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

时间:2023-05-30 09:49:33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范文1

关键词:苏轼 杭州 休闲诗

北宋熙宁四年,苏轼通判杭州。自此,苏轼与中国东南方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苏轼一生流转东南,而杭州却是苏轼接触东南文化的第一站。“东坡平生宦游,多在淮、浙间。其始通守余杭,后又为守,杭人乐其政,而公乐其湖山。”杭州这个城市,自宋就被称为“东南第一州”,而在杭州的苏轼,也许是最接近每个中国人心境深处的苏轼:策杖于湖山,望云涛之渺然,笑傲山水间的东坡居士。苏轼熙宁年间在杭州的生活,是诗意休闲的。苏轼此间留在杭州的二百多首诗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水云飘渺间完成的休闲诗。

苏轼熙宁在杭三年的休闲诗,所涉及的题材十分丰富。描摹杭州毓秀山水,吟咏亭阁、茶叶、溪水、奇花、水车;品题字画;渴望隐居退世;思念故土;怀念子由;宴饮酬唱,真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既是一幅北宋熙宁时期杭州栩栩如生的写真画,又是一卷苏轼内心百转千折的心情手卷。“好山水把逐臣变作了一个完全的诗人,而诗人也把这好山水带进了文化史。 杭州的山水之间永远徜徉着苏轼的诗魂,而苏轼的诗集中也永远有着杭州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一、国色天香――咏牡丹诗

咏物诗要求“不粘不脱”, “体物入微解妙心,循情致理达佳境”。所以,贵在构思巧妙,有所寄托。苏轼咏物诗正是做到了这一点。苏轼熙宁杭州咏物诗能传神地描写出所咏之物的神韵,并在吟咏之际抒发自己的胸臆,读之其味无穷。尤其是在杭州所咏牡丹诗,咏出了江南牡丹的特殊风韵。

杭州地处江南,气候温和多雨,一年四季繁花不断。二十四番花信风吹开万紫千红,杭州的花开得千娇百媚。杭州第一朵牡丹盛开在开元寺,是由唐时僧人慧澄从长安带回来种植的。虽然牡丹性喜干燥,并不适合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但是,这国色天香的花中之王似乎也爱上了杭州的烟雨,细柳如烟。杭州的牡丹,却也一样出落得雍容艳丽。历尽五代十国之乱的杭州牡丹,依然是气定神闲的。罗隐曾有诗云:“曾忧世乱枝难植,且喜春残色尚存。莫背栏干便相笑,与君俱受主人恩。”到北宋时,每年四月牡丹盛开,已经成为春末的杭州一件风流花事。苏轼在来到杭州的第二年春天,便到明庆寺、吉祥寺赏牡丹。《雨中明庆赏牡丹》:

霏霏雨露作清妍,烁烁明灯照欲然。明日春阴花未老,故应未忍着酥煎。

苏轼不知道多少次在北地中原的和风艳阳中观赏过牡丹,可像这样在四月的细雨霏霏中,缓缓而来赴牡丹之会还是第一次。细密的雨丝落在牡丹花瓣上,这富贵荣华之花也洗去了凡尘的艳华,而有了清丽的妍态。江南,烟雨如幕。可这烟幕并没有挡住牡丹的明媚,反而映衬得这花灼灼生辉,光彩照人。花开最愁花落时,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原因,杭州的花期较别地更长,暂缓了诗人暮春的感伤。看这牡丹明日还青春依旧呢,所以在牡丹凋谢时才品尝的煎酥,只好先忍着不吃了。读来真是让人觉得妙趣横生,构思新巧。整首诗洋溢着苏轼对春天,对牡丹,对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这也是苏轼在以后的岁月中,虽饱尝人世的艰辛,却依然保持着一颗纯真童心的最根本源泉。

自此之后,苏轼与杭州牡丹就有了每年一会的约定,熙宁六年,苏轼游吉祥寺,作了《吉祥寺花将落而述古不至》:

今岁东风巧剪裁,含情只待使君来。对花无信花应恨,直恐明年便不开。

大好春光,老朋友却不和自己来赴这牡丹盛会,真是应该谴责一下。可苏轼却对自己埋怨不着一言,别出心裁地借牡丹花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牡丹含情脉脉为你而开,可是你却言而无信没有到来,小心花儿从此怨恨,明年就不再迎风而开了!苏轼将吉祥寺的这丛牡丹,写成了一位深闺中等待良人归来的思妇,以人喻物,这是苏轼的又一妙法。

总之,苏轼的咏花诗,精妙玲珑而又含义隽永,细读此类作品,我们可以想见苏轼游春赏花时的喜悦情景,也可以感受到苏轼对生命的执着热爱。

二、茶语人生――品茶诗

北宋杭州,以茶助禅,参禅悟道,成为一种风尚。茶与禅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居“五山十刹”之冠的杭州径山,更是茶以禅名,禅助茶兴。每年春季,径山要举行茶宴,由法师亲自主持,然后献茶于客,一时间,进山品茗论道者日众。

坡久慕径山大名,一日来游径山寺。方丈见其衣着平常,以为只是寻常香客,不以为然。只淡淡说:“坐。”又转身对小和尚喊:“茶”。稍事寒暄后,方丈感觉来人谈吐不俗,气度非凡,便改口“请坐”,并喊小和尚“敬茶”。经过一番深谈,方丈得知来者乃大坡时,情不自禁地说:“请上坐。”接着又喊小和尚“敬香茶”,并研墨铺纸以求墨宝。东坡微笑思忖,提笔写了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看罢,满脸通红,羞愧难当。

斗转星移,传说真实与否已不得而知,但苏轼在杭州写下的不少与品茶、咏茶有关的诗句,今整理,熙宁三年苏轼写作的茶诗有以下几首:《求焦千之惠山泉诗》、《试院煎茶》、《月兔茶》、《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元翰少卿宠惠谷帘水一器、龙团二枚,仍以新诗为贶,叹味不已,次韵奉和。》、《和钱安道寄惠建茶》、《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这些诗作或赞美山泉清冽,或介绍茶道,或品论茶叶优劣,或借茶来抒发自己的胸臆,都清婉可爱,散发着茶的清香。如《月兔茶》:

环非环,非,中有迷离玉兔儿。

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

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

《月兔茶》一诗,极写茶叶的可爱形状和制作的精美,轻松活泼,正是苏轼俏皮的风格。月兔茶是团茶中的一种名茶,产于四川都濡(今四川彭水县南),独具匠心的苏轼把这团茶比喻成玉环和玉,未烹茶时,圆圆的团茶好像玉环一样的圆润,当磨碎一块去烹煮时,又像一块玉了。不过,月兔茶更像佳人挂在罗裙上的明月玉器,可惜月缺还有月圆的一天,但月兔茶缺了一块就永远不能重圆了,真是让人叹息。因此,连挥金如土的富家公子在斗茶时也十分珍爱,不忍心用月兔茶来斗茶。除了惋惜月兔茶缺了难圆,更因为上面有一双嘴衔绶带得鸾凤鸟,这可是夫妻恩爱的象征啊!怎么忍心拆散它们的琴瑟和鸣呢?

环与的谐音,常作为“还”与“绝”的隐语,坡在这首诗中主要进行写实的比喻,但也含有谐音的修辞,使其含义十分奥妙。

读苏轼饮茶诗,不仅了解到北宋时期的名茶、名泉和茶艺,更重要的是能体会到苏轼通过咏茶而揭示的人生道理。文人离不开酒,又何尝离的开茶?酒与文人的关系当今学术界已建树颇多,而茶与文人的关系却着墨不多。希望此篇对苏轼饮茶诗的分析,能够抛砖引玉,起学界研究文人与茶关系之风。

五、画魂书骨――书画诗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云:“幼而好书,老而不倦,自言不及晋人,至唐褚、薛、颜、柳、仿佛近之。”又《龙川略志》云:“予兄子瞻尝从事扶风,开元寺多古画,而子瞻少好画,往往匹马入寺,循壁终日。”苏轼爱书爱画,一生留意、寓意于书画,在杭州也留下了许多论诗品画的作品。如《柳氏二外甥求笔迹》(其二):

一纸行书两绝诗,遂良须鬓已如丝。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苏轼先举褚遂良典故,意在说明书法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之术。纸上寥寥数行,似乎一挥即就,实质上若不是日日苦思苦练,直到两鬓苍苍之时,是不能够达到书写得心应手的境界的。所以不必“火急传家法。”

谚语有云“见字如见人。”书法作品随着创作主体人品、道德、修养、学养、兴趣的不同,有着雅俗的分别,故可以人品来定其高下。《唐书》有云:“柳公权,字诚悬。穆宗问公权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时帝荒纵,故公权及之。帝改容,悟其笔谏也。”柳公权于人生、书艺都具有儒家风范,他的“笔谏”,成为后世士大夫的一种“典范”。苏轼此用柳公权典故,意在教导学书应先学做人,为人又浩然正气,书法作品便不会沦为媚俗。观苏轼书法,凛然有正气之风,这正是苏轼气节在创作中的体现。

苏轼与书法有关的诗作不仅论及创作论,且品评作品颇能得各人神韵,又常论笔、墨、纸、砚的产地和优劣,如《和人求笔迹》中赞美纸张:“麦光铺几净无瑕,入夜青灯照眼花。从此剡藤真可吊,半纡春蚓绾秋蛇。”

