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打电话教学反思

打电话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29 17:47:57

打电话教学反思

第1篇

【案例1】

教师出示例题:一个合唱队共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至少需要几分钟?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并写出至少需要几分钟)

过了一会儿,学生完成方案设计,教师组织反馈。

师:你设计的方案需要几分钟?(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分、5分、6分、7分、15分)

师:那么我们就先请用时4分钟的同学来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学生上来展示设计方案并作说明)

师:下面请用时5分钟的同学来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学生兴致不高)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依次反馈6分钟、7分钟、15分钟的设计方案。

师:为什么有的是用4分钟,有的是用5分钟,有的是用15分钟?

……

【案例2】

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想要邀请7位同学去烈士公园玩,但是我还没有跟他们说,怎么办呢?只好打电话给他们,那么,我怎样才能尽快地通知他们呢?(逐个通知、分组通知、相互转告)

师:如果每分钟通知1人,通知完这7人要几分钟?(边讲解边画图)

师:很好,大家都很聪明,又肯动脑筋思考问题,要学好数学就需要我们这种认真的态度。打电话是人们互相联系最常用的方式,其实,打电话里面也藏着不少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打电话通知更多的人,好吗?(板书:打电话)

师出示:一个合唱队共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至少需要几分钟?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并写出至少需要几分钟)

过了一会儿,学生完成方案设计,教师组织反馈。

师:说说你设计的方案需要几分钟。(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分、5分、7分、8分、9分、14分、15分)

师:如果需要时间最多,那么是几分钟?

生:15分钟。

师:是怎样打的?

生:是老师一个一个打电话通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设计方案如下:

师:有同学说是14分钟,那是怎样打的呢?

教师请用时14分钟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作说明。

师:你觉得这1分钟是怎样省下来的?

生:是让已经知道的学生在老师打电话给其他同学的同时通知另一个学生,这样就省下了1分钟。

接下来教师有选择地展示了学生设计的另一种方案,如下图:

师:你觉得这幅图用了几分钟?是怎样打电话的?

学生解读图意和设计方案,最后得出:先由老师打3个电话给3位同学,用3分钟,再分别由这3位同学同时再通知4位同学用时4分钟,共用了7分钟。

师:你觉得还有比这更节省时间的吗?(师提出问题后,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生:有,3位同学分别通知时,老师在休息,有些先接到电话的同学也在休息,如果他们也打电话,就能节省时间。

……

师:那么你们觉得最少的时间是多少分钟?

生:4分钟。

师:下面老师给你们时间,请你把用时最少的方案用图表示出来。

学生尝试设计用时最少的4分钟的方案图。接着组织学生交流反馈,结果大部分学生都正确地设计出了用时4分钟的方案图。

……

【分析与思考】

“打电话”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应用,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统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的素材是学生在生活中所熟悉的,通过实践与综合应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综观以上两个教学案例,案例2很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体现了其对教材的正确处理和教法的合理选择。

(一) 由浅入深,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正确处理教材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教材采用通知15人来探究方案和规律,这个数据太大,学生要在课堂上从15这个数打开缺口,探究的过程比较复杂,时间要求比较多,探究效果不会好。为了提高探究效果,案例2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老师想打电话邀请7位同学去烈士公园玩”为探究载体,这样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改用从通知7个人这个简单的数据入手,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水平和可接受水平,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发展。

(二) 以学定教,让学生在展示中学会思考

学生的学习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意义的过程。先让用时最长的学生展示,再让用时少一些的逐一展示,在让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做到适时启发、指导,从而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和感悟到好方法的优越性,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思考的习惯和能力,避免了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

而案例1中教师先组织用时4分钟的学生展示设计方案,当个别优秀的学生先展示并介绍了最佳设计和最少用时后,虽然教师也组织学生依次展示5分、6分、7分、15分的设计方案,但其实其他同学已经失去了展示自己学习方案的热情和欲望,同样,其他同学也会因对最佳方案的关注,而失去和减弱对其他设计方案的探究兴趣。因此,虽然教师也组织学生比较:“为什么有的是用4分钟,有的是用5分钟,有的是用15分钟?”但效果却会大大地减弱,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考不够深入,学习理解不够深刻和全面。

(三) 层层递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案例2中教师先组织用时最长的进行展示,使学生明白最长用时的打电话方案就是教师逐个通知,总共需要15分钟;再邀请比15分钟少1分钟的同学展示说明打电话的方案,并通过对问题“你觉得这1分钟是怎样省下来的”的思考与回答,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如果让已经得到通知的同学通知其他学生可以节省时间。接着教师跳过9分、8分的情况,直接出示一位学生设计的方案图,组织学生解读图意,理解此种设计方案及所需用时是7分钟。然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你觉得还有比这更节省时间的吗?”使学生明明白白地体会到只要是已经接到电话的每个学生都能通知其他学生,肯定能更节省时间。最后教师还是没有邀请一开始就说用时4分钟的学生直接展示说明设计方案,而是给大多数学生时间,再来思考并设计最佳的打电话方案,使每个学生通过学习和自己的努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第2篇

关键词:品德课; 课程体系; “纵横交织”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52-001

一、研读课程标准,领悟设计思路,宏观把握重叠

有教师反映:《品德与生活》二年下册第4课《我会打电话看电视》讲述的是打电话、看电视的内容,而《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8课《媒体连着你和我》、第11课《怎样和他联系》中又分别谈到了看电视、打电话的内容。同一内容在不同年段反复出现,这不是重复撞车了吗?又如《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9课《他们需要关爱》和《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2课《想想他们的难处》讲的都是关爱残疾人的内容。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不少,那么如何看待这些教学内容的重叠呢?让我们到课程标准中去寻找答案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其中“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就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原来不同年级教学内容的重叠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特意安排的。我们任课教师应该研读课程标准和教师用书,联系课文所在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领悟每一课的设计意图,针对不同年段的相同教学内容,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努力体现课程的“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思想。如上文中提到的《我会打电话看电视》所在的单元是“学做文明人”,这一课中涉及的打电话的有关内容侧重让学生了解打电话的常识,打电话时会使用文明用语。再来看看四年级的《怎样和他联系》中打电话的有关要求:在比较不同通信方式的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学会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通信联系。两者相比较,后者的要求显然更高,这恰恰体现了课标中“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

二、纵观全套教材,明确设计体系,理清重叠层次

明确了课程设置重叠内容的意义后,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交叉的内容,做到螺旋上升呢?

首先,要纵观全套教材,对教材的体系作一个全面梳理,从自己任课的年级出发,先通读本年级的全部教学内容,再纵向联系六册教材,明确其他哪个年级曾讲过这方面的内容,或是哪个年级还要讲这方面的内容,分别要求学生达到怎样的程度。

做好了这样的功课,在具体教学中还要避免两个误区:

误区一:“蜻蜓点水”。有的老师认为反正后面的年段还要教的,把教材上的内容当成看图说话,就教材而教,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春节和圣诞》(六年级)一课时,认为春节的有关知识在四年级的《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中已经学习过,就根据教材上原有的内容,简单地罗列了春节的“吃腊八粥,”“守岁”等传统习俗,作为本课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殊不知,在《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中仅仅介绍了春节的来历,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大年初一怎样和长辈拜年等内容,在《春节和圣诞》一课中应该让学生对“春节”的整个过程有个整体认识,并能够把春节的主要习俗和西方圣诞节的习俗作比较,认识到春节的传统习俗随着社会发展也在逐步和现代生活接轨。若像前文提到的那位教师那样设计教学内容,是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的。

