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

时间:2023-05-30 10:44:38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1

32年,23秒。

故事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结束。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中国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

刚开始的镜头定格在蜻蜓的大举迁徙

扮演父亲方大强的张国强带着两个孩子方登、方达出场

他们很可爱,书写着70年代的历史

凌晨,地震来临

两个孩子在家里睡觉

那一刻,整个唐山如洪水般倾斜的击打着大地

我记得,他们相持,不顾性命的跑回家中

因为他们的两个孩子还在睡梦中

当徐帆饰演的母亲正准备冲进家中

大强拉住她

自己却丧身地震

那一瞬,只有亲情

为了亲情可以放弃生命,可歌可泣

再后来,母亲在两个孩子中做出选择

救弟弟

姐姐绝望的闭上眼睛

很多人在这一刻哭了

老天有眼,姐姐没有死

同样很幸运的,姐姐方登被一对解放军夫妇领养了

就这样,过了10年,20年

他们各自成家

而时间却未能冲刷76年的那一瞬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

命运的安排

姐弟二人汶川重逢

大地震的一幕又一幕

再次浮现在屏幕上

又有很多观众哭了

最后他们在一起

回顾了24万余人的纪念碑

结束了

灯亮起

这是一部能够让人潸然泪下的片子

生死一瞬

也许就是在那一瞬

你才会明白什么是生命

人生的价值

珍惜现在拥有的

别等到没了

再追悔

那时,已然没有意义

在天堂的人们,我为你们祝福

——谨以此文祭奠所有在地震中罹难的人们

北京市161中学初三:付马婉瑶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2

《唐山大地震》刷新6项影史记录 冯小刚亿元导演俱乐部五连庄

除了票房上频频告捷,《唐山大地震》感人的亲情和温暖的主题也获得了观众和媒体的好评。《新闻联播》7月25日特别报道了《唐山大地震》掀起的“感动效应”,评价其“以人性的大爱和亲情的温暖感动了观众。观众不仅重温了历史,更多的还感受到了灾难面前凸显的人性光辉和温暖。”新闻报道中采访了经历过唐山地震的截瘫疗养院院友,他们受邀免费***观看了影片,一名观众谈到:“记住灾难,忘记悲痛,向往更美好的生活。”曾参加唐山救援的一名医生指出“影片中展现的生命可贵,自强不息的主题引发了汶川地震亲历者和80后年轻观众的共鸣。”一位成都经历过地震的观众感叹道:“好好活着吧,活着的人去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们。”冯小刚导演在采访中感谢观众的认可,并表示“表达人的情感,我觉得在任何时候,其实观众都是最买账的。”

香港公映首日上座率称雄 台湾发行方看好票房

《唐山大地震》在台湾的上映日期略晚于内地半个月,将于8月中旬上映。已经看过电影的圈内人士非常看好该片在台湾地区能创造内地影片的新纪录,当地发行方迪士尼公司也表示做好了增加放映场次的准备。

“大制作”花絮展现浩大场面 imax观影效果震撼

《唐山大地震》能在全华语地区引起热烈反响,与专业幕后团队的功劳密不可分。华谊兄弟今日乘势电影花絮“大制作篇”,不仅展现了电影幕后团队的辛苦工作,还展现了拍摄地震场面中运用的大量人力和物力。影片监制陈国富坦言“如何拍一个真实发生的灾难,这其中牵涉的技术问题真的是远远超过一般观众能想象的”。为了营造大地震中房倾屋陷***地动山摇的的真实感觉,冯小刚导演请到韩国团队做现场特效,以及曾为多部好莱坞大片打造视觉奇观的technicolor做后期制作,“他们都是目前世界在做电脑特效镜头里的一流水平。”而据制片主任胡晓峰统计,在拍摄最大的场面戏份时,现场工作人员能达到两千多人。

专业的幕后团队保证了《唐山大地震》的素材准备充足,使其在技术上能够成为首部非好莱坞im

ax巨片。据看过imax版本的观众反应,地震场景的画面和声音非常震撼,真实程度绝对比美好莱坞大片,而imax版本的电影票也再度陷入疯狂抢购一票难求,许多观众纷纷表示,希望在看过第一遍普通版本之后,再买票看一遍imax版本。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3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镜头 ;幽默;方言

《唐山大地震》从公映到现在有半年多的时间了,但是人们对它的讨论、评价、思考却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冷却”。有关这部影片的论文与评述高达上百篇,这些文章中有对其内容和技巧的批评,但大多数都是在探讨其深刻的内涵以及成功的意义。批评主要集中在影片广告植入和个别情节缺乏合理性等方面(《论影片〈唐山大地震〉的局限性》);其他的论文则从它成功的意义(《〈唐山大地震〉成功的意义》《〈唐山大地震〉的两重意义》)、成功的原因(《〈唐山大地震〉:动人因亲情》《感人缘母亲〈唐山大地震〉:用心诠释最动人》)以及从不同角度对电影的设置、安排进行深层的分析,探讨其深层的内涵:涉及伦理文化(《管窥〈唐山大地震〉中儒家的孝悌伦理 简评〈唐山大地震〉的文化的意义》)、电影音乐(《〈唐山大地震〉中的电影音乐探析》)、美术色彩(《〈唐山大地震〉色彩情感表达》)等以及电影给电影界以及我们的思考(《影片〈唐山大地震〉中的死亡教育因素》《从〈唐山大地震〉看市场化进程中电影人的困惑与选择》),等等。《唐山大地震》的好与坏由观众说了算的,它取得了3天破亿、5天破2亿、7天破3亿、11天破4亿……这些数字是对争议的最好回复,至于对于电影中植入广告的说法,因为电影界就是一个商业的领域,完全不涉及盈利是不可能的,“方达和元妮喝酒,喝什么酒其实也没关系的吗,五粮液也是一个老品牌,也不影响剧情的发展。”(冯小刚)所以说不影响剧情的广告植入是可以理解的。《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选择了一个普通家庭的震后的故事,32年的感情纠葛、忏悔、怀疑、逃避到最后的理解、接受、后悔。“冰释”后一切归于团圆,最后是“暖色”。它没有选择大背景、大场面、大人物而是选择小人物普通家庭在震后发生的典型事例,充分地说明了地震带给个体精神的残害远远大于肉体的和物质的伤害,从而引起观众深刻的思考。我们在大力进行灾后重建的时候,不要忽视对那些幸存的人们心理上的疏导,这些精神和心灵上的伤害更需要时间和温情去抚慰。仅仅这一点就可以说明它是成功的了。还有演员的高超演技、引进技术来实现现场的还原、背景色彩的选择以及音乐的选取等。这些都是《唐山大地震》取得突出成绩的因素,它是成功的,不仅是冯小刚导演电影的一次突破,也引领了中国电影的新发展。一部大电影的成功不仅仅是故事大的走向的安排,也是由于在细节、在小的方面的把握。本文将就镜头的组合与选取及语言运用方面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一、巧妙的镜头安排

镜头是组成整部电影的基本单位。若干个镜头构成一个段落或者场面,若干个场面或段落构成一部影片。镜头也是构成视觉语言的基本单位。因此,一部影片由于表达的需要,一般会是由很多镜头组合起来,这些镜头组合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影片的质量。

《唐山大地震》中32年的人物的变化、事物的变迁在2个小时电影中展现得完整和深刻,是得益于镜头的选取与安排的得当。影片主要以1976年、1986年、1995年、2008年作为变现点的,里面又穿插了具有标志时间和历史性的镜头来辅助事件的推移,情节的发展。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8年伟大的领袖逝世。1986年,地震10年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人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元妮搬了新家,女儿考上了大学,儿子走向了社会。1995年,李元妮下了岗,开了自己的缝纫店,渐渐地老去,方达开了自己的公司,带着自己老婆回家看母亲,并要为母亲买新房,但母亲不愿意搬。1997年这个时间点是由影片屏幕上显示的,这个实现了影片故事和时间点的有机结合,方登领着点点回到后爸家,在一次跟爸爸和女儿放风筝的时候,说出了郁积在自己内心的话“救弟弟,这句话我不是记不住,而是忘不了”。2008年汶川地震,姐姐和弟弟偶然相遇,弟弟那番话“76年地震把我妈这一辈子都毁了,心里碎得跟渣一样了,倒的房子都盖起来了,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盖起来。32年了老太太这心里就守着这废墟过日子”使方登的悔恨冰释,最后全家团聚。

《唐山大地震》在细节上更能显示其镜头安排与闪动的技巧。其实影片中很多镜头被安排得都很精到,笔者仅选择其中的几处简要分析。最让人纠结的是“女儿和儿子只能救一个”,李元妮的内心既矛盾又痛苦,“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无法割舍。镜头首先定格在敲石头的小登身上,然后又转到在石头下艰难喘着粗气的小达身上,随后又转到已经断气的大强身上,然后元妮一直哭喊着“都救吧……”最后镜头就在小达、小登之间往复。这几个镜头极大地调动了人的紧张情绪,观众的心随着镜头的闪动在加速跳动。首先前三个镜头交代了李元妮一家人震后的状况,大强死了,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个水泥板下,元妮处在极度的痛苦当中,一方面忍受了失去大强的痛,另一方面又要面临选择谁的痛,选了儿子,意味着要失去女儿,选择了女儿就意味着失去儿子。时间在镜头的闪动中推移,说明了元妮犹豫的时间之久,难以抉择,在再不做出决定,人家就要去救别人时,她说出了“救弟弟”的决定,这样的选择也让她痛苦了32年。

影片为了在较短的时间演绎出32年发生的事,有的事情一闪而过。如,小登在一家当家庭老师,点点把主人家的花瓶弄坏了。一个镜头“点点和主人家的一个小孩打碎了花瓶”,一个镜头“主人说上课去吧”,下一个镜头“给女儿穿衣服”(预示课已上完),下一个镜头“谈课时钱”。影片用四个镜头交代了小登带着私生女如何生活以及生活中的艰辛。这样的镜头安排既达到了节约时间,也不会让观众觉着情节的缺失的效果。前后照应的镜头也很贴切。影片中三次出现西红柿,第一次,小达和小登,拿着风扇回来,里屋门口旁边的盆子里放着几个西红柿,小达随手拿了一个西红柿;第二次,小达和小登在床上玩的时候,两个孩子都要西红柿,但是只有一个了,元妮把西红柿给了小达;第三次,方登和方达从汶川救灾回来,元妮把洗好的西红柿放在桌子上。第一次是小达自己主动拿而得到的,第二次是由于元妮说“弟弟小,让弟弟吃,明儿妈再给你买”的这句话,小达又得到了西红柿。最后一次出现西红柿是由于元妮觉着,对不起小登,这样做是对事情的弥补。前后三次出现西红柿,使情节完整与紧凑,达到了前后照应的效果。地震后,大强的妈妈和姐姐来到他家,要把小达接到济南。拿来了以前寄给家里的全家照,当时元妮看到照片就伤心地哭了,觉着是自己对不起全家人,“地震四口变成了两口”,小达也失去了一条胳膊,只有自己是完整的。小达在杭州开的公司的办公室桌子上摆着一张跟这个一模一样的照片。影片在汶川地震后小达给他妈打电话问家里有没有事的时候闪了一个镜头,但这也说明,小达对爸爸和姐姐的思念以及心中还存在着以前那个完整的家的。地震可以把建筑物毁掉,使亲人死去但是震不断亲情。

二、幽默诙谐的语言运用

冯小刚的电影一直以风趣幽默的风格著称。冯小刚说,不仅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武打片,也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幽默。冯氏的幽默语言不是肤浅的笑料,而是隐藏着智慧和玄机,采用了世俗化、痞子化的语言形式,具有一种玩世不恭的味道。他的幽默采用了多种手法。主要有对旧词旧语进行改造,或模仿或创造,使人物语言妙语连珠;使用扎根于现实的含讽刺的夸张话语来达到幽默的效果;还有就是通过影视中的经典革命、政治场景,把琐碎、细小的事件宏大化,通过与实际语境形成悖谬达到喜剧的效果。

