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时间:2023-05-29 17:43:50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范文1

【关键词】主题;意象;鉴赏教学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中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示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从泽被后世的《诗经》、到李白的浪漫诗篇、杜甫的忧国之作,再到东坡的豪放词赋、以及清代诗歌的复兴,无数流传千古的优秀诗篇,哺育了一代代人茁壮成长。这些优秀文化遗产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理想和人文修养起着极其重要的的作用。这也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着重谈谈古代诗歌的教学。

一、初中教材中古典诗歌的现状

古典诗歌按内容来分,大致上有以下几类:叙事诗、咏怀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有古代诗歌60余首,这么多诗歌,由于学生的年龄有限、经历有限以及古今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学生拿到手后,往往不能深刻理解诗人的情感。各种资料虽然对单独的一首诗歌的赏析比较全面、透彻,但没有这类诗歌的集中讲解;教师在讲述这些诗歌的时候,也往往一诗一讲,缺乏理论的概括和系统的总结,对于这类诗歌学生心中没有明晰的概念,就不能从深层次上理解它们。

二、教学过程探索

1.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主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对诗歌背景以及古代士人的生活有一定把握,真正理解诗歌主题。

以表现思乡诗歌为例。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是一个人最朴素美好的感情。多愁善感的文人在异地他乡,看到周遭的景物,总会想起那个养育自己的地方,更会在魂牵梦萦中品味浓浓的感伤。《天净沙・秋思》中,作者在荒郊野外看到安适的人家,引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愁绪是理所当然的。人皆有家,唯我独无。这份苍凉,怎不令人思之断肠!然而这还是在和平年代,只是由于羁旅行役路途不便耽搁在外。战争年代,国将不国,又与亲人音书阻绝,连家乡的情况、家人的生死都不得而知,只有作者孤独的一个人,他的满腹惆怅更是可想而知。

了解了作者写作的背景,才能更好的把握诗歌的主题。

2.了解特定意象,领会作者意图

理解主题之后,还要让学生读懂诗歌中的意象。意象即文学作品中表达主观情感的客观外物,是沟通艺术家的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在古诗中,很多“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弄清楚意象的寓意,才能较好地深入到诗歌和作者之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进行较高水平的鉴赏。下面笔者对初中所学的羁旅思乡诗中出现较多的两个意象“月”和“雁”做简单论述。

(1)月: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因月亮本身具有安宁静谧的情韵,她可以创造出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

月,有表现思乡念亲之意,能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成为诗人乡愁最无言的见证,诗人怀念家园、思念亲人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思故乡”是由“望明月”引起的联想,是人们共通的心理体验。“举头望明月”能使千里外的他乡游子产生 “望乡之情”,因为此时的月亮正成为游子与故乡亲人之间的中介,大家的视线都在月亮上相交,月亮在人们的心理上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犹如来自故乡的人给游子亲切之感一样。

(2)雁:中国文学中孤雁意象常被使用来渲染强调人的悲凉身世和孤寂心境,如杜甫的《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鸿雁传书的故事很早就开始流传,雁这个意象蕴涵更多的是思乡的情绪。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句,“归雁”这一意象就承袭了传统的寓意。“归雁”引起了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对于诗中所流露的浓重的乡愁就易于理解了。

