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

时间:2023-05-29 17:59:49

古今异义词范文1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 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 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今义: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 古义:周围侍从;今义:方向或大约。

9.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之东面;今义:山东省。

10.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1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结为儿女亲家;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1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13.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离间语;今义:仔细说来。

词类活用

1.沛公欲王关中(名词作动词,称王)

2.范增数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3.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取道)

4.夜驰之沛公军(名词作状语,连夜)

5.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向对待兄长一样)

6.常以身翼蔽(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7.头发上指(名词作状语,向上)

8.日夜望将军至(名词作状语,白天和黑夜、日日夜夜)

9.臣活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10.沛公旦日从百余骑(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从)

11.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交好、友好)

12.进兵北略地(名词作状语,向北)

13.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14.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15.皆白衣冠以送之(名词作动词,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16.乃朝服,设九宾(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17.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闻)

18.则秦未可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近)

19.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迟)

古今异义词范文2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考生在文言文阅读中结合语境理解常用实词的意义。

所谓文言实词是指意义实在、指代明确、直接关系到语句理解的常见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这一考点的题型设计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形式,内容涉及含义和用法,一般有这样几种出题方式:①对四组解释进行辨析,要求选出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②从古今词义比较的角度,给出四个词语(放在具体语句中),要求选出古今词义相同或不同的一项;③给出四组语句,要求选出含有或没有通假字的一项;④直接解释加点的词语。

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一般结合语段阅读进行,也有单独设题的。以考查课本中有注释的为主,但有由考查课内识记向考查课外迁移运用的趋势。

备考策略

对语言的学习总要从积累基本的词汇开始,文言文也不例外。掌握、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其中,文言实词又是关键所在。

1.由于时间的流逝,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的用法、词义往往有较大差异。古今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是初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主要障碍之一,复习时应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通过比较、归纳,真正掌握这些内容。

2.复习文言词语,不能光靠背记词义,应词不离句,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考虑它们在句中的具体意义。学习古汉语语法知识,是为了帮助理解词义。不要孤立地死记语法知识。

3.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一定要以熟悉课文为前提,课文的注释要认真看,课后的练习要认真做,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积累词语,并能举一反三,灵活理解,迁移运用,从而提高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

孔子云“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学习文言文是要下点苦功夫的,必须以一定的识记积累为基础。

失分会诊

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条件。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几乎都考查文言实词,有的特意考查一词多义。从阅卷情况来看,这类试题的得分率不高。最普遍的失误有二:一是以今天的词义去套文言词义,如“具以情告”,其中“具”有不少考生解释为“具体”;二是不会辨别一词多义,在多个词义面前不会选择。下面具体说说:

一、通假字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假借。即用一个语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上没有什么联系的字来代替本来的字。被替代的字叫本字,替代本字的字就是通假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十则》(通假字“说”——本字“悦”)

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最大关系是读音相同或相近,据此可分为音同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情况。但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音同音近关系主要是就古音而言,不能完全以现代的读音来衡量。

识别四类通假字:

①音同形似。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火”通“伙”,意思是“同伴”。

②音近形似。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意思是“嘱咐”。

③音同形异。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意思是“背叛”。

④音近形异。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意思是“没有”。

懂得通假字的这些特点,当我们在阅读古文时,如果遇上的生词(字)用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就可以从“通假”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只从字音上去寻求本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多读一些古文,多记忆一些通假字。

二、古今异义

现代的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注意这种古今言殊的现象,避免发生“望文生义”的错误。当然。变化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例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则是河流的通称。

2.词义缩小。例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指“妻”,即男子的配偶。

3.词义转移、变化。例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①指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②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汤”古义是“热水”,现在的常用义是“汤菜”“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意思是身份低下,见识短浅,是诸葛亮的自谦之词,不含贬义。而现在是言行不道德、下流无耻的意思,是贬义词。

5.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要细心辨别,不要误认为现在的常用词。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痛恨”指“痛心、遗憾”。

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中的单义词比现代汉语多,但是往往比较生僻。常用词大多是一词多义的,这也符合语言的一般规律。一词多义在根本上还是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但是一词多义的多个义项之间一般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都是由词的本义引申、比喻、借代、假借等而产生形成的。对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应从理解词的本义入手,根据上下文和文章整体内容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含义。当然特殊的义项只有靠平时的记忆了。

专项训练

1.找出句中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它在句中的意思。

①诲女知之乎!(《十则》)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③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④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______”通“______”,意思:

⑤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______”通“______”,意思:

2.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去: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②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鲜美: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③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

戾: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④亲旧知其如此(《五柳先生传》)

旧: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3.下列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会宾客大宴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小大之狱 越明年

C.阡陌交通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于是见公输盘 虽我之死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三顾茅庐 B.满坐寂然

C.路转溪头忽见D.汝之不惠

5.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子墨子九距之

B.仓鹰击于殿上公输盘诎

C.默而识之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属予作文以记之 先帝不以臣卑鄙

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杨朱之弟布衣素衣①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②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注]①素衣:白色的衣服。 ②缁(zī)衣:黑色的衣服。

(1)找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并写出它们各自的本字。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天雨()

②曩者使女狗白而往()

③子亦犹是()

例题透视

例题1:(2006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模拟卷)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卑鄙)

B.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措”,放置)

C.且焉置土石(哪儿)

D.一狼洞其中(打洞)

解析:此题涉及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A.“鄙”,古今异义,这里应是“目光短浅”的意思,所以答案是A。

例题2:(2006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

④执策而临之()

解析:该题考查了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知识点。①中的“或”要注意古今异义,在这里的意思是“有时”,而不是现在意义的“或许,也许”。②中的“食”通“饲”,意思是“喂养”,而不是“吃”或“食物”的意思。③中的“策”是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是“用鞭子打”的意思。④中的“临”要注意一词多义,与今义的“面临”意思相近,是“面对”的意思。

例题3:(200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屋舍俨然:

②鸡犬相闻:

③咸来问讯:

④皆叹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问今是何世 ②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①不复出焉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①设酒杀鸡作食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解析:第1题考查了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同时考查了文言文的一词多义现象。①中的“俨然”要注意古今异义,在这里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②中的“闻”意思是“听到”。③中的“咸”是“都”的意思。④中的“叹惋”是“惊讶,惊奇”的意思。

第2题运用单项辨析型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考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理解,同时考查了文言文的一词多义现象。A项①中“绝”的意思是“隔绝”, ②中“绝”的意思是“独一无二的,非凡的”。 B项①中“是”的意思是“判断动词‘是’”, ②中“是”的意思是“因此”。 C项①中“出”的意思是“出去”, ②中“出”的意思是“在外面”,指“国外”。 D项①中“食”的意思是“食物”, ②中“食”的意思也是“食物”。所以答案是D。

古今异义词范文3

关键词:古今 汉语词汇 差异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要求很明确――培养其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亦即脱离老师能独立地读懂一般的文言文。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其中首要的一点,我认为,就是要让学生搞清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正确的理解古今汉语词汇的词义,逐渐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汉语作为一种语言,亦是如此,古今存在很大的不同,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古今汉语词汇构成的明显不同;二是古今汉语词义存在很大的差异。

