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夏天的文章

关于夏天的文章

时间:2023-05-30 10:36:35

关于夏天的文章

关于夏天的文章范文1

本文从对一枚西夏官印的研究入手,探索了西夏文字的起源及特征,探讨了西夏官印的形制、特色及历史作用。西夏文字及官印充分反映西夏政治经济的繁荣和军事力量的强大,是西夏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

西夏官印;西夏文字研究

西夏“首领”铜印,是古代官印的一种,是西夏王朝各职能机构、部门长官执行任务的权证。依据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描述,西夏印章可分为“司印、官印”两级,司印只是在皇太子、中书、经略司、正统司等政府部门中使用的印章;官印是三公、诸王、宰相等各级官员行使权力、职能的印章。根据制作印章的材料不同主要制有纯金印、纯银印、铜镀银印、铜印等四种。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西夏王朝依据各职能机构等级大小、职能不同颁发不同等级印章,并且印章的大小尺寸、质地、重量随官员身份不同而有变化。西夏官印的出现,使得各职能机构及官员在处理各项事务中能迅速行使职能,也为西夏政治经济的繁荣和军事力量的强大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西夏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

包头博物馆藏品中有一枚西夏官印。此印为圆角方印,边长5.2×5.2厘米,印章总高 4厘米,印台较薄,其中印台主体高1.1厘米,印背连体铸长方形纽,纽高 2厘米,纽边2.2×2.2厘米,印文为西夏文,且上、下对称,汉语意为“首领”。系白文九叠篆文,印文周边圆角加边,纽上刻西夏文“上”字,在纽左右两侧分别刻有受印人姓名以及授印的年款,为随身携带方便,在纽底部有一小孔,为印绶绾结之处,此印采用翻砂浇铸而成。铸造工艺精湛,做工严谨,印文布排充实饱满、印文线条整齐规矩、灵动厚重,印文饱满圆润,整体布局协调合理,动静相叠,充分反映西夏政治经济的繁荣,是研究西夏历史文化第一手资料。

西夏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而西夏文字则是西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他是西夏文化的一朵奇葩,放射出迷人的光彩。西夏文铜印是西夏时期用西夏文字制作成的铜印。李元昊建国后,为强化民族意识,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他的引领下,于元昊建国前的公元1036年左右,下令大臣野利仁荣主持收集创制了记录党项语言的西夏文字,大约有六千多字。文字的改革创新是民族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它给本民族的人民在思想交流和文化传承上带来莫大的便利,也使后人研究这种文化与党项民族语言成为可能。西夏文的创制参照了汉字创制的“六书”理论,采用合成法进行造字,即先创造了一些文字元素,即我们常说的字根或母字,然后再用合成法繁衍出更多的西夏字。在构成上可分为单纯字和合体字两大类。其笔画与汉字看似相似,却有自己一套创新的体系和规律,格局周正,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宋史・夏国传》:“元昊自制蕃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字体方整,类八分书,书颇繁复,教国人记事用蕃书。”“元昊既制蕃书,尊为国字,凡国中艺文诰牒尽易蕃书”(《西夏书事》)。可见,西夏文制成后,西夏统治者大力推行,诏令国民悉用蕃书。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了西夏文的地位,并于建国初期设立“蕃字院”,选拔西夏贵族子弟加以教之,以期传播。因此西夏文字很快就在西夏国中通行。在西夏国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官署文书、法律条令、审案记录、买卖文契、文学著作、历史书籍、字典辞书、碑刻、印章、符牌、钱币、以及译自汉、藏的佛经等。成为当时的官方语言文字。蒙元灭西夏后,仍刊印西夏文书籍。至明代中叶,西夏文仍在使用。此后便被历史所淹没,变成了一种死亡的文字。

清末著名学者张澍在甘肃武威清应寺内发现一西夏碑“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碑正面是西夏文,背面是汉文。由于西夏文在明代中期就已失传,人们无法正确辨认碑文,人们当时误认为这是“天书”。直到西夏文字典《蕃汉合时掌中珠》(编于1190年)在1908年被发现后,才知道了这就是西夏文。我国近代著名文字学家、金石学家罗福成在1932年全文发表了西夏碑的汉文和以及译文。西夏碑的发现对研究西夏文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有两千多个西夏文字与汉字对比,是学习西夏文字的活字典,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西夏王朝,对研究西夏的社会经济、、风土人情、民族关系、土地制度、阶级关系和西夏国名等方面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料,碑文大意讲述了护国寺塔的初建、显灵及重修的经过。

西夏文字是打开西夏文化宝库的钥匙,然而,西夏文字“字画繁冗,屈曲类符篆”,因而凡能识汉字的人粗看似乎熟识,细看则一字不识,长期以来西夏文字无人识读,被称为“天书”。在黑城发现的大量西夏文书中,最重要的是西夏辞书,它既为西夏学的研究打开了一扇窗户,也使这种死亡了几个世纪的古文字在中国学者手中复活了。

李元昊自幼就有较强的民族意识,当他成人后,对于先辈依赖宋朝恩赐给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十分不满。当其父亲李德明对他说:“吾久用兵疲矣,吾族三十年衣年锦绮,此宋恩也,不可负!”元昊当即预以反驳:“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十月,李德明病逝后,李元昊在兴州(今宁夏银川)对西夏政权进行一系列改革,展示了自己的管理才能和自己的军事才干,并由此取得了党项政权的最高统治权。此时,西夏所控制的领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方二万余里”,事实上已形成了与宋、辽三足鼎立的局面。从而实现了他的抱负。

包头博物馆所藏这枚西夏官印所用文字为西夏文。与我国已发现的其他西夏首领印在制印方法、内容及风格基本一致,制印工艺较为严谨,西夏文字刻制庄重朴实,充分体现了西夏的篆刻技法。此印章的发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状况,西夏官印一般都是采用西夏文字。由经过特殊训练的工匠把改造的篆文雕刻上去,其手法细腻,刀工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铸文的笔画与边栏都较宽,气势恢宏。西夏官印形制特殊,方印圆角,印文基本以对称形式排列,根据字数多少呈现上下对应,均分,左右两列对分等方法排列。西夏王朝统治者为加强印章的管理和提高使用效率刻释印文内容及执掌者。玺印的形制,随着朝代的更替有所变化。西夏印章遗物中没有发现私印,应与其民族的社会状况有关。西夏官印为中国印章史写上了重要的一笔。这一枚枚小小铜印使西夏王朝军事、政治走向强盛具有不可磨灭功绩。

【参考文献】

[1]罗振玉、罗福成父子・西夏官印集存,宁夏人民出版社,1927.

关于夏天的文章范文2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思路,体会作者对夏天的感情;

3.学习本文准确把握景物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4.反复诵读,仔细品味,能就文中的精美语句写出自己的赏析。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出示有关“夏”的诗文。如王维的《苦行》、白居易的《观刈麦》,请同学描述诗人眼中的“夏”。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诗人对夏只有怨气,没有赞赏。那么在当代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梁衡的《夏》。

二、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篇课文,边读边想,能否根据文章描述的内容及文中作者的感情,给本文重新拟定一个标题。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夏”或“夏是________________的”词句形式,

(学生齐读课文,读后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

三、细读赏析

这篇文章在语言、内容、结构方面有着许多美点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思考以下问题:

1.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用得传神,哪个句子富有表现力?用笔圈画起来,并作评点。

2.你认为全文在结构和内容上有哪些精妙之处?在品味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针对课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提出疑问。(采用合作学习)

3.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完成以下任务:一读,读准字音(画出难读的字);二读,读准节奏;三读,捕捉画面;四读,读出氛围和感情;五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四、课后作业

1.思考:文章最后说:“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为什么?

2.用网络、图书馆自主查寻收集有关描写“夏”的诗词或文章,通过比较,更多地了解夏天,以及人们对夏天的不同看法。

3、每个季节在孩子的眼里自有它的迷人之处,请学生说说自己心中对夏的独特体验。(如夏夜美景,夏季充满乐趣的活动……)

写作训练:

①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观察景物,多侧面感知景物特点。

②指导学生注意把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景物的特点。

③选取特定的景点(或学生自选喜爱的景物)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花一定的时间进行细致的观察。

④回顾本单元几篇写景美文在写法上的成功之处,作为自己习作的借鉴。

⑤强调:为写活景物,人的感情、人的活动也很重要,这些可以增添画面的活力。

⑥学生写作后,教师指导修改作文。

⑦小组交流习作,互相点评,并推荐到全班交流。

口语交际

①自荐演说的内容,范围可扩大(如竞选文娱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甚至值日组长),让学生有话可说。

②讲故事不同于背书,应对语言进行加工,使之口语化,并努力在讲述中倾注感情,做到以情动人。

③教给学生说服人、打动人的说话技巧,提醒应注意的问题,列举几个说话成功的实例,让学生有“章”可循,举一反三。

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用竞赛的形式,以敦促学生充分准备,倾力投入活动。

⑤补充说话题:

关于夏天的文章范文3

夏天作文1

春天悄悄地走了,夏天快乐地跑来了。

人们在热情的夏天里用不同的方式解暑。可爱的孩子们喜欢吃各种味道的冰激凌,一边大口大口吃自己手里的冰激凌,一边眼巴巴看着别人手里的冰激凌。忙碌的大人们喜欢在休息的时候去游泳池、江边、海边游泳。清闲的老人们喜欢搬个椅子坐在树荫下,一边唠嗑一边乘凉。

夏天不但热情而且很热闹。白天成群结队的知了在树上知了、知了---叫个不停。夜晚每一只会唱歌的青蛙都会在田边、在池塘里进行表演。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夏天的味道。只有夏天的街路两边才会有大排档,人们走出家门来到大排档享受美味的食品。人们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着肉串。烤箱发出滋啦、滋啦的烤肉声后,肉串的香味就马上钻进了人们的鼻子里,闻着那香味让人直流口水。

夏天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我喜欢这热情的、热闹的、美味的夏天。

夏天作文2

夏天如期而至,这个夏天,应该是满田野都是萤火虫的装扮了吧?