古诗中的意象何其多也!就是蕴涵思乡之情的,也绝不止“月”、“雁”两个。可以让学生课下搜寻,以更好地理解这种类型的诗歌,从中汲取更多营养。

3.读中悟情,读中审美,在美读中提升自己

在理解诗歌、领会作者意图的基础上才能把颂读欣赏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美读。理解了古典诗歌的主题之后,要重视朗读,把握诗中流露出的感情,重视诗歌的节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国上古时代诗歌、音乐、舞蹈原是三位一体的,诗歌与音乐有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的亲缘关系,音乐美应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古诗词的每一首诗歌几乎都可以用来歌唱,如岳飞的《满江红》、苏轼的《水调歌头》、杜牧的《泊秦淮》等,均可长啸短吟。通过歌唱的方法,可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音乐美,了解韵律规律,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当然,每一首诗歌都采用歌唱教学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加强朗读教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应当让学生明确读诗除了要感情充沛外,还要注意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节奏、押韵、音调等几个方面并将其朗读到位。中国古典诗歌节奏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建立的,由“顿”来体现:如四言诗每句两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三顿(“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等。这是一般情况,当然也有例外;押韵则是使相关的诗句末尾的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以形成了声音的回环往复,产生复沓美;而声调的平仄搭配,以及双声、叠韵、叠字、叠句的恰当使用,也能求得音调的和谐。此外,字音读错要纠正,句子读破要指点,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住诗歌的内在节奏(所谓的内在节奏,就是情绪的统一和抑扬顿挫),几相结合,才能真正领悟诗歌的妙处,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小结

古诗词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人类文化之无尽宝藏。古诗词体现的主题或爱国爱民,或戍边报国,或惜时劝学,或讲求道德修养,或抒发远大志向,或感悟人生哲理,不一而足。对诗篇的教学,终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乡土亲、骨肉情、民族魂,从而陶冶情操,立下报效家乡、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范文2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谓是咏月诗中的名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艳情里,何处春洒不月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时初见月?江月年年只相似。”……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天一碧,平湖秋月作者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描绘出这融入秋水的月夜,一湖金水欲溶秋的壮观景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深刻的描写到观望着流泻的月光,乡情波动,牵挂故乡的亲人,思乡的情愫一齐涌来,只有如霜的月亮知道诗人内心的乡愁。这一份乡愁让人夜深难寐,遥望远方,惟有情寄明月才慰藉心中的乡思之苦。月是思乡的魂。月是诗人对故乡,对亲人最永恒的寄托!

咏月诗中要数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最多。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秋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朗西。”把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挂念、思念、关切同情与这朗朗明月一起,伴随着朋友远行,明月是友爱的使者,友情的见证,也因为这有情的明月,使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情谊达到升华,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

再如李白的《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又写出了诗人的另一种心情,就明月下酒,借明月抒情,豪情奔涌,在这样的月夜,不得不显露出诗人郁郁寡欢,愤世嫉俗而又无可奈何的俗态,那种被政治抛弃,被世界遗忘,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无奈,那种失意悲情与这清冷的明月,一同相映……

李商隐的“晓镜旧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明月象一潭幽静的水,又盛满忧伤的爱情。皎皎的月光照着如霜秋露,冷冷生辉,情人离别,刻骨相思之情无法排解,在月光下徘徊,踯躅夜深不归,为情所困为情所苦,古人用自己独特,丰富、优美、多情的清词丽句,隐晦地表达离别之痛,思念之苦。

今夜,月光如水,到处是闪耀着清澈光辉,多少乡情也便的愈发清晰。此时,在月光下徜徉,水银一样的月光,铺洒在我的身上,是那样的亲切与祥和。思乡的情愫,如同月光长出的翅膀,在月圆的夜晚。向着家乡的方向飞翔。徜徉在月光下,那种魂牵梦萦的乡情愈发的明亮,每当抬头望月,月光里就有一份属于你的心语,那思念经年不改,每当那轮圆月升起,它便踏着月色而来。都说思念是一种温馨的痛苦,那是因为有了痛苦才显得特别温馨。正是有了这挥不尽的想念,才会有今夜明月千里寄相思,思念的人儿泪常流的忧伤;正是有了这挥不尽的的思念,人的感情才对昨日有了悠长的沉湎和对未来有着美好的向往;也正是有了这挥不尽的思念,人的心灵才在深深的思念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别一番滋味在心头”,“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的词句。同样的秋凉,同样的秋月,给人凄惨,给人哀伤,给人以无限的悲苦。每每读到这里,有多少人感时伤怀,涕泪横流。亡国之痛,失国之恨,人生失意,命途多舛,都随一轮清月,漂流而去。

