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百年孤独书评

百年孤独书评

时间:2023-05-30 08:52:46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1

《百年孤独》给了你什么启示?你对书中“孤独”有什么新的理解吗?那么关于2021百年孤独中学生读后感内容又要怎么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1百年孤独中学生读后感五篇,欢迎参阅。

百年孤独中学生读后感一单从读《百年孤独》的直观感觉来说,是非常的微妙且有意思的。与以往容易入书入戏的我不同,百年孤独里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生离死别似乎和我之间隔了一层下雨中的玻璃墙。每当我似乎身临其境的时候,总有一层新雨将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许是因为作者总以戏谑的口吻描述类似神话的种种场景,也许是因为书中人物狂野的孤独离世俗的自己太过遥远。

整本书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从家族第一个霍赛阿卡迪奥,到最后一个具有家族明显特征的奥雷良诺。从高傲果敢轰轰烈烈的奥雷良诺上将到精力充沛平凡而伟大的乌苏拉老妈妈,从纯洁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丝到喜欢热闹以至于娶了两个老婆的双胞胎之一。

一部繁杂庞大的百年家族史,一部脉络清晰的地方兴衰史。在时间的洪流中,个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显得那样无力。羸弱娇小的被夺去生命,孤独执着着的留下悲伤的痕迹。无端去世的雷梅苔丝的萝莉像被作为祖母的形象保存,到最后仍然在咬手指的雷贝卡执着的不肯死去。经历夺走__人生命骚乱的阿卡迪奥得不到任何人的相信。他们都是人群的异子,孤独的极端。

对于我,则早已习惯了与孤独为伴,未必开心,但也未必悲哀。孤独是一个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个既定事实,与其否认,与其抗争,与其无谓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拥挤的人群里让它保护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让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阳光,周日的下午让它陪你晒晒太阳,晒晒俱疲的身体与心灵。

如果你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周期性的抑郁,不妨看看这本书,让书中孤独人的鲁莽激起你无畏抗争的勇气。也许,我们可以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别人眼中。奥雷良诺上将死去的时候,我心中一阵痛楚,就是这么想的。

我相信,这本书能给我的,远远不止于此。

百年孤独中学生读后感二我喜欢那种看完之后留有余味,能带给我思考的书。毫无疑问,《百年孤独》即是。

“人生而孤独。”没错,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他们无法摆脱自己的宿命,逐渐走入孤独的深渊。布恩迪亚家族,几个世纪以来都重复地陷入孤独之中。书的结尾令我由衷惊叹,极其精彩巧妙,即使之前已经隐隐提到。所以,随着阅读加深,我们会发现这个家族的结局无非就是走向毁灭。虽然最后阿玛兰妲和奥雷里亚诺的活力给人以希望,现在想想那也无非是毁灭前最后的挣扎。一切都还是输给了狂热的爱情。也许这个家族的结局有一部分与爱情有关。虽说爱情是小说不变的主题之一,而书中的爱却让人难以接受,人物成也爱情,败也爱情。羊皮卷破译了,家族也毁灭了,所以读完之后,我突然产生一种想法,这个故事,本就是在影射我们心中的幻象?我们的内心本就是孤独又迷茫的,在经历了狂热,荣耀,屈辱,衰败之后,我们终于得以渐渐看清自己的内心,看清一切事物的实质,也是时候走向死亡——人的死亡或心的死亡。所以,百年孤独在我看来也是我们自己的百年孤独,书中的每个人物在我看来也是人生中每个时期不同的心境造就的不同自己。

书中我最喜欢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他与生俱来的洞察力,野心和原生家庭带给他的孤独感都令我赞佩。这就像是正当盛年的我们,带着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特质,又努力的去探索新的世界,想发现新的自己。

这本书故事性不是很强,于我而言,读书只读故事未免无聊,重要的是能让我们思考,这无疑就是一本好书。

愿我们都能在孤独的人生中发现孤独到极致的快乐,在平庸的人生中成就不平庸的自己。

百年孤独中学生读后感三上学期本着练习英语的目的艰难地读了三章左右的英文,放寒假回来因为耐心有限又找了中文版来读,这样一本书,读起来感觉没有什么目的性,作者看似忙碌地在叙述这个家族的故事,再加上奇幻的,甚至有些奇异的想象,总是很有画面感,脑中不停地闪过一幅幅插图。在这样的想象里,短短一百年似乎描绘了太多的东西,比如数次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马贡多的变化,带给人们的变化。特别是读到火车来到马贡多,带来的各种近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莫名地使我想起了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地表演,那种文字描述的忙乱和新兴事物拔地而起的迅猛如出一辙。(奥运会开幕式烟囱拔地而起,旧时代的农夫被赶走那一段)

全书的内容真的很丰富,虽然我一直不喜欢一本小说带有太多的东西,但《百年孤独》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就像作者在说:“嘿,我也不想写这么多,所以我们还是一笔带过吧”,作者平静地在讲故事,却已让人浮想联翩,这些东西不是作者强安上去的,而是故事本来就有的,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世界里的故事。

因为前面读了两次,这样关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故事就很有印象,他能自己经过研究发现地球是圆的,他的冒险精神和专研精神让人记忆深刻。在不知道整个故事的脉络的时候,我以为他会被隔离在文明的边缘,我就对旁的人讲,这样一个人若是在适当的环境里(和科技发展接轨的环境里),必定是科学研究之奇才。后来慢慢读下去,百味陈杂,对他的评价就是他死的时候有人说的那句:“我来参加国王的葬礼!”,他的确是这个孤族的国王。

说到孤独,叔本华说:”人生的空虚不在于人的孤独,而在于心的寂寞“,这个家族里的人似乎都是这样,辗转反侧,都没有一个人得到内心的充实(可能第四代里的蕾梅黛丝是个例外,这里我没看懂)

读这本书,我感觉不用带着主观的色彩去读,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发光的地方,但同样又没有人是完人,可怜、可悲、可敬、可叹,可是你又没有时间去感叹,作者拖着你一路小跑,于是你看他们的故事,时光在字间穿梭,这样一个人的形象会在你的心理不断地完善起来,但同时你又看不清楚,看不真切。这也许是我阅历不够的原因吧,所以说:似懂非懂,还得交给时间来琢磨。

百年孤独中学生读后感四拉丁美洲作家马尔克斯的名字是和魔幻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而《百年孤独》就是他展示其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代表作。读过他这部作品的人都忘不了他极善用绚丽而无羁的想象构造出一个仿佛神话中的世界。

马尔克斯幼年生活于哥伦比亚沿海小镇。外祖母在夜间经常为他讲叙民间传说和印第安人的神话。反映于创作之中,就是他那种“幻想而又不失真”的魔幻风格。

《百年孤独》还是马尔克斯采用外祖母那种“不动声色的讲着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的方式进行创作的第一例。为了这个漫长的“百年故事”,他想了十五年,而后因为目睹一个老头带着一个小男孩去见识冰块(那时候,马戏团把冰块当做稀罕宝贝来展览)的场景而开始动笔,《百年孤独》使他真正享受到写作的快乐。而他往往十分重视小说的第一句话,因为他认为这决定着全书的风格、结构,甚至篇幅,故而《百年孤独》开头的这第一句话也同样含有这种神秘的信息:“多年之后,面对枪决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人们为此发明了一个新时态名词“将来过去式”来为之命名。马尔克斯真正动笔写作《百年孤独》仅花了还不到两年的时间,然而这之后他就引起了世界文坛的一次“爆炸性”的事件,魔幻现实主义的“蘑菇云”让全世界的读者为之震撼不已,痴迷而吃惊。

《百年孤独》中讲叙的一切都具有令人不敢置信的奇妙效果,其中糅合着印第安人的传统信念和意识,比如认为人的死亡是因为河水或石头在召唤人的灵魂等等,以及阿拉伯的神话。在小说中,万物有灵,人鬼共世,时空上则迂回,迷离以表现人生的轮回,他还相信预感和预示的作用,以此为以后的故事发展埋下种种神秘的伏笔。

《百年孤独》被评论界赞为“二十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其作者马尔克斯获得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拉美小说界的“”。

《百年孤独》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的代表作。

百年孤独中学生读后感五“文学是为了嘲笑人们而做出来的最好的玩具。”这句话是最后那个和阿玛兰塔·乌苏拉爱的死去活来的奥雷良诺的朋友阿尔瓦罗说的。那么加西亚·马尔克斯写这本书我可不可以看做他在嘲笑,而且不仅仅是拉美的历史。

今天下午在图书馆一口气读完了最后四章,其实早在读到老阿玛兰塔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不安了,虽说之后的家庭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复兴了另一种形式的家业,可是那种浮躁虚华正是预示从波峰下滑直至衰落的最好嘲讽。这个时代就这样没落的开始了。

作者以平直的语言讲着看似与他无关的故事,语气里没有表情,可是之中有似夹杂着弱弱的同情。每个人孤独的方式都不同,却又是一脉相传。这个家里是由女人来支撑的,所以孤独就显得风情和动人了。

然而,他是这么嘲笑的。追求科学与外世界的被科学和超脱的精神折磨而死;环球漂泊见多识广的最终还是回到这里离奇而死;一心操守家业,默默打理内务的被煎熬而死;参与战争、起义和游行活动的因对斗争的恐惧而死;纯真的升仙,恶俗的堕地,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全部被意识卷走,剩下干扁腐化的躯壳。

最后得知墨尔基阿德斯为这个家族早就准备好密码羊皮书,我仿佛看到了长满绿斑的吉普赛老头闪着黑色浑浊的眼睛嗤嗤地笑,笑这个家族以看不到的程式缓缓地进行。每个布恩地亚家族成员和与其有关联的外人本都拥有特殊的力量,所有人的力量在明处互相烘托,却在暗处抵消。让孤独占了上风。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2

鲁迅的文章难懂。语言晦涩,杀机暗藏;似褒实贬,似扬实抑;笑中带泪,喜中含悲。常常读其数遍不得要领,而若灵犀忽通便会由衷欣喜,更不得不佩服他睿智地驾驭语言的能力。

如果只是文学家,那鲁迅只是伟大,而他更是一位思想家――以文学为武器在另一片愚昧顽固麻木的领地披荆斩棘,整荒理秽,以他深邃眼神特有的清醒,以他犀利笔锋特有的领悟,警醒一个时代,警醒一个民族。“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天既生仲尼,更见长夜长。鲁迅又何尝不是。沉闷中的一声惊雷,黑暗里的一道曙光,醒目、绚烂而孤独――于是成就了一份不朽,让后人仰望而敬畏。

