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时间:2022-08-30 04:27:11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会计理论构建

一、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会计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含三个子系统,即生态持续观、经济持续观、社会持续观,各子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可持续发展对会计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生态持续观要求会计核算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内容,由此产生了环境会计;经济持续观要求会计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并尽量减少成本和费用,这是现行会计体系的主要工作;社会持续观要求会计核算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有关内容,由此产生了社会责任会计。可持续发展会计是由环境会计、企业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组合而成的多元化信息系统。在借鉴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有关环境和社会责任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反映,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二、可持续发展观与现行会计体系不相适应

(一)现行会计目标与可持续发展不适应

现行会计体系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会计目标。对于投资者而言,提供什么产品或劳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资本投入是否能得到所期望的经济回报。在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则以产品为中心决定取舍,无使用价值或无价值的物质均作为废料,废弃于环境之中,靠其自然消散、稀释和分解,服从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的目标。

(二)现行会计确认和计量规则与可持续发展的不适应

现行会计体系目前主要采用货币单位确认那些用价格计量以及用价格交换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忽视了本应作为会计对象基本要素之一的环境和生态资源。根据现行会计体系产生的会计公式,不计算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不仅导致了虚夸的税收,也忽略了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三)现行绩效评价体系与可持续发展不适应

现行会计体系不能正确评价企业的绩效,进行环境保护投资的企业低估了其绩效,而没有进行环境保护投资和考虑生态环境的企业高估了其绩效。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会计理论结构体系

(一)可持续发展会计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会计的目标处于可持续发展会计系统的最高层次。利润最大化不再是经济治理的唯一目标,还应包括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使用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调整投资方向,加快科技开发,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产生新的环境消费观念。

(二)可持续发展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是一个独立经济实体。可持续发展会计主体应突破企业主体的范围,延伸到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如何核算、反映企业活动给环境和社会所带来的不利和有利影响是可持续发展会计的重要任务。

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这些假设构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会计的时间观。持续经营假设指会计核算以企业的持续性经营为前提,持续经营是可持续发展会计必不可少的假设。可以说,可持续发展假设是可持续发展会计得以建立的基本前提。

(三)可持续发展会计的核算对象

可持续发展会计核算对象相对于传统会计而言要宽广的多。按照与现行企业会计核算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将可持续发展会计核算内容划分:为实际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与社会事项和实际不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和社会事项。实际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和社会事项,是指那些已包含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的环境和社会事项。实际不构成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环境和社会事项,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会计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有助于反映企业经营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

(四)可持续发展会计确认与计量

自然资源按其自然属性可分为永恒资源、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对不同性质资源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体现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永恒资源是社会资源,企业使用时不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而应按照其所替代的其他两种资源所隐含的价值,即其“机会成本”,计入企业的潜在收益和社会收益中,同时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加。

对于人力资源

采用人力资源相关方法处理。由于可持续发展强调代际间的公平,在确认收益和利润时不能使用历史成本原则。因此,在会计计量中应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由于各类自然资源可再生性、价值增值性等方面的差异,在确认其公允价值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计量方法。如市场价值法、人力资本法、防护费用法、重置成本法、影子价格法、机会成本法等。

(五)可持续发展会计的账务处理

对于企业会计已经实际核算的环境和人力资源事项,可按照现有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进行核算。在账户设置方面,可在现有会计科目下设二级科目来反映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的事项。如企业购入的排污设备,可在“固定资产—环保设备”中核算;与环境有关的或有负债,可在“或有负债一环境”中反映;环境治理费用可在“治理费用一环境治理费用”中核算;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会计处理,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有关方法进行,并在表附注中说明;对于没有实际核算的事项,要增加一些科目,如环境成本、环境受益、社会成本、社会收益等。

(六)可持续发展会计的业绩评价体系

为了形成全面的指标体系反映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除了日常的核算指标外,还应加入一些新的衡量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反映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指标以及反映发展权公平状态的指标、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指标等。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2

关键词:农业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信息化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各个方面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发展不能走其他发达国家的老路子,必须走符合我国国情的新路子,党中央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国家的各个方面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更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农业科学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内涵,提出:“以发展农业生产力,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为主线,将封闭的、低效的、劳动密集的手工操作逐步转变为开放的、高效的、技术与资金密集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商品率和资源利用率”的论述,肯定了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推动力量。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率很低,粮食产量的提高没有消除我国的粮食危机,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2、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环境问题严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这就带来诸多的问题。

3、淡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紧缺,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缺水的问题,再加上农业淡水利用率低,就更加影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

4、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我国农产品加工利用率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农产品的安全也存在着较大漏洞,尤其在我国的广大农村。

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1、农业机械化是合理、充分利用农业淡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重要手段

(1)保护淡水资源需要发展节水农业机械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对水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超强度地使用淡水,已使北方一些河流断流、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每年因缺水,约有0.1067亿公顷(1亿亩)可灌溉面积得不到灌溉。根据水利部门预测,到2010年中国缺水将达1000亿立方米,2030年缺水还将大幅度增加。由于长期使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等不科学灌溉方法,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5%左右,每年灌溉浪费的水相当于全国总用水量的40%。所以,开发节水灌溉技术,保护水资源永续利用,对于水资源十分匮乏的我国来说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机械是我国保护农业淡水资源保护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节水灌溉,英国、德国、奥地利、丹麦、瑞典、日本的喷灌面积占本国总灌溉面积都在90%以上,以色列微灌面积占其总灌溉面积的70%,美国微灌面积1981~1991年10年间增加了3倍。我国目前推广的节水技术主要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U形渠道防渗技术、喷灌和微灌技术等。喷灌面积已达80多万公顷,滴灌(微灌的一种)约313万公顷。节水机械化技术(喷灌、微灌)与传统地面沟渠灌溉相比,已显示出节水、扩大耕地、增加产量的优越性。诚然,节水机械投资较大,如按移动式、轻小型喷灌机组以及滴灌投资较大,但是,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上认识,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多道投资,积极推进先进节水机械的发展。

(2)保护耕地资源需要农业机械化

由于我国人口平均每年以1500万的速度增加,发展工业、交通等不断占用耕地,使耕地每年平均以33133万公顷速度减少,而开荒增加耕地潜力有限,致使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1952年人均为0.1188公顷,1995年降到人均0.1079公顷。据1992年遥感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7914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871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量每年约50亿吨。现有耕地中一半以上是中低产田。保护耕地资源,除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抑制耕地过量占用外,应用农业机械拓展新的可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也是有效措施之一。开垦荒地、改造中低产耕地和草场、开发滩涂、治理荒沙盐碱无一不需要农业机械。工厂化农业可以人工控制动植物生长的小环境,还可以向立体空间发展以节约有限的耕地,这是近年来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而工厂化农业必须有配套的机械装备。

