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时间:2023-05-30 10:35:41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1

没了,才知道没了

我一直期待观看唐山大地震,是因为有一种莫名的缘由:我老公和他的全家都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我想试图通过电影去感受他和他的家人32年前经历的那场灾难和恐惧。都说时间可以治愈一切伤痛,在我们共同生活的这10多年中,听到他讲述和回忆关于地震的话题并不多。每次若有提到,也只是淡淡地、平静地叙述,很少有评价。我猜不到他的心绪,但是可以感觉到,在他内心深处的某个寂静的角落埋藏着那些破碎而伤心的记忆,我无法感受到揭开它的代价。

两年前汶川地震时,我在四川的同事受了伤,失去了亲人,工厂也损毁严重,这些事情传到我耳中只是感到很难过。看了唐山大地震,我才可以从内心深处知道那些失去亲人的幸存者,他们真切地感觉:没了,才知道没了。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足以把任何一个人压垮。逝者已经长眠,无知无觉,伤痛却永远地驻留给他们的亲人,不能洗刷,不能磨灭,不能提起也不能忘记,那种折磨可以让一个人的心碎成渣。

故事并不象片名那样感觉会有大部头的灾难再现,只是慢慢讲述地从震前相亲相爱一个完整的到震后的那个残缺破碎又重建的家,历经32年的磨难和守望的故事。这个过程也让我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我的想象和也着实地牵引着我的感动和悲伤,我没有一分钟不在想当时年幼的老公和他的一家在那场灾难中的分分秒秒,房屋倒塌的刹那,废墟中挣扎地呼唤,惊恐的眼睛和那双瘦弱的小手在庞大的废墟中寻找希望、呼唤亲人的样子,我无法继续想象下去、、、

老公一直都说,76年地震就是他的亲哥把他从废墟中扒出来,然后他们一起徒手在瓦砾中寻找父母、、很久没在一部电影中流这么多的泪了。我座位的前后左右人人都在落泪,或许片中震后的亲情和牵挂感动了所有的人。我们也许不能说让人掉泪就一定是好电影,但能让这么多人在整部影片中都持续掉泪,电影应该还不错的,至少可以释放出让人产生共鸣的真实的爱和亲情。当看到大强推开元妮冲进欲坠的房子救孩子时大楼轰然倒塌的那一瞬间,我哭了;当姐弟俩压在同一块石板下呼唤妈妈时,我哭了;当女儿对自己的养父说出不愿意回去找亲人的真正原因“不是记不住,而是忘不掉”的时候,我哭了;当母亲回答儿子为什么不再找一个老伴儿:“再找个人?你爸为了救我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还会有谁会用自己的命去爱一个人”,那一刻我哭了;当32年后女儿再一次见到母亲,母亲愧疚地说“我给你道个歉吧“,扑通跪地时,我哭了;在父亲的墓前,女儿向母亲认错忏悔,相拥而泣的时候,我哭了、、、

影片中的一个镜头毛主席去世,让我记起老公说过:唐山地震后,真正靠救援部队被救起的生命不足两万人。地震就发生在文革结束之前的几个月,影片没有讲述和展示救援的镜头,当时也确实没有现在这样的应急机制和国力去组织救援,这也是导致伤亡人数巨大的原因之一。生命在这样的灾难中显得多么脆弱,多么渺小,而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又是何等地强烈啊!

1976年7月28日,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却注定给人们留下一段非同寻常的记忆与经历。我的公公当时是参与唐钢的建设和调试工作,全家四口人是临时安家在太唐山的,却把恐惧和思念永久地留在那里。他单位有60多位一起朝夕相处的同事永远地离开了他们,23秒的震动带走了鲜活的生命,23秒让相濡以沫的人们相隔于阴阳两界。没有什么可以告慰亡者的灵魂,也没有什么可以安抚生者的绝望。相信我的公公如果看了这部电影,一定会老泪纵横。没了,才知道什么叫真的没了、、、、、、

这是影片里女主人公元妮重复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伴随她度过了内疚和心碎的32年,她终日守候着亡夫和女儿的遗像去寻找内心的平复和救赎。唐山大地震给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烙上了难以抚平的伤痛,瞬间的23秒,让上万个家庭消失解体。老公的家庭在震中幸免于难,在震后的30几年中,他们的生活平稳有致,家人相爱倍加,把一切看的很淡薄。我有时隐约感到,在老公家人的心里,地震的伤痛早已经过去了,他们更加珍惜生命是一种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至尊权利,善待生命,好好生活、、、

影片改编自小说《余震》,讲述了震后发生在人们心中的情感震撼。一对龙凤胎姐弟被垮塌的楼板压住,在只能选择救一个的不得已的情况下母亲选择了“救弟弟”。影片用爱呼唤着人性的光辉和人间温情,撼动了对世界和亲人失去信任的姐姐的灵魂。弟弟虽然身残却创立了事业,懂得珍惜亲情,用大爱回馈社会。姐姐的养父母那边,他们用爱来温暖那颗冰冷的心,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姐弟在汶川地震的救援中相认,打开和舒缓了存留了30年的记忆和麻木。

老公说真正从唐山地震走出来的人都是平和的,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知道生活的目标。唐山大地震震撼了我的心灵,从影片里感受到了生死离别,感受到存在的意义,活着的权利:没有什么比拥有生命更重要。

电影看过已经整整一周了,那份悲切也已经慢慢远去了,只是觉得生活在当下,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善待生命,感恩家人。过往的日子,人们会用金钱来装点外表,修饰豪宅,却疏于对心灵的滋养,淡漠了对生活的感动,忘记了感恩应有的行动。在我们还可以拥有的时候,要提高感受拥有的能力,好好生活,关爱亲人!