《唐山大地震》虽然不是喜剧片,但它也有“冯氏幽默”的因子和元素。小登从睡梦中惊醒,陈道明饰演的父亲劝女儿说:“是不是又紧张了,不要压力太大,大不了就是不上大学了,就是上了大学,大学里也出了不少废物。”影片中父亲主要是怕孩子太紧张,一句劝孩子的话,却着实反映了当下教育现状。通过媒体的披露或者是我们的观察,大学确实出现了不少“废物”。一系列的如马加爵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药家鑫事件,“啃老族”群体,等等。所以我们在重视高学历的同时也要对教育体制进行思考。当观众对这句话产生共识时,也不得不发出认同的笑。方达去了杭州,有一次隔了很久才打电话,元妮跟他通电话时说:“忙,你比总理都忙。”元妮采用了流行语表达了对小达很久没有打电话的责备。“忙,你比谁谁都忙”是当下的一个流行语,流行语的运用使责备的语气带有幽默的特色。在方达跟小河关于带孩子回家问题上发生争执时。小河说:“你别激我方达,小心鸡飞蛋打。”方达说:“你也别激我,这鸡有的是,蛋也不缺”。小河用“鸡飞蛋打”这个成语来表达自己很生气,暗含你要是不依着我把孩子带回我妈那儿,我说不准做什么事了。方达却就这句话往下说,“这鸡有的是,蛋也不缺”。方达这句话比小河那句话更狠,可以从小河随后说的那句话“方达,你不要以为我看上的是你的钱”可以得知。因为“鸡”现在不仅仅指代家禽,也指代小姐或者其他女人,比如说“找鸡”指找女人。方达这句话也就是说你就是离婚我也不怕,一定要把孩子留在我妈身边。《唐山大地震》中幽默语句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调节观众的情绪,在同情和惋惜中,获得内心的喘息,有效地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和可观性。

三、方言与熟语的穿插

《唐山大地震》影片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运用了大量方言俗语,其中涉及唐山话、四川话,并且实现了方言与普通话交错运用,使方言的特点更为突出,同时也运用了熟语等,对彰显主题和激发观众共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因为影片发生在唐山,所以唐山方言最多。影片中涉及的单音节词有“啥”“咋”“咱”“呗”“中”“犟”“投”等。双音节词有“冰棍儿”“拉屎”“得了”“顺眼”等。这些词汇都是唐山语言的原貌,使观众有一种亲切感和历史的真实感,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片中方言和普通话交互运用,并以普通话为底色,作方言的陪衬,这样实现了,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共现,强化了方言特色,突出了影片的语言艺术。

熟语包括俗语、成语、惯用语、格言等。影片中的俗语有“手心手背都是肉”“得了便宜卖了乖”,惯用语和歇后语“不着调”“揣着明白装糊涂”,成语有“扫地出门”“倒打一耙”等。这些方言熟语更能体现地方特色,同时也给非本地观众理解带来困难,但是通过情节的衔接,还是能够猜出其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樊慧.论冯小刚喜剧的艺术特色[J].电影文学,2008(14).

[2] 童清华.论冯小刚系列贺岁电影的幽默风格[J].大众文艺:理论版,2008(11).

[3] 邹文物.《唐山大地震》成功的意义[J].电影文学,2010(23).

[4] 徐夏林.《唐山大地震》色彩的情感表达[J].电影文学,2010(19).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4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深情;大爱

《唐山大地震》这部以情、以爱为重的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1976年7月唐山的故事:原本过着平凡幸福生活的一家四口,在卡车司机父亲出差回来的某个傍晚遭遇了突然发生的地震。为了救孩子,父亲死了,但是两个孩子还是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救哪一个孩子都要牺牲另外一个,几经折磨后深受打击的母亲最终还是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此时,头脑清醒的姐姐听到了母亲做出的抉择。地震后,母亲独自抚养着儿子,坚强地生活着,小女孩奇迹般地生还并被一对军人夫妇领养。从此,母女、姐弟天各一方……这地震后32年间的悲欢离合,描写了中国人亲情和家庭观念的情感史诗。

封存的情,沉淀的痛

唐山地震不仅是这座城市抹不掉的记忆,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凝固点。因为那场地震,唐山已经成为一个与死亡、伤痛、诀别有关的地方。这个象征物,太庞大了,它立在那里,更是留在了全国人民的心里。这也是所有象征物的最终命运,它挟裹了所有的细节,却也淹没了所有细节,它容纳了所有伤痛,却也让伤痛无法言说。

电影《唐山大地震》,从影片的名字开始就触动了中国人集体的悲伤记忆,这足以让人们回忆起、联想起那段充满痛苦和泪水的时刻,有多少中国人亲身感受过了地震的威力,感受过了那些悲哀的气氛,汶川、玉树地震又一次让中国人民经历了心灵的洗礼,让人们对地震中的人们的状态感同身受。那瞬间葬身于房梁砖石之下的唐山人,让我们拥有了共同的命运感和痛感。如果电影只是一种再现、一种重演,那带给观众的将是无情的打击和压抑,但影片重现地震灾难,并不是为了唤起经历者痛苦的回忆,相反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从灾难中汲取人性的力量。更重要的是电影中注入了无尽的爱,用光影交错的画面,让这场灾难变得真实而又感动。在感人至深的背后,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如何从苦难中走出来的故事,写的不仅是唐山人,而是中国人的苦难救赎。相信观众在看之前是既紧张,又期待,看完之后是既震撼,又感动。这种感动是来自心灵,是为爱而震动的心灵,让观众心中那封存的情,沉淀的痛得以释放。

以情贯穿,凸显真爱

电影的开场渲染了天灾降临前的幸福和安详,人们并没把诡异的天气放在心上,小孩子在街头吵架,孩子给爸爸画上腕表,小夫妻顶着大热的天在车厢内温存……但是大量蜻蜓的出现,可以算是一个隐喻,它们集体的逃离飞行,不只是大地震将要到来的前兆,也意味着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其实如蜻蜓一样轻薄、脆弱。随着地震的出现,强烈的视觉对比出现了,整个影片可以让人窒息、不想看到的一幕幕发生了:酣睡的人们被震醒四散逃生,一幢幢建筑物倾倒下来,整个唐山在雨中崩溃,小孩子们的惨叫,大人们的哭泣,徐帆饰演的母亲面对死去丈夫的无助与怨恨,在救孩子时的内心煎熬,这短短的几分钟地震画面成为全片的第一个高潮。

尽管电影没有把重点放在地震场面上,但四分半钟的地震场景让人备受震撼,难以忘怀。23秒地狱般的地震画面重现,建筑物纷纷坍塌、残垣断壁、无数人被压在废墟中,大雨冲刷着尸体……《唐山大地震》不是一个简单的灾难片,地震只是一个引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人处于极为异常状态下的恐慌心理以及灾难所造成的凄惨景象这一灾难片的显著特征,并未贯穿影片的始终,诚然,通过特技摄影造成感官刺激和惊悚效果的元素,在影片中亦起到了楔子的作用,而地震之后的32年中表现出来的人物的情感、心理和命运,才是影片真正想要浓墨重彩表现的部分,这才是真正震撼你心灵深处的力量,真正撩动你的内心和灵魂。因为电影中的地震不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更是讲述了发生在人物中的“心灵地震”,唐山大地震给经历者带来的心灵摧残应是很长久的,这在影片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天灾降临,夫妻阴阳两隔、母亲弃女保子,长达三十多年的骨肉分离、长达三十多年的心灵折磨,重逢时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么多年时间里,女儿和母亲都在承受着一直没有停止的心灵余震。与大哭大叫极度张扬相比,导演冯小刚是用了极其收敛的手段去h制煽情,但这不代表剧中的人物是刻意的控制,整部影片的叙事节奏,处理得极尽平实朴素,到了大巧若拙的境界,用更多的篇幅笔墨描述了人物的命运和情感,用看似简单的细节,真挚的话语,让情和爱得以流露,这才更让人惊在心里,泪亦流在心里。

与原型小说《余震》相比,电影的故事超出了原著的格局,电影中讲述的是一个家庭中几个人物因为一场特殊灾难导致最后生活的失衡;他们的感情纠葛,互相抱怨又在思念,不能原谅又彼此牵挂;再就是剧中人物各自命运的发展与变化,同时,它又包含了一个32年变迁的时代话题。这不同于在一个虚拟的历史之下写一段传奇,或是在一个时间点内写一件事情,而是同时写到时代变迁,人物命运,感情纠葛,这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大的格局,多条感情线索并行,更加凸显了亲情。

当徐帆饰演的母亲在做她的“苏菲选择”时,当她背着昏迷的儿子几乎脱了人形似的,一步步艰难地朝医疗站蹭去时,当她因为丈夫的死对婆婆说“对不起”时,当她狠下心忍痛让婆婆和小姑带走仅剩的儿子如行尸走肉般望着公共汽车开动时,当她在给丈夫和女儿烧纸一遍又一遍念叨着回到新家的路怎么走时,当她回答儿子为何自己不改嫁时斩钉截铁地说“没有一个男人比你爸对我好,他是拿命对我好”时,当她颤抖着手包饺子等失散32年的女儿回家时,当她在女儿面前跪下说对不起时……让人如何不流泪?这是母亲的爱,让人痛彻心扉。

李晨饰演的儿子说过,“我妈生了我三次。第一次出生,第二次小时候病得差点死去,救活回来,第三次是地震中我妈选了我,又生了我一次。”他知道自己的母亲心早已在大地震中碎成了渣,知道母亲32年来没有一天好过,一直在服刑,服她给自己判定的无期徒刑。他虽然读书不好,但是努力去闯事业,他不管媳妇多难割舍儿子,不惜离婚也必须把儿子留给母亲……事实上,他比同龄人更早地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关爱,一直尽力在修补母亲那颗在大地震中碎成渣的心。与母亲相依为命的他除了用更多的爱来回报养育之情外,还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出钱、出力,用爱心照亮黑暗中更多渴望光明的眼睛。这一切透露出孝子的义,让人又敬又爱。

当母亲最后选择儿子时,小方登拿着小石头不停敲水泥板的手一下子无力地停了下来,这个女儿一直默默怨恨了母亲32年,包括后来就算养父支持她为她创造条件去唐山寻找生母她也不愿意,就是用这种方式折磨了母亲32年。当张静初饰演的女儿带着自己的女儿点点和陈道明饰演的养父在操场上放风筝的时候,压抑在自己心中20多年的委屈和怨恨终于发泄了出来,痛哭失声。32年后,母女相见之后,方登看到那盆洗好的西红柿,母亲跪下来跟她说“对不起”,墓地里看到衣冠冢里那一叠崭新的课本时,她痛哭失声,她恨自己用生离折磨了母亲32年,一遍一遍地对母亲说“对不起”,这就是女儿的情,爱恨难分。

陈道明和陈瑾饰演的军人夫妻领养小方登后,一直细心爱护她、培养她、教育她,虽然妻子一直担心不是亲生女儿会“得而复失”,但是丈夫一直坚信人都是有感情的。当陈瑾饰演的养母在病榻弥留之际,方登抱着她依偎在一起的时候,每一个观众都能感受到人间是如此温暖。就是这种爱与情感,让方达和方登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灾时得以相认,这正是感人至极的爱心凸显出的经受过生死痛苦的人的不同。

简单的灾难片是将灾难本身融汇在人类转瞬即逝的命运中,那么冯小刚的这部“大地震”则是将这一命运的死魂灵重又复活了,在这复活的过程中,更把因为大地震而破碎的家庭、亲情凸显得催泪难挡。在《唐山大地震》中,夫死女散的悲剧实际上是把一个家庭秩序给拆散后,又重新组合的过程,是在一场死亡游戏中相互寻找丢失灵魂的亲情印证。影片中,冯小刚巧妙地将儿女情长的细胞,植入到灾难的破碎中,让人感慨万千。片中母亲与舍弃的女儿重新团圆,养父见到自己孙女的长大,女儿在重重劫难过后又携后代与母亲、养父共享天伦之乐,这都是一个让人温暖的大团圆结局,也喻示着生命绵延不绝的再生。因此,影片会让你哭,但是心依然是暖的。

爱的撒播,情的升华

《唐山大地震》被称为“史诗电影”略显不妥,但它记录了家庭的灾难和重聚,就在表现灾难带来的毁灭性视觉震撼的同时,让观众感受到的是地震亲历者内心的创伤,这种创伤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灾后的恢复重建就可以轻易愈合的。当人性被天灾逼到极限时,我们看到了亲历者内心的崩溃和坍塌,这种心如刀绞的伤害不仅是在地震发生的瞬间,也不仅是在失去亲人,失去家人的那一刻,更深的伤害是伴随着那些活下来的人,他们日后的每一天的生活。被地震摧毁的房子可以重建,废墟也可以清理得了无痕迹,但内心世界的崩溃是无法重建的,几十年过去,他们就守着这些心灵深处的废墟过日子。地震只有23秒,而本片那些主人公内心深处的余震却持续了伤痕愈合、心理修复、情感重建的32年。

