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设工程造价培训

建设工程造价培训

时间:2023-05-30 10:36:48

建设工程造价培训

建设工程造价培训范文1

关键词:一站式 工程造价 实训基地 建设 内涵提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为此,担负这一类人才培养任务的职业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实训教学的改革和建设。

中职工程造价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具备造价工程师、咨询(投资)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具有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能力,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程造价管理人才。这就需要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一站式的工程造价实训基地。

一站式实训基地是当今职校的一种产学结合办学模式,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经济条件及师资条件分基本建设和内涵提升两个阶段逐步完成建设。所谓的一站式工程造价实训基地的基本建设就是布置具有企业氛围行业文化的实训室使学生在校内完成就业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践技能;内涵建设就是将企业引入学校、将学生变为员工、使学校融入社会,动态真实的追踪实训培养学生变通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的实训基地。它可以解决部分学生的求学和就业问题。

一、一站式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目标

坚持“培育鲁班传人,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理念,依托建设行业,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结合中职技能竞赛基地建设,按照“校内实训强化职业元素,校外实习突出教学功能,管理模式企业化,学习过程工作化”的原则,构建“校内专业基本技能实训+校内专业综合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实训内容与职业标准、岗位需求对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学训赛相通。校企共建集人才培养、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产品生产、科技研发和技能大赛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实训实习基地。

二、智慧在手上

——一站式工程造价实训基地的基本建设

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中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一系列要素的平台。学校应当以建设省示范性实训基地为目标,依托工程造价专业,建立和职场相结合的工程造价实训基地,使学生掌握就业的基本技能,面对社会职场智慧在手。

一站式工程造价实训基地基本建设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基本技能培训、二是与校外实训基地深度合作以推进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三建设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使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接轨。

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建设应以基本技能训练型和系统知识模拟仿真型为主。主要进行工程造价、施工技术、测量放样、质量检测等专项技能实训;建设具备专业技术综合能力实训为主的数字化施工成本控制实验室等,强调在实训中练习独立工作程序,形成职业能力。建设广联达/博鳌/鲁班实训室、工程绘图实训室、工程资料实训室、钢筋实训场、建筑工程实验室、测量实训场等实训室;基地配套专业软件拥有企业广泛使用的广联达、品茗等网络版、单机版软件。设备设施基本满足中职工程造价专业国家设置标准,95%满足以工程造价为核心的专业群的实训要求。必要时,基本建设可以引进社会资金扩建改建盘活实训基地;引进经营性建筑工程材料检测中心,使基地具有真实的职业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造价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关键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难题,推进本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学校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投入师资到企业建设“融入式生产型”校外实训基地,将原有松散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逐步建设成为深度合作、具有教学功能,产学研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资质等级高的优秀企业,鉴定合作协议,建立长期有效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师生顶岗锻炼创建良好环境,确保校企合作实质性地开展。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有建设厅职工培训中心、建设职业技能鉴定站、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定点培训机构,实训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岗位需求、职业鉴定相对应,《施工技术》、《钢筋工》等课程结束直接可进行砖瓦工、抹灰工、钢筋工、架子工等工种的技能鉴定考核,《计量计价》、《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等课程结束后可直接进行预算员、资料员等岗位证书考试。实训基地基本形成集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为一体的学生素质综合训练中心,并向社会开放,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如:为周边职业院校及地方企业在职人员等提供岗位培训和鉴定服务,成为建设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三、泥土里玫瑰香

—一站式工程造价实训基地的内涵提升

一站式工程造价实训基地基本建成后,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提升。可是考虑到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动态发展变化的,仅仅在封闭的教学环境中,即使对应着真实工程的图纸,实训的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关键就在于:没有联系造价管理部门最新实施的工程计价新的规章制度、没有真实的工程合同作为计价背景,实训的氛围是课堂,实训的过程是静态,没有融入工程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材料设备价格变化等调价因素,因此,缺乏动态、缺乏对一个真实工程的持续追踪实训,学生的实际技能素质还是与企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提升一站式工程造价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部分出色如玫瑰,部分普通虽是泥土却含玫瑰香。

一站式工程造价实训基地内涵提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新建工程造价仿真实训室。根据行业的岗位要求配置标准建设工程造价仿真实训室,增加对量软件、招投标软件,模拟训练学生组织招标投标技能,强化学生算量技能,充分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2、与行业对接,建设生产性造价咨询工作室。按照咨询事务所的配置要求,新建设广联达、鲁班造价咨询工作室。工作室内购置必要的专业图书资料、电脑、专业软件、图纸、图集、工具书等。工作室为开放式,在实现一对一师徒项目为载体的实训教学的同时开展对外技术服务,让学生在校内就能获得造价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必要的条件,也可作为教师的顶岗锻炼基地。

3、对接职业标准,结合技能大赛,以赛促建,完成工程算量实训室升级。学校不仅要结合最新的行业标准还要联系造价管理部门最新实施的工程计价新的规章制度,不断对现有的工程算量实训室进行改造升级,实现实训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同时要满足全区全国技能大赛对设备的要求;力争成为广联达、鲁班、博鳌软件公司的培训基地之一。

建设工程造价培训范文2

【关键词】虚实结合;训;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应用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培养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高校与企业间产、学、研的深度合作,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满足建设行业或施工企业及工程管理咨询等机构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工程造价专业是技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至少两项基本专业能力:一是熟练地运用软件编制建筑工程及电力工程预结算;二是编制招投标文件。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除了设置专业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外,还要突出安排实践课程,着力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针对此目标,整合专业课程,优化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强化理论与实践教学,积极探索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的持续改进才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根本所在,才能为建设领域各专业输送合格的工程造价人才。

1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现状

1.1 实践教学课程

工程造价专业团队教师通过企业调研,对职业岗位及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将专业课程设置确定为职业通用能力模块、职业特定能力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根据四大模块教学构建体系,列出具体教学实践任务,设置突出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和综合能力实训。基本技能实训包括建筑工程认识实习,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建筑工程CAD等课程,专业技能实训包括造价软件综合实训,算量软件实训,施工测量实训等课程,综合能力实训包括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实训,安装工程计价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特殊行业造价实训(如水利、电力、公路桥梁)等课程。三大技能实训体现了岗位能力所需的不同能力层次需求,分别在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单位或拟就业单位进行。[1]

1.2 实践教学方式方法

(1)项目教学法。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不仅包含基本技能训练,还包括专业技能训练,基本技能是基础,基本技能实训完成后才能进行专业技能实训和综合能力实训。[2]在后两者的实训过程中

要将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结合起来。在建筑设备安装与识图的实训过程中,可以选择住宅与办公楼的水电安装工程项目,安装工程计价实训就包括基础训练和专业训练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学生则可以直接根据教师的讲解,一边安装水电工程项目,一边计算工程量并计价,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识读建筑水电施工图纸,为工程计价实践应用奠定扎实基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完成建基本技能的训练,然后再依次完成清单计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专业技能实训任务。不同的实训任务最好要有连贯性。

(2)校内和校外实践相结合辅助教学。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将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如果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够在对口专业中实习锻炼,就会掌握更多的实践应用知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执业技能,使学生快速融入真实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校中引进企业,成立项目管理创新创业工作室,设立项目部,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企业下发的真实工程预算编制、投标文件编制,在校内学习掌握编制工程造价的技术,完成知识、技能、素养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对接。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校企合作共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以更早接触社会和实际工程,可以提高岗位综合能力,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有重大的突破。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高职院校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争取与更多合适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企业合作,如项目管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等,并建立有行业特点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场所,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校外实训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也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方面。

2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就业及就业前实训

由于时间的局限性,学生在企业实习无法接触到核心业务,缺少建设工程施工及现场管理经验,缺少签证内容的训练。由于岗位的局限性,企业无法提供太多的岗位接收学生大规模实践。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会更看重实践经历,选择实践经验更丰富的学生,以及学生在实习和实践过程建立的开阔的视野;学生是否了解并熟悉企业的运作,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在招聘是重点关注的要素。

2.2 施工类项目难以现场全线实训

施工类项目规模大、周期长、施工工艺复杂、管理工作繁多、项目参与者和项目合作角色复杂的特点,导致实训内容很难达到全面、有效。

(1)工程项目规模大,三维空间认知难以建立;