主题曲《23秒,32年、、、》

如果没有那么长的夜,

此刻怎会这么痛,

23秒, 32年,让一生失眠、、、

眼角有鱼尾的图案,时间压弯了躯干,

23秒,32年,月就没有圆。

被风吹乱的蜡烛,顶着火焰流泪哭,

当挖开记忆那一层土,

就像经历没有医学专用的手术。

耳朵塞满了孤独,我听不见幸福。

别再用冷漠对待麻木,我还有温度。

23秒,30年的雺,我呼唤日出。

那一片心灵的废墟

凭心而论,冯小刚的电影还是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耐人寻味的,从娓娓道来的故事中,你往往能自然地产生共鸣,或随之而笑,或随之而哭,或随之而叹息,并且在回味起来时还有绕梁三日的感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2

寒假里,我终于写完老师所布置的寒假作业后,所以我兴致勃勃地就去电影院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它就是:《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这一部电影,主要向观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慈爱的母亲有两个孩子,分别是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一大家子人幸福的生活着。可是好景不长,突然有一天地震了,这位母亲在灾难面前,只能选择一个孩子,于是,她毅然的选择了儿子。让天真的女儿误以为,母亲重男轻女,不疼爱自己。救援队员发现了女儿,并把她送到了医院,女儿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最终被医生妙手回春的技术救活了。唐山大地震有二十三秒,女儿埋怨了母亲三十二年。后来女儿结了婚,自己当了母亲后,才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母亲并不是不疼爱自己,只是没有太过明显的表现出来而已。

通过在电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这一部感人的电影,我感触颇深。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每一位母亲都是伟大的,她们对自己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对他们的爱也都是无私的,不管她们在哪里干什么,都在时时刻刻为孩子担心,吃得饱吗?穿得暖吗?也不管在做什么,也都是因为对孩子有好处的,绝对不会被理解为害孩子的意思。因为有一句说得好:“虎毒不食子”。父母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才会做的。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我以后绝对不能再让父母为我操心了,他们每天为了养家户口在外工作已经够辛苦的了。以后我要做一个懂事、听话、孝顺的好孩子,好女儿。”

城阳第二实验中学初一:吕泽怡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3

寒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不仅是对往事的追忆,更表达了在灾难面前亲情的伟大,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电影首先展示了这样一幅场景:1976年7月28日,群蜻蜓飞过,蓝光压城,23秒的地震,建筑物坍塌,人奔逃、遭重压。在墙倒屋塌的呼号声中,人真的如草芥般无奈,像被猎杀的猎物一样,一个个倒下。看到孩子被困在石板下,无助地喊着妈妈,我的眼泪都流下来了。

电影中,男主人公推开了他的妻子,自己冲到前头救孩子,可惜被倒塌的楼砸死了。石板的两头,是两个孩子,“只能撬一头,救一个,一个是女儿,一个是儿子,你救哪个?”“哪个都得救啊!”母亲哭着说。“不行,再不决定就都没了!”这个叫决定吗?这叫挖心挖肝啊。“救弟弟”。听到这三个字,埋在废墟下的女儿哭了,恨、委屈、绝望,但偏偏没死,于是再也不想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己的妈妈。

妈妈带着缺了一只胳膊的儿子重新开始生活,懂事的儿子离开了学校一样成才。女儿被一对军人夫妇领养,决口不提以前的事情。儿子劝母亲再嫁,母亲绝不再嫁,她对她儿子说:谁能拿命来对我好?其实在这点上,她并不苦,一些人没有在身边,在心里活着足已,比一些人还活着,但在自己心里跟个死人无异的强。“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句话跟随了女主人公元妮32年,心灵的创伤用什么都无法修补啊。

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骗人。这个当初地震之前给儿子吃而没分给女儿的西红柿,整整压了母亲32年。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再次流下眼泪。

最后,女儿终于宽恕了妈妈,一叠连声的对不起背后,是两个人苦命的人32年的苦痛煎熬。那母亲对女儿的一跪、那迟到了32年的西红柿、那墓碑前的天安门字样的书包、那每年都和弟弟一样的课本……母爱的伟大,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

电影结束了,不光我们全家,全场的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入场时还是欢声笑语,出场时却是一片沉默。真情、大爱、人性、亲情、无不透视着母爱的伟大,这就是电影告诉我的。

指导教师:刘余王祥增

山东省沂源县悦庄镇青龙山完小四年级:刘怿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4

文章来源作文库

时间飞逝,34年前的那场残酷的大地震曾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唐山大地震,这五个可怕的字眼,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虽然我并没有亲生经历,但仍然令我极为震撼。

观看了刚刚上映的感动人心的“唐山大地震”,我感慨万分。主人公——那个可怜的有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和一张可爱的小嘴的小女孩,在与弟弟同时压在巨大的石板下时,母亲无耐只得含泪忍痛放弃一个,选择了弟弟。她在黑暗里清晰地听到了母亲所说的每一个字——“要弟弟!”这短短的几个字是她感到了绝望。可怜的小女孩王登在坚硬的石板的压迫下,还要承受被亲生母亲抛弃的伤痛,对于不到10岁的她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痛苦,看到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几千个孩子无家可归的悲惨景象。在可怕的天灾面前,不知会有多少人不得不面对生死的抉择,甚至亲人的分别。而这些都远远大于他们在身体上所受的伤痛,但只要坚强,不放弃那仅有的一线希望,团结起来,一定能战胜眼前的困难。