误区二:“掘地三尺”。与“蜻蜓点水”相反,有的老师生怕学生吃不饱,把教学内容挖掘得太深,拓展得太广,把原本应该以后学的内容一股脑儿倾授给学生,反而适得其反。如一位二年级的教师在教学《我会打电话,看电视》一课,讲到不做“小电视迷”这一内容时,设计了让学生调查周围同学每周平均看电视多长时间,主要看何类电视节目等情况,并补充介绍了“沙发里的土豆”(对过度看电视者的一种称呼)、“电视病”等内容。这样的设计要求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显然是过高了,学生无法完全消化。如果放在四年级的《媒体连着你和我》中运用倒是很不错的,完全符合这课“让学生学会合理、有效地利用媒体”的主题。

由此,教师只有全面把握全套教材层次体系,理清教学内容的重叠关系,才能做到张弛有度,进行有效教学。

三、关注学生生活,加强横向联系,突破重叠难关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开始品德课的学习之前,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有了一些初步的社会生活经验。我们在教学中决不能忽视他们原有的社会生活经验,把教学内容当做学生完全不懂的东西加以讲解,加以灌输。而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现其与课程具体内容的联系,找到其中的重叠之处。使得学生面对学习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进行探究。例如教学《我掉了一颗牙》时,教师必须认识到: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多多少少对刷牙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了,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刷牙技巧。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在学生的原有经验基础上构建本课教学内容,继续予以教育和提高――纠正不太正确的刷牙姿势,习惯,教授给更科学的刷牙方法。

第3篇

富阳口碑比较好的辅导机构咨询电话(即日起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有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或预约对孩子学业进行免费测评):

富阳市学大教育-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转分机10811

【校区分布】国贸校区

 

【招生对象】小学、初中、高中学员

【热门课程】小初高各年级各学科同步辅导、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作文,语文,历史,地理,生物。小升初、衔接班、奥数班 、中考冲刺、艺考辅导。

【上课时间】周六日、寒暑假、平时晚上等时间灵活协商安排!

以上的是各个学校的免费咨询电话,课程费用因年级不同、科目不同收费不同,家长如需给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可直接拨打上面400免费电话咨询。

免费预约试听电话:400-8171-003转分机6954

温馨提示:400免费咨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您可以咨询最近校区、价格、师资等情况!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400免费咨询电话了解快!

********************************************

富阳初中中考英语家教联系电话及价格

数学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听课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及时复习。 

1、学生要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应做到: 

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 

细读:对书本知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形成过程,对疑点做相应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这样,在听课时就有的放矢了。 

2、听课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要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方法的体现,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要看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思:要多思、勤思、随听随思。 

第4篇

作者单位:华中师大附小

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说话教学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这里的目标,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教与学的行 为指向与目的。目标明确,也就是明确了师生在每堂课中应该完成的任务。教师应根据所定目标设计教案,实 施有梯度的训练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目标进行反馈、矫正,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取最佳学习效果。

什么是说话教学的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教学中又如何落实呢?

我认为,近期目标是指学生在每节说话课中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如第二册的《说说两幅图哪些地方不一 样》,其近期目标就是通过观察比较两幅图,找出异同点,并按一定的顺序,用完整、通顺的句子把观察到的 讲出来。其远期目标应该是从具体的训练中掌握观察方法:先弄清两幅图各自的内容,再进行比较,在比较中 辨清异同;同时渗透逻辑思维能力,认识事物能力的训练。

远、近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既具有独立的行为指向,又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这里,为理解的方便, 分开阐述。

一、设境激趣,让学生乐说,落实近期目标训练。

创设乐说情境,能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从而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达到预 定目标。

1.以事设境,以情激趣。

儿童自己喜欢的事情,往往蕴含着儿童自己个中的无限乐趣。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适时抓住机遇,创 设“事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情趣,练习说话。如有位教师教《学打电话》一课,课前,他请另一位老师帮忙 :在上课铃声响后,给教室隔壁的教导处办公室打个电话,并适当延长铃响时间。按约定,这位教师待上课铃 响后走上讲台准备上课,隔壁教导处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并响了好一阵,这清脆的铃声引起了学生的全部注 意,且部分学生脸上露出想去接电话的愿望。教师抓住这一时机,问:谁愿意去接电话?一句话,让几十双手 齐刷刷地举了起来。此时铃声已停。教师顺势说:“铃声已停,我们不用再去接了,有谁知道电话怎么打吗? ”待学生充分发言后,教师揭示课题“学打电话”。接着,教师顺“事”激趣,交待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这么多同学会打电话,真了不起!为了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我们请课本当老师,教给我们正确的打电话的 方法。大家一起认真学习,谁掌握了方法,谁能摹仿课本中的园园给妈妈打电话,老师就带谁去办公室给自己 最喜欢的人打电话。”学生听后个个跃跃欲试,整堂课始终处于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状态中。在欢乐的气氛 中,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2.以物设境,以欲激趣。

“物”是最直观、最形象的说话媒体,若能充分地、恰当利用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观察的兴 趣,又能使表达的内容形象而具体,初步训练言之有物。如教学第二册《说说夏天水果的形、色、味》一课, 可先向学生展示出一幅画有多种水果的挂图,让他们认识哪些是夏季收获的水果,接着将准备好的夏季水果实 物一一摆出,让他们说说自己最喜欢吃哪种。这时,说话氛围已形成,教师可以刺激学生的获取欲望为手段, 调起“说话胃口”:“如果谁能把自己喜欢吃的那种水果的样子、颜色、味道说清楚,老师就把这种水果送给 谁。”这一手段能紧紧抓住孩子们的心,因为它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自己欲得的一种水果,而且能使他们充 满自豪感——“老师”“送”的。不难想象,孩子们此时的心态一定是生怕自己没有说的机会。

3.以玩设境,以乐激趣。

由于低年级学生受生活经验、年龄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果采用教师讲学生学的方法,学生是被动 的。若能适时创设玩乐情境,可有效激发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玩中练说话,在玩中发展语言,使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如教学第三册《我喜欢的课间活动》,在课前,组织一两次内容丰富的课间活动;课中先 调动全体学生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玩乐情景——低年级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待充分发 言后,相机提出要求:说得好的,可参加下次的校外活动。这一刺激,调动了学生想说好的愿望。至此,教师 再指导怎么将自己参加的活动说得有条理,学生一定会“洗耳恭听”,决不会开小差。

总之,在说话课中,准确把握小学生的年龄、情感、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说话兴趣,让 学生始终处于想说、愿说的状态中,那么每节说话课的教学目标就能有效到位。

二、引路教法,让学生会说,落实远期目标训练。

喜欢说是基础,是开端,会说才是目的。因为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要通过具体教材,利用每一次说 话课,引导学生“上路”,教给“走路”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本领,一步一法地落实远期目标训练。教学 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引导观察,理清思路,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口头表达的条理性、准确性是建立在观察事物的周密性的基础上的。要使学生的思维有条理地发展,就要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即先看什么,再看什么。通过多次训练,让学生明确:观察的顺序可依观察的对象不同 而定,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或从整体到部分……

2.指导完整说话,训练语言的连贯性。

“完整的话”,不仅指一句话结构完整,也包括一段话的结构完整和句与句之间语意的贯通。低年级学生 所接触的语言有限,生活的环境有限,因而说话丢三落四、颠三倒四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说话教学一开始 ,就要充分利用教材,适时指导练习把话一句一句说完:告诉学生,一个意思完了,才能讲另一个意思。如教 学第四册《植树》一课,可按课后提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干什么),先指导学生将这几点要求 所表示的内容,按一定的语言逻辑顺序连起来,说出一句结构完整、语意连贯的话;然后再抓住图画重点,练 习把主要内容讲具体。这一训练,应在组织观察一次实地操作后进行,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植树过程:挖坑 放树苗培土浇水。课中,指导叙述这一过程,可教给学生用上表示顺序、连接语意的词来表述图意的方法 ,如“先……接着……然后”等。