(2)施工周期长,学生难于参观或者体验整个施工周期;

(3)施工工艺复杂,工作过程在教学中难以描述、学生难理解;

(4)管理工作繁多,学生对其内容及作用理解难度较大;

(5)参与者和项目合作角色众多,学生体验时间有限,难以全面了解其性质和作用;

2.3 传统的实训形式资源消耗巨大

(1)学校招生规模扩大,传统的实训性质资源消耗巨大;在企业实训中,企业接收困难,安全风险极大;

(2)实训室的设备和规模都需要大规模的投入,这样更是给学校带来巨大资金压力,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资源投入;

(3)参观实习、顶岗实训依赖于企业,难以达到“双赢”,企业接收困难;

2.4 传统的实训形式难以吸引学生

(1)学生在理论课程阶段,鉴于个人以及教学形式的原因,已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教学形式的单调和单一,不足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 解决途径:虚实结合实训环境带来的效果

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虚拟仿真实训环境,从教学内容体系、岗位的工作任务入手,研究教学的项目设置,最终划分为若干技能应用领域,并且更深一步分析出技能领域所需支撑的知识应用领域。建筑工程类专业教学,教学载体的搭建存在成本巨大、实训操作消耗大等特点,因而教学信息化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虚实结合实训环境包括建筑施工技术仿真、建筑工程识图三维仿真、房屋建筑构造仿真、钢筋平法仿真、建筑工程沉浸式VR仿真等

实训环境,学生在直观、生动、形象、逼真的图形、动画、三维场景构造的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演示、实训、实验探索、实训操作、实训能力测试等实训活动,每名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工程模拟后进行交流、分享自己在全过程中的收获。通过课程演练后,无论从专业知识还是自身能力,学生都得到了提升,再把这些积累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虚实结合实训环境体现出高职院校学以致用的最大特色。

虚实结合实训环境有以下实践效果:

(1)教学方法创新。在建筑工程类专业虚实结合实训环境模拟操作过程中,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与激烈,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例如在建筑识图实训中,虚拟仿真各种房屋构造节点模型,配套知识图解和4D微课,学生通过情景体验式的互动学习及考核,最终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房屋构造的形式及基本构造做法,不出校园就能完成认识实训和建筑识图实训。

(2)教学内容创新。在工程管理及施工管理演练的实训课程中,融入多种工程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方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判断去开展自己所担任角色工作业务,总结在建设工程管理各工作岗位中成败因素和改进措施。

(3)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手。建筑工程施工及施工管理各环节模拟课程中,观察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哪些是学生最欠缺的,帮助学生知识整理,引导学生进入更高层面的思考,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钢筋平法识图是学生最难理解的,钢筋平法仿真是三维虚拟的构造节点,将平面构造详图立体化,学习更直观易懂,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虚拟仿真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与专业知识的应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建筑领域新推出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简称BIM技术),对于高职建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也有很大作用。2015年6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对中国BIM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通知明确要求: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BIM是建筑行业中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建筑信息模型(BIM)涵盖了一个工程项目从设计到建造直至最终运行全生命周期中所有相关的信息。技术人员从模型中能够提取造价计算所需的工程量,制定施工计划需要的工程要素,还可以建立可持续性研究的模拟环境,以及为后期设备管理制定工作流程。BIM技术可应用于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的教学。将BIM技术运用于实训教学,围绕工程项目,可以进行识图、施工现场布置、材料准备、图形算量与软件套价训练,完成教学目标,达到人才培养目的。

4 结语

工程造价专业是一门综合学学科,它所涉及的分支学科门类众多,对学生自身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要求较高,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重点突出实践教学过程,专业课程体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真正成为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培养的模式,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有理论基础、有操作技能、有市场竞争力的学生。

当前形势下,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应突破传统的培养模式,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构建虚实结合实训环境,e极应对信息化工具对于工程造价领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出新的变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需要。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造价培训范文3

关键词:工程造价;实训室;功能;延伸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195-02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彰显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基本保证。抓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工作,不仅要重视投入,更要重视改革和机制创新。本文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工程造校内价实训室功能拓展为例,探索校内实训室功能多样化的实施途径,为创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一、改革背景

我院工程造价实训室建于2009年,主要用于建筑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建筑类相关专业《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实践技能实训,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方法计算建筑工程各项费用及工程总造价的能力。配备电脑60台,安装60个节点的广联达软件,多媒体设备1套,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安排的实训学时为24,《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安排的实训学时为16,一般平均每年有4个班开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平均每年有6个班开设《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工程造价实训室每年开设的学时总数为192,实训室的利用率不足20%,而与此同时,学生们反映出的工程造价技能普遍不强。

二、改革过程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实践技能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反复训练的基础上,我们针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特点,把原来的实训学时统一增加到32学时,要求任课老师(或聘任的师傅)利用晚自习等课外时间,对学生开展的工程造价实训进行辅导,对于少数还没有学会的同学,另外增加学时进行课外补习。同时,为了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我们于2010年开始尝试“技能项目化,项目师徒制”的师徒制教学改革,该项改革引导双师型教师或能工巧匠利用课外时间强化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其中工程造价实训是师徒制项目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在已学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或《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学生中招徒,利用工程造价实训室对其进行强化训练,每年在工程造价实训室培养学徒达100多人。

2.由培训向培优延伸。为了充分满足部分学生对工程造价浓厚兴趣的要求,我们还以工程造价实训室为基础,于2011年成立了工程造价爱好者的学生自治组织――天筹造价协会,协会实行学生自治,协会会址设在工程造价实训室,由1~2名专业老师负责指导,定期开展工程造价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并以天筹造价协会为主体,承办学院每年一次的工程造价技能大赛。此外,还从协会的优秀会员中推荐学生参加每年举办的全国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天筹造价协会已经成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表现的重要舞台。

3.由实训向实战延伸。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尽量选取学校周围的真实工程为对象来进行造价实训,鉴于该实训室的指导老师有5名取得了造价师职业资格,并有一定的工程造价实践经历,我们在工程造价实训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天筹造价工作室。工程造价室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实训的同时,带领学生接受部分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业务,先后承接了九洲数控公司二期厂房工程、学校医护大楼工程、学校图书馆改造工程、学生宿舍改造工程的造价预算和竣工决算工作;还与湖北钟鸣造价事务所、孝感三维造价公司达成协议,承接合作企业转来的部分工程造价业务,并收取相应的服务费。

4.由校内向校外延伸。在办学的过程中,我们陆续接到校外造价学习培训的需求,如要学工程造价软件的使用,要学工程造价技术(只学专业技术,不拿文凭),对于人数在10人以下的,我们让他们跟着专业课程的进度学习,对于人数在10人以上的,我们单独编班,利用周末或晚自习时间,在工程造价实训室学习。同时,在工程造价实训室由实训向实战的延伸过程中,需要开展一定的校外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承接合作企业的部分造价业务。这样,实训室的教学培训服务功能逐渐实现了由校内向校外的延伸。

5.由人才培养向就业创业延伸。在长期的社会培训和造价咨询服务过程中,工程造价实训室逐渐成为学校联系社会的一座桥梁,学校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一些单位的用人信息不断向实训室汇聚,学生的求职信息通过实训室对外,近三年来,通过实训室推荐就业的毕业生达到70多人。同时,我们还在实训室建立毕业生流动工作站,对于有工程造价专长的毕业生或天筹造价协会的会员,留下来与实训指导老师(或师傅)一起,对内开展实训教学,对外承接工程造价咨询业务,部分毕业生因此还激发了创业热情,在天筹造价工作室的锻炼和影响下,2011届毕业生魏智勇、2012届毕业生陈强也相继创立了自己的造价咨询公司,该实训室逐渐演变为“创业孵化型”的师徒工作室。