之后,这位可爱的小女孩登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活了下来,并被一对好心的夫妇领养了,健康地长成了一个漂亮懂事的好女孩,然而童年时留下的痛苦的回忆也一直环绕着她,直到这次我国的汶川地震,登第一时间积极地参加了救援工助,无意之中遇到了她的弟弟——达,并回到了离开34年却无时不在想念的家,见到了白发苍苍的亲生母亲,团圆了这个破碎的家。

又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登在经历了无数灾难与离别后,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并得到了幸福,这幸福来之不易,细细品味才明白,这美好结局的建造者,应该是那对普普通通的夫妇——登的养父养母。他们用真爱唤醒了登的希望,对登就像亲生女儿一样,是他们使登在经历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而在登长大后,他们却没能享福,养母因为病痛永远地合上了眼睛,养父年迈退休。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呵护着这个受伤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小心地关心着她,使她走出了心灵的黑暗。虽然他们也知道,孩子终究要回到亲生母亲的怀抱,但他们却依然无怨无悔,甚至还为她存了一笔大数目的钱,让她去寻找亲生母亲,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高尚的情怀呀!

当然,“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叔叔们,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传语:灾难只会让我们更加团结,团结必定使我们战胜灾难!

文章来源作文库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5

星期六晚上,妈妈让我看“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让人催人泪下。

主角有“方登”、“方达”、“方大强”、“元妮”。

讲了在1976年里,元妮和方大强正在夜里工作,突然,一声巨响,倒得倒,垮的垮,他们出来一看原来是发生地震了,元妮一下想起了孩子还在屋里睡觉呢,她不顾危险去救孩子,方大强拦住了她,自己去救孩子,可一样东西落下来把他砸死了,元妮伤心极了。

第二天,绝望的元妮铺在地上大哭起来,后来有人叫道:“元妮快过来你的两个孩子都在里边呢!”他接着说:“可你只能救一个,如果你救了男孩,这块石头就得压着女孩,救了女孩,就得压着男孩。”元妮哭着说:“两个都救呀!求你了。”他说:“不行,你快选一个吧!”元妮犹豫了一会儿,吞吞吐吐地说:“救弟弟。”这句话被方登听到了,因为她是清醒的。

姐弟俩被拉上来的时候,元妮抱着方登哭了一会儿,就背着方达上了一辆车,过了一会儿,下起了一场大雨,方登奇迹般的醒了,后来被一位解放军叔叔抱去了集中营,最后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去了。

方登长大了,学了医,方达去开三轮车,后来他当了某个公司的董事长。方登她生了一位可爱的小女孩,方达他娶了媳妇有了一个帅气的小男孩。

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又发生了大地震,方登和方达在那儿悄然相遇,方达让他妈和方登见了面,元妮一见方登就跪下了,连说:“对不起,你怪我吧!”下午,元妮又带方登去见他爸爸(方大强)的墓葬,方登伤心的哭了。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最脆弱的,我们要珍惜它。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民小学五年级:马可欣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6

这是一部能让你体会生命的意义、体会最深的母爱的纪录片——《唐山大地震》,在这里,有爱,有希望,有宽恕,有感动……

蜻蜓迁徙,灾难就要上演。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道紫色的光环出现在宁静的唐山市上空,地震随之而来。一家子,姐姐惊醒后趴在窗台上喊妈妈,墙上出现了一道道裂缝,母亲冲上去救孩子被父亲一把拉住,自己去了。短短几十秒,唐山变成了一座废墟。父亲被压死了,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石板下面。“只能救一个,只能救一个!”母亲选择了弟弟。在另一边的姐姐哭了,因为她早就知道母亲会选择弟弟。弟弟截取了一只胳膊,姐姐在几天后奇迹般醒了过来,却怎么也找不到妈妈,被军人收养了……

在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中,姐弟相遇。姐姐宽恕了母亲,体会到最真挚的母爱!

父亲救了母亲,因为他知道:孩子是不能失去母亲的,以及他对母亲的爱。父亲走了,舍得把母亲一个人和孩子扔在人间。

母爱是伟大的,但在姐姐面前,为何又消失了呢?可能母亲是想姐姐应该让着弟弟,所以先救弟弟。也可能是母亲偏爱弟弟……但我最想相信的就是母亲只看到了弟弟,没看见姐姐,只听见弟弟说话,没听见姐姐说话。以为姐姐生的希望不多了。只有这种说法,对姐姐才公平一点点。想到这儿,我早已泪如雨下……

弟弟有愧于姐姐,因为要是先救姐姐,弟弟有可能已经掩埋在废墟里了。姐姐有愧于母亲,因为她发现母爱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让母亲苦苦的相信她死有32年了。母亲有愧于父亲,因为当时要是母亲没被父亲拦住,就不会是父亲离开了……现在,他们都已经互相原谅了,这才是一个很好的结局!

现在,想一想,我们的母亲对我们付出了多少爱:想起母亲为我准备的每一顿丰盛的饭菜;想起母亲为我洗的每一件衣服;想起母亲在我遇到挫折时那充满爱意、期待我站起来的眼神:还想起母亲在我生病时守在床头无微不至的照顾……而我却总是说妈妈对别人比对我好、嫌她做的饭不和我的口味。现在想起来,真是惭愧极了!

妈妈会用一生去爱我,我也会用一生去爱妈妈!

