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幸福的两个人

幸福的两个人

时间:2023-05-30 09:04:04

幸福的两个人范文1

              一个人无拘无束,快乐自在。

 

              两个人相互关心,甜蜜幸福。

 

              你想要哪种感受?其实我都喜欢,其实一个人的时候会有寂寞的时候,两个人的时候会有烦的时候。只有把持住一个度,不太远亦不要太紧。要透明又不要太透明——磨砂,有种朦胧就好!大家都这么说, 我做不到……既然两人相爱,那我就愿意黏在一起,我就不要忽远忽近,一点安全感没有!什么磨砂有朦胧感,朦胧朦胧就不知道谁朦胧谁哪里去了,等看清才发现,原来,磨砂的背后是两个情侣,原来是你一厢情愿了怎么办啊? 还是透明点好,大家都把心扉敞开,没有猜忌,只有信任。真诚面对对方。最好都能含情脉脉的看着对方。 特别的甜蜜,外人看到了,基本都是,羡慕、嫉妒、恨……哈哈哈哈哈!

 

               我喜欢身高175以上,大眼睛双眼皮,会疼人,有很强的幽默感的男人。o(︶︿︶)o 唉,虽然你都符合了,虽然您有180的身高,可是,老兄,该减肥啦,当初认识你的时候才120斤,那时候的你帅呆了,但是,您现在照照镜子,虽然成熟了很多,但是咱220的体重是不是能往下减减啊,要不,这种状态下,我打不过你,心里不太平衡 

 

             其实,慢慢的品味一下生活,自我感觉还是两个人的世界会更多姿多彩,会更幸福!

             

 

幸福的两个人范文2

我记得,那天正在开一个重要的会议。因为不方便接电话,左昕就一遍一遍地打我的手机。半个小时内,我的手机屏幕上显示出20多个未接电话。那时,我已经和左昕分手两个月,但是一直还有比较亲密的往来。

我和左昕交往了四年,她大我两岁。我明白这种分手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我实在没有和她结婚的冲动,又很难离开她。就这样耗下去,如果没有更适合的女孩儿出现,当我需要结婚时,可能我会和左昕结婚。可现在,我不想因为左昕一厢情愿的希望,让自己担起婚姻的重责。

所以,当左昕在过31岁生日那天,拿着一枚戒指反过来向我求婚的时候,我不得不说出一些很难启齿的话。之后,我如释负重。左昕哭了整整一夜,我几次困得在沙发上睡着了,但是醒来的时候看见她在地板上哭,我只能看着她难受,因为我无能为力。其实那个夜晚我的心也是痛的。

我答应她,慢慢离开她,而且会对她一直好,她有任何需求都可以找我。我知道这种承诺其实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但是和她不能离开我一样,我也习惯了有她的生活。所以我们的分手有点儿奇怪,分开后,我们依然还像过去那样往来,有时候她还会住在我这儿几天。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我明白,其实她的潜意识里还是抱有一线希望的,而我,却因为不再有承诺的责任而安于现状,甚至享受我们这种不算常态的关系。

所以,那天开会时,对于左昕一个又一个的电话我都没有太在意,她以前也常常这样,只要我不接电话,她就会执著地一个接着一个地打。半个小时后,我放在衣服口袋里的手机终于不再震动。平静了大约一分钟之后,我的手机响起短信提示音。我掏出手机查看短信,那一刻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怀孕了!”

我不会屈服于她的歇斯底里

熬到会议结束,我立即给左昕打电话:“什么意思?”

“我怀孕了。”电话里,左昕哭了。

我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下意识地说:“别怕,哪天我陪你去做手术,好多女孩儿不都是有这样的经历吗?”

左昕大声地喊道:“你以为做手术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吗?好多女孩儿有这样的经历,你好像很习以为常啊。”

我不知道说什么,只是安慰她说:“不要害怕,我会帮你。”那天,公司里正赶着完成一个项目,我又是项目负责人,无法脱身去看她。我明白,她其实是很需要我当面劝慰她的。所以那天,我每隔一个小时就给她去个电话,直到夜里12时,我想她该睡了,才没有再打。

当我凌晨3点钟加完班回到家里刚刚倒头睡着的时候,电话响了。

“我想把孩子生下来。我不能接受人工流产。”

听到左昕这样说,我真是六神无主。但我知道,我不能让她把孩子生下来:“那孩子生下来你怎么养活他?”

“我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我能养活这个孩子,如果你愿意认他,我会接受;如果你不愿意,我也不勉强;你可以随时认他,我绝不会阻挡你们相认。”

我不相信她的话。我和左昕交往四年都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分手才两个月,她就怀孕了。我怀疑她是故意让自己怀孕的。

那个夜里,我们最终吵了起来,左昕第一次表现出神经质的愤怒:“我告诉你,我会把孩子生下来,再去你家见你父母的。”

“随你便吧!”我气愤地挂断了电话。

左昕很快就又打了回来,我们说不了两句就又吵起来,然后我挂掉电话,左昕再打过来,如此下去好几个回合,看着要蒙蒙亮的天色,我终于把手机关机,把家里的电话插头拔掉。我想像得到左昕在那边的歇斯底里。

我不是心软的男人,我决不会因为她怀孕而被迫与她成婚。我也相信,左昕是个心软的女人,她不会真的把孩子生下来。

她成了未婚妈妈我被迫当上未婚爸爸

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女人的可怕。

我挂断电话之后,打算暂时不给左昕打电话,让她平静几天,然后我会陪她解决好一切问题。我会陪她做手术,我会把她接到我家里休息。

我以为会像以往那样,左昕会忍不住给我打电话。但是整整三天过去了,左昕一点儿音讯也没有。

我只好给她打电话:“还好吗?”

“嗯,就是没胃口。只想吃点儿水果。”左昕显得很平静。

“你真的决定把孩子生下来?”

“嗯,是的。”

“我不会因为孩子而和你结婚。”

“嗯,我知道。”

“你想过后果吗?”

“我可以找个工作养好这个孩子。”

“你以为这样生下他就是对他好吗?”

不再哭闹的左昕让我害怕。我明白她想用孩子赶我上架,至少可以让她和我又有一辈子的联系,让我不能轻易抛弃她和别的女人结婚。她甚至不惜毁掉自己的一辈子:有了未婚妈妈的身份,她想找到幸福的归宿也难啊。

我开始怨她,恨她的恶毒,但是我不能真的不管她。我想,左昕也正是算准了我这点,才敢于把孩子生下来的。如果我不是一个月薪几万元的高级白领;如果我的家庭不是一个受人敬重的书香世家;如果我没受过良好的教育,我觉得左昕不会生下这个孩子。她明白我的道德标准,可能不会因为孩子而被迫结婚,但也不会不管不顾的。我会担负起从经济上照顾她及孩子的责任,即使我是那么不情愿。

左昕做好了一切生孩子的准备。她在身材还没有显形的时候,便从公司辞职了。我则为她准备好了所有费用。但是我不会以老公的身份陪她参加一切孕妇课程,也彻底打消了和她结婚的念头。虽然我的父母一遍一遍地说左昕是个不错的姑娘,和她结婚生活会很稳定。

我曾经还抱有一线希望:左昕看到即使生下孩子也不能和我结婚的事实后,会放弃生孩子的打算。但是,左昕最终还是把这个孩子生下来了。

左昕生产的那天,我都没有去医院陪她。是我在医院工作的表妹安排好了一切,并一直替我陪着她和她的父母。

我表妹说,她的父母因为爱她而非常开通,这时的左昕像所有正常的妈妈那样平静地把孩子生下来:一个体重四公斤的男孩儿。

那时我刚过30岁生日,便成了未婚爸爸。

我们自己毁掉了两个人爱的生活

孩子生下来以后,表妹给我打了电话。站在婴儿室玻璃后面看着儿子的时候,我忍不住哭了。那是一种很复杂的感情。

左昕住院期间,我只在她睡着的时候进病房看了她一次,留下了一张储蓄卡。我想向她表明我的态度:不会因为孩子而和她结婚,但我会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

我几乎每天都会去看孩子。记得当我第一次抱起儿子,抓起他的小手忍不住放在嘴里轻咬时,我几乎想向左昕妥协了。可当我离开了医院,又觉得没有和左昕结婚的决定是对的。

左昕用我的姓给儿子取了名字。

出院那天,我父母去看了左昕和他们的孙子,而且带去了一份礼物:帮助左昕提前还清她买房的贷款。左昕没有拒绝,我们一家子的心都安了,我也不再觉得亏欠她什么。

左昕没有在看孩子的问题上和我有过任何口角,她巴不得我多看孩子而住在她家呢。她没有像当初她说的那样――靠自己的力量带大孩子,而不会主动地麻烦我。实际上她找我比过去更频繁了。孩子哭了、发烧了、不睡觉,她都会打电话给我,问我怎么办。有一次,我正忙着接待客户,左昕因为打我电话没有应答,竟然假称是我父母家的保姆,让秘书找我接电话。当我告诉她今天太忙,不能晚上去她那里帮儿子洗澡时,左昕丢了一句话就挂了电话:“反正是你的儿子,要是长痱子我可不管。”

我的生活几乎彻底被左昕毁掉了,我几乎没有心情和朋友一起出去玩。虽然我每次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会发自内心的开心,但是那种开心毫无幸福感可言。而每次我一个人在家里静静地想起儿子的时候,我所感到的是一种恐惧: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到头。更可怕的是,左昕所有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孩子的事情,这让我永远摆脱不了一种压力感。我想,这也许是左昕把孩子生下来的目的:毁掉我幸福的生活。但是,左昕自己的生活其实也被毁掉了。

我甚至不敢再交往其他的女人,我的一辈子就这样被左昕拴住了。

编后语:孩子降生本应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儿,然而,倾诉人若曦感觉到的却是一份无奈的沉重。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我实在没有和她结婚的冲动,又很难离开她。”没错,这是若曦的原话,而这正是根源所在:不认真地对待生活,自然就会受到生活非常认真的惩罚。

承担所应承担的,面对所应面对的,这应该是若曦此时面临的惟一选择。除此之外,读者朋友们,你们对此又有哪些高见呢?欢迎来电来函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来帮助若曦。

幸福的两个人范文3

[关键词] 儒家幸福观;完善论幸福观;比较研究

幸福,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体验,也是生命价值的终极追求。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所言,“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人们对幸福的研究起于哲学家的思辩,基于从不同角度对幸福的理解,世界哲学史上存在着多种具有代表性的幸福观。本文着重从幸福的本质及实现条件两个方面分析亚里士多德完善论幸福观与我国古代儒学幸福观的异同。

1 对幸福本质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是在批判柏拉图的神性幸福观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完善论幸福观。亚里士多德首先肯定了快乐主义幸福观的人性前提,但没有将幸福局限于人的快乐的心理感受,他认为仅以快乐的生活享受为满足,是一种奴性的生活;真正的幸福在于逸乐之中,而是“最高的善”,这种善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亚里士多德将德性定义成任何人和物所具有的品质,分为理智德性(智慧、明智等)和伦理德性(节制、勇敢等)。理智德性是第一位的,是人们最高贵部分的德性。合乎这种德性的活动是最完美的幸福,是至福。思辨就是最大的幸福。而伦理德行是第二位的,它须以明智为准绳,两者统一起来才能获得幸福,这是属人的幸福。因此,亚氏认为幸福是有层次的,灵魂合于伦理德性的活动是低层次的、有限的幸福,是人人可获得的。相反,合于理智德行的现实活动是最高尚的、最完满、高层次的幸福,是无限、绝对的幸福。在他看来,幸福是“至善”,即生活的完满和自我的完善,包括人的才德潜能的充分实现和健康发展。

以孔子为代表儒家的幸福论建立在微言大义的人生哲学基础上,其要旨是“仁”与“义”。仁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也是联结道德与幸福的纽带。孔子与苏格拉底一样,都反对,崇尚简朴。

在儒家看来,幸福不在是一种生存方式或生活条件,而是生存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或精神境界。如孔子说自己“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可见,孔子认为认识的快乐与物质财富的丰裕程度不成正比,幸福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是道义的而非境遇的,是自觉的而非他人评价。

儒家对人生的基本看法是温柔敦厚的乐观主义,孔子讲“仁者乐,智者寿”,认为仁爱的人一定很快乐,明智的人一定会长寿。孔子告诫弟子,对父母孝,对兄长悌,对朋友信,做事要敏,奉身立世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处处表现出对世情的关怀,对人道的真情及对现实人生的乐观主义。

因此,就幸福的本质问题,以孔子为代表的“仁义之福”幸福观与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至善之福”幸福观存在着相通之处:中国儒家认为抑制物质欲望、遵循道德的人生才是幸福;而西方的完善论也提出幸福就是对“至善”的追求,提倡以理性控制欲望,以德行取代感官快乐。

两者不同之处在于:两者虽然都将德行与幸福紧密联系起来,但完善论幸福观是建立在理性主义人性论基础上,将人的本性看作理性,得出要幸福,就必须遵循道德,控制感求的结论而儒家幸福观则建立在德性主义的人性论基础上;而儒家遵循入“性本善”,那么顺应本性,追求“仁义礼智”的道德人生才是幸福人生,也就是说道德是人的本性也是幸福的核心。

2 对幸福实现途径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不能仅停留在理性知识层面,更要在行动中去实现。幸福是有为的实践,在于善行,在于合理的活动。探讨德性是什么,不是为着求知,而是为了成为善良的人;要获得德性,必须进行有关德性的活动。人们做公正的事,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人们不能仅仅根据德性品质去把握最高的善,必须在表现德性品质的现实活动中才能把握最高的善,达到幸福。

同时,亚里士多德又强调个人的幸福离不开城邦的幸福,只有在城邦中才能实现。既然人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的、理性的动物,至善就要在好的政治生活中实现人的理性。而社会与城邦的目的又在于培养人使之成为良好的公民,使公民能过有德性的幸福的生活。因此,个人的善德、幸福只能在城邦的幸福中才能实现。因为整体决定部分,部分服从整体,个人的善德只能集众德而成。

