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

时间:2023-05-29 17:47:58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辅导员 缓解措施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大学生就业”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去关注,第一是大学生人数,2012年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80万,到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达到了727万。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这庞大的群体将在短时间内迅速脱离课堂涌向社会,这就是大学生就业浪潮。就业是大部分人发挥其自身价值的通用渠道,对于大学生也一样,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但结果却差强人意,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因为实际能力不足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有的用人单位甚至不需要大学生,曾经让人高山仰止的大学生在现在已经褒贬不一,大学生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齐,大学生就业被一道道门槛阻拦,有时甚至爆出“毕业即失业”的消极言论,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起因

(一)毕业人数太多,就业冲击波太大

以大学本科四年为例,现在的普通高等院校,在培养一个四年制本科大学生的计划中,会加入毕业实习这一必须经历的课程,但时间大多是大四下学期,实习结束后大学生将一起奔向社会求职,很少留在原来的实习单位,而几乎全国所有的大学毕业季都在同一时间段,这也就产生了大学生求职热潮。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却不会因为劳动力的增加而遍地开花,它们的需求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波动不会很大,因此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

(二)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脱节

大学不是一所技能学校,她所培育的是综合性人才,所谓综合性也就是在思想和行动均要有所提高,理论和实践齐头并进。而大学生的主要学习环境是校园,学习场地是在教室,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教材与讲义,有的教材为了能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了解,书中的例子离不开老师和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固然能蛉醚习的人深入浅出,但终究还是需要花费相当一段时间去转化并用之于实际的工作。

(三)自身期望太高

毕业生的思想观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相应的改变,依旧停留在以前大学生就业优势时期。跨入21世纪以来,高科技的发展让许多行业生产方式已经走向规模化、便捷化、高效率、高质量。对于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想要找到好的岗位需要准备的还有很多,而大部分学生都不这么认为,他们要求的是高收入,高福利。还有很多的大学生期待的是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工作和发展,认为机会多,待遇高,但伴随而来的却是就业压力与日俱增。

(四)没有计划,职业定位不明确

大学计划与职业规划其实只是一个大学生大学生涯开始阶段的起始课程,但笔者将之作为一个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是有理可循的。一方面,现在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会问求职人员的兴趣爱好,是否喜欢这份工作,期望在什么地方工作等等。对于社会的主流工作岗位不是研究而是生产,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仅作为相应的参考,并不是择选的主要依据,往往得到这类公司青睐的恰恰是有计划、有目标、思想丰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另一方面,有份实际可行的学习计划和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能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而不会茫然无措,一技之长比一无所通要有优势得多。许多大学生到毕业的时候总是乱投简历,而不会找准方向,简历内容也很普通,无法吸引注意力。

三、辅导员怎样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一)提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思想和生活的导师,其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到自己的学生,作为一名辅导员应该身正为范,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基层工作者应该更加深入基层,与学生拉近地理和心理距离,处理问题时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提高在学生间的影响力是辅导员成功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

(二)帮助学生制定计划

无论是大一新生还是毕业生,辅导员都要积极广泛的组织学生为自己的大学和将来就业制定计划,计划是行动的前奏。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召集大家开展座谈会,或者进行相关讲座,还可以举办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活动,比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活辩论赛等等。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引导,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帮助学生修改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争取这份计划不是好高骛远的空想,而是切实可行的导航。在平时注意督促学生履行自己的计划,有长愿景,也要有小目标,并可以通过班会形式进行阶段性总结。

(三)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疏导

在以上的原因分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没有准确的定位,其就业思想与实际的社会发展变化相脱节。大学期间,对于就业心理辅导辅导员要密切关注这些学生,首先要动员班委会建立反应小组,要及时准确汇报学生的心理变化,通过谈话或者讲座为学生舒缓压力,解决难题。同时可以联系心理学老师,为学生进行面对就业的心理课,让学生有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四)帮助学生实习

大学生就业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争论也是雨未停、风又起。作为辅导员我们应该从本职工作中为大学生就业找方法,寻出路。党的十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目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结合时势,与全国人民一道为中国绘制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而大学生将是圆梦的一支重要力量。做好大学生工作,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是我们光荣而伟大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古⒂.探析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现状及创新发展策略[J].中华少年,2016,(29).

[2]焦洪磊.试论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07).

大学生就业范文2

1999年,出于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拉动内需搞活经济、实现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等原因,我国的高等院校实行了大规模扩招。与之相伴的是高校毕业生待业人数越来越多。这一问题在2002年开始显现,之后渐趋严重。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待业人数为37万,2003年为52万,2004年到2008年高校毕业生待业人数分别为69万、79万、91万、145万、173万,到了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96万。通过这一连串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凸显,成为了老百姓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社会主义不存在失业”,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为人们所深信不疑。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为什么连大学毕业生也开始大规模失业了呢?对于这一问题,人们除了疑问还是疑问。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很多人对上大学望而却步,特别是对于落后地区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新“读书无用论”思想开始在很多地区蔓延开来。中国人功利性是很强的,这当然与其生活处境有关。在一些落后地区,对读书的态度受功利性影响更大,在他们看来,读书的目的在于“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在大学毕业包分配的年代,考上了大学,就意味着脱离了苦难,毕业之后的工作就业都是不需要发愁的事情。因此,考上大学也就意味着吃上了“皇粮”。但是到了今天,毕业包分配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更多的是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竞争,也就是看谁拥有的学历更高、拥有的社会关系更多。从这两点来说,来自落后地区的学生都不占优势。这也造成这些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不具备竞争力,使得他们大学毕业就面临着失业。

对于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来说,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大学生毕业之时,这些家庭已经是债务累累,它们亟须的是能够得到反哺,但大学生毕业就处于失业状态,对于这些家庭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在这样一个“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知识的力量已经日渐式微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曾几何时,大家把接受教育看成是改变命运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由于找不到工作,还是回到了老家,接受大学教育并没有使他们的命运得到改变;曾几何时,大家都把教育作为使家庭脱离贫困的一条路径,但现在,他们越来越明显地发现:教育并没有帮助他们实现脱贫,反而加剧了家庭的贫困,孩子上完大学后留下的是一堆的债务,使原本就贫困的家庭变得更加贫困;曾几何时,大学生是家庭的荣耀,是公认的“天之骄子”,现在,这种光环已经慢慢消失了,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时代跨入了“大众教育”时代。

寒流再次来袭:“读书无用论”

2008年12月,广州一家猪肉连锁店,面向广东高校应届毕业研究生招聘30个“卖猪肉”的职位,竟吸引了包括中大、华工、华农、暨大等广州多所重点高校1300名研究生前来应聘,再加上外省高校研究生发来的网投简历,共有1500多人应聘,这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高学历人才卖猪肉这种事并不新鲜,北大才子街头卖猪肉等新闻报道也频频见诸报刊网络媒体。对于这样的现象,也仅仅把它作为个案来看待,但是30个卖猪肉的岗位竟然吸引来了1500名研究生前来应聘。这样的事件,我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现象还仅仅是个案吗?如果是个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研究生去竟聘一个卖猪肉的岗位?即使是对于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来说,要想当“猪肉荣”,也要“过五关、斩六将”,经过层层选拔。这让我们不得不想到一个问题:杀鸡焉用牛刀?为什么一个卖猪肉的岗位需要研究生学历呢?这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高等教育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培养人才很重要,但做到人尽其才更为重要,否则就是对人才的浪费。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把广义的精英定义为那些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里取得了突出成绩的人,“猪肉荣”干得好也可以成为业界精英,北大才子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没必要把研究生学历作为一个硬性的要求,否则用人单位就免不了有“招摇过市”之嫌。

大学生接受大学教育并没有得到他们期望的工作,反而处于失业或大材小用的状态,使得他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积聚,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正是由于“毕业即失业”这样的现状,使得新“读书无用论”思想开始蔓延。

人们在选择行动时,不仅考虑行动后果的价值大小,而且考虑获得该后果的可能性,通过理性全面权衡,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很多人经过“理性”权衡之后;纷纷开始寻求更有效的成才之道。当读书能够实现这些目的的时候,人们可以为了孩子的教育而付出全部;但是当读书并不能实现这些目的时,人们对读书的这种热情也就不复存在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对于那些连生存状态都没有改善的家庭来说是不现实的。随着大学生失业人数的越来越多,读书上大学对于那些落后地区的学生来说,变成了一项高投入、低回报的投资。

