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文情诗

英文情诗

时间:2023-05-29 17:50:26

英文情诗

英文情诗范文1

论文摘要: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都蕴育着浓烈的英雄情结,反映到诗歌创作上,则形成了“慷慨悲凉”的总体风格。

晋人陈寿《三国志·武帝纪》中评价曹操:“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认为曹操是汉末三国时代政治和军事上的一个真正英雄。这与后世许多的文人斥之为“奸臣”、“汉贼”有些矛盾,这可归结为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伦理道德取向存在着很大不同,以及不同评价者之间也有差异造成的。尽管这样,但不可否认的是,总结曹操“人生几何”的一生,他的身上始终都蕴育着非常浓烈的英雄情结。这是由于汉魏时期特殊的社会氛围和曹操个人的独特经历,以及他内心世界对生命价值的不断追求所造成,当反映到曹操的诗歌创作上,也就形成了“慷慨悲凉”的总体风格。

何谓“英雄,’?三国时刘邵《人物志·英雄》日:“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换言之,英与雄也就是智与勇,是既有远见卓识又勇武过人的人物。中国古代英雄是指那些在现实社会中不重天命,仅凭个人的高度创造才能与后天奋斗努力而建功立业的杰出人物,并最终成为封建政治体制中杰出的文臣武将与创业帝王。

中国古典英雄概念孕育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有着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其生成过程也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英雄概念的真正生成,则在汉末三国时代。东汉桓、灵帝两次党锢之禁,加深了皇纲不振、宦官与外戚专权的黑暗政治局面,而代表社会良心与政治监督力量的清流,其以儒林清议方式参政也宣告彻底失败。这些不但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社会危机,也使西汉以来以儒家封建纲常伦理为核心的道德价值观念系统趋于崩溃,君权神授的天命观严重衰落。整个社会层面的道德意识空前淡薄,圣贤观念衰微,圣贤不再成为社会崇尚的对象。而被人们寄以厚望能拨乱反正的英雄人物,就成为当时社会上世人普遍崇尚的理想人格形象。

当圣贤所代表的天命、道德不能拨乱救世,强调个人才智至上的曹操等汉末英雄应运崛起,英雄崇拜遂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文化思潮,英雄概念也就取代圣贤而成为时代的核心概念。故“以曹操为典型的汉末英雄群体的崛起,不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历史上英雄概念的真正生成,也标志着汉末三国英雄时代的开始。

汉代末年,天下大乱,战争频繁。动荡的历史现实赋予志士仁人以建功立业的非常机遇,社会价值标准也随着广阔的人生视野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往被视作最高理想人格的圣人、君子却不为时人所重,整个时代充满着对一种理想人格的崇拜—英雄。英雄主义豪情充塞于每个有志者心中,成就英雄的功业成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与理想。在大量涌现的汉末英雄中,曹操可称为典型代表,纵观他那豪情满怀、壮志难酬的传奇一生,他都始终蕴育着“壮心不已”的英雄情结。

早在曹操年少时,他就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英雄气概。卢弼引刘昭《幼童传》中记载:曹操“幼而智勇,年十岁,常浴于憔水,有蛟逼之,自水奋击,蛟乃潜退”,又“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擒猛兽。”另外,曹操未有名时,不少当时具有“人伦鉴识”的名士,如太尉桥玄、何额,就品评年少时的曹操为英雄,并认为他是拯救汉乱的最佳人选。《武帝纪》注引《魏书》中记:“太尉桥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异之,日:‘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由是声名益重。”又《后汉书·党锢传》中记:“初,额见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操以是嘉之。”可以看出,年少时的曹操就有着与众不同的英雄特质。

同时,他自己也非常重视“英雄”的名声,希望成为真英雄,他曾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自明心迹:“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石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后又“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从中道出了他年少时最初的政治理想和建立好名誉的愿望。事实上,他在年青时的确想为维护“汉天下”建功立业,任洛阳北部尉时,号令严明,执法不阿,竟敢因犯禁杖杀当时灼手可热、号称“十常侍”之一的赛硕的叔父。在光和四年被征拜为议郎后,又为因诛杀宦官被处死的忠臣窦武、陈藩申冤。其不避权贵、刚正不阿的胆量气魄,证实了他心中执守着“英雄”式的理想家园。

在他后来一步步登上政治高峰的过程中,他始终都对杰出的英雄人物表现出极大的重视,不管是奇人异士,文臣武将,还是亲友前敌,败军降将,只要是有才能的贤士,或能帮助自己完成一统天下壮举的人才,他都愿意收归摩下,委以重任,并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是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回报。如曹操开始时对尚未成气候的刘备说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显示出他心目中固有的对英雄人物的重视。当后来刘备为吕布追赶逃奔曹操,程显劝曹操趁机将刘备杀死,曹操却说:“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还有他对大将关羽的厚礼相待和极力挽留,虽然最终没能留住关羽,以致后来留下了“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的传奇故事,但曹操那种“重英雄”和“惜英雄”的精神,让人不得不叹服。从中也显示出曹操是一个真正人格上的英雄。

作为动乱时代的英雄人物,曹操还兴屯田、求贤能、明赏罚、倡节俭、抑兼并、重文教,先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并颁布众多政令,希望能在危难时世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建安七子”中的王架评价曹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认为曹操对功业的进取精神,像儒家极力推崇的“仁政”典范—“三王之举”一样伟大,从而对曹操作为英雄人物的政治才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曹操身上所蕴含的英雄情结,在政治和军事上,表现为渴望建功立业和一统天下的人生追求,当反映到诗歌创作上,就显示出“慷慨悲凉”的总体风格。梁代刘解《文心雕龙》中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钟嵘《诗品》道:“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现代学者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更是直称“他是拨乱世的英雄,所以表现在文学上,悲凉慷慨,气魄雄豪。”

首先,曹操作为时代的英雄者,他在诗歌中体现了渴望建功立业和一统天下的愿望与理想。其《短歌行》(其一)中的名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人希望招来天下贤才,从而帮助自己完成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这是曹操豪情激昂、开创伟业的真实心迹。在诗歌《度关山》中诗人表达出自己在心中所向往的政治理想:"龄砾贤圣,总统邦域。”—国家统一,君主贤明;“黝险幽明,黎庶繁息。’,,—百姓安乐,五谷丰登;“皋陶甫侯,何有失职?”—执法公正,民人不争。这是一幅国家统一、君主贤明、法制完善、人民安居乐业的和美生活的图景。《对酒》也表露出同样的政治理想:“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脓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这是曹操理想中的太平盛世,是他作为英雄人物和政治人物而不懈奋斗的最高目标。

其次,英雄情结还体现在曹操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赞赏和向往。诗人在《短歌行》(其二)和《善哉行》(其一)中热烈地赞颂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中有历代圣王古公、直父、太伯、仲雍、姬昌,有圣贤伯夷、叔齐、孔子,还有贤相山甫、管仲、晏子,以及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等。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都大加赞赏,《短歌行》(其二)中写道“周西伯昌,怀此圣德。……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濡,其德传称。”《善哉行》(其一)如“古公直父,积德垂仁。”“太伯仲雍,王德之仁。”“伯夷叔齐,古之遗贤。”诗中歌咏这些圣君、贤相、圣人身上具有的突出优点和不朽功绩,而诗人自己也非常向往他们,并希望能像他们一样,做个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

再次,曹操在诗歌中还极力抒发自己向命运抗争的豪情壮志。这在《步出夏门行》中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两首诗中都有所体现,当诗人“东临碍石,以观沧海”时不禁豪气喷涌,浮想联翩,以天马行空式的浪漫奇想,描绘出宇宙天地间的壮观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茫茫沧海,滚滚浪涛,连日月星辰也包涵于其中,这也正是诗人傲视寰宇、豪气冲天的自我写照。《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则淋漓尽致地显示出诗人虽已年老但仍激情昂扬、锐意进取的生命活力,他要向命运抗争,向自我挑战,这是一种生命激扬的英雄气魄和人生志向。

英文情诗范文2

摘 要: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英语诗歌的存在。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英语诗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英语诗歌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诗歌鉴赏能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英语诗歌 诗歌鉴赏

引言

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曾说:“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积累起来的情感。”这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让诗歌具有别样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诗歌的永恒魅力让古今中外的诸多文人骚客为之着迷和惊叹。英语诗歌作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更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五彩斑斓、意境深远的艺术空间。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化的今天,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学英语的时候,竟然忽略了这一宝贵的学习资源。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一方面,大学英语作为高校的一门通识教育课,大学英语教师大多从教学实际出发,为了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务任务,只注重教材上主体课文的分析和讲解,忽略诗歌的存在。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三版)为例,尽管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收录部分经典的诗歌,但大学数英语教师上课的时候几乎很少涉猎这方面的内容。

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更注重英语技能方面的训练,他们宁愿多花费时间准备和参加各种类型的英语考试或竞赛,而很少注重个人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

无论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英语诗歌这个宝贵的资源都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然而英语诗歌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不仅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还蕴藏着很多其他的重要作用。

二、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诗歌鉴赏能力的重要意义

《论语・阳货》记载孔子告诫他的学生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意思是说:“学生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启发想象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使人合群,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远可以用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1]言下之意,诗歌可以涵养人的心灵,提升人的修养。英语诗歌,作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和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英语诗歌充满了人生哲理。

生命之河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让人不愉快的事情。尤其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重要时期的大学生而言,英语中那些优美简洁且又充满人生哲理的诗歌会给予学生深刻的人生启迪、思想感悟和正能量,让他们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例如美国诗人朗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s)的诗歌《梦想》(“Dreams”):

Dreams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if dreams die

Life is a broken-winged bird

That cannot fly.