儒家的幸福在于心灵的泰然,超越了人的需求和外物得失的局限,寻求的是自我内心的满和充实。这种精神境界使人的生活脱离开低级趣味,变得充实和崇高,也是这种境界使人的胸怀和乐舒畅,心地坦荡,不再伟生活的名利得失而困扰,这种心灵的境界需要修养才能达到,并在承担道义,践行德行,心怀天下中将其升华。

在幸福的实现途径上,两者的相通之处在于都强调“善行”,将个人的幸福置于所生存的集体之中,“仁义”与“至善”都将使人处于良好的状态当中,也能使所处的集体处于良好的状态当中。但不同的是,儒家幸福观具有集体主义导向,重义轻利,其实际意义是个人利益和幸福应无条件地服从群体利益和幸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这一幸福观真实的写照。儒家幸福观注重个人德行的完善和人生的不朽以及强调平治天下的大志与追求全体的幸福,把个人的快乐和幸福包容于普天下民众的快乐和幸福之中,并且以天下人幸福作为个人幸福的终极目标。因此,孔、孟以仁义为公利和整体的幸福,号召人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就是要个人幸福的牺牲来换取社会整体利益的完整。

幸福的两个人范文4

【关键词】心理幸福感 人口学变量 人格变量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010-03

幸福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对幸福感的研究也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幸福感分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种研究取向。主观幸福感是以个人的主观判断为标准界定的幸福,即主要是指个人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心理幸福感则从另一个侧面界定和诠释幸福感,它不仅仅注重人们的情感体验,更注重人们的自我发展和成长。国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于心理幸福感的研究相对较少。

一 心理幸福感的界定

心理幸福感是建立在Aristotle提出的幸福论或自我实现论的基础上的,认为幸福是人的自我实现。对于心理幸福感的具体界定,研究者们还没有达成共识,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理论出发,分别建构了自己的理论。Ryff对影响心理幸福感的各种关键因素进行了综合,提出了心理幸福感的一个多维模型,这个模型包括六个维度,分别是自我接受、同他人的积极关系、环境控制、自主性、生活目标、个人成长,这六个方面从理论上和操作上定义了心理幸福感。Ryan和Deci的自我决定理论是另一个将幸福主义或自我实现概念当作幸福感的核心定义,以及试图解决什么是自我实现和自我如何实现的理论。总而言之,心理幸福感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都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从人的发展角度理解和诠释幸福。

二 心理幸福感理论

1.Waterman的“个人展现”

Waterman认为,快乐是享乐主义的定义,而幸福感则涉及人们与真实的自我协调一致。他认为幸福有两种,一种是尽情享乐的幸福,是指活动中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或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另一种是个人表现的幸福,是指个人全心全意地投入活动中时,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自我得以表现,进而有助于达成自我实现的体验,是实现自我的愉悦。

2.Ryff的六维度模型

Ryff等人认为幸福感不仅是保持愉悦,更重要的是追求真正潜能的实现。通过总结各种心理学理论,他们提出了心理幸福感的六个维度。这六个维度包括: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标、良好关系、环境控制、独立自主。Ryff认为,在这六个维度中,对生活目标的追求和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对于人的健康而言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其次是对自我的尊重和掌握。

3.Ryan和Deci的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的定义一方面包括自我实现,另一方面试图指明自我实现的意义及途径。Deci认为,自我决定不仅是个体的一种能力,它还是个体的一种需要。人们拥有一种基本的内在的自我决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引导人们从事他们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并且使人们能够灵活地适应社会环境。自我决定理论是通往人类动机和人格的途径,它重视人类的内部资源对于人格发展和行为自我调节的重要性。因此,它研究的是人的内在成长趋向和先天的心理需要。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了三个基本心理需要:能力需要、关系需要和自主需要。这三种基本需要被自我决定理论认为是幸福感的三个基本因素,它们不仅仅是心理健康的最低要求,同时也是社会环境必须提供给人们以促进其成长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三 心理幸福感测评工具

国外学者的测评工具有Ryff和Keyes等人的心理幸福感量表,Ryff等人根据他们提出的六维度模型提供了心理幸福感的多维度的测量方法,该量表包括自我接受、人格成长、生活目的、良好关系、情境把握和独立自主六个维度。这个量表是目前国外测量心理幸福感最常用的量表。Waterman根据其关于幸福感的理论,编制了个人表现行为问卷(The Personally Expressive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PEAQ),并通过实证方法检验了快乐和个人表现之间的相关。其他一些研究者,如Barry等人强调自主或控制感和社会支持式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的决定因素,建议在研究中综合这些指标;Wilson强调社会的支持网络的重要性,Ants等人强调自尊和自我观念的重要性。关于心理幸福感的相关测评指标,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而仍在进一步的完善中。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苗元江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编制的综合幸福感问卷中的心理幸福感分问卷是针对大学生的问卷,信效度较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邢占军在Ryff心理幸福感的基础上生成的中国城市居民心理幸福感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达0.94,信度效标效度尚可,有在我国进一步使用的价值。周淑慧在其硕士论文中,针对高中生的特点编制

――――――――――――――――――――――――――

* 温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资助(编号:WZSZ-2014Z16)

了高中生心理幸福感问卷,该问卷的信、效度指标都较好,可以作为反映高中生心理幸福感的指标。

四 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人口学变量

在人口学变量上,有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因素的研究。在年龄对心理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中发现,不同年龄的心理幸福感有一定的差异。Ryff等人将年龄段划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研究结果表明,中年人在生活目标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老年人,而在自主性上高于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较青年人评价自己更有环境控制力;而在个人成长方面,青年人和中年人的得分显著高于老年人。国内学者许淑莲等人的研究,以中国的城市居民为样本,将年龄段划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和老老年组。研究结果表明,自主性方面没有显著的年龄差异,环境控制方面中年组和老年组均高于老老年组;个人成长方面各较年轻组均高于年老组,除中年组高于老年组尚不够显著,其余均显著;人际关系和生活目标方面,较年轻三组均高于老老年组;自我接受方面,中年组和老年组均高于青年组。

在性别因素上,Ryff等人发现,女性“人际关系”和“个人成长”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在其他维度上,两性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邢占军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在自主性、个人成长、生活目标和自我接受量表上的得分高于女性,环境掌握的得分没有性别差异,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方面,女性稍高于男性。而崔春华等人以师范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在总量表及环境控制、人际关系、生活目标、个人成长方面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男性。周淑慧自编了高中生心理幸福感问卷,测量了高中生的心理幸福感,研究表明高中生心理幸福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在心理幸福感总水平、利他行为、个人成长、环境把握、健康关注层面均显著高于男生。

2.人格因素

Schmutte等人对五大人格因素和六维度的心理幸福感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神经质(N)、外向性(E)和尽责性(C)对于多维度的心理幸福感是最为有力和持久的预测因素。神经质性与自我接纳和环境控制有很强的负相关,与生活目标、个人成长和自主性也有一定的相关;外向性与自我接纳、个人成长和积极的人际关系之间也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尽责性与自我接纳、环境控制和生活目标有中等程度的相关。高淑燕等人研究了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人格是预测心理幸福感的强有力的预测指标,在五大人格因素问卷中,严谨性与自我接受、生活目的、情境把握具有显著负相关,外倾性与自我接受、良好关系、情境把握具有显著正相关,宜人性除个人成长外,与其他五个维度的正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宜人性能显著地预测心理幸福感。

3.社会支持等其他相关因素

崔春华等人对师范大学生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源对心理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呈正相关,内在控制性强的个体心理幸福感高于外在控制性个体。王艳芝探讨幼儿教师领悟社会支持、生存质量、安全感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领悟社会支持、生存质量、安全感与心理幸福感有显著性相关,当领悟社会支持、安全感、生存质量满意度得到提高以后,心理幸福感相应也会得到改善。李春晖等人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他们研究“非典”前后大学生主观上体验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并且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越高越充分,那么他们的心理幸福感就越高、强。

吴双磊研究了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完美主义倾向与心理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完美主义倾向中的难以放松倾向、关注自我倾向和高标准倾向三个维度是心理幸福感的有效预测指标。此外,还有比较重要的是情感因素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Butzel等人发现有情感暴露倾向的人会有较高的幸福感回报,从而证实了情感和谐对幸福感非常重要。

五 研究趋势及其展望

1.本土化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关于心理幸福感的概念的界定和实证研究,绝大部分是基于西方的哲学基础和心理学理论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在我国文化的背景下,中国人幸福感的具体维度和结构未必与西方相一致,我国学者虽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是研究的框架基本还是按照西方的理论框架进行。因此,关于我国的心理幸福感研究,还需要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的检验。

2.心理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的整合

近年来,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呈现出一种整合的趋势,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整合,为更加全面地认识人们的幸福感提供了新的平台。Ryff等人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虽然在不同的研究中有一点细微的不同,但是心理幸福感的各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两种幸福感整合的同时,其内部的作用机制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在主观幸福感测量中对生活满意的整体评价,需要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认知,其中就有心理幸福感的各个方面。因此,有研究者提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心理幸福感的评价是总体生活满意感评价的前提。国内学者金玲玲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研究取向是相互独立但是又有部分重合的关系。从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之间确实是有联系,但是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究竟如何,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因此,以两者结合的角度进行研究,是心理幸福感研究的一个新方面。

3.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

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对于心理幸福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人口学变量、人格因素、社会支持、乐观的心理品质、情感因素等都会影响个人的心理幸福感。在这些因素中,有的是不变因素,有的是可变因素,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何提高幸福指数呢?从理论出发,从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出发,试着改变可变因素,也许能提高心理幸福感。这只是我们的一个推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到目前为止,理论研究很丰富,而关于与实践和应用相结合的研究甚少,未来的研究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心理幸福感。

幸福的两个人范文5

论文关键词:幸福观 幸福教育 师生关系

论文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和教育目标完成的基本保证,而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论述了幸福与教育的关系,通过对幸福教育内涵的解读,阐述了幸福与师生的关系,以此建构一种在幸福教育观下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之间,教师与学生在幸福的共鸣下享受幸福,享受生命的价值、人生的价值。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一种特殊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目标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往活动而形成的多层次多性质的关系体系。师生是教育活动价值、生命意义的体现。而生命要追求幸福生活,教育在引导着生命追求幸福时,师生关系是影响生命个体追求幸福的必要条件。从学生角度出发,教师的以身传教是学生理解幸福追求幸福的一个重要渠道。学生体验幸福的感受来源于教师对幸福教育的理解。构建一种在幸福教育观下的师生关系,对师生追求幸福生活是有很大意义的。

一、对幸福教育的解读

1.幸福与教育关系

当人们听到别人在对自己说“你真的很幸福啊!”的时候,你是否想过,除了内心那种愉悦心情外,是否会想到幸福到底是什么,什么是幸福?幸福在王海明(2008)的《新伦理学》一书上的解释是:幸福是人生重大的快乐,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两个字眼:人生、重大,这就是快乐和幸福的区别所在。幸福在心理学上是一种情感,可以用开心、悲伤等等字眼去形容。幸福是人一生的追求,因此研究幸福在教育领域的贡献逐渐被重视起来,因为这是关系到人是否能幸福的一件重大事情。

什么是幸福教育?要理解幸福教育,就要理解幸福与教育的关系,只有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幸福教育的内涵。对于幸福与教育的关系,有学者在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得出几种理论:幸福是教育终极目的论;教育过程幸福论;幸福与教育合乎道德论。[1]在几种理论论述中,有两种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是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大多数学者将幸福视为人的最基本需求,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是一种应然追求,人的生活应以幸福为目的,教育目的应该真正回到人的情感感受上,教育应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情感感受为目的,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全面发展的人。另一种是教育过程幸福论,传统教育过度关注学生的结果幸福,也使许多家长、教师认为只有学到知识,取得好成绩,到最后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上好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结果导致了学生教育过程幸福感的缺失。教育过程幸福论认为教育过程本身是幸福的,教育过程使学生真正达到自我实现,自我体验的幸福过程。

自从教育诞生以来,就成为人类所有活动中最具有人文性的一种,而教育要引导生命走向幸福。幸福教育是一个目的论,又是一个方法论,鉴于这种理念,师生关系建立在幸福基础上,让师生在最大限度真切感受到幸福,在幸福中获得教育。

2.诺丁斯幸福教育观

诺丁斯在她的《幸福与教育》一书中阐述幸福教育思想,她认为学校的学术目的主导一切,教师在灌输,在填鸭,但却很少想过,是否应该提供体贴与关爱。[2]由于学校教育中受多种利益诱惑,使得师生关系远离正常的教与学活动的关系,导致学生的幸福感的缺失。所以她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更为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学生懂得幸福的神奇和复杂性,引导学生不断考问幸福,负起探索美好未来的责任。诺丁斯以关怀伦理学作为理论基础,以学生幸福为主线,强调学生幸福有赖于学校幸福教育的实施,师生之间对幸福的理解和体验。

3.幸福教育的内涵

诺丁斯的幸福教育观是以学生为主线出发的,主要看学生是否学到知识是否体验到幸福。“幸福教育”在当今也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把幸福作为一种教师有待教,学生有待学的情感内容,这样的幸福教育就是:教幸福,学幸福;二是把幸福当做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把教育当做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这样的幸福教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3]这两种对幸福教育的理解,一种是把幸福完完全全作为一种知识,在书本用字眼能够显示的,那就是灌输。一种是教育本身就是幸福的,教师与学生可以在当中幸福地教与学。在幸福的感受中进行幸福的内容,幸福的教育。至少这两种“幸福教育”的着眼点是不同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用心去交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在一种只存在灌输、填鸭的课堂或者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能幸福吗?只有在幸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促使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只有这种双方情感都互动的教育才能让师生之间获得感受幸福的真谛。