风险日益加剧的社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何去何从,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大学生人力资本的欠缺使其就业面临困境。从人力资本视角来看,大学毕业生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非常欠缺。有学者对湖南省305位毕业生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高校毕来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失业关键原因之一,是因为自身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认可程度与期望程度。随着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大学生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使得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降低了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优势。当前的大学教育与现实社会也存在一定的脱钩,很多用人单位发现很多大学毕业生并不符合他们的要求,不能很快适应工作。

从现有调查看,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所学非所需。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的接触非常有限,使得他们在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大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往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阵痛期”,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工作。

大学毕业证书成了很多人的“鸡肋”,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年代,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就意味着会失去很多机会;但是另一方面,有了大学毕业证也很难帮助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这样一个年代,大学毕业证还是不可或缺的。有了大学毕业证不一定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没有大学毕业证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基本上是不

太现实的。高校文凭的“贬值化”只能说是一种“水涨船高”的现象,大学毕业证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大学毕业证是万万不能的。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大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大学生社会资源的欠缺。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句古语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会如此困难。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由于自身和家庭的原因,他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源非常欠缺,特别对很多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来说,情况更是如此。

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人情世故”的国家,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他认为,在中国社会中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一样和别人所联系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当前劳动力市场尚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社会资源的拥有情况,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虽然经过多年的社会转型,但是目前的中国社会还是一个关系、学历并重的社会。

相关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在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沈阳、哈尔滨等地的2000位公众的问卷调查中提出社会关系因素是造成大学生就业的壁垒。53%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能力与关系相比,后者对就业的影响更重要,而24%的毕业生表示与自己喜爱的工作无缘,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资源往往是由所在的家庭决定的,这一点是先赋性的,是他们所不能选择的。而对于多数大学生来说,家庭能够给予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的社会资源非常有限,特别对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大学生的“结构性错位”

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较高、定位不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顺利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这也决定了大学生的主观意愿对就业过程存在重要影响。大学生的“结构性错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求专业的对口性。很多大学生在寻找工作时,总是希望能找到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但是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从结果来看,找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对口的情况少之又少。“学经济的人去从政了,学政治的去经商了”,这种情况在职场中是屡见不鲜。第二,就业期望过高。很多大学毕业生期望能到大城市、机关、外资企业等待遇好的单位,而不想去一些基层单位就业。当前的“公务员”热就是很好的一个例证,大家都往这条路上挤,但最后如愿的人寥寥。大学生在择业上存在的这些误区直接妨碍其顺利就业,可以说,大学生自我定位的偏离成为其就业的障碍因素。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大学生自身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普遍不愿把自己的能力定位在动手操作上,好高骛远的倾向比较明显。而到工作岗位后他们会发现,自己所欠缺的正是实践性。

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大学生并没有以市场为导向,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越来越“贬值化”,但是大学生还是把自己定位为“精英阶层”,这些因素致使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布满了荆棘。根据上海市“大学生求职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认为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的不到30%;清楚或比较清楚自己在职业发展中优劣势的也不到25%;甚至还有15%表示从未考虑过。有4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方面的问题需要职业指导专家来帮助自己解决。可见,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与大学生自身期望值高、定位不准有很大的关系。

对策:应“脚踏实地”

当前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也是治标不治本;很难在短期内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所以,未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严峻,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大学生失业人数还是会急剧上升,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果政府采取的积极措施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贯彻,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首先,政府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政府作为宏观调控部门,应是政策制定者、市场调节中介人和组织者。党的十七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并把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成为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应该在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应该加大调控力度。

其次,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当前大学生面临就业难折射出我国人才培养机制与培养方法不科学的问题,应该说,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所在。高校应当充分考虑市场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调整现行的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更加符合市场、社会需要的人才,从根本上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范文3

1、介绍自己所学专业、主修课程、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水平。

2、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经验和能力等。

3、求职的愿望和态度。

二、大学生自我评价应注意的事项

1、介绍主修课程要重点突出自己擅长的、有兴趣的,特别是与求职岗位所需人才联系紧密的学科。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水平要尽量举出事实来证明,若获得奖励、取得相关工种证书的,可将各种证书复印附后。

2、在描述自己的性格与人际关系时,要注意与岗位要求一致或相关联(如性格开朗、外向、内向、稳重、随和)。写自己的爱好不要太多、太滥,要有针对性(如文学、音乐、书法、文体活动)。特长可以写得具体些,如在哪一级的比赛中获得过怎样的名次。自己在校期间曾担任过什么职务(如班干部、团干部、学生会、团委干部、各种社团职务),组织能力、工作态度如何,参加哪些社会实践活动,有何经验等可在这一部分表述出来。

3、提出加入招聘单位的愿望要诚恳。如希望贵公司能给我一次机会,我将会竭尽所能为公司效力。或者说,望贵单位给我一次效力的机会,录用我,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积极进取,奋力拼搏,争创佳绩,报答您的知遇之恩。

就这么写把!希望你能得高分!!

在大学的四年里,让我积累了充分的文化知识,社会实践能力有了提高,也让我在心理上更加的成熟。

努力积累文化知识,为实践做最充分的准备。每一门课程我都认真对待。因为学的是商务英语专业,所以在注重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提高的同时学习商务贸易的原理和模拟操作。

暑期短暂的社会实践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但让我对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而且对工作我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大学生就业范文4

英国《金融时报》近期称:“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似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意外副产品之一,就像糖尿病和肥胖一样。”

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中央电视台在新闻频道甚至在“新闻联播”里专辟了“大学生就业”栏目,提供了并宣示了各类网站提供的海量的大学生就业招聘信息,似乎一切都是那么乐观,但就业实际状况却与人们的良好愿望相去甚远。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及其父母开始质疑上大学的真正价值。尤其是近年来好似作为“安置”高考低分考生的高职院校,其就业趋势却呈现出与普通高校绝然不同的良性走向,不能不让人重新考虑高考的价值、应试教育的价值,以及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信誉程度。

经济放缓,专业需求失衡,就业难与就业荒并存,导致2013年就业趋紧。以天津为例,2013年,天津市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约14.1万人,其中研究生1.6万余人,本科生近7万人,高职高专科生近5.5万人。毕业生总数预计比2012年增加约1.2万人,增长9%,就业任务艰巨。从全国来看,北京、上海毕业生签约率不足三成,广东不足五成。特别是本科生与研究生数量的快速增加,给这两类毕业生带来的就业竞争压力相对更大。

据报道,天津市大部分2013届毕业生选择就业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通过走访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职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就业工作负责人,调研2013届毕业生就业的最新情况,总结了当下天津大学生就业的5大特点:①重点大学难度最大的就业主体是研究生。②本科生就业竞争程度最为激烈,一次性就业率甚至达不到一半。③高职院校就业率比较稳定。如天津职业大学2013届3501名毕业生早至寒假时一次性就业率就达99%以上。④高学历人才青睐公务员岗位以及国企和事业单位,本科生很少把民营企业作为选项,而近两年天津工大进校招聘的非国有企业却高达90%。⑤高职生就业起薪与本科生差距日益缩小。

从截至目前的就业率数字来看,高职生与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形势完全是两种局面,近几年高职生在就业市场日益受追捧是不争的事实。原因究竟何在呢?