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保护性耕种,有效地抑制了我国耕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保护性耕作不仅可以改善了我国的耕地减少的的问题,也对减少农业农药、化肥等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说,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成部分。

2、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态环境的防护必要技术之一

现代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指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带来的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危害问题。在我国,当前主要是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和焚烧秸秆造成污加剧的问题。长期不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引起化肥、农药大量流失到空气、土壤、水中。我国131个主要湖泊,已有67个出现硝酸盐污染;全国受化肥、农药污染的2800多公里河段鱼虾基本绝迹;粮食、水果、蔬菜等受到污染,每年都有多起残留药物中毒事件发生;残留在土地里的地膜造成“白色污染”;每年6亿多吨的秸秆,大量被丢弃在田间或焚烧,成为农业环境的新污染源,甚至影响涉及国计民生的消防、航空安全。农业环境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解决农业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遏制农业环境污染的技术应运而生,农业机械就是其中之一。

(1)发展机械深施肥技术

我国农业施肥十分不合理,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大量施肥,导致化肥的极大浪费,这不仅造成了农业资料花消的增加,农民单位土地收入的减少,而且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实施机械深施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增加他们的收入,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也有好处,所以,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深施肥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发展机械精密喷洒农药技术

国外的植保机械已大量采用静电喷雾、低量喷雾、控滴喷雾等技术,药液在植物叶片上的有效沉积高达90%以上。我国已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的低量喷雾、喷雾防滴漏技术、弥雾喷粉、热烟雾机和常温烟雾机等技术,可较落后的手动植保机具降低农药用量20%,降低用水量50%。但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植保机械还比较落后,农药在作物叶片上的沉积率只有40%。因此,今后应致力于开展对低毒高效农药、精密喷洒技术和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以减少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所以说,发展机械精密喷施农药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投入,还会减轻农药残留对人体的伤害,机械精密喷施农药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少地表水径流量和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养分,抑制杂草滋长。有关专家研究证明,秸秆还田一公顷耕地相当于增加255公斤磷、255公斤氮、285公斤钾,一般增产效果在5%~12%之间,具有肥田和防治污染的双重效果。秸秆还田一般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或带有切碎装置的收获机械直接还田。

(4)机械回收地膜技术

全国每年地膜用量500多万吨,由于连年铺膜回收不净,带来了白色污染,包括地上污染和土层内污染。有关研究机构正在开发以纸浆或淀粉为原料的可自然降解地膜和地膜清理回收机械。原国家计委和科委都把机械残膜回收技术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都在进行对比研究。从研究情况看,在秋后地表残茬多、地膜破损严重的地方,收膜难度较大。

3、农业机械化对抵御自然灾害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每年都会有很多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2006年,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发生了罕见的自然灾害,西南四川、重庆地区发生了五十年不遇的旱灾。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农业机械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无论是沿海地区的农民转移还是四川、重庆地区的饮用水的运输都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帮助。再有就是,我国积极发展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农业灌溉机械,农业运输机械等在其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可以说农业机械在抵御农业自然灾害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农业机械化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安全问题的重要工程措施

(1)农业机械对农产品产出贡献越来越大

在水、化肥、种子、农药等物质要素综合作用下,农业机械对粮食产量的贡献随着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也相应提高,而畜力的贡献率则相应地减小。1950~1978年长达29年间,我国禽畜饲养业以手工为主,年均肉类产量增加不到22万吨。1979~1984年6年间,我国肉类年均增加量提高到114万吨。此后,大批禽畜饲养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大中城市郊区养鸡、养猪、养牛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使肉、蛋产量大幅度提高。

(2)农业机械对农产品加工和安全问题起到关键性作用

我们知道我国农业水平非常低,不仅体现在土地产出率上,而且在产品加工和安全上也和国外有很大的差距,我国已经进入WTO(国际贸易组织)已经近六年了,农产品加工与安全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对抵御国际上的冲击还是有很多的不适应,最近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对农业实施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要想我国的农业发展起来就必须参与国际间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应该缩小我国农产品加工与安全上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安全检测,在这里,农产品加工机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新时期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是在当今国际社会环境下提出来的,是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条有效的道路。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比单纯的机械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更加有效,更加彻底。我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近年来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不能再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完全可以在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以信息化带动农业机械化,在发展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促进农业信息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机制造业、流通业,全面提升农产品和农机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新型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要以农业信息化、技术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依靠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投入,促进知识积累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利用方便的信息化网络实现所有农业信息的共享,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农业专家决策系统、GPS、RS、GIS(3S系统),对农业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最优方案,进行决策,得到既合理有方便的措施。

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的相结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水资源利用,耕地资源的保护,自然灾害等都起到了跨时代的作用。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3

一、增强档案工作整体创新意识

1、档案工作管理思路的创新

同志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行为,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有强烈的创新欲望,也只有如此才能有创新动力。科技要创新,体制要创新,档案工作也要创新。长期单调而枯燥的工作方式、传统而落后的工作方法,使得许多档案工作者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他们墨守陈规,按传统办事,视传统和经验为“至宝”,视专家和权威为“上帝”,日常档案工作也只是满足于每年立卷归档多少案卷,提供利用服务多少卷人次,而对于市场需要哪方面的档案材料,最前沿学科发展情况如何,档案工作是否适应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等等,却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档案工作如何主动、超前服务于市场,服务于社会。而服务的落伍,必将使档案工作失去生存的活力和市场。因此要改变档案工作既无动力,又无目标的状况,应努力使档案部门从“伸手派”变成先行官、创造者,形成档案工作由事后搜集材料变为事前介入、事中参与的新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档案工作只有日日思变、天天求新,才能以超前的意识、超前的节奏、超前的服务赢得市场、赢得利用者的满意,才能让档案工作在社会上“热”起来。

2、档案工作管理模式的创新

我国档案工作许多传统的做法和管理模式对做好不同时期的档案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传统做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创新。其中包括档案工作六个环节和一些具体的操作手段的革新。要在立卷制度上更新,在工作手段上改进,尽量简化档案部门长期推行的一些繁琐、呆板的操作步骤。如从组卷的形式到装订的手段上考虑,怎样做到既不影响日后调档利用,又能尽快完成归档程序,取消一些繁琐的不必要的过程、环节、步骤,尽量缩短立卷归档周期,这样也便于推行部门立卷工作。就是在平时的抄抄写写、装装订订的工作中,档案工作者也要善于思考,多动脑筋,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这样也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目前许多档案部门都将计算机应用于档案管理,但多数仅限于各类档案目录的输入、输出或检索,而在档案管理其它方面的应用则较少。其实,我们只要肯观察,就不难发现在我们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如采用条形码来代替档号,既安全可靠,又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借阅归还档案的速度。类似这种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本来较繁琐的手工操作的方法应该是很多的,因为无论是档案的业务工作,还是档案的管理工作以及档案信息的交流,都可以应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管理,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3、档案工作管理机制的创新

