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河南文化小论文

河南文化小论文

时间:2023-05-29 18:18:41

河南文化小论文

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1

关键词:河南人;群像;塑造;传播

“河南人”这三个字代表的是一个群体,饱含着复杂的情感。之所以说复杂,是因为历史与现实的情感不一样:曾经有一段时间,河南人形象在民间饱受非议和嘲弄,今天,河南人形象正在重塑。之所以说复杂,是因为中原内外的情感不一样:在中原儿女拥有浓厚地域自豪感的同时,其他地域的一些人却固执地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河南人。今天,在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进程中,人们不得不理性地审视河南人的坚韧秉性,不得不认真地审视河南人所富有的代表中华民族起源文化的仁厚性情。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为我们塑造与传播河南人形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一、河南人形象的错位与定位

重塑河南人形象,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正视历史和现实。不能不说,人们对河南人妖魔化是一种错位,然而这种错位却真实地存在过,尤其在民间。比如,有的人编出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是教练。全国开有连锁店,总部设在驻马店。”在今天的网络交际中也有妖魔化河南人的现象。比如,有的网民不负责任地在网络上发帖:“河南是小偷最多的地方,没有之一!你们觉得呢?”有的新闻媒体不负责任地将新闻标题写为《派出所又抓到一个河南小偷》。这种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妖魔化河南人让人愤慨。

接下来,我们就要理性分析这种妖魔化背后隐藏的各种因素。出发点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河南人的人口基数大,在这样的前提下,如若说整个人类的“坏人”比例是一个定数,那么这一定数乘以河南人的人口基数,就是一个很大的人群,比其他任何身份都大的一个“坏人”人群。这样来说,妖魔化河南人是不尊重河南人多的实际情况。二是河南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河南人长期受穷,贫穷对人们精神的腐蚀与压迫是十分强烈的,难免有些人会因为穷铤而走险,做出违法乱纪、不道德的事情,从而为整个河南人群体抹黑。

今天,我们面临着重塑河南人良好形象的机遇期。从宏观层面来讲,中央正在部署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河南人可以自豪地说,中华众多文化的发源地就是中原这块土地。另外,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标志着中原崛起开启新的篇章,中原经济区是被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中原经济区建设使省内外、国内外的目光开始聚焦河南,细微地观察河南人,走近河南人。从微观层面来讲,近年,河南涌现了一大批草根英雄,塑造了众多被民众誉为“最美精神”的河南人形象,这些形象鲜活地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评选、“道德模范人物”评选等传媒渠道得到展示。

河南人作为一个群体,其群体的精神或者形象的定位是什么呢?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对此有过两次经典的描述,可以作为河南人群像的描绘。第一次是2010年3月3日在进京务工人员座谈会上,卢展工概括的河南人形象是“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险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2011年3月3日,卢展工与在京河南人座谈并再谈河南人形象:“包容宽厚的河南人,忍辱负重的河南人,自尊自强的河南人,能拼会赢的河南人”。这两次概括是对河南人群像的生动刻画,为我们塑造和传播河南人群像做了基础准备工作。

二、河南人群像塑造的目标定位

有了河南人群像的刻画与定位,那么谁能代表这种定位呢?我们仍然应该从历史与现实两方面来做双重把握。在历史层面,实现河南人良好群像化的是众多的历史名人;在现实层面,实现河南人良好群像化的是众多草根明星。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优秀的中原儿女创造并传承了厚重的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河南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可谓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一大批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灿若群星,他们是河南人群像的杰出代表。塑造河南人群像,就要从这些名人先贤那里汲取养料,整理每个名人的资料,整合河南名人群体的精神,进行精神的外化与塑造,打造一个鲜活的能让人辨识的河南历史名人群像。

同时,我们也要立足于当代,以河南涌现的众多英雄先进人物为蓝本进行河南当代人形象的塑造。例如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感动中国”人物、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感动中国”人物、三次跳海救人的魏青刚,隐功务农50年的老红军李文祥老人,“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感动中国”人物、大孝至爱的谢延信等。这些人身上都体现着河南人踏实肯干、包容宽厚等众多精神。

我们必须认识到,河南文化是一种根文化。长期以来,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就有“一元论”与“多元论”之争,但无论是“一元论”还是“多元论”,中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历来是不争的事实。河南人精神是中华民族根文化的有力载体。在塑造河南人群像的过程中,要以这种根文化为基点,以先贤精神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共同体,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对中原文化、对河南人群像的认同感。

三、河南人群像传播的方法论

在大力建设中原经济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河南人提升自身形象任重道远。要宣传好厚重的中原历史、宣传好优秀的河南人民,就要改变目不识宝、妄自菲薄、浅尝辄止等错误认识,全力塑造河南人群像,在方法论上下功夫。除了常规的名人群像传播的方法,具体到河南人,要深度挖掘河南人群体的精神元素,从以下3个方面做到深度传播。

一是利用河南作家群的强大力量来书写。新闻作品是易碎品,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则持久而深远。在河南进行文学创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文学豫军”在文学界独树一帜。不仅有河南本土作家张一弓、田中禾、张宇、李佩甫、李洱、墨白、二月河,还有从河南走出来的作家刘震云、阎连科、周大新、刘庆邦、柳建伟等。可以将这些强大的文学力量组织起来,集中创作一大批刻画河南人群像的文学作品。河南作家群刻画河南人群像是有优势的:他们长期在河南生活,了解河南人,了解河南的风土人情,创作起来得心应手;他们天生具有河南地域的自豪感,容易走进河南人的情感,创作的作品正面烘托力强。

二是利用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进行传播。生动的艺术形式的传播力是强大的。我们要把河南人精神赋予艺术作品之中,形成能够大力宣传河南人群像的艺术精品进行传播,可以把作家的创作成果通过电视剧、电影、小品、歌剧、戏剧、歌曲等文艺作品表现出来。例如,表现河南人形象的戏歌《河南人》就是很好的一例。戏歌《河南人》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作词、著名戏剧作曲家赵国安谱曲、著名豫剧大师小香玉演唱。戏歌《河南人》豪情万丈、大气磅礴,一经推出就受到热烈关注。

三是以全方位的传媒格局为媒介。除了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之外,全方位的媒体格局应该包括交通广告、灯箱广告、其他标示性广告等。强化主流媒体对河南人群像的传播。我们应该摈除那种对主流媒体的固化思维,因为主流媒体并不仅限于党和政府的“喉舌”,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另外,有些媒体虽然不是官办媒体,但办得非常好,影响非常大,我们也应发挥这些媒体的功用,广泛传播河南人群像。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N].河南日报,2011-10-09.

[4]平萍.卢展工在河南进京务工人员座谈会上盛赞:普普通通河南人 踏踏实实河南人 不畏艰难河南人 侠肝义胆河南人[N].河南日报,2010-03-05.

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2

参考文献的写作是有规范标准的,不是作者瞎编乱造的写,文后参考文献提供的信息是要可以查阅到的,这样可以方便读者在对论文进行研读时核查。以下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采编收集的关于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享阅读。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蒙桂生.从了解价值入手,让学生爱上音乐课[J].基础教育研究.2011(14)

[2]马婧.浅谈音乐课实施创新教学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06)

[3]范子泉.河南温县司马懿得胜鼓调查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4]何宇鹏.河南新乡“中州大鼓”的调查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5]韩晓娜.唐宋曲子词的音乐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6]朱亚楠.河南项城“官会响锣”的考察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7]刘沛着.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8]曹理,何工着.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扎西娜姆.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6)

[10]程红红.让教师在音乐中作为,让学生在音乐中有所为--重返音乐课堂教学引发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1(30)

[11]李向峰.引趣、激趣、增趣--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三步曲[J].黄河之声.2011(02)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付娜.儿童二胡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王扬扬.唐代教坊考述[D].河南师范大学2013

[3]王珣.邓州罗卷戏的历史与现状[D].河南师范大学2011

[4]汪怡帆.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分析及歌曲钢琴伴奏的特点[D].中央音乐学院2014

[5]张倩.两汉魏晋太常音乐机构考辨[D].河南师范大学2011

[6]杜化丽.《全唐诗》中琵琶史料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

[7]刘欢.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及教学现状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4

[8]李建荣.姜夔自度曲的音乐创作风格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9]桑玉婷.少年儿童手风琴启蒙教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音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石惟正着.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李法桢.马克·贝雷依访谈录[J].歌唱艺术.2012(11)

[3]满新颖.“抠查”前进一小步,中国声乐就能迈出一大步吗?--谈我所认识的艺术指导这个行当[J].歌唱艺术.2011(11)

[4]张晋伟,邓江.针对性的元音练习对歌唱的意义[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5]王德才.面罩唱法在歌唱中的运用[J].民族音乐.2011(03)

[6]朱敬修.中西文化交融的新尝试--中国河南版《爱的甘醇》观后[J].人民音乐.2011(01)

[7]唐琳编着.声乐教学泛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8]马晶晶.对河北省理工科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9

[9]李佳烜.音乐教育三位一体合力发展模式[D].上海音乐学院2009

[10]丁允笛.传统声乐艺术中“善歌者”的人文阐述及当代反思[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1]吕佳音.欧洲歌剧中女中音角色创作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2]张玉.怀梆唱腔艺术及其流派的考察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13]李曼.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3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合作优势

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很多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的是跨行政区域的,如中部六省、长三角等大区域的打破行政界线的研究,虽然有些已经在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只有先搞好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合作才是跨区域合作的基础。因此,本文针对河南省的旅游业现状,结合行政区域内合作的问题,具体来探讨河南省省内的旅游合作模式,为中部崛起中的中部旅游合作奠定基础。

一、合作开发现状

河南作为旅游大省,具有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天然资源优势,政府也已注意到它的重要性,早在“九五”期间就已提出了打造“三点一线”(郑州、洛阳、开封及三门峡沿黄河旅游线)的战略,在“十五”期间“三点一线”基本形成。2006年河南省旅游局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将“三点一线”,延伸到“一心、两带、五区、六板块”(“一心”即全局性发展核心——郑州;“两带”即以郑、汴、洛为主的沿黄河旅游发展带和京广、京珠沿线旅游发展带;“五区”即嵩山文化旅游区、南太行山山水生态旅游区、伏牛山休闲度假旅游区、桐柏—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豫东平原文化旅游区;“六板块”即豫中、豫西、豫北、豫东、豫南及豫西南六大旅游经济板块)的全省范围的区域旅游合作。

