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云南歌会

云南歌会

时间:2023-05-30 08:56:00

云南歌会范文1

古乐飘飘的云南丽江古城,走出一位名叫土土的年轻音乐人。他怀着对云南优美音乐文化的追思求索,期待着“云南具有红土风格的流行音乐流行起来,让‘云南风’再次刮响全国”。他的思索和愿望汇聚于《谈谈云南的“流行音乐”》一文。2007年9月21日《光明日报》刊出后,在云南甚至全国乐坛引起了很大反响。

起因于对这篇音乐文章的热情关注和高度重视,近年来由于组队参加央视“青歌赛”而精彩亮相于全国、由于隆重推出大型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而受到世界瞩目的云南,迅速把打造云南流行音乐品牌列入文化建设重要议事日程,力求创造更多的“云南现象”。

于是,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及时吹响“集结号”,云岭大地流行音乐再次蓄势待发。

一、领导重视,推进有力

在关心支持下,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于2008年3月正式启动。大赛以举办赛事为依托,以推动创作为重点,以繁荣文艺为目标,力争推出一批内容健康、旋律优美、特色鲜明、群众喜爱的优秀流行歌曲;最终评选出30首优秀流行歌曲,并参加2009年国庆60周年专题演唱会。

作为全国优秀流行歌赛西南赛区的主办方,云南全省的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以及西南赛区的主办工作受到了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副部长欧阳坚,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徐荣凯,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田欣以及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徐沛东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

张田欣同志亲自担任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组委会主任,他明确要求,云南作为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西南赛区的主办方要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努力推动云南流行音乐创作,选拔云南本土优秀流行歌曲和歌手参赛;要切实做好西南赛区相关组织、协调、服务工作,联手共谋西南地区流行音乐发展大计。他希望赛事组织单位坚持大赛正确宗旨,规范评选标准,既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积极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努力把评选工作变成一次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变成一次普及推广优秀流行歌曲的过程。

作为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组委会的顾问,徐荣凯同志对云南赛事及西南赛区工作给予热情指导、热心推动。他指出,十七大以来,云南面临文化发展的大好机遇,云南音乐应该再上新台阶,努力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现代流行音乐。他希望西南赛区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把具有民族风格的流行音乐推向全国。他具体针对如何打造云南特色优秀流行歌曲提出一系列想法:要有通俗优美、简单易懂、大众喜闻的好歌词;要有顺畅上口、体现民族元素的好旋律;要追求通俗、易学易唱、易于流传;要有现代气息,让民族音乐充满时尚化、现代感;要敢于翻新创造,让音乐生活化、让听众被吸引。

徐沛东以及文艺局有关负责人也多次在北京和前往云南的时候,对云南组织举办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给予热情帮助,诚恳提出指导意见、热心给予策划支持。云南省文联等有关负责人,则适时提出操作意见,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云南各州市有关领导也亲自挂帅,热情指导当地宣传文化战线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全省和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

二、精心组织,共谋实效

2008年1月17日,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研讨会和大赛动员会在昆明如期举行。

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组织机构随即成立。3月5日,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文化厅正式发出通知,对组织全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各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了大赛的宗旨目的、目标任务、组织机构、工作职责、活动步骤、内容要求、评选方式、奖励办法等。

全省大赛组委会及其办公室作为组织开展全省流行歌赛的中枢机构,切实担负起组织各地力量、协调各方关系、推进各项工作的重任,使大赛体现出阶段明确、安排得当、运转有序的有利态势和良好格局。

云南省优秀流行歌赛是云南宣传文化战线共谋发展的一次宝贵机会。有关部门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团结协作、共襄盛举,特别是大赛组委会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保证了大赛的良好实效。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云南省音协,他们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联络协调和组织实施。大赛录播组由省电台和电视台组成,负责入围作品的后期制作、媒体投票、直播比赛等工作。大赛专家组成员负责全省各地创作培训,举行交流采风和组织评选作品等。专家组成员主要来自云南省流行音乐学会。学会于5月8日应运而生,为整个赛事注入了骨干和活力。大赛宣传组由省委外宣办负责,他们适时大赛新闻,调动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全面投入报道,为大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大赛组委会还专设秘书组、策划组、后勤组,周密服务大赛各项工作。

云南各地也普遍重视和积极响应。大家充分认识到举行全省以及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的重要意义,努力把各地赛事当做全省大赛的一个重要部分,积极参与配合并力求取得好成绩,同时借助参加全省全国赛事的大好契机和有力平台,努力营造繁荣当地流行音乐的良好氛围,引导当地流行歌曲创作与演唱,促进当地音乐文化繁荣发展。

三、总结云南,推进西南

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是全国大赛的组成部分,云南是全国大赛西南赛区的主办方,云南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必须为举办西南赛区赛事打下良好基础、积累工作经验、交流赛事信息、沟通合作想法。

当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推进到一定阶段,云南赛事组委会与西南赛区的沟通协商就成为必然。这对统一西南赛区赛事的思想认识和组织工作,以及规范引导云南自身赛事活动,都具有重要作用。

7月21日,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在昆明召开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西南赛区协调会。文艺局、中国音协以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市区宣传文化战线相关领导、音乐专家共聚一堂,共商西南赛区比赛事宜。会议提出,做好西南赛区的赛事,是5省区市的共同责任,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及时行动、统一标准、坚持规范、严格要求,积极创作并公平公正地选拔一批优秀流行歌曲参加全国决赛,让西南赛区选拔活动成为一次激发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成为一次普及推广优秀流行歌曲的过程,让整个赛事更精彩、更热烈、更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会上,徐荣凯、张田欣等领导先后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徐沛东以及文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的进展情况,对西南赛区的组织筹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提出指导意见。5省区市代表认真讨论了西南赛区的实施方案,就组委会人员构成、立体声广播展播、作品版权、群众投票、总决赛联播、宣传推介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这是对云南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工作的一次总结,也是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西南赛区赛事的一个开始。云南组织流行歌赛的做法得到大家认可,并为各省区市组织赛事活动提供了借鉴。

8月中旬,云南省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评出60首入围作品,全省大赛结束了阶段性工作。

四、成绩斐然,影响深远

流行歌曲是最贴近大众生活、最接近大众心理,在文化建设中最具活力和渗透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流行音乐文化已经成为影响当今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文化内容和重要文化样式。

云南音乐文化具有深厚的基础、突出的优势和显著的成果。在流行音乐方面,多年来也广有群众接受基础、创作演唱渐有发展、对外展示时有亮点。但具有云南本土特点、属于云南作者歌者的流行歌曲,总体上没有得到大规模的重视推广,缺少充分展示的平台和广泛接受的大众,没有形成比较热烈活跃的创作氛围。社会各界也缺乏对流行歌曲社会功能和艺术效应的热情关注和理性认识。

2008年以来,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大赛组委会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媒体网络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社会各界热情关注、积极响应,全省上下联动、全面开花,云南流行音乐的社会影响和实际成效得到充分体现和纵深拓展,云南流行音乐文化得到极大繁荣和发展。

大赛基本成效之一,就是推出了大批新创流行歌曲。玉溪市组织创作和征集到市级参赛作品近200件,保山市58件,红河州63件……全省共征集到参赛作品2000多件。在入围大赛的60首作品中,题材丰富、形式多样、风格鲜明,作者参与广泛、整体质量较高、时代特点鲜明,云南气息浓郁。大批作品歌唱美好爱情、表达人生情怀、生活感悟以及表现时代精神、反映普通民生,创作风格和表现技法流行色彩较为鲜明;大批作品在题材、内容、风格、技法、手段等方面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民间色彩;真挚表达了对彩云之南的眷恋、思念、向往和赞美情怀。这对云南流行歌曲创作是一次大促进和大检阅。

大赛拓展和提升了云南音乐界的创作思维、创作理念、创作空间、创作水平,为云南广大音乐创作者提供了展示才华、激发活力的有效平台和宽阔空间。以往擅长创作其他类型歌曲的专家,努力突破既有创作理念和模式,努力靠近流行歌曲的手法、特征和风格;长期致力于流行音乐创作和演唱的作者和歌手,更加群情振奋、扬眉吐气,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作热情,显示出大有作为的艺术才情。大赛也为云南歌手积极参与演唱活动、充分展示风采提供了有力平台,大批优秀歌手纷纷登台亮相,老歌手给人新感受,新歌手给人新惊喜。总之,大赛充分激活和凝聚了云南本土的音乐创作和演唱队伍,让他们相互交流、借鉴和启发,把个人风格和团队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云南流行歌曲创作团队形象,并发现和储备了大批音乐人才。

大赛的成效,还在于在云南激发出空前高涨的音乐创作与演唱热情,营造出正确对待流行歌曲、关心支持流行音乐的良好氛围,引导全社会共同创造音乐成果、共同繁荣音乐文化、共同分享文化快乐,既有效地塑造了云南音乐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形象,为西南赛区的评选推举工作和为全国的流行歌曲创作大赛提供了经验,也为建设文化云南、文明云南、开放云南、和谐云南做出了积极贡献。

云南歌会范文2

继以原生态民族舞蹈为主题的大型民族歌舞集《云南映象》在京获得成功之后,云南的另一台以原生态民歌为主题的大型原生态民族音乐集《云岭天籁》于2006年11月中旬在京首次公演再获成功。来自云南的歌手们为首都观众带去了云岭深处震撼人心的天籁之音,也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云南文化建设累累硕果。

“打歌打得山走路,打歌打得水上坡。”云南特殊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使云南形成了世界罕见的原生态民族歌舞乐奇观。《云岭天籁》中有在央视第12届青歌大赛中获得原生态唱法金奖的李怀秀、李怀福姐弟演唱的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彝族“海菜腔”和大赛中获得银奖的香格里拉组合演唱的《月夜》和《大山汉子》曾在央视“青歌赛”上引人注目的一窝雀组合、新稻子组合以及茸芭莘那等优秀歌手也在其中精彩的亮相:云南民歌经典《小河淌水》、《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栽秧调》、《放羊调》、《窝得得》、《白鹤调》,以及近年来云南音乐家创作的《水母鸡》、《一窝雀》、《崴萨罗》、《高原女人》等以特有的魅力为这台节目添彩。《云岭天籁》根据节奏的轻重缓急、起承转合和情感风格进行结构,分为开篇、第一乐章“山歌”、第二乐章“情歌”、第三乐章“神歌”、第四乐章“酒歌”以及尾声6个部分,尽可能地融汇了云南各民族原生态优秀音乐元素,充分表现出云南原生态文化鲜明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2006年11月]4日及15日,在北京大学的两场演出拉开了《云岭天籁》赴京演出系列活动的序幕,之所以选择在这个全国最具权威、最具人文气息、最具人才资源的高等学府来做首场演出是有深意的,主创人员认为只有在北大演出获得首肯,他们才更有信心走向国际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在北大的两场演出大获成功,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许智宏等中外专家教授和4000多首都高校师生观看了演出,精彩的演出迎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时演员几次谢幕,但师生们沉浸在美妙的云南民族文化听觉盛宴中久久不愿离去。

2006年11月18日至20日,《云岭天籁》在北京天桥剧院正式公演三场。18日的首场演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1200多名首都各界观众一道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李长春同志与剧组人员亲切交谈,并对《云岭天籁》给予了高度评价。

11月19日晚是《云岭天籁》外国人士专场文艺招待会,来自法国、俄罗斯、波兰等80多个国家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近40位驻华大使、30多位文化参赞以及来自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驻京办官员和40多家国外及港澳驻京媒体的50多位记者,共近800名友好人士观看了演出。云南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给他们的是强烈的震撼。在演出结束后的酒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丹增代表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在酒会上致辞。外国友人对《云岭天籁》好评如潮: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的代表说,他一直很喜欢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他认为,《云岭天籁》是一台融和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非常成功的音乐会,这种交汇非常有意义的,应该让更多国家的人观看。意大利大使说,优美旋律和意境深深吸引了他,他非常想亲自去体验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还来不及卸妆的演员成了酒会上最受欢迎的人,不同肤色的嘉宾都热情邀请他们一起合影、交谈,整个酒会沉浸在一片欢歌笑语中。当晚,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也到场观看了演出并与主创人员亲切座谈。

