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鱼字开头的成语

鱼字开头的成语

时间:2023-05-29 18:03:06

鱼字开头的成语

鱼字开头的成语范文1

1.多读少讲,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

一节课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是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一年的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2.重视范读、领读,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儿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在范读我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例如,我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的“小竹排,顺水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接着欢早地领读“鸟儿唱,鱼儿游”,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跟随老师的领读,学生在阅读中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一个个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3.以读导说,依说理解

一年级的学生,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这样学生回答问题表达得确切,说得流利,畅通,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如我教《三只白鹤》时,先向学生提出:哪只白鹤找到鱼呢?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鹤才找到鱼,而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我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三只白鹤为了记住埋鱼地方用什么作标记,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再回答:

(1)三只白鹤在什么时候埋鱼?(中午,太阳在正在头顶)它们找鱼又在什么时候?(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在东边)。

(2)第一只白鹤找到鱼吗?(太阳的位置变了,找不到)。

(3)第二只白鹤又能找到鱼吗?(白云在天空中不断飘动着,位置不断地移动)。

(4)第三只把鱼埋在柳树旁,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只有第三只才能在原来的地方找到鱼。以问促读,问读结合,读中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读而后答,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读说训练,以读导说,依说理解。这样提高了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思维的发展。

4.读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朗读时、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迅速协调,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能开拓思维,激感。训练说的过程,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把对局面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如教《乌鸦喝水》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乌鸦把石头投放到水里,能喝到水吗?(齐答:能。)

鱼字开头的成语范文2

摘要 小学语文说读是关键,以说为基础促进读的提高,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重视范读、领读,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多读少讲,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重视范读、领读,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关键词 说读阅读思维发展提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那么地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如何进行引读说训练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试验。收到一定效果,下面浅谈认识和做法。

一、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

一年级的学生,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这样学生回答问题表达得确切,说得流利,畅通,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如我教《三只白鹤》时,先向学生提出:哪只白鹤找到鱼呢?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鹤才找到鱼,而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我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三只白鹤为了记住埋鱼地方用什么作标记,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再回答:(1)三只白鹤在什么时候埋鱼?(中午,太阳在正在头顶)它们找鱼又在什么时候?(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在东边)。(2)第一只白鹤找到鱼吗?(太阳的位置变了,找不到)。(3)第二只白鹤又能找到鱼吗?(白云在天空中不断飘动着,位置不断地移动)(4)第三只把鱼埋在柳树旁,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只有第三只才能在原来的地方找到鱼。以问促读,问读结合,读中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读而后答,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读说训练,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这样提高了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思维的发展。

二、重视范读、领读,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儿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在范读我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例如,我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的“小竹排,顺水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接着欢早地领读“鸟儿唱,鱼儿游”,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跟随老师的领读,学生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一个个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三、多读少讲,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

一节课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年进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一年的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四、读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朗读时、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迅速协调,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能开拓思维,激感。训练说的过程,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把对局面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如教《种鱼》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小猫种鱼,能收到鱼吗?(齐答:不能。)(2)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它怎样做才能收到鱼?很多学生都争着发言,有的说:“小猫应该把鱼养在鱼塘里就能收到鱼。”有的说“鱼不能种在地里,应该养在水里。”有的说:“小猫把鱼养在水池里就能收到鱼。”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认真思考,引导学生用完整、准确、通顺的句子回答,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使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和课文的内容的理解,逐步使口语规范化,发展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鱼字开头的成语范文3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所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读书能力的过程之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那么地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如何进行引读说训练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试验。收到一定效果,下面浅谈认识和做法:

1多读少讲,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功夫

一节课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年进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一年的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2重视范读、领读,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入学儿童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而儿童的模仿性又很强,教师作适当的、及时的范读和领读是不可缺少的。在范读我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例如,我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的“小竹排,顺水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接着欢早地领读“鸟儿唱,鱼儿游”,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跟随老师的领读,学生读着读着情不自禁地陶醉了,一个个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那里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听以及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3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

一年级的学生,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先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语句,在反复熟读的基础上,再教给他们按照回答问题的形式用文中的语句引导回答。这样学生回答问题表达得确切,说得流利,畅通,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如我教《三只白鹤》时,先向学生提出:哪只白鹤找到鱼呢?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鹤才找到鱼,而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我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三只白鹤为了记住埋鱼地方用什么作标记,然后让学生通过思考再回答:①三只白鹤在什么时候埋鱼?(中午,太阳在正在头顶)它们找鱼又在什么时候?(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在东边)。②第一只白鹤找到鱼吗?(太阳的位置变了,找不到)。③第二只白鹤又能找到鱼吗?(白云在天空中不断飘动着,位置不断地移动)。④第三只把鱼埋在柳树旁,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只有第三只才能在原来的地方找到鱼。以问促读,问读结合,读中有思,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读而后答,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读说训练,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这样提高了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学思维的发展。

4读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朗读时、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迅速协调,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能开拓思维,激感。训练说的过程,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把对局面文字的感知和情感联系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如教《种鱼》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小猫种鱼,能收到鱼吗?(齐答:不能。)②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它怎样做才能收到鱼?很多学生都争着发言,有的说:“小猫应该把鱼养在鱼塘里就能收到鱼。”有的说“鱼不能种在地里,应该养在水里。”有的说:“小猫把鱼养在水池里就能收到鱼。”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认真思考,引导学生用完整、准确、通顺的句子回答,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使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和课文的内容的理解,逐步使口语规范化,发展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鱼字开头的成语范文4

姓名 孙优(小名 优优)

性别 男

年龄 3岁零1个月

特长 识4000汉字 能阅读一些书籍

3岁的孩子认识4000多个字,能自己阅读一些书籍,这些你可能难以想象,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却在孙优的身上实现了。

早接触汉字

优优出生后数周,我们就用红色的笔写上:爸爸、妈妈、手指、奶、奶瓶等字,边写边读给他听。晚上开灯时,优优会自然地将目光投向天花板上的灯,这时我们拿出“灯”字给他看,并同时读给他听。当时显得有些枯燥,因为优优没什么反应,但我们一直坚持着。

6个月大时,优优能竖着抱了。家里与他视线平行的位置上贴满了无图识字卡,我们随时随地读给他听、让他认。慢慢的,他开始有反应了。一天,我读“天”字时,无意中问道:“优优,天字在哪儿?”他的目光在许多字中游移,最后终于落在“天”字上,这一个眼神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激动地抱着他亲了又亲。

随着优优一天天地长大,他开始能指认字了。虽然他到1岁2个月才会叫爸爸,1岁3个月会喊妈妈,可他在说话前,已经能指认数百个汉字了。

优优1岁多的一日,他在报纸上看到了电字,立刻转身跑了,我心中纳闷这孩子怎么跑了?当他咚咚咚地跑到电话机旁,用胖胖的手指着电话两字中的“电”字,扬起小脸,神气地看着我;一会儿,他又跑到门口指着无图识字卡中的“电”字;接着又走到挂历下,把北京电报局的“电”字挑了出来,小脸上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在告诉我,这几个字都是“电”,他已经认识了。从那以后,我就用这种办法来判别他是否已经认识了某个字。