最后,在影片中不仅有唐山地震,还出现了救助汶川地震灾民的场面,也将中国人民,尤其是唐山民众感恩报德的风貌展现了出来,真正能把这部电影立起来的是一种精神,这个精神就是亲情。正是这一幕幕震撼的场面和感人的情节,让观众感受到了人性的真情和大爱,中国人民团结顽强的伟大精神,同时,影片中浓浓的中国式亲情更是给了观众一种温暖和希望,帮助公众完成了一次心灵释放,唤起了人们对善对爱的渴望和记忆,和对于这种最宝贵的感情的重新思考和审视。

[参考文献]

[1] [德]齐格佛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质[M].邵牧君,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 陈旭光.电影艺术讲稿[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3] 王童.《唐山大地震》,复活死难[OL].新浪网: .cn/r/m/ 2010-07-14/19403017322.shtml,2010-07-14.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5

凤凰涅粲的生态之城――唐山

很多人知道唐山,是因为1976年7月28日那场让24万同胞罹难的大地震,如今,这座从废墟上崛起的新城正在成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门户城市,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重要引擎之一。

谈到唐山震后30多年的发展,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国鹰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现在,唐山的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三千多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排名第18位,在地级市中排名第4位,创造了凤凰涅的奇迹。

近年来,唐山市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对此陈国鹰说,众所周知,唐山是一座因煤而建、因钢而兴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环境等诸多挑战。为此,近年来唐山市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全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快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在加速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产业链经济等为重点的产业转型的同时,唐山坚持把城市形态转型作为打造生态城市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

唐山这座城市,有山有水,山水相依,人文底蕴深厚。基于此,唐山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未来要把唐山建成一座“城中有山、环城是水、满眼皆绿、山水相依、水绿交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辉映”的现代化滨海宜居生态城市,并围绕这一目标,规划实施了包括唐山湾生态城、南湖生态城、凤凰新城、空港城、环城水系在内的“四城一河”的开发建设。电影《唐山大地震》就是在南湖生态城拍摄完成的。南湖生态城中拥有两倍于西湖水面的南湖,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2009年获联合国人居署“HBA中国范例卓越贡献最佳奖”,今年又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体育休闲示范区”。

唐山生态城市的建设,首先促进了城市的转型。以唐山市中心区和曹妃甸生态城为双核,推动北部山前城市带、南部临海城市带协调发展的“双核两带”城市空间布局的确立、141项生态城市指标的制定实施、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和环城水系的建设,使唐山正在由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向宜居生态城市加快转变,一座北方水城和滨海新城跃然而出。其次促进了经济的转型。城市“四大功能区”的建设拉开了城市框架,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使城市对产业的承载能力大大增强,为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三是促进了社会的转型。城市“四大功能区”的建设,加速了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有力促进了唐山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转变。用陈国鹰的话说,唐山的城市更美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强了。

城市发展是为让百姓生活更好

城市宁可少增加一点GDP和财政收入,也要坚持科学发展。城市的发展最终还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过得更好。陈国鹰始终这样认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近几年来,唐山的经济发展了,实力增强了,2009年人均GDP已经超过了7600美元,如何让市民过上有安全感有幸福感的日子成了摆在市长陈国鹰面前的一道题。

陈国鹰说,通过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工作中,他们坚持把保增长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坚持不懈深入实施安居、扩大就业、社保扩面、全民健康等“十大幸福工程”,每年为群众办一批实事好事。今年全市计划投资130多亿元,继续为群众办好20件实事。

唐山是经历过大地震的特殊城市,在恢复建设期间,建设了很多半永久平房,使灾民很快得到了安置。但这些平房布局分散、建设标准低,配套设施不齐全,群众改造居住条件的愿望十分迫切。2007年以来,唐山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实施震后危旧平房改造,把其作为城市改造和为民办实事的“一号工程”来抓,彻底解决震后30多年的历史欠账。

网络问政能更好执政为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通过网络向领导干部建言献策、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这也成为了一种普遍趋势。谈到领导干部“网络问政”,陈国鹰认为,政府的工作就是为百姓服务的。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让百姓满意,首先就要了解百姓的心声和愿望。现在是信息时代,领导干部非常有必要借助互联网,加强和扩大同群众的联系。“网络问政”,就是政府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然后做出决策,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网络是民意的“绿色通道”。陈国鹰说,事实上,通过“网络问政”倾听网络民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行动早已经在唐山展开。近几年来,唐山市委、市政府每年年底都在全市组织开展“献计献策月”活动。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市委、市政府通过网络收集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意见和建议,能知道上一年政府工作的成绩与不足,同时也了解了群众渴望政府为他们做些什么。唐山还开设了网上办公平台,市政府每位市长包括陈国鹰在内的信箱都是公开的,每天都接到百姓几十封甚至上百封信件。

陈国鹰在工作之余,经常“上网冲浪”,积极主动地关注网络民意,了解群众诉求,加强与群众联系,并根据群众愿望切实改进工作。“那些来自民间的真实声音,正是政府最需要的原始的社情民意,这是网络带给我们的最大财富。”陈国鹰如是说。

“感性市长”对唐山的真感情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6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民族精神; 电影精神

灾难在人类的诞生之时就已经注定是逃不过的宿命,如同惊恐的噩梦一样,紧紧缠绕着人类。换一个角度来说,人类的发展历史也可以被认为是一部灾难电影,所以记录灾难,也成为记录下人类发展的历史;反思灾难的历史,也正是在思考人类的生存之法。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历史,经历了风霜雪雨,也沉淀了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促使我国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彩,显得格外的凝重和严肃。灾难可以无情摧毁我们的家园,但它永远都不能泯灭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

一、电影《唐山大地震》

的确,只要在思想上拥有足够的深度,才能使影视作品富有深刻的生命精神。而冯小刚拍摄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就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这种对生命的执著和悲壮的生命态度不禁让所有的观众动容,同时也直击人们的思想、情感中,促使人们的民族精神得以提升。这一部电影是冯小刚凭借他深厚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灾难事件和民族价值的深刻解读,电影把唐山大地震为故事发展的根源,同时也融入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事件中折射出来的至善至美的民族精神,电影把母亲李元妮经历了地震的洗涤之后,在心理上已经变得更加坚韧的情感都一同展现在银幕上,引领人们把感受灾难带来的痛苦之情逐渐的转换为引人深思的民族情感和人性魅力,经历了灾难,人们在精神上也得到了升华,从而绽放出最绚丽的民族力量。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主要叙述的是女儿方登不能理解和释怀从妈妈的口中说出“救弟弟”的选择,于是这也注定了她在未来的32年生活中必然要尝尽辛酸和内心的煎熬,但无论是选择怎样的方式去逃避或者是遗忘,她仍然会在睡梦中梦见父母和弟弟,这都是因为最让人感动的血缘关系。冯小刚在这部影片中把人物的心理变化、细腻的情感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促使这部电影不仅萦绕着深沉的温情,还赋予了强烈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顽强的生存精神与沉重的心理包袱

各个民族因为在地理位置、生活方式以及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所以在各个民族之间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心理以及民族取向,而正是这种民族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民族的艺术创作内容,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观众从中最先感受到以及接受的就是电影中传达出来的民族价值的归属感,促使许多观众被电影中的灾难发生时人们寻求生存机会和顽强的生命力的民族精神而震撼。人们在灾难面前显得十分孤助无援,但也凸显出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中国传统的生死观念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意志赋予了一种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度,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凸显出顽强生命意志,那是一种处在极端的环境下在生存和死亡之间进行顽强的抗争。而人类因为在潜在的意识中具有对生的渴求,促使人们上演了一幕幕的奇迹。这一奇迹不仅是超越了生命的本身,还是人类精神领域中的奇观。唐山大地震以一种残酷、无情的方式对中国人民的生存意志进行了考验。

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母亲形象李元妮是一个传统女性的代表,她经历了地震的伤害后仍然坚持对已故丈夫的忠贞,表现出作为母亲对孩子的疼爱,仍然坚持烧纸钱、不搬家,这些都突出表现了她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处事方式。不论生活中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她要坚守着自己的家庭;而面对已故的丈夫,她认为自己独活了下来而感到深深的愧疚;而面对自己无奈之下抛弃的女儿,她心里充斥着灵魂的指责;而对于儿子,她也担负起了抚养的责任。这些重担,不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所以为了自己的亲人,她要顽强地生存下去,就让剩余的人生来面对自己的沉重的悔恨。也正因为心中的愧疚,所以32年来她都没有改嫁,她也在这32年的时间里赎罪。但她的心里仍然还不能释怀,32年过去了,那些地震中倒塌的房子也被重新盖起来了,但是她的心仍然是破碎不堪的,她心中的房子再也没有盖起来。元妮的人生被地震摧毁了,面对丈夫为她而死,她无奈抛弃了女儿,她的心灵都沉浸在赎罪之中,但也正因为自己生命来之不易,所以她也坚持活下去,也让许多观众在生存与赎罪之中为之动容。在李元妮的身上,为我们展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信仰的简单的温情,但其中包含的坚韧的生存意志和生命的价值又让众多的观众获得了感动。

同样地,在影片中的方达也担负了生存的意志和沉重的心理包袱。当听到母亲的那一句“先救弟弟”时,虽然他的生命得以延续,但是几乎没有人会想到,对于这样一个仅仅7岁的男孩来说,他精神上得到的震撼一点都不会少于自己的姐姐,也正是这份给予重生的力量,促使他的心理担负了许多的愧疚。于是,在母亲面前,他十分乖顺,并且在做事方面,他也十分勤奋,而个人的幸福对于他来说却十分遥远。方达选择的方式与姐姐方登截然相反,他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回报当年的存活的机会,并且他们以后的生活也过得很艰苦,希望在这痛苦的日子中能带走一些伤害,但为了回报母亲的恩情,他也要独揽下生存的艰辛,所以他选择了辍学,跑到了外面开始做生意。以至于在他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他也始终把自己的母亲放在首位,就算是跟老婆离婚,也要完全按照母亲的意思,其实在方达的心里,他已经把自己当做是这个家的主事者。

三、悲壮的牺牲精神与释怀的人间亲情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摆在人类面前的就是生与死的抉择,或者是选择自己独自的生活,抑或是牺牲自己,把生还的机会留给别人。的确,在生死一线的危机之中,有许多人都把希望留给了他人,而自己却遭遇了不幸。灾难与战争给人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虽然它们最终会在某一个时间点内结束,但是给予经历者内心的伤害却是久远的,只能依靠自己救赎的方式去疗伤,所以也可以认为,这个自我救赎的时间有多长,就意味着灾难给予这个人的伤害就有多长。

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创作者把西红柿这一母题作为是影片方登怨恨的记忆来源。众所周知,爱要比恨来得更容易,爱是可以依托人的惯性不断延续下去的,但是却只能凭借个人不断的提醒来实现。而影片中关于西红柿的记忆就是存留在方登心中怨恨的缘由,所以在她心中一直就认为母亲当年选择救弟弟根本不是因为紧急的形势所逼,而都是因为母亲的偏心。对于年幼的方登来说,她无疑是影片中的一个牺牲者,她的希望几乎就在地震的那一夜之间全部被夺走了,于是给她造成了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的不平衡发展。同时,方登也是悲壮的,她凭借自己全部的力量来重构自己的人生,但却花费了32年的时间也没有使她完全走出地震的伤害中,及至到汶川地震的发生,唤醒了潜藏在她潜意识中的记忆,促使她直面自己内心中的伤疤,并经历当前的情感考验,终于在此时,她释怀了,也领悟到了,其实自己当前的经历也并不是如同自己想象中那么惊恐,只是因为自己的刻意和逃避才助长了她心中的梦魇,并且阻隔了自己回归到亲情的道路之上,而这一切都还不晚,年迈的母亲和弟弟还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中,自己还有机会去重拾家庭的幸福。自从那一夜之后,已经时隔32年,当年还是一个年幼的小女孩,在这32年之中已经过渡到中年,试问,人的一生中能拥有几个32年,而方登却用人生中最为珍贵的32年去与那一夜的地震来抵抗,这才是方登人生中最大的悲壮,也是最大的人生悲剧。

