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婴儿夏季腹泻

婴儿夏季腹泻

时间:2023-05-30 09:39:21

婴儿夏季腹泻

婴儿夏季腹泻范文1

婴儿腹泻病,是仅次于婴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小儿常见病,0.5~2岁的婴幼儿腹泻病发病率较高,夏秋季节多发,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较平时增多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其发病原因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细菌以 肠感菌为主,病毒以轮状病毒为主。治疗腹泻主要是控制感染,调整饮食,消除病因,纠正脱水及电解质代谢失调,除合并细菌感染外,一般不用抗生素。

资料与方法

般资料:2009年6月~2010年2月收治腹泻婴儿130例,男75例,女60例;年龄<6 月59例,7个月~1岁51例,1~2岁35例。感染性腹泻80例,非感染性腹泻55例

不同原因引起的婴儿腹泻,表现出不同特点,具体如下。①细菌感染:年龄14~24个月,多发生在夏季,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数次至10余次,大便多有泡沫、稀水样,带黏液或脓血,往往伴有发热、腹胀和呕吐。合理应用抗生素及饮食护理,4~7天治愈。②轮状病毒感染:于秋、冬季多发生于6~12个月婴幼儿,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便次数多、水分呈蛋花汤样,无腥臭,重者伴脱水、呕吐、及电解质紊乱等。给予抗病毒治疗,合理喂养,脱水者给予补液,4~8天可治愈。③非感染:年龄2~6个月,因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大便呈黄稀便,带奶瓣,有时为黄绿稀便,病程长除大便改变外,无其他症状体征。主要通过饮食护理及对症治疗。

婴儿腹泻的饮食护理

一般饮食原则:少量进食,减轻肠道负担;限制容易刺激肠壁的脂肪及低级脂肪酸;限制容易在肠道发酵的食物摄入;中毒症状重,患儿应暂禁饮食,时间一般为6~8小时,禁食期间可喂补液盐或静脉补液。

饮食护理:合理喂养,合理喂奶就可达到控制腹泻的效果。母乳喂养的婴儿,腹泻时只需适当减少奶量,缩短喂奶时间,并延长喂养间隔,母亲还应少食脂肪类食物及含纤维素丰富食物,同时每次喂奶 ,可喝300~500ml开水,以稀释母乳,有利于减轻婴儿胃肠负担,从而减轻腹泻症状。如每日腹泻>10次,并伴有呕吐、应暂停牛奶喂养,禁食6~8小时,最长≤12小时。禁食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可喂些葡萄糖淡盐水、胡萝卜汤等。如婴儿腹泻不严重,仅比正常多2~3次,无呕吐,可暂喂1~2天米汤,而后喂水或米汤冲淡的奶。使用儿童益生菌制剂,病情好转,恢复饮食后可及时使用儿童益生菌制剂,可缩短腹泻病程,早日恢复健康,特别是对轮状病毒腹泻的效果 好。

讨 论

总之,合理的饮食护理是婴儿腹泻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治疗的同时早期采用饮食疗法,对提高婴儿腹泻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痛苦,达到预期护理目标尤为重要。

婴儿夏季腹泻范文2

关键词:患儿; 腹泻; 病毒 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200-01

腹泻属于婴儿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都可导致婴幼儿腹泻。腹泻患儿若不及时对症治疗,有效的消除疾病,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轻者可能会导致脱水、引发营养不良,重者威胁生命[1]。本文将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6例腹泻患儿的病毒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腹泻婴儿126例,本组患儿中最小年龄为5个月,最大年龄为4岁。男78例,女48例。取腹泻婴儿3~5ML粪便(自然留取)给予临床检验。

1.2 方法

采用玉米粉琼脂、沙保弱氯霉素琼脂、SS琼脂、碱性蛋白冻水等在检验室中作为实验用培养基。完成实验标本收集以后,马上采用准备好的培养基把病原菌分离并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应严格依据临床实验操作的规范进行。待菌株分离培养出来以后,运用鉴定系统给予鉴定,并通过血清学给予证实[2-3]。

2 结果

126例患儿中,检出病原微生物74例,所占比例为58.73%,其中有66例患儿病毒检验呈阳性,所占比例为52.38%,轮状病毒呈阳性的患儿40例,所占比例为31.75%,腺病毒呈阳性的患儿20例,所占比例为15.87%,轮状病毒与腺病毒都呈阳性的患儿3例,所占比例为2.38%。病菌检验呈阳性的患儿40例,所占比例为31.75%。其中检出沙门菌患儿18例,所占比例为14.29%,包含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患儿9例,所占比例为7.14%,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患儿5例,所占比例为3.97%,非伤寒沙门菌患儿4例,所占比例为3.17%;志贺杆菌患儿16例,所占比例为12.7%,包含宋内志贺菌患儿9例,所占比例为7.14%,福氏志贺菌患儿7例,所占比例为5.56%;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患儿6例,所占比例为4.76%;气单胞菌患儿4例,所占比例为3.17%;白色假丝酵母菌患儿2例,所占比例为1.59%。

3 讨论

婴儿腹泻疾病症状复杂,病因各种各样,患儿的表现也有差异。按照患儿致病菌以及患病的原因,患儿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形状不同的粪便[4]。若能够按照患儿的致病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有效临床治疗,便可快速提高患儿的治疗疗程,从而减少腹泻患儿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和思想负担[5]。