Hold fast to dreams

For when dreams go

Life is a barren field

Frozen with snow.

某些大学生在大学的不同阶段表现出对于学业、情感或未来的迷茫。这首关于梦想的诗歌,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有助于学生走出困境,用一颗勇敢坚强的心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

2.英语诗歌可以提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苏轼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美的诗歌可以给人无限的想象,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个人修养,有助于培养高雅脱俗的气质和高尚的情操。英语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有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在构思、意境、选词等各方面也都自成体系。英语诗歌以其独特的方式把对美的感悟传递给读诗的人。例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Wordsworth)的诗歌《水仙花》(“The Daffodils”)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The Daffodils

I wander’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of golden daffodils;

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

英Z诗歌作为人类文华的精髓,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有着不可估量的熏陶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有着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3.英语诗歌可以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养育了诗歌,诗歌铭刻着文化”[2]。诗歌中深藏着文化的密码,诗歌不仅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蕴含着人类全部的文化心理原型。诗歌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记录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英语诗歌作为英美国家文化的镜子,深刻地反映了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例如英国叙事长诗《贝奥武夫》中记叙了民族英雄贝奥武夫屠杀喷火巨龙的英勇故事。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权利和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邪恶的动物。《贝奥武夫》中英雄与龙的搏斗被认为是善与恶的较量。由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和不同的文化内涵,龙的象征意义完全不同。由此可见,英语诗歌佳作让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很好地了解了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有效地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三、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诗歌鉴赏能力的具体措施

1.努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为中心角色完成知识传授的过程,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学习。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理念的兴起,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尝试将翻转课堂引入大学英语诗歌教学中。还是以大学英语精读(第三版)为例,该套教材共有四册,供非英语专业学生大一和大二使用。该教材第一册共收录诗歌七首,第二册收录诗歌九首,第三册收录诗歌五首,第四册收录诗歌五首。这二十六首诗歌短小精悍、风格各异,读起来朗朗上口。对于教师而言,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可以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把任务分配下去。由于大学英语教师人数众多,每个人负责一首诗歌,这样可以确保备课的质量。接下来就是查找、整合资料,制作PPT演示文稿和录制微课视频的过程。最后将录制完成的整套视频资料上传至学习空间,学生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利用课下时间去观看老师上传的视频并进行自主学习。由于课时有限,老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轮流上讲台做展示。每次课可以预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每一组的代表上讲台做汇报,阐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微课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对于英语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进而引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2.积极利用网络交流平台,拓展英语诗歌学习空间。

除了正常课堂的教学之外,英语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一步强化英文诗歌的学习功效。由于科技的发展,4G网络的普及及智能手机的兴起使网络交流平台成为学生之间的主要交流方式之一。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QQ、微信、微博等各种网络社交工具填补了他们学习生活之余的时间。据某项研究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每天使用QQ和微信的时间大约在1小时―4小时”[3]。面对网络信息化时代促成的新局面,英语教师可以借助各种社交工具让网络不仅成为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还可以让网络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让QQ、微信、微博等成为一个移动的学习平台。

大学英语老师可以创建一个学习群,在群中定期上传一些优美的英文诗歌。师生可以利用网络移动平台畅谈诗歌与人生,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慢慢锻炼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理解诗歌的美妙意境及诗人的思想情怀,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进一步的了解。例如泰戈尔的著名诗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这首诗歌以其精致的文字和动人的主题深受学生喜爱,读起来让人印象深刻,久久难以忘怀。

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the distance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you don’t know I love you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优美的诗歌总是能够给人带来心灵的纯净和共鸣。对于处于青春年少阶段的大学生而言,这首关于爱情的诗歌走进了他们的心田,触动了他们的心灵。

3.大力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培养校园英语学习氛围。

近年来,为了营造更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创建更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很多高校都举办了外语文化节活动,涉及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比赛、英语配音比赛等。笔者认为,除了以上活动之外,外语学院还可以举办英文诗歌朗诵比赛。这项活动不仅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而且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揣摩诗歌的含义,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英语诗歌形式各异,魅力无穷。加强英语诗歌的学习既可以给予学生深刻的人生启迪,又可以提升W生的文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将英语诗歌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网络交流平台及英文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与课外活动,从而让学生充分领略到英文诗歌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孔丘,著. 刘崎,译评.论语[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158.

[2]叶潮 .文化视野中的诗歌[M]. 成都:巴蜀书社,1997:1.

英文情诗范文3

英语诗歌是很高雅纯正的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在英美文学传统中,极其丰富多彩,十分繁荣,在这方面甚至可与被称为“诗的国度”的中国相提并论。

然而,由于用词典雅、句法精炼、形式别致以及意象丰富等等缘故,英文诗往往难以读懂。但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大学生口味,与他们人生阅相符合的简短易懂、风趣幽默的诗歌进行学习,慢慢引入诗歌欣赏的门槛,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其审美能力,也能激发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尝试用英语诗歌来提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失为一个新的教改途径。

二、丰富知识结构,扩展知识视野

我们知道,文学是对人生体验的文化表征。文学作品隐含对生活的思考、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阅读英美诗歌的文学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之一,可以接触到支撑表层文化的深层文化,即西方文化中带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看待世界的视角,以及对这些视角的批评。

英美诗歌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之一,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约、或粗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诗歌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阅读优秀的英美诗歌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音乐性的语调和五光十色的语汇,回味其"弦外之音"的意境。有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知识结构,启迪的智慧,对提升大学英语教学大有裨益。

这里我们把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的十四行诗一首Sonnet 18,作为范例来领悟其句读,分析其格律,体味其妙趣,评判其风格,使初学的大学生们尝其一脔,略知滋味,并由此获得把握鉴赏英诗宝库的钥匙。

在诗的内容上,莎士比亚在诗里把人比夏天,以人胜自然为终结。前四行说明人比夏天更美更温和;中四行继续发展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比喻意境,引入到驻颜无术的感慨;第三组则新意突起,推翻前言,终于在胜利的末两行作结。此诗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美丽的事物可以依靠文学的力量而永远不朽;文学是人所创造的,其实宣告了人的不朽。因此,此诗不是一般表现爱情的诗,具有深邃的思想性和审美性。

在这首十四行诗里莎士比亚把心仪的女士比作“夏天”,这是一个不容易理解的字眼。在中国文化中,“夏天”常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怎么会变得温和可爱了呀?

其实,“夏天”在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中所表达的意思竟是迥异的,这是由于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娇阳似火,炎热难熬。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又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有了这种背景知识,对莎翁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在形式上这首诗属于十四行诗(sonnet),即“商籁体”诗。此诗体起源不明,最早的例子出现于13世纪,16世纪在英国出现。主要有意大利式和英国式两种变体。意大利诗人Petrarch [petra:k]用此诗体最精熟,故意大利式又称Petrarchan sonnet。英国式由莎士比亚创立,又称 Shakespearean sonnet.

三、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英语教学属基础语言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任务繁重。但作为英语教师,不应忽视英美诗歌这一丰富多彩的文学资源宝库。

英文情诗范文4

关键词:意象,翻译,天净沙・秋思

一.意象

1.1.意象(image)

意象是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筛选,再融入诗人的思想感情、用语言媒介表现出来的物象,是主观的“意”(情思)和客观的“象”(景物)的有机融合。由于古体诗的特殊性,对于有些不易表达的感情,可以借助于某些“象”来抒发诗人的感受。诗人借用这些意象,不仅可以清楚的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化抽象的感情为具体的物象,还能给读者传达出一幅优美的画面,以此增强诗的感染力。

诗歌中的意象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人的感觉的方式可分为七种: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肤觉意象,味觉意象,嗅觉意象,动觉意象,意觉意象等。

1.2.中英诗歌意象的比较

虽然中英文化中有意象相同的事物,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环境等,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国家就会赋予不同的含义。在运用的过程中,中国古诗中的意象常富含诗人的情感,在对物的客观描述中通常蕴含着自己深刻的思想感情,并呈现出和谐优美的意境,加之汉语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诗人可以将一时一地的个人经验转化为普遍经验。英美诗作中意象则更多的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上,是为了表达诗人内心的深邃感情而描写并不优美的形象。

二.《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此曲以多种意象:枯藤、

老树、乌鸦、小桥、流水、古道、夕阳等并置,组合成了一幅秋郊夕照图,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的思乡之情。

三.英译本对比

以下从Schlepp和许渊冲、的的译作出发进行分析。

译本一(Schlepp):

Tune to“Sand and sky”

――Autumn thoughts

By Ma Zhiyuan

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

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

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译本二(许渊冲):

Tune:“Clear Sky Over the Sand”Autumn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fly evening crows;

