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秋佳节的诗句

中秋佳节的诗句

时间:2023-05-29 18:01:13

中秋佳节的诗句

中秋佳节的诗句范文1

《易经》云:“以阳爻为九。”九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古人认为每年九月初九是个特别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重阳节又是诗人的节日,历代诗人骚客以重阳为题,写下了无数的名篇佳作,至今传诵不衰。

重阳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为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短短一诗,表达了诗人深切的乡情与亲情。而“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成为千百年来游子思乡、道不绝口的名言警句。刘禹锡的“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露深。年年上高处,未有不伤心”(《九日登临》);岑参的“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都是通过对重阳登高来表达诗人触景生情、怀念故园、忧国忧民的心声。

登高、赏菊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更是诗人们在重阳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孟浩然在《秋登万山寄张五》中写道:“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平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诗人没有直接写重阳节,可面对眼前的佳景,却憧憬着即将到来的重阳节,期望着和朋友登高聚饮。诗引而不发,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并让人感受到浓郁的重阳气息。王勃的“九日重阳节,开门见”,范成大的“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晏几道的“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阮郎归》)等等写出了重阳赏菊簪花的情思情趣。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写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丝色白霜。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流露出诗人看见白菊的无限欢欣,抒发了作者的不老童心。

九九重阳,正值秋冬之交,倘若诗人生逢乱世又时运不济、潦倒困苦或怀才不遇,就难免不发出悲秋的感叹。因此,同是写重阳登高赏菊,境遇相异诗境便大不同。杜甫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重阳节的七律《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老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描写所见江边秋景,抒发晚年老病寞落、壮志未酬的悲愤心绪。句句自然对仗,不见雕琢痕迹,句法交错,句意相联,密针走线,丝丝入扣,景中含情,情中见景。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诗人试图用登高的快慰来排遣内心的苦闷,以抒发内心的难言之情。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词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人用一个“瘦”字,将自己在重阳节赏菊时孤独凄清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与悲秋之作相反,李白在他的《九日》一诗中却描绘出一幅山明水秀的风光:“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诗人以流霞作酒浆,摘秋菊为玉食,自斟自饮,放浪狂歌,一位不拘形骸的谪仙形象跃然纸上。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写的重阳,格调截然不同。1929年的《采桑子・重阳》写道:“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诗人以雄视千古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通过对秋天战地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革命战争的由衷赞美之情,语言轻快,富有哲理。

中秋佳节的诗句范文2

《红楼梦》中对中秋的描绘只有两次。

第一次,是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原文这样写道:“一日,早又中秋佳节。士隐家宴已毕,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

中秋之际,甄士隐十分好客,邀请贾雨村喝酒。那贾雨村本一穷秀才,正欲上京赴考,中途因缺少盘费而留滞于仁情巷葫芦庙,靠写诗作文过日子。山穷水尽之际,却有贵人相助,庙旁一员外名甄士隐支助了盘费,才得上京赶考。且说他寓居葫芦庙时,以卖文作字为生。他有七情六欲,看上甄家之婢娇杏,正值中秋,对月有怀,赋诗一首:“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脂砚斋说他“不独因好色,多半感知音”,是有几分道理的。文人嘛,同是天涯沦落人,高山流水觅知音,历来如此。

最有意思的是,表字“时飞”的他搔首对天长叹,高吟一联:“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正好让甄士隐听见,甄士隐笑道:“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明月当空,飞彩凝辉,二人不免继续豪饮。贾雨村在有七八分酒意的情况下,口号一绝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中秋诗起,中秋诗收,既清雅氤氲,又大气磅礴,这才是写人生抱负的好诗句啊!理想是动力,才气是支撑。因此,甄士隐听了,连忙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如果说这时甄士隐只是萌生资助的想法,后面贾雨村之言才真的坚定了他的想法。贾雨村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你看,“士隐不待说完”就表示“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非常豪爽,当然了这可能也有下赌的成分。贾雨村也很爽快,收赠而快走,可见对功名的急切之情。

中秋佳节写月的诗句也不少,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这样写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流露了对远方的家人无尽的思恋;李朴的《中秋》又写“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歌咏了皓月当空,长天万里的壮观景象;《红楼梦》中的中秋节,主人公贾雨村却对月抒发自己的凌云之志,当真少见!这个主人公正羁旅异乡,渴盼求取功名,这个“求功名”的迫切想法平日里如果时时刻刻放在心头,挂在嘴上是再正常不过的,表明此人抱负远大,积极进取;但此时此刻正逢中秋佳节啊!贾雨村却丝毫没有思乡之意,思亲之情,独独裸地把自己“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念头高声吟唱出来,曹公这样写肯定不是为了“求新求异”吧!窃以为,这样的笔墨恰恰可以活画出贾雨村的形象来!这是一个很有才华也很有抱负的读书人,但在他的价值观里,如果只剩了求功名为人生唯一要义时,这样的人就太可怕了!

想想,贾雨村后面的人生轨迹的确如此!他处理的第一个案子是一起人命案,这起人命案子有个最大的焦点,就是“英莲”是支助其上京赶考的恩人甄士隐失散的小女,贾雨村不但不帮忙找回,还恩将仇报。经过此次审案,他平步青云而上;再有一事,某次,雨村外出,偶在野外一小庙见一道士,像是甄士隐,但上前攀问以后,答非所问,便不在意,回衙了事。可走了没多远,小庙竟着火了,雨村只打发一下人看道士烧死了没有,也没有再落实,就这样了事。恩人被烧,死与活与自己再也没有多大关系,果真无情无义,只是个“削尖了脑袋”往上钻的人啊!

这个贾雨村绝对是个人材,而且是个大材,只可惜是个坏材。以金榜题名为分界,他的人生分成了前后两个完全不一样的阶段,前一阶段他是一个历尽沧桑、忍辱负重、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的男子汉;后一阶段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官污吏。曹雪芹真是一个大师,他给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不一样的中秋节,当我们听到贾雨村吟唱的诗句时可能当时还深受感染,但当我们读完全卷,再来品味这一节,再来思考曹公笔下的人物时,就是另一番感慨了!