长期以来,档案管理工作以经验管理居多,工作人员的选配往往也是以具有档案工作经验为先决条件,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容易产生不思进取的思想,更谈不上去创新。应当引进竞争激励机制,改变在档案部门实际存在的“铁饭碗”现象,从源头上解决创新的根本问题。积极推行全员聘任合同制,对现有人员实行公平竞争、择优上岗,真正做到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从而使档案工作者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成绩与其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档案部门也无“皇粮”可吃,也会有下岗、失业,再也不能靠“铁板碗”混日子了,每个人都有随时被淘汰的危机感,从而激发每个人的工作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使档案工作出现充满竞争活力、开拓创新的新局面。同时,要建立一些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如鼓励创新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奖励制度,将个人创新的内容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并与劳动报酬、晋职严格挂钩,努力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气氛和环境,促进档案工作良性循环。相反如果没有制度的激励和约束,没有精神和物质条件作保证,档案工作者创新的热情就会被扼杀,也就不会自觉、主动地去创新。

二、档案工作应在创新特色上下功夫

l、体现档案工作服务特色

日常的档案服务只局限在做好为本单位查阅利用本单位产生的档案方面,而对本单位档案如何主动为外单位、为社会服务,怎样利用外单位档案为本单位服务做得就很不够,考虑得也很少。档案部门要一改坐在家里等人上门查档的现状,变被动等待服务为积极主动上门服务,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提供远程服务。利用网上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的优势,与其它档案机构联网,共享档案信息资源,使服务范围由“窄”变“宽”,服务层次由“浅”变“深”。档案部门还应拓展服务方式和服务领域,充分开发所看管的档案财宝,通过加工、处理,使其变成社会需要的优质“产品”。也可以根据老百姓休闲日增多,追求精神享受的特点,建立一些“档吧”,使老百姓在优雅的环境中,一边从档案中吸取知识、了解历史,一边从中感受档案工作带给他们的便利,拉近档案与百姓的距离。还可以利用档案资料作为出版的资源,出版一些人物传记、历史知识读物、文学书籍等,多方开辟档案服务的渠道。

2、体现档案工作管理特色

档案工作管理手段的更新是实现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档案工作的技术手段和条件是提高档案工作效率,确保档案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档案工作创新的硬件基础。因此,在档案工作管理的手段上,要努力实现档案装备技术现代化,解决手工操作运转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积极运用网络技术、数码技术、影像技术等先进技术和手段,来提高档案工作技术含量和水平,使档案管理手段由“旧”变“新”。在档案工作管理的形式上,为避免各档案馆大而全,小而全,可以把价值小、保管期限短的档案放到基层,实行分级保管,总馆只需在网上保留基层档案信息。这样既方便基层部门利用档案的需要,又可避免档案馆因馆藏数量庞大,造成库房紧张,同时还可保证档案馆人员有时间开发馆藏信息资源、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3、体现档案工作的宣传特色

宣传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先导。宣传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下一步工作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长期以来,档案工作的宣传往往着重于相关法规条例的宣传解释上,多强调重要意义、工作要求,这些说教式的宣传,既不直观形象,也缺少“艺术”性,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也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如果能通过上网、制作成VCD等,把馆藏开放的档案以动态的图表形式展现给社会,介绍、宣传档案工作,其效果会更形象、更直观,更易于接受。因此我们在进行档案的宣传工作时,要善于捕捉本单位档案工作的新亮点、新特点,使档案的宣传由“死”变“活”,具有个性化。

三、发挥专职档案人员的创新主体作用

1、专职档案人员应当重视观念更新

专职档案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改变档案工作局面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的今天,随着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减少,工作量的增加,档案工作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专职档案人员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重新定位,要一改守摊看点、仓库保管员的形象,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同时,不妨多一些敏捷和睿智,多一些胆魄与果断,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摒弃“皇帝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观念,主动找婆家、找市场,让档案创造出更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档案工作的清苦是人所皆知的,不怕清苦是档案工作者的优良传统。然而在当今社会,档案工作者一方面要耐得住清苦,继续踏踏实实工作;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档案工作者的开拓与创新,使档案工作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发展档案事业。

2、专职档案人员应当练就过硬的业务技能

档案工作既是一项业务性工作,又是一项管理服务性工作。这就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专职档案人员,既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出现的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和全新的管理手段方式,给专职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专职档案人员首先要适应新形势,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善于提出新办法、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勇于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和管理模式,在档案业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其次,专职档案人员不仅要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步骤,而且还应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在务实基础上促进创新,努力使专职档案人员成为一名掌握科学的、先进的工作方法,一专多能的档案工作人才。

3、专职档案人员应当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4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金融;信贷支持

一、循环经济是国际金融危机中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原有的国际经济金融格局,中国经济已经领先世界开始复苏,在新格局下,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动调整路径,是中国下一轮经济增长的主旋律。

2009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循环经济发展呈现加速趋势。首先,经济增长的总体能源消耗呈下降趋势。2009年一季度,能源消费总量增长3.04%,而GDP同比增长6.1%,反映了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同比降低2.89%.降幅比去年同期加快0.27个百分点。六大能源消费较高行业工业增加值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2.5个百分点。其次,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各种能源加工转换的总效率提高1.55个百分点,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回收利用能量1935万吨标准煤,回收利用率为2.25%.最后,投资结构中,节能减排项目增幅较大。2008年11月,国家紧急部署的1000亿元用于扩内需、保增长的新增中央投资中,约200亿元是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支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大环保技术示范项目;支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今年1—5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915亿元、23042亿元和295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7%、29.1%和34.9%.如果我们把第一、第三产业作为低能源和资源消耗产业,把第二产业作为相对资源能源消耗型产业,显然,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增长显著高于第二产业投资增幅。

以上数据表明,能源消费总体回升、单位GDP能耗下降,中国投资结构正经历巨大转折,中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拉动力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迁,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金融作为一国经济的核心,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一国的金融越发达,其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前提的循环经济要大发展,自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的绿色化经营就是对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最好的支持。

绿色金融就是将环境保护纳入金融功能的服务范畴,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进行融合,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也是金融功能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十一五”期间,仅环保投入预计将达到14000亿元,中央财政以每年18%的增长速度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面的保障支持,其中金融力量的支持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需要高投入,因而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二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特征决定了其融资方式的多样性,从而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