不必深究就可以知道:首先,高职生的就业期盼与本科生、研究生完全不同。由于宏观政策限制,他们无法通过考试成为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因此在就业时会自知身价,降格以求,主动流向三资企业以及民企,这是这两年高职生就业数量、质量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高职生薪酬差距与本科生日渐缩小,他们的就业心理日趋平衡。天津职业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2013年有望突破3000元;第三则是最重要的原因:高职院校早已普及、本科院校特别是重点院校却不以为然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等就业导向型模式,已经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能力的培养与市场的需求相吻合。虽然声称“高精尖”人才的需求是本科院校的目标看似无误,但人才市场大量需求的毕竟是应用型、技术性的人才,“双元制”促进德国的战后崛起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学校升级给校长与教师带来的利益和人才市场需求的背离,“蓝领”和“白领”的冲突,“精英化”和“大众化”的悖论,造成了人才市场的扭曲。

这就是2013年大学生就业恐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不可逆转的事实面前,高教人才使用档次整体下移了。从表面上看,这种人头的增加,标志着岗位用人标准的调整。过去被视为学术研究人才的大学生,现在介乎“白领”和“蓝领”之间,“白领”需求有限,“蓝领”也不一定青睐他们。这一事实说明了,比功利化更可怕的是无目标化。

重心的下移不一定是坏事。从国民素质看,反而可以视为一种进步和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研究生,面临着就业困难,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学生与家长的就业观问题,更应该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问题。这是因为,研究型人才的需求毕竟是少数,即使研究型人才也面临着就业的挑战,大量的应用型人才才是目前这个市场最需要的。所以,是到了学生与家长调整学历价值观,更到了本科院校俯下身来,领悟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对口、动手能力强的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真正转变自身的人才培养思路和模式的时候了。

大学生就业范文5

一、针对高校毕业生有哪些基层就业项目

1.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从2003年起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2.“三支一扶”计划: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八部门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

3.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等四部门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4.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保障部等部门从2008年起组织实施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5.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部门从2013年起组织实施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

二、基层就业可获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

1.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

在办理离校手续时向学校递交《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和毕业生本人、就业单位与学校三方签署的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服务3年以上的就业协议。

2. 地方所属高校毕业生

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抓紧研究制订本地所属高校毕业生面向本辖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办法。地方所属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是否可以获得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如何申请办理补偿或代偿等,请向学校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查询。

三、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1.税收优惠:持人社部门核发《就业创业证》(注明“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税收政策”)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指毕业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创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关税收支持政策。

2.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为10万元。鼓励金融机构参照贷款基础利率,结合风险分担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个人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内的,由财政给予贴息。

3.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毕业两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4.享受培训补贴:对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学年(即从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个月)内参加创业培训的,根据其获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或就业、创业情况,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5.免费创业服务: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可免费获得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创业指导服务,包括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四、困难家庭毕业生可享受帮扶政策

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是指来自城镇低保家庭、低保边缘户家庭、农村贫困家庭和残疾人家庭的普通高校毕业生。

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

为帮助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高校一般都会安排经费作为困难家庭毕业生的求职补助,或对已成功就业的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奖励。困难家庭的毕业生可向所在院系提出书面申请。学校也应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对困难家庭的毕业生给予主动帮助。

大学生就业范文6

[关键词]就业 创业 途径 能力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高校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待就业大学生群体增大,从2001年到2007年全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由115万增长到495万,翻了两番多,2003年毕业生就业率为70%,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为73%,2005年毕业生的就业率是72.6%。每年净增待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压力也在逐年增加。

2.准备不足,生涯模糊,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三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较多的放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了。

3.大学生盲目择业现象严重,大学生在预就业阶段,比较迷茫,对就业信心不足,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岗位选择方面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方面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同时,社会需求变化,供需结构性矛盾增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共存,而且,部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存在问题。

4.对学校老师、家长依赖性强,创造力弱。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学校的老师依赖,希望老师能够帮助他们落实单位,或者是帮助他们解决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有些时候我们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

近几年,从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失业大学生,亦出现“毕业就失业的现象”,这是社会竞争之趋势,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其主观原因: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不符合社会需要、就业创业能力薄弱、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成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对策研究

1.大学生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教育”,因此,今天的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等、靠、要”心理和“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就业心态;应调整自己的目标,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观念和就业新观念;同时注意提高自身能力。主动多方面寻找就业机会和就业渠道。

2.学校要改革教育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

一方面,高校应充分了解市场信息,把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与市场接轨,灵活的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另一方面,主动与市场、社会接轨,考虑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联合。在专业课程设置、招生规模大小等方面与企业等进行协商,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及早了解、参与企业活动。

3.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全过程指导学生

高校应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立动态的岗位需求信息库,广泛向社会、学生,收集各类案例,开展毕业生就业的跟踪调查,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改革和研究工作,同时组织企业家的专家讲座团协助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开展工作。

三、拓宽学生就业途径,增加就业竞争力

1.在课堂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无论是教师在课堂授课还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都应在教学教育中渗透就业指导思想,加强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

2.加强学风建设,鼓励学生考级、考证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一张文凭,更希望学生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求知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抓紧时间参加外语、计算机基本技能证书的考证工作,另外,参加专业技能证书的考试,为自己走上工作岗位拓宽知识面,增加就业砝码。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拓宽自己的社交圈,让自己认识更多的同学,为自己踏上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参加与专业相结合的活动,能够在活动中加强对专业的认同感,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学院和系部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为学生搭建舞台,展示他们多才多艺的风采,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以社团、专业活动和各项文体竞赛的推进,强化校园文化活动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4.利用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有研究的方法和能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社会实践与教学相结合,通过参观企业见习了解企业对学生岗位情况,另外有专业教师参与的教学实践,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熟悉业务,了解企业流程;同时,社会实践以三下乡和进社区活动为载体,开展社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投生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就业范文7

[关键词]大学生; 弹性就业; 职业

一、大学生弹性就业的形式和特点

大学生弹性就业是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和形态,它是指大学生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 场 地、保险福利和劳

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 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具体是指大学毕业生没有按照劳动力市场规范就业方式而获得 职业。其特征是学生毕业后没有明确的签约接收单位,档案、户口放在学校或者人事部 门,但人并不是闲散在家里,而是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选择流动或者迁移在一些城市,主要以 非全日制企业就业、中小或微型企业阶段性就业、自主创业、个体经营、临时性就业等 用工形式获得收入。

1.大学生弹性就业的形态

(1) 在工作标准、劳动条件、福利待遇、生产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劳动关系协调运作方面 不具有典型现代化大生产特征的企业用工和就业形式,亦即非正规部门的弹性就业,如非全 日制就业、短期就业、季节性就业等。

(2) 基层就业。大学毕业生下基层是大力开拓毕业生弹性就业空间的重要途径和措施。一部 分毕业生以大学生村官和优秀的选调生以及服务西部志愿者的形式充实到农村乡镇和城 市街道等基层单位,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为西部基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等公共事业发展提供阶段性服务。

(3)自主创业。它是大学生通过个人以及组织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 所 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 求机会,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它主要体现为独立于单位就业之外的自主就业形式,即自由 职业者,如律师、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演员、广告设计人员、软件设计人员、 中介服务工作者等。

(4)劳务输出。劳务派遣机构实际上是短期就业的中介机构,它与众多企事业单位建 立 劳务代办关系,为其输送所需要的人才。将大学毕业生纳入劳务输出的范围,在我国个别 高校已经有局部的尝试,特别是一些职业技术院校,已经在提倡和实施这种大学生弹性就业 方式。

(5)由于科技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引起就业方式 的 变革而产生的就业形式,如阶段性就业、兼职就业、产品直销员等。

2.大学生弹性就业特点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在年增幅7%~8%的发展水平,但传统就业空间相对缩小,就业 弹性持续走低。弹性就业却显示出吸纳就业的巨大潜力,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并且具 有显著形态和特点的新型就业形式。

第一,就业方式多样灵活,流动分散,行业门类齐全,覆盖面宽广,包容性大,就业选择 的空间大。在传统的就业模式中,工厂或企业中的集中就业是典型的就业模式。随着服务业 成为经济活 动的重要领域以及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国家弹性就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就业模式日趋 多样化,出现 了短期就业、派遣就业、自营就业、独立就业、阶段性就业、兼职就业、项目合同制就业、 季节性就业等多种形式。大学毕业生一般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或特殊技能,他们大多可以通 过接受再培训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选择受雇于中型或微型企业进行阶段性就业,也可以 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或成为其它类型的自由职业者。因此,他们的弹性空间很大,可以 彻底跳出传统的就业模式。

第二, 非正规部门和第三产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是大学生弹性就业的主要分布领域。 由于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知识技能,随着劳动力市场的 不断发展与完善,出现了一批新型的与大学生匹配的弹性就业方式,如自由职业者、网站管 理员、自由撰稿人、微型的公关公司、调查公司等。他们尽管大多数仍处于一种无组织、无 保障的状态,但与传统的正规行业相比,拥有相对自由、宽松的工作方式,工资报酬也不低 。如今的非正规性就业领域同样有许多富有创新性、创造性的白领职位。人们对大学生非正 规性就业的看法正在逐步改变,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开始加盟这个领域。