3.教给联想的方法,掌握变“静”为“动”的本领。

第5篇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一年级是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也是儿童智力发展、语言发展最佳期。因此,抓好作文起步教学非常重要。而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观察,能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观察往往处于无意观察和笼统观察阶段。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直观现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优美的音响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是指导学生有意观察事物抓住特点,进行说写训练的最佳手段。如说话训练“你最喜欢的动物”选用了学生最喜欢的动物小白兔,巧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来指导说话,教学时播放配有轻音乐的表现小白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内容的录像,并在放录像前先提出观察说话的要求。悦耳的音乐,诱人的画面,使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有的情不自禁地赞美着:“小白兔多美呀!”教者按先整体后部分、从头到尾的顺序指导学生观察。放录像采用特写定格的方法,依次显示小白兔的各部分,让学生边观察边说话,使学生变无意观察为有意观察,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指导学生连起来说几句话,则采用放慢镜头的方法。课堂上学生跃跃欲试,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学生说道:“我最喜欢小白兔,它长着一身洁白的毛,漂亮极了。头上竖着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又圆又红的眼睛象宝石一样,长着一张三瓣嘴,吃东西时一动一动的,多有意思呀!”还有学生说道:“小白兔的尾巴短短的,象个棉球,它前腿短,后腿长,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真可爱!”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能说出一段通顺而连贯的话,说明教学是成功的。这成功来自于巧用电教媒体和教者的巧妙指导,从而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获得有目地进行观察的效果。

    观察有序是观察最基本的品质。只有观察有顺序,作文时才能言之有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看图说话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用投影片指导学生看图,便于调控学生的视力焦点,是简便易行的方法。指导学生看图,我归纳了一下口诀:全面看图,看懂主要内容;分部看图,看懂具体内容;最后连贯看各部分内容。这顺序就是“整体——部分——整体”顺序,按照这个顺序指导看图,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小白兔运南瓜》,上课时首先打出三幅投影片,让学生联系起来整体观察。如果不联系观察,不看第一、三两幅图,怎能看懂第二幅中小白兔受到启发才想出办法的内容呢?这样有条理地去观察全图主要内容就看懂了。再按顺序分别打出三幅图,根据主要内容,逐图仔细观察,指导学生看懂每幅图的画面,想象具体内容。最后整体观察三幅图,疏通思路,把握中心,抓住重点,为说话写话作准备。

    再如看图说话《公园的花不能摘》是一个单幅图,为了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的观察能力,我制作了复合投影片。教学时,首先用投影仪打出完整的画面,从整体入手使学生看懂图;然后分部看,去掉上边的人物画面,观察画面的背景,使学生弄清图上的通过景物反映的时间、地点、主题背景;再覆盖上人物画面,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人物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最后连起来总结图意。观察有序了,说话也就有条理了。

    观察的另一个重要品质就是抓住事物特点仔细观察。事物有它的共性,也有它的个性,而个性是区别其它事物的特征。观察时,只有抓住事物的特点,边看边想,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深刻地了解事物,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把作文的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小学生观察事物大多是笼统的见林不见木,不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于是我利用电教媒体的可控性,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仔细观察。他们对于一种明显事物所掩盖下的另种不明显事物的观察还缺少深刻性。如在他们观察小白兔样子时,我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再进一步提示“小狗嘴巴是'U'字形的,小兔的嘴巴又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定格观察小白兔的嘴,经过讨论,学生回答:“小白兔长着一张'Y'字形的嘴,吃食时还一动一动的。”通过类似这样的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观察思路豁然开朗,观察能力得到培养。

            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说话能力。而电教媒体在说话训练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极其有利。

    1.借助投影,展开想象

    “想”是学生看懂图,看好图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投影的画面是形象的,要让学生对画面内容有正确理解,就要指导他们边看边想,唯有通过不断地全面细致的观察思考,才能逐渐使他们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上来,从静止的画面中看出其中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如指导学生观察《公园的花不能摘》一图,启发学生当看到盛开的菊花和树木、小亭时,想象到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公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观察,想象画面反映的主题(即作者意图)。如根据妈妈的动作神态想象妈妈是怎样说的;听了妈妈的话,孩子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及怎样做的,这些都要通过看图来指导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来完成。解决了这个问题,就领会了作者如何通过图画内容来展现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了。

    我注意发挥投影片的多种功能,让学生认真看老师演示投影片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补充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尔后再要求先口述再写下来,如讲《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运用五幅投影片。分别是:①小猴子掰玉米。②小猴子扔掉玉米摘桃子。③小猴子扔掉桃子去摘西瓜。④小猴子扔掉西瓜去追兔子。⑤小猴子最后什么也没得到,两手空空地回家了。当讲到第五幅图时,我提出问题:大家想想,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后又会怎样呢?又用投影打出一个大问号。这时同学们的想象活跃起来了,再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编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同学们的想象不但丰富,而且非常有趣。我便趁热打铁地让学生把续编的故事写在作文本上。通过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想象训练,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而且也使学生的观察说话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2.借助音乐,进行合理想象

    低年级学生好说爱动,表现欲极强,一有机会就尽情地施展他们的才能。有一次我让学生们听配乐童话。我一会伸双手当耳朵学小白兔蹦蹦跳跳,一会捏鼻子扮大灰狼。听完录音后,我拿出头饰让学生表演,有趣的故事给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激起了创作热情。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维妙维肖地表演开了,通过表演加深了对故事语言的理解。学生表演得生动形象,说得轻松愉快,写起来笔调也比以前顺畅,内容也较充实。

第6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分化现象;反思

一、掌握学困生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比如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有位女生,人长的非常美丽动人,进入青春期后,经常受到一些男生的明追暗恋,而她的父母因工作忙,忽视了对孩子青春期的正确引导。这就使她在思想上有些茫然,上课有时心不在焉,作业有时不完成,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相反她的着装打扮开始与众不同。看到这一切之后,我课下有意识地找她聊天,在赞许她美丽外表之余,希望她学习成绩也应该如此美丽。与此同时,给予她学习方法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耐心帮助她补习功课。上课对她提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满足她的表现欲,增强她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最终使她期末考试提高了20分的好成绩。另外,对于一些有可能掉队的学生,我也是及早指出他们在学习英语中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分析原因并说明掉队的严重后果,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认真钻研教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初一阶段所获得的语言技能,能否在初二年级得到继续发展,是防止分化的又一个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一些比较直观,贴近生活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学习英语。

1.巧设问题情景,降低学习难度

在教学中我总是借助挂图,实物,以及生活中的实例等,设计问题情景,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言情景中。如教“打电话”这一话题时,我出示了一张两位同学正在打电话的图片后,就问学生What are they doing ? 同学们说:“他们正在打电话。”“那你们平时都怎么打电话呢?”有的同学说:“是某某家幔柯榉衬叫一下他好吗?”还有的同学说:“您好!某某在家吗?”等等。我在肯定他们的答案同时也表扬了他们的礼貌用语,接着我进一步询问他们接电话时怎么回答,同学们又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几种不同答案。看到同学们兴趣高涨,气氛轻松活跃。于是我介绍说“林涛和李磊正在打电话,林涛在电话里怎么作自我介绍的?我要找谁谁,英语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听录音。”听力输入完毕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效仿文中对话进行回答,思维很活跃。

2.采取分层教学,注重教学效果

课堂上,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智力因素把他们分A,B,C三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每天上课,我百分之八十以上时间是站在B、C层次之间的过道里,随时关注着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对他们进行提问。对于学困生不易掌握的语法,我就想方设法编成公式和顺口溜,让他们进行背记,例如在学完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最高级之后,我就把它们变成了如下方式:

比较级要变化,一般词尾加-er;词尾若有哑音e,直接加r就可以。辅音重读闭音节,辅音字母要双写;辅音字母加上y,先把y改成i,再把er后面带。最高级加-est,前面加-the莫忘记;形容词若是多音节,只把-more,-most前面加。总之,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直到他们听懂为止。

3.组织学习小组,帮助学困生学习

按成绩好,中,差三人一组。上阅读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翻译课文大意,讨论文章后面的问题,写出一致的答案,等待最后的评比。这样,基础较差的学生不但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答案,同时也学会了思考方法,从而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进而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4.开展小竞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古人云:“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也就是说学多数时间都落到学生自己的行动中。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第7篇

【关键词】 英语 天气表达 教学设计 评价 反思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 6 Period 3 (Section B 1a-2c)

二、教学目标

过去,一些教师只是将学习的知识简单写在教学目标里,但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这是不够的,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设计。

1、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表示天气状况的单词及句型,学会谈论天气。

2) 能够表达世界各大城市的天气情况并用恰当的形容词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

3) 能够叙述人们在不同的天气背景下描述正在发生的动作。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课件展示,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各种天气有感性的认识。

2) 通过师生对话,同伴之间编写、演练对话来训练新单词和句型。

3) 通过听力训练来巩固单词和句型,锻炼学生的听和写能力。

4) 通过"送礼物"、"天气预报"、"打电话"等活动来应用本课所学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打招呼、谈论天气等交际用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2) 通过学生间的言语、动作配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通过天气引申到积极面对人生当中的风雨,对学生进行情感品质教育。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如何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导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新颖、恰到好处地将学生引入到新课是需要颇费心思的。Unit 6 Period 3这节课,我是给其他班的学生上课,首先向学生表达很荣幸能和他们一起合作来完成一节新课的学习。初次见面,我专门带来了礼物,PPT展示美丽的蝴蝶衔来五彩斑斓的礼盒,同时,我的手里突然"变"出了礼盒。究竟礼盒里面有什么呢?示意学生和我一起数one, two, three, 然后我打开礼盒抽出一张展示天气的彩图,用高昂地询问: How's the weather? 并用手示意学生大声回答:It's sunny. 这样简单、快捷、快乐的导入就能顺畅进入教学环节。

2、 内容的呈现

进入教学环节后,我设计多个活动来呈现新内容,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新知识,而且要能够灵活运用。活动的设计包括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而且要新颖、易操作、有趣味和有实效。

1) 师生对话。T:How's the weather in Nanchang ? Ss: It's sunny.

同样的方式询问各大城市的天气情况(PPT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示出地名和天气情况,包括Boston, Sydney, Moscow, windy, rainy, cloudy)。

2) 学生活动"Who's the best weather reporter ?"。四名学生奔赴世界各地搜集天气信息。

S1: How's the weather in Boston?

S2: It's windy.

Beijing, Tokyo, Sydney, Moscow 等地也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完毕后,记者们在World TV Station进行Weather Report(PPT展示世界气象地图,播放天气预报背景音乐)。

3) 词汇学习。PPT用图片来呈现四季的特点,吸引学生注意力,边讲边读。

T:The first season in a year is … Ss: Spring.

T:The weather in spring is … Ss: Warm.

用相同的方法教学summer, autumn, winter, humid, hot, cool, cold。然后完成课本1a,将单词与对应的图片进行匹配。

4) 词汇巩固。学生前后桌两人为一组对不同季节的天气进行描述,学生练习完毕后邀请几组到讲台前进行表演。例如:

S1: How's the weather in spring ?

S2: It's warm.

然后全班齐读:

Ss: How's the weather in spring ?

Ss: It's warm.

5) 句型巩固。PPT图片通过展示不同的表情来体现出pretty good, great, not bad, terrible这几个词的区别。针对不同的表情,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

T: How's it going with you?

S1: Pretty good.

T: How's it going with you?

S2: Great.

6) 听力训练。关于天气我们已经谈论了很多,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Maria和Sam说了些什么。完成课本2a和2b的听力训练内容。先播放一遍录音原文,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若学生获取信息存在困难的话,重新播放录音,重要信息出现的时候暂停录音,让学生有时间思考和作答。进行听力练习前强调一些听力技巧,让理论付诸实际,长期以往,学生的听力水平自然会提高,这也会增加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7) 角色扮演。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Maria和Sam,根据听力完成后2a表格的内容,设计一段对话。给学生时间准备和练习,然后请几组学生进行表演。

Maria: Hello, Sam?

Sam: Maria? Hi, where are you?

Maria: I'm in Mexico. How's it going with you?

Sam: Great! What about you?

Maria: I'm pretty good. How's the weather there?

Sam: Oh, it's humid and sunn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Mexico?

8) 语言应用。将所学的词汇和句型结合以往知识进行灵活地运用是对学生较高的要求。我设计了一个练习谈论天气的师生活动,教师给国外朋友打电话,电话交谈主要是围绕两个国家的天气状况以及两人的近况进行的。要求在打电话的期间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学生闭眼时,教师就将手机放在了一个学生的桌上,然后拨通了手机,教室里面响起了优雅的Yesterday Once More,当学生们陶醉在美秒的音乐时他们睁开了眼睛,欣赏这位"外国朋友"和教师之间的电话交谈。

A: Hello, this is …! Is that …?

B: Yes, who's that?

A: How's it going?

B: Not bad. How's the weather in… (today)?

A: It's sunny/raining/cold/warm/cool/humid…

B: What're you doing?

A: I'm…

(这些提示性的句型均在PPT上展示。)然后请同学们根据这个例子进行模仿,设计对话,并到讲台前表演。

9) 练习、总结与作业布置。PPT展示几道习题,进行课堂小练。然后,让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内容并进行整理。

T: What do we learn in this class?

S1: …

S2: …

作业布置:记忆新单词和句型;和同伴设计一段谈论天气的对话。

3、 结束语。

用PPT先后展示图片windy(刮风),rainy(下雨),最后展示rainbow(彩虹)。教师同时说:At the end of this class, I have a good saying to share with you "No cross, no crown". Thanks for listening.(同时把这句话展示在投影上)(在课的结尾,老师有一句格言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感谢你们的倾听。)

四、教学反思与评价

这节课上完,学生很愉快地将新知识学会了,而且效果良好。从课堂练习来看,正确率高,学生作业完成也不错,达到了预期效果。对这节课,我有如下反思:

1、 教学目标全面、明确,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且目标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

2、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道具(单词卡片、礼盒、彩图、音乐、话筒、投影),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呈现丰富的课堂。

3、 寓教于乐,设计富有实效的活动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导入部分的"送礼"环节,设计简单,却十分有效。"天气预报"的活动不少见,但这个活动特别的地方是主题、工作、效果一脉相承,调动了全班同学参与。"打电话"活动中美妙的手机铃声让课堂灵动起来,师生用手机对话很新鲜,提高了教学效果。

4、 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旧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识。

第8篇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1].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重视数学课堂中的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已成为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中师生互动的过程,就是一种交流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可以看做四个不断循环的过程[2](如图1):信息发送者以可以被接收者理解的方式将信息编码,然后传递信息;信息接收者将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后再将某些反应编入信息中反馈给发送者,发送者对此进行解码并产生自己的回应.语言、声音、眼神、动作等都可以是信息传递的载体.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教师、学生分别固定在信息发送者、接受者的位置,信息交流过程中发送者与接收者的角色应是不断转换的.2 师生交流的组织

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学习,在这过程中教师应扮演设计者、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鼓励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而决不能仅仅作为开题者、欣赏者和总结者[3].从师生交流的角度来看,教师的语言、提问、倾听、反馈等都能起到组织、启发、引导、鼓励的作用,也影响着数学探究活动的质量.