1、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循环经济倡导的3R(Reduce,Recycle,Reuse)原则以资源节约和生态效率为目标,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企业中率先实践也印证了这一模式所需要的技术进步前提。

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与生态效率导向的技术进步推动其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资源再生产行业和环保产业比重的不断增加,同时资源生产率将取代劳动生产率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然而,这也意味着技术进步的方向从追求劳动生产率转向资源生产率。

由劳动节约的技术进步转向资源节约的技术进步,必然会增加关联行业的技术开发成本并伴随着技术的不经济性,技术开发与实施过程亦存在各种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及自然风险。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客观上需要绿色金融手段的支持。

同时,作为新型行业的资源再生产和环保产业,在其起步阶段,受技术约束与市场规模限制,自身的资本积累能力有限,其发展过程同样需要有相应的绿色金融手段的有效支持。

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发展成为一个个微观循环经济体系,由点带面形成更大范围的中观和宏观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才能全方位地满足循环经济产业化的金融需求。

2、循环经济的投资特征决定其需要绿色金融支持

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层次特征导致对融资方式多样性的要求,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有着不同的融资需求。在企业层面上,由于企业属于竞争市场中的微观经济主体,生产的效益目标明确,最需要对其技术改造或新型生态技术生产项目辅以资金支持,因此其投融资渠道和方式都比较复杂多样。在产业园区层面上,由于产业园区的建设既包涵社会效益,也包涵企业效益,因此产业园区及其支柱企业的金融需求更多地体现在一揽子金融工程设计上,更强调将不同投资人与多种金融工具有机结合,共同支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产业组合、产业升级和政府发展规划。在社会层面上,由于循环经济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只有依赖国家财政支持和政策性金融支持,才能达到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目的。

三、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制约因素分析

1、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门金融政策亟待出台

高科技、节能型企业一般是新兴行业,发展前景暂不明朗,而且多为一些中小型企业,出于对防范信贷风险或获取短期效益的考虑,银行大多对上述行业采取了谨慎或限制的授信政策,不仅授信总量少,而且利率上浮高、担保条件苛刻。截止目前,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尚未出台以低利率为核心的绿色信贷政策,没有建立循环经济企业上市融资的相关支持政策,没有设立专门用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绿色投资基金,服务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手段局限于加大信贷投入、给予利率优惠以及限制对污染企业授信等通用式做法,没有制定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的综合性绿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专项优惠措施。

2、金融服务短期行为导致循环经济产业链启动难

高耗资源产业占用了大量信贷资金,金融对高科技、低耗能经济支持不足。无论是社会化的大循环经济,还是具体的产业单循环经济,要实现循环经济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必须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且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周期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目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短期行为日益明显,企业难以获取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来启动和完善产业循环的各个环节,一方面导致企业“短贷长用”,潜在金融风险加剧,另一方面企业挤占流动资金,影响企业优势产业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不仅如此,支持循环经济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服务严重缺位,未成立专职服务于循环经济的区域性法人地方金融机构,且绿色金融产品单一,对循环经济发展贡献率较低。

3、循环经济发展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尽管我国政府允许投资主体多元化,但由于过去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很少有政府之外的资金投资于循环经济项目。我国循环经济投融资的资金主要靠财政注入,缺少社会财力的支持。由于财政收支矛盾尖锐,财政不得不优先保证基本职能的需要,从而导致循环经济发展出现资金匮乏的局面。

由于经济市场化程度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缓慢,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上市公司稀少,大多数企业不具备上市条件,难以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同时,由于循环经济企业商业信用不畅,造成融资租赁、商业票据、投资基金债券等间接融资工具量小面窄。

四、构建支持循环经济的绿色金融体系

1、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制度设计

目前,现有的金融制度盲区和信贷政策缺陷等问题是制约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通过设计一种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制度框架,来协调和整合循环经济运行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将社会资源和财富进行比较合理的配置,把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明确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以实现金融生态环境与循环经济发展的互动发展。

支持循环经济的金融制度框架,要对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8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制度;要与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制度方向一致;要有利于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调控制度的具体实施;贯彻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同时强化对高耗能、高耗水企业的监督管理;强化产业政策的规范和引导;明确关于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具体要求;建立激励机制和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等。

2、完善资本市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首先,为了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企业的上市审批要把绿色因素考虑在内,在同等条件下,对于部分具备一定资产规模和技术力量、运作规范的大型绿色产业优先上市。其次,对于环保类中小企业或资源再生类的企业,今后亦可尝试到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再次,拓展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提升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保障能力。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循环经济产业转型要求不断完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提供利率优惠和信贷规模与期限优惠的政策指导,并以“赤道原则”的国际规范为依据,制定商业银行的信贷环境风险评级标准,对执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的商业银行实行奖励政策,从而调动并确保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增加绿色信贷的可操作性与实施效力。2009年第一季度,商业银行贷款占非金融部门融资的95%,而2008年同期仅为89%,信贷占融资的比重在全年必将突破95%.最后,成立绿色基金。绿色基金的宗旨主要是通过资助和奖励对我国环保事业做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推动中国环境保护的管理、科学研究、人才培训及国际合作等各项环保事业的发展。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热心环保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和个人的捐赠,以及污染者支付的环境污染费用成本等。筹募来的资金主要用于资助环境保护项目,奖励对环保事业有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资助有利于环保的公益事业。基金会的资金存入金融机构收取利息或购买环保型企业的债券、有价证券和一些股票为基金增值,也直接或间接支持以循环经济模式经营的环保型企业,从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3、建立并完善循环经济担保机制

首先,在担保机构的组建上,应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关政府单位出资建立。实行政府担保制度,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建立的信用担保机构,为循环经济企业和项目提供资金融通时的信用担保。其次,在担保运作过程中,循环经济担保机构在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的同时,应尽可能地减少政府行政干预,遵循市场规则,保证信用担保机构能够独立、自主地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循环经济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但也要尽可能地避免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同时还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提高担保的灵活性,即可提供一笔贷款的全部担保,也可对抵押不足的部分进行部分担保。最后,在相关政策上,循环经济担保机构应在国家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吸引大商业银行、大公司、大财团的资金支持,允许以独资、合资、合作、外资等多种形式建立担保机构,不断充实循环经济担保机构的资金实力,充分发挥其担保职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完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银行绩效评价体系

