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3-05-29 17:59:49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范文1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 教学效率 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育实践中,“死记硬背”、“应试教育”、“高耗低效”和“压抑学生创新潜能”等问题往往得不到有效解决,这也使得数学成为高中学习负担最重的一门课程。如何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是每位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清晰明了的讲授策略

课堂讲授是教师运用言语和非言语向学生传播知识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也是中学教师经常表现出的一种教学行为。对教师来说,清晰明了的讲授是其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清晰明了讲授的策略包括:

1.减少讲授中的模糊和混乱

与清晰明了相对的是教师讲授时的模糊和混乱,模糊和混乱的教学妨碍了学生的学习,对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在讲“分式的约分”时,教师常说:“约去上面和下面的公因式。”正确的叙述应是:“约去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又如在证“几何题”时,有时为了说话方便,常以简略的形式代替完整的语句,结果是遗漏了命题的前提条件。又如说“等边对等角,大边对大角”,忽略了“在同一三角形中”的前提条件,以致学生证题时产生错误。因此,教师要减少甚至避免用模糊和混乱的语言教学,努力做到教学的清晰明了性。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2.保证语言的启发性

它要求词汇丰富、生动形象、节奏恰当、富于情感。中学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有差异,教师的讲解和叙述要能激发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必须具备丰富和生动形象的语汇。平淡、呆板的语言容易使学生疲劳,富于情感的讲述却有利于突出重点,使学生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3.运用有助于清晰明了的多种方法

教师通过使用范例、说明、提示、示范等解释教学内容和形象化、具体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清晰明了;通过声调变化、停顿,以及精心设计板书等强调重点;通过提问、获取学生的反馈,以及全面解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

二、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

精心设计提问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如在讲高三复习课《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在上课前精心设计6个问题: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怎么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怎么判断?圆上一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如何计算?如何求过圆内一点最大(小)的弦长?圆的弦长、半径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三者关系怎样?当圆与圆相交时公共弦方程如何求?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究该情境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积极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建愉悦的课堂环境策略

课堂环境不仅影响教学的进行,而且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为了进行高效教学,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创建课堂环境的策略。创建课堂环境就是创建适宜的、促进教学的课堂环境。

1.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显示自己的能力

课堂教学若能通过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环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完成所要求的学习任务和取得成功,那么学生就会产生胜任感、自我实现感和成就感,并体验到成功的自豪和喜悦,这样的课堂就会常常被学生认为是令他们愉悦的课堂,并且能专注于学习任务和取得成功,也更不可能出现分心行为和问题行为。

2.让学生因得到积极强化而愉悦

欣赏和鼓励是积极强化的重要方式,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表示欣赏和鼓励,会使学生感觉满足和自豪。在欣赏和鼓励学生时,教师必须准确地描述所欣赏和鼓励的行为。也就是说,欣赏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时,一般要告知学生教师鼓励和欣赏学生的什么行为、教师对行为有什么看法、行为有哪些积极效应。只有这样,欣赏和鼓励才会使学生感到是真实的、准确的、值得的;也只有这样的欣赏和鼓励,对他们的强化效应才更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赞美、表扬。这样,会使学生形成胜任感,有能力感、满足感,从而产生满足、愉悦的心理。

3.让学生因取得成功而愉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立挑战性但不使学生丧失勇气的教学目标,使他们能取得学习的成功。教师设定的教学要求要让70%-80%的学生都能够达到,布置的教学任务也要让与此同等比例的学生能够完成。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成功,以适当方式奖励或肯定。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智和技能特点,创设不同的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觉得数学并不很难,这是非常重要的。

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

恰当的课程和好的教学非常必要,但并不能充分保证学生学好,实现教学目标。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努力不够,他们就学不到任何东西,而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以及努力的程度高低取决于他们是否被激发动机。可见,激发动机在课堂学习中是多么重要。