第三, 大学生劳动力资源配置速度加快,就业形态充满不确定性,不存在一次择业定终身 的常态。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使得各种岗位的创造和消失 加快,相对于 终身的充分就业状态,全球化经济下就业形态充满不确定性。在全球化经济中,竞 争将造就全球性的劳动力市场,再也没有任何一种职业是有保证的。在竞争的压力下,技术 创 新与产品的更新模式周期缩短,导致企业的寿命缩短,而企业寿命缩短加大劳动力市场的流 动性,使就业稳定性下降。同时,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作为知识性劳动者的大学生固 定工作在同一 个岗位上一般不会持续很多年,为了适应能够在不同岗位上轮流工作的需要,他们必须不断 地去进修,在职业流动中寻找各种学习的途径去提高能力和技能,以免失业,这 就使得职业流动性加大。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或者产品的更新使某种职业失去市场,或者由 于制度及政策的限制会造成某些职业衰落和消退,但同时,高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以及社会 变迁,新的职业也会不断产生。劳动者转换各种岗位成为社会常态,从而职业种类变动速度 加快。

第四, 大学生弹性就业中就业结构伴随市场需求呈现动态起伏和变化。大学生弹性就业在 就职取向上表现为离散与聚集并存。 离散是指大学生并不固守于某一种 职业,自由择业、人才流动扩大了自己的职业空间,即使在同一个工作单位,他们之间的关 系也是离散弹性,这是由于网络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聚 集则是指常规意义上的择业。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当前产业升级进程加快,服务业吸纳大 学 生劳动力的能力增强。大学生在诸如餐饮、医疗、零售业、软件设计、工厂咨询、电话服务 、金融分析、工业工程设计、医疗研究等服务业中具有发挥才能创造价值的广阔空间,这 也同时意味着职业结构转向高技能,低技能劳动者将被边缘化,从而在适合的领域里有利于 增强大学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二、大学生弹性就业的时代必然性与未来趋势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人才市场培育发展的过程中,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 业问题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也 面临找工作、就业难的问题,这不仅是一种严重的人力资本浪费,也说明我国现有的传统 就业观念、传统就业制度不合理。单纯依靠传统正规方式就业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大学生就 业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不断扩大,高科 技飞速发展以及文化理念的不断变化给劳动力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市场不断要求多元化、个 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人们已逐渐不囿于传统刚性的正规就业模式,因而机制灵活的弹性就业 形式应运而生,并逐渐上升为占主导地位的就业形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大学生弹性就 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就业方式,正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的重要途径。  第一, 大学生弹性就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高层次人才资源绝对总量不足与大学生结构 性失业矛盾的缓冲器。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现,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甚至有些人过分夸大 大学生就业问题,片面认为高校扩招造成我国人才过剩,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和整体人力资源的全面配置与开发。但从《2002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受过大 专以 上教育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6%,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60%,日本、韩国为30%,印度 也达到16%。由此可见,我国迫切需要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力度,大力 发展高等教育,增加大 学毕业生的劳动供给;另一方面,在我国高校扩招后 ,社会需要相对不足,大学生竞争激 烈,出现大学生有业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的结构性问题。而大学生弹性就业既能在数量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使大学生在不同的领域灵活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又能贯彻我国 人才强国方针,促进高等教育继续快速向前发展,从而起到缓解就业的劳动力总量矛盾和结 构性矛盾的重要作用。

第二, 经济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弹性化作用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弹性 就业。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近年来虽然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速度的增长,但 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弹性不断降低,每年因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新的岗位数量增长迟缓。同时 ,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是继续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且向发展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重心转移 ,而服务业的市场需求更具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一些高科技和专业化服务的新兴产业部门的 用工形式将更加灵活,部分高端劳动力对就业形式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这就使得劳动力的 需求变得日益弹性化。从劳动力市场运行来看,这种需求的弹性化可以被视为对生产弹性化 的一种合理反应。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但同样 必须适应市场要求,顺应产业结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仅要满足自身作为劳 动力供方的需要,还要满足劳动力需求方的要求,选择弹性化的就业方式正是满足供需双方 的理想方式。

第三,大学生弹性就业是大学生应对其它劳动力挤压效应,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充分就业的 必然选择。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进行大 规模的调整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精简机构,不断压缩编制;国有企业和其它正规部门实行减员增效, 富余人员下岗分流的策略;同时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有一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 产业转移,不断涌入城市。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资料显示,在总量上新增劳动力到20 13年将达到峰值,平均每年都在1 000万人以上,同时预计每年经济总量的增长能拉动4 000 多万人 就业,缺口达到1 000万人以上,劳动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将非常突出。与此同时,随着高 等 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作为高层次人才所 具有的市场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在就业市场化取向下,大学生面临激烈的竞争。笔者对2001 ~2007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情况作了初步的统计(表1),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不断 增 加,今后5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达到2 700万, 但同时失业待业的大学生也急剧增加,从中 可 看出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尴尬和严峻。因此,为了缓解如此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防止大学 生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人力资本的陈旧与老化,增强后来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信心,选择 弹性就业的方式将是一种必然。

第四,用人单位基于经营成本的控制和雇主对管理方式的理性选择客观上促使大学生弹性就 业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从经济人的理论假设出发,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主体,其日常的 生产经营活动除了客观上满足了市场的各种需求,归根结底,其主要目标是要追求利润最大 化,而增加利润的方式主要是不断扩大收益和节约成本。但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情况 下,企业要迅速扩大收益面临许多客观和主观上的限制,但企业可以通过灵活的用人机制, 提倡弹性就业,从而大大节约用人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与此同时,很多中小企业也 认为使用弹性就业人员是一种简单且见效快的方式,这样既可以规避许多因执行法律而产生 的风险,大大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又可在短时间奏效。理性管理方式的选择也是大学生 弹性就业产生的因素之一。今后,随着企业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将 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弹性就业的劳动力,尤其是弹性就业的大学生群体。

第五,大学生自我角色的认知和对职业的客观评估赋予大学生弹性就业形式不断成长的活力 和前景。弹性就业这种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时常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这种社 会价值是 有目共睹的,也是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大学生弹性就业方式的需求不仅来自劳动力市 场的需求方,同时也来自劳动力市场大学生的供给方。有些大学生愿意选择阶段性的就业, 有些愿意采用可以自由支配各种时间的弹性从业方式,还有些愿意将高弹性的弹性就业作为 自己的 职业生涯积累经历、锻炼知识技能、缩小就业差距、实现自我的途径。一个客观事实是, 目前大部分非正规部门的岗位设置灵活,一人多岗的情况较利于大学毕业生完成由一个知 识体系结构相对落后的在校学生向一个满足当今企业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转变 。这对于将来大学生成功实现社会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完美结合,进而创造自身的价值将起 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对大部分大学生而言,选择弹性就业的方式不再是一种被 动 无奈之举,相反,弹性就业方式将越来越被大学生乐于接受并成为帮助其奠定未来的新型就 业方式。

三、促进大学生弹性就业的思路和对策

第一,引导大学生适应角色转变,逐渐丢掉精英意识,变被动为主动,树立动态全面的 就业观。当前大学生之所以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 脱节, 在择业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地理位置和物质待遇以及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 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实行弹性就业,就是要大学生逐渐丢掉“精英”意识,放下架子,低姿态进入社会,在普通的 工作岗位上寻找发展的机会。从自身发展和客观实际出发,确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以社会对 人才的要求为参照,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建立良好的心态。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 的 不断深入,社会就业形势也在不断变化,人事制度的改革,打破了“铁饭碗”和“大锅饭”, 竞 争上岗、人才流动和再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科技技术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不断 加快,知识更新、产业高级化趋势加速,传统产业逐渐被新型产业代替,就业岗位在不断改变 。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必须改变“一次就业定终生”的传统观 念, 树立动态的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克服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失业,下岗,再就业”,这本身就是一个正常的良性循环过程,就业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要转变只有当公务员、进国企外企以及事业单位才有出路的观念 ,树 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倡导大学生选择与专业对口、与能力相符的职业,这样才 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就业方式上,毕业生不是一次选择定终身,可以先就业,后择业 ,再创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变循规蹈矩为开拓创新,除了自主择业,更应该能动地 创造新的职业,使自己在激烈就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各方联动刺激大学生创业精神,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经济领域孕育了巨大的创新空间,接受高等教 育并具有良好素质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又可以为社会减轻就业 压力,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甚至可以说是一条捷径。然而我国传统的就业教育模 式以填补现有的就业岗位为目标,偏离了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时代需求,必须向培 养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创业教育模式转变,包括政府和高校在内的各方要联动起来,为大学生 构建创业支持体系。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应该是由高校建立创业 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灌输创业基础知识,引导创业训练,由高校或高校 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创业培训,指导学生确立创业项目,制定创业计 划,同时政府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当大学生由学校人转化为社会人实施其创业计划时,再 由政府提供场地、融资、个性化跟踪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进行扶持。自主创业对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层次,提供大 学生为社会创造财富的新平台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大学生创业后还能产生新的就业 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因此,政府、学校、社会对大学生创业应予以积极的支持。