《唐山大地震》这部纪录片反映了在地震时、地震后的母爱以及亲情!提醒着天下的子女们:要照顾好你们的母亲,至少也要对得起她给你美好的童年!

北京市顺义区石园小学五年级:徐畅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7

今天电影院人头涌动,因为22日是我盼望以久的大片《唐山大地震》的上映日期。

1976年7月28日,上帝说,给他们一次小小的惩罚,让他们清醒一点。地表的震动,惊醒了茫然无措的人类,也不知道自己曾经犯下的错。地平线上几乎就没有一丝静谧的地方可言,民不聊生,放下自己的尊严去求救。

徐帆饰演的那个母亲,说实话,在我把整部电影全看完的时候,我才发现,忏悔其实可以在坚定不移的信念之中,幻化成爱。那个母亲,在救孩子的时候,不停地重复,救两个,救两个。可是,人类之前对上帝犯下太过于严重的错误,救一个孩子是应得的。

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重男轻女,冯小刚导演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救人的时候,母亲毅然选择了弟弟。在奶奶要把他抱回去的时候,为什么不在之前活生生的时候?

把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时间,十年,九年,十三年,时间过得太快。我才猛然感觉,电影取名为唐山大地震,讲述大地震的时间连一半都没有。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想问,他在放映完毕之后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这部片子的主旨在于:亲情撕裂以后,怎样去挽救,怎样去抚平伤口。电影本身的特技效果让我很震撼,可能阿凡达都没有这样的效果。内容也不能说不好看,只是在我眼中,能够让我有所感触的就是海云台。海云台中的情感元素比较到位。

在大地震之后,痛苦流涕,向死去的人忏悔。忏悔之后,就开始清醒,要将自己的家重新建成,重新发扬光大。

这部电影中,最感动我的是那个母亲无时无刻想着自己的罪过,无时无刻不感到心痛。整整三十二年,她说了二十年,回家的路怎么走,这可能是导演发掘了人心最温暖的一面。回家的路怎么走,这个母亲真的很伟大,女人的青春没几个三十年,她却宁愿孤守清寡,不愿离开。

希望大家能在看完之后有所感触,拥抱一下身边的亲人,这是放映员最后说的话。。。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8

昨天与朋友一起观看了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我很喜欢冯导拍的片子,但这部影片让我最为感动和震撼,我从中看到了冯导在这部影片中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和心血,他以一个艺术家的角度再现了唐山大地震后让人心碎的场景和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同时让人们深刻的感受到二十多年来,发展中的中国人对于人性与情感的理解和新的诠释。这部影片从开始到结束我是一直流着眼泪看完的,影片中徐帆扮演的母亲尤为感人,一个普通、纯朴、善良的女人,一个母亲在生与死之间心灵的挣扎,那让人心碎语言,让我有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颤,心像被撕裂一样的疼痛,作为母亲我能理解她的痛苦和无奈。徐帆扮演的母亲,甚至让人感到那是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伤痛,让人感到真实而感人,我想明年的大奖应该归她莫属。

这部影片看后我想对每个人不仅仅是受到一次教育,它会使人们深思,会让人们更加珍惜友情,更加爱你的亲人,爱你的朋友,爱关心你的人。而且应该带着孩子去看,让他们懂得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片尾王菲的歌,有一种平静、空明、天籁般的声音,让我们更加怀念地震中死去的人们,歌曲给影片划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更多《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

《唐山大地震》观后有感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 看《唐山大地震》有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哭点集结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撕开伤口 尽情痛哭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感想:心灵的呼唤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感想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看的不只是电影,是人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9

感动,还是感动,但除了感动之余,作为台湾知名的影评人吴孟樵还有了新说。暂且不论作品观点与否,但艺术总是见仁见智的。这里我们编发了她的新说,供读者参考。

有种痛是自己死了遗憾留下挚爱:有种痛是独活:有种痛是被抛下:有种痛是活人想念死人:有种痛是放不下……看电影,偶尔也会痛,例如:影片触及了你的心,即使你走在阳光下仍感痛不欲生。

有的痛,是失望!例如:看《唐山大地震》。

失望,或许是言重了!是期待值过高。老实说,对导演冯小刚的作品喜爱、关注,即使是大有好评的前作《非诚勿扰》让我惊觉他拿捏剧情节奏的力道下滑。对他,仍是期待。

《唐山大地震》一开场。短短几分钟内,生动流利地立时着墨出方家四口人快乐相依的情感。双胞胎姊弟的个性显见大不同:棒冰被抢走,姊姊够悍,不是望冰兴叹。巷内,孩子们追逐,姊弟奔跑着,姊姊喊:“快跑啊……跑啊!”颇能带动观影情绪,也是预示未来。被坍塌的墙压着身体。姊姊懂得以石头敲出声响告知埋身处:弟弟哭着:救我!