苏轼品画,贵“神韵”二字。北宋时,“文人画”的观念开始形成,绘画不只是单纯地描摹出作品对象的姿态和形状,而且可以如诗文一样成为抒发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个人修养和气质的艺术寄托。所以,苏轼认为用水墨造形的宋画笔勾勒敷彩的唐画更具有艺术生命力。

《西湖游览志余》云:“李颀画尽物之变,而秀润简远,不能为人特作,故世绝少。”细味此语,正是文人画之风格。李颀少年中举,辞官不就而自为道人往来于吴越之间,乐山乐水,与渔樵为伴,只与高尚清明之士结交,其画中自有清高幽远的神韵。苏轼崇尚自然,无奈却一生羁縻于官场,只恐还未领略青山四时之变,已白发满头。而得到李颀的山水画后,苏轼十分惊喜,从此北归后不用惆怅地望着南方怀念这真山秀水,因为囊中已经收得这武林的大好春光。湖光山色有千姿百态,若是如写真一般只描摹一山一水形状,那区区两幅画卷怎装得下越地的千里风光?但若只对山水写意,画山一角而全其青翠,画水一方而现其渺淼,便能收尽江河万里气象。由“写真”转向“写意”,苏轼正是在此理论上提出“文人画”的第一人,而苏轼的绘画创作也贴合这样的发展方向。

中国古代文人除创作诗文之外,经常也有书画传世。艺术之间本自有共通性,而连接文人画与文人诗文之间的桥梁就是文人以书画为题材的诗、词、文。通过此类诗作来研究文人在书画领域的主张见地,并用理论反证于书画,再从书画中追寻文人的理想和气质,将文人的理想与气质寓于文学作品中来研究,这样能更加真实、全面地在已经湮没的历史中看到文人的生活和其人生性格。而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文艺领域都堪称一代典范,对苏轼以书画为题材的诗文进行细致、专业的研究更具有典型性意义。

六、结语

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个东坡居士的影子。苏轼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而苏轼绝不是文集中冷冰冰的苏轼。他永远徜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他的身影何曾一日走远。杭州的苏轼,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只是苏堤春晓、西湖题刻,而是一种亘古不变的人文精神,和探寻西湖之美的经典体验。

参考文献:

[1]宋•费衮:《梁溪漫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宋•苏轼:《东坡志林》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宋•周密:《武林旧事》,北京•中华书局,2007。

[4]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5]明•田汝成辑撰:《西湖游览志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明•张岱撰:《西湖梦寻》,浙江文艺出版社,1982。

[7]清•王文诰辑:《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

[8]近人•丁传靖辑:《宋人轶事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

[9]王水照、朱刚著:《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范文2

喜欢苏轼这位大文豪是主要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的精彩讲解。北师大的教授个个令人敬佩,现在正在播出的《论语》就是北师大的教授于丹。以前只知道几首词和坡这个名字。在看完节目后,在我的脑海中已经出现了一个生动的苏轼:豪迈,开朗风趣,爱憎分明,爱国为民,做人达观不拘小节,人生起起浮浮但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坡追求的是儒、是道、是佛,但又非儒、非道、非佛,是仕进之人生,又是终生追求隐逸之人生。这些正是东坡人格魅力之所在。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集大成,是一次最好的中和。

面对如此伟大的人物,我所能理解的实在有限,写的水平也非常有限。

但求大家看后能对苏轼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喜欢上这位千古难得的奇才。

先说苏轼的父母,苏轼的母亲程夫人是一位很有政治见解的妇女,官府小姐出身,有非常良好的教养和学识。有一次她给苏轼讲《后汉书・范滂传》。东汉名士范滂反对宦官专权误国,汉灵帝大逮党人,范滂镇定自若地前去投案,其母和他诀别说:“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全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程母讲到这里,激动不已。苏轼问:“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程氏坚定地说:“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苏轼因此自幼立志以范滂为楷模,为官后清正廉洁,奉公爱民。他在任开封府推官期间,秉公执法,断案精敏;任徐州知府时,洪水将淹城,他“誓与城共存亡”,发动吏民抗洪保城,使百姓免遭洪灾之害;在任杭州知府时,他关心民瘼,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百姓感其德,家家挂其画像,饮食必祝,并建生祠以纪念。由此可见,母亲的早期教育,对苏轼后来的道德节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觉得很感动,有这样的母亲,才有了这样的苏轼!父亲苏洵也是唐宋家之一,苏洵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要求很严格,他一生没做什么大官,但却培养了北宋文学的两个奇葩,父子三人均位列唐宋家,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苏轼少年成名,22岁考了相当于现在全国高考的第二名,实际是第一名,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的考卷,写得太好了,但怕人说他,把这份考卷点了第二名,实际考卷是苏轼的。后来欧阳修对老友说:“捧读苏轼的信,我全身喜极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避,放他出人头地。请大家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会再说起我来的!”当时欧阳修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进退之权全操在欧阳修一人之手,欧阳修这一句话,苏轼之名顷刻传遍全国,“出人头地”这一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苏轼25岁时在制科考试中被皇帝点为第一名。制科考试在宋朝只举行过22次而且不定期,录取的人员只有41人,苏轼是所有人中成绩最好的,百年第一。

唐宋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苏轼一生在政治上起伏很大,他在北宋王安石变法上意见相反,属于保守派,官场上始终被卷入派系斗争。

苏轼的仕途开始于凤翔县,他的顶头上司陈公弼对他总是挑刺,不给他好脸色看。让苏轼很生气,其实陈公弼是用心良苦。苏轼后来非常后悔年轻时对陈公的不敬,这是在经历过许多人生波折后才体会到的,后专门为陈公作传。陈公弼的儿子就是陈季常,坡在一首诗里开朋友陈季常的玩笑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为这首诗,在文言里用“河东狮吼”就表示惧内,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因此这个名字也就千古流传了。

苏轼第一次官场落难是因为“乌台诗”案,差点送命,已经退休的王安石上书恳请宋神宗不要杀苏轼。最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在那里苏轼与民为乐,耕作为生,在黄州苏轼得到了坡这个称号。也是在黄州苏轼做出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后来苏轼重新被启用,在赴任之前去见了一个人――王安石,这次会面两个人像多年的老朋友畅谈了一个多月,屏弃了政见上的不同。在苏轼离开后,60多岁的王安石说:“不知再过几百年后才能再出苏轼这样的人物。”苏轼之作更为出名,他表达了同这位政敌兼诗友彻底和解的诚意,体现了这位伟大诗人宽容和仁爱的情怀: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他们都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官场的那么点荣辱得失是一朵浪花都激不起的,而他们杰出的诗词文章会永放异彩。

苏轼再次回到中央,还是无法摆脱政治上的斗争,后请调到杭州,在这里苏轼对西湖进行了重修疏浚,修筑了著名的苏堤,和白居易的白堤相映生辉。恢复到苏轼年轻时所看到的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一生中经历的三位女性,第一位妻子王弗,第二位妻子王润之,两个人是表姐妹。另外就是侍妾朝云。《江城子・记梦》就是追忆王弗的。王弗和朝云都是很年轻就去世了。王弗敏静;王润之持家;朝云侠义。苏轼爱得最深的还是结发妻子王弗,也是与他共患难的,流传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记梦》就是写给王弗的: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侍妾朝云则是苏轼的知己,有个故事说,有一天苏轼抚摸着自己的肚子问家人:这里面是什么呢?有的说是满腹文章,有的说是满腹学问,惟朝云说是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感慨道:“知我者,朝云也。”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的弟弟苏辙比苏轼小3岁,兄弟间的情谊非常深,千古名篇《水调歌头・中秋》就是苏轼想念弟弟不得相见而写下的。至于《醒世恒言》中苏轼的妹妹苏小妹,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物,因为后人太喜欢苏轼了,想象他应该有个和他一样有才学的妹妹。至于她和苏轼学生秦观的爱情也就无从谈起。苏轼一共有四子,长子苏迈(王弗),苏迨、苏过(王润之),苏遁(朝云所生,早亡)。小儿子出生后他写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为聪明累一生,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既是戏言也是期望儿女平安。 在经历了生死历劫后,他痛定思痛,文章中多了淡定平和,从容厚重。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四人文风虽异于东坡,但四人皆因得东坡垂青而并进文坛,开创新篇,故而称为“苏门四学士”。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范文3

论文关键词:唐诗,浪漫,宋诗,现实,比较

宋诗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个诗歌高潮,保存下来的数量要比唐诗、宋词还要多,这足以证明曾经繁盛的诗歌历史。虽然词在宋朝十分盛行,但在当时人们的心中,诗比词有更崇高的地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唐宋虽然都有好诗,但风格上却是大不相同。唐诗呈现出一种浪漫情调,宋诗则是一种平实自然的现实主义诗风。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提出了“诗分唐宋”之说。他认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简言之,唐诗突出一个“情”字,而宋诗则追求一个“理”字。