第二次,是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和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贾母点头叹道:“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是正经。”基本过程也就是拜月、夜宴、赏月。因贾母一句“赏月在山上最好”,于是,众人“从下逶迤而上,不过百余步,至山之峰脊上,便是这座敞厅。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庄。”他们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若花到谁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这一段有点俗套了。因为来的人不多,大家有点强装欢颜的感觉。大户人家赏月讲究一些,还要赏花,还要有音乐。贾母带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暖酒来。贾母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于是就有,“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

相比较而言,七十六回写得很清雅,因为有史湘云与林黛玉的联诗,但清雅中又显凄凉。史湘云和林黛玉的身世都十分可怜,特别是史湘云,可她相对大度些,少一些黛玉的多愁善感。二人来到“凹晶馆”,“遂在两个湘妃竹墩上坐下。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在这个宁谧的环境里,才女的才情与性情才可能完美地展现出来。其中最为有名的句子莫过于史湘云吟出“寒塘渡鹤影”,林黛玉对以“冷月葬花魂”,真是奇妙无比。

这回的中秋,又与寻常人家的中秋有着莫大的不同!寻常百姓家里,全家围坐,喝酒赏月,其乐融融!大观园赏月,表面热闹,实则悲哀。其时,大观园刚刚经历抄检,晴雯、司棋、入画都出去了,宝钗、宝琴也搬离了大观园,凤姐妯娌两个又病了,在这种情况下,越热闹越凄凉。桂花飘香,笛声悠扬,伴随的却是无味笑话和强颜欢笑,贾母堕泪就是明证啊!

中秋佳节的诗句范文3

【经典重阳节对联及赏析】

延寿;

登高。

相传九月九日佩戴茱萸,饮菊花酒,可以使人长寿。据《西京杂记》载,汉初已有此风俗,若推溯其源,其来可能更久。至于重阳登高,据说始自东汉,为名术士费长房所传的重阳祛祟法门。此联并举重阳节的这两大习俗,简介精炼而意蕴完足,自是佳对。

黄花宴;

红叶诗。

黄花,指菊花。重阳有赏菊的传统,独乐不如众乐,人们自当与亲与友,推杯送盏,同此赏心乐事。这是秋花带给人的欢乐。秋叶似乎并不逊之,因为它能传达爱意。据传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举,偶临御沟,拾得红叶,叶上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宣宗简放宫女,赐百官司吏,卢渥得一人,正为叶上题诗者。红叶对黄花,工稳之外,意味深长,令人击节赞叹。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三三,指三月三,魏晋以来又将此日视为“上巳节”,陌上踏青,曲水流觞,临水赋诗,是此日习俗。九九,即为九月九。三、九,皆为阳数。三月三,传说为王母开蟠桃会的日子;九月九,谐音“久久”,古人视之为吉利喜庆的日子。这自然与所谓“毒月恶日”的端午节有天壤之别,所以联中用“令节”、“芳辰”,实在是人们观念的真实写照,并非虚饰之辞。“三三”、“九九”,“令辰”、“芳节”,属小类工对。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凤岭,又名望楚山,在襄樊境内,西晋名臣刘弘与山简都曾于此处重阳宴赏。“龙山落冠”乃东晋人孟嘉的故事。孟嘉是东晋名臣桓温的参军,为人温和雅正,颇受推重。某年重阳,桓温设宴,僚属共游龙山,孟嘉衣帽应风飘落而不自知。桓温命左右勿言,欲知其何以处之。待孟嘉如厕,命孙盛作嘲讽之文,并将文章与落帽同置于孟嘉坐处。孟嘉返还其处,见此文此帽,并无尴尬之容,笑索纸笔,作文答复,一挥而就,其辞甚优美。此则故事自然是在赞佩这位孟参军既风度翩然又才思敏捷。晋世多名士,山简与孟嘉也在其列,此联似乎颇钟情于其辈的风度。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上联颇有鉴湖女侠秋瑾名句“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意思,同时又可见“满城风雨近重阳”的况味(见后二联),总之无非说些惹人烦忧之事。下联反之,乃推杯送盏,及时行乐之意。一正一反,不惟重阳如此,一年三百六十日皆如此。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上联点化了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上联是关于陶渊明的典故。陶氏九月九日无酒可饮,对菊遣怀时,见一白衣人翩然而至,乃王弘来送酒,遂把盏痛饮。下联是关于刘禹锡的典故。刘氏作《九日》诗,本想用“糕”字,由于五经之中并无此字,遂罢而不作。宋人宋祁曾作诗嘲之,其中有句云:“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另外,“糕”与“高”谐音,“题高”也可指重阳节登高赋诗之意。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上联事关孟嘉,下联事关王弘,前已言之。

题糕惊僻字;

飞屐发豪情。

上联言刘禹锡,前已言之。下联言庾亮。《世说新语·容止》载,庾亮镇守武昌,某秋夜气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楼咏诗。不久,庾氏飞屐而来。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此联本为元代文学家马祖常的诗句。马氏《石田山居》八首之最末一首曰:“淮南穷僻地,先世有林庐。花曙鸣山鸟,芹春跃岸鱼。鼓琴仙度曲,种杏客传书。朋辈如相觅,休嗔礼法疏。”平仄相谐,对仗工稳,心绪清旷者多喜此联。