11月20日,是《云岭天籁》的专家专场,中国音乐界的有关专家学者到场观看了演员们激情洋溢的表演,一些老艺术家是含着热泪看完演出的,他们的掌声热烈而持久。11月21日,举行《云岭天籁》暨原生态音乐研讨会。来自我国音乐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和著名歌唱艺术家们畅所欲言,表达了对《云岭天籁》演出成功的祝贺,探讨了打造原生态民族音乐的道路,并对原生态音乐保护与传承的具体保护提出了具体意见。我省有关领导和《云岭天籁》主创人员出席座谈会并悉心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云南省将力争经过一个时期的完善充实、打磨提升后,将《云岭天籁》打造成一台能够影响中国、打入世界的原生态音乐精品。

云南歌会范文3

花灯特点: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

一、云南花灯歌舞的发展

就花灯而言,它对云南民族舞蹈继承传播、推陈出新与发展创造有较大作用,是云南民族舞蹈文化史中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学术理论课题。

清乾隆年间,云南嵩明花灯歌舞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和兴旺的时期,而依照嵩明的阿里塘灯山碑记和杨林大官渡灯棚碑记记载,全县百户人家以上的村落都组织起灯会,“老叟咸歌,舜日少慕,共乐尧天,岂不美哉”成为嵩明花灯团发展与兴盛的历史最恰当描述。明国时期,xxx花灯团发展出了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影响力的花灯剧(节)目,如《王氏挑水》、《大放羊》、《小放羊》等。1954年,建立了云南省花灯剧团。在这前后,许多地、州、市都组成了专业花灯剧团,花灯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嵩明花灯歌舞的艺术形式独特,历史悠久,于2002年就被云南省昆明市文化厅纳入了昆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之一。而后,嵩明花灯歌舞在2005年又被云南省文化厅纳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

二、云南花灯歌舞的特点和作用

(一)云南花灯的艺术形式及特点

花灯歌舞的演出可以分成三种:“团场”、“坐场”和“打升官”。在这三个类型中“坐场”是所有剧目的总称,“坐场”依据不同的表演形式又可分“为表演唱”、“花灯小戏”、“花灯歌舞”、“讲口戏”、“打岔”五种。

从花灯剧目上观察,传统的花灯剧目大多数是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三小”戏。据了解“小生”、“小旦”、“小丑”这 “三小”戏极多地方是折射出了农村中人们所反应的生产劳动、爱情与婚姻以及家庭伦理的道德,例如《迎春》、《大茶山》等等的许多剧目中是从剧本的内容到唱词还有道白,都具有着很浓的云南乡土特色。

花灯歌舞之所以如此称呼,其缘由是它的形式表演上突出的就是舞蹈者们边唱边跳的特色,并且与花灯音乐密切相关的。云南花灯中的“崴”,虽然多姿多彩,但它在动律上不花巧、造作,更没有高超的技巧,广大人民曾将花灯演唱戏称“崴花灯”,乃至于有“不崴不成灯”的说辞。崴,是云南花灯在表演时演员以躯干为主要运动部位连续不断的横向移动或上下崴动的表演方式,除崴之外还具备有转、跳、手巾、龙舞、灯笼舞、扇花等的多种异同特色的舞蹈表演形式。

(二)云南嵩明花灯歌舞的作用

嵩明花灯,是云南省多个花灯支系中较有特色的一个品种,早在五十年代,以《一蓬藤》等嵩明花灯音乐为素材编创的花灯歌舞《喜迎春》《红灯舞》《团场》等节目,就在国内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另外的几首代表性曲调《嵩明山歌》等,也在云南省花灯剧团上演的大型剧目《王秀驾》和《孔雀公主》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发挥。

三、推广花灯歌舞对广大群众的重要意义

云南花灯是云南省的汉族民间歌舞。它以清新、秀美、活泼、富有悠然荡漾感而独树一帜。云南花灯歌舞从传统只有男女两人,后来发展便有了生、旦、丑三种表现人物,尤其是为了适应花灯歌舞演出的小、中、大型等演出时人物角色众多的剧目要求,在生、旦、丑三个行当又增加了其他的表演人物形态。“灯夹戏”后花灯歌舞以边唱边跳的舞蹈形式展现,继承和发展“灯夹戏”的艺人们在多年的考察和实践中,将人们生活中所表现的各式各样的生活中所形成的动作和舞蹈所呈现的形态动律以及民间中武术所用的个别形势体态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发扬,从而打造以及发展出了风格迥异的文、武花灯歌舞。文花灯歌舞秀丽以及洒脱,武花灯则是健美及刚劲。云南花灯歌舞的许多成品剧目,都存有积极向上、朴素且健康的民族民间独有的特色,毫无例外的是这些演出剧目都有着劳作中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气息。

四、对云南嵩明花灯歌舞的见解

嵩明是云南历史上最早开始的地方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积淀。花灯,是嵩明最为流行的地方文化,也是云南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花灯音乐主要以戏曲曲调为主,过于沉闷再加上花灯动作流动不大,从而让人产生视觉疲劳,而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的是花灯歌舞的确受到广大长辈们的喜爱。各地区区域和音乐与舞蹈的特点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应该从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在花灯歌舞上加入“花色”,让花灯不再沉闷。

如果把中国民族民间舞比喻为一个花的世界,那么云南花灯舞蹈就是田间路埂上的一朵小野花,没有名贵花卉的娇艳,却也鲜明的体现着自己的特性与性格,它以其特有的舞蹈语汇和表演方式及群众基础,鲜明的体现着云南这一方土地乐观上进、踏实进取、坚忍执著的精神。

云南歌会范文4

【关键词】花灯歌舞;历史文化发展;艺术形式

云南花灯:云南花灯是由人们在民族民间的生活中提炼而成的一种花灯歌舞。在它流行的过程中因为它受当地的方言、民间歌曲、生活习俗等等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和表演方面的技巧。其中云南花灯戏的演出几乎都具备着朴素淳朴、乐观明朗的民间艺术的特色,并且充满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气息。

花灯特点: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

一、云南花灯歌舞的发展

就花灯而言,它对云南民族舞蹈继承传播、推陈出新与发展创造有较大作用,是云南民族舞蹈文化史中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学术理论课题。

清乾隆年间,云南嵩明花灯歌舞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和兴旺的时期,而依照嵩明的阿里塘灯山碑记和杨林大官渡灯棚碑记记载,全县百户人家以上的村落都组织起灯会,“老叟咸歌,舜日少慕,共乐尧天,岂不美哉”成为嵩明花灯团发展与兴盛的历史最恰当描述。明国时期,xxx花灯团发展出了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影响力的花灯剧(节)目,如《王氏挑水》、《大放羊》、《小放羊》等。1954年,建立了云南省花灯剧团。在这前后,许多地、州、市都组成了专业花灯剧团,花灯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嵩明花灯歌舞的艺术形式独特,历史悠久,于2002年就被云南省昆明市文化厅纳入了昆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之一。而后,嵩明花灯歌舞在2005年又被云南省文化厅纳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

二、云南花灯歌舞的特点和作用

(一)云南花灯的艺术形式及特点

花灯歌舞的演出可以分成三种:“团场”、“坐场”和“打升官”。在这三个类型中“坐场”是所有剧目的总称,“坐场”依据不同的表演形式又可分“为表演唱”、“花灯小戏”、“花灯歌舞”、“讲口戏”、“打岔”五种。

从花灯剧目上观察,传统的花灯剧目大多数是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三小”戏。据了解“小生”、“小旦”、“小丑”这 “三小”戏极多地方是折射出了农村中人们所反应的生产劳动、爱情与婚姻以及家庭伦理的道德,例如《迎春》、《大茶山》等等的许多剧目中是从剧本的内容到唱词还有道白,都具有着很浓的云南乡土特色。

花灯歌舞之所以如此称呼,其缘由是它的形式表演上突出的就是舞蹈者们边唱边跳的特色,并且与花灯音乐密切相关的。云南花灯中的“崴”,虽然多姿多彩,但它在动律上不花巧、造作,更没有高超的技巧,广大人民曾将花灯演唱戏称“崴花灯”,乃至于有“不崴不成灯”的说辞。崴,是云南花灯在表演时演员以躯干为主要运动部位连续不断的横向移动或上下崴动的表演方式,除崴之外还具备有转、跳、手巾、龙舞、灯笼舞、扇花等的多种异同特色的舞蹈表演形式。

(二)云南嵩明花灯歌舞的作用

嵩明花灯,是云南省多个花灯支系中较有特色的一个品种,早在五十年代,以《一蓬藤》等嵩明花灯音乐为素材编创的花灯歌舞《喜迎春》《红灯舞》《团场》等节目,就在国内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另外的几首代表性曲调《嵩明山歌》等,也在云南省花灯剧团上演的大型剧目《王秀驾》和《孔雀公主》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发挥。

三、推广花灯歌舞对广大群众的重要意义

云南花灯是云南省的汉族民间歌舞。它以清新、秀美、活泼、富有悠然荡漾感而独树一帜。云南花灯歌舞从传统只有男女两人,后来发展便有了生、旦、丑三种表现人物,尤其是为了适应花灯歌舞演出的小、中、大型等演出时人物角色众多的剧目要求,在生、旦、丑三个行当又增加了其他的表演人物形态。“灯夹戏”后花灯歌舞以边唱边跳的舞蹈形式展现,继承和发展“灯夹戏”的艺人们在多年的考察和实践中,将人们生活中所表现的各式各样的生活中所形成的动作和舞蹈所呈现的形态动律以及民间中武术所用的个别形势体态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发扬,从而打造以及发展出了风格迥异的文、武花灯歌舞。文花灯歌舞秀丽以及洒脱,武花灯则是健美及刚劲。云南花灯歌舞的许多成品剧目,都存有积极向上、朴素且健康的民族民间独有的特色,毫无例外的是这些演出剧目都有着劳作中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气息。

四、对云南嵩明花灯歌舞的见解

嵩明是云南历史上最早开始的地方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积淀。花灯,是嵩明最为流行的地方文化,也是云南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花灯音乐主要以戏曲曲调为主,过于沉闷再加上花灯动作流动不大,从而让人产生视觉疲劳,而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的是花灯歌舞的确受到广大长辈们的喜爱。各地区区域和音乐与舞蹈的特点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应该从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在花灯歌舞上加入“花色”,让花灯不再沉闷。

如果把中国民族民间舞比喻为一个花的世界,那么云南花灯舞蹈就是田间路埂上的一朵小野花,没有名贵花卉的娇艳,却也鲜明的体现着自己的特性与性格,它以其特有的舞蹈语汇和表演方式及群众基础,鲜明的体现着云南这一方土地乐观上进、踏实进取、坚忍执著的精神。

五、结语

云南花灯歌舞在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各区域的花灯都跟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相结合,为了丰富和发展花灯的音乐及歌舞,各地的花灯逐渐打破了地区的界限相互吸取,从总体上来说,它们均大同小异,其基本的特色相似,但是它们却有着各自不同且独特的风味。云南花灯作为一种在民间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表演门类,它息息相关于人们的生活,它以整体轻松欢快、幽默诙谐的形式深入人心、植根民间。云南花灯歌舞的特色言简易懂,它的艺术特色气息浓厚,让广大群众们对它有浓厚的兴趣及喜爱。为人们的思想、性格、精神等方面服务,同时也被其思想、性格、精神等方面所左右。云南花灯舞蹈不管是在语汇的风格特征上、在表演形式上、表现内容上和群众基础上都处处体现着云南的自然地域特性和人文地域特性。反之,这样的地域特性也通过其地域舞蹈呈现了其特有的活泼清新、健康朴实、开朗豪放、乡土气息浓厚的风格特点。体现了“云南”这一地域人民不畏艰险、勤劳勇敢、乐观上进、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和意志。

参考文献

[1] 黄清林,靳丽芬.云南花灯歌舞概述[J].民族音乐,2009(03).

[2] 方伦裕,苏天祥.花灯舞蹈[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8.

[3] 童晓阳.云南花灯与湖南花鼓的相互借鉴―我导云南花灯剧《随水而去》[J].艺海,2003(02).

[4] 刘振罡.云南花灯的价值重估与可行性发展分析[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

[5] 陈自祥.云南花灯能登大雅之堂[N].云南日报,2001.