受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宋代大量诗歌更深刻地反映了宋时期的政治、社会状况。宋代从北宋建国到南宋亡国,内忧外患,战争不绝,国家的生死存亡一直受到严重的威胁,因而诗歌中表现出的感叹国势衰弱,反对妥协投降,要求杀敌复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比唐诗要炽热和深切得多。民族矛盾的极端尖锐促使爱国主义独占鳌头——成为这一时期诗歌的基调和主题,因而以如何保卫国家、收复国土为基本出发点的爱国诗大量涌现。诗的内容也自然而然地与政治挂上了勾,很多重大的政治斗争,战乱都被及时、明确地反映在诗中。而这种反映并非旁观者的论述,而是真正参与这些斗争的人将它们的种种背景、过程与内幕,直接融入到诗中。这样的古诗在反映其思想内容上也就更为自觉、更为深刻、更为本质了。例如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在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体现出了精忠报国、死而无憾的爱国情感。尽管说,杜甫、白居易等诗人也写了不少有关反映当时社会,具有高度现实主义的政治诗,特别是被誉为“诗圣”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他所写的有关反映社会的诗,还被称为“史诗”。但杜甫这类诗人大部分是从被贬或辞职后的角度上去写的,从个人主观的判断与感受上去描绘的。退一步讲,就算有些诗人是在位的时候,也因任期短、官位低而无法直接参与大事。而宋诗人在这方面就比唐诗人略胜一筹。因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大批的高层政治家兼诗人都被卷入其中。比如一零三六年的庆历党争中,范仲淹所作的《彼鴷吟》、《猛虎行》、《闻尹师鲁谪富水》等。

唐朝文化繁荣,国家强盛,经济空前活跃,百姓安居乐业,整个社会呈现出国泰民安的景象。周围的事物在人们心目中显得分外亲切美好,反映在唐诗中,表露出来的总是进取、乐观、开朗和昂扬奋发的情怀。因而唐诗在集体面貌上给人以神行语外、语浅情浓、丰神毕现之感。李白的浪漫使我们感受到酣畅淋漓的情韵。他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有“千古丽句”之誉,文字绮丽,意境优美,烘托出南方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氛围,透露出盛唐时代繁华昌盛的时代气息,隐含昂扬激越的向上情绪。杜牧的清丽让我们领略到风华掩映之美。一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高度概括了千里江南一片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春色,有鸟语清脆婉转之愉悦,有绿树红花掩映生辉之美感,在浅近清新的文辞中,蕴藉隽永。孟浩然的平淡则让我们领悟到另一种情境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上句近景,绿树环抱,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青山依依,展示一片开阔的远景。刘禹锡的诗歌又令读者感悟到慷慨昂扬的情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改伤感低沉的情调,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即便是送别诗吧,唐诗也一扫哀伤与悱恻之气。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诗人对朋友的真挚之情,有离别的难舍和对友人今后孤独寂寞生活的关怀,真是百感交集,表面平静,内心激荡。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豁达开朗,独辟蹊径,自铸伟词,情辞佳妙。这种开阔的胸襟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宋诗主要特点是以议论为主的言理性诗歌。因此宋代诗歌从欧阳修评价友人诗歌风格的《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到黄庭坚叙议前朝历史事件的《书磨崖碑后》,从苏舜钦针砭时弊的《感兴》到陆游述陈民病的《书叹》,从梅尧臣勉励后辈勤政爱民的《送王介甫知毗陵》到刘克庄赞美师长仗义执言的《送真舍人帅江西》(其一),从王安石要求抑制豪强的《兼并》到文天祥表现坚贞气节的《正气歌》,从苏轼论书法刚柔相济的《和子由论书》到杨万里谈创作关系生活的《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其二),有滔滔不绝的雄辩,也有娓娓到来的叙说,有慷慨激昂的陈词,还有细致入微的剖析,都不同程度地向“议论”倾斜。似乎宋人总要借诗明确表示政治观点、讽喻意图或政治主张。宋诗用哲理的思索来蕴育诗歌形象的特点也就慢慢凸显出来了。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百年来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把抽象的理论用诗的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言简意赅,寓意深邃,成为历久不衰的名句。

苏轼诗中的智慧叫我们常读常思,常思常新。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富于哲理意趣,耐人咀嚼,回味无穷,表达了一种朴素而又深刻的思想:蓬勃向上的美好事物是始终关不住的。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诗则让人感受到另一种理趣:梅雪俱佳,各有千秋,暗喻自然界的事物总是各有长处,但又是美中不足的。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直给人以信心和鼓舞。用来比喻人在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鼓励人们在貌似“无路”时仍要奋力前行。这就是诗人留给人们的启发,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堪称唐诗代表的是李杜,堪称宋诗代表的是苏黄。我们以李白、苏轼两对不同的山水诗来谈谈唐诗与宋诗的区别。

李白: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苏轼:

题西林壁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比较可以看出:同样写山,李白把我们带入一片美景中,展示了一幅壮美的江山胜景图。末尾两句则是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悠远的情趣。意境开阔,层次清晰,形象生动。让我们随他一起感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美景,好像我们也置身其中。而苏轼写庐山的景象,到了结尾却在做“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叹,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加入其中,议论包含着感情,使议论有血有肉,做到“理”与“情”的结合。

同是写水,李白用了自己的想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那种雄壮的气势写得淋漓尽致;苏轼则不同,结尾处加上一句自己的理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就是以文学和才学为诗的一种表现。诗中议论包含在情境之中,使议论带有情韵,做到理与景的结合,使议论具有高度概括性,唤起人们无限联想,做到理与事的结合。西子就是战国时有名的美女西施,这也是苏轼的一个经典的比喻,后来许多诗歌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例如:南宋建都杭州,荒淫奢侈,亡国之后,方回《桐江续集》卷二十四《问西湖》就有:“谁将西子比西湖?旧日繁华渐欲无。”苏轼似乎很自负这首诗,所以把它的词义几次三番地用,“水光潋滟犹浮碧,山色空濛已敛昏”(《次韵仲殊游西湖》);“西湖真西子”(《次韵刘景文登介亭》);“只有西湖似西子”(《次韵答马中玉》)“西湖虽小亦西子”(《再次韵德麟新开西湖》)等。

通过以上分析,李白与苏轼二人诗作的异同可以说是一目了然。李白之诗,清新飘逸;苏轼之诗,奔流狂放。唐人写景诗,纯粹的写景,就算李白把想象容入诗中,也只是对景的一种烘托。而宋诗则不然,苏轼的豪放,在很大程度上加入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李、苏二人分别是自己那个时代诗界的泰山北斗,极具代表性,所以他们的不同大体上可以体现唐宋诗的差异。

为了使这种差异更鲜明地显现出来,下面我们再来对比分析几首杜甫与黄庭坚的作品。此二者诗风相近,而且黄庭坚明确表示自己是学杜的。把这样两个诗风相近的诗人的作品比较一番,更可于同中见异。

先看看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再看黄庭坚的《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二诗均为登高望远的遣怀之作,又都是诗人为人称道的佳作。所以将此二诗进行比较,更能看出诗人的整体性差异。杜诗首句即写景,“风急”、“天高”、“猿啸”三组意象紧密排列,在一个“哀”字的点染下,构成一个表现凄冷的深秋景象的集合意象,作为能指意象,它暗含着凄怆悲哀之情,从而为全诗定下基调。紧接着第二句的“渚清”、“沙白”、“鸟飞”三组意象相连,进一步构织出一幅清冷的秋景图,也进一步渲染了凄怆悲哀之情。第三、四句依然写景。两句各有一个意象:一是落叶,一是江水。这本是写秋景最俗最滥的两个意象,但经杜甫的点化,就成了千古名句。“落木”之前冠以“无边”,后面连以“萧萧下”,则其势开阔无比,远非一般写秋叶之句可以相媲美,又暗含了深秋肃杀之气无所不在之意,从而表现了悲凉之情至深至巨的深层意蕴。“长江”意象虽无甚新奇之处,但用以表征哀伤情绪的无尽无休,亦极富感染力。此二句进一步为前二句所勾勒之秋景添上一笔浓重的色彩,从而使一幅气势宏大的深秋图景以及其所负载的深沉绵长的悲哀情绪活灵活现地呈现于读者面前。诗的后四句直抒胸臆,具有强化前四句所含情感的重要作用。

黄诗起手用典,令未读过《晋书·傅咸传》者颇感突兀,然亦勉强知其所欲言。第二句呼应诗题,其中“倚晚晴”这个集合意象值得玩味一下,它不仅仅点出了时间,而且为全篇隐含的情感意蕴定了调。一个“倚”即呈现出一种轻松偷快情绪,与杜诗恰好相反。三、四句是景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落木”、“千山”、“天远大”三组意象联合,亦构成一幅秋景图,可以说境界开阔,也较为恰当地显现了诗人那种轻松愉快的情感。虽写“落木”,却无“悲落叶于劲秋”之常套。“澄江一道”、“月分明”两组意象相连,也给人以朗净宏阔、赏心悦目之感。然而与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二句相比,黄诗的这两句明显的是精心雕琢而成的。杜诗仅仅有“落木”、“长江”两个基本意象,而黄诗则有“落木”、“山”、“天”、“江”、“月”五种意象;杜诗意象背后的意蕴极为清楚,那就是悲哀忧愁之情,意象与意蕴结合得极为完美,显得十分自然。黄诗则既包含了“了却公家事”之后的轻松愉快,又有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观照,显然还有创造“佳句”、“名句”的意识与匠心融于其中。所以,杜诗仿佛是“流”出来的,黄诗则好像是“作”出来的,差别是明显的。黄诗后四句几乎句句用典,表达的意义却含混不清,又似是知音难觅之叹,又似是愤世嫉俗之情,还流露出归隐江湖之意。诸般含义聚在一处,活泼泼的真情实感就隐匿不见了。与杜诗的真情流露,直可感人肺腑相比,黄诗就显得过于注重技巧了。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已然看出,尽管杜甫在唐代诗人中算是最讲究声律与文字的了,但与黄庭坚相比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杜黄之间的差异与上文李苏之间的差异大体相同,这种差异基本上反映出了唐诗与宋诗的主要不同之处。当然,唐宋诗歌的差异是从整体风貌上说的。唐诗中亦有饱含理趣的,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宋诗中也有以神韵称道的佳句,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唐诗的情态毕肖、丰神润朗和宋诗的思辨理趣、索求缘由,给了我们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品格。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 钱钟书,《读艺录》——《诗分唐宋》,北京:中华书局,1984.