年幼时游览百草园,只觉得很普通,不知那几垄菜畦、几堵残垣有着什么特殊的魅力,让这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斗士在夕阳西下时捡起落红――曾摇曳在朝晖里。

那些他难得的平和、淡然的语言,让我们体味曾经年少、一如我们这般单纯的鲁迅。

朝花夕拾,一俯一仰便是一生,在垂垂老去之时怅然回眸过往的天真,是不是因为历经了太久的孤独,怜惜中透着怨,鞭笞中杂着爱,交织着的复杂情感加重了无人与共的叹息。

狂人的孤独有着与鲁迅相同的起源,狂中带着真正的清醒,只是不容于世,不容于时,站在高处俯视世间的可悲,“众人皆醉我独醒”,于是孤独。

夏瑜的孤独是夹杂鲁迅慨叹的悲愤,或许夏瑜的某部分便是鲁迅,而鲁迅的某部分便是夏瑜:同样争得遍体鳞伤仍改变不了那根深蒂固的麻木,于是孤独。

当和平取代动荡、醒悟取代麻木,当一切都随时代变化之时,鲁迅还是鲁迅,他的智慧仍在,并随时间更显其价值。

在孤独中思索,在孤独中战斗,孤独凝成鲁迅思想的永恒价值。如果一派笙箫、声色犬马,思维在纸醉金迷中沉沦,便没有时间彷徨,没有时间呐喊,也会随历史而成一黄土。

能真正凝成价值的是孤独。百年孤独,百年的慨叹忧愤;百年孤独,百年的惊世骇俗;百年孤独,让我们在思考何去何从时不会茫然失措。

(指导教师:金维娜)

简 评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3

   《百年孤独》读后感范文2022

  这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史,一个家族所有人命中注定的孤独与轮回,从逃避孤独,到拥抱孤独,到最后被孤独啃噬。

  书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人名冗长重复,确实会增加一些阅读障碍。前期离不开人物关系图,不然读着读着就不知所云了。

  不禁感叹作者对小细节的运用。有时不免心生疑惑,在如此鸿篇巨制中,这样一个小细节,难道就仅仅只为了展现魔幻么?后来的情节。会让你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于我而言,书中有很多“荒诞”情节。比如说那个吉普赛智者死后忍受不了孤独,于是选择复活,最终下了布恩迪亚整个家族的预言,详细程度令人惊讶,羊皮纸上的预言必须历经百年才能破译,可也无济于事,什么也不能改变,还不是在破译时整个家族从这片土地上完全彻底的灭亡。

  书中虽然有数不清的人数不清的事儿,还是有几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美人儿的纯洁无暇,天真烂漫令人陶醉,最终灵魂和肉体都升天我也没有震撼,因为这样的人真的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正如在《围城》中,唐晓芙最终没有和方鸿渐在一起,如此完美干净之人,作者自然不愿意她最终落入泥沼之中)上校的发动的战争,上校的归来后的空虚;丽贝卡的失眠症,让人知道遗忘是多么可怕,书中唯一没解开迷应该是她为什么杀了自己的丈夫,其实我也不懂,可能是被家族孤独诅咒了,没权利和丈夫幸福的生活,杀了丈夫,陷入无底洞般的孤独;阿玛兰妲的对爱情婚姻的恐惧……

  有些句子还是很发人深省,适用于现实世界。很多句子看的时候都想写下来,但又想继续看下去不停,就忘了写,于是乎,看完后,那些吸引我眼球的句子就成过眼云烟了。

  孤独不同于寂寞,在孤独中思考,反思,进步。

  《百年孤独》读后感范文2022

  当我看完这部小说的时候,我竟然惊奇的发现这部小说与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都是描写一个家族,而且极力将其所处的历史背景淡化模糊,重点叙述故事内容和勾勒人物个性。其次,巧妙的将虚幻和写真的写作手法融合在一起,使整个故事情节无限伸展,无边无际,使小说中的人物无限穿越,鲜活如生。最后相似的地方,就是人物众多。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再一次佩服加西亚·马尔克斯,但对人物个性描写还是及不上曹雪芹,不同的是马尔克斯写完了,曹雪芹却没写完,留下一个巨大的遗憾。

  印象中的南美是一个很独特的地方,有神秘的玛雅文化和原始部落,也有现代文明和工业革命。美丽而又富饶的地域和勇敢勤劳的南美人却过着贫苦的生活。他们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没有经历过一二次世界大战,但是发展却远不及欧洲和北美。从哥伦布发现他们之后,就变成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后来又成了葡萄牙人的殖民地,成了冒险者的天堂,同时把战乱也带进了这个地方。就如作者的故乡一样,到如今,也还在战争不断。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有这样一句歌词唱到“孤单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孤单”。最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总不能明白其含义。后来反复琢磨设身处地去考虑,倒是有些懂了的苗头。正是因为孤单,才使一群不甘寂寞的人儿齐聚在一起,彼此消磨着对方的时间,去宽慰自己的颤抖的心灵。而与此对立的,纵使这群孤单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在纸醉金迷中沉沦,自己内心的墙依旧把自己圈存在哪只有自己的密闭的空间内,所以他们注定孤单。

  《百年孤独》读后感范文2022

  《百年孤独》是一本措辞简单的书,甚至简单到带一点冷酷的味道。几个字就能杀死一个人,几句话就终结了一段爱情。马尔克斯能如此不动声色地,把那么多纷繁的故事自然地、毫无痕迹地链接起来。

  这里没有政治,没有宗教,不讽刺也不批判,就光讲着一个村庄的故事,却能字字珠心。有时候我甚至感觉是故事里的任务自己在讲故事,因为每个人物都是那么鲜活,而这份鲜活,赋予了这本书另一种魅力,那就是每一个故事都隐隐的带着对历史的嘲弄,或蕴含着让人会心一笑的哲理;有时候我也会觉得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的孤独,这种孤独不是因为一个人想另一个人,而是一个人,没有人去想。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坎坷经历,特别的是,这个家族的每个人的经历都是那样的充满神话色彩,无论是从第一代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还是第七代的奥雷利亚诺,抑或是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他们的经历是那样的不可思议,以至于有一个作家曾这样评价过,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深刻到让你感到害怕。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4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百年孤独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读《百年孤独》的时候,我十九岁。年纪不算小,,但还是有点幼稚,,因为李伟老师我接触了这本书,也因为这本书而感受多多。。希望大家都能看下这本书。以下就是我的感受。

读第一遍的时候,我被完全雷同的姓名,无数的倒叙、插叙给弄晕了,根本不解其义;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把七代人进行了排列,终于使书中的人物对号入座;读第三遍的时候,我连同《百年孤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进行了了解,于是,我被深深地震憾了,为作者,为书本,为拉丁美洲。20--年来,我在孤独中体会其中的孤独,并饱受折磨。为了排遣孤独,我不断地向我的朋友推荐《百年孤独》,分享孤独,理解孤独。

孤独是可怕的。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拉丁美洲几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历程不断重复着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在《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接受专访时对孤独的解释意味深长:孤独就是不团结。作者著书的目的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众要团结起来,走向文明,走向开放,走向繁荣。

孤独是自闭的。《百年孤独》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家族的一部兴衰史,其脉络就是自闭到开放,开放到繁荣;再由开放到自闭,自闭到毁灭。马贡多文明的创始人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与妻子乌苏拉以非凡的胆识和开放的精神,开创了马贡多的繁荣。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曾向妻子抱怨说:“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因为马贡多隐没在宽广的沼泽地中,与世隔绝。他决心要开辟出一条道路,把马贡多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可惜的是,他却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死了,连同马贡多的文明。之后的几代人,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几乎如出一辙的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孤独、苦闷、猜忌,导致了马贡多狭隘、落后、保守直至没落。于是,书中结尾是:那个长猪尾巴的男孩,也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七代继承人,他刚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掉。

孤独是需要反省的。读完书本,掩卷深思。《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书的涵义无疑是深远的:他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摆弄的正确途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无论是文章架构,还是内容选择;无论是叙述方式;还是表现手法;无论是典故引用,还是故事编排,无不采用其极,令人匪夷所思。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再加上神话故事、宗教典故、民间传说以及作家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来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等等,可谓是眼花缭乱。作者的匠心独运,文章的跌荡起伏,俨然是对读者最大挑衅。在不可思议的奇迹中,在现实交错的生活中,在血淋淋的现实中,在荒诞不经的传说中,使读者体会到最深刻的人性和最令人震惊的情感,进而理解孤独的本义,理解《百年孤独》的奇特。

孤独是需要摒弃的。“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对照《百年孤独》的现实与背景,我们不难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由此,我们想起了晚清政府闭关锁国以至惨遭蹂躏的结局和新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而重新崛起的历程。《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完成巨著后曾有一个夙愿:希望一百年孤独的历史永远消失并再也不会出现。但愿,作者的苦心和夙愿梦想成真。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2《百年孤独》我并没有真正看完,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算是知道说了些什么吧。尽管深层次的体会我没有,那种深层次的共鸣也没有。但是我还是觉得我应该写点什么,一些感触,因文中人或是介绍的事带来的感触。

我喜欢一部小说,也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却必定有能然我流露追忆、思绪纷飞、共鸣,人生的、生活的、哪怕是关于看待某人或是赞同某个观点这个缘由。《百年孤独》恰好拥有这点。虽然它刻画的事一个虚构的世界,但是其中的?a href='//www.xuexila.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徽窍质档挠∩渎?深刻的东西我体会不到。毕竟我经历得不多,或许真实的我看到过很多,然而没有深思,我又怎能理解。