孰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上联事关刘禹锡,前已言之。下联点化黄巢的《不第后赐菊》,其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此联妙在两个字:“孰”与“徒”。一“孰”字尽显了满腔豪气,当仁不让的情怀隐然可见。至于“徒”字则讥讽了浮华虚饰之徒。两联对仗工稳,意绪相反相成,颇为不易。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日风雨多。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句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上联用之。下联用著名的“一句诗”:满城风雨近重阳。据惠洪《冷斋夜话》载,北宋潘大临工于诗,贫甚。临川谢逸致书问:“近新作诗否?”大临答云:“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来,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此事想来不禁令人唏嘘。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下联用毛泽东《采桑子》词,其词云:“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据传此为钦天监曾用楹联,其旨在占物候。此联的意思如下:如果夏至恰为酉日,则三伏酷热;若重阳适为戊日,则冬天无雨雪。用物占入联,别有一番新意,且对仗十分工整,乃佳对。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靖节是陶渊明的谥号。孟生,即孟嘉。由于陶渊明喜菊,归隐时正在秋季,且重阳有“白衣送酒”的故事,是以陶氏成了重阳对联中的家常菜。“孟嘉落帽”之事,也在重阳发生,故而讲求用典的文人,也多未曾放过他。故而以陶孟二人为主料的对联众多,一般是“大同”而“小异”。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此联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诗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喜度老年节;

赏秋畅饮菊花酒。

重阳节又名老人节。菊花酒,此酒有延寿的作用。是以“菊花酒”对“老年节”,合于情理。

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参军,还是那位孟嘉孟参军。乌帽,依然是孟嘉的帽子。白衣,谓王弘;处士,谓陶渊明。不论“凌风”落帽,还是重阳“送酒”,“举止”都绝对“风流”。虽然又是以陶孟二人为主角的对联,长处在于简洁凝练,节奏明快。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上联依然出自“满城风雨近重阳”。“败兴”的绝非“风雨”,而是催租客。诗情虽浓,无奈囊中空虚,可悲可叹!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王勃《滕王阁序》云:“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盖其文作于秋,此联遂用之。下联用曲江宴会的典故。盖唐时考中的进士,放榜后大宴于曲江亭,谓之曲江会。宋人延袭此传统,称闻喜宴。此处泛用此举于秋闱告捷者。明清科举时,乡试在仲秋,称为秋诗,放榜近于重阳,故此联用之。此联对举凝练简洁,铿锵有声,实属佳对。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射,六艺之一。《礼记·月令》曰;“是月(季秋)也,天子乃教于田猎。”由于其发生于九月,故而上联用之。至于读经多在农闲之时,秋收之后良佳。天高地爽,形容秋日气温之清爽。上联紧切季秋。下联专写重阳节。一大一小,对仗工整。

孟参军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

中秋佳节的诗句范文4

【经典的重阳节敬老对联汇总】

黄花宴;

红叶诗。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登高赋诗;

含饴弄孙。

三三迎节令;

九九乐芳辰。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冒雨先寻菊;

迎晴便插萸。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院闭青霞入;

松高老鹤寻。

黄花开正好;

秋雨落宜时。

黄花如有约;

秋雨即时开。

秋奉椿萱茂;

菊同兰桂馨。

敬老成时尚;

举贤传德风。

拈菊欣忆旧;

抚幼励承先。

观菊来瑞鹤;

绕膝戏玄孙。

延寿;

登高。

相传九月九日佩戴茱萸,饮菊花酒,可以使人长寿。据《西京杂记》载,汉初已有此风俗,若推溯其源,其来可能更久。至于重阳登高,据说始自东汉,为名术士费长房所传的重阳祛祟法门。此联并举重阳节的这两大习俗,简介精炼而意蕴完足,自是佳对。

黄花宴;

红叶诗。

黄花,指菊花。重阳有赏菊的传统,独乐不如众乐,人们自当与亲与友,推杯送盏,同此赏心乐事。这是秋花带给人的欢乐。秋叶似乎并不逊之,因为它能传达爱意。据传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举,偶临御沟,拾得红叶,叶上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宣宗简放宫女,赐百官司吏,卢渥得一人,正为叶上题诗者。红叶对黄花,工稳之外,意味深长,令人击节赞叹。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三三,指三月三,魏晋以来又将此日视为“上巳节”,陌上踏青,曲水流觞,临水赋诗,是此日习俗。九九,即为九月九。三、九,皆为阳数。三月三,传说为王母开蟠桃会的日子;九月九,谐音“久久”,古人视之为吉利喜庆的日子。这自然与所谓“毒月恶日”的端午节有天壤之别,所以联中用“令节”、“芳辰”,实在是人们观念的真实写照,并非虚饰之辞。“三三”、“九九”,“令辰”、“芳节”,属小类工对。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凤岭,又名望楚山,在襄樊境内,西晋名臣刘弘与山简都曾于此处重阳宴赏。“龙山落冠”乃东晋人孟嘉的故事。孟嘉是东晋名臣桓温的参军,为人温和雅正,颇受推重。某年重阳,桓温设宴,僚属共游龙山,孟嘉衣帽应风飘落而不自知。桓温命左右勿言,欲知其何以处之。待孟嘉如厕,命孙盛作嘲讽之文,并将文章与落帽同置于孟嘉坐处。孟嘉返还其处,见此文此帽,并无尴尬之容,笑索纸笔,作文答复,一挥而就,其辞甚优美。此则故事自然是在赞佩这位孟参军既风度翩然又才思敏捷。晋世多名士,山简与孟嘉也在其列,此联似乎颇钟情于其辈的风度。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上联颇有鉴湖女侠秋瑾名句“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意思,同时又可见“满城风雨近重阳”的况味(见后二联),总之无非说些惹人烦忧之事。下联反之,乃推杯送盏,及时行乐之意。一正一反,不惟重阳如此,一年三百六十日皆如此。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上联点化了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句。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上联是关于陶渊明的典故。陶氏九月九日无酒可饮,对菊遣怀时,见一白衣人翩然而至,乃王弘来送酒,遂把盏痛饮。下联是关于刘禹锡的典故。刘氏作《九日》诗,本想用“糕”字,由于五经之中并无此字,遂罢而不作。宋人宋祁曾作诗嘲之,其中有句云:“刘郎不敢题糕字,虚负诗中一世豪。”另外,“糕”与“高”谐音,“题高”也可指重阳节登高赋诗之意。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上联事关孟嘉,下联事关王弘,前已言之。

题糕惊僻字;