3 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 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 山谷集》[M],四库本.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范文4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中秋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但肯定是最富诗意的。中国人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感情,把最美的想象和最富诗意的情怀付与了这轮亘古长悬于夜空的玉盘。初唐之时,中秋成为固定的节日,到了宋朝开始盛行。这一点在唐宋人的文集里可以得到印证,唐人诗作开始频频提及中秋,到中后期尤为明显。而到了两宋,关于中秋的诗词大量出现,并且佳作如云。可以这么说,三唐两宋文人关于传统节日的笔墨里,有关中秋的章节,是最为动人的。

唐人中秋诗里,我最喜欢的是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典型的唐人绝句,韵致天然,毫无匠气,明白如话,却又蕴藉富有情思。中学初读此诗时,虽不甚了了,但朦朦胧胧间仍隐约感受到了它韵味无穷的美,吸引我去读了更多的唐诗。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是睡前必读几首,然后枕诗入眠。

盛唐名相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恐怕是唐人中秋诗里的巅峰之作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遣梦假期。”此诗流传甚广,妇孺皆知,尤其是首联两句,境界宏大,意境优美,典型的盛唐气象,表达了人们在中秋佳节之时,一轮明月之下最美好的情愫。后来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便是从这两句里化出。

年少时目睹盛唐景象,中年后经历安史之乱,时代巨变、宏图未展、宦海沉沦的人生际遇磨砺出了中国诗歌皇冠上最夺目的明珠――杜甫。《杜工部集》中写中秋的不在少数,最耐人寻味的是诗人在蜀中避乱时写的《八月十五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中秋佳节本是团圆之日,诗人却因战乱如“转蓬”般漂泊异乡。此诗耐人寻味之处在于,诗人写出了特殊时代里(安史之乱)、特殊情境下(中秋佳节)成千上万因战乱而辗转漂泊的人的共同心理,所以感人至深。后人所谓杜甫“沉郁顿挫”的鲜明风格正是时代巨变和个人际遇在诗歌中的反映,安史之乱后杜甫诗里再也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样的句子了。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嫦娥》则是另一番情致:“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义山诗向来晦涩难解,这首看似浅显,其实也是别有怀抱。某个中秋之夜,对着浩瀚无延的夜空,郁郁不得志的他喝了点酒,醉眼朦胧之中,仿佛看见广寒宫里嫦娥被秋风拂动的裙摆和她姣若明月却略带忧伤的表情,于是义山就突发奇想,独处广寒宫是如此寂寞,嫦娥如今怕是后悔当年独自吃了那粒灵药了吧。此是一说。又有人认为,李义山此诗表面是在说嫦娥,其实是影射大唐后宫里失宠的妃子。就我而言,我更愿意看做诗人在中秋之夜的某个突发奇想。

宋人苏轼大概是最热衷写中秋诗词的文人了,他才高八斗,往往一挥而就,绝少斧斫。研究古典诗词的学者们有这样的共识:“李太白的黄河,坡的长江。”意思是李白写黄河写得最好, 而苏轼则把长江写得无人能及。在我看来,苏轼的中秋诗词也是一绝。东坡集里写中秋的诗词有数十首,其中两首流传最广,且此二首皆与其弟苏辙有关,一聚一散,别有情味。其一《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一生,仕途不坦,兄弟二人异地为官,聚少离多,这年中秋难得同在徐州,可以一同赏月,然而中秋一过,苏辙又将启程离开,所以词里离别的愁绪大过相聚的欢欣。其二便是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清词论家大多把此词列为中秋词之冠冕。词前有小序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可见这年中秋兄弟二人未能一同把酒赏月,但是此处苏轼却相对豁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没有前一首那么哀伤。

与坡并称“苏辛”的南宋词人辛弃疾在宋孝宗乾道年间任建康(江苏南京)通判时的某个中秋之夜写下了《满江红・中秋寄远》:“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辛弃疾年轻时曾聚集两千余人,参加抗金义军,更有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敌营,把叛徒擒拿后交给朝廷处决的壮举。抗金北伐、收复失地是辛弃疾毕生志愿,宋孝宗也一度有中兴之志,给了词人不小的希望。辛弃疾在为官之前就写下了许多抗金北伐的建议,最著名的便是《美芹十论》。然而朝中主和派势力强大,不愿北伐,无心收复,直把杭州作汴州,词人抱负未展,只能“醉里挑灯看剑”,这阙词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所作。表面上虽是中秋夜月下怀人,但词中“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则别有深意。词人把自己比作高洁的明月,把朝中主和派喻为浮云,浮云蔽月,词人壮志难酬,作者多么希望有人能用一管横笛吹散浮云,但这也只能是词人寄寓文字的美好愿望罢了。

以上提及的诗词,或亲友、或情人、或感遇,所说的都是聚散。古时交通不便,音讯难达,人们散如走珠,相聚维艰。到了中秋之夜,玉盘高悬、秋意微凉之时,这种聚散之情会被放大,有幸相聚的自然把酒临风,一醉方休;山水相隔的则只能对月遥祝,以期安好。

千年之后的今天,世界已经沧海桑田,但这种美好的情感并未更改,传统的延续是中华文明极富生命力的象征。眼下中秋将至,愿皎皎玉轮佑我泱泱中华,愿神州山河一统,愿炎黄子孙自强。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范文5

【关键词】苏轼;词;创新

苏轼是北宋时期极富盛名的作家。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虽表面承平,内里却是暗藏着危机,苏轼敏锐地洞悉了这一切:“天下有承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有可忧之势,而无可忧之形,此其有未测者也。”

由于受到历史发展及本身认识的局限,欧阳修、梅尧臣等人领导的诗新运动并未涉及到词,这就为苏轼在词上的创新与发展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他高举“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和“庶几有补于国”的艺术大旗,将诗新运动的精神进一步扩大、发展,使词从世俗感性的表现中超脱出来,奠定了他在北宋文坛上的领袖地位。其创作,对宋代及后代文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写法新――以词为诗,提高词的功能价值

苏轼对词体写法的创新主张在于“以词为诗”,主要体现在题序、用典、打破了词律的束缚和词调的凝固化等方面。

由于词原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主要是受朋友之邀,应歌妓之请,写来助欢佐乐的艳曲,所以一般词有调名表明其唱法即可,大多数词并无题序。而苏轼则将词变为缘事而发,用于抒情言志,使得词作中需要交代说明何事何情。但是词体长于抒情,而不宜叙事,苏轼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很是创新地将写诗的写法运用到作词中来,大量运用了标题和小序,使题序与词构成一个整体,弥补词不宜叙事这一缺憾。例如《定风波》中的题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狠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不仅交代了创作时间、缘起,同时也表明了“同行皆狠狈,余独不觉”的旷达洒脱之情。又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题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确地交代了作词时间,作词的缘由,还写明了词末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怀恋的是弟弟子由。这样使得词方便清楚叙事,也便于读者对词的理解。

苏轼还将诗体的用典移植到词体的创作中,使得词的表现力更强,内容更丰富。例如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将自己与孙权作对比,用典自然得当,渲染出了词人的“狂”态。

苏轼为了让词成为广义的诗之一体,还打破了词律的束缚和词调的凝固化,使词与诗在本质上更加靠拢。虽然他的做法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他的这种做法是值得称道的。苏轼以词为诗的新写法,为词体注入了新鲜血液,极大地提高了其功能和价值。

二、题材新――从“花间樽前”走向世间百态

词生于唐,而盛于宋。由于在词初起时,多被作为言情的诗体运用,局限于男欢女爱的范围,所以一直未能越出词必香软的樊篱。宋人继承了“诗庄词媚”这一传统,即严肃的论道言志的内容就用诗文来写,而闺怨离愁、男欢女爱之情则发于诗余(词),使得词沦落为歌楼酒榭娱宾的遣兴工具。面对这样的局面,苏轼主张词要写得“句句警拔”,有“诗人之雄”(《答陈季长》),把词从“偎红依翠”的风气中解放出来。苏轼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题材,都毫无顾忌地写到词里去,提升了词的价值,扩展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苏轼对题材的这一创新,使词体从“花间樽前”走向了更为广阔的世间百态中去。他引进了许多以前没有的新题材,这类词在题材内容上摆脱了艳科词人的红香翠软,将人们的视野引向了广阔的天地。苏轼的词作中,常常表达自己远大的理想与宏伟的抱负。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强烈地抒发了他的报国之志,爱国之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通过凭吊古人、江山来抒发自己虽处于逆境,却壮心未已的决心。

苏轼对词体题材的创新还体现在农村词上。在苏轼以前,写农村生活、农民形象的词非常少。苏轼引进农村题材,另辟词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农村的景色和农业生产情况。如他的《浣溪沙・簌簌衣巾》中,他在里面生动地描写了农村的日常生活情境,所描写的人物形象较为丰富,有醉叟,有路人,有穿牛衣叫卖黄瓜的人。还写了农村的劳动生产,有缫丝,有卖瓜。这首词风格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在他的农村词中,更多表现的是对劳苦大众的怜悯与同情,绝不是一般文人的田园诗词里的玩赏态度。如他的《蝶恋花・密州上元》:“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上阕描写杭州元宵景致。灯火辉煌,明月如霜,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充分表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下阕描写密州上元。“寂寞山城人老也”情感陡然一转,与上阕的热闹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这样的对比,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出密州元宵节的萧索凄清,人民生活的困苦,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生活疾苦的忧心。