影片里的电扇比抗震纪念馆展示的电扇还古朴。喀拉转动的扇叶外,是缝隙很宽的外壳。虽不知当年唐山的电扇是较接近电影?或。纪念馆的形式?对道具的用心留下深刻的印象。电扇与西红柿的象征意涵强化了方家人的记忆。

卡车上,没来得及的“车震”,被一场天灾,划破人性里最无奈的残酷选择。当徐帆饰演的妈妈,声嘶力竭地大哭:“都救啊!”再到被告知得择一的实际困难后,她说:“救弟弟。”对于以子传家的社会价值观念里,即使是稚幼的孩子,从生活里多少能察觉分辨,但,二选一,是难堪的处境。于妈妈而言,她也不会预知天降此厄,偏偏,要她面对挚爱的选择。心,要如何公正?偏偏,两个孩子于灾变下身埋石堆的处境一模一样,一左一右。“生,死”的几率一样。话,随着心出口。救出弟弟,抱着姊姊声声泣诉:“妈妈对不起你!”面对伤心的妈妈,在天灾下,随心而出的选择。没人能怪责妈妈。

偏偏,姊姊大难不死。是小说里“余震”的再次伤害。

弟弟有活路。却断了一只胳臂:姊姊本是没了活路,却命不该绝,被爸爸、医生妈妈领养,很受疼爱。

长年揪于心的罪责、恶梦留待32年后。汶川大地震将他们聚于撕天裂地下。此时,才见到地震后人们的互助力量。虽当年的唐山地震限于种种因素,未能让世人快速知晓,但,影片集结于方家人32年的家变,无法综观唐山市民如何共同面对,仅巷内长长的、一整排家家户户的人蹲着烧纸钱,徐帆对儿子说出不搬家的理由:“让他们记得家里的位置。”

历经三十几年,唐山由近乎废墟中,浴火重生。可观的市容、经济起飞、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从大毁灭走向大建设,是当地政府拍摄此片的立意。多项产品或公司名称的植入性营销,无可厚非是为了筹募资金,强烈的商业行为是促成电影市场成功的要素,却显得过于“碍眼”,降低可以自然的动人情韵。以冯小刚的聪敏,应该可以“解决”植入更不着痕迹的营销方式。

花大钱制作的地震特效,不见奇观。配乐映着画面,强烈地喧宾夺主,企图以声响带领观众与崩裂的天地、与剧中人同落泪,却是表象式的宣泄,剧情难以连贯完整的情绪,少了深层的恸哭。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同年,去世。画面出现排列整齐的,训练有素地一排排轮番对着遗照鞠躬。是历史过程的必要陈述。香港导演关锦鹏执导的《蓝宇》,胡军饰演的捍东就表示:时期,的巨大形象远超过叫做“父亲”的。捍东面对父亲的死哭不出来,记忆里,是让他第一次恸哭。再哭,就是失去爱人的时候。

历史、政治评论家看待,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否认其绝对是伟人。唐山人历经“十年”、大地震,及地震后产生的社会现象,浩劫之大,绝对是不该被遗忘、浴火凤凰绝对该鼓舞。宣传唐山的电影,冯小刚选择改编张翎的小说《余震》,却抽离小说里层迭复杂的伤痛。诚如冯小刚说的,希望带给观众温馨感。尤其是小说里的养父。在电影里以大约两场戏传达了养母的疑虑,让观众隐约去体会。

陈道明是光华四射的演员。养父的戏份虽不算多。却是备受赞扬。徐帆撑起了整部电影的骨干随着她看天灾家变,从年轻媳妇至爱子结婚生子,她身为婆婆的心态,也变成当年的婆婆,爱心里,有着不能与她争辩的强势作为。这点,是人物经过岁月淘洗,既细微又很突出的描述。再到,她面对返家的女儿,忽地跪下。多“沉重”地对女儿表达歉意的具体形式,却教我看得毛骨悚然,丝丝“读”到这位妈妈更多复杂的心思心意。

以唐山大地震为片名、以唐山建设为脉络、以爱为骨血。都无法不看到这是部宣扬的电影。

姊姊长大后。由近年崭露头角的张静初饰演。她的一切都是来自。以唐山大地震为名,感觉上是“利用”历史的悲痛,愚弄观众的情感或辨识力?因此。若是安个别的片名,应该是更合乎影片的基调。冯小刚不擅于处理历史题材?感觉上。他擅于掌握小人物在城市里的变化!我多么喜欢他的作品呀,曾在影评书《爱看电影的人》写过他执导的《大腕》,多讽笑、多有观点的丧礼。他会变成第二个“张大导演”?由颇有见解、颇有创作力的导演,随着商业趋势,丧失原创力?倒是。华谊兄弟电影公司近几年的发展,与开拓的拍片宣传模式,绝对令电影人欣羡。

《唐山大地震》,予我最大的意义是:台湾夏潮基金会宋东文董事长带领台湾11位作家至河北。由全国和河北省安排多项行程,尤其是,我们在唐山的新华剧院与唐山市民一起看这部极受瞩目的电影。对台湾人来说,也是沉重无比的伤痛,从唐山到台湾的某些老人,即使是1987年年底开放大陆探亲后,有家归不得,再也无法探视唐山家人了。这从台湾导演周晏子1998年的中视金钟剧展《我的心留在布达佩斯》,即可见退伍老兵想念已不见唐山老家的心事。

灾变,最能凝聚力量的,无非是情感。于是,《唐山大地震》最被归类的影片类型不是灾难片,而是亲情片。在墓园,张静初才深切地了解妈妈悬着多年的心有多苦,她一并“放下”32年的悲怆,一声声哭至心肺的“对不起”。教人感同身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10

从冷到暖色调的改变

过失

无差错的改编,稍嫌主旋律

《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张翎的中篇小说《余震》,与国外同类型的灾难片相比,冯小刚依然是借着大地震的背景,讲述着他心目中的平凡人生。从张翎到苏小卫再到冯小刚,是从冷到暖色调的改变,最终是适度的煽情。

苏小卫写就的剧本依然保存养父女之间的关系。到冯小刚工作台本,则彻底变为抒情为主的温暖电影。原著小说中养父母的身份,由普通劳动者变为军人,这个改变几乎将电影彻底主旋律化。