三、改革成效

工程造价校内实训室功能拓展的过程,是教学功能不断强化深化,服务功能、生产功能等不断延伸并相互渗透的过程。随着实训室功能的拓展,实训室的内涵也更加丰富;环境上从原来的实训室变成了现在的工作室;身份上从原来的师生关系变成现在的师徒关系;学生体验上从原来的作业变成了现在的产品;组织管理上从原来的教管分离变成现在的教管合一。功能拓展后的工程造价实训教学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实现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工程造价实训室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技能的主课堂,教师施展才能和得到锻炼的主阵地,学校服务社会的主渠道,学校联系社会的立交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切入点,是学校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实训室,也是学校深化工学结合改革的示范区。该实训室平均每年满足500人次的专业实训,每年培养协会会员和学徒200多人,在2011年全国第四届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中工程造价协会会员陈强获得一等奖,左娟获得三等奖,在2012年全国第五届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中,该协会3名成员组成的代表队获得团体二等奖,每年通过工程造价实训室推荐毕业生就业20多人,每年天筹造价工作室获得的造价咨询服务收入40多万元,改善了教师的办公条件,提高了教师的业务实践能力,增加了教师的劳动收入。

四、启示思考

工程造价校内实训室功能“五个延伸”的实践,是实现实训基地功能多样化的一个案例,给人以启示,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进一步思考。

1.必须努力拓展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让基地“活”起来。按照实训基地功能多样化的思路,我们对校内的建筑测量实训室进行了相应的拓展,以建筑测量实训室为依托,成立了学校天地测量协会,对测量爱好者进行培训,使技能训练经常化,同时以测量协会为主体,对外承接部分测量业务,还与孝感市技能鉴定站合作,把测量实训室作为孝感市测量放线工的技能鉴定中心,大大激发了建筑测量实训室的活力,提高了建筑测量实训室的使用效率。我们还按照同样的思路,对建筑工程资料实训室做了类似的拓展,但也不是每个校内实训基地都可以实现功能多样化,对于一些基础技能实训室,如建筑识图实训室,其功能拓展就十分受限。

2.必须注重实训基地不同功能的协调,使基地“和”起来。实训基地功能拓展了,“活”起来了,同时也会产生不同功能之间的“打架”现象,尤其是实训基地的训练性与经济性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这就必须注重对实训基地不同功能的协调。首先,在校内实训室各项功能实现的时间安排、人员安排上要统一筹划,尽量避免或减少冲突。当实训基地的训练性与经济性发生明显冲突时,要树立人才培养是校内实训基地第一要务的理念,明确实训基地的主体功能定位,经济功能、鉴定功能只能服务或服从于人才培养功能。其次,在实训基地的投资和管理上,要坚持学校的主导地位和控制权,保证校内实训基地姓“教”。还要制定实训基地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实训基地各项功能的目标要求,用制度保证实训基地的各项功能相互协调,相得益彰,保证主要功能的作用发挥不走样,不变味。

参考文献:

[1]王襄,赵红,刘竹林.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4):163-165.

[2]何应林,郭志强.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2007,(11):39-41.

[3]丁金昌,童卫军.“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1):78-80.

建设工程造价培训范文4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投标;综合实训

[DOI]10.13939/ki.zgsc.2017.12.230

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综合实训是工程造价专业顶岗实习前的综合性模拟实训,旨在利用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工作作为任务,引领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不同角色扮演过程中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对造价员岗位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要求。我院的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综合模拟实训工作开展了8年的时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工作和招投标工作的不断规范,以及电子招投标制度的推广应用,对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综合实训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做以下分析,期待与同行共同探讨提高。

1 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综合模拟实训的基本情况

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是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工程计价方式。2003年7月1日,我国颁布了第一套《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2003),全国各地陆续开始推广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宁夏地区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起步相对较晚。2005年,我院在第一届建筑经济管理专业高职班开始开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但对应的实训课程仅局限于招标工程量清单和投标报价书的编制能力培养。在充分的造价员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建设经验,于2007年在工程造价专业开始试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综合模拟实训,该实训整合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课程内容,学生分角色扮演招标人、招标和投标人,在完成全过程模拟招标投标工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编制招标文件(含招标工程量清单)和投标文件的能力,在组织招标、开标和评标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2 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综合模拟实训的特点

工程量清单综合实训改变了过去学科教育背景下的灌输性教学方式,以项目驱动、任务引领、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教师为主的教逐渐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1 教育教学目标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

高职学生大部分是学科教育的受害者,对传统灌输性教学方式有着心里排斥感,加上专业理论知识的枯燥性,导致上课期间玩手机、聊天、看小说、睡倒一片等现象屡禁不止,老师头疼、学生烦恼。工程量清单综合模拟实训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状态。首先,通过一个真实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工作来驱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与今后学生将要面对的职场环境与工作相似,学生会带着对未来工作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投入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方法能力的培养;其次,学生要通过扮演招标人、投标人、咨询人等不同的角色,完成组建虚拟公司、成立组织机构、进行任务分工、完成任务、接受评价一系列的工作,在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评价能力等;最后,学生在完成模拟招标投标工作的过程中,要自主查阅相关书籍、规范和标准,合理安排工作进度计划,规范编写招标文件(含招标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投标文件(含投标报价书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学生学会了主动搜集、应用相关资源,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锻炼了学生严格的计划管理能力、严谨的专业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感。

2.2 教学内容由单一课程内容向多课程内容融合发展

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能力,大量的工作集中在工程量计算和综合单价组价等内容上,工作量大和内容枯燥,很容易造成部分学生中途掉队,为完成作业突击抄作业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的工作热情。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综合模拟实训按照一般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的工作流程设计,在完成实训内容的过程中,整合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课程内容,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过程中需要不断查阅相关课程理论,实现了多课程间的知识串联和专业能力的递进提升。

2.3 课程考核与评价由教师主观评价向多维立体化评价发展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以教师主观评价居多,如实训成果质量占80%、日常出勤占20%就是专业实践课程常用的考核方式之一。工程量清握斜晖侗曜酆夏D馐笛悼己似兰鄯桨冈谏杓乒程中兼顾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评价参与度,一般采用多为立体考核评价方式,评标结果占60%,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标委员会,完全采用目前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使用的评标办法严格评标,用行业企业标准客观评价学生工作学习成果,让学生感受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和行业标准的严格性;日常出勤占20%,主要考核学生工作学习的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情况占20%,主要考核学生小组合作情况、主动学习和承担工作任务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30%)和教师评价(50%)形成。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学生评价比例在50%以上,旨在通过提高学生评价参与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评价标准,客观准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及他人。

3 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综合模拟实训的发展思考

我院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综合模拟实训开展了近8年时间,在各个专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仍然存在内容覆盖面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个别学生积极性不高、缺乏行业企业评价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实训项目的效果和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优化和提升。

3.1 选择恰当的实训工程项目是前提

项目驱动教学法首要的任务是选择恰当的实训项目,实训项目太大,学生工作量太大,导致时间较长,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实训项目太小,不足以表现常见施工内容及工艺,导致因覆盖面不足而降低实训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除了体量大小之外,图纸的准确度、标准性、规范性对实训进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套版设计带来的个性化问题处理不当、分专业设计导致的各专业图纸矛盾等也是影响实训进程的主要原因之一,选择规范的设计图纸会提高实训工作的准确度和速度。因此,实训项目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我院逐渐探索出学校专业教师与设计师合作设计教学项目的模式,由学院专业带头人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专业课程覆盖面要求,提出教学项目基本需求,由专业设计师提供符合基本要求的电子图纸,经过专业教师团队的全面测试,对项目提出教学化改造的需求,设计师在不影响结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化改造,最终形成符合教学需求的典型工程项目,以满足建筑与结构识图、建筑施工方案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软件应用、钢筋抽样与算量、工程量清单计价等课程实训教学需要,并且实现前后贯穿使用,确保实训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2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是行业需要

近几年,在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广泛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各地陆续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新现象,如招投标阶段标准文件、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不一致导致工程招投标与结算期间的矛盾和争议等。为了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行业环境,国家先后颁布了《招投标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电子招投标法》《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施工合同示范文本》(2013)等,这些更新需要及时体现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模拟实训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综合性实训项目,是培养造价员职业岗位能力的关键性实训项目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宁夏地区最新行业需求和做法融入教学过程中,以适应行业对造价人才的新需求。如引进电子招投标相关软件、计量价软件、最新评标办法、电子辅助评标系统、BIM技术等,以适应政府投资项目电子招标投标工作的需要。