地图上认字

在优优出生后不久,我就买了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又送给他一个地球仪。优优一边学习无图识字卡,一边在地图上检验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还了解了一些地理知识。

一次,我拿出识字卡问他:“哪里有‘冰’字呀?”他跑到世界地图边,把北冰洋的冰指了出来,我又问:“还有吗?”他把手指欧洲最北端的国家冰岛。在快乐中学习,优优的脑细胞非常活跃,记忆力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这对于他的注意力、记忆力、联想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大的益处。

2岁9个月时,优优几乎认识了世界地图上所有的字。从四大洋、七大洲,到欧洲的40个国家、亚洲的48个国家地区等等,共164个国家地区名都能背下来。

拼字游戏

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他的识字量迅速增加,甚至可以拆认一些字了。我便顺势教他偏旁部首,这对他以后认字有很大帮助。一天,我们一起读书读到“部分”时,优优马上说:“部分的部把‘耳刀’放在左边就念陪,爸爸陪我一起玩。”外出看见院门口写着“奉劝本院居民”,优优便说:“给奉劝的‘奉’加上一个‘木’字就是‘棒’,优优真棒。”我问他:“把木字旁换成‘提手’呢?”他答:“就变成‘捧’了。”优优常自己拆、拼字,把它当做游戏玩。读到“灯”字时,他说:“灯字,把火换成提手就‘念’打“,去掉提手就成‘丁’了。”

阅读中巩固汉字,增长知识

在认字的过程中,优优接触了《儿歌三百首》、《365故事》、《安徒生童话》等书。一次,我们去公园玩,看到了蜻蜓,优优很感兴趣,我们便捉一只带回家。我找出《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迪士尼儿童百科全书》中有关“蜻蜓和蜻蛉”的部分,我们一起边观察蜻蜓,边对照书中的介绍,使优优认识了蜻蜓的体形特点,了解了蜻蜓的生长过程,知道它是吃蚊子的益虫等等。

我和优优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书中了解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其中蕴含的道理。遇到刮风、下雨、下雪、雾天,我们就结合电视天气预报,学习《地球家园》中的气象,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

从认字到理解词义

现在的优优已不满足于只是从表面上认认字了,而是要具体地了解词义。我们一起读《今日中国》杂志,“夕阳下,一对老夫妻相互搀扶着……”优优问:“爸爸,夕阳是什么意思?”我回答:“夕阳是即将落山的太阳,红、黄色很美。”然后又在《人与自然》杂志中找了两张夕阳照片给他看,并在夕阳西下时驱车在四环路上带他看夕阳。读到序言时,他会问什么是序言?什么是四合院?等等。他在努力地理解着词义。我们也鼓励他多读多想多问,遇到我们也回答不确切的问题时,就与优优一起查字典,尽可能准确地回答。

动员全部感官的认字游戏

一日,优优对报上的“武昌鱼”三个字产生了兴趣,为了让优优更全面的认识它,我特地去超市买了条武昌鱼,放在水池里让他自己玩,并告诉他哪是鱼头、鱼尾、鱼鳍……他玩得很开心,用手摸、抓鱼,用鼻子闻,鱼猛地一翻身溅他一脸水,他开心地哈哈大笑。

我认为鱼的使命完成了,杀了,放在冰箱里。第二天一早,优优一见到鱼字,就立刻向厨房跑去,趴在池子边往里看。 噢!原来他是在找那条鱼。一看鱼没了,他一脸失望。我对他说:“爸爸把鱼杀了,放在冰箱里,你想看吗?”他点头,看到冻僵的鱼时,他很高兴,用手一摸冰冰凉,嘴里嘟嚷着“鱼、鱼”。

优优读鱼字,听爸爸讲鱼,用眼睛看鱼,用手触摸鱼,用鼻子闻鱼.几乎全部的感官系统都用上了,这使他对鱼有了深刻的认识。

早教专家―鲁杰点评

可以肯定地说,优优父母在教优优学汉字方面的教育是成功的。具体表现在几点:

1.从孩子记忆力敏感期抓起。婴儿期间是记忆力的敏感期,孩子建立条件反射快,学习吸收性强。

2.父母的坚持性令人感动。尽管在头几个月没有效果,但父母并不气馁。

3.形式多样化符合科学教幼儿汉字的方法。如父母利用实物、拼图、情景教汉字等。

优优父母在教优优汉字方面非常出色,建议优优父母多带优优出去接触自然,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为孩子多创造与小朋友交往的机会,在家里多进行游戏活动和玩具制作等,在生动的情景中更感性地学习汉字和开发其他能力,全面促进孩子身心发展。

婴幼儿识字3误区

1.婴幼儿学口头语言容易,学识字难

人们常认为婴幼儿学口头语言容易,学识字难,而实际情况却是:婴幼儿学认字最容易,然后依次是学听话、学说话、学写字,主要取决于教的方法是否符合幼儿的学习规律,而不是文字本身。

2.儿童识字越多越好,为了识字而识字

儿童识字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是让孩子早日开始阅读,这样孩子不但不会降低兴趣,反而为进入一个精彩世界而兴趣倍增。

鱼字开头的成语范文5

关键词 幼儿园;识字;教学策略

教学研究和实践证明,3岁是自然记忆能力和整体模式识别能力的最高峰,孩子能像认识其它物品一样自然接触和认识汉字;4—5岁的孩子就普遍可以学习汉字,而且识字的速度不比6—7岁的孩子慢。

识字不仅能让幼儿学到知识,还有益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儿童的智力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如记忆力、理解力、联想力、想象力、创力等,而汉字的学习对这些能力的发展都有激发作用。如何让幼儿在幼儿园就对识字产生兴趣,快乐识字呢?我们进行了实践和研究。

一、教具图文结合,识字兴趣多多

汉字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根据需要创造出来的,很多字属于象形字和形声字,每个字的结构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自制生字卡片及教学课件把汉字演示出来,让汉字变成形象、生动、有趣的画面及“字宝宝”,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如在小班教学“鱼”字,我先将事先准备好的画有海底世界及鱼的画面挂出来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先注意鱼的形状,再教读“yu(鱼)”,使幼儿的思维定在“鱼”字的画面上。还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更多地了解“鱼”字各个时期的字型,使幼儿更清楚“鱼”字是根据鱼的形状变出来的。这样,利用教具直观演示,由具体的图画一步一步地过渡到抽象的汉字,把汉字的难点一点点地分解出来,使幼儿把“鱼”字完整地识记下来,并能准确地读出“yu(鱼)”字的读音。再鼓励幼儿用“鱼”字说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幼儿会说“:小鱼” 、“金鱼” 、“黄色的小金鱼” 、“我喜欢黑色的小金鱼。”等词组或句子。这样的识字方法幼儿感兴趣、积极性高,还可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丰富词汇。

二、活动丰富多样, 汉字识记巧妙

兴趣是幼儿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是教学活动中推动幼儿探索知识的一种“激发剂”。因此,在幼儿园识字活动中丰富多样的形式,不仅能让识字轻松,而且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发展了思维能力。