第三,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激励,满足大学生弹性就业时的特定需求。鼓励大学 生到特定地区或者从事特定的职业,全面实施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 补偿机制是国际惯例。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严重的“有业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并存的 结构性就业问题,为此,国家必须通过有效的政策刺激以促进大学生劳动力市场 实现均衡,鼓励大学生到特殊地区(包括艰苦地区)、特定企业(包括非全日制企业、中小 企业、微型企业)、特定的职业去就业,引导大学生到中西部与农村等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工 作, 政府可以进一步出台倾斜性的政策,对在这些地区就业的大学生收益进行合理的经济补 偿,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国目前所启动的西部志愿者计划以及招收大学生到基层当村 官等措施就具有一定的开创性价值,以后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落实。

第四,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扩大就业岗位,提升对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为大学生弹 性就业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目前,我国很多行业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陈旧, 技能结构落后,急需吸 收高素质的大学生劳动力,但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导致大学生很难进入这些行业。为此,政府要努力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方式摆 脱对 投资与低成本劳动力的依赖,真正提高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投入;要真正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改变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观,调整经济发展的规划,大力发展服务业第三产业和中 小企业,不断增加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政府转换职能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 ,协调就业变动与产业升级的相互促进,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积极推动大学生创业。

第五, 构建大学生弹性就业的制度环境,规范大学生人才资源市场秩序,加强职业匹配服务 ,促进劳动力流动,全面保障大学生灵活就业的权益。劳动力在部门内部以及跨部门、跨行 业、跨地区的职位或职业流动过程中,能够扩大眼界, 增长知识,提高技能,积累经验,从而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劳动力流动虽然不直接增加现有 的人力资本存量,但是却能够提高劳动力的再就业机会,使现有的人力资本得到更合理的使 用,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要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 障制度改革来促进大学生劳动力流动,这不仅是有些失业大学生能否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流 动以及能否顺利再就业的重要条件,也是解决大多数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炳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南阳师范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7,(8):22-24.

[2]曾湘泉.中国灵活就业的理论,发展与对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18-25.

[3]王传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就业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王传荣.开放经济的就业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 ):15-17.

[5]张刚.我国非全日制就业问题研究[M].上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54-60.

[6]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30 -38.

大学生就业范文8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形势 对策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生面临新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001年的115万增长到2009年的611万,增长率为431.30%,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就业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二、在校学生对就业现状的认识

为使就业问题更具有针对性,我们对天津科技大学在校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包括研究生、各年级本科生,以大四学生和研究生为主。主要了解他们对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94份,问卷回收率98.8%,调查结果如下:

1.毕业后的打算

36.8%的人选择了直接就业;32.6%的人选择了继续深造;而27.6%的人选择先就业,后深造;3%则选择了出国留学。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更多的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

2.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只有5%的人胸有成竹,认为比较容易就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52.2%的人认为通过自己努力应该能找到工作;而25%人认为现在就业困难很大;还有16.9%的人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担忧。

3.对就业地区的选择

50.8%的大学生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或东南沿海城市;只有3.6%的大学生希望到最艰苦的地方去;39.3%的人对此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还有6.3%的人选择由父母决定。这表明,经济发达地区或东南沿海城市仍是许多大学生向往的地方。

4.对就业单位的选择

29.7%的大学生选择事业单位;18.3%选择国有单位;另有18.3%的大学生选择私营民营企业;而33.7%选择外资企业。外企、事业单位仍是毕业生的首选。

5.求职过程中更侧重哪些方面选择职业

72%的大学生更注重个人的发展空间,个人能力的发挥;20.3%的大学生更注重高薪报酬;5.8%的大学生则注重工作岗位的选择;还有1.9%的大学生倾慕于公司的名气。

6.对于第一份工作所期望的薪金

31.1%的大学生期望是1500~2000元;44%的人期望是2000元以上;20.3%选择1000~1500元;另有1.7%的同学是1000以下。

三、就业对策研究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使每位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是高校乃至全社会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

1.高校要改革教育体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部分高校在扩招的形势下,在办学规模上追求大而全,从而忽视了自身优势,导致专业设置不规范,课程建设弱化。高校应根据自身定位,依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可通过走访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需求,提高毕业生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能力,因地制宜发展专业特色。要坚持“厚基础,宽专业”的原则,设置学科专业。如笔者所在学校在泰达校区建立后,修订本科培养方案提出要满足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轻工产业链的人才需求,为此对专业总体目标进行调整:对学生学业提出强化实践环节;并及时更新通识教育选修课和第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学校精品,从教学、管理、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着手,努力培养受社会欢迎、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2.高校可借鉴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的就业模式

近年来,订单式培养在职业院校中得到广泛实施和推广,并以其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受到企业和学校的欢迎。高校可借鉴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征求合作单位进行“订单式”培养,协商所需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根据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整教学安排。一方面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同时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达到了双赢目的。

3.高校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就业

(1)加强全程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日常的学生教育工作结合起来,与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并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系统规划相应内容。如一年级侧重于适应性成长指导,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二年级侧重于初步的职业定向和建立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的指导,可请企业家、教授等进行名师讲堂;三年级侧重于择业价值观、职业理想指导;四年级侧重于就业形势政策、择业技巧和角色适应的指导,三、四年级可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促使毕业生正确认识自己,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2)广开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搭建良好的择业平台。首先,“走出去”,学校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推荐优秀毕业生就业。如笔者所在学校,充分借助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难得发展机遇,整合学院内资源,以走近滨海,联姻企业为突破口,扩大校企合作的平台建设,开展了“走进滨海新区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就校园招聘、职业指导、就业基地建设等达成了初步意向;其次,“请进来”:邀请相关企业到学校召开多层次、多类型、多方式的就业洽谈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第三,要加强学校就业市场的管理工作,规范择业和招聘行为。

(3)开展“六项工程”,促进毕业生就业。首先,强化“一把手工程”。高校要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组和工作组职能;第二,深化“基层就业工程”。挖掘基层就业空间,动员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调生”、“三支一扶”和“村官”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项目;第三,开展“无障碍就业工程”。第四,推进全员就业工程。鼓励教师在科研合作、项目开发等过程中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第五,开展“就业安全工程”。第六,开展“留心工程”,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确保毕业生文明离校。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重道远,学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为本,促进毕业生全面就业。

参考文献:

[1]张玲.从精英到大众――2008届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报告解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4):22-25.