二、合作的优势分析

(一)资源优势

首先,河南省文化资源博大精深。拥有8000年前的裴里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炎黄文化遗址、安阳古都的殷商文化、洛阳古都的汉、魏、隋、唐文化、开封古都的宋文化,以及三门峡的先秦文化、信阳的楚文化、南阳的三国文化,浓缩了中国从夏代到金代3000多年灿烂历史文化的精华。其次,自然资源丰富多彩。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高峡平湖壮丽奇观,“大黄河游”和“黄河漂流”被游客誉为“充满野趣和史诗般的辉煌”,中岳嵩山、洛阳龙门山、信阳鸡公山、焦作云台山和王屋山都是部级风景名胜区。另外相继开发出一大批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如焦作的云台山、青天河、神农潭、安阳的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济源的五龙口、鹤壁的云梦山、平顶山的石人山、洛阳的白云山、鸡冠洞、重渡沟、龙峪湾、南阳的老界岭、龙潭沟、宝天曼、驻马店的嵖岈山、薄山湖等。再次,景观地域组合良好。从整体上看,河南旅游资源大致分布在京广铁路、陇海铁路和焦枝铁路线上及邻近地区,全省的29处部级景点、4个部级风景名胜区、1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绝大部分文物古迹都分布其中,尤其是陇海沿线分布更为集中,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强,且各具特色,易于进行区域旅游整体规划和联合开发。

(二)政府的支持与推动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十分重视。2002年6月,河南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发展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沿黄河旅游线这“三点一线”的决定。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005年10月和2006年8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分别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系统解决了长期困扰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思想认识、发展定位、工作措施、目标任务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在河南旅游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河南成功举办中部旅游交易会暨中部崛起旅游论坛;组团赴俄罗斯及欧洲其他国家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促成郑州—首尔航线的开通,并组团赴韩国宣传促销。2006年底,全省旅游部门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通往景区的道路上竖起了1734块旅游标志牌,引导自驾游,成为宣传河南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中部崛起创造契机

促进中部崛起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政府做出的统筹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中部崛起,旅游先行,旅游业的发展正在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力量。河南作为中原腹地,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及旅游资源优势,为它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成为首当其冲的受益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促进中部六省崛起这个大背景下,2006年3月17日至19日,由国家旅游局、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中部(河南)旅游交易会暨中部崛起旅游论坛”在郑州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无疑会为河南区域旅游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四)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运输条件优越。全省铁路通车里程3428公里。省会郑州位于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是亚欧大陆桥东端最大的客货转运站。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公路干线有106、107、310等国道。洛阳—郑州—开封、北京—郑州—漯河高速公路已建成,许昌—漯河、许昌—平顶山、三门峡—洛阳、开封—商丘也已列入建设计划。

三、合作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的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强调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产业部门、大企业或区位,使这些“增长极”形成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同周围区域形成一个“势差”,通过市场经济机制中的传导媒介力量带动相邻地区共同发展。这一理论已被我国理论界普遍接受,并已应用到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实践中。

(二)“点—轴”理论

“点—轴”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点—轴”模式是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比较显著呈带状分布的区域结构的抽象。“点”是各级旅游中心地,对各级区域旅游发展具有带动作用;“轴”是在一定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地而形成的旅游廊道及产业带。从初期的较孤立的数个中心地,逐步发展为具有一定空间网络结构的发展轴线。

(三)“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模式的常用模式。“核心—边缘”结构通过建立旅游廊道、打破传统行政区划界限的束缚,实现资源—产品—市场共轭耦合,形成多级圈层结构,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由核心向边缘的渐降次序,而区域整体水平高,竞争力强。

四、合作开发的战略构想

针对河南区域旅游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河南省旅游资源特色,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广阔的旅游市场为目标,以中心旅游城市为龙头,以旅游产品为纽带,整合河南省旅游资源,以“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等理论为基础,围绕“十一五”河南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一心、两带、五区、六板块”的规划要点,笔者提出了河南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点—轴—圈协同推进”战略构想(如图1)。

所谓“点—轴—圈协同推进”战略是以郑、汴、洛三市组成的核心点为中心,以沿黄河旅游发展带和京广、京珠沿线旅游发展带两条旅游带为轴线,以中原城市群和五大特色旅游区两个圈层为延伸面,结成的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圈层结构。通过点、轴、圈将河南省主要旅游城市连成一片,由点到面,逐层展开,协同推进,形成一个统一的大旅游整体。

(一)“郑、汴、洛”核心辐射

拥有3500年历史的商代古都郑州,以及它东边的七朝古都开封,西边的九朝古都洛阳,历史上均极尽繁华和荣耀,成为中华文明在一定时期的象征。此三点位于我国东西部旅游发展的结合部,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协调配套,旅游重点区域的优势十分明显,在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连接历史,又连接未来;既牵动龙头,又辐射中原;既促进旅游,又带动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并且已有的“三点一线”的旅游合作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二)水陆两带连结四方

沿黄河旅游发展带自西向东连接了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商丘、濮阳六个河南省重点旅游开发城市,而京广、京珠沿线旅游发展带则自北向南贯穿了安阳、鹤壁、新乡、焦作、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等九个旅游开发城市,两条旅游发展带通过水陆两路连通了河南省全省范围内大部分的旅游开发城市,使河南的旅游城市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连接贯通的旅游网络。

(三)中原城市群众星闪耀

中原城市群由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九个城市组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大郑州都市圈;第二层次以大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济源、焦作、新乡、开封、许昌、平顶山、漯河等八个中心城市为结点,构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第三层次为带。九个城市以郑州为中心,从郑州到任何一个城市的时间都在1个半小时之内,并以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新郑许漯产业轴线两条经济带在郑州交汇形成大“十”字架型的经济架构。随着中部崛起战略思想的提出,近年来中原城市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城市间的合作也不断加强。

(四)特色精品旅游区协同开发

五个特色旅游区为以安阳为中心的豫北旅游区,以商丘、周口为中心的豫东旅游区,以信阳、驻马店为中心的豫南旅游区,以三门峡为中心的豫西旅游区,以南阳为中心的豫西南旅游区。五个旅游区分布于河南省的五个方位,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交相辉映,比如豫北旅游区的殷商古文化群、豫东旅游区的商业文化和祖根文化、豫南旅游区的“红”“绿”旅游资源、豫西旅游区的黄河文化、豫西南旅游区的三国文化等。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组合性好,且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利于区域内协同开发旅游产品,创旅游精品品牌,增强旅游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具备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天然优势。因此,应充分发挥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优势,联合开发河南的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河南的旅游精品品牌,促进河南区域旅游合作第二圈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赵保生.河南旅游资源特色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

2、王庆生,许韶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地理,1996(3).

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文明河南;五位一体;高职院校;学生;文明素养

一、活动背景

十八次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战略目标后,河南省委及政府部门立足河南省具体民情,提出了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及美丽河南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中,文明河南的建设不但是落实中央总体布局的生动体现,更是对党的十精神的贯彻落实,紧紧围绕党中央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精神,努力促进十提出的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文明素质,提升民族使命感和凝聚力,对推动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更好更快的前行有着重大意义。

二、“文明河南”建设的目标及任务

文明河南的建设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文明河南的建设需要全省人民在文明河南的精神内涵上群策群力,不断丰富文明河南的内涵。河南省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积淀,在理论上有着太多的精神遗产,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积极丰富延伸文明河南的具体内涵。同时,文明河南的建设重在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当我们的参与面越广,文明河南的社会基础就越深厚;要根据文明河南的实际建设情况,立足现实,积极寻找推动文明河南建设的金钥匙,努力使文明融入到每个河南人的具体生活当中,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同时应该认识到,文明河南的建设是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文明河南建设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积极良好的社会氛围可以很好地推动文明河南的建设,要在建设文明河南的起始阶段,努力营造出“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社会氛围。特别是高校学生群体,要积极建立起宣传工作格局,务实宣传理念,在高校中积极推进文明建设进程。高职院校作为高校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文明河南”的建设中也有很艰巨的任务。可以在高职院校中专门开设素质提升,文明成长等内容的公益宣讲课。首先在校园中形成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良好学习氛围,积极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走上街头,积极宣传文明河南的建设理念,让文明河南的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强化宣传阵地、扩大宣传队伍。通过人们身边的点滴小事,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扩大人们对文明河南的熟知程度,增强全体人民对文明河南建设的认同感。其次,要加强全省各大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宣传片、公益广告等形式,进一步扩大人民对文明河南建设的认同感。在宣传的时候,切忌讲一些华而不实的废话、空话,在各大主流报刊上开辟专门的文明专栏,通过具体的小事、实事向人们宣传文明河南建设的重要性,增强人们对文明河南建设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三、“文明河南”建设的实质及意义

指出: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倡导富强、民主,倡导文明、和谐。积极建设并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建设文明河南就是从精神上提升全省人民的整体素质和核心价值观念,努力培养人们认同并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积极文明向上的社会氛围,引导人们文明做人,文明做事,为河南的经济等方面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提供坚强保障

在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是起着主导作用的,文化建设的成功将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对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则是主体部分,文明河南的建设便是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进行的,文明河南的建设主要是培养人们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和道德责任心,明确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通过道德、诚信等饭方面的建设,让人们在这个浮躁喧哗的社会中能够不为其中的诱惑所迷失,紧紧围绕道德、文明开展一系列的社会活动。这是落实十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文明河南建设的重要手段,对于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河南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提供重要平台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决定人们行为活动的思想基础。每个人对客观世界及自身行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认知,不同价值观念的人,由于考虑事情的角度、方式不一样,得出的结果就更加不同,进而产生的行为就更加不一样。所以,努力培养全体人民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艰巨而又重要的课题,在党中央下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概括的24字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让更多人认识并接受这份价值观念,对于文化建设、对于文明河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进行文明河南建设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文化活动,将做文明人、办文明事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边。

(三)汇聚正能量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河南省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在当前社会形势下,河南省正处于―个关键的时期,如何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才优势,如何将农业大省建设成工业强省是河南省目前的重要任务。现在,河南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中原崛起的伟大目标,需要充分发挥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而要将全省人民紧紧的团结起来,首先我们需要―个共同的价值观念,只有形成―个共同的价值观念,全省人民都能够认同并愿意为之努力,才能够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抓住历史给予我们的历史机遇,实现中原的崛起。而这一切的前提,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便是文明河南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需要思想的力量,需要精神的力量引导我们为了富强河南的伟大目标不断努力。