2.1 表述

数学探究活动中教师主要通过语言表述将信息向学生发送.在顾沛先生看来,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反应了其本人的思路,也影响着学生探究活动的方向与效率.教师准确、规范、精炼的语言是进行有效课堂交流的保障.课堂中师生交流的起点往往是数学问题情境,在《电话计费问题》一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对问题情境的表述如下:

在使学生明确了两种电话计费方式之后,教师再次明确学生要探究的问题“这两种计费方式,哪种更划算呢”.如此,教师对问题情境的表述,语言含糊,有失严谨.首先顾沛先生指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是贯穿此课始终的数学思想之一,数学模型的建立旨在解决一类问题而不是个人特例.“老师的手机支付方式”可替换为“初一年级组老师们的手机支付方式”等类似情境.其次,哪种计费方式更划算是因人而异的,笼统地问学生“哪种方式更划算”影响学生思路,以致学生听到问题后直接回答“方式二更划算”.此处建议将问题更改为“哪一种方式更适合我(们)”.

交流片段2 学生明确了电话费用与主叫时间有关,并通过计算具体费用分析出主叫时间小于150分钟时方式一划算,主叫时间大于350分钟时方式二划算,教师继续引导学生.

教师:对中间的一段(小于150分钟,大于350分钟)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如果打的较少的话应选方式一,如果打的较多的话应选方式二,肯定会有一个点,两种方式的费用会有一个相等.

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他的意思是说肯定会有一个时间点,使得两种计费的方式费用相等.(面向被提问学生)那你如何看出来有相等呢?你能像刚才××同学说的那样吗?能给大家具体解释一下吗?

学生:……

教师:还没想好,再想想(示意坐下)!

学生想到会有费用相等的点,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在教师试图启发的追问下反而无言以对了,这与教师追问的措辞不当有关.“那你如何看出来有相等呢?你能像刚才××同学说的那样吗?能给大家具体解释一下吗?”这样追问语句太长、过于嗦,使学生不知从何说起,已有的一点思路戛然而止.所以,为保证师生顺利交流,教师语言还应尽量精炼.如在学生说出会有一个点使两种方式的费用相等后,教师以“为什么总有一个点处的费用相等,你能说出道理吗”这一较为简洁的、又是关键的问题追问,可能会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明确.

2.2 提问

交流片段3 教师在进行课堂总结时向学生提问.

教师:请回顾电话计费问题的探究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解决的过程大概包含哪几个步骤?

电话计费问题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我们在探究的过程中用到了那些方法?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

教师:现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刚才都经历了,说不全没关系.大致有哪些过程,在经历之后我们再概括一下.

问题是教师向学生发送信息的主要形式,通过不断地提问,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以推进教学.教师表述的问题除了注意准确、规范、精炼外,还应具体、有针对性.如在交流片段3中教师提出三个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总结,三个问题过大,学生无从回答,引起“冷场”,教师再次解释并鼓励学生后才有一位学生勉强做出回答.

新课程改革提倡启发式的教学以及探究性学习,部分教师将之解释为教师讲的越少越好,认为师生交流就是一问一答,在教学中期望用课堂提问来体现启发式教学的理念,以提问来替代教师讲课.尤其是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中更是回避“讲”的成分.顾沛先生指出,这种误解使得教师从“满堂灌”走向了“满堂问”.其实,数学探究活动中并不是所有步骤、结论都需要在问答式的交流中由学生说出,在学生思维成分比较少的地方,教师可进行启发性讲解以节约课堂时间.

2.3 倾听

倾听是教师作为信息接收者时的任务.不需要语言表达的倾听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教师能够与学生平等、有效交流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很多情况下,教师在听学生说话时,不是集中注意倾听收到的信息,而是还在思考自己所要提出的下一个问题或将要讲述的内容,同时眼睛余光还监控着整个课堂的秩序.尤其是学生发出的信息与教师期待的反应不同时,教师很难予以关注,有时甚至干扰或打断学生的回答.对于这种现象,顾沛先生指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要传授知识,更是一种育人活动.教师一心完成教学计划,无意中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即兴发挥的能力,带给学生消极的情感体验.

倾听时教师要停止说话,尽量专注于正在表达的学生,包括其传达出的言语的及非言语的信息.如学生起立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伴随双手颤抖、身体僵硬,教师应意识到他可能有些紧张.学生的言语内容、声音、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都是教师倾听时关注的对象,即倾听不只用耳,还要用眼.

2.4 反馈

教师通过倾听,应该将自己的部分反应信息以某种载体反馈给学生,即对学生发出的信息作出评价.如面对学生“我……还没想好”的类似话语,教师鼓励的眼神与话语都可一定程度上击退学生的畏难情绪.当对学生进行表扬或鼓励时,教师惯用“很好,请坐”这一单调、笼统的评价.顾沛先生建议教师应给予具体的评价,如学生提出“电话费用与主叫时间有关”的观点后,“你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你说到了点上”等类似评价会带给学生更加积极的情绪体验.

交流片段4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来解决问题,试图启发学生说出可以以字母表示主叫时间.

教师:既然这道题中费用取决于主叫时间,而时间是在变化的,又要用它,那该怎么办?

学生:我们可以设一个方程.

教师:现在还没有到方程.我们要用数学的语言将这几种情况表示出来,先要把时间设一下.设时间为……?

学生:t.

当提问与回答有误差时,对教师的反馈能力是一个考验,也是折射教师教育理念的关键时刻.在交流片段4中,教师试图让学生先用字母表示出主叫时间,渗透符号表示的思想,再列方程,可学生已经想到了列方程.此处学生的回答并没有错误,只是不符合教师的预期.面对教师以个人预期为基准对学生传达出的信息解码,对学生做出消极的反馈,我们不禁要问,对于教师来说,数学教学是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还是指向学生的发展.在此,顾沛先生再次强调“我们不仅仅是在教知识,我们是在育人.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兴趣,可能就因教师的打断或不应有的否定而受到负面影响”.3 师生交流的提升

对于“四基”间的关系,顾沛先生认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数学教学的主要载体,需要花费较多的课堂时间;数学思想则是数学教学的精髓,是统领课堂教学的制高点;数学活动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形式与过程[4].教师有意识地在师生交流中渗透或传授数学思想,是数学交流活动提升内涵质量的必要内容.

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有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模型的思想、数学审美的思想.由上述“基本思想”演变、派生、发展出来的数学思想还有很多,例如由“数学抽象的思想”派生出来的有分类的思想、集合的思想、符号表示的思想等.《电话计费问题》的探究活动中主要体现数学模型思想,但整堂课教师的口中及板书中却并没有出现“模型”一词,顾沛先生将之称为渗透数学思想.在将主叫时间分类讨论后,教师以缓慢、强调的语气总结“这5种情况的分类,是我们解决这种综合问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并同时板书“分类”,是明确地向学生传授数学思想.

无论是传授还是渗透数学思想,都不是在讲授知识时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地阐述的,也不是摆开架势、长篇大论地传授的,而应是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下融入师生的交流中的.例如课例中在帮助学生用形象的、情境的方法得到结论后,教师发问“这是严格的数学吗?能够完全说服别人吗?所以,我们还要回归到数学,用数字、字母、算式、方程等工具去说明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一切数学结论都不是数出来、猜出来,而是由逻辑推理来的,较好地渗透了数学推理的思想.为了在师生交流中渗透或传授数学思想,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并恰当地把握两者间的分寸.目前来看,渗透数学思想、传授数学思想与不同年龄学生的匹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观摩一堂好课能使人收获,聆听顾沛先生对一堂课的深度点评亦使人受益匪浅.成功的师生交流需要教师不断地揣摩、尝试与改进,始终不变的宗旨是数学教学要重视育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 肯尼斯・莫尔.课堂教学技巧[M].刘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43.