飞屐发豪情。

上联言刘禹锡,前已言之。下联言庾亮。《世说新语·容止》载,庾亮镇守武昌,某秋夜气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楼咏诗。不久,庾氏飞屐而来。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此联本为元代文学家马祖常的诗句。马氏《石田山居》八首之最末一首曰:“淮南穷僻地,先世有林庐。花曙鸣山鸟,芹春跃岸鱼。鼓琴仙度曲,种杏客传书。朋辈如相觅,休嗔礼法疏。”平仄相谐,对仗工稳,心绪清旷者多喜此联。

孰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上联事关刘禹锡,前已言之。下联点化黄巢的《不第后赐菊》,其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此联妙在两个字:“孰”与“徒”。一“孰”字尽显了满腔豪气,当仁不让的情怀隐然可见。至于“徒”字则讥讽了浮华虚饰之徒。两联对仗工稳,意绪相反相成,颇为不易。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日风雨多。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句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上联用之。下联用著名的“一句诗”:满城风雨近重阳。据惠洪《冷斋夜话》载,北宋潘大临工于诗,贫甚。临川谢逸致书问:“近新作诗否?”大临答云:“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来,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此事想来不禁令人唏嘘。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下联用毛泽东《采桑子》词,其词云:“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据传此为钦天监曾用楹联,其旨在占物候。此联的意思如下:如果夏至恰为酉日,则三伏酷热;若重阳适为戊日,则冬天无雨雪。用物占入联,别有一番新意,且对仗十分工整,乃佳对。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靖节是陶渊明的谥号。孟生,即孟嘉。由于陶渊明喜菊,归隐时正在秋季,且重阳有“白衣送酒”的故事,是以陶氏成了重阳对联中的家常菜。“孟嘉落帽”之事,也在重阳发生,故而讲求用典的文人,也多未曾放过他。故而以陶孟二人为主料的对联众多,一般是“大同”而“小异”。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此联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诗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喜度老年节;

赏秋畅饮菊花酒。

重阳节又名老人节。菊花酒,此酒有延寿的作用。是以“菊花酒”对“老年节”,合于情理。

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参军,还是那位孟嘉孟参军。乌帽,依然是孟嘉的帽子。白衣,谓王弘;处士,谓陶渊明。不论“凌风”落帽,还是重阳“送酒”,“举止”都绝对“风流”。虽然又是以陶孟二人为主角的对联,长处在于简洁凝练,节奏明快。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上联依然出自“满城风雨近重阳”。“败兴”的绝非“风雨”,而是催租客。诗情虽浓,无奈囊中空虚,可悲可叹!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王勃《滕王阁序》云:“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盖其文作于秋,此联遂用之。下联用曲江宴会的典故。盖唐时考中的进士,放榜后大宴于曲江亭,谓之曲江会。宋人延袭此传统,称闻喜宴。此处泛用此举于秋闱告捷者。明清科举时,乡试在仲秋,称为秋诗,放榜近于重阳,故此联用之。此联对举凝练简洁,铿锵有声,实属佳对。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射,六艺之一。《礼记·月令》曰;“是月(季秋)也,天子乃教于田猎。”由于其发生于九月,故而上联用之。至于读经多在农闲之时,秋收之后良佳。天高地爽,形容秋日气温之清爽。上联紧切季秋。下联专写重阳节。一大一小,对仗工整。

孟参军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

中秋佳节的诗句范文5

1. 一轮明月挂天边,中秋感恩送祝愿,亲爱的客户,值此佳节,祝您全家欢乐团圆,幸福美满,福降门前,好运连连,财神眷恋,四海来缘!

2. 一轮明月一颗心,二位妙人心连心;三邻四舍很交心;五合六聚不变心;七星伴月很齐心;八月十五九(久)开心!短信祝福表我心!中秋愉快!

3. 以思念为水和面,用牵挂拌糖馅,拿问候捏成形,用关心烤香甜,诚心为你呈上,爱心月饼一枚,带上我的祝福,马上送到你身边。

4. 以缘份为圆心,浪漫为半径,画出爱情的圆;以诚心为圆心,心意为半径,画出友情的圆;以关怀为圆心,惦挂为半径,画出团圆的圆。中秋节至,愿你快乐!

5. 以中秋为圆心,量取祝福半径,绘幸福之圆;以思念为圆心,量取友情半径,绘团聚之圆;以牵挂为圆心,量取关怀半径,绘希望之圆。预祝中秋快乐!

6. 有句话存在心里很久,怕暴雨把它淋湿,怕狂风把它吹走,怕寒气把它冰冻,怕烈日把它晒透,终于盼到中秋佳节,我想对你说出口:祝福你中秋节快乐!

7. 圆饼圆圆甜如蜜,我要和你分着吃;团团圆圆人欢笑,两小无猜永不离;相约皎洁月光下,我要说声我爱你;中秋佳节月光浪漫,祝你健健康康幸福永远。

8. 月到中秋了,你我天各一方。岁月流失的都是美好,我会想你,你记得那句话吗?明月情依依,繁星语切切!

9. 月亮圆,好梦圆,月饼香,把你想。玉兔,嫦娥,桂树;明月,十五,祝福。愿亲爱的客户朋友,中秋佳节,幸福快乐。

10. 月缺时我想你,月圆时我念你,无论月圆月缺,我的心如那恒古不变的月光默默的追随着你的每一次微笑!

经典中秋节寄语祝福语

1.月影摇晃着欣喜,快乐洋溢着心底,花朵飘香着日子,月饼甜美着惦记,心愿徜徉着欢喜,祝福泛动着涟漪,心绪调剂着信息,只为送给你,祝愿你中秋如意。

2.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别样风景:月圆如诗,月缺如画,月升如舞,月隐如歌,月明如镜,月晦如烟,月移如风,月静如水。中秋佳节,月色撩人,祝你好心情!

3.月圆,饼圆,许一个心愿圆又圆;糖甜,果甜,吃一口月饼甜又甜;景美,人美,送一个祝愿美又美;中秋节到,愿你一家人团聚享天伦,幸福快乐到永远。

4.月圆,花香,保重身体要健康;鱼在游,鸟在叫,愿你天天哈哈笑;手中书,杯中酒,祝你好运天天有!欢乐多,忧愁少,预祝中秋节快乐!