四、高职学生在“文明河南”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文明河南的建设,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有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加入到建设文明河南的队伍当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向,文明河南的建设才会更加的顺利。学校是精神、文化的圣地。由于河南是人口大省,所以河南高校的人流量就更加的大,高职院校的人员密集,人数众多,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学校内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一举一动不仅受到学校老师的影响,更受到他们身后的父母、祖父母等亲戚关系的影响,而这些人际关系不仅在影响着他们,同时也受到他们的影响。由于他们从小在家庭的特殊地位,几乎所有的家庭成员的都围绕着他们活动,在学校,他们是承载知识文化的希望,走出校门,他们便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文明河南建设中,他们也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群体,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高,所以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更加的容易,他们本身就有着非常文明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参与,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家人,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去影响他们的家庭成员,改变他们的不好的习惯行为,这要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如此以来,形成一个大家都讲文明,爱文明的良性循环,社会上大多数公民的素质就会得到提高,这对我省的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

五、提升高职学生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建设活动

学校承载着社会发展的希望,高校也是全社会中最为纯净的地方,所以在建设文明河南的行动中,学校不仅要参与进来,更重要的是根据学校的特殊性,起到带头作用,应该认识到,高职学生在走进社会之后,就是又一批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他们会极大扩充社会建设队伍。从高职院校开始积极实施文明河南建设也可以从根本上断绝不文明现象、不文明人数量的增多;同时,又因为高职院校群体的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他们在建设文明河南过程中可以充分起到先进带头作用。所以,要高度高职院校的文明建设活动,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

(二)建立长效机制

认识到提高高职学生文明素养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能操之过急,这需要以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常抓不懈,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更重要的是在工作开展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相关机制,让活动更加有效规范。

(三)加强组织领导

任何活动的有效展开有需要严密的组织,完善的机制;同样,文明河南建设更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在建设高职院文明活动中,要制定详细的方案,杜绝任何形式主义,切实深入地开展文明建设活动。现今社交网络媒体非常的丰富,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社交媒体资源在学校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课、公益活动等等让文明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大家都认同文明建设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普及公民文明公约,让学生群体深刻认识到建设文明河南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培养文明习惯,组织各种文明素养讨论活动,让学生时刻意识到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荣辱观念,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感受到文明的力量,从思想深处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履行文明公约,积极投身到各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省不文明行为普遍的现象,积极激励高校学生投人到社会文明宣传当中,争当文明河南建设的志愿者。

(四)把文明河南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

河南地区历史积淀深厚,文化源远流长,积极开展文明河南建设活动,将代代相传的历史精神遗产融入到现代文明河南建设当中,在生活中的细微处慢慢改变着学生的言行举止,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塑造新时期文明河南的积极形象。

(五)发挥榜样作用

我们在积极推进高职院校文明河南建设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激励,更要注重榜样的力量,俗话说的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在具体的学文明树新风活动中寻找发现一些好的典型,大力宣传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给广大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和榜样,推动学生积极参加建设文明河南的活动,激发学生投身文明河南建设的热情,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广大学生有动力,有目标地参与到文明河南建设的具体活动中去,定期开展评优评先活动,通过对榜样的宣传和奖励,带动广大学生积极投身文明河南建设中,通过各种竞争机制,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社会主义文明河南建设大潮中。

(六)打好细节战

在文明河南的建设活动中,一定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进来,让广大学生以极高的社会责任心和荣誉感参与到具体活动中,要让高校学生充分体验并发挥出主人翁的作用,从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通过开展一系列研讨会,大家分析总结出在日常行为当中存在的一些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社会陋习,如说:过马路不看红绿灯、不走人行道、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等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走上街头,开展文明树新风,文明河南建设靠大家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街头路口寻找发现不文明现象,纠正曝光这些不文明现象,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不插队、不骂人、不随地吐痰、不随手扔垃圾等小事做起,积极培养自己的文明习惯,规范自己的文明行为,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文明河南建设的进程。

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5

关键词: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发展背景

中原城市群是指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发展城市群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中原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地区城镇最为密集的地区,城市布局呈集聚型,构成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最基本的空间优势。当然中原城市群发展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1、 历史文化背景

1.1、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充分说明了河南的历史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1.2、河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河南是龙的故乡,仓颉造字在河南,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河南,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此外,河南自古以来是农业、商业、科技、思想文化、医学等起源、发展和弘扬地。

1.3、河南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城市起源早、曾经发展辉煌,拥有城市发展的根基和经验,因此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也是具有历史和经验双方面的可行性。

2、经济社会背景

2.1、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河南拥有16.7万平方千米土地,全省常住人口为94023567人,居全国第三位(根据《河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2942.68亿元,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河南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

2.2、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优势

通过资料分析发现,中原城市群以40.2%的人口创造了全省一半以上的GDP,各项经济指标均优于其他区域。中原城市群凭借区位优势和要素集聚效应,不仅发展速度高于其他经济区,而且在产业升级、城市化等方面,具有继续领跑全省的实力和潜力。

3、区位背景

3.1、区域位置优势

中原城市群位于河南的北部,地处全国的经济地理中心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中枢地区,也是全国现代陆路交通和通信枢纽之一[1]。区域内部基本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一个半小时通达的交通网络,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3.2、交通设施优势

交通便利,铁路、高速公路均呈网络状,郑州、洛阳机场是省内最重要的民用机场,其中郑州新郑机场是全国五大航空门站之一。因此,中原城市群铁路、公路、民航的交通运输体系已基本形成,综合运输网络初具规模,这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交通基础设施。

3.3、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

资源丰富,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铁矿石、铝土矿、钼矿等储量居全省前列,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建材、食品、轻纺等产业为支撑的工业格局和较为健全的商贸、金融、会展、物流、信息等第三产业体系,产业的互补性和集群效益逐渐显现。

3.4、科研技术优势

全省90%以上的高等院校和一些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聚集此地,拥有显著的科研技术力量支撑,保证中原城市群发展和创新过程将会有借高校、科研院的人才和科研之势的坚实基础。

4、理论背景

4.1、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但国内外对经济一体化尚无统一定义。有人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为:地缘相邻或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集团,为了获得最大利益,组合成为更大规模的经济集团或共同体,其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城市群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也需要城市群来作为依托。

4.2、 城市引力场理论

刘易斯.芒福德对城市引力场的定义是城市作为一个封闭型容器的本质功能是将各种社会成分集中起来,并为它们提供一个封闭的场所使之能最大限度地相互作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引力场,逐步的对周围的城市“磁化”,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的一个过程。

4.3、城市群理论

1961年,曾任牛津大学地理学学院主任的地理学家戈特曼在《城市群:美国城市化的东北部海岸》中第一次正面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这是对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城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进程的正式命名[2]。在中国,自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后,一些有条件的区域和省市开始规划和实施城市群的发展。地处中部的河南省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于2003年7月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构想。旨在通过该战略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产业集聚、城镇密集的大“十”字形基本构架,确立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轮廓,进而拉动河南全省经济快速发展。

4.4、城市群的发展模式

从国内外各大城市群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主要有两大发展模式:一是核心城市带动的城市群发展模式;一是多中心齐头并进的城市群发展模式。

根据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现状,总体上应该采取不平衡发展模式,即核心城市带动的城市群发展模式,经济空间结构调控模式总体上为中心一模式。在中心区,培育以郑州市为中心,包括开封、洛阳、焦作、新乡、许昌、平顶山、漯河在内的中原城市群,使其对内发展成为全省具有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增长极,同时对外发展成为河南省对外联系的平台,参与国内外竞争,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艳,程遥,刘婧.中心城市发展与城市群产业整合——以郑州及中原城市群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4):579-584.

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6

河南省作为文学历史悠久的重要省份之一,在古代曾出现过杜甫、韩愈、李商隐、程颢、朱熹等为数众多的文坛巨匠和哲学鸿儒。新中国成立后,河南当代文坛又涌现出姚雪垠、李准、刘震云、周大新、阎连科、刘庆邦等一批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著名作家,实现了“文学豫军”的中原突破。但是在现代文学时期,河南文坛只有冯沅君、徐玉诺、师陀、于赓虞、尚钺等为数不多的作家活跃于当时文坛,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河南文学中心地位南移、文学生产体系滞后、文学对外交流受阻等原因所造成的。

关键词:

河南省;文学式微;文学中心;文学生产体系;文学交流

河南省作为一个文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大省,在华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发展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诸如杜甫、韩愈、李商隐、董仲舒、程颐、程颢、朱熹等灿若群星的文坛巨匠和哲学鸿儒,他们对推动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进步与繁荣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李季、魏巍、姚雪垠、李准等河南作家在全国享有盛誉,进入新时期,当代河南文坛又涌现出刘震云、周大新、阎连科、李佩甫、刘庆邦、柳建伟等一大批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著名作家,实现了“文学豫军”的中原突破。但是,回顾中国现代文学30年,河南文坛既不像毗邻的河北、山西文坛那样出现了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和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又不像北京和上海文坛出现了“京派”和“海派”,更不像浙江、四川、湖南、福建、上海等省份孕育出了鲁迅、徐志摩、郁达夫、郭沫若、巴金、沈从文、冰心、林徽因、张爱玲等中国现代文学的翘楚,河南在现代文学30年时期只有冯沅君、徐玉诺、师陀、于赓虞、尚钺等为数不多的作家活跃于当时文坛。为什么现代文学时期河南在全国有影响的著名作家屈指可数、所创作的经典作品为数不多、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与河南古代文学相比判若云泥?河南现代作家“集体失语”的个中原因,成为一个值得深究的现象。

区域文学繁荣与否和该地区作家、作品及其影响力密切相关,当一个地区拥有足够多的作家,且这些作家创作出大量富有影响力的作品时,该地区往往会产生巨大的文学辐射力从而形成文学中心,如唐代的西安、洛阳,宋代的开封,明、清两代的北京、南京、扬州、苏州等城市。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于此。从先秦到宋代,洛阳、开封、郑州、安阳等城市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心。在先秦,《周易》《山海经》《庄子》《列子》《韩非子》《墨子》《道德经》以及《国风》中约60%的篇目均出自于河南。秦汉时期,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蔡邕、李斯等作家在河南形成汉大赋“劝百讽一”的传统。而到了魏晋南北朝,左思更是以《三都赋》创下“洛阳纸贵”的佳话。杜甫、白居易、韩愈、李商隐、元稹、高适、岑参、李欣、崔颢等诗人则在唐代把河南文学推向巅峰,据统计,这个时期至今仍有作品保留的作家有400余人[1],“河南的一流诗人、文学家,在唐代文坛要占到半数还强”。