在本组患儿中,通过检验发现,导致婴儿腹泻最主要的致病微生物是病毒感染,所占比例为52.38%,在病毒感染中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所占比例为31.75%,其次是腺病毒感染,这2种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在临床上也并不是很少见到[5-6]。换句话说,在对婴儿腹泻这种疾病的治疗中,检测腺病毒是不能忽视的。

与此同时,笔者还观察到,在不同季节的里,不同的病原体的发病率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病菌感染常常发生于夏季高温季节,这可能是和婴儿在比较炎热的季节里喜欢吃生冷食物,让很多不清洁的食物进入其肠胃,以致其肠胃功能出现紊乱有关[7]。对于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病率,则常见于比较寒冷的季节,尤其在最冷的季节里更多见。轮状病毒可以通过粪口途径,进入婴幼儿体内小肠的黏膜细胞,从而破坏其肠道内的绒毛,减少其对水钠的吸收,导致腹泻。腺病毒为一种较新的致病菌,临床上研究发现这种疾病的发生率和季节、年龄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8]。

对此,笔者建议:在夏季腹泻婴儿可能存在不洁饮食的情况,所以在临床上对其治疗时,要重视细菌学的检测,而在秋冬季节里需要更加重视轮状病毒的检测,从而以更好地诊治患儿。儿科医生还要按照腹泻婴儿发病的实际情况,对其粪便的性质、每天患儿腹泻的次数等等情况给予综合判断,并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再给予选择用药治疗[9]。在治疗过程中不能随意乱用抗菌药物。

对腹泻婴儿的诊治,也应重视从预防入手,结合其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家属注意患儿的食物卫生,并加强培养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卫生习惯。对于抵抗力比较弱的婴儿,应让其多运动,不断提高婴幼儿的自身免疫力,同时也可适当给婴儿使用疫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马振林.周口地区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学检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6):119-120.

[2] 姜凯,姜锋.腹泻患儿粪便检测结果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5):16-17.

[3] 倪黎,曾正莲,宋江勤.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与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0):2379.

[4] 郑建新,杨慧,傅启华.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调查[J].检验医学,2010,25(8):652-653.

[5] 马建芳,洪国才.3年2484例小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45):186.

[6] 马慧,黄敬孚,林书祥,等.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1):52-53.

[7] 郭承勇,高克玲,伍亚云.十堰市轮状病毒肠炎流行病学调查[J].中外医疗,2011,30(5):47-48.

婴儿夏季腹泻范文3

追查小儿腹泻的病因

一般病因可分为非感染性因素和感染性因素两种。非感染性因素中包括饮食因素,如添加食物的质和量不适宜、饥饿性腹泻、牛奶和其他食物过敏等;环境和体质因素如气候变化使小儿过热或受凉、护理不当、消化道分泌失调及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还有先天性或继发性消化酶缺乏等。

而感染性因素则分为肠道外感染和肠道内感染两种。

年轻父母要注意的是:肠道外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尿路感染、脑膜炎、败血症等,腹泻常为各种感染的首发症状。

肠道内感染则包括细菌性、病毒性、霉菌性和寄生虫等。

夏季小儿腹泻,大都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大便呈糊状,臭味重,也有的小儿大便是黄绿色。

如何及时正确地判断小儿腹泻

在判断宝宝是否患有腹泻病时,父母对宝宝大便性质的观察十分重要,一般要掌握以下两个要点:

要点一:一般来说病毒性腹泻大便多为水样,含少量黏液,无腥臭味,镜检有少量白细胞和脂肪滴,尤其是因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由于起病急,大便量多时宝宝很容易产生脱水症状,需要特别重视。

要点二:细菌感染的大便多为黏冻样或“蛋花汤”样,可伴有腥臭或脓血等,而霉菌引起的腹泻大便多为黄绿色,稀薄,泡沫多,呈豆腐渣样。有的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出现黄绿色的稀便,大便次数较多,但精神很好,没有呕吐现象,食欲也始终很好,体重逐日增加,随年龄增长,给予添加辅食后腹泻自然消失,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生理性腹泻”,家长大可放心。

如何预防小儿腹泻

我们建议:

1.最好以母乳喂养,尤其在婴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及第一个夏季最为重要,尽量避免夏季断奶;

2.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3.合理喂养、定时定量,按时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一起添加;

4.宝宝食欲不振或发热早期,应减少宝宝的奶量及其他食物量,以减轻胃肠道负担;

5.避免过食或喂富含脂肪的食物;

6.加强宝宝的体格锻炼,增强宝宝体质;

7.及早治疗宝宝的营养不良、佝偻病等一些易致慢性腹泻的疾病,同时要加强护理;

8.忌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避免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失调。

此外,对于有腹泻病的宝宝,年轻父母还需注意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如发现宝宝同时还伴有阵发性的哭吵、呕吐、大便出现果酱样等情况,需及时送医院就诊,因为你的宝宝很有可能得了“肠套叠”,情况十分紧急。

什么情况须送孩子去看医生

婴儿夏季腹泻范文4

[关键词] 小儿夏季腹泻;针灸;中药

夏季是婴幼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多由细菌和病毒感染所致。临床常见表现为小儿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烂,并可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西医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以止泻、抗炎、补液为主,而中医认为小儿腹泻主病在脾,因此常采用运脾化湿的的治疗原则。本文作者根据这一原则,结合针灸、中药等方法对55例小儿腹泻患儿进行辩证施治,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将我院门诊收治病程