我年幼时,在夏天爱吃可口的冰激凌。所以,大热天躲在风扇下拿着冰棍吃的不亦乐乎的人便是我了。当时的我总认为:哈哈,太棒了,我要为夏天打个标签!有冰激淋吃的就是夏天。

长大后,在夏天的乡间小路中漫步。不必说,在绿洋中漫步的人便是我,少了儿时的放肆,多了一份长大的成熟。在日落的庄稼里,我像一个穿着碎花裙的稻草人,数着天上若隐若现的星星,等待着萤火虫的来临,现在我总认为:夏天是迷人的。在夜间,星星和萤火虫为她而点缀。有萤火虫和繁星的就一定是夏天!

曾经,我幼稚的给夏天打上个美味可口的标签,可如今是成熟了吗?少了一份开怀,多了一份忧郁。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又是夏天了,还有多少个夏天呢,而这往后的夏天,还会依旧繁星密布,萤火虫舞吗?

夏天作文3

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美丽的荷花在池塘中舞蹈,像是一名专业的舞蹈大师。累了一天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下班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装满荷花、荷叶、和小鱼的池塘,他们每当看到荷花在舞蹈,荷叶在歌唱,小鱼在游泳时,仿佛一天的疲劳都被这美丽的景色一扫而光了。

夏天的树上有许多知了,仿佛在大喊:热死了!热死了!这给人们的心中又添加了一份热量,真是热上加热呀!

到了晚上,金蝉在拼了命的往树上爬,可是,还没等爬到树的中间,就被我们给捉下来了。夏天的夜晚,只要有树的地方,那里就会有许多捉金蝉的。

夏天的柳树姑娘穿上了一件绿色的礼服,冲着我们微笑,她笑的多可爱、漂亮啊!!!

夏天,很美很美,很热很热。美夏天的花美、树美、池塘美夏天的一切都很美,我喜欢夏天夏天可以穿美丽的衣服,夏天可以吃各种颜色、口味、样式的雪糕。我不喜欢夏天夏天热!

夏天作文4

当树上的石榴绽开笑脸,蝉一声声鸣叫时,夏天,就这样来了。夏天就像一个年轻人,灼热的阳光是他灿烂的笑脸,葱茏的草木是他厚密的头发,速来忽去的骤雨是他的脾气。

夏日的晴空是明媚的,天是湛蓝深远的,太阳像火球般的烤着大地,阳光是那样强烈,天上地下处于一片耀眼的光明之中。阳光洒在荡漾的河面上,泛起万点金光,像一颗颗晶莹的小星,顽皮的向人们眨着眼睛。

在这个季节中,太阳公公笑得格外开心,然而,大地的树木也欣喜若狂。它们争先恐后地长出了郁郁葱葱的枝条,为人们遮阴乘凉。在夏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迷人的绿了,公园里的草地像一块碧绿的地毯展现在我的眼前,绿得像翡翠,绿得像碧玉。微风习习,一棵棵小草翩翩起舞,好像正在欢迎游人们的到来。

夏天,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窖,使人喘不过气来。知了热得不停地鸣叫道:“知了,知了!”狗热得趴在树荫下,吐出那鲜红的舌头,不停地大口喘着粗气;鸡热得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走着。

夏天,又是一个愉快的季节,人们终于可以脱下那笨重的大棉衣。女士们都可以穿上漂亮轻柔的连衣裙,露出雪白的肌肤,显出自己苗条的身材;先生们都穿上了帅气的西裤和短袖,一身轻松,小孩们随时都可以吃到美味、香甜可口的冰淇淋,真是舒服、痛快,孩子们还可以到小河边游泳,龙腾虎跃一番,如鱼得水,不亦乐乎,

走过了春的多彩,迎来了夏的蓬勃,是这般的缤纷绚丽,灿烂热烈,这夏天真美丽啊!承接着春的生机,蕴含着秋的成熟,激荡着夏的精神。

夏天作文5

我喜欢生机盎然的春天,我喜欢果实累累的秋天,我喜欢大雪纷飞的冬天,但我更喜欢骄阳似火的夏天。

夏天是炎热的。太阳不再像春天那样温柔,而是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灼热耀眼,大地像被烤焦了似的,整个城市都像在蒸笼里,闷热难忍。大树热得地下了头,小草热得趴在了地上,花园里的花儿们无精打采的。小狗吐着舌头,喘着粗气,躺在屋檐下。河里的鱼儿不敢在水面上活动,都游到水底睡大觉去了。树上的知了叫得更响了,好像是在告诉人们:“热死了!热死了!”

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各色的野花竞相开放,红的、白的、紫的、黄的、粉红的……鲜艳夺目,美不胜收。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就像一把把大伞,遮住了火辣辣的太阳,为人们带来了阴凉。碧绿的草地上,嫩嫩的小草亲密的挤在一起,他们手拉手,织出了一块块柔软的地毯。人们撑着五颜六色的遮阳伞,好似一朵朵“太阳花”盛开在马路上。孩子们穿着色彩艳丽的衣裙,快乐地玩耍着、欢笑着。

夏天是个变脸的季节。早晨还很凉爽,下午却闷热起来。一会儿晴空万里,天空云淡;一会儿乌云密布,雷声大作,风雨交加。转眼间又会风和日丽,光芒四射。夏天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娃娃,谁也猜不出她的下一个表情是什么。

夏天是炎热的,是五彩缤纷的,也是充满活力的。我爱夏天!

相关文章:

1.有关夏天作文600字精选5篇

2.关于夏天的作文5篇精选

3.关于夏天的景色作文5篇

关于夏天的文章范文4

儿童理发店:边看动画边理发

李鸿波

医院有儿童医院,电视有少儿频道,游乐场所也有儿童游乐园。那么,理发店有专门为儿童而开的吗?有!

重庆女孩夏琦旭在做家教的过程中发现顾主家的孩子在一次理发中,因为乱动伤了头皮,从此拒绝到理发店理发这让顾主夫妇伤透了脑筋。夏琦旭灵机 动便开了一家像游乐园似的理发店。这样的创意,果然给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2005年6月1日,夏琦旭的“美国儿童理发”店正式开业。那天夏琦旭亲自带着几名工作人员到附近的幼儿园和小学,向参加孩子“六一”庆祝活动的家长们宣传她们专业的儿童理发,并发放了大量的开业酬宾卡。

夏琦旭让前来店里理发的孩子们先在玩乐中熟悉店里的环境,随后为他们播放一些好看的动画片,理发师一边陪着孩子看动画片,一边给他们理发。理发店开业不到个月,夏琦旭和工作人员就接待了各种类型的小顾客。有时遇到非常认生的孩子,夏琦旭和工作人员就先不去接近他,而是和他们的父母做亲切的交流,让孩子知道他们和父母很熟悉很友好。等跟孩子的父母关系融合到一定程度时,工作人员才试着去接近这些孩子,跟他们做游戏。等到孩子们完全认可了他们,工作人员就以做游戏为名哄着他们坐上卡通车开始发型设计和修剪

一天,一个刚做奶奶的老太太来到店里,说她的孙子出生不到两个月,需要剃胎发,但因为外面风大,不敢轻易把孩子抱出来,希望夏琦旭派个熟练的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生动脑筋的夏琦旭听了老太太的要求,当即决定给店里增加一项上门服务的业务。当夏琦旭来到老太太家,小心翼翼地给小宝宝把胎发剃下来后,老太太和儿媳妇又觉得孩子的第一次毛发很有纪念意义:“小夏,你有法子把宝宝的胎发保存起来吗?”顾客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发展。此前,夏琦旭知道宝宝胎发经过消毒脱脂防腐处理后,可以做成胎发笔胎发印章和胎发吊坠等。为此,她二话没说,就把宝宝的胎发收集在一个小袋里装好,告诉她们会尽快做好送过来。

随后,夏琦旭花了2000多元的学费到昆明学习了胎发制品的整个制作技术。

为了揣摩与不同心理和个性的孩子的接近方法,夏琦旭随时都在观察、了解儿童的天性和喜好。走在大街上她会很职业(在别人眼里却很神经质)地跟小孩打招呼坐在车上,她会观察那些带小孩的母亲怎样哄孩子,体会走进孩子幼小心灵的感觉。

很快夏琦旭的儿童理发店一传十,十传百,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爆。很多原来带孩子去一些高档理发店理发的家长,听说了夏琦旭的儿童理发店后,也纷纷带着孩子来这里理发。

说到开办“儿童理发店”的效益时,夏琦旭甜甜地一笑:这个店按照正常的经营,一年挣50万还是不会太难的。

小玩意 大商机

印章、贴纸这些20世纪80年代的玩意儿现在又开始大行其道,只要稍微加上点创意的改造,并采用个新鲜的经营方式,小小的玩意儿也能创造出大的商机。

谷小姐在北京西单开了一家小店,里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印章,颜色鲜艳,外形十分讨人喜欢。再看墙上的一张白纸上印满了印章,有上百种图案,顾客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把手机号、英文名字、QQ号或简短的话语做在印章里,特别有个性。除了印章,这个小店还卖姓名贴纸,把自己的名字印在贴纸上,不但可以给自己的物品做上标记,还给人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感觉。

