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陶渊明归园田居

陶渊明归园田居

时间:2023-05-29 18:19:34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1

在以“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文人普遍理想的时代,陶渊明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人生选择?从时代背景上考察,在东晋,门阀制度非常严苛,出身寒门的陶渊明不可能步入上流社会,他也无法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人生理想,所以,在仕途中,屡遭挫折的他,便萌生退意。陶渊明选择辞官归隐,固然跟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其实在于他作为一个个体,他特别的性情,特别的形象。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试做探讨。

一、顺应天性,坚守本真

“少无适俗韵”,从文本看,陶渊明从小就不愿迎合世俗,不管怎樱他不愿失掉自己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不愿失掉真实的自我。在封建时代,人们为了既得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尊严,而陶渊明一再远离官场,正是为了保全自己独立的人格。鲁迅先生说:“陶渊明代表着作为人的独立精神的觉醒。”陶渊明历千年而不朽,其伟大正在于此。叶嘉莹也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在中国诗歌史上,只有陶渊明是真正达到了自我实现境界的一个诗人。”“他完成了自己最超越、最美好的一种品格。”这都说明陶渊明有着“顺应天性,坚守本真”的自然人格。

二、厌恶束缚,渴求自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作者用“尘网”来比喻污浊的尘世,形象地写出尘世对人的束缚,而束缚的不仅是人身的自由,更是心灵的自由。一个“误”字,表达了陶渊明悔恨、厌恶而又清醒的复杂心情。在这里,诗人对自己多次出仕做官,下了个结论:错误。如果说以前为了生计多次去做官,诗人还处在犹豫徘徊之中,而此时,诗人用一“误”字,充分表达了对官场决绝的态度。由此可见,归隐田园,不是诗人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他觉悟后的清醒选择。陶渊明一生所经历的东晋时代,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到其晚年,更是血雨腥风,当时的官场险象环生,时有性命之忧,正如人们所说的:“天下名士,少有全者。”那些性情刚直的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性命的。所以陶渊明虽然身在宦海,但心在田园。田园是自由的,田园也是安全的。

三、坚守真我,远离机巧

“性本爱丘山”,“我天性原本喜爱山川田园生活”,这是诗人对自己本性的真诚告白。“守拙归园田”,“守拙”意为“固守愚拙”,此说可以看作是别人对他的讥笑,也可以看作是诗人的自嘲,当然也是诗人对官场中人的反讽。这个“拙”字用得好,“拙”不同于“愚”。“拙”的反义词是“巧”,而“愚”的反义词是“智”。当然,作者是说自己不像别人那样“机巧”,而非不像别人那样“智慧”,这是对讥笑他的人有力的讽刺。“我本性中没有机巧圆滑,相反,我的本性只有纯真,我只能活出真实的自我”。

那么,诗人到底在坚守什么?他坚守的是人之本真,坚守的是人格尊严;坚守的是不向世俗低头的勇气,坚守的是对官场的弃绝;坚守的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坚守的是做人的良知;坚守的是千百年来文人的精神领地。坚守是一种精神,坚守更需勇气。总之,诗人在乱世中远离机巧,只求坚守真我的本性。

四、回归自然,安享闲适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诗人归隐之后,他的生活从此没有了尘世的喧嚣,没有了官场的争斗;没有公务缠身,没有宾客盈门,没有迎来送往,没有为五斗米折腰。有的只是虚闲清妙,有的只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复得返自然”――我又能够重新返回自然的生活状态。“复得”可见诗人回归田园的庆幸、喜悦之情。他回归到“园田居”,更是回归到自然,回归到精神,回归到自由,回归到自己的本真。他不只回到了自然的家园,更是回到了精神的家园、人之本性的家园。回归到自然,虽然生活贫寒,但是他收获了官场所没有的安闲。

五、厌恶官场,向往田园

陶渊明一生没有建功立业,但他依然名垂青史,光耀千古,为什么?我们除了物质的世界,还有一个精神的世界。陶渊明正是以他恬淡真纯的人生境界,为我们营造了一座精神的家园。许多士大夫在仕途失意之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吸取精神营养,从而在芜杂喧嚣的尘世中,能像陶渊明一样保持一颗纯真、淳朴的心,在万丈红尘中,为自己营造一片心灵的田园。假如我们面临进退两难的困顿,陶渊明会是我们最大的安慰与精神寄托。这就是陶渊明,像他笔下的一样高洁、淡雅,远离尘俗,光耀千古。在他身上蕴含着人生取舍深意的智慧、冲决尘网张扬个性的力量、融入自然享受自由的心灵与蔑视尘俗实现自我的生命,他是我们的精神归宿与力量源泉。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2

1、原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翻译: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来源:文章屋网 )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3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回归 自然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中国文学史上颇具个性的大诗人。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田园诗,其艺术魅力在于其中寄托着诗人远大的人生理想。退居田园,自耕自食,但却拥有独立的精神人格,面对大自然的真实、静穆,诗人无不表现出陶然自乐的生活情趣,更加尽情抒写自己的生活感受,追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歌咏理想。

一.回归自然的真淳――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田园诗的独特意义在于:他从自己“躬耕自资”的生活实践出发,选取了前代诗人从未采用的题材,从田园生活这个独特的角度抒写了他对于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同流俗、情操高洁的诗人的自我形象。

其一:在这类诗中,诗人描绘了恬静的乡村风光,歌唱了自然淳朴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如《归园田居》其一,是诗人从彭泽归隐后第二年春天写的,这时隐居的决心已定,新的生活安顿下来了,诗人对比往事,越发珍惜眼前的一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①。

诗中开头几句,追述往来,不胜懊悔。他把官场比作“尘网”,把自己比作“羁鸟”和“池鱼”回到“旧林”和“故渊”。“开荒南野际”以下写归隐之后的生活,在诗人的眼里,故园里的一切是那么熟悉,又那么新鲜。田亩、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常的景物,一经诗人的点化,都添了无穷的情趣。“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一幅素描图画,极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的幽美和宁静。“狗吠”、“鸡鸣”二句以动写静,如见其姿、如闻其声最后四句总结全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诗人以幽美的田园风光与黑暗的官场生活作了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污浊的社会现实的憎恶。

其二:他的一些田园诗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描写了劳动的愉快。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归园田居》其三:真切地抒写了自己参加劳动的感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而归的劳动者的形象。诗以“晨兴”、“带月”两句,概括了一天的辛苦劳动。没有历述细节,而是由归途所见抒发诗意,表达他的体验和愿望,在诗的结尾处流露了对官场仕途的厌恶。

其三:反映农村凋敝,农民生活的痛苦和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归园田居》其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棒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知。薪者向我言,岁后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诗人通过对荒墟、丘垄、井灶以及“桑竹残朽株”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农村遭受战祸动乱之后的荒芜残破的悲凉景象。这首诗的感情有些伤感,却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真实情况。然而,日趋窘迫的生活,没有改变诗人要在大自然中实现自我的追求,更没有改变诗人对诗意人生的向往,却促使诗人进一步提出了自己“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的否定和批判。

二.回归自然的平淡――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钟蝾在《诗品》中有“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这分别对应了陶诗朴素的语言特色,反朴归真的思想倾向及所采用的兴寄手法。前代论者虽然对陶渊明的田园诗品评各异,但有一个共识:陶渊明的田园诗质朴自然,平淡清新。

首先,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自然平淡与淳美浑厚的统一,平淡中追求自然,淳厚中突出品味。他大多诗篇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闲适的农村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诗人又恰如其分的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真正感到从“胸中自然流出,毫无雕琢痕迹”。如“霭霭堂前林,中夏贮清荫”,“贮”字虽只是一个平常的字眼,但用到这里却很形象很新鲜,中夏清幽凉爽的林荫好象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瓮清泉,平淡中有醇味,朴素中见奇趣。这些是只有经过亲身体验与深切感受之后才能写出的诗句。苏轼说陶诗“似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就说明了这个特点。

其次,陶渊明的田园诗是情、景、理的统一,意境浑融,理趣盎然,情理交辉。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感情,人生理想融化在景物中,在形似与神似高度统一的前提下,以写意为主,达到人格化的境界,含有深厚的理趣。将情、景、理融为一体。如《归园田居五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简单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使整个画面显出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