1.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适当难度的教学要求,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等引发学生的认知失衡,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消除不平衡的内驱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体验成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引起想要的结果,能够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应该通过采取一些措施如让学生回答问题、完成课堂小练习、扮演小生等看到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能力,通过向他们传递能够成功的信念和让他们有成功的经历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强烈的个体,会更加努力去追求成就,因而也更可能取得成就。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向学生说明取得成就的价值,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追求成功,使学生欣赏成功,渴望成功。

(3)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缺失产生满足需要的动机,动机促使个体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哪些需要是强烈的需要。由于追求成就属于自我实现需要,因此,教师应通过让学生取得成就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范文2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1 前言

高效课堂,是高效性课堂的简称,主要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以较高的效率,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高效课堂在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以及教学任务量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可以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以及高质量。高效课堂可以通过最小的投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其基本特征包括“自主构建、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对高效课堂的衡量,一是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变化程度,二是看教学效果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是看师生之间是否经历了双向激发、愉悦交往的过程。

2 新课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1做好课前预习

在教学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对教材的把握以及相关资料的搜集,使得学生能够基本了解教学内容,通过对以往知识储备的整理和加工,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结合,形成全新的知识储备。课前预习的效果越好,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主要知识点,从立足教材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鸦片战争”教学前,教师可以就鸦片战争的性质、影响等,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其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固定思维的束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得学生可以在自我设疑和自我解答中掌握历史知识。

2.2加强师生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互动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课前预习的效果,对学生的知识潜能进行最大程度的挖掘。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留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其各抒己见,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进行评论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不仅如此,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课堂中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以“新文化运动”为例,可以对教材进行延伸和拓展,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性,讨论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影响。

2.3重视课堂训练

无论哪一个科目的学习,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得到的知识都是不牢固的。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更要让学生积极训练,在训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训练中,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出发,从教材出发,对习题进行精挑细选,保证习题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使得练习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而非单纯依靠死记硬背或者大量的重复练习来保证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做到精讲多练,确保教学环节的环环相扣,对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利用。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应该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实现信息反馈,从全局上确保课堂教学效率,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应该及时矫正,而对于一些本就存在争议的问题,或者尚没有定论的知识,则不能强作结论,而应该允许学生持有不同的见解。例如,在教材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集中在一起,设置相应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训练,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这些战争所带来的影响及异同点,更好地对历史知识进行记忆和掌握。

2.4开拓学生思维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教学内容进行迁移延伸,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正式上课前,应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得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应该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历史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使得学生能够成为历史的参与者,对历史进行感悟,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从而激发其了解历史的欲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实现跨越时空的形象教学,调动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对历史的感性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对知识进行迁移和延伸。

3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进,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初中历史教学的需要,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结合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探索出最适合自身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推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付英.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鸭绿江(下半月),2014(12):225.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范文3

本文是笔者多年教学对有效教学的经验总结,希望对同行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有所启示。

一、将“研究性学习”嵌套于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的作用已经被广大师生所认可,笔者认为,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嵌套于课堂教学中是一个高效的策略。

案例1:本文以新课标《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为例,说明如何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嵌套于课堂教学中。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有多种方法,书本上介绍了一种构造法,但是这种方法难以推广,所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还会有其它的方法。

班上60位同学分成3个组,用高中数学思想与方法深刻挖掘公式的各种证明方法,研究完成之后要上讲台来进行答辩。

以下是通过学生共同探究得出的方法:

方法一:(向量法)

启发思考:我们来仔细观察猜想等式的结构,等式的左边是差角的余弦,我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类似结构?(引导学生发现,提出证明方法)(学生:向量的数量积!)