3.3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是关键

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模拟实训整合了多门课程内容,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授课教师熟悉招标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工作程序和电子辅助评标系统的应用方法,熟悉标准文件的内容及其应用,熟悉一般投标文件的格式及其内容,能熟练应用计量计价软件、电子招投标相关软件指导学生编制电子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熟悉开标、评标的程序和方法,能熟练指导学生完成开标和评标工作,熟悉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内容,能熟练指导学生拟定施工合同条款。因此,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综合模拟实训需要一个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同完成教学指导工作。学院可以采取“引”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培高学历青年教师、“聘”请企业一线专家、“送”教师到高校深造、派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和通过老教师传帮“带”等方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适应综合实训教学工作的需要。

3.4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是目标

俗话说“知识不如能力”,作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是首要重任,而学生学习能力弱、主动性不足是普遍现象,少数学生对综合实训参与度不够,导致很难胜任顶岗实习工作。综合实训作为顶岗实习前的综合性实训项目,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自主学习能力,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仿真职业环境,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思考、实践、总结的过程中习得知识、锻炼技能。

3.5 重视行业企业评价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保障

目前的综合实训评价办法主要以教师和学生评价为主,缺乏来自行业和企业的评价标准,如何把行业和企业评价标准引进校园,与学校评价有效结合起来,把行业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把职业技能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结合起来,形成行业、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多维评价体系,是确保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综合实训是职业院校学生三年专业学习的大练兵,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的重要桥梁,需要专业团队从实训项目设计、教室队伍培养、实施运行和考核评价等多方面开展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把综合实训真正落到实处、做出校企双方共同期望的实效,提升工程造价专业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造价培训范文5

关键词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148-02

1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可知,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毕业去向一般为建筑施工、施工监理、造价咨询等单位和部门,其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建筑工程招投标、预结算、项目组织与管理等。因此,要求工程造价人才具备编制招投标文件、拟定工程概预算、施工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工程方面所需要的软件。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等企业的人才需求相一致,着重培养人才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使之成为适应企业需要,适应社会发展,推动建筑领域进步所需的人才。

2 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

运用项目贯通法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不仅包含基础训练,还设计专业训练,要将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结合起来,在建筑构造与结构识图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精选两个比较典型的工程项目,并在两个项目中贯穿基础训练和专业训练。学生则可以直接根据教师的讲解,一边学习,一边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领悟建筑构造和结构,为其未来的实践应用奠定扎实基础。此外,学生还需依次完成施工图预算、清单计价、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训任务,不同的实训任务要形成连贯性。

校企联合培养方式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都将走向相应的工作岗位,学生若能够在毕业之前在对口专业企业中实习,就会掌握更多本专业的实践应用知识,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快速融入真实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包括学校工学交替模式、引进企业模式、“订单”式合作学校、校企互动模式等。其中,工学交替模式主要是采取工读轮换制或者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引进企业模式即在学校中引进企业,实际上就是在校园内建设企业的部分生产线,学生则可以直接在校内进行理论学习与顶岗实习;“订单”式合作指的是由学校学生与企业员工共同组成接受教育的群体,并根据企业实际需要选择考试与培训的内容,由校企共同完成施教工作;校企互动模式则需要企业为学校的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实习基地、设备等,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需要以企业发展目标与人才要求为依据。

施行双证书教育制度 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实践教学内容,将其作为本专业学生的一项特长来培养,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必要的职业技术培训为提高学生的某些岗位技能将起到重要作用,为学生能够快速适应未来的工作实践奠定基础,是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一种强有力手段。因此,可以在实践教育方面鼓励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岗位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证,以此来增加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力。

3 实践教学保障措施

硬件建设

1)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因此,为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实践教学要求,应当配置相应的实训场所,如土木工程施工实验室、工程材料实验室、工程造价专业招投标模拟实验室、工程造价综合实验室(软件和硬件),以此提升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增加其未来的就业竞争力。在推动建筑工程预算电算化进程中,可以首先培训学生进行相关软件操作,并建设相关实验室,或者是建设基于仿真技术的技能模拟培训环境等。

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高职高专院校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争取与更多合适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的企业合作,如建筑和房地产公司、造价咨询公司等,并建立相应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场所,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与企业实现“双赢”发展。

软件建设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软件建设主要指的是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的完善以及实践教学计划的制订等。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首先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其次要能够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教学计划则是指根据本专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企业人才需求等制订合理的实践教学实施计划。考核是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的重要环节与依据,要注意考核形式的多样化,考核更有利于学生参与未来实践。

4 结论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与此同时也对该专业人才在专业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则主要针对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与实践教学实施的保障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晶,李冬.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建材科技,2013(3):104-107.

建设工程造价培训范文6

关键词: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258-02

一、“三个平台、四个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理念

1.搭建“三个平台”。根据工程造价课程体系,搭建职业素质平台课、专业公共平台课、专业公共实训平台课,三个平台课是工程造价专业不同方向共有的课程,也是培养工程造价基本技能所必需的课程。

2.形成“四个方向”。根据企业调研,对工程造价核心岗位造价员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造价员所从事的工作任务包括土建预算、装饰预算、安装预算以及项目成本核算,每个工作任务由不同的工作人员担任,每个人均进行精细化的工作任务,我们的培养目标就需要与工作岗位一一对应。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专业四个方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即工程造价专业分为综合方向、统筹算量方向、水电设备安装方向以及建筑项目核算方向。

3.校企合作,进行重点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依据工程造价专业典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校企共同组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分析归纳典型工作任务,选取教学内容,融入职业标准,设计教学项目,构建突出个性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签订培训协议,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基地,提升专任教师实践技能,实现专业教师与技术专家相融;由项目组成员联合校企合作委员会与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对教学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形成一套切实可行又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人才培养方案。

4.实施多元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由项目组牵头,配合学院、系部教学督导小组,研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制定规范的教学检查制度,加强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全面提高工程造价专业教学质量,开展由社会、企业、学生家长、学生等多元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综合素质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分析评价报告,检验“三个平台、四个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效果。

二、“三个平台、四个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1.充分调研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校企共同研究“三个平台、四个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保障。(1)围绕工程造价专业发展,通过企业走访、电话咨询、问卷调查、毕业生调查等方式,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形成工程造价专业就业典型企业、岗位群及主要岗位。(2)加强校企沟通,了解企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自身办学优势,确定合作办学意向,形成互赢的人才培养模式。(3)充分利用学院牵头组织开展校企合作交流研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委员会活动,校企研讨“三个平台、四个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及所包含的要素,研究实施方式,并落实改革实施条件和保障措施。

2.构建“三个平台、四个方向”人才培养模式。(1)分析工程造价专业典型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结合工程造价职业行业标准、规范及职业道德要求,形成“三个平台、四个方向”人才培养模式。(2)根据工程造价“三个平台、四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程造价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3.基于“三个平台、四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1)根据企业调研,明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基于岗位任职要求对人才培养的能力、知识、素质结构进行合理设计,制订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2)根据企业生产活动,结合职业资格标准,校企共同确定课程标准,讨论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推行项目课程教学改革;推行“项目化教学、教学做一体、学训赛相通”的教学模式;结合专业特点,灵活采用岗位特色鲜明、适应生产过程的“轮岗轮班”、“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实现工学交替。(3)校企共同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在企业建立教师技能训练基地,通过专任教师参与企业定期实践、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研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强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提升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优选紧密合作的企业,建立兼职教师企业库,强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4)校企共同建设“校内专业基本技能实训+校内专业综合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据生产周期,合理组织学生顶岗实习,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职业氛围,融入企业文化,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建成适合“三个平台、四个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专业教学基地。

4.进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总结,进一步完善“三个平台、四个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通过学生、家长、企业、第三方机构对重点专业毕业生质量进行评价,客观反映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2)对“三个平台、四个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进行总结,分析得失,进一步在其他院校推广实施。

三、结语

工程造价专业“三个平台、四个方向”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我院工程造价专业中试行并进行总结改进,希望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通过工程造价专业“三个平台、四个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争取在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有大幅度地提升。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造价培训范文7

1.1企业文化的特点

1.1.1人本性人本性是企业文化最为显著也最具突破性的特点。企业的发展是以人为基础的,人是企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如果企业文化和“人”相脱离,那么企业文化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企业在塑造自身企业文化的过程里,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高对于员工地位的重视程度,使员工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体会到自身的认同感,更好的发挥员工的主体性作用,让员工能够更好的参与到企业建设中来,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推动企业的发展。