古往今来,人们留下了不知有多少数不清寄语中秋,赞美月亮的绚丽诗文。“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词句几乎成了千古的绝唱。“转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千年一怨,幽怨明月,为何月圆人不圆。月亮本为是没恨事的,却常常在人们离别之时显出团圆的样子,它是有意嘲弄人,还是同情人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但月圆人未圆,而且连月亮也难以长圆。大自然的事物也有缺陷,人的悲欢离就更不为奇了。人世的悲欢离合,天上的阴晴圆缺,难道一向都是如此,无法两全其美的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无知,明月有情,愿天下有情人共浴明月之光,享受着美丽多情的精魂带给人间最美好的祝福,愿浓浓的乡情,汩汩的友情,绵绵的爱情天长地久。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范文3

关键词:古体诗歌;乡情;不同之美;相似之美

欣赏古体诗歌这种浓缩的纯美语言艺术,就是一次与诗人灵魂进行交流的过程,其中传达出来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是一堂最生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且趣味横生。在我国对中日古体诗歌进行对比研究八十年代以来才为人们所重视,由日本著名芭蕉研究家关森胜夫和我国著名唐宋诗词研究专家陆坚教授合著的《日本俳句与中国诗歌关于松尾芭蕉文学比较研究》(1997年),可以说开辟了中日古体诗歌研究的新境界;此后有不少学术成果对中日诗歌中美学的相近相通之处和艺术风格的不同之处作了深刻的阐述;本文选择了另一视角,拟对中日古体诗歌中的“乡情”这一主题进行对比赏析。

中日两国诗人尽管有着不同的国别、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和处于不同的时代,但对故乡的感情却是相通的,所以和歌与汉诗中有许多优美的诗歌来赞美乡情,许多意境极为相似。诗人们常常运用相同载体,比如都运用了明月、高山、花草、乡音等载体来吟诵乡情,然而由于文化差异,其表现大为不同。通过中日古体诗歌的对比赏析,可以充分感受跨文化背景下诗歌的不同魅力,体会到不经意间表现出的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性及其各具其美之处。

一、中日古体诗歌的不同之美

1.日本诗歌的含蓄委婉及中国诗歌的热情奔放

先来看同样是以“明月”为载体吟诵乡情的诗歌。

首先是阿倍仲麻吕非常感人的一首和歌。

天の原ふりさけみれば春日なる 三笠の山に 出でし月かも

(长空极目处,万里一婵娟。故国春日野,月出三笠山。刘德润译)

这是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698--770)的望乡之诗,阿部仲麻吕18岁作为遣唐使来到中国,中文名晁衡,为中日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与李白、王维等诗人交往甚密。此诗为其在准备回国之时的宴会上望月而作。

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几年后,即将起程回国之际,看见一轮明月,感慨万千,勾起无限的思乡之情。也许诗人恍惚间觉得这明月是来迎接自己这异国的游子吧:因为这同一轮明月,出发之前在三笠山见过,在来中国之前海上漂泊的日子见过,在中国三十几载的岁月无数次仰望它,想起过故乡的明月,而今即将起程回国,再去看看出发之前的三笠山,那轮明月可还是一样的明亮啊?阿倍仲麻吕三十多年后终于得到机会可以回国,其思念该是多么浓烈!但作者的表达却非常含蓄而委婉,本应是急切盼望早日回到故乡、见到故乡的月亮,却用了间接的表达方式。只是淡淡的一句诗:这他乡的明月应该是从故乡的三笠山升起的吧?表达的却是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

透过一轮明月把无限思乡之情倾诉,在汉诗里既有诗圣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有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但望月思乡首当其冲的还是与阿倍仲麻吕交往甚密的诗仙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这首在中日两国都是家喻户晓的诗,是借明月抒发思乡之情的。可以看出中国几位诗人的望月思乡之诗都十分热情奔放:杜甫的“月是故乡明”,丝毫不掩盖自己对故乡的偏爱;王建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尽管是问句,却明白地传达了月明之夜的思乡之情;李白更是直接吟出“望明月、思故乡”,毫不掩饰地吟出对故乡的感情。

按理阿倍仲麻吕离开故乡时间更长,思乡之情应更甚,但诗的表现却似乎很平静。所以不是感情浓烈程度的差异,而是文化差异的最好体现。日本文化就是以含蓄委婉为美,以意犹未尽为美,使得许多初学日语或初到日本的外国人,常常不能理解日本人的真实意义。这正是日本文化特性及其在诗歌中的体现。

