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风民俗的作文

民风民俗的作文

时间:2023-05-30 10:35:22

民风民俗的作文

民风民俗的作文范文1

[关键词] 当代文学;创作风格;平民化;风格化;英雄主义倾向

当前,我国的文学创作在国外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后新时期的写作中,人们完全的颠覆传统写作中的英雄主义倾向,更加推崇平民化和风俗化的创作风格。目前,“反崇高、反英雄”已经成为了后新时期指导文学创作的两面重要旗帜。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全面的了解现象背后的成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把握这一创作风格的发展趋势,更好的推动我国文学事业的进步。

一、文学创作平民化和风俗化的产生背景

目前,导致文学创作趋于平民化和风俗化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就是“网络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的打来”以及“商品浪潮对传统的价值体系的影响”。当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为紧密,空间也不再是阻碍人们沟通的障碍了,这样的情况表面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知识也代替了原有的能源和资本成为了新的财富资产;劳动力也有原有的体力型劳动力转变成了智力型劳动力,由此可见,信息具有着十分特殊的经济属性。此外,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文学作品渐渐的放下了所承载的民族使命,转而以面向大众为出发点,通过先进技术像大众进行传播,这样的情况加快了文学作品的商品化进程,促使其创作呈现平民化和风格化。

二、文学平民化、风俗化对传统写作风格的影响

当前,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来备受推崇的终极目标、崇高的理想等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经济、享受和消费等反崇高、反英雄的价值取向正在逐步走向文学创作的中心。王朔笔下的顽主就是其完美的例证:顽主们嘲笑崇高、社会、道德、伦理以及一切理性文明下的等级秩序。

对于生活来讲,其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它既丰富多彩又平淡庸俗,这是展现平民意识的一个方面,它既完整的展现在作者身上,同时在其所体验的全部的人生和事物中也有着十分明显的体现。归根结底的来看,在人类世界中存在的所有人和事,都是人们眼中的事物,人生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在时间这条河流中留下的一条条的印记。

三、因反英雄与反崇高的意识而导致的不确定性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平民化写作正在慢慢的瓦解崇高理想和英雄主义的价值体系。当这些价值体系被全部瓦解后,所有的文学创作都将会走向不确定,即:作品将不会在有确定的主体、情节甚至是人物。例如《相会在K市》,尽管作者李晓用十分精彩的语句向大家展示了一位年轻诗人生命中最灿烂的片段,但是作者也曾这样说过:像大多数的文学报告那样,没有趁手的材料时运用了我的思维。一位读者在寄给作者的信中这样说道:我必须要向你提出,你的这篇文章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原则性的事实错误。由此可见反英雄和反崇高的创作意识能够导致作品缺乏确定的主体、情节和人物。

四、当代文学的平民化和风俗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平民化和风俗化创作意识改变了当代文学的写作内容和形式,使其呈现追求个性化、边缘化以及平凡化的特点。我国的著名作家林白曾说:与我个人来讲,个人化写作是以我个人的体验和记忆为基础,个人化写作能够将受压抑的记忆中的集体叙事视为禁忌的个人经历释放出来,我可以看到他们在天上飞来飞去,他们的身影在政治、国家等集体的话语中显得十分陌生,然而正是这种陌生使他们具有了独特性。平民化的写作是生命的一种涌动,是个人的记忆、感觉以及心灵和身体的飞翔,在这样的飞翔中,人们获得了真正的解放。但是,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下,还是很多问题必须要解决。

1、批判现实

当前,商品化的发展,利益、经济等的分量也在不断的加重,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民众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生活环境却不容乐观。基于这样的情况,当代的文学作品就必须要反映现实生活中普通民众的问题,这是写作的趋向。例如鬼子的《被雨淋湿的河》:陈村育有两个孩子,女儿去城里当了小姐,儿子因功课较差不得不去城里打工,因不堪虐待而杀掉了采石场老板。回家后因发现教育局长的违法行为而煽动全县教师罢课,揭发了教育局长的罪行,最后被局长的外甥谋杀。在这部小说中,我们所感受到的并不单单是心房的颤悸和声音的惨烈,还有对造成一悲剧的原因的思考。

2、关注成长

文学创作的平民化、风格化发展必要加强对成长的关注。近几年中,有很多关注孩子成长的作品,例如李傻傻的《红x》等。对于当代的文学创作来说,其平民化和风格化的创作趋势决定了其必须要关注青少年的成长。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看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引导孩子解决问题,使其能够良好的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雄主义、精英意识与平民化和风俗化在经过激烈的论中后,两者在某种程度之上实现了融合,呈现出互补的关系:英雄主义、精英意识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平民化的写作则能够使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独特和丰富。这样的情况,使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变得更加鲜活,发人反思。

参考文献:

民风民俗的作文范文2

壮族的民风民俗

壮族人民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壮族的建筑、服饰、节日还有那著名的山歌,都彰显了壮族人民的勤劳善良。

先看看壮族人民的建筑吧!他们的房子依山靠水。原因是:壮族人民喜爱大自然,喜欢与大自然和大自然里的生灵一起生活。壮族人民的房子是由木头搭建而成的。一楼是养生出的,二楼以上住人。

壮族人民的服饰是五花八门、色彩斑斓的。虽然壮族男子的服饰和汉族男子的服饰差不多,但壮族女子服饰和汉族女子的服饰相比就是天壤之别了。壮族人民勤劳善良,特别是女子。在壮族女子缝织衣服时同时也会绣上各种各样的图案。有鸟兽;有鲜花;还有许多具有没号予以的图案……壮族女子的服饰上除了精致的图案外还会有各种缤纷的色彩。他们的头饰也很精美别致,也有许许多多雕刻上去的图案。壮族女子整套服饰上的色彩混起来都比彩虹没美呢!

壮族有一个最著名的节日,那就是在农历三月初三的“歌墟节”,在“歌墟节”那天,每个村子都会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村口,几乎全村人都在那迎接外村人,并接受他们的挑战。挑战什么呢?当人事唱山歌啦。台上的人唱山歌的时候,台下的人也会跟着唱两句给自己村里人助威。这些比赛时为了增进各个村子之间的友情,这也验证了那句话:“友情第一,比赛第二”。这也是壮族人民的品质之一。壮族人民为什么可以吧山歌唱得那么好呢?请接着听我介绍。

其实,在生活中,壮族人民也在一边唱山歌。在壮乡,壮族人民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即兴创作一首山歌。也就是说,壮族人民在生活中已经能够达到一个代言的地步了。在田野里,可以听见他们的歌声,在两个山头间也可以听到,甚至在他们自己家里有时候也会听到他们用山歌对话。壮乡人民凭着心情也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那歌声同时也表达了当时唱歌的人的心情,如果他的朋友听到了,也会用山歌与他交谈。

壮族真是一个豁达乐观,勤劳善良的民族啊!

北湖路小学六(2)班钱麟元

指导教师:李萌

民风民俗的作文范文3

关键词:风俗 文化功能 民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地域辽阔的文明古国。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民风民俗,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风俗的影响。

此外,风俗的自产生以来就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有着众多共同的特性和内容。所谓“民俗者,风俗也”。我们可以将已有的民俗研究成果应用到风俗的研究上来。本文便是运用此方法来对风俗的文化功能进行探讨。

一、 风俗的定义

风俗是我国一个古老而重要的文化概念,自其产生之日起便与我们有着密切联系,并且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有着独特的起源,发展与传承历史。

“风俗”“民风”等词最早见于《礼记。王制》:“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此外,《诗经》《管子》等文献也有许多记载有关风俗的记载。至汉代,“风俗”一词则已普遍使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关风俗的文史资料,如《史记。货殖列传》、《汉书。食货志》、《风俗通义》等。这些资料不但记录了当时的风俗,而且对风俗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讨,使得风俗的研究进一步发展。汉代以后,我国有关风俗的著作更是不断出现,如《岁时广计》、《东京梦梁录》、《清嘉录》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风俗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密切联系的,风俗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进行文化规范的作用。综合中国古代的风俗观,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学者对风俗有两个典型的概念:一是如《周礼》所说:“俗者习也,上所化曰风,下所习曰俗”;一是如《风俗通义》所说,:“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风俗的这两种解释都有其合理之处,他们 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风俗的特点。前者主要从文治教化的角度出发,是就风俗形成的社会动力而言;而后者则主要是从自然和 社会两个方面对风俗的产生作出解释,认为风俗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在近代社会,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风俗的内涵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近代学人对风俗的研究也更为关注。1910年张采亮写成中国第一部风俗史――《中国风俗史》,它以风俗为线索,将政治文化,典章制度,文人风气,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融为一体,以历时的角度,建构中国通史,体现出中国固有风俗概念在接受西学的影响后,发生的独特变化。1922年胡朴安著《中华全国风俗志》,他通过对中华各地风俗的详细记载,既突出了我国风俗的整体性,体现出风俗中的国家意识,又显示出了我国各地风俗鲜明的个性特征。1923年北京大学成立的“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也在旨趣中写到:“风俗为人类遗传性与习惯性之表现,可以觇民族文化程度之高下;间接即为研究文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之良好材料。”

而现在,我国对风俗的定义则主要集中在各类学术著作以及各类辞典中,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辞海》为代表,说:“风俗:历代相传积久成习的风尚、习俗”;另一种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代表,说:“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

简而言之,风俗是在一定的社会共体中,人们普遍公认的,积久成习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文化传承,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二、风俗的特征

风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这些征主要表现在:

(一)风俗具有社会性

风俗的产生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结果,是得到特定群体认可、接受和传承的文化事象。任何单个人社会行为是不能称为风俗的,只有当这种行为得到其所处社会群体的认可和接受,它才能成为一种风俗。风俗的社会性也可理解为群众性。

(二)风俗具有地域性和多样性

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风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必然深受地域的影响。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便是对风俗地域性的形象说明。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风俗。例如,我国南方和北方民族的居住习俗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另外,我国的风俗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地区,民族有不同的风俗,甚至同一地区,民族也有不同的风俗。风俗的地域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风俗的多样性。

(三)风俗具有传承性和可变性

风俗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承,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连续体。同时,风俗还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改变。然而,由于风俗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相联系的,所以风俗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变异。“时异俗易”“移风易俗”等词就体现出风俗的这种可变性。总之,风俗是在传承与变异的统一体中不断发展的。

三、 风俗的文化功能

关于文化的功能,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文化根本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求而存在。”风俗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领域,充分认识并把握它的文化功能,才能有助于它的传承和发展,才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增强我国文化的活力,从而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具体来说,风俗具有以下的文化功能:

(一)风俗具有塑造共同的民族心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功能

风俗具有社会性,任何一种风俗事象都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习俗。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和他所要遵循的礼仪等,只有与社会习俗相结合,社会才会给予承认,才能融入到社会的风俗之中。由此可见风俗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文化,它是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个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与民族精神。另外,由于风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得它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不断强化每一个国民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我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强调“精忠报国”,教育子孙后代要热爱祖国,珍惜家人。顾元明先生也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

另外,风俗总是和一定的社会群体相联系的。因受同一种风俗观的影响,这些社会群体便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民族观。因此,像春节、端午节等对全国都有影响的风俗则更容易使中华民族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风俗具有教育规范功能

风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传统,它有着教育大众,规范人们行为的双重功能。它的这种功能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例如,一个人出生以后便要接受“诞生仪礼”,成年后则要经历“成人仪礼”,紧接着又要经历“婚姻仪礼”,人死后则又有“丧葬仪礼”。此外,在人的一生中,他还会受服饰风俗,岁时风俗,村落风俗等的规范和影响,从而不断实现人的“社会化”。因此,我们认为风俗既塑造和影响我们的人格,同时又规范我们的行为。风俗的教化规范功能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互为补充,对人的成长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风俗具有历史功能

风俗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创造和积累,是活的社会“化石”,它记载着人类社会传承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功能。其次,风俗本身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出各个时代的时代特征。例如,我国历史上很多有关记载风俗的著作在今天已经成为研究各个朝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另外,对于那些依靠口头传承的社会风俗,其历史功能更是体现的突出。例如,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创世纪》以及各类神话叙事诗不仅反映出这些民族的原始宗教观,而且还记叙了这些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至今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四)风俗具有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

通对风俗事象的考察研究,我们对特定时代和特定领域里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意识,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及其文化心理将会有更深的理解。风俗作为一种特色的文化事象,其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是十分突出的。例如,我们通过传唱各种民谣则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再如,我们通过写春联,画年画则可以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可以感受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心理。由此可见,风俗是我们认识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五)风俗具有娱乐功能

风俗既是人民物质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的娱乐活动,从而达到放松消遣,愉悦身心的目的。风俗的这种娱乐功能又以节日风俗和竞技风俗表现的最为明显。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等。另外,风俗的这种娱乐功能也使得其生命力更强,影响更大。至今天,很多少数民族的风俗正是因为其娱乐功能才逐渐走入大家的视线,为大家所熟知。

总之,风俗的内容和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同样,风俗的文化功能也是多方面的。通过对风俗文化功能的深入探讨,我们进一步发现了风俗的巨大作用与价值,也发现了风俗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待风俗,我们应采用辩证的观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面对传统风俗不断消失的现状,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使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从而使风俗的文化功能得以继续正常发挥,使我们及我们的子孙能在良好的风俗中健康成长,快乐生活,使我国的文化更加和谐而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徐杰舜.汉族风俗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陶立.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5]胡坤生.社会风俗三百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萧放.“风俗”论考.《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论文集》2003

[7]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8]苏蔓;李美娟.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9]尹伊君;王国武.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学术交流》.2009

[10]王晓葵. “风俗”概念的近代嬗变.《文化遗产》.2010

民风民俗的作文范文4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内涵深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当前形势下,地方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旅游业。有效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必须要能够基于民俗文化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要能够探索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开发之路,能够通过旅游弘扬民俗文化,通过民俗文化的融入,有效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旅游产业开发效益,这对于宣传我国的民俗文化,发展发展地方经济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对民俗旅游的认识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方去,观赏其他地方的民俗事物,以民俗事物为依托进行产品开发而发展起来的文化旅游活动。民俗旅游和自然风关旅游,名胜古迹旅游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意义,是具有特色旅游项目。在在当今形势下,民俗旅游也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民俗旅游的项目资源是地方文化,旅游地的局面通过出售自己的民族文化的方式,吸引顾客,获得经济利益。民俗旅游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旅游者到民俗旅游地主要是为了感悟民俗风险,体验民风民俗,从而获得一种审美体验与感悟。民俗旅游的开展必须要能够开发自己的民俗旅游产品,个地区根据地区文化的不同,可以从自己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民族特色的多方面开发旅游产品。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好坏,直接受到当地民俗态度的豪华,民族素质的高低的影响,也就是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者是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为载体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而吸引游客体验地方文化的旅游活动,民俗旅游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够满足很多游客猎奇的心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二、开发民俗旅游的价值与意义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资产,其开发价值和意义是伟大的。具体而言,民俗旅游的开发价值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俗旅游的开发能够发扬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各种民族的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等等,这些都是民俗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具有纯真质朴的特点,既是民俗产物,也是艺术珍品,这种民俗资源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开展民俗旅游文化游客能够在观赏体验这种民俗资源的基础上,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能够将这种民俗文化带出去,是我国的民俗文化得到发扬。

(二)民俗旅游文化能够满足游客的娱乐需要。从游客角度上讲,他们参与旅游活动是为了娱乐,为了的放松娱乐,而开展民俗旅游正好可以满足游客进行身体上和精神上娱乐的需要。比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的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民俗旅游活动,这种活动娱乐性加强,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有效了解这个地方的民族文化,并且可以在这种民俗活动中进行有效的互动,满足游客娱乐的心理需要。

(三)民俗旅游文化能够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民俗旅游是以民俗文化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这种民俗文化世代相传,具有丰富的内涵,有效地传承了民族感情。在民俗旅游过程中,游客可以从发参与体验各种活动,可以真切地感悟到不同地区的民风民情,感悟民族文化,这种旅游活动,可以满足游客更高层次上的精神需求。

(四)民俗旅游能够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

民俗旅游活动场所大多在较为封闭落后的地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理想,人们生活贫困,信息流通不畅。而开展民俗旅游活动,利用地方文化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具有很强地域特点,这些旅游产品是很有新意的,能够满足游客猎奇的心理需要,因此,地方旅游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另外,一个地区的民俗旅游发展的好,可以为地区人民创作出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围绕游客需要,可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为游客提供方便,这样,地区人民就可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多的发家致富的机会,因此,民俗旅游对地区经济发展,对地方人民创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民俗旅游开发能够满足游客不同层面的需求,同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促进。但如果开发不当,会对民俗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甚至破坏地方民俗文文化。具体而言,在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民俗文化同化现象。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对地方民俗文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地方民俗文化可能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一种文化模仿现象,这样,会影响到民俗文化的本质,影响到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导致民俗文化庸俗化现象。民俗文化旅游之所以能发展起来,主要是其民俗文化具有神秘性,淳朴性和高雅性的特点,参与旅游的人,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观光旅游,了解参与少数民族的风俗民情,开阔眼界,感悟纯真的美。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会出现对淳朴民族风情的错读和歪曲,导致民俗文化出现庸俗化情况,这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很不利的。

(三)民俗文化商品化现象。目前,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俗文化的情况是很严重的,这种手段,能够有效刺激游客,增加民俗旅游的经济效益,但其致命弱点是,民俗文化的商品化后,民俗文化原有的精神内涵就散失了,这样,民俗文化之传承与发展的本质就失去了。

(四)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仿情况严重,缺乏新意。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都有非常独特的民俗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素来都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这说明我国民族地区的民风民俗是存在差别的,地区民俗旅游要能在这种差别的基础上研发自己的民俗旅游产品。但在实际过程中,很多民族地区在旅游产品开发上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民俗旅游产品内容和形式都很类似,这种盲目模仿现象严重阻碍了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策略

旅游产业在发展挖掘民俗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起经济利益,同时还要重视民风民俗的保护,能够对民俗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的保护,这样,才能使民俗旅游成为旅游业的一大亮点,才能保证民俗特色旅游之路能够长久走下去。具体而言,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策略如下:

(一)加大民俗旅游的宣传活动

民俗旅游的发展,必须要加强宣传活动。因为,民俗旅游资源大多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要能够使这些资源发挥作用,吸引到游客,必须要进行宣传活动,没有宣传,民俗旅游很难真正的火起来。因此,地方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宣传本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地方旅游单位要能够根据市场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要能够成立民俗旅游开发专家组,对市场进行分析,通过多种途径,对地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地方民俗特色旅游文化的影响力,保障民俗旅游的有效发展。

(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俗旅游是以民俗文化开发为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这种民俗文化资源是稀少的,是宝贵的,如果过分开发,不进行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这种民俗文化资源就会枯竭甚至会消失,因此,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资源的保护,要能够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组织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制定民俗文化、环境包括策略,能够把民俗文化与经济发展,文化保护,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进行民俗旅游的开发。另外,要能够积极做好游客思想教育工作,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宣传,是游客能够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的思想意识。另外,要引导民族地区人们辩证地看待自己的民族文化,引导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他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庸俗化或者是异化的情况发生。

(三)因地制宜地进行民俗旅游产品开发

我国地域广泛,民族众多,民俗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如何使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发挥作用,能够招来游客,是民俗旅游开发者需要积极研究的问题。民俗旅游开发要研究地方民俗文化特点,制定民族旅游资源开发计划,对民族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利用,对原有民俗旅游资源加强保护与建设,同时,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在产品开发中,要能够从地方资源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地方民俗旅游资源的优势,进行产品开发。比如,一些地方的建筑很有特点,就可以围绕建筑进行民俗资源的开发,进行产品设置,再比如,一些地方的民族服饰或者是饰品、歌舞等具有特色,就可围绕这些进行产品的开发,要能够扬长避短地进行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够通过产品把一些淳朴的,文明的,能够表现地方民主风情,积极的正面思想和精神展示给游客,满足游客精神方面的需求。

(四)把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及民俗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旅游开发

民俗旅游活动活动场所是灵活的,作为旅游活动的策划者,可以在本地区开展民俗旅游活动,同时,还可也把民俗旅游活动进行挪移,把民俗旅游活动,移动到具有绮丽自然风光的地方或者是移动到一些旅游城市。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域,有很多民风民俗是颇具吸引力的,民俗活动也是非常多的。因此,进行民俗旅游开发是很有资源的,如何提升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相关旅游开发者要能够把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进行结合,有效地提升民俗旅游的吸引力,可以将具有特色的民俗旅游活动放在著名的自然风景区,或者是放在名胜古迹之所,甚至可以移到国外的一些地方,开发固定或者是流动性的民俗旅项目,这样,才能有效满足顾客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才能使民俗文化与自然丰谷和文物古迹相得益彰,有效提升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升民俗旅游的影响力。