大学生就业范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 就业影响 实证研究

就业观是价值观的一部分,是大学毕业生判断就业单位好坏的标准和是否选择该单位的潜在驱动力。就业观总是先于就业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就业观念决定着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以及就业满意度。笔者通过对西南交通大学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观展开调查,并结合具体的就业状况和就业满意度,以期从中找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与就业之间的联系。

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

研究假设。假设一,理性人假设。笔者将就业主体――高校大学生假设为理性人。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并初步形成一个满足自身需要和利益的就业设想。假设二,就业观影响大学生就业行为。就业观作为价值观的一部分,是大学生评判就业单位好坏和选择是否就业的决定性因素。假定当前的外部环境――国家经济形势、就业政策、产业结构、用人单位等要素不变且每位同学均了解,那么,影响大学生就业行为因素就是就业观。假设三,就业观影响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就业观作为一种主观因素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业结果是否满意与就业预期密切相关,符合预期则满意,不符合预期则不满意。另外,就业预期是就业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假设就业观影响大学生就业满意度。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界定。自变量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因为就业观是主观感受,具有高度个人化和隐蔽性的特点,所以,在实施调查前,分析之前多次与求职大学生进行访谈的内容,选取了大多数同学反复提到的影响因素作为就业观的重要内容。在调查中,笔者将就业观具体分为职业发展空间观、职业报酬观、职业环境观、职业美誉度观和求职成本观。职业发展空间观是指是否符合自身兴趣、是否专业对口、是否有上升空间、是否具有工作挑战性、是否有培训机会;职业报酬观是指对工资报酬、福利保障的重视程度;职业环境界定为工作是否稳定、工作环境舒适程度、工作单位所在地域;职业美誉度界定为用人单位性质、用人单位规模、用人单位知名度和职业本身的社会地位;求职成本界定为求职次数、求职方式、求职途径、求职自主决定权。

因变量为大学生就业机会获得与就业满意度。首先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即就业机会的获得;其次是就业满意度。其中,就业机会获得通过最终是否签约来衡量,就业满意度通过毕业生预期收入和实际收入的对比以及对就业结果是否满意来衡量。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60份,有效问卷为452份,有效回收率为98%。调查对象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460名2011届应届毕业生,不包括报考研究生(免试就读研究生)的同学;调查时间为2011年6月。在问卷进行整理、筛选和核对后,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果。

研究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共收回452份有效问卷。基本资料如下:男生357人,女生95人;城市学生127人,城镇学生110人,农村学生215人;已签约学生人数426人,未签约人数26人。

就业观与就业机会获得的关系。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为自变量,以是否就业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模型。从各个变量回归系数的显著度来看,对大学生是否就业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职业报酬观、职业美誉度、求职代价。细分到各个具体因素,并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求职次数、工资报酬、工作单位性质、用人单位规模、用人单位知名度。其中求职次数与就业结果呈显著正相关,工资报酬、工作单位性质、用人单位规模、用人单位知名度对就业结果呈显著负相关。结果显示,对工资报酬、工作单位性质、用人单位规模和知名度要求越高,获得就业签约的可能性会降低。

就业观与就业满意度的关系。以就业观为自变量,分别以就业后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评价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与就业签约后月收入有显著相关性的就业观变量是求职目标、就业前的目标月收入期望值、工作单位性质、就业区域选择。其中就业前的目标月收入期望值对就业后月收入的影响最大,职业目标是否清晰其次、工作单位性质和就业区域选择随后。从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后的就业满意度的分析结果来看,对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有显著影响的是工作环境、签约后月收入、工作的挑战性。其中签约后月收入有正向影响,工作环境和工作的挑战性具有负向影响。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是看重经济利益,不愿意接受有挑战性的工作,在求职过程中对工作环境的舒适性越强调对就业满意度就越低。

调查结论与探讨

从Logistic模型的数据与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职业报酬观对大学生就业有显著影响。工作报酬对就业签约机会的获得和签约后的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说明大学生十分看重显性的经济报酬;第二,职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显著影响,呈现负相关,说明越是追求工作环境的舒适度、规避工作的挑战性,获得签约机会和就业满意度都会降低;第三,用人单位类型对大学生就业有显著影响,呈负相关,说明同学们仍然追求大企业、国有企业、知名企业,不愿意去私人企业、小企业;第四,求职次数对就业机会的获得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能正确对待求职过程、具有抗压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五,求职目标是否清晰与就业满意度有正相关,说明在大学期间明晰自身发展目标的大学生能够有更好的就业满意度;第六,在问卷中设计中其他因素,如个人兴趣与职业的匹配、能力与职业的匹配与就业签约机会的获得、就业满意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这说明大学毕业生还未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与职业间的关系进行了解与重视,并未作为就业的考虑因素。同时,专业对口与否与就业签约机会的获得和就业满意度之间也没有显著相关。

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对策与建议

人的行为受其观念支配,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实际的就业观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帮助大学毕业生在理想与现实、需要和想要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确定适合自己的就业标准,制定可行的就业路径,才能实现有效就业。

帮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从调查分析看,仍然存在很多大学毕业生非常看重企业的性质、类型和规模,常常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高校应该帮助学生们认真地对未来工作世界进行分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各种类型的用人单位都有其优缺点,不应所有毕业生都去挤知名大企业、党政机关单位的独木桥。通过为大学生做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传递就业形势信息、用人单位信息等让大学生更加了解外部环境,便于作出更为合理的选择。

帮助大学生端正就业态度。从调查分析中可知,学生基本依靠学校招聘会和家庭关系找工作,对于自主开辟渠道的非常少。因此,高校就业指导过程中需要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细致辅导,使其摆脱一味依赖学校和家长的思想,摆脱“等靠要”的被动思想,积极主动地为自己开拓就业渠道;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自信心,改变一次应聘就签约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从调查分析看,有明确职业目标的学生就业满意度更高。目前高校已基本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专题讲座,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帮助大学生制定较为明确的职业目标,为求职及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职业报酬观。从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到,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非常看重工作报酬,同时也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满意度高度相关。高校应严格向大学生指出,不要将报酬作为影响自己判断决定的第一要素,而应当将目光集中在从工作中能得到哪些方面能力的锻炼,有无更好的空间等要素,充分考虑自己的长远发展。

大学生就业范文10

就业见习到底是干什么的?这个政策是什么时候出台的々关于这个政策政府部门做了些什么?毕业生得到了哪些实惠?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相关部门。

何为就业见习

就业见习是指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对离校后未就业的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实践训练的就业扶持措施。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工商总局、全国工商联和联合下发《关于印发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38号),决定自2009年至2011年,拓展和规范一批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2009年,全国将组织30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如参加就业见习可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咨询,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就业见习的组织单位。

记者从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今年全省共组织1.5万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在采访中,工作人员给记者出具了一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2010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表》。表中详细列出了关于这1.5万名毕业生的分解任务。其中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团省委等省直部门分到5000人的任务,太原、大同等省内主要十一个城市共分到10000人的任务。其中见习单位由各市根据下达的见习任务自行组织和确定。2010年就业见习生活补助标准由去年的每人每月60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不低于800元,由当地政府负担每人每月400元。当地政府负担部分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按月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拨付到见习人员的个人银行卡中。

山西省去年开始组织大学生就业见习,今年将继续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各类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积极性,拓宽大学生就业见习渠道,让暂时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参加就业见习,丰富他们的工作经验。

据介绍,山西省鼓励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参加就业见习。优先安排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的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参加就业见习。见习期间,除人身意外保险之外,企业将为见习人员提供同实习员工一样的800元工资待遇,并负责必要的技术技能培训和指导。大学生见习期满后,见习单位为大学生填写就业见习证明,并鼓励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在本单位见习的青年。见习期间或期满后被见习单位聘用的,见习时间可作为工龄计算。见习期间,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对见习毕业生免费提供人事档案托管服务。

有多少见习岗位?

关于就业见习,大家最关注的莫过于就业岗位了。这项政策国家计划是从2009年实施到2011年,这期间要组织100万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内部资料显示,2009年8月7日,我省了首批大学生见习岗位1998个。岗位包括计算机管理、行政秘书、见习药师等。这些单位有省企业养老保险服务中心、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民生银行太原分行等41个单位。

2009年8月12日到14日在省人才市场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供需对接会上,山西省首批确定的41个单位的1998个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有900余人通过资格审查,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管理、文秘、营销等基层工作受到大学生欢迎。另外,医院等事业单位吸引了不少研究生报名。

虽然首轮见习岗位招聘会很受欢迎,但因为时间、场地等原因,此次招聘会提供的1998个岗位仍有千余个空岗。为此,省人才市场决定每周三、五、六还都举办见习现场招聘会。与此同时,第二批见习岗位也陆续。另外,还优先安排符合“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参加就业见习。

2009年8月26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第二批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这些岗位有行政管理、电气、冶金、计算机等,共1522个。用人单位包括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汾西县煤气化有限公司、山西国际贸易中心有限公司等共29家企业。

2009年9月2日到4日第二批大学生就业见习供需对接会,在山西省人才市场举行。很多有见习愿望的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及首批大学生见习供需对接会上没有找到合适岗位的同学参加了这一招聘会。省内29个单位提供的1522个岗位再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批就业机会。应届毕业生在由政府、企业联手打造的“见习基地”见习时,不仅带薪,且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继2009年省人社厅公布了这两批共70个见习基地和3500个见习岗位之后,在高校毕业之际,省人社厅又及时公布了2010年的第一批就业见习基地和见习岗位。

