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时间:2023-05-29 17:37:54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1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是乡里小人也——陶渊明。

很早就听说陶渊明很了不起,有骨气,不向权贵低头。

陶渊明又名潜,是东晋伟大的诗人,出生在没落的地主家庭,他青年时代有远大的抱负,曾经三次做官,但由于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回乡,过隐居生活。

陶渊明归隐后,生活变得十分贫困,要过年了,别人都是忙忙碌碌的,而他家却还冷冷清清的,由于他爱写诗,于是他挥笔写下一副传于后世的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读过书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的意思,上联缺“衣”下联少“食“横批没有“东西”,陶渊明用自己的只是创去连宣泄困苦,虽然身苦,看心态乐观,不改初衷。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以节义贞操为重,折腰时心已愧,不趋炎附势,保持善良纯真的本性,不为世上任何名利和浮华所改变。

比如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写出了他不涉官场的尔虞我诈,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娴静少言,不慕容利,点点风骨,跃然纸上,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娴静少言,不慕容利”陶渊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立居。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是天方夜谭的,面对挫折坚信,我们绝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积极者,应像陶渊明一样为自己的志向“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颗快乐的心,于浊世中,洁身独立。

胜利油田第十二中学

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2

五柳先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可谓尽人皆知了,《桃花源记》恐怕也无人不晓,人人都对这位先生的文采啧啧不已,但我对他的一生与诗文另有一番感触。

“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这当然是不错的,与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颇相宜的,只不过“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似乎过消极了些吧!生逢乱世,身为七尺男儿,何不奋臂而出,辅一明主,岂不也随了他“大济苍生”之愿?哪能只是凭借残财余资“理荒秽”养家糊口?难道几个朽吏便可拦住他报世之途?

我很欣赏辛弃疾的豪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如何的豪气?陆游临死还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对国家民族是如何的惦念?总是是一女辈李清照,亦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悲愤。可数次任吏的陶渊明确无甚作为,没有“猛志逸四海”的勇气,只好成为“性本爱丘山”的墨客。

不过总的来说,陶渊明是为我国文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是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是不可多得的田园美诗!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3

文人,过去泛指以文为生的人,现在可以理解为从事文化工作的人。或者广义到有文化的人,或者狭义到舞文弄墨的人,都不会有错。正因为如此,文人们总是被看成有知识的人,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一样,属于知识分子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文人,自古及今,但凡入列,总是要讲风骨的。所谓风骨,我的理解,不是清高孤傲,桀骜不驯,而是真才实学、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

晋代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堪称文人风骨的典范。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大诗人、文学家,由于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愿与贪官同流合污,屡官屡辞,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出任彭泽县令。到任81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县吏建议陶渊明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去迎接。据《晋书・陶潜传》记载:“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写诗,一面躬耕陇亩。他原本可以混迹官场,活得舒适,衣食无忧,但要以人格和气节为代价,于是选择了艰苦但宁静而自由的田园生活。有失必有得。陶渊明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人格的尊严,写出了具有独特风格、流芳百世的诗文,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学与精神财富。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更是勉励后人以天下苍生为重,不为名利浮华所改变。

距蓬莱阁不远,有一座苏公祠,这是为纪念坡而建的。大家知道坡既是一代文豪,更是一个在封建社会难得的为百姓做事、勤政爱民的好官。他一生仕途坎坷,备受磨难。北宋元丰八年,他在遭受朝中新党打击迫害,谪居黄州五年后被朝廷重新起用,派到登州任知州。刚到蓬莱(登州治所)上任五天,又接到圣旨,调回京城任礼部郎中。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深入地方,了解民情,视察海防,回京后向皇帝连上两个奏折。其中《乞罢登莱榷盐状》昭准后,朝廷废除了当地食盐官营专卖制度,改由沿海盐民直接卖与地方百姓,官府只收盐税,这样既保护了盐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方便了百姓生活,而且交易价格下降,减轻了百姓负担。登州百姓对这位关心民生疾苦的知州大人感激不尽,建起了供后人纪念瞻仰的苏公祠。