‘Neath tiny bridg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

Far,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关于诗的标题,译文一译为“Tune to ‘Sand and Sky’-Autumn Thoughts”译出了诗的形式:Tune(小令),词牌名:”Sand and Sky”(天净沙),给人描绘出一副沙与天空的画面,但是画面比较模糊,“Autumn Thoughts”使读者了解诗人的情感:诗人在秋天对某人的思念。译文二译成“Tune:“Clear Sky Over the Sand”Autumn”,译出了诗的形式:Tune,词牌名:Clear Sky Over the Sand(天净沙),诗的题目:Autumn(秋思),使读者很清楚的了解这首诗是要写在秋天的,只是“思”字这一关键字没有译出,还需读者读了全诗以后自己体会了。

诗的前三句共九个分裂的意象,“枯”“老”“昏”“瘦”等都给读者一种悲凉的感觉。译文一直接完全直译原诗出现的意象,没有遵循英语的语法规则,作为中国读者,我们能够很清楚想象这些意象所构成一幅秋天日落十分的凄凉景象。但对外国读者来说则会感觉比较的混乱,在他们头脑中或许会有画面出现,但只是一些分裂的意象,不会体会到这首诗所想要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译文二在翻译的过程中增加了相应的介词、动词,还原了句子结构和时态,把诗句翻译成在我们看来完全直白的句子,易于读者理解。许先生翻译诗时追求“音美、形美、意美”,此诗也不例外,为了诗的韵律,把“over”省略为“O’er”,“Beneath”省略为了“’Neath”,且押/z/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原诗的意象不能清晰地呈现出来。

诗的最后两句有两种理解:一为“断肠/人在天涯”,这里的“断肠”的主语既可以理解为是诗人,也可以指思念作者的人;一为“断肠人/在天涯”,这里就是指作者了。译文一译为“The sun westering,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译文二“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Far,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用倒装的形式,“decline”一词可指“太阳落下”,因为本意有“衰退,衰落”的意思,便同时又能带给人一种落魄感;并且“Far,far from home”能让译入语读者体会到是离家很远很远的地方,所以诗人思念家及家人是很理所当然的事,化抽象的“天涯”为具体。

四.结语

由于中英意象的意义及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在把中文诗歌翻译成英语的候一定要注意翻译方法,切不能只为了形式忠实而不顾译入语国家的习惯,结果反倒令人不解,更别说欣赏中国的文化了。对于诗而言,虽然形式美是很重要的,但内容更重要,译者要在传达内容美的基础上再传达形式美,翻译诗歌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1]段御苑.英汉文化意象的差异比较与翻译.文教资料[J],2011(2).

[2]海岸.中国诗歌翻译百年论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傅浩.说诗解译[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4]李国春.论古代文学中的夕阳意象.中国文学研究[J],2006(2).

[5]卢永和.谈谈叶维廉与中国古诗的鉴赏.文学教育[J],2010(7).

英文情诗范文5

关键词:英文诗歌 优化教学 认知水平

诗歌在语言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已经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可。中国有句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通过英语诗歌的学习,在语言素养方面能够得到很大的提升。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运用诗歌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尚无形成得到普遍认可和运用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笔者通过大量的查阅发现初中阶段英文诗歌教学相关的文献甚少,这一客观现实也体现了该课题研究的价值和紧迫性。

一、收集符合初中生认知阶段的英文诗歌

初中生处于人生阶段的一个关键时期,可以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以及情感需求选择一些蕴涵美好情感,具有积极引导意义的诗歌。比如在上到go for it 八年级上册unit 10 I a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这个单元谈论到对自己将来职业的思考,以及未来人生的思考。在课堂上,笔者引用了一首名为life的诗歌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渗透,以此来升华整节课的主题。这首诗歌读起来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生词,但是从中学生能够领悟一些人生哲学。二、收集和编写适合初中生英语水平的英文诗歌

初中生的英语水平毕竟有限,在欣赏学习诗歌过程中难免存在局限性,所以在收集过程中若一味的考虑经典忽视其语言水平,难免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其诗歌学习的积极性。只有选择符合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诗歌,或是稍微高于其英语水平的诗歌,才能更好的辅助教学。同时,诗歌在课堂的利用性也要考虑,要是有音频资料效果会更好。比如在教到七下go for it unit5 I am watching TV. 这个单元 ,刚好是学习现在进行时这个重要的语法知识点,然后笔者根据自己所执教学生的英语水平选择了Sailing这首英文诗歌。这首诗歌的语句基本结构是现在进行时,其中的句型有I am sailing,I am flying, I am dying等。除此之外,这首诗歌内容相对简单,生词不多,而且已经被改编为歌曲进行演唱,所以笔者在给学生呈现这首诗歌时,从网上下载了flash的歌曲。

刘易期在《诗的意象》中是这样定义意象的:“就是一幅以词语表现的画;一首诗可能本身就是由多种组织诗歌欣赏的时候,把诗歌和画相结合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此项工作要注意诗歌内容的选择,描绘自然景色的比较适合。 笔者在教到八下unit2 what should I do? 这一单元时,编写了一首诗歌,以适宜初中生英语水平。学生在配乐欣赏这首诗歌时对诗歌的语意的理解还是有所阻碍,为了使语意便于接受,笔者在播放诗歌时穿插了多张精美的图片,比如在朗诵到it rains so heavily that we can’t walk on.这一句时,笔者选用了一幅狂风暴雨下,无法令人前行的图片; 在don’t forget there is a rainbow after the heavy rain 这一句时,就选用了一张彩虹出现在雨后的图片,通过图片和诗歌的结合学生能够有更直观的理解和感受。这样做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接受其中包涵的思想内涵,起到了教学的深层次的要求,以及情感的渗透。

三、探索运用英文诗歌优化教学的方式

1. 运用英语诗歌优化语音教学

在语言学习的早期引入英语诗歌可以帮助培养中小学生对英语这一语言的文字和声音的热爱。在课堂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们喜欢诗歌,他们几乎会很自动的去朗诵和模仿诗歌中的文字和韵律。对英语文字和声音的热爱可以为他们进行更深入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通过反复朗读诗歌,可以把握内在节奏,体味诗歌的音律美,触动情感之骇。笔者经常选用其中的一些简短有韵律的英语诗来帮助学生练习发音。

2. 运用英语诗歌优化词汇教学

初中阶段要掌握1500-1600个单词左右,许多学生都觉得单词量太多,很怕记单词。若是死记硬背,这将是非常枯燥无味,而且效果也不明显。诗歌中的词汇是非常精炼的,相比较死记硬背的那些枯燥的单词,学生更喜欢在朗诵诗歌中记忆单词,因为更容易记住。如在学习到十二个月份的单词时,学生觉得这些词汇很难记忆,前后容易混淆,记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基于此,笔者在课堂上选了The cuckoo这首简单的诗歌,这首诗给学生在记忆这些词汇时提供了情境,便于学生记忆。

3. 运用英语诗歌优化语法教学

语法课向来被认为比较枯燥,大多数学生对于语法学习的兴趣不浓,学习效率也不高。但教师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对于教材中绝大部分语法知识其实都可以找到合适的诗歌辅助教学。比如笔者在教Go for it 八年级上册 unit 12 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 ,因为本单元的重要语法知识点是最高级,所以就引用了泰戈尔所写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这首诗歌。教师提出what is 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让学生进行回答,学生们的答语五花八门,充满创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巧妙运用诗歌优化初中英语教学的研究”作为一个崭新的教学形式确实有着重要的作用。只要能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努力,相信一定能更大地发挥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修订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英文情诗范文6

【关键词】诗经;爱情诗;考证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14-01

齐风・102甫田:

褚斌杰:少女恋慕少年。程俊英:思念远人。朱熹:以戒时人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姚际恒:此诗未详……《猗嗟》亦云“猗嗟娈兮,清扬婉兮”也。按《诗》多同句,而上二章之辞则全不合。方玉润:未详,词义极浅,尽人能识。惟意旨所在,则不可知。屈万里:此盖喜远人归来之诗。闻一多:无题解。属女词。

此诗从褚,归为爱情诗。

魏风・108汾沮洳:

褚斌杰:一女子夸赞其情人。程俊英:赞美劳动者才德。朱熹:此亦刺俭不中礼之诗。姚际恒:此诗人赞其公族大夫之诗。方玉润:美俭德也。屈万里:此盖刺某大夫爱修饰之诗。闻一多:无题解,属女词。

此诗从褚从闻,归为爱情诗。

唐风・116扬之水:

褚斌杰:女子投奔所爱之人。程俊英:揭发告密。朱熹: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是为桓叔。其后沃盛强而晋微弱,国人将叛而归之,故作此诗。姚际恒:潘父弑昭公,迎桓叔,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败还,归曲沃,皆可以见国人之心矣。方玉润:讽昭公以备曲沃也。屈万里:列《诗序》,刺晋昭公……事见桓公二年左传。闻一多:无题解,归附篇。

此诗暂从褚斌杰,归为爱情诗。

陈风・136宛丘:

褚斌杰:一男子深爱一活泼善舞的女子。程俊英:写一个以巫为职业的。朱熹:国人见此人常游荡于宛丘之上,故叙其事以刺之。姚际恒:此诗刺游荡之意昭然。方玉润:刺上位游荡无度也。屈万里:此刺游荡之诗。闻一多:无题解,属于第三类。

此诗暂从褚斌杰,归为爱情诗。

曹风・151候人:

褚斌杰:一说是女求男的情诗;一说是刺新贵。程俊英:与褚斌杰第二说相同。朱熹: 此刺其君远君子而近小人之辞。姚际恒:刺诗。方玉润:刺曹君远君子而近小人也。屈万里:《诗序》谓此为刺曹共公之诗,似是。闻一多:属于第三类,刺曹女也。

此诗从褚斌杰第一说,归为爱情诗。

小雅・199何人斯:

褚斌杰:一女子怀念和埋怨旧日情人。程俊英:同事绝交诗。朱熹:此篇专责馋人耳。姚际恒:刺馋。方玉润:刺反侧也。屈万里:……然为朋友绝交之诗,则文义甚显。

此诗从褚斌杰,归为爱情诗。

小雅・225都人士:

褚斌杰:送别贵族人士、女子返归京都。程俊英:忆念意中人。还列三说:刺诗;怀旧;逸诗。朱熹:乱离之后,人不复见昔日都邑之盛,人物仪容之美,而作此诗,以叹惜之也。姚际恒:盖想旧都人物之盛,伤今不见而作。方玉润:缅旧都人物之盛。屈万里:此咏某贵家女出嫁于周之诗。

此诗从程,归为爱情诗。

争议较大的婚姻诗有3首:邶风・37旄丘、齐风・105载驱、小雅・197小弁。

邶风・37旄丘:

褚斌杰:女子疑丈夫有外遇。程俊英:流亡诗。朱熹:此诗本责卫君,而但斥其臣,可见其优柔而不迫也。姚际恒:引《毛传》“彼旄丘之上有葛,其节何蔓延而长?虽前高后下之丘,犹远相及。我之伯叔同处一地,乃多日而不相恤,何也?”此说存之。方玉润:黎臣劝君勿望救于卫也。屈万里:引《诗序》,责卫伯也……闻一多:无题解,属女词。

此诗暂从褚斌杰,归为婚姻诗。

齐风・105载驱:

褚斌杰:文姜往来齐鲁间,纵情游荡取乐。程俊英:齐女嫁鲁。朱熹:齐人刺文姜乘此车而来会襄公也。姚际恒:《小序》谓刺齐襄……《集传》皆以为指文姜,意亦贯。方玉润:刺文姜如齐无忌也。屈万里:此盖咏文姜与齐襄公聚会之诗。闻一多:齐女归于鲁(无刺意)。

此诗从程从闻,归为婚姻诗。

小雅・197小弁:

褚斌杰:被逐者的哀音。程俊英:被父放逐的儿子的诉苦。朱熹:幽王……黜申后,逐宜臼,而宜臼作此以自怨也。姚际恒:引《小序》《大序》,辩驳,引孟子言,引赵岐注,终无定论。方玉润:宜臼自伤被废也。屈万里:人子不得于其父母者所作。闻一多:伐木析薪喻婚姻,掎L言不得人也。

此诗从褚从闻,归为婚姻诗。

可能为爱情诗的有5首,是:郑风・77叔于田、郑风・78大叔于田、齐风・103卢令、唐风・120羔裘、唐风・122无衣。

郑风・77叔于田:

褚斌杰:一女子赞她所爱的男子汉。程俊英:赞美猎人。朱熹:或疑此亦民间男女相悦之辞也。姚际恒:从《集传》,段不义得众,国人爱之而作。方玉润:刺庄公纵弟田猎自喜也。屈万里:旧谓共叔段不义而得众,国人爱之,而作是诗。闻一多:属女词。从朱说,“男女相悦”。

此诗从褚从闻,归为爱情诗。

英文情诗范文7

[关键词]许渊冲;三美;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102 ― 02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生于1921年,幼年开始就接受到中西文学的学习,并且逐渐在诗歌翻译上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致力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为了传播及推广中国文化,他先后将《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翻译为英文、法语。许渊冲先生的外译作品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文学的传播上,贡献尤为突出。同时,许渊冲先生还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的发展,尤其是中国诗歌外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诗歌英译的“三美”思想内涵

翻译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解释的,相互依存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翻译实践对翻译理论也会产生反拨作用。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一方面是中国文学的输出,另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化的必要途径。

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认为:“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的心,这是意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许先生曾在有关译诗的文章中谈到“三美”之间的关系:“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1〕在三美论提出后,还受到诸多争议。许先生针对这种情况,作出了进一步的说明:“三美”论,不是孤立地追求“音美”,而是译诗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其中“音美”“形美”放二、三位,不是过分强调形式。好的译文,应该是“意美、音美、形美并重”。〔2〕73

诗歌英译理论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国文学史,诗歌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诗歌的韵律、意象及意境在中国文学及世界文学界如一块瑰宝,引人入胜,流连忘返。另一方面,早在16世纪,就有英国学者开始翻译中国古诗,向英国读者介绍中国古典诗歌格律。〔3〕由于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包括词法、句法、语言内涵等方面的不同,在诗歌英译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不可译”或“翻译失误”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许渊冲先生认为,在遇到无法找到完全对等的翻译的时候应该“得其精而忘其粗”,〔2〕69许先生这里所指的“精”,是原诗中的意美,如中国特色的文化典故,诗歌中的独特意象。“粗”, 则是和“神似”矛盾的“形似”、“音 似”和“意似” 。因此,在诗歌翻译中,比起意美和音美来,“不可译”或“翻译失误”毕竟处在次要地位,所以只要求“大体 整齐”就行,如能译得对仗工整,那自然是锦上添花。〔2〕70

许渊冲先生提出三美论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其翻译实践的成功,经历了几十年的文化传播后得以充分证明。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大多依赖西方的理论体系,许渊冲先生的译诗论为诗歌英译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而且,近年来许先生的翻译研究更是注重翻译理论的中国学派发展。2005年许渊冲先生在第三届全国典籍英译研讨会上的发言稿中明确指出:经典作品, 尤其是古典诗词, 应该是写得最好, 又安排得最好的文字。 但是在翻译时, 目的语和源语对等的文字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 这时译者就要选用译语最好的, 而不是对等的表达方式, 来再现原作的内容, 传达原作的意美、音美、形美。〔4〕41

二、许渊冲诗歌英译中的“三美论”实践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语言精练,节奏、韵律鲜明,结构严谨,思想感情丰富并具有丰富的意象意义。译者在诗歌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对语言进行转换,还要传递准确的情感意象和节奏韵律。中国古代文论评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节奏一方面更利于吟唱,另一方面也具有情感特征。例如,在中国古代诗歌表达忧伤的手段主要有词语选择或用典,古代文人有时为了避祸(文字狱)通常会通过韵律的使用来表达情绪,“ang, ong”等开口音,通常被用来表示兴奋、激昂的情绪;“ū,ǖ”等合口呼音可用来表示忧伤、愤懑的情绪。但汉英语言体系的差异,音韵的差别,英译过程中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了。

以杜甫的《春望》为例,原诗中“破”、“深”、“泪”“恨”、“心”等字表达的情绪、情感主要是悲凉与愤懑,其中的韵律“en, in, an”用闭口音,来表达心志不舒,忧国念家悲己的情绪情感。整首诗情感表达真切,韵律鲜明、对仗工整、情感丰富。原诗为: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首联中,情感的着眼点放在了“国与城”上,“破”与“春”道出了情感上的支离破碎与自然中无可抗拒的情绪,因此“山河在”“草木深”。经典的对偶句,精巧工整;情感的高潮在表达在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典型手法,睹物伤情,将“花、鸟”人格化,情感聚焦在此联。互文手法,意蕴丰富;颈联中的巧妙之处是在选词上:“连”与“抵”。“连”字可以指“烽火”连绵不断,亦可以时间连续不断直至三月,“抵”字使用得更为巧妙,一字的使用可以让诗人盼到家书的狂喜与迫切形象跃然纸上,更能够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尾联的具体化描写,拉近了诗歌与读者的距离,无论诗人是忧国忧民还是睹物伤情,最终化为一个伤情的形象“稀疏白发不胜簪”。

从诗歌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意、形还是音韵,《春望》都可以成为经典。对于译者而言,也无疑意味着将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在“三美论”的思想指导下,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如下:

Spring View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许渊冲)

On war-torn land stream flow and mountains stand;

In towns unquiet grass and weeds run riot.

Grieved over the years, flowers are moved to tears;

Seeing us apart, birds cry with broken heart.