概而言之,这种淡而厚,癯而腴,质而绮的矛盾统一,便构成了陶渊明田园诗特有的艺术风格。

三.回归自然的永恒――陶渊明田园诗的深远影响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他那光明峻伟的胸襟、刚正不阿的人格、直率的生活态度、热爱劳动和田园生活的情操,成为历代无数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知识分子的榜样。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田园诗是陶渊明的独创,在诗中常常把田园和官场对立起来,以田园的美好比衬官场的丑恶,从而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陶渊明的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之大,在中国诗人中是无可比拟的。

叹尘世中诗人的诗文,品性独树一帜,如出水芙蓉,超凡脱俗,无怪乎沈德潜曾感叹陶渊明是“六朝的第一流人物”,到今天,以其诗歌逾久弥新的魅力和深远影响,与我国屈指可数的伟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等并列一堂,也毫不逊色。总之,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取得了高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的影响恰如他描绘的静穆、悠远的自然,余味无穷。

参考文献:

[1]张郁钦.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2]郭令原.枯而实腴 浅而实深――谈陶渊明田园诗的感情内涵[J].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5期。

[3]曹福刚 陈学文.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1 月第18卷第6期。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4

陶渊明是著名的田园诗人,《归园田居》是作者的一部经典田园作品。作品运用平淡的笔调对田园景色进行描写,充分表达了他的归隐志趣,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一种归隐境界。作品实现了诗歌和水墨画的有效融合,有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关键词

《归园田居》

水 墨

诗 画

在我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其作品主要以淳朴的自然语言来塑造超俗的意境,是我国田园诗歌的开创者,因此也被称为是我国古今隐逸类诗人的先宗。在田园诗方面,陶渊明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陶渊明通过自己的言行,将陶诗中的淳朴、淡远特色加以勾画,使其充满人生的艺术色彩。陶渊明笔下所描绘的宁静、甜美的田园生活,为后来的文人构建了一个与尘嚣远离的桃花源,成为诗人精神和心灵上的一个避风港湾。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解读

在作品《归园田居》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自己为官多年以来的思考,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思考和对自己性情的一种思考。从作品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己内心经历所选择的一个心理的路程,期间有犹豫、有彷徨,经过多次权衡和试探,他的内心终于获得了解脱,坚定了自己内心的选择。从世俗中“学而优则仕”的标准来判断,陶渊明选择辞官归隐是官场上的一大失败者,其人生是非常失意的。在陶渊明年少的时候,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可是到了中年的他仍然壮志未酬,对于自己在官场上的这种失落,他内心难免会有一些感慨,这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所应该有的非常正常的反映。在家人面前,尤其是面对自己的孩子,陶渊明的内心也会感到非常的不安和内疚,因为归隐就意味着他们需要过清贫的生活。因此,对于这个选择,他需要给出自己的真正理由。在作品《归园田居》(一)中,作者对自己为官多年以来的思考进行了明确表达,即“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其中,诗中的“羁鸟”和“池鱼”所表示的是那些没有了自由的动物们,作者将它们来比喻自己,将自己以前对仕途生活的感受进行了坦然倾吐。在官场中,需要人们吹嘘拍马、屈意奉迎,这样做需要将自己的自尊、心灵自由等放弃来作为代价。对于官场文化,人们只能顺从它,对于所谓的自由、个性都无从谈起。这中间是没有其他任何路可以走的,要想既做好官,又能够保持精神上的独立自由,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尤其是在乱世,更是天方夜谭。在作者做官的十多年期间,他和官场是格格不入的,其在作品《归去来兮辞》中就表达了自己的这份感受。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官场,陶渊明是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的,对于自己的心灵是不愿意被官场所束缚和困扰的。

另外,对于归隐,陶渊明认为这是出于他的性情所决定的。在诗中他这样表述自己对官场的无法适应,不愿意低声下气来迎合上司的口味,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虽然为官多年,但是却对名利毫不追求,自己所向往的是一种自然、率真的真性情,孤高超逸的性情使得他无法与世俗的权贵站在一个方阵中。因此,陶渊明宁可放弃为官生活,选择隐逸的田园生活,生活虽然清贫,但是却能让自己的人格始终保持纯真质朴,心灵始终有着那份安宁。然而,对于隐居生活也并不是一路平坦的,这面临了一个非常严酷的现实问题,即退官为民,是一种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落寞。对于归隐田园,陶渊明并不是一种故作姿态,过着待价而沽的生活。他的归隐便是经济后盾的丧失,要与清贫为伴,与田间的野草和锄头为伴。对于这样的生活,陶渊明在诗歌中给出这样的答复,即“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在辞官之后,陶渊明所著的田园诗数量逐渐增多,其内容也更加充实。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作者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田园生活,将田园风光在自己的作品中描绘得更加充实、饱满。

二、水墨画创作的“诗画”融合

1、自然美

在陶渊明的田园诗歌中,体现了田园风光的自然美。在作品《归园田居》中,作者就将这种自然的属性完整地表现出来,令读者也油然产生对田园生活的一种热爱。对于家室的简陋和环境的宽敞的描写,作者向读者展现的是一种自身淡泊、舒畅的淳朴心境,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在作品中,作者借用桃李和榆柳来对住宅地中农村的情味进行渲染。尤其是作者笔下所描述的草屋、炊烟、桃李、鸡鸣等,都是对农村自然景色的描写,使得整部作品都呈现出一幅浑然天成的画面,这样的不加修饰的描写,就像是一幅对农村生活进行描写的水墨画。

著名诗人苏轼曾经将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比喻成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一种典范。在全诗中,所描绘的完全是一幅自然景色的和谐优美,既有远处依稀可见的村落和缕缕炊烟,又有近处的宽敞庭堂、堂前桃李和屋后榆柳。同时诗人又能感受到鸡鸣犬吠,就像是对万物和谐共存的一种生命回首。在这种和谐的生活图景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田园生活中的草屋、炊烟、鸡鸣和犬吠,同时更能领会到一种安逸、宁静的自然意境。在这里,诗人不仅是在对田园生活进行客观描写,同时也是对这种生活情趣的强调和表达,是自己对那种没有虚伪、残酷的淳朴乡村生活的向往,因此这是一种从平凡生活素材来体现理想境界的不凡之作。

2、洁净的精神家园

在作品《归园田居》中,我们随着作者的诗词逐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感受到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在诗歌的第二部分,作者对世外桃源生活进行着意刻画,运用看似平淡但是却经过细心思量而来的对称诗句向读者展现了一片独特的村居园林。第一,在这片山丘的南面坡地上,有几间建好的草屋,并且在草屋的不远处有作者亲自耕作的天地,这是作者田园生活的一种亲自实践。这种亲自耕作的行为突破了孔孟思想中对劳动的鄙视和对农人的轻视思想。第二,在草屋的前后,分别种有桃李树和榆柳树,从而使得房屋和树木融合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下。虽然没有富丽堂皇的雕饰,但是在榆柳树的绿荫下观赏桃李花开,这是一种素淡和绚丽的交相辉映,充满着浓浓的乡村气息。在这一刻,自然所富有的生机和静穆是喧嚣的闹市和官场所无法拥有的。这样的环境能够使作者感到恬静和安然。在诗歌“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其乐融融,没有战火和硝烟,没有尔虞我诈和曲意逢迎,完全是一种宜心的生活环境。诗歌中所描述的远村和炊烟,鸡鸣和狗叫,这些都是生活所演奏出的音符,这些也正是作者所精心设计的精神家园,这是一片清新、洁净且充满安逸的环境,在这里作者感受到了灵魂的皈依,心灵得到了永久的安逸。只有在这里,作者才能够更加安神定气,将内心胸怀敞露,既可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又可以“僵仰啸歌,冥然兀坐”,享受这田园生活的无拘无束。这是一片人间的天堂,有着陶渊明自己超凡脱俗的诗人情怀,更洋溢着一种悠然自得。