当今的文人,当然不乏忧国忧民之士,一批批有信仰、有思想、有追求、有成就的名人大家迭代而出,灿若星河。但是,在物欲横流、世风浮躁的社会背景下,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也是必然的。我们身边假文为具、追名逐利、声色犬马、趋炎附势的所谓文人比比皆是。特别是随着文化的商业化,这些人的道德良知与社会责任似乎被淡化,已经到了为博取名利不择手段、不顾廉耻的地步。这协会那协会,这主席那主席,这理事那理事,这秘书长那秘书长,人数越来越多,价码越来越高,才学越来越浅,既像闹剧,也是新潮。社会上出现了不怕强盗耍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的说法,比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有过之而无不及。文人无风骨,文化就不再是社会道德、良知、责任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会从阳春白雪堕为歌女、甚至,至于节操,就只能呵呵了。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4

一、陶渊明是不肯同流合污,想超凡脱俗,才去“世外桃源”的?否,应该是买不起“城里的房子”,只好去山脚下住;二、杜甫草堂真是破草房子?否,应该是郊外豪宅。

先说陶渊明。

从他的生平上看,陶渊明的人生和仕途是相当失败的。他本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前程,但他觉得当“公务员”劳心又劳神,还不如回家种地晒太阳。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人没有进取心,人生观消极。在萧统主编的《陶渊明传》中有这样的文字:“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指解官)去职,赋《归去来》。”作为一个文化人,应该有起码的文明和礼貌,本来就应穿戴整齐去见上司嘛,还用人家提醒?可见他平时太随便了。别人好心提醒,他还觉得不好。从这事上可以看出,陶渊明性格上有较大的缺陷,心理上有较明显的障碍。离开,是这种性格的人的最佳选择――陶渊明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大凡文人都死要面子活受罪,即便失败了也要找个漂亮的理由,陶渊明正是这样。他离开时还吹是不想同流合污,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至今被许多混不下去的男人挂在嘴上。

说上面这些,是为了下面的分析:陶渊明去“世外桃源”的真正原因。

从史料上看,陶渊明系出名门,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重臣,官至大司马,被封“长沙郡公”,属于东晋的中央高层;陶渊明的祖父则做过太守。到陶渊明时家道虽然中落,但陶家仍然有房有田。但是,陶渊明不会当官也不会理财,辞职回家后没有了“五斗米”,生活上便逐渐困难起来。面对这种家境,死要面子的陶渊明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祖辈置下的“富人区”,到没有熟人的地方过起了简单的日子,即所谓“归隐”。

“归隐”后,陶渊明的心态还算放松,多少找到了一种安慰,写诗也有了感觉。倒霉的是在归隐后的第三年,即公元408年,一把大火将其房子烧毁。此时的陶渊明十分可怜,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一家人只能寄住在一条破船上度过初秋。试想,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还能有经济实力到“城里”买房子?他不得不又将家搬迁至“世外桃源”中的另一地方――南村。

至此,陶渊明真的与世隔绝,精神上也生活在“世外桃源”中了。他借酒抒情,寄托信念:“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实际上,陶渊明最后选择从官场辞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已注定他只能去“没人的地方”。试想在今天,“40后”想再当“公务员”都十分困难,何况在古代?所谓的“高风亮节”实是后人的拔高。

再说杜甫。

对杜甫,大家就更熟悉了。他是盛唐时诗人,有“诗圣”之誉。杜甫曾在长安待了十年,与今天许多“北漂族”一样,杜甫也想在京城混出模样、当大官、发大财。但他运气不好,居无定所,官未做大,收入欠稳。

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年底,杜甫来到成都,住在西郊外浣花溪寺里。次年春,杜甫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块荒地,开始建筑草堂。你想想,能自己找地皮建房子,不论过去还是现在,没有一些经济来源和社会关系谁敢想?果然,要盖房的消息一传出,杜甫在朝中做官的高适、严武等朋友便伸出了援助之手;他的表弟王十五来看望他时也送来了盖房资金,“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在盖房子的同时,杜甫又向各处朋友求供果木树苗。如果杜甫盖的真是普通农家草房,需要这么兴师动众、大动干戈?事实上,杜甫当年盖的并不是普通的房子而是豪宅或是别墅级的建筑。从杜甫自己的诗中可以看出:“背郭堂成荫白茅,缘将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接下来,杜甫又不断扩大别墅区。草堂由一亩增至五亩;桃林建成后,又营建了竹林、桤林。《杜鹃》诗中说:“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这样的地方能是一般穷人住的?