1.从字形到字义来识字

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和顺口溜的形式来识字,能激发幼儿的情趣,活跃幼儿的思维。例如:我们在中班教学“众”字的活动中,教师边范写边说“一撇一捺是‘人’字,两个‘人’字在一起是‘从’字,小朋友们知道三个‘人’字在一起,是什么字吗?”幼儿摇头,老师接着说:“我来告诉小朋友们吧,三个‘人’字在一起,读‘众’,来,我们大家一起读‘众’。”老师: “一个人多,还是三个人多?”幼儿回答: “三个人多。”教师 :“对”,‘众’就是人多的意思。例如: ‘群众’、 ‘众人’都表示有很多人”。学过“众”字的解释后,幼儿就基本上能使用“众”字了。

2.编歌谣来识字

汉字一旦和歌谣相结合,枯燥的语言教学顿时妙趣横生,让幼儿感受到祖国文字的奇姿异彩,从而激起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增强学习汉字和运用汉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歌谣识字幽默风趣,琅琅上口,易学好记,既活跃了教学活动的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歌诀识字融分析、比较、想象与一体,还能培养幼儿的分析和想象能力。我国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识字歌谣,例如“:其”字的歌诀是“横着两根柴,直着两根柴,老二跳进去,老八跳出来”。又如“碧”字: “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 再如:“日—月—明,小—大—尖,鱼—羊—鲜,人—木—休。”根据汉字构字成分把生字编成歌谣、故事、儿歌,使字形在欢快的气氛之中扎根于幼儿的脑海,让幼儿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3.通过游戏来识字

游戏是幼儿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奇的要求,同时能使他们的注意力获得高度集中、稳定、持久。我们大班的识字活动中,采用了“汉字接龙” 、“猜猜我是谁” 、“字宝宝排队” 、“汉字迷宫” 、“识字夺旗” 、“玩汉字扑克”等游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使幼儿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很多字。例如“字宝宝排队”就是让幼儿手拿字卡,按老师的要求依次排列,其他的幼儿做裁判,用比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动作快。“汉字迷宫”就是让幼儿一个一个地沿迷宫的指示认读汉字,用这种方法来巩固复习学过的生字。

三、班级识字评比,为幼儿识字“加油”

幼儿自尊心极强,有争强好胜、爱表现自己的年龄特点,每个孩子都喜欢得到“表扬”,我们就抓住孩子的这个天性,采取合适的促进手段,有意引进激励机制,加大幼儿的识字数量。在教学活动中随时发现幼儿认识的新字,并及时加以肯定,使幼儿产生一种愉悦感。这样就效地支持幼儿在生活中努力地去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识字的积极性,增添幼儿识字的渠道和机会。鼓励幼儿在生活中收集生字,做成卡片后来展示,日常生活中老师带领幼儿在活动角中游戏、认记。我们还开展了“识字大王”评比活动,在全班、全园范围内进行评选,这样就将识字活动融入了家长资源,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识字量。

鱼字开头的成语范文6

这篇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是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14分)《没有钓到的大鱼》⑴他家在岛上有一所美丽的小房子。⑵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的余辉中荡起道道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色十分优美。⑶突然,钓竿的另一头儿沉了下去。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便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⑷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⑸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打开手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了--但距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⑹“ ”母亲说。⑺“不,妈妈!”孩子哭了起来。⑻“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⑼“再没有那么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⑽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的脸色中知道她的决定是不可更改的。于是,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回水中。⑾夜色中,那鲈鱼抖动它肥大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⑿孩子回想起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⒀这已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⒁他说得对,他再也没能钓到那天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在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那个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晚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他的儿子和女儿讲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15、鲈鱼钓猎还没有开禁,他和他妈妈为什么还到湖上钓鱼?(2分)答:16、他依据什么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的?(2分)答:17、在下面两句话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放在原文上,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②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答:应选( ),理由是18、“他环视了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答:19、文中“没有钓到大鱼”和“依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中的“大鱼”各指什么?答:三、作文(30分)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了“我”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经历。故事中的人物就好像生活在我们身边。请你设想一下,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你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你又将怎么办?请你自选一个角色深入体验,将故事、感受描述下来,题目自拟,字数在500字以上。点击进入 初中学习小组

参考答案普及卷1、qì hè shùn líng tà 惑 喧 啜 耸 辜2、擎天撼地 庞然大物 仙露琼浆 肃然起敬 忍俊不禁3、(略)4、(1)要实现伟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强不懈。(2)要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让自己的人生更为光彩。(3)一时的不幸不足畏惧,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进取的。5、(略)6、张开 对着,向着 清楚 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羽毛 脖子 同“僵”,僵硬 慢慢 用7、⑴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⑵夏天蚊子的叫声像雷声一样,我私下把它比作一群白鹤在空中飞舞。⑶果然像一群白鹤在云中鸣叫,我为此感到很高兴。8、 的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它 此,这9、形容人瘦削。 头发晕,眼发花。形容看东西不清楚。10、亨特冒险爬上悬崖。11、(1)二十几米高的悬崖,在我的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2)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向上爬,心在咚咚直跳;(3)我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看其他孩子向石架移动;(4)他们要下山,我软弱地哀求:“我没法下山。”12、不行。“蹲”字有重心下移的意思,表现了我的胆小怯弱,“站”、“靠”显得很从容,很镇定,不能体现我胆小的特点。13、通过移觉来写自己的感受,表明吓得忘了自己,充满童真童趣。14、A杰利神色黯然,眉头紧锁。走一会儿回头看看我,走一会儿又回头看看我,不时向我招手。 B杰利的脸上出现了无可奈何的表情。好像在说:“只能靠你自己了。”15、湖里还有其他的鱼可以钓。16、钓竿的另一头沉了下去。17、① 这句话中的“得”字表明母亲的语气十分坚决,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18、写周围的环境更好地体现了母亲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19、前者指的是从湖里钓出的大鲈鱼,后者指的是事业上的成功。

鱼字开头的成语范文7

【摘 要】农村低年级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怎么教,怎样才能扎实有效?尤其是面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个特殊群体,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弱视群体,这是我们农村低年级语文教师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教师在教学中,识记汉字可以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识记过程应是十分有趣而巧妙、充满智慧和充满快乐的事情。文章从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从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乐学;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和习惯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留守儿童”;兴趣;识写结合;情境;乐学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114-04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浙江杭州的“千课万人”观摩活动,思维的碰撞,闪耀着智慧的火花。低年级如何教好识字写字?与大师面对面,如醍醐灌顶,憣然醒悟。在此过程中,笔者也梳理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共同交流,且看下面两节课:

一、实录

【A课】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七》,马红英执教

1.谈话导入,出示古代象形文字图案。

师:看老师带来什么样的画?

生:古代文字、象形字。

师:从图案中你能发现哪些文字?

生:鱼、太阳、石头、水……

师:老师点几个看是什么字?

生:山。

生:日。

生:舟。

生:鱼……

师:小朋友认识得可真多,看着这些图案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生:古代字和现代字为什么不一样?

师:你真会思考,大家来看看他是怎样变化的。

出示:日图案日象形文字正楷

人图案人象形文字正楷

石图案石象形文字正楷

山图案山象形文字正楷

舟图案舟象形文字正楷

鱼图案鱼象形文字正楷

竹图案?