5.月圆,情圆,团圆节日好运连;月满,人满,他乡游子在期盼;月美,景美,祝福问候巧搭配。中秋节,友情一路相随,愿你心情最美。

6.月圆了,是一道风景;思念了,是种难割舍的情;祝福了,愿祈愿化作永恒。此情此景,熟悉又陌生,不变的是真情。快中秋了,预祝节日快乐,天天好心情!

7.月圆人圆,祝你合家团圆,月圆梦圆,祝你心愿能圆,月圆财源,祝你滚滚财源,月圆心圆,祝你人生如愿。中秋节快乐。

8.月圆时也许会欣悦,月缺时也许会失落,无论月圆或月缺,欣悦或失落,我们的纯真与情缘,如同皎洁的月光永恒不变.祝中秋节快乐,和家团圆!

9.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如诗如画,良辰美景,送给我心爱的你。遥远的星空下,共同仰望同样的美月,是你我心灵的契约!

10.月圆是诗,月缺是画,十五明月空中挂;问候是茶,祝福是酒,茶浓酒香添盈袖。中秋了,祝您中秋愉快,合家欢乐!

经典中秋节寄语祝福语

1.中秋节你看,晚上月亮圆圆的脸正挂在天上;中秋夜你看,家人温馨甜甜的笑弥漫在家中;中秋情你看,祝福的短信在阅读中:全家平安快乐!

2.中秋节团团圆圆,月下君幸幸福福。全家乐美美满满,夫妻和恩恩爱爱。望星空情情长长,思未来去去匆匆。看今日忙忙碌碌,为生存寻寻觅觅。祝朋友中秋佳节,阖家欢乐!

3.中秋快到了,有人短信搞笑,有人短信整蛊;有人短信传情,有人短信祝福;我没有那么多花样,只有送上一句轻松的问候:预祝中秋快乐!

4.中秋来了。吃的月饼也许不是最贵的那块,喝的红酒也许不是最老的那瓶,的朋友也许不是联络最多的那个,而是在特别的日子想起的人。朋友,祝中秋节快乐!

5.中秋来临,客户问好,家人团聚,身体健康,事业兴旺,心情快乐,笑脸相伴,生意兴隆,中秋月圆,美梦成真!祝您及您的家人中秋快乐,幸福美满!

6.中秋来临百花香,一条短信带六香。一香送你摇钱树,二香送你贵人扶,三香送你工作好,四香送你没烦恼,五香送你钱满罐,六香送你永健康。中秋节快乐!

7.中秋来临花好月圆,祝福披星戴月送身边,愿你:花容月貌笑容甜,风花雪月爱圆满,众星捧月总耀眼,日月同辉永相伴,日新月异每一天!祝你中秋笑开颜!

8.中秋临近百花放,一条信息带六香,一香送你贵人扶,二香送你摇钱树,三香送你万事好,四香送你没烦恼,五香送你福满筐,六香送你合家欢!

中秋佳节的诗句范文6

露浥初英,早遗恨、参差九日。还却笑、萸随节过,桂凋无色。杯面寒香蜂共泛,篱根秋讯蛩催织。爱玲珑、筛月水屏风,千枝结。

芳井韵,寒泉咽。霜著处,微红湿。共评花索句,看谁先得。好漉乌巾连夜醉,莫愁金钿无人拾。算遗踪、犹有枕囊留,相思物。

【前言】

《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是宋代词人吴文英创作的咏物词。此词上片重在赋菊,又暗含以菊花为精神寄托之意;下片抒写赏菊饮酒,及记述侑酒之佳人,并兼顾词题。

【注释】

⑴满江红:词牌名。《升庵词品》谓唐人小说《冥音录》说:“曲名有《上江虹》,即《满江红》。”又名《念良游》、《伤春曲》。《乐章集》、《清真集》并入“仙吕调”。宋以来作者多以柳永格为准。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下片十句,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一般例用入声韵。姜夔始改作平韵。此词系仄声韵体。

⑵刘朔斋:朱祖谋笺:《齐东野语》:“刘震孙,字长卿,号朔斋,尝为宛陵令,与吴毅夫唱酬。”梦窗词集中另有《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呈朔翁》词一首。和韵:指用他人诗词所用的韵而作诗词。分用韵、依韵、次韵三种。陆游说:“古时有唱有和,有杂拟追和之类,而无和韵者。唐始有用韵,谓同用此韵;后有依韵,然不以次;后有次韵。自元(稹)、白(居易)至皮(日休)、陆(龟蒙),其体乃全。”

⑶浥:湿润,沾湿。

⑷萸:茱萸。

⑸漉:即用纱布等物滤出液体。

⑹钿: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

【赏析】

“露浥”两句,扣题中“赋菊”。此言夜露湿润了刚刚开放的菊花,可惜现在已经不是重阳佳节,过了赏菊的当令时节,但是这菊花还是我行我素地傲霜斗雪而独自放香。因为菊有“宁愿枝头抱香死”的气节也。“还却笑”两句,用“茱萸”、“桂花”与菊花作一对比。此言只可笑那茱萸花随着重阳节的过去而也随即败落凋零,并且桂花也在树上纷纷地凋谢而显得毫无生色;惟有菊花宁愿在枝头上抱香而死,却不改其傲霜斗雪的本质噢。明是赞菊,暗中也含有以菊花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在。表明自己有菊之傲骨,而无萸桂之媚俗态也。“杯面”两句,述秋景。此言杯中的酒香与园中的菊香混合在空气之中,引得群蜂四处飞舞。而篱笆下蟋蟀也正在“句句”地鸣叫着,它好像在告诉人们:秋已深矣。“爱玲珑”两句,再次“赋菊”。此言园中的水池边上,主人家用千枝万朵的菊花交织成一架玲珑透剔的花屏风,月光透过它照射在水池之中,就倒影出憧憧的花影来。