一、古今汉语词汇构成的不同

古代汉语词汇构成的主要特点,就是单音节词占多数,而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是以双音节为主,单音节和多音节词只占少数,这也是古今汉语词汇在音节上的主要差异。因此,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文言文中往往是两个词。

例如:

(1)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许行》)

(2)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孟子・梁惠王上》)

(3)(吴普)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传》)

(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例句(1)中的“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只是一个词――转折连词,而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虽然这样”,“然”在古代汉语中是指示代词“这样”的意思。

(2)中的“地方”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名词,而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地方方圆”。

(3)中的“聪明”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形容词,是“智力高”的意思,而在古代汉语里的“聪”是指“耳聪”即“听力好”,“明”则是指“目明”即“视力好”的意思。

(4)中的“卑鄙”在现代汉语中也是一个形容词,是“道德品质恶劣”的意思,而在古代汉语中的“卑”是指“地位地下”,“鄙”是指“见识浅陋”,和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差很大。

类似上面这些古汉语词汇都不能按照现代汉语的构成去理解,否则,就很容易曲解文言文的正确的含义,因此,我们只有了解并掌握古今汉语词汇构成的不同特点,才能准确地阅读文言文。

二、古今汉语词义的差异

汉语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很多词语的词义可以说都发生了变化,以至于汉语的古今词义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词义变化程度的差异

词义变化程度的差异是指词在古今汉语中意义差异的大小,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异比较大,而有的则相对小一些,如:

(1)孟子去齐。(《孟子・公孙丑下》)

(2)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期友曰:“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

(3)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4)梧鼠五技而穷。(《荀子・劝学》)

例句(1)中的“去”在句中义是“离开”,而今义是“前往”,意思和现代相反。

(2)中的“过”在句中义是“拜访”,而今义是“经过”。

(3)中的“走”在句中义是“跑”,而今义则是“步行”。

(4)中的“穷”在句中义是“尽”,而今义是“缺少衣食钱财”,与“贫”是同义词。

以上例句中(1)(2)(3)中的词古今意义差异较大,而(4)中的“穷”则古今差异相对较小一些。

(二)词义范围的差异

词义范围的差异是指词的意义范畴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三个方面。

1.词义的扩大

是由原义发展为新义,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有所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例如:

(1)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史记・商鞅列传》)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例句(1)中“睡”古义指“打瞌睡”,现在扩大为一切形式的睡眠。

(2)中“河”古义特指“黄河”,现在泛指所有的河流。

2.词义的缩小

是由原义发展为新义,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有所收敛,即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例如:

(1)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2)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孟子・滕文公下》)

例句(1)中“丈夫”古义泛指一切男子,现在特指女子的配偶。

(2)中“宫”古义泛指一切的房屋,后来只有封建帝王的住宅才能称为“宫”,现在一般的房屋也不能称为宫。

3.词义的转移

是词义在发展过程中,古今义之间,既没有扩大也没有缩小,而是所指定客观对象有了变化,由一类事转到另一类事,由甲范围转到乙范围,但新旧词义之间一般还具有一定的联系。例如: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捕蛇者说》)

(2)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韩信拜将》)

例句(1)中“涕”古义是指“眼泪”,现在则指“鼻涕”。

(2)中“恨”古义是指“遗憾”,现在则指“仇恨”。

(三)词义感彩的差异

词义感彩的差异主要指褒贬色彩不同。由于风俗习惯和社会思潮的改变,往往引起人们对事物的爱憎与善恶评价的变化,从而影响词义褒贬的更替,使古今词义产生了差异。例如: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2)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3)将军者,国之爪牙也(《汉书・李广传》)

例句(1)中“谤”古义泛指批评议论,是中性词,现在指无中生有的恶意中伤,是贬义。

(2)和(3)中“走狗”“爪牙”古义都是指得力干将,是褒义词,而现在都是贬义词,是指竭力帮助主子做坏事的人。

以上我们从不同角度考查了古今汉语词汇的差异,目的是让学生建立起词义发展变化的历史主义观点,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正确把握词义,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古代汉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古今异义词范文4

一、 通假

所谓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或假借。(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1962年版,上册第二分册,第503-504页)

成语里的通假现象(成语中加点字通括号中的字,读本字音,即读括号里的字音),如:图穷匕见(现),一暴十寒(曝),厉兵秣马(砺),被发文身(披),厝火积薪(措),夫倡妇随(唱),批导(隙),拾遗补阙(缺),秀外惠中(慧),矢志不移(誓)。

二、 古今异义

在词义方面,一些词,古代常用的意义,今天不常用或没有;今天常用的意义,古代不常用或没有,这样便有了古今异义这一现象。

①追亡逐北 “亡”古义是败逃的士兵,今义是死亡;“北” 古义是败逃的士兵,今义是指方位;

②运斤成风 “斤”古义指斧头,今义是重量单位名称;

③赴汤蹈火 “汤”古义指热水、开水,今义指菜汤、汤汁;

④拂袖而去 “去”古义是离开,今义往(某处);

⑤感激涕零 “涕”古义是眼泪,今义指鼻涕;

⑥具体而微 “具体”古义是各部分已大体具备,今义是细节方面很明确,不抽象。

三、 词义的扩大和缩小

词义的扩大是指某个词在古代只有一个意义,而在今天有多个意义。如,“江”“河”在古代专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江河水系;词义的缩小是指某个词在古代有多个意义,而今天只有一个意义了。如“谷”古义是谷类的总称,到了今天,北方专指小米,南方专指稻子。

1、词义扩大的:河清海晏 “河”古代专指黄河,今义指一切水系;

2、词义缩小的:①乳臭未干 “臭”古代指一切气味,今义指一种气味,与“香”相对;②固若金汤 “金”古代指一切金属及其制品,今义专指黄金。

四、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指词的最初最原始的意义;引申义则是从本义引申发展而来的。

1、兵不血刃――“兵”指兵器、武器,用的是本义。以下成语中的“兵”,用的则是引申义:

①富国强兵――兵力、军队②先礼后兵――武力、暴力

③兵微将寡――士兵、士卒④兵连祸结――战争、战火

2、引而不发――“引”拉开弓的意思,用的是本义。

以下成语中的“引”,用的则是引申义:

①引吭高歌――拉长②引狼入室――招引③引经据典――援引

④抛砖引玉――引出⑤引人入胜――引导

五、 联绵字

1、含有双声联绵字(加点的)的成语(附联绵字注解),如:

①参差不齐――心长短不一的样子②心潮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

③斑驳陆离――斑驳:色彩错杂;陆离:参差不一④玲珑剔透――精巧

⑤神志恍惚――神志不清⑥踌躇满志――从容自得的样子

⑦踟蹰不前――徘徊、犹豫不决⑧琳琅满目――精美的玉石

2、含有叠韵联绵字(加点的)的成语(附联绵字注解),如:

①蹉跎岁月――时间白白过去②戎马倥偬――繁忙

③从容不迫――不慌不忙的样子④晴天霹雳――响雷

⑤虚无缥缈――隐隐约约⑥未雨绸缪――用绳缠捆

⑦天真烂漫――坦率自然⑧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3、含有双声叠韵联绵字(加点的)的成语(附联绵字注解),如:

转辗反侧――翻来复去

4、含有非双声非叠韵的联绵字(加点的)的成语(附联绵字注解),如:

①泗涕滂沱――雨下得很大的样子②大气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

③峥嵘岁月――高峻的样子④邂逅相遇――未约而逢⑤囫囵吞枣――整个儿

六、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古代汉语中,动词前的名词不作主语时作状语(表比喻时,可解作“像---一样”;表工具时可解作“用---”;表时间或处所时可解作“在---”;表行为方式时,可解作“当---)。下列成语(加点的字)中也是这种情况:

①表比喻的(加点的字)土崩瓦解风驰电掣风起云涌水清玉洁珠圆玉润 蚕食鲸吞烟消云散席卷天下雷厉风行蜗行牛步蝇营狗苟鳞次栉比 鱼贯而入鬼使神差风卷残云

②表工具的(加点的字)口诛笔伐木雕泥塑耳闻目睹绳锯木断箪食瓢饮车载斗量

③表时间或处所的(加点的字)风餐露宿锦上添花朝令夕改道听途说道不拾遗朝思暮想

④表行为方式(加点的字)面(当面)授机宜 面(当面)折廷争

2、名词活用为动词

古代汉语中,名词前的名词和否定副词“不”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成语(加点的字)也是这种情况:秣(喂)马厉(磨)兵党(偏袒)同伐异蓬(用蓬草做)门荜(用筚条做)户十年树(培植)木百年树(培育)人首(把头朝向)丘之思密云不雨(下雨) 不毛(生长草木)之地不仁(讲仁爱)不义(讲道义)不法(效法)常可不胫(长腿)而走不翼(长翅膀)而飞面(面对)壁思过

3、名词的意动用法:幕(以天为幕)天席(以地为席)地

4、动词(加点的)的使动用法(使---怎么样):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众口铄金息事宁人惊心动魄倾国倾城

5、动词活用为名词:党同(与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或同党)伐异(异己分子)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标新(新奇的)立异

7、形容词(加点的)的使动用法(使---怎么样):洁身自好完璧归赵惊心动魄息事宁人清源正本大快人心

8、形容词(加点的)的意动用法(“以---为---”或“把---当成---):安平乐道幸灾乐祸安居乐业。

七、 倒装

古代汉语中有介宾结构后置、介宾宾语前置、动宾宾语前置等倒装特点,成语中也有这些现象。

嗤之以鼻(介宾结构后置) 绳之以法(介宾结构后置)

夜以继日(介宾宾语前置) 马首是瞻(动宾宾语前置)

古今异义词范文5

关键词:《群经音辨》、通假字、古今字、音变构词、贾昌朝

《群经音辨》(以下简称《音辨》)共收1124个异读字,卷一至卷六收列的词性和词义转变的条目共2549条。这部书部头不大,却编了二十二年,搜集积累材料是花了功夫的,因而该书收集的异读材料比较丰富。

《音辨》的内容是辨别字同音异的异读字。具体包括了通假字、古今字、音变构词等方面的异读材料,而且加以整理,让人一目了然,可从中领悟字义与字音直接相关的道理,颇有助于读书人正音辨义。

一、 通假字

《音辨》中收录了111个通假字,例如:卷一 “ 旁,迫也,蒲浪切。”“旁”本来读“步光切”,为平声,义为“近”。读“蒲浪切”,为去声,义为“迫”。可见这个“旁”是“傍”的通假字。“示,置也,音寘。”“示”本来读“神至切”,义为“天生象示人”,读“音寘”,义为“置”,可见这个“示”是“寘”的通假字。按照这种推理,我们将这111个通假字列示出来:

(一)卷一有通假字37个:

旁通傍、示通寘、瑱通镇、环通还、葘通灾、蒌通柳、茅通昧、苛通呵、藏通臧、苹通萍、莞通蕴、芘通庇、萃通倅、着通宁、盖通盍、艾通乂、茷通旆、蒙通尨、牢通楼、告通鞠、否通鄙、啸通咤、正通征、遗通随、还通旋、御通御、践通善、句通絇、谛通啼、论通伦、说通税、请通情、竟通境、卷通衮、卷通拳、粥通育、孚通浮

(二)卷二有通假字21个:

殽通效、政通征、盲通望、翟通狄、雍通壅、几通冀、幽通黝、敖通傲、肫通豚、肫通纯、塞通赛、喜通嬉、舎通释、内通纳、覃通剡、良通两、桥通槁、荣通营、果通裸、乐通疗、极通殛

(三)卷三有通假字22个:

员通云、贲通奋、贲通愤、质通贽、贸通懋、邪通徐、邪通余、乡通向、早通卑、有通又、移通侈、害通曷、空通孔、瘵通际、瘅通亶、罢通疲、依通扆、假通遐、侠通夹、征通惩、襄通攘

(四)卷四有通假字19个:

辟通避、畏通隈、狸通郁、狸通埋、能通台、貉通禡、驵通组、驾通加、乔通骄、愉通偷、惮通怛、泮通畔、衍通延、注通咮、汏通泰、渎通窦、泽通释

(五)卷五有通假字12个:

承通惩、拊通抚、振通震、儇通揎、拂通弼、女通汝、妃通配、娄通屡、妄通亡、戏通羲、甄通震、缪通穆

二、古今字

如果说通假字是文字在同一历史平面上产生的用字现象的话,古今字则是记录同一个词的字形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变化。古字与今字所记录的是同一个词,但古代所用的字与后代所用的字字形有所不同。

由于古今字的不同分工,因而读音亦不尽相同。在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代要少得多,一个字常常得表示几个不同的含义,这就造成某些字“兼职”过多的现象。后来,人们为了避免一字兼职太多,纔造了新字,分成其他义项。《音辨》中共收录了30个古今字。例如:卷一“蕲,艹也,渠支切。”“蕲”本来读“渠支切”,义为“艹也”。读“巨巾切”,义为“芹也”。注释云:“郭璞以为即古芹字”。可见这个“蕲”是“芹”的古字。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揭示出《音辨》中所辨析的30个古今字,一一列示如下,短横前为古字,短横后为今字。

(一)卷一有8个:蕲—芹、董—种、莫—暮、衙—牙、说—悦、识—志、竟—境、取—娶

(二)卷二有9个:段—锻、瞿—惧、豸—鸠、解—懈、奇—畸、合—洽、韦—回、柄—秉、郭—椁

(三)卷三有10个:潴—都、早—皁、奥—燠、卬—仰、顷—倾、从—纵、北—佩、褏—袖、耆—嗜、县—悬、

(四)卷四有2个:峻—俊、庐—卢

(五)卷五有1个:孙—逊

三、音变构词字

《群经音辨》是一部正音工具书,同时也是说明词性转变和词义转变的语法著作。以卷一为例,卷一“辨字同音异”共收列44个部首,184个字,445个条目。其中四声和清浊变化引起词类改变的有137项;未改变词类,仅引起词义变化的有122项。可见四声和清浊变化引起词性的改变与词性不变而词义变化的总数大致相当。这个数字还说明,所谓“四声别义”,这个“义”不应当只是词义的变化,还应该包括词性的变化。