在多年的官场生活中,陶渊明感觉到自己是被长时间误入了歧途,一旦内心感受到了这种迷途的知返,他便觉得自己犹如脱胎换骨。这样的做法是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之后,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所做出的明智且又很无奈的一个选择。社会所表现出的丑陋不堪和官场上森严的等级制度,使得陶渊明在其中感到左右为难,非常痛苦,犹如生活在罪恶的深渊中。经过内心的挣扎和判断,他终于走了出来,遵循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陶渊明的这种做法,我们不能将之简单地理解为是对社会和矛盾的逃避。在作品《归园田居》中,作者发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慨,这是他对艰辛和折磨之后的一种坦然,就像是在愁锁衷肠后的一次大宣泄,宣布了作者对既往生活的一种告别,也宣布了他对自然生活的一种拥有。在这样的一片天地中,他更能感受到自然的清新和淡雅,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之势。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鲜活的隐士,正身背锄头,迎着晚霞在向我们款款而来。

三、结论:

作为我国的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有着非常多的田园诗歌作品。其中《归园田居》就是一部经典的田园作品。作品运用平淡的笔调对田园景色进行描写,充分表达了他的归隐志趣,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一种归隐境界。对于归隐,陶渊明已经远远超越了以前的文人归隐,实现了自身人格和精神的重塑。

参考文献:

1、洪林钟 鸟?菊?酒——略论陶渊明诗歌意象建构及其人格凸现[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4)

2、张汝梅 “淡远”、“真淳”——陶诗的艺术特色——读陶渊明《归园田居》[J] 现代企业教育 2007(02)

3、关爱萍 略论陶渊明诗歌意象及其人格凸现[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4)

4、周俊玲 心路的昭示——从鸟意象看陶渊明的心路历程[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09(01)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5

关键词: 陶渊明 道家思想 田园诗创作

陶渊明一生主要接受了儒家“入世”和道家“出仕”两种思想。儒家的“出仕”思想指导着年轻的陶渊明选择他的人生目标,但这种目标并不固定长久,时断时续的13年官场生活就是最好的明证。当无法融入现实世界时,陶渊明性格中的道家“出仕”精神就逐渐显现,成为他思想性格中的主导方面。越到后来,这种思想特征越突出,他的这种性格也越成熟、越坚定。在道家思想的浸润下,陶渊明将这种精神旨趣写入诗歌,创作出了清淡自然的田园诗,开创了诗歌的一片新天地。本文旨在探讨陶渊明对道家思想接受的原因,以及这种思想对他创作田园诗的影响。

陶渊明(365―427),名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生活在东晋末年和刘宋初年。这个时代是学而优则仕的时代,出仕是文人的最好出路。陶渊明出身于一个没落官僚家庭,他的曾祖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都做过太守。祖上的殊勋伟业,他是极其看中并深以为荣的。社会传统和家庭背景必然会让他心中的儒家“出仕”思想占据上风。“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青少年时代的陶渊明颇有雄心壮志。从二十九岁开始出仕,但只担任过祭酒、参军之类小官,所以他的壮志无法实现,而且不得不在官场中苟合、周旋。

晋宋之际,“政风腐败、世道昏浊、阀阅专权,骏才者不免沉沦,庸碌者反得显赫”[1]244,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许多名士在异常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被卷进政治旋涡,甚至被无辜杀害。像陶渊明这样一个有理想而不愿随世俗浮沉的士人,必定会陷入现实与理想矛盾的痛苦中。在陶渊明之前也有无数的文人有这样的苦恼,如阮籍、嵇康,他们也试图寻找解决的办法,但他们无法为现实找到一条出路,所以他们充满了“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的困惑和忧恐,他们企图以超世来求得解脱。陶渊明则不然。“‘得行其道,未必善终,老于沟壑,反为福果’,这种痛苦的人生经验,自然会使希冀隐逸的风气伴着道家思想的流播而大大发展起来,从而使士大夫在‘仕’之外,还存有一种‘隐’的意念”[2]244。首先将这种“隐”意念完全付诸现实的是陶渊明,在他四十一岁那年,陶渊明坚决辞掉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从此终生不再出仕,一直隐居耕种在农村,直到六十三岁逝世。陶渊明不是时隐时现、朝隐暮现的“半吊子”隐士,也不是拿归隐当筹码,搞欲进先退把戏的假隐士,他是一个真心归隐的文人。

经过先前几次出仕与退隐生活的体验对比,陶渊明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由仕而隐。改变的原因除了不愿依附门阀权贵苟求禄位,极端厌憎污浊的官场的现实原因外,还有他的崇尚自然的本性。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望云惭归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为形迹拘。(《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从这些诗中我们可看出年轻的陶渊明并不为儒家思想所拘锁,疾伪贵真,返于自然的思想已经在他的心中滋长,“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更是直接道出了他本性中对自然的渴求。这与“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有共同的基础。

晋宋之际,玄风盛行,这种“以老庄思想为主导、同时又综合了儒家思想的一种文化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的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3]136。陶渊明在与现实决裂的失望与痛苦时,道家思想就成为抚慰他心灵的灵丹妙药,到自然中去,“抱朴守静”,寻找自然中的“真”、“淳”。正是道家“复真”、“还淳”的意念引导他走上归隐田园之路。归隐之后,陶渊明并不能忘情于世,“他以老庄达生、外物的思想排解痛苦,更以疾伪贵真、返于自然的意念来追求理想”[4]245。道家思想救济了他那颗孤独而寂寥的心,于是他由衷地仰慕“自然”与“本真”。

“贤人失志,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合理的政治位阶,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得不到施展,于是道家的遁世归隐则在心灵的矛盾中占据了上风。道家哲学思想本源为深陷困境的文士们的精神困苦提供了有效的解脱途径”[5]132。陶渊明选择了归隐,选择了田园生活。读书、采菊、耕田、饮酒,各种生活都能引起他的兴趣。有了这样的生活基础,他才能以最真切、最深刻的感受写出耳闻目睹的田园生活。归隐田园后,陶渊明饱尝耕作的劳苦和辛酸,“蔽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饮酒》其八),“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怨诗楚调示庞主薄邓治中》)。陶渊明在饥寒交迫中受煎熬。晚年他甚至到了乞食的地步,“饥来驱我去,不知意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但生活中的充实与乐趣,给诗人在精神上很大的寄托:“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饮酒》其九)。他接近农人,参加劳动,与农人在情感上和谐地交流。总之,陶渊明归隐后的种种体味,是从他勤劳的“躬耕”生活中得来的。“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正是这种“不忧贫”的意志让他真心地投入了田园的怀抱。陶渊明把自己的感情渗透到描写的景物之中,真情实感从“胸中自然流出”,用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平凡的日常生活说明一些生活的哲理,创造出富有情趣,又富有理趣的诗歌意境。

道家善于隐喻说理,言简意丰,以少总多,其思维具有简约性,如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国维认为:“陶诗不隔。”(《人间词话》)。陶渊明田园诗写情写景皆不隔,正是得力于道家简约的思维。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平淡普通而高度提炼的语言与田园风光情调结合得天衣无缝。

陶渊明的道家思想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而且丰富了他的艺术之路。陶渊明诗歌题材广泛,生活中凡有所感都被写入诗。有遇物即言的杂诗,有以古人古事抒发自我心声的咏史诗,有清新自然的田园诗;在风格上有“金刚怒目”式,也有“悠然见南山”类。其诗歌成就最大的要数其田园诗。在道家思想的浸润下,陶渊明沉入“自然”,田园风光,农村生活,农耕劳作,第一次成为诗歌题材被写入诗中,田园成为文学的重要题材和审美对象。清言玄诗的两晋诗歌,其作者是清一色的都市里的上中层文人,田园是无法进入其创作视野。在两晋以前的诗坛上,田园乡居生活偶尔在诗歌中出现,那也是作为背景和辅描写出现的,并非诗歌题材。所以陶渊明在有意无意中拓宽了诗歌的创作之路,引发后世的田园山水诗领域,他也成为田园诗的开山鼻祖。

陶渊明不仅开辟了田园诗领域,而且其田园诗别具一格且造诣极深。这样的成就除了他自身的才华之外,还与他的人生取舍与信仰有关。儒道思想特别是道家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陶渊明的心态、思维方式和审美倾向;道家崇尚天道自然,显出消极退隐的人生态度,强调个体的自由与逍遥,将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引向人自身的生活和人的心灵,归隐后偶尔出现的儒家关心民生国事的心情被淡化和掩盖起来,所以大家看到了陶渊明诗歌中平淡无奇的田园风光,最普通的农人耕作与歇息的日常生活。陶渊明“复真”、“还淳”的意念和恬静平淡的心境与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十分投契。