而在这32年里,方登为逃避内心中的伤痛而采用的方式则是一种自我的牺牲,她青春就走上了叛逆之路,并且她在大学的时候就怀孕了,及至后来,她也远嫁到异国了,这都是因为她内心中的心结还紧紧地不能释怀,那一句“救弟弟”则打破了原本属于她的美好的人生,但是这一句话却让她永远不能忘记,也根本就忘不掉。于是她赔上了整整32年的时间以及消耗了所有的青春来力求自己忘记这三个字。传统的伦理观念不能救赎她,这个世界都已经抛弃她了,她也就根本不在乎这个世界的规范,所以在她以后的人生中都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任,因为这个陌生的世界从一开始就没有给予她任何的恩惠。但是就算逃离到异邦,她仍然不能脱离噩梦的追逐,就算是把所有的事物都遗忘了,也不能消减那一夜的痛心,因为她所做的所有的努力都是一种自我的逃避,是她刻意去遗忘这一段记忆,但是就算自己的眼睛可以逃避,但是心中的伤害却如影随形,所有努力的遗忘只会带来短暂性的麻木,但这个心中的噩梦会随时都出现在自己的梦中,方登无疑是这部影片中的牺牲者,赔掉了32年的光阴,永远都摆脱不了内心中的痛苦,沉浸在亲情带来的痛苦之中久久不能释怀,这无疑让人感觉到她是悲壮的牺牲者。事实上,方达虽然获得了重生的机会,但是他也是地震中的“牺牲者”,他与姐姐一样,虽然面对自己内心中的伤痛的方式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却是一致的:都在努力强迫自己去忘却那一夜,他们都试图在遗忘之中希望能还原一颗完整的心。但是时间却力所不及,刻意选择去遗忘和逃避自己的内心,只能把伤害潜藏在内心深处,这个伤害不能完全消除。及至到2008年汶川地震的发生,把当年经历了唐山地震的幸存者带回到了创伤的根源,并直接唤醒了他们埋藏心中的恶魔,这是给方登一个自我拯救的机会,影片中方登和方达都去往了地震灾区之中,这一选择则是他们实现自我拯救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冒着生命的危险进入到地震的前线之中,也是他们在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去释放自己的心结。

四、结 语

尽管冯小刚拍摄的《唐山大地震》在叙述上存在缺失之处,但这部影片中洋溢的民族精神却让人动容,影片无疑直达到观众的心灵深处,同时它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唐山大地震》把对人物心灵的透析与家国意识融合在一起,并把两者处于同等社会视角和地位之中,让众多的观众认识到,灾难的到来给予受灾者的精神打击以及未来的幸福指数都应该计入到地震的损失之中,这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态度。

[参考文献]

[1] 刘研.论《唐山大地震》的创伤记忆与民族记忆[J].电影文学,2011(01).

[2] 张高峰.生命镜像中的“疼”与“痛”——以冯小刚《唐山大地震》为例谈灾难电影的心灵维度[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3] 郭彦洪,赵卫防.《唐山大地震》:唐山人奉献给人类的精神财富[J].当代电影,2010(08).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7

唐山地震40周之际,正是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向世界绽放芳容之时。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总面积22平方公里的园区,像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镶嵌在唐山核心城区,标志着唐山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40年前,震惊世界的强烈地震使百年积淀的唐山市区夷为平地,带走了24万个鲜活的生命,工业企业全部停产,经济社会遭受重创。40年后的今天,唐山已成为河北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居环渤海地区最具发展前景的城市前列,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

新唐山已届不惑之年,从园博会的“值”,可以领略新唐山的品质和气概。一个城市拉开的是涅重生的历史剧幕。

整合新与旧的现代化

新唐山从震后废墟上崛起,经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

1976年大地震后,唐山开始大规模恢复建设。按《唐山市恢复建设总体规划》和1985年版《唐山市市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唐山解决了震后复建问题并不断完善,到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民用住宅1479万平米,98%以上的居民搬入新居,人均使用面积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1990年11月,唐山因“成功解决了震后百万灾民的入住问题,并辅之科学的城市管理”,而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联合国“人居荣誉奖”的城市。

1994年版《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标志唐山市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开始向沿海地区战略转移。作为新型工业城市,唐山全域统筹,功能互补,基础设施完备,人口密度适当,城乡合理分工,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依靠煤炭、钢铁、电力等传统产业的雄厚基础, 辅之做大做强沿海经济增长极,唐山成为河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2010年中国城市GDP排行榜中名列第18位。这是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峰巅之作。

新唐山建设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伴随阵痛和再生。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钢铁、煤炭等产能严重过剩,传统工业城市之“尊”变为忧思,面临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唐山大力化解过剩产能,2013年以来,压减炼钢产能2357万吨、炼铁产能1087万吨,削减煤炭消费量1140万吨。同时,通过技术设备升级、产品链条延伸、规模档次进阶,改造提升钢铁、建材、化工、能源等传统主导产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十二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7%。装备制造业取代钢铁产业已成为拉动唐山工业经济的第一主力。

唐山在地震中毁于一旦,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借助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很快“恢复元气”,并连续12年经济发展居全省首位,是因为唐山把自身发展作为局部和微观,始终同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背景相联系,以发挥京畿之地的地缘优势谋划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城市恢复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问题,因势促变,顺势而为。同时,注重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不断嫁接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以此作为经济新增长极,循序渐进,行稳致远。

人与物的高度吻合

1878年唐廷枢创办开滦煤矿,带动唐山铁路运输、水泥、陶瓷、钢铁、电力、纺织等行业兴起。伴随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唐山经济实力日益雄厚,实现了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基础设施和科学、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得到发展,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设计精美的地标性建筑物拔地而起,唐山人民不断收获获得感和幸福感----

唐山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农村养老参保率均居全省第一位,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米;

南湖公园、体育公园、国际旅游岛、环城水系相继建成运营,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以上。

各区县之间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干线公路密度达全国平均水平的2.8倍。境内10条高速公路,形成“两纵三横三条线”路网。

唐山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发展为了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城市服务管理体系日臻完善。园博会期间,为感谢市民为园博会的贡献,专门设立了市民观光车和游览优惠弧=靥绷蒲院的残疾人40年来,享受着社会进步的阳光,与城市形成命运共同体。

唐山是革命先驱的故乡,曹雪芹的祖籍地,也是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戍边之地……在历史繁衍中,唐山形成了“铁肩担道义”的大钊精神、“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开滦工人的“特别能战斗”精神,这些精神财富与崛起的唐山新城交相辉映。

经过地震灾害洗礼的唐山,“互帮互助”已成为城市的基因,“感恩文化”融入了城市血脉。1990年,市民张启柱在风雪中奔波4个小时将一名迷路的5岁孩子送回家。从此,唐山开展了每月评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十佳”活动,并广为宣传。26年来,唐山评出“十佳”事迹3000多件。

在唐山,志愿者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政府力所不足的地方,正是志愿者施展作为的舞台。全市注册志愿者45.8万人,形成了市和县区、乡街、村居四级志愿服务体系。空巢老人、地震截瘫患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都有志愿者与他们对接。在引滦入唐工程、南湖公园建设中,数以万计的机关、学校、市民参加义务劳动。2011年,唐山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唐山沿着马克思设计的社会管理中人和物高度吻合的轨迹不断探索,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中,焕发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团结互助,淳朴诚挚的人际关系,和效率效益、竞争开放的观念,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基石。

从陆地走向海洋

海域面积和大陆海岸线分别占河北省的64%和47%的唐山,发挥沿海优势,以建设曹妃甸深水大港为依托,推动经济发展由内陆资源型向沿海开放型转变,努力建设世界综合性贸易大港、区域性国际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和投资贸易便利化功能区。

作为我国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唐山港逐步形成以曹妃甸港区、京唐港区为核心,丰南港区为补充,分工合作、协调互动的“一港三区”发展格局。货物吞吐量去年突破5亿吨,跃居国内第六位、全球第七位。目前,全港拥有泊位93个(万吨级以上泊位79个),岸线长度21538米,形成了以煤炭、矿石、原油、天然气、钢铁、集装箱为主,现代化、专业化、大型化码头齐备的港口布局,实现了运输航线由国内近海到国际远洋的跨越,通达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个港口。

曹妃甸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核心区,被定位为京津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的承接地,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平台。为建设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探路”,现在曹妃甸5.5平方公里的起步区水电路信气及绿化等已基本到位,具备了部级开发区承载能力。截至5月底,曹妃甸京津在建项目39个,总投资1403亿元。2016年全年,曹妃甸将承接京津转移项目100个以上。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8

1976年7月28日,历史眨了一眨眼,唐山的世界便已经坍塌,一对母女的心,满目疮痍;2008年5月,命运的重重助力推动她们前行,爱,终会让恨融解;2010年7月12日,回顾曾经的历程,我们泪流满面。

7月12日,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首映。有人说,早就该拍一部有关唐山、有关地震的电影了。只是,很多年过去了,人们提到那场灾难时还会心有余悸,选择、生命、希望……那么多纠结的情绪在一部电影中汇集,碰触到就觉得心痛,将这个伤疤彻底揭开在观众面前,谁敢?恐怕只有冯小刚。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幸福的一家四口在地震中分崩离析――父亲死了、女儿和儿子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无论从哪一边撬开另一个孩子都凶多吉少……那一刻,曾带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母亲有决定权决定孩子的生死,于是两个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楚地听见了母亲的选择――救儿子小达。她没有想到,女儿也活了下来。

“如果我妈妈这么做,我也会恨她一辈子。”观影时我身边的女孩这样说,我不诧异,我理解,因为我也会。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张静初扮演的方登对母亲的那种恨与怨。“为什么不要我?我也是您的孩子啊!”可是,母亲就真的那么罪无可恕吗?在那样的时候,她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现实逼她做出选择的时候,她痛哭失声:“老天爷,你王八蛋!”32年来,她用心忏悔着。再次见到女儿的时候,她跪在女儿面前:“登儿,妈给你道个歉,妈对不起你!这么多年,你从哪儿冒出来的啊?”

同样说过这句话的还有陈道明扮演的养父。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陈道明扮演的父亲角色,多年来对非亲身生女的方登关心备至,当她离开家又带着外孙女回来时,他从沙发上站起来,泪从心涌:“这么多年,你去哪儿了?”

男人戏在《唐山大地震》中显得单薄,生父的舍身和养父的疼爱被扮演者张国强和陈道明处理得内敛含蓄。这种男性对家庭、对孩子的爱与戏中的各种母亲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将她们显得更加突出。《唐山大地震》最突出的女性形象就是其中各种各样的母亲――希望讨回方家惟一骨血的奶奶,是传统的母亲;生生在灾难中剥掉自己心肝的生母,是疼痛的母亲;对养女有着敏感复杂情感的董桂兰,是人性的母亲;方达的妻子,那个活泼、漂亮的女子,是希望的母亲;而方登,在恨着自己母亲的同时,她也是一个母亲。

如果说唐山大地震时,我还是孩子,对于那段灾难只能凭借影像和文字来想象,那么汶川和玉树的地震则深深地让我感受到了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的渺小与无奈。《唐山大地震》亦再度重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也正是在这次灾难中,身为救护人员的方登亲身经历了母亲当时的境地,在她努力保持冷静的同时真正碰触到了当年的伤口,真正原谅了母亲。她原谅了母亲,也治疗了自己32年的伤口。

在《唐山大地震》的首映上,冯小刚说自己是向唐山人交了一份作业,是不是合格要他们说了算。舞台上,个个演员神情肃穆;舞台下,准备观影的人热泪纵横。对于那些曾经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说,能够活着是好的,能够活着看到这样一部电影更是好的。卸除心里的枷锁,去体会、去原谅,然后好好地生活,这即是希望。而传达这份希望,是生者对死者最好的祭奠。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9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亲情;母亲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有关地震、泥石流等毁灭性灾难的报道可谓铺天盖地而又触目惊心,灾难的无情和无常尽人皆知,英雄的无私与无畏也早已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演的影片《唐山大地震》实在是出人意料而又出手不凡。当或亲身或间接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的观众步入影院,准备再一次为灾难和英雄而洒泪流涕时,才发现:《唐山大地震》“震的不是城而是心,救的不是灾而是情”。影片催人泪下的不是灾情,也不是恩情,而是亲情;影片动人心魄的不是,也不是志愿者,而是母亲。