《音辨》卷六提供了大量通过声调变化引起词义和词性改变的异读字,对我们研究“四声别义”现象有很大的帮助。除了声调变化引起的词性、词义改变,还包括许多其它音变构词的异读字。音变构词,是通过音节中音素的变化造成意义有联系的新词。其中,只涉及声母变化的,可以叫变声构词;只涉及韵母变化的,可以叫变韵构词;只涉及声调变化的,可以叫变调构词。

古代汉语中用同一个字表示的词,有时由于意义和词性的变化而使读音有所不同,是两个不同的词,如同是“王”字,在《左传?齐桓公伐楚》“王祭不共,无以缩酒”中,用作名词,读平声;而在《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德何如,则可王矣”中,用作动词,则要读去声,一般为名词作动词。这在古书里叫做“破读”。所谓破读,就是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用王引之的话来说,就是“破其假借字而读以本字。”(1)《音辨》给研究古代异读现象提供了丰富材料,可以利用这些材料证明上古汉语存在着四声别义现象。

纵观全书,《音辨》的四声和清浊变化有以下两类:一类是平声、上声、清声母转为去声、入声、浊声母;还有一类是去声、入声和浊声母转为平声、上声和清声。此外,还有两类,也能引起词性或词义的变化:第三类是平声、上声和清声母之间转变;第四类是去声、入声和浊声母之间转变。例如:

宿,思六切、思宥切 祝,之六切、之又切

借,子亦切、子夜切 乞,去訖切、去既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去声成了变调的核心。去声的岀现,就是这种屈折作用的一种反映,并以此区别意义,从而增强了单音多义词意义表达的清晰度,利于言语交际。(作者单位:四川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清?王引之 《经义述闻》[Z],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古今异义词范文6

关键词:古今字 古字 今字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与词的对应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古今字中古字、今字的关系正体现了这一变化。通过对古今字中古字与今字关系探究,有助于我们提高阅读古书籍的能力。

一.古今字的概念解说

“古今字”这个术语是由东汉经学家郑玄提出来的。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古今人用字不同,谓之古今字”“凡言古今字者,主谓同音而古用彼,今用此。”且他在“谊”字条处这样阐述“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可见,段氏看到了古今字用字的不同。清代另一位文字学家王筠在其《说文释例》中指出:“字有不需偏旁而义已足者,则其偏旁为后人递加也。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为分别文。 现代学者王力先生在其主编的《古代汉语》里指出,古汉字兼职过多,为减轻负担,另造新字分担古今字中的某个职务。直到洪成玉先生,对“古今字”概念的解读才渐渐走上标准化、科学化之路。他指出“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中所产生的古今异字的现象。”这种古今异字现象的产生,与汉字和汉语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

二.古今字的成因简说

“古今字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字记录词的任务的变化。”后人为了区别,在古字的基础上另造一个或者几个字来分担该汉字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表义功能。这样,古字与新造的今字在某种意义上就形成了古今字。古今字的形成方式大概有以下两种:

(一)由词义引申而形成的古今字

1.“古字”表本义,“今字”表引申义。

如“景”与“影”。“景”本义是日光。《说文解字》:“景,日光也。”日光照在物体上会有影子,故而引申为“影子”。如《过秦论》中“赢粮而景从。”“景从”的意思就是像影子一样跟从。后来表示这一引申义的“景”字写成“影”。又如“昏”与“婚”,“昏”的本义是黄昏。因为古人的婚礼大都在黄昏举行,因此,“昏”引申有婚姻、结婚的意义。

2.“古字”表引申义,“今字”则表本义。

如“丁”与“钉”。“丁”字是个象形字,在甲骨文和金文里都是象钉子形,如《晋书・陶侃传》:“又以侃所贮竹头做丁装船。”由于钉子是坚硬的,因此引申有“健壮”、“壮丁”等意义。又如“原”与“源”。“原”字的本义是水源。《说文解字》:“原,水泉本也。”篆文“原”字由厂和泉两字组成。“厂”字表示出崖;“泉”字是一个表示水从石崖下流出来的象形字,隶变后写作“泉”。

(二)由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1.“古字”表假借义,“今字”表本义。

如“然”与“燃”。“然”字的本义是燃烧。《说文解字》:“然,烧也。”《孟子・公孙丑》:“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后来与它同音的指示代词也用“然”字来记录,人们为区别其本义就在“然”字的基础上专门为记录燃烧义而另造一个“燃”字,而“然”字专表假借义。

2.“古字”表本义,“今字”表假借义。

如“辟”与“避”。“辟”的本义是法,法度。《说文解字》:“辟,法也。”“后来为了记录表示避开意义的词就假借与之音同的“辟”字。《汉书・武五子传》:“时上疾,辟暑甘泉宫。”在避开的意义上,“辟”字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即语言中还没有创造一个字来专门记录表示避开的意义,于是人们就假借和它音同的表示法度意义的“辟”字来记录它。

三.“古字”、“今字”关系

(一)古字与今字的形体关系

1.今字在古字基础上增加形符。

如“竟”与“境”。《说文解字》:“乐曲尽为竟”,段玉裁注“曲之所止也。引申之,凡事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曰竟。”后来随着“竟”字意义的增多,人们为了更加清楚地表达词义,在“竟”字基础上加形符“土”,另造表示边境的“境”字,与古字“竟”相区别。在古今字形体基础上添加形符,是古今字的主要特点,很多古今字都是按这个方法形成的,如解懈、孰熟、要腰等等。

2.今字在古字基础上更换形符。

如“说”与“悦”。《说文解字》:“说,说释也。”说有解释、说明、劝说及喜悦之义。《说文解字》没有收“悦”字,先秦也用“说”字表示喜悦义,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后来在说的基础上改“言”符为“心”符,另造一个“悦”字来分担“说”的喜悦义,与说字相区别。改换形符的古今字还有“没殁”、“敛殓”、“赴讣”、“谕喻”等等。

3.今字在古字基础上改变声符。

如“胜”与“腥”。“胜”的本义是指动物生肉的腥味。《说文解字》:“胜,犬膏臭也。从肉生声。一曰不孰也。”“星见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从肉从星,星亦声。”段玉裁注:“许则谓腥俗字,正作胜。腥专味豕不可食者。”可见,改古字“胜”的声符“生”为“星”则造出今字“腥”。这种更换声符的情况比较少。

字的语音关系

1.古字、今字语音相同。

如古字“匡”与今字“筐”同是溪母阳部;古字“反”与今字“返”同是帮母元部;古字“昏”与今字“婚”同是晓母文部;古字“采”字与今字“彩”同是清母之部;等等。

2.古字、今字读音相近。

如古字“缺”属溪母月部而今字“决”属见母月部,但“缺”“决”韵部相同,溪、见都是牙音;古字“其”属群母之部而今字“箕”属见母之部,但“其”“箕”韵部相同,群、见都是牙音;古字“大”属定母之部而今字“太”属透母月部,但“大”“太”韵部相同,定透都是舌音;等等。