一定程度上说“唐代及其以前的中国文学史,大半是由河南文学家书写的。这不能不是一个区域文化的奇迹,不能不是河南人永远的骄傲和光荣”[2]5。宋朝由于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和“靖康之难”的发生,河南生产力遭受极大破坏,人口大量南迁,河南作家也随之锐减,下面表1是西周至清代中国作家数量排名前10位省份统计表[3]552。表1中统计数据显示,从宋代开始,河南作家整体数量不仅和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省份相比出现较大差距,而且也少于毗邻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份的作家数量。虽然作家数量的多少和文学成就的大小不完全是一一对等关系,但至少作家数量的多寡是衡量一个省份或区域文学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作家数量的减少,文学作品总量和经典作品数量的锐减,文学影响力随之下降也就顺理成章了。河南文学由盛到衰的迹象在宋代就已初露端倪,这种衰落的颓势一直持续到新中国的成立,在现代文学时期达到了探底的程度。当“词”这种新的文学体裁随着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而广为流行的时候,河南不仅没有像山东、福建文坛那样孕育出李清照和辛弃疾那样的词坛大家,而且宋代以前河南在全国文坛的中心地位已经易位于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等领衔的江西文坛和以苏洵、苏辙、苏轼等为首的巴蜀文坛了。到了明、清之际,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叙事文学逐渐兴起与繁荣,生活于吴越之地的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冯梦龙、曾朴、李宝嘉、许仲琳、吴敬梓等著名作家,则创作出了《红楼梦》《西游记》《孽海花》《儒林外史》和“三言两拍”等经典作品,开启了中国长篇叙事小说和讽刺小说的先河。江苏、浙江、江西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省份也随即取代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份,一跃成为当时文学最活跃的中心区域之一。而此时河南则更是鲜有著名小说家与戏曲名家问世,更遑论产生类似于四大名著的文学经典了。

自20世纪20年代起,由于政治及经济的原因,鲁迅、茅盾、巴金、沈从文、徐志摩、蒋光慈、闻一多、胡也频、丁玲、冯雪峰等大批全国知名作家来到上海,与上海原有的鸳鸯蝴蝶派、新感觉派等作家汇聚在一起,成为上海这个现代文学重镇的中坚力量。进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国形成了以京、津、沪、东北三省为中心的沦陷区文学,以重庆、桂林、昆明为中心的国统区文学和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文学,且在这三个区域各自形成了创作风格迥异的京派、海派和山药蛋派等不同的文学流派。而同期的河南文坛则因境内连年灾荒、军阀混战及文人流离失所等原因,则显得相对萧索沉寂。据统计,中国现代文学30年期间,被列入《中国新文学大系》的河南作家共计22人,其中第一个10年4人,第二个10年6人,第三个10年12人[4];入选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河南现代作家有9位[5];入选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的河南作家6位[6];入选顾彬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河南现代作家有5位[7]。无论是《中国新文学大系》还是其他不同版本的文学史,相对于其他中国现代文学的史料而言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而从《中国新文学大系》和其他不同版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列出的河南现代作家数量来看,河南现代作家的数量不仅远远少于浙江、湖南、四川、江苏、福建等省份,而且在文学史的撰写中,张天翼、于赓虞、师陀、黑丁、姚雪垠、徐玉诺等河南作家的影响力更不能和鲁迅、徐志摩、郁达夫、沈从文、郭沫若、巴金、林徽因、冰心、张爱玲等作家同日而语。由此看来,无论是从河南著名作家数量还是作家、作品的影响力等因素来考量河南现代文学,其衰落都已是不争的事实。故而,河南现代文学的地位最终和河南古代、近代文学的中心地位渐行渐远,自然也就成了一种既无奈又必然的历史选择。

文学是作家通过语言叙事塑造形象表现其内心审美情感的艺术。文学创作完稿后,还要经过排版、印刷、出版、发行、流通等程序,再经由读者阅读后最终完成从文本到作品的转换。可见,文学的繁荣除了要具备创作主体———作家这个必要条件之外,还和文学生产体系即“文学生成发展过程中的创作机制、传播机制和接受机制”[8]密切相关。本雅明认为:“日常的文学生活是以期刊为中心开展的。”[9]49在现代文学时期,以沪、江、浙、赣等省份为中心的长江流域成为现代文学发展的重镇,和该地区拥有大量的文学报刊及其较完备的发行传播体系紧密相关。据统计,从晚清到1949年有正式创刊日期的文学期刊有988种[10]510-580,其中创刊于上海的就有455种[11],更不用说再加上江苏、浙江和江西等其他省份的文学期刊了。从文学生产与传播的角度上看,上海近、现代文学的崛起与河南近、现代文学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新青年》《语丝》《现代评论》等重要文学期刊迁移至上海发行,《太阳月刊》《文化批判》《奔流》《拓荒者》《萌芽》等刊物也为适应大革命形势的需求和读者对革命文学的阅读期待于上海创刊,而且在上海还曾出现了专营杂志的“上海杂志公司”,“一个月内近千种杂志,每天平均二三十种出版”,形成了一个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杂志市场”[12]。此外,上海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北新书局、大同书局、泰东图书局、亚东图书馆、现代书局、开明书局、光华书局、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等出版机构,占据了当时图书出版的巨大份额,朱光潜说:“在现代中国,一个有势力的文学刊物比一个大学的影响还要更广大,更深长。”

[13]91由之可见,当时文学报刊对文学的影响力之深广。而河南在民国时期主要文学类刊物据统计约81种,并且“创办的地域集中在开封”,而且“由于文化专制,经费困难,战争频繁,时局多变,大多期刊寿命短暂,不少期刊仅出1—2期就销声匿迹”[14]。因此,河南刊物从种类、发行量以及传播的范围与影响力上,都无法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流域诸省份的刊物相提并论。更为甚者,现代文学时期,有很多著名现代作家还通过自己创办杂志、书店、出版社和做编辑等途径来传播新文学,如鲁迅创办《莽原》《国民新报》,沈从文借助《大公报•文艺副刊》宣扬其“京派”文学的理论主张,邵洵美经营时代图书公司,老舍和赵家璧经营晨光出版公司等,不一而足。而诸如此类推动文学作品的发行与传播、提升文学影响力、促进地方区域现代文学发展的举措,在河南作家身上几乎没有或很少出现。由是观之,文学作品的生产与传播,不仅为作家提供了生活的保障,而且随着报刊、出版社、书局等现代传播媒介的盛行,更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传播、推广、普及与发展,起到了助推的作用。而与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诸省份文学生产与传播的发达便利相比,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的河南,在近、现代时期更多地罹受兵燹之灾。于是,当近代之后全国其他省份尤其是沿海与长江流域的作家,在思想与创作上接受西方现代思想影响时,河南先进知识分子和广大文艺青年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则由于受地理位置和自身所受教育的局限等原因,较沿海地区显得相对滞后。这种状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河南现代文学与河南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内在的传统与联系,而且阻碍了现代文学在河南的孕育、发展与成熟。鉴于上述原因,再加上河南现代作家与作品数量的先天不足,经典作家、作品的乏善可陈,报刊等传播媒介的匮乏,现代出版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市民读者阅读群体内在需求锐减等因素掣肘,河南现代文学发展举步维艰,也就不难理解了。

文学交流对作家成长和区域文学的繁荣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于作家而言,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开拓人生视野、汲取文学的滋养为我所用,最终完成从普通人到作家身份的转变与认同,是当时较多作家共同的选择。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家大都有过留学经历,根据统计五四前后留学国外的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至1929年)共计103人,其中人数较多的省份为:浙江24人、湖南14人、江苏10人、四川9人、安徽8人、广东6人、福建5人,而河南仅有1人[15]110-111。从统计数据看,河南现代著名作家留学国外的数量和其他省份相比悬殊较大。而在留学海外的作家中,无论是留学日木的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田汉、夏衍,还是留学欧美的胡适、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巴金、艾青、宗白华、冯至等人,国外学习不仅丰富和拓宽了他们的学识和视野、更新了他们的文学理念,而且还为他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海外素材。可以说留学海外的现代作家所取得的成就与其海外教育背景不无关系。但大多河南现代作家如师陀、李季、刘知侠、白桦、叶楠、魏巍、姚雪垠、李准等人基本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更不用说负笈海外求学了,他们往往通过自学或接受简单的文化知识教育和熏陶,就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这种状况不但使河南现代作家与留学海外的作家相比在专业知识储备上处于劣势,而且就是与现代文学史上一批毅然离开自己家乡到异域谋求发展的现代作家相比也形成巨大反差,如沙汀、艾芜、端木蕻良、萧红、萧军等当时的文学新人,正是由于他们勇于离开自己的家乡到上海谋求发展,才得以受到鲁迅、巴金、茅盾等文坛前辈的提携而迅速成长起来,而张爱玲的香港求学生活更是缔造她“沪港传奇”文学佳话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文学史上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的文学个案,足以说明作家所受教育对其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反观河南现代作家,他们大多囿于一隅所导致的创作视野不够开阔、理论知识欠缺和学理训练不足等自身局限,成为影响和制约河南现代文学发展与作家成长的主要瓶颈之一。

文学社团因在创作原则、手法、方式和审美倾向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趋同性,而使其成为文学交流的另一条有效渠道。下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同省份文学社团的统计表。表2显示,河南现代文学时期文学社团的数量和上海、北京等现代文学发达地区相比悬殊较大。究其原因,这与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文学传统、社会语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文学社团通过发表作品、发行刊物,与其他文学社团、流派、思潮进行交流与争鸣,以达到相互交流的意旨。所以,文学社团在促进文学交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正如表2所示,河南现代文学因社团数量先天不足,不仅使河南文学社团之间、河南文学社团与其他省份文学社团以及文学社团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效果大打折扣,而且也使河南现代文学丧失了对外交流的良好契机,给河南现代文学整体水平的提升造成了诸多不便。另外,在文学交流的诸多方式中,外国文学翻译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与国外文学交流的另一条重要渠道,而且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窗口。据统计,《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辑录的现代文学书籍总计有13500余种,其中翻译达3894种,占全部的29%,即每四种现代文学的单行本里就有一种是外国文学的翻译[17]。可见,在现代文学时期,现代文坛不仅外国文学译著数量大,而且还涌现出了鲁迅、瞿秋白、林纾、伍光建、朱生豪、梁实秋、林语堂、李健吾、傅雷、曹未风等著名的翻译家。通过翻译,泰戈尔、高尔基、巴尔扎克、歌德、惠特曼、易卜生、普希金、果戈理等一大批世界著名作家迅速在国内家喻户晓,在读者中产生广泛的影响。而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与推动,诚如郑振铎在《清末翻译小说对新文学的影响》中所讲:“中国的翻译工作是尽了它的不小的任务的,不仅是启迪和介绍,并且是改变了中国向来的写作的技巧,使中国的文学,或可以说是学术界,起了很大的变化。”

