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要去流浪

我要去流浪

时间:2023-05-29 18:23:21

我要去流浪范文1

如果有一天我要去流浪,我根本就不知道,哪里才是我想要的远方。可能我的眼睛会很累,可能我想到的问题会很多,可是我不知道,究竟什么才是最持久的一个方面,到底知不知道,我坚持到最后。

我曾经一直都在想,这是这样的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也许,当她在我们身边出现的时候,不管如何,才能够看得真切,那些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只不过你出现在这里,着咫尺天涯的江湖,梦中的所见所感,其实都已经被浓缩到了这里,这些都不是什么真正的问题。

如果那个地方,那一次去吃自助,你一直都非常喜欢在这里呆着,我想不管是什么人都存在过,我们都还是自己最熟悉的姿态。

最喜欢的样子。

如此,才是最让自己满意的姿态吧。

只不过,当我们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才会突然感觉,当年想的问题太多,真的要去面对,有时需要另外一种勇气了。

我和他们在一起,有各种各样的聊天,可是实际上,我们如此颓废度日,也根本就不会觉得,如此有什么资格,可以看的清楚,看到更加深刻。

只不过,我们的慵懒,此时此刻,早已将自己出卖。

我要去流浪范文2

流浪兔曾经有个很幸福的家。不过它已经记不太清了。

流浪兔的家在森林的深处。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流浪兔还有三个兄弟姐妹。它永远也忘不了。

那时候它还不叫流浪兔。它有家。它和它的伙伴们相亲相爱,永不分开。

后来。后来就有了人。

有了人的时候,森林就没有了深处。

2 失散

流浪兔最后一次和兄弟姐妹们吃过了午饭。

等到晚上它再回来,兔子们都不见了。

流浪兔找遍了森林。最后,他跑到森林的外面去。它的兄弟姐妹们坐在人的车里。

它和它们隔着笼子泪眼相对。它们无声无息,万语千言。

汽车轰鸣而去。

3 寻找

流浪兔回到它们过去的家里面。

一只兔,独来独往的。

它和很多孤独的动物混在一起。它们喝酒,抽烟,玩牌。早晨睡觉,晚上出来。它甚至堕落地和一只松鼠谈上了恋爱。

不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流浪兔就跑到它和水的小河边,跟一只破船讲话。

讲那已经过去的欢乐,讲那还没有过去的伤心。

岸边有一棵微弱的小树。流浪兔喜欢坐在树下抽着烟,和破船有一句,没一句的。虽然这样的时光很快地就过去了。

流浪兔不说话也不抽烟的时候,就在破船古老的朽木上一下一下地啃着玩。岸边的那棵小树就那么往下一片一片地掉叶子。

这真是个看上去很难懂,也很忧伤的场面。

日子长了,船慢慢地沉入了水底。流浪兔最后一次来河边的时候,只看见一棵没有叶子的小树,向河底张望着。兔子捡起最后一片落叶做成哨子,吹起来像风,呜呜的穿过山,穿过水,穿过柔软的身体和柔软的心。

兔子记起破船唯一说过的话。

它说,我要是还能在水上漂流,那将会是什么样子啊。

4 出走

流浪兔学会了和别的动物打架的时候,它和松鼠的短暂恋情也结束了。

流浪兔决定要到森林外面人的世界里去,找它失散了的那些部分。这时候的流浪兔已经成长为一个勇敢的兔子了。虽然它的心还是柔软的,在晚上还会疼痛。

流浪兔在颈上挂了两个胡萝卜,走了。走了很远很远,松鼠还坚持摇着它漂亮的尾巴,同它告别。流浪兔握着松鼠给它的松子链坠,一直走,头也不回。这样头也不回的时候它发现,自己还是有点喜欢松鼠的,虽然它住得那么高,虽然它送的链坠一点也不好看。

5 哥哥

流浪兔走了不是很久就看见了它的哥哥。憔悴的,毛发零乱的在离森林不远的地方,呆在阳光底下。

流浪兔高兴地流出了泪 。它跑过去。它舔舔哥哥的脸,用耳朵碰它的耳朵。它把颈上挂的胡萝卜挂在哥哥身上。它说我们一起回家吧。

哥哥摇头。哥哥给流浪兔看它身上的伤痕,它耳朵上的缺口,还有后腿上的针孔。流浪兔开始发抖。哥哥把前爪抬起来。人的孩子因为爱我,天冷的时候他们把我放到微波炉里去。天热的时候给我注射冰水。我逃走,他们就打我。打完后又紧紧地抱着我哭。后来,我就成了这个样子。

哥哥的脸上有麻木的哀伤。

流浪兔流着泪舔哥哥只剩一半了的前爪。它想到它们一起在森林里奔跑,在野地里跳跃。

哥哥骄傲地说,速度,就是兔子的生命。可是它现在没有生命了,它躺在这里,被人的孩子们反复地爱和折磨。

流浪兔说,人,真可恨。

哥哥看着满脸怨恨的流浪兔说,在这个世界上,凶恶无情才能活下去,并且活得好。

哥哥说,你快点走吧。

那你呢。

哥哥的眼睛里流下了两颗眼泪。

流浪兔帮哥哥完成了最后的一个心愿。它把一根坚硬的树枝刺进了哥哥的胸膛。哥哥挣扎抽搐了两下,就彻底的解脱了。

流浪兔恨人。更恨人的孩子。它舔舔哥哥凉了的耳朵,挂上那两根胡萝卜,带着对人刻骨铭心的恨,继续走向外面的世界。

6 姐姐

流浪兔到了大城市里面。白天它躲在垃圾场里,和骄矜的城里的猫狗们争夺食物。兔子再也不吃草了,兔子凶恶无情的啃着抢来的半根鸡腿。

到了晚上它就偷偷摸摸的走路。走很多的路,在汽车和人的拥挤中向灯火辉煌里张望。

启明星升起的时候它就独自爬到垃圾场的最高处,想念森林。它还会想到那个会抽烟的破船。

岸边那棵憔悴了的树。树叶一片一片落下的样子。好像风呜呜地穿过去,穿过去。

就这样过了很多天。它变得脏乱,变得野蛮。它和那些猫猫狗狗们打架,抢东西吃,到后来它都有点弄不清自己到底还算不算个兔子了。它顶着失去本来面目的皮毛,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大街小巷穿行。

猫狗们看到它的时候会停下来愣一愣。老鼠们看到它的时候就边跑边回头。

人呢。人看也不看它。

时间一点点过去。没有谁认出这是一只来自森林深处的兔子,曾带着柔软,带着纯净,带着友善。

它只希望看到它的剩下的姐妹们,带它们回家。

白天又一次来临的时候流浪兔来到了一座高高的楼前。

它沿着墙跟一只爬到了第七层。里面有很多来往的人。

它看到它的姐姐,在一个华丽的小笼子里,被搁在对面七楼的写字台上。姐姐也看到了它。

她在笼子里局促的转来转去,激动不安。最后笼子被移到地面上,小门被打开。姐姐用惊人的速度向流浪兔的方向奔来。人穿着高跟鞋在后面呼喊着追。流浪兔还没来得及发出一点点声音,姐姐就从镂空的对面栏杆上坠了下去。连声响也没有,就静静的躺在了水泥地上,还睁着红红的眼睛。