人是矛盾的结合体,我非常赞同。因为我就是一个例子。对于《百年孤独》我觉得它扣住了我的心弦。每个人心中、脑里都有一个虚构的世界——天堂般或地狱般。《百年孤独》的曲折离奇真正让我感叹,至少我内心的虚构世界没有这么繁杂,怎能不喜欢?怎能不对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肃然起敬。但是就算这么多让我沉浸的东西却也让我觉的无味,也许是因为我是个太实在的人,虚构到底是不可能的。而文中那样曲折的故事情节更让它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令我们大哭、大笑、引吭高歌和长吁长叹。但是过后,过后这些都不只是一场心灵盛宴,能留下什么?不过刹那间那些情愫。于是我不得不有点厌恶它,好像我内心那般完美的世界我也只会深藏,只由于那是虚幻。

“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没看完全文或者是没看到最后。我们肯定无法理解这句先在卷首的话的含义。但是我们应该可以揣度出全文主题,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吧。看完后,确实我的推断没错。只是这如何兴、如何衰细嚼谁能知道。有时吸引读者眼球不需要太多的话语,也许只要一个悬念,一个引子,丁点儿可以揣摩却让人不敢确定的提示。

其实每个人都是布恩迪亚。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认为或是人们赞同值得谈及的经历;每个人都冲动过,做过错事,被惩罚过;每个人都曾因为一个突然迸发的奇想干过如今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坎坷的人生。只是它们有事情大小不痛、影响大小不同等等,同性质却质量不同而已。

对于家族这个概念,我不是很清楚。如今的社会关于家族概念早已开始淡化。我们能触及的越来越少。但是小说中的布恩迪亚这个家族却是把兴衰清晰呈现。发家也许并不需要某次奇遇,却必定有一个能干的第一人。衰败不是金银的多寡取决,只要族中人一代不如一代。这不衰败又能往哪个历史方向继续碾动车轮。

最后,文中的种种人物关系使得我非常混乱,国外的种种理念也让人无法理解。这是我想更深刻认识的阻拦,知道最终我也没有冲破。观念问题吧,有些东西改变很易,有些很难,也有很多不可能。

收笔处。我不得不评价下这部小说的结尾,充满魔幻的结尾。原来整个家族兴衰早已被一卷手稿记录,且把这个构造的世界毁灭。让人意想不到,也给我们一些关于此的联想。

那个故事中的人是故事中一卷手稿里的故事;那个故事却又只是作者手中的一卷手稿;那我们呢?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是否也只是上帝那些未知手中的一卷手稿中的故事?

尽管此不可能,但是看过这小说后我们又怎能没有这样的联想呢?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3在我刚开始读《百年孤独》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觉得太深奥了,有很多地方都读不懂,而且很多事情很荒谬。

这本书中的人名反复出现,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这是只有在电视剧中才会发生的。

从生活实际出发,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会有。

但是这些竟都写在了这本书中,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

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成立了一百多年的世家中,男士,叫来叫去就是叫阿卡迪奥或叫做奥雷良诺,一点新意都没有。

且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

这些都太奇怪了,甚至使人感到有些害怕。

虽然凭借我的阅读水平还不能很好地向大家详细解释什么,但我相信我只要我再细读几遍一定能够读出一些更深的东西,只是我现在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

人物给我印象较深的是霍·布恩蒂亚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这对孪生兄弟。

首先,他们叫的不一样,不像别的那么复杂,记都记死了。

然后就是他们继承了父辈的名字却表现出了完全相反的性格。

霍·布恩蒂亚第二像奥雷良诺上校那样深沉而奥雷良诺第二则像霍·布恩蒂亚那样不羁——以至于乌苏娜常常怀疑他们是否是在幼年时交换了名字。

这样的怀疑并不离谱,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名字不一定要和性格一样嘛。

这是一个深深的讽刺。

然而最后两兄弟死去时又搞错了墓穴仿佛这样才是正确的归属,一切是命中注定的。

虽然每一代的成员都经历着波折,但这个家族仍然一代一代地承传着,并且一直传承了下去。

只是最后,当家族中的男子死去时,让这个百年世家终于陷入了衰败。

不过好在的是,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开窍了,因为他最终发现这一切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这的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这是永远也走不出的循环。

即便合上手中的书,那些情节还会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地涌现出来。

这本书实在让我受益匪浅,难以忘怀。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4孤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觉到,可是,能以孤独为主题,写成一本畅销但是实际上却也“孤独”的小说,这让人实在叹服。谁要想真正读懂孤独,《百年孤独》必看。

我不敢说,我读懂了孤独。这本书,情节曲折跌宕起伏,事件密度大,而且离奇荒诞,夸张变形,令人应接不暇。所以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感到非常痛快,可是,连里面的人物关系也没有理清。不过,外国人名字长还可以忍受,最难以忍受的是,几代人都可以叫同一个名字。忽略混乱的人物关系对于读小说的影响,我还是得到了一点点感悟。

《百年孤独》以一个家庭为主线,时间跨度一百年,描写了一家人与孤独相关的种种经历。

为爱疯狂是因为孤独吗?因为同时爱上皮埃特罗,贝丽卡和阿玛兰妲展开爱的角逐,当得知皮埃特罗和贝丽卡订婚后,阿玛兰妲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阻挠婚姻。奥雷里亚诺爱上蕾梅黛丝后,迫不及待希望将还是孩子的蕾梅黛丝娶回家。梅梅爱上巴比伦后,整个心思都掏空了,全都放在与情人的欢爱之中。庇拉尔年轻时,与无数男人欢爱,老年后,还为年轻人提供欢爱的场地。为爱疯狂不是因为孤独吧,是因为爱火中烧,是因为人的欲望。相反,没有爱的能力的人,从来不会爱上别人的人,才注定了一生的孤独。奥雷里亚诺上校,从出生起,就不曾爱过任何人,晚年靠制作小金鱼排遣孤独。

还有一种人的孤独,源于对爱的莫名的恐惧,阿玛兰妲错过皮埃特罗,又断然拒绝马尔克斯上校,一个人晚年靠织一件精美的寿衣打发,准确说是享受这份孤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始终拿不出爱的勇气?又是什么原因,让她在生命的尽头终于放弃对于贝丽卡的怨恨?在生命的尽头,她终于领悟了孤独,看到因为孤独,梅梅和贝丽卡遭受的苦难,文中说这不是出于爱或者恨。那是出于什么?出于同情心,出于悲悯的同理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正是如此,她才终于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死神,才能够与往事和解,才能够获得一份真正的心理上的宁静与平和。

看得出,莫言的小说,深受这部小说的影响。《丰乳肥臀》,同样是以一个家庭为线索展开,写爱情时,人物多是着魔的疯狂的状态。悲剧产生的原因,除了个人性格的严重缺陷外,又笼罩了一层若有若无的冥冥中注定的命运的魔力。《百年孤独》中,开头的羊皮卷写下的预言,在结尾处,完美地精准地得到了验证,仿佛这一家族的孤独是注定的无法逃脱的。而上官家的女儿们,一个个丰乳肥臀,但一个个都零落了,好像也是命运的嘲弄。看似是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实际上是,人在自己性格的局限上的无能为力,个人性格导致悲剧。

人的性格,关乎人性,是一个说不尽又说不清的话题。将人性中的某一部分夸大,比如欲望,看似变形不真实,实际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性,因为人性中的一些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隐蔽。从这个角度讲,马尔克斯和莫言都是把人性的思考和表达推到极致的大师。

这部小说中的孤独,我还没有读懂。在这里谈一谈,只是经典作品的一种误读。日后,再读《百年孤独》,恐怕又会有别样的体会。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5《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部作品。作者在小说中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而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

这本书以马孔多这样一个曾经安静而又单纯的小村落为端点,讲述了生活于其中的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历史。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村落组建人之一阿尔卡蒂亚的儿子。父亲老布恩迪亚曾是一位极富进取心,勇于开拓的有志青年,直到吉卜赛人踏入了这个与世隔绝的村落,并带来了外面的世界不可思议的发明。他与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成为密友,将一腔热忱在磁石、天文、炼金几件事世界奇观上消耗殆尽,这或许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百年孤独的先兆。此后相同的命运又一次次地在布恩迪亚家族人身上不断重演,他们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命运轮回之中,直到一个世纪后家族最后一个孩子死去,奥雷里亚诺·巴比伦翻译出了梅尔基亚德斯在一百多年前所写的关于家族历史的预言。

看似只是一个设计精密、情节波澜的悬疑神秘故事,实际映射了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例如在阿玛兰妲·布恩迪亚的命运之中,毫无理由的恐惧已占据了她全部的内心,全部的生命。她对亲人的怨恨使她丧失了“爱”,缺乏了爱使她不相信任何人,甚至是亲人,也不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爱,从而使她永远活在在怨恨中,为自己造了一个牢不可破的牢笼。一个无力去爱的人,又怎么可能被爱?

在这个家庭中,岁月的痕迹已经磨平了所有的回忆,将他们变成废料,垃圾和污物,让这个无数辛劳换来的家庭破碎,堕落。且造且毁,且毁且造,固执于自我,孤独的宿命不断重演。

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的几十次战争,不是为了理想,而只不过是为了他那纯粹的、罪恶的自大。他视高傲为力量,所有的成功或是失败都会让他迷失,他经逼近过权利的极致,为此他放弃了许多东西,而最终,他也像放弃那些一样,坚定的放弃了权利和荣耀,终其一生周而复始的在祖父的炼金房里铸造小金鱼。而最后才发现,战争已经将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永远的夺走了,在临终时,那些无法删除的百年记忆俨然成为了无法避免的折磨,就如同他将会无法避免的死去一样。

还记得马尔克斯上校“悲伤地敲击发报键”说“马孔多在下雨”,他俨然已经认识到了战争摧毁了太多,而换来的只是奥雷里亚诺的冷言冷语“别反混了,八月下雨很正常。”本性忧郁,生来孤独的上校对下雨毫无感触,绝对理性地劝说革命同僚别犯浑。权利、战争已经改变了他,没有“爱”,没有“回忆”。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5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透过文字所构筑的管道,我看到了那历史长河中跳动的水珠、扑腾的水花,触碰到了最本质、朴实的意境世界。

画,大多以形写意;文字,则反其道而行之――以意写形。一段平淡无奇的文字,能将人的特点轮廓勾勒得分外生动,不与电视剧苟同,它们所激起的想象,无止境。

书的意境百味杂陈。《百年孤独》的结尾写道:“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这是何等的悲凉!百年孤独的等待,等来的却是不复存在。但除此之外,作者想告诉我们的似乎不只这些……

《孔乙己》是鲁迅对封建社会的抨击小说,文末“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又是何等的讽刺!人死竟无从考证,更无人哀悼。“大约”与“的确”道尽多少辛酸与愤慨?社会为何如此麻木?人民为何如此冷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鲁迅是不是也在其中隐忍着无声的呐喊?