谷小姐辞掉工作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为选择职业参加了不少特许加盟会展。当时也考虑过开美容店,而且都基本谈成了,但投入偏高不得不放弃。

选择贴纸印章这个项目,主要是因为投资小,全套设备包括激光打印机、印章机、贴纸机、笔记本电脑,加上耗材,全套下来用不了两万元。

谷小姐的哥哥到台湾出差,带回了一些贴纸和印章,并告诉她,在台湾贴纸和印章在一起销售。经过在网上搜索,她联系到南方一家公司,成为这家公司在北京的区代。

印章和贴纸的种类、样式特别多,印章有六类,二百余种图案,贴纸的种类有20多种,有好几百种图案。由于好多人对这些商品还没有认识,只是看这些东西外观很漂亮,甚至都不知道它们是干什么用的,需要导购向他们介绍。有了店面,还可以在学校附近的文具店、工艺品店里设一些代销点,以“收活”的形式接订单,然后拿到店里来做。

因为单价便宜,贴纸10元一张,印章30到80元一个,学生和白领都能接受。谷小姐建议,同一商圈最好不要开两家店,分布越广越好,可以很好地宣传推广这个新事物。

关于夏天的文章范文5

关键词:交游活动 夏完淳 文学创作 影响

夏完淳虽然只活了十七岁,但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他都占有一席之地。其父夏允彝非常重视对夏完淳的教育,经常把儿子带在身边,使得夏完淳自幼就有机会和四方贤士接触。广泛的交游活动丰富了夏完淳的阅历,发散了他的思维,同时对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为清晰呈现交游活动对夏完淳文学创作的影响。笔者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夏完淳与以张溥为代表的复社,夏完淳与以陈子龙为代表的几社,夏完淳与“云间词派”。事实上,不少人身兼复社与几社成员双重身份,而几社和“云间词派”在人员构成上也多互相交叉。笔者这样划分只基于方便叙述且各自侧重于夏完淳创作的某个方面。

一、夏完淳与以张溥为代表的复社――早期拟古风格的形成

复社是明末张溥、张采等人发起组织的文人社团,规模达两千余人。就其性质而言,它既是一个政治性团体,又是一个文学性团体。陈子龙、夏允彝、徐F、侯峒曾、徐孚远、钱睢⒄琶堋⑸勖贩业雀瓷绯稍痹谖难上也是主宰风气的人物。

1 张溥,字天如,太仓人,与同乡张采齐名。号称“娄东二张”。张溥是夏允彝的要好朋友,也是夏完淳的老师,非常喜爱夏完淳。夏完淳在明崇祯十四年(即张溥过世后)(1641)作《招魂并序》:“五龄侍函丈,摘疑赐问,音徽宛存”,“云沉沉而欲泣,天淡淡而生悲”,可见师生之情很深。

2 徐F,号勿斋,苏州长洲人。得知苏州不守,整理衣冠,向北叩首,于清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十一日投水死,“始知风雅儒,大勇甘沟壑”。

3 侯峒曾,字豫瞻,号广成,嘉定县人。清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清军南下苏州,侯峒曾率领众人死守,知道形势不支,于是正衣冠,自沉而死,“孤城战苦时,日落鼓声死”,年五十五。侯峒曾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有《甲申除夕感怀二首》,清顺治二年(1645)除夕夏完淳作《除夕追和广成先生韵》:“山河风景忆前年,泪尽鲛人百斛泉。”另有《与李舒章求宽侯氏书》。

4 徐孚远,字圈公,号复斋,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徐孚远曾与夏允彝、陈子龙谈志向,慨然说道:“百折不回死而后已。”夏允彝说:“吾仅安于无用,守其不夺。”陈子龙说:“吾无阈公之才,而志则过于彝仲,成败则不计也。”

5 钱梅,字彦林,浙江嘉善人。据《绍兴府志》记载,夏完淳随父亲赴长乐县任的时候,路过嘉善,叩见丈人钱梅。夏完淳问:“今日世局如此,不知丈人所重何事?所读何书?”钱钏担骸拔业乃重所学,和你父亲差不多。”清顺洽四年(1647)秋间夏完淳在南京狱中作《柬半存先生》,诗末有“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相勉,同时夏完淳有《西华门与同难诸公待鞫》相赠。

6 张密,字子退,为陈子龙内弟。终身高隐。张密也是有志之士,夏完淳引为知己,以“万里飞腾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相慰勉。

7 邵梅芬,字景说,金山卫学诸生,青浦人。清顺治二年(1645),邵梅芬在家杜门不出,“寡欲弃尘物,幽椟抗云表”。后因病去世。

乙酉(1645)国难后夏完淳曾作《舟中忆景说寄张子退》、《偶念三秋旧集忆景说兼越行诸子》。

复社成员在文学方面受前后七子复古主义影响颇深,但由于他们身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的时代,又积极参加实际的政治斗争,因此,在创作中大都能注重反映社会生活,这就有别于前后七子的专意“模古”,涌现出一批颇有成就的文学家。

夏完淳幼年的基础训练大都以拟古为题,这是他前期创作的主体,如《江妃赋》、《寒灯赋》、《湘巫赋》等。而《艳歌行》、《十索诗》、《五杂组》、《秦女卷衣》、《陇头吟》等则是根据古乐府题名而作。此外,如《李都尉从军》、《陈思王赠友》、《刘文学感遇》、《嵇叔夜言志》、《阮嗣宗咏怀》等几十篇古诗,则都摹拟汉、魏、六朝古诗。这些摹拟之作,是他在乙酉国变前作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思想上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在手法、选词方面也没有什么新意,甚至有些重复,但这使幼年的夏完淳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功底,对各种典故的熟知,对古代文风的梳理,等等。都为他以后的创作奠了基。

二、夏完淳与以陈子龙为代表的几社――易代之际的风格转变

几社,是复社中的一个地方性小组织。明崇祯二年(1629),几社先是成立于松江,稍后与其他许多地方文社一样,并入复社。据学者考证指出,复社实际上是一个松散型组织,几社除了在研习制艺举业的基本职能方面与复社保持基本一致外,又保持着自己的办社宗旨和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几社中最负盛名的当数陈子龙、夏允彝、李雯、徐孚远、彭宾、周立勋,即所谓“云间六子”者,而最有诗名的则首推陈子龙、李雯、宋徵舆三人。夏完淳与他们及几社其他成员如顾开雍、杜登春等也都有诗作往来。

1 陈子龙,字卧子、人中、懋中,号大樽、轶符,后易姓李,别号于陵孟公、颍川明逸,明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当时一谈到文章,都盛称复社与几社,一谈到几社。一定首推夏允彝和陈子龙,而陈子龙的文名更盛。

陈子龙既是夏完淳父亲的挚友,又是夏完淳的师长。据《陈子龙年谱》,陈子龙在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始交同郡夏彝仲”,即引为知己,两人过从甚密。陈子龙的《报夏考功书》,将一腔心里话诉与友人,是陈子龙文中最为感人的篇章。夏完淳和陈子龙接触的较早记载应该是明崇祯九年(1636);陈子龙在《题钱仲子神童赋后》后记道:“夏完淳者,彝仲子也,年六岁能熟经史,操笔论古人得失颇有端委。予时过从彝仲游,好与论难,始以为戏弄,既而爽然自失矣。”明崇祯十五年(1642),夏完淳十二岁,一天陈子龙来,夏允彝让夏完淳接待。见案头摆有《世说》,陈子龙问:“诸葛靓逃于厕中,终不见晋世祖,而嵇绍竟死荡阴之役,何以忠孝殊途。”夏完淳拱手回答:“此时当计出处。苟忆顾日影而弹琴,自当与诸葛为侣。”陈子龙感叹:“君言先得吾心者。”夏完淳才得以拜陈子龙为师。明崇祯十七年(1644),夏完淳编录《云间三子合稿》,收陈子龙、李雯、宋辕文诗之合集,共九卷。各卷之首,均署“陈子龙卧子”、“李雯舒章”、“宋征舆辕文”、“同撰”、“门人夏完淳存古编录”。门人,即是对陈子龙而言。对此,有夏完淳《读陈轶符李舒章宋辕文合稿》为鉴。清顺治三年(1646),吴易再起于湖中,陈子龙、夏完淳曾先后在军中,事败后,又曾同渡吴淞江(即吴江),“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据《陈子龙年谱》,清顺治三年(1646),“往来禾郡、武塘间,所与往来者,武塘则……夏 存古”,夏完淳有《从陈轶符年丈游细林山馆》可证。乙酉国难后的屡次起义,师生都一起参加。清顺治四年(1647)七月被押解的途中夏完淳作《细林野哭》,在夏集中当推佳作,是他在松江被捕后,经过细林山时所作,“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

2 宋徵舆,字辕文,华亭人,以文章风雅著称。清顺治四年(1647)七月,夏完淳被执押解途中过常州作《昆陵遇辕文》,当时宋徵舆新成清朝进士,“宋生裘马客,慷慨故人心”,夏完淳讽刺他为“裘马客”,并慨叹“风尘非昔友,湖海变知音”。有《读陈轶符李舒章宋辕文合稿》为证。