The beacon fire 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

Words from household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

I cannot bear to scratch my grizzled hair;

It grows too thin to hold a light hair pin.〔5〕

首先,从标题看译者将《春望》译为“Spring View”,“春”字在英语中对等为“spring”,而“望”,译者译为“view”, 在英语中,这个词既可以有静态的“景观、景色”之意,又可有动态的“观察、查看”之意。在标题的翻译中,很多译者都达成了一致,使用“view”来传递诗人远望山河审视内心情感的心路历程。译者的词汇选择也是作者与译者之间的心灵对话,意象及情感的首发传递。

许译《春望》中,最成功之处是意象和情感传递,也就是“三美论”中的“意美”,“形美”与“音美”却无法百分之百地传递,但译者仍旧在尽力做到“牺牲得最少”,力争优秀译文。这是译者的敬业精神也是践行“三美论”的具体表现。

首联中,为实现“意美”,译者使用了“war-torn”“unquiet grass”“weed”“run riot”,英语读者通过这些词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战后的凄凉衰败景象,及背后的历史原因, 译者将“草”字译为“grass”和“weed”,更是体现了译者的深入思考,只有深切体会原诗才能准确地将里面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传递给译语读者,获得读者与诗人、诗作之间的共鸣。同时,“”“run riot”中还使用了头韵,尽量兼顾“音美”,来弥补两种语言间互译过程中无法达成的百分之百的对等。在“音美”上,虽然无法使用完美的英语韵律来表现诗人的忧伤之情,但译者极尽所能在“意美”的传递中,弥补此缺憾。

颔联中,拟人化手法的使用契合原诗的修辞手段,尤其是“move to tears”和“cry with broken heart”的英译,将诗人“溅泪”的感伤和无从安放的破碎的心,描绘得形象生动。“over the years”也是背景的介绍,读者能够在英译的描写中,体会到屡屡失望的诗人是如何从踌躇满志到愤懑伤怀的情感变化。 颈联中,“The beacon fire 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 Words from household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也是一种具体化的描写,“beacon fire”“household”“weight in gold”对于英语读者而言,都是容易理解的具体的事物,因此,原诗中的信息基本能够完整传递。原诗中“烽火连三月”指:安史叛乱后杜甫逃亡被捕,直到次年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由于历史背景复杂,诗歌的文学形式又无法加注解释,译者舍弃这个信息点,用“higher and higher”来描述当时的社会状况。尾联中作者对原诗的意象及情感的表达也非常准确,尤其是“grizzled hair”和“thin”将诗人杜甫的忧国忧民的伤情形象描写得清晰生动。

总之,从《春望》的英译中,读者能够体会到诗人所要传递的情感及营造的意境氛围。虽“形美”的理想追求受阻于英语和汉语语言的差别,但译者也在尽力而为。所以,译者追求的“三美”,不能只停留在原文的文字和形式上,应该依据原文描写的事实,追求“意美”兼顾“形美”及“音美”。虽然对于《春望》英译的分析很多,笔者仍然希望能够在新的文化语境下,通过译文的分析来诠释“三美论”对英诗翻译的指导意义,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翻译实践,都能实现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

〔参 考 文 献〕

〔1〕许渊冲.“诗词”译文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79,(01).

〔2〕许渊冲.三谈“意美、音美、形美”〔J〕.深圳大学学报,1987.

〔3〕朱徽.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英文情诗范文8

关键词:格律;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I561.0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38-01

一、十四行诗的英语背景及内容

(一)孕育者及所处时代

莎士比亚是英国最杰出的作家也是文学长河里一位出类拔萃的语言大师。而莎翁所生活的时期恰好也是英语从中古时期进入早期现代英语后不久,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的思想禁锢,为文化发展提供条件。当时的欧洲大陆仍大量盛行拉丁文、法语,英语耳濡目染,融入了较多的新词汇,但拉丁文在文学作品中所占据的地位还是很崇高的。不过,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活动却完全是以英语来进行,他把外来语和本族语巧妙的结合起来,大大丰富了英语的词汇。

(二)十四行诗的创作

十四行诗,原为“小调”或“歌曲”之意。音译为“商籁体”。出自普罗旺斯语Sonet。 起初泛指中世纪流行于民间、用歌唱和乐器伴奏的短小诗歌。它的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彼得拉克(Petarch)。十六世纪初,十四行诗体传到了英国,逐渐发展成为了英国最流行的诗歌体裁。莎翁的十四行诗共计154首,诗文大概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他与一位青年贵族的友情,此主题较长,约计有126首,情感真挚热烈,体现出作者对美的追求。第二部分较为奇特,描述了诗人与一位黑夫人的爱情。颇为有趣的是第三部分,它主要探讨了古希腊罗马的艺术问题,只有两首诗组成,构思奇诡,却是启人智慧,意蕴深远,让人回味悠长。

二、写作中的美

(一)格律之美

英语是以语音为基础的文字,故英语诗歌的格律就自然以音节为单位。十四行诗中的“格”有意大利式的每行11个音节和法国式的每行10个音节,莎翁的十四行诗采用的是每行10个音节的模式,即 a-b-a-b, c-d-c-d, e-f-e-f, g-g或 a-b-a-b, b-c-b-c, c-d-c-d,e-e。语言简洁精辟,主题鲜明丰富,思路曲折多变,起承转合运用自如。而诗中对“律”把握也是一道不可缺少的靓丽风景,古语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发言即有声,有声即歌咏,歌咏亦是律。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讲究声韵、节奏、抑扬顿挫,便于读者吟诵,亦使听众感到悦耳,朗朗读诗之声绕梁三日,往复回还,给人以音乐的美感。后来文人写十四行诗,仍继承这一优良传统。请君欣赏:“When I do count the clock that tells the time And see the brave day sunk in hideous night,When I behold the violet past prime And sable curls ensilvered o’er with white,When lofty trees I see barren of leaves…”这首诗中描写的主题是规劝友人生子。全诗由三个四行诗和一个双行诗构成,朗朗上口,一气呵成。

(二)语言之美

十六世纪的到来,英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日趋频繁,仅从词汇方面看,就有一大批代表新事物新文化新思想的外语词融汇入英语,例如:shawl[波斯语,披肩],coffee[土耳其语]等。莎翁的作品更是将外来语与本族语相结合,采取引进外来词、词类转换等方法,创造出更多的词汇运用,增加了英语的表达能力。莎翁运用这些词汇所组成的语言也是将美的发展提升了一个高度,如十四行诗中最经典的第十八首诗: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这首诗所描写的是友人的美貌将与诗人的诗歌永存于世。其中不乏可爱又优美的语言,如:darling buds of May(五月的娇蕊),eye of heaven(苍穹的目光有时过于灼热),nature's changing course(世事沧桑)等。此首诗歌中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把友人比作可爱的夏天,将太阳比作天上的眼睛有着金色的面容,简洁易懂,唤起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让我们感到人与自然息息相融,凝住我们美好的希望。

三、结语

通过对莎士比亚时期的背景了解,我们不仅能从莎翁的十四行诗中看出英语在当时时代的运用,也有机会感受了其中英语的格律之美和语言运用之美,这为我们对十四行诗的欣赏及翻译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朱延波.莎士比亚诗歌研究(英汉对照)[M].广州: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2]李赋宁.英国文学论述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版社,1997.

作者简介:

英文情诗范文9

摘要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威廉・巴特勒・叶芝是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其诗歌的魅力与影响在20世纪上半叶几乎无人能及。叶芝诗歌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地运用了爱尔兰的神话传说、人名、地名等元素。本文从诗人生活写作的时代背景入手,通过挖掘叶芝诗歌中的爱尔兰题材来探寻诗人的民族文化身份及其历史意义。

关键词:叶芝 诗歌 爱尔兰元素 民族文化身份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n Butler Yeats,1865-1939),英语诗坛上的文学巨匠,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人因其诗歌的魅力与影响而使得英语诗歌宝库大放异彩,在他的时代里树起了一座丰碑。T・S・艾略特曾高度评价叶芝说:“他当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英语诗人,而且我还可以说是任何语言中最伟大的诗人。”在20世纪的英语诗坛上,其作用和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叶芝也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他在其一生的诗歌创作中使用了大量的爱尔兰题材和元素,在宣扬爱尔兰民族文化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从叶芝生活写作的时代背景入手,通过对叶芝诗歌中的爱尔兰题材的挖掘来探寻诗人的民族文化身份的构建及其历史意义。

二 叶芝所处的时代背景

爱尔兰人民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大部分人信仰天主教。1171年英格兰国王享利二世率军入侵爱尔兰,次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封享利二世为“爱尔兰领主”,将统治爱尔兰人民的特权授予了享利二世,爱尔兰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534年享利八世正式宣布英国国教(新教)与罗马天主教分离,自此后面该地区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人与信奉新教的英国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一直不断。1801年英国强行将爱尔兰纳入英国版图。1845―1850年爆发了爱尔兰大饥荒,加上几个世纪的被剥削和被压迫以及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爱尔兰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19世纪中叶,爱尔兰人的民族独立斗争从未间断,几度形成高潮。