证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作单位圆O,以Ox为始边作角β、α,它们终边与单位圆O的交点分别为A、B,则:=(cosα,sinα)(cosβ,sinβ)

= cosαcosβ+sinαsin β

cos(α-β)=cosβcosα+sinβsinα(0≤α-β≤π)

方法小结:向量在我们数学探究过程中是一种非常简洁有效的工具。

这一个推导方法中角度是需要加以推广的,整个过程中我引导给学生进行探究并上讲台进行汇报总结。

学生得出的结果是:

1.当α-β[0,π]时,上述推导成立。

2.当α-β>2π时,则我们可以找到[0,2π)内的角θ,使α-β=2kπ+θ,

若θ∈[0,π],则OA・OB=cosθ=cos(α-β);

若θ∈[π,2π],则2π-θ[0,π),

且OA・OB=cos(2π-θ)=cos(α-β),于是,对于任意角α,β都有: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 β

3.当α-β

这是非常完美的推广了!

另一组同学给了我更好的方法,也给了其他组同学更多的惊喜。

方法二(距离法):利用单位圆中点的坐标与角的终边的关系,建立等式|P1P2|=|PA|,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 β

sinα),p1(cosβ,sinβ)是可以确定的,同时α-β也是确定的,所以能够利用几何画板做出α-β的终边,设交点为P,于是P的坐标为(cos(α-β),sin(α-β))建立等式|P1P2|=|PA|,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 β

此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做复杂的推广。

本节课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得到的推导公式的方法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是让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关键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并且说出来的。发散了他们的数学思维,更感受到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数学的魅力所在!

二、变式教学策略

变式教学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华,是借鉴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思想方法,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变式探索研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出“变”的规律,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积极、探究的高效学习方法。

案例2:求函数y=x2-2x-3的值域

分析:这是一道简单得让人不屑一顾的题目,只需根据二次函数图像或配方可以得到函数的值域。

变式1 求函数y=x2-2x-3(x≥0)的值域

变式2 求函数y=x+2 x+1的值域

变式教学是对教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揭示不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够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够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

案例3:(一题多解)求函数y= a+x 4π)

(4)函数定义域x∈[-a,a],是偶函数则只须证明其在[0,a]的单调性即可。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探究一题多解,可以拓宽思路,增强知识间联系,锻炼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多元化的评价策略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同时对学生实施评价,对评价的结果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展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能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的教学活动之中。

多元性评价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注重过程性评价。应对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表现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从而避免简单的用分数评价学生。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范文4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时效性;教学

从初中到高中,数学课堂的最大变化就是课程容量大大增加,丰富的知识含量和较高的课程跨越度都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只有在学生基础扎实掌握的前提下,课程开展才能高效而顺利.

一、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学科,环环相扣

数学虽然分成了代数和几何两大类,但是我们都知道其实这两个科目根本无法彻底分家,集合间的运算就是函数的数字化模型,函数的运算也必须在有效的集合空间内;函数的区间,最值、导数以及三角函数更是数形结合的最佳代表.数学知识里面的每一节内容孤立来讲都没有那么容易理解,只有把它们从头到尾串联起来,利用前面的知识来加深对后面知识的理解,数学课程才得以有效展开,这也就是为什么数学知识理解和运用比较困难,因为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学习,落下其中一节或者几节课,课下再不好好复习,后面只会越拉越远,因此提高数学课堂的时效性,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并加强双基的训练!不但要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他们主动去学!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更要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二、高中数学教与学的主要阵地是课堂

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彼此的共同交流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融合的过程,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课堂是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达到完美境界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抓住重点,利用当下的先进教学技术手段,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数学课堂要大力实施人本主义教学,以学生为本,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并为学生身心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有效的策略,能激活学生们的思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时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

新课标一再强调“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就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考虑学生的需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如果一节课下来死气沉沉,只有老师干巴巴的讲解,而没有学生的实时互动,那么这节课就达不到教学应有的效果.只有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之中,师生之间有沟通和碰撞,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被激发出来.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改变枯燥的板书和照本宣科,多样化的小组讨论和师生对话形式帮助学生促进对知识的稳固和补充.尽可能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学生在这样的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发表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和想象力.