师:老师非常粗心,(看竹子图案),竹子是怎么变为现在的字呢?

生:竹叶变成撇横,竹竿变成一竖。

师:你观察真仔细。现在把这几个字写入田字格中,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指生说。

师补充“燕”字,说字歌:草字头下一横……四点水在最下面,是“燕”。“舟”两点不能碰到横。

2.写字。

师:请大家拿出笔写出美观的字(生写,教师纠正坐姿)。

师:同桌互相交换,看哪个字比你写得漂亮,值得学习。谁愿意说?

生:他的“舟”瘦,我的“舟”胖,值得我学习。

生:同桌的“人”,撇和捺打开了,值得我学习。

(师挑选几个字准备投影,但在投影仪上比较模糊,师放弃了这一选择,又选了几个学生评价同桌的字。)

师:哪个字需要老师的帮助?(“燕”和“舟”老师写在黑板的田字格中。然后让学生再写,师巡视指导,适时评价。再次出示一幅象形图案。)

3.找联系。

师:我看到太阳就想到“日”。你看到什么会想到什么?

生:看到水,想到鱼。

生:看到水,想到川。

师:看到水,与水有关的东西还有什么?

生:想到舟,想到鱼。

师:哪些字会动呢?

生:树。

生:小鱼。

生:小燕子。

生:太阳。

生:水。

生:舟。

师:舟怎么会动呢?

生:人划船,拿船桨向身后拨水。

师:你能做个手势吗?

(生努力做出划船的样子。)

师:燕子怎么会动?

生:燕子飞起来找童年的老家。

师:山怎么会活起来?

生:山上有熊猫,熊猫找鱼吃,说错了,熊猫找鱼给熊吃。

师:熊猫找鱼给猫吃才好。树怎么会动呢?

生:刮风,树叶落。

生:石头会动,人把石头搬起来。

师:要是有水,石头会怎么动?

生:冲起石头,把石头冲走。

师:那么,哪两个事物之间更亲密呢?

生:水和鱼,鱼在水里游。

生:熊猫和竹林,熊猫吃竹子。

生:瀑布与山,瀑布从山上流下来。

生:人与水,人喝水。

生:日与云有关,乌云遮住太阳。

生:山和燕有关,燕在山上休息。

生:日和花有关,没有太阳,花就会枯萎。

生:日和人有关,太阳出来,人就热。

生:人与石头,人坐在石头上。

生:舟与水,舟在水上游。

师:水可载舟,也可覆舟。

4.给画上色,巩固联系。

师:现在把这些图案上颜色,看谁画得又快又好。(为了节省时间,四人一小组合作一幅画。)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介绍自己的画?(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自我介绍作品。)

生:人坐在石头上,脚放在水里,小鱼来咬小脚丫。

生:火红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小燕子一边飞一边叫。

师:这位同学运用了什么好词?

生:火红火红的。

生:人坐在船上划船,他看到水里有小鱼游来游去。

生:高高的山下面有一条小河,小河里有小鱼,小鱼游得可开心啦!

生:一阵风吹来,把树叶吹落,树叶上有蚂蚁,蚂蚁坐在树叶上,从水里漂到对岸找到了妈妈。

5.迁移拓展。

师:面对这么美的风景,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请大家不要乱采花草。

生:请不要乱扔垃圾。

生:请不要乱踏草坪。

师:大家说得太棒了,现在奖励大家看动画,看有没有新认识的象形字。播放动画。

师:你新认识哪些象形字?

生:伞、象、马、刀、田、云等。

师(增加难度,出示复杂的象形字):你能认识吗?

生:金、明、月。

6.教给方法。

师:不认识的有哪些办法?

生:请老师教。

生:看图像猜。

生:问爸爸妈妈。

生:上网查资料。

师:方法真多,课后把发下的纸上的象形字认一认,看谁认得最多,下课。

【B课】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七》,葛金娥执教

1.画山水,走近山水。

师:采访一下,谁画画特别棒,请两位同学上台来画画。

(师播放课件:有高有低、形状各不相同的两座山。)

师:山怎么样?

生:高。

生:漂亮。

生:有高有低。

师:有高有低各不相同,请台上的两位同学画这两座山。(生画。)

师:我们的老祖先也曾经用这个符号表示山这个字。小朋友爬过山吗?(出示山的象形字山,并播放课件:清澈、流淌的水。)

师:你看到什么?

生:水。

师:这些水怎么样,用简单的线条画画水。

师:口渴的时候,你会喝什么水?

生:自来水。

生:矿泉水。

生:“思泉”水。

师:你能背一两句写山写水的诗吗?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师:嗯,好一个桃花潭水。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生: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师:有山有水吗!

生: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师:对,老祖先就用象形字把它画下来,一个字就是一幅画。

(师板书:一个字就是一幅画。)

2.认一认象形字。

师:打开书第122页,自己先认一认,能认出来吗?谁藏在里面呢?

出示图案:日、燕、水、舟、木、鱼等。指生认。

3.写字指导。

师:所有的字都被认出,看看哪个字更难写?

生:燕。

师:“廿”字头是小燕子的什么?竖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个字。

(师范写,强调注意点,生书空。)

师:看大屏幕,看清每个字,注意写字姿势,老师给写漂亮的字加红五星。不仅写漂亮,而且坐端正老师送他两颗五角星。

(生写,教师巡视指导,并适时加星。挑选几位同学的字投影现批,让学生评价。)

师:刚才,通过看书上文字画,认识好多汉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这些字呀都想见见大家。

(师出示:羊的象形字羊,目的象形字目,云的象形字云,雨的象形字雨,明的象形字明。)

4.介绍画,练习说话 。

师:告诉同桌,你想画什么?指生说。

(出示句式:我想画______。)

生:画水。

师:说完整。

生:我想画水。

(师出示句式:我想画______的______。)

师:再说完整些。又指生说……

师:拿出画笔和纸,语文书放在右上角,画一画你想画的。

(音乐起。师巡视指导。)

师:旁边的小朋友一定想知道你画得怎么样,同桌互相介绍。(指名介绍自己的画。)

生:大家好,我叫XXX,我画了一幅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山上有许多树,山下有渔夫在撒网捕鱼,渔夫带着小朋友。

生:太阳从东方升起,小朋友捉迷藏。

师:你们的介绍真好,谢谢你们。一起认识了许多象形字,请大家课后搜集更多的象形字和爸妈认一认,把今天画的画交给老师,张贴在班级展示台里。下课。

二、对比

两节课中,哪节课教学策略运用更得当,教学效果更好,笔者进行了对比分析:

1.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打通由表象到字形的通道。两位老师都关注字的演变过程,由图画象形正楷。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但初始的意象又是简单的、零碎的,如何让学生把这些零碎的东西编织成一幅生动的画,象形就是连接图画到汉字的纽带。

马老师这节课仿佛在编织一张网,刚开始找准织网的点,也就是让学生认好每个象形字;织网的过程也就是当这幅画动起来会怎么样,同时,抓住这些象形字之间的联系,由两个词之间的联系扩大到三个词甚至更多词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练习说话,由单个的词扩展到句子,甚至一段话,构建学生内部思维。