2.日本诗歌的朴素简约与中国诗歌的激昂强烈

下面来看同样以“山脉”为载体吟诵乡情的诗歌。

先看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和歌诗人石川啄木的一首和歌。

ふるさとの山に向かひて言ふことなし

ふるさとの山はありがたきかな

(面对故乡山,静默无言,唯有感谢溢心间。笔者译)

这首诗歌没有华丽的词藻,文字特别朴素简单,简单到不像一首和歌。石川啄木通过故乡的山脉寄托自己的乡愁:梦里无数次出现过的故乡的群山,真正面对之时,竟然无语凝咽,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情感,只有满腔感激。石川啄木本应是充满情感地直面故乡的群山,可除了最简单的一句感激,竟然无言。

这也是日本文化在诗歌中的一种体现,日本文化推崇纯粹之美,喜欢安静孤傲的意境。所以诗人石川啄木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不仅表现出丰富的情感,也是肃穆静谧之美的最好写照。同时传达出了日本人对山的敬畏之情,心中充满敬畏,肃穆面对,只剩下最朴素简单的语言。

在汉诗中也有许多通过山脉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

《乡思》宋代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 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前一首“恨碧山”“阻隔”了家乡,但看看碧山似乎看到了家乡,尚能解部分乡愁,结果“碧山还被暮云遮”,思乡之情更甚;第二首把“尖山”比作“剑芒”,不断割着诗人的思乡“愁肠”,期盼着“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两首诗都是透过“山”这一障碍,承载了思乡之情。

同样是透过山脉承载乡情,表达却大不一样。两首汉诗都将“山”写成了遮挡故乡的障碍,故乡在山后,酣畅淋漓地“恨”碧山相阻隔、“割愁肠”,希望“散上峰头望故乡”。诗人在恨的同时,也多少次凝望眼前山峰,看到它似乎就看到了故乡,通过山峰也寄托了无限的思乡之情,中国诗歌表现得激昂而强烈,把心中所想付诸语言,让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显得毫无隐藏和遮掩。

3.日本诗歌的细腻而留有想像;中国诗歌多彩且富于情趣

下面看以“花”为载体吟诵乡情的诗歌。

先看一首源经信的和歌。

ふるさとの花のさかりはすぎぬれど

面影さらぬ春の空は

(故乡花期已过去,花影犹在春空里。笔者译)

和歌作者回故乡赏花晚了,花期已过,但仿佛觉得春天的天空里还留有花儿盛开时的影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天春色的想像。

再看一首纪贯之的和歌。此诗虽不是专门为乡情所作,但笔者认为如果抛开作者的写作背景,当作乡情的诗歌来吟诵也一样十分贴切,所以放在本篇以乡情为主题的文章中。

人はいさ心も知らずふるさとは

昔の花ぞ香ににほひける

(人心不可知,故地梅香如旧时。笔者译)

这是纪贯之到一家久未投宿的客舍,女主人怪其疏远之时他所作的表达心情的和歌:你未必知道啊,这院子里盛开的梅花和昔日一样幽香(我对你的感情也如这梅花一样)。

第一首和歌作者描写非常细腻,花期虽过,但“花影”还在,而且给人以足够的想像空间:花期过了尚如此美好,盛开之时该是何等美妙!第二首和歌是表达乡党之情即友情的,却要借花传情,表达也特别细腻:梅花多么幽香,不易察觉,可是沁入心脾啊;而且年年都会开放,一样的幽香。作者借此比喻自己虽然久疏问候,但如这梅香一样再久也是一样的幽香。两首和歌都是日本文化的另一大特点,即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常会留有余白,给人以充分的发挥想像的空间,让人产生共鸣,同时也是日本人“以心心”(心领神会)这一文化特性的体现,事情不必说得明白,以心灵相通为美。

汉诗中也有许多以花诉说乡情的诗句:

《客中九日》明 王灿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在这样一个秋天细雨成阴的傍晚,勾起几多乡愁:应该嘲笑我这异乡人吧,每年登高之时都在异乡。作者是借之名自嘲,流露出浓浓的乡愁。