[6] 潘丽.花鼓灯的现时调查与保护的思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7] 谭真明.湖南花鼓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

[8] 石裕祖.云南民族舞蹈史[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云南歌会范文5

【关键词】音乐 元素 创新

知名作曲家陆在易曾说,“我可能永远也写不出自己十分满意的作品,永远也达不到自己所追求的高度。但我仍在不断地努力写着,是出于对合唱艺术的痴情?还是因为某种使命?都是,可都不完全是。只是有一点却是肯定的,即我笔下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从我的心底里流出来的。”

笔者用陆在易这些话作为开篇语,是想借名家之力给我们的创作“心”路寻求支点,因为,在我们的创作中,我们切切实实是个践行者。

《跟着阿妹的山歌走》是军旅词作家谢维耕写的,他的词有很强的韵律感,且在想象力方面留给音乐创作非常大的空间,这也是谢维耕先生比较典型的歌词之一。对《跟着阿妹的山歌走》的创作进行一定的理论梳理,是想借此透视自己在创作中的思考,以及怎样凝练音乐动机和运用《海菜腔》等彝族音乐元素的创新手法,重新感悟音乐创作中“心”与“新”之间潜在、交替的艰辛与享受过程,也是领略生命意义的过程。

一、阅读与思考

阅读是歌曲创作必须做的功课。当谢维耕先生把《跟着阿妹的山歌走》的歌词高声朗读起来:“哎,风悠悠,云悠悠哎,跟着阿妹的山歌走,跟着阿妹的山歌走,走进彝山的画里头,歌儿爬山山清秀,歌儿淌水水温柔……”他手舞足蹈、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歌词意境中,我们却迷茫了,这是一首借声、借景抒怀,既浪漫又写实的情歌,尤其是歌词定位在彝族风格上,容易触碰“雷区”。换句话说,从风格上,我们必须把彝族民歌元素融进创作,而彝族民歌丰富多样,如《阿表妹》《左脚调》《西乡坝子一窝雀》《六穿花》《舍不得》以及尼苏人的四大腔等,再加上运用彝族音乐元素创作的优秀原创歌曲很多,在创作上犯忌是很容易的事,所以,必须反复研读歌词,仔细琢磨如何巧妙应用彝族民歌元素,加之创作欲望随时都想冲出来,可是,追求“新”又一时无法确定感觉,还有两个人的思考需要交流统一,纵容有冲突与矛盾,不管怎样纠结,认定创作这首歌曲要“新”就得妙用彝族音乐元素,且在一定程度上要超越过去,形成了我们最终创作的基本原则。

二、创作“心”路

基调定下来后,就是要确定歌曲的基本结构,而后乐思像泉涌般流畅……从歌曲的结构布局上,此曲采用慢、快、慢(A B A1)单三段形式,在音调上用《海菜腔》的拘腔,有女声原生态演唱作引子:

A段【谱例一】

这句引子是这首歌曲创“新”的地方,整句营造真实的“阿妹的山歌”在萦绕、飘荡,紧接着发展拘腔的音乐元素形成段:

A段【谱例二】

从上述谱例看,A段的前两句歌词是以比兴开篇:“风悠悠哎,云悠悠哎”,歌词先以“风”和“云”特别推出滇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景致,这是借景抒“情”,而旋律怎样提升歌词意境,描绘“风”追“云”似哥追妹的美妙而又浪漫的情怀?这种寓意幽深且质朴的爱恋已升华为大爱,很难用音符刻画出来。我们反复从演唱者的《海菜腔》慢慢揣摩,发现其悠长、飘逸的歌声中本就蕴藏着的特别的“美”和“爱”,特别的“风”和“云”,再回头研究《海菜腔》的艺术特点和抒情型山歌相似:字密腔长、节奏自由、音调高亢嘹亮等,而拘腔在《海菜腔》中又特别悠长嘹亮,运用这一元素创作,一可以借用这样一种山歌风格描绘阿妹似“云”,哥似“风”的缥缈悠长、美丽梦幻的画面;二是可以潜在表现哥“跟”与“追”的内心动感。这样的定位比较合理。接下来的创作就非常自然有趣,如,在写到重复句“跟着阿妹的山歌走”时,我们自然应用了一个八分自由延长休止符,这是以“静”表现歌者内心涌动的爱意和决心,之后用“哎”作一悠长嘹亮的拖腔,这是中国山歌体裁最美妙、美幻、悠长的艺术特点,在第四句“歌”字上也用上扬音手法,且在七级不稳定音上自由延长,“走”字用升#Do(#i)作倚音,与句尾音La(6)形成大三度音程,改变了i、6 小三度的原本性质,以此表现歌者已拥有的甜蜜爱情或沉醉于幸福情缘的内心世界。由于有了这一句意犹未尽的收句,进入欢快的B段时,旋律很快就写出来:

B段【谱例三“摇唱型”段落】

便于B段写作的一气呵成,整个B段的结构就极不规整。但是,这一段依然保持字密腔长的山歌风格,再加上B段始终贯穿云南民歌特殊的“崴”味,使歌曲更具特色。所谓“崴”味就是云南民间歌舞音乐有的律动特点,即要求“歌”中有“舞”,“舞”中有“歌”,如果云南民歌没有这一韵律感就会非常逊色。另外,B段转用“摇唱型”与“滚唱型”山歌类型。我们认为“摇唱型”山歌风格能完美展示“歌儿爬山山清秀,歌儿蹚水水温柔”的浪漫情怀。而歌词“金坡银坡翡翠钩,半是阳春半是秋,阿妹唱出家乡美”则运用“滚唱型”山歌风格,更能烘托歌者借赞美家乡富饶美丽,以此体现歌者激情似火的“跟”山歌、“追”阿妹的激昂情思:

B段“滚唱型”段落【谱例四】

加上在节拍、节奏上运用四三拍和四二拍混合拍,即五拍子,这种拍子是云南撒尼人“大三弦”最典型的形式,“滚唱型”山歌风与五拍子并用,更显“情”“歌”的火热与激荡。

B段“梦在歌里游”五字句中不能再用五拍子,随即我们就转用彝族的“左脚调”让音乐元素扩充“梦在歌里游”那种言不尽意的表达空间中巧用衬腔的手法:

B段“左脚调音乐元素扩充”段落【谱例五】

衬腔之后,紧接着用一个前八分休止,然后在歌词“歌好脚会跟妹走哎”的“走”字上再次用七级不稳定音(高音)作上扬延长音,“哎阿哥听不够”时就自然运用四度、六度下行跳进音程再迂回到上行五度主音6音上,充分描绘了“阿哥”洋溢幸福情怀的心理动态,同时也增加了歌曲的难度,使B段的构思更加完美:

B段【谱例六】

B段的结构分布:“摇唱型”是四句16小节,“滚唱型”四句13小节,衬腔两句8小节,句尾8小节。在创作B段的时候,自然采用多元的手法写作,这样才能把内心的激情与追求表达出来,或者说,我们力求在B段使每一小部分之间都有特别的不同和链接或呼应,使B段的不规整变得富有戏剧性和逻辑性。

创作第三段(A1)时,如天籁般的《海菜腔》歌声又回荡在过门中,接着是“情悠悠,爱悠悠”,在“爱”字上又运用#i,这里用#i更能道出“爱”是一种惆怅、忧伤和苦涩。正如人们常说“情到深处人孤独”,就这一个音的妙用,储备了最后一句把音高推至小字三组的#C、#D音上形成高潮句,这既释怀了歌者的“深情”,又彰显了其演唱的功力,让“歌”与“声”最终达到“心”与“新”的合一。

A1段【谱例七】

三、“心”与“新”的合一

笔者在学生时代的一次音乐欣赏课老师讲述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时,让我们特别抄写了黄自的一段话:“我们现在所要学的是西洋好的音乐方法,而利用这方法来研究和整理我国的旧乐和民谣,那么我们就不难产生民族化的新音乐了。”我们虽没有记下这段话出于何时、哪部著作,但它成为今天我们创作路上的座右铭。至于对“民族化的新音乐”的真正理解,还是在著名作曲家田丰1985年来云南创作《云南风情》时,他给笔者留下的点点滴滴,印象深刻。《云南风情》从创作思维、手法方面至今都是全“新”的,难以超越。其“心”与“新”的“民族化的新音乐”的高度是难以攀登的。回想田丰在云南时常深入田野与民间艺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民间老艺人交友、交心,呕心沥血,操劳于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等巨大付出,像这样能完全沉醉于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中,且还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这块民族音乐丰富的土地上,这是我们要铭记和感恩的。田丰的这一伟大贡献,奠定了多年来云南民族音乐的创新成果。换句话说,云南大型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创作也才能走出省,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从《云南映象》中领略极富震撼力的少数民族歌舞,让更多的人知晓云南有一批中青年音乐创作人已有丰硕的“民族化新音乐”的创作成果。纵览这些“新”成果,直接或间接都离不开田丰的引领。

耕耘于音乐创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虽然没能像田丰先生那样在音乐的广阔天地游刃有余、精耕细作出大作品,但我们仍“心向往之”。正是有这样的信念,在我们的创作中,我们的“心”是随云南丰富的民族音乐而灵动。《跟着阿妹的山歌走》就是运用《海菜腔》音乐元素,从中求“新”,“新”里有“心”,将“心”与“新”合一。

四、与歌者的交流

《跟着阿妹的山歌走》首先要求歌者具备较好的嗓音条件和演唱技巧,要对云南的风土人情和云南彝族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气质有所了解,要对他们生活中歌与舞、唱山歌、对山歌有一定的领悟力,因为,这是他们传承至今的表情达意不可缺少的重要生活方式。

《跟着阿妹的山歌走》以此立意,刻画听山歌到追山歌、唱山歌的音画之美,借歌声描绘彝山的风光之美、风情之美、生活之美和心灵之美,继而讴歌改革开放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风貌、新情调。歌曲本身立意独到、构思巧妙、表述新颖,所以要求歌者伏案做一定的理论功课,这样才有较高的二度创作能力,否则就唱不出流畅、上口的山歌风格,更不能体现新民歌的个性和时代感,甚至将失去歌曲“心”与“新”的内涵。这首歌是以高亢嘹亮的拘腔音乐元素与作曲技法巧妙融合的作品,既有底蕴,又显时尚,旋律朗朗上口、优美动听,歌曲节奏布局合理,张弛有度,特别是中段五拍子的设计独具匠心,云南撒尼人“大三弦”节奏的引入,推动了歌曲的律动变化,不但打破常规,还增加了歌曲的“新”意,又不失彝族民歌特征。可以说,在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所流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我们“心”与“新”的合一,已经完全注入我们的感恩、追梦或情或爱的生命。

结语

云南歌会范文6

富丽堂皇、流金溢彩的宴会大厅,华丽古典奢华的服饰,曼妙多姿的歌舞,在这里,享美食,观歌舞,你就是千年前举金樽、慢品饮的达官贵人。这就是由云南世博吉鑫园,为食客倾情推出的吉鑫宴舞。

吉鑫宴舞是对“宫廷宴舞”的传承与发扬。宫廷宴舞,顾名思义就是“宴”与“舞”的结合,只有历代统治阶层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宫廷宴舞已经沉淀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与歌舞艺术的完美融合。

吉鑫宴舞,是千年云南歌舞艺术与千年中华筵席文化联姻,让食客可全方位体验饕餮美食和梦幻歌舞,味觉与视觉同时得到一次绝美至尊的享受。

品宴

当你在吉鑫园的宴会大厅坐下,精致的瓷器摆满面前,即将上演的就是一场刺激味觉、满足胃口的精致盛宴。吉鑫园的菜品,既保留了滇味的鲜嫩清香,酸辣适中的本色,又展示了云南诸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让每一道菜都讲述着一个个或感人至深或新奇有趣的“故事”。例如:“过桥米线”和“汽锅鸡”的传说,“鸡蛋串着卖”的典故,“麒麟宝剑肉”和“傣味包烧”的由来,不一而足。而采用带有彝家山野气息的“跳菜”方式来上菜,更令就餐宾客目不暇接,惊奇震撼。

在吉鑫园享用盛宴,以健康时尚的分餐制保证了品宴者的健康,而圆桌聚餐的形式又保留了中国人就餐喜庆欢快的氛围。

吉鑫园作为云南著名的餐饮企业,成功举办了99’世博会开幕国宴和2005GMS招待国宴,首开中国民企办国宴之先河。她继承了滇味大师解德坤之真传,秉承“以弘扬云南民族文化为宗旨,以振兴滇味为已任”的发展战略目标,二十年来努力发掘云南各民族美食资源与饮食习俗,继承传统,创新滇菜,并把民族文化元素注入到餐饮产业之中,从而开启了餐饮业的新空间。