葛老师这节课由画山水导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然后出示象形字“山”和“水”,通过对比及背诵有关山水的诗,强化学生的意象,接着引出现在的正楷字“山、水”,最后出示汉字图案让学生认一认哪些字藏在里面,始终围绕“一个字就是一幅画” 正如尼赫鲁所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传递给学生的就是中国字的渊源及奥妙,激发学生对汉字喜爱和兴趣。

不同点:通过对比不难看出,两课都能够关注低年级儿童已有的生活体验获取新知,但略有不同,前者是先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象形字,接着由象形字联想到生活中的实物,再由实物推到象形字,推到正楷字。而后者直接由实物通过学生简单的绘画走进象形字,缺少了一个疑问预设的过程,虽抓住了学生已有的体验,但目标性不强,学生处于一个游离的状态,课堂展示虽很精彩,但学生只是盲从,由教师牵着走,教学效果显然不好。

2.通过绘画的形式,激发兴趣,巩固练习。马老师在训练说话的基础上,安排四人一小组合作为一幅画上色。葛老师全课安排两次画画,第一次抓住低年级学生爱画的特点由画山水导入,第二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象形字构建意象,自主画画,并同桌介绍自己的画,推荐代表介绍自己的画。

不同点:前者能够把握一年级学生绘画基础,只要求学生为画上色,在课上节约了时间,虽强调合作意识,但学生没有充分参与,效果欠佳;后者学生自主创作,留给学生想象的自主空间比较大,突出的是审美的差异性,虽浪费了不少时间,但留给学生的印象应该是深刻的。

3.识字、写字紧密结合,是低年级常抓不懈的基础工作。相似点:马老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汉字,记清笔画,补充 “燕”字歌:草字头下一横……四点水在最下面,是“燕”,“舟”两点不能碰到横等。然后通过同桌互评的方式,找出书写中的不足。对学生来说,较困难的字应范写。

葛老师在识字写字这一环节,让学生看清每个字,注意写字姿势,老师不仅给写漂亮的字加红五星。而且坐端正也送红五星,注重写姿和坐姿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写,教师投影现批,师生共同评价。找联系,活画面,丰富想象力。

不同点:前者利用“燕”字歌,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便于记忆;后者侧重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在汉字的每一笔画的书写上强调都很仔细,做得更扎实有效。

4.创设说话情境,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马老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画,抓住一些修饰词语“火红火红的”“高高的”,让学生学会把语句说得更生动更具体,同时加强社会公德教育:“请大家不要乱采花草”“请不要乱扔垃圾”等。

葛老师为学生引入规范的句式:“我想画___。我想画___的___。”强调把话说完整,注重训练的层次和深度。

不同点:前者训练设计的意图很明显,抓住不同字之间的联系,由两者之间的联系,递进到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扩大到整体之间的联系,学生练习说话由单个字和单个字之间,过渡到句子,甚至说一段的话。这些话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交代很清楚,整体的组合很紧凑。这在无形之中为学生的作文练习打下一个基础,而后者没有在意这样的联系,导致学生说话的时候,把握不住这样的联系,不能把零碎的意象整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完美生动的画。

通过四个方面的分析,显然前者在教学设计、教学互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上稍略胜一筹。

三、反思

通过这两节同课异构教学的观察,以及结合农村低年级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特点,识字写字教学怎么教,怎样才能扎实有效?笔者的看法是:

1.以生为本,重体验,巧激趣,让识字写字教学扎实有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注重“以学生为本”,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乐学。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2.识写结合,重指导,巧点拨,让识字写字教学扎实有效。汉字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重要特征。识记汉字可以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识记过程应是十分有趣而巧妙、充满智慧和充满快乐的事情。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运用具有个性色彩的方式识记生字;同时,也要根据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运用形象分析、结构分析等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和习惯。如: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生字加上偏旁变成新的生字,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简单;或者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还有一种就是用游戏的方法把字变成一个字谜让学生来猜,如:两个月亮交朋友(朋)等。又如:教学“吃”字时,有的同学把右半边“乞”会写成“气”,师可这样点拨: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把筷子卡在了喉咙,这样还能吃吗?学生就记住了不能多一横。

3.化繁为简,重直观,巧创设,让识字写字教学扎实有效。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前课例,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有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鱼字开头的成语范文8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它们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词;知道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说明要下雨了。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理解产生燕子低飞,小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的原因。

学生分析: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所以可通过观看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方法:联系生活法、情感体验法、指导朗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苹果形状生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学法指导:课前预习、观察法、朗读体会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引出课文

1.播放课件。夏天下雷阵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2.下雨之前,小动物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要下雨了》。(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品读课文,认读生字

1.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对读错的地方进行指导。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多读几遍,记住读音。

3.师出示苹果形状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三、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1.师:现在听老师读课文,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用笔标出自然段。

2.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9个)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做上记号。

4.师:课文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知

1.指导学习1-3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1自然段。

②听了第1自然段,我们知道些什么?(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因为天气很闷,所以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板书:天气很闷)

③指名读2-3自然段。

④小燕子从它头上飞过。见到小燕子,小白兔说了些什么?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它为什么要“大声喊”?它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这些话的?(板书:燕子低飞)

⑤师:燕子是怎么回答的?(教师引导第一句:燕子边飞边说——)

2.共同学习4-6自然段。

①(看课件)小白兔听了燕子的话,半信半疑,它相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谁能读读这句话?(要读出这名话的疑问语气。)

②小白兔又看到什么?(小鱼游出水面)小白兔说了什么话?这些话该怎么读才好呢?“跑过去问”说明了什么?(指导读小鱼说的话,语速稍慢,语气亲切。板书:透透气)

③学生在下面同桌互相练习读一读。

师: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3.指导学习7-9自然段。

①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它们说的话,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立刻、马上、赶紧)

②它又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它怎么做了?齐读7-9自然段,通过朗读来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③学生汇报朗读(板书:搬东西)

4.学了这篇课文,谁能说一说,要下雨了,燕子为什么低飞,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蚂蚁为什么要搬东西?

5.你们还知道下雨前有什么现象吗?(出示课件,了解更多知识。)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1.小组先分角色练习朗读。

2.请出读得好的学生,带头饰到台前来分角色朗读。

3.学生评一评,谁读得好,谁读得不好,为什么?