2.治疗方法

利用中医学的辩证原则将观察组55例患儿分为湿热泄30例、伤食泻21例及风寒泻4例。湿热泻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为基础方,泄泻次数较多,并伴有发热的可以加马鞭草、辣蓼、鸡苏散来加强清热解毒的功效;伴有呕吐的加竹茹、半夏降逆止呕;腹痛甚者加木香理气止痛。伤食泻以保和丸为基础方,呕吐次数多的加藿香、生姜来和胃止痛;伴腹痛的加木香、槟榔理气止痛;泻后仍感腹胀则加厚朴、莱菔子以消积除胀。风寒泻以藿香正气散为主方,腹痛加干姜、砂仁、木香来温中散寒理气;夹食者去大枣、甘草,加焦山楂、鸡内金消食导滞。在予中药治疗的同时,观察组再配以针灸治疗加强疗效。针法以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上巨虚、阴陵泉、水分等为主穴。湿热泻加内庭、曲池,伤食泻加四缝,风寒泻加神厥,呕吐甚者加内关、上脘,时感腹胀者加下脘。针刺时以毫针泻法为主,神阙穴则用隔姜灸法,按临床症状轻重,每日针刺1~2次。另外,伴有轻度脱水的患儿需予以适当补液以纠正脱水。对照组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抗炎、加强护理、调整饮食、预防并发症等西医治疗为主。

3.疗效评价

两组均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为疗效评判标准,全愈:大便成形,发热、呕吐、脱水等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效。有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粪质变稠,全身症状缓解。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并应用SPSS17.0软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P

4.结果

两组疗效及疗程的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愈5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对照治愈3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5.讨论

根据两项最新针对小儿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3],小儿腹泻病多发于幼儿,以0~2岁婴幼儿为主,其临床表现多样,而夏季则是小儿腹泻发病的高峰期。中医学认为小儿泄泻常因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所致,而主要的病变则在于脾[4]。中医儿科学专著《幼幼集成・泄泻证治》中也提到“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因此运脾化湿就成为了治疗小儿泄泻的基本法则。近来许多学者都对中药或针灸治疗小儿腹泻进行过观察研究,并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只采用了一种治疗方法,而笔者则通过结合中药和针灸两种中医治疗方法来辩证治疗小儿夏季腹泻。通过观察发现,同时采用针灸及中药两种法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治疗彻底等优势。我们分析认为,针灸治疗具有联系脏腑、运行气血、抗御病邪的功效,正确的辩证和选穴可以起到升拔药力、促进药物归经、提高疗效的作用,而中药又具有疗效肯定、副作用低的优势,因此临床上在治疗夏季腹泻的患儿时,为提高疗效、降低药物副作用、缩短治疗周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可考虑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的方法来进行诊治。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9.

[2]刘景衍,马俊仙,刘益林,等.腹泻病患儿8054例次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6):423-424.

婴儿夏季腹泻范文5

腹泻患儿吃什么

如果孩子大便次数多,一天7~8次左右,大便呈稀糊样或水样,那就要多补充水分。有几种口服补液家里可以自行配制:(1)、每500毫升水,加10克糖(2小匙)、1.75克盐(小牙膏盖一盖半),煮沸后服用。每隔1小时喂1次,随时口服,能喝多少喂多少。(2)、用500毫升米汤,加盐1.75克,配成米汤加盐溶液,服法同上。

腹泻开始的2~3天,孩子的进食次数可减少1次,让肠道充分休息。给孩子吃的食物应该是细、软、烂的半固体食品,脂肪和粗纤维要少一些。食物在烹饪时要少放一些油,菜以菜汁为主,腹泻时应少食菜茎、菜叶。

腹泻原则上禁食,但也要先给腹泻儿一定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例如,用母乳喂养的可继续喂养;人工喂养的,年龄在6个月以内,可用等量米汤、或水稀释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喂养2~3天,以后恢复正常饮食。6个月以上的孩子可选用粥、面条、烂饭及易消化的菜,可加些鱼或肉末或新鲜水果汁。一般来说,腹泻时仍可以给孩子吃牛奶、鸡蛋,但牛奶应是脱脂奶,全脂牛奶煮沸后去掉奶皮也可以;鸡蛋可做成蛋羹或只吃蛋黄,不吃蛋白。少食多餐,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

一些食物本身就能帮助腹泻患儿恢复健康。给孩子适量地吃些山药、芋头和胡萝卜,既能促进消化吸收,又能促进肠道一些消化酶的分泌。也可以每天给孩子喝2~3次焦米汤:将稀饭煮糊以后,倒出米汤喂给孩子吃;或者将米粉或奶糕炒焦后调成糊喂给孩子吃。另外,给孩子吃烤苹果、苹果泥或喝苹果水也可以帮助收敛止泻,每天2~3次,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少吃点,年龄大的孩子可以多吃点。

