居易到了他家门前,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让仆人传进去,把自己的诗歌也托仆人带进去。谁知道啊,顾况看见白居易的名字就哈哈大笑说:“京城米价很高啊!白白居住恐怕不容易啊!”

“什么意思啊?”

六岁的天天一下子很没能明白这个文字幽默。我跟他解释:“白”就是不给钱,“居”就是居住,“易”就是容易,顾况把白居易的名字拆开了,意思就是白白居住很不容易,他在跟白居易开玩笑呢!天天明白了,也跟着咯咯地笑。

可是,当顾况笑过了之后,拿起白居易的诗歌一看,大惊说:“能写这么好的诗歌的人,在京城白白居住也是很容易的啊!”马上派人把白居易请进来,大家一起喝酒聊天。后来,白居易在顾况的推荐下,又结识了很多诗人,他自己后来也成为了一个大诗人。顾况称赞的这首诗,就是《赋得古原草送别》,我们一起背一下好吗?

我知道天天对这首诗已经比较熟悉了,答应得很干脆。于是,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我牵着天天的手,一起大声背诵。我们刚背完,天天就着急地说:这首诗的前面我明白什么意思! “好啊,那你给爸爸讲一下好吗?”我说。

“好!”天天答应:“古原上生长着很多小草,每年会黄一次,枯一次,没有一次。也会生长一次。野外的火烧起来但是无法烧完它们,春天来了,春风一吹,又会生长出绿色美丽的小草了!”

“天天解释得真好!后面什么意思呢?”后面四句,天天却不是很明白。

“好的,爸爸来讲。草原上盛开着一些小小的花,这些小花啊,生长得很远,连古代留下的道路上都生长着它们;草原很宽广,草的绿色一直延伸到古代留下的城市里面。现在又要送我的好朋友离开了,这里的王孙就是指作者的好朋友,萋萋满别情就是说,我的心里就像这凄凄的春草,充满了离愁别绪啊!”

“哦,我明白了。”天天点着头说。我没有要求他,他自己又大声地把这首诗背了一遍,古人说,读书切忌太匆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天天倒是以自己的行动来实践这个理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