苏轼在农村题材上的开拓,摆脱了词为艳科的局限,将人们视野开阔到新的天地,对宋代及后代文人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风格新――婉约外树豪放,革新传统词风

苏轼曾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成一家。”(刘熙载《艺概》卷四)他决心革新词风,在婉约之外另树豪放旷达之风格,一改词坛绮艳华靡,红香翠软的词风。作为北宋第一个把诗新精神扩大到词作领域的词人,苏轼大胆创新,开拓了雄健豪放、飘逸洒脱的词风,苏轼的豪放词风中,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情感注入其中,其豪放词,有诗的沉郁,诗的豪放,诗的淳朴。极大地提高了词的意境和表现力。他在写了《江城子・密州出猎》后,兴奋地写信给友人:“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章顿足而歌之,吹留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与鲜于子骏》)由此可见,苏轼有意推陈出新,与柳词的婉约风格抗衡,改变传统词风。

最能代表苏轼豪放词风的首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写于谪居黄州游赤壁时。他感叹自己“早生华发”,青春不再,可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于是借周瑜在赤壁之战建功立业的往事来抒发自己的远大理想与雄伟抱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头这三句,高屋建瓴,使豪迈雄壮的气概笼罩了全词,词中描写战地雄奇景色的部分,将奇峭峻雄的景物,鲜明的色彩,巨响滔天的声音,融为一体,气势恢宏。虽然下阕中作者感叹“人生如梦”这样消极低沉的思想,心情沉郁,但他远大的理想与雄伟的抱负,追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有志报国的豪迈心情是无法掩盖的。纵览全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豪迈雄壮的,是积极向上的,这种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境界广博的词,是前所未有的,全词“自有横槊气概,故是英雄本色(徐轨《词苑杂谈》)。

这首词气势恢宏,风格豪放。一改之前“晓风残月”、“浅酌低唱”的婉约风格,标新立异,引领了词风的革新,使词坛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盛况。

苏轼对词风的革新,给后代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先有北宋黄庭坚、晁补之等人,后有南宋辛弃疾、陆游等人,他们的加入与发展,使得豪放词风在词坛自成一派,成为与婉约词风并立的新词风。新的风格,这种豪放清旷的词风,给宋词带来了新的气象。

由此看来,苏轼对词的革新,拓宽了词的题材与内容,为词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极大地提高了词的功能与价值,使其冲破了“词必香软”、“词为艳科”的樊篱,还创立了豪放旷达的新词风,给宋词带来了新气象。他在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与巨大的贡献,不愧为北宋中期最伟大的文学大家,堪称我国词史中一颗光耀千秋的明星!

【参考文献】

[1]苏轼,孔凡礼.苏轼文集[M].中华书局,1986.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范文6

(1). 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奋厉“致君尧舜”)

(2).壮志难酬的矛盾苦闷(感慨“人生如梦”)

(3).傲视苦难、超越痛苦(“物与我皆无尽也”)

(4).宦海浮沉、宠辱不惊(“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进取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处变不惊、旷达乐观的个性气质。

【关键词】苏轼 ; 苏词 ;旷达 ; 乐观

苏轼是一位极富人格魅力的宋词大家,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作家。学习他的词应引导学生在理解字面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苏轼秉性正直,为人坦率,曾自称:“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思堂记》)“其文如其为人”,所以苏轼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词最为淋漓酣畅。

1 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奋厉“致君尧舜”)

苏轼21岁出蜀进京,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

例如,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写的《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表现了他“致君尧舜”的人生理想和少年时代意气风发、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

稍后在密州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则表现了他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现自己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词中“射虎”的太守和理想中“挽雕弓”、“射天狼”的壮志,无不折射出有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苏轼的影子。“亲射虎,看孙郎”,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自己杀敌报国的豪情。

2 壮志难酬的矛盾苦闷(感慨“人生如梦”)

苏轼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由于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一首《水调歌头 》可见端倪: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当时苏轼已41岁,该词分明反映了词人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另一方面,由于政治上很不得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即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之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人生命运的倏然变化使他更加真切而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艰难和生命的变幻。《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怀古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词中写游览“赤壁”②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慨。苏轼之所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恰恰是因为他想抓紧时间把握现实有所作为。但客观条件不允许他这样,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信心。一个才情奔放而壮志消磨殆尽的人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3 傲视苦难、超越痛苦(“物与我皆无尽也”)

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贬谪黄州期间,是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同年(宋神宗元丰五年)之秋,词人写下《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一番主客对话,抑“客”伸主,作者丢开个人的得失愁怀,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妙风光。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面上,苏轼“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带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面对月夜的美好景色,泛舟大江饮酒赋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心情何等舒畅。苏轼无疑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

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然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

4 宦海浮沉、宠辱不惊(“一蓑烟雨任平生”)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本词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是作者在一次出游途中遇到阵雨的经过。在突如其来的风雨中,作者没有雨具,却依旧手拄拐杖,脚穿芒鞋,吟咏长啸着从从容容地缓步行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无非是说,“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之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处之泰然了。”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把风雨看得很平常,觉得风雨交加的天气和晴朗天气并没有什么差别。当然,这里的“风雨”已然不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更是指人生的风雨――政治上的风雨!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洒脱旷达的人生境界。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未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进取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处变不惊、旷达乐观的个性气质。

透过苏词看苏轼,苏轼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令后人景仰;苏轼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的审美范式,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释】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范文7

道光元年(1821年),祁藻奉旨入值南书房行走。道光三年任湖南学政。在任学政期间,废除新生红卷陋规,重新恢复童生复试黎明入场的惯例,并取消考生所交的选拔优生试卷费,受到湖南人民的称颂。道光十二年,祁藻连擢侍讲学士、通政司副使、光禄寺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官阶从正五品升到从二品(礼部副长官)。道光十四年,他因母丧回寿阳守孝3年,期间编撰了一部经典农书《马首农言》。道光十六年,回朝任兵部右侍郎,后转任左侍郎。翌年,调任户部右侍郎并简放江苏学政。他到江苏后,奉旨严禁鸦片,撰《新乐府》三章,痛陈鸦片危害,同时,针对当时江苏学子重文轻德,考试中词章之学甚多、根底之学甚少等问题,于道光十九年重刊宋本《说文系传》,刊发《朱子小学》,遵旨恭书《圣谕广训》等,以加强基础知识和德行的教育。他还针对各州书院简陋、考棚少而考生多的问题,增修了考棚,重建了常州书院。同年9月,他调补吏部右侍郎,12月补授都察院左都御史。

道光二十年,祁藻奉旨赴福建视察海防建设和禁烟事宜。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后,他上书道光皇帝,提出5条切中时弊的建议:“一、建议闽浙总督宜驻泉州督办防务。二、建议将福建沿海的炮台改为炮墩。三、建议朝廷重视海战,制造可与英军抗衡的大船、大炮。四、查禁烟贩,惩治汉奸。五、禁止漳州、泉州两府行使夷钱,凡有夹带或私铸者均要治罪。”这些建议得到道光皇帝认同,并颁旨施行。二月,祁藻补授兵部尚书。道光二十一年,调任户部尚书;同年九月被任命为军机大臣。次年任经筵讲官,为皇帝研读经史。道光二十六年,祁藻前往天津调查长芦盐运使陈鉴挪用盐税案,撤职查办了陈鉴,整饬盐政,从而使清朝的盐政管理得到改善,清廷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此举被时人称为救时良策。道光二十七年,祁藻主持户部筹办恢复海运,从此,海运成为清朝重要的运输方式。

祁藻仕途的最高峰是在咸丰初期。咸丰元年(1851年),祁藻任首席军机大臣,兼管户部事务,成为左右枢务的重臣。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由他主持,免除了道光二十年至三十年的全国所有民间积欠的各种税收,共计银2000万两、粮300万石,有效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第二年,赏加祁藻太子太保衔。就在这一年,咸丰皇帝对主要官员的政绩进行了考评,对祁藻的评价是:“在军机处行走有年,实力匡襄,殚精竭虑。自军兴以来,夙夜在公,勤劳倍著。”咸丰三年,上临雍充进讲官。在此期间,他向咸丰皇帝提出许多好的建议,他认为厘捐损害百姓利益,不宜开征,又上奏罢铸大钱。为维持清朝政局稳定起了一定作用。咸丰四年,因久病不愈而致仕。咸丰十一年十二月,被垂帘听政的慈禧特诏起用,以体仁阁大学士衔授礼部尚书。

同治元年(1862年),祁藻在弘德殿教授同治皇帝读书。同治四年8月以疾致仕。翌年9月病逝,谥文端。

祁藻为官40余载,历仕四朝,是清朝山西人中为官最久、官位最高的一位。他不仅是晚清政坛的一位名臣,而且还是一位著名学者,在近代学术史上有突出贡献。他精通经书,提倡汉学与宋学并重,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并身体力行,撰有《马首农言》《亭集》《祁大夫字说》《皇朝谥法考》《十三经断句考补》《勤学斋笔记》等20余部论著。所编撰的《马首农言》是清朝后期一部重要的区域性农学著作,不仅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农业史有重要价值。