(五)通过立法保护民俗旅游资源

目前,我国针对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物、民族乐器等大部分民族文化资源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包括,但还有很多民族文化资源没有制定专门法律制度进行保护,这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民族旅游过程中,如果民族旅游产品开发不当,或者是地区为了赢得短暂的经济效率,不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就会对民族文化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甚至使民族文化发生变质。因此,通过立法保护民族旅游资源,保护民族文化是很重要的。

民风民俗的作文范文5

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作用

民俗文化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各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其在旅游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能促进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与了解;让人们获得有别于惯常的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体验朴实而富有新鲜感的带有强烈地域特点的民俗生活情趣。

人类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由于其特定地域条件的影响与制约,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在我国古代就有“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之说。居住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人们,在闲暇、交往等生活的结构、范围和对象都会不同,这些对人类的各种行为包括旅游活动产生诸多影响。

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使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每个民族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不同的语言、文字、艺术、道德、风俗习惯,构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成为发展民族旅游的潜力之所在。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从广意来讲,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旅游作为一种跨时空的消费活动,它的广泛出现是经济发展驱使的结果,但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更需要内在的动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讲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类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之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所以说旅游活动更是文化驱使的结果。

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畴。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文化作为人类劳动和智慧创造的结晶,贯穿着人类的发展和演化的整个过程,从而构成了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及其内涵。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现象,极大地扩充了旅游的文化含量。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才可能亲身体验和触摸到旅游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事项,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的方式、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未来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也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能把握好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

三峡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三峡民俗文化旅游被重视。以有着中国百家民俗文化村,又称之为梦里老家的车溪为例,该游览区位于宜昌城区江南的土城乡,距市区十八公里,总面积18.64平方公里,由十大景区组成(石仙谷、巴楚故土园、三峡民俗村、农家博物馆、水车博物馆、旧址馆、天龙云窟、奇石馆、风洞、忘忧谷)。游客抵车溪后,观石仙谷瀑布,游巴楚故土园,观北宋造纸作坊、土陶作坊、酿酒作坊,到腊梅峡欣赏土家歌舞和皮影戏表演,参观“中国第一家农家博物馆”、“中国第一家水车博物馆”及三峡地区最大的奇石馆,赴天龙云窟,赏地质奇观――莲花洞,,然后乘车返回宜昌市区。一系列的观光游览活动深受游客喜爱,车溪土家族自治村村民表演的土家民俗节目,演出每天不下五六场。作为省级扶贫重点村,车溪在几年前引进旅游开发,办起了土家族民俗文化村。使车溪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峡谷,一跃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原来只靠种田为生的农民现在也办起了饭庄,做起了工艺品,当上了演员,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它是一个以挖掘土家民俗文化而成功的主题公园。

车溪的旅游特点可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主题定位(梦里老家);两大自然奇观(地质奇观、植物奇观);三种文化特质(民俗歌舞欣欣赏、农耕稼作展示、古代作坊表演);四种旅游特质(休闲体验游、民俗风情游、科普考察游、猎奇探险游)。这一些活动使游人离开了城市的喧嚣,忘却工作的烦恼,一头扎进车溪的青山绿水之间,真切地感受生命与自然亲近的意义,体味“重拾野趣,返朴归真”的无穷乐趣。车溪民俗风景区是湖北三峡地区唯一的民俗旅游区,因为充分利用了三峡民俗风情,把土家民俗文化特色与旅游品牌的创建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加大宣传力度,抓好组织和管理工作,依靠自身的不断发展,创出了品牌,办出了特色,办出了综合效益。

民俗文化被庸俗化。民俗旅游魅力无穷,并非说明民俗旅游资源就可以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地开发。民俗旅游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在于其深厚文化内涵,而不是那种随意照搬、盲目建设、重经济轻文化。如在三峡有些景区,对外宣称引进某民俗表演团体,以民俗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庸俗化表演。而且还有用封建迷信、甚至恐怖的东西来招揽游客,最终也落得个“门前冷落车马稀”。民俗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社教,即是正统教育之外的社会民俗教育。民俗节庆仪式的活动是利用节庆的民俗唤起民心向背,达成一种团结友爱的社会风尚,昌启民族精神文明。

三峡民俗文化旅游仍处于浅层次的开发。三峡民俗文化旅游没能充分体现三峡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没发掘其文化内涵,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仍处在浅层次的开发阶段。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民俗旅游项目有庸俗化,艺术化,舞台化的趋向,以至一些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也被一一退化;开发重点不突出,民俗旅游品雷同化,降低了民俗风情的纯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保持三峡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以及先进文化的合理渗透,是使三峡民俗文化的生命力得以保持的关键所在。必须科学、合理的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三峡民俗旅游的开发策略

建原生态民俗文化村寨。在三峡景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协调的民俗村寨。使它成为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三峡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毕兹卡民俗文化村地处长阳县城东大门观音阁,依山傍水,风景怡人。在这里住土家吊脚楼,吃土家风味餐,观民俗歌舞表演,看土家姑娘织绵,购“西兰卡普”纪念,成为展示土家文化特色的重要景点。

旅游购物是旅游消费中最有弹性的因素,尤其在民俗旅游中,由于民俗旅游商品能够较好的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又能很好的展现当地的民俗文化,因而其开发是大有可为的。大力发展具有纪念性、工艺性和实用性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浓厚的旅游商品、食品、服饰和工艺品应当是三峡民俗旅游开发的一个重点项目。传统产品要巩固,新产品要大胆开发,这些必将为三峡民俗旅游开发的成功提供强大的支持。

培养热爱民俗文化的专业人才,建立“三峡民俗文化遗产数据库”。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民俗文化发射更加灿烂的光芒,要更凸显其特色并提升其品位,就更需要尊重、依靠对民俗文化有造诣的专业人士,培养热爱民俗文化的专业人才。允许有特殊才能的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以其拥有的民俗文化品牌、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占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参与收益分配。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与民俗文化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如可尝试在各级学校教育中设立民俗文化相关专业,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民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建立“三峡民俗文化遗产数据库”,永久保存和传承发展三峡地域的优秀民俗文化。如在宜昌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保护工作网络,重视活态保护和资助优秀民间艺人,让他们投入到旅游工作中,都是极佳的尝试。

民风民俗的作文范文6

1 要把握民俗摄影创作的重要前提

民俗摄影创作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掌握好民俗文化的相关知识。因为,搞民俗摄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影作品具有极强的学科边缘性,它既是民俗学、社会学的组成部分,又与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学科相联系,其自身也涉及摄影艺术的许多门类。因此,民俗摄影工作者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具有一种特定的民俗文化的观察力和较强的民俗意识,对具体民俗事象的形成、发展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能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民俗事象的深厚内涵,拍出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

但是,就目前民俗摄影队伍而言,由于对民俗摄影的特性、内涵、原则及应具有的技术技法等比较模糊,致使一些同志的创作思路长时间停留在单纯为了猎奇而纪录,或囿于唯美的艺术而创作。要知道,从事民俗摄影创作离不开民俗文化知识的指引,要懂得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懂得国家民族政策和当地民俗习惯,了解民俗知识和民俗风情。许多颇有摄影经验的同志经过一段波折后,都发出这样的感叹:“搞民俗摄影,不学点民俗学知识就不知道哪些该拍,哪些不该拍,应该从哪个角度拍,通过学习才明白,原来民俗摄影的题材如此之广,范围如此之大,既大有作为,又大有学问。”

实践证明,从事民俗摄影创作必须着重学习以下基本知识:一是民俗学,通过学习弄清什么是民俗,民俗学及民俗的范围;二是学习民俗摄影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拍摄技法;三是学习有关民族政策,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的民俗民风特征及民俗禁忌,熟悉国家对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有关政策。过去,由于一些同志对民俗文化的学习不够,对宣传内容与研究资料的界线不清,把本应作为内部学术研究的资料拿来公开宣传,结果虽满足了一些读者的猎奇心理,增加了刊物发行量,但却严重伤害了少数民族同志的感情。这样的教训告诫我们,掌握好民俗文化的相关知识对于民俗摄影创作是何等的重要。应当特别指出的是,学习和掌握民俗文化相关基本知识,不仅刚涉足民俗摄影的同志要重视,即便是从事民俗摄影有相当资历的同志,在采访前也要先学习有关民族政策、民族习俗、民族心理等,才能“打好有准备之仗”。

2 要把握民俗摄影创作的基本要点

(一)要坚持就地就近为主的原则。坚持就地就近为主的拍摄创作的原则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组织形式。植根当地的民俗摄影工作者,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可使创作得心应手、从容自如,更有可能拍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对作者硭担家乡故土是最熟悉、倾注感情最多的地方,对当地的各种民风民俗也最为了解,把当地做为自己的创作基地,经过充分准备,有步骤地将各种民俗事象作为特定的地域文化现象,深入观察体验,细微探索考证,用相机去揭示、展现、研究,一定能拍出更多的风格各异、技艺品位俱佳的民俗摄影作品,一定能出色地完成当地民俗抢救任务。同时,这种形式可省却到外地创作食、住、行等大量的开支,可减少到外地采访的诸多困难和不便。当然,我们这里提倡就地就近为主的原则,并不否定适当地组织民俗摄影工作者外出开阔视野,结合创作进行业务培训、研讨、观摩或交流;也不排斥集中力量对某些老、少、边、穷地区及民俗摄影力量薄弱地区的民俗文化进行突击性抢救。但从宏观部署上,我们应提倡广大民俗摄影工作者把着眼点放在就地就近方面。

(二)要遵循既可再现、也可表现的规律。再现,即客观记录,真实地记录种种民俗活动的过程、程序、现场和细节,寻找那些民俗文化的来龙去脉及背后的故事,使其呈现出古老的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而表现,指民俗摄影也与其它艺术门类一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在深入生活,了解生活的基础上,琢磨其富有内容意义的闪光点、典型瞬间,即那种场面、那种动作、那个特写,用艺术的手段捕捉、固化、结构、渲染美点,除了表现场面之外,应抓住最佳瞬间,刻画共同的、个体的、差异的心理、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用镜头去定格那一个个精彩瞬间。民俗摄影,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拍摄一个体载,内容越拍摄越知其难而欠缺,况且村村民风民俗各不相同,要善于发现拍摄点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点,沉得住,不急功近利,抓得准,有创意,才能拍摄出具有典型性的民俗风情。“文化”,是民俗摄影的根源,也属于人文摄影范畴,要从文化的角度去审视民风民俗中的具体事象,找出它们内在关联的线索,用历史和文化的眼光去观察,去捕捉精彩的镜头。同时,要善于调整拍摄的技法和手法,在形式上考虑以单幅、专题或是组照进行表现,只要不怕困难,克服懒惰,敢花时间和力气,并且坚持不懈,就能拍摄出与时俱进的无愧于时代与美的作品。