2010年8月13日上午,“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现场供需对接会”在山西人才市场举办,共有省人才中心组织的46家单位的3172个见习岗位供2010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选择。

酋批见习单位包括太原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焦煤集团中源物贸有限责任公司、华宇集团、中国人保山西分公司等诸多省内知名企业,如金虎便利、百圆裤业、美特好超市、山西人才网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有三家企业提供超过了300个的见习岗位,分别是:太原市新东方商贸广场有限公司(420个)、山西医科大第一医院(400个)、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345个)。提供的工作岗位以导购、护士和护理居多,这对于在求职中处于劣势的女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今后,省人才市场将陆续征集见习单位及见习岗位,并定期举办现场对接会,供高校毕业生及见习单位进行双向选择。

见习路短,求职路长

就业见习可以说是一项旨在针对大学生的惠民工程。在见习期间,学生的生活补贴由财政负担50%,所在单位负担50%。800月的补贴虽不多但也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所以,还是受大多数学生欢迎的。在如今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先就业再择业。创业成了大多数大学生的选择。很多应届毕业生对此比较满意。在采访中,很多人表示“是个好机会,应该好好利用,干得好了说不定就被优先录用了。”太原师范学院汉语言专业的李卫华告诉记者:“一般的招聘会上,都是招业务员,而且很多企业鱼龙混杂,我们都不敢相信。而此次的见习岗位中有很多都是来自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我们好多同学都在考虑这个呢。”

这项工程解决了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基本生活问题,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那么对于接收单位呢?接收单位是否也获得了好处呢?记者近日来 走访了一些接收企业。

中国人保山西分公司的张富来现在是人保解放路营销服务部的一名组训师,去年人保申请成为见习基地的时候,是他具体负责的。从去年8月中旬开始便着手这件事情了,“刚开始别人告诉我,见习基地的申请要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但实际情况是,经过无数次的咨询,跑了五六个地方,最后终于找到了山西省人才市场。在经过报名、填报、上报材料、盖章等一系列流程后,我们成功申请成为见习基地。”张富来说道。

看来申请成为一个就业基地还真不容易。主要是一项新的政策出台,很多手续大家都不了解,需要做很多咨询工作。张告诉记者,并不是每一家报名申请的企业都能成为见习基地。在企业上交相关资料后,山西省人才市场要把这些资料交由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相关工作人员在介绍审核标准时说,“首先,上报单位必须具备能够持续提供一定数量见习岗位的条件,同时能够为参加见习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部分基本生活补助,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另外有关部门还要考虑申请企业的行业布局能够体现当地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吸纳不同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参加。”在通过审核后,才能成为“2009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申报单位”中的一分子。而同样的申报经历,所有企业都要做一遍。

张富来告诉本刊,其实就业见习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是很有意义的。通过见习招聘进人单位的毕业生,企业都将对其进行培训,学习公司企业文化。而对毕业生来说,即使见习期满留不下来,对他们也是多了一份宝贵的工作经验。这些经历对于大学生以后的求职或者创业都是很重要的,这也算企业是对毕业生就业做的一点贡献吧。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为了保障见习人员的生活水平,特意作出了如下规定,“即按照不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由当地人民政府和见习单位各负担50%。生活补贴标准原则上按每人每月600元发放。”

按照《山西省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2009年度就业见习工作实施办法》所述,见习期一般为3个月至1年。而在招聘现场,大多数单位的见习期多选择3个月至6个月。“考核一名员工是否合适其岗位,一般最多需要半年。”而见习期满后,单位将对这部分毕业生进行考核,之后再进行双向选择。

就业见习工程的实施无疑是件好事。有的事业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我们不缺人,搞这个就是给应届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有个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做点事情,同时也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主要还是以帮助学生为主。但记者认为,这个不占多数,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像太原市新东方商贸广场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招收大批的导购员,而且按照国家政策一个月只需要支付400元基本工资,还是很划算的,为企业节省了不少开支,可以说企业一方也得到了实惠。

大学生就业范文1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预就业;见习制度;就业保障

[中图分类号]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8 — 0123 — 03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进入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问题与国际经济形势近年来连遭经济危机的打击有关,也与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国家整合现有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制度,出台以“预就业”为核心的就业体制。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亦忧亦喜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每年国务院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专门文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就业领域、就业形式、就业服务和指导给予规范,对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地方政府和高校积极提早行动,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周密安排,为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良好开局打下了基础。

国家就业政策进一步拓宽渠道,大力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要实施好“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进一步拓宽基层就业渠道,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工作、到文化产业领域就业创业,重点做好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

地方就业部门和高校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大力开展优质的就业信息服务,强化就业服务机构和队伍建设。

2008年起,国家启动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工程。部分省(市、区)在本省范围内开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安置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如黑龙江省2009年起启动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彩虹工程,决定每年至少开发2000个左右援助岗位,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或提供救助岗位。辽宁省2007年启动大学毕业生就业援助资金3000万元,专项用于零就业家庭、城镇低保家庭、农村贫困户和残疾人家庭等贫困生提供求职补贴,为未就业提供见习补贴以及购买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等。

当前,我国大学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还直接体现在每年度的大学生就业人数和未就业人数上。据统计,2007年高校毕业生495万,未就业人数100万;2008年毕业生560万,有150万没有就业;2009年有 610万毕业生,196万未就业;2010年631万,85万未就业;2011年毕业生达660余万人,2012年有680万毕业生,2013年将达699万毕业生。数量巨大的就业人数,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仍处于十分严峻的状态,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究其原因,可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理解。

客观上看,由于经济形势、大学毕业生人数等原因,大学生就业确实很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受经济危机影响,大量中小企业在资金链断裂、用工荒等影响下无法继续经营,出现了半停工、停工现象。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也出现减少用工和裁员情况,导致就业岗位锐减。在就业岗位减少的同时,巨大的失业人口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浪潮阵阵袭来,2010年3月,总理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的外方主要代表时说中国失业人口达2亿,这可能包括农村和城镇居民在内的全口径统计。2011年教育部长在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谈到,加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2011年应就业大学毕业生达700万之多。一方是就业岗位锐减,一方是应就业人数剧增,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二、社会上就业难局面的原因

随着全国经济形势的逐渐恢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相对小了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可能并非直接由就业岗位数量与大学毕业生人数之间的矛盾造成,而是大学生过于挑剔的择业观,企业过于短视的择人观,社会过于片面的就业观,造成了一种“就业难”的假象。

在对黑龙江省个别大型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发现,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基本可以满足就业。如2011年12月3日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举办的2011年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了解到,参会大学毕业生达5000余人,参展招聘单位达35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近万个,其中农、工、商、服等各行各业岗位应有尽有,从数量上看,基本满足参展求职毕业生的需求。2011年4月,我们对大庆市重点企业大学生专场招聘会进行调查得知,65.9%的用人单位完成了前一年的招聘计划,25%的用人单位没有完成前一年的招聘任务,且缺口很大,说明大学生就业不是无岗可就,而是有岗无人就。社会公众对大学毕业就业状况仍然存有恐慌心理,可能与以下几个主观因素有关。

一是由于各种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新闻报道造成恐慌的局面。每年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闻报道中,铺天盖地的信息是人头攒动人满为患的招聘市场、各种令人恐怖的统计数字、各种失业大军的数量、未满足自身就业愿望的大学生的埋怨之词,如此性质的大量信息,使社会公众尤其是应届毕业生难以正确处理信息,并形成遵从压力,从而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二是社会新闻过度在表面层次上关注大学就业率。大学就业率从2007年的70%,到2010年的89.6%,就业率不断上涨。但由于庞大的毕业生基数(2013年699万毕业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全口径统计应就业毕业生人数仍可能达800万人。其实,未就业毕业生应包括无就业意愿、出国留学、考研及一些无法统计是否就业的毕业生。由于就业意愿、个人能力、技术技能等原因,存在一定比例未就业毕业生是合理的。国家和社会公众应将注意力从就业率转向如何对待未就业毕业生上来。如提供见习岗位和培训机会、加强就业信息和服务、提供援助岗位和补助资金。据2001年统计,美国大学当年就业率为86%,一定比例的未就业毕业生是人力资本的暂时储存,应该被社会认可。