这些悲凉的意境,像是由文字这一管道传输而来的“文件”,时而令人迷醉,时而发人深思。

唐宋词寥寥数句,却能让人读出千百万种不同意境,即便一个字也需要吃力地研读,方能领略其中变化万千的意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那种惊心动魄的美,令我五体投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那种愁肠寸断的痛,令我为之动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种绝境逢“生”的喜悦,令我感到振奋……中国诗歌的发展,从先秦至唐宋达到顶峰,可谓“进化”。但唐宋以后,壮烈诗篇锐减,呈现日渐“退化”趋势,着实让人遗憾。惜哉诗词!

果然开卷有益!诗的意境之美,还在于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沧桑。《题临安邸》有云:“直把杭州作汴梁。”其中的“汴梁”是北宋都城,“杭州”是南宋王朝苟安之地。由此推知诗人所斥为南宋王朝的腐败,更表达了当时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愤恨。

书中自有颜如玉。“颜如玉”,大概是对书的理解,也是自己感受到的意境吧!说到底,文字的意境,取决于读者的想象力。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辅相成。意境的领会,源于心的想象。

妙哉!乐哉!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6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埃莲狄拉》《百年孤独》《佩德罗・帕拉莫》“魔幻”与“现实”的结合

魔幻现实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在拉丁美洲兴起的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由于其主要代表人物、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于198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幻现实主义问题也因而受到了国际文艺界的广泛关注。

1985年初,我趁着赴斯德哥尔摩为即将在我国举行的瑞典电影回顾展遴选影片之便,经瑞典电影学会安排。来到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参加“哥德堡国际电影节”,得以有机会看到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代表作《埃莲狄拉》。

就世界范围而言,哥德堡国际电影节并不如戛纳、威尼斯、柏林、卡洛维发利、莫斯科等大型国际电影节那样有名,但它在北欧却是首屈一指。加上哥德堡作为北欧文化古城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有其独特之处,因而吸引了许多电影大国的导演们纷纷送来新片参展。该电影节属于非竞赛性质,不评奖。也不设评委会,其目的除了进行电影交流之外,看来也为了给各自的影片寻找发行的机会。这届电影节就有15个国家30多部故事片正式参加展映,同时还举行瑞典纪录片节、斯堪的纳维亚动画片节以及各国短片展览。

参加这届电影节的各国影片多是1984年的产品,其中以巴西路易・古埃拉的《埃莲狄拉》最引起轰动。此片系由加西亚・马尔克斯编剧,因此上映当日,科伦电影院座无虚席,与接着放映的另一部影片观众寥寥无几,适成鲜明的对照。

《埃莲狄拉》剧情发生的年代又像是遥远的过去,又像是今天。主角埃莲狄拉是个15岁的姑娘,与其“祖母”一起生活。“祖母”是个典型的贵妇人,终日深居筒出,室内陈设豪华,连用餐也讲尽排场,但一切全靠埃莲狄拉一人伺候,就连洗澡、上床也不例外。埃莲狄拉对这种牛马生涯看来并无怨言,对“祖母”百依百顺,似乎她只会讲一句话:“是的,祖母”。某夜,在极度疲惫中她和衣而睡,不慎将蜡烛碰倒在地,引起一场大火。翌晨,她和“祖母”孤零零地坐在一片废墟上,“祖母”声称这场火灾造成的损失达一百多万比索。埃莲狄拉得用二百年时间拼命干活才有可能偿清这笔“债务”。而“干活”的内容就是要她。于是,“长征”开始了,“祖母”高坐在一辆破车上,在茫茫的草原上徐徐行进,每停留一地,就让这个15岁的小姑娘接待几十成百个“客人”。看过日本影片《望乡》和墨西哥影片《偷渡的苦工》的人们,都不会忘怀那个为求发泄而排成的“长蛇阵”。《埃莲狄拉》在表现这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备受摧残方面,较前两部影片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埃莲狄拉却认为命该如此,“有债就得偿还”。她在受尽折磨之余,还要伺候“祖母”生活起居。时隔5年,靠埃莲狄拉不断卖身而再度致富的“祖母”又神气起来,追随其左右者日益增多。尽管一个真正爱上埃莲狄拉的青年帮她逃离虎口,某慈善机构还把她收容,但这位“祖母”确实法力无边,利用她与某上议员的老关系以及埃莲狄拉本身的弱点,又把埃莲狄拉弄回到身边,继续为她当摇钱树。最后,青年悄悄来到,和埃莲狄拉密谋之后,先后用毒药和炸药想把“祖母”干掉,可她竟安然无恙,最终还是用秘藏的匕首了她的心窝,“祖母”这才倒毙在地,从血管中流出一股墨绿的血液。此人原来不是埃莲狄拉的真祖母,是在埃莲狄拉年幼时将她祖母杀害后冒名顶替的。埃莲狄拉因见那青年动手之前多有犹豫,不够坚决,在假祖母倒毙后离他而去,淡黄色的荒野上留下了她血红的脚印……

在评析这部影片之前。我们最好先回顾一下该片编剧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小说《百年孤独》叙述了马孔多这个虚构的村镇的全部历史,从它被何塞・奥卡迪奥・布恩迪亚与妻子乌尔苏拉建立开始,直到一百多年后被一场毁灭性的飓风所摧毁为止。由于他们二人是表兄妹结婚,便担心会生出长猪尾巴的儿子,因为布恩迪亚的家族史上有过先例:姨妈乌尔苏拉和舅舅何塞・奥卡迪奥有过一个长猪尾巴的孩子。在加西亚・马尔克斯虚构的这个世界中,这种近亲结婚的事情类似于“原罪”,布恩迪亚家族连续七代人都担心这一孩子长尾巴的惩罚。这种威胁最后终于应验在布恩迪亚家族仅有的两个人――好学的奥雷利亚诺・巴比罗尼亚与他的姨妈阿玛兰达・乌尔苏拉的私情上。书名所指的孤独,是作为主旋律和中心思想出现的。目的在于强调那不理智的固执脾气,以及强调在艰苦的环境中,人们为了爱情或进行有意义的交往而受到限制的能力。

跟何塞・奥卡迪奥・布恩迪亚结婚之后,乌尔苏拉害怕怀上一个魔鬼似的孩子,就使用一条贞节带,以防止同丈夫发生性关系。直到有一天一位叫普鲁德西奥・阿基拉尔的人在争吵中辱骂了布恩迪亚,他轻蔑地影射他们夫妻一直没有同房。年轻气盛的布恩迪亚为维护自己的尊严,动手打死了阿基拉尔,并强迫乌尔苏拉履行作妻子的义务。但是没过多久。阿基拉尔的幽灵开始折磨布恩迪亚夫妇。他们决定逃离这个往事历历在目的地方,同朋友们一起,穿过一片广阔的荒野,开始长途跋涉。两年后,布恩迪亚已筋疲力尽,完全迷失了方向。一天夜里。他梦见一座城市,那里面用镜子装饰房屋的墙壁,醒来便说服了他的同伴们,在他们那天夜里露宿的地方兴建马孔多镇。最初,马孔多镇是一处世外桃源,它的居民过着田园诗般的幸福生活。他们和另外世界的唯一联系是同一伙吉卜赛人的接触。这些吉卜赛人常常拿出一些极其神奇的器具,比如魔毯和引力强大足以牵动铁锅的磁铁。但出乎意外的是文明与进步却迈开了双脚。不久后,马孔多被卷进一系列残酷的内战之中,紧接着美国一家公司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开发这个地区,种植香蕉。这个村镇一夜之间发生了巨大变化,迁来一些傲慢的美国佬。他们的住宅远离当地居民和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移民的茅草房。当愤怒的工人们为抗议工资低下和恶劣的工作条件而宣布罢工时,政府以讨论工人们提出的谈判条件为借口,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召开大会。但是突然间广场的所有出口都被全副武装的士兵封锁了,于是发生了一场死亡三千多人的大屠杀。几乎是紧接着这次屠杀之后,一场持续将近五年的大雨结束了马孔多的经济繁荣。留下了一个废墟般的村镇。随着继之而至的萧条以及大量居民的外迁,现在大自然彻底摧毁马孔多,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粗读《百年孤独》会得出这样一个初步印象,觉得它是一部传统结构的艺术作品,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不符合此前实验派和先 锋派文学的时代。实际上,加西亚・马尔克斯运用了古老的讲故事的基本方法,依靠想象、幻觉和那些意外的冒险,来捕捉更完整的现实生活,这比仅仅依靠模拟和读者可接受的现实主义的小说所描绘的现实更完美。《百年孤独》努力描写人类生活的整体,也就是说,它要讲述一部复杂的历史(从伊甸园到启示录),一部作为人类缩影的宗族、村庄和世界的历史。

众所周知,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百年孤独》及其它一些小说早已为我国西班牙语文学界翻译出版。那么。从《埃莲狄拉》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哪一些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呢?