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7

南丁本名何南丁。生于1931年,安徽蚌埠人。著有短篇小说集《检验工叶英》、《在海上》、《被告》及中短篇小说集《尾巴》等。曾任河南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现为河南省文联、河南省作家协会顾问。

传统文化里讲士大夫应“立功、立言、立德”,现代人叫“办事与传道”。假如这话不仅仅局限于“治国平天下”,而是也可以置放在每一个不同的职业里,那我们可以更加立体地来认识南丁先生。

多年来,南丁先生作为一名文学界老领导,曾指导、协调和服务于一个庞杂的文化团队,尤其在发现、培养、扶持、组织和造就河南文学创作队伍方面,不遗余力,慧眼识才,褒扬后学,令人高山仰止,肃然起敬,被共识为新时期文学豫军的旗帜和掌门人,可谓立功办事;身为一代著名作家,六十余年坚持笔耕不辍,著述甚丰,奉献出皇皇五卷巨制,成为传世的精神食粮,影响了社会各界一代代众多的读者,可谓立言布道。以一介书生,而能在立言、立德上坚持身体力行,终生不渝,其一生修为体现了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士大夫”襟怀,不仅在当代文坛,即使放在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也是屈指可数的文贤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百花园杂志社开始倡导小小说文体,南丁先生便成为《小小说选刊》创刊伊始的顾问。三十余年来,这本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小刊物现已编辑出版四百多期,覆盖文化市场的总发行量近亿册,产生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虽然编选这本刊物的主编、编辑数度易人,读者也不断更新,然而,顾问南丁的名字,从此却须臾未曾与刊物分离。在繁忙的公务、写作之余,南丁先生参与了百花园杂志社历次的重大改革和文学活动,累计近百次的笔会、征文、评奖以及评刊等,南丁先生都给予热情关注,对知名的小小说作家和优秀作品耳熟能详,能如数家珍,一直是小小说事业发展的主心骨、庇护人和园丁。当今活跃于全国各地的数以千计的小小说写作者,在各类文学活动中,大都聆听过南丁先生的文学辅导,并目睹过先生的儒雅风采。这位爽朗达观、能歌善舞、知识渊博的慈爱长者,赢得青年朋友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赖,亲切地称之为“老爷子”。

顾问南丁之于小小说文体的成长定位,有着诸多精辟的见解。他曾多次撰文为之鼓与呼,后又悉数收入文集。他说:“小小说不是小儿科,小小说对作家在艺术上的聚焦、穿透、凝练,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小小说是一滴水的艺术,自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在。”毫无疑问,南丁先生这些早期的论断,可能是最早认可小小说是一种文体创新的理论发端。

南丁先生又说:“人们对文学的需求,不仅需要长篇巨制,不仅需要那好大一棵树,也需要小花小草,需要小花小草织成的一片绿地。人们的心灵中,需要一片绿地滋润心灵。心灵如果沙漠化,那将是一种什么景象?小小说创作原来是营造绿地的事业。”今天的小小说事业的蔚然气象,也再一次印证了南丁先生当年的远见卓识。

南丁先生还说:“小小说是英俊少年”。他呼吁说:“和英俊少年交谈吧,做他的真诚的朋友吧,这是年青人中年人老年人保持心态年轻的秘诀之一。英俊少年没有那么多曲里拐弯,没有那么多老谋深算,没有那么深不可测,认识了他的面貌就认识了他的心灵,与英俊少年交往真是一件惬意的轻松的事。”

可以说,小小说这朵文学小花,《小小说选刊》这本文坛奇葩,也是作为顾问的南丁先生用心血智慧浇灌出来的。我和百花园杂志社的全体同仁,以及全国热爱小小说的社会各界读者朋友,都会从内心深处感激这位诲人不倦的文学师长。南丁先生在五十多年的文学生涯中,能和一种新兴的朝阳文体及一本令人喜闻乐见的小刊物结下不解之缘,继尔和数以千计的文学青年成为莫逆之交,该是机缘巧合吧。我以为,这应该是充满着爱心和钟情公益事业的南丁先生,在晚年倾心谱写的最得意的辉煌篇章吧。

南丁先生去年新出版了随笔集叫《半凋零》。我认为这是南丁先生精心描绘的一本由河南本土老中青三代作家、艺术家共同组成的群英谱,书中站立起来长长一串当代河南文学艺术界的优秀代表人物,可以看作是一本微缩版的“河南文学史记”。作者在一种大的历史背景下,在一段段时代变迁过程中,对这些群星灿烂的文学艺术个体的梳理与解读,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文学史料价值和河南当代文学编年史研究的价值,对中原文化的延续、传承、发展注定会产生深远影响。

《半凋零》写老一代作家艺术家这一部分,无论去世的还是健在的,我读出了一种文人相重的情怀。徐玉诺、苏金伞、常香玉、穆青、王大海、乔典运、庞嘉季等等作家艺术家,亦师亦友、疑义相析、奇文共赏,写那种从同一时代走来的纯朴友谊、共同理想,即使写那些坎坷困顿、顽强生存、缺憾惆怅,都显得雅致达观,生动鲜活,字里行间浸透的绵长记忆、美好情缘乃至某种惺惺相惜之情也会扑面而来,令人无限感喟。写中青年这一部分,我读出了一种深深地嘉许、由衷赞叹与博大宽容。比如写到中原文坛的文学艺术中坚力量如张一弓、田中禾、李佩甫、张宇、杨东明、何向阳、王剑冰、王澄、曹新林、赵富海以及去世的乙丙、孙方友等等,娓娓道来,如朋友交心,折射出来的是一位慈祥长者对松青竹翠的欣慰目光,令人怦然心动。

南丁先生人老文亦精,无论是叙事状物还是写人,笔力既酣畅淋漓、情感充沛,又从容淡定,收放自如。古人讲好文章的标准是“删繁就简三秋树”,南丁先生的文笔就是达到了这样一种火候吧。

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8

2012年11月29日,北京,国家博物馆,同志在中华民族的“文庙宗祠”,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3年3月1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新一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换届完成,同志再次畅谈“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13年4月2日,郑州,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闭幕式上。郭庚茂同志对河南人民关注的“中原梦”做了深度阐释——“谋跨越求崛起,建小康富人民,兴河南强中原,是中国梦在河南的具体目标,是一亿河南人民的中原梦。”

中国梦。在河南落地生根具化为中原梦。实现中国梦有三个“必须”,即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原梦有六个“一定要”,即一定要抓紧发展第一要务、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道路、一定要立足当前开拓创新、一定要弘扬中原人文精神、一定要以人为本依法治省、一定要建设过硬干部队伍。中国道路,是具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本质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河南来说,想“走好路”,就要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要立足当前开拓创新,要以人为本依法治省,要建设过硬干部队伍。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中国精神在河南具化为中原人文精神,就是要着力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要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新时期“三平”精神。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从过去到现在,中国力量始终蕴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辛勤工作里。而中原梦是河南一亿人民的“中国梦”,必须依靠一亿河南人民来实现,必须为一亿河南人民造福祉,必须以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提振士气、激发热情、鼓舞斗志,让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原梦的宏伟事业中去。

中原梦,是融入河南省情的“中国梦”。河南是中国的缩影。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人口规模,还是从社会结构、历史地位上看,无论是就面临的发展任务,还是就需要破解的发展难题而言,河南都是中国所有省份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个。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谋跨越求崛起,建小康富人民,兴河南强中原”的中原梦,体现了全国发展大局对河南的新要求。“谋跨越求崛起”,就是依据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欠发达的阶段性特征,发挥后发优势,促进跨越式发展,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宏伟目标;“建小康富人民”,就是立足河南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一步一个脚印奔小康,同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一亿人民过上富裕安康的好日子;“兴河南强中原”,就是着眼河南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关键时期的实际情况,振兴河南各项事业,加快中原崛起进程,构筑起更好服务全国大局的“中原板块”。《中原经济区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的先后获批,不仅表明中原地区将获得国家财税、国土、人力资源开发等一系列支持和优惠政策,同时也意味着“兴河南强中原”的作用和意义已超出了区域范围,成为关乎民族复兴伟业的国家意志和国家方略。

中国梦和中原梦,是一样目标两种表述。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说,中国梦里印着中原梦,中原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说,中原梦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河南精神,便是文化复兴的核心。中原梦、中国梦,都需要这种河南精神采支撑。

一个人,会因梦想而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一个民族,会因插上梦想的翅膀而越飞越高。中国梦,承载着十三亿中国人民的希冀;中原梦,承载着一亿河南人民的期盼。梦想要变为现实,必须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必须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只有付诸行动,才能让我们离梦想更近一些;只有不停去“做”,才能让我们梦想成真。努力向上,让中原梦成为中国梦最华彩的一章!