(三)古字与今字的词义关系

1.今字表古字本义。

上古字少,一词多义,为明确古字词义,后人造今字表示古字的本义,古字本义被今字取代。如“孰”与“熟”。“孰”的本义是食物生熟的“熟”。后借用为疑问代词表示谁。如《说文解字》:“孰,食饪也。”段玉裁注:“饪,大孰也。”“孰与谁双声,故一曰谁也。后人乃分别熟为生熟,孰为孰矣。”可见“熟”是为区别“孰”字而新造的字。

2.今字表古字引申义。

在长期使用词的过程中,由本义可能派生出引申义,而引申义也可能再派生出另一个引申义。为明确古字词义,造今字表示其引申义。如“取”与“娶”。“取”本义是俘获敌人或获取猎物,取其左耳。《说文解字》:“取,捕取也。”

3.今字表古字假借义。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即本来没有正字借用与之声音相同或相近的一个字,并按其声音表达一定意义,于是被借用的字就产生了假借义。为明确古今字词义,造今字表示其假借义。如“采”与“彩”。“采”字本义是采摘。《诗经・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后来“采”常被假借来表示色彩。后人为明确“采”的词义,就另造一个“彩”字表示其假借义。

四.结语

理解古今字对于阅读古书的重要性。了解古今字中古字与今字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学习古代汉语,更能提高我们阅读文献典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60.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94,94,94.

[3]王筠.说文释例[M].北京:中国书店,1983:327.

[4]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169.

[5]胡安顺,郭芹纳.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322.

[6]洪成玉.古今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1-4.

[7]易国杰,姜宝琦.古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

古今异义词范文7

虚词用法

(1)不能称前时之闻——助词,的。

(2)不受之人——兼词,之于。

(3)卒之为众人——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忽啼求之——代词,代书具

(5)借旁近与之——代词,代仲永

(6)余闻之久也——代词,代这件事

(1)环谒于邑人——介词,到。

(2)于舅家见之——介词,在。

(3)贤于材人远矣——介词,比。

(4)受于人者不至——介词,从,引出动作的对象。

(1)还自扬州——从。

(2)并自为其名——自己。

(1)泯然众人矣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2)父利其然也 —— 代词,这样

通假字

(1)扳——通“攀”,牵,引。

(2)材——通“才”,才能。

古今异义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是:古义:“自是”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

(2)或以钱币乞之(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人;今义:或许,或者。)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4)稍稍宾客其父(稍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5)泯然众人矣(众人: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6)从先人还家(先人:古义:王安石死去的父亲;今义:自己的前辈。)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意动词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惊奇、诧异”的 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2)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认为……有利可图”的意思

“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

(3)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4)动词用作状语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

一词多义

(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1) 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作为)

(2)卒之为众人(动词,成为)

(1)贤于材人远矣:(胜过) (名词作动词)

(2)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有才能)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省略句

省略宾语 “不使学”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不使之学”;“令作诗”中也省略宾语“其”,可补充为“令其作诗”。

省略主语 “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我”,可补充为“我还自扬州”。

省略介词 “受之天”中“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为“受之于天”;“借旁近与之”中“借”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

古今异义词范文8

关键词:字形 字音 字义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工具,要全面研究汉语,汉字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汉字在字形、字音、字义方面都有其鲜明的特点。汉字完整的信息是由形音义复合传递的,三者缺一不可。例如雨,读音是yǔ,意思为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只有将这些全部理解了,我们才能说理解了“雨”这个汉字全部的静态信息。

汉字在定名之初是有相当任意性的,既定之后,就不能随意更改,如shui这个语音就跟“水”这个事物建立了固定联系,是约定俗成,它就只有这一个音的写法。如果形、音、义之间是这么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一个意就定一个音、造一个字,结果是汉字数目无限,而汉语语音体系又不允许这样,于是,一个音只写一个形体,一个音形结合体表示许多许多的意思,从而形成了汉字今天复杂多样的形、音、义交叉的局面: 异体字(同音同义异形)、异读字(同形同义异音)、多义字(同音同形异义)、同音字(同音异形异义)、同形字(同形异音异义)等。以下将进一步讨论这五种复杂的关系。

异体字:是文字符号构形不同,结构方式不同,在字形演变中出现的一字多形现象。这些形体不同的字,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

异读字或多音字都是属于读音有差别的字,但在形体和意义方面完全相同。

多义字:指一个字同时具有互相联系的几个不同意义.但这几个意义必须互有联系,即为多义字。如:就近、就学的“就”,纠缠、纠正的“纠”它们分别是几个意思寄于一个音形结合体,即为多义字。

古今字:古今字是由于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古代某字常用以表示某一意义,后来表示这一意义的形体有了变化,写成了另外的字,但这两个字现在都在继续使用,只是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如:“莫(暮)”的本意是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日暮、傍晚,后来“莫”字被假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为了在书面语中不至于混淆,就又在“莫”字上再加形符“日”成“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莫”和“暮”就成了一对古今字。

繁简字:记录同一个词的几个字中,笔画多的叫繁体字,繁体字简化后笔画少的叫简体字。广义的讲,繁简字也属于异体字的问题,它们都是一个音义结合体用不止一个形体来表示。如:“国”过去写作“”,“鸡”过去写作“”。

同音字:是声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字。如“扣、叩、寇”三个常用的字,“叩”有三个义项,“寇”有二个义项,“扣”有六个义项,三个字共有十一个意思表现为三个形体,一个读音,不论对每个义项讲,还是对三个字讲这只能说是同音字的关系。这与同形字相反,它是全靠字音来区别字义的。

同形字:同形字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广义的同形字指的是用相同的文字记录不同词的现象。其中也包括因词义引申或假借而造成的一字记录数词的现象。狭义的同形字则只包括那些没有引申或假借关系记录不同的词,而偶然造成的形体恰巧相同的字。如:《中华大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里,有的字读音、写法都没有变化,却列为不同的字头,如“决”有两个字头,“角”有五个字头等这些与其说是多义字,不如说是同形字。

根据以上的分析,仅仅就“形-音-义”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简单的归纳为:

1.音同、义同,形异----异体字、繁简字

2.音同、形同,义异:分为古今字和多义字两类

3.形同、音同(或异)、义异――同形字

4.形同、音异、义同(或异)――异读字、多义字

5.音同、形异、义异――同音字

古今异义词范文9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68-01

在初中语文(2007年苏教版)教材中,用“通”、“同”是等来解释文言文中的用字现象,涉及假借字、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通用字等文字学概念。但每一个术语没有定指,比如“通”有时候指假借,有时候指通假:这无疑给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增添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将这些术语所涉及的字既比较准确又能照顾到初中生的特点讲解出来,做到“深入而浅出”,这是本文讨论的焦点。

要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文字现象进而通释相关全句句义,首先在教师的心目中对以上提到的文字学概念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假借字指语言中已经出现了一个词,但没有文字来记录,于是借用一个和这个词读音相近的字来记录这个词,被借用的字称为假借字。通假字指古人临时写的同音别字。古今字一般指出现有先后、在形体上有相承关系、意义上有内在联系的一组字,先出现的为古字,后出现的为今字。异体字指形体结构不同而意义和读音都相同的字。通用字指在同一个时代里,读音相近、意义相通、而且在当时可以通用的一组字。