对草堂是不是豪宅或是别墅,当代历史学家郭沫若曾作考证,郭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认为,杜甫草堂上的茅草应有三层,这表明屋顶曾翻修过两次:“一般说来,一重约有四五寸厚,三重便有一尺多厚。这样的茅屋是冬暖夏凉,有时候比起瓦房来还要讲究。”由此推断,杜甫当时的生活和经济状况并不差,大家都误会了他的贫穷。他诗中所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乃是房顶被大风刮坏后的写实,但却极易让读者误以为他的生活也很糟糕。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5

1、共性:两人都对后人有深远影响,庄子的寓言故事对人很有启发,陶渊明也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

2、差异:庄子有点超凡脱俗,他似乎和社会主流不属,他的思想和他的追求与五柳先生大不一样,但陶渊明是仕途不得志,不为五斗米折腰,厌恶摒弃官场,隐居田园做田家农夫,自得其乐,安逸自在,还能作诗饮酒。

(来源:文章屋网 )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6

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在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渊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29岁时他进入官场,当了江州祭酒,但不久便不堪吏职自解归家闲居。之后又先后几次出任小官,不仅无由施展济世抱负,而且于志意多所耻。最后一次为官是当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堪官场黑暗,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而辞官归田。 陶渊明归田之后,便在家乡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并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亲自撰写《五柳先生传》这一著名的文章,用以明志。这使他改变了鄙视劳动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在他晚年,生活贫困,“至更长饥,但他不受嗟来之食,拒绝权贵的馈赠,表现出君子固穷的志气。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7

人是自在之物,活就要活出自己的个性。

青山寂寂,醉采东篱。

五柳先生紧握手中杯,低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本有济天下之抱负,可悲的是,君主昏庸,政治腐败。他摆摆衣袖,淡然转身,去寻找心中的桃花源。终于,他找到了,他吟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享受着“复得返自然”的愉悦,早已忘却了“箪瓢屡空”的困窘。有言道: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醉。说的便是此理。

陶渊明就这么坚持着,不迎合别人,“不为五斗米折腰”,活就要活出自己的味儿。青山寂寂中,渊明转吟低唱,悠悠自得,快哉!

赐金放还,游赏河山。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啊,不畏贵妃磨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费心去讨人欢喜,只知活出真我。

龙纹剑,千斤酒,五花马,万古愁,个性与淡泊是太白的脚印,踏破了摧眉折腰的名利。

李白最终未能在官场展现风采。然而,历史抛弃他了吗?时代忘记他了吗?不,从此,诗坛多了位浪荡不羁的诗仙。他如椽大笔一挥,书写下无数吟诵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篇章。

李白就这么坚持着,不刻意去讨统治者欢心,活出了真我,在壮丽的山河中放情高歌,壮哉,壮哉!

冷暖自知,闲花碎雨。

胸怀能容,神貌亦若。胸怀经天纬地之才,日月同辉之德,只是可惜了,未活出自己的特色!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8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声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一种万物复苏的声音;“羌管弄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这是一种太平盛世下的老百姓安乐的声音。古今中外,会有很多声音常常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嘘,你听。你是否听到了陶渊明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有气节的声音?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彭泽做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物,备好美食佳肴,恭恭敬敬地迎来送往。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他大声说:“我决不为小小县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家伙献殷勤!”说完,脱掉官服,摘掉官帽,交出官印,辞官回乡。

嘘,你听。你是否听见了许衡那正直的声音?《元史》记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子止渴,只有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你还不摘梨子止渴?”许衡道:“不是我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道:“世道如此乱,管他谁的梨呢!”许衡说:“梨虽然无主,我心有主。”

嘘,你听。你是否听见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说那“我是无比幸福的人”时的声音?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寒的工人家庭,只念过三年书。10岁便做杂工,15岁参加红军。战斗受伤后,他转业到了生产部门。24岁全身残疾,随即双目失明。但他并未退出战斗,而是摸索着在硬纸挖成的横条空格里学习写作,终于在29岁时写出了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赢得世界的赞誉。他说:“我要抓紧每分每秒,趁我还能感受到生命之火在心头燃烧,大脑神经在闪光跳动。我战胜了自己生命历程中的一切悲剧和不幸――双目失明,全身瘫痪,遍体疼痛。尽管如此,我仍然是一个无比幸福的人。”

一个命运如此悲惨的人都可以活得这么幸福,我们这些人又有什么资格无病呢?