支持循环经济的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层次框架主要包括:第一,通过国家出台商业银行信贷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在发放商业贷款时,必须把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体系。第二,要求商业银行设计开发绿色环保信贷产品,专门用于支持企业以“3R”为原则推行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以及企业能源和资源的再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生产转型,企业凭借生产经营项目的“绿色因素”获得专项绿色抵押贷款。第三,从信贷结构、营业收入与利润结构、费用结构着手,把支持循环经济的因素列入权重系数,并与商业银行的央行再贷款利率、银行准备金率等监管因素、支持循环经济的商业银行资金投入存在专业性强、风险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等因素结合起来,对支持循环经济的营业收入给予税收优惠倾斜,降低面对循环经济生产的资金经营成本。

总之,在当代全球经济中,金融作为各种生产要素和交易信息在全球范围内融通的载体,金融活动的独特运行规律及其有效支持,对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循环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发达健全的绿色金融体系的支持,有绿色金融的服务驱动,必将推动循环经济快速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韩宁:构建中国循环经济金融支持的机制[J].中外企业家,2006(12)。

[2]张然斌、刘武辉、欧阳强:论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和谐金融环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8)。

[3]刘力: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与绿色金融体系构建[J].海南金融,2008(10)。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榆林市 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110-01

一、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林业发展概述

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的位置,在榆林市的西南部,位于无定河的上游。靖边县是1935年解放的革命老区,全县总面积5088平方千米,辖22个乡镇。全县按地形地貌分为三个区域,即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南部丘陵沟壑区。从气候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靖边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早晚温差较大,全年气候干燥,通风条件好,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和低温霜冻,其次是大风和冰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林业用地已经约500万亩,育苗面积达到2万亩。主要作物是灌木,并以灌木为主的森林覆盖率高_37.34%,活立木蓄积量为105.6万m2。乔灌木树种达27科37属54种。湿地生态系统发达,其中,著名的金鸡沙湿地、芦河湿地、海则滩湿地均被列入第一批《陕西省重要湿地保护名录》。

二、生态文明对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林业发展进程中,要结合市场需求和环境效益,集中改善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生态平衡的维护效果[1]。也就是说,在林业发展进程中,要秉持生态文明的思想和延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建构更加贴合自然的发展规律,确保发展模型能顺应自然环境的实际运行目标。只有保证自然规律,才能提高林业发展的效率,使得管控结构和管理要求符合标准[2]。对于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项目来说,不仅要制定有效的发展目标和运行准则,也要针对具体问题遵循相应的管控要求,在规定的社会发展范围内,提升生产文明的宣传水平,确保人们能在树立正确认知的同时,建构更加有效的生态维护方案,实现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诉求,从而完成产业发展目标。

三、优化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1.从宏观层面提高林业法律法规实效性

国家要针对具体问题建构有效的管控措施,确保整体管理结构和管理项目之间能形成有效的处理框架,针对林业实际情况积极综合有效的管控和处理办法,将林业管控工作集合到生态文明发展规则中,为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仔细处理林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并结合地区产业和实际规模项目,建构更加完整的管控制度,从贯彻落实机制入的同时,结合区域发展目标和可持续运行维度,确保地区林业人员能针对其重要意义有清晰的认知[3]。

2.从微观层面提高林业管理规划实效性

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林业管理人员要结合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实际需求,建构更加有效的系统化处理办法。在分析阻碍林业发展原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地方政府和相关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足以及技术水平偏低导致的,在这其中,技术水平落后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需要技术人员提升技术的运行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管控要求和管理项目的契合度。例如,在配置物种种苗的过程中,要优化相应的种植和种子处理技术,切实维护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最小投入最大产出,且能源损耗也能降至最低。在此基础上,要结合地区发展诉求,实现种植生态林,保护水土的同时,有效改善自然环境,运行科学技术提高规划工作的有效性,并且保证相应环节有序进行。也要结合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地区发展结构,针对水土资源进行集中管控和综合分区,使得管理面积和管理效果最优化。只有提升规划项目的有效性,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林业管理环节的合理性,实现林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4]。也就是说,要想提高整体林业管理项目的效率,就要建构可持续发展结构,满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平衡关系。

3.从人员层面提高林业管理队伍专业性

只有提升人员管理效果和管理实效性,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管控项目的运行结构和运行效率。因此,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林业局要针对具体企业进行集中培训,而企业自身也要组织“二次复制”不仅要合理化的配置专业队伍和管理人员,也要建立定期培训项目,确保管理人员能以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种植能力。具体工作人员要熟悉自身的工作要求。只有提升日常管理的实效性,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整体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建构切实有效的综合管理目标,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5]。另外,在接受培训后,相关部门要组织林业管理人员进行集中的考核,确保其了解具体的管理流程和管理要求,只有从细节处提升管理效果,才能建构完整的可持续发展模型,一定程度上推进生态文明项目的有序进行。将生态文明根植于林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中,才有可能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优化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生态文明和林业可持续发展项目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中,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建构完整的管控体系和项目管理框架,并在提升管理效果的同时,真正践行科学发展观对于林业发展项目的要求,确保我国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杰,战国强,邓鉴锋等.基于生态文明背景的广东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及经营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15(08):115-117,125.

[2]杨沅志,邓鉴锋,姜杰等.省级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15,11(05):26-31,150.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6

[摘 要]甘肃省庆阳市是全国“硕果仅存”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文章运用SWOT方法,对庆阳老区发展红色旅

>> 旅游业的SWOT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红色旅游的文化可持续发展 试论陕西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试论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吐鲁番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循环经济的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恩施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制约河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评述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红色旅游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武陵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井冈山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谈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论山西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基于传统服务业改造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旅游环境容量的华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庆阳年鉴编纂委员会.庆阳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01-01,117.

[4]樊中涛.基于SWOT分析的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甘肃庆阳市为例[J].绥化学院学报,2007,(05):163-166.

[5]2005年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庆阳市统计局,2006.

[6]贺剑武,杨辉.西北地区红色旅游发展SWOT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0):10-12.

[7]毛粉兰.庆阳市旅游业开发的现状和对策[J].甘肃农业,2003(7):38-39.