《杂诗三首》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的这首诗,问来自故乡的友人:我家窗前梅花开了没?以挂念梅花是否开放放寄托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第一首汉诗意境多彩丰富:细雨成阴,夕阳西下,湖边飞阁,盛开。在这样的日子里,虽是乡愁,却也多了几分情趣。第二首,一句“寒梅着花未”虽是简单,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也情趣盎然,俏皮生动,展现出的是一幅梅花开放摇曳的多彩画面。

二、中日古体诗歌的相似之美

中日诗歌中共同表现出了悲伤色彩的“审美意识”

下面看两首以“乡音”为载体吟诵乡情的诗歌。

先来看石川啄木的另一首和歌。

ふるさとのなつかし停の

人ごみの中に そをきにゆく

(想念家乡音,去往车站人流里,侧耳悄悄听。笔者译)

出身于岩手县的啄木离开故乡客居东京、且因故不能回到故乡,想念乡音,思乡之情难却,只好到往来家乡的长途火车起始站―-东京的上野站人群中去听听乡音,以解相思。一首短歌,将诗人的望乡之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读者也感同身受。也许于诗人而言,上野车站是他在东京所能感觉到家乡的唯一场所吧。

中国古诗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名句来怀念乡音的。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的直白:“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两鬓斑白却乡音未改;元稹的《黄草峡听柔之琴二首》中的感慨:“胡笳夜奏塞声寒,是我乡音听渐难”;而司空图的《漫书五首》更是情真意切。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溪边随事有桑麻,尽日山程十数家。

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首先诗人感觉乡音已然不是当初的味道,表达了对乡音的念念不忘,而莺声和家乡的一样,没有改变,似得一丝安慰,转而又怪鸟儿不该勾起自己的思乡之情。矛盾之中表现出了作者想听乡音又怕乡音勾起更多思念的复杂心情。“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频频怅然张望,是在找寻故乡的影子,因为杜鹃不是故乡花。

以上两首诗歌表现出了中日两国的古体诗歌所共有的特点:悲伤色彩的审美意识。作为石川啄木,一个想念乡音的诗人却不能回到故乡,只能到车站去听听乡音,以解乡愁,那是多么伤感的镜头!同样中国诗人,听到的乡音已然不是纯正的乡音,只能恨莺声却为什么没变;行人看到杜鹃不是故乡花时的频频怅望,又是多么凄凉的景象。这两首吟诵乡情的诗歌同样传达出了悲伤色彩的审美意识,也是中日两国古体诗歌的共性。

结语:通过对中日两国古体诗歌中关于“乡情”的比较赏析,体会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所体现的不同之美,我们吟诵这些古诗之时,仿佛跨越时空和诗人进行了一次对话,不仅欣赏到其中语言之美、意境之美,而且感觉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的魅力,及所传达的诗句之外的无限文化内涵。所以短短几十个音节能让我们能够回味良久。但要充分理解中日古体诗歌,也许我们尚须更多的文化知识作后盾,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才能更完全彻底地溶入诗人的思想灵魂及诗歌的美景中去。

参考文献:

[1]刘德润.2007年.《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范文4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文要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但是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仍只将着力点放在重点字词解释、整首诗及诗意抄写背诵上。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陷入了一个误区——背诵、默写。教师这样的教学易于操作,却是使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无疑把鲜活的诗句缢死于苍白的解释中。学生难以用心灵去捕捉古诗词的意象和境界,难以根本体会古诗词最美的情感,也就失去了对古诗的传承和再创作的源泉。

因此,要真正读懂古诗就需要我们引领学生徜徉在诗词营造的意境里,走近诗人,放飞想象,用心感悟古人世界,使得读者、诗人与诗词文本三者合一,产生强烈共鸣。

一、启发想象,入境懂诗意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小学生想象能力极为丰富,在教学中要善于将古诗词凝练的语言在学生头脑中化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启发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古人世界,透过具体语言,展开丰富想象,在再造想象中,品味诗的意境,读懂诗意。