信仰道家思想的诗人做诗,通常会不自觉地用一些词语来传达其信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田园居》其一),“采菊”、“东篱”、“悠然”、“南山”、“自然”等词就准确地传达出了陶渊明接受了崇尚自然天籁的道家思想。

除了这些能传达信仰的词语外,意象也是信仰的见证。他诗歌中出现的鸟、酒、菊、松、山、园、柳意象就是最好的明证。“陶渊明对自然的渴求,是对形体自由与精神自由的双重渴求”[6]288。下面以鸟来做说明: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饮酒二十首并序》十五),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咏贫士七首》其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丙辰岁八月中于下田舍获》)

《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超然远逝,扶摇万里。鸟展翅能飞,可以轻松地抵达任何向往的地方,陶渊明心中的“鸟”是逍遥与自由的。但这种逍遥与自由的生灵也有被束缚的时候。“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羁鸟受困牢笼,失去了飞翔的快乐,陶渊明的仕宦之路犹如羁鸟的可怜状态,所以陶渊明急切地要解放被束缚的心灵。“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二),南山之下,他与归巢的鸟儿有了神会。“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吾庐”即精神家园。倦鸟知归巢,“吾亦爱吾庐”,表现出陶渊明对“出世”后的田园生活的眷恋和热爱。仕宦生活带来的煎熬也在这种自由逍遥的生活中烟消云散,陶渊明借鸟表明远离世俗,游心于天地自然的心迹。陶渊明就是一只在田园上空自由飞翔的鸟。

陶渊明把正始以来批判现实的精神导向了一种“返于自然”的理想主义,他以归隐来寻求人生自然化的道路,为否定现实后找到一条出路,他把道家的自然主义当作现实和构造理想世界的原则。陶渊明在他的田园诗中成功地渗透了他“自然”、“真淳”的人品,以及任从自然、以得天真的道家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2][4]赵明.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6

一、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及其思想发展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他是中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政治环境十分复杂。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着幻想,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他的家世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却是对他十分不利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生活道路以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处境,陶渊明一生曾五次出仕,终因“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辞官回乡,彻底走上了二十多年漫長的归隐的道路。陶渊明在历经了官场的龌龊和束缚之后,终于迷途知返,植杖耘耜,清流赋诗覆成自己的“天命”,从心灵的深处释解了政治上的失落感,“乘化归尽”,找到了生命的归宿。

在性格方面,陶渊明率真刚直,不合于官场,官事繁忙劳顿,也不合他自由娴静的习性。还有一方面,他本身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心为物役”是他最大的精神瘸苦,他要摆脱自身躯壳及物质的役使,获得心灵的自由。陶渊明一生儒道两家思想冲突很激烈,表现在他生活中就是屡仕屡隐。总之陶渊明既受时代风尚的影响,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吸收继承了多种思想观念,从而融合成了独具一格的陶渊明的风格。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分类

陶渊明的创作以诗为主,兼擅辞赋和散文。诗现存一百二十余首,特别是反映乡村风光和农村生活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大,对后世影响深远。

所谓田园诗,就是指描写农村田园生活和田园风光的诗。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田园诗大作家。在诗歌发展史上,以农业劳动为内容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古代歌谣。到了《诗经》出现了大量的反映农业生产的农事诗。这些农事诗反映了农民的劳动生活及其感受,但直到了陶渊明,农村的生活和田园风光才真正得到文人的注目,农事诗发展为田园诗,这些田园诗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影响久远的诗歌流派,陶渊明也因此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的田园诗从其内容看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渐茁壮的桑麻,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如“山涤馀霭,宇暖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写山村的早晨,晨雾渐渐消失,南风使新苗長上了翅膀。“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写邻居和自己一起谈史论文的情形,那种真率的交往令人羡慕。

第二类,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

《诗经》中有农事诗,那是农夫们一边劳动一边唱的歌。至于士大夫亲身参加农耕,并用诗写出农耕体验的,陶渊明是第一位。陶渊明之后的田园诗真正写自己劳动生活的也不多见。《归园田居》其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第三类,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

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夏日長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归园田居》其四:“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馀。”通过这些诗可以隐约地看到,在战乱和灾害之中农村的面貌。

三、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田园诗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透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且看《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7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号五柳先生,后代世人也称他为 “靖节征士”,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他是东晋末期南朝初期的诗人、散文家、文学家。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世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军功非常显著,最大的官做到大司马。而陶渊明的祖父、父亲都曾做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所以青少年时代的陶渊明就立志学习,且很有雄心壮志。但从二十九岁开始进入仕途,却只担任过祭酒、参军等小官。不仅他的壮志不能实现,还不得不在官场中周旋,不能真心相对,官员之间虚伪一场。陶渊明认清了官场的黑暗与污浊后,就逐渐对于仕途有些心灰意冷。后来陶渊明生活上也越来越困难了。他又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辞官回家,从此隐居,远离官场,远离那些他不乐于见的是是非非。于是他满怀情感的写出了《归去来兮辞》,后来他又写了《桃花源记》,以理想式的社会生活来对抗现实的无奈。田园诗是陶渊明创作的主要题材,因为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非常向往美好的田园间的生活。陶渊明在辞官归隐田园之前,心中一直有一声音在强烈地呼唤他“归来”,呼唤来到不被世俗所污染的地方。后来,他实现了归田园居的愿望。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人人自得其乐的乐园——“桃花源”,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没有压迫,每个人都是真心相对。陶渊明只能通过写词来寄托他希望参与政治的愿望,更希望人民不要再生活在这种水深火热中。如果人们能生活在那种没有争斗的社会中,该是多么幸福啊。所以陶渊明的归隐更是一种对社会动荡的无奈与感叹。

一、陶渊明的理想田园生活

陶渊明的田园诗产生于东晋末年,而这与当时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东晋末年,当时朝廷非常污浊、腐败,而当时的士族文人生活也很糜烂。在这种的现实环境里,很多名士被卷进残酷的政治斗争之中,令他们不知何去何从。而像陶渊明这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肯定将会陷入现实与理想斗争的漩涡中。有这样一句话:“诗歌合为时而作,文章合为事而作”。所以在这个时期许多不满于现实的文人,放弃仕途,归隐田园。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中的杰出代表。在这个阶级斗争激烈,官场腐败的时代,陶渊明认识到了其中的黑暗,而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在陆续做个几个小官之后决定归隐,后来就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生活自给自足,并在诗中表现出希望有一个没有忧愁的理想社会。在南山之下种种菜,赏赏花,并在这种情况下开创了田园诗。

总之,陶渊明可以说是田园诗的开山鼻祖。历代也有许多写田园诗的人,但没有一个可以超过陶渊明的。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脱俗、质朴自然,表现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有他独特的个人经历又将他思想融入进去,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可以说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流派。

二、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一定的人生态度受一定的时代的影响。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就受时代的印记影响的痕迹很深。东晋末期,官场黑暗,地主庄园经济继续发展。永嘉之乱后,士族大量购置田园,使得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在这个动荡时代之中,官场如战场,士族的官职变幻无常,说升就升,说贬就贬。而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一定的体现。陶渊明时代为官的家庭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他的影响也可谓不小。他从小就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可以令自己光宗耀祖。他也在为此不断地努力,但却在不断地受挫中。在东晋末期时期玄学之风非常盛行,而陶渊明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用隐居来逃避显示,寄情于山水来表现对现实的不满。陶渊明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拥有高尚的情操,又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总之,东晋末期的时候官场腐败,对于士族也不是十分在乎,统治阶级也很腐朽。陶渊明就毅然辞官,用归隐田园来反抗。可以说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对官场也深恶痛绝。陶渊明没有求名求利之的欲望了,他在这个幽静的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三、陶渊明的诗歌风格

苏轼曾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就话的意思就是说陶渊明的诗外表上很质朴,实际上很华美,外表上很单薄简单,实际上很丰富。陶渊明的诗很平静,很优雅,很通俗易懂,但又不是淡而无味的,看似普通、短小,其实意味隽永。从他辞官之后就有一种容易满足和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现实。但又不忍打破自己的梦,就塑造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所以说陶渊明的诗朴素中见精彩,细细品味起来又意境深远,回味无穷,不尽地令人向往起来。陶渊明的诗里也不是只有清幽的田园风光,还有寄托了他政治方面的抱负。还有的诗中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充满了善良,相处融洽。还有对具体生活细节的描写。陶渊明由衷地希望人们可以返璞归真,回到人们最开始的那种美好。