据我国有关学者的意见,关于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在拉美文学评论界历有争论。美国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员也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问题的争论部分已经基本上趋向一致:

(1)“魔幻现实主义”并非“现实与幻想的混合体”,而是对现实的一种态度。

(2)“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与幻想小说有根本的区别,不能相提并论。

(3)“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是以拉美大陆的现实为题材。反映当地生活的作品。

自十五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便大举入侵拉丁美洲大陆。在其长达300年的残酷统治下,不仅大肆杀戮印第安土著人,而且对包括一度辉煌的玛雅文化在内的印第安文化也采取了灭绝的措施。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各国纷纷开展了独立战争,终于把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赶了出去,但没过多久,又受到了新的帝国主义列强即英、法、美等国殖民势力及其卵翼下的军人独裁政府的统治。此时,拉美各国人口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印第安土著人,印第安人与欧洲人混血儿,以及殖民者从非洲贩运来的黑奴。从人口分布地区的情况看。阿根廷等国是欧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加勒比海沿岸各国则以除印欧混血儿外以印第安土著及黑人占据多数,作为文学现象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发源地主要就在这个地区。

由于西葡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及其文化所采取的种族灭绝和文化灭绝政策。拉美各国作家虽在总体上说无文化传统可资继承,但印第安人的民间神话传说是十分丰富多彩的。有一部分作家开始致力于挖掘这些神话传说以作为自己作品的题材,而在表现形式上又不免受到了当时在欧洲方兴未艾的现代主义的影响。

一般认为,在整个19世纪直至20世纪初,拉美各国的文学流派甚为纷繁复杂。仅就现实主义流派而言,就有“疯狂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多种流派。其题材内容与主题取向也与其所冠名称相一致。“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作家们为了达到文学的民族化所做的努力的结果。它的基点是拉丁美洲大陆的现实生活,它的创作原则是以印第安人或其他土著居民的传统观念来反映现实生活,它的表现手法则是东西方文学的兼收并蓄。除超现实主义给以启迪外,西方现代派的一些适用的表现方法也被它借鉴和吸收。 ’

我们可以把墨西哥当代著名作家胡安・卢尔弗的《佩德罗・帕拉莫》这个中篇小说作为例证。此书发表于1955年,是公认的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之一。小说描写的是墨西哥的典型的农村生活:青年破落地主佩德罗・帕拉莫为了赖债并吞并财产,向一位富家小姐多洛雷斯・普雷西多求婚,婚后不久,便遗弃了她。若干年后,多洛雷斯于弥留之际,要儿子胡安・普雷西多到科马拉村去寻找生身之父帕拉莫・胡安。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该村时,帕拉莫已经去世,全村男女老幼也在一场饥馑中几乎全部丧生。胡安在村中遇见的几乎全是鬼魂,但他并未查觉。胡安逐步了解到自己父亲帕拉莫生前罪孽深重。已成为恶霸地主。

小说中吸取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全书几乎充满了人物的对话、回忆、内心独白、联想与梦幻。有些情节并未交待完全,而留下许多空白要读者去想象。例如,书中的女主人公苏萨娜,少年时与帕拉莫两小无猜,后来嫁给别人成了寡妇。其父早年丧妻,起了歹心,奸污了女儿。奸污的情节在书中无任何明显的交待,只有下面一段话供读者去领会:

“你别叫我巴托洛梅,我是你父亲!”

“那我是什么人呢?”

“你是我女儿,是我的,巴托洛梅・圣胡安的女儿。”

“不对,不对。”

“苏萨娜,你为什么不承认我是你父亲?你疯了吗?”

“你自己还不清楚吗?”

“你是疯了?”

“疯不疯,巴托洛梅,你自己还不知道?”

除这段对话外,作者借别的人物之口说他们不像父女而像夫妻,再加上苏萨娜在病中梦见父亲化作黑猫附在自己身上。父女这个空白留给读者去填满。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并不都是从西方现代派那里移植过来,从根本上说,还是以拉丁美洲自己的风格为主。研究者们将其归纳为以下4个特点:

(1)继承了印第安讲故事的传统。几位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几乎都有同样的经历,他们在童年时期几乎都迷恋于老年人给他们讲述的民间故事。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直沿用他外祖母讲述神话传说的口吻叙述情节,《百年孤独》就是这样写成的。

(2)鬼魂。在魔幻现实主义的两部经典作品《佩德罗・帕拉莫》和《百年孤独》中。都有鬼魂的描述。《百年孤独》的第2章里,被男主人公阿卡迪奥杀死的阿吉拉尔的冤魂经常出现在凶手的家里《佩德罗・帕拉莫》全书自始至终都是鬼魂的世界。

(3)预示。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往往通过人物的言谈和行动。通过客观事物的特点,去预示人物的命运结局。《百年孤独》中就有许多预示的例子。例如以黄颜色来预示不详和灾祸:当吉卜赛老人梅尔基德斯的假牙在水中长了一些小黄花之后不久,他便死去了。另一个人物何塞・阿卡迪奥临死之前,天上突然降下了黄花雨。当布恩迪亚家族衰败时,庭院的地上长出了小黄花。

(4)夸张与典故的运用。夸张的手法在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像死人的血可以顺着街流,还能爬上台阶回到家里:晾晒被单时,风将人和被单都卷走了……等等。除寓意夸张外,还有借典故夸大其词的手法。如《百年孤独》中,作者借《天方夜谭》里飞毯的典故,描写吉卜赛人赚钱的手段:村里人谁都可以坐上地毯飞它几圈。作者在书中用了不少《天方夜谭》的典故,使作品更具有魔幻的性质。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7

摘要:《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为他赢得巨大声誉。小说以马孔多村镇为背景,描写了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走过的一条逐渐没落直至灭亡的道路,最终他们的精神无一不归于世世轮回、无比沉痛的孤独。本文试图探究布恩蒂亚家族世纪孤独的源由,通过小说的主要人物奥雷连诺和阿玛兰塔阐述孤独与爱情的联系,并借小说马尔克斯的另一部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阐明人道是孤独与爱情背后的本质,也是作家创作的灵魂。

关键词: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源由 爱情 人道

如果提到20世纪被喻为“爆炸文学”的拉美文学,那一定绕不开“拉丁美洲人的骄傲”——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也绕不开他的代表作“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的《百年孤独》。而再读《百年孤独》,除了小说中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梦幻、生前与死后交织的情节所带来的极大阅读外,我更觉一种自生至死、世世轮回、无比沉痛的孤独感。

一、

“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①从布恩蒂亚家族的第一代霍·阿·布恩蒂亚与妻子乌苏娜开创马孔多,这个家族的命运就被写在羊皮纸上,并始终笼罩着“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的阴影。马孔多逐渐繁荣起来,变成一个热闹的村镇。布恩蒂亚在科学实验无果和失去吉普赛朋友梅尔加德斯的孤独中发了疯,被家人绑在大栗树下半个多世纪后死去。勇敢、坚韧的乌苏娜活了一百多岁,目睹了这个家族及马孔多的历史沧桑。在她以下的六代人中,布恩蒂亚家族有浪荡子、军人、修女、老姑娘、教士,最后以奥雷连诺·布恩蒂亚与姨母阿玛兰塔·乌苏娜生下的长猪尾巴的婴儿被蚁群吃掉为标志彻底毁灭。一阵飓风袭来,马孔多从世界上永远消亡,“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再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②。

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走着一条逐渐没落直至灭亡的道路。他们的精神历程无一不由狂热的理想主义,转为最终的冷漠与麻木,孤独几乎成为这一家族的基因,在每一代人身上印证。小说中写道:“布恩蒂亚家族中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一望而知的特有的孤独神情。”③对他们来说,孤独仿佛一种神秘的命运难以抗拒。为马孔多寻找文明的老布恩蒂亚是孤独的,日夜不止地缝制殓衣的阿玛兰塔是孤独的,曾经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而终归于制作小金鱼的循环陷井的奥雷连诺上校是孤独的,还有那些失意受挫的子子孙孙,都逃不脱孤独的宿命。那么笔者不禁想探寻,布恩蒂亚家族的世纪孤独感到底来自哪里? 在《番石榴飘香》中,门多萨曾问马尔克斯,布恩蒂亚家族的孤独感源出何处?马尔克斯说:“我个人认为,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爱情。在我这部小说里,人们会看到,那个长猪尾巴的奥雷连诺是布恩蒂亚家族在整整一个世纪里唯一由爱情孕育而生的后代。布恩蒂亚整个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④孤独的爱情,爱情的孤独,布恩蒂亚家族的孤独正是源自于爱情,源自于他们不懂爱情,不通人道。

二、

奥雷连诺上校和他的妹妹阿玛兰塔是小说中着墨较多,也是作家给予不同程度肯定的形象,我们就通过这两个人物,来透视布恩蒂亚家族的孤独与爱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奥雷连诺上校可以说是家族中最富有行动力的人,他一生发动过32次起义、遭到14次暗杀、73次埋伏和一次枪决,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然而他的队伍还是失败了,虽然这让他终于没有成为一个新的军事独裁者。马尔克斯对上校有所偏爱,但依然没有让他摆脱孤独,因为上校终究不懂爱情。奥雷连诺第一次见到镇长的小女儿雷麦黛丝时,她的形象就留在他的心里,“这是肉体上的感觉,几乎妨碍他走路,仿佛一块石子掉进了他的鞋里。”⑤在岳父镇长的撮合下,奥雷连诺和雷麦黛丝结合,但是不久雷麦黛丝便死去了。此后,上校的就像战争一样火热,他跟十七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和无数不相识的情妇在吊床上玩乐。几年后,奥雷连诺站在行刑队面前的时候,想到的最后一个人是雷麦黛丝。人在生死边缘的思维无疑是最真实的,连自己都能无法欺骗——奥雷连诺深深地爱过雷麦黛丝,然而当上校回到所谓正常的思维状态下,他又坚信自己从没爱过妻子,当然也没有爱过其他任何人。晚年的奥雷连诺上校逐渐明白,“安度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跟孤独签订体面的协议”⑥,那时他的时空完全为孤寂所充满以至于每天黄昏坐在临街的门口等待他的送葬队伍过去。我们原以为已被授予荣誉勋章而站在人生尽头的上校在回忆自己叱咤风云的一生时会深有热血澎湃、不虚此行之感,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他陷入制作小金鱼的循环陷井,他压根没记住十七个儿子的母亲,他意识到一团漆黑中跟他发生关系的不知名的女人死了。上校孤独地、安静地死了,一生不懂爱情,也一生孤独。