祁藻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诗坛领袖,一生集诗近3000首,自编《亭集》12卷、《亭后集》12卷。近代著名诗人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称“祁文端为道、咸间巨公工诗者”。祁隽藻的诗风质朴,不事雕琢,朗朗上口,晓畅如话。五言、七言、乐府、歌行诸体皆备,均有佳作传世。其诗作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是研究晚清历史的参考资料。

祁藻还是一位书法大家,其书法精湛高妙,领袖群伦,横绝一时。他的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宗柳公权,学颜鲁公,参以黄庭坚,并上溯“二王”,形成了潇洒练达、舒逸遒健的风格(图1)。他善榜书、对联(图2),长短篇无一不精。其楷书遒健端凝,偶夹行书笔意,得“颜筋柳骨”之精髓。他精研“二王”,并能不流于柔媚。论者谓达到“大书深刻”之绝诣,“为一时最,人共宝之”。

祁藻留传于世的墨宝甚多。在四川眉山三苏祠(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故居)珍藏有一件祁藻行书东坡题跋立轴(图3),为国家三级文物。纸本,纵126厘米,横53厘米。内容书苏轼《跋所赠昙秀诗》摘句:“昙秀来惠州见东坡,将去,坡曰:‘山中人见公还,必求土物,何以与之?’秀曰:‘鹅城清风,鹤岭明月,人人送与。’”署款“祁藻”。下钤两枚方形印鉴:“藻私印”(朱文)和“字叔颖号淳甫”(白文)。书法的内容取自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和好友昙秀(北宋扬州道人,能诗善文)的一则轶闻。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秋,苏轼谪居惠州,昙秀从扬州到惠州探望苏轼。有好友来访,苏轼十分高兴,主客交谈甚欢。苏轼不由得回忆起3年前的一件往事:元七年(1092年),苏轼在扬州任知州时,与昙秀、晁补之(北宋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同舟,一起去山光寺(隋大业年间所建著名古刹)为客人送行。一路上饮酒歌咏,不知不觉舟已到山光寺,主客依依惜别。客人离去后,苏轼醉卧舟中,与昙秀作诗唱和。昙秀作了一首七言绝句《山光寺》,诗云:

扁舟乘兴到山光,

古寺临流胜气藏。

惭愧南风知我意,

吹将草木作天香。

苏轼回作《山光寺送客回次芝上人韵》:

闹里清游借隙光,

醉时真境发天藏。

梦回拾得吹来句,

十里春风草木香。

此次昙秀到惠州来访,苏轼作《书昙秀诗》记载了3年前送客山光寺,与昙秀作诗唱和的往事。昙秀在惠州住了10天,在即将起程回扬州之际,苏轼赠昙秀诗一首,其中有两句为:“瘴云应逐秋风靡,胡不只作十日欢。”并录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赠给昙秀。又作《跋所赠昙秀诗》。在此则题跋中,苏轼问昙秀:道观中人见你回来,一定会问你要一些土特产,你送什么东西给他们呢?昙秀说:惠州的清风,白鹤峰的明月,我会把它们送给每一个人。只可惜清风看不见,明月也摸不着。苏轼说:你不如拿几张我写的字回去,每人送一张,告诉他们,上面写的是《妙法莲华经》,可以救灾祈福。昙秀收好苏轼的墨宝道别而去。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范文8

关键词:苏轼;诗词;豪放派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149-0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人,宋仁宗景v三年十二月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学气氛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唐宋家之一。宋代文坛人才荟萃,后人说到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时,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苏轼身上。苏轼以其作品的迷人魅力、以为人的爽直情感、以处世的乐观旷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并且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作家之一。

一、坚持现实主义的主题

苏轼是一位关心民众,有志于经世济民的人,他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针砭和嘲讽的态度,在诗词创作中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他入仕后勤于政务,又多次遭贬谪,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常常把耳闻目睹的民间疾苦写进诗中。如《送黄师是赴两浙宪》写水灾后江浙人民的艰难,《夜泊牛口》写沿江居民的生活苦痛,《吴中田妇叹》则反映了当时赋税深重,谷贱伤农的境况。这些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轼对民众疾苦的关心。

苏轼的关心民众疾苦的诗词很多,作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对于人民的苦难,他不是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交织着强烈的爱憎感情。他常常“作诗先自劾”,首先将诗歌作为自我批判的工具,而不是仅仅表达对他人的同情。苏轼一生阅历丰富,诗词取材广泛,其社会政治诗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广度方面,比起前人有着新的开掘和推进,反映了现实主义的创作主题。

二、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学者们一般认为唐朝以前的诗歌内容较窄,格局较小,明代李东阳说:“赖杜诗一出,乃稍为开扩,庶几可尽天下之情事。韩一衍之,苏再衍之,于是情与事无不可尽”?q?。就创作风格而言,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诗作或许比苏诗更要突出、鲜明,但若论创作成就,苏轼则是出类拔萃的。在内容的丰富、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情蕴的深厚等方面,苏诗都是独树一帜的。他晚年写了一百多首和陶诗,颇具特色。“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r?指出了两者风格的相似。但文学创作毕竟不是简单的重复,所以苏轼的和陶诗虽在用韵、句数、格调等方面与陶诗相近,但内容却不为其所限,举凡自然景物、风土人情以及人世沧桑都被苏轼纳入诗中。其题画诗不仅诗中有画,还善于传达出画中的神韵,进而自由生发,达到了信笔挥洒、自然真率的境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苏轼诗词中美学价值最高的是那些写景抒怀的作品。苏轼喜欢登山临水,“身行万里半天下”,“行遍天下意未阑”,可以说其足迹遍及全国各地。苏轼写山水往往注入自己深厚的情致,如《游金山寺》先由万里征程、半生宦游导人写景,然后写江景之奇丽,并以“望乡国”照应开端,结尾处借江神见怪、自誓归田收束全篇。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曾评论此诗说:“通篇全就望乡归山落想,可作庄子《秋水篇》读。”有些诗则由写景抒怀升华到对社会生活及现象的深刻思辨,使之带有浓厚的哲思意味。《题西林壁》一诗说明拘囿于事物之中就难以看清其庐山真面目,想要认识复杂的事物就必须能从中跳出来,不能因循守旧,局限于条条框框。这样诗词就由纯粹客观的描摹写景变成有主体感情的造景,所以他的山水诗往往物我交融,情与景密不可分。苏轼的这类诗作不在于具有多么鲜明的意象,而在于在日常情景中生发出弦外之音,说出人人心中皆有而笔下却无的道理。

苏轼在其词的创作中则更多的是表现自我。他的词或表现“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豪气风发的精神风貌,或流露仕途挫折和复杂的人生感慨;或表现其希望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或反映人生如梦的怅惘的思绪等等。这些词作展现了作者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也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三、兼收并蓄的同时自觉革新

苏轼在诗词创作中能够自觉革新,对诗歌风格的主张是兼收并蓄。他对《诗经》、《楚辞》等古典诗歌都做过精深的研读,诗词创作深受李白、杜甫、陶渊明、柳宗元等大家的影响。他能够欣赏多种文学风格,说明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影响了他的诗词创作。苏轼诗词的风格基调是清雄奔放,有简淡绝俗之美感,他在创作时特别注意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调和,互相渗透,所以苏轼诗词中的佳作常常是表现出刚柔并济的风貌。

在诗歌创作方面,苏轼古今各体兼善,而以七古为最优。施补华说:“东坡最长于七古,沉雄不如杜,而奔放过之;秀逸不如李,而超旷似之。”?s?“以才学为诗”是苏轼诗作的特点之一。苏轼学识广博,精熟典实,所以信手拈来,随意驱使,使其作品尽呈古雅之貌。一般而言,苏诗的用典平稳妥贴,浑然天成,如水中着盐,不露痕迹。但有时用典过多,也招致了后人的批评。王夫之也曾经说:“人讥西昆体为獭祭鱼,苏子瞻、黄鲁直亦獭耳。……除却书本子,则更无诗。”?t?这话虽有过激之处,但也指出了苏诗的缺陷。苏诗常可见到“以文为诗”之处,这有助于苏诗自然奔放风格的形成,尤其是古诗更是如此。由此可见,在宋诗革新的过程中,苏轼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宋诗新面貌的创造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愧为北宋诗坛的第一大家。

苏轼对词的革新,主要是提出了“词的诗化”理论。这在他的词论中反映了出来,其词论散见于有关的题跋、序引、书简及宋人所作的一些诗话,词话、笔记之中,约有十余则,见解新颖独到,时常体现出变革的思想。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一直被视为“小道”,在宋初文人的心目中是“方之曲艺,尤不逮焉”,其地位与诗文无法同日而语。但苏轼大胆地突破了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诗尊词卑的偏见。他将诗与词相提并论,认为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形式上的差别,但在艺术本质上却是一致的。从文体的角度将词提高到与诗相同的地位,就为其革新词体、词风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道路。苏轼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他对词体的革新在文学史上更具有特殊意义。北宋的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说:“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u?充分肯定了苏轼在革新宋词中的功劳和作用。