成功

适度煽情掩盖残酷

人生而平等,只是一个说辞。在大灾难面前,必然要被动选择。23秒的大地震之中,张国强饰演的父亲死亡,张静初饰演的姐姐被徐帆饰演的母亲所弃选。徐帆在两个只能选一个的前提下,给了李晨饰演的弟弟以生的机会。《余震》和《唐山大地震》所有的心理创伤都由此而来,生之不自由,在于自己无法把握命运,《唐山大地震》以煽情的手法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而《余震》则残酷得多。

震后心灵创伤

成功

女性的敏感描写

张国强、陈道明和李晨三个男人,无论生死起伏,都还能平和面对,很淡定地担当责任,而女性则就不同,她们更能忍受却也更承载着毕生绵延不绝的疼痛。而女人则被描写得很是敏感,张静初意外生还,留下的不仅是生理性的头疼、梦魇的记忆、重度怀疑他人和执拗地过着自己所要的生活,直到与弟弟再次相会于汶川大地震的救灾现场,最终徐帆和张静初彼此相跪,才将32年的心灵之锁打开,推开那一扇扇看不到尽头的暗黑之窗。

成功

恰到好处的情感爆发

徐帆、张静初和陈瑾各有明朗、隐蔽的创伤,几乎不能自拔。徐帆要为丈夫和女儿守护那个不再存在的家,张静初无法承受被抛弃的感触,陈瑾则对养女有复杂的看法。小说原著中,有养父和养女的不伦之情,最终冯小刚选择了最保险的桥段,陈道明对张静初的呵护很是上心。张静初和师兄陆毅相恋之后,不惜一切代价生下女儿,并远嫁加拿大。这种过度的自我保护和延续生命的冲动,说明女性一旦确认童年时的精神创伤,将爆发出远超男性的力量。

中国灾难片的先天不足

过失

地面过分平整

暂且不要与好莱坞的《2012》、《天崩地裂》等同类型电影相比,即便是韩国电影如《海云台》的场面,也都超出中国电影几条街。对于灾难的表现,中国电影有着先天不足,从创意、执行力和完成度上来说,都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唐山大地震》的四五分钟特技,冯小刚很不满意国内公司的制作,只能到海外完成。冯小刚善于藏拙,要是正面强攻地震特效,肯定是吃力不讨好。一旦铺展开,就大有问题。《唐山大地震》震后废墟还算写实,但是救助之时,地面已经过分平整,事实上也太是迅速。

过失

相对国内电影,灾难片也显得落后

在《唐山大地震》之前,中国灾难片基本上都没有合理有效地使用电脑高科技制作。冯小宁导演的反映浙江沿海18级风灾的《超强台风》更多是利用模型制作,在当下看来很是过时和粗糙。而中国内地电影史上,最令观众激动的特技镜头却是用土法炮制的《珊瑚岛上的死光》。1983年中国推出了首部国产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主要靠电影美术将马太博士的实验室设计成“现代化”的西方风格,制造出奇幻而唬人的感觉。1979年《蓝光闪过之后》的细致、写实,尤其是大火燃起、水库垮塌的部分,比《唐山大地震》和《惊天动地》更加全面、真实。

唐山人说电影

不要有灾难片的预期

在自身各种硬件都无法企及好莱坞的国情下,《唐山大地震》是冯小刚《集结号》后继续中国特色类型片的尝试。按照类型标准划分,该片显然无法归为灾难片之列,地震只有23秒,心灵余震却有32年,这是片方的宣传语,也间接说明全片的篇幅比例,毕竟唐山和汶川这两场灾难,几代中国人感同身受,若真拍成纯灾难片,又有几个人有勇气去再次体验呢。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11

关键词:《唐山大地震》

 

一直喜欢看电影,而且只在电影院观看。

即使是一个人静静地欣赏,也乐此不疲。

在看过的上千部电影中,尤其喜欢《上帝之城》、《尤里西斯的凝视》、重庆森林》、《醉拳Ⅱ》、《辛德勒的名单》、《十诫》、《星球大战》、《教父,Ⅰ和Ⅱ》、《诗人悲歌》、《欲望号街车》、《卡萨布兰卡》、《泰坦尼克号》、《海角七号》、《叶问1》、《横断蓝桥》、《101次求婚》等等。

电影《唐山大地震》也是我喜欢的,尽管看得有点失态,眼泪一直迷离。

电影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的一个傍晚,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最后因汶川大地震才一家团聚、冰释前嫌。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表述: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看了导演冯小刚的很多电影,更加坚定了我一个不太成熟的观点:男人丑一点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有才气、傲气、心气、底气。就像女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一样,所以内涵和气质决定一个人的走向。,《唐山大地震》。

妈妈的,阿蒙终于能正视自个长得丑这个历史事实了。

拍摄电影的手法、套路很多,表达的方式方法也因人而异,但我比较喜欢唯美的、铺设的、叙事的、舒缓的、温情的、含蓄的,能在潜移默化中将情感力量传递到我的心灵深处,让人心灵共振、心灵拷问、心灵重塑的电影。

电影唐山大地震,跳出红尘看红尘、着眼地震谈人性,让我们反思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验。尤其是看到小女孩在雨中于废墟里醒来,周围一片伤亡景象,哭着被人抱走的镜头时,说实在的,我哭了,因为这种被人“舍弃”、被人“捡拾”、被人“温暖”的景象,我们都或多或少感受过,甚至是曾经有过。

很欣赏“母亲”徐帆的一句话:“任何一个母亲做出这样的选择都会崩溃,这种情感像喷泉一样从我的身体里爆发出来,很久都难以释怀。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能在灾难中生存下来的确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和重建家园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灾民终身的心理问题。,《唐山大地震》。

基于这个意愿,电影《唐山大地震》更多地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

我的感动也缘于此。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多次去灾区的我,一直不能释怀的始终是灾难无情、生命无常。好在我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度难关。不然,一人之力、岂能回天?一人之功、岂可转地?