如果说奥雷连诺上校因为“与爱情无关”而孤独,那么阿玛兰塔则因为“与爱情有关”而孤独。阿玛兰塔的一生几乎由一段段爱情串联而成,于是有一份份孤独伴随至死。少女时,阿玛兰塔和姐姐雷贝卡同时爱上了皮埃特罗·克列斯比,这个“头发淡黄的年轻小伙子,马孔多还不曾见过这样漂亮、端庄的男人”⑦在阿玛兰塔的阻挠下,皮艾特罗·克列斯比和雷贝卡没能走到一起,但阿玛兰塔也没有马上如愿。格林列尔多·马克斯上校是奥雷连诺上校最信任的人,他温和、腼腆,生来文雅,多年以前就向阿玛兰塔表过爱,面对上校的追求,阿玛兰塔青春的热情死灰复燃,但固执的她还是骄傲地用荒谬的理由拒绝了上校。随后,阿玛兰塔又陷入与侄子奥雷连诺·霍塞的狂热的不伦之恋,这段恋情后来草草了结,仿佛从未发生。此后,年岁渐高、往事沉痛的阿玛兰塔开始在缝制殓衣中生活,孤独成为一种习惯,“她白天缝,晚上拆,但这不是为了摆脱孤独,恰恰相反,而是为了保持孤独。”⑧而谁也没有料到,阿玛兰塔那时是在为雷贝卡缝制殓衣,她想把雷贝卡从孤独的境地中解救出来——“不是出于爱,也不是出于恨,而是因为深切理解她的孤独”⑨——爱情的孤独。芬芳的、满是虫子的爱情花圃使她苦恼、悲哀、发狂、孤独,最终走向死亡。

三、

孤独与爱情相生相息,从奥雷连诺上校和阿玛兰塔两个主要人物的解析中我们看到了孤独与爱情之间的紧密联系,看到了他们因为爱情而陷入孤独。由此,笔者又不禁思索,为什么布恩蒂亚家族的世纪孤独会源自于爱情,孤独与爱情万千关联背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想,那——便是人道。

或许我们可以从马尔克斯的另一部惊世之作《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找到想要的答案。《霍乱时期的爱情》是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第一部作品,在千百万读者的热切盼望中问世。它是一部爱情小说,更是一部爱情专著,围绕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爱五十年而没能够结合的故事主线,写了各种各样的爱情:幸福的爱情、贫穷的爱情、高尚的爱情、庸俗的爱情、粗暴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悲惨的爱情、羞怯的爱情、放荡的爱情……“连霍乱本身都像一种爱情病。”⑩马尔克斯如是说。

与其说爱情是人类的某种情感,不如说是某种精神状态,就像马尔克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马孔多,与其说是世界上的某个地方,还不如说是某种精神图腾。爱情,可以驻留人内心的温柔和善良,可以培养人精神的品质和能力。爱情,让人所以为人而不同于他物。所有的爱情方式、表现、手段、痛苦、愉快、折磨和幸福以及它所带来的啼哭、叹息、渴望、挫折、不幸、欢乐和极度兴奋都是人的特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老年的费尔米纳吐露出真情:“当年就因为我同这个可怜的男人的关系,人们糟蹋了我的生活,破坏了我的幸福,因为我们太年轻了,而现在,人们又想把这幕剧重演,因为我们太老了。”B11费尔米纳和阿里萨在二十岁时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轻了;到了八十岁也没能结合,因为他们太老了。五十年的悲欢离合,唯一不变的是对爱情的执着和虔诚——“我们去找回失落了的爱情”B12。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费尔米纳和阿里萨是无比高尚的,因为他们拥有精神的、灵魂的爱情,拥有人道。由此,布恩蒂亚家族的孤独便不无缘由。奥雷连诺上校和阿玛兰塔的人道迷失在狂热的欲望追求中,上校为骄傲、权利而战直至永远失去信心,阿玛兰塔为嫉妒、骄矜而活直至爱情破败为痛苦的梦靥。他们不懂爱情,不通人道,孤独在阴暗中绝地呐喊。

其实,马尔克斯不仅把人道主义情怀倾注到文学作品中,更将此通过自身诠释在世人眼前。他在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扉页上温情地写道:自然,本书为梅赛德斯而作;当门多萨问他,在你所认识的人里,谁是举世罕见的人物,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的妻子梅赛德斯。B13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这个时光从人们心灵和城市中无情流逝的世界,坚守着爱情,更坚守着人道。他在其1982年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发表的题为《拉丁美洲的孤独》的演说中,列举了大量在其他地区的“现代人”看来难以置信的事件:任萨尔瓦多总统的马丁内斯将军,一次就下令杀了3万农民;在阿根廷监狱里,无数被捕的孕妇分娩,之后孩子不知去向;智利10%的人外逃;乌拉圭1/5的人被放逐……这仿佛另一个即将消亡的马孔多在我们面前复现。马尔克斯以这样一段话结束他的演说:“我们有权利认为,着手建造一个与之抗衡的乌托邦还为时不晚。这将是一个崭新的灿烂如锦的、生机盎然地乌托邦,在那里任何人都不会被人决定死亡的方式,爱情真诚无欺,幸福得以实现,而命中注定一百年出于孤独的世家最终会获得并将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第二次机会。”B14这是一个将拉美大陆的命运,将人道主义的乌托邦毅然背负于身的作家。

我们从爱情以及更深层的人道解读了布恩蒂亚家族的百年孤独。尽管对马尔克斯的热爱远胜于研究,尽管深谙马尔克斯一谈到所谓的评论家总带有尖刻的嘲讽口气,但笔者还是“明知故犯”,为着遗弃、隔阂、离别以及逝去的爱情招致的同样孤独,为着人类关于勇气、希望、自豪、怜悯、牺牲的昔日荣耀,为着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属于我们热爱的世界。(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高长荣 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

[2]加西亚·马尔克斯、门多萨.番石榴飘香[M].林一安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M].纪明荟 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

[4]张志庆.欧美文学史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朱维之、赵澧、崔宝衡.外国文学史(欧美卷 第三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注解

①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高长荣 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第389页

②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高长荣 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第392页

③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高长荣 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第146页

④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高长荣 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第108页

⑤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高长荣 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第54页

⑥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高长荣 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第189页

⑦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高长荣 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第55页

⑧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高长荣 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第142页

⑨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高长荣 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第260页

⑩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M].纪明荟 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第2页

B11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M].纪明荟 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第319页

B12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M].纪明荟 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第210页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8

在李娟笔下,这支也许是世界上仅存的、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的生存景观得以呈现。这是一种与大自然生死相依,充满了艰辛、苦难而又自有其尊严与乐趣的古老生活。李娟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这些世界角落的人和事。

李娟和哈萨克牧民在极匮乏的物质环境里有趣地活着,看不到苦涩,更没有抱怨。“所有的文字都在强调他们的与众不同。而我,我更感动于他们与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欢乐,相同的忧虑与相同的希望。”这是李娟自己的感受。而于我,从书中看到的,却是孤独。

李娟,1979年生于新疆奎屯建设兵团,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冬牧场》,曾获天山文艺奖、在场主义散文提名奖及新锐奖、上海文学奖、人民文W奖、朱自清散文奖等。《羊道》系列是她在大西北哈萨克牧民家生活一段时间后,回到都市所写的回忆文章。正如她自己在自述中所说:“2007年春天,我离开办公室,进入扎克拜妈妈一家生活。2008年,我存够了五千块钱,便辞职了。去到江南一带打工、恋爱、生活。同时开始忆述那段生活。一边写一边发表,大约用了三年多时间。”那样的文字,正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慰藉心灵的童话。

人之区别于草木禽兽,就在于他有思想,人一思想,就孤独。

从本义解释,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孤独的基本含义是:孤立无所依附,常见的应用是:孤独鳏寡。

我们不是孤独鳏寡,但我们孤独。

人立于天地间,天地亿万年,人生不满百,亿万年的地球也有终止那一天,从这个角度讲,留取丹心照汗青,就和堂吉诃德奋战大风车一样,变得看似豪情万丈实则可笑。生死事大,生命孤独。从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到莫言的《生死疲劳》,说的都是这件事。

台湾学者蒋勋在《孤独六讲》一书中,开头就写:“我拥抱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孤独的,我所有的只是无可奈何的占有;我试图用各种语言与人沟通,但我也同时知道,语言的终极只是更大的孤独;我试图在家族与社会里扮演一个圆融和睦的角色,在伦理领域与每一个人和睦相处,但为什么,我仍然感觉到不可改变的孤独?”这真是说到现代人的心坎上了。有时我走在大街上,看着各种人,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面带各种表情,行色匆匆,我忽然会感到茫然,如同身处空无一人的沙漠;坐在会场、办公室里,大家各自忙着,说着,每人一个小气场,互不相干;即使与知己、家人在一起,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形:对方说的,不是你想的,你说的,对方没有回应……大家生活在茫茫无边的城市里,虚拟的伙伴虽可能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聚在一起的,也习惯于把其他人视为站在对立面的敌手,而不是一个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乃至自己渴望与其友好相处的伙伴。

孤独如影随形,它总是在不经意间,提醒你它的存在。有时,耳边突然飘过一段熟悉的旋律;有时,一个酷似儿时伙伴的身影打身旁走过;有时,回到故乡面对今是昨非的风景……我不由想起孔子面对大川说的那句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你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一切都回不来了。

然而,这种孤独,正是生命最好的馈赠。

我在读《逃离》的时候,就想,每个人都有一个逃离的梦。我的这本《逃离》是门罗还没获诺奖时的中文译本,收入包括《逃离》在内的8篇短篇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个个想逃离:卡拉,18岁从父母家出走,如今又打算逃脱丈夫和婚姻;朱丽叶,放弃学术生涯,毅然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乡间男子;佩内洛普,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某一天忽然消失得再无踪影;格雷斯,已然谈婚论嫁,却在一念间与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

由于孤独,他们逃离;我们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体会到,由于孤独,我们的生命是如此饱满、值得回味。《羊道》是作者的回忆文字,写的是昔年的往事,但已不是昔年的情感。夏目漱石在《草枕》中曾说:“我们穿草鞋旅行的当儿,从早到晚叫苦连天,一直鸣不平,可是对别人讲述经过的时候,一点也看不到埋怨的样子……这并非是自欺欺人。旅行的时候,是一副常人的心境,讲述经历的时候,则已经是诗人的态度了。”《草枕》其实也是一种逃离,是夏目漱石逃离城市的一次平常旅行。在他诗意的讲述里,我们觉得孤独是那么美好。

我曾经觉得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活得最孤独:他每天推巨石。每当他用尽全力,将巨石推近山顶时,巨石就会从他的手中滑落,滚到山底。西西弗只好走下去,重新将巨石向山顶奋力推去,日复一日,永无止息。加缪在其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中如此评价自己作品的主人公:他不好也不坏,既不道德也不伤风败俗。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陷入深思。我们每天上班下班,和反复推石头上山有何区别?我们循规蹈矩,不好也不坏,不就是西西弗吗?