其次,要认真分析“通”“同”等术语指的是哪一种文字现象。因为“通”“同”等注释术语并不定指某种文字现象,所以有必要运用文字学的知识,查找文献用例,重新分清这些文字的性质,进而对文义予以确解。本文初步探索了这些用例中的文字现象,也尝试作了一番解释,当然每位老师可以据此再进行考察,以便心中有矩。

下面主要结合初中语文(2007年苏教版)三年级教材,分别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深入分析和讲课的角度——浅显讲解两个方面,说说如何讲解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中与“通”“同”等有关的用字现象。

一、通假字例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 分析:“拂”本义指拍打而过;“弼”本来有辅正的意思,二字没有意义联系。辅正一义有“弼”字表示,“弼”“拂”同为质部蓝纽字,音同。可见这里“同”指通假。讲解:拂,通假字.本字是“弼”,辅正的意思。另如“具”和“俱”(《岳阳楼记》)、“与”和“欤”(《孟子二章》)、“被”和“披”(《陈涉世家》)都是本字和通假字关系。

二、假借字例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通“才”,仅仅。(苏教版8年级下册诵读欣赏《山市》)分析:“仅仅”一义在古代可以用缦、裁、财、才等字表示,而且这些例子一般均在汉代以来的文献中出现,说明在先秦时代没有文字记录读音与“裁”或“才”相近、意思和仅仅相同的词,后来以音近为原则,借用“裁”“才”等字来表示该意义,这里“通”实指假借。讲解:裁,假借字,借来表示仅仅的意思,后来借用“才”字表示。假借字指语言中已经出现了一个词,但没有文字来记录,于是借用一个和这个词读音相近的字来记录这个词,被借用的字称为假借字,如“仅仅”一义本来没有字记录,借用一个读音相同的字“裁”来记录。

三、古今字例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增加。曾,同“增”。(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 分析:“曾”的本义指口气上出,穿过透气天窗而散越,所以有增加的意思;“增”本义指增加,二字有内在意义联系。先秦多用“曾”字表示增加的意思,后来则用“增”表示。这里“同”实指古今字关系。讲解:曾,增加的意思,后来用“增”字来表示,“曾”和“增”是古今字关系。另如“属”和“嘱”(《岳阳楼记》)也是古今字关系。

四、异体字例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 分析:“徧”本义指到处,普遍;《广韵》认为“遍”字是“口”的俗字,所以这里的“同”是异体字关系。讲解:徧,遍及、普遍的意思。后来用俗字“遍”表示,二字是异体字关系。

五、通用字例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 分析:“畔”的本义指田界,田界是判分田地的;“叛”本义指闹分裂,二字意义有联系,都是“判”的派生词。二字都从“半”得声,音形皆近。表示“闹分裂”的意思先秦多用“畔”表示,也有用“叛”的例子,所以通用。这里“通”实指同源通用字关系。讲解:畔,和“叛”都有闹分裂、背离的意思,二字属于通用字关系。通用字指读音相近、意义相通、而且在当时可以通用的一组字,如“强(疆)”和“僵”形体、读音相近,在僵硬这一意思上古代可以通用,所以是通用字。另如“辟”和“避” (《鱼我所欲也》)、“辨”和“辩”( 《鱼我所欲也》)都是通用字关系。

【参考文献】

[l]许 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2]余遁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3]刘兴均,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三字”问题.中国训诂学研究

会2004年会提交论文。

[4]汉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1—8卷,四川辞

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1990年。

[5]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九年级课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摘 要】在初中语文(2007年苏教版)教材中,用“通”、“同”等来解释文言文中的用字现象,涉及假借字、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通用字等文字学概念。要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文字现象进而通释相关全句句义,首先在教师的心目中对以上提到的文字学概念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其次,要认真分析“通”“同”等术语指的是哪一种文字现象。第三,要将这些术语所涉及的文字现象及词语意思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讲解出来。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同”;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068-01

在初中语文(2007年苏教版)教材中,用“通”、“同”是等来解释文言文中的用字现象,涉及假借字、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通用字等文字学概念。但每一个术语没有定指,比如“通”有时候指假借,有时候指通假:这无疑给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增添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将这些术语所涉及的字既比较准确又能照顾到初中生的特点讲解出来,做到“深入而浅出”,这是本文讨论的焦点。

要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文字现象进而通释相关全句句义,首先在教师的心目中对以上提到的文字学概念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假借字指语言中已经出现了一个词,但没有文字来记录,于是借用一个和这个词读音相近的字来记录这个词,被借用的字称为假借字。通假字指古人临时写的同音别字。古今字一般指出现有先后、在形体上有相承关系、意义上有内在联系的一组字,先出现的为古字,后出现的为今字。异体字指形体结构不同而意义和读音都相同的字。通用字指在同一个时代里,读音相近、意义相通、而且在当时可以通用的一组字。

其次,要认真分析“通”“同”等术语指的是哪一种文字现象。因为“通”“同”等注释术语并不定指某种文字现象,所以有必要运用文字学的知识,查找文献用例,重新分清这些文字的性质,进而对文义予以确解。本文初步探索了这些用例中的文字现象,也尝试作了一番解释,当然每位老师可以据此再进行考察,以便心中有矩。

下面主要结合初中语文(2007年苏教版)三年级教材,分别从教师备课的角度——深入分析和讲课的角度——浅显讲解两个方面,说说如何讲解初中语文文言文注释中与“通”“同”等有关的用字现象。

一、通假字例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 分析:“拂”本义指拍打而过;“弼”本来有辅正的意思,二字没有意义联系。辅正一义有“弼”字表示,“弼”“拂”同为质部蓝纽字,音同。可见这里“同”指通假。讲解:拂,通假字.本字是“弼”,辅正的意思。另如“具”和“俱”(《岳阳楼记》)、“与”和“欤”(《孟子二章》)、“被”和“披”(《陈涉世家》)都是本字和通假字关系。

二、假借字例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通“才”,仅仅。(苏教版8年级下册诵读欣赏《山市》)分析:“仅仅”一义在古代可以用缦、裁、财、才等字表示,而且这些例子一般均在汉代以来的文献中出现,说明在先秦时代没有文字记录读音与“裁”或“才”相近、意思和仅仅相同的词,后来以音近为原则,借用“裁”“才”等字来表示该意义,这里“通”实指假借。讲解:裁,假借字,借来表示仅仅的意思,后来借用“才”字表示。假借字指语言中已经出现了一个词,但没有文字来记录,于是借用一个和这个词读音相近的字来记录这个词,被借用的字称为假借字,如“仅仅”一义本来没有字记录,借用一个读音相同的字“裁”来记录。

三、古今字例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增加。曾,同“增”。(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 分析:“曾”的本义指口气上出,穿过透气天窗而散越,所以有增加的意思;“增”本义指增加,二字有内在意义联系。先秦多用“曾”字表示增加的意思,后来则用“增”表示。这里“同”实指古今字关系。讲解:曾,增加的意思,后来用“增”字来表示,“曾”和“增”是古今字关系。另如“属”和“嘱”(《岳阳楼记》)也是古今字关系。

四、异体字例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 分析:“徧”本义指到处,普遍;《广韵》认为“遍”字是“口”的俗字,所以这里的“同”是异体字关系。讲解:徧,遍及、普遍的意思。后来用俗字“遍”表示,二字是异体字关系。