4.奖励读得好的学生小红花。

六、课堂作业设计

1.多媒体出示,学生口头填空。

下雨了,燕子( ) 要下雨了,小鱼( )

要下雨了,蚂蚁( ) 要下雨了,天气( )

2.加标点:

是要下雨了吗( ) 我正忙着搬东西呢( ) 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

七、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下雨前小白兔感觉很闷,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的一些现象,请同学们在课下再交流能预测天气变化的其它自然现象。

八、课外作业

以下作业可以任选其一来完成,也可以选择两样来完成。

1.上网查找其它动物下雨前的反应。

2.读课文,写生字。

鱼字开头的成语范文9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低年级识字教学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识字教学始终是教学目标的重头戏。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教学展开的。但低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着学得快,忘得也快的问题。作为教者,该如何创设有效途径巩固识字效果呢?在这样的思考下,多媒体识字教学的高效性越来越凸显其优势。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是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巩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

一、多媒体技术的动画形象性,增强了识字记忆的效果

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活跃,记忆也就深刻。他们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求知欲也就大大激发出来。诱发学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模仿。在实践中,我常采用动画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运用。

例如在学习完第一册的《识字2》一文的“太、小、鸟、下、早、牙、上”等生字后,我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个游戏“钓金鱼”:在一个大玻璃缸里,五颜六色的金鱼游来游去的,小朋友可以自己挑选喜欢的金鱼,点击它,金鱼身上就会立刻闪现出生字,然后小朋友如果读准了它,就算钓着金鱼了;还可以倒过来,老师念字,学生来点击金鱼。色彩斑斓的金鱼让学生兴奋极了,你一条我一条,抢着喊:“我要红色的那条!”“我喜欢金色的那条!”一个个乐此不疲。结束时再比一比看谁钓着的金鱼多。像这样的游戏很多,比如“猜猜字”游戏,学生根据多媒体出示的画面中所提示的内容,操作鼠标选择应该填写的生字,选对了,电脑就会发出表扬的掌声,或者鼓励小朋友“小朋友,不是我,再想想,会是谁呢?”学生定会争先恐后的上台操作。还有“走迷宫”、“找朋友”、“巧配对”等游戏。利用多媒体设计游戏进行巩固识字,能使学生真正“动”起来,从而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巩固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提高识字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再现性,加大了识写结合的力度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指导书写是一个重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书写,更有利于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掌握字形,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在教学中,可以将最重要的基本笔画出示在大屏幕上,轻按鼠标,将会出现一个基本笔画的流程图,让学生能清楚地看明白。指导写字时,利用展示台的特殊功能,教师只要在展示台上写字,大屏幕上就能展示全过程。教师也可以请学生上台来书写,这样可以及时地掌握学生书写情况,便于反馈、纠错。

还可以将学生写好的字放在上面,让全班小朋友来评议该字写得是否规范、端正。这样,使每个孩子都动起来了,在这种“动”中强化了新知。

我还利用多媒体将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再次复现,用学过的生字进行口头组词、造句,练习说话和写话等等,以期达到以语言内化识字的目的。比如说,在学习了第一册《认一认3》之后,多媒体出示这样一个动画:“一开始,天空艳阳高照,接着乌云密布,闪电交加,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不一会儿,天又放晴了。太阳下山了,月亮出来了,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眼睛。”老师先提问:“小朋友,谁能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些什么?”学生在说话时开始回忆动画中的具体形象,最后出示了一首儿歌:“天空天空多奇妙,红日一轮眯眯笑。月亮婆婆笑弯了腰,星星闪耀真热闹。乌云来了不得了,闪电一闪赶紧跑。风儿吹得小树摇,雨点儿雨点儿蹦蹦跳。”这样,在动画创设的情境里,学生的头脑中再次复现具体的形象,又一次巩固了所学的生字。

三、多媒体技术的方便快捷性,拓展了识字教学的空间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性地拓展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多媒体在其中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如学完了“众”这个“品字形”结构的生字之后,就可以设计如下动画:出示一块石头,慢慢再移进一块,接着再移进一块,三块石头拼在一起,然后变成了“磊”字。学生感到十分新奇,学得十分认真。用同样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学会了“品、晶、森”等字。

鱼字开头的成语范文10

一、骇人听闻,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让人震惊。

例: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来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很明显,这里是把“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错用了,“耸人听闻”带贬义,而“骇人听闻”是中性词,根据语境,要用“耸人听闻”。

二、釜底抽薪,扬汤止沸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例句:本市市场管理混乱,要解决管理混乱的问题,只能釜底抽薪,不能扬汤止沸。

例句:学校周边环境存在的各种问题,人大代表呼吁过,政府部门整治过,但人们对整治结果不敢恭维,因为这种整治不过是扬汤止沸。

三、独树一帜,独占鳌头

独树一帜:指自成一家,一般指在学术上。

独占鳌头:比喻居首位或第一名。

例句:普京表示,尽管“统一俄罗斯党”在新一届国家杜马选举中独树一帜,但他不会因此修改宪法以谋求三次连任或延长总统任原职期。

在该例句中,“独树一帜”为“独占鳌头”的误用。

四、振振有词,侃侃而谈

振振有词: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含贬义。

侃侃而谈:指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多为褒义。

例句: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他仍然侃侃而谈,为自己开脱罪责。

这个句子中,把感彩弄错了,应该用“振振有词”,不能用“侃侃而谈”。

五、鱼龙混杂,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用这两个成语,一定要注意各自的范围,在报刊上经常见到二者的误用。

例句:我国的电器市场,厂家众多,品种繁杂,鱼龙混杂,给规范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这里应该用“鱼目混珠”,不能用“鱼龙混杂”。

六、震耳欲聋,振聋发聩

震耳欲聋:响声大,耳朵都快聋了,形容响声大。

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例: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些的,则是茶馆堂倌振聋发聩的吆喝。

“震耳欲聋”只是指响声大,而没有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人的意思。可见,例句中用错了,应该用“震耳欲聋”。“振聋发聩”只能如此用:“五四”新文化运动如同一声春雷,振聋发聩,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主义。

七、感同身受,亲身经历

感同身受:心里感激得就像自己亲身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例:惊悉巴基斯坦发生了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我深感痛心。刚刚经历过四川汶川地震灾害的中国人民对此感同身受。

这则电文中的“感同身受”属于误用,将“感同身受”理解为“亲身经历过”。

例:多年远在异乡,父母全靠邻里照顾,小到柴米油盐,大到感冒生病,对邻里的恩德,作为儿子,我感同身受。

这是“心里感激得就像自己亲身受到恩惠一样”的用法。

八、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死灰复燃: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两个成语都有“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的意思”,但在大多数时候“死灰复燃”做贬义用,“东山再起”做中性用。

例:一度在甲A联赛中失败的八一队,死灰复燃,一路杀过来,过关斩将。

例句中的“死灰复燃”用得不恰当,应是“东山再起”。

九、一团和气,平易近人

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例:王局长是老革命出身,在单位待人随和,一团和气。

例:凡昌黎与东野联句,必字字争胜,与他人联句,则平易近人。

“一团和气”是误用了,和语境不符,语境没有“不讲原则”的意思。

十、胸无城府,胸无点墨

胸无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胸无点墨: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例:这人待人诚恳,胸无城府。你跟他合作,再好也没有了。

例:在这种制度下,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士人往往名落孙山,而胸无点墨的鄙夫却夤缘得中。

现实中人们往往把“胸无城府”的感彩用错了,理解为心胸狭窄,例句中的“胸无城府”用法就是正确的。

例:罗贯中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通过生动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的蒋干这一人物形象。

鱼字开头的成语范文11

关键词 数字化保存;敦煌文物;再现;8K;球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2-0087-04