《清平乐·村居》是小学语文五年级第十册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描写乡村生活的著名词作。词人尤喜小儿,“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句形象刻画出小儿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可掬憨态。教学时,紧抓“卧”字引导学生想象入境。

教学感悟:卧

1、小儿卧在哪,在干什么?(溪边,剥莲蓬)

2、想象一下,小儿的“卧”会是什么姿势?(躺趴侧)

3、想象画面,体会童年快乐:看图,小儿趴在溪边剥莲蓬,他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还会有怎样的表情呢?(音乐轻起)(学生娓娓描述)

4、一个“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小儿生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5、好一个“卧”字,衬出小儿“无赖”的形象。让我们把小儿的顽皮可爱朗读出来。(生有感情朗读)

小结:同学们,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了解了千年以前儿童的生活,分享了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这是一幅什么生活情景图呢?(卧剥图、剥莲图等)

6、古人描写儿童生活乐趣的诗还有很多。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诵读《所见》、《池上》、《小儿垂钓》,再次感受古代孩童活泼可爱的形象。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紧抓“卧”字想象小儿“卧”时的姿势、心理活动、表情、动作,“顽皮小儿”画面便栩栩如生地立在学生面前。想象是通往意境之金钥匙,想象让古诗词凝炼语言中较为抽象的部分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想象放飞了学生的思维,营造出多彩的课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二、情音相系,入境味诗情

古诗词本身就是音乐,二者密不可分。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诗人心中流淌的“情”与美妙动听的“音”相连。古代诗圣杜甫的激情之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生动传神地再现了诗人闻知河山收复的喜讯后悲喜交加的复杂心态。收复蓟北消息传来,诗人“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如何让孩子理解诗人此时“涕泪满衣裳”“喜欲狂”的复杂心态呢?

教师轻点媒体,一段音乐骤然响起,悲伤,激动,振奋,杜甫心中流淌的“情”化为可听觉、可想象、可理解的“音”的旋律,师问:

1、你从音乐中听到了怎样的旋律?(生答)

2、从音乐中你感受到杜甫闻知喜讯后的心情有哪些?(生答)

3、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复杂的心情呢?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你就会有切身的体会。(悲怆的音乐再次扣响学生的心门,教师随着画面讲解“安史之乱”中老百姓的痛苦生活。)

4、同学们,如果你生在那个年代,面对这一切时,你的感受是什么?(生答)

小结:真是满纸忧愤言,一把辛酸泪呀!而今,收复蓟北的消息传来,八年的战乱终于平定了,诗人能不“涕泪”吗?能不“喜欲狂”吗?这复杂心情交织在一起,可谓“悲—喜—交—加”。

5、音乐再次响起,学生们体会这种心情吟诵起来……

音乐就是流泻情感的一把钥匙,教师要善于借欢乐与悲伤、清新与凝重、抒情与激昂的音乐魔力,创设意境,引导学生读文入境体味诗词文字的精妙。

三、了解背景,入境淀文化

一首诗词就是一段历史。读一首诗词,就如踩着历史的脚印一路走来。每一首诗词都是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要想走进诗境,必要先了解背景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及创作诗词时的生活环境、诗词创作中的典故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趣,感悟诗境,在自主探究中积淀诗词文化。

例如,《清平乐·村居》中对诗人的历史背景解读要从翁媪的“醉”开始。

教学感悟:醉

1、两位老人边喝边聊,慢慢醉了。这个“醉”是什么意思?(喝醉?陶醉?)引导学生讨论:可能是老夫妻酒醉,可能是老夫妻被窗前美景陶醉,可能是老夫妻为儿子勤劳陶醉……

2、仅仅是这对老夫妻醉了吗?引发学生讨论:也可能是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和谐优美的画面之中。

(此时悲壮的音乐响起,宋朝国土被外族侵占的地图赫然在目)教师缓缓介绍诗人生活的历史背景: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从小亲眼目睹了汉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长大后,他征战沙场,抗金保国,但却遭受奸臣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

同学们,人生有多少个18年呢?看到眼前这宁静、和平、安适的乡村生活情景,他会怎么想?(要是人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多好啊!要是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多好啊……)