中秋佳节的诗句范文7

一年之中有四个季节,他们各有各的风韵,它们的风韵之香飘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吸引着万物。有人喜欢骄阳似火的夏天,因为在那时正是观赏荷花的最佳时节,就像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有他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不正是赞美那婀娜多姿的荷花吗?正值得我们观赏,徘徊在其中,真有“心上莲花朵朵开”的感觉。有人喜欢生机勃勃的春天,因为在那时到处诗意盎然,就像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那柳条就像少女的秀发,随风飘扬,把我们领入了诗意般的境界,赞美春天的佳句数不胜数。有人喜欢冰天雪地的冬天,不为什么,只为了一种独特,一种与众不同。但我爱那金黄色的而朴实的秋天,人们把秋天当作伤心,忧虑,烦恼的化身,古人有不少悲秋叹秋的佳句,杜甫就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名句。但我不这样认为,我把秋天当作快乐,幸福的天使,就比如世上稀有喜秋赞秋的诗句。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横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云霄。”

我喜欢秋风,当它迎面吹来时,唯有的正是那一阵凉意,好像能把我心中的一切愤怒与烦恼都带走,留下的只是内心的宁静与精神上的舒畅;我喜欢淋秋雨,因为淡淡的凄凉,会把我的心门打开,向秋雨倾诉内心的不快。

我喜欢秋风,秋雨,秋天的一切,但我最爱的却是秋天的落叶,在平日里,我极其讨厌尘埃,土跞,我是一个爱干净的人,但在秋天,我宁愿打开窗户,让秋风将落叶吹进我的窗户,吹到我的床上,更吹进我的心房。有时我恨不得让我的家满是落叶,在这时,我不怕尘埃,也不埋怨自然环境不好,只是把整个身心溶入在这金黄色的世界之中,慢慢品尝。秋天,我的家是五彩的,秋叶有非常鲜明的色彩:妃红,金色,青色,橙色,或者红黄驳杂。但在众多颜色中却没有枯槁的色泽。我走在路上,路被金黄的透明的叶铺满了,叫人不忍心踩上去。

我爱秋天,爱秋天的一切,因为那是具有理想的秋天,那是金色的秋天,也是一个童年梦。

中秋佳节的诗句范文8

[关键词]古典诗词 菊花 意象

菊花,虽没有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它傲霜抗寒、高洁幽雅,引动了诗人的情思,激活了诗人的心智,促使他们写下了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早在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就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从此,菊花被历代文人所咏叹,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篇,而菊花意象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隐者的超然洒脱

古代的诗人大多怀有报国安邦的雄心壮志,但现实往往并不如人意。许多诗人在受挫时感到尘世的不如意,并受道家逍遥哲学的影响,寄情于山林风物,渴望清净无争的生活,于是菊花也便具有了隐者高士的意象。这一类的诗歌数量很多,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这首诗中,菊花是远离尘俗、孤芳自赏的隐士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洁身自好、高标独步的人格情操的映射。将菊花的这种品性发扬光大的是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据载,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还乡,隐耕田园,一直过着“击壤以自欢”的生活。劳动之余,他特喜爱菊花,用菊花的清雅倔强,来操守自己的君子之节。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传诵千古的佳句,诗人融情、景、理趣于一体,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一位至诚至静的自在之人陶然于田园之乐的那种无拘无束的情态,感受到了那种出诸自然、浑然天成的美好境界。《和郭主簿》一诗中也写到: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诗人高度赞赏“霜下杰”,以这菊花的品格和气质自励,后人因陶渊明有此不慕荣利,志存隐逸的品格,尊称他为靖节先生。

二、游子的感时伤怀

古人有重阳佳日登高望远、饮酒赏菊的习俗。诗人历经战乱,辗转漂泊,或思乡怀人,或悲愁叹老,或伤时忧民,常常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一吐胸中块垒。如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杜甫的《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最著名的莫过于女词人李清照的重九《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思念自己的丈夫所作。最后三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极为脍炙人口。这三句用西风吹卷帘幕,露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少妇面容,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她选择不求浓丽、自甘素淡的菊花加以自比,这既是就眼前取景,又反衬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标逸韵。菊花在九九重阳应节而开,李清照在佳节重阳思念远在外地做官的丈夫,因思念而消魂憔悴得比秋风摧残下的菊花还瘦。语言清丽高雅,文雅优美。

三、志士的坚贞高洁

很多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它历尽风霜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杜甫曾说“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这两句诗抒写了自己的爱菊之情,盛赞菊花的坚贞品格。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郑谷的《菊》则赞颂菊花的高风亮节。“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一、二两句对比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三、四两句诗人以池塘岸边的菊花与高屋瓦上的矮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作对比,意在表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奉献芳香;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宋代诗人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则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泥沙中,菊花此时成了高尚人格的写照。

四、勇者的豪情壮志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又赋予了菊花新的内涵。他曾写过两首有关菊花的诗歌。第一首《题菊花》这样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纵观全诗,诗人实际上是以花喻人,托物言志。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扬他们顶风傲霜的生命活力,又为他们的处境、命运而愤愤不平,立志要彻底改变,让劳苦大众都能生活在温暖幸福的春天里。第二首是《菊花》,又题《不第后赋菊》,大概是黄巢科举落第后的泄愤之作。全诗这样写:“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这首诗中,诗人也是借开满京城、占尽秋光的菊花来渲染起义军大获全胜,笑逐颜开的喜悦。全诗表达的应该是一种对起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憧憬。

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的诗中也有一种凛然傲骨。郑思肖在南宋亡后,隐居苏州,但时时不忘故国。他在《画菊》一诗中托物言志: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他借菊花独自开放,宁可枯死枝头也决不落地的高尚品格,表示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决不向元朝统治者屈膝投降的崇高的民族气节。

菊花是幸运的,它能得到中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的赏识,与之为伍。花之形和诗人高尚的灵魂融为一体,造就了永恒的美。千秋万代,士人百姓,不论是否知道屈原与陶渊明,读过还是没有读过他们的诗作,都可通过凌霜盛开的菊花,与诗人的灵魂相晤,走进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中秋佳节的诗句范文9