赏舞

面对这一道道风格独特令人食指大动的美食,另一边却又缓缓拉开了美轮美奂的大幕,以南诏盛宴作为开场的盛大舞蹈正在徐徐展开她的娇颜。

云南歌会范文7

论文关键词:云南 文化产业 演艺业 优势 

 

近年来,伴随云南旅游业的扩大发展和持续升温,文化产业日益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其中旅游演艺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由此激发了旅游业与演艺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新兴旅游演艺市场的勃兴,已经成为云南文化产业中引人注目的新景观和新增长点。从产生初期到如今,不论是景区内的小型旅游表演还是大型的实景演出,其带来的效应和作用是独特且显著的。 

 

一、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云南拥有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其中,云南民族民间传下的舞蹈品种1095个、舞蹈套路6718个,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云南民族舞蹈都属中国之最。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云南省共有37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这两个名录。新公布的两项名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别,如传统音乐——姚安坝子腔等;传统戏剧——滇剧、佤族清戏等;传统舞蹈——傣族象脚鼓舞、彝族打歌等。此外,云南民族民间曲调歌谣更是丰富多彩,甚至连人们说话发音都是一种奇妙的乐音,正所谓“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云南映象》作为云南文化产业产品项目最具代表意义。著名白族舞蹈家杨丽萍用了一年多时间,深入云南,走村串寨,甄选了具有典型云南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舞蹈及音乐元素,用了15个月的时间精心排演,以独到的视角和想象力,倾力构架了一台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通过把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与现代艺术构思进行有机融合,集中展现了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不难看出,《云南映象》正是通过对当地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提炼才使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和民俗风情,同时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生命力。“原生态”是《云南映象》独有的特质,是区别于其他演艺产品的一大卖点,同时也是产品本身的魅力所在。“原生态歌舞集”的命名既体现了产品的文化内涵、艺术体征和风格,又能产生较大的市场吸引力。 

《云南映象》中70%以上的演员为土生土长的本土演员,包括了彝、白、哈尼、布朗、藏等少数民族,他们来自云南各地州的田间地头,保留着古朴的形象。这些“原住民”的质朴表演是其原生态性的重要体现。 

 

二、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及产业平台优势 

云南文化演艺产品的开发,一方面不能偏离传统,要保持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充分展示其古朴风格和丰富内涵;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时展,忽视大众的现代需求心理和审美要求。产品的编创既要保持原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又应体现现代大众的审美要求和心理需求,突出产品的娱乐性、体验性及赏析性的特点。通过灯光、舞美等先进舞台技术的运用营造出亦真亦幻的视觉效果,如在大型主题性旅游演艺产品中,可利用帕尼灯制作形成的立体舞台画面、布景灯营造各种各样的鲜活场景、升降移动舞台显现的动态场景等。这些科技手段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冲击力和感染力,使原始古朴的民间歌舞充满了时代感,迎合了现代市场需求。使观众无论在感官视听还是在心理体验上都获得了巨大的震撼,实现“注意力”与“体验”的完美结合,同时,通过此种特定的视觉效果和精神感受形成对云南的特殊印象。 

这种文化产业与市场需求的相互整合,形成了文化与旅游市场的双赢格局,为云南旅游经济带来了一片新的绿洲。目前,云南已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近年来,到云南的游客每年以500万人次的数量增加,2007年云南接待海外入境游客高达458.36万人次,全年接待国内游客高达8986.15万人次。

 

三、丰富的文化项目创新理念及内在品质优势 

云南文化产业项目不同于一般曲高和寡的艺术作品以及粗俗滥造的娱乐节目,始终坚持用创新的思想指导产品实现资源与市场的完美结合,形成了一部又一部既有传统美感又有现代感染力的后现代新结构作品。《云南映象》采取的是田间地头的原生态舞蹈跳法,但并非生搬硬套,一成不变。它将原创乡土经典和创新的舞台艺术经典整合重构,通过原汁原味的民间歌舞与经典的民族舞表演组合,构成了一种与一般民族文化截然不同的舞蹈艺术。改变了传统民间歌舞零散纷乱、粉饰造作的弊病,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和精神抚慰。同时,在舞美设计上也尝试了一种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抛弃传统的具象造型,通过灯光、舞台的转换来变换场景,给人以立体感和层次感,使舞台变得极为灵动。《云南映象》根据自身特点在实践中找到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契合点。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与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融合,为其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创新的理念更是体现在节目主创者的身上,正是具有创新意识的编创者不断为作品注入新的艺术元素和文化元素,才能使其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活力。 

 

云南歌会范文8

关键词:云南影视;历史;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0-0063-04

云南地理环境奇特,民族众多,多民族的交汇融合缔造了绚丽丰富的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从五六十年代开始,以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为叙事对象的影视作品开始大量出现,成为了中国电影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云南本土的影视创作更成为了宣传云南的一张名片。2003年7月,云南省委明确提出要用3年左右时间,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云南省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使云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整体进入全国前10位。[1]2003年9月专门组建了云南省影视创作指导小组,文化先导战略促进了云南影视业的发展,使云南的影视作品创作出现了又一个高潮。本文以2003年作为时间界限对云南影视发展阶段进行划分。

一、云南影视回眸

1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丰富、比重大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云南拍摄的50多部电影中,以少数民族为主题的影片就占了95%以上,主题丰富多彩,如建国十七年间拍摄的《山间铃响马帮来》、《五朵金花》、《阿诗玛》等;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这一时期拍摄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大约有24部,有《孔雀飞来阿佤山》、《孔雀公主》、《青春祭》、《相约在凤尾竹下》等;九十年代拍摄的《彩月和她的情人》、《云南故事》、《兰陵王》等。

此外,还有少部分电影只将云南设置为故事的发生地之一,而不是以少数民族为主题,如真实再现红军长征艰辛的《金沙水拍》,是对红军长征途经云南的历史描写;影视经典《西游记》、《孽债》、《棋王》等都只是借了云南的风光作为背景拍摄,或只是将云南设置成故事的发生地之一,主题并不是本土原创故事。

2不同历史阶段影视作品主题各异

电影并不是一门“孤岛”艺术,它总是要和时代背景相契合,或反映现实,或借古喻今。云南的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也不例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身上总是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1)新中国成立初期十七年间,所拍摄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由于统一中国、解放云南的需要,里面包含着较强的政治色彩和国家意识形态,如影片《山间铃响马帮来》、《芦笙恋歌》、《摩雅傣》、《景颇姑娘》、《勐垅沙》、《边寨烽火》等都遵循着这样一个模式: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正义而勇敢的各族群众与企图对新中国政权进行破坏与颠覆的敌人构成了一对互相对立的戏剧矛盾,最后以正义战胜邪恶,人民群众战胜凶恶的敌人,或者当地少数民族同胞通过的帮助打败欺压他们的邪恶势力,获得新生活结尾。[2]

(2)后期至八十年代末,这一时期经历了动荡,社会开始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确立后,全国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建设。这一时期的云南电影淡化了政治性的话语,主要是记录和展现云南的历史,如《从奴隶到将军》、《孔雀公主》、《四渡赤水》、《姑娘寨》等影片。另一主题则是用外来者或者说“闯入者”的视角看云南的某个少数民族,继而深受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并受其改变。如《青春祭》、《绿海情波》、《阿星,阿新》、《台湾情侣的奇遇》等。除此之外,这一时期也是出现较多少数民族题材儿童电影的时期,如《应声阿哥》、《红象》、《神奇的剑塔》、《走进象群》等。

(3)九十年代,好莱坞大片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本土电影也在慢慢崛起,云南的影视创作受到冲击,进入了发展的低谷期。主题较之前两个时期创新不足,主要有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葫芦信》、《兰陵王》等;讲述云南人民抵御侵略的《国际大营救》、《抗暴生死情》等;讲述经济发展对云南当地少数民族造成冲击的《梦断南洋》等。

3.影视作品主角以女性为主

云南的电影中主角基本上都是以女性为主,女性在影片中成为了承担多重意义的表象。如《摩雅傣》、《景颇姑娘》讲述的就是一个在旧社会被欺凌、迫害的女性,最后在党的帮助下走向了新生。在这里女主人公成为一种民族新生的象征物,个人命运又直接象征了少数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命运,他们受尽奴役,在新中国获得新生;《芦笙恋歌》、《边寨烽火》、《勐垅沙》等影片中的女性角色则是既勇敢又泼辣,带领本民族兄弟与共产党一起赶走欺压人民的山官、地主与的残余势力;《五朵金花》中的五位女性角色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参与者;《青春祭》、《洱海情波》中的女性是外来的“闯入者”,最后受到了当地人们的感染,融入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与之相对照,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的男性形象便成了较为次要和无力的角色,他们甚至在一些原则问题上犯错误,但就是这些地方,才是促使影片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立体多面的重要因素。[3]

4.影视作品总体上影响力广泛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山间铃响马帮来》、《摩雅傣》、《五朵金花》、《阿诗玛》等一批云南民族题材的影片的放映,使云南走向了全国,走向了全世界,随着这些影片的出现和片中歌曲的传唱,使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地成为旅游热点。目前,每年到云南旅游的中外游客达1000多万人次。这些作品也使云南的民族文化得以四处传扬,引起了外界对云南这块神奇土地的关注。除外界对这些影片的喜爱外,最重要的一点则是这些影片也受到了云南本土观众,特别是少数民族观众的喜爱,并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他们重新构造自身文化的一部分重要内容。例如,白族人民非常喜欢真实地反映自己民族风貌的影片《五朵金花》,并掀起了向金花学习的运动,直到今天还会将白族姑娘称为“金花”。景颇族至今在结婚的时候,还要特意放映《景颇姑娘》招待客人。[4]

5.重视影视作品音乐歌曲

云南早期拍摄的电影往往是在人们听到了一首首独特而优美的歌曲时,就想到了是哪部片子。许多优美动人的主题歌和插曲都流传至今,成为区别十七年其他种类电影的突出特征。比如《山间铃响马帮来》中的“秋收对唱”、《芦笙恋歌》中的“婚誓”以及《五朵金花》中的“蝴蝶泉边”等歌曲,独特的民族风味、委婉动人的旋律使它们获得了极强的生命力,歌曲结合影片本身来展现意义,让人们至今难忘,有的还被年轻一代的歌手制作成摇滚版,在不熟悉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中广为流传。有的配合着情节的双层结构,第一节抒情,第二节表意。比如《山间铃响马帮来》中的同名主题歌,先是唱“清清河水流不完,鲜花开满山,重重青山望不断啊!马帮行路难”。接着就是“的马帮为谁来?为我们边疆人们有吃又有穿哪。”同样的在“秋收对唱”中也是这样,第一段是哈尼族小伙子和苗族的姑娘们类似情歌的对答,第二段就抒发了和给边疆地区的人们带来了幸福。歌曲和电影情节的发展、主题的揭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或者是歌词吸收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而显得感情激烈、真挚而富有深情。[1]如《阿诗玛》中的插曲“马铃儿响来玉鸟唱”中的歌词:“蜜蜂儿不落刺蓬棵,蜜蜂落在鲜花上。笛子吹来口弦响,我织布来你放羊。哥哥哟像顶帽子,盖在哟妹妹头上;妹妹哟像朵菌子,长在哟哥哥的大树旁”。在这些影片中,音乐歌曲不仅展示了各民族的民族风情,还成为了影片叙事的一种手段,将影片的主题烘托得淋漓尽致。

二、云南影视现状

1云南本土影视作品拍摄少,外来片或借景拍摄较多

云南由于其地理风貌独特,风景奇异,有着“天然摄影棚”的美誉,得天独厚的影视资源每年吸引了70多个剧组到云南拍摄,催生出了《无极》、《神话》等一批大片,并且还吸引了好莱坞的多批考察者,其中有3部大片外景地选在了云南。这些影视作品只是将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了云南,或是在云南选取某处景色作为影片的背景。相比较,云南本土出品的影视作品却比较少。