在失去和拥有之间,谁是主调?

在坚持与放弃之间,谁是主宰?

在爱恨之间,谁是赢家?

在成功与失败之间,谁是英雄?

 

看电影,不只是消遣,更多的应该是生活生命生存的体验和感知。

一个看灾难片都不会流泪的人,我想TA是无法回答前述四个问题的。

所以,我们要庆幸,有泪流、有话说、有路走的生活,是多么的好啊!

电影中,“母亲”徐帆一直重复着一句老话:没了,才知道什么都没了。,《唐山大地震》。

每听一次,心就纠结、疼痛。

一个母亲在灾难面前的无奈抉择,用了32年的时间去赎罪、去坚守、去抗争、去祭奠、去超度和引领,其间种种责难、磨难、非难,谁能铁石心肠、无动于衷。

所以,我们才呼唤理解、渴望真诚、期盼和谐,达成心灵沟通的桥梁。

所以,我们才检视自我、追求卓越、谋求幸福,实现既生为人的远景。

所以,我们才要坚持美好、善待拥有、宽容伤害、包容不足、容忍得失。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是一种境界。

看好自家人,守好自家门,是一种责任。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一种道义。

墙倒众人推、屋露偏泼雨,是一种失格。,《唐山大地震》。

我们断不能以己之好恶、之修为、之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定性他人之存在。,《唐山大地震》。

毕竟,世上路有千百条,先迈左脚还是右脚,皆为路人所选。,《唐山大地震》。

 

无还有处有还无,大概就是“没了,才知道什么都没了”的注脚吧。

 

电影中,母亲那一跪,养父那声吼,女儿那声哭,儿子那份情,夫妻那份真,以及洗好的番茄、街口的纸钱、堂屋的遗照,都在没了和拥有间默默地表达,表达人性中最为宝贵的真善美。

照此说,我们都是应该知足的。难道不是?

610017 四川省成都市正府街108号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12

妈妈听说唐山大地震这个电影很感人,就一直想看。昨天,她带我和姐姐看了这部电影。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关于地震观看的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关于地震观看心得1放假后,爸爸给我看唐山大地震,他说:‘’讲述了一位伟大的妈妈救自己的孩子,而爸爸看见妈妈有危险就自己跑进了快倒塌的房子里,结果……‘'

故事讲了一个四口之家,有“方大强”“元妮”“方登”“方达”。地震那天晚上,方登和方达都要吃西红柿,但只有一个了,妈妈给了方达吃,方登不高兴了,妈妈说明天买给她吃,方登说你骗人,难过的睡觉了。

元妮和大强上了车,忽然,地开始摇晃了,天空变紫了。好多人死于地震中。元妮一看,就吵着要去救孩子,但是方大强阻止了元妮,自己却跑进了倒塌的楼房内,到了早上,方大强的尸体才被清理出来,元妮很伤心,不过她一想,还有两个孩子呢,还要救他们那。于是,便找了起来,就在她绝望的时候,有人喊:“元妮,方达和方登在这里,快来看一看那。”元妮一看,正是她的两个孩子,可是,当人们发现,如果,撬方达那边的话,那方登就会有事,如果,撬方登那边的话,那方达就会有危险,当人们告诉元妮的时候,她的心里又落上了一块大石头,人们再三询问元妮的时候,元妮犹豫地说:“救弟弟,救弟弟!”可当时,姐姐方登是清醒的,这话她听到了,她哭了。当人们把姐弟俩拉上来的时候,元妮抱着方登哭了,几分钟后,元妮跟着一辆车走了,过了一会,天空下起了雨,方登被雨水一浇,奇迹般的醒了,她被一个武警送到了一个集中营,随后,就被一对好心人领走了,她在忧伤中长大了,她去学了医。方登从一个拉小车的小工,干到了一个公司的董事长。

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方登和方达,都去了救灾现场,他们偶然相遇了,并相认了,方达带方登回了家,他们的妈妈一看方登回来了,就忍不住跪了下来。在柜子上摆着西红柿,元妮说:'’妈妈没骗你,西红柿给你洗好了……‘'

这部电影,我知道了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地震是多么的无情。我现在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所以,我以后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关于地震观看心得2前几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深深震撼了我的心。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76年,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方大强经常出门在外,好不容易回来一次。爸爸每一次回家,姐弟俩都特别高兴。7月的一个傍晚,方大强回到了自己的家,两个孩子已经在家中睡下了。在小区外的马路上,方大强和元妮躲在卡车上亲热,突然——地震了。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正由于地震时,母亲选择了弟弟,而放弃了方登。方登从听到放弃她开始就对母亲怀有一种恨。

方登的养母去世后,方登也因为怀孕而退学。从此,与养父也多年没有联系。直到一年春节,她领着女儿回到养父的家中。养父对于方登多年与他不联系,而感到担心和生气,并告诉她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一晃到了2008年,她在国外结婚并定居,一天她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了中国四川汶川地震,决定作为志愿者回到中国参加救援。