3 李雯,字舒章,明诸生,与陈子龙、夏允彝齐名。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陷北京、李逢申遇难后,道路传闻李雯降清,夏完淳不太确定,于是作《怀李舒章六首》,语重心长,以“丈夫明大节,敦信义岂渝!”相勉。清顺治三年(1646)人日夏完淳作《人日怀舒章》:“伤心子山去,何日少卿归?”因为已确定李雯仕清,但仍希望他能悔悟。嘉定之役,侯峒曾和两个儿子玄演、玄洁殉难,然而清廷还不放过侯家。当时李雯为清弘文院中书,夏完淳作《与李舒章求宽侯氏书》为侯家谋缓解。此外还有《读陈轶符李舒章宋辕文合稿》。

4 顾开雍,字伟南,娄县人,诸生。清顺治二年(1645)秋间,顾开雍去浙江,夏完淳作《送伟南南行兼讯王蚧右》:“吴淞江上浪花白,故人分手泪沾臆。”清顺治三年(1646),因他久客不归,夏完淳作《简顾伟南》:“楚客天涯久不归,平津东阁有光辉。”夏完淳另有《偶念三秋旧集忆景说兼越行诸子》,诸子也兼有伟南。

5 杜登春,字九高,娄县人,青浦籍,麟征子。杜登春少时与夏存古等均有“圣童”之称。夏、杜两家为世交。杜麟征托孤于夏允彝,夏允彝让杜登春和夏完淳一起在家塾学习,并把女儿惠吉嫁给杜登春弟容三。夏完淳被缚押往南京时,遇杜杜登春,杜为其出资送别,夏完淳也以遗孤托付。清顺治四年(1647)七月夏完淳被押解途中作《虎丘遇九高》:“竹马交情十七年,漂流湖海竟谁怜!知心独吊要离墓,亡命难寻少伯船。”杜登春所著《社事本末》、《童心犯难集》及《江东耆旧传》,《社事本末》和《童心犯难集》均记夏完淳事迹。

几社具有浓厚的文学氛围,几社也旨在“心古人之心,学古人之学”。几社的经世倾向也十分突出。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几社中不少人物自觉承担起救亡重任,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陈子龙是复社与几社文人中的重要代表,对夏完淳影响很大。他是明末文学成就较为突出的作家,在文学主张上,他注重复古,但他并不主张泥古不化,而是推重在学习古法中贯穿作家个人的真情实感。其早期的作品都是拟古之作,但都能够面对严峻的社会现实,写出一些关怀民生疾苦的诗歌,如《卖儿行》、《小车行》等。而他最有价值的作品则是明亡前后他投身抗清斗争时所写的诗歌。国破家亡的现实,使他的诗风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悲歌慷慨。雄浑深沉。

陈子龙“强调‘感时托讽之心,援故证今之法’,即在创作心理与创作方法上都是尚今和写实”,在思想路线上,“乘于时而动,遇于事而发”。同样,夏完淳的创作态度也是崇尚写实求真,正如他在《续幸存录》自序中所说的:“次先忠惠遗行之后,继以此编。不敢苟,不敢私,不敢以己意曲直”,又谓:“失之诬,失之枉,我知免矣。”

夏完淳的政论都较公允,一针见血,如《大哀赋》中评明末之失政有“罪莫甚于赵高,害莫深夫褒姒”,即指魏忠贤与客氏而言。描写南明福王荒淫误国一段,笔锋犀利无比:“而乃东昏侯之失德,苍梧王之不君”,“先见乎玉杯象箸,后征夫酒池肉林”,揭露朱由菘君臣之祸国殃民。他主要从明王朝统治者自身找原因,认为福王的行径比历史上任何一位亡国之君的失德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南明王朝的覆灭是必然的。在《续幸存录》中,夏完淳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三、夏完淳与“云间词派”――明确词体的审美特征

云间,即今上海松江县的古称,又名华亭。云间词派作为明清易代之际的最大流派,在词人群体、词学思想上都有其整体的建构。云间词派以陈子龙为首,宋徵璧、李雯、宋徵舆等均为干将。有词籍著录的云间派词人除上文已述的陈子龙、宋徵璧、李雯、宋徵舆外,还有吴易、蒋平阶与夏完淳交往甚密。

1 吴易,字日生,吴江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夏完淳“遵父遗命,尽以家产饷军”,入吴易军为参谋,“佐威虏以于征,从长兴而再起”,“既充下乘,聊托中涓!草檄则远愧孔璋,入幕则深惭仲宣”,在《大哀赋》中自述在吴易军中参与筹画。夏完淳入幕之初有诗《军宴》、《鱼服》,屯兵湖中的闲暇时作有《同友人过东道院》、《鹑衣》。清顺治三年(1646)四月初,夏完淳随军参加攻克海盐的战役。吴易六月中旬被清军杀于草桥门,年仅三十五岁。夏完淳获知噩耗,作诗:“将星沉左辅,卿月隐。东阁尘宾幕,西征愧赋才。”由于遗骸未归,夏完淳与知心密友筑衣冠冢以纪念。清顺治四年(1647)七月夏完淳被押解途中过吴江悼吴易而作《吴江野哭》中叙及此事,“筑公虚冢青松路”。

夏完淳与吴易情谊极深,从“感激当年授命时,哭公清夜畏人知。空闻蔡琰犹堪赎,便作侯芭不敢辞”,“江上非无吊屈人,座中犹是悲田客”可知。吴易就义数月后的风雪之夜,夏完淳作《哭吴都督》六首:“湖海门生谊,荆榛国士恩。滔滔江水阔,万里独招魂。”直把吴易当作自己的老师。清顺治四年(1647)作《绝句口号八首》:“可怜屈宋师门谊,空白招魂吊汨罗”,与《大哀赋》“招魂而湘江有泪”前后相合,用《屈原贾生列传》贾谊过湘水投书吊屈原的事来哀悼吴易。

2 蒋平阶,原名雯阶,嘉善籍,诸生。蒋平阶小时侯曾跟随陈子龙。清顺治二年(1645)闰六月,闽中立国。秋冬问,蒋平阶赴福建拥隆武,夏完淳作诗《蒋生南行歌》送他。此外有《偶念三秋旧集忆景说兼越行诸子》、《送驭闽蒋大南行》。

以陈子龙为首的“云间派”词人,注意诗与词的区别,对词体审美特征的认识很深刻。在这样的宗旨之下,夏完淳的词作中香软的主题常见,占了很大部分。如《前调》:“剪剪猩狨试晚霞,斜风轻送七香车,倚栏低弹鬓云斜”㈣,《忆王孙》“珠帘斜卷翠鬟垂,晓月重楼人未归,细按红牙懒画眉”酬,其它还有许多如《浣溪纱》、《喜迁莺-暮雨南怀》、《喜迁莺・秋恨》、《前调・秋恨》、《卜算子・断肠》等。他同时把自己的家国之思寄托在词作之中,“暗将亡国伤心事,诉与东流”,“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无限伤心,吊亡国云山故道”、“禁三千白发,镜华虚照”、“想当时罗绮少年场,生春草”。

综观夏完淳短暂的一生,交游是他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而创作生涯则因此而得到极大的发展,其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也在交游中不断得以深化和成熟。同时夏完淳所留下的作品也记录着明清易代之际的不同文人的不同风貌,对研究这段历史有着佐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白坚.夏完淳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57页.

[2]同上,1991,第117页.

[3]同上,1991。第98页.

[4]侯峒曾.侯忠节公全集・卷十五・文十一・祭夏瑗公母顾太孺人文(十八卷).铅印本.

[5]杨开第修.姚光发等纂.重修华亭县志.见于《中国方志丛书》45,据清光绪四年刊本影印.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第1174页。

[6]白坚.夏完淳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300页.

[7]同上,1991,第131页.

[8][明]陈子龙编.[清]王;云续编.裕公自着年谱.清嘉庆八年刻本,第503页.

[9][明]陈子龙.题钱仲子神童赋后.续修四库全书.第1387册,卷十六,第179页.

[10]李延罡.南吴旧话.夏节愍全集・附录.

[11][明]夏完淳编.云间三子新诗合稿.民国二年(1913)赵诒琛等刻,峭帆楼丛书本.

[12]白坚.夏完淳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215页.

[13]陈书录.明代诗文的演变.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14]陈子龙.易论.裕公全集(卷三).

[15]白坚.夏完淳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422-423页.

[16]同上,1991,第1-28页.

[17]同上,1991,第244页.

[18]同上,1991,第221页.

[19]同上,1991,第357页.

[20]同上,1991,第356页.

[21]同上,1991,第358页.