那一个个动听的声音谱写出了最美妙的人生乐章,在世界巡回播放。你听见了吗?

点评:

“嘘,你听”,文章的标题首先就吸引了人的目光。立意上,从听到的声音触思,无论是陶渊明有气节的声音,许衡正直的声音还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充满幸福的声音,都从不同的角度穿射入耳,留下了思考和回味的空间。作者引经据典,显示出了深厚的文学素养。

(指导老师/黄福清)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9

陶渊明,我们的传统观念是把他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这已经成为了他的标记。他的独立人格和人生境界更是我们“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的”。恰如唐宋之前陶渊明不被重视一样,面对教参和教师对其的褒奖和赞美,中学生多持否定和怀疑态度。这一方面和当下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教参对其文章的解释有关。

仍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为例(以下只称教材或课本),八年级上册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紧接着是《归园田居・其三》;八年级下册有《五柳先生传》和《饮酒・其五》。这四篇诗文应该说是最能代表和体现陶渊明精神和志趣、最能传达和展示其人格和气节的。但他那种洒落的生命境界和其窘迫的物质层面形成了鲜明的二元对立,在大力追求物质财富忽略精神空间的今天,中学生不仅是不能接受其思想,而且是直接质疑他有作秀的嫌疑了。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接二连三的疑问,笔者始而惶恐,终至释然:误读也是别样的理解!总比漠视要强些吧!

其实初次接触《桃花源记》,学生还是很喜欢文中优美的文字,恬适的氛围,理想的情怀的,以文本感染读者这就已经足够了!可我们的教学大纲偏要把理解和学习“陶渊明揭露黑暗现实,同情劳动人民,向往和平生活,追求独立人格”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五四开始如果说我们的国民文化有了什么进步的话,那就是学会了质疑,更何况是十三、四岁处于青春反叛期的中学生呢?他们在教参和教师如出一辙的语言中开始了他们别样的思考。

虚构的桃花源本来是作者对现实黑暗的抗议和控诉,对民众苦难生活的揭示和同情,稍微了解历史常识的人对魏晋时期的战乱和黑暗都会有正确的判断。可是学生不管这些,学习《桃花源记》时,他们在课堂上和课下作业中很认真的发出他们的声音:桃花源存在吗?对不存在的事物大力赞美比努力改变现实更值得推崇吗?“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是真的同情劳动人民,为人民服务吗?“不为五斗米折腰”说明他认为做官不适合自己,和人格独立有多少必然的联系呢?这种作秀方式不是很令人讨厌吗?……诸如此类的议论让我一方面欣慰于我的学生们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麻木者,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讲陶渊明的相关故事,争取还原给他们一个有血有肉,有历史感和现实意义的真实存在人物。

综观陶渊明的诗文和生平,我们不难发现脱离官场并不是陶渊明没有能力在官场中生存,也并非作秀的表现。“不为五斗米折腰”仅仅是后人把他的气节操守进行了浓缩,简单的七个字涵盖了太多的内容:在那个黑暗的战乱频繁的封建年代,官场就是一张束缚人性的尘网,人陷其中,除了扭曲自我还有就是盘剥百姓。不要讲什么人格独立,精神追求,与民同乐,造福一方,连起码的生命和尊严都不能保证,气节操守更是奢谈!在这种状态下,陶渊明能回归田园,在“入仕济世”与“归隐守真”中选择后者,在极度匮乏的物质生活中坚守精神的家园。如果我们能够不忽略中国文人的那种普遍的“兼济天下”的情怀;漠视人类对富足安定的生活的基本渴望,那么经历了多少我们无法参透的困惑和难题,才最终做出如此选择的陶渊明不应该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吗?