幸亏我们在孤独的时候,选择了偶尔逃离。逃离其实就是和庸常的生活拉开距离。站在高处或远处,我们看到了自己,看到支撑西西弗们荒谬人生的,正是勤劳、不屈和忍耐,这足以让我们的今生过得诗意。

我的老家有句俗语,叫“饱发V,饿发呆,不饱不饿是祸害”。小时候以为可笑,现在想来,不饱不饿,闲着可不就要生事!只有那些安安静静、喜欢独处、活得最像人的人,才能做到闲而不生事。

我喜欢杨绛,她的优秀品行之一就是爱独处。我还喜欢黄永玉,喜欢他画的荷,喜欢细细地读他的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黄永玉有句话形容自己的独处:狼才喜欢成群结队,狮子不用。

享受孤独的时候,我们渴望生活在别处。《羊道》是别处,《草枕》是别处,早些年,三毛的作品是别处。别处不一定在艺术作品里。一个人单纯旅行到别处,也好。当我站在山巅,摸着一棵古松、一块好几百年前被题过字的石头,闭目体会从古吹到今的风,我感觉尘世的烦恼都成了往事,甚至有点怀念。周日,同学来电话,想邀几人一起去看高中时的老师,我找个理由没去,不是无情,实在是见面不如怀念好,与其闹闹哄哄,说着不咸不淡的话,何如一个人待在家里,读一本闲书,把房间打扫干净,抖落掉心灵的尘土。倘再有闲暇,还能看一部电影。上个周日,我看完电影《父后七日》,看着电影中女主角孤独坐在火车站,不经意间照见内心深处的自己,坐在寂静的书房里大哭,把悲情尽数宣泄,然后,和电影中的女儿一样,擦干眼泪,该干啥干啥。是独处,让情感变得厚重,痛哭等于给心灵洗个澡。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9

【摘 要】陈独秀作为五四时期民主与科学的斗士、青年学子的精神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中共中央第一届至第五届的最高领导人,对中国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最后却落寞凄苦一生,这与他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陈独秀;政治悲剧;原因

陈独秀作为五四时期民主与科学的斗士、青年学子的精神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中共中央第一届至第五届的最高领导人,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一个辛辛苦苦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最终被自己的党开除,竟有人说他是日本的汉奸。晚年更是落寞一生。

一、天真坦率

纵观陈独秀的一生,曾反对过满清政府,反对过北洋军阀,反对过统治,最后,他又反对共产国际,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中的无产阶级理论,主张民主社会主义,被胡适称为“终身反对派”。[1]

胡适于1919年6月29日在《每周评论》上就陈独秀被捕一事,发表了《研究室与监狱》移文,指出:“你们要知道陈独秀的人格吗?请再读他在《每周评论》第二十五号里的一条随感录,‘我们的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命。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

1927年11月9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期间,政治局又决定让陈独秀去莫斯科,他不愿去,并对秘书黄文容说:中国的问题中国人了解还是外国人了解?我是中国人,我要研究中国问题,为什么不能在中国研究要到莫斯科去研究?他坚决拒绝了这个“光荣”的邀请。就像陈独秀在《给陈其昌的信》说的那样:“我不懂得什么理论,我决计不顾忌偏左偏右,绝对力求偏颇,绝对厌弃中庸之道,绝对不说人云亦云豆腐白菜不痛不痒的话,我愿意说极正确的也愿意说极错误的话,绝对不说不错又不对的话。”他不会拐弯抹角,他天真的表达着自己的意见,所以他必然会失败!

革命家往往充满激情,意志高昂却单纯而天真。所以陈独秀是革命家而不能说是个政治家。就像与学生傅斯年谈论世界大势,傅斯年悲观地说:“十月革命本来是人类命运一大转机,可是现在法西斯的黑暗势力将要布满全世界,而所谓红色变成了比黑色势力还要黑,造谣中伤、倾陷、惨杀……我们人类恐怕到了最后的命运!”陈氏却坚定地说:“即使全世界都隐入了黑暗,只要我们几个人不向黑暗附和、屈服、投降,便能够有拨云雾而见青天的力量。”

他认为只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就会有改变,就像对待自己的遭遇一样,他根本无法想象自己的同党竟然会诬陷他为日本汉奸。在抗日战争时期,“汉奸”是什么?是人人所仇恨的一个字眼,而他却莫名奇妙的被盖上了这一顶“帽子”,甚至还被指称为每月领取日寇三百元津贴的日特汉奸,这不能不是其人生之中的一大悲剧。

二、固执倔强

陈独秀就中共中央要写思过书说:他们让我写悔过书,过从何来,如何悔之,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叫斯大林悔过呢?我是执行他的训令的,他悔过我就回国,叫我做替罪人,于情于理都说不通。1928年,共产国际让陈独秀到莫斯科,并许以“东方部长”的职位。陈独秀严词拒绝,并说:你们骂我是右倾机会主义,还有人骂我是叛变革命,在这种情况下,叫我到莫斯科去当什么东方部长,岂非揶揄,我不愿当官,也不能当一个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牛,对你们的好意,敬谢不敏。陈独秀则对自己的“执迷不悟”解释道:顽固不是我的性格,我认为对的我是要坚持的,执拗的性质,我是有点,小时候,母亲骂我是个“小犟牛”,但是我知道是错了,我并不顽固。把不合理的罪名,加在我身上,纵叫我人头落地,我也不会承认。他已经向共产党关了门,他的性格决定他不可能屈从。

在陈独秀被捕后,章士钊为了他念了快一小时的辩护词,而陈独秀却不领情,说:“本人对律师辩护,有补充声明,章律师等之辩护,以其个人之观察与批评,贡献法院,全系其个人之意见,并未征求本人同意,且亦无须征求本人同意,至本人之政治主张,不能以章律师之辩护为根据,应以本人之文件为根据。” [2]

1937年“七七事变”后,陈独秀的几个朋友要保释他,政府给出了条件:除了有人保之外,还必须有陈独秀本人的悔过书,陈独秀闻之大怒,说:“我宁愿炸死狱中,是在无过可悔!”并且拒绝别人的保释。他对国名党也关了门,他不会和国名党合作。

这样直来直往、不加掩饰的行为方式,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尚无大碍,但对一个政治家特别是对一个领袖来说,可能是一种“致命伤”,一种是断送个人政治前程甚至断送政治大业的“人格缺陷”。

三、落寞凄冷

他向着身后关上了一扇扇沉重的大门,但不是将自己故意隔绝到虚无的地方,而是抛却这许多的纷扰去努力开启能够寄养自己理想的那扇大门。[3]中国大革命失败后,总为中国革命越俎代庖充当设计师的斯大林的文过饰非与专横武断,使陈独秀毅然占到了斯大林主义反对派立场上,直视斯大林为“伯强”。陈独秀看到了斯大林的独裁并非个人品德问题,而是曾被描绘得最美好的苏维埃政权本身背离了科学、民主的根本原则。因而,陈于1940年9月《给西流的信》中说:“是独裁产生了斯大林,而不是有了斯大林才产生独裁制……我们若不从制度上寻出缺点,得到教训……一个斯大林倒了,会有无数斯大林在俄国及别国产生出来。陈独秀虽然被,但他仍然关心政治,他深刻地认识到共产党带来的弊端,现在读起来仍佩服他的深远见解。但是他却无法得到共产党的理解,他寂寞,他孤独!他于1941年作了这首《对月忆金陵旧游 辛巳秋作》诗:

匆匆二十季前事,燕子矶边忆旧游。

何处渔歌惊梦醒,一江凉月载孤舟。

“凉月”字显示了他的生存环境,没有人愿意采纳他的意见,没人人能理解他的那份孤独和寂寞。他被这个社会排挤在外,他只能做个局外人来关注他一生所关注的事业。“孤”是他个人本身的写照,他孤身一人面对着这个黑暗纷乱的斗争。他像孤儿一样被抛弃!

1942年5月中旬,备感寂寞和孤独、贫病交加的陈独秀终于卧病床褥。他是5月12日上午用蚕豆花泡水饮后半小时中毒的,再加上严重的高血压病,这次是数病并发。风烛残年、病入膏肓的陈独秀自知行将就木,他垂危的生命形同一道残阳,正急剧坠落。他逝世后中的挽联:

其一:

纵浪人间四十年,我知我罪两茫然;

是非已付千秋论,毁誉宁凭众口传。

其二:

伊人去兮事迹犹存,

人生功过自有评述。

其三:

言皆断制,行绝诡随。横览九州,公真健者!

谤积丘山,志吞江海。下开百劫,世负斯人!

一个对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却蒙受不白之冤,“世负斯人”四个字凝结的是无尽的悲哀与无奈。“此骨非饥寒所困,一身为人类之桥”,陈独秀在南京狱中书赠他人联语中显示的襟怀,正是其坦荡一身的确切写照。

【参考文献】

[1] 刘永谋 王兴彬.走近陈独秀 警醒中国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社,2005,第9页.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10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600字(一)

看完以后,最令我触动的是,害羞、腼腆的曾同学站在讲台上向十年未曾见过面的老同学诉说自己以往的经历遭遇,无疑她是勇敢的,也是痛苦的。对于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就算是最亲密的人,也不愿过多提及,至少,以前的我是这样。高中时期那会儿的事,我很少向别人提起,因为我不太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所经历的孤独,还记得,那时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我不得不离开重庆,只身一人去湖北读书,第一次离家那么远,在当时只有15岁的我来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我却一路走过来了。

在放国庆、五一长假的时候,宿舍的同学都回家了,只有我一个人待在寝室,因为离家远,不方便回去,就只能一个人在宿舍待七天,看着宿舍里11张空空的床,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因为害怕,把宿舍的灯开着,却用被子狠狠的捂住自己,只为寻求一点安全感,第一年高中,我就这样挺过来了。后来我妈不放心我,就让我在外面租一间房,那时我就自己一个人去学校附近的公告栏上面寻找租房消息,最后我找到了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房间,那时候,一学期八百块钱,跟老板交完钱,就开始搬东西,我的那间房在八楼,我就一个人完成了整个"搬家"过程,来来回回大概有十几趟吧,因为一个人,干完了所以的事情,没有跟父母说实话,骗他们我是叫同学一起跟我搬的东西,无疑当时的我,心里是苦涩的,自己一个人过完了三年高中生活,太多的孤独藏在心里,不愿将它诉说出来。