影片的视角是独特的。它没有刻意再现唐山大地震的灾难场景,也不想动情讲述八方支援的感人故事,甚至无意渲染灾后重建的壮观场面。影片只是引领着观众走进一户在唐山大地震中经历了生死离别的普通人家,静静地聆听亲历者讲述发生在这个家庭的那场持续了数十年的“余震”。这显然出乎许多观众的预料,他们原本也许是想通过影片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惨重灾情和救援情况,等等,观赏过后却只是深深感受到那场灾难的无穷无尽的后果:逝者长辞,生者难安。影片没有残酷地大肆渲染23秒的地震给唐山带来的瞬间毁灭,而是深沉地反思着32年来灾难遗留给唐山人的心灵的长久震荡:倒塌的房屋可以重建,断折的肢体可以修补,而破碎的家庭却无法团圆,心灵的伤痛也难以抚平。

影片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述结构,讲述了母亲元妮与女儿方登因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而分离、又因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而团聚的故事,一分为二的母与女两条线索铰链似的交错行进,把唐山大地震后母女俩所遭遇的别样人生和所经受的心灵煎熬展现得淋漓尽致。

母亲这条线索上的主角当然是元妮。这位普通的纺织厂女工漂亮、温柔又贤惠,与丈夫相亲相爱,一对龙凤胎儿女即将步入小学校门。1976年7月28日的那个炎热的夜晚,一家人饭后围坐在刚买的旧电扇旁享受着凉风。其乐融融的一家四口丝毫没有觉察灾难的脚步正渐渐逼近,更没有预料到一阵天崩地裂后会阴阳两隔:丈夫为解救被困房中的儿女奋不顾身,结果却“出师未捷身先死”;倒塌的楼房把一双儿女掩埋在废墟中,最终失去了左臂的儿子得救了,“女儿却随父亲而去”。

突如其来的地震让元妮幸福美满的家庭瞬间“四口变两口”,夫亡、女丧、子残的元妮为自己竟然毫发无损而万分内疚,从此“守着废墟过日子”。震后元妮与残疾儿子相依为命,人到中年又遭遇下岗,个中艰辛可以想象,但这并不是影片关注的焦点,影片要着力展现的是地震带给元妮内心的难以愈合的伤痛:一是丧夫之悲。丈夫是因她而复员来唐山的,夫妻恩爱因地震在瞬间戛然而止。更因为危急关头丈夫拉了她一把让她得以幸存,她心怀感念,此后再未婚嫁,“不是没人要”,而是不想忘却那个“用命”对她好的男人。二是失女之痛。房屋倒塌,一块水泥板压着她的一双儿女,撬起哪头都会压着另一头,元妮在丧夫之后又面临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世界性难题”。为了给丈夫留个根,更因为偏爱弟弟已经成为习惯,她无奈地选择了“救弟弟”,她因此对女儿终身愧疚。此后,从小学到高中,她在给儿子购买课本的同时总要给女儿也买上一份,这既是对女儿的补偿,也是对女儿的思念。

元妮是坚强而倔强的,丧夫失女的她并不像祥林嫂一般失魂落魄、絮絮叨叨,但内心的伤痛却不亚于祥林嫂。元妮常说:“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失去了亲人更懂得亲情珍贵的她无望地、自欺欺人地期盼着丈夫和女儿亡魂的回归。震后丈夫的家人邀请她和儿子一起去济南共同生活,她谢绝了;儿子立业成家后安排她去杭州安享晚年,她也拒绝了。她执拗地坚守唐山,就因为丈夫和女儿长眠于此。她不愿过得“花红柳绿”,甚至拒绝儿子在唐山给她购买房子,自虐般地住在地震三个月后就一直住着的狭窄的小屋内。她不是矫情,而是真诚地以自己的方式赎着自己判定的心灵之罪。她独自承受着艰难与孤独却从不言苦,总是坚称“我真的过得很好”,谁都明白她的潜台词:与那些永远安息的人相比,我实在没什么好要求的了。

然而造化弄人,元妮绝没想到女儿居然能复活。而元妮也似乎感动了上苍,让她在有生之年与女儿重逢。对于女儿的失而复得她十分忐忑,经历了家破人亡大悲之后的她还是无法平静地接受这“大喜”,颤抖的双手无法捏合迎接女儿回归的饺子。面对女儿,她卑微地跪地道歉,然而亲人终究是亲人,32年来的愧疚顷刻就被与生俱来的亲情淹没,她忍不住埋怨女儿:“你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你为什么不给我一个信儿啊?”她内心因亲人离散而积郁了32年的痛苦终于迸发而出。32年的磨难没有让她落泪,亲人的回归却让她难以自持,不过她的泪水中没有哀伤,反倒充满快意,因为她相信是丈夫疼爱她才把女儿给送了回来。

元妮的“地震后遗症”也深深地影响到儿子方达。震后,丈夫的母亲想要带走孙子,却因为不忍心让元妮一无所有而放手,后来还每年寄钱、寄煎饼资助他们。元妮寄希望于儿子能考上大学,以此来回报丈夫的家人,却不想儿子连考场都没进。幸而方达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最终靠自己的拼搏而立业成家,而他的动力就来自母亲,因为母亲给了他三次生命:生他一次,刚出生那年得肺炎在医生已经放弃的情况下坚持救他一次,大地震时又救他一次。所以在方达的生命中,亲情胜过一切。在母亲和爱人之间,他坚定不移地偏向母亲。结婚前他就告诫未婚妻:“如果我妈不喜欢你,咱俩就得吹。”他娶了媳妇也没有忘了娘,为了让母亲多享受一点天伦之乐,他不让妻子带孩子回娘家过年,甚至不惧“鸡飞蛋打”。

女儿这条线索上的主角则是方登。方登从小乖巧懂事。作为姐姐,她义不容辞地勇敢还击欺负弟弟的大男生;作为女儿,她对妈妈体贴入微:父亲买回电扇后,弟弟嚷着要自己先享用,方登却让妈妈先来吹风,因为“妈妈做饭热”。正因为爱妈妈情深,她才对母亲“救弟弟”的选择耿耿于怀。她在倾盆大雨中苏醒过来,身边躺着冰凉的父亲,那时妈妈正背着奄奄一息的弟弟去寻求救治。无依无靠且一心要躲避亲人的方登被一对军人夫妇收养。养父对她呵护备至;养母虽然一直担心方登离开他们,甚至不愿方登去外地上大学,却始终是爱着她的,在自己病重时还惦记着两个暑假没有回家的方登,让养父去看望她,临终时还把一生的积蓄交给方登,让她去唐山寻找亲人。

但是,养父母的通情达理和百般呵护却没能打开方登因为怨恨而紧闭的心灵大门,母亲当年的“救弟弟”三个字一直刻写在她的耳畔,从童年到中年。关于自己的家人她始终守口如瓶,她保持着沉默,企图忘却亲人,而这并没有带给她解脱,她在噩梦连连中度过了花季。正是地震中的那番刻骨铭心的经历让她更懂得了生命的珍贵,因此大学时代她恋爱怀孕后,宁愿与男友分手也不愿去“纠正”这一“事故”。她在大学毕业的前一年放弃学业,独自承担起养育女儿的责任。她躲开了男友,因为他并不真正明白“什么叫牺牲”;她也没有回到养父身边,为的是不让养父担心。20世纪90年代初的单亲母亲将经历怎样的坎坷可想而知,但这也不是作品要表现的重点,所以影片仅一笔带过:方登带着女儿去做家教,明知女儿被人家冤枉却也只能默默忍受。好在她最终遇到了一位对她好也对她女儿好的“外国人”。在远嫁加拿大之前,方登回到养父家中,向养父倾诉了自己童年的那段不愿回首的经历,告诉养父自己对于亲人“不是不记得,而是忘不了”。

此后,她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相夫教女,生活也算美满。如果没有“5•12”汶川大地震的经历,她的后半生还会继续沉浸在怨恨中。“5•12”大地震发生后,她毅然来到灾区做了志愿者。她亲眼目睹一位母亲在眼见救援者为解救自己被压在废墟下的女儿而在余震中受到重创后,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毅然叫来医护人员锯下了女儿的腿,女儿得救了,母亲却因为没有保全女儿的腿而难以释怀,几近崩溃。正是这位母亲的遭遇让方登终于明白了妈妈当年的无奈。与方达的邂逅让童年的姐弟之情倏然复苏,从看到弟弟的第一眼起她就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是多么自私,她自责自己应该为弟弟得救而高兴,而不是为妈妈当年的无奈选择而终身怀怨。她最终回归母亲的怀抱,母亲32年来对她的无比愧疚和深深思念化解了她心中的怨恨,亲情终于融化了她内心的冰霜,她为自己给母亲造成的数十年的心灵折磨而悔恨不已,她真诚地向母亲道歉。

故事的结局是令人欣慰的:母女、姐弟最终团聚,彼此心灵的沉重包袱终于放下。尽管元妮因为愧疚而付出了一个女人一生难得的几十年美好年华,尽管方登因为怨恨而让自己几乎“一辈子没有妈”,但亲人终究还是亲人。

影片的结尾也是意味深长的:2008年,唐山市人民政府为1976年大地震的遇难者树立了纪念墙。这既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生者的慰藉。这个细节表明:在共同经历了无数灾难后的今天,人们才真正意识到,遭遇大灾大难的人们,除了需要物质的援助外,更需要心灵的安抚。而这或许也正是这部影片拍摄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总之,作为一部灾难片,《唐山大地震》正如冯小刚所希望的那样“内容大于形式”[1],“灾难片元素是《唐山大地震》的基础,而元素则是影片的灵魂。”[2]这部“后汶川地震时代借助巨灾后果而开展人性的深度反思的作品”[3],没有把镜头对准那场灾难的拯救者,而是更加关注那些不幸的幸存者。即便如此,影片也不打算为幸存者的勇敢坚强再谱颂歌,而是深入到他们的灵魂深处,细腻地展示出历尽磨难的人们内心的种种纠结。所以在这部影片中,“灾难只是整个故事的叙事起因,亲情才是这部影片的核心。”[4]影片以含蓄精练的语言、温馨动人的细节和真实自然的表演带领观众回首三十多年前的那场灾难,为善良而无私的母亲一鞠崇敬之躬,为永恒而温暖的亲情一洒同情之泪,可以说,这应该是献给那场灾难的24万亡魂的一份别样的祭礼,也是对那场灾难的无数幸存者的一种温情的抚慰。

[参考文献]

[1] 何叶舟.冯小刚:《唐山大地震》不是娱乐片[J].东方电影,2010(07).

[2] 饶曙光.“地气”、伦理与现实主义[J].当代电影,2010(08).

[3] 王一川.后汶川地震时代的灵魂自拷[J].当代电影,2010(08).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10

正在欧洲访问的中共唐山市委书记赵勇在汶川地震后半个小时给市长陈国鹰打电话。两人商量决定:按照灾区需要,尽全力支持救灾;立刻组织最有经验的抢险救援队伍奔赴灾区;紧急调拨政府掌握的救援物资,分批次运往灾区;号召全体市民捐钱捐物,奉献爱心。

成千上万市民汇聚到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自发地组织起来,打出“支援汶川,报恩全国”等条幅。唐山抢险队、唐山医疗队、唐山心理辅导队、信息救援队……由2000多人组成的20多支唐山救援队在纪念碑前迅速集结,悲壮誓师,于第二天起,先后开赴灾区……

两次地震,一种悲情,虽然远隔数千里,却让唐山和汶川离得这样近。700万唐山市民眼含泪花,感同身受,全体行动,千里驰援!