(二)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70%的原因来自于教师对其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爱上一个老师进而爱上这门学科.对于数学老师而言,淡定从容的解题方式,沉着冷静的解题思路,计上心来的课堂引导,节奏恰当的课堂讲解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波澜不惊的课堂可以让学生沉沉睡去,一个跌宕起伏的课堂同样又能引导学生随堂而歌,对数学的喜爱由心而生,只有学生从心底里喜欢这个老师,喜欢他讲课的方式,这门课程才会对学生产生深远而长久的影响,所以在认真讲课的同时,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探究高超的讲课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对数学确立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课堂的精彩度

比起教师的讲解,对于一些较为枯燥的定律,学生更愿意接受动画效果的多媒体展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把枯燥的概念具体形象地展示到学生面前,除了用耳朵听,学生还可以用眼看到,用脑思考,这种动静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仅学到知识,还能缓解疲劳,更有助于学生想象力和具体思维的建立.例如,在进行点、线、面投影规律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观察分析形体上的几何元素在三面投影中的位置和三维几何元素与二维投影图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再观察当几何元素的空间位置改变时,投影图上的对应投影又是如何变化的,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其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记忆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再如,在讲到三垂线定理时,教师可以制作一组幻灯片,以立方体为模型,使之从不同方位转动,得到不同位置的垂线,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定理中各种情况的理解,增强对该定理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小结

数学课程本身的逻辑性常常会使很多学生望而却步,而数学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对学生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高效的教学课堂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带动课堂教学的效果,配以多媒体的精彩辅助,使得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时效性,优化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沈洁.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范文5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量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就是教师在制定教案之前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是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在活动之前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在头脑或书面做一个计划,这样做可以减少教师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种方向感、自信心和安全感;也可以藉此过程进行学习、收集和组织材料,安排时间和活动顺序;制定的计划还可以直接运用于教学。

一、师要塑造自身良好的素质

长期的教育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影响教学有效陛的关键在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使命,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好基础。

1.思想政治素质

从我国教育方针和当前我国的教育战略位置出发,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掌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自觉认真的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敬业乐业精神、高尚的师德

政治老师要有执著的敬业,乐业精神,对教学充满热爱之情,充满高度的责任感,甘心为教育事业献身,不图名利。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应是学生政治上的启蒙者,思想上的引路人,更是其行为上的楷模。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上为学生树立榜样,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才是最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

3.业务素质

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自身必须有渊博的学识,要想让学生有一桶水,自身必须有源源活水。

(1)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要精通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理论;懂得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和艺术;还要具有时代意识,不断吸收新的东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关注本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现代最新的科研成就。教师的知识越丰富,思维就越灵活,才能在教育工作中游刃有余。

(2)掌握先进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以及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如果不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就像一个心脏医生不了解心脏构造一样,工作会像在黑夜里走路。特别是目前,中学生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缺少自信心,没有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因此,政治教师要善于鉴别和诊断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趋同,运用心理学、教育学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有的放矢、以诚相待,以取得良好的政治课教育效果。

4.具有完备的施教能力结构

(1)自我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客观要求。尤其思想政治课的一个特殊性就在于他有鲜明的时代感,这就更加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不断的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把握时代的脉搏,以保证自己的职业能力能很好的教书育人。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范文6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高效课堂;导学案;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涉及到课程理念转变与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和课程内容的更新等等。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学习目的也不应只限于传统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掌握。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高效课堂”正是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中走进我们中学校园的课堂。本课题正是研究高效课堂在艰难的起步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研究数学学科方面实施有效教学的因素,为实现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育、教学新理念等所做的初步探索,寻求有效教学的理论支持,解决什么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问题,以及我们如何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从实践层次来看,探索和建构高效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为学校推进有效教学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实际操作经验与借鉴。