1 球幕系统开发与集成技术服务现状

1.1 球幕影院的发展历史

“球幕影院”又称“穹幕影院”,最早的雏形出现在1939年在纽约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人用5台放映机组成的画面投射到半球形的荧幕上,当时看到这种电影的人们赞叹不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很多国家将这种技术应用到飞行的模拟训练之中(虚拟仿真),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发展成为真正的全穹形。现代球幕影院大多采用多通道投影曲面拼接技术,投影的多通道方式,使得整个画面的分辨率有了质的飞跃,整个环境犹如苍穹,将观众包围于其中,并伴有环绕立体声效果,沉浸感极强,被誉为不需要3D效果的3D节目。

进入21世纪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显示技术的发展,球幕影院已经由胶片放映机过渡为计算机服务器,由播放胶片发展到4K/8K清晰度的数字电影,从简单鱼眼镜头的变形播放转变为多通道投影机的拼接融合、半球全屏播放,成为异形影院展示模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2 8K球幕影院特点

球幕和普通电影的最大区别在于幕的形状和投影方式。球幕是个反扣的半球体,一般由多台投影仪共同投影到这个半球体的内部,并拼接融合后,完成整幅画面的播放。球幕的投射面积和投影机的个数决定了球幕影片的分辨率,而此次项目中最终的分辨率定为8192×8192。

如此之高的分辨率的影片,如何保证影片展示的每个细节都是清晰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对拍摄精度有着很高的要求,但是这种精度并非越高越好,而是有区别的将重点展示内容和一般内容区别对待。这样既保证影片的精度要求,也减少很多无谓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1.3 本次工作要解决技术难点

1)针对高效三维渲染8K球幕鱼眼影像的开发工作。开发基于三维渲染所需要的模拟生成鱼眼影像的球幕渲染摄像机。同时为解决8192×8192影像分辨率超大,渲染速度过慢等因素造成的渲染效率低下的问题,研究基于三维渲染器的分块渲染算法与实现途径,并开发相应的插件。

2)在三维制作中逐一体现壁画、彩塑及洞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艺术背景,形成一套新的球幕影视语言表达方式。

研究壁画的场景建筑物模型建模技术,依据壁画内容,完成壁画背景与建筑物的三维近似建模工作。研究壁画中角色的抠像提取方式,并结合历史事实和实际人物,进行近似的壁画人物三维建模。研究壁画中角色运动规律的提取方式,建立符合历史事实且能体现壁画中角色动作运动规律的,角色动画调节方式。

3)研究鱼眼影像在球幕中的影视表达语言,突破传统的平面电影语言表达方式,建立符合球幕展示的影视语言体系。

2 技术实施

2.1 研究方案

CG制作行业发展至今,很多的问题已经解决,球幕的节目制作同样属于CG制作行业的分支。球幕节目制作不同于普通节目制作的地方在于:需要解决如何快速渲染出符合球幕播放变形要求的鱼眼画面。

首先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的内容是,因为鱼眼画面不同普通画面,即球幕电影的影视鱼眼显示形式和平面电影的显示形式完全不同,球幕电影既要让观众有较强的沉浸感,又不能像鱼眼镜头一样在边缘产生如此大的变形,以致影响观看效果。

其次,在渲染问题上,国外很多球幕制作公司在制作球幕电影过程中都选择利用Vary渲染器,并在渲染器中设置5只摄像机,完成全景渲染。再利用后期软件将其合成成鱼眼照片。分摄像机渲染的优点是提高渲染速度。缺点在于分摄像机渲染后,需要通过后期完成鱼眼画面输出,会大大增加后期部门工作量。

本课题最终目标是8K分辨率球幕节目制作,如此高的分辨率将带来数据量巨大,渲染时间长,后期处理困难等一列问题。在探索球幕影视鱼眼的基础上,解决鱼眼高分辨率画面渲染问题,是整个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核心,如图1所示。

2.2 研究过程

2.2.1 球幕影视语言研究

1)球幕的桶形畸变。如图2所示,是一个8K*8K分辨率的鱼眼影像示意。首先如果我们需要测试这个规格的影像,那么从分辨率上必须达到这个标准。8K球幕鱼眼影像的分辨率标准现阶段还没有准确定义,但我们将8000px×8000px或者8192px×82192px都认为是8K鱼眼影像。

同时红色区域内的有效像素,应该符合鱼眼桶形畸变的要求。球幕(穹顶幕)在播放影像时,都要求是影像是符合鱼眼成像效果的。这种带有严重桶形失真的画面,可以很好的被球幕(穹顶)这种异形银幕所还原,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一副符合观影要求的全覆盖的沉浸式场景。

2)鱼眼畸变效果。如图3所示,画面可以看到整个画面的主要角色都集中在画面的中下部,同时原本的金属桶壁的直线线条已经变形成弧形。在制作这样的CG节目时,我们依然用虚拟的鱼眼摄像机在CG场景中去完成。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的虚拟摄像机所正对场景的位置是紫色液体部分。而播放过程中,3个动画角色都会呈现在观众视线正对的方向上的球型银幕,成为画面的主视角区域。

3)景别区别。普通影片中的近、中、远景的定义在球幕制作过程中已经不适用了。普通影片的近、中、远景的定义为:人脸、人胸部以上位置,人的全身。而在球幕节目的近中远景只能按照渲染的面积从下到上去定义,如图4、图5所示。

即使球型银幕可以纠正这部分变形,但是这个画面也不适用于球幕画面展示,一张硕大的脸满布整个球幕,将给观众带来严重的不适感。因此在球幕的景别中,我们引入了主视角的概念,主视角即观众座椅正前方视线60的区域内,如图6所示。

红色区域将是整个画面中重点需要表现的内容,整个球幕电影中如果存在喜剧冲突等内容,也应被安排在这个区域,如图7所示。

渲染这部分内容时,摄像机镜头应该正对需要表现的角色。

其次就是远景/全景展示,球幕和普通节目也有着本质的区别。普通节目的全景展示如图8所示。

球幕节目展示全景时,明显有义于普通意义的远景展示。球幕的全景展示是展示整个世界,即镜头之上的世界上的所有的景物,如图9所示。

如何展示全景呢?展示全景时,通过我们的反复测试,最好的效果就是将摄像机垂直冲上。如果完成球幕画面的全景到重点展示部分的切换呢?让摄像机从垂直向上的角度,按照一条下行的曲线并在Y轴方向上做垂直到水平方向的匀速旋转,这种摄像机处理方式即保证画面的稳定性,带来最好的影视视觉表达效果,让观众既有沉浸感,但是没有眩晕感。

2.2.2 鱼眼画面渲染

从135画幅相机摄影角度而言,正圆形畸变的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约在8mm的短焦超广角变形镜头。为使镜头达到最大的摄影视角,这种摄影镜头的前镜片直径且呈抛物状向镜头前部凸出,与鱼的眼睛颇为相似,“鱼眼镜头”因此而得名,如图10所示。

如何一次性的在渲染工作中完成鱼眼效果渲染,首先课题组在对多重渲染器进行研究之后,认为Mental Ray渲染器是完全可以达到节目制作需求的。该渲染器实时计算光效,同时它有着丰富的Shader库。课题组完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编写一套基于鱼眼成像的渲染插件,供节目制作使用。

2.2.3 洞窟逆向复原

1)洞窟精度计算。红色位置为画面主视角位置,整副画面分辨率8192px×8192px。红色区域约占6K×6K画面。即在该画面情况下整个佛龛最终画面像素精度要满足6K×6K的画面渲染,如图11所示。