四、 倡导词之诗化,开创豪放词风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范文9

有美堂暴雨①

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②。

天外黑风吹海立③,浙东④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⑤羯鼓催⑥。

唤起谪仙⑦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⑧。

注 释

①有美堂:在杭州城内吴山上,因宋仁宗赐诗“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而得名。

②这两句写云层低压,雷电仿佛从地面上震响。

③立:水涌起之貌。

④浙东:浙江(钱塘江)以东地区。

⑤敲铿:击鼓声。

⑥这两句写钱塘江水势浩大:江水汹涌,似突过江岸,如同杯中斟满之酒高出杯面。

⑦谪仙:指李白。

⑧泉洒面、泻琼瑰:形容雨水倾泻,也暗喻奇妙景物会诱发诗人的佳句美文。

关于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进士,召直史馆,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出为杭州通判,后历知密州、湖州。再后因“乌台诗案”,而入狱。元丰二年十二月出狱后,又先后任黄州、汝州团练副使,翰林学士等职。自元佑八年至元符三年,出知定州,贬惠州、儋州。建中靖国元年,度岭北归,卒于途中。他在政治上比较保守,但在历任地方官期间,关心民众生计,改革弊政。文学上有杰出的成就:散文明白畅达,恣肆,为“唐宋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风格清新豪健,以抒发个人情怀与咏吟自然景色见长,开宋一代诗歌的新风气,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题材豪放,一扫当时绮艳柔靡的风尚,为豪放诗派的创始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苏黄米蔡”,为北宋四大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一个全才人物。

赏 析

有美堂在杭州城内吴山最高处,地理位置很适合游人赏景,左眺钱江,右瞰西湖,视野开阔。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初秋,苏轼与几位诗友一起,在堂上设宴小饮,咏诗作乐,忽然间雷鸣电闪,风起云涌,暴风骤雨,苏轼酒酣挥毫,于是产生了这首雄奇壮美、气势惊人的力作。

首联落墨于暴雨来临之前,“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写暴雨前瞬息之间的情形:云层低压,雷电仿佛从地面震响。这里写“云”用拟人的“顽”,写“雷”用有情的“拨”,可见诗人感受大自然威力,不惟受到惊心动魄的震撼,更重要的是注入自己乐观欣喜之情感,使人阅之精神随之高扬,也得到美的享受。这两句写雷云旨在渲染气氛,为下文写暴雨蓄势,营造了美景临前特有的壮观意境。颔联具体描绘暴雨携风滚滚而来的壮观画面,文笔雄峻非凡,是苏轼豪迈气质的最佳表现。上句写狂风用“黑”修饰,触目惊心,写出天昏地暗,大地一片迷蒙的景象,而“吹海立”则用夸张语气盛言水势涌起的情态。下句写暴雨用“飞”修饰,夸之来势迅猛。杭州在浙江的西边,故称钱塘江以东地区为“浙东”,此联写雨急的情貌:从钱塘江东面移至江西,水面如此开阔,雨水由远及近,只在转瞬之间。接着诗人用一“过”字写实了“飞”貌,充分显示雨珠跳飞情状、铺天盖地气势。两句连用五个动词,有新巧之工,使暴雨具有了强烈的动态色彩,令人如见其势,如闻其声,如感其劲。颈联写钱塘江的水势,“潋滟”形容水满甚至将要溢出的样子,意境已是开阔,又加“十分”修饰,给人更加鲜明感受,再辅想象,把浩淼江面想象为杯中斟满之酒且要高出杯面,有一种驾驭山河的雄伟气概。后写雨声急骤,如同羯鼓被鼓杖赶着打击。羯鼓是古代来自羯族的一种用两杖打击的鼓,南北朝经西域传入内地,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敲打声以声音碎急为美,苏轼用其急骤如雨,巧劲力厚作喻,十分贴切自然。以羯鼓之急状雨之骤密,应是苏轼的创新。尾联含典故,“谪仙”指李白,唐玄宗曾召李白赋诗,李白正在醉中,于是“以水洒面,即令秉笔”(《旧唐书・李白传》),故曰“泉洒面”。传说南海之中有鲛人(人鱼)室,所以“鲛室”借指大海,春秋时声伯在梦中吞了美玉,后来哭泣的眼泪都成了美玉(《左传・成公十七年》)。“琼瑰”,是珍贵的玉石,诗中既指雨点,又喻诗词佳作。这儿的“泉洒面”“泻琼瑰”形容雨水倾泻,但一“唤”字使其蕴含无穷深意,暗喻奇妙景物会诱发诗人的佳句美文。

尾联由单纯的写景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文学创作要义阐释,使本诗的解读内涵更具明显的多层立体性。其实,苏轼在结句传达出的艺术要义就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积累丰富的生活原料,细致入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神兼备,穷理尽性,定会写出内容上真通情达理的文章。正如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家越熟悉生活,越精细地观察生活,那么他的作品反映的现实就越真实,越深刻。能够深入生活,须抓住“悟”得的“灵感”的一刹那迅速捕捉形象。苏轼对此是深有体会和卓见的,他在《腊月游孤山访惠勤、惠恩二僧》一诗中写过:“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说的正是此意。

诗人紧扣疾雷、迅风、暴雨的特点进行深刻刻画,使全诗节奏和气势亦如自然风暴般急迫,来如惊雷,令人应接不暇,去如飘风,使人心有激荡。诗人笔下的这种自然界雄奇刚健的壮观景象,也是其豪放性格的外现。至此,苏轼以自己神助笔力,不仅生动再现了自然界中这种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的壮观美景,还引导我们领悟审美领域中的崇高真谛,即在欣赏那些打破平衡、使人感到异常、超常的景物时,既要领略景物给我们带来强烈的刺激,还应该能够引起我们对艺术要义的理智探索。

相关链接

古诗词中的“雨”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2)燕子窝边泥带水,鹁鸠声里雨如烟。(明・沈明臣《萧皋别业竹枝词》)

(3)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宋・周邦彦《少年游》)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僧志南《绝句》)

(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6)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翻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宋・华岳《骤雨》)

(7)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唐・崖道融《溪上遇雨》)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范文10

中秋节诗词佳句精选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望江南·中秋独愁

青玉盏

薄酒月分明

纤指漫裁银光碎

断肠独伴木樨听

叹罢第三声

------------------------------------------

南乡子·中秋感怀

月满满,桂香飘,年年岁岁望今朝。

乡客不归凭栏处。

望断路,鬓发成霜人不驻。

------------------------------------------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云天自古夜苍茫应盼今宵幽梦长

明月徘徊江两岸流光宛转水中央

才窥游子眸前泪又染离人鬓上霜

但有清辉同此刻世间何必怨凄凉

李白的《关山月》

玉轮高高挂银辉满人间

游子归乡道九转十八弯

君本出故地匆忙把家还

每每常思忆今朝会别颜

言欢当此夜把盏莫等闲

------------------------------------------

《浣溪沙》中秋月

月色清阴曲院凉,蟾光寒水旧池塘。醉人何处晚花香?

嫦娥遥遥弄广袖,鹤影绢娟动霓裳。梦魂归处是潇湘。

------------------------------------------

《中秋》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

《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太常引》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有诗有月有故事

谪仙玩月图——明·谢时臣

谪仙,是大唐李白。李白初到京城长安,遇著名诗人贺知章,贺知章一见李白,惊叹为"谪仙人"。

这位谪仙人喜好咏月,相传他出蜀前对师娘暗生情愫,而她就叫“月娘”。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伴着一首《但愿人长久》,我们来欣赏东坡的两首词——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全篇,皆是佳句,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与前一首词境遇不同,苏轼由怀念其弟苏辙(字子由)到终于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如此赏心乐事,却让他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别的哀伤与感慨。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把酒问月的“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往往起得突兀,问得离奇。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乡愁和亲情永远是中秋佳节的一大主题,和李白并称“李杜”的杜甫一首《月夜》哀婉动人。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乡愁和亲情是牵绊,相思与怀远又何尝不是,虽然这里或许揉进了甜蜜的哀愁,也使人柔肠寸断。

绮怀

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黄景仁年轻时曾同表妹两情相悦,但以温馨开始,以无言结局。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在他看来,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明明心中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如何不让人伤心至极?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诗人创作此诗正是在中秋的夜晚,联想到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而此刻正是诗人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所以在如此佳节,又是诗人得意之时,以此背景,诗人创作了此诗。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贬谪荆州,中秋之夜怀念远方,写了这首诗。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范文11

论文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汉字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何九盈先生在《汉字文化学》中指出:“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汉字的研究,离不开文化的阐释,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汉民族文化的研究,汉字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语言艺术的精品,而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与记录语言的汉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根据汉字的单音节性、部首可拆解等特点,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诗体,如离合诗、回文诗、数字诗、神智体、宝塔诗等。 

离合诗是先把字拆成偏旁,然后把两个偏旁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字。最早的离合诗当推后汉孔融作的《离合郡姓名字诗》(其首句为“渔父屈节”)。此后历代都有一些名家的离合诗问世。如晚唐诗人陆龟蒙写了《闲居杂题》五首离合诗,诗为七言四句,将前一句的尾字和后一句的首字合起来,组成另一个字,即用此字作为诗题,如其中的一首:《鸣蜩早》“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南宋刘一止作了一首《山中作拆字语寄江子我郎中》:“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詠黄鹤,志士心未已。” 这是一首典型的离合诗,全用拆字为句,“日月”为“明”,“山风”为“岚”,“石皮”为“破”,“古木”为“枯”,“可人”为“何”,“千里”为“重”,“永言”为“詠(现写作咏)”,“士心”为“志”。在小说中也有利用离合诗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如《红楼梦》第五回:“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里把凤姐的“凤(繁体作鳳)”拆成“凡鸟(鳥)”。而“二令”则是“冷”,“人木”合为“休”,委婉表明贾琏对凤姐由听从到冷淡,最后休弃的故事情节。 