这时候高跟鞋就大叫了一声。于是涌出很多很多的人,朝下张望着,摇头,叹气,惋惜。

最后,一个清洁工把流浪兔的姐姐拾走了。

晚上流浪兔在垃圾场找到了姐姐冰冷的身体。它舔了舔姐姐凉了的眼睛。然后坐在她身边跟她讲了一个晚上。讲那过去了的时光。讲那过去了的欢乐。讲那过去了的阳光和森林。

它说,姐姐,我现在会打架抽烟了。

姐姐不说话。

然后流浪兔就抱着冰凉的姐姐,哭了。

7 朋友

流浪兔就这样成了一只真正的流浪兔。

每天它都要打架斗殴。可没有谁知道它原来是个什么样子的。

输了,就饿肚子,受。

赢了,就吃肉。喝酒。抽烟。

然后再打架。

它对城市生出了深深的厌恶和绝望。

直到有一天它遇到了一个也看不出来是个什么原样的动物。

为了一盒开始发酸的肉罐头快要和它打起来了。

后来,它看了看流浪兔,居然很温和地说,你饿了吧。

流浪兔也居然愣了一下,然后就不客气地把那盒开始发酸的肉罐头吃了下去。

晚上流浪兔在垃圾堆上看月亮。

背后有白天的那个声音。声音说,我的哥哥,在那上面。和一只兔子在一起。

你哥哥?

嗯,它叫吴刚。

那你呢。

我叫吴忠。

流浪兔就乐了。虽然流浪兔心里有很多的忧伤它还是笑了。三瓣嘴一豁一豁的,露出白白的兔牙。

你是人吗?

不是。

那么,很好。

就这样,流浪兔和那个叫吴忠的,成了朋友。

8 妹妹

流浪兔的妹妹是饿死的。也可以说,是撑死的。

流浪兔在认识吴忠很久以后才听它说起。那时候它们已经很好很好了。

它们在一起看人的节日烟火。

它们所恐惧的火,人居然可以做得那么漂亮。

流浪兔以为吴忠会拉着它跳跳舞。说说符合气氛的一些话。

可是吴忠说,兔子,我看见你的妹妹。死了。

烟花在空中呲呲啦啦地放开怀抱,夜于是就更沉寂了。

妹妹被一个男人买去了。没有关在笼子里面。

它自由的生活在男人的房间里面。很安全的样子。

男人给它洗澡。给它吃嫩叶。给它晒太阳。给它讲他的烦恼和欢乐。还有他过去深深爱过的女人。

到了晚上,他就把它放在枕边。脸,贴着脸。

妹妹有时候也透过高楼大厦张望它来的方向。可是它不忍心回去。

男人抽烟。男人喝酒。男人还打牌。

流浪兔的妹妹总是和他在一起。

于是它吸进他吐出的烟雾。闻到他呼出的酒气。任他的朋友们把它拨弄来拨弄去。

最后男人病了。在床上昏睡了一个星期。没有人照顾他。

妹妹就趴在她枕边,跟他讲故事。脸,贴着脸。

它跟他讲,讲空气清新,讲绿野无边,讲它对他的爱。可是男人听不懂。

男人饿了,妹妹就去满地找叶子。衔来放在男人身边。男人不吃。

妹妹饿了,可是它也不吃叶子。只有男人丢落的无数烟头。

妹妹要活下去。要跟男人讲空气清新,讲绿野无边,讲一只兔子,对一个男人的爱。尽管他听不懂。

妹妹就吃那些有毒的烟头。妹妹饱了。也就死了。

男人病好了醒过来,看见一只兔子,躺在一堆干枯了的叶子上,死了。

流浪兔听吴忠讲这些的时候,一滴眼泪也流不出来了。

兄弟姐妹们死了。家也就没了。

流浪兔,形单影只地,凶恶无情地,伤心欲绝地,一日三餐地,活在这个城市里面。

可是吴忠哭了。它泪流了满面。

泪水冲化了它脸上层层的妆容,渐渐显出一个男人的脸。

它继续地,号啕大哭。

9 结束

流浪兔结束了在人的世界里对兄弟姐妹们的寻找。

兔子和人的世界本来就差不多。失去了每一个兄弟姐妹,就好像是失去了每一个自己。兔子一点一点地被掏空,又一点一点地被塞满。

脆弱的那一部分,死掉了。坚硬的另一部分,就活了下来。这跟不幸和幸,没有一点关系。

流浪兔在那个晚上被一个叫吴忠的男人放在枕边,脸,贴着脸。

流浪兔跟他讲故事。

讲空气清新,讲绿野无边,讲一只兔子,对一个男人的爱。

男人听懂了。

它继续讲。讲欢乐的失去,讲流浪的艰辛,讲兄弟姐妹的死掉,讲爱恨的对错。

它还将告别了的松树,讲沉了的破船,讲岸边的小树,讲月亮里的吴刚和一只兔子的爱。

这些,男人还是没能听懂。

流浪兔对人不那么怨恨了。它甚至有点同情。同情那些不能沟通。同情那些追不回来。

流浪图想起破船说的,如果我还能继续漂流,那么将会是怎样。

天还没亮的时候,流浪兔就走了。

谁也不知道流浪兔去了哪里。

10 不是兔子

森林是出现了一个流浪的歌者。

那里是它生长过的地方。爱过的地方。快乐过的地方。

那里,是它的伤心地。

它们喜欢它的歌。可是谁也不认得它了。

它们都叫它流浪兔。

一只兔子,

它用嘶哑了的声音唱四季,唱黄昏,唱它在城里流浪时听过并记住的那些歌。唱得花失色,鸟哀鸣。日月天空,都没有了光华。

它还在杂乱的电影院里看过一部电影。一个女人在音乐会上说,哥,你别走。然后人们都哭了。

兔子觉得这也没有自己伤心。它红了的眼睛。就算是天都落了,地也沉了,也不会褪去颜色。

它已经不太像一个兔子了。

它看到松鼠和另一只松鼠结了婚。破船被水冲得不见了踪影。岸边的小树又重新枝繁叶茂。

我要去流浪范文3

[关键词]流浪儿童;亚文化;偏差行为

[中图分类号]C913 5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视角

在我国流浪儿童一般是指年龄在18周岁以下,离开家庭或监护人,流落于社会超过24小时,造成基本生存条件失去可靠保障而陷于困境中的少年儿童。

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过早地脱离了家庭,进入社会,失去了普通儿童一般能得到的物质资源和家庭与社会支持,面临个人生活困难,迫不得已自己养活自己。这些儿童缺乏实际文化教育以及知识技能的掌握,尚未形成健全的自我概念,同时失去了来自学校、家长在行为、道德以及价值观上的正确引导,因此极易在试图维持个人生活时脱离社会主流的价值体系,自然而然地接受和融入一种非社会性甚至性的亚文化。

流浪亚文化对流浪儿童具有约束力、渗透力和牵引力,并且产生出与之相符的信奉对象、思想倾向、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流浪亚文化对流浪儿童的负面作用是结构性的,表现在将儿童从主流社会文化体系中剥离出来并给予不正当的价值观,减少和丧失儿童对他人情感、角色和需求的自觉理解能力,使儿童生活物质获取与消费方式形成不当和过度的掠夺型和边缘型,将其心理意识形成封闭型、隔断型和排他型。在流浪亚文化中,流浪儿童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人格解体。