1.1.2创造性创造性是企业文化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创造性能够帮助企业塑造正确的企业价值观,从而使企业在打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形成向心力、凝聚力以及吸引力。所以在塑造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把“价值观”融入到企业的建设过程中,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化规划,并将企业发展的规划和企业员工自身的职业规划相互结合,才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1.1.3和谐性除了创造性与人本性之外,企业文化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环境和谐化。环境的和谐化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有助于企业的科学管理和企业员工的健康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融合“和谐文化”的理念,通过加强企业高层领导与企业普通员工之间的关系,提升员工之间的信任度和理解度,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和谐的氛围,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1.2人力资源培训的含义与特点

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人力资源课程,以及实施体系和评估体系。人力资源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作业技能的培训、员工素质的培训以及理论知识的培训等。通过人力资源培训可以为企业源源不断的提供适应不同工作内容、不同工作层次的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获得能够充分适应职位需求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力资源培训企业可以从全局对员工的职业兴趣以及才能特长有一个主观的判断,从而能够为员工安排更加合适的职位以发挥其能力与创造性价值。另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培训企业还能够定向获取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人力资源培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需求导向性。

2、人力资源培训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2.1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集中体现。人力资源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培训涉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最根本部分就是围绕企业的价值观进行培训。人力资源培训中培训的主体、培训的内容以及培训的形式和培训的地点都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助推的作用。通过人力资源培训能够更好的实现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得全体的员工都可以更加清楚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增强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忠诚度与依存度,从而使得企业文化能够更加深刻的贯彻到经营行为中。

2.2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促进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推进

企业文化能够正确的引导企业的发展与建设,同时也能对人力资源培训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有效推动人力资源培训的进行。人力资源培训过程必须能充分的结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让员工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达到自身发展的目的。人力资源培训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企业在探索人力资源培训方式的过程中一定要逐渐在员工心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让员工时刻以一种追求进步、紧跟时代步伐的心态参与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达到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实现高效人力资源培训的目的。

2.3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通过人力资源培训能够帮助新员工更好的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内涵,更快的融入到企业的氛围中,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推动企业的建设。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是为了打造企业健康的价值体系,培育出更高素质的员工。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应该坚持的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即是培育素质更高,品质更佳的员工,这一点也是和人力资源培训的最终目的相互契合的。所以说,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培训是共通的,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特点,只有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对于企业发展的双重推动。

3、企业文化背景下人力资源培训的措施

3.1以企业文化为先决条件科学制定人力资源培训的规划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的培训也要紧密的结合时展的要求才能更好地达到理想的效果。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培养工作之前一定要从全局角度制定合理的培训规划,培训规划的制定一定要和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紧紧的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实现员工进步与企业发展的双丰收。人力资源培训规划的制定要把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类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以保证人力资源培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人力资源培训规划的制定还要把企业发展的目的和人力资源培训的目的相互结合。不仅要立足当下还要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还要注重社会效益的提升。所以说,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一定要把企业文化的传播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通过人力资源的培训让员工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企业的文化价值体系,发挥出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持续助推企业的发展。

3.2形成以企业文化为背景的人力资源培训氛围

人力资源培训一定要创造出健康、科学、突出企业文化的培训氛围,党的十“人才强国”的战略提出后更加凸显了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企业一定要不断的在内部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活动,使企业的员工充分的认识到学习进步的重要性[4]。另外,企业还要构建高层领导与基层职工交流的平台,让领导能够及时的了解员工的需求,同时也能在第一时间解决企业职工的紧迫问题,这样能够促进企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化发展。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积极的开展座谈会、意见汇报和评比表彰等活动来培养优秀的企业人才。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打破固步自封,坐井观天的人才培训模式。建立良性的人才使用机制,为所有有能力、有想法、有抱负的知识型员工提供广阔的舞台以及发展的机会,使其能够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3实行以企业文化为背景的人力资源职业设计

新时代的人力资源培训要深入的贯彻落实“特色化、分类化”的培训特点,要更好的发展员工的个性,提高员工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发挥。同时企业在进行职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把员工的需求同企业的需求相互结合,深入对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分析,从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工作层次对企业员工的要求与职业兴趣等问题出发满足员工发展的个人需求,达到人力资源培训在个人层面与组织层面的一致性、合理性与全面性。要让员工充分的体会到主人翁的优越感与自由感,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的放松,更加的自如,更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优势,既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能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3.4以企业文化背景为依托,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

人力资源的培训是一个长久、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但是人力资源培养又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企业壮大的必经之路。通过人力资源培训能让企业员工紧紧的跟上时展的步伐,满足知识经济的需求。所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完善人力资源培养的机制,并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的重要依托。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一定要不断建立和健全人才培养的体系,要不断的融合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加大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在人力资源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对培训的课程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培训的课程内容一定要和工作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把网络技术应用于培训过程中,让培训和高效的信息时代产物建立联系,从而提高培训的效率。另外,企业还可以把在人力资源培训过程中员工的表现以及培训考核的结果作为员工晋升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以促进员工更加认真的投入到人力资源的培训之中,提升员工对于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视程度。

3.5以企业文化为标准,建立人力资源培训的评估机制

人力资源培训效果的好坏以及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否能够切实地起到正面的推动作用,需要相关的评估体系进行检验与认证。所以在企业完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于评估体系的建设。新时代条件下以企业文化为背景的人力资源培训的评估机制中必须把员工对于培训的评价,以及培训结束后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度作为考量人力资源培训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于这一系列数据的获取与分析能够清楚的得到人力资源培训的效果,使高层了解培训的有效性。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可以对企业员工的工作习惯、工作环境以及对自己工作的满意程度等问题进行研究,这样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的文化价值观是否贯彻落实到了员工的工作之中,有没有切实的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企业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培训应该更能够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更能适应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需求,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4结语

建设工程造价培训范文8

我国教育部提出过相应的观点,规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将工学相结合,要注重专业调整和建设,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引导。以教育部的教育思想为依据,我们应该在定位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时注重社会需求和人才的应用性,因此,可将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定位成以人才需求、培养目标、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为培养理念的课程,并以此为目标,对当前的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改革。

二、当前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技能特色不明显

在当前的各个院校中,设置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时,大都偏重于工程造价理论知识而忽视准也技能知识和实践能力。工程造价专业和其他专业不同的地方在于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和问题分析的能力,因此在授课时,必须结合相应的系统工程的实例。单纯的理论知识完全不能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创新性不高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并且占据重要比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工程造价专业知识本身的枯燥性,极易降低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学习时精力集中度不高,学习效果较差。教师一味的讲解,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手段,极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三)缺乏针对本专业的“双师型”队伍

“双师型”队伍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师队伍模式,即要求教师既有工程造价专业的理论水平又有专业的动手能力。虽然这一模式在许多院校已经被广泛应用,但针对工程造价专业而言,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较为落后,现有的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老师虽然理论研究水平较高,但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和动手能力,和??位要求严重不符。大部分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呆板,授课效果较差。

(四)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当前各个院校虽然普遍开设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但配备的实训场地等硬件条件不足,实训基地的建设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效果影响较大,能够加快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现有的实训基地中,机器老化问题严重,实训基地的实训资金不足等都制约着实训基地功能的发挥。

三、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

(一)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设计

1.明确专业技能标准,合理设置技能考核核心课程。在分析社会和造价相关行业对人才的专业技能需求的基础上,对工程造价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等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够指导各个院校更好的进行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不同的公司和单位对工程造价人才的技能需求是不同的,以造价咨询公司为例,去需要的人才应该具备编制招投标文件、完成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及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和跟踪审计等工作,而施工单位则需要工程造价人员能够完成投标报价、成本核算、现场工程量签证以及竣工结算等工作。