婴幼儿腹泻的家庭食疗方

以下几个行之有效的食疗方,可以帮助腹泻的孩子早日康复,达到健脾止泻的目的。

*健脾饮

主要成分:桔皮5克,荷叶1/4张,山楂3克,麦芽10克,白糖少许。

制作方法:先起锅将山楂炒黄,再将桔皮、荷叶、山楂、麦芽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大火)煮沸后,转用文火(小火)煮30分钟,去渣留汁,加白糖搅匀就可以了。

健脾饮可以代替茶,温热的时候给孩子喝。

*燕窝糯米粥

主要成分:燕窝9克,糯米50克。

制作方法:取燕窝用水泡发,拣净毛羽和杂质,加水适量。用文火久炖,炖到烂熟,再加糯米煮粥。

一份燕窝糯米粥一天内分食,服完为度,连服3~5天。

*苹果汤

主要成分:苹果1只,水250毫升,少量食盐、白糖。

制作方法:将苹果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也可在苹果汤中再加5%白糖饮用。

苹果汤适用于1岁以内的婴儿。大于1岁的孩子,可以吃苹果泥:取熟苹果,洗净去皮、心,捣烂成泥。苹果泥每次食用30~60克,一日3次。

*荔枝粥

主要成分:干荔枝5枚,粳米或糯米50克。

制作方法:将干荔枝去皮洗净,粳米淘净,一起放人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5天为一个疗程,每天一次,作晚餐食用。

婴幼儿腹泻的家庭推拿

婴幼儿腹泻的家庭推拿方法可以减轻腹泻症状,帮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推拿方法简便易学,疗效可靠,家长们不妨试一试。

1、揉脐:让患儿仰卧,充分暴露其腹部,家长将右手的食指重叠在中指之上,用中指指端轻轻紧贴在穴位(脐窝)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揉,约100~300次。

婴儿夏季腹泻范文6

【关键词】小儿腹泻;病因;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2.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1-0140-02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临床的常见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尤其好发,不同季节发生的腹泻,临床表现亦有所不同。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因比较复杂,采取治疗方法也呈现多样化,本文针对小儿腹泻常见病因及其相应治疗进行梳理如下。

1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因

1.1易感因素: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及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酶的活性低,神经系统对胃肠道调节功能较差,且生长发育快,胃肠道负担较大,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婴幼儿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SIgA水平及胃内酸度均较低,新生儿出生后尚未建立完善的肠道正常菌群,对侵入肠道的病原微生物拮抗能力弱,人工喂养者食物中缺乏母乳含有的SIgA等免疫物质,加上食物和食具易被污染等因素,肠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1.2感染性因素: 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2003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披露,发展中国家感染性腹泻导致儿童死亡达156万人,占死亡人数的15%,居死因第3位。肠道内感染,主要由细菌和病毒引起。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不同感染病因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症候特点是不一样。夏季多发生菌痢,冬季80%的婴幼儿腹泻由病毒感染所引起。另外一些非肠道外感染也能引起腹泻,这是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的影响,使消化功能紊乱,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增加所致。

1.3非感染性因素: 非感染性腹泻病主要是由于饮食因素所引起,可分为食饵性腹泻、过敏性腹泻和其他因素的腹泻等。喂养不当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多为人工喂养儿,由于喂养不定时、量过多或过少或食物成分不适宜,如过早喂食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断奶等。给与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可产生渗透性腹泻。给与肠道刺激物如调料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也可引起腹泻。

1.4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主要指气候因素。天气突然变冷腹部受凉而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时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减少;口渴饮奶过多可能增加消化道负担诱发消化功能紊乱而诱发腹泻。

2治疗

预防和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是小儿腹泻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则。

2.1饮食: 强调继续饮食,根据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的饮食习惯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消耗,缩短腹泻后康复的时间。对于腹泻患儿,应当鼓励适量多餐的进食,完全禁食是有一定危害的。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症状是小儿腹泻在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若继续给予禁食,一些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由于体制虚弱过度可导致死亡。饮食调整母乳喂养期的患儿应坚持采用母乳喂养,开始使用辅食的婴幼儿可食用稀释牛奶、米汤、胡萝卜汤等辅助治疗。注意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有助于缩短腹泻病程,减轻腹泻严重程度,并防止随后的2-3个月腹泻的复发。补锌对于任何类型或者持续多长时间的腹泻是必要措施[2]。

2.2补液: 严重的急性腹泻常会导致脱水,对患儿有很大危险,应该及时发现脱水现象并及时予以纠正[3]。根据脱水的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无明显脱水症状患儿可在家中自行治疗。由于重度脱水可出现低血容量休克,所以需静脉补液以尽快纠正。在补液过程中对于补液的量、种类、组成、步骤和速度都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到三定(定量、定性、定速)三先(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及两补(见尿补钾、见惊补钙)。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口服补液盐溶液(ORS溶液)给急性腹泻脱水患儿进行口服补液疗法,经临床应用已经取得良好疗效。

2.3合理应用抗生素: 根据我国卫生部调查显示,腹泻病患儿的抗生素使用率大于95%,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针对病原采用特异性抗生素治疗。70%水样便的小儿腹泻多由产毒素细菌和轮状病毒引起,并不需要应用抗生素,只做好补液工作患者大多可自行痊愈。而30%表现为黏脓、脓血便的侵袭性细菌感染,则需要采用敏感的抗生素,由于细菌的耐药,临床上多选用加酶的广谱青霉素或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2.4肠黏膜保护剂: 目前研究认为,蒙脱石散有很好的覆盖消化道黏膜的能力,药效可以维持6h以上。通过药物与黏膜蛋白的结合,加强了消化道黏膜的韧性,从而对抗攻击机体的因子可有效缩短慢性腹泻病程,维持肠细胞正常吸收与分泌功能。目前临床用药多为思密达,应嘱其空腹服药或者保留灌肠。