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9

关键词:海绵;理论;郑州;街道;排水系统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102

根据我国建设部2010年对349个城市内涝情况的调研,2008年到2010年我国共有289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占调查城市数的80%,涝渍范围广、积水深度大、积水时间长,与此同时我国很多城市却在遭受缺水的困难。

1 海绵城市理论和郑州概况

1.1 海绵城市理论概况

海绵城市是指治理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初期雨水污染、削减雨水径流、补充城市地下水的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它的目的是让城市的排水系统在适应环境变化和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像海绵一样的弹性、韧性。海绵城市改造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地影响开发理论,低影响开发的英文简称是LID,是1990年初在美国的诞生的,低影响开发是指在城市开l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它的核心是恢复城市暴雨前的水文特征,包括城市暴雨灾害前的峰值流量、峰现时间、径流流量等。海绵城市理论是处理雨水的最佳处理措施,它的理论强调尽量减少城市开发对城市自然水文的破坏、影响,它的功能主要是吸水、渗水、净水、排水。我国658个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约占37%,但是十二五计划很多文件中提出的都是要改分流制排水系统,其实很难改的清楚。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绝大部分是混流制,尤其是小区接入市政管的地方。自2014提出海绵城市改造之后我国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都进行了大规模的雨污分流改造,但是效果均不理想。

1.2 郑州概况

郑州市位于东经112°42’-114°13’ ,北纬34°16’-34°58’,东西宽166公里,南北长75公里,是河南省的省会,在河南省的中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流,东南是广阔的黄淮平原,北临黄河,西靠嵩山,全市总面积7446.2公里,下辖金水、二七、中原等6区5市1县。郑州市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我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著名的古城之一,是中国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从夏商周开始就有很过朝代在这里建都,各类文化古迹达10000余处,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单位38处43项。郑州市境内大小河流总共有126条,其中流域面积较大的河流29条,郑州市区有金水河、贾鲁河等多条河流,这些河流分属淮河和黄河两大水系。此外,郑州还是我国人口第二大人口密集城市。

2 海绵城市理论改造郑州街道排水系统的途径

2.1 改造原则

根据海绵城市理论的指导在打造郑州街道排水系统时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保持郑州原有生态系统,改造郑州街道排水系统时尽可能保护郑州市区贾鲁河、金水河等河流的径流流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尽可能保护郑州湖泊、湿地、池塘和沟渠等水生态比较敏感的区域,在改造时尽可能保护郑州的历史文化遗迹,保持郑州原有的生态系统。二是利用海绵功能城市修复、恢复的功能恢复、修复郑州的生态系统,即是利用海绵城市生态的手段恢复、修复郑州已经被破坏的水体和其它自然环境,并保持原有生态比例。三是低影响开发,低影响开发是指在改造郑州街道排水系统时按照改造最低影响理念,合理科学的控制郑州的排水系统开发强度,保持郑州原有不透水面积和生态用地的比例,根据改造需要适当开挖郑州水库、贾鲁河、金水河等。在利用海绵城市理论改造郑州街道排水系统前应详细调查郑州各环节的排水情况和生态情况,统筹各环节的具体情况设计低影响开发的最优方案,在规划郑州建筑小区、城市街道、金水河等水系、绿地、广场等时应考虑其景观水文、历史遗迹、中原带等开放空间,改造之后要有专门的单位监管维护,确保海绵城市的设施正常运行。

2.2 改造郑州街道排水系统的设计分析

郑州市原有的黄河、淮河水系形成的自然水文系统是改善后郑州生态雨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在河南省的中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流,东南是广阔的黄淮平原,北临黄河,西靠嵩山,地形复杂多变,改造规划的街区道路中金水河、贾鲁河等各种水系交叉纵横。针对这种复杂的情况,应选择道路本体透水化和选线分级化结合的综合规划措施,具体做法如下:一是优化郑州主干道,采取简化主干道宽度种类、实施改变郑州主干道线型、增加郑州生态水系雨水口等优化措施使郑州主干道合理化、科学化、生态化。二是简化郑州次干道,降低街区道路与郑州市水系的冲突点,将郑州次干道的部分交通量转移到郑州国省干线道路上,同时梳理优化国省干线道路的结构和宽度。三是在郑州改造区内部采用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的措施将街区道路收集的雨水通过花园、绿地的植物土壤进行自然净化,然后渗入地下水河,溢出花园、下凹绿地的雨水通过修建的水管网导入郑州街区规划的下沉广场或者进入排水系统的雨水收集池。四是将郑州市区街区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改造成生物滞留带,采用缘石豁口的措施将街区道路两旁的雨水径流引入改造后的绿化带,并在引入口设置污水过滤池对引入的雨水进行简单净化,将绿化带溢出的雨水排入超标雨水径流排水系统中。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海绵城市理论和郑州概况的阐述,海绵城市理论改造郑州街道排水系统的原则和绵城市理论改造郑州街道排水系统的设计分析两方面探讨了海绵城市理论如何改善郑州街区道路排水系统。

参考文献:

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10

水是江南水乡环境的母体,亦是自然景观中的文脉。水的灵性、水的气质、水的形态巧妙,构成了江南古镇的结构线,并成为与周围环境有机贯通的特殊介质。江南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根基深厚,经济活动繁荣,交通条件便利。特别是江南地区拥有密布的河湖水系,为江南古镇成为江南经济、文化的重要良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水乡民居,依水而建,小桥街巷沿水延伸,江南丰厚的水源与粉墙黛瓦的民居建筑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的水乡生活风情画面。它既是江南水乡地区特有的建筑文化语汇,更是一道完整的江南地方文化景观。

一、江南古镇水岸建筑景观的构成要素

(一)水。江南水乡因水而生,所谓“无水不成吴越,无桥不显水”,可见水是江南水城、水镇、水村、水路、水巷形成的最根本的物质条件。水是江南古镇的灵魂,纵横交错的河道是江南古镇的动脉。水的存在形成了江南独有的水网空间,传承着水乡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没有水就没有水乡文化,因此,水是构成江南水乡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最基本的元素。

(二)桥。江南水乡,河多桥多。桥作为水陆交通联系的纽带,既是主要的水陆通道,又是江南水乡独具魅力的形态要素。桥的平面布局因河道、地势、位置、功能而异,有直的、斜的,形态不拘一格,力求方便实用。桥作为生活的中心,在桥上建庙、建屋、建亭、建廊,使得桥的功能和形式千变万化。家家邻水枕河,户户近桥通舟,江南的桥不仅是古镇的一道别致的美景,更多的时候它承载了江南的历史、江南的风俗以及江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三)街巷。江南水乡素有“流水周于舍下”“车从门前入,船从后院出”的场景描述。河岸、水景构成江南古村镇建筑景观环境的主体脉络。因水成市、因水成街,水街相依,水路与陆路交织,交通与生活合一,水巷和街巷构成了江南水乡城镇整体空间系统的骨架。街巷与水巷的主要交汇点是各式桥梁,水陆交通的节点多为休闲广场式的重要集聚场所。可见,街巷是江南水乡建筑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们文化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四)民居建筑。江南水乡建筑以其特有的水环境为依托,不仅在建筑本体的结构形制上精美绝仑,而且从多方面显现出清新淡雅的江南韵味。江南地区文化底蕴浓厚、物产丰富、工商业发达,建筑受封建伦理、儒学传统、风水习俗的影响,在空间布局上尽量发挥地域优势,最大限度地体现天人合一的亲自然营造理念,形成了高低错落、秩序井然的建筑群体风貌,创造出了质朴典雅的独特建筑风格。

1.建筑布局

(1)由单条河道形成的带状古镇,这种城镇一般规模较小,建筑整体布局由一条河道呈线性延展,如江西婺源李坑。(2)由十字形河道形成交叉式星形城镇,规模较前者略大,城镇布局多是四方延展态势,并具有纵横交错的水运交通条件,如南浔。(3)由网状河道形成的团形城镇,此种为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江南水乡古镇平面布局形态,其规模较大,建筑布局也较为丰满完整,多为商业繁荣、经济发达、人流集中的中心聚集区,如江苏周庄、同里,浙江乌镇、西塘。

2.建筑特点

(1)结构:以传统的硬山式样为主,多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构架。一般中部的构架(正贴)为抬梁式,山面的构架(边贴)为穿斗式。基础采用石材,墙体一般采用空斗墙。(2)高度:建筑层数一般以一两层为主,偶尔也有多层者。(3)色彩:建筑整体风格多为灰白色(无彩色),素有粉墙黛瓦之称,色彩面貌相对朴素淡雅。(4)用材:建筑用材多以地方性优质木材为主,不拘泥于一种选材形式,并有“才分八等”之选材、用材标准。斗拱的用材等级较高,梁柱则次之。建筑主体结构采用木结构,围护结构采用砖石结构。

江南水乡建筑无论从外在的表层形态,还是蕴涵于建筑内部的深层文化,都着力诠释中国传统营造学与古代哲学的高度统一,并蕴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历史文化韵味。

二、江南水乡名镇品读

(一)梦境水乡,烟雨西塘

西塘古镇地处江、浙、沪三市交界处,属于浙江嘉兴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古以来就有“吴根越角”之称。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在唐宋年间就建成大量村落,人们沿河营造房屋,依水聚居生活;南宋时期村落规模基本形成,并逐步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荣;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这里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清代中期徽商东进,将徽派建筑文化带到太湖流域,出现许多带有风火墙的建筑,并在民间营造活动中,将原来徽派建筑中平直的墙体改造成马头形,衍生出了“马头墙”。

西塘素以弄多、街多、廊多而闻名,古镇中最著名的风景线是一道长达千米、造型古朴的廊棚。西塘的廊棚多为沿湖河营建的砖木结构建筑,黛瓦盖顶、青石铺路,木构架结构配以休闲长凳,既可驻足观景又可遮风避雨。连续性的沿河式轴向布局在烟雨中依稀可见,使人心情愉悦。此外,西塘的河埠、高阶沿、观音兜也从不同层面上构成了西塘建筑形制与景观布局的诸多特点。

西塘是儒商文化与平民文化的交接点,其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人才辈出,无论是建筑形态还是水岸景观布局,无一不显现出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美丽乡村,生态婺源

婺源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山区,东临浙江衢州市,南通上饶,西接景德镇,北临黄山,古为文风鼎盛之所,今为皖、浙、赣三省交通要地。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婺源因“地当婺水之源”而得名婺源,隶属安徽歙州。宋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婺源基本上隶属于安徽徽州。虽然在1949年5月1日以后划归江西至今,但由于长期历史文化的积淀,这片地区无论是村庄的选址布局还是民间建筑形制,无论是生产生活习惯还是民俗民风,都带有明显的徽派风格特征。

婺源,山清水秀,素有“八分半山一分天,半分水陆和庄园”之称,是典型的江南古镇。当年徽商营造的村落与壮美的自然景观相交融,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卷,著名的古村落李坑就是婺源乡村的典型代表。婺源的村落布局讲求背山面水,李坑村落的选址就遵循了这一原则:四周群山环绕,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河流两岸粉墙黛瓦的古建筑鳞次栉比,布局有序,形态优美。河上建有石、木、砖各种桥梁数十座,形成了便捷的人流交通路径。另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的景致在其中。秀美的山光水色与古朴的民居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风景画。李坑村的民居沿村中溪流为主轴线布局,溪流的自然走向与两岸的古建筑混成一体,形成了“沿溪而息、大吉大利”的水岸建筑景观。其古民居形制与其他徽派民居建筑一样,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屋面灰色筒瓦、硬山顶、马头墙,整体色彩以黑白灰为主,体现出古朴淡雅的视觉美感。

(三)生态之源,水韵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黔县西北角。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由汪氏六十六世祖汪彦济历经二十年建成十三间楼,定名弘村。清乾隆二年(1737年)改名宏村。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汪氏七十六世祖汪思齐、胡重夫妇率族人挖水圳,引来西溪水,掘月沼,建村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汪氏后人历时三年,于村南掘成20247平方米的南湖,形成了集生活饮水、农田灌溉、防火浣汲、游览赏景于一体的古生态水系景观。