2.明确专业面向行业,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目标在于提高专业的职业对口性,因此,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可以适当开展校企合作,可以邀请工程造价行业的相关专家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为了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学校要不断了解市场需求以调整培养方向,以培养适用性更强的人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聘请有相关资历的工程造价人员担任教学工作,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们及时掌握第一手市场信息,促使学生专业技能实用性的不断提高。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1.根据核心课程需求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结构应该根据不同的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来制定,传统的教授方式需要被改变来适应课程目标的新要求。因此,应该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可结合案例进行分析,通过PPT投影展示和辅导等,还可以多样化的开展课堂实操训练,进行归纳总结等。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才能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手段多样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教师可以借助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授课,可以综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法、电子教案等多种教学手段,并且督促学生上交作业和存档等,以更好的监督学生的课后复习情况。教师还可以借助校园BBS、E-MAIL、QQ以及精品课程网站建设的方式增加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但是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完全依托于这些手段,要合理运用,才能真正改善教学效果。

(三)推动工程造价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

要想建设出一支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学风和师风建设,为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教师只有在爱岗敬业的前提下,才能真正投入到工作中去,切实的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寻求改革良策,探究教学方法;二是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在招聘教师时,要重视其专业职称、年龄结构及教学经验等。要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团队负责人,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含金量。对于青年教师,应该鼓励他们继续深造,并为青年教师提供进修机会,鼓励其不断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增加自身含金量。对于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可以将他们派遣到相关企业学习并争取获得实践技能相关证书。还可以积极聘请企业造价时前来交流,并作为兼职教师进行授课;三是不断提高工程造价教师的教学能力,积极开展各种学术讲座,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完善教师的进修访学制度等,以切实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水准。

(四)加大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工程造价培训范文9

国外关于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就业与及技能培训相关研究、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措施研究等方面。尤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理论有以下以几种:无限剩余劳动力发展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配第法则”、垂直流动理论。[3]从培训与就业关系视角出发,国外学者提出,培训对于就业有着深刻影响,高质量的工作往往与较高的技能是相关的。国外在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措施方面取得成效的主要有:以法律法规形式出发,日本政府建立特有的农村职业训练制度;法国制定相关社会政策以保证农业职业教育;德国采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4];加拿大坚持的“培训与市场接轨、培训与全社会相关、培训与就业衔接”三项原则[5]。目前,针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比较多,国内研究成果主要从职业培训的必要性[6]、参与决策、影响因素、效果评价等方面归纳阐述了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许多学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民工培训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7]。关于职业培训参与决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意愿的探讨、关于职业培训模式、内容和形式的探讨、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内容结构的探讨、关于职业培训经费投入机制的探讨、从职业培训市场的供给与需求的探讨、关于职业培训供给主体的探讨、关于管理机制、政策等影响因素的探讨等七个方面[8][9][10]。关于农民工培训效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效果的研究、关于农民工职业培训保障机制的研究等方面。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单回顾,依据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理论框架体系,本文拟研究设计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单指标定量测度及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模型及方法,最终确定筛选出指标体系,在整合归纳的基础上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发展。

2构建评价体系

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培训,既提高了农民工自身的职业素养,又促进了国家整体劳动力质量的优化,所以研究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实施后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指标体系,主要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检验和评价,二是改善。国内外学者在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评价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没有达成共识,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规范的指标体系。因此,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探讨如何构建适合的评价体系,对提高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1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2.1.1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要建立在公认的科学理论和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应充分反映其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设计的每项指标概念必须明确,并且有一定的科学内涵。

2.1.2全面系统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应该注重全面性,必须能够全面反映综合水平以及各方面发展的因素指标,主要涵盖农民工自身的要求、对教学者的要求、就业单位的要求、职业教育培训效果的收益性。

2.1.3适应性原则

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体系的选取,需要结合当前的市场经济的要求、城镇化的要求等基本国情与国家政策,把握我国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总体走势。

2.1.4可行性原则

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体系必须适应于不同的地区,各项指标的内涵、统计口径和适应范围对不同区域必须一致,具有可比性,定量指标要能够有可靠的数据来源,定性指标要有统一的分析评判标准。

2.1.5公平性原则

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指标选取要结合帕累托标准、卡尔多希克斯标准、约翰罗尔斯的再分配标准等对各项指标进行择优选取。

2.1.6发展性原则

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进程,必须依照动态发展性原则,为评价指标的调整、充实留下一定的空间,广泛吸收地区间乃至国际间的经验,通过不断地修正评价指标,以充实和完善现有的指标体系,做到与时俱进,保持时效性。

2.2评价体系的构建

2.2.1设计评价体系框

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培训制度、培训投入、培训发展和培训成效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建立对这些方面进行衡量的多层次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可概述为:分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总目标构造层次结构建立预选指标集筛选指标最终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能否全面、真实、准确地描述和反映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效能,关键在于所选取的指标是否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制度建设、经费投入、发展过程及成效评价等方方面面。将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这一系统分解成若干子系统,然后逐步细分,再对每一个子系统的属性进行分析,分解成具体构成指标来描述,构造出梯形层次结构:A目标层B准则层X指标层。A目标层是指标体系对评价对象总目标的综合描述和整体反映,本研究以评价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作为目标层;B准则层也可称为子系统层,在构造这一层次结构时,我们从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内涵、特征的科学分析入手,避免只注重成效产出情况,而把与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成效产出相关的制度建设、发展过程和培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引入到指标体系中来,构建了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综合评价体系的管理支撑系统,管理运行系统和管理目标系统三大子系统[11]。C指标层是而每一个准则层又由几部分组成,比如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制度建设由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和监督机制构成,每一个指标层都由几个具体的统计指标来反映。

2.2.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经过筛选,最终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准则层、26个指标组成。评价指标涵盖面广和内在逻辑性较强,数量繁简适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较客观和准确的描述职业教育培训的内涵与结构。因此,可以用此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和分析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

3小结

建设工程造价培训范文10

关键词:实践教学;工程造价;探索

我国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培养职业应用技能型造价人才。学生除掌握理论知识外,还要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技能。为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高职院校需为学生安排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实践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教学需要采用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独立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因此,实践课程内容、教学体系的设置深刻影响着学生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等各方面。此外,实践教学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集中体现。

τ诟咧霸盒9こ淘旒圩ㄒ道此担本专业学生未来相对应的工作岗位主要是建设工程造价员。根据岗位分析,工作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着重于学生工程计量、工程计价、造价文件编制等方面的能力。无论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都应以此为基本原则。

1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造价综合实训、施工技术综合实训、施工项目管理综合实训等主要项目内容。其中,造价综合实训是最核心的实训项目。造价综合实训旨在通过前期理论课程的专业知识积累(如《建筑工程计量计价》、《安装工程计量计价》等),在实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独立完成工程计量、计价任务。造价实训主要包括《建筑工程造价实训》、《安装工程造价实训》、《工程造价电算化》等相关课程。譬如,《建筑工程造价实训》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工程图纸独立完成一栋房屋建筑工程的计量工作。要求学生根据图纸实际,结合《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独立完成计算书、编制工程量清单。以上相关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均突出了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性特点。然而,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问题。如实训课程怎样才能更好地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实施过程中,怎样调动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实训课程结束,有无后期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夯实实训技能?

2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养目标

2.1 完善实践教学标准

开展实践教学,首先要确定实践教学目标,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有具体明确的质量标准和教学标准。教学标准的制定主要包含教学质量评估、课程成绩考核、学时分配、教学进度、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尤为关键。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进一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成果。因此,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必须明确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例如,工程造价专业核心实训课程包括《建筑工程造价实训》、《安装工程造价实训》、《工程造价电算化》等。其中,《建筑工程造价实训》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实训,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的方法,并独立完成手工计算书及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安装工程造价实训》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实训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房屋建筑水、电、消防、暖通工程等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的方法,独立完成手工计算书及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程造价电算化》教学目标即通过算量软件建模完成工程计量,通过计价软件完成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最后根据计价定额完成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的编制。

2.2 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密切结合

制定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可以使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相对于其他的学科,工程造价的专业性、实践性较强。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任课教师在课程中应该通过模拟实训的方法不断夯实实践教学相关的知识。

首先,模拟实训内容应该结合企业及行业实际情况展开。如《建筑工程造价实训》钢筋工程量计算时,学生对于钢筋工程构造、计量通常有很多问题。例如“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在柱支座中的锚固形式如何判断?如何计算?”此时,任课教师应该向学生详细说明梁上部通长筋在柱内锚固包括直锚和弯锚两种形式以及计算的方法;再进一步说明直锚长度在计算时的不同方法以及理由(见表1)。