基金项目:此文为庆阳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庆阳红色文化遗产开发模式研究”(项目编号RK2013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董文强,男,甘肃陇西人,1981年生,考古学硕士,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文化产业教研室教师。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7

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274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金融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两大类别,均衡发展模式和非均衡发展模式。金融均衡发展以其独特的优势,极大优化了金融结构的调整,为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硬件基础,因此研究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意义重大。

[

关键词 ]可持续增长;均衡发展;经济模式;实证研究

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金融业务量和金融机构的变化来体现的,金融发展具体包括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交易和金融制度的变化与进步。随着人们对于金融行业关注度的增加,对于金融的发展模式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追求发展速度,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看重实现金融均衡模式,以使得金融不同的方面和内容可以齐头并进,相辅相成。金融均衡发展与进步必然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的了解金融均衡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所在,本文浅述了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和现状,针对现阶段对于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实证研究策略。

一、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和现状

1.1.金融均衡发展保障经济可持续增长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加深了对于金融发展的关注程度。一些资本家由金融体制的执行者向金融体制的制造者转型。金融之所以采取均衡模式发展正是迎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增长需求。因此,我们说金融均衡发展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众多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金融体制不断完善,对金融机构不断优化,并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才会吸引更多的人进行金融交易,进而保障我国的经济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1.2.经济可持续增长推动金融完善发展

金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可以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增强金融服务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在经济可持续增长过程的数据记录与分析,可以找到影响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进而及时发现现有的金融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说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金融机构与金融发展模式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效果,进而为金融体系的规范化、完整化奠定实证研究的案例基础。只有金融市场经济不断增长,才会有能力结合金融均衡发展模式的现状,提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1.3.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的现状

由于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金融管理更加规范、安全、严谨,进而推动了金融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根据国家统计局对于我国GDP近几年(自2010-8到2015-13)来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以国有四大银行为代表的金融基本机构,在管理制度和管理能力上,都得到了有效的约束与改进。其中,中国银行的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新增金融交易、服务网点1239个,为促进金融均衡发展、加快中国整体经济的GDP增长速度,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

2.1.实证研究匹配性较差

我国的金融市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有所发展的,起步较晚,对于金融均衡模式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实证研究的匹配性较差。目前,主要采用的是ADF稳定性监测实验和格兰杰菲相关系数监测来开展实证研究的分析工作。对于匹配性较差具体表现在,其一,实证研究的方法不能很好的满足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时代需求。由于现有的实证研究方法并没有有效的结合实证研究任务和指标进行验证。其二,对于金融均衡发展模式更倾向于现象的考察。其三,表现在对于金融均衡模式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不能匹配。

2.2.实证研究理论发展慢

所谓实证研究理论,就是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对于某一具体命题的理论性研究。目前,针对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主要定格在金融交易数据和金融机构财力成本与财务状况的实际性统计研究,对于实证研究理论的发展,人们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实证研究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证研究技术的发展。然而,完善的实证研究理论体系不但可以提高基于我国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方案路线的筛选与制定,进而降低实证研究的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的投入;还可以借助理论的研究,实现理论对于实际研究过程中积极引导和监督作用。

2.3.实证研究实质分析弱

我国金融市场环境较为复杂,对于金融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想对薄弱一些,对于实证研究获得的数据主要是通过理论模拟和演算计算获得的,对于某一特定的金融机构的数据抽查任务量较大,难度大。因此,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质性分析大大减弱,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于金融均衡模式发展的实证研究意义和实证研究价值。实证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保障提升金融均衡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保证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可以为其他领域开展实证研究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2.4.实证研究周期性较长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型,对于金融行业和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实证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导致实证研究的周期较长。由于实证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中间小的环节都会对实证研究的研究结果质量和研究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过长的实证研究周期会使金融均衡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发生重大的变化,使得实证研究分析模型不能及时的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相互匹配,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因此需要及时采取相关解决对策,降低人为操作因素对于研究结果的考察。

三、解决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问题的实证研究策略

3.1.优选实证研究方法

对于上文提到的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方法的改进,可以通过优选新型的实证研究方法来替代现有的两种研究方法。因此,首先需要结合现有的实证研究技术,进行研究方法的创新。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广泛征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次借鉴发达国家实证研究现用的方法。由于我国现有的金融均衡发展模式和现状与发达国家在某段特定时期是一样的,因此可以通过借鉴学习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最后对于现有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完善。针对新的时代实证研究需求,及时更新实证研究目标和实现手段。

3.2.加强实证理论研究

国外对于金融均衡发展模式的研究,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数据整理,将金融均衡发展内容具体划分为金融均衡广度发展、金融均衡宽度发展和金融均衡深度发展,形成了具有三维一体的立体式理论结构研究体系。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原理可以分为单调连续增长和间歇增长。所谓单调连续增长就是无论经济可持续增长速度有多慢,都可以保障金融政策和服务贯彻执行。基于此,加强实证研究的理论体系建设,可以为以后的实证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研究基础,结合理论模块功能的划分,实现理论体系的划分。

3.3.明确实证研究目的

由于经济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其发展环境和增长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不同经济可持续发展增长时期,对于金融均衡发展进行的实证研究分析工作研究的目的和实现的任务是不同的,所以必须明确实证研究的目的。一方面,可以针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特点,深入探究现有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证研究之前,制定完善的研究计划,进而避免因为在实证研究进行中出现的研究目标的模糊性。

3.4.提高实证研究效率

缩短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问题实证研究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提高实证研究的效率。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实证研究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来提高研究效率。通过直接提高同一个人单位时间内的实证研究和处理分析效率来实现。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大数据和云存储技术,利用计算机高效的运行速度实现基本实证研究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工作,进而将人的大脑解放出来。这样还可以提高实证研究的质量和效果。

四、结论

总而言之,希望通过对金融均衡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作用关系、现状以及二者开展实证研究存在的匹配性差,实质性分析薄弱,理论发展进程缓慢和研究周期过长等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提高认证研究效率,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玉婉.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8

摘 要: 对于研究课题的最核心的概念,进行深入辨析和准确界定是第一步。从“可持续发展”到“教师可持续发展”,从“能力”

>> 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校本研修: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平台 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教育策略 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探究 高校英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 建设生态文明 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 借鉴PISA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能力 自学能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论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 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试论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可持续发展是带来积极变化的能力 如何实现中年教师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教师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章志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478.

③何文胜.从语文能力训练角度论中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55.

④陈先达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64.

⑤http:///view/120370.htm.

⑥温州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委员会温州师范学院教育实习纲要[Z].2002.

⑦程新治.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6.6A.

⑧秦德林,张伟.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定性[J].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2002,(2).