  宏村古民居建筑布局堪称徽派民居的精品之作。古镇以月沼为村心,形态雅致的古建筑绕水环峙,建筑与水景构成了虚实得当、形影相随的视觉效果。月沼如明镜,镜中见景、古意盎然、景色别致。宏村的南湖横跨东西,环堤古树,水绕古宅,石桥小径,风荷月影,诗画意浓,可谓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有机融合。

宏村的建筑与街市更能反映出徽州民居的极致特色,其中承志堂、南湖书院、三立堂亦是建筑中的精品。宏村的古建筑多为两层,偶尔也有三层楼。结构以明三间为主,最大创新设计在于其“廊步三间”的设置。宏村的古建筑尤为重视大门口门楼的营造,古人云:“宅之受气于门,犹人之受气于口也,宅之吉凶全在大门。”因此,“千斤门楼四两屋”的说法造就了宏村古建筑各色精美绝伦的建筑门楼。宏村的古巷纵横交错、曲折迷离,幽深狭长的石巷与两侧高耸的马头墙形成了空间尺度上的对比,显现出古巷森严的空间层次感。宏村古建筑中最具特色和神秘感的就是天井,大小天井,通风采光、日易月移、秋霜雨雪,皆得益于“天人合一”之灵气的天井。水枧接雨水,四水归明塘,暗沟排水、通风、采光、理水均达到精致绝美的水平。另外,宏村古建筑的三雕艺术更是中国古建筑艺术中的奇葩。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悠长的情结、朴实无华的民风,一并诠释出宏村的特定文化内涵和巧夺天工的技艺,并使人叹为观止,赏心悦目。

江南古镇建筑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与其特定的地域性特征相适应的建筑形态,并烙上了深深的历史文化印记。无论是建筑总体布局还是建筑本体形态、细部装饰,无论是水岸景观的营造还是商业街巷的形成,无不体现出江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道法自然的传统哲学思想。

结语

江南古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水、桥、民居、街巷构成了江南水乡特色鲜明的水岸建筑文化景观,并以较为完整的纵向连续性,展现出各个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形和经济体制、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等社会状况。从历史学、营造学、文化学、地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研究,是极具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另外,对江南古镇水岸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解决好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让传统文化景观在现代社会得到积极的延续,这对人类整体文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2010年度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项目名称:《哈尔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项目编号:10b043)

参考文献:

[1]阮仪三,李浈,林林.江南古镇历史建筑与历史环境的保护[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秦俭,龚美玲.婺源乡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3]汪森强.走进老房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11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演变;抉择

中图分类号:F12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2)06-0039-03

一、河南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特定区域内经济的长远发展所进行的全局性、方向性的谋划和决策。"经济发展战略"一词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尔希曼(A.OHirschman)于20世纪50年代率先提出。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条件和发展水平各异,因而实施了多种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比较有名、使用较多的经济发展战略,如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和保罗・罗森斯坦一罗丹・(P.NRosen Stein-rodan)等人提出的均衡发展战略、由艾伯特・赫尔希曼以及斯特里顿(P.Streeton)等人提出的倾斜发展战略、在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提出工业化"大突进"阶段理论的基础上而逐渐演进而成的赶超战略、由英国经济学家达・西尔斯(D.Seers)等人提出的协调发展战略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的经济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演变过程。

(一)1978年以前的赶超战略

建国后,河南曾开展过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曾涉及到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从"一五"计划开始,河南始终贯彻"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思想,把发展重工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产业结构调整也开始向重型化方向迈进。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经济建设脱离客观实际,片面追求高速度,提出了"超英"、"赶美"的赶超战略目标。为了实现此战略目标,采取了大炼钢铁等战略举措。加上众所周知的多种原因,造成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经济发展严重受阻。河南如若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以会使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河南并没有这样做。"三五"期间,河南对轻工业投资2.52亿元,对重工业投资18.36亿元,而对农林牧渔业投资仅0.91亿元。"四五"时期,河南对轻工业投资3.40亿元,对重工业投资47.04亿元,而对农林牧渔业投资仅081亿元,农轻重比例为1∶4.20∶58.07。

加速发展工业,特别是加速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河南建设资金主要是通过征收农业税和利用工农业产品价格间的"剪刀差"等渠道筹集的,这必然要损害农民的利益,并严重影响农业的持续发展。河南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是在闭关自守、与国际经济几乎没有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该战略的主要特点是:(1)采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政府对经济采取集权式控制;(2)强调高速增长,不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忽视投入产出的效益;(3)集中有限的人、财、物建设重点工程,忽视经济与社会之间、三大产业之间、工业内部行业之间的协调 发展,形成了一些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并使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 显提高。

(二)1978~1990年的倾斜发展战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南的经济发展战略由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逐步向倾斜发展战略转变。河南实施倾斜发展战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产业倾斜和地区倾斜。在产业倾斜方面,为了较快地发展制约性产业,并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河南以能源、交通、原材料为重点, 加大投资力度。河南煤炭工业的开发建设以京广线以西、伏牛山以北的豫西、豫北以及豫东的永夏矿区为基地,重点建设平顶山、郑州、鹤壁、焦作、义马、禹州、永夏7大矿区,形成了国有重点矿、国有地方矿和乡镇矿并存,以国有煤矿为主的快速发展态势,年生产能力6000万吨以上。电力工业也充分发挥河南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火电,有计划地开发水力资源,重点建设了姚孟电厂、焦作电厂、首阳山电厂等,形成了以火电为主、水火并举的电源发展格局。交通基础设施经过不断地建设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面向全国的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水运、航空、管道运输为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地区倾斜方面,以建设省会郑州和各市(地)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远远高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河南的资金比较紧缺,但每年用于城市建设的投资年平均达25亿元左右。

(三)1990年以后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1991年10月,中国统计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指导小组编著的《河南发展战略》一书。该书第一次对本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系统地研究,并提出走优势资源开发和深度加工增值的经济发展道路,全面实施"强农兴工,以城带乡,全方位开放,高起点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该发展战略的提出,对当时河南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996年2月,河南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应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积极实施"科教兴豫、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豫、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战略系统,它是在充分考虑河南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阶段特征和发展环境而制定的,比较好地解决了河南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等问题,为河南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二、河南经济发展战略的最佳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

河南经济发展战略是对河南特定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所做的全局性的谋划和决策。为了使河南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客观性、全局性、指导性、可行性,制定河南经济发展战略应依据下述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2)持续发展原则;(3)发挥优势 原则;(4)系统科学原则。

根据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原则、河南的省情以及河南外部发展环境,跨越式发展战略是河南经济发展战略的最佳抉择。跨越式发展是指经济上的后进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一种经济发展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后进地区为了在经济发展方面 追赶先进地区而进行的一种全局性谋划。其基本内涵包括几点:(1)它建立在后发优势的基础之上,以经济跳跃式的发展为特征,表现为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2)这种跨越是理性的长期的跨越,局部的跨越,而不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式的"跨越";(3)它应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为驱动源,通过区 域竞争力等综合指标和现代化指标来检验。

河南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技术、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河南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实现长期理性的跨越式发展。

河南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2010年,努力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河南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2020年,力争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基本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050年,力争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点是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许多区域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都证明,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能否不断提高,关键在于经济结构能否不断地调整与优化。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调整经济结构显得特别重要。可以断言,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河南经济就无法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无法实现"两个较高"。因此,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目标的经济结构调整,是河南今后较长时期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重点。河南的经济结构调整应侧重于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人才结构的调整。

河南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1)河南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要缩小差距,需要选择跨越式发展战略;(2)该战略符合邓小平提出的在21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 (3) 河南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能够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提供各种有利条件。

21世纪对于河南来说意义重大。如果河南在21世纪追赶不上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反而与其差距进一步扩大,那么河南也许就永远失去了追赶的良机。因为河南在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也在发展。如果河南不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河南经济不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两个较高"‘那么河南与先进地区和国家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甚至会陷入永远并且更加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全面阐述了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三步走"战略思想不仅注意到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也注意到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并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落脚点。邓小平认为,加速发展未必一定以牺牲经济效益为代价,提高经济效益也未必一定要降低发展速度。他指出:"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河南选择和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符合邓小平的战略思想。

河南也具有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内外部条件。例如,河南国民经济正在持续快速的发展。从1996年到2001年,5年平均增长9.1%,比全国同期的增幅高1.6个百分点;200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908元,5年平均增长8.2%。河南具有许多比较优势。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力资源丰富,具有较丰富的种植、养殖经验和技术,且目前高考入学率达50%以上,人口素质正在逐步提高;河南农产品和畜产品多,成本低;铝土、煤炭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并拥有一定的加工能力;河南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文物资源居全国前列。河南充分利 用其比较优势,会较快地提高自己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竞争能力。河南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结合本省情况,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借鉴先发区域已有成果和经验,引进技术发明国的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加速体制、管理和科技创新,河南一定能够越过某些发展环节和过程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发展中的河南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遇。例如,经济全球化可以使河南更多地利用外资和更便捷地对外投资;能够比较容易地猎取新技术和新知识,加快河南技术知识的更新;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运用河南的比较优势和各种禀赋资源,参与国际和国内分工;能够加快河南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为河南经济快速发展创造更多的商机。但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它在给河南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问题。例如,发达国家凭借其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和经济实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掌握着"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因而也是主要获利者,并可能出现滚雪球式的发展效应;而河南等发展中地区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较弱,在"游戏"中就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并使自己同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加入WTO,对于河南来说,也是有利有弊。选择和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能使河南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和加入WTO之后处于更加有利地位,获得更多的利益。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有许多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成功的案例。例如,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明治维新之后虽然经济发展较快,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遭受严重创伤。日本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实施以经济现代化为目标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经济高速增长。1955年至1973年的18年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8%。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日本相继超过英、法和联邦德国,80年代又超过当时的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997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47723亿美元,人均产值37850美元,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韩国在20世纪中叶以前是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农业小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韩国利用美国、日本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之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经济高速增长。1960年至1990年30年中,年均经济增长〖JP3〗率在8%以上,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四小龙"之一,发展中国家的后起之秀。〖JP〗