第9篇

以前,每次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我心里总是先“咯噔”一下,听老师反应孩子诸多不是后,我心中愤怒的火苗便“腾腾”往上蹿。当年我教育孩子的方式无非都是一个套路:先是厉声批评,孩子沉默不语,我认为他消极抵抗;孩子大声申辩,我认为他是抵赖不认错,气愤至极,保不准还会动手打孩子。所以,小驳特别反感老师给我打电话,我一看来电显示电话号码是老师的,也发怵。我觉得自己应该改变这种恶性循环了。

现在,小驳在外住校,每周主动向我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他是比较满意自己的:“现在我学习很努力!”

在他开学一个半月之后,我给他的班主任打电话询问小驳的学习情况,老师给出了和小驳截然相反的信息:“这孩子一点儿也不知道努力学习。”这句话让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变大了。

小驳撒谎了?不像不像!我告诫自己不能用老眼光看孩子。老师对孩子有偏见?不可能!都是新生,这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不会轻易看走眼一个孩子。那么老师和小驳对同一个人的学习状况评价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

小驳放假回家的日子一天天地临近,我不得不加快寻找问题症结所在的速度,可想得脑袋疼也没寻思明白。恰巧,姐姐打电话询问我小驳各方面的情况,我把有关孩子学习方面的困惑如实地反映给姐姐。姐姐问我:“他们会不会在衡量标准上出现了问题?咱家小驳是根据以前的学习标准判断学习努力程度。而老师呢,并不了解小驳的成长经历,拿学习成绩一直优秀的学生标准来衡量,咱小驳与那样的孩子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我细细琢磨姐姐的话,认为原因应该在此。同时,我在心里思考与小驳的交流策略。

小驳到家后,先洗澡吃饭,痛快地上网玩了一个小时,然后他跟我聊天了。聊天时,我主动提起:“我给你的老师打电话了。”这样说的目的是想强调我主动询问,而不是老师告他的状。尽管如此,小驳的脸还是瞬间变红,有些恼羞成怒――这应该是多年前老师告状的后遗症。小驳说:“我知道你们通话了,那天老师说,‘你还不用功?你妈都急得火上房了!’我就知道老师跟你告我状了!”

“算不上告状,定性为沟通你的学习情况更准确。”我心平气和地向儿子解释着。

“妈妈相信你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你并没有向妈妈虚报。”小驳听我这么说,脸色渐渐恢复正常。我继续说:“问题出在老师身上吗?我记得你跟我说过,她是一位实事求是的老师,我也相信她说的话。于是,就有了让妈妈困惑的问题。你没有说谎,老师反映的情况属实,怎么两个信息却不一致呢?”小驳也眉头轻皱,思索着问题的答案。

我故意停顿几分钟,让孩子去思考。小驳嘴里轻轻地念叨着:“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接上他的话茬:“你看能不能是这么回事?”接下来,我把他大姨的分析讲给孩子听。小驳的眉头舒展了,连声说:“应该是应该是!”

小驳终于肯接受老师对他的负面评价了,只是这期间需要家长进行转化。我将这次的经验总结如下:首先要肯定孩子,然后客观地分析老师反映的情况,最好能找到老师反映情况里积极的因素。如果没有,那么家长可以帮老师提供一些自己孩子的优点,提示让老师多角度了解孩子。当发现孩子的情绪稳定可以接受建议时,再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注意不要强硬地让孩子改正老师反应的问题,这样做的弊病是孩子的问题不但改不了,还可能恶化,造成对老师的敌对情绪,家长也就将自己定位在“老师帮凶”的位置上了。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辅导员;家访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家访,就是高校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法教育的延伸,所以,笔者利用寒暑假家访的契机,结合以往走访工作经验,力求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将寒假家访落在实处,促成高校与家庭在大学生教育上的良性互动。

一、家访形式:四维一体,点面结合

利用假期开展辅导员家访活动,既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辅导员加强自身建设和检验工作效果的重要内容。在家访形式上,如何做到既有点,又有普遍的面,最大限度地做到点面结合,最终笔者在工作选择集体家访、个人家访、视频家访、电话家访四种家访形式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四位一体,点面结合。

1.集体家访。如何让学生家长感受到学校、学院对学生关心关怀?如何把家长对孩子培养的意见最真实反馈给学院领导?如何激发贫寒学生努力奋斗、自强不息的乐观精神?为此,我邀请学院领导走进学生家庭里,与学生家长交流。比如:2011年1月15日,我邀请学院领导以及部分辅导员同事共同走访家境贫寒的2009级某班学生李某。李某平时学习刻苦,生活节俭,在班级担任学习委员,在接受着国家级助学金的资助。李父有严重的精神疾病,经常离家出走,在家发病时打人骂人,李母是企业下岗职工,依靠做钟点工维持全家。我们到学校来到在狭小的屋内,向李母介绍了学生在校的良好表现。李母也谈起了家庭的艰辛,对学校在李涛学业上的帮助多次表示感谢。学院鼓励李某顺利完成学业,努力回报父母,回报社会。事后,李某发来短信说:“老师,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今天这件事。感谢您,感谢学院所有老师。我一定努力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2.个人家访。除了邀请学院领导、同事集体家访外,针对部分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笔者还自己专门登门家访,和家长进行交流,探讨对学生帮扶问题。比如:对我的学生翟某,平时在班级内学习成绩一般,部分学科出现挂科的现象,在宿舍时不太愿意与人交流,出现轻度的交际困难,是一个典型的学困生、交际困难生。为此,笔者于2012年寒假对翟某家访。初见翟父,我不没有把翟某挂科、不太交往的事合盘托出,而是与其父母谈起翟辉在家生活状况,谈起翟辉的高中时的事。当发现翟辉以前是一个不错的学生,只是高中没有考好的情况时,我不失时机地侧面表扬了翟辉。说班干部反映他积极参加班级活动,近期学习有所进步。坐在一旁的翟某眼睛显得更加明亮,父母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开学后,翟某开始学习努力学习,成为班级中进步最快的学生。

3.视频家访。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对于家庭距离非常远的同学,笔者借助于互联网视频技术,就打破了这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放假前,通过调查我整理出一些具有视频连线的条件的学生名单。假期,利用家长空闲时间,春节拜年时间等,与7位家长进行视频家访。在视频家访过程中,就学生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交流:(1)学生在校表现;(2)学生寒假期间在家表现;(3)了解学生家庭情况;(4)介绍学院情况和学生未来就业的发展趋势。对于视频家访,许多家长表示这种形式非常好,直观、快捷,希望能经常交流。笔者也向家长承诺将这种家访坚持下去,不仅要寒假家访,而且平时也可以进行交流,共同把学生培养好。

4.电话家访。如果说集体走访、个人家访、视频家访有一定局限性,受到时间、空间、经济条件的限制,那么电话家访则是以上三种家访的最有效的补充。为了更好地把家访铺开,假期我更多地进行了电话家访。打一百多个电话,与家长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有两点启示:第一、电话家访,不是电话告状,要多多表扬学生的长处,多多肯定学生,同时策略性地告之学生努力方向。第二、电话家访,工作非常大,不应局限于假期,应当在平时也可以进行交流。

通过集体走访、个人家访对重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通过视频家访、电话家访涵盖更多学生,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形成“四维一体”的与家长沟通交流方式。