2.“外来导演+外来演员”模式为主

近年来,云南本土拍摄的影视作品由于受到商业片的冲击,讲求名人效应,讲求以最短的时间创造出最大的商业价值,在作品拍摄时,导演是外来的,主角也不是找当地少数民族,而是用高价请国内的知名演员。如电影《花腰新娘》的导演章家瑞是四川成都人,主演张静初和印小天都是当时刚出道不久小有名气的青春偶像演员。电视剧《天和局》的导演于荣光是北京人,主演有刘烨、孙俪、归亚蕾、赵文瑄等。不久前在央视上映的《木府风云》导演仍然是于荣光,主演则有韩国青春偶像秋瓷炫、朱晓渔、潘虹、吕良伟于娜等。这些演员虽然为影视作品赢得了不少观众的眼球,但却使云南本土文化带上了稍许异域色彩。

3电影创作减少,电视剧创作增多

自2003年开始,云南省每年自己生产的电影数量在减少,电视剧创作日益走向繁荣,每年的产量达13~15部,共计400~500集;2004年的产量在全国排名第9位,于北京、广东、上海、四川、辽宁、江苏等省份之后。继《中国刑警——九月风暴》、《烟海沉浮》、《商贾将军》、《滇西往事》等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聂耳》、《翡翠王》、《长河东流》等多部电视剧即将在中央电视台播出,《钱王》、《大马帮》、《天和局》等云南题材的电视剧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5]

4 云南影视产业化进程加快

2005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设立了“中国云南影视产业实验区”,云南省成立了实验区工作领导组合实验区管委会,对全省16个州、市的影视资源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并形成影视资源调查报告。同时将我省现有的46家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及8个影视拍摄基地全部纳入实验区管理,在政策优惠、项目运作、投融资担保、审查审批、发行交易等方面提供咨询和服务。并根据各地不同的影视资源特色,对申报建立影视基地的州市进行可行性论证后,授予特色基地称号;通过积极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和条件,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影视企业到云南创业发展。[6]

近年来,我省已基本建成中国云南影视产业实验区昆明基地、滇西纪录片基地、丽江影视拍摄基地、临沧佤文化影视创作拍摄基地、香格里拉影视拍摄基地5个特色基地,及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等8个影视拍摄基地,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剧组到云南拍摄,也激励了本地影视制作公司创作更多更好的云南本土影视作品。

三、云南影视发展瓶颈

1云南本土和云南题材影视作品少,缺乏经典作品和影响力广的作品

2003年以来,虽然云南大力发展本土影视作品,其创作也呈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一批获国际奖项的影片,但每年生产的影片仅4~6部,电视剧13~15部,放到国内的市场上,这样的数量并不多。虽然《花腰新娘》、《婼玛的十七岁》等影片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但在国内观众却并不十分熟悉,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每年拍摄的影视作品,真正上映的少之又少,更不用说经典作品和影响力广的影视作品,相比较新中国初期的部部经典来看,当前创作的影视作品既缺少对本土观众的吸引力,也缺少对省外观众的吸引力。

2对云南的重大题材挖掘不足

从当前影视作品创作的主题来看,电影更多是以爱情为主,电视剧则开始倾向于对云南重大历史题材的拍摄,如马帮、飞虎队、滇西抗战。但这样的挖掘力度远远不够。云南民族众多,更由于其历史渊源的差异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而保留下许多不同的宗教,如纳西族的东巴教等,云南浓郁的宗教题材资源等待着影视剧作者的开发和呈现。[7]云南还是丰饶的叙事长诗的王国,其数量惊人,仅傣族据说就有500多部,其他还有彝族、哈尼族、纳西族、白族、景颇族、傈僳族等民族,叙事长诗蕴藏也很丰富。对叙事长诗的改编、拍摄,不仅能贴近少数民族本身,又能反映少数民族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民族精神。除此之外,在云南百年来的历史上也有着一个个活鲜鲜的人物,与多姿多彩的历史故事,如清朝云南第一个状元袁嘉谷、云南辛亥革命的先驱李根源、云南白药的创始人曲焕章,中国民族资本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个碧石铁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滇缅公路、乔乡的故事和顺等等,这些都是可供拍摄的题材,不是只有鲜亮的服饰、优美的风光才能宣传云南,这些文化、历史仍然可以作为宣传云南的手段,让人们看到云南的另一面,且这种宣传更能在全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心中扎根。

3缺乏本土影视人才,尤其是少数民族人才

思想观念局限、认识差距、资源散乱、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云南影视业的发展。但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及影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奋斗下,云南影视业在总结、探索中不断地发展创新,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相信云南影视将会赢来又一个辉煌。

[参考文献][1]张婷婷.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模式分析[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8.

[2]李二仕.作为艺术探索的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J].当代电影,1999,(09)

[3]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发展轨迹[EB/OL].http://,2012-08-29.

[4]饶曙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念·策略·战略[J].当代文坛,2011,(03).

[5]李开义,黄华.我省影视产业快速发展[N].云南日报,2007-08-05.

[6]黄华.影视产业蓬勃发展[N].云南日报,2007-10-06.

云南歌会范文9

这些女孩子来自遥远神秘的云南高原,她们来自蓝天白云之下的小城,她们在路过的山林之中、高山大河、峡谷之巅歌唱、听风,领悟音乐和生活,在热情丰沛的土壤上,带着父辈纯净的情怀,怀揣最现代的音乐梦想启程。她们天然地快乐,天然地歌唱,每一次出现,都会展现一个独一无二的血统和标签:云南制造。

曹方:版纳来的清新才女

代表专辑:《遇见我》(2006年)、《哼一首歌 等日落》(2009年)

在内地独立音乐异军突起这几年,“80后”云南女生曹方是不容带过的一笔,清淡干净的嗓音,如同她本人一样简单素净,却耐看耐听,同时以词曲作者、制作人身份,在独立唱片界形成专辑独一无二的地位,《黑色香水》、《遇见我》、《哼一首歌 等日落》等,每一张专辑都预示这个女生淡泊自省的进步和尝试,在安静歌唱,却引得无数人的共鸣。来自西双版纳的曹方,在西南民族大学上学时,就展现出她的音乐才能,后来被音乐人小柯发现后,顺利进入了歌坛。成名后,曹方从未忘记养育她的这片云南高原,2010年春天云南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曹方以一首美丽的《南澜掌》书写云南,作为公益歌曲召集歌迷关注云南,获得意想不到的反响。这个女孩的魅力,如同《哼一首歌 等日落》专辑文案所言:穿越两千五百公里,从西双版纳到北京,有一个女孩在这里寻找自己的梦想。她轻盈地漫步而来,好像带来新鲜的氧气,显得那样干净而难得。

朱婧:普洱傣家俏丽女孩

代表专辑:《天空的边际》(2009年)

傣族名叫月罕赞的普洱女孩朱婧,15岁时候,就被著名音乐人左小祖咒和朱芳琼发现,并为她写下一首优美的《香格里拉》,舒展绚丽,极具层次感的天籁之声,写意辽远的意象,打动了很多人。童心萌动唱歌是她的童话语言,前奏一过,像一只小鹿一样在音符里跳跃,如果有忧伤,那也风清云淡了,如果有迷茫,那也被不经世事的孩子气驱赶,你,我,他,大家都在梦一样的音乐田野上撒野。这是有色彩的歌声。

要把音乐唱出色彩,要让听者从音乐中听出色彩。朱婧的声音像风一样抚摸耳朵,清澄到一眼见底,却总有娓娓而来的起伏,清晰得似乎耳边萦绕,真要循声张望,却只见落地窗下遗漏的阳光。可以走神,可以思考,可以闭目养神。

罗永娟:佤山精灵在歌唱

代表作专辑:《封杀我的爱》(2008年)

“云南、临沧、佤族”这些词汇是自2006年夺得中央电视台“梦想中国”女子组冠军、混合赛四强后,罗永娟在北京、昆明等地接受各路媒体采访时被问到最多的词汇。回答这些问题,她都是直爽的佤族性格。她经常笑着说:这还要问吗,我这身太阳色的肌肤就是云南佤山的最好证明啊。生长在北回归线附近的云南临沧,像所有佤族同胞一样,罗永娟天生就拥有佤族的肤色,明亮的大眼睛,清亮的嗓音,豪爽大气的性格。在第一张专辑《封杀我的爱》里,罗永娟把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玩了个遍。最让耳目一新的是,极具佤族民歌风情的《加林赛部落》,摇滚混搭嘻哈的强劲演绎,从一个个和声道再到每一次穿透力极强的高音,让听者如沐春风。

云南歌会范文10

《小河淌水》是中国民歌的峰巅之作,被誉为“东方小夜曲”而享誉世界。它以无比优美的旋律、荡气回肠的充满了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内涵、情景交融无限深邃的诗的意境,赢得了各国人民的喜爱,常唱不衰。它曾先后被国内外的音乐人士改编成通俗唱法、美声唱法、合唱曲、小提琴协奏曲、话剧、花灯剧、芭蕾舞剧、民间舞蹈等艺术形式演出。这样一首世界公认的经典名曲的产生当然决不会是偶然的。你知道《小河淌水》的源头在哪里吗?你知道《小河淌水》是如何产生的、它的版权人是谁吗?你知道《小河淌水》是怎样走向世界的吗?……

《小河淌水》的那条小河,就是云南省弥渡县密祉乡的亚溪河。为什么世界经典名曲的“小河”源头会在这里呢?

任何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土壤。同样的,任何民歌的产生,也需要有适合这种民歌产生的环境。弥渡县是全国著名的“音乐之乡”、“山歌之乡”,俗话说:“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能歌善舞的弥渡各族人民把这里营造成了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花灯艺术之乡”,它的《弥渡山歌》、《绣荷包》,唱遍祖国大地;花灯歌舞《十大姐》,荣获国际金奖。而密祉,便是这“中国花灯艺术之乡”中的“花灯之都”:密祉乡村村有灯班,班班有绝活,家家唱花灯,人人敬灯神。全乡人口16000多人,参与唱花灯歌舞的就达14000多人。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是密祉传统的元宵花灯盛会,是目前国内仅存的最大规模、全民参与、自发组织的原生态民间歌舞的狂欢节日。而乡政府的所在地文盛街,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历史上昆明通往缅甸、印度的交通咽喉。在民国以前,云南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马帮,当年南来北往的马帮云集于此,带来了不同类型的山歌、民歌在这里交汇、交融,于是,密祉和文盛街,也就成为了滇西最有特色的马帮歌谣的集散地。在密祉这片山歌、民歌的海洋里孕育出《小河淌水》这样的世界经典名曲,便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历史上,云南流行着一种“穷走夷方”的社会传统。所谓“夷方”,则泛指现今的印度、东南亚国家和边境一带。“走夷方”可以掘金挖玉,可以经商发财,可以赶马帮谋生,可以施展抱负实现男人的梦想,过去云南的很多富人都是通过“走夷方”而致富的。所以,尽管“走夷方”之路充满了艰险,布满了陷阱,但总是有那么一些人向往,总是有那么一些人踏上了这条人生之路。于是,马帮的铃声也就永远响彻在茶马古道上,马帮的歌谣也就永远飘荡在深山之间。

远走“夷方”的男人,自然怀乡恋土,日夜思念着家乡和家乡的妻子、情人;而留在家乡的妻子和情人,也同样日夜思念着远走“夷方”的亲人。这种两地相思就构成了马帮歌谣的主旋律。马帮歌谣就像一个完整的故事,它主要由“留郎―送郎―等郎―思郎―盼郎”等内容构成,就像是一条生命的小河,有明快的节奏,有生动的情节,有没有结局的结局:历史上流传于密祉一带的《月亮出来亮汪汪》、《放羊调》、《赶马调》、《送郎调》、《过山调》、《阳雀调》、《大风刮来树头歪》……这些民歌就是马帮歌谣的代表作,它们的曲调与《小河淌水》的音乐旋律极为相近、相似;而《月亮出来亮汪汪》,不但曲调与其相似,歌词也几近相同。