2.5微生物制剂: 微生态调节制剂或菌群调节剂肠道的菌群失去平衡是腹泻的重要原因,对肠道的正常益生菌进行补充,可恢复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重建使肠道的天然生物屏障作用得以重建。应用具体药物有:金双歧、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思连康、整肠生等。对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全的婴儿,使用的活菌剂量应合理,否则也存在潜在危险。

2.6中药治疗: 采用中药能达到“急则治标、标本兼顾“的作用,具有止泻、抗炎、抗病毒、促进消化的功能,联合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4]。具体可采取口服苍葛止泻灵,外用敷脐散,或针刺四缝穴、足三里穴等措施。

3小结

综上所述,小儿腹泻病的治疗应从病因出发,摒弃旧有的错误治疗观念,根据患儿年龄、患病原因等因素分析病情,合理饮食,规范用药以减少并发症,尽量缩短病程,使患儿早日摆脱腹泻病的困扰。

参考文献

[1]WHO.Theworldhealthrepoa2003:shapingthefuture.Geneva:WHO,2003:11-12.

[2]易琼.黄连素、蒙脱石散和复合维生素B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89-90.

婴儿夏季腹泻范文7

婴幼儿腹泻又称消化不良,主要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见于夏秋季节,由于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全,且消化系统脆弱的关系,在消化道内或消化道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常可引起消化系统紊乱,即腹泻和呕吐,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急需有效的治疗方案。笔者现将1989~1996年对50例小儿腹泻治疗进行回顾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所1989~1996年共收治50例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患儿,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3岁,1~2岁者34例,占68%;病程最短1天,最长8天,平均4天;腹泻次数每日最少6次,最多20次,50例患儿中全部有腹泻伴恶心、呕吐,20例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实验室检查大部分为脂肪球及黏液便。

1.2 治疗方法

1.2.1 纠正脱水 (1)轻型,采取口服补液。液体的配制:白糖10g(或葡萄糖20g更好)、食盐0.25g、碳酸氢钠0.25g、冲温开水至100ml,补液量100ml/(kg・d),少量多次喂,以免呕吐。(2)重型,按照脱水程度和酸中毒程度给予静脉输液,纠正酸中毒。

1.2.2 饮食调控 病轻不呕吐者,不禁食;重症呕吐频繁者,根据病情和营养情况,可禁食6~12h。禁食期间可少量多次喂淡盐水和葡萄糖水。禁食后,母乳喂养者适当限制哺乳时间,人工喂养者可先喂养清水汤、稀释奶等。以后根据平时饮食习惯适当减量,3~5天或5~7天后恢复其正常饮食。此外,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黏液脓血便者,一般不用抗生素,中药治疗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对小儿腹泻有较好的效果。较常见的为脾虚合食滞型和湿热型。脾虚食滞型,治宜健脾消滞,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白术、茯苓、苍术各2钱,山楂、麦芽或谷芽各3钱,甘草1钱,煎服。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茯苓、车前草各3钱,黄芩、厚朴各2钱,黄连1钱,煎服。

1.2 结果 轻型腹泻2~4日痊愈,平均3日;迁延型和慢性腹泻6~9日痊愈,平均7日;重型腹泻3~7日痊愈,平均5日。

2 典型病例

例1,患儿,男,9个月,腹泻3天,食欲差,伴恶心、呕吐,大便为蛋花样稀便,每日10余次,有少量黏液;查体:体温正常,一般情况尚好,肛周发红;实验室检查:血象正常,大便黏液状,有脂肪球、上皮细胞等,入院诊断:腹泻(轻型)。治疗:(1)口服白糖10g,食盐0.5g,冲温开水至100ml,分次频服。(2)定时喂奶,但不宜过饱。(3)服中药,党参、白术、茯苓、苍术各2钱,山楂、麦芽各3钱,煎服,2日后精神、食欲好转,肛周发红消退,大便每日2~3次,呈糊状,上方继服2日,大便正常,病痊愈。

例2,患儿,女,1岁,腹泻呕吐2日,大便10~15次/d,稀水和蛋花汤样,量多,无脓血,起病伴呕吐3~4次/d。查体:体温36℃(腋温),呼吸速而深,35次/min,唇樱桃红,嗜睡,眼窝下陷。口腔黏膜干燥。眼睑不能闭合。心率130次/min,律齐,有力。两肺无异常。舟状腹,皮肤凉,弹性差,小便少,大便镜检高倍视野有2~3个白细胞,血常规:血红蛋白近15g,有血浓缩现象。临床诊断:婴儿急性腹泻,重症脱水,酸中毒。治疗:(1)静脉补液,开始输第1瓶2∶2∶1溶液500ml,2ml/min(30滴/min左右),第1瓶输完后,患儿开始排尿,继续输第2瓶500ml2∶2∶1溶液时,内加10%氯化钾溶液10ml(1g氯化钾),输液速度调整为13~15滴/min,在9h内输完液体量的1/2。(2)在输液过程中禁食,第3瓶即约500ml3∶1溶液,再加入氯化钾1g,继续点滴,每分钟12~13滴,剩余1/2溶液在14~15h输完(包括第2瓶的2∶2∶1溶液200ml在内)。(3)服用中药。第2日,患儿精神良好,脱水基本纠正。面色红润,无腹胀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留医4天痊愈出院。