在这样一个英爱矛盾纷繁不断的时代,叶芝诞生在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的一个新教徒家庭中,他的祖先是英格兰移民,父亲是肖像画家,母亲是爱尔兰西部斯莱戈郡一位富裕商人的女儿。叶芝自小喜爱诗画艺术,1884年就读于都柏林艺术学校,但不久他抛弃画笔,专心于诗歌创作。叶芝生性信教,但不笃信基督教的正统教义。他一生致力于寻求神秘、虚幻的各种传说。他对民间传说、神秘主义唯灵论、神智论以至新柏拉图主义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叶芝认为这些传说能够触动其不知不觉的灵魂,激发其创作的灵感和丰富的想象。的确,这些神话和传说为诗人早期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叶芝曾随父亲迁往伦敦,在那里接受正规的英语教育,却仅仅因为他是一个爱尔兰人而经常无故受到英国同学的辱骂和殴打,说英语和信新教并不能抵消自己被视为“爱尔兰疯子”的现状。加之父亲常常向他灌输的观念是“较诸英格兰,爱尔兰品格之优越不仅在于风景和气候,而且在于言谈举止、艺术家气质和绅士风度”。这种流落辗转和夹缝生存经历造成的落差和父亲的潜移默化促成了叶芝从小的爱尔兰文化意识。在后来的创作中,他坚信爱尔兰的文化艺术能够增强爱尔兰人民的民族凝聚力。他研究爱尔兰的历史、民歌和语言并鼓励其他作家挖掘和弘扬爱尔兰民族题材,积极地参与爱尔兰的文艺复兴运动。1923年之前的爱尔兰仍未取得独立,英国仍是爱尔兰的殖民宗主国。几百年来的殖民统治和从小的英语文化浸润使叶芝对英国爱恨交织。他曾在从未出版的作品全集的《拙作总序》中说:“盖尔语(Gaelic,爱尔兰地方方言)是我的民族语言,但不是我的母语”。对于母语英语,他说:“除了用母语,任何人都无法带着乐感和活力进行思考和写作”。这是诗人对英爱两种文化的复杂情感的真切体现。

三 诗歌中的爱尔兰题材

虽然使用的是英语语言,叶芝却把爱尔兰文化元素作为其诗歌的利器,并在英语诗歌的主流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叶芝早期创作的成功就在于用英语诗的形式优美地表现了爱尔兰题材,或者说是借爱尔兰题材写出了优美的英语诗。”但是,对英爱文化的矛盾感情使叶芝在创作中试图摆脱英国文学的传统,回到他能够确认的民族身份,即爱尔兰民族的土地上去寻找与他自身最直接相关的灵感和题材。因此,他以爱尔兰神话传说、人名地名、乃至音乐节奏等入诗的方法,来描绘一种浪漫主义的遥远、朦胧的美,“一种现代城市人对想象的古代世界的憧憬”。用叶芝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为我的歌缝就/一件长长的外套/上面缀满剪自古老神话的花边刺绣”。

1886年叶芝结识了芬尼亚组织(爱尔兰共和兄弟会)的首领之一约翰・奥里亚雷(John O"Leary),并在他的影响和激励下开始以爱尔兰民俗和神话题材为创作方向。从诗人第一个创作阶段(1889―1904)的诗歌中,我们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爱尔兰气息。叶芝在一些诗里用到了故乡斯莱戈的传奇故事,如1989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乌辛的漫游及其它》是由901行的长篇叙事诗《乌辛漫游记》和14首短抒情诗组成。其中,《乌辛漫游记》讲述了爱尔兰古代传奇诗人乌辛在被“年轻国”公主尼阿芙选作丈夫后经过三百年的幸福生活仍然惦念着回到爱尔兰,并最终在圣・帕特里克时代(约389-461)返回爱尔兰的故事。

该诗的宏大叙事时空基调即为凯尔特特色的,通往这个民族遥远悲凉的古老深处,在远古传说的氛围中,读者在回味中复原出凯尔特式的图景,使古爱尔兰的乡村和中世纪凝固的时空在迷雾中渐渐清晰。这部诗作中,叶芝还歌颂了一些爱尔兰的古代英雄:莪辛、芬恩、伊恩格斯和圣怕特里克。在1890年那首抒情诗《茵尼斯弗里湖心岛》(Isle Innisfre)中,诗人希望隐居于一个宁静美丽的湖心小岛:我将享有些宁静/那里宁静缓缓滴零/从清晨的面纱到蟋蟀鸣唱的地方/……/伫立在马路上/或灰色的人行道上时/我都在内心深处听见那悠悠水声。(傅浩译)茵尼斯弗里在盖尔语中为Inis Fraoigh,意为“石楠岛”(Heather Island);是斯莱戈郡吉尔湖中―个小岛。诗人描写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就是他记忆深处的斯莱戈的美丽风光。1889-1892年间创作的《玫瑰》诗集中,“玫瑰”也有着不一般的含义。

《时间十字架上的玫瑰》中的玫瑰就源自1890年代“金色黎明”中的玫瑰十字兄弟会的标志,“玫瑰与十字结合在一起象征了爱与牺牲的神秘结合或一种灵魂的完善境界”。诗人在诗中请求玫瑰听他歌唱爱尔兰远古的生活,讲述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库秋林与大海搏斗的故事,还有弗格斯对德鲁伊特那林间生活的向往。读到这里,读者也因而了解到爱尔兰是有着古老文明和英雄的过去的,爱尔兰的民族是英雄的民族。1893年的《凯尔特人的曙光》中,他也收录了一些传奇故事和抒情短文。1897年《秘密的玫瑰》则收录了他称作是有关爱尔兰的超自然和他个人生活的诗篇。其中,另外一些古爱尔兰历史和传说中的人物,如弗格斯国王、红枝王康诸巴和克诸莱恩都出现在这一诗集中。

叶芝多次说到“我的大部分作品是建立在古老的爱尔兰文学上的,……古老的爱尔兰成了我一生想像力的主要启发”。他的诗歌源源不断地取材于爱尔兰的一些英雄传说和民谣,有一种神秘和幻想的情调,他希望能从古老的爱尔兰文化中,创造出一种区别于英国文学的独特的爱尔文学,这一切源于古爱尔兰文化在几百年的殖民统治下正渐渐被人们遗忘,取而代之的是被强加的语言、风俗、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审美观也都英国化了。

叶芝深信,要实现民族的独立,就必须首先寻根溯源、追寻过去,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芝认识到激进民族主义的局限,于是他不再打算用诗歌为政治宣传服务,其诗歌主题转向了更为广阔的世界,描述更为丰富的现实生活和个人经历。1922年爱尔兰内战爆发更加深了他的信念:为解决矛盾,平息动乱,使人民安居乐业,艺术家只能通过艺术来引导民众,而不能参预政治。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那永远富有灵感的诗歌,以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而授予叶芝。毫无疑问,他的作品深深地打上了爱尔兰民族的印记,成为他身上不可抹去的民族文化身份。

四 民族文化身份的意义所在

叶芝作为英裔新教徒移民的艺术家之子,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都会经历或多或少政治上的压力。“对作为被压迫民族的爱尔兰来说,作家自然而然地会负有某种使命,或至少要做到‘政治上的正确’”。对诗人来说,“诗歌创作的根本矛盾在于‘外在规定’的社会现实和自我内在的价值之间的冲突。”叶芝选择了在殖民者的语言――英语书写的诗歌中回望爱尔兰历史,追寻爱尔兰文化的根源。诗歌是其个性和爱尔兰民族的记忆的表达。在爱尔兰民族主义斗争中,不同的社会阶层、政治派别对爱尔兰性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追寻方式。叶芝在古老的凯尔特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强调了传统文化在重构现代爱尔兰身份认同中的积极作用、强调了重构爱尔兰文化身份在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重要性。

但正如另一位北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所说的,叶芝在他的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中几乎没有提及内战或独立战争。“没有人比他更好地理解一个政治秩序的构造或破坏与文化生活的建立与损害之间的联系。……他来到瑞典告诉全世界,诗人和戏剧家们的地方工作对于他的故土和时代的改革,就如同游击队伏击一样重要……”“在爱尔兰殖民化过程中,地缘政治具有独特的意义。因此,宗主国中心与殖民地边缘之间那首分界线,被巧妙地伪装起来。”爱尔兰民族主义者要取得民族的独立,只有首先认清爱尔兰在英国化过程中那条伪装的分界线,并重新确立爱尔兰真实的民族身份认同话语――爱尔兰性。叶芝正是通过创作一种具有爱尔兰主题和格调的诗歌,试图创造一种鲜活的爱尔兰传统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来唤起爱尔兰人民对古爱尔兰文化及传统的历史荣誉感。爱尔兰性是诗人倾其一生在诗歌中构建的民族文化身份,他对爱尔兰传统文化和人民的热爱,以及对殖民者宗主国对爱尔兰在文化、宗教上的压迫的无声控诉都表明了叶芝在自我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上的认识。古老的凯尔特文化为反殖民民族主义斗争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力量,叶芝以回溯的方式,在已绝迹的古爱尔兰文化中寻求重构爱尔兰身份认同的灵丹妙药,为当时复兴爱尔兰文化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Elizabeth B.Booz,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Literatur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年。

[2] 傅浩:《叶芝评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

[3] 叶芝,傅浩译:《叶芝诗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4] 傅浩:《叶芝的影响及其后的爱尔兰诗歌》,《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第1期。

[5] 陈恕:《W・B・叶芝》,《外国文学》,1988年第1期。

[6] 傅浩:《叶芝的神秘哲学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7] 叶芝:《1923年在爱尔兰上议院的讲话》,陈恕:《爱尔兰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8] 杜心源:《进入世界的词语――西默斯・希尼诗的语言形式与民族身份建构》,《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2期。