其次,师资建设同样应该结合企业实践实际。师资建设结合企业实践包括了多个方面。一是相关课程应该引入企业造价一线人员,邀请工程造价一线人员参与实践教学,将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思路介绍给学生;二是学校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实践教学服务。

最后,密切结合建设工程造价员相关岗位职责,对工程造价实践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同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工学结合的基本思路开展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践教学能独立完成“计量(手工计量、软件计量)-计价(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等造价工作流程,并在实践中即使发现问题并改正,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2.3 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实行“双证制”

我国高职院校十分注重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所实施的实践教学通常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联。实践教学应该根据职业资格考试相关要求,进而指导学生校内各项实践实训活动。结合职业资格考试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收获就业所必需的职业技能;也有利学生提高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应当明确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针对性。

3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3.1 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是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实践内容的制定工作中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高职教学改革要求实践内容在程序和选择思路上与工程造价专业的要求和特色相符合。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该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的三个特点,包括技术、经济、管理。例如,技术包括了建筑施工技术、工程计量技术等。建筑施工技术相关课程的合理设置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工程计量技术相关课程。因此,建筑施工技术实训课程教学体系、课程内容的合理构建能够让学生在学校参与一线施工生产操作,从而利用生产实践打通理论知识。

3.2 校内实训基础的建设

合理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离不开实训基地的建设。工程造价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生产实训类、理论拓展类、软件应用类三个方面(表2)。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旨在通过实践打通各理论环节,更好地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坚实专业基础。

除此之外,工程造价专业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还应涉及到工程测量技能训练、常用建筑与装饰材料检测与检验等方面的内容。

3.3 实训环节常见问题的解决

(1)结构施工图识图问题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在造价实训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学生难以在二维平面图纸标注到三维钢筋构造进行转换。因此,学生不理解施工图纸信息,进而难以完成相关工程量的算。

但在工程造价电算化实训过程中,可以通过软件很好地解决学生结构施工图的识读问题。首先,利用计量软件进行建模,或者导入CAD图纸;然后在软件中各节点完成(修改)钢筋信息的标注;最后,生成相关构件,利用三维查看的功能观察各节点钢筋构造。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平面施工图与软件三维模型进行对照。从中读取各个钢筋节点内容,通过具体的图象帮助学生理解二维平面图,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2)工程造价计价问题

当前我国相关建筑企业工程计价主要是利用造价软件进行计算。学生问题主要表现为不能准确进行计价。要解决计价问题,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图纸。从而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解,并结合图纸及相关资料完成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特征描述;其次,正确理解、运用计价定额。定额基价是构成综合单价的根本。因此要求学生结合项目特征描述正确选用定额,并结合市场信息价予以调整。最后,措施项目、其他项目、税金项目的取费要求结合计价定额和最新造价管理办法予以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我国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计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营改增之后,工程造价计也面临全新的挑战。如营改增后工程造价税金如何计算?招标控制价及投标报价如何编制?这些问题理应作为实训相关环节的要点。

3.4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1)发挥校外实训基地作用

在进行深度校企合作时,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邀请工程造价一线从业人员对企业内部业务进行讲解。通过实地培训的方式给学生们营造实际操作环境,使得学生对实际业务内容有直观了解。并且在企业设置并完善实习生制度。根据实习生实际情况分组,合理利用已建或在建相关工程资料检验学生工程造价技能。利用激励、淘汰机制,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相应工程计量、计价任务。优胜劣汰,最终优秀毕业实习生获得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建立学生间的良性竞争氛围,学生通过实际工程获得技能锻炼及实习机会。同时,企业在零人力成本情况下获得实习生,并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获得优秀毕业实习生,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2)依托行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需要以本省内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例如房屋建筑工程、城市交通轨道工程、安装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市政工程等各专业都需要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因此在校期间,教师应当结合当地工程造价行业实际情况,向学生分析工程造价专业就业方向、职业规划等内容。

学生在校外参与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应采用“双导师”制。即学生在企业参与顶岗实习时,既要接受校内教师的理论指导,同时接受企业导师的实践指导。企业导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逐步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发现并及时纠正问题。企业导师在实际项目中应起到引导作用,循序渐进地适当加大学生实习工作难度,从而锻炼学生工程造价技能。在实训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的与企业建立感情,学生在获得技能提升的同时也获得了认同感、归属感。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内部的实际工作。并采用“现代学徒制”的实训方式对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并进行考核;第二,企业与高职院校教师展开深度合作,利用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特长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第三,深度教学合作。结合企业一线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工程实践经验,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教学等专业建设及教学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

(3)建立预就业机制

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需为学生建立相关实训基地。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沟通。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并完善相关实训条件。进而深度合作,建立优秀实习生选拔机制。企业通过直接接收或向其他企业推荐的方式提供学生就业机会,实现预就业机制。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的锻炼中既获得较强的业务能力。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从而为今后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基础。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需要从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积极推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根据行业实际情况,适时引入新手段、新方法;根据教学效果,建立并调整相关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教学思路,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建设工程造价培训范文11

论文关键词:能力;实践教学;保障措施

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工程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直接在建设工程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保证学院的培养目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就必须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中心,加强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达到专科层次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具备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在毕业时获取大学专科学历,同时获得相应的岗位及资格证书(如预算员岗位证、全国造价员证),毕业后能直接上岗。因此,建立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高专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一、进行各相关专业调研,确定本课程的能力结构

进行各相关专业调研时,我们采取了“把行业专家、技术人才请进来,专业负责人、专业教师走出去”的方法,首先听取生产第一线的行业专家、技术人才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建议,搜集有关信息,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服务。同时我们也组成了专业调研小组,多次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专业调研,写出调研报告,确定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能力结构,本课程具有如下能力结构:具有建筑工程定额应用的能力;具有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的计算能力;具有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概预算编制的能力;具有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能力;具有编制拦标价的能力;具有编制投标报价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能熟练使用广联达、神机妙算、鲁班等预算软件。

二、根据能力结构,进行能力分解,确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目的要求以及采用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一)建筑工程定额的应用。掌握建筑工程定额中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的确定方法;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确定方法;建筑工程定额的应用。根据工程案例,能应用建筑工程定额进行直接套算及换算,准确计算出分部分项费用。采用理论、实践交替的教学形式;采用案例法教学。

(二)建筑工程工程量、装饰装修工程量的计算。掌握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实体项目、措施项目二十五个分部分项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和方法。采用理论、实践交替的教学形式;采用案例法、假题真做法教学。

(三)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概预算的编制。熟悉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费用定额,掌握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方法,完成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采用理论、实践交替的教学形式;采用案例法、假题真做法教学。

(四)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熟悉工程量清单的概念、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的特点;熟悉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内容;掌握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工程量清单计价中综合单价的确定。采用理论、实践交替的教学形式;采用案例法、假题真做法教学。

(五)控制价的编制。站在招标人的角度,按照控制价的编制步骤,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完成控制价的编制。采用理论、实践交替的教学形式;采用案例法、假题真做法教学。

(六)投标报价的编制。站在投标人的角度,按照投标报价的编制步骤,根据不同企业的管理水平,完成投标报价的编制。采用理论、实践交替的教学形式;采用案例法、假题真做法教学。

(七)广联达、神机妙算预算软件的应用。熟悉广联达、神机妙算软件的使用,为软件技能训练奠定一基础。假题真做实训、计算机模拟操作。

(八)技能实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管理和应用的能力。假题真做实训、计算机模拟操作。

(九)顶岗实训。综合检验学生的所学知识和技能。学生以造价员的身份到工程建设工地、造价中介机构进行毕业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管理和应用综合能力的训练。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的控制价、投标价等的编制。

三、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践教学的特点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践教学具有“分层培养,逐步提高”的特点。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的实践教学分为四层次: 第一、二层称为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层,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层由理论课和实践课交替完成,主要培养学生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理论及实践能力及造价员应具有的基本专业技能;第三、四层称为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层,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层由学生技能实训及顶岗实训完成,学生以预算员、造价员的身份参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实际工作,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尽快的适应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管理和应用工作。

第一层次,基础层次。教师演示,学生照做,进行操作实训,在理论教学中融入实训(课中实训,以分部分项工程为主)。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互换法,以学生熟悉的建筑物作为工程实例,如住宅楼、宿舍楼、教学楼、食堂、图书馆等。