二、家访内容:结合五困,积极引导

在工作中,我主要针对“四困生”进行家访。所谓“四困生”,即贫困生、学困生、交际困难生。在家访过程中,笔者发现要结合四困,积极引导。

1.贫困生的家访。贫困生的主要困难集中在经济问题上,往往此类学生学习成绩一般较好。所以,在针对贫困生的家访,要侧重于关心慰问。请学生、家长感觉到一直在帮助、鼓励学生,给他们生活的希望。所以,此类学生最好要请学院领导、同事等集体家访,如前文提到的李涛同学。

2.学困生的家访。学困生的家访主要问题集中在学习成绩不好上,做此类学生家访时千万别把家访变成告状。笔者的做法是一定要从学困生身长找到闪光点,要和家长多报喜,让家长多多鼓励学生。至于学习成绩的事,应该策略性告家长即可。如何解决学困生学习成绩,功夫主要做在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当中,而不应带到学生家里。

3.交际困难生的家访。交际困难生主要问题集中在人际交往上,做此类学生家访时,笔者个人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老师与两、三名学生干部一起去家访,让学生干部指出学生在校的优点,多多夸讲交际困难生,这样做可以达到很多问题自行消退的良好效果。

4.心理困难生的家访。心理困难生的主要困难集中在心理问题,做此类学生家访时,最好不要让学在当场。和学生家长交流,主要探讨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最初原因,如何进行疏导。问题严重的,最好推荐其去心理诊所等专门机构进行治疗。此类问题,千万别拖,越早解决越有利于学生,反之,严重的可能导致学生杀。

三、家访反思:学生为本,注重反馈

第11篇

论文摘要:高校稳定既是高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本文从三方面入手就如何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进行说明,即: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针对有关活动和事件,开展安全稳定教育。

安全稳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高校稳定既是高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学期开学以来,药学系的安全稳定工作在学校党委、行政和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不断增强全系师生安全意识、强化系部安全管理。通过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在全系师生共同努力下,药学系的安全稳定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1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系部安全稳定工作,不仅关系到系部师生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为了确保系部师生的身体健康、财产安全,我们系先后成立了“药学系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药学系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等安全维稳工作机构,并把这些机构组成名单张贴于系部公告栏,让广大师生可以宣传、知晓并参与到安全稳定工作中来。这些机构的成立,使得系部各项安全维稳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并在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排解矛盾纠纷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组织协调和督察作用。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

目前,我们药学系有九位辅导员,其中有四位是今年刚刚参加工作,三位是参加工作刚满一年,另外两位参加工作也仅仅三四年,整支辅导员队伍都很年轻,整体缺乏工作经验。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本学期我们在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方面做了如下努力:

2.1坚持辅导员工作例会制度。开学以来每周星期二下午我们都召开一次辅导员工作例会。我们的辅导员工作例会既是辅导员工作培训会、汇报会,也是辅导员工作研讨会、安全稳定工作分析会。会上每位辅导员都要谈谈各自在上一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本周工作计划,有些问题黄桂茹、朱璇璇两位资格相对较老的辅导员都会为新辅导员答疑解惑,很好地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则结合校系工作安排、强调有关事项并与大家共同探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个例会制度的执行进一步规范了辅导员工作队伍的管理,加强了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并能较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情况,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2.2坚持信息报送制度。我们要求系部全体师生凡是遇到不利学校安全稳定的信息都必需及时报送,既不能隐瞒不报也不能越级乱报。同时,我还把手机号码留给药学系所有同学,告诉他们遇到紧急情况一时联系不上辅导员时可以直接打电话或发短信给我,因为我的手机24小时都是开机的。同学们或辅导员偶尔都曾在三更半夜或凌晨打电话给我,反映一些紧急情况,这虽然有时影响了休息,但正是因为有这种信息畅通的渠道,使得很多矛盾冲突和安全隐患才得以及时消除。

2.3建立违纪学生谈话制度。实行谈话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落实违纪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的措施,互通信息、了解事实,立足于教育,促进违纪学生的自警、自律、自查和自纠。对于学生出现轻微违纪违规行为,但尚未达到纪律处分的学生,由辅导员和班主任直接对违纪学生进行谈话教育。对于轻微违纪违规但屡教不改或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处分的学生则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对他们进行谈话。谈话的内容包括:1)要求谈话对象就有关问题作出解释或说明;2)向谈话对象指出所存在的问题;3)区别不同情况,对谈话对象进行批评教育或戒勉,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4)要求他们在一到两个月内每周进行一次当面的思想汇报,并上交汇报材料。通过实施违纪学生谈话制度,对他们进行跟踪教育管理,使得学生中迟到旷课、夜不归宿、吵闹生事等违纪现象明显减少。

2.4加强辅导员值班制度的管理。以前我们系部二线辅导员的值班工作基本没有什么明确规定,只是在辅导员办公室等着学生有事情来办理就可以了。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也促进学风建设,这学期我们要求系部辅导员晚上值班时要到各个有固定教室的班级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和纪律表现,若有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或汇报给有关人员,并做好相关记录。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每天都要查看辅导员的值班记录及辅导员到位情况,切实抓好值班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2.5进一步明确落实安全责任制度。上学期期末我们根据学校的安排和部署,召开全系教职工大会,传达学校安全维稳工作会议精神,与各教研室、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都签订安全责任书,要求大家在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活动中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切实维护系部和学校的安定稳定。今年9月份开学初,我们照样和新教师、新辅导员签安全责任书,传达学校安全维稳工作会议精神,保证全员参与安全维稳工作。  3针对有关活动和事件,开展安全稳定教育

为确保系部及校园安全稳定,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讲座和活动,包括新生入学教育,校运会安全稳定教育,实习生见习生动员讲话及安全教育,消防及地震疏散演练等常规性安全维稳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我们还注重结合一些活动和相关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维稳教育。如:今年中秋节那天正好遇到我们在开展新生军训活动,五年制学生中刚转轨大专的同学因此也不能放假,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理解也很不愉快,辅导员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了,但效果甚微。中秋节前几天,不知哪个系哪个班的哪些同学多次打电话到教育局反映五年制学生中刚转轨大专的同学中秋节没放假的事情,搞得我们很被动、很不愉快。在校领导和药学系主任的指导下,我一方面主动和教育局联系、进一步了解情况;另一方面和护理系陈丽霞主任联系,分别对五年制学生中刚转轨大专的同学分别进行一次集中教育,由系部领导亲自给学生讲话做思想工作。通过交流与教育,药学系五年制学生中刚转轨大专的同学们很快心情就平静下来了。集中教育会上,我首先让同学们讨论有多少种职业节假日是不能正常休假的,他们很快说出:军人、警察、医生、护士、公交车司机、环卫工人等等,我趁机又让他们进一步讨论为什么他们不能休假,同学们也说得头头是道。有的说军人节假日不能正常休假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宁,警察节假日不能正常休假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的说医生护士节假日不能正常休假是为了救死扶伤,公交车司机节假日不能正常休假是为了市民出行方便,等等。看到同学们都明白这些道理,最后我对同学们说,我们未来也是要做救死扶伤、送医送药的神圣工作,未来我们也肯定会遇到节假日不能正常休假的情况,希望大家能理解学校因军训而没停中秋节的安排。接着,我把手机号码留给所有同学(从此,我把手机号码留给全系的同学),请他们有不理解的再打电话给我,结果没有一个人打电话给我,同时再也没有人打电话到教育局了。为了让这些新生在校过一个愉快的中秋节夜,我要求所有带新生的辅导员组织新生在中秋夜要开展活动,并请辅导员转告同学们我要参加大家的活动。那晚当我发现有一个班开展的活动是在教室看电影,而电影又弄不出声,同学们都有些不愉快时,我马上请同学们以宿舍为单位到塑胶操场赏月吃月饼。当晚空气清新,月光皎洁,同学们都聊得很开心。但通过这一事件我们也进行反思,深感我们之前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不够到位。当天,我们在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时,我们也教育学生反映问题要逐级反映,遇到问题了首先找辅导员,辅导员解决不了的可以直接找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再不能解决的话则由副主任把问题反映给系主任、学生处或校领导,不能越级随意反映问题。如果说家里有什么矛盾冲突,你总不能说:我要打电话给国家主席反映家中的情况。同学们听了都笑了,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又如:今年10月份,2010级和2011级医药营销班同学两次组织外出秋游,我们就针对学生的交通、饮食、活动、玩水、财物等安全事项进行一翻教育,同学们听了不但不会觉得啰嗦,而且觉得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游玩听听老师这些交待是很有必要的,都听得很认真。再如:11月份,我们了解到极个别女生有了要好的男朋友之后周末就会在外过夜情况。针对这一现象,为防范于未然,我们就请来临床系洪迎迎老师给我系女生做了一个“关爱自己 幸福一生”的女性保健知识专题讲座,她不仅给同学们传授保健知识而且用一些真实的视频资料告诫同学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同学们看了都深有触动。同时,我们还请学生处心理咨询室的潘修娴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同学们也开展了一个以“如何对待爱情”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避免一些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安全问题。通过这些活动与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了同学们的安全意识,也促进了系部及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4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思考