3 讨论

腹泻是婴幼儿营养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医学认为,夏季炎热,体内水分容易缺少,婴幼儿适应能力差,影响胃肠功能,胃酸及消化酶减少,同时又由于口渴,吮乳过多,因此易出现消化紊乱。此外,受凉后肠蠕动亢进,易引起腹泻。由于腹泻丢失大量水分,又因食欲下降,而水分摄入减少,造成电解质紊乱、脱水,使小儿发生危险,因此,预防和纠正脱水、酸中毒是降低死亡率的必要措施。

婴儿夏季腹泻范文8

秋天来临,婴幼儿秋季腹泻多了起来,这是一种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炎,最喜侵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以起病急、病情重、发热、上呼吸道症状重、呕吐多、腹泻频、排洗米水样或蛋花汤样水便,常伴失水、酸中毒等全身症状为其特征。

调查发现,人乳喂养的孩子较少发病。因为人乳中含有特异性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抗体。秋季腹泻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染,因疾病早期30%-50%的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所以有人认为呼吸道传播的可能性也很大。

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1~3天发病。病初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呕吐现象,持续2-3天。多数患儿有发热,体温在38-44℃之间,持续1~4天。病后2天出现腹泻,大便每日10次左右,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花绿色或乳白色,可有少量黏液,无脓血,无腥臭味。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腹泻多在病后4-7天自愈,少数孩子可持续20多天。个别病儿发生猝死,可能与并发心肌炎有关。

秋季腹泻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服用抗生素有害无益。本病病程不长,如果家长做好饮食喂养和口服补液,通常不会发生问题,但要注意以下问题:

母乳喂养婴儿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在炎热的夏天断奶,以减少腹泻的发生。患儿如果有食欲,就应该继续喂养。母乳喂养的孩子仍哺母乳;人工喂养的孩子,应吃去乳糖的奶粉,或1/2稀释牛奶:已添加辅食的孩子可吃稀粥或面片。因为腹泻儿仍可吸收摄入糖的80%,蛋白质和脂肪的60%,所以继续喂养对腹泻有利。

注意保暖由于腹泻,病儿的肠蠕动已经加快,如果再受凉,则腹泻的情况将更加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病儿腹部的保暖。家长可以用一个暖水袋给孩子热敷腹部,还可以给孩子揉揉肚子,以减轻腹痛。

调节好饮食腹泻急性期要减少进食量,但不必禁食。吃奶粉的幼儿可以在冲奶粉时加些米汤。急性期不要食用鱼、肉,待病情好转后可以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以免病情反复。

喝口服补液盐给孩子喂口服补液盐水应该耐心,少量多次,每2~3分钟喂一次,每次用匙喂10~20毫升,约4~6小时即能纠正脱水。如果孩子对口服补液不耐受,或腹泻程度加重,应带孩子去医院,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补液。

婴儿夏季腹泻范文9

[关键词]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4(a)-0012-02

婴幼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其中由病毒所引发的腹泻占75%,而A群轮状病毒是引发该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婴幼儿腹泻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秋冬多发,春夏较少见。6个月龄~2岁婴幼儿为主要患病群体,是危害婴幼儿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患儿以腹泻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甚至会危及生命。有研究认为,及早进行临床检验并确定病原体,是防控疾病传播和病情发展的关键。为了解婴幼儿腹泻的发病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该次研究2013年1-12月对该院收治的691例腹泻患儿实施了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现将其检测结果及分析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人该院就诊的腹泻婴幼儿2 507例,均符合儿童腹泻病的诊断标准,年龄2个月~5岁。其中男性患儿l482例,女性患儿1025例,其大便多呈糊状、黏液状、蛋花汤状或稀水状,镜检显示有脂肪球和白细胞,除腹泻外,部分患儿伴有呕吐、发热、脱水和腹痛等症状。于腹泻症状开始后1~7 d采集每例患儿的粪便标本1份,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1.2 检测方法

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购白艾博生物医药),本次研究所有试剂都为同一厂家同一方法试剂盒。采用乳胶法检测标本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含有轮状病毒抗体和轮状病毒抗体乳胶,其中轮状病毒抗体事先被同定于膜上检测区R区,而轮状病毒抗体乳胶包被在聚酯膜上,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2 结果

2.1 轮状病毒感染情况及性别分布情况

2507例送检标本中393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阳性率为15.68%。1 482例男性患儿阳性235例,占15.86%;1 025例女性患儿阳性158例,占15.41%。男性患儿阳性率略高于女性,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089 7,P=0.764 6>0.05)。

2.2 轮状病毒感染年龄分布情况

1~2岁婴幼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为20.11%,6月龄~1岁婴幼儿检测阳性率为17.68%,均高于其他年龄段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轮状病毒感染月份分布情况

1月份检测阳性构成比为11.45%,2~9月份检测阳性构成比明显下降,至10月份明显升高,1月、10~12月为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的高峰季节,其中11、12月份的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其他月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婴儿夏季腹泻范文10