关于夏天的文章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是读者(学生)和文本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学生知识基础、个人经验、阅读能力的因素限制。小学低段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低、知识基础薄弱、个人经验不足,故在阅读教学中通过阅读兴趣的激发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再引导,理解会更加深入。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简单探究。

一、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以直观为主,兴趣以直接兴趣为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抓住这些特点,通过谈话、故事、媒体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阅读中。在传统教学中发现,一些教师不注重课堂导入过程的设计,要么直奔主题,要么说了许久也还没有个所以然。导入的作用是通过引导来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更有利于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以《夏天的夜晚》教学为例,就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夏天的夜晚在他们心中可能就是星星和月亮之类,至于蛐蛐、蝈蝈可能认为是大多时候都有的。如果让学生直接去阅读文章,就不能很好地突出“夏天”这一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首先需借助媒体来播放夏天夜晚中的那些声音,引导学生来猜声音,从猜声音到猜季节,以“夏天的夜晚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引导进入阅读过程。

二、自主阅读,扫清障碍

当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阅读后,教师就需要提出具体的要求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同时,在阅读的方法选择上,要提倡多样化的阅读方式。

首先,就阅读要求而言,初次阅读要围绕“正确、流利”这一要求。要做到正确,就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同桌互助、借助工具书来疏通生字词,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初次阅读中勾画出生字词,然后找出其中不会读和不能理解的进行标注,要做到流利就需多读。

其次,在读的方式选择上,教师可选择接火车、同桌比赛、小组比赛、指名读、齐读等方式进行。随着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也可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辅以图片、声音等,但需要注意,应用媒体所起的作用只是一种辅助,如选择背景音乐,在乐曲选择、声量控制上都需要做到恰到好处。

三、引导阅读,感悟积累

学生自读后对文章有了大致的了解,但还较为肤浅,没有深入到文本的内涵中,此时就需由教师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教师引导过程中,要注重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多抒发出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再进行引导。

以《夏天的夜晚》的引导阅读为例,首先教师通过情境引领学生进入到“夏天的夜晚”,接着过渡(过渡语可如: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坐着弯弯的月亮去蓝蓝的天上),接着提问,你到了蓝天上,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能不能说说你看到了些什么?(展示幻灯片,然后引导学生说)那么,课文中的小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引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了课文后,你觉得夏夜的天空是怎么样的?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从这里不难看出,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读说结合起来,学生会对文章的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

其实,在小学低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也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引导。但小学低段中的小组合作阅读着重点要在“读”和“悟”上。所谓读就是要通过小组这一方式来引导学生多读,而悟是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多方面的理解。如,《夏天的夜晚》蛐蛐弹琴、青蛙唱歌、提灯笼的萤火虫在忽闪忽闪地跳舞……这些情景,学生就可从不同的感受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再总结。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性。当然,在小学低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要求过高,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促进个性化阅读发展。

总之,在小学低段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围绕学生这一主体,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参与到阅读中,在阅读中去体会、感悟,在引导中不断深入阅读,这样的阅读才会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杨泽恒,付卓如.关于实施数学课程标准及新教材的一些思考[J].云南教育:继续教育版,2005(08).

[2]李琼方.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心得[J].新课程:下,2012(03).

关于夏天的文章范文7

按照封建社会的修史惯例,亡国之史,由一统天下后的王朝来编写,以利于统治者从失败者的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从理论上讲,蒙元时期是编著西夏专史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大批西夏图籍没入元朝府库,原西夏国的史官中仍有人替元朝从事编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编写一部内容丰富、史料完备的西夏专史,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事实却是:自元灭夏至明灭元(1227—1368),141年的时间,竟没有一部由元人编著的西夏专史单行于世。元人对后世了解西夏史作出的一点“贡献”是:《宋史》卷485、486《夏国传》、《辽史》卷115《西夏外纪》、《金史》卷134《西夏传》。三史夏国传算是元朝史家对西夏国史的总结,但这远远不能代表西夏历史的全部。没于元朝的西夏图籍,在元统治者的授意下,经过元朝史家的精心删汰,绝大部分成了不传的秘籍。这批珍贵图籍的亡佚,不独对编写西夏专史,就是对编写中华民族通史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元朝史家何以对西夏历史讳莫如深至此?让我们从历史中来寻觅答案吧!

一、发生在元朝的三次西夏典籍聚书事件

在蒙夏关系史上,曾发生过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这其中至少有三次事件的发生和西夏国典籍的聚散有关。巧合的是,这三次事件集中发生在西夏历史的最后两年。通过对这三次事件的剖析,我们从中或许能获得某种启示。

第一次聚书事件发生在1226年秋7月,蒙古大军进攻西夏重镇西凉府。《西夏书事》卷42载:“宋宝庆二年、蒙古太祖二十一年、夏乾定三年秋七月:蒙古主进兵西凉,宿卫官粘合重山执大旗指挥六军,手中流矢,不稍动。守臣斡札箦力屈,率父老启门降。于是,搠罗、河罗等县皆不守。”①《元史》卷1《太祖纪》、卷146《粘合重山传》记载了大致相同的事件。西凉府是西夏河西重镇,此时河西走廊大部分已为蒙古所占,仅剩西凉府一座孤城。成吉思汗的宿卫官粘合重山指挥蒙古大军攻城,虽受伤中箭,仍奋勇麾军冲杀。守臣斡札箦眼见城池不保,为避免城破后被蒙古大军屠城,他只好率众开城投降。西凉府一失,整个河西走廊遂陷没于蒙古。由于斡札箦本人特殊的身份,使得这次投降的意义非同寻常。

《西夏书》卷2《斡札箦列传》载:“斡札箦,西夏宁州人,掌其国史。”②西夏国斡氏家族历代都在西夏国掌管国史。掌国史者,他本身就是一座活的国史资料库,对西夏国历史,他比别人知道的更多、更深、更细。史虽未载,但可以想见,职掌西夏国史的斡札箦,伴随着他的投降,必然会有大批的西夏图籍没入蒙古帝国的府库之中。这批图籍弥足珍贵,对西夏国意义重大。它们的流失,更由于斡札箦的降元,对西夏统治者打击沉重。也许就是在这样的打击之下,就在斡札箦出降的同年同月,西夏国在位四年、年仅46岁的第九代皇帝德旺“忧悸而死”。他的弟弟清平郡王的儿子目见被立为新主,这位临危受命的西夏末主,并未能挽救西夏王朝于将倾,西夏王朝的土崩瓦解,在蒙古铁骑的冲击之下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第二次聚书事件发生在斡札箦力屈投降的同一年。这年十一月,蒙古两路大军形成钳形攻势,围攻西夏陪都西平府灵州。西夏将士尽管顽强抗击,还是未能挡住蒙古铁骑的冲击,灵州城陷,废太子德任被俘后不屈被杀。在元朝的历史进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的耶律楚材,就参与了这次灵州大战。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死于蒙古乃马真后三年(1244),享年55岁。他出身于一个汉化了的契丹贵族家庭,从小博览群书,尤其精通经学、史学,并逐渐成长成一位很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耶律楚材仕元后,希望蒙古统治者能改变其惯用的尚武轻文的治国方略,改用儒家的讲求仁义的政治主张来治国,也就是希望蒙古统治者改武治为文治。耶律楚材把治国文臣比作是“治天下匠”,并以“治天下匠”自居,但他的主张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元文类》卷57宋子贞作《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载:“夏人常八斤者,以治弓见知,乃诧于公曰:‘本朝尚武,而明公欲以文进,不已左乎?’公曰:‘且治弓尚须弓匠,岂治天下不用治天下匠耶?’”西夏遗民常八斤因善于修造弓而受到成吉思汗的赏识,他本人对耶律楚材的儒生之见深感疑惑不解,在“本朝尚武”的情况下,耶律楚材却极力劝说统治者以文治国,这种儒生之见不是太过迂腐了吗?面对常八斤的“高见”,耶律楚材表现得相当冷静和自信,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并“斗胆”自封为“治天下匠”,灵州大战的表现,充分显示了他做为“治天下匠”所具有的远见卓识。《元朝名臣事略》卷5《中书耶律文正王传》载:“丙戌冬十一月,灵武下,诸将争掠子女财币,公独取书数部、大黄两驼而已。”1226年,西夏灵武城破,元朝将官一如既往地贪心女色、财物,耶律楚材独具慧眼,专力于两样事物的搜集,一样是西夏典籍,一样是药材大黄。耶律楚材搜求亡国之遗书的作法同汉相萧何有异曲同工之妙。《史记》卷53《萧何传》载:“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籍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图}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国书也。”萧何不取秦国金帛财物,独收其图书,为汉王刘邦一统天下立了头功。通过这些律令图籍,使刘邦对天下关塞险要、人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都能了如指掌,后来在楚汉相争中刘邦能料敌制胜,萧何功不可没。作为不同时代的政治家,耶律楚材本人也一定会从所搜集的西夏典籍中分析西夏亡国的历史,将其经验教训上奏元朝皇帝,力求让自己的建议对元朝统治者实施统治产生重要影响,至少可以让他们吸取西夏亡国的教训。

第三次聚书事件发生在1227年。灵州一战,西夏主力被歼。蒙古军遂扫荡西夏河东地区,从盐州川向中兴府推进,最后包围了中兴府。随后,西夏军民进行了半年的艰苦卓绝的中兴府保卫战。夏末主目见懦弱无能,全赖右丞相高良惠督率百官,日夜坚守。1227年4月,高良惠因积劳成疾而卒,被围半年的中兴府已是粮尽援绝,又遇到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疫病流行,军民大多患病,眼见江山不保,末主目见只得遣使乞降。《元史》卷1《太祖纪》载:“目见率文官李仲谔、武臣嵬名令公等奉图籍出降。”此次所献图籍,是夏主乞降时才最后献出,它们对西夏的重要意义不言自喻。作为一个与宋、辽、金、元相伴的封建割据王朝,1227年,在蒙古大军强大攻势下,终于停止其历史前进的脚步,定格在宋宝庆三年、金正大四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夏乾定四年。夏末主目见投降后不久,成吉思汗因病去世,为防止意外发生,蒙古秘不发丧。同年八月,对此事不了解的目见前往蒙古军营晋谒成吉思汗时,拖雷遵成吉思汗遗命,执杀目见,随后入中兴府,大肆屠战,将宫屋陵园付之一炬。党项羌族统治近200年的西夏王朝从此灭亡了。