当儿童被动或主动地离开家庭,走向街头时,他会对与自己有相同遭遇的其他儿童产生深深的共鸣和认同感,即使同伴存在不良违法行为,也会比一般人产生更多的宽容,甚至久而久之产生趋同,在行为、心理上都融入到流浪儿童这一群体当中,因此,易在与其他成员的频繁互动中逐渐习得与社会规范不符的偏差行为,比如打架斗殴、偷窃诈骗、强乞蛮讨等等。

本研究通过质性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想要探求流浪儿童偏差行为的类型和行为频率,并且通过一个真实的个案,透析流浪亚文化如何作用于流浪儿童的偏差行为。

二、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方式

流浪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进行流浪儿童的研究无法像一般研究那样大规模随机取样。由于寻找真正处于流浪状态的儿童在操作性上具有极大的难度,所以本研究的被试来自于上海北京两地救助站中被收留的流浪儿童。

本研究结合了半结构性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第一部分质性访谈包括20名受访流浪儿童,年龄分布在13岁到18岁,其中男性15名,女性5名。访谈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流浪儿童的流浪经历、行为方式、情绪态度等。

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1份,年龄分布在10岁到18岁,其中男性35名,女性6名。问卷以流浪儿童的流浪生活状态和偏差行为为主。

三、流浪儿童的偏差行为分析

(一)什么是偏差行为

我国对于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界定,依据行为的危害性,将之划分为三类:

(1)犯罪行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放火、爆炸、投毒罪;

(2)违法行为;

(3)不良行为。

就流浪儿童这一边缘群体而言,他们的行为大多偏离了社会规范所认可的“正常”,然而由于身为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他们也极少蓄意犯下严重罪行,因此他们的偏差行为较多的属于第三类。

(二)流浪儿童偏差行为的出现频率

研究在提炼访谈资料的基础上,对辱骂他人、打架、偷窃、等13种不符合正常儿童行为规范的偏差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要求流浪儿童回忆在最近的两个月里发生这些行为的次数。

调查发现这些流浪儿童在最近的两个月中无一例外地至少出现过1种偏差行为,多则达到10种。其中,出现概率(1次或1次以上)最高的是辱骂他人(95.1%),其次是与他人打架(80.5%)和参与群架(63.4%)。这些行为都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且一般是未经深思熟虑冲动而为之,可见很多流浪儿童缺乏忍耐力,急躁易被激怒,共感能力较差,很难站在他人,即被攻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做事不计后果。

我们发现,一旦吸烟这一行为习得,其发生频率就会非常高,说明其易上瘾性。流浪儿童大都缺少合法的经济来源,乞讨、捡破烂所得只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一旦染上烟瘾,易催生其他一些偏差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如偷窃等。酗酒、等一旦成瘾,也会促使他们另找途径来获取金钱。

流浪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常常会得到他人的同情,一些儿童却利用陌生人的这种善意来谋取钱财,36.6%的被调查儿童表示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曾经编造悲惨流浪经历博取他人同情。不管是不是出于生计迫于无奈,这些孩子利用大众的同情心,走出了行骗的第一步。

近30%的流浪儿童曾经携带管制刀具。经访谈发现,携带武器的一般是形成团伙的流浪儿童,他们结成帮派,或在成人指使下参与暴力事件或者盗窃。

一些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如吸毒和恐吓、勒索等仅出现在少部分流浪儿童身上。

考虑到流浪儿童防御心较重,在回答问卷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掩饰、避重就轻的特点,他们实际偏差行为的出现频率可能比统计结果所显示的还要高。

四、流浪亚文化对偏差行为的催生作用――一个真实案例的解读

(一)真实案例:用拳头养活自己

小亮三天前刚由派出所送到流浪儿童救助站。问及为何进派出所,这个还显得一脸稚嫩的孩子平静地吐出两个字:砍人。为什么砍人?收到的仍然是干干脆脆的两个字:惹我。

小亮因在学校打人而被开除,之后未经得父母同意孤身一人来到上海金山找打工的爸爸。父亲虽然一开始不同意,但是既然来了也懒得撵他走,偶尔给他些零用钱,其它的基本就不管也管不着了。后来小亮结识了一些同样来自四川的孩子,大多跟他一样离家在外,独自闯荡。但是这些孩子并不像人们对于流浪儿童的一般认识那样衣衫褴褛、乞讨街头。他们有自己的团伙自己的住处,因为他们挣钱的方式也很特别――替人打架。小亮和他们认识以后很快搬离了父亲的住处,因为他身手不错,很快被“老大”所器重。据小亮说,在四川帮中,他基本上类似于二把手,和他平起平坐的有三人,其余都是小弟。

“打一次架一千多……我天天住的是金茂宾馆,一天三百,饭什么的都有……我抽的是中华,还有雪茄,就是三十块钱一盒那种,里面五根。”小亮说几个月来他一共打了80次。高得让人惊异的频率。

说起打架――或者砍人的经历,小亮平静的语气中会掺杂些许得意。“有一次我去买烟,一个男人看见我,他让我把钱掏出来,我说什么钱,他把刀拿出来说他妈的把钱拿出来,我也把刀拿出来我说你想干嘛,他马上砍了我一刀,我就砍他一刀。”小亮被砍的这刀伤缝合了还

没拆线,但是他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打架怕什么,大不了挨几刀。”

现在,对于小亮来说最难以忍受的是被强制收留在救助站,远离了大宾馆、雪茄和一切他为之兴奋的事情。小亮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出去。“我想跑,谁都拦不住我。假如我想跑出去,有人拦,我就拿凳子砸。打不赢直接抢他手机,甩出去,他就找他手机去了。”尽管常常握着美国军刀伤人,这个只有十四岁的孩子的话语中还是透露着可笑的幼稚与无知,“上海的警察算什么,等我出去,马上到金山,把安徽帮、河南帮还有四川I青龙帮全部加起来,总能和警察相比吧。”

面对这个脸庞清秀、向我们展露过纯真笑容的孩子,我不禁假想:如果他的爸爸没有不管他,如果他没有融入那伙儿孩子当中,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二)案例的解读

1,从主流文化脱离

小亮原本和其他孩子一样,有正常的学校生活,还算完整的三口之家。一次意外的事件让他的角色突然之间转变了。也许打架被开除一事向我们揭示了他原本所具有的暴力倾向,也许这当中掺杂着学校、家庭或其它方面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学校的放弃和父母的放任对于小亮之后的转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涉世未深,经验不足,甚至还没有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他还未形成自己健全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他需要在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下认识符合这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他需要在学校这一环境中接受主流文化的渲染。在这个人生的关键期,离开学校、离开家庭,独自流落在外无疑于把自己与主流文化相隔离。

抛却一些被拐卖、被抛弃的孩子不讲,为什么一些家庭健全的孩子也会选择流浪这条路?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一些孩子的流浪其本质在于“逃离”,逃离一个让他不堪忍受的环境:无法应对或者不想应对的学业、暴力或者冷淡的父母。其中一个孩子的话尤其让人寒心:“与父母比起来,饥饿和寒冷算得了什么!”因此,在我们探寻一些亚文化形成的根源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要反思,主流社会中是否存在一些因素迫使人们选择主动逃离?