可现在的我认为:孤独跟人数无关,一个人也好,一群人也罢,得不到心灵上的慰藉,才是最深沉的孤独。书中最能让我产生共鸣的一句话是,一个人越久,就越怕一群人的热闹,没错,就是这样,当自己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其他人就是多余的,既然自己融不到一群人之中,何必要去凑热闹,如今,孤独在我看来,不是一个人吃饭,逛街,看电影,而是一群人在一起有说有笑,你却发现你根本插不上嘴,他们的世界从来都没有你的位置,你只能在一旁远远的观看,还配合他们扯动着嘴角,最后,你会讨厌这样的自己,慢慢的,你爱上了一个人生活的状态,明白了,一个人也可以狂欢,直到天亮。

平时闲的时候就会看看一些青春励志的书籍,目前正在看的一本书,是翩翩的《永远热泪盈眶》,这本书看来很触动内心,一个个小故事,温暖我们每一个人,或许你有踩在刀刃上的勇气,但不要把你那颗本该柔软的心层层包裹。

读了《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之后,发现它能很真实的触动到我的内心,不用说太多,只是某一个词,某一句话就能触动我,我想其他和我一样观看了预览版后的同学都是这样吧!毕竟我们都是一样正经历着孤独,被孤独打败,到最后却也觉得光荣。谢谢刘同,用文字温暖了我们。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后感600字(二)

也许你现在仍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乘地铁,然而你却能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乘地铁。很多人离开另一个人,就没有自己,而你却一个人度过了所有。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些平凡朴实的字眼串成一句话令人心生悲凉,感觉好孤寂。而这些孤寂的话是由一位拥有光环荣耀拥有无限前景的成功人士写下的,他叫刘同,今年33岁。光线传媒资讯事业部副总裁,也是中国新生代作家,多部青春畅销的作者。我很疑惑,拥有如此大成就的他,怎会孤独有经历过怎样的孤独。

我是个内向的人,对"孤独""寂寥"这些悲凉的字眼比较敏感。或许这些字眼在别人眼里只不过是渲染一种悲的气氛,而在我眼里,它是一种美,一种凄美。当我阅读每一个孤独背后的故事,曾经那些痛的过往像电影一般不停在脑海里倒带,而映入眼帘的那些作者的评语和对每一种孤独的定义却在告慰我安抚我被揭开的伤疤。人生中,我们似乎每一个阶段都要拥抱孤独,高考结束后的失落、初入大学的陌生、对看不清的未来迷茫、对梦想的不断肯定与否定······秋微说:孤独是人生最大的秘密。关于孤独,我们只要记住两件事:孤独没有不好,不接受孤独才不好。大概是因为我学文需要对课本字词咬文嚼字,渐渐地我喜欢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描述他独享夜晚的那一句:独处的妙处。是啊,独处的时光有时真的很妙。我不爱说话喜欢默默地看着听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并不是真的喜欢孤独,而是不知该如何融入。自小搬来城镇上读最好的小学初中,靠自己的努力上了最好的高中,虽然条件比乡村的同龄人好一些,可我不喜欢城市中灯红酒绿,到处喧闹霓虹灯闪烁灰尘满天飞,没有一个能安静欣赏夜空的地方。喜欢放假回老家陪奶奶,喜欢不顾奶奶反对在周围的小山堆乱闯乱走,更喜欢冒着风险去禁区,因为我知道不管怎样我都能找到回家的路。静静地一个人坐在屋顶,听着轻音乐抬头仰望星星点点的夜空,想想自己的现状,思考自己的梦,憧憬我的未来。这独处的孤独感不是悲伤而是沉淀自己喧闹的心的平静,这孤独没有不好。作者讲述了他从惧怕孤独到忍受孤独再到享受孤独这么一个过程的感受,而他事业上的成功正是耐受住孤独带给他的一切。用卢思浩的话来评价他的孤独,那就是只有从害怕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奔波,到习惯一个人面对各种波折,才能明白孤独到底是什么,它是你的一部分,它是天使也是魔鬼,它能让你变得更好,也能让你万劫不复。你只有面对它,孤独到最后都是一种极其真实的存在感。

作者从亲情、友情、爱情、青春、梦想等方面与我们分享着孤独。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有初入大学的惶恐和对青春未来的迷茫吧,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这种孤独感只有自己挺过来了才是真的不孤独了。梁君思老师和郭慧钰老师都与我们分享过他们的经历,纵然有大部分同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老师也是在忍受孤独的过程中挺过来了,才有了今天站在讲台上与我们共同学习的缘分。纵使疾风来,人生不言弃。我想,当初有如果不是缘分让刘同与李旭材相识,没有李旭材的鼓励和支持,刘同会迷茫很长一段时间吧。好在,他坚持下来了,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轻言放弃。趁一切还来得及,对亲情而言,你以为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身边最亲近的人,后来你才知道最亲近的人最需要的只是你在身边。这种孤独只有切身体会到才会真真明白。我喜欢旅游,从小喜欢爸爸做生意时带着我一起走,向南向北。而我总是想离家越远越好,多看看家以外的那些景那些事。可现在,离家不远不近,坚强到现在却再也忍不住,思念的情绪腐蚀着我的心。回头看看,当初的豪言壮志是多么可笑,而我却不得不承受这一切的孤独,而这孤独我才更加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看不清未来,就好好把握现在。尽管有多不情多不愿,有多悔有多怨,高中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开学第一堂课的一句话让我坚强到现在:既来之,则安之。回归平静,甘于寂寞,不放弃内心的平静,不怕枯燥才能重新听回自己的心跳声。无论你未来身处混沌还是迷途,保持自在安宁是破除任何困局的最大武器。谁的青春不迷茫,这本书为期待未来的我点亮了前行的灯,纵使青春留不住,人生不言弃。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11

保罗·奥斯特名言

1、我不知道他是否相信我们所说的话,但对他而言,只要能想象一下新的生活,似乎就能使他变成另外一个人。

2、当一个人的惟一家当是自己的头脑和舌头时,他在决定张嘴说话之前必须想得很周到。

3、曾经如此。此后不再。()

4、要进入另一个人的孤独,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逐渐认识另一个人,即使是很少的程度,也只能到他愿意被了解的程度为止。当一切都无迹可寻,与世隔绝,全无踪影的时候,人们能做的就只有观察了。但人们能否从观察到的东西里找出意义,则全然是另一回事。

5、早就治愈了他的激情,但他的心里又并非完全没有她,他仍以某种方式维持着那种激情的感觉,尽管对于他,她本身已经失去了重要性。

6、孤独,但不是孤身一人那种状况,例如,不像梭罗为了寻找自身的位置而把自己放逐,也不是约拿在鲸鱼腹中祈祷获救时的那种孤独,而是退隐意义上的孤独,是不必看见自己,是不必看见自己为他人所见。

7、整个一生他都梦想成为百万富翁,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他要的并不完全是金钱本身,而是他所代表的东西:不仅仅是世人眼中的成功,而且是一种令自己变得遥不可及的方式。拥有金钱不仅意味着有能力购买东西;它也意味着世上的需求永远不会影响你。于是,金钱意味着保护,而非乐趣。

8、每一本书都是一幅孤独的图景。它是一件有形物,人们可以拿起,放下,打开,合拢,书中的词语代表一个人好几个月——若非好多年——的孤独,所以当人们读着书里的每个词时,人们可以对自己说,他正面对着那孤独的一小部分。

9、于是记忆,与其说是我们身体里的过去,不如说是我们活在当下的证明。如果一个人要真正地存在于他的环境中,他就必须不想着他自己,而想着他看见的东西。他必须忘记自己,以便存在于那儿。而记忆的力量便出自那种遗忘。这是一种活着的方式,于是什么都不曾失去。

10、他对那么多东西视而不见,他否认自己与世界的形质间的亲密接触,切断了自己体验美学愉悦的可能性。他眼中的世界是个实用之地。里面的每样东西都有一个价值和一个价格,他的想法是对于需要的东西,尽可能支付一个最接近价值的价格。每样东西都仅仅以功能论,以它值多少钱来评判,而不作为一个有它自身特性的、本质的物件。在某种意义上,我想这一定令他觉得这个世界索然无味。统一,乏味,没有深度。如果你仅仅从金钱的角度看世界,那么你最终根本就没看到这个世界。

百年孤独书评范文12

寒假期间,我买了一本名叫《二十世纪的科学巨星爱因斯坦》的书,这本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使我不由自主地翻开,于是,便一口气读完了它。

这本书虽只有短短的127面,但却是爱因斯坦一生的传奇经历。它主要讲了爱因斯坦从小到大的故事,如:建立《狭义相对论》、提出《光量子论》等,他克服了人生道路上一个个大大小小、艰苦卓绝的困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被评为二十世纪的科学巨星,真叫人敬仰和佩服啊!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风貌独特、幽默滑稽、带了点孩子气的人。有一次,爱因斯坦在黑板前每隔几秒钟就要提一提臃肿下滑的裤子。目睹这喜剧场面的学生们,只是出于对他由衷的敬意才没有笑出声来。还有一次在爱因斯坦七十二岁的生日那天,当被摄影记者要求在镜头前笑一下时,他却出人意料的吐了吐舌头,后来竟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无人不知。

可他又是一个孤独、喜欢沉默与宁静的人,他说:我总是生活在寂寞之中,这种寂寞在青年时使我感到痛苦,但在成年时却觉得其味无穷。这是因为当他功成名就的时候,过分的赞颂,频繁的信件交往,庞杂的社会兼职,使他感到负担沉重、心情厌倦;而清静与孤独则变成了优美的享受。他生前不喜欢歌颂功德,他死后更需要宁静与孤寂—对他来说,这是无穷的美的享受。别人一心想着如何使自己大红大紫,但爱因斯坦不同,他需要的是宁静,有这样一位不求名利的伟大科学家,怎么能不令人敬佩呢?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俗话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何况,爱因斯坦也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看来,我们在生活中还是缺少经验,而他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要与它周旋到底。

江苏无锡宜兴市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实验小学六年级:絮幻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