唐山13壮士:把最脏最累的活给我们

最先进入汶川地震灾区的是唐山抢险队,由28名队员组成,有着丰富的矿山抢险经验,尤其擅长使用大型塔吊。他们知道,如今的城市废墟都是钢筋水泥,离不开大型设备,所以他们把救援车、起重车、切割机、生命探测仪等一系列重要设备都带赴灾区。

抢险队的成员大多是从唐山大地震的废墟中爬出来的,有些年轻人虽然没有经历过唐山大地震,但他们是地震幸存者的子孙,他们带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参与救援。

王金生是一位民营企业家,经营一些大型的建筑设备,也是塔吊等重型机械的专家。唐山大地震发生时,他8岁,被埋在一幢楼下。当时唐山的高楼并不多,为了救他,调用了当时十分稀缺的吊车。从废墟中被救出来以后,王金生看着大吊车就觉得神奇。上学后,他对机械格外感兴趣,以至参加工作后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建筑设备这个行业。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马上想到吊车能救人,于是第一时间捐出了公司的几台吊车,并主动要求参加唐山抢险队。

唐山抢险队一行三辆大型机械车、两辆越野车,连续长途行军几十个小时,直接开到青川县,参与抢险救灾行动。短短两天,挖出100多具遗体。接着又来到绵竹县汉旺镇一带。镇中心一座居民楼岌岌可危,随时有可能倒塌,威胁着来往群众的生命安全。一支部队开来了一辆吊车,想把这座居民楼推倒,却因为没有司索工和指挥而束手无策。

王金生观察了一下现场,毫不客气地说:“我做过司索工,也当过指挥,大家听我统一指挥。”王金生熟练地指挥着大家,很快把那座随时可能倒塌的大楼拉倒,避免了意外倒塌造成的危险……

唐山民间志愿者也纷纷赶赴到地震灾区,最引人注目的唐山志愿者队伍是来自玉田县的13位农民。2008年初,在南方雪灾中,这13位农民远赴湖南郴州救助灾区群众,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唐山13壮士。汶川大地震,13壮士再次出动。他们的领头人是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的农民宋志永。

宋志永今年36岁,靠种地和做一点生意维持生活,家境并不富裕。唐山大地震中,当时只有4岁的他得了肺炎,生命垂危时是上海的医疗队给他治好了病。在灾后重建时,年幼的他目睹着运送救灾物资的汽车从全国四面八方开来,把吃的用的送到唐山,送到他的家。那是农村娃宋志永第一次见到汽车,第一次尝到饼干的味道。母亲从那时起,就常常教育他要报恩。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马上意识到,已成为废墟的汶川此时最需要的是救人。他给其他12位壮士打了个电话:“我先走一步去灾区救人,你们随后赶来吧。”5月12日晚,他揣上家里仅有的6000元,想去首都机场坐飞机去成都或者绵阳。一问,飞机取消航班;他赶到北京西站,火车也不通。他只好先坐车到郑州。在郑州,他花2500元雇了一辆出租车和司机轮流驾驶,日夜兼程。出租车开到西安,司机说前方余震不断,不敢去。宋志永只好换车,好不容易赶到绵阳市。从绵阳市区到北川县城的路已被泥石流阻塞,他叫了一辆摩托车,跑到安县北部,路又断了。他随即步行八个多小时,在夜里两点多钟赶到北川县城。沿途倒塌的房屋和压在废墟里的人们的呼救声让宋志永悲痛万分。

黑夜里,宋志永在废墟中摸索。那时离地震发生只有10多个小时,废墟中还有大量存活的人,他们在呼救,有的在哭叫,有的在唱歌。宋志永恨自己没有多长几只手,他不停地挖呀挖呀,一边挖一边对埋在下面的人说:“我是唐山来的,我有经验,你们别着急,节省点体力,我一定把你们挖出来!”

宋志永的其他12位队员陆续赶到,他们带来了简单的工具,一刻不停地挖着。他们13个人大都经历了唐山大地震,曹秀军50多岁,王加祥老人已经62岁,在唐山大地震中他们都是自己从废墟里爬出来的,当时救过人,具有丰富的废墟中救人的经验,而且更懂得生命的珍贵,时间的紧迫。

一连6天,他们13个人共救出20多名幸存者,挖出40多具遗体。部队来了,他们奉命撤下去,转战到安县晓坝镇的灾区群众安置点。

这时手机有了信号,宋志永才想起给家里打电话。他70多岁的老母亲在电话里说儿子干得好,咱们唐山人受过全国人民的恩,这是咱们报恩的机会,别急着回来,灾区的事还多着呢。

曹秀军也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听见18岁的儿子叫他一声“爸爸”,泪水即止不住流下来。他的眼泪已经忍了几天,他看到废墟中学生的遗体就想哭,就觉得那是自己的儿子。

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纷纷加入到宋志永的队伍中,一度达到69人。晓坝镇灾区临时安置区聚集了8000多人,居住成了大问题。宋志永发动老家的一位朋友,用自家的卡车拉了一车帐篷,昼夜兼程运到晓坝镇。朋友一看灾区这样,干脆也留下来当志愿者,他的卡车拖斗成了志愿者睡觉的床。

灾区群众没有扎帐篷的经验,就是有经验,也没从悲伤中平复过来,根本没有心思去干。宋志永发动志愿者扎帐篷,一个晚上就扎了100多顶帐篷,给200多个家庭提供了临时住所。

各地捐赠的物资不少,需要人手卸车。宋志永带领的60多人曾经连续卸过8车物资,接着又去分发,几十小时不休息。人多了卫生难搞,很容易发生疫情。宋志永等人拿出在老家打农药的本事,背着喷雾器四处打药,厕所、水沟等地方每天都要打数次药。宋志永队伍承担着最脏最累、别人不愿意干的活。

开始,灾区群众都以为他们是政府派来的,后来看到他们胳膊上的唐山志愿者袖标,对他们说:“你们唐山当年也是这样住吗?”宋志永说:“唐山当年很多人没有帐篷住,下雨就光着头挨淋,那时候中国穷啊。”灾区群众说:“看见你们唐山人给我们帮忙,我们觉得心里踏实,觉得亲切。”宋志永说:“放心吧,我们唐山人会一直帮你们把家建好。一天建不好,我们一天不走。”

唐山派出的各路救援队伍接踵而至,有骨科专家、

规划建筑专家、救护专家、防疫专家,在抢险、医疗、物资运送、安置灾区群众等各个环节上指导着汶川灾区百姓,让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更为灾区送去最独特的“救灾物资”:抗震经验和战胜灾难的信心!

唐山孤儿:汶川孤儿坚持住

不论走到哪里,唐山人对地震都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对地震的受难者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数以千计的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唐山人把电话打给家人:“汶川地震了,我们唐山人报恩的时候到了,我们唐山展示胸怀和实力的时候到了!”从这一天起,唐山纪念碑广场上,悼念、捐款、献血再未间断过。纪念碑广场成了全国抗震救灾的一个缩影。

唐山大地震使近4000人成为孤儿。汶川特大地震后,这些孤儿多次集会,捐款捐物,很多人赶到汶川灾区救灾,王安就是其中的一个。

唐山地震时王安只有4岁,他只记得自己被埋进了自家的房子里,父母死了,是叔叔把他从废墟里找到的,是政府和全国人民把他养大的。

赶到灾区,他看着遍地废墟,心里一阵阵发紧:当年我也是这样被埋在里面的!他与部队战士一起,用手刨,用铁锹挖,泪水和血水混在一起,滴在废墟上。后来,部队的重型机械开进灾区,代替了人工刨挖,王安转移到受灾群众安置区和医院,继续帮助受伤的人们。

王安知道那个向武警战士敬礼的3岁男孩郎铮的故事,王安觉得郎铮就是当年的他,男孩的敬礼好像是替他做的。当年,他内向腼腆,又在废墟中压了十几个小时,完全惊傻了,没有向说一个谢字,更没有像小郎铮这样大大方方地敬礼。32年了,他一直觉得心里还堵着一种东西没有释放出来。那是一种感恩的心情,一种欲说还休的欲望。小郎铮替他做了,他由衷地佩服和感谢。

几经辗转,他找到小郎铮所在的医院,看到了正在接受治疗的小郎铮,小郎铮拿着一把玩具枪向他扫射,他在感动中流下欣喜的泪水。

与小郎铮住在同一所医院的一位老爷爷一直抹眼泪。王安问他什么事,老人家说:“全死了!一家9口,只剩下我和孙子。”老人指指对面床,愁苦地说:“还受了蛮重的伤,怎么养得大?”

对面床上果然躺着一个男孩,8岁,被房梁砸断了腿,前一天刚截肢。连续几天了,他不吃饭,不说话,表情很阴郁,谁都不理。

“小弟弟,你喜欢不喜欢看李小龙演的电影?”男孩竟然点头了。“李小龙是个男子汉,受过很多伤,可是练就了一身好功夫。看过他演的《唐山大兄》吗?”男孩又点头。王安模仿着李小龙的电影动作,对男孩说:“小弟弟,你看,我就是从唐山来的,我像不像唐山大兄?”王安个头不高,动作一点不像,可是男孩竟然笑了。悲伤的汶川此刻最珍贵的就是人们脸上的笑容,最最珍贵的就是痛失父母的孩子们脸上的笑意,它像千疮百孔的废墟之上绽放的花朵一样稀罕可贵。男孩笑着嚷嚷说饿了,想吃东西。王安马上拿出自己带来的巧克力、饼干,男孩接过来大口吃着,王安转身偷偷拭去了眼角的泪痕。 赶赴灾区的还有一位唐山孤儿,叫党育新,是党氏三姐妹之一。党氏三姐妹本不姓党,为了报答党和国家的养育之恩,改姓党。如今,三姐妹全都成家立业。汶川大地震时,党育红在国外,党育苗有重要工作在身,党育新代表她们姐妹参加唐山青年志愿者队伍,并且在唐山纪念碑广场当众宣誓:“32年了,汶川地震给予我们向社会报恩的机会,我们党氏三姐妹将尽一切力量支持灾区!”

党育新获救时只有6个月大,是被妈妈护在身体底下才能幸免于难,失去妈妈的悲伤贯穿她的童年。汶川大地震的每一个孤儿都让她揪心,而那些为了保护孩子献出生命的妈妈让她尤为感动。

在绵阳市人民医院,党育新见到了那个在妈妈的保护下获救的婴儿。已经成为妈妈的党育新,抱起婴儿紧紧地贴在自己心口上。来汶川灾区时,她曾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节约”泪水,不要让灾区人看到唐山人哭哭啼啼的样子,要把笑容和信心带给灾区人民。可这时,党育新怎么也忍不住眼泪。她用脸贴紧了婴儿稚嫩的小脸:“孩子,你有一位伟大的妈妈,要永远记住妈妈对你的爱!”她轻轻地哼唱起一首诗,这是几天前唐山地震孤儿集体写给汶川地震孤儿的励志诗:“孩子,我们和你一样/都是从废墟中爬出来/又从瓦砾上站起来的人/当幸福被大地撼碎之时/痛苦像枯干的河床一样绝望/你失去妈妈时的泪水/也从我们的脸上淌过/我要告诉你/坚持住!坚持住……”

骨科专家:孩子,我的手臂在你的腿就在

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都知道震后医疗的重要,当年,全国有几十支医疗队支援唐山,16万重伤员让医生忙得不可开交。汶川大地震,唐山一共派出了8支医疗队,另外还有民间的医疗组织和消毒队。其中最大的一支队伍就是唐山医疗队,由骨科、外科、神经科等多个科室的80位骨干医生和护士组成,备足了药品、医疗器械、血浆等急需物品。分赴灾区各县。

李长江是唐山市人民医院的骨科主任,号称“唐山一把刀”,手术做得非常漂亮。唐山大地震那年,李长江10岁,他很机灵,自己拨开身上的瓦砾爬出来,回头救自己的姐姐。姐姐腰部被一根巨大的木头压住了,上面还压着许多碎石。“弟弟,救我!”32年过去了,姐姐的呼救声永远响在李长江的耳畔。他用一双瘦小的手快速扒着,碎石扒走了,可木头弄不动,直到邻居来帮忙,才把姐姐救出来。可是因为腰部受了重伤,姐姐走不了路。他们用一块门板抬着,由于人们当时不懂急救常识,抬的时候又伤着了姐姐的骨头和一些软组织。最后送到医院时,姐姐的下肢已失去了知觉,腰部以下完全瘫痪,直到现在还坐在轮椅上。

李长江后来选择了学医。他一直有一个梦想,想让姐姐的下肢恢复功能,但那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姐姐是一个乐观的人,是一个知恩善报的人,汶川大地震发生,她立刻对弟弟说:“快去,汶川需要你这样的骨科专家!”李长江带领唐山医疗队,以最快的速度赶赴都江堰市。

李长江无数次冲到救人抢险的最前沿。在聚源中学的废墟上,一名16岁的高一男孩被巨大的楼体压住了腿,抢险队想了很多办法,最后两台吊车一起作业,把楼体移开一点缝隙,消防队员乘机把男孩的腿生生地拽出来,皮肉被撕扯掉了,男孩痛得晕死过去。男孩被救出后,焦急地守在旁边的李长江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男孩伤势较重,被送到医院。从x光片看,男孩左腿缺了一大块骨头,筋肉也腐烂了,如果按常规治疗需要截肢。在清创后,男孩醒了,用哀求的目光看着李长江:“叔叔,我的腿能保住吗?”