在小亮的例子中,父母的放任不管无疑促成了他转向与他志同道合的流浪儿童群体。有个心理学家将儿童的心理需要分为四种:爱与安全的需要、寻求新体验的需要、表扬与认可的需要、责任感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儿童就有可能发展出情绪和行为问题。当一个孩子无法在学校、家庭等主流文化环境中满足这些需要――尤其是爱和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满足,他就会转向其他地方寻求替代满足。对于离家出走的孩子来说,那些与自己有类似经历类似想法的孩子,无疑成了获取这些满足的主要来源。

从脱离主流文化到进入―个边缘群体,这中间的角色转变具有个体原因和外部原因,有个体主动趋近的力量,也有外部环境的无形中产生的推力――学校、家长的放弃和漠然无异于起到了推动作用。

2,对流浪亚文化的认同与融合

当一个孩子在异乡碰到流浪在外的同龄人时,易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相似的经历、相似的学校家庭关系或者共同的志趣或信念让他们走到一起,形成一个独特的群体,虽然他们并没有在物理距离上走到,但是“流浪儿童”这一身份的归属,让他们觉得与自己的同类在心理上相互接近。

小亮与当地流浪儿童群体的接触和融入就是物理距离和心理共鸣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他原本只算得上是在学校滋事的违纪少年,但是与这一群已经形成独特生活方式的孩子走到一起后,他被他们所影响,接受了他们的生活物质获取方式――用拳头和刀具替人“解决烦恼”以此获得金钱。当然,首先他对此产生了价值上的认同,认同这些独立于成人的孩子养活自己甚至满足自己欲望的方式,

小亮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很多流浪儿童在遇到与自己原有的信念相冲突的价值观之后,都会几经挣扎,他们认为偷东西、骗人是不好的,不愿意跟那些早已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许久的流浪儿童同流合污,他们觉得自己走到这一步是迫于无奈,不愿再继续步入深渊。但是未能及时得到救助的孩子会渐渐发现,如果不跟着大部队的步伐,孤立的他难以生存于街头。当发现别人以他们所不认同的方式获得更好的生活时,就会对原本坚守的信念产生怀疑,继而动摇,逐渐地,他们会合理化那些原本认定不对、不好的行为,为它们找出理由,比如说,“偷东西是会损害他人的利益,但是既然这个社会没有善待我,我为什么要为他人考虑”、“生存最重要,为了生存做一些不好的事情也是没办法的事”。他们用这些合理化的观念来平衡自己的认知失调。于是,他们让自己改变了原来的立场,认同了流浪群体的生存方式,并且融入到流浪儿童的群体中。而为了确保自己作为群体成员的身份,他们会尽量在行为上与群体的大多数保持一致,如果其他人都抽烟,那么自己也会跟着抽;如果其他人商量好去偷自行车,那么即使心中仍有所顾忌,迫于同伴压力,他也会加入。

这种“保持原则―矛盾―合理化―认同―融入”的行为改变模式,是很多流浪儿童在接触流浪亚文化并趋同于该亚文化的价值体系的一个过程,也是为什么很多原本并无倾向甚至老实守法的孩子,走上街头以后却染上许多恶习和偏差行为的原因。

3,流浪亚文化对流浪儿童的牵引力

当人们正为把一个不幸迷途的孩子解救出来而感到欣慰时,小亮却觉得这是一种人生自由的剥夺,而救助站就是将他与自己的正常生活相隔离的深牢大狱,动辄就要招集兄弟们杀过来帮自己“越狱”。即使远离原来的同伴,流浪亚文化仍然以强大的牵引力将小亮拉向自己。

对于真正融入流浪群体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在这个群体当中获得了在原本的生活圈中也许得不到的需要满足,比如来自生活资料上的满足(这种满足有时候通过违法行为获取)、同伴的社会支持、自我价值的肯定(比如被学校开除的小亮却在流浪儿童群体中得到重用和很高的身份),尤其是一些个体内在需要的满足,使得流浪儿童心甘情愿地滞留在这个群体中。同时,相同的经历和信念也让这些孩子在流浪亚文化群体中寻找到了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可以弥补他们在遭受城市主流文化的排斥和隔离后带来的心理上的失落和孤独感。

另一方面,当失去了社会规范的约束力,“超我”对“本我”的监控减弱,也没有成人的监护和管教,很多流浪儿童会放纵自己的欲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骂人就骂,想打人就打,想抽烟就抽,没烟抽就偷。他们的心理忍耐度和控制能力开始降低,就像小亮说的“有时候我也觉得这样不对,但是别人一惹我我就控制不住要打他”。偏差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一旦形成,多次重复后很容易变成习惯。

基于以上的原因,当流动儿童一旦融入了流浪亚文化,就难以自拔,而一旦他们习得了被这一亚文化所认可的偏差行为后很难快速矫正。

如果此时实施强制救助,直接将他们从流浪亚文化中拽出来,放进纯粹的主流文化中生活,在短期内可能会产生强烈的不适应。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在救助站的孩子即使有吃有喝、有救助人员的关心,仍然一心想往外逃,或者将他遣送回家乡后仍要三番五次再次踏上流浪之路的原因。

我要去流浪范文4

去流浪,不是为了逃避过去,而是为了追寻美好;去流浪,不是为了躲避现实,而是为了去嗅闻海外的芳香;去流浪,不是一种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我想去流浪,因为远方有我的梦。

“世界如此之大,为何你不去看看?”

“等等我……我还未长大,远方还不适合我,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去流浪……”相信这是很多人回答的原因吧,只不过这好像是不敢去闯的借口。电视里有人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许很多人也如此吧,不是不想去,而是身不由己。

世界很大,我想去流浪……

我想去流浪,我想流到北京去……那年,有一本校园小说深深的吸引了我,它讲述的是一个少年追梦的故事,在少年心中有一个梦——当升旗手。少年不是一个老师心中的好学生,他不能像好生一样随时都有机会,好不容易轮到他升旗,他却病了……经过重重阻挠,最后少年实现了他的梦——当一名升旗手。我想流去北京,不是因为那里很繁华,而是因为我心中有一个梦——去看一次升旗仪式。这个梦也许对别人来说比较容易,但对我来说却只能等到我的羽翼成熟可展翅高飞时才能实现。

升旗仪式,在学校每周一都能看到,但那不是我想看的,因为在我心中升旗仪式是一个很庄严很神圣的仪式,然而校园里的没有那种气氛。随意的走动,嘈杂的话语……总是一次一次破坏了我心中的那块圣地。我想去流浪,我想流到北京去,不是因为那里发达,而是因为心中的那个梦——看一次升旗仪式。

世界很大,我想去流浪……

我想去流浪,我想流到中国最偏远的山区去……我想去嗅闻大山里的芳香,去看看山里的孩童。去山区,不是逃避都市的“水”,也不是为了逃避都市的嘈杂,而是我对大山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而是大山里有我的梦——驻守山区,陪山里的孩子一起长大,让他们走出大山。

我想去流浪,流到中国最偏远的大山里,驻守大山,让梦飞翔!

去流浪,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追寻美好、为了去追逐远方的梦。我想去流浪,我想去嗅闻海外的芳香以及追逐我那未完成的梦!