(三)要学会“小题大作”的方法。广泛拍摄,全面搜集纪录,是就民俗摄影的宏观职能而言的。而小题大作,则是在宏观原则的指导下,对某项具体拍摄活动的要求。小题大作,就是要求拍摄者要善于抓住千万种有民俗特色的事象之一,进行有深度、成系列的透彻反映。例如民俗事象,分若干大类,其中一大类是物质民俗,物质民俗其中之一是服饰民俗,而服饰民俗又包括装饰(服佩)民俗,装饰民俗又可细分为头饰、衣饰、鞋饰三种,如此多的种类、层次,我们从哪个种类层、次拍起呢。根据小题大作的原则和要求,我们不仿从最低的层次最具体的事象――头饰民俗这个小题目中做文章:把某一民族支系的头饰种类和式样现状及其演变过程尽可能全面的搜集拍摄下来,不就是很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吗?若再以此类推,把一个民族所有支系的头饰乃至全国各民族的头饰逐步收集拍摄下来,加以整理说明,就是更大的篇章。

(四)要发扬多看、多听、多问的作风。反映民俗民风,重要的是要抓取有代表性的、有典型性的、有特色的符号。典型与特色需要作者深入生活去发现、去挖掘。到一个地区进行民俗摄影创作,不能只图求新鲜的、刺激的、热闹的、好玩的去拍,必须要多观察、多询问,从观察到的大量民俗事象中,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提出问题,去问历史、问发展、问内容、问意义,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理性深刻的本质认识中,概括出典型环境、典型民风、典型事物、典型特色。要为拍摄做好选材的准备,定出选择画面的标准,并依标准去衡量哪些是有代表性的、哪些是有特色的、哪些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东西。只有如此,我们所拍摄的东西,才能有意义,才能做到以少量画面,反映一个民俗文化的博大内涵。在看与问的基础上,要多想、多思考。即想想如何去表现典型,从什么角度,用什么光线,画面怎么安排,构图怎么处理……等等。想好、构思好,这是一幅艺术作品成功的基础。构思的程度,就是作品优劣的程度。切不可无构思的一味盲目按动快门。盲目是出不来好作品的。我们在拍摄民族题材的作品时,除了注意他的外在形象,更多地应透过外形,去着力表现内心的真实精神,这是创作的根本。表达内心世界,需要反复深入的观察,然后去捕捉,捕捉那微妙的一瞬、精彩的一瞬、深刻的一瞬。抓住那一瞬,就抓住了成功。拍摄,只是一瞬即可完成的,而要观察、发现并捕捉到一瞬,则需要刻苦研究,随时随地做有心人,不懈地去思考与追求。

3 要把握民俗摄影创作的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在一次拍摄活动之前,认真地、有重点地做好先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对采访拍摄成功的程度影响极大。通常,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将要拍摄的主要民俗事象进行先期调查研究。 具体方法可以查阅有关资料,也可以请了解情况的人介绍,还可以事先找当地群众座谈。通过调查,力求对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活动的方式内容、特点、意义等心中有数,这样,就可以做到对拍摄对象的活动程序有先见之明,予有准备,打有把握之仗。

(二)做好预测及拍摄计划。 根据将要拍摄的民族地区的特点,对民俗活动开始、中间、结尾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突发事件做好预先构想,然后订出概略拍摄计划。

即便在拍摄过程中,当拍完一个情节后,也要迅速对下一个情节中可能出现的带有实质性的内容进行预测,从而提前做好各种准备。一旦预测的情况出现,就不会因只顾调光圈、速度、构图等效果而失去拍摄民俗事象本质的机会,就不会为了芝麻丢了西瓜。

民风民俗的作文范文7

关键词:民俗旅游;旅游开发;旅游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当前,民俗旅游已成为世界各国旅游业的一个亮点。

一、民俗旅游概述

民俗旅游又称民俗风情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其旅游客体是以某个国家、地区、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以其传承文化为载体,通过发掘整理或复原再生等手段,呈现在今天游客面前,使其获得前所未有的全新享受。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旅游三大特色系列产品。在广义上,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可以亲身经历旅游目的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文化,领略到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的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因此,可以预计民俗旅游在未来不久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把握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我国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

二、我国民俗旅游现状

(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民俗旅游的主要类型包括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民居及其他建筑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饮食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礼仪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喜庆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以大型民族风情园景为产品的民俗风情旅游等六大种类。围绕以上不同类型,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古老文化、传统风俗,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同、求知的心理需要。

据早年对美、日、法、英、德五国游客访华动机综合调查资料显示:第一位的是了解人民生活(占100%),第二位是了解历史文化(占80%),第三位是游览风光。显然,游客对各国的不同风情和人民生活非常感兴趣。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因此,我国开发民俗旅游具有巨大的优势。

1、国内民俗旅游资源逐步得到开发。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质量较高,许多旅游区、游览点和旅游项目几乎都包括了民俗的内容和色彩。在北京,除了长城与故宫,还有深厚的胡同文化,它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之一,现在也越来越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在无锡,华西村开展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在香港,九龙荔园,为吸引旅游者,特意在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修建了古风朴朴、古情幽幽的“宋城”,仿佛把游客带回到十个世纪以前的宋朝京城。凡此种种使民间文化为旅游服务的例子数不胜数,也证明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民俗系列,既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

2、民俗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随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逐渐开发,也带动了各地的经济发展。如,2004年“十一”旅游黄金周期间,北京市民俗旅游火暴。据统计,民俗旅游共接待游人9.4万人次,同比增长52.4%;实现旅游收入456.8万元,同比增长130.7%。又据2006年春节期间,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的春节黄金周第2号旅游信息通报显示,春节黄金周民俗旅游正进入高潮:在北京,各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旅游活动;厦门的台湾民俗村结合我国台湾高山族主题文化开展的“中国舞狮贺新年”、“金门风狮爷展”游人如织,络绎不绝,受到了游客的欢迎;深圳节日充满了浓浓的民族情;桂林的新春文化活动民俗风情浓郁;三亚天涯海角景区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天涯购物周”活动,为中外游客准备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武汉今年的民俗活动大受游人欢迎;重庆投入上百万元重点打造“龙文化”,将展出创吉尼斯记录的“中华第一龙”。各地丰富的民俗旅游活动既给游客提供了充实的文化娱乐生活享受,也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此外,民俗旅游开发正逐步与农村扶贫相结合,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民俗旅游业是一种顾客直接来到旅游目的地的产业,旅游开发打破了封闭的状态,促进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文化、人才和物资的交流,扩大了贫困地区的对外开放,增强了贫困地区农民的商品意识,促进了其价值观的改变,带动贫困地区社会文明的进步。因此,旅游产业对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任何单纯性的“扶贫基金”无法比拟的。

旅游界人士认为,“民俗旅游”以观赏、理解以及参与地域性风土人情为目的,特别适合于较短时段、较短路途的乡村旅游。2006年春节期间,民俗旅游和城市周边“农家乐”势头正旺,如成都推出以“成都农家乐,社会主义新农村体验”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线路13条,深受游客欢迎。2006年中国旅游以“乡村游”为主题,加上中国自驾车旅游方兴未艾,“民俗旅游”作为中国旅游业的新增长点逐步被激活。

(二)存在的问题

1、过度开发破坏民俗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近年来的蓬勃发展,给各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某些地方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不顾后果地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长此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商业化、庸俗化损害民俗旅游品牌。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传统文化商品化、庸俗化,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如不少景区把整个冬季创收的“法宝”都押在了春节黄金周上。业内人士是这样形容春节长假的:“仨月不开张,开张吃仨月。”这种过于低级市场化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民俗旅游的招牌。

3、失去特色影响民俗旅游吸引力。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黄金周刚兴起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旅游业还不是很重视,有的地方甚至连像样的景点也没几家。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应保留各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要做到原汁原味,把纯真、文明、表现民族气节的风情展现给游客。其中,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关键之处。我们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掌握本地的资源特色,结合当地及周边旅游环境,对资源状况充分调研,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精心规划主题,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现出来,提高民俗旅游的品位。

(二)形成综合开发规划。通过“由点、到线、至面”循序渐进的方法形成民俗旅游综合开发规划。民俗旅游点,一般选择在民俗资源比较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比较贫乏地区,以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民俗优势。民俗旅游线,一般围绕民俗旅游中心点,在数个地区联合开发,将各民俗旅游点串联成线,有开始、有高潮、有结尾,就如观看一部有头有尾、高潮迭起、趣味横生的精彩戏剧一样。由点串联成线。民俗旅游面,一般应选择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都比较丰富的地区,以发挥综合的多种优势。

(三)加快培养专业人才。现代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从业人员既要数量多又要素质高。目前,从事民俗旅游的工作人员仍然不能满足行业需要,特别是资源开发设计人才尤其缺乏。我们要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向,加快培养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人才。利用高校、大中专、职校、各级旅游培养中心建设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人才基地,通过岗位培训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对一些急需的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可以从发达地区引进,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智力支持。

(四)加大宣传力度。民俗旅游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项目有待于各地区政府部门和旅游部门的共同努力,大力对外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以及交易会等场所广泛宣传,开展旅游促销活动,大力推广民俗旅游项目。以“新、奇、特、真”来创造民俗旅游品牌知名度。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科学合理地保护民俗文化,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才能有效地开展各种民俗旅游项目。

(作者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民风民俗的作文范文8

纵观历史长河,电影诞生百年以来,一直有许多电影工作者从民俗事项等角度创作影视作品,并融入了许多剧作家的思想情感,形成风格各异的优秀影视作品。诸多优秀民俗文化也正是通过电影这种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视听效果的艺术形式走进了人们的眼球,征服无数世界观众。我们常说,艺术是没有国界,且艺术是属于全世界的,没有种族、肤色之分。而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文化载体以及娱乐方式,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信息交流与娱乐消遣的同时,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的平台,更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窗口之一。

一、影视与民俗文化概述

对于民俗文化的分类,学术界已普遍达成共识,认为其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及社会民俗。民俗文化的三大部分在影视作品中均有体现。

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渗透与再现多元化的民俗文化生活,如衣食住行等物质民俗;诞生、成年、婚姻、丧葬等社会民俗;音乐、美术、舞蹈等民间艺术民俗。民俗文化的多重文化品质为影视作品的创造及影视的发展提供了独具特色文化特征和民俗现象,营造了良好的民俗氛围。影视作品作为新时代一种传播速度快捷的传播媒介,其承载着传播、娱乐、文化载体等多种功能。