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取决于导学案的合理设计。总的来说,导学案分为预习、探究、训练三个过程。预习要完成对课本的知识梳理,同时也要体现数学知识的联系,对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复习。探究要在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疑点和难点,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知识迁移的过程和实现情感价值观的目标。最后,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技能,进一步深刻认识新知识,设计适当的专题训练,体现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广泛应用。下面,根据自己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学习反映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从整体角度出发,导学案的设计应当敢于并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一堂课的成败不仅仅会体现一个老师的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能体现这个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及灵活运用程度。教师之所以对教材进行整合,是因为教材在内容、难易度等方面不适合自己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整合教材时,一定要对自己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个性特征等方面有全面、准确的了解,要有的放矢,这样就会事半功倍。导学案的设计中,对教材整合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符合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结合考纲,落实完成预定的教学目的,这是对教材进行整合时不可动摇的前提。所以,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当深刻分析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2、要认真分析、充分了解学情,这是整合教材也是导学案设计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反复交流,仔细调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及时反馈。

3、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重组教学内容,要敢于适当调整教材顺序,甚至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删减部分内容,以利于学生思维的衔接和学习的持续性、有效性。设计的问题要把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把未知的问题化为熟悉的问题,把综合性强的大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有效途径。

4、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工具和手段,加强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在新课改下,教师必须突破多年来紧靠教材、忠实教材的观念,根据课程标准、自身特长、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需要,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创作,这样才能展现出科学教师的教学魅力。

二、导学案的设计核心要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预习,对课本知识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研究,对知识、概念、定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简单应用。但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完全理解、掌握和吸收,这也是我们的学生不能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原因,更谈不上熟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思想的培养。所以此时探究案可以再针对性的设计问题或创设情境,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具体可以实施以下几个策略:

1.深挖数学史实或搜集数学小故事,展现数学知识概念的生成和意义。

新课程理念提出,数学教学要强调知识的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如函数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解析几何?所谓“饮水思源”,数学史中就能告诉我们答案。数学史包括数学成果产生的年代、最初的形态和后来的演变、创立者的贡献、数学成果的传播等。从数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既有知识结论,又记录了数学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活动以及数学的发展、进步等。因此我们说数学史既是一部完整的数学思想史,同时又是一部数学发展史。让学生吸取知识原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通过展示数学家思维,可以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知识的精神风貌和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所以,教师应有意识、有选择地考虑如何将史料知识转化为“课堂数学知识”,把史料知识同所教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创造性的运用。

2.对定理、例题可以探索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探讨更有效更深层的认识。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全面培养数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所以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学生的课堂中,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探讨一题多解。比如公式的推导中一题多解,例题中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甚至针对性地展示经典例题或名题的一题多解让学生自己思考、感受和点评。通过一题多解,从知识上看,能促使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应用也更深刻、更广阔。从思维上看,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思路,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如果我们善于设计和运用一题多解,就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真正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高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课堂“少而精”,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学生对各种解题方法的展示与交流,还能增强学生相互学习的氛围,提高课堂的活力,真正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者的统一。

3、开发数学的实际应用,体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所以我们的探究案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合作学习、思考交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几乎每年的高考,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我们都能见到数学实际应用的身影。2011年,西安举办世园会,在那一年的高考陕西卷中,设计了一道这样的选择题放在最后:甲、乙两人决定一起去“2011西安世园会”,他们约定,各自独立地从1号到6号景点中任选4个进行游览,每个景点参观1小时,则最后一小时他们在同一个景点的概率是以下哪个选项?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多关注生活,联系实际,和学生一起发现、体验数学的魅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重中之重。为了深入推进新课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真正实现课堂高效,作为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正在深入研讨和探寻适合各自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指导我们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教育目标的预设与生成,关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改进,从而不断改善教学效果,稳步推进高中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文林 《数学珍宝——历史文献精选》

[2]汪晓勤,韩祥临 《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M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范文7

【关键词】教学策略 新课程 探究性教学

在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我通过近一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认为应该在化学教学中实施以下四条教学策略。

一、兴趣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根据高一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1.实验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介绍NH3的水溶性时,教材设计了NH3的喷泉实验,很多学生对这个实验都有较浓厚的兴趣,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布置有关喷泉实验的课题。