我大胆的把八年级下册的《五柳先生传》提前放到《桃花源记》的后面讲了起来。结果有的学生又特别喜欢陶渊明,认为他是一个很有意思很好玩的小老头。陶渊明的形象在他们的现代化解读中竟被误读成了他们的偶像,成了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新新人类。我的文化知识在这些孩子们面前苍白的没了颜色,失了芬芳!

《五柳先生传》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竟成了学生抗议背诵古文和注释的理由,他们完全漠视了作者通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形。”所要表达的是对“当时读书作为入仕手段”的一种摒弃和抗议,所要追求的是“对读书的纯粹无功利”的渴望和喜爱。不要说前者中学生做不到(因为没有哪个人可以不用参加高考,不过那个独木桥),后者连我这样以读书、教书为生的人都觉得很有难度,不是爱读书就可以等同的了。我在学生的讨论声中以标准答案限制了他们那发散的不能再发散的思维。

对于陶渊明所说的“性嗜酒”“饮少辄醉”“曾不吝情去留”学生倒是很能接受,认为那是不拘泥于繁文缛节、性情洒脱自然的表现。陶渊明身上的真性情、特立独行的这种处事方式是最能被中学生所理解的,但他们理解的是真正的陶渊明吗?“性嗜酒”并非个性的一种宣告方式,虽然有学生说“饮少辄醉”就说明“性嗜酒”是他标榜自己的手段,他并不真的热爱饮酒。但是我们如果把他放回那个特殊的时代,魏晋之人大多嗜酒,陶渊明就没有通过饮酒来标榜自己的必要了。而且我们必须分清楚他的饮酒并不等同于那个时代很多名士的饮酒,后者饮酒是“对生命的强烈的留恋,和对于死亡会突然来临的恐惧”②但陶渊明的饮酒并不停留在纵乐遣情的感性层面,也不是对生命表象的谓叹,他是真正懂得酒中之味的人。这在他的《饮酒・其五》中说的很清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全诗以饮酒为题,却无一字关涉饮酒,那么饮酒为何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通过饮酒,透过饮酒,诗人认清了社会、自我和生命的本质,饮酒不是手段,而是他和自我融合的桥梁,和本真相守的媒介。“性嗜酒”“饮少辄醉”表达的是精神的自由和洒脱,“曾不吝情去留”的背后是朋友的理解和认同,而单纯的标新立异或对即成规则的破坏是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的呀!这些又怎是十三、四岁的中学生所能了解和思考的呢?

《五柳先生传》中那份“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人生态度才是他人格的精髓啊!可学生都说做不到!甚至认为他是圣人!我知道学生说的都是实话,我也知道我们只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俗世中人,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内心深处可以有对陶渊明的敬仰,有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向往啊?!真实的陶渊明似乎从来都不是圣人,他有过对人生的困惑也有过对官场的留恋,有过对功名的艳羡也有过对生命的看重……甚至到了归隐田园,精神圆满,人格独立之后,他也不是以一个圣人的形象出现的。这在课本所选的《归园田居・其三》中最能得到证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草盛豆苗稀”一个连田都打理不好的人怎么可能是圣人呢?“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作者不是在写田园劳作的辛苦而是表达自己归隐田园、乐在其中的幸福。和清风玉露和山川田野和日月星辰和自然万物融为一体;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吻合;和祖祖辈辈拓疆守土的劳动人民劳作……陶渊明回归田园就是选择回归平凡、回归自然、回归本我。这种对平凡世俗的皈依,对自然田园的崇拜是心灵得以宁静、安详的前提,是人格得以休整、独立的所在。太多的眼睛关注的只是轰轰烈烈的英雄,陶渊明这位追求平凡的“勇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配得上“圣人”的称号吧!