二、影视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及保护作用

对于影视这一新兴传播媒体形式或平台而言,其肩负着传承和传播文化两大重要任务。影视对于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于,将民俗元素运用于影视作品创作当中来表现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意识。一般我们常认为其所体现的民族意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识包括社会道德取向、个人价值取向、各类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情趣等内容,利于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光大,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

(一)影视艺术的特性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播

影视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具备表现力强、感染力强、直观可接受性强等多种特性。因此,当人们观看时,很容易便能理解到或者接受其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文化内涵以及民俗事项等。不仅是影视,任何一种优秀的艺术形式都具备这一特点,都能够产生震撼人心和渲染气氛的艺术感染力,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作品的影响,并产生与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相类似的情感,即共鸣。影视作品以图像表达为主,与文字相比更加直观形象。在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直观可视性,逼真活动的人物影像,这种以形体语言、行为动作为主的表现形式更加利于人们建立共同理解。影视艺术不同于传统的纸质媒介对文字的依赖,同时也突破了广播形式对于语言的依赖,而是采用图像信息的方式建立了一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可以接受和理解的平台,有效地解决了“传播阻碍”与交流困难等问题的存在。

在现代社会,影视作品无疑成为推动传媒普及,传承我国优秀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最直接与最直观的渠道之一。一部成功的民俗影视作品,是人们了解中国优秀民俗文化与各种地域特色、风土人情的主要方式,更是促进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文化窗口,且其作为一种民族民俗风情解读和宣传的一种方式,已成为一种不可忽略的社会文本。

(二)有利于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社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在民族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事项渐渐现代流行的生活方式所代替,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消亡。当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如何记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拯救中国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其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以及回顾历史、温故知新、教育现代的必然要求。影视作品因其真实、科学、动态、多维等诸多特点,使其成为记录、保存、保护民族文化原生形态的必选媒介。通过影视作品以及各种先进的影视手段,可以对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更加真实的记录和再现,并成为后来了解民俗文化、民族生存状态以及各个民族自然生活、文化生活的动态记录。

(三)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特定时期,都拥有过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但经历时间长河后,很多文化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有一些民俗文化被传承下来了,通过这些遗留下来的民俗文化,更能是人们对于认识文化的形式里所蕴藏的本质核心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每一部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都蕴含了作者的意愿和情韵,都是作者在对民俗生活、经历与情感进行深入发掘后的一种影像表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各不相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表达自身思想情感的方法。因此,从他们的任何一个角色或细节都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

影视艺术,运用镜头,以视觉效应表现为主,并蕴涵多种审美意识,使其成为一种记载各类文化意识形态,包罗万象的传媒形态,是对民族文化的记录和民族文化的固化,是一种站在未来的角度拍摄现代的一种文化形态。任何一个角色或细节都能够体现着一个民族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

(四)以民俗文化为创造题材的影视代表作品

以民俗文化为创造题材的影视代表作品往往主题鲜明,吸引观众。例如,在章家瑞导演执导的电影《花腰新娘》之中,通过对我国云南地区的民俗文化,特别是其风光绮丽的风景以及花腰彝族世代相传的崇龙舞龙传统民俗活动,增加了影视作品的民俗气息。影视作品提及花腰彝族古老的族规,当新郎新娘成婚之后,最少要经过三年的时间才能够在夫家居住。而电影主人公风美却是一个拥有花般容貌、山一样野性的彝族姑娘,在嫁给舞龙高手阿龙后,全然不顾族规,闹着要进洞房,使得阿龙完全不知所措。

这部影视作品讲述的是一对年轻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而电影之中,无不穿插了许多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其具体表现在婚俗、族规等方面上。本部影视作品扎根于花腰彝族传统的舞龙习俗,并将此作为贯穿整部电影的主线,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下,社会逐步开放,多种多样的婚俗、族规、舞龙大赛、烟盒舞、花腰带并没有消失,而是以一种更加纷繁多彩,魅力十足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着少数民族真实生活当中的真,善、美,让广大观众能够通过这部影片对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文化心理、民俗风情以及文化底蕴等有所了解,更能使社会大众深切地感受到如今社会的和谐、繁荣和稳定。

三、民俗文化对影视创作的影响作用

(一)新鲜独特民俗文化元素为影视发展提供更多题材

与灵感风采各异、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为影视的创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促进现代影视艺术的成长与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群体而言,民俗文化是其经历长期历史发展后,与历史更迭、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的一种先天选择和天赋的民族性。固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优秀的民俗已随着时间渐被淡忘或消亡。值得一提的是,受共同心理影响而产生的文化框架极难改变。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是一种对于中华人民人性的回归,是几千年历史文化沉淀下社会大众的结晶与心理情结。奇葩的中华民俗文化为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同时为影视事业的发展与成熟给予了极大的推动。民俗与其他一些优秀的历史遗产一样,其所体现的是一种集体性、程式性的意识形态,是广大人民群众经历坎坷历史长河所形成的一种群体共同文化内涵与心理素质的深层的体现,其凭借自身强大的感染力及约定俗成等固定的特性对于影视的创作及被接受十分有利。民俗支配下群体共同文化内容和共同心理素质都会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品质、性格形成、气质风貌产生一定的影响。电影创作者在创作电影时,都是以作者自己所在的时空背景、文化背景作为影视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从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当中选择与影视作品向匹配的意象实现对于影视作品主题的烘托和助推,从而使得所创作出来的影视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丰富的民族气息和风格。民俗意识对于影视作品当中的矛盾冲突、情节发展、主题的提炼等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增强了影视的艺术性

文化元素对于影视的存在、发展以及成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俗的真实性、独特性为影视作品中故事的叙述以及环境的渲染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突出影视艺术的画面语言魅力,有利于提升影视的审美娱乐性、增强影视的艺术性。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蕴含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时下许多电影工作者也将少数民族民俗为题材的影视当做一种特色的电影样式来看待。各民族民俗文化因其所处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自然风景的不同而具备独特的特色,正是用民俗文化色彩的多样性使得电影工作者开始尝试大胆的对其进行独特渲染、民族奇观和民族风情的营造,并综合运用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来表现故事情节,烘托环境气氛,如此种种皆成为影视作品之中最引关注,最突出的视觉元素,从而满足各类广州的视听快感,突出电影的艺术本质特性。

民风民俗的作文范文9

[关键词]民族风情;民族民俗;李芝庭摄影作品;和谐文化

[中图分类号]J4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1-0075-03

李芝庭长期生活在南疆维吾尔族人民中间,他痴迷于新奇、浓郁、别有情趣的兄弟民族生活,拍摄了大量民族风情作品。先后在喀什、乌鲁木齐、北京、大连、宝鸡等地举办过展览,出版过画册《新疆风情》(新疆摄影艺术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迷人的新疆》(中国画报出版社,1994年6月第一版)。什么是民族风情,风情与民俗有没有区别?他曾有过疑惑和彷徨,经历过由模糊迷惘到清晰笃定的过程。这里,借着谈论他的作品,我想和作者、读者一起来探讨某些相关的问题。

一、民族风情大于民族民俗

民族风情一般是指某个民族所处地区环境的特征,生产、生活、工作的特征,风俗习惯的特征,也指人民的心情愿望、心理气质、精神状态等方面的显著特色。

民族民俗一般是指某个民族具有地域特点、民族特点、传承特点、变异特点的最具体、最生动的文化风貌和精神心态。主要表现为饮食起居、服饰冠履、恋爱婚姻、生养丧葬、占卜禁忌、宗教祭祀、岁时节令、交际往来、文艺体育、民间工艺等方面的风俗习惯。

这么看来,民族风情包含了民族民俗的内容。由于地域、经济、历史、文化所决定,它的氛围要比民俗更宽泛、更丰富、更具综合性和外部视象的鲜明特征。风情与民俗二者的关系应当是既有重合相等的指向,又有内涵相异的指向;风情大于民俗。例如他的作品《欢腾的艾提尕尔清真寺》,那是穆斯林群众宗教活动场所。《塔里木河上的独木舟》、《湖畔烤鱼》,那是维吾尔人渔猎生活的沿袭。《大漠列车》、《大篷车》,那是维吾尔民间常用的交通运输工具。《小巷深处有嫁娘》,表现了穆斯林婚姻嫁娶时的礼俗活动。《地热治病》、《地热烤馕》,属于地理奇特风俗。像这类摄影作品,既反映了维吾尔人民古老的民俗事象,又是维吾尔人民的独特风情。因此,既可称为民俗照片,又可称为风情照片。但是,像《慕士塔格远眺》、《石头城遗址》、《塔什库尔干风光》、《丝路古驿》、《黑柳滩残秋》等作品,表现的是少数民族群众居住地区的山光湖色、草原森林,显现出不同于汉族群众居住地区的山水风光,却不带有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活化石”般的民俗品格。因而,只能称为民族风情照片,而不能视为民族民俗照片。

现在的情况是,由于民俗,特别是少数民族民俗事象比较具体,特色显著,有知识性、趣味性,有认同向心作用,有宣传交流作用,有文献史料价值,有社会学研究价值,所以近年来逐渐受到摄影家的青睐。而风情,由于比较宽泛、抽象、综合,不易掌握,又没有专门的学科、机构搜集研究,摄影家反而疏远了它。其实,社会风情也是摄影的重要题材、重要类别,理应给予相应的重视。因此,我们呼吁,摄影家在重视民俗摄影的同时,也应重视风情摄影。摄影家如果没有对“民”的热爱,没有对“情”的体察,没有对“民情”深度、广度的把握,没有对它的社会意义的认识,就很难拍出高质量、有价值的风情作品。