⑨司成勇,王萍.关于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构的调查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4).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9

[关键词]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0)05-0073-03

综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活动在不同的理论指导下,会形成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对策,自然也会得到不同的发展结果。发展生态旅游在国际上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被广泛地加以推广。[1]世界旅游组织(WTO)早在1997年12月就估计,生态旅游占整个旅游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0%。[2]。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晚、增长快,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盲目开发、无序经营现象还非常普遍。高速膨胀的生态旅游市场、不断退化的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复杂而多样化的影响因素等,都迫切需要我们尽快创新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体系。

一、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框架,学科概念不清,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滞后。理论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增长较快,但总体研究水平不高。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自1999年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所反应的情况来看,自1998年至2008年,以“篇名”含“生态旅游”在全部期刊中进行“精确”查找,共查询到3,248篇文献。11年间增长了12倍多,而同期“篇名”含“旅游”的文献数涨幅仅8倍,可见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研究的重视程度。(如表1所示)虽然我国的生态旅游学术研究开始有了一定规模,但总体上研究水平不高,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对生态旅游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尚显凌乱,缺乏比较系统性和统一严格的学术规范。有研究表明,国内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概念有近100种,但至今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3] 我国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诸多不同提法,反映了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生态旅游的理解。这一方面能够说明生态旅游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应了理论界在生态旅游概念认识上的模糊性。

表1.1998年~2008年我国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总量表

第二,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尚比较零散,整体性质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不足。生态旅游研究具有很强的学科边缘性和交叉性特征。虽然不少人文、自然等学科,如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都开始涉猎生态旅游领域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都从本学科的相关理论出发,主要是针对生态旅游的某个社会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其系统性不够,更没有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也有不少理论研究成果落后于实际需要,常常缺乏可操作性。生态旅游学的研究一方面迫切需要更多的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进;另一方面也十分需要对这些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整合,构建独特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理论体系。

第三,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仍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实验、实证研究较少,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差距很大。以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的“生态旅游”文献研究为例[4],在所统计的1994年~2003年间的737篇文献中,定性描述用的最多,占76%;使用数理统计方法的文献数量次之,占18%;用数学方法构造模型的文献较少,占5%;运用“3S”技术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的文章数量最少,仅占1%。生态旅游的研究要以生态学等学科为重要基础,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生态旅游研究的实验及实证分析也非常重要。国际上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已从概念探讨走向案例研究阶段,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从大量的实践中去总结、探索,才能丰富其理论。虽然我国的生态旅游案例研究也有了一定规模,增长较快,但这些研究缺乏时空上的连续性与整体性。现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往往只局限于单一时间或短时间的抽样分析,缺乏长时间的历史跟踪调查。研究空间地域比较分散,缺乏多区域的比较和检验,整体性把握不够,因此很难对生态旅游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趋势给出可信性结论。

二、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生态旅游领域的延伸和应用。与其它产业不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更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生态旅游的实践就将是盲目的、无序的。同时,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生态旅游学是一门集生态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各种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将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际应用,为确保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的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就近些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学科理论及其主要应用领域进行归纳总结(如表2所示),这些学科理论涉及生态、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等多个学科范畴,需要按照系统性、整体性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理论综合,以形成用于指导生态旅游实践,并具有本学科独立特点的理论基础。

表2.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理论框架

三、生态旅游理论研究趋势

借鉴国际上对生态旅游问题研究的经验,同时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在生态旅游研究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是:

1.生态旅游研究的理论创新

我国已有的生态旅游研究大多是借鉴相关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或根据国际上生态旅游研究的经验对国内具体生态旅游区所作的相关分析,总体上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策略。这种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做法在生态旅游发展初期是必要的,但在生态旅游发展一定阶段后,就迫切需要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有效的整合。根据对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研究的情况分析,生态旅游研究的理论创新需要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要严格界定生态旅游的学科对象和范畴,明确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和任务,防止对生态旅游理论的模糊化及泛化;二是要坚持对生态旅游的多视角,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对生态旅游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与多功用价值实现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具有整体性质和独特学科特征的生态旅游理论体系;三是要继续借鉴国外生态旅游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针对我国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实际,通过消化吸收,实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的“本土化”,并不断提升我国生态旅游学科的研究水平。

2.推进对生态旅游评估标准及认证制度的研究

到目前,人们对生态旅游还存在许多片面的和模糊的认识。由于缺乏权威的生态旅游概念和有效的政府宏观规制,近些年社会上“伪生态旅游”招摇过市,大行其道。不少地区的生态旅游并不“生态”,从规划、开发、经营到管理,很大一部分沿用大众旅游的模式。因此,从理论上弄清生态旅游的评估标准,并通过认证制度对真正的生态旅游加以保护,使之与大众旅游相区别就显得非常必要。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除了必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特色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各相关主体和要素的要求。[5] 生态旅游绝不是简单意义的以享受自然为目的的自然旅游,更不是传统意义的规模化的大众旅游。生态旅游具有同这些旅游形式截然不同的特定的尺度和产业发展模式,在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开发、社区参与、景区管理、环境保护和投资赢利方式上都应该有着不同的特点。

国际上,生态旅游标准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认证项目在数量上急剧增加,相关认证体系和生态标签多达上百个。[6] 认证所涵盖的范围从相对简单的旅游住宿的认证拓展到旅游行业的所有领域。这些标准的形成和推广对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在生态旅游的认证制度研究上才刚刚起步,有关生态旅游认证的组织、标准的形成、规范管理、与国际标准的协调、区域差异的处理等问题尚待深入研究。

3.提升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水准

实证性研究方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双轮驱动”是搞好生态旅游研究的基本方向。在我国当前生态旅游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是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开发实例的一般性介绍和经验总结,其研究水准亟待提高。借鉴国外研究经验,我国在生态旅游实证研究上需要加强的领域是:对有突出价值的典型的生态旅游区进行有针对性的,长期的实证分析;与国内外同类别生态旅游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过各因素的细微比较,找出真正的差距;以生态旅游环境的整体保护与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区域范畴的生态旅游综合实证研究等等。

4.积极改进生态旅游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

生态旅游研究成为当前热门研究领域之一,但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缺乏深入研究的技术支撑。[7] 目前,将传统的生态学科研究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进行生态旅游区调查,对发掘的信息资料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积极开展各国生态旅游及相关领域的交流与比较研究,已成为生态旅游研究的大趋势。我国的生态旅游研究要改变单纯的文献分析、定性描述及简单化的实例分析的研究方法,注意应用计算机技术、3S技术(特别是RS和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并积极借鉴国际上在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上的新成果,同时注意将景观分析法、模式与模型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理化分析方法、生态实验方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应用到有关研究领域,以提升生态旅游的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邵琪伟.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在全国生态旅游现场会

上的讲话[N].中国旅游报,2006-09-01(01).

[2]钟林生,赵士洞,向宝惠.生态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3.

[3]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胡卫华.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

刊,2007,22(1):67-71.

[4]全 华.生态旅游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宋 瑞. 关于建立我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4(1):56-61.