相传在200年前,密祉小卷山下有一位特别喜欢唱山歌的姑娘,碰上了一个也是特别喜欢唱山歌的随马帮“走夷方”的小伙子。二人在月夜的小河边对唱了一夜的歌,由此产生热恋。于是,二人对天庄重发誓:阿哥在“走夷方”归来后的某月某日的月圆之时,要来老地方与姑娘相会,并向她的父母正式提亲以结百年之好。结果那位信誓旦旦远走“夷方”的阿哥却永远也没有回来!姑娘在月圆之夜等待情郎总是一次次的失望之余,对着圆月把自己热切的期待、无限的深情、万般的无奈、满腔的悲凉都注入在自己的歌声里渲泄,唱出了《月亮出来亮汪汪》这首马帮歌谣中的绝响:“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而这首荡气回肠的民歌,便是《小河淌水》最直接的生活来源,它植根于生活和历史的深处,才会发出人生最美的心声。

密祉那条潺潺流淌、充满诗情画意的小河,发源于密祉西北太极山顶的桂花箐口,桂花箐口两旁是一望无际的天然原始森林,而箐底、箐边却长满了桂花树,其中有一株被称为“树王”的古银桂树,已有1700多年的树龄,要4个人才能合抱,它虽然历经了千年的沧桑和风雨但却生机盎然。在“树王”之旁,有一股水桶般粗的泉水从山腹中喷涌而出,名为桂花泉。泉边立有一石碑,上有《小河淌水》的收集整理改编者尹宜公手书的“小河淌水源头”6个大字。这幽谷山泉,一现身就如孩子般唱着、跳着,一路欢歌,在箐中流淌一段后,却突然钻入岩洞消失了身影,只留下银铃般的笑语;有时又在芳草间重现倩影,沉静地流淌着,大有遗世独立,飘渺若仙的气概;有时又突发虎虎生机,于石峡漱玉,松间鸣琴……这桂花泉唱出的生命之歌,可谓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着实令人为之陶醉。当年的尹宜公曾去过桂花泉,也许就是桂花泉引发了他的灵感,成就了《小河淌水》的那份悠扬与深情。

桂花泉就这样一路欢歌着,吸吮着沿途森林的乳汁,汇合了沿途的大小溪涧,不断成长壮大,流入密祉坝后就称为亚溪河――也就是《小河淌水》中所歌唱的“小河”。如今,文盛街已成为一个旅游小镇,亚溪河也成为了一个景点,来此旅游的游客,必定到河边或徘徊、或伫望,心中总会升起《小河淌水》这首永恒的旋律。

《小河淌水》的产生,既源于肥沃的民歌土壤,也源于整理改编者的爱情和音乐激情,当然,也离不开其人的文化素质和音乐修养。前二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下的特定时刻,便神奇地产生了这首后来成为世界经典的名曲。

《小河淌水》的收集整理改编者、版权人尹宜公(1923――2005),1923年出生于云南省弥渡县密祉乡文盛街的一个诗书之家,父亲当过中学音乐教师,而密祉又是“花灯之乡”和南来北往的马帮歌谣的集散地,他从小就生活在这种有音乐气息的家庭里,生活在民歌的海洋这种社会大环境之中。他少年时代常到太极顶山脚下的桂花箐口一带游玩,这里平时有彝族人民在放牧,更有牧人缠绵悱恻的情歌在飘荡,而且太极顶每年正月初三至初七都要举行朝山盛会,附近南华、南涧、巍山,祥云和弥渡的各族人民,都要穿上民族的节日盛装来朝山,那时更是民歌此起彼伏,日夜不断。所以,这种长期的环境熏陶,使尹宜公从小就具备了很好的音乐修养,当地许多优美的民歌,他随口就可以哼唱得出来。

1944年,尹宜公在云南大学读书时就秘密加入了中共地下党,他与同学罗静都是中共领导的云南大学“南风合唱团”的成员,并分别担任一、三声部的声部长。他们的感情因长期的接触和革命奋斗目标的一致而升温,只是期待着某种契机的出现,两颗心灵便会撞击出爱情的火花。

1947年初春的一个月夜,尹宜公在校内散步,月色溶溶,晚风习习,突然传来了合唱团的华明邦用“啊――”的长音在反复咏唱,反复的咏唱中又有许多变化。这优美的旋律,很像家乡曾深深打动过他的《月亮出来亮汪汪》和《牧羊调》,这使他突然产生了一种深沉的激情,这是对爱情一往情深的思念,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对追求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的痛苦呼喊。在这种激情的冲动下,他回房立即根据平时他最喜欢的上述两首家乡的民歌,飞快地整理改编了曲谱和歌词,把原来女声独唱的歌词改为两段男女对唱的歌词,取名为《月亮出来亮汪汪》,当晚就送给合唱团的指挥江鹜去看。江鹜哼唱了两遍后觉得这首歌曲实在是太美了,并建议他把歌名改为《小河淌水》更美、更好。于是,《小河淌水》这首日后成为世界经典的名曲,就这样神奇而又浪漫地诞生了!尹宜公用自己的笔名“赵华”,把它刊登在“南风合唱团”办的音乐刊物《教学唱》的民歌专辑上。

《教学唱》民歌专辑印出后,《小河淌水》首先便在“南风合唱团”内唱开了,大家都很喜欢。一次在排练休息时,大家一定要尹宜公唱《小河淌水》,他说这是男女对唱,他一个人不好唱,于是大家又公推罗静与其对唱。唱自己写的歌曲自然特别有感情,尹宜公以他特有的音色和深情唱出了对情人深深的思恋,他跌宕起伏的激情也深深感染继而震撼了罗静,当她也饱含激情地和他对唱完最后一句:“你可听见阿妹叫阿郎”后,在大家的掌声中,便红着脸激动地跑出了排练室……

从此,《小河淌水》便在他们的心里生了根,成为了他们爱情的催化剂。也是在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尹宜公约罗静到学校旁的翠湖公园散步,他们谈工作、谈生活、谈理想。最后,尹宜公拉着罗静的手激动地说:“我想送你一样东西,不知你喜不喜欢?”罗静激动地问他:“是什么?”尹宜公说:“是《小河淌水》,是作《小河淌水》时的那颗心。在写《小河淌水》时,我感到一种思恋的激情,是对你的爱恋的激情……”罗静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任他握着自己的手,依偎着他朝前走,朝前走……从此,他们就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相伴终生。

1949年,中共党组织派尹宜公回故乡弥渡开展工作,建立党组织并由他担任党支部书记。在尹宜公的领导下,当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运、兵运工作,建立了人民武装,于建国前人民武装就解放了弥渡,在县城成立了“弥渡县人民政务委员会”。解放大军进入云南后,尹宜公被调往滇南思茅,担任思茅地委宣传部长。

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云南开展了一场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许多地下党出身的当地人都被戴上了“地方民族主义分子”的帽子而被撤销了一切职务,尹宜公也未能幸免,同样被打入“另册”。“文革”中更是备受坎坷、折磨。

粉碎“四人帮”后,国家走上了坦途,尹宜公被调至省城昆明,先后任《民族工作》杂志主编、云南民族出版社总编辑、《云南民族工作40年》编委、副主编,直至离休。

离休后,他手书了两句诗挂在家中客厅:此生如小河淌水,一世归大江奔流。这精炼的短句高度概括了他对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平凡而又不凡的一生。

这些年来,省内外的记者不时来家采访尹宜公,每次当他向记者讲述当年写《小河淌水》的情景时,讲着、讲着便不由唱起家乡的民歌《月亮出来亮汪汪》来,他动情地告诉记者:“《小河淌水》不是一般的歌,它是我和老伴心中的歌,《小河淌水》是我们爱情的结晶……”

2002年5月,尹宜公曾病危住院,罗静也因担心丈夫的病情过度焦虑而同时住院,他们便共同商议要写一首《〈小河淌水〉放歌》来概括他们半个多世纪共同生活的这一生。待病情稍稳定后,尹宜公、罗静共同琢磨,完成了这一心愿。诗曰:“革命波涛育深情,相濡以沫迎八旬。廿年坎坷多磨砺,历经风雨情更深。喜迎中华春又临,《小河淌水》唱不尽。流归大江,高歌汇入中华春。”这首小诗,可谓是他们可歌可泣的爱情、坎坷难忘的一生经历以及坦荡磊落的内心世界的最真实的写照。

尹宜公收集整理改编的《小河淌水》,首先是在云南省内广为传唱。解放后,1953年全国文艺汇演,云南的女高音歌唱家黄虹演唱了《小河淌水》,一炮打响!随后,她即参加中央访问团出访罗马尼亚、波兰、东德……等东欧国家,她美妙的歌声和《小河淌水》征服了这些国家的观众,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从此,《小河淌水》奠定了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它是中国艺术走向世界的一张金色名片。

1954年、1959年,中央两次组团访问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1955年、1957年、1960年3次组团出访缅甸联邦;同时,还先后组团出访了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苏联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黄虹每次都随团出访,她以美妙歌喉诠释的《小河淌水》,传达了中国人民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的友好感情,博得了他们的热烈喝彩。

1995年至2000年,中国民族广播乐团曾三赴维也纳,在这世界音乐之都的著名金色大厅,在乐迷们认为欣赏音乐最为美妙和谐的时刻(当地时间上午11时)进行演出,《小河淌水》被演奏了两次:范玮卿的古筝独奏和民族广播乐团的乐队合奏,两次演出都获得成功。

2000年春节期间,首届华澳音乐节在墨尔本歌剧厅举行,中国爱乐男声合唱的我国著名民歌《小河淌水》、《达板城的姑娘》等,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欢呼。

管弦乐曲《炎黄风情》是鲍元恺《中国风》系列的首篇,包括有《小河淌水》等24首中国民歌管弦乐曲,从1991年首演以来,先后在国内和欧洲、美洲、大洋洲的30多座中外名城演出了共400多场,影响广泛、深远,所到之处都获得了广泛赞誉。

2004年1月7日,奥地利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了中国新春音乐会。音乐指挥是彭家鹏,演奏者是奥地利国家音乐交响乐团,演出的节目是包括《小河淌水》在内的《炎黄风情》、《万马奔腾》等,演出获得巨大成功,所有演出节目都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2004年中国文化节在莫斯科开幕,开幕式上中国云南艺术团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演唱的《小河淌水》、《夜莺》,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2004至2008年,《小河淌水》多次亮相央视的国际频道(还有国内频道),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精采推出了《小河淌水》的演出,所有这些对外宣传报道都大大推进了《小河淌水》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

云南中威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邵筱萍深深眷念着《小河淌水》,一直希望把云南民族文化中的这一奇葩再进一步精雕细琢,作为沟通云南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桥梁。她曾多次去弥渡收集过有关《小河淌水》的故事、传说。尔后,邵筱萍决定将《小河淌水》作为一个文化品牌,把它改编为小提琴协奏曲,推向世界。她把自己的这一设想向上海著名音乐指挥家曹鹏请教,得到了肯定和赞赏,曹鹏向她推荐了世界著名的俄罗斯华裔作曲家、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团长左贞观。

左贞观对《小河淌水》也一直情有独钟,认为它是最有中国韵味的音乐精品之一。邵筱萍的邀请可谓正中下怀,他不仅愉快地接受了邀请,而且还由他出面向莫斯科市政府申述情况,要求市政府出面向中国云南省弥渡县发出邀请,派出文化使者到莫斯科进行文化交流。弥渡县委宣传部派出了李永香等4人于2005年5月1日抵莫斯科,在1周的时间里,左贞观和他们多次长谈,请他们谈《小河淌水》的音乐背景,弥渡的山歌、民歌以及历史传说和故事等,还不时让李永香当场演唱弥渡的山歌、民歌并录音反复仔细聆听,还写出音乐小样在钢琴上反复弹奏给李永香他们听,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后来他谱成的《小河淌水》小提琴协奏曲除了以《小河淌水》为主旋律外,还大量运用了弥渡山歌、民歌的元素,如:《绣荷包》、《放羊调》、《赶马调》、弥渡彝族英雄史诗《黑七腊白》等)。而且,左贞观还于2005年10月26日亲自来到弥渡采风,聆听了当地有“歌王”之称的、年已60多岁的彝族民间歌手李彩凤演唱的许多当地的山歌、民歌,并当场录了音,他激动地说:“我走过世界上许多地方,但像李大妈(李彩凤)唱出的这样动听的民歌还是第一次听到。”