三是大学毕业生择业观不理智。大学生经过高等教育,学得一技之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理所应当。但由于过于自信和贪图享乐,在择业过程中,过于追求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高薪岗位、国企及政府机构,形成自我评价过高、对现实的要求过度、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奉献精神和创业精神等不理智的择业观。2009年统计,毕业生在泛渤海湾区域经济区和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就业达59.1%,而在西部生态经济区就业仅0.2%。不理智的就业观也使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2011年我们对用人单位进行的调查中(见图1),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首要原因是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不愿从基层做起”,第二个原因是缺乏实践经验,说明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不成熟、不够理智,实践经验不足,这也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的缺失。

四是用人单位过度挑剔,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技能。用人单位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愿意进行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培训,没有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招聘择人工作中,缺乏培养意识,简单地以高学历、富有经验、背景可靠等作为“潜标准”,有高学历不聘用低学历、有经验丰富的不用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条件中设置“一年以上实践经验”、“有某某技能”等等,甚至打字员也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我们在对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进行的调查中发现(见图2),用人单位对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的要求位居第二位,个别单位还附加一些苛刻条件,甚至一律拒绝没有实践经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就业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其实大学生就业难,归根到底是就业的满意度低,大学毕业生认为企业给予的发展平台、薪资标准和就业环境没有符合他们的期望,企业认为大学生未能满足企业急需的人才条件,公众媒体认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进行渲染可以吸引眼球。这样就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公众印象,其实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是存在的,但这种就业难的局面更多是主观感受。

三、化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政策建议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要由政府、社会、大学毕业生个人、家庭共同建构科学的“预就业”体系,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个人和家庭更新就业观念起内在作用,由社会整合建构形成科学的制度体系。

1.尽早出台《就业保障法》,将大学毕业生就业纳入法制,规范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制定灵活就业模式、制定实习(见习)制度、改革高校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专业技能培训与学科建设的关系,给新就业大学毕业生一定的生活补贴,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2.中央加大对各大产业投入、扶持,尤其加强关联带动性强的中小企业投入和扶持,增强他们的经营生产活力,提高就业容纳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3.深度改革大学生培养模式,注重实践、灵活学制、灵活学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学生,实行“3+1”培养模式,或“3+1”、“3.5+0.5”见习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也可尝试“订单式培养”,实行校企合作定向招生、联合培养。如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他们与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企业展开合作,陆续开办了“海信班”、“钱江班”等46个“订单班”,三年来先后为企业“订单培养”近万名专业人才。这种模式高校培养目标性强,学生就业目的明确,企业用人用得上,使得高校、企业和毕业生从中获益。

4.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就业观是人们对于某一职业的一种观念、态度、认知及心态,是个人对就业的一种反应性倾向,不理智的就业观可能导致大学毕业生对父母和政府的依赖、对未来迷茫、盲目追求高薪和发达大城市等等。转变观念要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着手,高校建立完善的就业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从正面引导大学生正视现实、调整心态、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甘于奉献、勇于创新,正确处理择业与就业的关系。

四、制定完善的大学生“预就业”制度

英国政府为应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推出“全国实习计划”,大学生减薪实习,既化解了求职危机,又获得了工作经验。我国从2008年起就实行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由政府选择合适的企业,设立见习基地,如2009年辽宁省启动了“千企万岗就业见习计划”,见习期为3—6个月,企业每个月至少为见学生发放当地最低工资的补贴。同时,每聘用一个见学生,省市财政将补贴企业当地最低工资70%的资金,鼓励企业多提供见习岗位。

大学生“预就业”制度是由政府主导,用人单位、个人共同承担责任,为就业前的大学生或未就业大学生提供一定时间的见习岗位,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体系。这是一个以就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就业制度体系,旨在确保大学生就业,并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预就业”制度安排。“预就业”制度体系应包括就业保障法、高校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大学生实习(见习)及实习(见习)基地建设办法、大学生就业信息系统、大学生自主创业保障制度、大学生就业生活补助体系、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等制度体系及用人单位大学生就业实习(见习)专用经费体系的建立。

1.完善、规范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甚至可以制定就业保障法,既保障就业,又保障因特殊原因未就业大学生的生存需求、就业培训、待就业期间的社会见习;

2.高校不断改革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实行弹性学分、弹性学制、3+1或3+2模式,改革实习(见习)方法;

3.出台大学生见习制度,为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时间灵活、形式多样、生活有保障的制度化的见习机会,规范用人单位必须提供一定数量的见习岗位并约束其严格执行,确保大学生有机会获得实践经验并在待就业期间得到实践锻炼。

“预就业”制度是一个由多部门共同出台的保障毕业生就业的体系,既包括制度和规范的建设,也包括资金的投入和用人单位单位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公众的理解和认同。这个体系的建立完善必将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入常态化。

〔参 考 文 献〕

〔1〕此数据来源于互联网并根据年度就业率进行估算,实际数据可能与此有差距,但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未就业人数大量沉积是不争的事实。

〔2〕数据来源于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0、2011、2012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3〕本报记者.民企提供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N〕,工人日报,2011.11.28,第2版.

〔4〕于显洋.组织社会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271

〔5〕麦克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

〔6〕杨伟国.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科学,2004.4,65

〔7〕麦克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4

〔8〕任腾霄,陈灏.我国尝试“订单式培养”化解大学生就业难〔N〕.报,2011.12.4,第3版

大学生就业范文1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转变为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双向选择”模式取代了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大学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进入社会择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相比之下就业市场上的理想工作岗位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一些大学毕业生面临择业就业中的困难,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丧失了自信、积极、乐观的心态,出现了悲观和迷茫的心理问题。因此,针对大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由于大学生不能冷静、客观的认识自己和社会环境,使其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问题。

(一)情绪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中,因为屡屡受挫而出现抑郁心理,表现为心情低落、压抑和紧张。一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立足自身的实际,清醒客观的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弊端。大学生往往由于不能准确的自己定位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拒绝。一些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后意志消沉甚至抱怨社会。一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犹豫不决,找不准方向。因为模糊了对自己的判断,而优柔寡断,错失良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对于职业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出现浮躁情绪。这种浮躁情绪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长时间的焦躁不安会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既希望自己尽快的适应社会又担忧自己不能融入社会,会感到无所适从。在遭受挫折之后,大学生会表现出急躁、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倾向,这些消极的情绪心理导致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大学生处于择业就业过程中挫折和问题不断。

(二)社会心理问题

大学生在就业中受到他人影响会产生社会心理问题。从众心理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不是立足性格特点和专业特长,而是盲从别人。攀比心理问题:大学生在对自身定位时往往把别的同学作为参照点,盲目攀比,不能扬长避短,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把握机遇,导致影响自己的前途。嫉妒心理问题:一些大学生看到别的同学找到比自己优越的工作,产生不平衡心理,表现出既羡慕又敌视的一种心态。这些消极的情绪会成为个人发展的绊脚石。

二、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的途径

大学生在面向市场,双向选择的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竞争的压力和求职中的挫败感而诱绪心理问题和社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又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程度。为了使大学生顺利的融入社会,就要克服择业就业中的消极因素。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四方面要上下联动,探索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的途径。

大学生就业不仅事关本人的前途还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首先是要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政府要广开渠道,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多种服务。政府要积极举办大学生人才交流会、学校与企业见面会等,让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有更多的接触,促进大学生就业。通过网络、媒体为大学生开创就业指导信息服务平台。

加强学校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学校加强对办学规模和毕业生情况的宣传工作,使用人单位充分了解毕业生培养情况,为毕业生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大学生就业前的辅导工作,通过开设相关就业辅导课程,使大学生清楚认识当下的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技巧。完善学校就业服务体系,对大学生广泛宣传当前的各项就业政策,及时向大学生传递就业信息,多方联系企业、单位进校园,组织校园招聘会。

家庭缓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消极心理因素。家庭成员要充分预想到大学生在就业中的困难以及因此而引发的消极心理因素,用日常生活中的关怀消除其负面的心理因素。父母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要符合就业形势、就业环境,摒弃虚荣心和攀比心。主动塑造宽松的家庭氛围,缓解子女就业中的焦虑心情。家长应根据子女的个性特点、个人专长和兴趣取向给予就业指导,只是提出建议而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子女。父母要主动了解各项就业政策和企事业单位的招录信息,帮助子女选择适合的职业,让子女自主决策。父母在就业过程中不要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子女,用关怀、支持、理解去缓解子女就业中的消极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