二、民族风情就是民族文化

我们知道,民俗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发展过程中,通过群体生活约定俗成,并以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为载体的最具体、最生动的民间风俗。它必然会反映出某个民族、某个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群体意愿、时代风尚、道德标准;反映出特定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们的精神状态。因此,就其本质属性而言,民俗乃是一种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除血缘之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或根基,是民族凝聚的基础。它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客观地、长期传承地、无处不有地分布在人类社会生活之中。而民族风情的内容在其地域性、风俗习惯、心理气质、精神状态等方面,与民族民俗的内涵常常是重合、等同的,即民情包含了民俗。但它比民俗的内容涵盖更宽泛、更丰富、更概括、更综观。其实质也是要表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文特色。因此,民族民俗是文化,民族风情也是文化。不过,民情摄影家一般关注得较多的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表现在居住、服饰、节令、饮食、婚姻、音乐、舞蹈、民间体育、口头文学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显著特征。例如,维吾尔民族是以农耕文明、手工业文明、商业文明著称的民族。特别是手工业生产和商贸交流使他们走出自我封闭,见识开扩,思维和性格开始变异。在先辈固有的坚韧豪放中增添了活泼与幽默,率直乐观中融入了机智与冷静。像《驼队新传》、《胶轮驼车》等作品,谁都知道骆驼是沙漠之舟,是商贾们的运载工具。如今有了汽车、火车、飞机,骆驼竟用来拉车、耕田。这就是李芝庭的敏锐感与趣味感,他及时拍下了这些镜头,既表现了民族地区的新鲜风情,又赞美了维吾尔人的趋时与智慧。《陶醉的刀郎》中那几位演唱者如癫似狂、忘乎一切;《遥远的故事》中那位说书人如临其境、绘声绘色;《声震九霄》用大仰角视角和大胆的构图剪裁,让唢呐冲向蓝天,那位小伙子正鼓足双腮,运足气力,朝天吹奏。我们仿佛听到了那清脆嘹亮的音乐响彻天空,飘向远方。那确乎是一种激情的渲泄、个性的张扬。这些风情照片充分传达出维吾尔民间艺人对本民族文化的执著痴迷,也揭示了他们率直淳朴的性格气质。《面纱下的交易》开掘了一个深层次的民族风情场景。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妇女们虽然固守着以纱遮面的宗教习俗,但却遮挡不住她们出售自产商品的交易意识。这是一幅紧按时代脉搏的风情作品,反映了维吾尔人生存竞争、与时俱进的精神跃动。

民族风情作品能展现潜在的历史变化和文化流变的规律,是人们认识生活,感知一个民族殊异于其他民族的最形象、最鲜活的图像资料。所以拍摄风情作品就是表现民族文化。摄影家必须改变观念,不能把自己拍摄的司空见惯的、重合于生活现象的普通事象视为新鲜趣闻的猎奇,而要透过表象发现其中含有重大文化价值的珍贵品质,摄影家必须有一种自觉的文化意识,要把民族风情摄影定位于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放眼于大文化、大思维、大视野去加以发现、开掘和表现。

三、民族风情应“以人为本”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一切文艺作品表现的主要对象,因而也是风情摄影关注的焦点。民族风情摄影应当“以人为本”,关注人,关注人生,关注人的命运、理想愿望,强化人文关怀。有些摄影人迷恋民族风情,往往着眼于少数民族衣、食、住、行的外部特征,以猎奇制胜。当然,这也是民族风情表现的亮点。但是,只有着力于表现某个民族人民的心情愿望、心理气质、性格特征、心灵精神,才能形神兼备地彰显该民族的民族风情。李芝庭同志在这方面有较好的把握。他的风情作品大多以人为表现主体,如各种工匠艺人、劳动者、商人、老人、妇女、儿童、宗教人士、民间艺人、驯鹰人、骑手、巴扎上的生意人等。人物形象鲜明,生活气息浓厚。例如《鹰雏到人间》,母亲抱着新生的婴儿,露出亲昵的喜悦,旁边两位亲人也投射出羡慕、珍爱的目光。在她们看来,孩子就是新的生命,就是塔吉克未来的雄鹰,就是幸福和希望。那是一个民族心理感情的真切坦露。在构图上,母亲手臂的位置,三个人的投视点,形成一个严整的三角形框架,构成和谐的画面结构,而且平衡变化,焦点集中,给人以形式美感。《我的太阳》中祖母捧着孙女,孩子天真烂漫的笑脸,让她入迷,让她陶醉。她眯起眼睛,面带微笑,完全沉溺于幸福之中。在她看来,那是美丽的天使,那是温暖的太阳。这种感情表达方式无疑是一个民族风情的瞬间抓取和情节特写。《贵客在我家》画面上是一位哈萨克妇女带出孩子在门前张望。因为家里来了贵客,丈夫正在隆重接待,亲切交谈,她不得不带孩子退出毡房。作品中的贵客并未出现,全凭那位妇女的神态和题目的诱导来表现。这位女主人内心的喜悦,脸上的笑容,得意的夸耀,骄傲的感情,她的淳朴大方的心理气质和热情奔放的表情方式,可以立即让人触摸到此时此刻她所显示出的满足与荣幸。你会想象到那位进入她家毡房的贵客有多么的尊贵,将给她家带来怎样的福音。这是一幅图文俱佳、传神写照、意境深远、耐人品味的民族风情作品。《古泉觅圣》拍的是疏附县乌帕尔乡维吾尔学者马赫穆德・喀什噶里的陵墓。苍劲的大树下有一汪澄澈清亮的泉水,维吾尔人民崇敬这位伟大学者,把这棵古树称为“圣树”,把这汪泉水称为“圣泉”,那林泉之间的点点光斑似乎也弥漫着一种幽静、灵圣的氛围。一位老妇出现在泉边低头沉思,是在虔诚祈祷,还是在寻觅圣灵?作品所选择的环境背景,所牵连的人物史迹,深化了主题思想,能引人思考象外之象的丰富蕴含。

民族风情作品应当“以人为本”,重在表现人的内在心灵气质,以显现某个民族、某个地区的人文特色。

四、民族风情兼有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品格

民族风情摄影属于纪实摄影范畴还是艺术摄影范畴,不能全称界定,主要取决于摄影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及其创作目的。

民族风情既然重合并大于民族民俗,因此,它的性质除了重合于民俗部分必须遵守真实性、知识性、史料性等纪实摄影的要求之外,还必须适应于民俗部分的宽泛性、概括性、审美性等艺术摄影的要求。民族风情作品,有的属于纪实摄影,有的属于艺术摄影,有的可能兼而有之,其区别主要看它拍摄的是什么题材的内容,使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如果一幅作品属于风情中的民俗内容,就应当“唯真”。所表现的事象越真实、越具体、越详尽、越原生状态,就越有史料文献价值,“唯美”则不必强调。如果一幅作品基本上属于风情作品,“唯真”是应当注意的,失真是不允许的,但应充分发挥艺术创造的自由。这时,纪实与创造应当融合得水融、天衣无缝。例如《小巷深处有嫁娘》,反映的是维吾尔人的婚礼习俗。维吾尔人的姑娘出嫁前,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要拿着礼物前去祝福。李芝庭的这幅作品捕捉了这个长期传承的民间风俗。几位穿着整齐的妇女挟着礼品,领着孩子前去送行。出乎意料的是作者没有迎面拍摄,而只拍了她们的背影。仔细想来,这不只是出于创新思维,而是只有拍了背景,才能表现出“前去”小巷深处的境界。如若迎面取景,则会阻隔去向,弄巧成拙。同时,他将人物背影镶嵌在光亮照人的背景上,也就渲染了喜庆礼俗的热烈气氛。这种只见背影不见面容的构思立意,看似无形,却胜过有形。通过题目的点睛,更能激发读者去想象她们喜笑颜开的面容和真诚亲切的关怀。这是一幅民俗摄影作品,其中的风俗习惯、盛装探望、馈赠礼品都必须遵从民俗生活的约定俗成,不能失真,不能虚构,不能游离纪实摄影的基本原则。

我们再来看他的《剽悍》。这是一幅仰角拍摄的底片,通过暗房加工而成仿木刻作品,有阴阳镂刻的强烈对比和粗犷刚劲的线条造型。画面上的人和马呈对角线构图,突出了烈马的凶顽、桀骜不驯。那位骑手紧勒缰绳,扳回马头,使之贴身纵立,惊现那条汉子驾驭烈马的勇武剽悍,分明是一尊强者的雕塑。这是一幅展示力与美和谐统一的风情摄影。它不是民俗作品,不必强调具象和细节的真实,只要塑造出少数民族英雄人物的威武形象,体现出人物强健剽悍的精神气质,就能给人以雄浑隽永的审美感受。再如《驰骋》(又名《奔向太阳》),画面上是几位骑手(哪个民族,已无关紧要)纵马扬鞭,奔向太阳。那动态的力度与奔腾的速度使人感到冲锋向前,势不可挡,能给人以迎着太阳奋勇奔驰的哲理启示。在构图上,采用了由近及远、逆向驰骋的角度追尾拍摄,造成一种势如破竹的锋利感。在色彩上,半轮红日落于云海,晚霞尽染,光亮热烈,形成一种暖调背景,而把剪影的骑手衬托其上,既明快又和谐。

由此可见,民族风情作品既可属于纪实摄影,也可属于艺术摄影,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摄影家完全可以依据内容的质的规定性和艺术表现手法灵活掌握,自主选择。

五、拍摄民族风情,构建和谐文化

民族风情(包括民族民俗)摄影作品的创作目的是:为了表现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独特的人文景观,记录重合于日常生活的民俗事象,为社会学家提供人类社会历史研究的图像资料;为了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和谐文化;为了增强一个民族散居于不同地区、同宗同祖之间的向心认同;为了加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异质文化的沟通交融,多样并存;当然也为了开扩视野,增加见识,审美愉悦,陶冶情操。

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和谐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与重要任务。最近,我们党又提出了建立和谐和平世界的思想。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提出的世界各国之间化解矛盾、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世界大同的最先进、最人道、最智慧、最理想的思想理念和政治主张。

民族风情摄影属于图像文化,具有形象性、可视性、直观性的优势。不同语言文字的读者,甚至可以不通过翻译即可一目了然。它是现代传媒理想的宣传工具。

民风民俗的作文范文10

论文关键词 风俗习惯 善良风俗 刑事 民事 司法

在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中,远离传统文化、背弃良好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正面及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基层司法实践里,合情、合法地运用良好的风俗习惯,对化解矛盾纠纷和推崇文明健康向上以及促进社会和谐都起到积极作用,这对于司法来说无疑是一个有益的选择,鉴于良好风俗在民事司法实践中广泛的融合,文中主要针对善良风俗习惯在民事司法中的适用加以详细的阐述。

一、善良风俗习惯的理论基础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礼俗”的国家,传统意义上的“礼俗”社会,法律不是解决社会里的一切矛盾和纠纷的万能钥匙,善良风俗习惯是人们普遍接受和认知的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使得良好的风俗习惯更容易得到人们认可、依循,在民事司法的实践中很关键。

善良风俗,即好的风俗,优秀的风俗。而“善良风俗”在不同的学者研究行文里称谓不同,但是含义在大体上是没有出入的。

善良风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道德规则,是一种道德律,是客观合理的社会道德,其包括了法律自身内在的道德价值及原则。