考虑到采集过程的一致性,在任务实施过程中,首先计算该洞窟的在球幕主画面中需要重点展示部分的画面分辨率,再根据最高分辨率统一采集该洞窟的数据。

在纹理采集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采集画面的拼接、叠加、拉伸、变形部分,去除掉变形部分,才是最终的可用像素采集精度,如图12所示。

3)超高分辨率分块渲染。实际渲染中,课题任务最终要渲染8K×8K的图片,要么是内存不够,要么是计算量过大,但是渲染器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分块渲染大图的可能。原理是将一张图分成几块来渲染,最后再通过后期软件自动合成一张足够大的图。

考虑到8K分辨率,课题进行过程中,我们整个8K画面分成64小块。横向是x象素,竖向是y象素;同时将所有像素等分成N×N大小的整数像素的小块,图14(8192×8192)的实例,分成64块进行渲染,图13为32块示意。

之后再渲染器设置中将各个分块参数通过网络传输给渲染农场上的各个节点,由每个渲染节点去渲染该像素区域内的所有画面。由于渲染器可以设置成CH1-CH64,64个完全独立的通道文件夹。之后再后期软件中按照命名规则导入,直接将这部分分块文件合成为完整的球幕画面。

这个处理方式的好处在于,单帧8K完整画面渲染每帧需要约40min时间,分块渲染之后,各节点综合统计平均渲染一帧加合成时间为20min。整体渲染时间(含合成)缩短一半。由这部分时间消耗我们也可以得出场景内部的光线计算时间是一定的,但是渲染时间会因为CPU\GPU运算能力的问题,而在生成画面时造成渲染效率变低。适时的合理的对巨幅画面进行分块渲染,非常有利于超高分辨率画面的渲染工作。

3 结论

通过课题中8K球幕节目的制作,课题组总结了一整套关于洞窟逆向复原、球幕影视鱼眼的表达方式,针对于球幕景别、主视角安排、摄像机运动节奏、整体影片时长等都总结出一整套经验。同时解决了关于Mental Ray鱼眼画面渲染以及超高分辨率分块渲染等问题。让文化遗产地的8K超高分辨率鱼眼画面在球幕展示成为现实,填补国内关于超高分辨率球幕实景内节目制作的空白。

参考文献

[1]朱毅.数字球幕电影技术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鱼字开头的成语范文12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6分)

一个月前,同学们已经正式成为初中生了,对于老师们的训诫,同学们一丝不gǒu( )地执行着,都想在最初的日子里,给老师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偶尔,伫立在教学楼上,看操场上,同学们的xuān( )腾,凝望着他们活泼好动的身影,真是让人忍俊不禁,他们是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啊!像开在四月的花儿,时时迸溅出生命的活力。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一丝不gǒu( ); xuān( )腾

2、给加点的字注音: 伫( )立; 迸( )溅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训诫:

忍俊不禁:

二、默写。(8分,1-4题每空一分,共6分,第5题每句一分共2分。)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曲径通幽处,  。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曹操的《龟虽寿》中,表达自己志向远大的诗句是,。

,。

三、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4分)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事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③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④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四、走进名著。(4分)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这首小诗是出自冰心的诗集《 》《 》,将 、 、和 融为一体。

五、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星期天,小林想要到XX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到XX公园怎么走啊,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马路走,有一千丈;走小路,只有六百丈就到了。”小林听了迷惑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里’啊!”

① 老大爷的言外之意是什么?(1分)

② 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向老大爷问路?(2分)

二、 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1-12题,按要求答题,共35分)

(一)课内文段阅读(12分)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个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 作者插入对十多年前的紫藤萝的回忆,有什么作用?(3分)

2、 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2分)

3、文末“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应该如何理解?(3分)

4、 文中对紫藤萝花的描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4分)

(二)课外语段阅读(11分)

没钓到的大鱼

(1) 他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

(2) 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的余辉下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象十分美丽动人。

(3) 忽然,钓杆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钓,急忙收到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熟练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

(4) 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5) 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看呆了。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的翕动着。妈妈揿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6)“ ”母亲说。

(7)“不!妈妈!”孩子哭了。

(8)“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

(9)“再没有这样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10) 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也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那平时温和慈祥而现在却十分坚决的脸色中知道决定是不可更改的。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钓,把它放了生。

(11)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12)孩子回想刚才钓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13) 这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小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14) 他说得对,他再也没有能钓到很久前那一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于那一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夜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的儿子和女儿讲述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5.鲈鱼钓猎还没有开禁,他和他妈妈为什么还到湖上钓鱼?(2分)

答:

6.他依据什么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的?(2分)

答:

7.下面两句话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放在原文上,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②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

答:应选( ),理由是:

8.文中"没有钓到大鱼"和"依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中的"大鱼"各指什么?(4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蚁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故时有物外之趣( )2)、项为之强( )

3)、徐喷以烟( ) 4)、鞭数十(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11、全文共写了我童年时的几件物外之趣?(2分)

12、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2分)

三、作文(40分,其中卷面分5分)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我尝到了 的滋味。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可供选择的词语如“成功”、“失败”、“快乐”、“忧愁”、“冒险”等,也可不受以上词语限制,自选词语填补。600字左右。

(2)《现代汉语词典》中“新”字的义项有:①刚出现的或刚经历到的;②性质上改变得更好;③没有用过的;④新近,刚等。

作为初一的学生,你来到新学校、新班级、认识新老师、新同学、参与新学习、新生活,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从上面的一项中选择一个写写你的“新”的体验。可以用两三个故事来表现。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

要求:1.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2.字迹清楚,书写工整。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名和老师名。

4.写记叙文。

芜湖市第三中学语文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 苟 喧

2、 zhù bèng

3、 教导、告诫;忍不住笑。

二、 略

三、 1)应删去“必须”或者“应该”。

2)添加“的对象”。

3)将“走进”改为“翻开”。

4)对着我们这颗美丽星球上的无数生灵。

四、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五、①言外之意是小林不懂礼貌。

②老大爷,请问到XX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

二、阅读理解

(一)

1、与下文写眼前繁盛的紫藤萝形成对比,交代了历史发展的轨迹,为下文做好了铺垫,也突出了全文主旨。

2、用了通感的手法,营造出了安静祥和的氛围,突出了花开的繁盛,使得全段笼罩上了朦胧、神秘的色彩。

3、我被紫藤萝顽强的生命力所触动,“加快脚步”是要奋发进取,有所作为。

4、生命是美好顽强的,作为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应该珍爱生命,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生,奋发进取,珍惜这美好的生命,让自己的未来更加精彩。

(二)

5.湖里还有其他的鱼可以钓。

6.钓杆的另一头沉了下去。

7.①这句话中的“得”字表明母亲的语气十分坚决,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

8.前者指的是从湖里钓出的大鲈鱼,后者指的是事业上的成功。

(三)

9、

1)超出事物本身

2)通“僵”僵硬

3)用

4)鞭打

10、

1)心里这么想着,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了白鹤。

2)把草丛当作树林,把虫子蚂蚁当作野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