[6]杨彦锋,徐红罡.对我国生态旅游标准的理论探讨[J].旅游学刊,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10

近日,我品读了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陈明坤教授、高级会计师领著的《江西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研究》一书,感觉该著作观点新颖、理论前沿,是一部为江西地方经济服务的好书。其主要特点有四:一是在作者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理论发展;二是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成本理论体系;三是著作实例较多,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解决可持续发展成本相关应用问题打下基础;四是立足江西,与江西区域经济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

党的十七大提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突出标志就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一些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成本、环境成本、生态成本、和谐成本等方面仅限个别研究,但这部著作却将它们有机结合,不仅发展了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的理论,还形成了由可持续发展成本内涵、可持续发展成本理论、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理论等构成的可持续发展成本理论体系,在国内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在国际上也属一种前沿研究。

进入新世纪,江西社会经济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江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得到很好地保护。这部著作在研究江西社会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特点、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西可持续发展成本的影响因素,在研究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理论的基础上,从自然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生态环境成本、社会和谐成本的视角,立足江西,提出了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成本战略、和谐成本战略、可持续成本战略等江西可持续发展的成本战略形式;为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理论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初步尝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理论的继续完善与广泛应用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为今后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传统成本理论主要研究企业产品成本理论问题,是一种狭义的成本理论问题。与传统成本理论不同,可持续发展成本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成本范畴,这部著作是在考虑可持续发展成本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成本的战略形式,并确立其战略运作机制。

我相信,可持续发展成本是二十一世纪的成本新理念。通过这部著作,可持续发展成本理论将深入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领域,可持续发展成本观念将深入人心。

(作者系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史首席教授、江西省政协委员)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11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49-1

1 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是指以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为前提,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发展。也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让我们的后代永续发展、安居乐业。

我们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也正是大自然的条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发展。

2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1 林业的定义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营林和森林工业是林业的两大部门。我国林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一是传统林业发展阶段,二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最后是从1992年我国林业迈向了新的发展之路。

2.2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国策之一。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从森林生态系统在生命支持系统中的整体作用出发,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以及这种功能的维护不仅仅是获取森林使用价值的基础,更是人类持续生存的根本,正是森林价值的本质体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决定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能力。二是社会合力。三是生态支持力。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发展的核心理论。

3 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要想加快林业的发展,就要努力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让林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3.2 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加强

一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抓好良种育苗和树种结构调整;二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监测;三要通过增加林产品的经济价值,来增加市场竞争力。

3.3 以人为本,依法治林

《森林法》的立法目的中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类与大自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林业是最需要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那么在林业发展的道路上,只有用法律做保障,才能让人们放心,才能让林业更好更快的稳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时刻遵守《物权法》和《森林法》的规定。时刻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用法律稳定林业发展的道路,用法律保障生态文明。

因此科技兴林是林业发展道路上的重中之重,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发展,才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黄选瑞,张玉珍,周怀钧,滕起和,卢占山.对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认识[J].林业科学,2000,(04).

[2]蒋敏元,王兆君.以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业跨越式发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3,(01).

[3]江泽慧.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林业发展[J].绿色中国,2004,(Z1).

[4]江泽慧.现代林业理论与生态良好途径[J].世界林业研究,2001,(06).

[5]伦丽珍.林业现代化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

[6]贺庆棠.现代林学、森林与林业[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1,(01).

[7]黄春平,李卫忠,吉文丽.简论我国可持续林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J].陕西林业科技,2000,(03).

[8]张鼎华,林卿.近自然林业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0,(07) .

[9]沈月琴,周国模.现代林业的综合研究方法[J].世界林业研究,2002,(02) .

[10]张嘉宾,袁凤军.关于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总体思考[J].世界林业研究,1999,(06).

[11]殷鸣放,仲庆林,张才.关于现代林业思想内涵的思考[J].林业资源管理,2002,(02)

[12]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持续性[J]林业经济问题,1999,(01).

[13]佟建民.我国林业的发展及现阶段发展的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04)

[14]马忠华,张茂松.试论林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01).

[15]孙小龙.浅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07).

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范文12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086

近年来,各国家与地区在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过程中开始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主要战略。在森林资源紧缺与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已得到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群众的高度重视。

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述

现阶段的林业主要指为将森林资源作为基础进行的公益事业或产业,其涉及许多如加工利用、采伐以及培育森力资源等活动,而且强调对自然遗产、森林景观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在坚持林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主要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考虑,充分结合环境、效益、质量以及数量。因此对林业可持续发展概念可综合理解为森林经营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经营与管理方式使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活力得以维持,保证生物的多样性需求,以此促进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1]。

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

2.1 推行产业化管理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求实现林业产业化,以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推行产业化管理过程中要求将森林资源划分为经营性与非经营性2种资产,前者主要指如木材或林副产品等能够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资产,而后者可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使环境生态效益得以发挥出来,如防护林、森林公园等。这样在遵循自然经济规律以及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使森林资源资产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实现保值与增值的目标。

2.2 注重区域化发展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要求采用正确的实践途径,这就引入了林业可持续发展区域化的概念。主要强调将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并注重区域性的部门协调、行为统一以及政策的综合调控等。通过坚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化,能够实现区域内、农林、林业、牧业、旅游业、水利等各相关行业间的相互促进与制约。因此通过区域内生态保护规划、资源的利用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结合,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

2.3 森林的分类管理与经营

根据长期实践表明,林业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措施在于分类经营。当前我国在分类经营方面主要表现在生态公益与商品林业2方面,而且依据其各自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与经营措施。其管理与经意地目标在于实现整体结构的最优化。从近年来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也可分析,政府对其发展更注重宏观调控与市场自身的调节,以确保森林分类管理与经营的合理性,避免因过度的开发与利用造成生态服务功能降低的情况发生[2]。

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及展望分析

3.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情况

当前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在理论研究可总结为:人地协调关系的协调理论。主要强调其作为地球科学的主要内容;区域发展的控制理论。其主要强调人类以自身需求为根据,进行区域当前与未来发展中的规划与设计;PRED系统论。PRED系统理论具体可指为由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人口数量所形成的由自然、社会、区域与经济所组成的系统;环境稀缺论。由于自然界在向人类活动提供必要的能量与物质保障的同时,也需对生产生活活动中的废弃物进行容纳与消化,所以形成了具有一定分布规律且在物质数量上保持特定的比例关系的环境系统,其能够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需求的满足也具有一定的限度;森林效益的计量及其分类。具体指为林业可持续发展需以森林效益的评价与核算为基本标准。

3.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展望分析

随着人类对林业相关产品以及环境所提供的功能需求逐渐增加,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不再局限于理论研究过程中。从理论研究的展望方面,林业中的森林保护、经营与管理、生产功能、资源调查等各方面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或从生态控制论分析理论、能值分析法以及自然资产评价方法等的应用将会对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价,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而从实践方面,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开始推行相应的战略选择、战略目标以及对策,使其能够融入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中。以目前较为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3S”技术为典型代表,其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将成为实际决策或指导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

4 结 论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我国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推行过程中应坚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并从理论研究方面进行完善,以其作为未来发展的指导基础,且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完善。这样才可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