总之,陶渊明的诗语言质朴、自然,将平时参加劳动的细节毫不突兀的写了出来,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表现了诗人能够归隐田园,感受自然美好的喜悦之情。诗人所描绘的一副副画面也是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表现了他对现实的憎恶,又无力去改变它,只能从另一方面得到慰藉。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8

摘要:在中国诗歌史上,陶渊明开辟了一个新的诗歌表现领域——田园诗。“自然”即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他诗歌艺术的总体特征。他将日常生活诗化。并能使情、景、事、理浑融,在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显出绮丽。

关键词:田园诗;自然美;人格美:人情关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十一月,陶渊明由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辞去彭泽令,从此绝意仕途,归家隐居。《归园田居》这首诗就作于归隐后的第二年,大意是书写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全市的核心是“返自然”。

诗中,作者极力摹画了一幅生动的田园村居图,着力渲染了一个平淡祥和的环境。八九间草屋,十余亩方田,屋后榆柳婆娑,浓荫遮蔽。堂前桃李婀娜,整齐排列。远处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的村落,还有那轻柔袅娜、冉冉升起的炊烟。深港中偶尔传来了犬吠。高高的桑树顶上鸡在啼叫。门庭清静。无俗务相扰,虚室有闲,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十句,由近及远,又回到近景。动静结合。草屋、树、炊烟、狗叫、鸡鸣种种意象构成了一幅美妙图画。图画中透出了恬静、和平的气氛和欣欣向荣的生机,让你驰骋想象,去领悟、去意会、去思而得之,而所谓的诗的韵致也就蕴含其中了。此景此物虽平常但很美,美在其“真”。诗人几乎是用白描的手法毫不矫饰地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村居图,没有过多的渲染。没有刻意的加工。意象的选择似乎也是漫不经心,随手拈出。整个画面几乎完全是自然的翻版,摹仿自然而且毕肖自然。而恰是这种不事雕饰的真实,显示出一种纯朴的自然美。罗丹说过:“当一个艺术家。故意要装饰自然,用绿的颜色画春天,用红的颜色画旭日,用朱红的颜色画嘴唇,那他创造出来的东西是丑的一因为他说谎。”这说明艺术贵在真实。真则厚,厚泽淳。愈是这种不加粉饰的真淳的自然美,愈使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郁的纯朴的田园气息。给人以清心悦目、怡神洗耳的美感,使人不由得忘乎所以与大自然亲近。

朱光潜先生说:“艺术在表现自然美时,也不是因为自然本身,而是因为自然表现了人的活动和人的性格。”这首诗表现的另一方面便是人情美或人格美。

作者在诗中描摹的自然田园风光,不仅景真而且情真,洋溢始终的是诗人浓烈难化的田园情、自然情。草屋、炊烟、鸡鸣、狗叫,在一般人看来是再寻常不过的田园景物,而且它们也是作者再熟悉不过的。归隐一年多来。此景此物朝夕相伴。可贵之处就在于诗人对于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之物仍充满了新鲜感,历历数说。娓娓道来,透露出无法掩饰的愉悦的心境。这一切。他曾经失去,然而却一刻没有忘怀。就在出仕期间,仍“心念山泽居”,“望之惭高鸟,临水愧游鱼。”而今,“性本爱丘山”的他终于挣脱“樊笼”。重新回到了那渴念已久的大自然的怀抱中,诗人如何能不欢欣鼓舞,并且更有一份倍加珍视的感情。在诗人看来,自然中一切都是美的,一草一木好像朋友那样同他谈话,“花草-蕊-瓣,都是自然向他吐述的亲密的字眼。”(罗丹语)惟有用心地感悟,认真地咀嚼田园生活底蕴,方能感受到常人无法体验的美感。这里是自由的天地,使受伤的心灵得到慰籍。这里没有动辄拜迎长官的苦恼,“有的只是强烈的陶醉,无尽的享受,永久的快乐”。(罗丹语)

许多人在谈到陶渊明,更多地将他理解为愉悦而飘逸、洒脱、寄情山水的是人。其实诗人是积极入世的,热切渴望干一番事业的,他在《饮酒诗二十首》其十六自述道:“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几度出仕,便是明证。然而官场的诈伪污浊的风气,又与他向往自然的真淳天性相违拗。所以他常常处在一种矛盾中,内心经历着痛苦的煎熬。思想斗争愈来愈激烈。这使得他的最终选择更具坚实性。到了四十一岁。陶渊明终于大悟人生之道,决意返归田园。诗中开首道出“返自然”根本原因是“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使自己不得不远离山水,疏远自然,与污浊为伍,和天性相违,故决意离开。清代诗人查慎行说:“返自然三字,道尽归田之乐。可知尘网牵率,俱违本性矣。”(《初白庵诗评》)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就是率性任真,即不屈己、不媚俗、不役于物。不为“口腹役”。(《归去来兮词序》)《南史,隐逸上,陶潜传》述陶渊明之处人曰:“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对己真,对人真。“真”是陶渊明人格的第一要义。陶氏追求返朴归真的田园生活,恰是为了追求一种“真”,追求一种合乎本性、天性的生活,获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乐趣。并且陶渊明的归隐并不只是为了享受“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和郭主薄诗二首》其一)的天伦之乐,并不是一种失意文人无可奈何的自我消沉,而是对黑暗现实的蔑视与反叛。诗中对澹泊无为、逃归自然的向往,正是与对“适俗”、“尘网”、“樊笼”的厌恶和诋淇联系在一起的。他对归返自然的歌唱,正体现了他与现实抗争的心声。应当说。这里显示出的是诗人在心性、人格方面表现出的真淳之美。读陶渊明诗,往往想见其人。正如梁启超在《陶渊明》一书中说的:“古代作家能够在作品中把他的个性活现出来的,屈原之后。我便数陶渊明。”

可以说,从这首诗中,读者看到的是自然美与人格美、人情美的融合与统一。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9

陶渊明(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末期南朝宋伟大的诗人、辞赋散文家。

陶渊明的田园诗产生于东晋末年。当时南北朝分裂,政权混乱,很多士族地主依靠东晋政权大肆强取豪夺土地,使得民不聊生。在这种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冲突下,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动摇了,各种思想逐渐兴盛起来。其中玄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最大。很多文人看清了时局的动荡,政权的黑暗,在自觉无力挽救的情况下,精神颓废、纵情自然,借此躲避现实。由此产生了很多玄言诗、山水诗。而另外一些文人士大夫,则因为对现实不满,看清官场的黑暗,所以舍弃官职,远离庙堂回归自然,以求得安身立命,净化心灵。而陶渊明正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陶渊明从小就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与自然风物十分亲密。然而他并不是普通的山野村夫之后。他的曾祖父、祖父及父亲都做过大官,属于仕宦大家。只是到他出生时,家族已经没落了。在他年幼时,他的父亲就已离世,他从小生活在外祖父家。其外祖父作为一代名士,“行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这与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性嗜酒”“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之所叙极为相似。可见,陶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逯钦立语)再加上他“好读书”(《五柳先生传》)“游好在六经”(《饮酒二十首》)外祖父的藏书也为他日后的修为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在这样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在这样一位闲静少言、性情耿直的名士的影响下,陶渊明的思想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志趣――既有“猛志逸四海”(《杂诗十二首》)的志向,又有“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的性情。正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志趣和当时政治的黑暗,造成了他日后的几仕几隐。