日光渐短夜初凉,转眼间黄了,重阳节到了。九九重阳还有一清雅称呼:菊月,意即秋高气和,盛开,片片金黄,一丛丛开在窗前篱下,清丽与端庄,芳香不绝如缕,让秋天的诗意如水般流淌。

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九月九日为“重九”,也就是“重阳”。自汉代,老百姓就有重阳登高祈福、饮酒、插茱萸、吃糕的习俗,如今重阳又为尊老、敬老、爱老的节日,赏菊饮酒,成为民间传统习俗。《西京杂记》中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酒,云令人长寿。”

赏菊及饮酒,源自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隐居南山,视为知己。每至重阳,南山坡上处处野菊绽放,芬芳如云,他欢喜地采下,回家酿制酒,自酌自饮,好不逍遥。“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文是心境的渗透,只因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们便记住了菊,也记住了陶渊明。

明代鲁渊《重九》诗:“白雁南飞天欲霜,萧萧风雨又重阳。已知建德非我土,还忆并州是故乡。蓬鬓转添今日白,犹似去年黄。登高莫上龙山路,极目中原草木荒。”文中表达了离乡老人在重阳节这天,仰望长天一行行归雁,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就更深了一层。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重阳序上赋白菊》,抒发了人老心壮的慨叹之情,可谓,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年龄只是一种标记,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李清照的词轻慢温软,灵动飘逸,充满意韵。《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里的黄花即黄菊。重阳佳节,正是与亲人团聚的日子,而此刻陪伴她的只有美酒与黄花,丈夫远在异地,这让李清照倍感孤独与凄清,思念如潮水,侵蚀着她的心,风疏雨骤,草木摇落,整个人憔悴比黄花还要消瘦。

我国有悠久的种菊历史。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古人们早已懂得把作药,或食之。汉代就有了饮酒的习俗,晋周处《风土记》说:“汉习九日饮酒以祛除不祥。”南朝梁吴均《西京杂记》说:“饮菊酒,令人长寿。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酒。”

“季秋之月,菊有黄花”。诗意重阳因菊而美丽,在这明净的季节,正是赏菊的好时光。虽然不是春光,犹觉胜似春光。杜牧曾写:“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人生是这样匆忙,懂得了拼搏,同时也应学会放松自己,去看山,去看水。

九九重阳日,我们不妨和父母一起赏,品茶,饮酒,体味“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之佳境,和家人共度一个美好的佳节。

中秋佳节的诗句范文10

关键词: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四时风景

abstract: 《a quatrain》 is a famous composition by du fu wrote(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which be read with admiration by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lots of readers express various appreciation and feeling from different angles on this poem.the poem describe four seasons in the sichuan province, which express the love of nature,the love of real life and joy of feeling.

key words: du fu;《a quatrain》;“two golden orioles sing amid the willows green”;four scenery

宋学家程颢有《秋日偶成》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1]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怡然自乐的人生观,其中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更是道出了一种“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人生境界。每读这首诗便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诗。虽然历来对这首诗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都离不了借景抒情的普遍看法。的确,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4句话写了4幅风景图,通过对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感和积极乐观的美好心态。但是对于这4句话彼此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作者是怎样构思这4幅画面的,却很少有人探究。经过多次的反复阅读,尤其是在前引程颢诗的启发之下,笔者认为杜甫的这首绝句中的4句诗绝不是简单的一时的景物堆砌,而是选取了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里最富有特征的自然物象加以传神地描写,从而构成4幅美妙的四季风景图。也就是说,作者是以概括的笔触描写了他所生活的成都草堂之四时美景。众所周知,杜甫一生大都在辗转漂泊,穷困潦倒,正如他在《登高》一诗里所写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2],只有在他晚年,由于朋友的帮助,他在四川成都的浣花溪畔才勉强修建了一座简陋的草堂,从而度过了一生中虽然短暂但是对于他来说却是最难得的安稳日子。由于生活境遇的稍微好转,杜甫的内心便有了一种难得的闲适情趣,因此这个时期所创作的诗便呈现出萧散自然的风格特点。在他笔下,安静明秀的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便成为这时期他诗歌的主要特色。而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诗便是这时的代表作,下面笔者作一具体分析:

首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春回大地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的美景。其中,鲜艳亮丽的色彩给我们留下了非常鲜明的印象。“黄鹂”对“翠柳”,黄鹂鸟儿不一定是黄的,但翠柳一定是绿的,这样的搭配在视觉的感应方面极富吸引力,令我们想到春天来临之后百花齐放、百鸟齐鸣的局面。春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但作者并没有一一呈现,而是只写柳树上边的鸟鸣,这鸟也不是一群,而是只有两只,两只鸟的叫声似乎有点单调,不足以传达出春天的繁华热闹,但是我觉得有这两只美丽鸟儿的叫声就足够了,清脆而又悦耳,完全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不是吗?实际上透过这两只鸟的叫声,我们完全能够联想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3]的热闹景象。但是叫声写得太多了,就只能是“呕哑嘲哳难为听”[4],那样就令人不堪忍受了。所以此处应以简洁为妙。