【关键词】 婴幼儿;肺炎;腹泻;小儿葫芦散

肺炎是小儿常见感染性疾病,婴幼儿多见,而婴幼儿肺炎的病程中常继发腹泻,在临床上重者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对婴幼儿健康危害较大,也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重视。本文笔者通过使用小儿葫芦散佐治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住院患儿76例,均符合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诊断标准:临床上有典型的呼吸困难表现,肺部有细湿啰音或肺部啰音不明显,但胸部X线检查有炎症性改变,住院72 h后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至每日3次以上和(或)粪便性状改变,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纳差、呕吐[1]。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观察组40例,两组患儿年龄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疗效评价 根据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拟定的《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纳差、腹胀、呕吐)消失;有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无好转,甚至加重[2]。

1.3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70,P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婴幼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此病继发腹泻也是比较常见的,除肺炎表现外,还有腹胀、腹泻、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年龄越小越容易病发生上述表现,严重威胁小儿的生命。婴幼儿肺炎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而该病则可继发引起腹泻,亦多由细菌毒素或病毒直接侵袭所致,它引起的腹泻特点如下:(1)本病常年都有发生,但以秋冬季多见,多累及3岁以下儿童。(2)其中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多为其产生的肠毒素作用于肠壁,促进前列腺素在肠道上的合成,使前列腺素(PGE2、PGF2α)在肠壁含量增多,前列腺素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引起环磷酸腺苷(cAMP)增加,cAMP促使肠黏膜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向肠腔分泌大量的液体和电解质,引起稀水便;而病毒感染则直接侵犯小肠上皮细胞,破坏其微绒毛,影响水和食物的消化吸收,由于微绒毛受损,引起双糖酶缺乏,导致肠内高渗液体集聚,引起腹泻。(3)诊断依据: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3]

小儿葫芦散主要成分有:橘红、茯苓、朱砂、鸡内金(炒)、天竺黄、僵蚕(麸炒)、半夏曲、琥珀、全蝎、天麻、川贝母、冰片、葫芦娥。其中小儿葫芦散中橘红、半夏、茯苓可以祛痰降逆,茯苓中茯苓多糖、橘红中的柠檬烯、川贝母中的川贝醇,可以通过抑制病毒蛋白外壳及细菌细胞膜的生物合成,抑制病毒及细菌的增殖,因而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另外本方中有效成分柠檬烯(橘红)、全蝎毒素(全蝎)、甾体生物碱、葫芦糖苷、挥发油等,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如巨噬细胞、NK细胞的吞噬),对肠黏膜也有免疫刺激作用,增强其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使消化道IgG增加;增强呼吸道粘液-纤毛系统清除异物的功能,增加呼吸道保护性抗体SIgA、IgG的生物合成。

婴幼儿肺炎易继发腹泻除与小儿胃肠生理解剖屏障功能不完善有关,还与小儿消化酶的相对不足,消化运动功能不协调,肠道菌群失调有关[4]。本方中含有角蛋白(鸡内金)、蛋白酶、淀粉酶、茯苓聚糖(茯苓)、麦角甾醇等有效成分,可以有效刺激胃液及消化酶分泌,增加其含量,还可以增强食道下段括约肌(LES)功能,并刺激胃肠壁丛肌间神经丛,清洁肠道,促进调整小儿肠道的菌群失调,使肠道微生态保持平衡,加速胃肠功能的恢复。

通过上述分析小儿葫芦散在治疗发热、咳嗽的同时,从根本上调理小儿的脏腑,和胃健脾、消滞化食,根除致病之因,增强机体各组织的抗病能力,避免西药的单一作用。通过它的使用,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增强抗菌效力、加速本病的康复,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红英.思连康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724-2725.

[2]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J].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90-1235.

婴儿夏季腹泻范文11

关键词 妇幼保健院 儿科 住院患者 疾病谱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12月在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不包括新生儿科及其他科室)住院的4546例患儿,年龄1个月~12岁;男2739例,女1807例。

诊断标准:按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标准进行。

统计处理: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分析,采用X2检验多个样本构成比的比较,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不同性别儿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其顺位:4546例住院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1。男女性住院患者常见的病种及其顺位相同,以支气管肺炎最多(26.6%),其余依次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性喉炎和急性细菌性痢疾。

不同年龄儿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比:不同年龄住院患者人数以<1岁患者最多(44.5%),住院人数随年龄增长递减;住院病种在<1岁住院患者中以小儿腹泻占首位,>1岁各年龄段住院患者中以支气管肺炎居首位。不同年龄患者疾病构成比之间比较,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

不同季节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比:不同季节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比差别明显,冬春季节(12月~次年2月和3~5月)住院患者以支气管肺炎最多,夏季(6~8月)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居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急性细菌性痢疾一年中也以夏季住院人数最多;秋季(9~11月)以小儿腹泻位列第一;不同季节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比之间比较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