太元十八年(393年),那年陶渊明29岁。因家庭衰微,加上自己的“大济苍生”的愿望,陶渊明初仕州刺史王凝之的祭酒。但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辞职回家后躬耕自足。期间还辞谢了州主簿一职。安帝隆安四年(400年),已有35岁的陶渊明怀着逸四海的猛志,做了桓玄门下的一名属吏。却一直不满其篡夺政权的野心。勉强做了一年后,因母亲过世就辞职回家了。元兴三年,陶渊明乔装私行,将桓玄篡夺帝位的前后告诉了刘裕,表达了他对篡夺者的不满。在与刘裕接触后,陶渊明一度以为自己找到了“明主”,但后来发现刘裕也是一个为一己私欲颠倒黑白的人,所以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辞职隐居。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41岁,终于找到了一个值得自己敬重的人,他就是时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的刘敬宣。这年,陶渊明做了建威参军。但因为刘敬宣的辞职,他也去职了。陶渊明的最后一次当官,是任彭泽县令。然而,仅为官八十一天,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还是授印去职了。弃职返乡后的陶渊明写出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及《归园田居五首》。陶渊明为官的这十三年,是为实现自身理想不断尝试,是与黑暗社会不断抗争,不断失望,直至绝望的十三年。经过这十三年,他更加肯定了自己“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终返班生庐”(《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的心愿。

这些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性本爱丘山”的性情都成为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的基础。陶渊明是在农村长大的,所看所触都是自然风光;而经过几次仕隐,除了少量的官场生活外,他的多数生活都是与田园风物、田野村夫一起度过的。无论是从小自然环境的熏染,还是后半生长期的农村生活实践,都给他的田园诗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生活源泉,使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10

[关键词]陶渊明 艺术化生存 田园生活 桃花源

中国古典文化是一种以艺术化生存追求为内核的文化形态。艺术化生存追求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和人格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上承传统。下启唐宋人文的陶渊明代表着中国古典文化的一种理想风范,从放弃仕途到回归田园,再到追寻桃花源理想,陶渊明确立了对待人生艺术化的生存追求。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安顿身心。并在桃花源理想中寄托了自己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一、艺术化生存

艺术化生存是一种具有诗化、审美化特征的人生状态。从中国思想史角度看,关注人类精神家园复归的哲人庄子就曾倡导人们拥有一种与大道相合的自由人生,“庄子认为存在者在世界上生存,由于物象的干扰和内心的欲望必然面临着诸多的精神苦闷,而由于物质和知识的限制又使主体处于不自由和非审美的境遇。精神哲学的首要责任就是悬解心灵之‘蔽’和消除精神的痛苦。因此,必须寻觅某些方法和策略去承担这种责任。于是。庄子通过自我的哲学运思寻求出一系列的悬解心灵之蔽的方法论,并使这些方法论进一步转换为生命存在的审美论。”庄子所推崇的这种具有审美论特征的人生观念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信念,使得他们当中的许多人确立了对待人生诗化、审美化、艺术化的价值趋向。

艺术化生存蕴含内在美,艺术化生存既是自然而然的。又是富有情趣的:艺术化生存既是清静淡然的。又是活泼欢畅的。艺术化生存使人回归生命本真状态,一个人只有从功名利禄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以大智慧返观内照,认识本心,才能恢复人原本拥有的清静光明。陶渊明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他在徘徊不安与矛盾痛苦之后,能从仕途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在艺术化生存追求中找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归宿。陶渊明曾有过仕与隐之间矛盾徘徊的反复时期,辞官彭泽是其一生前后的分界线。陶渊明最终放弃仕途。回归田园,便是不为功名利禄所牵累而追求其艺术化生存理想。

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不仅从艺术化生存高度审视自己的已往经历,还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恶。陶渊明把进入仕途看作是为了名利使得精神为形体所役使,从而发出了远离仕途的断喝。田园是一个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理愿望的文化意象,在陶渊明眼中田园是与仕途相对立的存在。陶渊明把进入仕途视作个体生命向着无意义生存的一种沉沦,而把回归田园看作是富有意义的能体现艺术化生存追求的举动。作为一位有骨气的诗人,反对心为物役的陶渊明弃仕途返自然。最终摆脱了仕途的束缚与羁绊。而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

回归田园之后,儒家思想以及老庄哲学成为陶渊明的精神支柱,陶渊明遵循儒家安贫乐道思想以及老庄抱朴守真、逍遥无为之理,融身心于自然,在田园生活中过着平淡自然的生活。“陶渊明是酷爱人生的……他由这种积极的、合理的人生态度而获得他所特有的与生和谐的感觉。这种生之和谐产生了中国最伟大的诗歌。他是尘世所生的,是属于尘世的。所以他的结论不是要逃避人生,而是要‘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陶渊明仅是回到他的田园和他的家庭的怀抱里去,结果是和谐而不是叛逆”。艺术化生存追求给予陶渊明以精神的超脱与心灵的净化,艺术化生存追求使其精神升华到了澄彻空明境界。

二、心远地自偏

现实生活蕴含无限价值。无论人的现实处境如何。人们皆可从中发掘出艺术化生存的无限意蕴。艺术化生存注重在现实生活过程之中体验人生,意在将诗性、审美性智慧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在现实生活细节中,在对生命、生存的触发与感悟之中。领会生命、生存的价值与意义。陶渊明身上有一股浓烈的人间气息,体现着人间伦理精神,陶渊明在其诗作《饮酒・其五》中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诗句是质朴自然的。而其内涵与滋味却是相当丰富的。

陶渊明不像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陶渊明诗中的“人境”是一种与其情趣志向和谐相融。包含着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云鸟、松菊、清流等平常事物,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极为质朴自然的“人境”。陶渊明说自己能于尘世的喧嚣中获得一份安闲与宁静,能做到闹中取静的方法在于“心远地自偏”,其意在于只要“心远”,无论“地”之偏远与否,都会达到心灵的宁静。陶渊明超脱尘嚣的“心隐”方式,与庄子提倡的“心斋”可谓异曲同工。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能不受追名逐利的“车马喧”的干扰。这里包含着陶渊明对仕途的否定和对田园生活的肯定。陶渊明置身这样的“人境”,却能保持心境空明澄澈,精神从容平和。因为他明白人不可为着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扰乱内心的安闲平静。

艺术化生存是一种心灵自由的状态。也是一种自然适意的状态。陶渊明认为一个人应该任情率真地生活,对世间的一切不应过分执著。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著文章自娱,颇视己志,忘怀得失”。他说自己写文章是自娱自乐的,从未将其视作功利的东西而取悦于人。陶渊明对读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读书的要诀在于融会贯通、了悟大意,这与不执著于事物表象,重视妙悟自然的老庄精神是一致的。陶渊明认为既然人的生命如此短暂,人们就该珍爱生命,并能充分享受生命,尽情享受生命的快乐与幸福,让生命充满欢声笑语。陶渊明家里放着一把无弦琴。他常抚弄无弦琴而自娱自乐。陶渊明对自己的无弦琴非常满意,在他看来。琴发不出声没什么要紧,只要自己能得到琴动的意趣就可以了。

除了读书写作,抚弄无弦琴。陶渊明也饮酒。饮酒不仅成为陶渊明消愁忘忧的一种解脱方式,饮酒也给他带来灵感与超越,饮酒之后。陶渊明能很快进入神游物外的诗意境界。酒不仅在其独酌时给他快乐,在他与友邻共饮时,也给他带来同好。陶渊明静观天地人生,身处“人境”而“心远”之,以闲静的心态看待世事沧桑的变幻,在一种质朴自然的状态里,过着自得其乐的生活。

三、悠然见南山

艺术化生存具有不以功利为目的,不离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特性,其实质在于心物交融、物我相忘的心灵净化境界。陶渊明在其诗文中以朴实自然的笔调描绘了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表达了回归田园的惬意,抒写了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情怀。在田园生活中,陶渊明常以澄明之心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情,体验心物交融的美的境界。“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是陶渊明田园生活中最具审美意义的情景,诗句完美地表现了物我泯一、心与道合的精神。这种物我的和谐是一种最美的境界,意与境会妙不可言。人与菊、山和谐共存,分不出心物的界限。在境、心同一之中。陶渊明全身心体验着人与自然相融相合的无穷韵味。

陶渊明是多情的,这种多情源于其对生命的关切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珍惜。陶渊明以诗人特有的敏感,从田园生活中发现了富有诗意的内容,“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他成了自然间的一员,不是旁观者。不是欣赏者,更不是占有者。自然是如此亲近,他完全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他没有专门去描写山川的美,也没有专门叙述他从山川的美中得到的感受。山川田园,就在他的生活之中,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他的喜怒哀乐里。”在田园生活中,陶渊明可以近距离地贴近自然山水,其淡泊的情感常从田园景象中自然发生,而他也常以淡泊的情感消融于清幽、闲适的田园景象之中。陶渊明妙悟自然之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他的身心与大自然相契合,达到了“忘言”的虚静状态。从而解脱了各种利害纷扰,回归到了生命本真状态。