[9] 希尼:《希尼诗文集》,作家出版社,2001年。

[10] 陶家俊:《爱尔兰,永远的爱尔兰》,《国外文学》,2004年第4期。

英文情诗范文10

最早把意象派介绍给中国的是胡适。1910年至1917年胡适留美,适逢意象派诗风横扫美国诗坛之际,为了创建中国的白话自由诗,便把意象派这一英美"舶来品"搬了过来。虽然,意象派在中国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流派,它只是为中国现代派的发展打开一条新的路径,但也确实使中国产生了不少意象诗的扛鼎之作。

一、多层次深刻主题

意象派诗歌的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柏格森认为只有借助直觉才能认识真理或真实,才能创造和欣赏美。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许多意象派诗人热衷于捕捉瞬间的印象和幻觉,又由于意象派诗歌高度浓缩,大多数篇幅极短,且一味追求唯美,其局限性是很难表现多层次深刻主题。这些缺陷限制了意象派诗人的成就,使得英美意象派的影响远未能如法国的象征主义那样渗透各种文学体裁,乃至其他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而形成诸流派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也正是意象派在中国诗坛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流派的一个重要原因。

意象派诗歌一般是无法解读的,读者只能透过意象去感受诗人的某种情绪或感情。正如庞德所说,这种意象不是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

把人脸看作花瓣,而且是绽放在被雨水淋得发黑的树枝上,这恐怕只是诗人的一种灵视或幻觉吧。从表层看,表现的是诗人因人群中的这些美丽的脸庞蓦然间触发的清新感、惊奇感。深入看,人群中就这么几个犹如花瓣美丽的脸庞,而且这些花瓣是开在"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联系诗人创作此诗的背景,这是不是象征都市生活的腐败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类肉体的摧残和精神的异化,是不是意味着生命中美好的东西已所剩无几?

多愁善感而又有过一些阅历的人可能把它理解为一种人生的悲剧。白天你被人当作一道风景,晚上你又装饰了别人的梦,无论如何,你永远总是别人的装饰品,何其可悲!乐观向上而又洞察人生的人则可能从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互为装饰"即无论自觉与否都可能发生的种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若非如此,人类怎么生存?社会如何存在?这实在是一个太深刻的主题。

二、意象的营造

自然景物诸象莫不与人类的情绪、感情之间存在互相对应的关系。(当然,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境遇会使这种对应关系呈现差异。)许多物象具有原始意象的性质,几千年来,它们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不断反复地以各种组合方式出现,因而获得普遍的象征意义。

而许多英美意象派诗歌中意象的营造却并非如此。

原来,英美意象派并非纯英美本土文化,其源头乃是中国古典诗歌。庞德曾指出,读中国的古典诗歌就可知道何为意象派,其《华夏集》(cathy)就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改写,结果是使之有了意象派自由诗白描的风格。艾米·洛厄尔也曾写过不少摹仿中国古典诗歌的诗作。甚至有意象派诗人把"意象派"定义为"对中国魔术的追求"。

遗憾的是庞德们并没有真正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庞德根本不懂中文,他翻译过许多中国古典诗歌,却以为是自由诗,而不知道它们具有严格的格律;而且他翻译的依据也并非中文原版,而是费诺洛萨(ernest fenollosa)读书笔记中的日文译本(费诺洛萨的导师又是日本人)。经过这一番折腾,中国古典诗歌的神韵已尽失矣!对于把李白译成"李哈枯"(rihaku),把"王维"译成"奥麻基楚"(omakitsu)的无法直接阅读中国古典诗歌原著的庞德来说,中国古典诗歌的强烈的感染力和启悟性,以及中国古典诗歌中更为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是根本无法了解的,再加上他在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追求中忽略了本民族意象文化真正意义上的融入,许多英美意象派诗歌所营造的意象基本上不具备中国古典诗歌那种普遍的象征意义,更不具备强烈的感染力和启悟性,难免流于晦涩而孤芳自赏。为了"推销"自己的作品,不少英美意象派诗作总不乏冗长的注释甚至由诗人自己站出来解读。

三、意象的组合

由于英美意象派诗歌本来就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舶来品",卞之琳既深谙英美意象派之奥秘,又精通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文化,《断章》的成功自不在话下;而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小品亦心领神会,其《地

转贴于

英文情诗范文11

关键词:中国古诗;翻译;对比;炼词

1 引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体诗(格律诗)的创作达到了鼎盛。唐诗语言优美、文字流畅、意境高雅、情感真挚、思想开放而深邃,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精华,也是绽放在世界文苑里的一枝奇葩。诺贝尔文学评奖委员会主席埃斯库马克盛赞中国文学独特的艺术美时曾说:“世界上哪些作品能与中国的唐诗和《红楼梦》相比呢?”

《春晓》是中国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一首唐诗。此诗语言精炼自然,音韵和谐婉转,读来意味无穷。中外许多著名诗人,学者和翻译家都曾将其译成英文和其他文字。本文选取了其中三种有代表性的英译文,并对每篇译文的特点及其炼词略作剖析,以期对古诗英译有进一步的了解。

2 原诗与译诗的比较与分析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一:witter bynner译,

a spring morning

i awake light-hearted this morning of spring, 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the jade mountain, witter bynner and kiang kang-hu, new york, knopf, 1929)

简评:bynner是英译中国古诗的名家。对于他的译文,评论家的意见各不相同。吕叔湘在这首诗的《赘言》中写道:“通首言之,仍是译中佳品”。

从炼词的角度看,bynner在译文的前两句中使用了“light-hearted”和“singing of birds”,勾画出百鸟欢唱令人心怡神爽的美春景象,体现了原诗前两句的悦春之情。在三、四句的译文中引进了两个功能词“but”和“and”,分别表明了转折、并列的逻辑关系。汉语是意合语言,古诗的语言则是意合语言之极致。这不仅仅是汉语意合性的客观表现,更是诗人人为的结果,是与我国古代诗歌理论中“言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的传统相一致的。我国诗歌的思维形态是典型的形象思维,而绝少逻辑思维。从形式上看,古诗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使用语篇衔接手段。古诗总是抽去一些连结的媒介,依赖事物间的一种潜在的应合,而不在语言的表面求得逻辑关系的建立,其知性活动是隐秘的、“诡奇”的,而这在英语诗歌里是不可想象的。因此,给古诗英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译诗中使用连词则会使知性活动物化于语言表面,使译诗带上浓重的逻辑思维色彩。而原诗中这些逻辑关系是隐性的,深藏在诗人的潜意识中,并没被刻意显现出来。这首诗的语言和结构对于一个具有听说能力和基本自然现象常识的中国孩子来说都是非常简单易懂的。而且,尽管诗中没有使用连结媒介,但汉语重含蓄、重模糊和意境美的特质使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诗的神蕴和魅力。而诗的英译文却不能用这种模糊的手法来增加诗的意境之美。英语语言重逻辑分析及以形合表意义完整连贯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原文诗中省略的各种关联词在译文中必须加上才能反映原诗的情感,让说英语的读者领会诗的真正意境。

译文二:

spring dawn

sleeping in the spring, one hardly knows its daylight.

birds are heard everywhere trilling.

thereve been sounds of wind and rain in the night,

how many blossoms have been falling?

(ta kung pao, may 10, 1979)

简评:

译文二对诗题“春晓”中“晓”字的翻译有所不同。《辞海》中将“晓”定义为“天亮”,并援引“春眠不觉晓”为例,可见诗题之意应为:春天天亮的时刻。在英语中,“morning”指“beginning at 12 oclock at night, or especially at dawn, and extending to noon”其涵盖的范围明显大于“晓”,所以笔者认为,译文一将“晓”译为“morning”,忽视了“晓”的概念意义。

在人称上,原诗遵循汉文化的思维模式,强调“天人合一”,故而刻意将人称消隐;文章通篇未点明“谁”在哪里感受到春天的来临。而且汉语句子是主题句,只要把事情本身说清楚,不一定要主谓宾各个句子成份齐全。尤其是古诗写作要求文字高度浓缩,在有限的字数中表达广阔的意境,抒发深厚的感情。但是,英语句子是主语句,语法结构较为严谨,主语不可缺。所以,古诗英译中增添主语就成了普遍现象。在翻译原诗时,译文一直接将消隐的主语译为“i”。可是笔者认为,原诗将主语消隐的目的在于激起读者的共鸣,孟浩然和其他中国诗人一样,以诗言志,以诗警世。所以,译文一的译法排除了读者,译文二中译者在增添主语时,将主语泛化为第三人称,从而与原文的思维方式相协调,因为使用“one”给读者的感觉是:某个人在讲述自己的认识,更利于与读者产生共鸣。

译文三:翁显良译,

one morning in spring

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 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 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马红军著《翻译批评散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简评:

翁显良先生是自由派翻译家,主张把格律体诗翻译成散体。他在《古诗英译》一书的序言中写道:“译诗不是临摹,似或不似,在神不在貌……更不必受传统形式的约束,押韵不押韵,分行不分行,一概无所谓,岂不自由得很?”。由此可见,翁先生对中诗英译的原则是在翻译过程中强调传达原诗意象,而不是模仿原诗的章法句法字法。从译文看,他的确没有逐字逐句直译,而是极力将原作的精神传递给英语读者。