讨 论

我们分析了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患者与性别、年龄、季节的关系,结果表明支气管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疾病谱的主要病种。住院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5∶1,与文献报道一致[1~3],可能与男性婴幼儿免疫力比女性差以及重男轻女的就医观念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儿科常见住院病种顺位也与文献报道一致[1~3],可见支气管肺炎的诊治是儿科的工作重点。住院患者中<1岁者人数最多,小儿腹泻占首位,原因可能是来自母亲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其免疫系统虽业已完善,但因以往未曾接触抗原,故未能建立免疫记忆反应,加上家长养育知识不足,易患消化系统感染。对此年龄段婴儿家长的指导,应该是积极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时添加辅食,合理营养,按时接种,重视卫生习惯的培养。在>1岁住院患者中则以支气管肺炎占首位,在冬春季节最多,可能与兰州地区地处北方,气候条件较恶劣,寒冷时间漫长,室内外温差大,加上空气污染严重,易导致支气管肺炎的多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夏季居各病种之首,可能是兰州地区昼夜温差大,儿童不易适应,以及衣着更换不及时之故;急性细菌性痢疾也在夏季住院率最高,小儿腹泻则在秋季住院人数最多,可能与秋、夏季节儿童食用水果、生食和冷食较多,气候炎热有利于细菌病毒繁殖有关,应注意饮食卫生。

参考文献

1 贾秀红,杨华琴,朱淑霞,等.1997~2004年儿科住院病例疾病谱及死亡原因分析.中国医院统计,2006,13(3):213-215.

2 王晓茵,刘雅婧,张春妍.1994~2001年我院儿科住院患儿疾病谱及死亡原因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3):253-255.

3 王晓雯,王锋,刘鹏,等.乌鲁木齐市儿科7年住院病例分析.实用临床医学,2005,6(5):115-119.

浙江各地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扶持力度

新华网:几年来,浙江各地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扶持力度,积极探索稳定可靠、合理增长的筹资机制,人均筹资水平逐年提高,受益面不断扩大。

目前,浙江省87个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已全部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2936万人,参合率达86%。累计筹集资金52.4亿元,补偿医疗费用40.1亿元,受益1865.7万人次,受益面达31.4%。

婴儿夏季腹泻范文12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2位常见病、多发病。腹泻的高峰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小儿腹泻的病因以感染为常见,另外,小儿胃肠功能不完善,易对母乳或某些食物过敏,也会引起腹泻。秋季腹泻是婴幼儿秋季的多发病、常见病,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秋冬季流行,病程一般1w左右,本病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12例,均为我中心2011年9月~2013年11月门诊、急诊患儿,按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划分,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患儿共112例,其中男62例,女50例,年龄9~24个月,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秋季腹泻"诊断标准[1]。表现均以发热、呕吐、解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内无粘液脓血为主要症状,大便常规及隐血呈阴性,部分患儿伴有不同程度脱水,无其他并发症。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6例。两组患儿在月龄、性别和病情严重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以3d为1个疗程。另外根据临床情况两组均给予饮食调整,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口服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道粘膜等综合治疗。所有病例均未使用抗生素和其他抗病毒药物。

1.3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体征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有效:临床体征及症状有明显改善,大便次数减少,大便性状改善,水分明显减少。无效:全身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同前或加重。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33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0.4%,提示治疗组在症状,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小儿腹泻具有高发病率、起病急、强持续性、脱水、并发症、高死亡率等特点。①由于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各种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婴幼儿水代谢旺盛,对缺水的耐受力差,一旦失水容易发生体液紊乱;婴幼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②婴幼儿集体防御功能差,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较弱,且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均较低,病菌进入肠道而引起腹泻。③婴幼儿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幼儿食物以液体为主,进入量较多,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小儿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轮状病毒是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因,本病起病急,体温升高在38℃~40℃,同时有感冒症状。大便像米汤或蛋花汤一样,少量黏液。由于大便量多,次数多,因此病情就易出现眼窝凹陷、口唇干燥、少尿等脱水症状,小儿有严重口渴或哭闹不安甚至嗜睡、昏迷等现象。

发病机制[2,3]为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易迅速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导致微绒毛肿胀,排列紊乱和变短,受累的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遗留不规则的病变,致使小肠粘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肠液在肠腔内大量积聚,进而引起腹泻。同时,发生病变的肠粘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且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微绒毛破坏亦造成载体减少,上皮细胞钠转运功能受到影响,水电解质紊乱程度加重。

对于小儿秋季腹泻,临床上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多采用抗病毒及补液支持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虽可起到一定疗效,但易造成粒细胞减少、血胆红素水平上升、致畸等不良反应,且利巴韦林对病毒腺苷激酶依赖性太强,随着应用时间延长,易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喜炎平注射液[4]是从天然植物穿心莲全叶中提取的,经过独特的磺化专利工艺制成,主要成份为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具有水溶性特征。穿心莲味苦性寒,归肺、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消肿等功效,其提取物经现代临床试验证明,具有很好的抗病毒、抗菌作用,尤其对轮状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效果显著[5]。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可阻断DNA的复制,起到抑制和杀灭细菌、病毒的效果,副作用小,对肠道内环境影响小,不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能及时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同时具有不同程度的解热、抗炎等作用。且喜炎平能提高血清白介素水平,增强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脾内T、B细胞密度、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力,缩短疗程,促进感染恢复。

本次观察表明,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具有显效快,有效率高,退热效果好的优点,在改善发热、大便次数和性状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利巴韦林组,且喜炎平属纯中药制剂,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发生。因此认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临床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94.

[2]薛辛东.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1.

[3]方鹤松,魏承毓.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6):38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