是啊,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的渴望化成了安宁和谐的《清平乐·村居》,我相信,现在大家一起读这首词,一定会有更加独特、深刻的感受。全班有感情朗读这首词。(出示词及图,配乐朗读)

四、细品“诗眼”,入境悟诗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面部中最传神的地方,如果拿它作比较,“诗眼”就是一个统领诗篇的关键字词,是古诗词意境之桥梁。因此,教学必须要抓住“诗眼”,品味“诗眼”,让文字灵动起来,鲜活起来,从而感悟诗之灵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思亲的千古绝唱。“独”便是全诗的诗眼,诗中每一句话都抒写着诗人身处繁华,却倍感孤独的思亲之情。如何抓住“独”,打开意境之门,感悟文字背后的诗魂呢?

抓诗眼:“独”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齐读古诗后,师问:

1、同学们,读了古诗,你能感受到诗人此时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孤独、思乡)

2、学生朗读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解词:独是什么意思?(孤独,独自一人)

3、从哪里看出诗人是独自一人呢?(异乡:他乡;异客:漂泊在外,陌生的客人)

想象:同学们,当我们身在异乡为异客,倍感孤独寂寞时我们可以做什么?(打电话和家人聊天;电脑视频、手机短信聊天;坐动车、飞机返家团圆;看电脑电视解闷等等)

讲解:王维15岁一人离开家乡,两年多来,为了在长安进取功名,他一直过着有家不能回的寂寥生活。古代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的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家显得那样遥远,杳无音信。同学们,就是这个“独”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诗人的身份和处境,这个“独”字是诗人内心的剖白。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人心中的那份孤独与寂寞。

评价:“独”读得很有味道,王维是漂泊远方的人呀,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

4、我们还能从诗句的哪里读懂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呢?

生:“遥望”一词说明他在重阳节这天一个人站在高山上远望家乡。

生:“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是说家乡的亲人唯独少了他一个人,可见他是多么寂寞孤独呀!

生:诗人王维到了佳节加倍思念亲人,可见他乡没有朋友,生活是多么孤独!

想象:家乡的亲人在重阳登高节这天也在思念着远方的王维。想一想,他的爸爸、妈妈、亲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悟诗魂:情

如果王维能听到亲人的声音,看到亲人为他做的事,他的内心会多么难过!全班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孤独”最根本的是诗人心底的什么情感在牵绊着他呢?(浓浓的乡愁;思念家乡和亲人)

总结:诗人心中最难割舍的情结便是思乡怀亲的浓浓乡愁,这永远挥之不去的情感由“独”而生,铸就了这千古佳句。让我们体会王维的心境,读出这令人荡气回肠的思乡情!(全班感情朗读)

品诗眼就是要抓住诗中最传神精炼的词语品味,品出诗人情感的表达,品出诗深层次的意境,品出诗的灵魂。

五、朗朗诵读,入境化诗理

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化不在于一朝一夕,要长期坚持。“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教学巧妙融“趣”,更能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在朗朗书声中,表演中悟出言中之意,文中之情,诗中之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第二册《所见》:

1、(媒体《所见》图)瞧,小牧童原本坐在高高的牛背上,清脆的歌声响彻了整个树林!咦?歌声突然停止了,(师做嘘的动作)怎么了?(他发现了鸣蝉,突然闭上了嘴巴。)他想着捉蝉,屏息凝神望鸣蝉,那神情是多么专注啊!

2、我们能把这一静一动的有趣场景读出来吗?前两句该怎么读,后两句又该如何变化?想一想,请同学们自己先诵读起来,体会体会。老师给大家提供道具(笛子、草帽、竹竿),供你们选择。(生自由诵读、表演)

3、好,《所见》古诗PK赛现在开始!我们请选手现场吟诵。(配乐)

评价:牧童机灵敏捷的动作,看到蝉时神态刹那间的变化,你们在朗读及表演时都注意到了,你们表演的牧童捉蝉就是诗人勾画的生动形象的“捕蝉图”。在这幅图中,大家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活泼机灵、天真可爱、机灵敏捷)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思想情感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张海鸥有这样的论述:“古典诗词也积累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品质。古典诗词优美的文字背后表达着中国人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价值理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学习古典诗词,从古典诗词中汲取丰富营养。”那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古典诗歌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本论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分门别类地谈谈初中古典诗词所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情感。