李长江说:“能保住。你看见我的胳膊了吗?只要我的胳膊在,就保证你的左腿在!”

李长江似乎又听到姐姐的呼救声:“弟弟,救我!”他决定冒一次险,改变了原定的截肢方案,从男孩身体的另一处取下一块骨头,给男孩做了植骨手术。三天后,伤口愈合得很好,又过了三天,新骨头已经牢牢地长在左腿上,男孩的左腿保住了。

灾害心理学女博士:你看你看那遍地的鲜花

“孩子,我的孩子!你们快救救我的孩子!他的手还是热的,他的眼睛还睁着,他的嘴还张着,叫我妈

妈……”

北川县一所学校的废墟上,一位妈妈声嘶力竭地叫喊着,扑向担架。担架上躺着她的儿子,一个8岁的男孩,刚刚从废墟中扒出来,遗体完整,眼睛大睁着,手里握着一份体育画报,上面有姚明的照片。

这已经是震后的第四天,这位妈妈在废墟上哭喊了四天,用自己的手扒了四天。手指甲几乎全磨掉了,满手是血,鞋底也磨穿了,走在钢筋茬突兀的废墟上,已经不觉得疼痛……她伏在儿子的遗体上痛哭。学校的操场上,陈放着几十具孩子的遗体,地震夺去了这所学校上百个孩子的生命。

这时,一位中年女子走到这位妈妈面前,轻轻搂着她的肩膀,扶她在一块石板上坐下,捧起她的脸,轻轻对她说:“儿子远去了,有玫瑰花陪着他;你看你看,他的男同学、女同学,都是玫瑰花,他们会在一起,他们不会孤单……”

妈妈慢慢地平静下来,不再哭闹,虚弱地靠在中年女子身上,闭上眼睛,呼吸渐渐均匀下来,不一会儿睡着了。中年女子立刻让救护队把她抬上救护车,送到医院。

中年女子叫董惠娟,来自唐山师范学院。她是中国第一位灾害心理学博士,是由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联合培养的。32年前那个炎热的夜里,董惠娟被埋在自家的三层石头楼房底下,一只胳膊露在石墙外,可以感受到外面下雨了,可石墙挡住了她的身体,无法爬出来。灾难和黑夜一起压迫着她,她喊着爸爸妈妈,叫着姐姐,没有人应。她怕极了……八个小时后,姐夫赶来,在石墙上挖了个碗口大小的洞,竟然把她拉了出来。

那年董惠娟15岁。她失去了父母,成为孤儿。地震造成的恐惧一直伴随着她。独特经历让她选择了灾害心理学。她知道地震对人的心灵伤害往往会持续很多年,她要用一个唐山孤儿特有的经验及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汶川灾区赶走恐惧,带来自信和希望。

一群河南省消防总队抗震救灾突击队的年轻战士,刚刚从北川县救援现场撤下来,疲惫不堪,却无法入睡,许多人出现了惊厥症状。一位只有17岁的小战士告诉董惠娟:“我闭上眼睛看到的就是尸体,被砸断的胳膊、腿,还有半个脑袋……我拉上尸体袋的一刹那,他们的眼睛还看着我……阿姨,我怕,我困得要死,可我睡不着……”

“别怕,孩子!你想一想遍地的鲜花,玫瑰花,就在那一瞬间,满地都是鲜花,漂亮的玫瑰花。再想想你最喜欢的东西,女同学的笑脸,妈妈的……”

董惠娟说着,像妈妈一样抚摸着小战士的肩膀,用指尖轻轻拂去小战士眉毛上的灰尘。小战士扑到董惠娟怀里哭诉着:“妈妈,太残酷了,死了那么多人,有一个人跟我重名……”

哭诉之后,小战士释放了,睡着了。董惠娟赶到下一个救灾点。

5月21日,董惠娟出现在震后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的开学典礼上。看见几百张稚气而又惊恐的脸,看见脸上挂着悲伤又渴望新生的父母,董惠娟心底感到一种无名的悲壮,她要用最恰当的方式驱赶父母和孩子脸上的阴霾。

“来,大家跟我做拍手游戏,自己数着,看一分钟能拍多少次!”

孩子们做,家长也跟着做。其实,董惠娟是在让他们为自己鼓掌,这是对新生的礼赞,是对未来的向往。孩子们在掌声中笑起来,家长们在掌声中流下热泪。董惠娟这时现身说法:“大家知道吗?在唐山大地震中,我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可现在,我是博士、教授。我们唐山成为一座繁荣美丽、朝气蓬勃的城市。你们应该相信,唐山人能做到的,你们一样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一阵更热烈的掌声,激发起大家对未来的向往和信心。

很快,孩子开始像地震前一样念书,家长们回到自己的岗位,清理废墟,重建家园。董惠娟回到暂住的帐篷,却止不住泪水长流。

其实最不愿意谈论地震的,恰恰是那些地震孤儿。看到汶川特大地震的遇难者,他们会联想到当年自己经历的那场可怕的噩梦,联想到被废墟掩埋的父母亲人,已经平复了32年的疤痕会疼痛不止。但是泪水只能留给自己,他们要把笑容和鲜花献给灾区的人们,他们知道,此刻的灾区需要信心和希望,不需要泪水。

于是董惠娟面带笑容,不断向汶川大地震的灾区群众进行强劲的心理暗示:你看你看,遍地都是鲜花。鲜花丛中,有新的唐山,也有新的汶川!

爱心涌动,是唐山人报恩的时候了

每一个唐山人都清楚地记得,32年前的那场灾难中,是全国人民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有限的钱和粮,让他们渡过了难关。如今,唐山已经重新站起来了,唐山平均每人每年的GDP超过了5000美元。汶川地震,该是唐山人回报的时候了。

从汶川地震的那一刻起,捐款箱摆满了唐山的大街小巷,老人拿出自己的养老金,孩子拿出压岁钱。很多人在捐款时不留名字,只写下“感恩”、“回报”等字样,一位当场捐出20万元现金的人,写下的名字是“唐山人”!最感人的场面发生在唐山疗养院,被唐山大地震夺去了部分肢体的残疾人坐在轮椅上,依次来到捐款箱,流着热泪,把带着他们体温的钱塞进去……

唐山人最清楚,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在生活上最需要什么。除了钱、食品、药品等必须的物资之外,他们捐助的物资非常实用――

雨靴――大地震后雨水不断,急需雨靴:个体老板王志强捐献了近万双雨靴。收音机――获取亲人的消息,了解灾情,收音机是最便捷的手段:唐山人把库存多年的数千台收音机都捐了,还不够,又马上到全国各地急购,至少捐了3万台收音机。帐篷――房屋坍塌,灾区群众渴望有一个临时的家:唐山人紧急调运数万顶帐篷,把1976年大地震中留下来作为收藏品的帐篷都捐出去。毛毡――不管是放在帐篷顶上防雨还是铺在地上防潮,都很有效。铁锹――挖废墟救人、安扎帐篷,都离不开它们;就是日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它们也是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如此等等,无不表现出唐山人的智慧经验和细致周到。

从5月13日开始,唐山几乎天天都有救灾物资运往灾区,有时是几十辆卡车组成的车队,有时是农民或个体企业单独运送的特殊物资。

唐山市的各家媒体还组织有经验的市民撰写防震、逃生、互救、震后生存、防疫灭病、转移伤员、安置孤老等方面的经验,先是通过电话、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发给灾区的亲戚、朋友,然后又汇编成1万多字的《唐山抗震救灾经验》小册子,连夜印制数万份,空运灾区。

唐山大地震时,皇甫志友刚满周岁。他侥幸逃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让身在农村的他们一家生活得甚至比地震前还好,暖水瓶、茶缸、雨衣这些当年城里人常用的家什,他们家都有了。如今,他是唐山丰润区杨官林镇宏旺铁粉精选厂的法人代表。汶川大地震发生,他马上捐出100万元现金,另有30万元物资。当天晚上,他又在镇上召集了一支50多人的救援队,连夜赶到北京机场,打算花10万元包机飞往灾区。由于灾区无法通航,他改租了一辆大巴,连夜赶往都江堰市。第二天到达聚源中学受灾现场,50多人马上投入救人抢险。

正在意大利考察的唐山民营企业家杨俊来得知汶川灾情,立即通过中国驻意大利米兰总领事馆向灾区捐款

1万欧元,两天后又请国内的公司员工代他个人再捐人民币10万元。唐山华夏董氏兄弟商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董配永已加入澳大利亚籍,在奔赴一线救灾前,先通过国务院侨办“侨爱工程――抗震救灾温暖行动”,捐赠物资和款项共计2300万元人民币。

唐山孤儿张祥青已经离开唐山多年,现在是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举家迁往天津。但他与唐山的情缘从未断过。汶川地震后,电视上播出了一个母亲跪地护子的故事,可敬的母亲在手机上给孩子留下了最后的遗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份爱的遗言让张祥青肝肠寸断,他想起自己的妈妈。唐山大地震时,他7岁,还是一个爱光着屁股睡觉的淘气男孩,喜欢赖在妈妈怀里睡觉。地震突然发生,警觉的妈妈第一反应是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他,又怕压着他,躬起身体,手脚撑地,为他撑起一片天空。他活下来了,可是妈妈却被地震无情地夺走了生命……

当时不可能有手机这样先进的通信工具,妈妈没有给他留下什么话语,但是妈妈用与这位母亲一样的身体语言诠释了母爱的伟大。跟他一起幸存的还有姐姐,姐弟俩的心情一样,渴望能为灾区做点什么。

中央电视台要在5月18日举行《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姐弟俩商量后,决定捐款3000万元,以表达唐山孤儿的报恩之心。5月18日那天,张祥青和妻子坐在央视演播大厅,一幕幕动人的情景让他和妻子的眼泪没断过。妻子说,多加点钱吧。他说,“那就加7000万,凑1个亿怎么样?”妻子已经泪如雨下,欣然同意。于是台上出现了现场追加7000万元的感人场面,唐山孤儿的行为感动了全世界。

唐山辉煌的今天,就是汶川繁荣的明天

唐山在震后重建中发展迅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才济济,而这些人才多数来自震后重建的学校。因而,唐山给汶川地震灾区带来一条重要经验:迅速恢复学校,让孩子们尽快回到学校读书。抓好教育,才能给灾区一个美好的未来!

唐山给灾区的学生们捐助了大量的教材、书包、钢笔等学习用品。唐山的孩子还给灾区的学生写信,用父辈抗震的经验告诉灾区的学生,只有学好文化,才能为重建家园作出贡献。

宋志永文化不高,但他对地震孤儿上学的事非常关心,为灾区的学校多次捐钱。一批要去云南上学的孩子缺少学习用品,宋志永号召志愿者们一次捐了两万多块钱。有一对小姐弟父母双亡,躲在奶奶怀里哭个不停。宋志永把身上仅剩的1300元全部掏给他们,又带他们去办了一个银行账号,并承诺,等他回唐山后,每月给他们打钱,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他全部包下来。奶奶拉着宋志永的手,谢个不停。姐弟俩要给宋志永下跪,被宋志永拉起。他一边一个把姐弟俩搂在怀里,泪水在他眼圈里转着,说道:“孩子,你们要是不嫌叔叔是个农民,我愿意做你们的爸爸!上好学,做个有出息的人,让你们的父母放心!”

5月21日,宋志永向赴灾区慰问的唐山市委书记赵勇建议:“昆明市接收了一些灾区孩子去那里读书,唐山能不能也接收一些?”赵勇当即拍板同意。目前,唐山市民政局已作好一切准备,准备接收500名四川孤儿。

5月25日,都江堰市聚源中学的1000多名孩子走进临时教室上课了,而那22间临时教室全部是皇甫志友捐建的。

在此之前,当地某位要人要到一个镇去检查抗震救灾工作,镇上的-二名干部为了表现自己在抗震救灾中的成绩,想让学生回到已经有裂缝的危楼中上课。这事让皇甫志友知道了,他心急火燎地赶到危楼前,对那名干部说,谁敢让学生进这座危楼,别怪我这个唐山人不客气!