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肯定,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生信念。田园生活对陶渊明来说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田园生活触动了陶渊明的心弦。引发了他对人生百态的思索与感慨,“田园生活对于陶渊明已非单纯的苦或乐的问题,而是他的生活本身只要身居其中,活在其中。脚踩在上面,便觉得美滋滋的,受用不尽。他的境界,可以说真正达到了充满劳绩,而诗意地居在大地上”。在民风淳朴的乡里,过着田园生活的陶渊明远离了仕途是非之地,恢复了其做人的尊严。在田园生活中。陶渊明与农人们相处得极为融洽,农人们没有世俗的偏见,天真淳朴而又善良热情。他们给予饱尝仕途之苦的陶渊明以极大的精神安慰。好诗来自一颗活泼善感的心灵。劳作后的陶渊明吟着“带月荷锄归”的诗句,走在返家的田间小路上,在绿树、清荫、秋菊、飞鸟之中,他体验到了一种和谐的天地之大美。陶渊明在艺术化生存追求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其人格境界也越发平静淡远。

四、桃花源理想

在一种无家可归的境况下,人们如何寻找自己的精神归宿?又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向来为诗人和哲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从放弃仕途到回归田园,再到桃花源,陶渊明一直以自觉的理性精神,寻找其心目中最为理想的生命归宿。生命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生命所进行的自觉的理性思索和情感体验,陶渊明具有强烈生命自觉意识,其诗文带给我们的是他对人生、人性和生命本相的独特把握,以及在形而上意义上的精神超越。同时带给我们的还有他对人类艺术化生存的深切呼唤和执著追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诗人对艺术化生存至高境界的表达,桃花源由于凝聚着陶渊明的心理愿望而具有强烈的精神性。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11

【关键词】陶渊明;自然和谐;质性自然;躬耕田园;委运任化;物我为一

一、质性自然,陶渊明的自然和谐思想的基础

“质性自然”《归去来析辞》序是陶渊明坚定不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是他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和基础。从这种保持本性、崇尚自然出发,陶渊明开朗的胸襟,就能领会万物的生机,获得自然的乐趣。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包括两类含义:一是作为物质实体的大自然。指除人以外的天地万事万物;二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是老庄的核心思想,指人不受外界拘束的自由自在、自然而然的状态。

1.“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家园及附近景色是非常美好的。其住地有桑、竹、榆、柳、桃、李四季分明,五彩缤纷。离其家乡不远的“庐山……奇秀甲天下”,为历代诗人所咏不歇。陶渊明的诗文多层面、多角度低展现了山水美景,虫鱼鸟兽的神态。他所描绘的自然,有家园和他乡的山水实景,也有幻想中人间乐园。这些自然景象有的是诗人抒发感情、陶冶情操、寄托心志的审美对象,有的是作为游览、交友、躬耕的场所,有的是诗人高洁人格的象征,并且不管是乐景、悲景还是幻境,陶渊明大都能与之和谐相处。

陶渊明诗文中的自然景象不是随意点缀的闲笔,而是诗文中密不可分的有机构成。本来自然界的动植物无所谓善恶,许多景象也无所谓美丑。美不是因为它的自身,丑也不是因为它的自身,而是因为有了人为的鉴赏才有了美丑。当万事万物纳入了人的评判标准后,也就有了美丑善恶之别,既然有了美丑善恶等等之别,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有的人可能只热爱自然界中的美好、善良的景色,而对悲伤、丑陋的景色大多数人可能就是鄙视厌恶了。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依然辞官回家隐居,而他的妻子和他志同道合。夫妻二人共同劳作,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在这期间陶渊明作了大量的田园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说明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世俗的阿谀奉承诗人一样也没有学会,反而喜欢宁静、纯朴的田园生活,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本性是与大自然相通的。

2.“复得返自然”。陶渊明认为:短暂的为官是“久在樊笼里”,而“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它们被困在鸟笼、鱼池里的,陶渊明用来自喻,表明他正想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的思恋美好的大自然,想要回到自然,重获自由。而对回归田园则视为回到了“旧林”与“故渊”,是“复得返自然”。由于陶渊明“性本爱丘山”,所以他要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与家人亲朋饮酒游乐。

二、依依在耦耕,陶渊明与自然和谐的主要体现

陶渊明与自然和谐主要体现在躬耕之中。陶公的躬耕,有收获的欢乐,也有不堪的劳动负重的辛苦,还有收获不多的感叹。而对暂时的五、六年为官时期他则认为是“暂与园田疏”,“暂为人所羁”。躬耕田园是陶渊明人生的主要部分。

1.诗化的劳作

陶渊明初归田园时,几乎把劳动诗化了。如:《归去来兮辞》中,春耕于“”的景象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于是陶公“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以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想象耕田是自己一人便能完成的,并且在劳动间隙能攀登高山、欣赏溪流从而抒怀。《归园田居》第一首记叙了自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经过,认为这是“久在樊笼里之后的”复得返自然。

2.辛勤的躬耕

随着躬耕的深入,陶渊明对劳动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体验。从陶渊明对待劳动的认识、态度、我们更可以看出他对自然的亲和与融入程度。首先,他对劳动有非常的认识。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陶渊明能认识到人生总归有常道,而衣食是人依赖生存的首要条件。而穿的、吃的需要自己去经营,只有努力耕作,就不会徒劳无所得。其次,他反对孔子、董仲舒鄙视劳动的态度和不亲自耕作的行径。再次,他能终身耕作田园。这在士大夫把亲自耕作作为是廉耻事情的南北朝时期,这一点特别值得提倡,并且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即使“终死归田里”他也无怨无悔,因而其诗文中或者高度赞扬劳动,或者劳动诗化,或者真实地再现劳动的艰辛以及对劳动的感叹。

历代文人中虽然有记叙与赞颂田园、农事的诗文,但都是旁观者、顶多是欣赏者的态度来描写的。即使是景物写的那么美妙,描绘田园、农事是那么的真切,总觉有一些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之感,因为欣赏景物与身临其境,特别是深入其中,是大不相同的,陶渊明从躬耕田园中得到的感受与体会是多么的直接、深刻与丰富,并且初归田园时,他几乎把劳动诗化了,既然能够诗化劳动,那么他就很少会有痛苦之感,而是在劳动间隙登高赋诗,真证明了陶渊明的劳动是快乐的,说明在劳动中他的身心达到了平和与和谐状态。

在“学而忧则仕”的封建社会,陶渊明能够辞官归田毅然决然地走上看躬耕田园的道路,这是需要有很大的决心和勇气的,但是由于陶渊明“性本爱山丘”,追求一种自然生活状态,甚至有只求耕耘,不问收获的超然心态,因而躬耕田园就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精神享受。他为了达到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确实已把劳动当作了重要的需要。那么他就会在劳动中享受到人生许多乐趣,体会到人生这种哲理。劳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力量,从事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因而他与自然也就更加亲和与融于了。

总之,“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题材,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陶渊明的许多诗“已全无物我”的差别,可一概归结到“委运任化,与道沉浮。自然的万物、诗人的形神、道的虚静无为,三者融为一体”。因而陶渊明达到了与自然的高度和谐。

【参考文献】

[1]周振甫.陶渊明和他的诗赋[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杨仲义.诗人人格诗格论析[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3]钟优民.陶渊明论集[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陶渊明归园田居范文12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平淡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4-0073-03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他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有其独特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思想基础。他出生于一个没落士族家庭,少年时生活于乡村环境,家乡故园的风光,都为他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仕宦归来,他“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社及庐山游观而已”。他的后半生更是长期生活在百里之内的农村,接触的多是田野村夫,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粗衣淡食的贫士生活。长期的农村生活实践,为他的田园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