2.设疑法

“学则须疑”,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然后经过讨论分析,明白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例如、在做完浓、稀HNO3分别与Cu反应实验后,如果教师仅提出反应中的还原产物,分别为NO、NO2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同时思维易形成定势,是否可以进一步讨论一下硝酸浓度与还原产物之间的关系,设问学生是否可以得到N2O、NH4+等等,从而使学生得出其规律,这样避免了思维的定势。

3.竞争法

学习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使压力变为动力。例如在进行元素符号教学时,可组织学生进行背默比赛,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开展课外兴趣法

通过制作教具、模型,举办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实验,化学竞赛,化学晚会,化学墙报,化学展览会,参观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进行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撰写化学小论文等等活动,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有理有趣。这些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实施生活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

1.要进行角色转换,重新给教师和学生定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和关注每一个学生。

2.让学生走进生活,弥补课堂传授间接经验的不足,多组织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致力人文关怀,关爱每一位后进生,不让每一位同学掉队,要关心帮助他们,以达到共同进步。

三、信息化教学策略

当今社会下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

1.内容不再只局限化学课本内容,要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例如、介绍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以及他的父亲阿瑟·科恩伯格是195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等有关情况。

2.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辨证、采访、上网、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部门等等,这些形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

3.授课者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化工厂的工人、工程师及研究人员或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的人都可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探究性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要注意以下六点:

1.树立新的课堂观和学生观

探究性教学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明确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科学探究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学习目标。进行探究性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2.创设提问环境,营造探究氛围

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的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真正主动地“跳一跳”“摘到桃”,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观,更加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升学的教育,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

3.利用推理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寻找规律

化学反应规律是前人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的科学结论,教学时如果不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空洞洞的几个结论如何能让学生记住呢?即使学生机械地记住了也不能运用,要让学生经历过程,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思维和推理中诱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

4.在实验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体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实验者或实验条件的不同,往往得到的实验产物也不相同,如果对实验后的产物进行研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发挥学生潜能,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能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实验操作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

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因而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心理特征、知识层次和能力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空间。

6.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范文8

摘 要:数学作为高考的三大主科之一,一直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注重,数学是理科学习的基础和方法,为了实现新课标的目标以及符合现代的科学教学理念,学校以及老师针对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究,以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有很多老师坚信题海战术的必要性和实用性,而这并不符合我国提出的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也不利于培养新时代所要求的自主性人才。因此,我们老师要寻求更有效、更科学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引导与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相关知识。

一、树立先进教学理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若想实现新课标教学的目标,最根本的是从思想上转变教学理念和对师生关系的认知。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就是要转变教学中的一些方式、体系以及教学内容,实现素质教育,不再单单在课堂上枯燥地讲课,搞题海战术,而是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注重学生课本表面知识的学习,还应该着重强调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良好学习氛围的基础。我们要重新认知新时代的师生关系,老师不仅是他们的师长,也是他们的导航,更是他们的朋友。我们要打造一个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地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愉悦地学习,将传统的“一言堂”变成现在的“群言堂”,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因材施教,差异教学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不论是性格、习惯还是智力,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用同样的学习方式或者达到相等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每个学生所出现的不同情况以及其自身的某些原因因材施教,要注重差异教学,以期帮助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和进步。