五、通用字例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 分析:“畔”的本义指田界,田界是判分田地的;“叛”本义指闹分裂,二字意义有联系,都是“判”的派生词。二字都从“半”得声,音形皆近。表示“闹分裂”的意思先秦多用“畔”表示,也有用“叛”的例子,所以通用。这里“通”实指同源通用字关系。讲解:畔,和“叛”都有闹分裂、背离的意思,二字属于通用字关系。通用字指读音相近、意义相通、而且在当时可以通用的一组字,如“强(疆)”和“僵”形体、读音相近,在僵硬这一意思上古代可以通用,所以是通用字。另如“辟”和“避” (《鱼我所欲也》)、“辨”和“辩”( 《鱼我所欲也》)都是通用字关系。

【参考文献】

[l]许 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2]余遁永,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3]刘兴均,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三字”问题.中国训诂学研究

会2004年会提交论文。

[4]汉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1—8卷,四川辞

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1990年。

古今异义词范文10

文言文是高考的传统热点。文言文实词中,一词多义主要是以判断正误的形式出现,基本上为必考题型;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有时以专项选择题出现,有时在翻译或篇章信息筛选和理解中出现。

【高考典题】(2012年高考大纲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纠错分析】将“失职”与“过错、缺点”混淆,根据语境,调查官吏的“过错、缺点”更准确。解本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阙:过错、缺点。答案为D。

【易错破解】平时多积累、识记文言文中的常用实词,尤其是多义实词。可根据个人特点适当采取或借鉴以下方法:

1.归类法。实词包含一词多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等几个大类别。比如古今异义,概括起来大致有6种情况:(1)词义扩大(如河、中国),(2)词义缩小(如妻子、劝),(3)词义转移(如涕、走),(4)情感色彩变化(如卑鄙),(5)程度变化(如怨、恨),(6)单音节变双音节词(如日、舟)。

2.“化零为整”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考生自己造一个例句,糅合多个义项,让知识点变得更亲切,也让记忆变得更容易。比如“拜”的三个义项是: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授予官职;②于是辞相印不拜:就职、就任;③拜送书于庭:朝拜。经过简单处理可以变成一句话:以孔明功大,帝拜其为右丞相。翌日,孔明拜送书于庭,以申辞相印不拜之理。这个“三合一”不但让学生熟悉了“拜”的3个义项,更能在仿写中进一步加深了理解,效果显著。

3.“借用英语语法”法。在整理词类活用的过程中,适当地借用外语语法,可以理解更透彻。比如“祭祀必祝之”(《触龙言说赵太后》),很多学生对“祝”的为动用法不理解,认为是多此一举,直接翻译成“祝福她”不就行了?其实不然,“祝”的本义是在“祝祷、祈祷”,而非“祝福”,这首先是古今异义的问题;其次“祝祷她”“祈祷她”明显不通,因为这两个词用英语语法说就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直接跟宾语,所以就要通过活用来解释了。

古今异义词范文11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文雅的口语为基础的书面形式,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平常的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11.文言实词

一、古今异义

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平时要注意积累古今异义的词语;做题时要细心体察,不要望文生义,以今代古。

二、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往往具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义项,这种现象叫一词多义。对常用的多义词,要弄清其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掌握词义。如,“朝”本义是早晨,由于古代臣子在早晨拜见帝王,便引申为“朝见、朝拜”;由“朝见”又引申为朝见的处所“朝廷”;又引申为朝代。考生要善于根据相关词句(具体语境)准确理解词义。

三、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就是词类活用。要掌握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四、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教材中的偏义复词的数量不多,因此要进行归纳总结。平时训练要注意积累,考场作答要体察语境,认真比较。

2.文言虚词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白话文用动词“是”联系判断句中两部分,而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文言文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

1.用助词“者”和“也”配合表示判断。

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夫战,勇气也。粟者,民之所种。

2.在主谓间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例如: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⑤环滁皆山也。⑥臣本布衣。“乃”“则”“即”有“就是”之意。

3.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示判断。

例如:①此为何若人?②问今是何世?

4.“者”也”都不用,完全凭句意去判断。

例如刘备,天下袅雄。

5.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如:视之,非字而画。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2被动句

在动词作谓语的句子里,主语不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施动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文言被动句有以下几种:

1.在动词谓语后边也用介词“于”,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例如: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或配合“所”字一起使用,例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在动词前边用“见”作为被动标志,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又可以再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在动词前边用“受”,同时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在动词前边用介词“被”作为标志,例如: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或者配合介词“于”引出行为主动者,例如: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3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句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在疑问句里,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一般提到动词或介词前。

例如;①沛公安在?②富者曰:“子何持而往?”③微斯人,吾谁与归?④何以效之?

2.在否定句里,作宾语的代词,也都提到动词的前边,例如:①时人莫之许也。

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③彼不我恩也。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的帮助,把宾语从词的后面提到动词的前面。

这“之”“是”便成了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其他义。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唯利是图。

4.介词宾语的前置。

例如;①国胡以相恤?②一言以蔽之。

(二)定语后置句

1.“……者……”为标志。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2.“……之……”为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三)状语后置句

1.“于”为标志的介宾短语。

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2.“以”为标志的介宾短语。

例: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古今异义词范文12

词异读的成因。其中通用假借、古今字、外来语及古书注解相沿而致是主要原因,而“破读”所致也是重要

原因。本文还对古汉语异读字的异读音,进行了分类,并举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古汉语异读字分类

***

古汉语中的某些字词要异读,原因是很多的。其中,由于通用假借、古今字、外来语以及古书注解相沿

所致则是一个重要原因。其现象有如下几种:

1.通假字的本义和假借义读音不用。在古汉语的书面语言里,常有这样的情形:本来有的字不用,却用

另一个字来代替,造成读者的不同。如“信”字,其本义是表示“诚实”、“信任”、“的确”、“任意”

、“使者”等意思,读xìn。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不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但有时却假借为“伸展”、“伸张”的意思,即与“伸”同义,读为shēn。

例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马中锡《中山狼传》)

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隳(《孙子·九地

》)

又如“归”字,其本义是表示“返回”、“归还”、“女子出嫁”、“归附”等意思,读guī。

例执讯获chǒu@①,薄言还归。(《诗经·小雅·出车》)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归有光《项脊轩志》)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但又假借为“馈”,即赠送的意思,读kuì。

例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2.古今字由于其分工不同,读音亦不尽相同。在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世要少得

多,一个字往往要表示几个不同的含义,这就造成某些字“兼职”过多的现象。譬如“说”字,就兼任“解

说”、“讲”、“言论”、“劝说”、“喜悦”等义项。当其表达“解说”、“讲”、“言论”等意思时,

读shuō。

例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墨子·公输》)当其表达“劝说”的意思时,读shuì

例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史记·魏公子列传》)

而当其表达“喜悦”的意思时,通“悦”,读作yué。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为了避免一字兼职太多,后来才造了“悦”字,分担了“喜悦”的义项。