第二层次,应用层次的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学中做,进行模拟实训,在理论课完成后,独立教学周进行实训(独立周,以单位工程为主—建筑 、装饰 、水、暖、电工程)。有了第一层次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基本方法,这时就可以进行简单的综合实训,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们熟悉的其他工程图,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实践,边学习边完成建筑工程中土石方工程、桩与地基基础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工程、屋面防水工程、保温工程,装饰装修工程中楼地面工程、墙柱面工程、顶棚工程、门窗工程、油漆涂料工程以及水、暖、电等工程量的计量与报价的计算,最终完成建筑、装饰、水、暖、电单位工程的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模拟招标人或投标人进行报价,当学生能够正确给出单位工程的标底(招标控制价)或投标报价时,教师给予表扬,使学生具有成就感,以此对工程造价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应达到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学习培养目标。

第三层次,综合层次。教师引路,学生独立完成,进行仿真实训,在本课程毕业设计时进行(各种结构形式)。毕业设计是对学生两年来专业学习的总结,是学生将知识融汇贯通,将所学工程技术知识、经济基础知识融汇贯通的一次综合、全面的毕业设计。通过“假题真做”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建筑识图、建筑构造、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等知识了解、掌握和认知,理解建筑经济的基本知识和统计的一般原理,掌握并熟悉工程造价有关定额基价、清单计价规范、图集等,按设计任务书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与专业知识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正确理解和掌握《GB50500-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熟悉建筑工程招标与投标过程,掌握应用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编制。

第四层次,创新层次。师生探讨,学生独立完成,在顶岗实训阶段完成(各种结构形式)。毕业实习(顶岗实训),学生通过在校四学期的理论学习,一学期的毕业设计(第三层次),学习了相关职业技术课,并且完成了定额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水、暖、电概预算的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量清单及计价的编制、工程招标投标的编制等毕业设计内容,具备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专业知识,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进入毕业实习(顶岗实训)。

四、建立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观念

职业院校应重视实践教学,把其放在重要地位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把实践性教学理解成重点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甚至将培养技能看成是唯一的目的,或则将实践性教学理解为理论知识的练习与验证,是理论教学的附属环节。这种理解过于片面、狭窄。其实,高职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职”,职业技能是高职学生的优势;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区别在于“高”,高职学生比中职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片面强调理论教学或职业技能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通过能体现和涵盖职业功能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践教学,将实际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训练带入理论教学环境之中,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一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所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能力标准和课程体系;同时,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实现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改革,扩大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信息量和直观性,注重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理论联系实践,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达到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构建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单项训练转向综合训练

首先从单项训练向综合训练转化。单项训练项目,学生学到的技能是简单的、单一的,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复杂的、综合的技能问题,在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综合训练项目,指导学生通过逐个解决每个单项项目继而完成整个项目,完成单个项目训练向综合训练的转化,培养学生统筹全局、全面考虑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工程量的计量,就可以从每个分项工程到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从单向项目训练转向综合项目训练。其次,从单个课程实践教学向综合课程(各课程有机联系在一起)实践教学转化,以往的实践教学的安排,尤其是校内实践教学,一般按学科设计,这种做法容易忽视不同学科之间的逻辑联系。而综合课程实践教学,将互为影响、联系紧密的课程开设在同一学期,并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综合设计、开设实践教学课程。例如,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的实践教学可以与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招标投标课程的实践教学联系在一起,按照建筑工程建设顺序,学生先完成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最后完成建筑工程招投标课程的教学,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这样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能力和基本技能的能力,还结合工程实际中所需的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工程实际保持同步,学以致用。

(三)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首先,我院建立了院系二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院宏观层面确定实践性教学的标准和要求,系(部)在微观层面细化并负责具体实施。各系是学院的教学基层部门,直接承担学院实践性教学的实施和管理,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次,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均制定实践教学学习目的、标准、要求、考核内容,使每个教学环节均落到实处,切实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最后,购置先进的实践教学仪器设备,面向学生开放。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近几年来,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院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了大量仪器设备、软件,建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和场地保障。实训基地采用开放性管理办法,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利用课余时间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操作技能。

建设工程造价培训范文12

关键词:工程管理;应用型;实践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5-0135-02

1引言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是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培养的一种新型人才,是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提升和拓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同于研究型本科教育,又区别于高职高专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学历教育与职业素能教育有机结合,以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型的本科教育。为了实现与“老本科院校”的错位竞争,新建本科院校在重新定位的过程中提出在保持原有办学特色和传统的基础上,兴办“应用型本科教育”。

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面向生产生活实践,培养大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更突出“应用”;

(2)相对于技能型人才有更宽的理论技术基础;

(3)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

(4)“足够、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相对完整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

(5)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实践的教学模式。

2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

2.1沈阳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发展概况

沈阳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于2006年9月试办招生,2008年通过了本科试办专业的评估。本专业目前已连续招收6届学生,在校生150人。毕业生3届,毕业生人数155人。六年来,我们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定位入手,以区域经济和能源电力行业人才需求为前提,积极探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符合市场需要的培养方案。

2.2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最基础最主要的。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国家建设行业的人才需要对工程管理人才素质的要求,结合各类注册工程师的能力要求和岗位发展需要,我校在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培养的学生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和未来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根据市场调研以及我校的定位,我们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手段,面向电力工程等工程建设领域、工程造价相关领域,从事项目施工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定位注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的培养注重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突出着重实践能力和创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应充分考虑行业和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适时地根据区域经济和电力建设行业发展调整专业方向,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

(2)制定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我校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特点,本着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着眼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对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整合,制定了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分别设置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实践教学和课外培养共六个课程平台,五个课程模块: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集中实践环节和创新培养模块,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别。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详见表1。

表1培养方案的学时学分分配表

公共基础课程强化以专业应用为目的,按照教指委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合理设置公共基础课,其中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全院公共课学时为916,学分57,学时、学分比例达到41%。强化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水平能力的训练和要求,保证大学四年计算机学习、英语学习不断线。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数据库)两个层次的教学体系,重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体现了本科教育“宽口径,厚基础”的标准,满足了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学科基础课设置经济学、管理学、电力工程基础、建筑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学科基础理论课,学分37.5,占培养方案学时的27%,专业基础课程合理扎实。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工程结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建筑材料、工程施工、工程估价等为专业核心课程。学分28,占培养方案学时的19%,专业核心课程深度和广度达到足够支撑专业方向课程。根据人才市场对同时具有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知识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依托我院能源与电力行业优势,利用我校现有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合理确定专业方向模块,设置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方向两个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具有针对性。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模块课程主要有电力工程基础、电力生产概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电力设备概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等课程。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职业资格认证角度增设了工程造价方向,并结合注册造价师的考试科目,合理地安排了课程,增加岗位适应能力。主要课程有:建筑工程招投标理论与实务、工程造价审计、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实训等课程。专业方向模块确定合理,注重工程管理学生从事的职业岗位群的实际,把理论教学实现了“足够、扎实”。使培养对象具备较强的从事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工作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还具备从事其他领域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培养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中至关重要。我校实践教学环节共设置40学分,占总学分的22.6%,从第一学期到第八学期共18个环节。其中设置了工程测量实训、工程结构实训、工程估价实训和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并强化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实训、工程概预算软件实训、工程项目沙盘模拟实训,利用学院的优势学科的基础实验室优势,加大教学实践环节力度。如: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增加电力工程实训、发电厂动力设备实训等实训环节。工程造价实践环节有校内外两种形式:一是在实验室里,利用工程概预算、工程造价、关联达软件算量等软件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全过程进行模拟,二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的环节,学生在造价咨询事务所实习,熟悉工程造价的各个环节,进行初步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实践环节中的毕业设计:安排学生到我校基建项目、校外实习基地的施工项目以及相关监理单位等建设单位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等实际工作,并结合所参与的实习项目来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主要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多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达到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工程技术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执业技能训练的目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要准确,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清晰、明确,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构建要合理,实践环节落实到位,这样,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应用型、专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阿林.应用型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商教研究,2006,(11).

[2]祝亚辉,佘渝娟,黄志玉.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金长宏.对我国本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