分析上述三次事件可以看出,在西夏将亡的最后两年,西夏图籍也是命运多乖,两次是夏人被迫献上,一次是元人主动收集。西夏图籍没入元朝府库的方式虽有不同,但造成的客观结果都一样,即战火并未使西夏图籍散失殆尽,相当多数量的西夏图籍在西夏亡国后被元政府收存,这应该是不幸中的万幸。

二、三史《夏国传》的编修

西夏国,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灭亡了,被蒙元帝国灭亡了。按照封建社会的修史惯例,为西夏国修专史是元朝史官责无旁贷的。

西夏本有国史,史载,斡札箦即为掌国史者,有夏一代,斡氏世掌国史,其子弟中多知书者。仿唐设国史馆之制,西夏仁宗于天盛十三年(1161)春正月,立翰林学士院,以王佥、焦景颜等为学士,俾修《实录》。同年夏五月,仁孝命王佥等掌史事,纂修《李氏实录》。夏国文臣所作的国史及实录必是用蕃书即西夏文写就,到清末还有传本。据柯劭忞《西夏纪序》载,光绪七年(1881),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四川成都客居,他曾见到有人收藏数册西夏国史,王懿荣认为皆用梵字写就,柯劭忞指出非梵字,是西夏文,嘱咐王懿荣速去购买,但藏史人视之为鸿宝,不肯出售。此后该书的下落便成了不解之谜。西夏国亡,其图籍皆没于元,元人修西夏史可以说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料优势。

然而,元政府似乎并未打算给西夏国修专史,对于这个与自己一样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政权,元政府在修史时未给以足够的重视。元朝建立不久,即着手组织编写宋、辽、金三史。但因三国同时存在,究竟应以谁为正统,采用怎样的体例编写,朝廷内部意见不一。一派主张“以宋为世纪,辽、金为载记”,一派则坚持“以辽、金为北史,宋太祖至靖康为宋史,建炎以后为南宋史”。③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从而影响修史工作的进行。元顺帝时,脱脱任中书左丞相,主张宋、辽、金各为一史,独自成书,各与正统,各与其年号,并钦定修史义例。至正三年(1343)三月,元顺帝采纳脱脱的建议,诏修宋、辽、金三史,令脱脱为都总裁,主持修史。至正五年(1345)十月,三史即告完成,皆署脱脱等修。西夏国的存在,毕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元朝史官在《宋史》、《辽史》和《金史》中分别有两卷《夏国传》、一卷《西夏外纪》和一卷《西夏传》,算是对西夏历史作了总结。在作这样的总结时,元人参考了一些西夏文献,其中以汉文西夏文献为主。修《宋史·夏国传》时,明确提到的汉文西夏文献是宋人孙巽编著的《夏国枢要》。《宋史》卷486《夏国传论》曰:“今史所载追尊谥号、庙号、陵号,兼采《夏国枢要》等书,其与旧史有所抵牾,则阙疑以俟知者焉。”修《辽史·西夏外纪》未言史料来源,清人黄任恒撰《补辽史·艺文志·史部·载记类》著录有《夏国史》,这很可能是一部汉文西夏史书,辽时此书尚存,元人修夏国传时不知是否参考。

修《金史·西夏传》时,提及了一部重要的西夏史书《西夏世次》。《金史·夏国传赞》曰:“夏之立国旧矣,其臣罗世昌谱叙《世次》称,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旧姓为托跋氏。”《西夏世次》(又叫《西夏国谱》)是一部西夏人编修的西夏史籍,内容二十卷,以叙夏国帝王世次为主,很可能是一部汉文著作。《西夏书》卷3《罗世昌传》载:“罗世昌者,金承安二年、夏天庆四年(1197)八月官宣德郎,同武节大夫折移俊入贺天寿节。泰和八年,夏应天嘉定三年(1208)三月,以观文殿大学士同枢密使李元吉如金奏告。正大二年、夏乾定三年(1225)九月,金与夏国合议,定夏主称弟,各用本国年号。时世昌进官南院宣徽使,同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李仲谔、中书省左司郎中李绍膺聘于金。世昌尝述其国之谱叙世次,盖亦当时文臣也。”《西夏书事》卷42“宋正大二年、夏乾定三年冬十月”条载:“南院宣徽使罗世昌罢。世昌自奉使回,见金势日蹙,每言金援不足恃,劝德旺为自强计。及纳赤腊喝翔昆,力谏不从,遂乞休,三请方许之。世昌,世属银州乡里,已破,流寓龙州,知国且亡,谱《夏国世次》二十卷藏之。”《西夏世次》由于是夏人所编,其史料的可靠性要远胜他史,惜其不传于今。

元人修宋、辽、金三史夏国传,除参考当时官府所藏的汉文西夏史籍外,在袁桷的建议下,还发动所有编史人员访求散落民间的西夏史籍。袁桷,字伯长,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是宋、辽、金三史的重要编修人员之一。在其《清容居士集》卷41《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例事状》中,袁桷开列了一个书单,书单中罗列了他访求到的九部书的书名,明确记载西夏事的书有两部,即《赵元昊西夏事实》和《西夏事宜》。这两部西夏书历代公私目录均未见著录,作为修史书的重要参考文献,两书的内容或许已散入到三史夏国传中了。

三史夏国传,算是元朝史官对西夏国史的总结,但这个总结留下了遗憾实在太多了。

三、元朝史家的西夏史观

1227年,即宋宝庆三年、夏乾定四年,内忧外患集于一身的西夏国终于寿终正寝。西夏国史,若从唐末拓跋思恭建立夏州地方割据政权算起,其立国时间为347年左右(约881—1227),历时近三个半世纪;若从李元昊正式称帝算起,至末主目见被蒙古所灭,首尾有190年左右(1038—1227)历世近两个世纪。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封建政权,一个与宋、辽、金三朝并存的封建政权,一个立国时间比辽、金更久的政权,在元朝修史中竟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了。史家在述及此现象时作了种种推测,有人认为是蒙元统治者“灭其国而并灭其中”④,有人认为“西夏建国二百余年,文献无征,公私撰述,十不存一。良以元昊自制蕃书,摈汉文不用,简册流传,翻译不易,故典章制度,概从洇没”。⑤有人认为,这是脱脱持“正统偏安之见,特以辽金与蒙古同类,故不欲列于宋史载记,以为增高己族之步。至于西夏,则视为无足轻重,与当时之高丽同类并观”。⑥然而此几种推测,均不能成为元朝不修西夏专史的确论。从前述史实来看,元人灭夏是实,灭其史则缺乏文献佐证。相反,元人收集西夏史书则是有据可查,如斡札箦献城,如耶律楚材收集图籍,如李仲谔等献图籍。况入仕元朝的西夏遗臣中有位叫多尔济的,他是西夏国史家,手中不可能不掌有西夏史书。说“西夏用蕃书而不用汉文则典章制度概从洇没者”亦论说乏力。西夏国自制的蕃书西夏文是西夏建国初期,仿汉字字形而创制出来的文字,它在西夏国境内与汉字并存,西夏灭亡后,在西夏人流散的地区仍有使用,大约在元、明之际,至迟在明宣德以后,就再没有人使用了。但在有元一代并非无人认读,元朝收集了诸多的西夏图籍,不仅西夏人可以解读,就是当时许多元朝人如石天麟、察罕等,也是很精通其书其文。面对西夏图籍,从文献解读的角度看,根本不存在任何翻译理解上的困难。说脱脱持正统偏安之史观也难以让人信服。众所周知,十至十三世纪的中国,有两个三国鼎立时期,即北宋、辽、夏三国鼎立,南宋、金、夏三国鼎立,这一时期的中国历史,是由宋、辽、金、夏四国共同创造的。研究比较辽、金、西夏史,可以看出其惊人的相似性,辽、金、西夏同是草原部落少数民族之一,三朝都实行全民皆兵制,军队都擅长骑战;国家职官制度的建立均仿唐宋之制;儒学大量传入境内,并经过与蕃学的曲折反复的斗争,儒家思想最终都被接纳为统治思想;国内兴建学校,以儒学经典为研习的主要内容;选官制度上,实行开科取士的办法来选拔官吏。这一系列的现象表明,辽、金、西夏各朝人民,虽然民族不同,服饰各异,语言不同,但都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向前前进。就西夏而言,在对外关系上,虽然与宋、辽、金、元打打和和,和和打打,但它却从无要入主中原、一统天下的野心,相反,在其国势衰微之时,还兴儒学,尊孔子,弃自己的蕃礼而不用,慕中华之礼仪以图新。而辽、金、元不但建立了本族的政权,还有吞并天下之野心,故有辽胜宋、金胜辽,最后则是元灭金。人修史的角度看,辽、金、夏皆是已亡之国,特别是夏、金,更直接由元消灭。修史者能修金史、辽史,却不修夏史,用正统偏安之说难以自圆其说。若论偏安,辽是偏安,金亦是偏安,都未曾统一全中国,为何独厚辽、金而薄西夏呢?看来对于元人不修西夏专史的问题,传统的看法似乎都不具有绝对的说服力。那么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在此我们抛砖引玉,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般来说,封建王朝在编修史书时都有这样一个不便言明的目的在内,即采用不同体例,运用一切手法,把有利于统治者统治的事情,把有利于统治阶级尊严的事情记载下来,以便为新的官僚阶层借鉴。在这样一种目的的驱动下,中国封建史官对于历史遗产和记事写史,往往很注意其借鉴和垂训的作用,以史为鉴成了一个重要的史学传统。元顺帝编修宋、辽、金三史也秉承这样的原则,《辽史·修三史诏》中,元顺帝明确宣布:“这三国为圣朝所取制度、典章、治乱、兴亡之由,恐因岁久散失,合遴选文臣,分史置局,纂修成书,以见祖宗盛德得天下辽、金、宋三国之由,垂鉴后世,做一代盛典。”为确保三史的修纂按统治阶级的意志进行,顺帝任命了总裁官作其代言人,给总裁官以修纂大权,《辽史·修三史诏》中明言:“纂修期间,予夺议论,不无公私偏正,必须交总裁官质定是非,裁决可否。”