我要去流浪范文5

关于流浪的句子

1、我在茫茫的尘世间流浪,找寻着自己的重量,迷失的远方,嘲笑声张扬,那些不经意流露的恐慌是茫然还是彷徨?给梦想一双翅膀,让我陪它地老天荒,我不害怕沉痛的流亡,我只怕自己在现实的压迫中失去方向,我不害怕命运的凄凉,我只害怕自己的努力不足以撑起生命的重量,半生癫狂,只为换梦想一世的倔强。

2、情不重,不生红尘,流浪在人间;爱不浓,不惹伤心,忘不掉从前。爱情是场缘分,爱了就要认真。同是痴情人,别做伤心事,不让重于情、执于真、着于爱的灵魂,烙下痛的痕。

3、以为一场放纵灵魂的流浪,就可以让你把我遗忘,然而,天涯拉长了影子,却没有走出你守望的眼光,回头,才发现,我的船,一直都停泊在你心岸上。

4、夜,很静,也很深。十月末,我依然流浪在忧伤的文字里。十月末,伤感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着。一个人太久了,就喜欢享受孤寂,喜欢读黑夜的寂寞。()在这样寂静的雨夜,静静聆听这让人荡气回肠的曲子,一遍又一遍,像中了毒,无可救药。

5、岁月带着时光去流浪,一路走过,熟睡的往事偶尔也会在梦里仰起脸庞,回首张望着,那些不肯安歇的悲欢与过往。

6、你想去守望,我却想流浪,一动一静间,纠结了缠绵;心想去远方,爱却想靠航,一留一去间,迷失了昨天。

7、我有颗流浪的心,总妄想有一天去放浪天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每念及此常常把自己感动得要哭,可悲剧的是,第二天照样乖乖地早起去上班。

8、我爱上了流浪,或者,我已经忘记了退路,爱上一个人,和自己的寂寞一样,义无反顾,我们所经历的感情,都是捕捉的风,到头来,一无所有。我们不能因为不舍或者留恋而接受怜悯。所以,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松开拳头,放开手我的船还没有靠岸。

我要去流浪范文6

    1.20年代的流浪汉形象

    20年代的流浪汉形象有文学研究会成员潘漠华、王任叔、王以仁笔下的“阿贵”和“我”,创造社成员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笔下的“爱牟”、“他”,左翼作家蒋光慈、洪灵菲笔下的“汪中”、“沈之菲”。文学研究会作家笔下的流浪汉流浪的范围在中国。而创造社作家笔下的流浪汉却是在异国的流浪,由于在异国的被侮辱和被欺负感,流浪汉普遍带有忧郁的色调,成为“零余者”的形象。郁达夫、郭沫若等笔下的流浪汉用流浪的方式表达对黑暗时代的不满,但其流浪是温婉的;而蒋光慈、洪灵菲笔下的流浪汉虽如同郁达夫等笔下的流浪汉一样具有浪漫、感伤的色彩,却多了些许悲壮的成分。总之,20年代的流浪汉形象,有农民流浪汉、知识分子流浪汉和革命者流浪汉。他们从农村到城市,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或从国内到国外,为了物质生存,为了精神生存,或为了革命生存,在流浪。他们被深深打上了20世纪20年代社会风云的烙印。

    2.30年代的流浪汉形象

    30年代的流浪汉形象基本包括艾芜《南行记》中的流浪汉形象系列,及沙汀、茅盾、朱平君、张勉寅、贺宜等笔下的流浪儿形象。30年代的流浪汉形象,特别是艾芜笔下的流浪汉形象的时代特征远没有20年代的流浪汉形象来得直接、强烈,其时代特征是通过折射、而不是通过反射体现出来。20年代流浪汉沉闷的哀伤情绪在30年代流浪汉身上荡然无存。艾芜笔下的流浪汉形象有盗马贼、私烟贩子、卖艺人、小偷、打团伙的行窃者。这是一群远离时代潮流冲击圈的人物,都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虽有时残酷,本质却是美好善良。流浪儿形象不同于20年代流浪汉形象以及艾芜笔下的流浪汉形象曲折地反映时代背景,而是直接暴露时代黑暗。具体的流浪儿形象有:沙汀写于1932年4月的《码头上》中的阿遂、阿林、小毛是中国现代小说中较早的流浪儿形象;茅盾1936年5月写的《大鼻子的故事》中的大鼻子形象;贺宜1939年4月写的《野小鬼》中的小土根是比较成熟的流浪儿形象;黄谷柳写于1947年10月的《虾球传》中的虾球相对于其他流浪儿来说,是更具特色的流浪儿形象。

    3.40年代流浪汉形象

    40年代的流浪汉形象大都出自路翎笔下,并体现出一个鲜明特征:侧重于精神流浪。40年代的流浪汉形象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诞生,流浪的过程又是一个背负着沉重精神创伤的古老民族原始强力爆发的艰难过程,因此其对于人类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任何一个时代的流浪汉形象。路翎笔下的流浪汉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工人流浪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饥饿的郭素娥》中的张振山、郭素娥及《卸煤台下》的孙其银、唐述云、许小东等。因无法忍受家乡的苦难生活,为了生存而逃亡,成了矿工,但没有因此而停留下来,这一群人就成了路翎笔下的工人流浪汉。他们的精神苦难体现在他们的“原始强力”和“精神奴役的创伤”之间的激烈冲突之中。第二类是投机流浪汉。以路翎的小说《燃烧的荒地》中的郭子龙和《两个流浪汉》中的陈福安为代表。这类流浪汉带着投机发财的强烈欲望,抱着乱世出英雄的坚强信念,去进行一次并不成功的流浪,身上依然带有“原始强力”。当“原始强力”消失殆尽的时候,流浪便成了一个让人慨叹的句号。第三类是知识分子流浪汉。主要以《财主底儿女们》中的蒋纯祖和蒋少祖及《谷》中的林伟奇为代表。路翎笔下的知识分子流浪汉形象不同于20年代郁达夫、郭沫若笔下的知识分子流浪汉形象。郭、郁笔下的知识分子流浪汉抒发的是弱国子民的屈辱感,而蒋纯祖们则是寻求拯救自我而不得的知识分子。

    二、流浪汉的流浪方式

    “无家可归是一种流浪,有家难归或不归也是一种流浪;肉体的漫游是一种流浪,精神的浪荡也是一种流浪。”中国现代小说中流浪汉们不停地在流动,远离他们的故土,或是怀着坚定的生活信念,或是在孤独中寻找着一种可以停靠下来的精神家园。他们在现存的生活环境中无法生活下去而不得不进行长途跋涉的流浪。他们的流浪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生活流浪和精神流浪。这两种方式不是完全分离,而是交叉在一起。

    1.生活流浪和精神流浪的内涵

    流浪是人们对自己的故土及一种熟悉生活方式的被迫放弃或主动抛弃。生活流浪和精神流浪都与时代的变化紧密相关。“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期,人类所依存的原有生存空间被破坏,却又暂时找不到新的前进方向,一切都在摸索中,这就使得相当一部分人的灵魂处于动荡不定的‘流浪’状态,就是我们所谓的‘精神流浪’。另外,由于转型期特定的经济政治条件,也会使社会某一阶层在结构上发生裂变,进而产生一个特殊的‘流浪人’群体,也就是‘生活流浪’。”这里所说的精神流浪是指为寻找精神目标而离开故土辗转反侧。在其艰难的精神煎熬过程中,生活流浪的痛苦会冲淡到很小的程度或忽略不计。但在很多时候,精神流浪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生活流浪或引起生活流浪。而生活流浪则抱有坚强的精神支柱,他们虽然为生活而艰难辗转,但他们的精神不是流离孤独。从生活流浪到精神流浪是流浪汉对物质生存需要到对精神自在需要追求的一种过渡。总之,离开故土,不停地流动,便成了流浪汉生活流浪和精神流浪的重要表达方式。生活流浪,其内涵的顶点在于揭露和倾诉当时社会的黑暗,赞美流浪者奋斗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精神流浪是苦难的,流浪者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痛苦艰难地寻找着精神上的归宿,流浪者的精神充满了焦灼感和危机感,与此同时伴随的是生活的困顿和流浪,这更加重了精神的流浪。可见,精神流浪比生活流浪更见其悲壮性和超越性。人类正是因为有了生活流浪和精神流浪的生存方式,才保持了流浪不息的生命状态,才有了进取、求索、永动不腐的精神品格,人类的生命才显得顽强而丰茂。