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方面,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安全维稳工作时刻都不能放松,我们还有一些工作还做得不到位,有些问题还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如:药学系兼职班主任这支队伍由于多种原因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个别学生宿舍的舍长有时不敢把一些真实情况及时汇报给老师;个别学生因厌学而旷课的现象也在影响着系部及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继续加强系部的安全维稳工作,维护我们的系部及校园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邢雅伟,文涛.中国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初探[J].社科纵横, 2009(4).

第12篇

“刘老师,不好意思晚上打扰您。有道题目想问问您:一个信封的面积是150( ),填单位。您改为平方厘米。怎么是平方厘米呢?应该是平方毫米呀!”

“如果是平方毫米,那么信封的长大约是15毫米,宽大约是10毫米,哪有那么小的信封呢?信封长15厘米、宽10厘米才合理,这样面积不就是150平方厘米吗?”我说明。

“怎么可能呢?面积150平方厘米,那么长就是100厘米、宽50厘米,那信封就有1米长、半米宽,哪里有那么大的信封?应该是长100毫米、宽50毫米,面积150平方毫米才对呀。”家长详细讲了自己的想法。

在家长问哪有那么大的信封时,我本想强调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但是感觉家长是经过认真思考才打的电话,所以我没有打断她的思考,耐心地听她讲完。听完后终于明白,家长认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加宽。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长乘宽,您算的是长加宽啊。”我微笑着平静地说。

“哦,我忘记了,不好意思。”尽管是电话沟通,但是我能感受到她不好意思、有点尴尬的神情。

“没关系,今天我发的信息,您看了吗?”(今天正好与家长分享了小朋友推算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信息)

“没看到。”家长快速回答。

“没关系,您是忘记了。再说以前我们学数学时很多知识靠的是记忆,现在我们重在体验和理解,您好好看看我今天发的信息就知道了。”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没关系,谢谢您的反馈,有问题以后咱们再联系。”

“好的,好的。”家长挂了电话。

我的思考

才小学三年级,我就经常听家长说自己某个知识忘记了,请我多关注一下孩子的某个题目;有时家长反映与孩子在某个题目上的看法不同,家长认为孩子是错的,但是孩子不接受,实际上孩子的方法是对的;更有甚者,有些题目孩子明明对了,但是被家长要求全部改成错的,追问家长后的结果大多是:“哦,我记错了。”今天打电话的是一位全职妈妈,很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她孩子练习册上一道填单位的题目被我用红笔改为了平方厘米。我想她一定是通过深思熟虑后确定是我批改错了才打这个电话的。我曾鼓励家长有什么学习的问题直接打我电话,今天她能打来电话,说明她是很信任我的,这让我有些欣慰。虽然我完全理解家长们的忘记,但是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说实话,一开始,我都没完全听清她说的话,直到她说到一个信封面积150( ),填单位时,我脑子里快速呈现出一个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这样就可以确定信封面积的大小及单位了。家长其实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她想到的是把150分成两个数:100和50,以为面积是长加宽,那么必然只能确定长和宽的单位是毫米,结果就是150平方毫米了。这种情况在三年级学生最开始猜测长方形面积怎么求时也出现过,因为当时很多学生都只有测量长度(即线段)的经验。尽管有学生能很好地理解长方形周长的含义,但是在没有研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之前,有几个孩子也认为面积应该是长加宽的和乘2。昨天我们一起用小方块拼、量长方形的面积,大家体验了求长方形的面积就是数有多少个小方块,感受到了面积的结果与长和宽的长度的那个数字之间的联系,大部分学生有了形和数的感受。但是,今天让孩子们画图验证长方形面积为什么是长乘宽时,还是有孩子用长加宽乘2,不过有学生很快指出他求的是周长,这个孩子也很快反应过来,并且接受大家的纠错。昨天我和学生讨论后发现:长方形面积=长×宽,其实不应该是5厘米乘3厘米。应该是5个1平方厘米,有这样的3行,应该是5个乘3行,所以是15平方厘米。只是5平方厘米的5和长方形的长的数字正好一样;3行也与长方形宽的3厘米的3正好一样,因此就可以看做用长方形长的数字乘宽的数字,但这绝不是简单的长的长度乘宽的长度。因为有了摆、量、数的过程,孩子们对于面的理解更深刻,感受了冰冷的公式后面火热的思考。

而我们的家长或者是我自己,小时候学习长方形面积时,几乎是没有什么研究的,更别说用小方块去动手操作及密铺了。只记得老师及书上说长方形面积=长×宽。理解能力和记性好的一下子就记住了,理解能力差一点或者记性不好的就记成了长加宽或者其他。

今天送女儿学钢琴,钢琴老师问我和另一位家长(初中数学老师)什么是统计,大家聊着聊着就聊起了小学数学。我顺便与她们分享了上面的故事。钢琴老师开始没听懂,那位家长问钢琴老师:“长方形面积怎么求?”“长乘宽。”“为什么是长乘宽?”钢琴老师思考片刻后回答:“不知道。”

是啊,我们有很多的不知道。但是我真心地希望我的学生以后不仅会计算,更知道为什么这样计算。就算有一天他忘记了某个公式也能自己想办法推导出公式,而不是相信自己错误的记忆。在这些天的教学中,我试图让学生自己提问,独立思考,然后大胆展示自己的方法,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然后大家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能让孩子看到更多别人的思考方法,学生基本上都能用画图的方法解释长方形面积用长乘宽的理由。

但是就在去年,我们在四年级调查时,发现一个班只有三四个学生能画图说明长方形面积为什么是长乘宽,大多数孩子的回答是:“是老师教的。”因为只记得是老师教的,不知道为什么,所以很多孩子到了五六年级,对周长和面积还是会混淆,单位也会弄错。去年的调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更加理解“种子课”的重要性。因此,今年在教学面积时,我特意放慢了速度,在认识面积、面积单位、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让孩子反复用方块量、数,从而建立面的概念,以区分以前只有用线量(长度)的经验。现在用面来量(面积),以后还可以用体来量(体积),用度来量(角度),甚至自己选用合适的单位量想要度量的事物。实践证明,这样的学习是有趣而丰富的,孩子们也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