幸福教育就是要将教育的目的回归到人自身的情感上,使教育造福于人。所谓幸福教育,就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它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幸福教育是为“人”的幸福,幸福能力表现为发现、创造幸福和享用幸福的能力,也只有当这种能力变成了学生内在素质,他的幸福才是自由和终身的,教育也才是成功的。幸福能力是沟通教育中的幸福与教育外的幸福的桥梁,是传达教育意义,联系教育与生活的纽带。[4]幸福也是一种能力,是感谢生命给予,过好当下生活的能力,是感受快乐,抵制不良情绪的能力,是不断反省自己,完善自我的能力,是调节身心平衡,调节人与社会平衡的能力。既然是一种能力,也是要培养的,幸福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理解幸福、感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在这种教育目的任务的引导下,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更要以幸福为基调,让学生完全沉浸在幸福的气氛当中,愉快地学习,幸福地学习。

幸福教育要关注生命,走进生活,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是这样定义的:每个人所意味着实现的生活。人的每种生活能力都意味着一种可能生活,幸福教育要走进生活,教师与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共创共享幸福,创造可能的生活,幸福教育要成为学生当下生活的一部分,要成为教师当下事业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成为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理想支持。幸福教育就在于培养一个幸福的人,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还是整个教育系统,通过教育能够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能够感受自己生活的价值,能够丰富自己的精神和灵魂。

二、幸福与师生关系

人际关系不仅是人与人之间身体碰触的关系,更是一种互相交心的关系,如果是相互和谐就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否则彼此之间就会产生敌意、冷漠和孤独。它也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心在打交道,也决定了其生活空间和幸福额度,幸福是每个人都需要追求的,并且幸福的获得不是孤立的,而是依赖于其所生活的环境以及其身边的人。“每个人都需要幸福,而每个人的幸福都需要他人的存在,如果没有他人,我就无法给予他人爱情或友谊,如果没有他人作为受益者或受众,我所从事的任何创造性事业将变得毫无意义。”[5]教师与学生是互相存在的,并且“教师”与“学生”这两个社会角色,都是因为彼此存在而存在,都需要对方的需要才能追求幸福。用心想一想,教师与学生都是幸福的追寻者,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追寻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份幸福呢?作为不同身份的教师与学生,幸福教育是他们创造、追寻幸福的有利条件,让学生在幸福教育的师生关系相处下更好达到自我实现,自我调适;让教师在幸福教育的师生关系下更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赵汀阳在《论可能生活》一书中也说道:人际关系中,幸福公理是保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幸福原理所处理的首先就是每个人与自己的关系问题,即如何善待自己的问题。费尔巴哈也说过:“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为了寻求幸福。”[6]如何善待自己,如何才能使自己幸福,就像一句老话说的:要使自己获得幸福,就要先让别人获得幸福。人之初,性本善,伦理学是道德的哲学,而道德的目的是使人至善,伦理学有一个公理是幸福公理,可见一个人达到了道德的高度,也就达到了幸福的彼岸。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成为幸福之人,就是至善之人,师生关系是教育目的达成与否的一个中介,也关系到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利益成分至少是不多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利益”那就是都需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幸福教育是师生获得幸福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三、幸福教育下的师生关系的建构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7]幸福教育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既作为独立的完整的人,又作为合作者,共享共创者所形成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和谐的亲密关系。学生在教育交往中感受到人格的尊重,体现出自主,张扬着个性,体验着人生的价值和最初的人生幸福,进而发展到自由的个性,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在与丰富多彩的生命的交往中,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可敬,体验到自己的工作价值。

幸福教育是一种以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幸福人生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或结果是为了人的幸福;教育的过程是人体验幸福的过程,幸福教育就是一次人性回归的教育,一次生命的回归。幸福教育下的师生关系建构是当今研究新型师生关系的必然趋势。罗杰斯说:“如果教师能如实地接纳学生,并理解学生感情的话,就会产生有意义的学习。”[8]

刘次林(2003)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讲到两种类型教师,一种是“无私”型的,他认为自己是不需要任何东西的,只为学生活着,只要学生幸福,什么都不重要了,但是学生反而没有感受到幸福,只会想到自己的高度压力,怕会实现不了教师期望而焦急、愧疚。这种关系其实并不是在制造幸福,双方都没有从相互关系中感到轻松自在、幸福。另一种是“自私”型的,灌输、填鸭这几个字眼都是他们的标签。他们只管教,完全不顾学生的反应,在他们眼里根本没有幸福感,唯一陪伴他们的只有失落感、孤独感。教育的幸福应该是全面的,与其他一切客体对象相统一的全面感受。教师与学生应该一起共创共享教育的幸福。[9]

幸福教育下的师生是一种情感互动,双方全身心地去创造、享受幸福的关系。在移情的力量下,幸福作为一种情感,与其他情感一样,包括体验和表情,有了外部表情,教师的幸福情感就可以通过表情表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这种表情,引起自己内心的心理体验,当一个人受到外界的感染时,他也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回馈给传达者,这样双方相互感应,共同达到一种浸在幸福的体验。这种情感体验的教育方式是建构幸福教育下的师生关系的桥梁。建构这样的师生关系需要老师具有丰富的体验式教学,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关系当中,在这个关系当中,双方达到了一种“忘掉角色”的高度,剩下的就只是共创共享幸福体验。教师是幸福的缔造者,也是享受者;学生既是幸福的受众,也是教师幸福来源的创造者。教师不会想到这课讲完了之后能领多少薪水,也不是争取自己的班级在全校的名次;学生在这种教育过程中不会有压力,不会去想自己成绩有多高。[10]这种教育下体验到的幸福才是有意义的幸福,才是非利益的。这样建构起来的移情式的、相互感应、双方共创共享幸福的师生关系才是幸福教育下应有的关系,也才是有意义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幸福教育的熏陶下产生幸福的共鸣。

参考文献:

[1]梁臣凤,曾湄,蔡立丰.幸福与教育关系研究综述[J].成功(教育版),2009,(6).

[2]徐延福.试论诺丁斯的幸福教育观[J].教育导刊,2010,(5).

[3]刘次林.幸福教育的100个观点(一)[J].校长阅刊,2006,(9).

[4] 刘次林.幸福教育的100个观点(二)[J].校长阅刊,2006,(10).

[5]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郭爱华.关于幸福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31).

[7]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8]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幸福的两个人范文6

我很想去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然后努力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员。这样老爸老妈就不会再说我无所事事,整天闲晃了。

那天我去面试了一家不错的蛋糕店,那里环境不错,交通也很发达。上下班不过一个小时的路程,加上我行动速度快,基本上步行上班也没有问题。可是最后我没被录取,理由是:我会偷吃蛋糕!开什么玩笑!简直是对我的侮辱!我气愤地找到了蛋糕店的经理还有领班,答案还是这样:我会偷吃。无语。于是我很郁闷,走出蛋糕店,用身上的零钱买了一块棒棒糖。这块糖让我心情好了很多。于是我回家了。

这一夜,我继续已经持续了一周的失眠。

“我”是一只猫。一只名叫陈幸福的男猫,出生在北京,自尊、自卑,有点矛盾,喜欢在厕所里看时尚杂志,梦想出一本猫自传小说。确切地说,“他”是漂在北京的大连男孩张啸吟手工制作的玩偶猫,“他”经历的一切故事,都是“他”的主人曾经经历过的事情,“他”的性格,也是主人性格的投射。

“出生”仅两年多之后,陈幸福就已经不仅仅是一只脾气有点古怪的布猫了,而成为国内颇有名气的时尚玩具品牌。张啸吟更乐于接受的,是“中国原创玩具品牌”。做原创设计,是他的一贯倡导和坚持。

幸福降临

2004年的下半年,张啸吟很辛苦。北京不是想象的那样遍地机会,工作总是不如意,还老换。那段时间,24岁的他和大多数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样,骄傲,却又不自信、焦虑、患得患失。他和朋友养着两只猫,这两只猫给了他很多慰藉。有的时候,他唱歌,或者制作小怪物,唱歌和做手工能够排遣内心的苦闷。

11月,张啸吟在一家酒吧干杂活,为了感激两只猫无怨怨悔的陪伴,闲暇的时候,他就用棉布做猫。在大连轻工业学院上学的时候,他就经常用做服装裁下的边角料做小怪物玩。这是一只棉布做成的布猫,四肢细长,加上扣子做的眼睛,简洁有趣,颇有后现代主义风格。从裁剪到充棉,都是张啸吟用剪刀和针线手工完成。完成之后他把布猫放到自己负责的玩具设计论坛上,顿时叫好声一片。这个论坛上聚集着上千位玩具设计爱好者,大家都认为这个布猫从布料运用到创意设计都不同于传统的毛绒玩具,甚至有人声称这是一场“玩具革命”。追捧的人一多,张啸吟一口气又做了几只同样风格的猫,但比第一只猫更简洁,也更精致。

不久,有网友询问可不可以买这些猫。记不清是哪一天了,但张啸吟至今都记得那位网友的名字,挖海龟,成了第一个购买陈幸福的人。在自己的博客2005年年底“隆重颁布”的长长的获奖名单里,他授予了挖海龟同学“2005年最强劲动力奖”。

混论坛都讲好玩,张啸吟开始给猫编故事。故事的主角得有个好记的名字。正好他有只猫叫幸福,一位朋友的绰号也叫幸福,这个够土的名字寄予了中国人太多的美好期望。于是,他给自己的布猫取名“陈幸福”。这是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如同张富贵、李旺财,土得掉渣,但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只猫诞生的日子,11月17日,成了陈幸福的生日。而张啸吟自己的性格和一些经历,被搬到了陈幸福的身上:低调,有一点点不稳定情绪,自卑,自信,比较矛盾。对未来的想法是参加摇滚演出,出专辑,出一本猫传体小说……这个名字和这些故事受到网友的热烈追捧。张啸吟索性建立了独立站点“幸福玩具店”,“直播”自己和陈幸福的进展动态。因为有了情绪和感情,还有一些每个人都可能遭遇的故事,陈幸福成了一个鲜活的形象,似乎真的有了生命,有了性格。比如“他”到蛋糕店找工作,却被认定为会偷吃而不被录用;比如为生活所迫去地下通道卖唱,内心自卑却外表高傲,将每一个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比如睡懒觉,不想上班,长时间失眠……其实不仅仅是张啸吟经历的投射,每一个人,几乎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都有一种对幸福的期盼,又有对幸福无法把握的不安。即使不知道“他”的故事,单是简单的外形,稚拙的神态,就能让人一见倾心,在拥有“他”的那一刻,似乎真的拥有了幸福,至少是暂时逃离了烦恼和不如意。

北京深巷里一个做布偶猫的小工作间,同样被命名为“幸福玩具车间”。在那里,张啸吟和陆续加入进来的两三个人一起设计制作更多的陈幸福。陈幸福开始从网上向网下蔓延。

那个时候,张啸吟纯粹是因为好玩,也因为内心有一些创作激情,或许也有些模糊的憧憬。但绝没有想到“陈幸福”有一天会让很多人关注,成为国内一个新锐的玩具品牌。

很中国的猫很世界

2005年7月。天很热。和一年前相比,张啸吟忙碌多了,也快乐多了,漂在北京的生活开始有点沉下去了。那是一种很踏实的沉和累。

关注的人多了,张啸吟做猫的积极性更大了。每一只猫,他都要认认真真画草图,设计出个性。关于陈幸福的故事也越来越多,“他”甚至有了一个姐姐,叫陈美满,陈美满的理想是开一家冰淇淋店,自己吃,还有就是和男朋友周游世界。这个时候,张啸吟对陈幸福的未来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如果能接下玩具公司的单,做样品设计,那简直太完美了。

那一天,张啸吟很失败地做了一次红烧肉。他发现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这天夜里,他和两个朋友一起做木马玩偶。在他朦胧的设想里,“幸福玩具车间”不只做猫,也做其他玩具,前提都是用独特的面料,像棉布、皮革等,原创设计,手工完成。“陈幸福”不只是一只猫,而是一个系列,就像迪斯尼一样,不同的人群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带着这样的愿望,画版剪裁,踩缝纫机,填充棉花,看电视,大笑,争吵,骂主持人,吃方便面,闷热的日子异常充实。每次做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东西,三个人都很有成就感,很幸福,像过年一样。

他开始喜欢北京的夏天。喜欢酷热,将空调开了关关了又开,很长时间不下楼,不用看马路上的恶俗招牌,不用想街上漂亮的姑娘和帅气的小伙子是否在互相观望,举棋不定。脑子简单空灵,只想着猫,他养的那两只和手里做的那一些。当然还有做的那些马。

8月中旬,商标注册下来了。比想象的要简单得多,审核名称,交钱,建档,拿文件,出门。那一天40℃高温,出门瞬间,浑身湿透。好不容易干了,从商标事务所出来,又是瞬间浑身湿透。张啸吟等了40分钟,等来了一辆没有空调的公车。下车的时候,下起了大雨,顿时湿上加湿。但是,他觉得,这时哪怕是棒子砸在头上都很爽。这一天,“陈幸福”算是上了户口,正式入户北京了。这年底,他找到了一家合作厂,陈幸福开始小批量生产。

张啸吟的团队逐渐由一个人变成三个人,又变成他和女朋友两个人。陈幸福系列把最“乡土”的中国味发挥得淋漓尽致。因为每个人都在追求时尚,惟恐被浩浩荡荡的国际潮流抛弃,那些植根于我们记忆的“土”反成了稀缺资源,于是人们又反过来怀念这些东西。老百姓见惯的花棉布、红五星、纯红色等,都被张啸吟运用到设计中,又扩展到陈幸福的LOGO、海报和动漫故事。

不过,从网上到网下,陈幸福遭遇了很多白眼和委屈。刚做了几只的时候,张啸吟就一个包装了摆地摊卖,刚摆出来就被警察逮住了。玩具做得多了,张啸吟天天扛着两大袋玩偶,一个一个礼品摊点请求代销,一天跑几十家。吃的闭门羹不少,也有不少人留下一两个试试看。从大连带来的几千元钱早就花光了,最艰难的时候,两块钱用了三天。为了继续做猫,张啸吟重操旧业,做起了地下通道歌手,甚至引起了一位音乐学院教授的注意。差一点,中国乐坛就多了一位二三流的歌手,而没有陈幸福了。

幸好张啸吟坚持了下来。

到处都有我们的幸福

转机来自于迷笛音乐节。张啸吟喜欢摇滚,一直热衷参加各届音乐节。他想,参加音乐节的都是跟自己一样喜欢音乐的人,肯定也会喜欢陈幸福。为此,他专门赶制了音乐节限量版“陈幸福”。果然,2005年10月初,音乐节的几天,张啸吟带到现场的布猫全部售出,很多人拿过去撕掉包装背上就走,令他惊讶的是,其中不仅有跟他一样的“80后”,还有很多人到中年的生于70年代的社会中坚。那之后,他在幸福网站上增加了“幸福电台”,每期一个主题,放一些自己喜欢或网友推荐的歌曲,都能代表七八十年代生人的情绪。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陈幸福。也有人斥之妖异、病态,有人直接责问:你这些玩具有什么用?张啸吟无言以对。有什么用?没法解释,唯一能解释的是玩具的特点和设计理念,陈幸福不是厨房用品。张啸吟把这部分人称为家庭主妇型选手,很多次他的话都差点脱口而出:您能去家乐福再走走看看吗?您问问家乐福的锅能玩吗?咱是做来玩的啊,总不用我跟你讲怎么玩吧?