    2.生活流浪

    中国现代小说中流浪汉的流浪方式中,生活流浪无时不在。不管是王以仁《流浪》中的“我”因为饥肠辘辘而痛苦不堪,还是潘漠华《乡心》中的阿贵为了生存在沉默中流浪,就连郭沫若《漂流三部曲》中的那个爱牟不也在遭受生活流浪的痛苦吗?蒋光慈《少年漂泊者》中的汪中因为家乡地主的横行霸道、残无人寰失去双亲后,不得不走向了生活流浪的路途。更不用说,那些流浪儿们,例如沙汀《码头上》的阿遂、阿林,茅盾《大鼻子的故事》的大鼻子,贺宜《野小鬼》中的小土根。这些流浪儿在生活的逼迫下,不得不采用了一种生存的方式———生活流浪。黄谷柳《虾球转》中的虾球虽然最后走向了光明之路,但在寻找光明路途之中,也经历了痛苦的生活流浪。生活流浪对流浪者而言是痛苦的。王以仁《流浪》中的“我”写给径三的信,首句便写道:“再想不到我的命运竟会蹇滞到这步田地!”这是对生活流浪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痛苦表达!更有这样的言辞:“使我想到了我灰色的命运,我心中觉着我虽在年轻的时候已经领受到暮年垂死的悲哀,……”因为生活流浪,感到了暮年的垂死,可见“我”内心的万般痛苦和绝望。人要生存,而当现实使人无法生存的时候,人便选择了充满荆棘的生活流浪之路。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流浪汉为生活流浪感到了切肤之苦。他们或言于词表,如同爱牟、汪中和沈之菲。他们或用沉默的言语、扭曲的脸孔、麻木的表情来无声地告白,如同那个阿贵。生活流浪是被迫的,“人也得像河一样,歌着,唱着,笑着,欢乐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这种流浪方式充满了苦中作乐的意味。流浪的道路是险恶的,但却“歌着,唱着,笑着,欢乐着”,原因在于生活流浪是流浪汉本能生存欲望实现的唯一方式。艾芜的小说集《南行记》中刻画了一群流浪汉形象,这群流浪汉把痛苦艰难的生活流浪变成了积极的生活流浪。所谓积极的生活流浪,就是抱有异常坚强的生存目的,为了这个生存目的,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漫长的流浪,在流浪的过程中,精神是快乐的或苦中作乐,给人以向上、昂扬、壮美的审美感受。《寸大哥》中的寸大哥说:我们赶马人,过是过的苦,可是真够快乐。今天走在这儿,明天又走在那儿,别个人听都没有听过的地方,我们却熟得来,就像自己的家里一样。到处都有朋友,到处都有人打招呼。喜欢在哪里住下,住下就是。林子里也好,荒山里也好,房屋用不着,没人烟也没关系的。只消一床蓑衣,一根烟杆就够了!告诉你,我们赶马人,真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这是赶马的流浪汉对生活流浪的一段真诚表达,表现了一种积极的状态。《流浪人》中“我”、矮汉子、小伙子、算命先生、大足女人和她的女儿,都把生活流浪作为他们的生存方式,但他们并没有因这种生存方式的苦痛变得无精打采,而是和常人一样充满了乐观情绪。

我要去流浪范文7

走在沿江的路上,夕阳挥散着最后的余热,太阳象个蛋黄,发着光。我用手遮住它,企图把它挡在后面。手指弯曲,在空气中,虚无……

闭上眼,把脸藏在手心里,呼吸……

突然想要流浪,破碎的家庭,成就我复杂的心情,我想流浪。走在异乡的小路上,呼吸着贫困而清新的空气。想在高山上,看太阳东升西落,看飞鸟划过天空,不留痕迹。想在山谷里,看勤劳朴实的人们,为生活而劳苦。不想窜梭在城市,听铜板叮当的响,空气里都弥漫着金钱的腐臭……看太多人麻木的脸,渐渐狰狞。

忽然累了,风吹来,是凉的,刺骨的感觉,却清醒着。不是向往墨脱的贫瘠而是向往,从蚂蝗区到山崩,从死亡边缘逃生的快感,或许不经历死亡,就不知道什么叫活着。或许现在的我就是行尸走肉吧!天空泛起淡淡的阴霾,空气里面飘来阵阵清香,我听见拉萨,墨脱对我的召唤,墨脱,莲花圣地,纯洁的花,养育着勤劳的人们。山谷里,僻静的村庄,与世隔绝。轻轻的召唤,灵魂出窍……

我想去流浪,背着吉他在底下通道里面乞讨,沿路的人,或鄙弃,或施舍,或怜悯。我自得,唱自己喜欢的歌,天马行空的想象。为自己的路,唱歌……

我想去流浪,穿破烂的衣服,走别人不走的路。

我想去流浪,自在的生活,不劳苦……

我想去流浪,害怕没有钱生活,我奢望奢侈的生活,我要有落地窗,在城市最中心的房子,我要居高临下的看这个城市,我要在糜烂的城市里面,独霸一方。

我要衣柜里面全是名牌,我要在西餐厅吃最贵的早点,我要一切奢侈的生活品。

我要去流浪范文8

我到远方流浪,在难解的古文明语言中徜徉,寻找比远方还远的故乡;我到远方流浪,在尼罗河旁的石碑前静静欣赏,追寻金字塔上闪起的第一缕阳光;我到远方流浪,在弥漫着黄沙的天空下仰望,任凭养育基督的太阳压在自己的肩上;我到远方流浪,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歌唱,记录汉谟拉比法典上被刻下的永恒的篇章。

我要背上行囊,流浪远方,寻找梦中的方向。

我要到胡志明市去寻找那家布衣店――Tatu,我要优雅地在店内驻足欣赏,当店员问我来自何方时,礼貌而自豪地说:“I’m Chinese!”然后去看看那可爱的布满紫藤花的小屋,撩开它窗台上缠绕的花藤往里瞧,看看是否也如那“玫瑰园中的小屋”那般恐怖。最后,我会去拜访明杏,那位越南最优秀的传统服装设计师,告诉她,白色丝绸上绣得最美的花朵不是莲花,是红梅,只可惜南国没有。

我要到三叶草飞扬的国度,寻找那远近闻名的费南庄园,与那老伯爵一起欣赏满园的植物,并品尝优雅的伯爵夫人亲制的咖啡,当然,我会为他们带去来自遥远的东方的红豆种子,告诉他们含蓄的中国人是用它来表示相思之情的。我要去走访那高贵的Guinness(健立土黑啤)的家乡,去看看那古老的、沉默的大木桶,去闻一闻它们满身的清香。最后,我会来到泰坦尼克号最后停靠的小港口,祭奠那远离的游人,亲手为他们奉上幸运四叶草,祈求他们的灵魂得以安息。