对于这首《春晓》,传统的理解都认为是悦春之情掺杂着花落春残的怅婉,原诗前两句以极其简练的语言和极富代表性的事物描画了诗人于春晨苏醒,并觉察到万物复苏的场景。三、四句对风吹雨打、花开花落的自然变化,流露出一种岁月易逝,生命衰老的哀愁和伤感。

还有一种理解认为,这首唐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喜春-惜春-爱春的感情,层层递进,勾勒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春景。

“啼”字是这首诗的诗眼。bynner将“啼”字译为“singing”, 表达鸟欢叫声,给人以美好的联想。译文二采用了“trilling”这个词,除了强调鸟鸣的喧闹,想必也是出于和最后一句中的“falling”押韵的考虑。

而翁先生的译文选用了“cry”一词。他曾说过:“孟浩然写的虽则是一日之晨,却已到三春之暮,‘啼鸟’不是在唱歌而是在悲鸣……高卧松云的孟夫子,一朝梦觉,深感岁月蹉跎,功名未立,难免有迟暮之叹。然而他毕竟是风流天下闻的名士,……发而为绝句,更要讲究含蓄,于是有这首以清新婉约著称的《春晓》。五言四句,一声叹息:晚了!晚了!今天醒来晚了!春光难驻,风雨难堪,落红难缀……”。译者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性格出发,从“不觉晓”体会到诗中暗含着“醒来迟了”的由衷喟叹,又根据“花落”联想到“风雨”的无情,还将“(鸟)啼”与“花落”相联系,从而感悟到诗人笔下的“啼鸟”不是在高兴地“啼啭”,而是在为“花落”哀伤地“啼哭”,故而才选定了兼有“叫喊”与“啼哭”两重含义的“cry”一词。该词作为诗眼出现在译诗中,能把诗人淡淡的感伤之情巧妙而又准确地蓄含在译诗里面,译者炼词的良苦用心也自见其中。

笔者认为,诗本是触景生情,由情而生的。不同的理解,只要说得通,不妨存异。理解原诗是译诗的第一步,理解的准确只是相对的,那么译文的准确也是相对的。唐诗语言凝炼、意蕴丰富,常常存在着较大的模糊性,而诗人竭力构造和渲染的诗化的意境,浪漫的氛围也就蕴藏在这一模糊之中。以本诗为例,由于对“啼”这一模糊性较强的词语的看法的分歧,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译法。颂春则“啼”为愉悦的高歌,惜春则“啼”为悲凉的“哀泣”。不同的译法出于对“啼”字的不同理解,都可谓佳译。然而无论是 “singing”,“trilling”还是 “crying”,都不能像原诗的“啼”字那样,赋予读者多重联想,令人觉得可惜。同时译文三在措辞上添加了较多于原作的解释性手段,例如,译文开篇的第一个词“late”。原诗中的愁绪很平淡,诗人是在慵懒的春眠觉醒后,听着窗外的鸟啼声,记起夜晚有过风雨,便想到该有一些花瓣被打落了吧,诗人的愁绪就在这种不紧不慢的思维中滋生出来。但“late”一词直接突出了原文中没有的表明的深层信息,破坏了原诗不尽意、在言外的美感。这样把译者对这首诗的理解表达出来,虽有助于外国读者理解本诗,但似乎也限制了读者的想象力,读者似乎过早地被点化,原诗中原有的独具匠心的“含蓄”一扫而空。

3 总评

关于古诗的翻译,历来是众说纷纭,就形式与内容问题,有的译者主张以保存内容为主,有的则重在保全形式。从译诗的方法来说,有直译派、意译派;有散体派、诗体派;有现代派、改译派等,真是见仁见智。通过对比,笔者发现诸多译本往往各有千秋,但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美中不足之处。总的说来,每译文都不能给读者欣赏原诗的全面的感觉,都存在着顾此失彼的缺憾。所选各个译文均出自中外名家之手,他们在中诗英译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均堪称译界高手。即使这样,他们的译文与原诗也有着一定的距离。可见,中诗英译的确很难。译者或是因为缺乏理解,或是因为保全格律,或是因为体现神韵,从而使得原诗的特点难以全部重现。但正如刘重德先生所说:“诗可译,但难译”,译诗者都需要有一股知其难为而为之的精神,无论多么艰难,都应力求做得更好,译得更贴近原诗。作为诗歌爱好者,我们通过对多种译文的比较,学会正确看待各种译文的得失,又能欣赏到各种译本的不同风格,不失为提高翻译水平的好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之义译. 谢尔《埃斯库马克.诺贝尔文学奖内幕》[m].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

[2]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second college edition, new york and cleveland: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72.

[3] 徐国萍.《春晓》英译之对比分析[j].中国翻译,2001,(3).

[4] 张冬贵 从《春晓》两个译本看中诗英译的不可译成分[j].东南亚纵横,2002,(7).

[5] 陈爱钗. 中国古诗英译中不可译的处理[j]. 福建外语, 2002,(2).

英文情诗范文12

关键词: 英语诗歌 大学英语素质教育 作用

英语已经不可否认地成为一门世界语言。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的世界化程度,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要求》在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明确强调“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而我国大学生虽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学习英语,可是效果仍不理想,能够完成基本的书面和口头交流,但与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还有一定差距。在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仅仅能够完成语言交流是远远不够的,完成的质量和达到的效果才是我们应该进一步关注的焦点。要做到这一点有许多途径,如文化导入教学法。然而,我认为,英语诗歌教育是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亟须关注的一点。

英语诗歌教育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一直被忽视的一面。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材料,即教材,是以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的散文为主,没有引入任何与诗歌有关的材料。中国儿童在正式入学学习汉语之前,父母充当孩子的语言启蒙老师。几乎所有父母都会首先以口授的方式教孩子诵读唐诗,例如《咏鹅》、《锄禾》、《静夜思》等,许多学龄前儿童对这些诗歌都出口能诵。从小学到高中,每册语文课本上都选有中国古诗词。而我国的所有官方英语教材中除去对话就是散文,从未出现过诗歌的影子,即使出现,也是选读部分,不作要求。仅从教材这一点,我们不难发现,虽然英语教育工作者不断强调,英语教学要向汉语母语教学学习,让学生像学习汉语一样,把英语作为一种技能去训练,在不断反复、不断运用中掌握,但是,不足仍然存在。为什么英语诗歌教育可以弥补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的不足呢?

一、英语诗歌教育是一种兴趣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大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大学生的心智发展基本成熟,有足够的理性引导自己兴趣的方向。许多大学生觉得英语难学,花费许多时间,没有语感,无法张口,不敢动笔,再加上英语考试对自己信心的打击,培养不起对英语的兴趣。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习语言的天赋,而是尚未体会到英语的魅力所在。中文诗歌是汉语中的奇葩,英语诗歌亦是如此,因其对英语语言的灵活驾驭,对音韵的充分运用,对意境的完美描绘,堪称英语语言的瑰宝。英语语言的特点决定了英语诗歌的独特美感。由于英语是重音语言,在诗歌中的运用使语言节奏更加匀称,形成特定的规律,配合诗歌内容,能够彰显语言的音乐效果。[1]如19世纪英语诗人爱德华·李亚的“The Owl and the Pussy Cat”,用极其简单的语言描绘了两只小动物出海寻找爱情的故事,其中的美妙场景让人流连忘返,加之歌谣体的运用,让语言的音韵跌宕起伏、回味无穷,同时增强了诗歌的童话色彩。我在英语课堂上诵读这首诗之后,学生无一不面带激动的笑容,纷纷赞叹原来英语还可以这样读、这样学。之后,学生中流传起一股读诗、背诗的热潮。

二、英语诗歌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本身并不是人类发展的目的,它只是人类实现目的的必要形式;人类发展的目的就是人以全面的方式掌握他的多样的存在,因此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存在着。[2]这个完整的人就是席勒所谓审美的人,或因为达到了完整状态而进入审美状态的人。审美是一个人一生应有的追求,从小到大,直到大学时代,审美教育才能够得以充分的实施。大学期间,多数专业不再开设语文课,而所有专业都要学习英语,因此,一定程度上,大学生审美教育的担子就落在英语教学的肩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承载着英语国家丰富多彩的文化,传递着异域他国的知识,有可能也有能力承担审美教育的使命。

诗歌作为英语语言的精华,更是饱含了美的符号。从诗歌形式来讲,各种诗体丰富多彩,从十四行诗到英雄双韵体,从歌谣体到自由体,或结构严整中透出变化,或灵活多变但步伐工整,变化与不变的平衡中透出张力之美。从节奏来看,或灵活跳跃,或缓慢深沉,或张弛有度,像音乐般敲击心弦。从韵律来听,循环往复,但步步推进,产生匀称之美。从内容来讲,包罗万象,或含蓄,或直白,与形式之美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这种美的感受是散文所不能够替代的,一旦受到这种浓重的美的熏陶,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自然会更加浓厚,更有信心和动力解决英语词汇和语法问题,同时深刻体会英语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