河南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需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科学地制定经济发展的分战略。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跨越式发展战略也需要有众多的分战略作支撑,如河南过去实施并行之有效的科教兴豫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化战略、启动内需战略、人才工程战略等。二是需要科学地制定一系列的战略措施,如发挥比较优势,优化经济结构;利用后发优势,加速科技创新;科学构建产业链,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用区域输出基础理论,加大对外开放力度;采用增长极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开拓富民和扶贫路经;进行制度创新,优化发展环境等。三是要有卧薪尝胆、不怕挫折、积极进取、善于开拓的精神。河南属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只有全省人民共同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条件奋力拼搏,并顺应历史潮流大胆改革,才能真正落实跨越式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朱传耿,沈山,仇方道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 1

[2]金明善,车赶超经济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李京文,钟昌标,葛新权2l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 市出版社,2002

[4]黄继忠区域内经济不平衡增长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关于河南"十五"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N]河南日报,2001-05-29

The Evolution and Selection of Hena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 rategy

CHEN Hong-bin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a scientific sys tem project. This ess ay undertakes an analysis on the connotation of great-leaped development strateg y and explains the reason that it is selected by retrospection on evolution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established principl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 word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evolution; selection

河南文化小论文范文12

关键词:旅游立省;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2008 年11 月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提出了“旅游立省”的发展战略,这是一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战略。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刻, 提出该发展战略对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两个“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认真研究和论证“旅游立省”发展战略的内涵,制定实施该战略的措施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旅游立省”战略的内涵和意义

1.内涵

首先,“旅游立省” 战略对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意义。旅游立省不仅是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发展,而是要通过其发展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旅游业是经济的基石和支柱产业,是经济社会中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

其次,“旅游立省”战略是重要的社会发展战略。通过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将带动社会建设多方面事业的发展。

再次,“旅游立省”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是兼顾当代和未来的战略。

最后,“旅游立省”战略是整体性战略。在全省总体目标和规划的指导下,全省各地区各方面协调一致发展。

综上所述,“旅游立省” 战略是关于河南长远可持续发展,关系全局, 带动经济社会建设各项事业实施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

2.意义

①“旅游立省”战略是发挥河南资源优势的科学发展战略。河南是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处于全国前列,但人均GDP 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河南缺乏能源(煤炭除外)和矿产等发展工业的资源,却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乃中华乃至世界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大省;河南是第一农业大省,但4700 万农村劳动力中有2800 万的剩余劳动力,人均耕地仅1.4 亩,是一个农村经济较为落后、耕地资源稀缺的省份;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具有极丰富的人力资源且人力成本低廉; 河南具有极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发达方便的铁路和公路交通使区位优势得以极大发挥,更突出了发展旅游的优势地位。

分析比较河南的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省情出发扬长避短,最适合发展的产业应是旅游业。“旅游立省”战略正是在深刻分析了河南省情后提出的,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适合发展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科学战略。

②河南的产业结构需要发展旅游业。经济大而不强已成为人们对河南经济的共识,其重要的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且发展缓慢。2007 年河南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29.3%,落后于全国平均水9.8 个百分点。另一重要原因是城乡发展不协调,城镇化率较低,2007 年全省城镇化率仅为34%,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0.9 个百分点。农村经济形式单一,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稳定转移,劳动生产率较低,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上述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河南经济要由大变强,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稳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城镇化率。

旅游业是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能源消耗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吸纳大量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是河南调整产业结构,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旅游业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 拉动内需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旅游已渐成人们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2007 年我国国内旅游达16.10 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7770.62 亿元人民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旅游业的大力发展,高水平的旅游服务必将催生人们的旅游动机,增大旅游消费拉动内需。

旅游业是外向型产业,旅游业为我国对外开放,创收外汇作出了重大贡献。我省经济外向型比较弱,旅游业可以凭借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吸引大量外国游客到河南消费,以最经济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外向型经济发展。

分析河南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情况,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稳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拉动内需,发展外向型经济,都需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所以说“旅游立省”战略,是河南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建立外向型经济,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

③“旅游立省”是实现两个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将会对经济建设起到巨大的推进和带动作用,是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经济建设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旅游活动与文化活动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社会活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寻找文化和旅游的最佳结合点, 可把两者有机结合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通过产业结合,旅游的文化内涵得到提高和深化,增强吸引力;文化产业借旅游业开发市场发展繁荣;两者互相延伸,互相渗透,结成有机体形成新的产业。文化旅游将成为文化产业的生力军,成为旅游产业的优质板块。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重头戏。因此,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将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综上分析,“旅游立省”战略符合河南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内外部环境的实际,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是实现我省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实现省委、省政府总体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是保证发展目标实现的有力抓手和突破口。

二、河南旅游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 年,河南旅游业取得了巨大成绩。2007 年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7 亿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1352 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省GDP 的9%,旅游业的总体收入排在全国前列。但旅游业无论从规模、效益、质量和地位都与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相称,与旅游发达地区及周边省份有着一定差距。河南虽是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大省但并非旅游强省,之所以大而不强综合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

虽各级政府都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但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只是把旅游业作为一个辅助的、装点性行业,甚至把旅游业混同于接来送往。在建设项目安排、人才培育、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实质方面旅游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旅游业法律地位不明确

旅游业法律地位不明确, 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旅游业的地位。使得旅游业发展没有法律依据, 往往因领导人的更迭或政府换届,对旅游业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态度。

3.缺乏对旅游发展的统一管理体制

旅游资源、旅游企业,被多个部门和地方分割管理,自成体系,从各自利益出发,往往互相掣肘形不成发展合力。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不具备对旅游业发展的统筹及协调的职能和能力。

4.全省缺乏统一的旅游形象

河南没有一个统一的、鲜明的旅游形象,对宣传河南,吸引旅游者和投资者很不利。

5.旅游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较短

旅游业的产业规模较小,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旅游区域优势不相称。旅游业产业链条较短,没有充分发挥拉动作用。在旅游总体收入中门票收入占了主要部分,有人称河南旅游经济为门票经济。在诸如旅游商品生产、销售,文化娱乐等方面一直是旅游业的“短腿”。1999~2007 年,河南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该省旅游总收入的15%左右,远低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较旅游发达省份的40%更低。旅游业缺乏与其它产业的结合,没有形成新的共同发展的产业。

6.旅游业的外向型较弱

入境旅游一直是河南旅游的薄弱环节, 入境客源人数少,收入低,客源目的地单一。2007 年入境旅游为88.09 万人次,入境旅游接待收入3.18 亿美元,分别居全国第19 位和20 位,在中部6省中居第4 位。客源分布国家和地区较少,主要来自港、澳、台、南韩、日本、东南亚,欧美游客比例很小。薄弱的外向型旅游限制了旅游对外向型经济的拉动,减弱了对外形象传播的作用。

7.旅游企业弱小,缺乏核心竞争力

河南旅游企业普遍弱小,缺乏核心竞争力。旅行社业是旅游业的龙头行业,河南旅行社业基本可以用小、散、弱、乱评价。全省991 家旅行社,每年进入全国百强的旅行社仅有一家,大大落后与其他省份。近年河南高档次的星级饭店增加较多,但没有世界著名的饭店,整体实力不强,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不高。旅游交通是河南一大优势,河南是全国重要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但国际航空航线少、航班稀,入境旅游进入性较差,成为制约入境旅游的重要因素。旅游景区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龙门石窟、少林寺等国家五A 级景区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但对全省的旅游资源缺乏统一的评价、规划和整合,缺乏合力。

三、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对策建议

1.增强和统一对“旅游立省”战略的认识

各级政府应增强对“旅游战略”的认识,深刻理解其意义和内涵,认清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科学认识河南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现状和差距。全省上下对“旅游立省”战略形成共识。

2.加强立法确立旅游业地位

加强旅游立法工作,将“旅游立省” 从法律上确立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结合本省实际,在制定地方旅游法规方面走在全国前面,加强旅游执法的质量和力度,使旅游业发展纳入法制轨道健康发展。

3.在旅游业发展中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通过制定适合旅游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政策、人才政策,政府投资导向等举措,引导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使政府始终处于旅游发展的主导地位。建议成立省旅游委员会,统一领导全省的旅游工作,协调隶属于各地、政府各部门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行使法律赋予的省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

4.树立全省统一的旅游形象

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资源的文化特点和内涵,设计河南旅游形象。采取统一的具有鲜明特点的语言、图形、音乐符号表达和传播旅游形象。反复宣传和传播,使之逐渐深入人心。

5.制定统一的长期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统一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要在总的规划下进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旅游项目建设要突出特点,彰显中原文化特色,力求体现项目的唯一性,增加竞争力和吸引力。

6.“旅游立省”战略要和“文化强省”战略有机结合

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和“文化强省”战略有机结合。寻找旅游和文化的最佳结合点,合理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拉长旅游产业链,拓展文化产业。

7.“旅游立省”战略要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

实施“旅游立省”战略要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相结合,应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重点,通过利用现有资源形成新的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稳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8.“旅游立省”战略要与中原城市群战略相结合

实施“旅游立省”战略要与中原城市群战略相结合。在中原城市群的建设中,整合城市群内各城市的资源、规模结构和功能分工,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形成统一的旅游大市场。逐步实现城市群的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生态共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构筑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隆起带。

9.拉长旅游产业链充分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

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首先从拉长旅游产业链做起,在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做足文章,提升旅游综合功能,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加快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制定政策鼓励旅游文化产品的创新,对旅游商品的设计和生产,给予资金、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对民间工艺品、艺术品、传统产品要挖掘、保护,培养传人,积极扶持生产和销售。

10.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增强河南旅游的外向型

发展入境旅游应在打造有特色的旅游精品基础上,加强对外旅游宣传和促销,拓展客源市场。打破常规走在其他省市前面,采取吸引外国旅行商投资办旅行社的策略。目前重点应对日、韩、美、德、英、法、澳、意等客源国和港、台的大旅行商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到河南开办旅行社, 利用其客源市场资源发展入境旅游。

11.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

对旅游资源科学评价、认真整合,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突出其特点,改善环境,提高服务品质,极大增加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以龙门石窟、少林寺等知名景区点为核心内容,打造具有垄断性的,代表河南形象,国内人人皆知、国际著名的世界级旅游精品。

12.组建旅游企业集团,提升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资金为纽带,以资源为依托、以人才为核心,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限制,冲破体制束缚,招商引资,整合资源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

“旅游立省”战略是一项重大决策,实施此项战略关系到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亿万河南人民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关于“旅游立省”战略的理论,积极科学的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理论。在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破解决各种难题。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确保“旅游立省”战略的正确实施, 推进河南经济社会建设又快又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河南“旅游立省”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EB/OL].河南旅游咨询网,2008.

[2]Edward Inskeep,张凌云译.旅游规划[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王大悟,魏小安.新编旅游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