再如“责”字,本为“债”字,读zhài。

例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左传·昭公二十年》)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当其在兼任“索取”、“要求”、“谴责”、“处罚”等义项时,则读zè。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聊斋志异·促织》)

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后来,由于有了“债”字,就将该条义项区分出来。

又如“贾”字,兼有“买卖”、“商人”、“价钱”、贾姓等义项。表示“买卖”、“商人”等意思时

,读gǔ。

例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左传·宣公十二年》)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表示“价钱”之义,读jià。

例有美玉于斯,韫@②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表示姓氏,读jiǎ。

后来由于有了“价(jià@③)字,才分担了“价钱”这一义项。

3.许多人名、地名、物名保留了古代的读音,与今音异读。如“食”、“其”等,在用于人名时,“食

”读yì,“其”读jī。

例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史记·淮阴侯列传》)

“射”在用于古代钟名时,读yì。

例噌@④者,周景王之无射也,kuǎn@⑤坎镗@⑥者,魏庄子之歌钟也。(苏轼《石钟山记》)

在用作草名时,读yè。

例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荀子·劝学》)

“房”在作古宫名时,读páng。

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

4.有些来自外族语言的国名、人名、姓氏名等,读音也较为特殊。如“大宛”是古西域的国名,“宛”

则读作yuān。

例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汉书·张骞传》)

“可汗”,是对古鲜卑、突厥、回纥等少数民族的君长的称呼,读kèhán。

例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氏”,汉代西域有大月氏、小月氏。“氏”读zhī。

例(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史记·大宛列传》)

又如汉代对匈奴王后称“阏氏”,“氏”读zhī。

例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古汉语某些字词异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破读”所致。所谓“破读”(亦称“读破”),就是

用改变一个字词的读音来表示不同的意义或者不同的词性。这实际上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语言中的某一

个字词,当其产生了新的意义或新的语法作用时,为了在读音上有所区别,并使之表达得更加明确,就把这

个字词读为另一种读音,以表示差异。这种现象,概括起来有如下两类:

1.有的字词的不同含义,是用不同的读音来加以区分的。如“殷”字,在表示“众多”、“富裕”、“

深厚”等意思时,读yīn。

例刘璋@⑩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陈寿《隆中对》)

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宗臣《报刘一丈书》)

当其表示“震动”的意思时,读作yìn。

例熊咆龙吟殷岩泉,lì@⑦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当表示“赤黑色”时,则读Yān。

例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左传·成公二年》)

再如“恶”字,在表示“罪过”、“凶恶”、“坏人”等意思时,读è。

例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文天祥《〈指南录〉

后序》)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贾谊

《论积贮疏》)

噫!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苞《狱中杂记》)

当表示“讨厌”、“憎恨”等意思时,读wù。

例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黄宗羲《原君》)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孟子·告子上》)

而当表示“怎”、“如何”等意思时,则读wù。

例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2.有的字词的不同词性,也是靠不同的读音来予以区分的。这里有几种情况:其一是名词改换为动词时

所造成的不同读音。譬如:

“王”字在充当名词时,表示“帝王”、“诸侯王”的意思,就读wáng。

例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吕氏春秋·察今》)

而当其充当动词、表示“成就王业”、“旺盛”等意思时,则读wàng。

例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孟子·公孙丑上》)

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庄子·养生主》)

又如“度”字,在作名词、并表示“计量长短的标准”、“限度”、“法制”、“气度”、“度过”等

意思时,读dù。

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贾谊《论积贮疏》)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

在作动词、并表示“计量”、“揣测考虑”等意思时,读duó。

例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贾谊《过秦论》)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

其二是形容词改作动词、名词时造成的不同读音。如:

“好”字,在充当形容词、并表示“美好”、“友好”等意思时,读hǎo。

例不如叔也,洵美且好。(《诗经·郑风·叔于田》)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在充作动词,表示“喜好”的意思时,读hào。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上》)

再如“臭”字,在充当形容词,表示与“香”相对的意思时,读chòu。

例一薰@⑧,十年尚犹有臭。(《左传·僖公四年》)

在作名词,表示“气味”时,读xiù。

例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礼记·大学》)

其三是主动词改作被动词时造成的不同读音。如“见”字,在作主动词、且表示“看见”、“召见”等

意思时,读jiàn。

例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在表示被动、作“引见”义,或作“显现”时,读xiàn。

例初,齐豹见宗鲁于公孟,为骖乘马。(《左传·昭公二十年》)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无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关于古汉语异读字的异读音,大抵来讲,有四种不同类型。

一类是韵母相同,声母不相同。如“乘”字,在表示“驾”、“坐”、“趁”的意思时,读chéng。

例二子乘舟,汛汛其景。(《诗经·邶风·二子乘舟》)

而在代表“车辆”和作“四”的代称时,读shèng。

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再如“亏”字,在表示“减少”、“毁坏”的意思时,读kuī。

例不亏不崩,不震不腾。(《诗经·鲁颂·bì@⑨宫》)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而当表示“差异”的意思时,同“诡”,读guǐ。

例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吕氏春秋·察今》)

第二类是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如“读”字,在表示“诵读”的意思时,读dú。

例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

而表示“句读”(即不足一句,读时须稍有停顿之处)的意思时,则读dòu。

例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又如“泛”,在表示“漂浮”、“广泛”的意思时,读fàn。

例余感焉,以杜君之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方苞《狱中杂记》)

而在表示“覆、翻”的意思时,读fěng。

例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贾谊《论积贮疏》)

第三类是声调不同。如“创”字,当表示“始造”、“首创”的意思时,读作chuàng。

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在表示“创伤”的意思时,读chuāng。

例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第四类是声、韵母均不同。如“罢”字,在表示“停止”、“罢免”等意思时,读bà。

例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论语·子罕》)。

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方苞《狱中杂记》)

当表示“困疲”的意思,通“疲”,读作pí。

例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左传·昭公三年》)

又如“女”字,在表示女性的意思时,读nǚ。

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乐府诗集·木兰诗》)

在表示“以女嫁人”的意思时,读nü。

例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孟子·万章下》)

而在作人称代词时,则通“汝”,读作rǔ。

例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伐檀》)

一些常见的异读字,因其流传的历史久远,而且有的已进入现代汉语的书面或口头语之中,有了较广泛

的群众基础;同时许多工具书和古书的注本中,也都注明了它的读音,因此应按传统的习惯去读。而那些较

为少见的、也未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的异读字,或者人民群众已改读为一般读音的字词,就应按照现在的习惯

去读。我们今天不必耗费精力去研讨它的旧读音,以免给学习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山东费县的“费”,

旧读为bì,现已改读为fèi;“叶公好龙”的叶,旧读为shè,今一般读为yè。再如“暴露”的暴,传统

的读音本应是pù,但现已约定俗成,读作bào,就不必固执旧读了。

(作者单位:兰州铁道学院社科部责任编辑:孟恩)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酉加鬼,为左右结构。

@②原字为匚加卖,为半包围结构。

@③原字为价的繁体字。

@④原字为口加肱的右半部,为左右结构。

@⑤原字为穴下加款,为上下结构。

@⑥原字为革加搭的右半部,为左右结构。

@⑦原字为忄加栗,为左右结构。

@⑧原字为艹加犭加酉,为上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