我们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的特点,不可以一味盲目地拔高,而要根据他们每个人的自身特点,对其作出要求。例如,有的学生反应能力很快,但不细心,我们可以着重强调他做题中计算步骤的严谨性;有的学生思路不清晰,做题的正确率不稳定,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其解题思路。这样有针对性的教学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转变教学观念,打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材施教,进行差异教学,尽可能地提高高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范文9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师加强自身的语文职业素养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自身的语文职业素养的高低对课堂教学效率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中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不断地加强。教师要从语文教材中汲取文学素养,充实自身的语文教学素养,还要不断地阅读语文教材以外的名言名著,开阔教学视野。只要老师的文学修养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提高,才能够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很好地把握教学,提高课堂上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二、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方面不是很完善,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够考虑周全,甚至是经过课堂的三分之二的时间之后就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的现象,导致语文课堂的低效率。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是尤为恰当的,合作学习小组能够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能够集中注意力,在进行讨论的时候还能够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到满意的答案。这样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很好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设定特定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初中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初中生在情境教学的参与中能够提高语文成绩,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比如,在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再别康桥》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起来朗读,这样能够让学生从课本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进行很好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教学能够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掌握教学知识,也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一定的提高。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把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于初中语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教师的自身文化修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模式以及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这几个方面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尚晓玉.初中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范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由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初中生发展的需要,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数学学科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的弊端和问题,这给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阻碍。在新课改的推行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应该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对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设计进行创新,以新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以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运用数学知识。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学理念的问题。教学理念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组成,也是制定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的依据。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以落后的教学思想严重制约着高效课堂的构建,而这种落后的教学思路重要体现在数学教学中以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成绩为目标,数学教学完全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第二,教学方法问题。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对数学教学模式的开发与研究也止步不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手段的单一性是影响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主要因素,教师普遍以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方式为主,着重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但是学生并不能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因此,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显得较为枯燥和死板。除此之外,数学教师通常也是通过做题和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无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致使学生遇到难题容易退缩,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第三,教学目标的问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够通过学习提高做题的能力,但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锻炼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可以说对初中生的能力培养是不到位、不全面的。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初中生对于做题的思路并不清晰,所以,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点没有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原则

高效的初中课堂教学应该是在一定的教学原则之下设计出来的,高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两个基本的设计原则:一是交互性的教学设计原则。这个设计原则是运用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角色的重新认识与定位,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的转换,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具有威严的形象,而是与学生建立合作或者以学生的合作者的身份出现,教师从对学生的灌输变成对学生的引导和促进。在这种交互式的教学原则之下,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得到了加强,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改变了传统的师生之间的交往方式。因而,交互式的课堂设计原则是一种有效、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原则。二是情境创设的原则。情境教学原则是新课改非常提倡、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其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等等,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专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并且用实际的案例来进行引导和启发。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来设计教学过程。

三、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首先,通过对学生分组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都不同,因此,在开展小组学习时分组非常重要,数学教师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高低与智力状况,通过搭配的形式来达到均衡,比如,将优生与“学困生”搭配,这种方式对于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有效,可以达到取长补短和互补的效果,这种分组也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将优生的优势充分发挥并且带动差生,给予其以促进和鼓励,使其能够主动学习。除此之外,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还有利于建立学生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增强学生互助的精神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再比如,还可以通过分层搭配,即将学生按照不同的水平分出优中差等不同的层次,或者根据不同学科的成绩高低来分层,这种形式可以建立学生的信心,保障他们对其他课程的信心与所有基础课程的掌握。

其次,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进行补充和延伸,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学思想的转变会带动教学手段的变化,教学手段的选择需要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最后,树立“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需要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理念进行指导,这就需要数学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学定教”就是数学要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再进行拓展和延伸,要关注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这是数学教师制定教学设计的前提,也是提高课教学效率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祥.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3(11)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范文11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为有效教学建立条件

1、走进学生,教师应与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们认识到,新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们必须走进学生的世界中,调动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达到自我的完善。

2、研究学生,培养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在学前阶段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较广泛,而且生活经验远远超过上世纪的儿童水平,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及感觉,来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所以,本人认为,我们应当对学生深入研究,关注小学生学习知识的起点,关注小学生的课堂生活,注重学生在课堂中实现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3、了解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来讲,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注重教学目标的完整性,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点,应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提高学生数学的基本素质;第三点,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第四点,要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着眼学生的未来;第五点,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1、要注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有效的教学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知识的建构以及知识的运用,在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提问难易程度,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能够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2、问题具有启发性并且教师能够积极的反馈。问题要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主线,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并且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的进行评价、调整。3、诱导学生自我发问,鼓励思维的创造性.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生的观点,创设良好的发问氛围,给学生发问的机会,引导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和发现。