从《桃花源记》的美好虚构到《五柳先生传》的率性洒脱;从《饮酒・其五》的悠然自适到《归园田居・其三》的平淡温和。陶渊明的诗文在不经意间给予我们心灵以氧气,精神以阳光。中学生从自身的现状和观念出发理解陶渊明,误读他的形象这也并不是什么坏事,至少他们的心里已有了诗人的位置!当时光流逝,于某个时间点上我相信他们会和真实的陶渊明相遇的。即使相遇的只是少数,陶渊明的气节操守、处世方式、人生态度也不会寂声于历史,我们的文化有我们文化的传播和保存方式的!

注释:

1.许晓云 论林大钦对陶渊明的接受 广东:中国文学研究,2009第一期

2.王瑶 中古文学史论・文人与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参考资料:

1.罗宗强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2.许晓云 论林大钦对陶渊明的接受 广东:中国文学研究,2009第一期

3.王瑶 中古文学史论・文人与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10

文曲星,文曲而人直。

老子、庄子是最大的文曲星,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和谐是曲的最高境界。

陶渊明是文曲星,不为五斗米折腰。《桃花源记》以理想形式控诉现实,曲折表达。

司马迁是文曲星,因言得祸,受辱发愤,《史记》情节峰回路转。

李白是文曲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诗情想象飞动,浪漫潇洒,情如飞瀑。

柳宗元是文曲星,捕蛇者说尽赋敛之毒。

范仲淹是文曲星,登岳阳楼抒怀,观洞庭湖述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蒲松龄是文曲星,揭露世上之人不如妖魔狐怪。

鲁迅是文曲星,横眉冷对千夫指,喜怒笑骂皆文章。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11

你从远古而来。载着一缕清香;带着一丝悠闲;携着一抹忧伤。乘着陶渊明的傲然;乘着黄巢的气魄;乘着杜子美的伤感,渗入我的心灵深处。

陶渊明爱菊,是因为菊的淡雅幽香。他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生活,他喜欢菊“宁可枝头报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坚贞高洁。同样,菊也爱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魄,也同样喜欢恬静、淡然的桃源生活。陶渊明和菊如同“高山流水”一般的知音。他们一起在南山下过着恬静、飘逸、悠然的田园生活。

我不禁联想起唐朝时的黄巢——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在落第后赏菊,留下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壮美诗句。这哪里是在写满城开放的灿烂啊?这分明就是黄巾起义军威风凛凛、战天斗地的英雄写照!黄巢的《题》呈现出他内心的愤愤不平和造福黎明百姓的雄心壮志,他将要创建一个新的王朝!于是,像他的一位贤内助兼军师,在军事和政治上全心全意地辅佐他,支持他,最终使中国历史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子美也爱菊“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的美丽的触目惊心。子美在《九日》一诗中,给染上了一层浓郁厚重的忧愁色彩,但却令人触目惊心!子美凄苦的一生如同生长在残垣断壁之中摇曳在凄风苦雨中的秋菊特写一样凋零破败,但却令人心痛。于是的残菊和此时已老去的子美同病相怜,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知己。《九日》便已然成为亲密朋友之间的亲密交谈了。

菊,傲然存于世间。亘古不变的气节,顶天立地的气魄,浓郁厚重的忧愁。全全都化在着淡淡的芬芳之中,沁人心脾。

让我们跟随芬芳的步伐,一起自由穿梭在文化海洋里!

四川省华蓥中学初2013级4班初一:曾甜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文12

一、古人关于对“自然”的认识

中国古代哲人很早以来就对“自然”这一词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自然的认识存在着相互差别和相互联系的倾向。《老子》对自然的论述是相当多的,“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第十七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第五十一章)上述引文之自然,笔者以为是自然而然,顺其本性之意,是指一个事物按照其自身的本性为最高法则自然而然的存在并运行着。这一思想到了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魏晋时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社会的大动乱,数百年来以儒家名教和仁政为旗帜的汉代奴隶大帝国的悲惨溃灭,引起了社会心理的重大变化,这变化集中表现在对儒家的名教和仁政的理想失去了信心,它再也不是那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东西了。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处处深切的感受和备尝了和儒家许诺的仁政刚好形成鲜明对比的种种痛苦,并且似乎意识到了一种仁义道德的空谈都是虚假的。因此,人们开始重视同儒家思想基本相对的道家思想了,而道家这种强调个体生存、率真、自然的思想对魏晋的士人们产生的重大的影响,使得人们追求自己的人格独立和个性尊严,追求随性、洒脱的人生,这种思想也深深的影响了陶渊明的诗歌创作。