中国玩具市场和生产能力都很大,当前有8000多家玩具生产企业,从业人员逾300万,占全球玩具市场的75%。但原创玩具极少极少,对面料运用也不够专业,不够敏感。最尴尬的是。几乎谈不上设计,款式和形象单一,一些厂家宁愿接受外贸定单,生产毫无特点与个性的毛绒玩具。张啸吟就是要摒弃一切抄袭,坚持原创。原创都是个性的,而个性则是小众的。对于不喜欢陈幸福的那部分人。张啸吟无能为力。不过,他相信原创玩具市场会越来越广阔,毕竟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期待。因此,从第一只猫开始,两年多以来,所有玩具都由张啸吟和他的团队构思、画图、裁剪纸样,再按纸样剪布料。较大块的布料用缝纫机缝制,细节部分则只能用手工,如果是皮质的,就要全部手工缝制。

这是费力不讨好的活,张啸吟乐意干。虽然差一点坚持不下来。他至今记得,有一位设计师因为忍受不了这种苦日子离去,但他刚走几天“幸福玩具店”就接到一笔为玩具厂设计样品的定单。他相信市场会回报自己。

沿着这个轨道,陈幸福名声越来越响。2006年底,第一家幸福专卖店在三里屯3.3大厦开张。这一年,陈幸福出品了几千只猫,有造型怪异的片色花猫,系着领带的上吊猫,条纹布的“英国病人”,传说中的三脚猫,宜家最新艳色片布面料做的宜家猫,斑斓的迷彩猫,傲慢古怪的黑皮猫……上海、大连都有了陈幸福的销售点。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盗版陈幸福,对此,张啸吟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愤怒。但他希望中国玩具商不要在抄袭的路上越滑越远,应该提高设计能力,走原创之路。

在幸福网站,经常有人订制玩具,还会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创意。陈幸福玩具工作室都会把这些创意丰富完善后融入作品。有时顾客走在路上,发现对面走来的小姑娘或小伙子抱着的陈幸福系列,赫然就是自己创意的。张啸吟希望更多的顾客参与创意,因为,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不一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陈幸福。创意并不需要专业功底,却可以给专业的设计团队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

他希望有一天,陈幸福无所不在。因为幸福本来无所不在。

陈幸福,就是陈展幸福

阿路现在的“出场费”比初出道时翻了几番。他最初在老家做一名小学教师,在北京闯荡了7年,经历过点油灯和蹲在马路牙子刷牙的狼狈,终于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视觉设计师。但他隐隐有一种不满足感,这大概是所有“北漂”都有的感觉吧。

有一天,阿路经过一家唱片店,在里面看到一只棉布做的玩偶猫。据店主说,它还有个名字,叫陈幸福。那一刻,他感慨万千,却又无从言说,似有很多很多故事要从心里涌出来。那只玩偶猫,似乎有一些自己一直在追求的东西。他通过幸福网站联系上了张啸吟,两人在网上聊了几天,颇为投机,相约见面。

一见面,相见恨晚。2006年10月,阿路加入了陈幸福。他的加盟,让陈幸福有了更清晰的定位。以前,张啸吟只把产品卖给学生,阿路提出定位为成年人玩具,加重装饰性,艺术性更强,是一种传达幸福的礼品和家居装饰品。它的消费群应该是白领,因此产品从四五十元提高到一两百元。同时,阿路主推陈幸福系列产品的动漫形象。如果只做一个玩具生产商,因为50~60%的手工成分,陈幸福产量不可能太大,那么陈幸福可能永远做不大。但如果将陈幸福打造成一个知名的玩具品牌,那么就前途无量了。就像迪斯尼,它拥有很多卡通形象,可以在多个领域供人使用。实际上陈幸福除了叫“陈幸福”的猫,还推出了红心兔、断尾猫、外星生物卡卡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卡通形象。

阿路的加盟让张啸吟在陈幸福即将迎来大发展的时候对陈幸福的未来更有信心。而另一个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他温暖。那个叫党月的女孩如今已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2005年初秋,孤独的张啸吟对朋友说: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人,可以让我施放爱心。平安夜,这个愿望变成了现实那一夜,相识数月毫无进展的两个年轻人,借着平安夜的浪漫走到了一起。从那时起,张啸吟才真正领悟了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有人爱和被人爱。那一年年底,他把“年度最甜蜜奖”颁给了自己。

2007年,张啸吟推出“陈幸福的熊计划”,主推几款熊。设计师就是 “陈幸福的女朋友”党月。党月的加盟,让陈幸福多了些女性的柔美因素,也让张啸吟的设计更加温情。有顾客拿到陈幸福产品后感动地说,一个年轻男子,能够静下心来穿针引线,他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幸福吧。正是这样,张啸吟说,“认真地做一件事情,做好了,朋友、女朋友都在一起,我特别开心。”

而陈幸福,已不再是个随随便便取的土得掉渣的名字,早已融入了“陈展幸福”的含义。

幸福的两个人范文7

〔关键词〕 实践,幸福,和谐幸福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幸福是使用极其广泛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幸福是人的重大需要得到实现时的一种满足感和愉悦感。历史上的伦理学家和哲学家都曾对幸福做出一些合理的解释和回答,但始终没有找到幸福和谐统一的基础。自从马克思把实践引入人类社会后,使得幸福获得完整、和谐的可能;也使人们认识到,只有经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的需要,得到多方面的幸福感受和体验。但在人们为幸福付出许多努力的同时,却造成了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个人幸福与他人(社会)幸福、人的幸福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出发,对和谐幸福的相关问题做一粗浅探讨,以求教大家。

一、人的实践本质是理解和谐幸福的钥匙

在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以前,哲学家根本不理解人是一种实践性的存在,只是把人看作一个感性存在物或者一种理性存在物,把人还原为动物抑或信奉为抽象人。这种对人的片面理解决定了他们在对待幸福问题上不是把幸福看作是物质性或精神性的,就是以精神幸福消解物质幸福。其中,唯心主义把精神幸福同物质幸福割裂开来,极力强调人的精神幸福;唯物主义虽然承认人的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但脱离人的社会性来谈人的肉体物质性感受,脱离劳动创造来谈快乐。它们实际上都没有真正理解人的实践存在,最终必然导致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个人幸福和他人(社会)幸福的分裂和对抗。

具体来说,一方面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幸福观。他们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现实生活而在精神世界。人们要得到幸福,必须摆脱肉体的欲念和愿望对灵魂的束缚,使灵魂回到彼岸世界。柏拉图认为:“每种快乐和痛苦都是一个把灵魂钉在身体上的钉子。”(1)他所倡导的理念幸福后来被发展为禁欲主义,认为幸福就是超越肉体快乐、达到灵魂与上帝的统一,而现世幸福只是获得精神幸福的手段和阶梯,它是不真实的虚幻的意向。另一方面是以德谟克里特、伊壁鸠鲁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幸福观。他们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只是肉体的快乐,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快乐,而且后者高于前者。德谟克里特公开申明:“在一种民主制度中受贫穷,也比在专制统治下享受所谓幸福好。正如自由比受奴役好一样。”(2)这种唯物主义倾向的幸福观后来成为资产阶级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资产阶级伦理学家反对宗教神学,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有权享受人间的幸福,并且都可以为个人利益、个人幸福而奋斗,甚至勤劳、合法地赚钱是上帝也嘉许的美德。由此,享乐、利己就成了资产阶级幸福观的实质和核心,原因在于人的肉体感受性和自爱利己性决定了人必然趋乐避苦、趋利避害、追求感官和物欲幸福。

这些对幸福的片面理解主要在于没有真正认识到人的实践本质,进而不能正确认识幸福与和谐的内在一致性。马克思主义从人的现实性上来认识人,认为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是一种实践性的存在物,人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地创造新的世界、新的生存条件;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社会的现实生活过程,而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就是实践创造的生活。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实践是人根本的特有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社会性使人成为一种社会存在,人的一切自然性的物质存在、精神存在只有通过社会存在才能得到说明。因而,现实人的幸福只能是在社会实践中的幸福,这种幸福既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又是不危害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德性化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它本质上是一种和谐的幸福。据此,我们可以对幸福有一个较完整的理解:所谓幸福,从一般层面看,就是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人的某些重大需要得到一定程度实现时的一种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较高层次来看,幸福是与和谐分不开的,这种幸福不仅是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和谐,而且更重要的是人在实践过程中的自我身心和谐。众所周知,人的需要分为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两个基本层面,与此相关,幸福也可分为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一定的物质生活是幸福的前提基础。离开了物质性需要和实践,不仅没有了物质幸福,而且也使精神幸福丧失物质基础。当人的物质幸福得以实现或物质性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后,精神性需要就会显现出来,并由此产生了对和谐生活的诉求。但无论是物质需要、物质幸福,还是精神需要、精神幸福的实现都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个人幸福只有在与他人、社会幸福的和谐相处中才能获得;全社会的幸福也只有与自然协调发展,并使每个人都能够实现各自的幸福中才能得以说明。因此,简单地理解,和谐幸福最基本的层面就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个人幸福和他人(社会)幸福、人类幸福和自然演进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种理想存在状态。而要保持这种和谐状态只能进行各方面的实践活动。

二、人的实践活动是实现幸福及和谐幸福的根本途径

就实践本身来说,它的特性即自由自觉性。人是有意识的,它能把自己和其他动物及整个外部世界区分开来,并把自己的幸福内容当作对象来关照。同时有意识作指导,才为追求幸福的人提供现实可靠的方法和途径,使人的幸福落实到人的现实生活之中。就实践的形式而言,它主要包括三类:物质性实践、精神性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实践,前两种实践都要在后一种实践中进行并实现。这就告诉我们,和谐幸福的实践至少直接含有物质幸福实践和精神性实践两部分,还间接地涉及个人幸福实践和他人(社会)幸福实践、人的幸福实践和自然的关系等。在此,只概括性地对幸福的实践过程进行较为具体的考察。

事实上,外部的客观对象不能现成地满足人的需要,人有需要就必然是对客体状况的超越性,这表示人追求幸福也内在地蕴涵着对现有人生状态的不满足和超越,必须根据内在需要和幸福标准对外部对象进行改造。这种改造先是在人的意识中进行,人意识到的重大需要以观念的形式构成了人的重要目的,它是实践结果在人头脑中的观念预演,是人自身的重大需要对生活现状在观念上的否定。这种否定是对现存生活状态的肯定中的否定,使得追求幸福的人必然包含着对现有状态的创造性内容,这也是追求幸福的应有之义。在这种幸福的实践观念指导下,人通过能动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对象性活动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完成主体客体化过程。形成的对象物符合幸福主体的重大需要和目的,是世界所没有或不具有的对象物。在主体对象化的同时,还发生着客体主体化的运动。由于幸福主体的目的横加插入和手段的强大功用,使客观对象不仅变化它的结构和形式,而且成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幸福的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们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实现人的需要、目的,最终使幸福获得可能。在实践中,主体继续扩展和提高物质性需要或物质幸福,开辟了精神性需要来感受精神幸福的快乐,并以高层次的精神幸福来为物质幸福指路引航。除此而外,也使个人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并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幸福,使人不断向一种完满、

和谐幸福的方向努力和靠近。

可是,人的重大需要在未进行实践活动之前,只是人的理想性幸福。虽然这些需要建立在对客观对象的内容、本质和规律有了一定程度的正确把握基础之上,但毕竟是一种表现“应然性”的东西。这说明,理想性目标与现实性结果不可能完全吻合,它们之间存在着距离和差别。所以,根据主观评价和客观判断,幸福的实践结果具有成败得失的属性。人若遵循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原则去设定自己的幸福标准,并改造客观对象,就能显示出实践的正效应,就会有现实幸福的感受;相反,人一味盲目听任主观愿望的使唤而抛弃或忽视客观规律,那一定会表现出实践的负效应,根本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幸福。所以,人是否能获得幸福取决于实践的结果和人的重大需要、幸福标准的符合程度。

三、人对实践的调控是构建和谐幸福的基石

既然实践是正确阐释和谐幸福的基本前提,是人们追求和谐幸福的科学道路,那么,以实践理念为指导的人类按照自身的需要正积极地探索并促使人的全面而和谐幸福的实现。然而与幸福实践相伴而来的负效应也日益凸现出来,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和谐幸福。因此,构建和谐幸福的实质就在于对实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和控制,消除或减少实践的负效应。