另外,个人的人生志向对他的田园诗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道出了他从小就喜爱“丘山”的志向。尤为重要的是时代的复杂造就了陶渊明人格的复杂性。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与他的理想追求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使得他产生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污浊社会现实的憎恶。而陶渊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当现实社会的种种虚伪与他的天性冲突时,他能够做到宁固穷而不改其节操,处贫贱而能心境怡然,在田园归隐生活中,体会人生的价值与真谛。文如其人,正是因为陶渊明有着这种超凡人格,才造就了他的田园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诗歌多从众人常经之事、常见之物中发掘不易体悟的人情事理。他以写田园、写禾木为手段,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描写的景物上。同时,他写自然景物主要着意于神貌的点染,写出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也正因为如此,陶渊明诗歌于平淡自然中充满了情趣与理趣。如《归园田居》其五:“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饮酒》其九:“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另外,陶渊明对宇宙、历史和人生有自己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又常常通过平凡的事物与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来,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就使其诗拥有了理趣。如“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些诗句,意味深长,让人读了无不产生一种对人间生活的渴望,对岁月的怜惜。

在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至关重要,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景和理如果没有浓厚的感情渗透,便失去了作品的生命力。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将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如《归鸟》诗其一:“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和风不洽,翻翮求心。顾俦相鸣,景庇清阴。”其二:“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无遗。”其三:“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失路,欣及旧栖。虽无昔侣,众声每谐。日夕气清,悠然其怀。”其四:“翼翼归鸟,戢羽寒条。游不旷林,宿则森标。晨风清兴,好音时交。D缴奚施,已卷安劳!”全篇寓意明显,这只倦飞的归鸟,正是作者人格的象征。归鸟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诗人的思想和性格,诗中的每一景物,无不带上陶渊明的感彩,成为他的象征。又如《饮酒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一章中,景、情、理交融,互相渗透,互相衬托,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能领略到不同的奇趣,享受到无尽的美。

陶渊明自称:“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这是他创作的态度与目的。写诗既然是为了“自娱”而非娱人,就会写自己喜爱的生活内容,就用不着雕饰,所以,陶渊明写诗与其做人一样“忘怀得失”。宋人严羽说:“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质而自然”,就是平淡自然。梁启超也说陶渊明的“文艺只是‘自然’的体现”。从美学角度看,平淡自然也是一种美,而且是一种不易达到的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有着这种平淡、自然、独特的艺术风格,导致他本人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虽然,一般的玄言诗人都注意到从审察自然来体会哲理,并由此产生了山水诗的萌芽,但没有人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写入诗中,由此为后人作诗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对陶诗的艺术特点,前人早有定评,谓之朴素、自然、真淳。但这并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响的风格,而是诗人有意识的美学追求,是诗人所独创的。从根本上说,这也是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决定的。在他看来,人为的、繁复的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矫饰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那么,诗歌外在形式上的过度追求,也必然破坏诗歌感情流露的自然性。所以,他绝少使用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深奥的语汇、生僻的典故。他的诗歌充满感情,但真正表现得很强烈、显得激荡起伏的时候很少,而是和冷静的哲理思维结合在一起,呈现为清明淡远的意境。这一种美学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达到的。进一步说,陶诗语言的朴素,又并不是随口而道,毫无加工,而是高度精练,洗净了一切芜杂粘滞的成分,才呈现出明净的单纯。他对自然的美,无疑有十分敏锐的洞察和感受,因而能够用准确而朴素的语言将其再造为诗的形象呈现给读者,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乡村的恬静,“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写雪的轻虚,“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风 的踪迹,都是典型的范例。 西晋诗歌绝大多数追求华美、注重修辞的倾向,一方面提高了诗歌语言的表现技巧,但有时过于用力于此,而忽视了诗意的完整,造成繁冗、割裂的弊病。而陶诗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为底蕴,绝不炫耀外在的美饰,所以大多通篇简洁,少作铺排,称为“殆无长语”。陶诗的意境,也总是比较完整,从总体上感染读者,让读者为之感叹,而不以一字一句, 某个片断去吸引人。因此,陶渊明田园诗是冲而不薄、淡而有味。

平淡自然这一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是诗人所表现的静穆平淡的田园风光和农村日常生活,以及他处于这种环境中恬静自然的心情决定的。与此同时,它又与诗人在表现这些内容时所运用的质朴无华的语言和不事雕饰的白描手法密切相关。

从总体上看,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可以用一个“简”字来概括,但对陶诗的语言风格,南北朝时期的诗评就多认为文采不定,如北齐的阳休之就说它“辞采未优”。读陶诗,有时感觉他似与我们相对而坐,叙述家常,而且说的都是近乎寻常的大白话,但就是在这些近乎寻常的大白话中,却浸透着强烈而真实的思想感情,从中,可以触摸到诗人跳动的脉搏,感受到诗人独特的个性。如《移居》其二“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中的“呼”字,十分平俗,但出语的粗朴反见邻里间情意的真率,也见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自由,体现人间真情之所在。又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日暮天无云”、“春秋多佳日”、“采菊东篱下”、“草屋八九间”等,都是为人熟知的内容和明白如话的“田家语”,自然天成,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而《移居》其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间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中,诗酒相和,欢聚言笑。经纪衣食,不忘力耕,平淡枯燥的乡间生活,在他的笔下,如此富有诗意。他并没有雕词琢句,裁云绣目,用的只是朴素的口语化句子,如实写来。像这样朴素明朗、生动自然的语言,能为普通读者所接受,理所当然地获得历史上更多读者的喜欢,使得田园诗千古流传。

虽然陶渊明在诗中也常用对仗句式,但多数是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以至在感觉上并不明显,如“房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因此说陶渊明田园诗平淡之中见绮丽,与当时诗坛上流行的形象模糊、晦涩难解、淡而寡味的玄言诗形成了鲜明对照。

农事歌咏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占据了极大的篇幅。作为一个农业劳动的参与者陶渊,以怡然自得的心情,把农村生活如实地大量写入诗中。更为重要的是,他把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化在诗歌中,最平常的房宅草屋,绿树繁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在他的细腻描写下,都显示出无限的生机,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图画。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美和生活美的敏锐观察力。诗人善于挑选一些易懂又富有诗意的题材,并通过细腻的描写,给人以美的享受。陶渊明归园田,务农桑,惨淡经舍,辛苦良多,他在《劝农》诗中举绘古代“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样一个辛勤劳动的场面,劝勉农民要勤于耕织。陶渊明弃声归隐后,称自己“代耕非所望,所愿在田桑”,从而把事桑作为务农耕作的集中体现。陶渊明选择最能体现乡村风貌的景物加以艺术组合,“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使人们顿感清风扑面,心旷神怡。

总之,田园诗是陶渊明的独创,这是他在中国诗歌创作领域所开辟的一个新天地。也因此使他有“田园诗人”之称,成为田园诗的开派者。陶渊明不像一般隐士那样遁入山林,与鸟兽为伍,而是“结庐在人境”,选择了田园。在陶渊明笔下,田园里的一草一木无不充满灵性。他在这里种豆、锄草、灌园、获稻、摘蔬、饮酒、出游、交友、读书、赋诗,乐在其中。秋菊、孤松、榆柳、桃源、良苗、新葵、桑麻、飞鸟、狗吠、鸡鸣、南窗、荆扇、东篱、南山、平畴、远村、墟烟,又让他悠然自得。在这其中,耕田与为官、田园与官场形成对立,在这对立中,陶渊明寻到了理想人生的座标,也寻到了抒写人生的载体,获得了精神的愉悦。这些平凡的农事村景一经诗人点化,便进入了安静悠闲的诗之境界,田园也不再是贫穷饥饿、劳累痛苦的所在,而是令人神往的乐园。当然,这境界的得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它是诗人对社会、人生苦苦求思而又不乏理想成分的结晶。

陶渊明的田园诗,除了自身性格影响之外,更主要的是有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也反映了他的出仕与归隐、希望与失望、痛苦与欢乐的思想矛盾以及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生逢乱世、怀才不遇的封建知识分子复杂的思想感情,即使退隐以后,也并未忘情政治,心情并未真正平静下来。陶渊明的诗文,平易朴实,清峻自然,淳厚有味,语言真切,朴素,简洁,明确,通俗而精炼,深入浅出,在当时崇尚雕琢、追求形式、骈俪盛行的时代,他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创作那些质朴优美,生动活泼并富有情韵的作品,具有非常进步的意义。他开创的田园诗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值得我们去继承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严羽.沧浪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钟嵘.诗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3]陈顺智.东晋玄言诗派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王澧华.两晋诗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