回文诗是一种可以倒读或反复回旋地阅读的诗体。如宋代李禺夫妻互忆回文诗:“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正读是夫思妻,倒读是妻思夫。而宋人钱惟治的《春日登大悲阁》诗:“碧天临阁迥晴雪点山亭夕烟侵箔冷明月敛闲庭”,二十个字以任何一个字为起点,不管是顺读,还是倒读,都可以成诗,这样可以组成五言诗四十首。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以四季景色为题创作了回文诗《四时山水诗》。春景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夏景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秋景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冬景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诗歌创作的技巧很多,数字入诗也是技巧之一。有意识地把一首诗的大部分句子都用上数字,就是数字诗了。据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婚后不久,司马相如即赴长安做了官,五年不归。文君十分想念。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丈夫寄来的一封信,自然喜不自禁。不料拆开一看,只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聪明过人的卓文君立即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数字无“亿”即无“意”啊!于是,她满含悲愤,写了一首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欲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司马相如读后羞愧不已,于是用驷马高车,把卓文君接到了长安。清人王士祯作过一首《题秋江独钓图》,是有名的数字诗:“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这首诗连用九个“一”,把渔人一边歌唱、一边喝酒、一边钓鱼的潇洒之态刻画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再如清代诗人纪昀的《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片片飞,飞入芦花皆不见。”此诗全诗咏雪,将数字一至十巧妙地嵌入诗中,人们回看诗题才恍然知是咏雪。另外还可以把数学运算以诗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清人徐子云《算法大成》中有一首特殊的数谜诗: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遭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这是一首很奇特的数谜诗,此诗如果用现在的代数方程来解答,设寺僧为x,则可以列出如下算式:x/3+x/4=364,可得出x=624,即寺里六百二十四个和尚。

神智体则更为奇特。宋代桑世昌《回文类聚》载:“宋神宗熙宁间,辽使至,以能诗自夸。帝命苏轼为馆伴,辽使以诗诘轼,轼曰:‘赋诗易事也,观诗难事耳!’遂作《晚眺诗》以示之。……辽使观之,惶惑不知所云,自是不复言。”苏轼所作诗即为神智体,也是苏轼首创。它通过改变汉字的位置和形状,寓意隐藏于字形当中。其特点是:以意写图,令人自悟。将文字巧作安排,字形有长有短,有横写,有侧写,有反写,有倒写。因其设想新奇,启人神智,故名神智体,又名长亭体,后广为流传。下面这首诗是这样读的:“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还有一首也贴出供大家欣赏,按其字面及字形应读作:“斜月三更门半开,夜长侧枕意心歪,短命到今无口信,望断肝肠(长)无人来。”写的是一女子在家里等待与情人偷偷相会,然而等到了三更天,那个短命的还没来。虽然内容俚俗,但在形式上颇得神智体要旨。

宝塔诗,顾名思义,即形式上排列如宝塔的一种诗。如唐代白居易写过这样一首形式为双塔的宝塔诗:

在《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中,梅玖在申祥甫家吃饭时读的则是一首一字七言的塔形诗。形式如下: 

这首单塔的宝塔诗每句都押(ai)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是说一个不修边幅的秀才,构思精巧,风趣幽默。

宝塔诗中比较特殊的是文字塔诗,文字塔诗与前面的一般的宝塔诗读法不一样,不能按正常的顺序来读,如: 

这个文字塔是一首七言律诗,塔尖上的那个“月”字是题目,它押的是“十一尤”的韵,第一个韵脚断在“幽”字上,第二句断在“秋”字上……。运用“分书和读”的文字学常识,将每行中间的“月”字就近拼凑到左边或右边的字上去。这样,这个文字塔就流畅地读出来了: 

湖上朣朣兔魄幽,光明忽散一天秋;朒朓向已垂银钓,圆绽今期漾玉球。馥郁桂芬云外落,朦胧山色镜中收;凭栏深夜看逾朗,何处笙箫作胜游。 

中秋月宋苏轼的古诗范文12

论文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因此汉字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何九盈先生在《汉字文化学》中指出:“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又服务于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汉字的研究,离不开文化的阐释,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汉民族文化的研究,汉字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语言艺术的精品,而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与记录语言的汉字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根据汉字的单音节性、部首可拆解等特点,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诗体,如离合诗、回文诗、数字诗、神智体、宝塔诗等。

离合诗是先把字拆成偏旁,然后把两个偏旁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字。最早的离合诗当推后汉孔融作的《离合郡姓名字诗》(其首句为“渔父屈节”)。此后历代都有一些名家的离合诗问世。如晚唐诗人陆龟蒙写了《闲居杂题》五首离合诗,诗为七言四句,将前一句的尾字和后一句的首字合起来,组成另一个字,即用此字作为诗题,如其中的一首:《鸣蜩早》“闲来倚杖柴门口,鸟下深枝啄晚虫。周步一池销半日,十年听此鬓如蓬。”南宋刘一止作了一首《山中作拆字语寄江子我郎中》:“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黄鹤,志士心未已。” 这是一首典型的离合诗,全用拆字为句,“日月”为“明”,“山风”为“岚”,“石皮”为“破”,“古木”为“枯”,“可人”为“何”,“千里”为“重”,“永言”为“?(现写作咏)”,“士心”为“志”。在小说中也有利用离合诗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如《红楼梦》第五回:“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里把凤姐的“凤(繁体作?)”拆成“凡鸟(?)”。而“二令”则是“冷”,“人木”合为“休”,委婉表明贾琏对凤姐由听从到冷淡,最后休弃的故事情节。

回文诗是一种可以倒读或反复回旋地阅读的诗体。如宋代李禺夫妻互忆回文诗:“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正读是夫思妻,倒读是妻思夫。而宋人钱惟治的《春日登大悲阁》诗:“碧天临阁迥晴雪点山亭夕烟侵箔冷明月敛闲庭”,二十个字以任何一个字为起点,不管是顺读,还是倒读,都可以成诗,这样可以组成五言诗四十首。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以四季景色为题创作了回文诗《四时山水诗》。春景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夏景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秋景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冬景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诗歌创作的技巧很多,数字入诗也是技巧之一。有意识地把一首诗的大部分句子都用上数字,就是数字诗了。据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婚后不久,司马相如即赴长安做了官,五年不归。文君十分想念。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丈夫寄来的一封信,自然喜不自禁。不料拆开一看,只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聪明过人的卓文君立即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数字无“亿”即无“意”啊!于是,她满含悲愤,写了一首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欲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司马相如读后羞愧不已,于是用驷马高车,把卓文君接到了长安。清人王士祯作过一首《题秋江独钓图》,是有名的数字诗:“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这首诗连用九个“一”,把渔人一边歌唱、一边喝酒、一边钓鱼的潇洒之态刻画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再如清代诗人纪昀的《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片片飞,飞入芦花皆不见。”此诗全诗咏雪,将数字一至十巧妙地嵌入诗中,人们回看诗题才恍然知是咏雪。另外还可以把数学运算以诗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清人徐子云《算法大成》中有一首特殊的数谜诗: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遭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这是一首很奇特的数谜诗,此诗如果用现在的代数方程来解答,设寺僧为x,则可以列出如下算式:x/3+x/4=364,可得出x=624,即寺里六百二十四个和尚。

神智体则更为奇特。宋代桑世昌《回文类聚》载:“宋神宗熙宁间,辽使至,以能诗自夸。帝命苏轼为馆伴,辽使以诗诘轼,轼曰:‘赋诗易事也,观诗难事耳!’遂作《晚眺诗》以示之。……辽使观之,惶惑不知所云,自是不复言。”苏轼所作诗即为神智体,也是苏轼首创。它通过改变汉字的位置和形状,寓意隐藏于字形当中。其特点是:以意写图,令人自悟。将文字巧作安排,字形有长有短,有横写,有侧写,有反写,有倒写。因其设想新奇,启人神智,故名神智体,又名长亭体,后广为流传。下面这首诗是这样读的:“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还有一首也贴出供大家欣赏,按其字面及字形应读作:“斜月三更门半开,夜长侧枕意心歪,短命到今无口信,望断肝肠(长)无人来。”写的是一女子在家里等待与情人偷偷相会,然而等到了三更天,那个短命的还没来。虽然内容俚俗,但在形式上颇得神智体要旨。

宝塔诗,顾名思义,即形式上排列如宝塔的一种诗。如唐代白居易写过这样一首形式为双塔的宝塔诗:

在《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 周蒙师暮年登上第》中,梅玖在申祥甫家吃饭时读的则是一首一字七言的塔形诗。形式如下:

这首单塔的宝塔诗每句都押(ai)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是说一个不修边幅的秀才,构思精巧,风趣幽默。

宝塔诗中比较特殊的是文字塔诗,文字塔诗与前面的一般的宝塔诗读法不一样,不能按正常的顺序来读,如:

这个文字塔是一首七言律诗,塔尖上的那个“月”字是题目,它押的是“十一尤”的韵,第一个韵脚断在“幽”字上,第二句断在“秋”字上……。运用“分书和读”的文字学常识,将每行中间的“月”字就近拼凑到左边或右边的字上去。这样,这个文字塔就流畅地读出来了:

湖上?S?S兔魄幽,光明忽散一天秋;?H?I向已垂银钓,圆绽今期漾玉球。馥郁桂芬云外落,朦胧山色镜中收;凭栏深夜看逾朗,何处笙箫作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