(一)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的幸福与自然的发展和谐统一。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协调实践的必要前提。传统实践观主要着眼于人类与自然对立的一面,而忽视了与其统一的一面,极端地重视和证实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一味地实现人对自然资源的占有、片面追逐人的物质幸福。这使得人类在尽情享受着实践的正效应为人创造出的巨大福祉的时候,丧失了对自然界应该具有的关怀和体恤,最后导致了全球性的自然环境恶化。恶化的自然环境对人类实施了一系列的报复,影响并威胁着人类代内和代际幸福。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表明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人类幸福的获得不能超越甚至无视自然界所能承受的限度。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主仆关系,而是一种和谐相处的伙伴关系。事实表明,生态环境的破坏归根结底是人类实践的放任而造成的,要实现人类幸福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必须实施对自己幸福实践的控制,使其与自然的发展保持动态平衡,把幸福实践建立在自然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且不影响后代人幸福实践所依赖的自然条件,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二)协调实践主体间的关系,使个人幸福和他人(社会)幸福和谐统一。主体进行实践活动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目的、利益和幸福。由于实践主体具有多元性,主体间的利益和幸福追求不可避免地引发各种冲突和矛盾。再加上实践主体常常具有浓厚的贪婪性、自私性和破坏性,使得许多人把个人幸福看得至高无上,甚至把个人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以牺牲他人和社会的幸福争得自身的幸福。依据幸福与道德的内在关系,这是一种缺乏应有道德要求的幸福,违背了人们追求幸福的自由和平等原则。为了个人的幸福、社会的普遍幸福,直至全人类的整个幸福,我们必须树立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协调各种利益或幸福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个人利益、幸福与他人或社会利益、幸福;协调眼前利益、幸福与长远利益、幸福;协调当代人的利益、幸福和后代人的利益、幸福,把幸福实践放在全人类公正和平等的高度上,尽可能消除各种利益主体的矛盾,达到人与人的幸福和谐发展。

(三)协调实践主体自身的关系,使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和谐统一。实践给人以取得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不竭动力,但人类在改造自然赢得丰裕的物质幸福之时,却忽略了人类自身的改造及人类精神幸福的提升与净化,以致重新回到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所主张的幸福之中,把人的所有需要和欲望都还原为物质需要和感望。按理说,实践本身具有两个维度,即人对自然的改造、人对人自身的改造,体现在幸福的层面上就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发展。实际的实践过程却导致了两种幸福状态的分离,使人成为物质需要和欲望的奴隶,成为失去精神家园空虚、无聊的人。本来,人的本质是实践性的存在,实践把人类的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协调起来。因此,我们要对人的实践本质进行重新认识,从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去把握实践和物质幸福的意义,还应从人与人自身的对立统一中去把握实践和精神幸福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人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使人体会到人之为人的更持久、更强大的幸福。通过物质性实践和物质幸福为精神性实践和精神幸福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并以精神性实践和精神幸福指引物质性实践和物质幸福向科学、合理的方面发展,使得两方面的实践和幸福获得完备、和谐的形态。

注释:

〔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63.34.

幸福的两个人范文8

〔关键词〕实践,幸福,和谐幸福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幸福是使用极其广泛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幸福是人的重大需要得到实现时的一种满足感和愉悦感。历史上的伦理学家和哲学家都曾对幸福做出一些合理的解释和回答,但始终没有找到幸福和谐统一的基础。自从马克思把实践引入人类社会后,使得幸福获得完整、和谐的可能;也使人们认识到,只有经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的需要,得到多方面的幸福感受和体验。但在人们为幸福付出许多努力的同时,却造成了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个人幸福与他人(社会)幸福、人的幸福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出发,对和谐幸福的相关问题做一粗浅探讨,以求教大家。

一、人的实践本质是理解和谐幸福的钥匙

在马克思创立实践唯物主义以前,哲学家根本不理解人是一种实践性的存在,只是把人看作一个感性存在物或者一种理性存在物,把人还原为动物抑或信奉为抽象人。这种对人的片面理解决定了他们在对待幸福问题上不是把幸福看作是物质性或精神性的,就是以精神幸福消解物质幸福。其中,唯心主义把精神幸福同物质幸福割裂开来,极力强调人的精神幸福;唯物主义虽然承认人的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但脱离人的社会性来谈人的肉体物质性感受,脱离劳动创造来谈快乐。它们实际上都没有真正理解人的实践存在,最终必然导致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个人幸福和他人(社会)幸福的分裂和对抗。

具体来说,一方面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幸福观。他们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现实生活而在精神世界。人们要得到幸福,必须摆脱肉体的欲念和愿望对灵魂的束缚,使灵魂回到彼岸世界。柏拉图认为:“每种快乐和痛苦都是一个把灵魂钉在身体上的钉子。”(1)他所倡导的理念幸福后来被发展为禁欲主义,认为幸福就是超越肉体快乐、达到灵魂与上帝的统一,而现世幸福只是获得精神幸福的手段和阶梯,它是不真实的虚幻的意向。另一方面是以德谟克里特、伊壁鸠鲁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幸福观。他们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只是肉体的快乐,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快乐,而且后者高于前者。德谟克里特公开申明:“在一种民主制度中受贫穷,也比在专制统治下享受所谓幸福好。正如自由比受奴役好一样。”(2)这种唯物主义倾向的幸福观后来成为资产阶级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资产阶级伦理学家反对宗教神学,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有权享受人间的幸福,并且都可以为个人利益、个人幸福而奋斗,甚至勤劳、合法地赚钱是上帝也嘉许的美德。由此,享乐、利己就成了资产阶级幸福观的实质和核心,原因在于人的肉体感受性和自爱利己性决定了人必然趋乐避苦、趋利避害、追求感官和物欲幸福。

这些对幸福的片面理解主要在于没有真正认识到人的实践本质,进而不能正确认识幸福与和谐的内在一致性。马克思主义从人的现实性上来认识人,认为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是一种实践性的存在物,人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地创造新的世界、新的生存条件;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社会的现实生活过程,而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就是实践创造的生活。因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实践是人根本的特有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社会性使人成为一种社会存在,人的一切自然性的物质存在、精神存在只有通过社会存在才能得到说明。因而,现实人的幸福只能是在社会实践中的幸福,这种幸福既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又是不危害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德性化的生存与发展状态,它本质上是一种和谐的幸福。据此,我们可以对幸福有一个较完整的理解:所谓幸福,从一般层面看,就是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人的某些重大需要得到一定程度实现时的一种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较高层次来看,幸福是与和谐分不开的,这种幸福不仅是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和谐,而且更重要的是人在实践过程中的自我身心和谐。众所周知,人的需要分为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两个基本层面,与此相关,幸福也可分为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一定的物质生活是幸福的前提基础。离开了物质性需要和实践,不仅没有了物质幸福,而且也使精神幸福丧失物质基础。当人的物质幸福得以实现或物质性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后,精神性需要就会显现出来,并由此产生了对和谐生活的诉求。但无论是物质需要、物质幸福,还是精神需要、精神幸福的实现都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个人幸福只有在与他人、社会幸福的和谐相处中才能获得;全社会的幸福也只有与自然协调发展,并使每个人都能够实现各自的幸福中才能得以说明。因此,简单地理解,和谐幸福最基本的层面就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个人幸福和他人(社会)幸福、人类幸福和自然演进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一种理想存在状态。而要保持这种和谐状态只能进行各方面的实践活动。

二、人的实践活动是实现幸福及和谐幸福的根本途径

就实践本身来说,它的特性即自由自觉性。人是有意识的,它能把自己和其他动物及整个外部世界区分开来,并把自己的幸福内容当作对象来关照。同时有意识作指导,才为追求幸福的人提供现实可靠的方法和途径,使人的幸福落实到人的现实生活之中。就实践的形式而言,它主要包括三类:物质性实践、精神性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实践,前两种实践都要在后一种实践中进行并实现。这就告诉我们,和谐幸福的实践至少直接含有物质幸福实践和精神性实践两部分,还间接地涉及个人幸福实践和他人(社会)幸福实践、人的幸福实践和自然的关系等。在此,只概括性地对幸福的实践过程进行较为具体的考察。

事实上,外部的客观对象不能现成地满足人的需要,人有需要就必然是对客体状况的超越性,这表示人追求幸福也内在地蕴涵着对现有人生状态的不满足和超越,必须根据内在需要和幸福标准对外部对象进行改造。这种改造先是在人的意识中进行,人意识到的重大需要以观念的形式构成了人的重要目的,它是实践结果在人头脑中的观念预演,是人自身的重大需要对生活现状在观念上的否定。这种否定是对现存生活状态的肯定中的否定,使得追求幸福的人必然包含着对现有状态的创造性内容,这也是追求幸福的应有之义。在这种幸福的实践观念指导下,人通过能动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对象性活动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完成主体客体化过程。形成的对象物符合幸福主体的重大需要和目的,是世界所没有或不具有的对象物。在主体对象化的同时,还发生着客体主体化的运动。由于幸福主体的目的横加插入和手段的强大功用,使客观对象不仅变化它的结构和形式,而且成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是人类幸福的实践活动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媒介,人们就是通过这种运动形式不断实现人的需要、目的,最终使幸福获得可能。在实践中,主体继续扩展和提高物质性需要或物质幸福,开辟了精神性需要来感受精神幸福的快乐,并以高层次的精神幸福来为物质幸福指路引航。除此而外,也使个人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并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幸福,使人不断向一种完满、和谐幸福的方向努力和靠近。

可是,人的重大需要在未进行实践活动之前,只是人的理想性幸福。虽然这些需要建立在对客观对象的内容、本质和规律有了一定程度的正确把握基础之上,但毕竟是一种表现“应然性”的东西。这说明,理想性目标与现实性结果不可能完全吻合,它们之间存在着距离和差别。所以,根据主观评价和客观判断,幸福的实践结果具有成败得失的属性。人若遵循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原则去设定自己的幸福标准,并改造客观对象,就能显示出实践的正效应,就会有现实幸福的感受;相反,人一味盲目听任主观愿望的使唤而抛弃或忽视客观规律,那一定会表现出实践的负效应,根本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幸福。所以,人是否能获得幸福取决于实践的结果和人的重大需要、幸福标准的符合程度。

三、人对实践的调控是构建和谐幸福的基石

既然实践是正确阐释和谐幸福的基本前提,是人们追求和谐幸福的科学道路,那么,以实践理念为指导的人类按照自身的需要正积极地探索并促使人的全面而和谐幸福的实现。然而与幸福实践相伴而来的负效应也日益凸现出来,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和谐幸福。因此,构建和谐幸福的实质就在于对实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和控制,消除或减少实践的负效应。

(一)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的幸福与自然的发展和谐统一。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协调实践的必要前提。传统实践观主要着眼于人类与自然对立的一面,而忽视了与其统一的一面,极端地重视和证实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一味地实现人对自然资源的占有、片面追逐人的物质幸福。这使得人类在尽情享受着实践的正效应为人创造出的巨大福祉的时候,丧失了对自然界应该具有的关怀和体恤,最后导致了全球性的自然环境恶化。恶化的自然环境对人类实施了一系列的报复,影响并威胁着人类代内和代际幸福。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表明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人类幸福的获得不能超越甚至无视自然界所能承受的限度。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主仆关系,而是一种和谐相处的伙伴关系。事实表明,生态环境的破坏归根结底是人类实践的放任而造成的,要实现人类幸福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必须实施对自己幸福实践的控制,使其与自然的发展保持动态平衡,把幸福实践建立在自然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且不影响后代人幸福实践所依赖的自然条件,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二)协调实践主体间的关系,使个人幸福和他人(社会)幸福和谐统一。主体进行实践活动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目的、利益和幸福。由于实践主体具有多元性,主体间的利益和幸福追求不可避免地引发各种冲突和矛盾。再加上实践主体常常具有浓厚的贪婪性、自私性和破坏性,使得许多人把个人幸福看得至高无上,甚至把个人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以牺牲他人和社会的幸福争得自身的幸福。依据幸福与道德的内在关系,这是一种缺乏应有道德要求的幸福,违背了人们追求幸福的自由和平等原则。为了个人的幸福、社会的普遍幸福,直至全人类的整个幸福,我们必须树立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协调各种利益或幸福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个人利益、幸福与他人或社会利益、幸福;协调眼前利益、幸福与长远利益、幸福;协调当代人的利益、幸福和后代人的利益、幸福,把幸福实践放在全人类公正和平等的高度上,尽可能消除各种利益主体的矛盾,达到人与人的幸福和谐发展。

(三)协调实践主体自身的关系,使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和谐统一。实践给人以取得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不竭动力,但人类在改造自然赢得丰裕的物质幸福之时,却忽略了人类自身的改造及人类精神幸福的提升与净化,以致重新回到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所主张的幸福之中,把人的所有需要和欲望都还原为物质需要和感望。按理说,实践本身具有两个维度,即人对自然的改造、人对人自身的改造,体现在幸福的层面上就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发展。实际的实践过程却导致了两种幸福状态的分离,使人成为物质需要和欲望的奴隶,成为失去精神家园空虚、无聊的人。本来,人的本质是实践性的存在,实践把人类的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协调起来。因此,我们要对人的实践本质进行重新认识,从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去把握实践和物质幸福的意义,还应从人与人自身的对立统一中去把握实践和精神幸福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人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使人体会到人之为人的更持久、更强大的幸福。通过物质性实践和物质幸福为精神性实践和精神幸福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并以精神性实践和精神幸福指引物质性实践和物质幸福向科学、合理的方面发展,使得两方面的实践和幸福获得完备、和谐的形态。

注释:

〔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北京:商务出版社,1963.34.