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在“自然”问题上表达了与老子不同的思想观点。“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在庄子看来,自然是做为生命个体体验和欣赏的对象出现的,既我们所说的自然界。到了魏晋时期,由于常年混战,社会极其动荡不安,做为个体存在的生命在瞬息即被毁灭,人们的生命意识异常强烈,他们在万古不变的大自然面前更加感到生命的瞬息性和无可把握性,发出时光易流、生命易逝之叹,“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以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潸然流泪。”魏晋的士人们已经从自然的关照中反观自身,从自然事物中感觉到一种生命的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也深深的影响了陶渊明的诗歌创作。

“自然”用在文学创造的技巧上指的是“清水出芙蓉”的美,平淡自然的美,钟嵘《诗品》“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宗白华先生指出:“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颜延之诗,明清的瓷器,一直到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装,这是一种美,‘错彩镂金,雕馈满眼’的美,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陶潜的诗,宋代的白瓷,这又是一种美,‘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

二、陶渊明诗歌体现了“自然”之美的鲜明特点

综观陶渊明的诗歌,其自然之美主要从不同的三个方面来体现出来,一是陶诗中反映出个体自然而然,率真随性的生存状态,二是反映了对大自然的无比的热爱以及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怡情悦性的诗意人生,三是在诗歌创作中,陶诗具有的平淡质朴,看似无法而至法的成熟之美。其中前两个方面具有紧密的联系,做为个体存在的生命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实现自己自然而然的率真个性,才能摆脱世俗、功利、名位对自己的束缚。下面具体分析之:

上文已经提及,魏晋的士人们已经对个体存在的生命的价值无比的关注,他们率真、随性,洒脱,陶渊明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重视自我、张扬个性的社会中,因此,他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人格决非偶然而具有了必然性。陶渊明思想的核心是崇尚自然。《归田园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在他看来,世俗的名禄好象是罗网和樊笼,束缚人的天性,只有回到自发的状态自然而然,才能得到人生的自由。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归鸟”是经常出现的诗歌意象。“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归鸟》)“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归鸟”在这里是一种象征,一种隐喻,它象征着人们对自由人生与自由人性的奋力追求,象征着作者对当时世俗名利的厌倦与逃离。“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呢?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作者的“意”在这里达到了老子所说的“道”的境界。既然已经得到了真意,就可以忘象忘言,不必将它说出来了,不过我们还是能够从他的诗歌意象中体会出他要表达的真意: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宇宙万物无不顺乎自然,人当然也要顺应自然之理,生,受之于大快,死,托体与山河。这就是诗人在看到南山归鸟时的一瞬间忽然悟出的真谛。这一方面表现了作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人格,另一方面表现了他反抗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与之相关的是,陶渊明的诗歌表现了对大自然无比的热爱,他把中国的田园诗歌推向了顶峰,他在自然生活中求取生活的情趣与人生的解脱。他笔下的自然是人性的自然,是具有生命力的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暖暖远人村,依依嘘里烟。”陶渊明的诗歌与生活打成一片,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便采取了诗的形式,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陶渊明的诗歌以自然本性取胜,在诗歌中是一种朴素的美,这主要表现在其诗歌中的意象与语言上。我们在陶诗中很难发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全都明白如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韵味。陶诗中所描写的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桑麻,这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在语言上,陶诗的语言看似自然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路狭草木长,湿露沾我衣”,明白如话,看似自然,但如果没有高超的驾御语言的技巧,就不能把诗写到如此纯熟自然的地步,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的“自然”之美,一方面体现了其自然而然的率真的诗意的生存状态,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眷恋和在生活中求取人生意义的价值取向,一方面是朴实质朴的语言和平淡自然的意象特征。也许这正是陶渊明及其诗歌能备受后人欢迎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 1984年版。

[2]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年版。

[3]陈鼓应《庄子今译今注》中华书局 1983年版。

[4]柳士镇、刘开骅《世说新语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