次句“一行白鹭上青天”给我们呈现的是另一番景象,如果首句以五彩缤纷繁华热闹而取胜,那么,这次句就是以淡雅素净视野开阔为特色了。“白鹭”对“青天”,天是蓝的,鹭是白的,两者相衬,既对比鲜明,又简洁疏朗。同时,作者这里用了一个极富力度的动词“上”,这“上”字的运用令我们联想到刘禹锡的那首著名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5],这两句诗都用了一个“上”字来写鸟飞的姿态,“上”给人的感觉是排除各种艰难险阻迎难而上,其中既包含了鸟儿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但实质上更传达出诗人的豪情壮志,所以这两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刘禹锡这首诗写的是秋景,那老杜这首诗难道不也让人想到秋天的景象吗?秋天,天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但秋天也是候鸟南飞的季节。记得小学课本里学到写秋天的文章,里边有这样几句话,“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了,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里的“一行白鹭”不正是让我们联想到秋天南飞的大雁吗?所以,笔者认为第二句是写秋景的。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一提到雪,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白雪皑皑的冬天,虽说从成都往西往远处望,是常年积雪不化的川西高原,红军翻越大雪山的情景至今令我们难以忘怀。但杜甫这里写的不可能是其他季节的雪景,而应该是冬季。其理由除了雪是冬天特有的自然景物外,还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推论:其一,前边两句分别写的是春秋两季,而接下来的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则使人直接联想到的是雨水充足、水涨船高的特有的夏天景象,那第三句也只能是写冬天了。其二,从作者的观察位置来看,此时是作者坐在屋里从窗户向外望去所看到的景色,一个“含”字非常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这正是于尺幅之中见千里之景;再说,作者为什么要坐在窗前向远处望,而不是如下句一样尽情地站在门外观赏西山雪景呢,难道还不是因为天气严寒门外难以久立而只能蜷缩于一隅吗?

结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正如上句所分析的那样,夏季雨水充沛、水涨船高,正是水上交通运行的黄金季节,这船不是附近的渔民打渔的小渔船,而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南逆江而上的大商船。作为久负盛名的锦城,地处天府之国的成都正是唐代商业非常发达的大都市,虽然自古就有蜀道难的传闻,但因为成都地处岷江上游,周围又汇集了好多的河流,水上交通十分便利,东来西往的船只经常汇聚于此进行各种商业贸易,所以杜甫自然而然地将这一夏季常见的景象置诸笔端。

综上所述,杜甫这首《绝句》正是选取成都四季特有的自然景观,加以准确传神的描写,从而向我们展示了4幅非常鲜明生动的画面。杜甫虽然地处一隅,但他心情愉悦、生活悠然,故此他能“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6],这岂非“思理之致”乎?

参考文献:

[1](宋)谢枋得、(明)王相.千家诗[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91

[2]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23

[3]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53

[4]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87

中秋佳节的诗句范文1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喧嚣的都市车水马龙,奔波的人们已很难使自己停下来,但是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到来之时,一轮皓月高挂天空,传统佳节的温馨便俘虏了忙碌着的人们的心灵。我们互相传递的礼物,不止是礼物,还是问候,是祝福,是浓浓的民俗文化。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这个中秋,我们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当我们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时,脑海中会浮现那些优美的诗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古往今来,寄托着多少中华儿女的乡愁与离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同根同宗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将在这一节日里重温民俗再叙乡情。

面对国旗,面对辛勤的老师,我们想说:是师院附中把我们汇集到成才的摇篮,让我们在这个摇篮中互相团结,努力拼搏。

最后,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祝全校师生合家幸福,中秋快乐!

中秋佳节的诗句范文12

十一庆祝国庆节之演讲稿

又是一年金秋好时节,繁花似锦,欢歌如潮。

亲朋好友相聚,情人恋人相聚,你我他相聚,大家一起为明天更美好而相聚!

在晚会开始之前,请允许我代表人民网网友联谊会送上节日的良好祝愿和真诚的问候!祝愿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祝在座的各位网友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今天晚上,人民网网友联谊会、联谊文学社在联谊会馆隆重举办金秋国庆·对联对诗大会。

四海举杯,相聚联谊,欢声笑语,喜气洋洋。

记得一年前的那个生机勃发的春天,联谊首次成功举办了春之韵赛诗会,高手云集,佳作迭出,充分展示了联谊网友的实力、勇气以及和谐、友爱的精神。

从此,每逢重大节日,网友对联对诗大会便成了联谊的保留节目。

今天晚上,我们依然以这样的方式来庆祝共和国的伟大生日……

今天的联谊,已走过了两载岁月。

如果说当年初创时还在蹒跚学步,那么现在已是步履稳健、迈向成熟。

她的每一个足迹,都浸透着网友的心血和汗水;

她的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网友的惊喜与自豪……

各位的关爱、鼓励是联谊成长不竭的动力!

联谊长大了,但联谊的友爱精神没有变,“联谊相长,亦庄亦谐”的服务宗旨没有变,联谊网友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没有变。

——我相信,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今晚的对联对诗大会一定会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今晚的金秋国庆·对联对诗大会是由人民网网友联谊会发起,联谊文学社组织进行的。

一、活动内容:以发表对联、诗词作品为主。对联长短不限,诗词形式不拘。支持原创,支持幽默。原创或转贴作品请予注明。

二、活动方式:两种方式穿行。一是网友发表完整的诗词、楹联作品,此间集中上贴。二是即兴表演,现场对诗、对对联。出句与对句,你来我往,珠联璧合。

三、活动结果:今天晚会的对联、诗词作品将整理成集,转贴涟漪泛舟,供网友跟帖品评。联谊文学社将根据网友和编辑人员的意见,评选出一系列最佳作品和最佳作者。选出的佳作将入选《联谊文学·国庆专辑》,最佳作者将由人民网网友联谊会发送纪念品。

最后友情提示——今晚的大会现场诚征对联、诗(古体、现代、打油)、词领队,欢迎志愿服务晚会的网友踊跃报名!

超凡创意,尽情挥洒!联谊期待您的佳作!

欢乐的相聚总是短暂的。诚挚的祝福、真情的诉说、坦露的表白,那不尽的话语,那连绵的情意,一直萦绕在耳边、激荡在心头,久久难以忘怀!

我们又有收获了!佳作连篇,好句纷呈,一幕幕精彩热烈的场面,将联谊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我们收获的还有浓浓的真情。这真情,正是联谊网友以赤诚之心一点一滴铸就。

感受这真情,如同畅游在碧波翻卷的海浪,深沉而舒展;如同徜徉在温暖细软的沙滩,柔润而充实。

暂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聚,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相逢。泛舟摇桨,把酒临风,波光涟漪,忘返留连!

再次感谢各位朋友的光临,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衷心祝愿各位生活幸福,国庆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