善良风俗,可以说是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是社会存在、发展的一种最基本的一般道德,是一种习惯、通行做法,在一定地域内普遍得到人们的公认,同时又不违反法律、国家政策,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得以反复适用。

善良风俗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社会道德,有民间特性,不等于“社会公德”,应该结合风俗所依存地域的文化、地理、经济等环境因素综合评价。

二、善良风俗习惯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一)在民事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风俗习惯对不同类型的审判都能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但是鉴于习惯普遍是在民间、行业中所形成的,调整的大都是民商事内容,此外,刑事和行政领域都是由国家主导、进行的,依据严格的法律、规范,因而,风俗习惯主要是在民商事实践中发挥着作用。

善良风俗在民事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由婚约引发的有关财物的纠纷、赡养权纠纷、侵权纠纷、出嫁女与外来女婿有关村民资格而引起的有关纠纷等几方面,由此可以看出主要适用范围集中在婚姻、继承、相邻关系三个民事领域,这种适用局面的形成与长期中国商品经济不发达相关,这些纠纷形成一套关系网络,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因此在民间得到长期发展,促使人们形成众多的善良民俗、习惯。

适用领域主要包括商事审判领域、民事审判领域、执行工作领域三个领域。人们能够接受理解风俗习惯在民事、商事审判领域的明显适用性,对其在执行领域对风俗习惯的运用,有很大争议。一方认为,民事审判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入善良风俗,有利于化解矛盾,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河南清丰法院就强化民事审判中的善良风俗的运用提出了“有法必依原则、补充使用原则、最大限度适用原则、避开忌讳原则”四项原则。但是执行程序作为民事救济最后一道程序,强调的是强制性,若运用风俗习惯的话,会削弱执行程序的威信。另一方则这样理解,执行程序也属于民事诉讼程序,而在民事诉讼中,民众中普遍存在风俗习惯必将会得到法院的正视。民众的生活领域,风俗习惯与之更为贴切,而善良风俗存在于民间法中,适当地由民间法调控、解决一切,尽管执行程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若在执行程序中会善于有效运用当地的民众遵守的一些善良风俗习惯,往往会促使案件得到顺利、快速地执行,避免激化矛盾。总言之,在执行程序中引入善良风俗,尊重民间习惯,意不在恢复民间法,而在于重视人们所依循的这种最基本的社会公德。

针对一些国家制定法、风俗习惯均有明确规定的民事案件,二者相互冲突的情况,即一些行为符合国家法却违背民俗习惯,一些行为符合风俗习惯的明确规定但违背了国家法的规定。对此,举个例子,比如说债权债务方面,一些民间习惯法规定:对欠债不还者,可拉债务人家的牲畜,用占用其财产、房屋的手法清偿,但是这些做法明显与国家法相悖。再例如,执行的司法机制、程序方面,一些民间法规定的处罚形式有罚款、罚物、开除村籍、处死等形式,损害了民众的名誊、累及无辜、对民众造成了人身伤害等不良后果,与国家法的处罚形式截然不同,有的恶俗就必须摒弃,而非运用。

在审理以上所述的民事案件时要首先考虑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个是风俗习惯的性质,是恶俗还是良俗,摒弃前者,参照后者;第二个是当事人意向如何,没有达成一致意见的,鉴于国家法高于风俗习惯,适用国家法,若据风俗习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则其协议在不损害他人的合法利益和不违背法律强制性前提下有效力。

综上,法院调解运用风俗习惯比较多,审判时运用的比较少。鉴于成文法和非成文法法的善良风俗的限制,善良风俗在民事调解中易于适用而难以在审判中适用。风俗习惯引入民事司法中产生了明显的成效:撤诉率、调解率上升了,上诉率和执行申请率下降了,同时审判效率也提高了。

(二)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刑事司法实践中风俗习惯的适用比较复杂。刑法理论界的一些学者认为风俗习惯能否介入刑事领域及介入的程度,是一个攸关国家法的强制性与威信及其生存的合法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法律主权根本性的问题,而国家法是最重要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在刑事法律的制定中,风俗习惯往往是处于被压抑和贬低的地位。在司法实践中,风俗习惯会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刑事司法领域,影响着审判结果,实际上甚至会置换、改写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在定刑量罚方面起很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犯罪的成立有致命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危害行为同时会受国家制定法及民族风俗习惯规则的严格规范,一个案子通常会经过两次不同的处理,一次是根据法律由国家司法机关判决,一次是由民众根据风俗习惯来判决,如果适用不当的话反而会激化社会矛盾。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维护公共利益,需要依据统一严格的法律规范、规则来处理刑事案件,以实现司法的公正、公平;与此同时适当地考虑风俗习惯等因素对不同的犯罪行为的不同评价,保留一定的酌情定量余地,努力探索风俗习惯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空间。

国家的强制性为法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制度保障。如果国家法尽可能地与自生自发的风俗习惯、秩序相吻合的话,国家的强制力就有可能降到双方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当国家法和风俗习惯发生冲突时,国家法不能同化民俗习惯,而应寻求国家法与民俗合作,作实事求是的变通、灵活有效的处理才会达到大家都满意的执行结果,以同时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两者的协调统一。

(三)在司法执行实践中的适用

风俗习惯通常运用于调解、裁判中,而其在执行中运用也不少,执行中的策略、执行和解均有可能适用到风俗习惯。

执行和解,是指法院在案件的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并达成协议,以此结束执行程序的一项活动,体现了“自愿协商意思自治”,实现了善良风俗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例如,甲欠乙10000元,法院判决甲归还乙本金的同时要向乙支付利息。执行的过程中,执行法官还考虑到乙方是甲方的伯伯,按照甲乙当地的农村风俗习惯不收利息,于是劝乙方放弃约200元的利息,甲一次性如数归还欠款,规劝双方和解。在法官的努力沟通下,双方自愿达成协议,甲方一次性向乙方归还了10000元,不再收取利息,这样案件得以顺利执行完结。这个执行案件的完结,双方缓和了关系,而且与此同时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双丰收。

执行工作,一门讲究方法、策略的艺术。执行工作中各方面涉及善良风俗时,都要考虑执行的方法和技巧。例如,某乡人民政府责令张某拆除其违章建筑。被执行人张某在该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不接受已邮寄送达相关法律文书,待到执行人员上门送达时,张某不在家。执行人员便将相关法律文书贴于张某的大门对联上。等到执行人员再一次上门时,张某以家中并无死人,而执法人员将白纸贴到大门的对联上为由,协同家人一起,揪住执行人员不让他们走。后来经过法院的营救,最终执行人员才得以解脱。此案件就涉及了执行方法、策略的问题。不难看出,在执行涉及善良风俗的判决时,执行方法、策略不当很可能产生不利的甚至是不好的执行后果。

当审判执行后,出现当事人逾期不履行执行结果确定其义务的法定情形时,可以考虑代履行的方式。但是,对于一些习惯权利类案件的执行,代履行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比如,赔礼道歉的履行,商事纠纷往往侧重对世性,可以通过媒体公开致歉得以实现,而在普通民事纠纷里,案件的赔偿方式的特点侧重非公开性以及被执行人的自愿性,通常被执行人被要求当面进行致歉,一旦不愿履行,会比较麻烦。维护精神信赖利益,通常是案件中较重要的问题,即使一方迫于法律的强制性而履行判决书涉及的义务,非出于真心赔礼道歉,能否解决申诉人的问题及申诉人的心灵伤害,是案件执行的关键及难处。

综上,风俗习惯在执行程序里也得以运用,影响着案件的结果,在社会的控制与管理职能的体系中担任重要的角色。风俗习惯的社会职能,不仅仅体现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三、风俗习惯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引发的思考

风俗习惯是一种基本的社会道德,道德并不全然代表公益,道德是即发性的、不确定性、时代性的,但是善良的风俗习惯是可以得到民众认可的社会道德,也可以说成是公德。

民风民俗的作文范文11

民俗旅游文化的含义,也是如同文化一般,具有多样性。民俗文化的本真性是相对性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其真实性和还原性,注重于文化以后的发展方向和保持文化的传统性和连贯性以及自身的传承性。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主要是对某一地区的文化结合自身的旅游特色来宣传与弘扬和保持本地区文化自身的特性而言的。

二、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体现

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主要体现在不同人群对民俗文化的评判依据上。第一,当地的居民是依据自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地区的经济、文化以及思想的变动来体会到民俗文化的本真性;第二,专家是从一个区域民俗文化的保存自身的“本真性”来考察的,主要关注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变化的动态过程,依据文本和史料以及对实地的考察来评判;第三,就是旅游者们,主要从自己的习性来对旅游地区地民俗文化来进行感受,注重自我本身的感受。

三、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在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生活的质量,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使得工作者的压力巨大,这也就需要换个环境来舒缓心情,此时外出旅游,尤其是对民俗风景文化的出游是很好的选择。对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我个人认为应该集中在以下叫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当中的旅游契机——从旅游当地的角度思考

旅游的风景必须和风俗文化相结合才会显得有人文的底蕴。把民俗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一来既弘扬了文化业又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第一,首先需要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度的挖掘和编纂,把民俗文化归结成为一系列的旅游特色产物,形成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把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相连,把自然景色与人文知识有机的结合,例如把当地的节日和风俗人情与旅游的时节相连,做好宣传工作;第二,对有形的和无形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比如皮影戏、捏泥人、剪纸等等手工艺文化,还有昆曲、河北梆子、京剧等等这些无形的口传艺术形式以及其他的形式的民间艺术,形成艺术展示区,可以定期组织会展或者交流大会,来发扬民俗文化旅游当中的本真性。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广阔性---从民俗文化的多元性来考虑

文化是无界限的,同样的民俗文化也没有严格的空间限制,文化之博大精深的,需要我们积极宣传民俗旅游文化的多样性和的多元性。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需要我们发扬民俗文化的自身优势结合旅游来发展,比如说各个少数民族自己的节日,维吾尔人的开斋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以及彝族的火把节等等,要把这些独居特色的民俗文化节日形成规模与市场来发展旅游,积极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弘扬和传播各种不同的优秀的民俗文化,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实地的旅游当中了解民俗文化的本真性以及加强不同优秀文化的传承。