一旦政治开始关注史学,史家修史就不能不为政治所左右了。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史家往往以考论政治得失、劝善惩恶为己任,这就决定了他们修的史书中记录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现实中实实在在的政治和人事。但是,由于政治的介入史学,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史家的创造精神。由于不能得到国家政权的支持和认可,这些史家的修史计划往往搁浅。有些史家虽历经千辛万苦修成史书,最终也只能将它藏之名山、束之高阁。随着中国历史的演进,政治影响史家修史的力量越来越大。作为元朝的史家,面对西夏这样一个曾与宋、辽、金三朝相抗衡的封建政权,如何在史书中给它定位,他们着实大动了一番脑筋。

元人修西夏史时,手头有大量的原始资料可供选择。除了西夏人献上的典籍之外,尚有许多奏表、实录、函诰、律令等一并没入元朝官府。面对纷繁的史料,究竟如何取舍,是秉笔直书,还是曲笔回护?元朝史家在修西夏史时可谓奇招屡出。

首先在体例上,西夏被视为是偏安一隅的封建割据势力,在史书中的位置自然不能同正统王朝的位置相提并论,于是宋、辽、金三史中,有关西夏的史料在讲完了封建正统王朝的本纪、列传、表、志之后,被放置在各史最后“野蛮民族”史部分来讲述。然而,西夏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野蛮民族”,从十一世纪到十三世纪,它曾与宋、辽、金三国分庭鼎立达190年(1038—1227)之久,若从它“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夏州政权算起,历时更是长达347年(约881—1227)。在西夏全盛时期,其疆域方圆二万余里,东尽黄河,西界玉关,南有祁连,北控大漠。西夏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创造出了极富特色的区域性民族文化——西夏文化。这一切都是无法回避的,这一切,不是普通的“野蛮民族”能创造出来的。于是,在宋、辽、金三史的“野蛮民族史”部分,西夏又被放在了最先述及的位置上,而且篇幅均最长。

“摆正”位置之后,就要着手编写它的历史了。古来惟闻以直笔见诛,未闻以曲笔获罪。元朝史官在编修西夏史时,便大量运用曲笔,或者以实为虚,或者以是为非,或者虚美讳饰,或者任意褒贬。纵观宋、辽、金三史的西夏传部分,其史料内容均大同小异。偶有突出之处,也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风土人情,西夏史的真相,就这样被中国元朝的史学家们纂改得面目皆非了。

元朝是修西夏史的最佳时期,既有史料上的保证,又有人员上的保证,然而元朝史家修西夏史给中国修史留下的却是一个败笔,这一点值得让我们后人去深思。

注释:

①清吴广成《西夏书事》,龚世俊、胡玉冰等校证,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5月版。

②清周春《西夏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③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23,中国书店,1987年4月版。

④赵尔巽《西夏纪序》,罗矛昆校点,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

⑤柯劭忞《西夏纪序》,罗矛昆校点,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

关于夏天的文章范文8

1、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是出自《庄子集释》卷六下《庄子·外篇·秋水》的一句话。意思是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冬天的冰。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2、“井蛙“句是指“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后遂用“夏虫不可以语冰”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3、《资治通鉴晋纪五惠帝》中有以下故事,时天下荒馑,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 曰: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夏天的文章范文9

写景抒情散文是散文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同样具有散文的最大特点――形散神不散,把散文散珠碎玉般的内容串联起来的正是作者流泻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是理解文章的核心,我们在阅读写景抒情散文时,只有抓住这个核心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下面就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问题做一些探究。

一、抓住景物析特点

写景抒情散文的主体是景物,虽然不是文章的核心,但作者却把大量的笔墨用到了对景物的描写上。这些景物是作者抒情的载体,准确把握景物的特点,可以增加对作者所抒感的理解。把握景物的特点的关键是注意作者在行文中运用的修饰限制性的词语,找准这些词语成为把握景物特点的关键。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温晴”(温暖晴朗),使笔下的种种景物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的图景。

二、融情于景见立意

“一切景语皆情语。”大凡写景抒情散文都要采用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托物言志或象征等手法来含蓄、形象而具体地表情达意。常言道“画龙点睛”,唯有“点睛”方能出神,“画龙”之后才好“点睛”,而“画龙”的过程即是融情于景的过程,所以把握写景抒情散文的“立意”,需要紧扣“文眼”,认真赏析作者对景物细腻逼真的描写。特别是那些精彩的片段,需要细细品味,随着作者的思路层层推进,向纵深开掘,主要结合写作背景,全面归纳。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作者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为我们表现了“春”的美,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三、品读语言悟真情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阅读散文,特别是写景抒情散文,必须努力去发现、解析文中最能表达感情的词、句,去发掘“情”与“理”之间的联系。如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文,作者运用了拟人(“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拟物(“……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特别是多处比喻的运用,或描摹静态特征,如用“银盘”喻月,突出其圆而亮;或状写动态过程,如用“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比喻“浪峰上的霞光”特色,给人霞光随海浪摇曳、翻腾的流动美。这些贴切的比喻生动地再现了景物特征,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独有的钟情,使读者如临其境,体会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享受。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夏之雨

信 子

蒸沤的热浪,堆叠着,郁积着。潺潺的汗珠涌动着,翻滚着。黏糊的肌肤挣不脱薄衫的依附。雨,成了人们的渴盼与最爱。

一半的天,蓝得不带一丝犹疑,另一边的天际,却是尘烟滚滚,黑云片片,黑浓的云迅即卷漫开来,扑腾跌宕、漫漫溢溢。镶着金边,绣着蕾丝,只展现上苍诡谲的骤风,氤氲一场天地神奇。

乍然的雷闪里,雨,如支支银箭,带着雪亮的镞矢,疾射而下,狂暴猛戾地射向每一个角落。似乎,要把上苍的怒意倾泻净尽;似乎,要将人间的愤懑恣肆填平。于是,雨奔腾在柏油路面上,驰骋在朵朵伞花上。激迸的弦箭,弹射在一洼洼的水痕里,带着一朵朵半圆的气泡,奔向滔滔的街头。

荷,擎着碧翠伞盖,迎一场雨的婚礼。蛙,在荷畔鼓掌欢呼;蝈蝈的鸣叫,仿佛催唤着易害羞的荷,快快在短促的夏雨中,展露生命的精华。

雨停歇,荷香幽远,笼罩着一方水塘。盛妆的荷犹缀着浑圆的雨珠。天边的虹折射在雨珠上,幻化出不可思议的静谧、沁凉。

似乎,尘世里,唯有荷在的地方,才有清凉!

仿佛,夏之雨,只为迎娶荷而倾落!

雨骤然落,骤然歇,如梦般,掀起人的希望;却又在乍然休止后,重新点燃夏的火炬。于是,在希望、失望,兴奋、诅咒交替里,雨来了又去。人,在雨的戏弄中,无奈地苍老、消沉!

枝折花倾,窗破瓦掀。上苍以它的威猛、酷戾回报众生的贪得无厌。上苍以它的冷峻、残苛晓谕世人,四时有定,强求不得。

风,只在心静、身静时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风,只在无所欲、无所求时,才弥漫周身!浮泛的人生,遍布的枷锁,妄求夏之风,如何可得!

夏,热热烈烈地来,却也在西风的吹拂下,凄凄凉凉地去,留下的是孤寂的心、萧索的情,以及一声声无可奈何的叹惋。

叹惋人世仓促无常,叹惋红颜成白发!

不曾去思索,不曾去回顾,只沉湎在浪涌中,只浮泛在浪花里,一年年,红的是凤凰花,白的是少年头!

夏,年年来,年年去,而红尘依旧,炎凉依旧,而这人生,却再也不能重新走过!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0年第1期,有改动]

1.文中第一段突出了什么?

2.分析文章第三段画线句中“银箭”“疾射”的表达效果。

3.文章写雨中的“荷”与“蛙”有何用意?(用文中句子回答)

4.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对景象加以描写,抒发对夏的感受,做到景与情交融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风 雨

贾平凹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青。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一只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屈着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也不嗡叫,黑糊糊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乎在空中停止了,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

窄窄的巷道里,一张废纸,一会儿贴在东墙上,一会儿贴在西墙上,突然冲出墙头,立即不见了。有一只猫拼命地跑来,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几片瓦落下来,像树叶一样斜着飘,却突然就垂直落下,碎成一堆。

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了,再凸起来,猛地撩起一角,刷地揭开了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地凝固成一个锥形;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岸上的草窝里蹦跳。

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选自《贾平凹散文》)

1.本文作者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作者如此细腻地描绘风雨中的景物,有何作用?