2005年12月30日,左贞观携带着已完成的《小河淌水》小提琴协奏曲,率领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来到云南,在昆明举行了“聆听云南”2006昆明经典音乐会。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集中了全俄最优秀的音乐家,大部分成员是国际或全俄罗斯音乐比赛中的获奖者。10多年来,乐团足迹遍及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日本、加拿大等几十个国家,也来过中国北京、上海、香港,他们演奏的都是世界和俄国的经典作品,获得极高的评价而享誉世界。首演现场感人至深:台上台下一片欢腾,掌声、欢呼声不绝,演奏者和观众都很激动,5000多名观众自动起立向演奏者致意,美好的音乐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是如此巨大,致使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还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久久不愿离去。音乐会在昆明连演3场,在曲靖演出1场,场场盛况空前,好评如潮。

2006年1月5日晚,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论坛专场音乐会《聆听云南》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坛举行,《小河淌水》小提琴协奏曲又被带到首都演出,同样取得巨大成功。《聆听云南》的忠实听众伍刚写了一首优美的诗《一汪皓月悬高天,一汪清流淌心央》在网上发表,抒发了他的感受:“一汪皓月悬在高高的天上/照拂着莽莽苍苍的幽幽山岗/照遍了小溪雀跃的嶙峋峻岸/照亮了阿妹思念阿哥的寂寥的心堂//一汪清流来自那高高的山巅上/泉眼汩汩又悠长就像阿妹的衷肠/牵挂阿哥的心呀飞向遥远的深山/沿朔山下小河一直淌到阿哥的心央。”

2006年初春,当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的序幕展开之际,《小河淌水》小提琴协奏曲在俄罗斯大剧院隆重上演,让聆听音乐会演出的俄罗斯观众大开了眼界,《小河淌水》震撼了俄罗斯。这次演出后,左贞观表示,除在俄罗斯其他城市演出外,他们将在享誉世界的音乐之都奥地利的维也纳举办《小河淌水》音乐会等专题演唱系列活动,让《小河淌水》走向世界。

《小河淌水》小提琴协奏曲成功演出后,邵筱萍又产生了另一个想法:《小河淌水》过去曾被云南的本土艺术家改编为花灯剧演出过,现又被左贞观成功地改编为小提琴协奏曲演出,为什么不可以再把它改编为芭蕾舞剧呢?于是,邵筱萍把这一设想对左贞观讲了,左认为“可以一试”。在北京的演出结束后,邵筱萍便带上青年剧作家李华到梅里雪山采风。回到昆明后又几易其稿后才把故事大纲传到莫斯科,很快就得到左贞观的回电:“我很喜欢。”于是邵筱萍便着手将小提琴协奏曲改编为适合芭蕾舞剧表演的交响乐。2006年4月,邵筱萍再次奔赴莫斯科,与俄罗斯国家芭蕾舞剧团签定了演出合同。12月,云南原创芭蕾舞剧《小河淌水》分别在北京、上海、昆明演出,大获成功。

云南歌会范文11

2011年,一曲来自苍山洱海畔的歌声飘荡在意大利的上空,醉了罗马、醉了佛罗伦萨、醉了米兰。

11月30日至12月8日。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米兰等城市上空飘起这首名为《唱歌唱到心相合》的歌声,中国驻意大利使馆首席参赞、罗马大学副校长等各界人士3000多人观看了演出,《欧洲侨报》专访了“金花组合”,中国驻米兰领事喜不自禁地握着大理学院艺术学院院长赵全胜教授的手说:“金花们的歌声非常美丽动听,你创作的音乐把我已带回了中华大地。”

这次参加意大利的“中国文化年”活动中。由中国教育部主办的“2011年中意青少年艺术联欢节”是其中的一项。由赵全胜教授创作并改编的《唱歌唱到心相合》、《小河淌水》、《踩着云》等节目入选,赴意大利参加交流演出活动。

穿着草鞋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这不是传说。这是真实的足迹。

赵全胜真的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创作的歌曲会在诞生了《神曲》的意大利唱响。

这个昔日黑漓江畔的放牛娃哼着白族调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凭着自己的天赋,凭着对音乐的热爱。他一路顺着这条发源于老君山的小河走到大理、走到昆明、走到欧洲,闯出一番新天地。

1967年5月,赵全胜出生在剑川县沙溪灯塔村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缺衣少食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之一,赵全胜家的情况更是捉襟见肘。赵全胜耕读的日子是快乐的。那时的农村小学,也没有排名次、比平均分,老师们认为,学文化、学知识的同时,让孩子们唱唱歌、打打球、学学画,是很好的教育方式。放学后,赵全胜也和小朋友们一起打猪草、放牛马,这个时候,总会听到旷野中传来的调子,西山曲、东山调、花上花、翠茵茵,各种调子就像旷野中拂过的一缕缕清风,沁入他的肺腑。

就这样,赵全胜爱上了唱歌,学校里唱,田间地头唱、骑在马上唱、爬到山坡上唱,长辈们也鼓励他:“阿胜,唱一个我们听听”,于是他就亮开嫩生生的嗓子,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穿林海,过雪原,气冲霄汉……”或是“白月亮、白姐姐,真心话儿说给你,小妹妹,我想和你成双配,又怕你不应。不开口来心不依,开口又怕得罪你,答不答应在于你,何必害羞呢?”把人们逗得哈哈大笑。到了初中后,学校里虽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但也有一些老师有些艺术才情。也会吹拉弹唱。也有意识地培养赵全胜向声乐方向发展。那个时候,很难得的是学校里还能找到李双江、蒋大为的音乐磁带,还有双卡录音机,更为难得的是居然还有帕瓦罗蒂、多明戈等世界顶尖级歌唱家的唱片。赵全胜就这样,跟着录音机、唱片机开始了似乎有些专业的训练,还记得他第一次登上剑川沙溪寺登街的古戏台上,亮开嗓子,唱的是《再见吧,妈妈》,唱完后,校长拉着他的手说:“你把我的眼泪都唱出来了。”他第二次登上古戏台,又打开清亮的歌喉,唱了一曲那个时候最热门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可谓艺惊四座。老师们都说,赵全胜,你一定要读艺术院校,不然可惜了。几十年过去了,2010年,当他带着大理学院艺术学院的教师到沙溪举办首届沙溪镇艺术节时,他第三次登上寺登街的古戏台,不由得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1984年4月,在老师们的鼓励下,连州府下关都没去过的赵全胜穿着草鞋,徒步几十公里,到洱源考点参加大理师范艺师班的招生考试,并且以全州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大理师范艺师班,成了剑川三中第一个考起中专的学生。

三年师范生活,对赵全胜的锻炼是多方面的。那个时候的艺师,培养的是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美术教师,说到底就是培养“万金油”,吹拉弹唱、写写画画都要学,还要有良好的劳动观点。1987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正在洱源县牛街实习的赵全胜突然接到学校里打来的电话。让他回去参加云南艺术学院的招生考试,这对赵全胜来说是个意外的惊喜。原本作好了回去当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的他现在面临着更好的选择。可是,这也是两难的事啊!

坐在从牛街到下关的班线车上,赵全胜思绪万千。他索性打开车窗,让旷野中的风拂过他清瘦的脸庞。后来他哑然失笑了,考得上考不上还不一定呢,管他呢,先考吧,试试再说。

回到学校的他还没有准考证的照片,赵全胜着急上火地借了一辆自行车。匆匆忙忙向玉洱相馆驶去,哪知一不小心,跌了一个嘴啃泥,把门牙跌落了一颗。找到附近的一家诊所,医生说,你满嘴是血,牙床带伤,怎么安呢?十五天以后再说吧!

赵全胜一把抓住医生说。不行。我明天就要声乐考试了,没门牙唱不了。求您了,您一定要给我安一颗门牙,哪怕只消把明天的考试应付了就行。医生无奈,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第二天,他纯净清亮的嗓音立刻得到了肯定。考官们很喜欢眼前这个黝黑清瘦的农家娃,他在大理师范艺师班四个推荐参加考试的学生中脱颖而出,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地考上了云南艺术学院。

赵全胜极其珍惜这次读云南艺术学院的机会。对于他而言,能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继续学习他热爱的声乐,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赵全胜知道母亲和哥哥姐姐们的不易,所以入学之后就把时间全部用于刻苦学习。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组织的各种演出活动。一到假期,他就到全国各地采风,参加各种公益演出,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水平。专科读完后,他又顺利升上本科班学习。

毕业在即,将何去何从,赵全胜也面临着抉择。当时有一个部队文工团看上了他,还有家乡的大理师专(大理学院前身)也诚邀他回去,考虑到家庭困难,需要照顾,他最终选择了回到大理师专,从此潜心教学、甘为人梯,同时进行音乐创作与研究,这一回,就是二十多年。

有一种境界叫甘为人梯,有一种精神叫诲人不倦,大学名师,得失寸心知。

赵全胜分到大理师专后。便被分到了南涧县无量乡支教一年。说是支教,其实也就是锻炼,一直到现在,都有这样的支教制度。支教一年,就回了大理师专一次,赵全胜把自己完全扎了下去,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南涧无量乡无边无量的莽莽群山之中。按他的说法,他在那个山区中学里简直是得心应手,不仅上好学校里安排的课,他还为无量乡、南涧县筹备艺术节,组织了很多文艺活动。当时,学校里没有宿舍。赵全胜就被安排在食品组的楼上,楼下关着猪。赵全胜每天晚上都要两三点钟才睡,一是他保持着读书时的习惯。每天晚上都要开着一部双卡录音机听音乐。听李双江的。听蒋大为的,听帕瓦罗蒂的,能找到的男高音、男中音歌唱家的歌,他都要听。另一个原因是楼下关着的那些猪每天晚上都要哼哼唧唧,等那些猪安静了,他才能安然入睡。

支教回来后,赵全胜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孜孜不倦的教书育人和各项工作之中。丝毫没有懈怠过。从1993年至今,他先后担任了大理师专音乐系党支部书记、大理师专艺术系党总支副书记、大理师专音乐舞蹈系副主任、艺术学院总支副书记、大理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其间,他还被民族文化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被遴选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专家库成员、被遴选为云南省教育厅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常务理事。他还被聘为大理州艺术系列的职称中评委和省、州各级音乐艺术赛事的评委,2011年11月,他被遴选为大理学院第八批硕士生导师、2012年4月,他被评为大理学院第三批教学名师,同年10月,获得大理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应当说,作为大理学院艺术学院的教师,赵全胜能被评为教学名师,这是很难的。不论从哪个方面而言,艺术学院都相对薄弱,学校把这么一个“名师”的荣誉授予他。可见大理学院对他几十年教育教学成绩的肯定。同时,作为四年才评一次的教学成果奖,首次以一门专业一门课程的形式被评为一等奖,这也是赵全胜始料未及的,足以证明他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同。

当然,笼罩在他身上的光环还不止这些,仅就教育教学而言,他是中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大理学院“首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大理学院第五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大理学院音乐学重点学科带头人,还有林林总总的头衔,令人眼花缭乱。可以说,在教育教学方面。他已经达到了一个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高度。

作为一个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等院校,作为几十年默默耕耘在教育岗位上的教师。赵全胜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他指导的学生也在各种赛事中频频获奖,总计20多项,仅就指导“金花组合”而言,就获得了云南省首届本土歌曲演唱大赛银奖。声乐节目《唱歌唱到心相合》即先后荣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专业组表演二等奖、云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表演一等奖、优秀创作奖,指导的声乐节目《小河淌水》获云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云南省第二届本土歌曲演唱大赛,获得演唱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云南省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表演类二等奖:荣获中国声乐孔雀奖“首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云南赛区决赛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第二届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云南省首届本土歌曲演唱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第二届本土歌曲演唱大赛创作一等奖……

“金花组合”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从2007年开始。赵全胜便亲自组建“金花组合合唱团”。这是一个具有浓郁大理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女声合唱团,由赵全胜任团长、艺术总监并亲自编创演唱曲目,由孙聪硕士任指挥。“金花组合”精选了艺术学院在校就读的6个姑娘。对她们进行统一的训练。学生毕业了,组合依然在,按照赵全胜的说法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几年来,在部级、省级比赛中多次获奖。赴意大利的演出更是把大理学院艺术学院的知名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赵全胜从2005年4月起任艺术学院副院长。2009年3月,他被任命为主持工作的副院长,2010正式任命为院长。赵全胜任院长的时间虽不长,但因为从参加工作至今都在大理学院工作,对艺术学院的状况可谓了如指掌。赵全胜深刻地意识到,在大学和各种事业单位越来越行政化的今天。大理学院艺术学院则要“去行政化”。什么意思呢?就是身为一院之长。必须以身作则,不以行政领导自居,而是实实在在地教学科研在前、享受在后,事事当楷模,才能服众,也才能建立起“院长”的威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率先垂范,做到了教学、科研、创作三不误。在教师的管理方面,他始终做到了一碗水端平,尊重教师的人格,公正对待每一位教师,做到学院整体的和谐与稳定。