幸福的两个人范文9

一、文献综述

学术界对幸福感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大体反映人们对生活的整体主观评价,通常用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ing,SWB)表示。幸福指数最早由诺奖得主萨缪尔森提出,他给出一个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幸福感实际上是现实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期望状态的一种比较,对期望的满足感越大,幸福感就越高。幸福感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是幸福感的测度,另一个是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测度主观幸福感一般采取自陈报告测量方法,由受访者自我汇报他对生活的满足感受,以此反映其幸福感。例如,著名的世界价值观调查②(WorldValueSurvey)通过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来测量受访者的幸福感:“总的来说,您觉得幸福吗?”,有“非常幸福”、“幸福”、“不是很幸福”、“一点也不幸福”四个选项,每个选项赋予不同的数值,“非常幸福”赋值为1,“幸福”赋值为2,“不是很幸福”赋值为3,“一点也不幸福”赋值为4。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也是通过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来测量个人的幸福感:“总体而言,您对自己所过的生活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您感觉您的生活是:”,有“非常不幸福”、“不幸福”、“一般”、“幸福”、“非常幸福”五个选项,每个选项被赋予不同的数值。这种自陈报告式的测量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受访者的回答容易受到当时情境或情绪状态的影响,因此,只是一种主观的近似的测量。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大多从人口学特征、经济因素(收入、收入不均、失业、通胀)和政治因素(民主、投票参与等)展开(FreyandStutzer)[2]。物质幸福感是大多数人持有的观点,更高的收入可以享受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更为幸福;相对收入也影响居民的幸福感,西方有句俗语叫“跟上琼斯”,杜森贝利把效用函数定义为U(个人消费/社会平均消费,个人收入/社会平均收入)[3]。Easterlin认为,主观幸福感随着自身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正向变化,但随着他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反向变化[4]。然而,Dieneretal.的研究发现,在影响个人快乐的所有变量当中,收入所占的比重不超过2%。苗元江认为年龄、性别、教育、婚姻状况等人口学变量可以解释幸福感变异的15%[6]。黄有光的研究发现,性格较开朗比性格较不开朗的人更加快乐,结过婚的人比没有结过婚的人更加快乐,有稳定职业的人比没有稳定职业的人更加快乐,健康状况好的人比健康状况差的人更加快乐,有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更加快乐,有某种嗜好(如养花、书法、钓鱼)的人通常要比没有嗜好的人更加快乐等③。老年人的健康与幸福感是步入老年化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因素众多,如经济来源、健康状况、婚姻状况、丧亲、退休状况、社会支持、社会互动等,但是、从医疗保险角度考察老年人幸福感的文献并不多。Hughes&Waite发现,在51岁到61岁的美国中老年人中,养老模式和自评健康、死亡率、忧郁症之间存在明显的依存关系;亓寿伟,周少甫发现公费医疗显著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分别对城镇和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理论模型

在理论分析中,幸福感一般用效用函数表示,我们借鉴李涛等的理论模型[9],把医疗保险引入老年人的效用函数。假设老年人的效用函数取决于两个因素:医疗保险消费(I)和其它满足老年人生活需要的消费。考虑到保险的运作,具有跨期平滑风险的功能,效用函数为存在两期的跨期效用函数:U(C1,C2,I)=V(C1)+βV(C2)+W(I)其中C1,C2分别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消费,I为医疗保险消费,效用函数可分,β为贴现因子。W(I)衡量了医疗保险对老年人效用的影响,其中包含了各种可能的作用机制,如健康、风险、情绪等等。假设V(•)、W(•)满足效用函数的标准条件,一阶导大于0,二阶导小于0,即V''''(•)>0,V''''''''(•)<0,W''''(•)>0,W''''''''(•)<0,这一假设约定医疗保险消费和其它消费一样,都满足边际效用为正且边际效用递减。医疗保险支出受保险合同约束,因此,医疗保险消费外生给定,老年人的跨期预算约束为:P1*C1+P2*C21+r≤Y1+Y21+r其中P1和P2分别为外生给定的消费价格,Y1和Y2分别为老年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收入水平(是扣除了医疗保险支出之外的预算收入),r为外生给定的实际利率水平。此外,假设收入水平外生给定且不存在不确定性,而且不受到流动性约束,可通过自由借贷以平滑消费。这时,老年人的最优化问题为:maxU(C1,C2,I)=V(C1)+βV(C2)+W(I)s.t.P1*C1+P2*C21+r≤Y1+Y21+r其一阶条件为:VC''''1=β(1+r)P1P2VC''''2进一步,我们假设,β(1+r)=1,P1=P2=1,此时VC''''1=VC''''2,即C1=C2=(Y1+Y21+r)/2。在此情形下,老人的总效用为:U(C1,C2,I)=(1+β)V(12Y1+Y22(1+r))+W(I)此时,医疗保险的边际效用为U''''1=W''''1,假设医疗保险的边际效用W''''(I)为正,且边际效用递减,因此,在流动性不受约束的情况下,老年人可以平滑其消费,稳固的医疗保险消费给老年人带来正向的边际效用,由于医疗保险的边际效用递减,因此,最优的医疗保险购买应该满足购买医疗保险的边际效用等于其边际成本。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待验证的理论假说,医疗保险可增进老年人的幸福感。

三、实证检验

1.数据本文数据来自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库(CLHLS),该调查项目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曾毅教授主持,调查于1998年启动,随后的跟踪调查分别在2000年、2002年、2005年、2008年以及2011年进行,调查涵盖了中国31个省中的23个,涵盖区域总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5%,调查时,随机选择大约一半的市/县作为调研点进行调查。本文使用2005-2008年的两期面板数据,2005年共有15638位老年人接受问卷调查,其中5209人在2008年接受调查时已去世,另有2957人在2008年调查时失去联系。由于城乡之间在老年人收入结构、医疗保险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只考察城镇人口,所以剔除了来自农村的老年人样本7433人,为了排除极端值的影响,我们剔除了百岁以上的老年人样本(713人),为了消除缺失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在变量处理过程中我们剔除变量信息缺失的老年人样本,本文最终使用的样本包括3662位受访者。2.变量本文的因变量是幸福感,我们参照现有文献对幸福感的测度方法,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中有这么一个问题:“您觉得您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有“很好”、“好”、“一般”、“不好”、“很不好”几个选项,考虑到老年人样本在两期间存在一定的死亡比例,我们把死亡看作是老年人健康和幸福状况的最差情况,因此,我们把老年人的幸福感分成6个等级,从1到6分别表示“死亡”、“很不好”、“不好”、“一般”、“好”、“很好”,分值越高意味着幸福度越高。医疗保险是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由于问卷中关于医疗保险的调查,形式繁杂,难以清晰定义老年人是否拥有医疗保险,因此,我们以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来表示老年人医疗保险的差异,若医疗费用的支出主要由社会医疗保障支付,在我们定义的医疗保险虚拟变量中取值为1,若老人的医疗费用主要由自己、配偶和子女等家庭内部成员承担,则取值为0。考虑到老人的幸福感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我们控制了婚姻、健康、嗜好、年龄、性别等人口学变量。除此之外,物质生活水平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感,CLHLS通过询问以下问题来了解受访者的生活水平:“您的生活在当地比较起来,属于:”,有“很富裕”、“比较富裕”、“一般”、“比较困难”、“很困难”几个选项。CLHLS调查问卷中有洗澡、穿衣、室内活动、上厕所、吃饭、控制大小便等六个方面问题,可以衡量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设置一个反映自理能力的变量ADL,变量值最大为6,表示每一项都能自理,变量值最小为0,表示所有六个项目均需别人帮助。老年人的初始健康状况会影响其幸福感,我们采用调查员对受访老人的健康评价,1-4分别代表很不健康到健康。考虑到住房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住房变量取1代表老人对住房拥有产权,取0则意味着老人对住房没有产权。社区的条件会影响到老年人的幸福感,问卷中有问题询问:“您所在社区有哪些为老年人提供的社会服务”,我们选择“出诊”和“保健知识”作为虚拟变量,代表老年人所在社区的条件,取值1表示提供这种服务,取值0表示没有提供。婚姻状态会影响到老年人的幸福感,因为陪伴、互相照顾是老年人之生活所需,我们设置婚姻虚拟变量,老人结婚且与老伴同住取值为1,其它情况都取值为0。另外,老年人若有一定的生活爱好,也可提高其幸福感,因此,我们引入两个变量表示老年人的生活爱好,一是锻炼,二是看电视听广播,前者是二元虚拟变量,后者是频次选项变量,如几乎每天、每周至少一次、每月至少一次等等。变量名称及定义如表2所示:3.计量分析估计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一是可能互为因果,二是可能遗漏掉一些重要变量,三是可能存在测量误差。内生性的解决是个普遍难题,因为从数据库中寻找工具变量比较困难,我们参考类似文献的处理方法,采用两期数据(2005,2008),为了更清晰地体现因果关系,因变量使用2008年的数据,自变量使用2005年的数据,这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小内生性,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两期微观数据,检验第t期到第t+1期间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对第t+1期的生活幸福程度的影响。具体计量模型设计如下:Happinessi,t+1=β1medinsurancei,t+nj=2ΣβjXi,t,j+εi,t+1因变量是幸福感,自变量是医疗保险,控制变量包括生活水平、年龄、性别、婚姻、教育、健康、锻炼、住房、生活自理能力、社区条件、喜爱电视广播程度等等。关于估计方法,由于幸福感是有序离散变量,适合使用有序离散因变量概率模型(Orderedlogit或Orderedprobit)进行回归估计,其中,Orderedlogit假设随机变量服从逻辑概率分布,而Orderedprobit假设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我们同时采用OLS,Or-deredlogit和Orderedprobit模型对参数进行估计,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获得计量结果,也能比较结果的稳健性。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回归结果显示,医疗保险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拥有医疗保险的老年人比没有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幸福感更高。生活水平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经济层面对老年人的晚年幸福影响显著;受教育年限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显著为正,这可能与教育程度影响老年人的社会文化活动有关;良好的健康状况、良好的自理能力会显著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因为这与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拥有房屋产权的老年人的幸福感,显著高于没有房屋产权的老年人,老人的房产是其安身立命之所,至少能从房产的继承人那得到较好的照顾。其它方面,男性老年人的幸福感要显著低于女性,这和性别与幸福感的普遍结论相同。年龄二次方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在老年人群体中,年纪居中的老年人幸福感最强,而年纪过大的老年人和或许刚刚退休的老年人幸福感较差,年纪过大时,生存质量下降,刚刚退休的老年人可能有些失落感或不适应。已有研究发现嗜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这里也一样,经常锻炼身体的老年人幸福感显著提高,喜欢看电视和听广播的老年人幸福感更高。从本文的回归结果来看,婚姻状况对老年人的幸福感影响不显著,反映社区条件的两个指标(医生出诊和提供保健知识)的系数也不显著。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结论的稳健性,我们对样本进行划分,按年龄分离出80岁以上和80岁以下的两个子样本,同理,按性别分离出男性和女性两个子样本,如表5所示:针对不同的子样本,我们以老年人幸福感为因变量,以医疗保险为自变量,再控制其它变量进行回归,模型设计和控制变量与第四部分相同,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由于篇幅有限,本处只汇报医疗保险这一核心自变量的系数和显著性,结果显示,对不同的子样本,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都显著为正,说明这一结论稳健可靠。六、结论与启示本文利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2005年、2008年两期数据,分析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结论指出,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另外,本文也得出一些其它有意思的结论,经济生活水平对老年人的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显著为正,良好的健康状况、良好的自理能力会显著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拥有房屋产权的老年人的幸福感,显著高于没有房屋产权的老年人,男性老年人的幸福感要显著低于女性,经常锻炼身体的老年人幸福感显著提高,喜欢看电视和听广播的老年人幸福感更高。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或将步入老年化社会,如何让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是政府和社会必须关注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老年人步入年老多病的阶段,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文明社会一个特征,因此,要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医疗保障体系让老年人老有所医,这是增进老年人幸福感的重要手段。另外,老年人也可从文化社会活动、身体锻炼以及个人嗜好等方面获得幸福和快乐。(本文来自于《消费经济》杂志。《消费经济》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冯诗杰李宪袁正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幸福的两个人范文10

关键词:幸福;短缺;逻辑

“短缺”本身不用过多的解释,其实是可以望文生义的。“短缺”首先具有经济学的意义。如果一种商品发生短缺,其价格就会升高。就是俗话说的“物以稀为贵”。在历史上,先哲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短缺”变为一种生活智慧。如“满招损,谦受益”之类。“谦”其实就是为人低调,就是一种“短缺”。另外,像“生于忧,死于奢”之类的民间格言,也或多或少都与“短缺”相关。 其实,“短缺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生活目的所在,直接与幸福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大大提升人们幸福的自觉意识。

一、“短缺”与幸福的构成要素密切相关

(一)“短缺”与“快乐”的关系。应当说,追求快乐近似人的一种本能。正像边沁所说的:“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位主公――快乐和痛苦――的主宰之下。只有他们才指示我们应干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干什么。是非标准,因果联系,俱由其定夺。①。所以,作为人们生活所追求目的的幸福来说,那也一定和快乐紧密相连,绝没有谁会把没有快乐或者痛苦作为幸福来追求的。因此,说快乐是人们幸福感的基础所在,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不过,即使如此,“短缺”此时也与快乐随影随行。譬如:我们说一个人快乐,并不是指他持续的情绪高涨的亢奋状态,一个感觉自己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只是他在快乐的时候,这种快乐情绪占了主导地位,其余的负面情绪占了次要地位罢了,而且,正是这种负面情绪起了一种心理调节的作用,它相当于一种小插曲,使得人的快乐情绪更加有高有低和谐地展现出来。试想,如果只有一种快乐情绪的持续亢奋,那不就象一首没有韵律的乐曲吗?所以,“短缺”以负面情绪的形式,在此时适时地表现自己,这种作用实在是维妙维俏,尽管它所起得只是一种配角的作用。明白了这一点,对人们在追求幸福时,自觉适度地掌控自己的快乐情绪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人们有时为什么会乐极生悲呢?就是因为没有控制好以“短缺” 形式出现的负面情绪与快乐的关系,把快乐的神经绷得太紧了,最终导致了配角与主角的颠倒,幸福就转化为不幸了。