关于夏天的文章范文10

1、纸条上写着晚上向天夜探督军府,要知夏三人配合。晚上,在众人的配合下,向终于见到了沈虎,两人推心置腹聊起了当年沈虎弑兄篡位的真相,沈虎终于承认是他的欲望驱使他杀死了向天的父亲。沈虎要向天为父报仇,向天却只是割断了沈虎的衣袍。向天说沈虎的一念之差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他这么做是要终结上一代的恩怨,沈虎坦诚终于可以放心地把知夏交托给他。

2、沈虎出殡当日,向天和迟瑞联手布下圈套,龙天泽中计,只能抓了凌雪和知夏逃亡。知夏被掉在悬崖上,龙天泽已经丧心病狂,他要向天迟瑞徒手对付一百名自己的死忠。众人在悬崖上大战,龙天泽割断绳子,向天为救知夏,只能用牙咬住绳子,龙天泽要杀向天,凌雪关键时刻一枪打死了龙天泽。

3、悬崖上,迟瑞拉着向天,向天拽着知夏的绳子,知夏不忍向天迟瑞为了救自己而牺牲,毅然解脱绳索,落入深渊。

4、五年后,迟瑞成了新任督军。向天五年来一直在寻找知夏的下落,却一无所获。悬崖上,向天痴痴地等待着知夏的出现……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夏天的文章范文11

关键词:夏志清;小说史;道德观;沈从文研究

在《小说史》开篇第一章夏直指中国现代小说的缺点是在局限于当时流行的意识形态,不便从事于道德问题的探讨。在中译本序夏直言:“二十世纪西洋小说大师——普鲁斯特、托马斯曼、乔伊斯、福克纳等——我都已每人读过一些,再读五四时期的小说,实在觉得他们大半写得太浅露了。那些小说家技巧幼稚且不说,看人看事也不够深入,没有对人心作深一层的发掘。这不仅是心理描写细致不细致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小说家在描绘一个人间现象时,没有提供比较深刻的、具有道德意味的了解”[1]。

在《小说史》的结论里,他推荐张爱玲、张天翼、钱钟书、沈从文四人,因为他们的作品显现“特有的性格和对道德问题的热情,创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夏志清在对这些作家的论评中,独辟蹊径,从人道主义、宗教意识、道德视景等视角来评价这些作家的作品。强调文学形式内涵道德意涵,提倡人的文学,展现强烈的道德警醒,构建起了夏志清的文学理想。夏志清独到的评审眼光使《小说史》闪烁着人道主义关怀的光芒。由于篇幅问题,我们在此主要探讨夏对沈从文的评论。

夏志清先生对沈从文作品的解读,《小说史》共有十九章。夏志清在《小说史》中独辟 20 页的专章的篇幅,对沈从文创作的思想艺术进全面具体、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阐析。他更将沈从文与华兹华斯、叶芝、福克纳等文学大家相提并论,“沈从文的田园气息,在道德意识来讲,其对现代人处境关注之情,是与华兹华斯、叶芝和福克纳等西方作家一样迫切的”。

夏志清从宏观上重新对沈从文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定位其在文学史的地位,其影响深远。沈从文确是在夏志清的对其的发掘后进入读者的眼球。在《亚洲周刊》评选“20 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中,沈从文的《边城》位于中文小说第二强,沈跻身一流作家,我们不得不钦服夏志清敏锐前瞻的艺术眼力。 夏志清主要对沈从文及其作品进行了“评审”:从道德的角度分析了沈从文作品对于人性的呼唤和赞美,肯定了其对现代人生存处境的深层关怀。[2]

在《小说史》第八章沈从文的论述中,夏开门见山点评了沈《凤子》第十章的一段话,“这一段话,若拿来当一个现代中国作家的‘宗教观’来看,虽嫌天真,但其中自有其智慧,与当时的功利唯物主义思想,恰成一强烈的对照”。在这方面,夏认为沈的创作目标与叶芝是相仿的:“他们都强调,在唯物主义的文化笼罩下,人类得跟神和自然保持一种协调和谐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们保全做人的原始血性和骄傲,不流于贪婪与奸诈”。“他(沈从文)对古旧中国之信仰,态度之虔诚,在他同期作家中再也找不出第二个。”[3]夏志清极力推崇沈从文与当时主流现代意识形态,迥然相异的思想特质,激赏沈从文对返璞归真的道教纯朴生活的向往,对“优美、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皈依。

夏志清之前,国内学界大都认为沈是和平主义者,长于以描述中国乡土的抒情境界。而夏认为沈的作品中有强烈的道德热情,这道德热情并未限制沈对艺术的琢磨。用夏的话来说:沈从文显示出“这世界,尽管怎样堕落,怎样丑恶,却是他写作取材的唯一世界:除非我们留心到他用讽刺的手法表露出来的愤怒、他对情感和心智轻佻不负责任态度的憎恨,否则我们不会欣赏到小说牧歌性的一面”。[4]

夏认为沈有些作品可以成为“牧歌”型的。但是纵观其小说文体,我们看到沈的小说对社会全景几乎都有描述,而且其中对当时形势的分析也体现了沈认识社会时况深入而透彻。在沈的小说叙述语方面,夏志清注意到沈从文的小说受到佛家故事影响:“静侯天机,物我同心”的“田园视景”。以及供奉在“希腊小庙”中的美好人性等,都体现出他对文学与宗教相关问题的关注。[5]1931年秋,沈赴青岛大学任教。佛家思想就是这一时期大规模地有机地融人他的作品,对生命的原生态进行了归纳。小说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最具宗教意识的作品之一。《月下小景》一共收集了九个短篇,全取自佛经,他在《〈月下小景〉题记》中说:“这只是些故事,除《月下小景》外,全部分皆出自《法苑珠林》所引诸经。沈从文精研过《圣经》和佛经,所以他的作品中渗透了宗教意识,而这种宗教意识是他无意识的渗透,宗教意识已经进入到他的世界观。

夏志清认为沈对人生一般的看法首先是“人类若要追求更高的美德,非得保留如动物一样的原始纯良不可”。而能够表达中国道家那种纯真与自然力量的,当属《萧萧》。夏志清从萧萧的身世,想到福克纳的小说 《八月之光》 的利娜·格洛芙:“两人同是给帮工了的农村女,是两人人格之完整,却丝毫未受侵害。”夏志清认为,“沈从文与福克纳对人性这方面的纯真,感到相同的兴趣 (并且常以社会上各种荒谬的或残忍的道德标准来考验它) 不会是一件偶然的事。他们两人都认为,对土地和对小人物的忠诚,是一切更大更难达致的美德,如慈悲心、豪情和勇气等的基础”。[6]像萧萧这样的女孩子,纯洁无邪,对人无戒心。《三三》中题目同名的女主角和《边城》中的翠翠便也如此。

夏志清指出沈从文创作的另一种现代性,他认为“沈从文对人类纯真的情感与完整人格的肯定,无疑是对自满自大、轻率浮躁的中国社会的一种极有价值的批评,这种冷静明智的看法,不但用于浑朴的农村社会适当,而且用于懒散的、懦弱的、追求着虚假价值的,与土地人情断绝了关系的现代人,也很适宜。”[7]沈从文从保守、落后的地域文化角度介入到主流意识形态对话之中去,似乎与当时中国社会激进的现代性浪潮背道而驰。事实上他是通过另一种方式对现代性作出反思,对城市商业文明进行批判。他主张的人生形式是“优美的、不悖乎人性的”,恰契合现代性对人生存的关照要求相。这种人生形式是对容易滋生“自满自大、轻率浮躁”、以工具理性为特征的中国的现代性的反拨与纠正。

沈从文的小说《萧萧》中也体现了他的宗教观。夏分析了《萧萧》,并指出沈从文笔下这一类小说,集中点都是在蒙昧而不觉悟的下层人民内心世界中挖掘其纯朴的天性、善良的心地、坚韧的生活毅力与逆来顺受自得其乐的处世态度。他认为《萧萧》这部小说没有粗暴地抨击封建愚昧的道德对萧萧的残忍,而是突出了社会上各种荒谬的或残忍的道德标准考验下的人性之纯真。正由此沈从文被认为是“对古旧中国之信仰,态度之虔诚,在他同期作家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沈从文能够做到直面现代人已被现代文明包围并渐渐丧失自己原来本性的困境,并且还“对此信心不减。而且还能在这种落后的甚至怪诞的生活方式下,找到赋予我们生命力量的人类淳朴纯真的感情来。”[8]

关于夏天的文章范文12

(编 者)

这一日,终于撂下扇子。来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风,忽吹得我衣袂飞举,并从袖口和裤管钻进来,把周身溜溜地抚动。我惊讶地看着阳光下依旧夺目的风景,不明白数日前那个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去了。

四季是来自于宇宙最大的拍节。在每一个拍节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都依从着这一拍节,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生命百岁的漫漫人生。然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吗?

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这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后来亲历挨斗、挨整、写检查;我劝慰和宽解他,怕他自杀,替他写检查――那是我最初写作的内容之一。这时候父亲那种强大感便不复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

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所获与初始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这该怎么想?

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

在维瓦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动,胜过春之勃发、秋之灿烂、冬之静穆。友人说“夏”的一章,极尽华丽之美。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夏的苦涩与艰辛,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友人说,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点点头,并告诉他我的音乐体验。音乐的最高境界是超越听觉:不只是它给你,更是你给它。

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心境昂然。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

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