(三)民俗文化旅游本真的思考角度多样性---从当地居民和专家以及旅游者的角度思考

我们之所以评定民俗文化是具有生命的活力的艺术,就基于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继承性以及创新适应时代的变迁能力。文化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也就注定了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评判的多样性。从当地居民来说,民俗文化就是自身文化的特性,明显区别与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从专家的角度出发,就是一个地区带有区域色彩的文化,例如具有特色的服饰、节日、文字、各地的传说等等。带有明显的民俗特色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来说,就是不同于自己日常所接触的风土人情,这三个角度虽说区别不是太明显,但是专家是专业的,带有学术研究的特性;当地居民是最有发言权的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人,他们主要把民俗文化与时代相融合;而旅游者主要把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进行弘扬和传播。

四、结语

民风民俗的作文范文12

【关键词】儿童社会化;民俗;民俗的功能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1-0005-04

民俗是民族(民俗)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研究的课题。不同的学科在研究民俗时的侧重点与视野有所不同。

在民族学看来,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具体地说,民俗是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它表现在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方面的活动之中,反映着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

社会学者把民俗看作是民族生活方式。民族生活方式是以民族为主体的生活方式,它涵盖了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饮食生活、礼仪生活、宗教生活、娱乐生活等方面。〔2〕

文化学者认为,民俗是一种文化,即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域、民族或族群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传播、汲取和改造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或表达方式,能够体现某种文化的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所有内容,如饮食、节日、服饰、建筑、艺术、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等。〔3〕

物态化和观念化的民俗是一定个体民族文化的中坚,它参与和影响着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制约着各民族人民的行为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俗是最早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自然之师。

民俗的功能与民俗产生、传承的历史息息相关。民族习俗有着强烈的实用性、功利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也有群众性、传承性、变异性的特征。〔4〕就其功能而言,民俗既有规范集体成员行为与凝聚民族力量的功能,〔5〕也有可能阻碍整个民族的进步。〔6〕本文尝试从儿童教育的角度谈谈民俗的功能。

一、知识教化功能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民俗文化涵盖了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方面的知识经验,也包含了一个民族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宗教生活、娱乐生活等方面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也就是民俗文化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以把民俗文化对儿童的影响看成是民俗文化与儿童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社会成员的教化与儿童自身的内化正是这一相互作用过程的两个基本出发点。“社会正是通过外部化而成为人类的产品,社会正是通过客观化而成为独特的存在,人正是通过内部化而成为社会的产品。”〔7〕社会人就是“社会的产品”,民俗文化的教化功能正是促使儿童成为“社会的产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8〕民族习俗的知识教化功能具有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以及随意性、自然性的特征,儿童往往在不经意之中就受到教化,在潜意识之中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例如,藏族的节日娱乐活动多数以具有典型藏族风格的歌舞及民间游戏为主,这些娱乐活动大部分需要多人共同参与并协作才能完成,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为儿童提供了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机会。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直接参与活动,亲自体验和感受;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通过观看、游玩的形式获得间接的体验。藏族在礼仪上的习俗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儿童学习交往技能,如藏族注重对客人的迎送礼仪,这些礼仪习俗能够让儿童学会热情、礼貌、友爱等交往技能。藏族还特别注意从小教育子女尊老爱幼,到别人家作客要先向老人行礼,家里来客人时要主动打招呼、让座等。这些民族习俗有利于藏族儿童学习社会规范,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正确扮演社会角色。

民族习俗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民俗对儿童的教化功能同样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从云南石林彝族撒尼人的火把节和密枝节来看民俗教化功能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火把节对彝族儿童的影响很大。奢侈的宰牛会餐可能不利于培养儿童的节俭意识,但对儿童之间的接触沟通十分有益;彝族男女点火把逛街、洗澡戏水、跳三弦舞,这有利于培养儿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但对儿童的朦胧情爱观可能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密枝节只许成年男性参加,禁止妇女去往密枝林方向,充满了神秘色彩,不利于建立男女平等意识,对儿童科学观的形成也有消极影响;男人们在村中边走边大声喊话,一问一答,批评村中不守村规的人和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正义感,但此节日延续时间长,不许下地劳动,可能会对儿童的劳动观产生消极影响。〔9〕

二、道德教化功能

民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模式,是广大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与规范。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都具有约束作用,它是产生最早、约束面最广的一种深层行为规范。这些行为模式、规则或规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有强大的制约性和约束力,并迫使人们按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行事。民俗学者把民俗的这一功能称之为“规范性”,并认为规范性是民俗文化最核心、最根本、最本质的社会功能。

民族风俗习惯是人类最早的社会行为规范,它最初源于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习惯风俗,如衣食、居住、婚丧、礼仪、禁忌等,这些习惯约定俗成,最终成为规范。民族规范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沟通、调整、制约和控制人们行为的作用。一般而言,民俗规范少有明文规定,但民族成员都能对此了然于胸,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在法律作用不到的地方,民俗规范有强大的规范作用。〔10〕民俗规范往往建立在民族成员自觉自愿遵守的基础之上,尽管人们的言谈举止都受到了这类风俗习惯的约束,但人们并没有受束缚的感觉,而是习惯成自然。当然,旧时的某些民俗文化,如家法、族规、宗法、乡规民约,在传统社会中也起着强硬的约束与制裁作用,比如彝族的“习惯法”、苗族的“理词”、侗族的“款词”、瑶族的“石碑话”等,往往还具有法律的威严与制裁功能。

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隐藏不露的一种社会规范,是一种与儿童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的特殊教育方式,体现了民俗的道德教化功能。民俗的道德教化功能是通过民俗的规范性来达成的,没有民俗的规范性,也就谈不上民俗的道德教化。由于各民族的民俗各异,民俗对儿童的规范性也就不同,其道德教化也会有不同表现。

藏族是讲礼貌、讲礼仪的民族。在藏族家庭中,子女必须孝顺父母,对于父母的话要百依百顺,即使父母有错,也不得违抗、解释,更不得反驳父母。父母和老人回到家时,子女要起身向父母、老人问好,主动帮他们卸下身上携带的东西,帮助脱下鞋、帽,热情上茶斟酒,而且这些举动要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在藏族家庭中,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是在交往中产生的,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将自己的行为习惯、自己掌握的社会规范、自己已有的观念与意识潜移默化地传承给儿童,儿童由此逐渐习得了各种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我们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对于藏族在家庭教育及生活禁忌方面的许多习俗,大部分藏族儿童在平时都能严格遵守,这就为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奠定了基础。藏族的家庭教育往往没有高深的道理,没有具体的操作程序,但在儿童的生活中反复循环进行,不间断地影响着儿童,久而久之,儿童自然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并逐步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

热情友好和尊老爱幼是苗族最基本的利益规范。苗族谚语说:“逢老要尊老,逢小要爱小,老爱小,小爱老,敬老得寿,爱小得福,处处讲礼貌,才成好世道。”这一谚语深刻反映了苗族是一个很讲礼节、很注重道德风尚的民族。和睦共处与平等相待是苗族处世待人的准则。苗族人民把帮助别人看作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把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一种权利,把个人融入集体。比如建造房子,苗族人民往往你建我帮,我建你帮,甚至出现一家建房全村出动的现象。追求自由和勤劳勇敢是苗族最为突出的品质特征。苗族有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苗族人每到一处,重新开荒种地,自种棉麻,纺纱织布,熔蜡画花,缝绣衣裙,饲养家禽,牧放牲畜,种稻养鱼,等等。这些习俗对苗族儿童来说是必须遵守的,也是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时间长了,这种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儿童的道德行为,并在儿童的头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形成儿童内在的道德意识,从而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支配他们的行为。

由此可见,风俗习惯对儿童的道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促进了儿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审美娱乐功能

民俗文化的审美娱乐功能对生养其间的儿童产生潜在的影响,深深影响着儿童对色彩的喜好,对自然的讴歌,对性情的熏陶和对人格的塑造。

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延续的风俗习惯,从儿童出生开始就伴随着他们并影响和陶冶着他们的情操。比如藏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最明显的服饰和居住特色就是色彩鲜艳、装饰奇特,对儿童来说,这些是能够直接感知的,是周围生活中美的象征。这种美的刺激长期伴随着儿童的生活,并不需要成人刻意提醒和教育,儿童自然地感受着色彩、服饰、建筑中的艺术美,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藏族儿童都很喜欢本民族的服饰、住房、饮食。另外,藏族在节日、娱乐、礼仪和文化等方面的风俗习惯,特别是藏族的歌舞,在很大程度上也会使儿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藏族素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之说,这其实也是对藏族儿童艺术能力的概括。藏族儿童从小受藏族节日、娱乐、礼仪和文化的熏陶,逐步锻炼了歌舞技能。藏族风俗习惯对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藏族儿童长期受藏族风俗习惯和文化熏陶,因而在气质和性格上明显地带有藏族特色,如粗犷豪放的性格、“雄鹰”一般的气质,都是对藏族人性格的概括,这与藏族在服饰、娱乐、待人接物以及教育方面的习惯是密切相关的。

苗族歌舞更是一种精神的写照,那悠扬的音乐仿佛天籁之音,空旷而悠远,清新而幽雅,粗犷、奔放的动作给人以力量之美。民族艺术能为儿童提供一种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机会和空间,不仅能陶冶儿童的情操,还能洗涤净化儿童的灵魂。

民族风俗习惯对儿童的教化往往是在无形之中发生的,它对儿童的社会认知、道德发展与行为方式的选择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对儿童获得各种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及发展审美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社会成员的教化是儿童社会化的外部动因,那么儿童个体内化则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和自我强化,内化民族风俗习惯,将其规范并转化为一种行为模式,这一过程体现了儿童社会化的主动性。

民俗是一个民族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能吸引人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演绎着多彩多姿的民间生活情景剧。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的出现,民俗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巨大的冲击。民俗的产生与消失是一种正常现象,某些民俗的消亡也是不可阻挡的。对于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爱之者视其为精神家园,恨之者视其为洪水猛兽。不管爱也好,恨也好,它总是无声无息地影响着我们,熏陶着我们,制约着我们,而且它的影响、熏陶与制约作用还要继续影响我们的后代。这就是民俗的生命力。但是,我们又不能不认识到: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可能是不变的;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不可能都是好的,总是良莠不齐的。好的风俗,我们要保存并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倡“良风美俗”,以达到“普科学,美风俗;广教化,正人心”的目的;坏的风俗,我们要改变它,摒弃“陈规陋习”,以达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6〕〔8〕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7.

〔2〕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61.

〔3〕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

〔4〕王红曼.民族风俗习惯三题〔J〕.青海社会科学,2000,(4).

〔5〕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J〕.哲学动态,1995,(1).

〔7〕R・沃斯诺尔,等.文化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