2、在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小组讨论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相互作用。小组讨论要求教师事先做好准备和计划。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想要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讨论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是最恰当的选择。如果教师希望帮助学生形成更独立的更有责任心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的策略也是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之一。在课堂讨论前,系统的有计划的讨论程序和学生的经验过程应由教师确定和安排。在讨论中,教师是班级活动的参与者。在讨论的后阶段,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讨论的效果和价值。

小组讨论的另一作用在于它能引发富有意义的个人交往和学习,这种学习可能是内容上的,也可能是技能、态度和方法上的。一个被人们普遍赞同的心理学观点是,人们在主动卷入或积极参与的情况下,学习效果最佳。因此,如果教师想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判断能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小组讨论是帮助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如果教师希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讨论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教师想采用非直接控制的学习方式,同样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如果教师希望班级的学生之间无拘无束地分享彼此的思想,采用小组讨论往往能实现这一目标。

三、科学教学评价,促进教学之有效性

1、关注学生是否自主建构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教师制定的学习内容要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尽力做到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学生能够转化成自己的东西灵活运用。

2、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

对于课堂评价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方面:1、语言奖励,课堂评价最简便、最及时、最有效的评价方式往往是教师的语言。春风化雨、润人心田的语言容易唤起学生的注意,既尊重客观事实,又充满人文关怀;既不能把学生捧得过高,也不能形成赞扬之声满天飞。

因此,评价语言的应用,要根据不同的时机,不同的场合,讲究语言的针对性、启发性、幽默性、感染性、激励性、谅解性。2、肢体语言勉励。良好的肢体语言,如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大拇指、一种眼神、一阵掌声、一下抚摸,往往能对学生起到鞭策、鼓励、激励、促进的作用,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作业评价

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范文12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 高效 策略

高效课堂教学像一部运转的机器,需要互相咬合,互相对应。课堂教学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最短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最实用的学习方法,学会知识,就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技巧、教学基本功。新的课程改革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仅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不够的,核心问题是我们的不是否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充分的发展。我们喊了多少年减轻学生负担的口号,而真正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基本前提便是提高课堂效益。课堂效率高,学生才可能有课外的轻松愉快,才能在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所以,学生是否学会,是否进步是衡量我们的教学是否高效的唯一标准。

一、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生活体验

过去的应试教育,是耗时间、拼体力、满堂灌等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式课堂教学形式。教者拘泥于课本,教参;教路狭窄,照本宣科,很少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很少关注和研究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的生活体验,没有形成教者和学生之间知识互动的链条,思想沟通脱节、知识传授脱节。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对课堂教学没有作认真的设计,课堂上教师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学生该干什么没有作认真思考,导致课堂教学达不到教学的要求;有的课老师没有问题意识,没有关注到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多少与体验,学生思考少、实践少、收获少,课堂教学效果差。有的课教学中没有学生练习环节,不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的课堂教学容量小,结构松散。

二、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我们知道,应试教育有诸多弊端,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素质教育的普遍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势在必行。而高效课堂能够在一定的基础上改变这一切,使学生获得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推行高效课堂有利于使教师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教师也必须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推行高效课堂有利于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自觉自愿地学习,主动地学习,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十分重要。推行高效课堂有利于培养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获得了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对于在今后走向社会,参加就业毫无疑问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三、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态和进展,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改成功的标志是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可以有效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状态。

首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状态。学生对新知识会产生愉悦的情感,这样学生的学习状态就被调动起来了,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更新、创新学习内容。对于历史类课程,教者在讲课开始,应给学生简略讲解文章的历史背景并范读,使学生迅速进入情境,并产生探究心理,这样的导入会产生课伊始,趣已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挖掘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也是关注学生认知状态的有效途径。教师除了像以往一样在教学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外,还应充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每位学生都有他喜欢学习的一面,这样学生就容易获得成功。与此同时,在全班或小组中肯定他、表扬他、鼓励他,这样学生的内驱力就会被唤醒,学生就会朝着自己喜欢或个性化的方向不断地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