她在参加救援的人中找到了自己的弟弟,并同弟弟一起回到母亲的家。母亲对于当年因救弟弟而舍弃她而感到内疚。方登也因虽然活着却多年不与母亲联系而感到羞愧。母女两个的恩怨也就此了解。

看完了这部影片后,我被这伟大的亲情深深地震撼了,有时就连我也没有这么伟大的亲情,我和影院里的每位人都是眼睛红红的出去的。我一边走还一边想,他们是多么的伟大。

关于地震观看心得3近期我与家人看了《唐山大地震》,虽然我不是唐山人没有真正经历过地震,但是这部电影对我的震撼很大,

首先最让我感动的面对地震的亲情!徐帆演的母亲和张国强演的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孩子!看到孩子呼喊,父母爱子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惟妙惟肖,一点也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做出了的痛苦选择过程,被演员演得真实、动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无论是谁都是自己的骨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选择,那可关系着生死,最后选择了弟弟,反映了重男轻女的思想。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分离,母亲无奈的答应,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姐姐回来了,看到母亲为自己准备了“西红柿”,这是地震前母亲说给孩子的。上学的书本,母亲也买两套。母亲给孩子跪下了说对不起,渐渐姐姐理解了母亲,明白了母亲的爱。母亲,对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它还反映了人民军队的抗震救灾中的巨大奉献,无论是唐山还是汶川,解放军永远冲在灾区的第一线,体现出人民军队是人民的保护神,灾难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护神!电影中对爱的表现处理非常到位。父亲不顾生死推开母亲自己却闯入摇摇欲坠的楼房,这些体现了爱也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爱;地震后母亲30年孤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爱!当看到记载唐山大地震死去二十四万同胞的名字的那堵纪念墙的时候,我的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虽然唐山大地震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是坚强的唐山人民靠自己的双手,从一片废墟上再次建立起了美好的家园。这部电影是带有伤感的,让我们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

关于地震观看心得4《唐山大地震》是在和同事聊天的时候聊出来的,在她的描述中就很动容,用一句话表述就是很有feel。下班后就决定好好的恶补一下。看完之后,眼泪还没有干,一部戏好与否,不是画面是否宏伟酷炫,也不是演员阵容豪华大气,是情节能否打动人心,是在故事中能否找到有关自己的那个点。无疑,《唐山大地震》是做到了。从专业的角度评价这部电影,我觉得我是班门弄斧,我下面就谈一下我自己看完以后的感受。父爱、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也是在危难和生死面前能够不顾一切向你奔跑的人,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人间炼狱,只因那里有你。在地震时,他们父亲英勇赴死的瞬间,让我感动了,谁都知道进去了不一定救得出孩子,但是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大爱无言!

纠结的爱,终究要做出取舍,一头儿子,一头女儿,那是怎样的痛啊!无法形容,即使我现在假设性的在自己内心选择,也是泪奔的!然而那个决定的一瞬,却是悔恨内疚的一生,一句“如果我活得花红柳绿,如何对得起你和你爸”,死去的人,已矣,活着的人,竟是一片荒凉,捎带自虐式的救赎。可是孰知天灾下的生死,活,已是万幸了。对于子女,时代背景下,决定了形式上的偏爱,可是内心天平的势均力敌只有自己知道,失去的时候,撕心裂肺的痛是一样的。

爱的守护与恨得执念,所幸在有生之年能够得到化解。汶川地震,同样的场景再现,同样的悲痛,面对生死,似乎一切都淡了,活着,成为当下唯一的标准。当一位母亲执意切去孩子的腿又在之后的懊恼、内疚、痛彻心扉。或许刹那间明白了母爱的矛盾与纠结,或许在失去双腿,最痛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位母亲。

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家团圆,可是母亲的那一跪,究竟是包含了多少的感情呢?说不清,道不明!是悔恨,是爱怜,是庆幸,是自责,或许也有一些是如释重负了吧!毕竟活着。可是错失的那些流年里,彼此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过活呢?一个守着内心的废墟,救赎似的等;一个是怀着执念,愤恨似得无处宣泄。但是32年的等待总算没有荒废,命运又让他们重聚,让所有的误会和不理解在爱里消融。结局是好的,但也是沉重的。不过剧情里我们要提的还有就是养父养母,尤其是养父的那一份宽容与爱。当看到战友邀请父亲去过年时,电话里的那一番说辞,让我们几乎也要泪崩。“我也一大家子人呢,走不开”,言语中的骄傲和满足,更加衬托出父亲的那份孤独。整个剧作的基调是深沉的,但是爱却是厚重的 愿所有的爱在最好 的年华陪伴最亲的人,愿爱永恒!

关于地震观看心得5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但我为受难者表示深深地哀悼!今天我有幸看到了由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再现了当年的惨烈灾难和感人故事。片中的父亲母亲,在地震来临时首先想到的是还在家里的两个孩子,父亲为救孩子冲进将要倒塌的房屋,然而不幸遇难。当两个孩子被发现压在同一块石板下,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对于一位母亲而言,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为此她承受了32年的痛苦和折磨。而女儿在一场大雨后奇迹般生还,并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因不能理解母亲,记恨母亲32年。后因在汶川地震救援时看到一位母亲为保其他人的安全,不惜锯断女儿的腿,她终于理解了母亲。“亲人,永远是亲人”,当回到久违的老家,看到相片下母亲为自己洗好的西红柿;看到母亲下跪道歉;看到母亲给自己买的书本和书包,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留下悔恨的泪水。此时此刻,我已是泪流满面,为这伟大的母爱和无私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