我要到音乐圣殿维也纳,拉住金色大厅的一位管理员叔叔, 告诉他:“你真幸福。 ”接着去美泉宫

――属于特里萨女王的,也属于我们亲爱的茜茜公主的宫殿,去抚摸那胜过精美绝伦的地毯的花坪。我还要去当地最具特色的咖啡馆,去感受最地道的维也纳式休闲,体味“想要独自呆着,又希望周围有人陪着,喜欢寂寞又不愿孤独”的滋味。

想要去的地方太多太多,只是单纯地想离开,想让自己明白,你的小世界之外,真的存在那些跟你的生活完全不同的人们,他们也像你一样渴望了解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

很多时候,远方是梦想,是难过时的安慰,是无助时的希望,是迷惘时的方向。那是圣殿,居住着你的“上帝”,信仰在这里产生奇迹。

我到远方流浪,思念比远方还远的故乡,走过了风化千年的迷茫,却仍不知道,比远方还远的故乡到底在何方。流浪远方,踩着星辉斑斓的月光,寻找梦中的故乡。

流浪远方,流浪远方。

我要去流浪范文9

逐出生在一个动物收容站里。那里有很多的狗,其中,有很多流浪了多年,如今即将死去,而被好心的老人送到收容站来的老狗。

逐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他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生物,是一个人类。一个笑的很可爱,很灿烂的女孩,正在准备喂逐。逐,突然觉得很温暖。

逐,在慢慢长大。也有一些好心人想将逐领走。可是,每次都被小女孩拦下。终于有一天,那个女孩子走了,逐突然觉得失去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也在那个时候,有人领走了逐。

新家,很大,很亮。食物,也很丰盛,而且逐还有了只属于自己的窝。可是,逐始终感觉不到温暖。一天夜里,逐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他决定做一只流浪狗。这个想法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燃烧着他血液里所有的激情。年幼的时候,逐总是喜欢缠着那些流浪多年而行将就木的老狗,给他讲述流浪的故事。小时候的逐,曾经也想要做一只流浪狗,可是舍不得那份温暖。所以,也就只是想想而已。

如今,小女孩走了,他也不觉得还有什么值得依恋的了。于是,一天夜里,逐逃走了。开始了他的流浪之旅。

也是在开始流浪的时候,逐给自己起名,逐。在这之前,逐是没有名字的。

一开始的流浪,逐过得很凄惨。儿时,只知道那些流浪的故事是多么令人向往。如今,才明白,生存竟如此艰难。渐渐地,逐终究还是适应了流浪的日子,也终究明白了许多在收容站里没有明白的。

所谓流浪,唯有遗忘。

于是,逐一边流浪一边遗忘。终于,逐忘却了自己的梦想。但是还是在不断地流浪。似乎,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流浪,也许,只是为了流浪而流浪。眼里的火焰,似乎,也要渐渐地熄灭了。

一天,逐流浪到了一个小镇,一个很静谧,很美丽的小镇。当逐踏进小镇的那一刻,心被狠狠的触动了一下。似乎,是什么在苏醒。

小镇很友好,逐受到了同类们很热烈的欢迎。他们热烈的邀请逐去他们家做客,饭后,逐就讲述他流浪的故事。看着那些听得入迷的同类们,逐心里,隐约觉得很熟悉。可是又记得不真切。

逐,就这样在小镇上呆了许久。渐渐地,似乎,逐习惯了这样安静的日子。而小镇上居民也认可了逐,这个外来的客人。就这样,逐在安静的小镇上住了快半年了。而逐流浪的故事,也早在一个月前讲完。在逐眼里,也只剩偶尔一现的火苗了。

半年后的一天,安静了许久的小镇又热闹了。小镇上又来了一只流浪狗,一只行将就木的老狗。镇上的居民像欢迎逐一样,欢迎了那只快要死去的狗。

逐也去了,看到那只老狗,遗忘的渐渐苏醒,逐还是想起了那个收容站。

一天,逐又去看了那只老狗。老狗真的不行了,逐估计他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老狗,看着逐,努力的站起来。看着逐,断断续续的对逐说道:“这么多年,我终于看到一个同类了。在这里,只有我,是你的同类。”逐的眼睛突然明亮了,似乎,有火焰在燃烧。

后来,老狗和逐聊了很多。

第二天,终于有人发现逐和老狗都不见了。后来,有人在一个老槐树下发现了一个小土包。镇上的居民也明白了这是老狗,流浪最后的一站。只是,不知道逐去了哪里。

逐,又开始了他的流浪。

老狗和逐讲了很多。老狗告诉逐,当你决定做一只流浪狗的时候,你就应该不停地流浪,而不是在这里停住不前。于是,逐在埋葬了老狗之后,又开始了流浪。

为了流浪,而去流浪,不是遗忘。

逐,又流浪了几年,去了许多的地方,经历了许多,也就明白了许多。眼里燃烧的火焰也渐渐地内敛了。

一个美丽的傍晚,晚霞遮蔽了半壁天空,半依远山的残阳,将晚霞渲染的更加神秘。逐走累了,看着这个安宁的下午,于是卧在一片草地上,眯着眼,看着残阳,一点一点的被远山吞噬。

逐,真的太累了,太阳还没有落下,逐就睡着了。睡梦中的逐,突然被轻轻地推醒了。原来是一只同类,一只很美丽的同类。逐,睁开的眼睛一下子定格在那只美丽的狗身上。

那晚,逐和梦聊了许久,梦—这只美丽的狗的名字—是逐后来从其他狗那里知道的。星空下,草皮上。两只狗,聊的很开心,很开心。逐告诉梦,这是他这么多年来笑的最开心的一次。也是他自离开小镇后第一次笑。梦说,你笑的好勉强,还是不笑的好。逐,沉默。

第二日,逐并没有继续去流浪。他留恋和梦在一起的感觉。他,似乎已经忘记了那只老狗对他说的。

当星空拉下帷幕。夜的主角登场后,逐又和梦在一起聊天。这是他们昨晚的约定。他们,谈过去,谈现在,谈未来,谈梦想。一直都是那么的投机。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快要一个月了。逐,似乎真的忘了,他只是一只流浪狗。一只流浪在流年里的狗。

夜,一如既往的降临。梦,也一如既往的来到那片星空下,但熟悉的草地里,却并没有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天亮,梦不得不离开,可是依然不见逐的身影。

逐,又开始了他的流浪。当梦的母亲对逐说,“你只是一只流浪狗而已,不配和梦在一起,更何况你给不了她幸福。”时,逐,沉默。

最终,逐抬起头看了看远处的夕阳,突然觉得今天的残阳是那样的美,如同那天的初见。美得心开始了疼痛。

逐,继续着他的流浪,为了遗忘而开始的流浪。眼中的火焰,也早已暗淡。只是在黑夜,还是可以看得很确切的。

时光转,流年逝。

一日又一日,不断地流浪,从不间断的流浪。

一年又一年,不断地遗忘,从不间断的遗忘。

终于,有一天,逐老了。

夜晚降临大地,逐,独自在黑暗里舔舐着,自己暗淡无光的毛发。

当阳光刺疼逐的眼睛,遮盖眼里的火焰。逐摇摇晃晃的站起来,继续着,流浪。

阳光,晃眼。看不清,前路。还好,转身就行,来路,依旧黑暗。

逐,一直没忘却,他在老狗临死前问的那个问题。

“我们的流浪,什么时候才会停止?”