大理地处西南边陲,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同时又有千年的文化积淀,古滇文化、南诏大理国文化历史悠久,大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如云龙的吹吹腔、剑川的民歌、大理的“绕三灵”、南涧彝族的“跳菜”,以及本主、土主、婚丧文化等,可以说是璀灿夺目、绚丽无比,而专家、学者对其的开掘又只是冰山一角。这就为大理本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大理学院艺术学院如能背靠这个民族文化的宝库,使之为教学科研和创作服务,无疑是大有作为的。艺术学院明确了“特色是生存之本”的思路。

植根大理民族文化的沃土。翱翔在艺术的天空,赵全胜像一只云雀,永远在故乡的田野歌唱。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而今他身上的光环已经很亮,他的头衔太多,院长、教授、学者、硕导,云南省重要艺术赛事评委、中国音乐家协会声乐学会会员、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常委、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专家库艺术类专家、云南省手风琴学会理事等等,他组织、策划、导演了上百场次艺术演出晚会、创作的音乐作品在云南电视台、大理电视台等媒体播出。但几十年了。他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名歌者。他永远记得在故乡寺登街古戏台上登台演出的场景。

由此,他走上了一条更为艰难的创作与科研之路。之所以说艰难,是因为时间于他而言越来越显得弥足珍贵了。过去任普通教师时,时间相对充裕,现在任院长,杂七杂八的事都要找到他的头上,在没有接待的日子里,有一盏灯一直亮着,就像塞纳河畔福楼拜先生的灯光。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赵全胜在创作和科研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个人发表、出版音乐、音像作品24件。音乐作品有《中国母亲》、《白族酒歌》、《筑路先锋颂》、《唱歌唱到心相合》、《黑龙潭茶醉人心》、《可爱的宾川》、《我爱移动这一行》、《美丽的校园》、《阿鹏的故乡》、《美丽的剑川》、《鱼水情》等,其中《美丽的剑川》获得云南省首届石宝山杯歌手大赛一等奖,并由我国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杨学进演唱,入选《中央民族大学声乐教材》。个人著作有《云龙白族吹吹腔艺术品鉴》、《洱海恋歌――赵全胜创作演唱声乐作品专辑》、《艺术思考》、《大学音乐教材》等,这些著作,凝聚着他的滴滴汗水。

科研方面,赵全胜主持的科研项目有《白族音乐概述研究》、《本土民间艺术引入学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大理工艺性旅游产品设计研究》、《滇西北少数民族鼓乐文化研究》等;参与了徐傲丹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杨秀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赵治华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等。在此基础上,赵全胜发表了论文《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开发利用乡土音乐课程资源实践探索》、《调整专业方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新课程改革的探索》、《白族原生态民歌》、《应对高等教育新形势探索声乐教学新模式――大理学院音乐学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引入本土民间音乐教育的思考》、《白族唢呐与白族民俗活动》、《白族“绕三灵”活动的文化表现形式及其价值》、《浅析民族风情舞台剧的创作及运作》、《利用大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高校艺术特色课程》、《新华村白族银器手工制作技艺》、《云龙白族吹吹腔的表现形式及特征》、《浅谈声乐教学中学生的素质要求》、《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探索》、《教育与教学研究探微》、《学分制下音乐教育专业新课程构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探索》、《音乐学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实施的新思路》等18篇,有几篇还在《中国音乐》、《音乐创作》、《电影评介》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可谓成果丰硕。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大理民族艺术的发展,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指导作用。

艺术之家,其乐也融融。赵全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令人钦佩的成就,与自己的家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赵全胜创作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妻儿的功劳。从生活而言,这样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的兴趣爱好与追求的家庭是幸福快乐的。

云南歌会范文12

【关键词】音乐创作;钢琴改编;《弥渡山歌》

中图分类号:J64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056-03

一、音乐创作的思路

(一)创作意义

每个地方,都有它当地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文化背景。云南民歌与钢琴这一西洋乐器两者相辅相成,既推进钢琴的演奏技法的进步,又对民歌这一优秀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探索。

(二)构思策划阶段

钢琴改编曲《弥渡山歌》的编创,是基于云南民歌《弥渡山歌》的基础上进行构思编创的。但是,这不会限制于只用单一的音乐风格,这也是编创的特色之处。云南民歌《弥渡山歌》中歌词所表达的内容,是对云南独具特色的的描述和赞美。

然而,要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歌编创好,只凭用一些音乐学科方面的文献资料来作为支撑基础,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需要大量的交叉学科的资料作为强有力的支撑,研究云南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人口组成、和它的人文文化。

二、《弥渡山歌》作品分析及风格特点

结构及音乐特征在于自由延长音的巧妙运用:艺术来源于生活,好的艺术作品离不开生活本身。《弥渡山歌》开始的第一个长长呼喊的自由长音就是从生活中的音调吸收进来。《弥渡山歌》中自由延L音是对当地语调的一种自然流露,更能体现所要表达人的情绪和意犹未尽的感觉。本身没有破坏语言和语调的正常节奏,而只是引申、加强它,让人觉得那种语言所没有完全表达的意思在情深意长的绵延歌调中得到了补充,从而丰富了节奏上的变化,使其富有诗意地表现出无限的意境。

旋律的艺术特点:旋律具有轻快、清新优美的特点。全曲主要是“la、do、re、mi”上下五度模进、“la、sol、mi、re”逆行的五声音阶级进四音列和“la-do、do-la”四度跳进的旋律发展手法。乐句之间紧密联系,清新优美,张弛有节。旋律与歌词紧密结合,突出了云南民歌的特色。另外,歌曲调式是民族五声羽调式,旋律自由舒缓,具有回环起伏的特点。

三、创作过程

第一阶段:云南民歌的民间文化研究云南民歌可以概括为山歌、小调、劳动歌曲和舞蹈歌曲四大类。山歌一般是在山野、田间的演唱。由于是户外这样的开放环境,所以一般是用喊话的方式来演唱,给人感觉比较自由、高昂、奔放。这类民歌多采取对唱的形式,也可独唱。对唱时因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更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漫长的引腔。

云南花灯表演艺术家袁留安先生青年时曾在大理州弥渡县搜集整理了《绣荷包》、《十大姐》等云南经典民歌。袁留安先生13岁参加革命工作,15岁的时候就跟云南省文学艺术界到弥渡去参加工作。袁留安先生听说弥渡是个花灯之乡、民歌之乡,坚决要求去弥渡。被分在了一个山区的袁留安先生遇到了一个近70岁的打草鞋的老妈妈。袁留安先生帮着老妈妈搓绳子,请求老妈妈教他两个民歌,老妈妈看到袁留安脚勤手快,就教了他一个民歌。袁留安先生将原本加以规范,用这首歌的词填上去,创作出得到广大人们青睐的不朽名作,从此《弥渡山歌》广为流传。

第二阶段:结构布局设计

歌曲旋律是民族五声羽调式,结构A+B各为四小节。这是一首赞美爱情的云南山歌。《弥渡山歌》歌词共八句,前六句或兴或比、最后两句才切入主题,歌词含蓄、富有美感,旋律委婉、飘逸,刻画出鲜明的主题音乐形象和云南地方特色。

一声响亮的、拖长的吆喝声“咦----”、“哪----”这是生活中的自然音调,还不等于音乐,但这些音调常常决定了音乐的某些特征。《弥渡山歌》中开始的第一个就是从生活中的音调吸收进来的,用一个较长的时值的长音表现出了一种自由奔放、不受拘束的情绪,也表现出了山歌的特殊风格。实际上,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出现时语言、语调和情绪的表现中酝酿成熟的,同时又符合艺术本身的结构规律。

《弥渡山歌》的歌曲旋律是民族五声羽调式,节奏自由舒缓,表达出对另一半的思恋情绪。

自由延长音的灵活运用,丰富了歌曲的节奏变化。在旋律发展上,以大量的前八后十六的马蹄节奏,刻画出非常欢快鲜明的音乐形象,更加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淳朴。其基本结构如下:

第三阶段:和声与织体设计

乐曲引子:从第1小节到第5小节,采用的是十六分音符、下行模进的旋律走向,用以寓意弥渡地区的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以及山涧里潺潺的溪水声。(见谱例1)

从第6小节到第9小节,使用Ⅰ级的分解和弦旋律上行,收拢终止,为主题的呈示做烘托。(见谱例2)

主题呈示:从第10小节至第17小节,采用“4+4”方整型结构,右手为旋律层,第一次主题呈示,左手使用五度到八度的跳进,在听觉上制造出灵动、跳跃的感觉,同时加上丰富的装饰音予以旋律的装饰,加强旋律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将音乐华丽化,但在民族风格的基调之上并不显得突兀,给人以淳朴的民风之感。(见谱例3)

第18小节节奏开始变化,右手的小切分配合左手大切分的节奏,将乐曲内容过渡到展开对比的部分。

从第19小节到第22小节,旋律采用三度的音程叠置,和第一次主题展开形成对比。(见谱例4)

第23小节到第26小节,用下行四度模进,将旋律放置在中声区,给予人“古朴”的音响感受。(见谱例5)

从第27小节到第34小节,旋律声部大量运用同音连接线,使其旋律自由舒畅,旋律的连接以二度的级进为主,营造出山野间云雾缭绕的意境。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前面出现过的主题材料以片断化的形式出现,表现出材料连续的重复、模进、分裂、裁截、紧收作品的动机再现,反复提醒听众不忘民族风格的基调。(见谱例6)

从第35小节到第42小节作为主题材料的一次延伸发展,通过原有乐思的风格编创旋律。节奏密集,采用附点节奏的交替使用,推动主题动机的发展,既让听众感受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又对接下来的乐曲内容进行了预示。(见谱例7)

从第43小节到第58小节为再现部分,a1+b1两个乐句,方整型结构。该乐段和声部分主要用柱式和弦编配织体结构,旋律部分用三度到五度音程跳进,更加体现了作品使用民族五声羽调式的曲式特征,节奏自由舒缓,具有回环起伏的特点。其中第49、50 两小节中运用十六节拍小跳和升2,升5临时变化音,左手运用向下八度模进使后面的调号从a羽调转入e羽调,这种近关系转调很平和地让旋律直接过渡到e羽调。(见谱例8、谱例9)

从第59小节到第75小节为作品的尾声部分,乐曲旋律部分转到低音区,同时加上丰富的装饰音予以旋律的装饰,加强旋律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将音乐华丽化,但在民族风格的基调之上并不显得突兀,给人以淳朴的民风之感。最后完全终止在调式Ⅰ级。(见谱例10、谱例11)

三、结语

在钢琴小品《弥渡山歌》的创作过程中,因为素材的选择,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实地的考察搜集的原始材料,从弥渡的历史脉络发展到它的文化底蕴,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其次讲究作曲技法、作品创作的序性系统性,也引起音乐作品构成的各元素的综合思考,对今后分析钢琴作品,有利于更好地演绎钢琴作品。

注释:

①秦桂珍.“花灯泰斗”袁留安[J].中国戏剧,2009(10).

参考文献:

[1] 杨秦生、李怀青、吴肖静.中国音乐创作概述[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12月(第25卷第6期,第23页).

[2]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J].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7年7月(第一版,第325页).

[3] 周青青.中国民歌[J].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年12月(第1次印刷,第47页).

[4] 饶余燕.贵在探索创新--朱践耳钢琴创作简析[J].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年(第2期 P48).

[5] 张音.《钢琴曲(猜调)的两种不同演绎[J].思想战线, 2007年(第4期).

[6] 王胜华.《云南民族戏剧文化溯源》[J].思想战线, 2008年(第6期).

[7] 袁滨昌.《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国音乐史中的地位》[J].思想战线, 2009年(第4期).

[8] 周凯模.《云南民族音乐论》[J].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4期).

[9] 卞萌著.《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J].华乐出版社, 1996年版(第5期).

[10] 岳巍.《简论中国民歌改编钢琴小曲的历史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2年(增刊).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