(二)“短缺”与“价值”的关系。对于人类来说,追求幸福,决不是一个快乐那么简单的。譬如,对于一个小偷来说,可能他在偷窃得手的时候也会引发其内心的快乐。可这种快乐对于社会来说又有何意义呢?不但没有意义,反而有害。可见,类似小偷偷窃得手的快乐,是一种价值虚无的快乐,绝对称不上 是幸福。可见,幸福是与价值或意义密切相关的,价值应该是人们幸福感的内容所在。如果人类的幸福感缺乏价值或意义的话,那就和动物吃草料所引发的相差无几了。事实上,正是由于人类的幸福感有了价值的因素,才使得人类的幸福感大大超越了动物界的幸福感,大大超越了需求满足(快乐)和逃避痛苦的自然法则。

与快乐相似,、“短缺”与“价值”也是相伴相行的。人类的幸福感既然包含了快乐和价值,那么,这两者之间由于其特性不同,必然会发生矛盾。譬如,如果我们只顾快乐,而不顾价值,就立即会陷入上面说的那种价值虚无的快乐,那不 是真正的幸福。而反过来,如果我们只顾价值,而不顾及快乐,那么也会陷入另一种理论上的荒谬,即得出痛苦等于幸福的荒谬结论。因为追求价值就必然会限制快乐,而限制快乐又必然会引发痛苦,这么一来,如果人类追求价值的话,就只有引发痛苦,这么唯一一条出路了,这显然是荒谬的。

在快乐和价值的关系上,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可以把快乐看成是一种当前的幸福,把价值看成是一种未来的幸福。当我们在享受当前的幸福(快乐)时,应该反思一下,它是否符合我们更远的价值目标也即我们未来的幸福,而不要陷入那种价值虚无的境地,因为更远的价值目标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大的快乐和幸福,而只顾眼前,不顾未来只会剥夺我们获取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同样,当我们在追求未来的幸福 (价值)时,也不妨碍我们享受当前的快乐时光,因为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快乐,反过来也可以加深我们当前所从事的事情的意义。这样,才能使两者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但即使是这样,人类的幸福感仍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完满,自始至终都会留下缺憾。譬如,一位追求职业幸福感也即职业价值目标的人,必然要付出其脑力和体力上的幸劳,而且随着价值目标的增高,其付出的也会增多,如果追求一种崇高的幸福感也即崇高价值目标的话,有时甚至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可见,快乐和价值的良性互动是相对的,而两者之间这种冲突,却具有一种绝对意义,这也就使得古代先哲们为什么发出“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②的感慨。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短缺”与“价值”也是相伴相行的由来,这或许也就是人类在幸福感方面的一种摆脱不了的宿命吧。

(三)“短缺”与“自由”的关系。自由是构成人类幸福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幸福是否能够持续和长久。譬如:对于一个爱好写作的人来说,创作本来是一件既快乐又有意义的事,从中可以获得许多幸福感。但是,如果这种创作变成了类似命题作文的话,那么这种幸福感就会减少一些,而如果有人强迫他每天必须写十小时,很可能幸福感立刻就全部消失了,很显然,之所以其心态前后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就是因为开始其心灵是自由的,到后来则受到了束缚,不自由了。③可见,即使有了快乐和价值,但少了“自由”,幸福还是不全面的,自由应看作是人们幸福感的一种积极的外在形式。

“短缺”也与“自由”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人类的幸福感一类的感觉如舒适、安逸等,其实属于一种动态的感觉,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一个人舒适得太久了,舒适对于他来说也就不存在了,如果一个人安逸成了他一成不变的习惯,那么他在安逸当中也就很难找到最初的那种幸福感了。人类幸福感这一类的变化有点和“审美疲劳”的感觉相似。人类之所以会在幸福感方面发生“审美疲劳”,就是因为“自由”在其中“作祟”, “自由”经常是悄无声息或在人的不知不觉当中“溜走”或“挥发”,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幸福感马上就会面临“危机”。

人类这种天生的感觉使得“自由”和“短缺”永远保持一种随影随行的关系,“自由”在幸福感中实在是太活跃了,人们到手的幸福感由于它的活跃,有时一下子就会变得面目全非,使得人类的幸福感永远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这就不难理解,这个世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发出“幸福到哪里找?”的感慨了。为了开拓这种“稀缺资源”,人类甚至不惜虚构了许多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乌托邦来满足自己的虚幻精神需求。当然,人类在这其中也有不少手段高于目的地方,为了追求那种乌托邦的幸福感,现实的目标不可达到能,但却在追求过程中创造出了不少经典的文化作品。

二、“短缺”与幸福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

“短缺”也与幸福心理学密切相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短缺”与幸福空间的关系。幸福就其客观内容来说,其实一点也不短缺,但考虑到幸福的客观内容只有被人主观意识到,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幸福这一事实的话,那么幸福依然还显得是相当稀缺的。

譬如,就每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他每天活着这么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实,就可以成为他幸福的客观内容。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极少数的生活智者才会意识到这一点,才会在每一天的平常日子里去细细体会生活中的微小幸福,从而把每天都过得快快活活,乐乐呵呵。相反,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把满足一定的条件以后的生活才视为幸福。如,有许多人认为,只有挣足够多的钱,以便买大房子和好车子,这之后才算幸福。这样的话,在条件满足之前的生活当然是算不上幸福的了。而且,由于他们把满足条件作为生活追逐的唯一目标,即使达到目的以后,经过短暂的欢乐,他们发现自己又陷入了空虚,又感觉不到幸福了。这样,幸福对他们来说,永远都会显得短缺。

生活中还有不少人不是把每天活着当成是幸福,而是把生活中的一些特定时刻来当成幸福。④如,“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只有在这样的时刻,才算得上是幸福,生活中其他绝大部分时候他们都意识不到幸福。这样,幸福的空间就大大被他们人为地压缩了。所以,正确地把握好“短缺”与幸福空间的关系,就可以大大帮助人们将更多幸福的客观内容自觉转化为幸福的感觉,对生活有相当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短缺”与心理参照系的关系。即使是普通的的人,一般也大都经历过这样的心理体验。当自己健康时,不会怎么觉得健康是一种幸福,但一旦生了一场大病,就会觉得健康万分可贵。平时人们也一般不会去掂量生命之重,但一旦身边有非常熟悉的人去世了,马上就会感觉到一个人好好活着就是幸福。人们这种感觉幸福的特征,说明了一定的心理参照系可以大大增强人们对幸福的自我意识。如,经历过失眠的人,会觉得睡个好觉就是幸福,有过直接或间接的战争经历的人,会觉得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万份幸福。如此等等,一定的的心理参照系,可以给自己找出无数多的幸福的理由来,人们对幸福的自我意识也会增强和自觉许多。幸福感的这一特点,恰恰从理论上进一步说明了幸福与短缺密切相关。健康(幸福)是因为有了生病(短缺)这一参照系。和平(幸福)是因为有了战争(短缺)这一参照系。可见,尽管幸福看起来是那么的阳光灿烂,但短缺始终像影子一样与它相伴相行。这就提醒人们,不要等到不幸的降临,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有那么多的幸福没有好好珍惜,而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直接)和别人(间接)的生活经历,作为一种心理参照系,好好体验自己身边的幸福,好好珍惜自己当下的幸福。中国的老人大多喜欢提醒年轻人 “身在福中要知福”,就是因为这类老人在他们的漫长的生活阅历中,曾经经历太多的不幸,有过太多的“短缺”。所以他们才会觉得幸福来之不易。

(三)“短缺”与幸福的时态特征的关系。幸福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的特点是,它往往由每个人的具体感觉所决定。脱离了人的具体的感觉,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这个特点就决定了幸福的时态特征是现在进行时。一个人其实是生活在当下的,他过去可能会有过许多幸福,但这些过去的幸福并不能代替他当下的幸福。即使他通过回忆过去的幸福获得了幸福感,但这种幸福感也是当下的幸福,过去的幸福是一去不复返了,因为他永远只能活在当下。同样的道理,当下的幸福,也是转瞬即逝的,也会成为过去的幸福。因此,幸福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要幻想有那种一劳永逸的幸福。这就是说,如果人们想要追求将来的幸福的话,那就一定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地创造来获得新的幸福,一种有创意的生活理念才能帮助人们获得源源不断的幸福感。真正的生活的智者能时刻体验到生活的甜美和幸福,并将这种美好的感觉又融入到新的生活中去,如此良性循环,不断地去创造新的幸福。

幸福的时态特征的告诉我们:过去的幸福不可重复,将来的幸福又要靠我们不断地创造来获得,这就决定了,幸福永远会和短缺相关联,在人们眼中,幸福永远会是一种“稀缺资源”。所以,一个人积累一定的生活智慧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愚蠢的人来说,幸福很有可能成为他生活中的一种温柔的陷阱,一旦进去了,就不想动弹,幻想幸福会天经地义的延续下去,到头来毁了自己的生活。生活中,人们常把幸福和“勤劳”的美德联系在一起,其实是非常符合生活逻辑的,因为“勤劳”的美德就意味着不断地创造。

(四)“短缺”与“惜福”、“感恩”的关系。如果说,东方文化在幸福方面给人的智慧是“惜福”,那么西方文化在这方面更多的是教人“感恩”。 ⑤“惜福”好理解,就是教人珍惜幸福。珍惜幸福是东方色彩非常浓厚的一种幸福文化。它时刻提醒人们幸福来之不易,无论何时何地都应万分珍惜才对。其实,幸福确实有一点像经济学理论中的“边际效应”。当你吃第一个饼时感觉特别香,第二个、第三个感觉还行,吃到第五个就腻了。所以,你珍惜你已经获得的幸福,才会真正懂得幸福,才不会把人生某一时刻的幸福当成终点,才不会陷在幸福审美疲劳的怪圈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珍惜幸福与短缺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联,“惜福”就是使人心理上“制造”一种幸福的短缺,即不把幸福看得过于圆满,以给未来的幸福腾出更多的空间,获取更多的幸福。而西方的“感恩”与东方的“惜福”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感恩”的人其实是深刻地理解了幸福与短缺关系,一个人获得幸福离不开其他人的帮助,,自己获得幸福后,这种幸福还不是圆满的,还是有短缺的。所以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其实就是不会让幸福到他自己这里为止,而是要将幸福的感觉可持续地传递下去,所以,懂得感恩就能够使人自觉自愿地回报社会、回报他人,有感恩心理的人对幸福的自我意识无疑拓宽了许多。

三、“短缺”与幸福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就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说,就不仅仅取决于他的自我意识,而且还和他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的环境密切相关。而 “短缺”与幸福的关系,也与这种幸福的环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一)“短缺”与自然环境的的关系。这次党的十报告中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当中,这是一种文明的进步。人类与自然有着本质的联系,人类本身也就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保护好自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提升人们的幸福感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实际上,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仅是解决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问题,它还有一个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试想,如果在一个空气不洁水不净的糟糕的环境中生活,那么即使生活再富裕也毫无幸福感可言。而且,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的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毁坏了,那么我们后人的幸福感又从何而来?所以,说自然环境对人的幸福感的影响应当是起一票否决的决定性作用,一点也不为过。从理论上说,所谓的后现代化,主要就是要看人们的生存环境对提升人的幸福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主要就是要防止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对幸福感提升起负面作用,甚至将幸福感归零的一种极端短缺的糟糕局面出现。

(二)“短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短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正向影响。所谓正向影响,是指社会环境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是增加的。“短缺” 与正向影响的关系微妙之处在于:一个人的幸福往往不仅仅取决于自己,还要取决于环境和取决于别人。一个人如果仅仅自己幸福,而他周边的人都不幸,那么他的幸福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这种幸福是不圆满的,是有缺陷的。譬如:如果一个人自己率先富裕起来了,他首先可以获得一种生存无忧的幸福感,但这是一种层级较低的幸福感,不仅如此,如果他周边都是一些没有解决温饱的人群的话,那么他还要为他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担忧,还可能随时接受别人仇富的目光。这样,这个人的幸福感觉是极为有限的。为了避免这种幸福的“短缺”。此人在自己率先富裕起来了后,就应充分利用自己所能,带领周边的人群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样的话,就会给他带来安全感提高和受他人尊重的幸福感,就会大大提高了他的幸福感的层级。因此,在人与人相互交往时,要想使自己的幸福感正向增加,要想避免幸福的“短缺”,就要学会和别人分享幸福,即自己追求幸福的同时,也帮助别人获得幸福。所以说,正确理解了“短缺”与正向影响的关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有的学者甚至将此上升到了人生意义的高度。

“短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表现的第二个方面是反向影响。所谓反向影响,是指社会环境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是减少的。“短缺”与反向影响的关系是非常明显的,这两者关系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反向影响造成幸福感所谓的绝对“短缺” ,即将人的幸福感减少到一直归零。如“天灾人祸”就是如此。“天灾”是指人们的意志所不能把握的,一些突发的偶然因素对人们幸福感的剥夺直至归零。“人祸”是指因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对人们幸福感的剥夺直至归零。这就说明,人们的幸福感有时是非常脆弱的,人们平时就应倍加珍惜,如果说,“天灾”有时是不可预测 、不可抗拒的话,那么“人祸”就应该时刻警惕,尤其是避免犯那种“一票否决”、不可挽回的错误。

第二种情况是反向影响造成幸福感所谓的相对“短缺”,如涉及到“公平”和“公正”问题。“公平”和“公正”对人的幸福感影响极大。譬如,一个社会如果贫富差别越悬殊,越缺乏“公平”,就越会在人们心理上产生不平衡,社会也越缺乏稳定,也就会导致人们幸福感的相对短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创建和谐社会能最大抵消这类影响。