他拍着胸脯对校长和全体师生说:“不出一个星期,我让学生们有新的教室用!”皇甫志友再次慷慨解囊,斥资100万元,建起了一座临时学校。新学校投入使用的第三天,皇甫志友离开了都江堰市,他要为北川县的孩子们再建一所钢结构防震学校。为了支援灾区,皇甫志友的工厂已经停产。

几乎同时,一座爱心学校在绵阳市南河体育中心建成,它是共青团唐山市委投资60万元援建的,有10间大教室,可以容纳400人左右。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11

2009年1月,为了调查羌族山寨的受害状况,我到了号称“云朵上的村庄”的汶川县映秀镇萝卜寨。这次地震摧毁了这个羌族村寨全村的房屋,有数十位村民遇难。笔者在调查时,问到一个小学生地震时的反应,他说:“地震时我正在操场上玩耍,因为突然刮了大风,而且有轰隆隆的响声,像打雷一样。我吓得撒腿就往教室里跑,后来老师叫住了我。”

听到这个孩子的回答,我当时惊呆了。地震时,他本来在安全的地方,却往最危险的地方去。是什么导致他采取这种近似于自杀的行动?

谈话在继续。“你爸爸、妈妈、老人和你说过地震的事情吗?”“没有。”“在学校,老师和你们说过吗?”“没有?”“下次如果发生地震,你知道该怎么办吗?”“……(沉默半响)听老师的。”

听老师的,可是万一遇到个像范跑跑那样的老师,又该怎么办?

家里人没说过,老师也没说过,孩子当然没有防震的知识。刮大风、打雷倒都是常常遇见的,难怪孩子会往屋里跑。

是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吗?

翻开地方志和历史资料,可知茂县汶川一带发生的地震,在二十世纪就有九次之多,特别是1933年的叠溪大地震和1976年的松潘平武大地震,震级都达到七级以上。县志中是有记录的,但是乡村学校的小学生,去翻看县志的几率能有多大呢?

一个简单的结论是,有记录,但是没有记忆。

如何记忆和记忆什么

说到地震记录,我们不妨从唐山地震谈起。在那个时代,灾害记录是和政治紧密相连的事情。在唐山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的消息没有介绍这场灾难造成的破坏程度、伤亡人数和影响范围,只有概括性的陈述:“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并波及到天津市、北京市,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很大损失,尤其是唐山市遭到的破坏和损失极其严重。”报道的重点放在人与灾难作斗争上。受灾的状况,直到三年之后的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上才首次披露:死亡二十四万多人。

当时对地震的介绍,绝少提及灾害的损失。震区各级干部向记者介绍情况时,通常使用的语言有:“一次地震就是一次共产主义教育!”,“我们以大批判开路,狠批阶级斗争熄灭论、惟生产力论和物质基础论,促进了抗震救灾”,“感谢,感谢,让咱们唐山人民吃上了‘友谊米’,喝上了‘感情水’,穿上了‘风格衣”’。

由于这种报道和叙述的重点不是“灾害”,而是“救灾”,我们很难通过这些记录得到有关地震发生时的受害状况,也无法全方位地了解人们对地震反应的信息,因而也就无法总结经验教训供后人借鉴。

汶川大地震后,“灾害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观念被彻底改变。媒体全方位的及时报道,使全世界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灾区的情况,对抗震救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和唐山地震时代不同,有关汶川地震的报道,充满了感人的故事和令人心碎的记录。这些报道对于打动读者的心灵,唤起同情,扩大支援的规模,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这种文章的寿命通常是不长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感伤和激情肯定会慢慢弱化以致消散。2008年夏天的成都,书店里用专柜出售大量关于汶川地震和抗震救灾的书籍杂志。但是,时隔一年的今天,恐怕很少再有人去购买和阅读这些书了。

看看日本是怎么记忆地震的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记录和记忆呢?我们来看看日本。为了把1995年1月发生的阪神大地震的教训传诸后世,当年lO月,日本兵库县开始了大规模的震灾资料的调查,先后共收集了当时使用过的传单、张贴物、笔记、照片、在避难所使用的实物等第一手资料十六万件。2002年4月建成的地震纪念馆公开展示了这些资料。这个纪念馆里收集了上千名受灾者的体验录像,参观者可以在这里观看受灾者讲述的震灾体验。馆里还收集了世界各地关于地震研究的资料,供研究者免费使用。此外调查人员对受灾者的跟踪调查持续了十年,将访谈记录结集出版。

仅仅有资料和数据还不够,在阪神大地震灾区,各处都有殉难者的纪念碑,据现在的不完全统计就有二百三十六处。这些纪念碑遍及学校、社区、工厂、车站等公共空间,时刻提醒着人们别忘记那悲惨的一页。每年1月17目的地震纪念日,市民团体还组织步行祭拜纪念碑的活动。殉难者的亲人朋友一起行进,共同缅怀逝去的亲人,互相安慰破碎的心灵。

这些纪念物和定期举行的活动,缓解了受灾者的精神创伤。也使整个社会不断地被唤起对灾害的记忆,避免随着时间的流逝,灾害的记忆被“风化”、被遗忘。

灾害的“文化化”

无论人类文明多么进步,我们终究无法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近几十年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和地质滑坡等,大多是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但从反面说,灾害往往成为人类进步的推动器。日本学者藏持不三提出了灾害的“文化化”的视角。黑死病夺去了欧洲近三亿人的性命,但在和黑死病对抗的过程中,人类发明了检疫制度,确立了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焚烧的制度体系,形成了公共垃圾箱的设置,公共浴场的建立等公共卫生的种种规范,防疫医学的概念也由此产生。

这次汶川地震同样证明了这一点。地震后,我们的社会发生了种种变化,人与人互助意识的提高,民间志愿者空前活跃。地方对口援建产生的对国家认同的直接体验,重建时对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防震标准的提高等,都是通过在同灾害抗争的过程中社会进步的标志。灾害给我们带来的不单纯是悲伤和牺牲,它同时意味着变革和创造。

为了忘却的记忆

2008年8月,在书店震灾书籍专柜上,笔者发现了两本和汶川无关却和地震有关的书,一本叫《唐山大地震亲历记》,和汶川地震书籍的“感动、震撼”的基调相比,它的笔触则显得冷静、平淡。唐山、天津、北京的六十一位地震亲历者讲述了自己受灾、获救的经过和自己后来的生活经历。淡淡的哀愁、深沉的思考是贯穿全书的脉络,救灾和感恩不再是地震记忆的惟一视角,人们开始深入思考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应和背后的政治、文化因素,地震对个人人生的影响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等深层次问题。

另一本是钱钢的《唐山大地震》,这本书可以说是惟一能称得上全方位记录唐山大地震的作品。钱钢把大量个人的体验和科学的统计结合起来把唐山地震的全貌展现了出来。作者没有把“唐山大地震”仅仅作为一个特殊的突发事件来处理,而是把地震作为人类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层面来讨论当时的唐山和中国。它不但有铭记死亡、警示社会为今后的防灾减灾提供借鉴的作用。而且会促进有关地震的社会记忆的积累,提高整个社会传承的持续性,防止灾害记忆的风化和消失。

我们期待像《唐山大地震》那样的有关汶川地震的真正记录早日出现,惟有如此,“不要忘记过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汶川地震才会成为我们社会的共同记忆。

一位西方哲人曾说:没有一个农人会因贪恋田园风景而放弃耕作,也没有一个牧人会因观赏落日的绚烂而忘记回家。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受灾者会永远沉迷在悲哀和感动中忘记日常的生活。“日常”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把一切拉回到原来的轨道。在灾区,地震的痕迹将一点一点消失,时间会让一切记忆模糊,但是,下面的新闻再一次让我们警醒。

1998年3月26日夜,日本神户市中央区第七临时住宅所,一位六十七岁的老人孤身一人死去。至此,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以来三年,这种“孤独死”的人数达到二百人。

2009年4月20日,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于凌晨两点左右,在家中自缢身亡。据说,这是汶川地震后自杀的第三位干部。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范文12

《唐山大地震》自7月22日内地公映以来,票房已破6亿,轻松超越《建国大业》,坐上了国产商业电影票房的头把交椅,成为今年以来继《阿凡达》之后吸金能力最强的商业电影。伴随票房而来的有泪水也有口水,称赞的很多、谩骂的不少。《唐山大地震》成为一个社会话题、它的公映成为一个文化现象。

《三联生活周刊》在影片全国公映前揭开了这部影片的投资、运行与利润分配模式,即唐山市政府与华谊兄弟等影视公司共同运营并分配票房收入,其中唐山市政府以一半的出资额,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专栏作家老愚对《唐山大地震》的这种运作方式颇有微词,对影片中政治权力的加盟更是愤愤不平。“政府为收‘维稳’之利,从投资、宣传再到营销,可谓不遗余力。”老愚说出了很多反对者的心声。参差多态,本应该是健康理想的市场氛围,但我们需要看到市场反响热烈的缘由。

蹩脚的主流电影

赵汀阳严正地提醒我们政治要想获得合法性与正当性,至少必须包括以下两项最重要的内容:利益和文化政治。所以,任何国家都需要它的主流价值观念和精神谱系。文化政治的推行方式是多样的,电影也可以成为它的方式之一。

持自由主义态度的观众总希望,政治与市场绝缘,主流意识形态不要出现在商业电影中。这自然只会是一种美好而无法实现的愿望,因为在他们最向往的自由王国――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商业电影的全面渗透同样概莫能外。

1994年,《阿甘正传》在美加两地共获得了近3.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曾经有一位教授告诉我,这部电影非常糟糕,原因不在于它的叙事拙劣,恰恰在于它技巧娴熟地向美国乃至世界观众推销美国主流价值观,以驯服臣民。所谓的“影评人”还乐此不彼地将它推荐上各种荣誉榜单。上述学者的确道出了影片的核心,但全世界的观众都“心甘情愿”掀起“阿甘热”。可见,影片中是否有所谓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阴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将它与观众的心理需求融合在一起。

中国人总不情愿将古老的文化政治与新兴的文化消费形式联系起来,因为主旋律电影并没有深入理解中国百姓的内心,也难让中国人由心底里赞同,更别提让老百姓自己掏钱买票去看。中国发展主旋律电影已经几十年,少有电影找到了官方与民间关注的结合点,从《孔繁森》、《云水谣》、《张思德》、《抉择》到明星云集的2009版《建国大业》,虽然依靠特殊的体制保证了观众数量(大部分为团体购票),终究也没能成为百姓认可的经典影片。

诚实的商业样本

平心而论,在这群带着脚镣跳舞的导演中,冯小刚跳得最好。《唐山大地震》的票房足以证明这个论断。冯小刚是诚实又精明的商人和导演。一部要弘扬主旋律的电影,不一定就要关心天下、国家,更无必要将所谓的“小家”和“大家”对立起来,为“大家”舍“小家”,结局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弄得观众口服心不服。普通观众真正关心的永远是自己的小家、自身的眼前利益,至于关心天下命运,只是酒足饭饱之后的消遣。这一点费孝通早在他的《乡土中国》里提出来,并以此揭露了儒家的“家―国―天下”伦理体系的困境和逻辑悖论。家、国、天下三者构成了水纹的差序格局。家处于这一同心圆格序的核心位置,越往外扩,情感依赖就越小。亲人是人际关系中“善”的最后堡垒,只有家庭的和睦温暖才是中国伦理价值体系的牢固根基。

正是因为影片中的那位苦情妈妈与女儿、养父母与女儿之间的情感纠葛,牵动了中国观众的心绪,赢得了泪水和掌声,所以不少人骂冯小刚利用中国人的眼泪赚钱。影片的确有煽情之嫌,可它终究是一部商业片,它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商业电影就可以不讲道德,它应该符合观众内心的健康期望,毕竟它会让生活在焦虑麻木之中的当代人重新温习自己的亲情。这是中国式的深厚情感,只有中国人才能看懂、才能感动。

对于这部吸金大片,国家广电总局已经决定将其作为中国的电影代表作角逐奥斯卡,参评最佳外语片奖。官方显然过于乐观,这种积蓄已久的企盼心情可以理解,对它的艺术水准总还需要客观看待。票房与需求相关,与艺术水准却无必然关联,否则,那些一流的艺术作品也不会被束之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