“生命终结,流浪终止。”老狗说完,然后永远闭上了那双浑浊的眼睛。

我要去流浪范文10

我想一个人去流浪

我要去流浪,不是逃避,而是寻求自由。骑着一匹观。一个人去流浪。

我想去沙漠里探索那神秘又古老的金字塔,寻找迷失千年的古埃及文化。

我想让时光倒流去唐朝与李白谈论诗歌,与他环游四海,让自己沉静在他的诗中。

我想去珠穆朗玛峰,站在那8千多米的高峰上,欣赏那千年不化的雪。

我想去森林里,听小鸟在枝头高唱,让那歌声伴随我离开忧愁走向快乐。

在流浪人的词典里,没有寂寞和忧愁,不必为某种小事而感到悲伤,可以心情在草原上奔跑,可以尽情的让海浪拍打我的身体,可以尽情的在漆黑的旷野里狂奔。

在流浪人的眼里,大海永远是蓝的,青草永远是绿的,我永远是快乐的。

我要去流浪范文11

读《时光老人与流浪汉》有感

洪田中心小学五(1)班  王星壕

今天,我读了《时光老人与流浪汉》这篇文章后,感触很深。文章主要讲了流浪汉不懂得珍惜时间,把时间都浪费在打玻璃球、玩纸牌、搓麻将上,最后把家业都败光了。后来那个流浪汉碰到了时光老人,时光老人说可以让他返老还童。流浪汉听了,说:“如果可以回到童年,我一定会干一番大事业。”可是,那个流浪汉根本没有像他说的那样,最后还是把家业败了。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的两个舅舅。我大舅小时候不爱读书,有时候还会逃学,长大以后,没有工作,只能去种田,去山上砍柴,到了下午,就要去帮别人做那种非常辛苦的体力活。我小舅就懂得珍惜时间,现在当上了德化县最大超市的总经理。我小舅现在住的是大房子,而我大舅住的却是很简陋的小房子。我想,我大舅变成这个样子,是因为当时他没有好好珍惜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宝贵的,从今以后,我不敢再做以前的我了,因为我以前爱看电视,玩电脑,那样是在消磨我的时间。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以后也会像那个流浪汉一样,一无所有。现在,我还不大,我可以改掉坏毛病,我要成为一个出人头地的人。我要把时间放在有用的地方,等到我长大了,有了工作,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所以现在我一定要珍惜时间,决不能让时间白白流失!

我要去流浪范文12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清晨,一片宁静。这座城市有许多座桥,这座叫圣帕特里克桥。桥总是架在水上,桥下是离河,英文是RiverLee,我就译作离河。

桥上没有行人,桥中央的栏杆下躺着个流浪汉。这几天,我每天从桥上走过,总能看见他蜷缩在那里,行人不时给他一点儿钱。

一辆红色小轿车出现在桥头边。车门开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从车里跑了出来,后面是一位中年妇女。小男孩六岁模样,女孩小一些,孩子们朝桥上跑来,女人站在桥头观望。

两个孩子手里各抱一个纸袋,奔到流浪的男子身旁站住。“早上好!先生。”男孩女孩异口同声地说。

“早上好!”男子翻了个身,坐了起来,靠在桥栏上。他头发蓬松,胡子拉碴,深色的夹克衫满是污迹,裤脚湿漉漉的。

“这是你的早餐!”男孩把手里的纸包递过去。“这是你的苹果!”女孩把手里的纸包也递了过去。“谢谢你们!”流浪男子感激地接了过去,放在身旁的地上。

女孩双手撑在膝盖上:“先生,你吃吧,我妈妈做的三明治。”

流浪男子疲惫(bèi)地说:“对不起,昨天晚上我发烧了,还不想吃,谢谢你妈妈,我一定会吃的。”男子的英语有些生硬。女孩说:“哦,我发烧的时候也不想吃饭。”

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站在桥栏边,装作欣赏河上的风景,耳朵却一字不漏地听着他们的对话。

“先生,”男孩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呢?”

“我没有房子。”

女孩马上说:“你可以住到我们家去,我们家有房子。”

“谢谢你,可是,我不能去你家。”

“为什么呢?”女孩很惊讶。

“那不是我的家,每个人应该住自己的家。”

“你的家在哪里呢?”男孩问。

“我的家在罗马尼亚,我家的房子被大水冲掉了,我没有家!”

男孩和女孩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女孩问:“先生,我能不能抱抱你呢?”“不,不不,”男子惊恐地缩了缩身子,低头看看肮脏的衣服,“我很久没有洗澡了……”话还没说完,女孩就伸出细小的胳膊,搂住流浪男子的脖子,男子犹豫了一下,紧紧地抱住了女孩。随即,男孩也扑过去,三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一动也不敢动,怕扰了桥上这无比温馨(xīn)的一幕。可是我的内心正掀起惊涛骇浪。我问自己:我会让自己的孩子去拥抱一个肮脏的发过烧的流浪汉吗?我知道,我是宁愿给钱给物也不愿让孩子这样做的。我用眼角遥望对面桥头的母亲,她依然站立在那里,粉红的围巾飘动着。

“我能和你玩一会儿吗?”一转眼,女孩已经坐到流浪男子的膝盖上,像自家亲人一样。流浪男子激动得声音发颤:“我怕是感冒了,会传给你的。”女孩说:“不要紧的,我打过感冒预防针。”流浪男子说:“可是,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玩呀。”

“我有玩具!”男孩从自己裤子口袋里掏出一辆掌心大小的玩具汽车,递给流浪男子。男子接过去,看了看,他往地上一收一放,小汽车呼啦一下滑了出去。

女孩说:“那我和你比赛?”

“好!”流浪男子说。小男孩追过去,把汽车拿了回来。三个人一起趴在桥上玩了起来。“咯咯咯”的笑声在空中回荡,传得很远。

天空越来越晴朗,太阳升高了。桥头的母亲抬手看了看手表,喊道:“孩子们,时间到了,该走啦!”两个孩子依依不舍地站起来,和流浪男子挥手说再见。可是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再次飞奔而来,每人在流浪男子手里放了一张纸币。女孩说:“妈妈说了,谢谢你陪我们玩得那么开心!”男孩说:“谢谢你让我们有这样快乐的早晨!”

“谢谢你们,我也非常快乐。”坐在地上的男子扒着栏杆摇晃着站起来,他伛偻(yǔ lǚ)着身子,不停地挥手,“谢谢,谢谢,告诉你妈妈,这是我来到爱尔兰最快乐的一天!”

桥上这感人的一幕让我置身天堂,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良久,我缓过神来,走过去,给了流浪男子10欧元。我说我都看到了,我很感动。男子正在流泪,他说他有5个孩子,他们都在罗马尼亚的亲戚家住着,等他打工赚钱寄回去。可是他没有身份证不能打工,只能天天在桥上乞讨,昨晚发烧了,头痛欲裂,他曾想从桥下一跃而下,可是今天,上帝派这两个孩子带信来,让他一定要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