以上从三个大的方面对“短缺”与“幸福”的内在逻辑联系作了一个粗浅的分析。当然,这两者的关联可能远不止本文所述,但我坚信,本文的这种研究仍然可以为今后幸福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提供一些新的思索。一句话,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研究幸福,既有助于丰富幸福的理论体系,也符合生活本身的辩证法规则。

参考文献:

[1] 孙迎著:《幸福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65页。

[2] 《孟子。尽心篇》。

[3] 泰勒.沙哈尔博士著:《幸福的方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0月版,第47页。

幸福的两个人范文11

如海般深沉浑厚,如天般广阔舒展,蓝得安谧,蓝得纯朴,蓝得似乎属于任何人,却又仿佛只属于自己的那番陶醉。喜欢穿着蓝色的衣服,浅蓝,湖蓝,冰蓝,粉蓝……也许逃不了小女生的稚气,却只愿在无限的蔚蓝中久久徘徊。然而,它却是忧伤的象征——BLUE。

即使拥有了蓝,也得不到幸福,因为蓝和幸福宛如同一平面上的两条平行线——永远不可能有两个交点。

即使如此,有人还是不相信。他们总说:平行的两条直线并不是没有交点,只是,它们的交点在自己看不到的远方……他们总相信??或许说“坚信”更恰当??只要一直走,一直走,总有那么一天,会达到那个交点……

且不说蓝和幸福的关系比异面直线还要复杂,即使在同一平面内,也永远永远不会有交点——即使你一直走,一直走,直到你老了,逝世了,也不会遇到那个交点……那时,你会恍然间领悟到:拥有蓝的人,比一般人更加希望拥有幸福;拥有蓝的人,便失去了幸福——自己想要的幸福。

蓝紫色的鸢尾花在清晨微微绽放,柔嫩的花瓣上那粒粒朝露如泪般在明亮的晨曦中闪烁。“幸福一定会到来的,”阳光下他微笑着说道。然而,他是黑暗中的狩猎者。而黑暗中的狩猎者永远没有幸福可言,能做的,也只有默默守护自己重要的人看见明天的朝阳。

黑暗中的狩猎者也是拥有蓝的人吧!所以,他永远也没有幸福……曾经,狂热于《Clover》。里面有一首歌的歌词总猜不透:找到四叶的三叶草,就能得到幸福不过,肯定找不到它

因为它的每一片叶子,都将各奔东西

它不属于任何人

三叶草的秘密

我想继续微笑

可是我必须离开你

现在总算明白了:四叶的三叶草也只拥有蓝,它对幸福仅仅限于幻想。而三叶草亦如此,想得到幸福,便离开对方……他们拥有的蓝太多太多,多得容不下半点幸福。所以,只能憧憬幸福……

究竟,幸福是什么?

幸福总是如此暧昧不明,因而使得幸福如此多样,使得人人都想拥有。然而,人人都想拥有的幸福没有定义。

有人认为,默默守护自己最重要的人是幸福;有人认为,为自己最重要的人死是幸福;有人认为,使和平永葆是幸福;有人认为,得到真挚的友谊是幸福;有人认为,得到幸福便是幸福;有人认为,相信就是幸福。

在不同人眼里,幸福有不同的含义。因为不同的人拥有的蓝不同??深的,浅的,墨的,粉的……致使他们想拥有各式各样的幸福。很奇怪,有人认为:幸福只有相交,只有错过,没有平行。

读到它时,我努力寻找它的意思。后来,问了对这方面颇有思考的人,她说:人与幸福的关系只有三种:相交,错过,平行。相交??你总会遇上幸福的,却只有短短的一瞬间,之后就抓住它了;错过??你一直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幸福,找遍天涯海角都一无所获,然而,幸福却悄悄地与你擦肩而过,你却全然不知;平行??你所要的幸福就在你眼前,它将如影子般跟随你前后,直至永远。“没有平行”就是说,虽然幸福离你如此近,却无法得到它,最终梦想成为幻想,使自己抱憾而终。

幸福的两个人范文12

乘京沪高铁,从北京到廊坊只需要21分钟。如果你要从廊坊去往另一座直辖市天津,火车也不会超过30分钟,每天有43趟列车可以让你前往这两座特大城市中的任一地方。

这座新兴的小城市有建制的年代还未超过33岁,被称为是“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小康》联合《扬州日报》、廊坊电视台、廊坊传媒网所做的调查显示,受访廊坊市民中,超过六成人感觉生活幸福;在同为三线城市的扬州,感觉幸福的被访者更高达85.1%。而在北京,只有不足五成被访者有幸福感。“一线城市是欲望都市,二线城市是愿望城市,三线城市是幸福摇篮。”有网友在博客上的慨叹或多或少切准了大中小城的脉。究竟三线小城的幸福中纠结着怎样的不幸福与期待?

小城市的“幸福感”来自哪里?

调查显示,63%的扬州受访者认为所在城市让他们的生活更幸福,5.4%的人持相反意见,31.6%的人认为幸福感与所在城市无关。在廊坊,这三个数据分别为48.4%、12.2%和39.4%。而北京的情况则相反,所在城市让生活更不幸福排在首位,占35.3%。

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廊坊的发展节奏颇具代表性。2012年市区人口首次超过50万,是一个人口净流入城市。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座城市。

随着小城市进入快速成长期,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生活便利。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迟毓凯表示:“小城市人少事少,基本生活保障都健全,稳定的生活让人们对未来的确定性增强。”

对于廊坊市民吴冲来说,这座城市给予他的幸福莫过于和父母在一起。让曾“混迹”于中关村的IT男真正下决心回家是一幅漫画:简单的笔触勾勒出父母陪伴儿女长大的点滴,最后他们变得腰弓背驼。“当时看得掉眼泪,一咬牙,回廊坊!没有比一家人在一起更幸福的了,你说呢?”吴冲反问道。

《小康》调查亦显示,廊坊受访者给出的“最幸福的事情”答案中,“家人团聚”排在首位。同样在扬州问卷中,“人际关系和谐”位列其中。“越是小城市越能够给人足够的人际关系和家庭支撑。”迟毓凯分析。家庭依然是现代中国人表现出来的最显著的价值取向,即便“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过于陈腐,但“在一起”早已内化为国人的集体潜意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也曾说过,中国人不是以个体方式存在,而是生活在家庭和人际之中的。

城市规模小、交通便利、生活稳定、生活悠闲舒适,两地受访者不约而同地给出了极其相似的幸福理由。这一点或许不难理解。从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上看,廊坊和扬州虽分据一北一南,但仍具有极高相似度。两者同属三线城市,廊坊属京津1小时经济圈中心地带,扬州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节点城市。长期受到中心大城市的辐射和经济带动,使它们具有了“卫星城”的共同特质。

小城市的幸福魔力就让媒体人胡晓宁决定跟廊坊“厮守”下去。本来她有机会进入京城媒体,但思来想去最终放弃了。按她的话说,小城市人少,竞争压力就小,不用总担心被人抢饭碗;交通便利,想买家具,踩一脚油门就到宜家了,没准比住在石景山的人还快。

但值得注意的是,廊坊给市民带来的幸福感不如扬州高,后者拥有超过五成的“粉丝”。在调查中,扬州人自己已经给出了答案,他们罗列的幸福理由远比廊坊多,历史文化名城、美景多、美食多、文化气息浓、环境好等都让扬州人引以为傲。

正因如此,73.2%的人认为未来理想居住地仍是扬州,13.6%的人选择国外,13.2%的人选了其他国内城市。42%的廊坊受访者未来居住地同样是廊坊,29.4%的人想去国外,28.6%的人选了其他国内城市。这些自选城市大多都集中在杭州、苏州、海口、重庆、大连、长沙等二三线城市,仅少部分人选择了京沪。这恰好印证了“逃离北上广”风潮的现实性。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市暂住人口比上年减少了41.6万人。而二线、三线甚至四线城市成为北漂退守的阵地。

谁动了幸福的奶酪

就像硬币有两面一样,幸福的反面亦是不幸福。安逸的小城市里,谁动了幸福的奶酪?

廊坊问卷结果显示,对幸福感影响最大的是收入,占18.7%,15.4%的人认为是健康,15.1%的人选择家庭关系。扬州的调查结果同样是这三个因素所获票数最多,只不过排序有所不同,21.5%的人选了健康,15.9%的人认为是家庭关系,收入因素占13.2%。两个城市中,排在第四位的影响因素均为婚姻。

南北两个三线城市调查结果中,收入因素均位列前三,这与两地相近的平均工资水平不无关系。据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扬州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4142元,在岗职员年平均工资为44689元,仅在江苏省排名第七,与省会南京相差1万元左右。同年,河北省统计局数据,廊坊为45061元。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倪鹏飞形象的把幸福感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明确为“倒U字”。他指出,研究表明,在我国大多数城市,依然是幸福感与收入高度挂钩,这些城市处于“倒U字”左侧。位于“倒U字”右侧的是少数城市,它们已经进入生活方式多样化的阶段,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不再敏感。

很明显,廊坊和扬州的幸福感被收入左右着。不过,对于收入的敏感度,廊坊要稍高于扬州,后者更看重健康和家庭关系对幸福感的影响,如果套用“倒U字”理论,或可以说扬州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程度要稍高于廊坊。

在房价与社会保障的选择排序上,廊坊和扬州显示出了一定差异。《小康》调查显示,对于扬州受访者来说,社会保障要比房价重要,6.3%的人选择了该项。尤其在养老保障方面,“老人的幸福感,是经济社会与文明发展程度的一面镜子”是众多扬州人的共识。不少受访市民表示,要充分利用城市基层医疗机构的现有资源开展养老服务,这些措施的加快实施,不仅会增添现有老人的幸福感,也让正在奋斗的一代人对自己的老龄生活充满信心。

而在廊坊,受访者更看重房价对幸福感的影响,这一因素占7.9%,排在社会保障之前。“我是乐业难安居。”李静算了一笔账:每个月家庭收入5000元上下,房价动辄每平米七八千元,不吃不喝,约两个月才能攒够一平米,前提是房价不上涨。

即便在扬州问卷中,住房一项在影响幸福感因素排名居中,仅有3.5%的人选择,但在扬州“最不幸福的事情”开放题中,房价偏高依然被认为是阻碍幸福的绊脚石。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陈卫认为,房子对于中国家庭而言,不仅仅是家庭最为贵重的固定资产,更是一个“家”的概念。

房价飙升已经成为小城市的成长痛。而按照国际上比较推崇的收入与房价比例“新加坡模式”计算,比较合理的应该是72个月的工资收入买一处房产,即每个月的收入约等于一平米房价,显然,如廊坊和扬州一般的三线小城市的房价已不是工资能够轻松支付的了。

此外,收入偏低、交通拥堵、城市规划和管理薄弱、消费水平高、房价偏高、发展机会少等新兴发展城市的城市病几乎都出现在两地的调查问卷上,成为最不幸福的主要理由。

未来幸福:有的要保障,有的要收入

《小康》调查显示,对幸福感提升帮助最大的因素中,廊坊受访者中16.4%选择提高工资水平,降低房价、提高医保水平、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分别占14.4%、13.2%、11.4%和9.1%。

扬州的调查结果与廊坊差异巨大,排序依次为,提高医保水平占15.9%,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服务占12.7%,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占12.4%,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占11.8%,降低房价占11.2%。

这两组数据背后,承载了市民对于未来幸福生活的期待。

很明显,大多数廊坊受访者的幸福是建立在财富积累上,而扬州多数市民开始关注非财富因素对于幸福感的影响。不过,这两组数据表面看来选项排序差异较大,而实质上都指向了财富与社会保障、环境的层面。对未来财富以及规避自身或家庭风险的期待,从这个意义上看,两个城市的结果并无二致。从心理学上看,这一点已经超越了地域特点,是市民普遍存在保障性依赖。只有在保障或财务方面获得安全感才会感到幸福。

究竟什么样的城市才算得上幸福?繁华千年的淮左名都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南北漕运的重镇,和其他江南小城一样,她既追求宜居又透着些许商人的精明。也因此,她的居民最理想的幸福无外乎富裕繁华、活力开放、物价平稳、生活有保障,同时在这座文人墨客云集的诗词之都,更少不了平等、自由、安逸和诚信。

廊坊又是另一派城市的缩影,地处北方内陆,城市发展方兴未艾。高收入和合理房价是大部分受访者的理想,而环境优美和提高社会福利和保障,均衡教育资源和提高食品安全,以及丰富文化休闲生活恐怕是所有居民的追求。

提升一个城市达到幸福城市的标准,廊坊和扬州市民把目光投射到了市委书记和老百姓身上。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全国至少18个省市明确提出“幸福”概念;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

有分析认为,讨论幸福感、建设“幸福城市”体现出中国政府执政理念的变化。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今天的幸福不再只是个人感受,而是正在变成社会的行动、国家的行动以及政策的导向,政策的制定正在谋求更多使人幸福的制度环境,包括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社会安全感和制度预期。

(链接)

三线小城的烦恼

房价永不落:乐业难以安居;郊区的房都快买不起了;房价涨到哪天能到头;亲朋好友借个遍只够付首付

钱老不够花:工资跟北京天津比实在太低;什么都涨,就工资不涨;一天到晚挺忙活,挣得还是小钱;工资月月光,伸手向父母要钱;收入太少;城市消费水平高

发展空间小:小城市发展比大城市慢;就业机会偏少;没有太多上升空间;个人发展受限制;见识少,视野不开阔;继续学习的机会少

堵车让人烦:老城区道路狭窄,堵车严重;车多路窄;开车不守规矩,事故多

城市管理弱:假日商场促销噪音扰民;露天烧烤摊油烟味呛人;路边乱扔垃圾;汽车乱停乱放,占用自行车道和便道;城市规划缺乏统一性和完整性

空气质量差:雾霾天比以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