一、羁旅送别诗

羁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送别诗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一般来讲,其感彩比较悲凉。例如,抒发游子思乡,表达乡愁的思想感情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因此,有人评价,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表达情感,胜人一筹。再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兄弟而作。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尤其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没有直说自己不能在重阳节和你们团聚而痛苦,而是遥想在远方的兄弟今天登高时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不在身边。这与杜甫的《望月》诗中“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情感的独特体验在古典诗歌的表现中别具一格。还有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同样流露了诗人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只身一人漂泊在相对比较安定的江南地区,在姑苏城外的寒山寺附近留宿,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流露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对风雨飘摇的家乡的担忧之情,对处于战乱中的亲人的眷恋之情。

送别诗往往是抒发诗人对友人、亲人的依依不舍以及抒发离愁别绪之情,送别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一般比较伤感,情绪低沉,或祝愿、或伤心、或惆怅、或留恋。例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本诗就表达诗人对好友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而惨遭贬官的同情与关切之情。因此,后来王昌龄也对这些朋友写了一首著名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一方面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另一方面也感谢友人的关心之意。

二、咏物抒怀诗

郑板桥有一首画竹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所谓咏物抒怀诗,就是诗人在自然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并把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的诗歌。

例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托物抒怀,表达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借助某种外在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突出强调人格的美和人格的力量。就连唐太宗也屡次评价称赞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再如,杜甫的《孤雁》,诗人与孤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这孤苦伶仃的孤雁是诗人自己的化身,因为经过安史之乱以后,在那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因战乱与远在北方的亲人天各一方,无法团聚,他独自一人漂泊在异乡,就像一只孤单的大雁,内心是多么恐慌、孤独、寂寞、伤感。物我一体,物中有我,我中有物。

三、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例如,陶渊明的《饮酒》“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通过诗人对田园风光的描摹,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对世俗官场生活的厌倦,对清新秀丽的田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如,晚年的陆游辞官回乡以后,写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歌,代表作《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诗中表现了村民淳朴、热情、民风古朴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热爱农村田园式的悠闲生活。

总之,古典诗歌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诗人通过诗歌形式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各种情感,这需要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欣赏、感悟。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范文6

关键词:真实性 古典与现代性 口语化

1982年流沙河出版的《台湾诗人十二家》将余光中介绍到大陆,其中就有《乡愁》。不久,《乡愁》便写入中学语文教材。这首诗曾经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吟诵,尤其成为海外游子思念故乡的最佳“代言人”。为何这首诗如此家喻户晓?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诗歌的真实性

李元洛先生说:“诗歌创作,是最个性化最富于个人才气的事业,它要表现诗人对于生活新鲜独特异于常人的艺术感觉和美学思考。”可见,同一主题不同体裁的作品,甚至是同一主题不同诗人的作品所呈现给读者的是新鲜、独特的审美体验,这就是诗人的个性所在。余光中的这首《乡愁》与诗人同一主题其他作品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诗歌的真实性。余光中本人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过:“邮票是写实,那时寄宿于学校,离家十几里山路,有时候周末没回家,就写信与母亲联系”;[1]P78长大后余光中与范我存新婚不久就去了美国,经常来往于美国与台湾之间;而“母亲的逝世使得北回归线成为余光中灵魂中一根最敏感的神经”。[2]这一切都是事实,都是人生。虽说这是二十分钟写出来的诗,诗人却酝酿了二十年。这首诗不仅仅是诗人二十年情感的沉淀,更包含了诗人四十多年的人生故事,这些就是围绕着余光中自己真实的四个人生阶段展开的。亲情、爱情、爱国情,情感的真实坦露来自于诗人内心的剖白与人生经历的深思。正是因为这首诗是诗人真实的情感体验,才使得这首诗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二、诗歌的古典与现代性

余光中在评论诗歌时说过:“一位当代诗人如能继承古典的大传统和‘五四’的小传统,同时又能旁采域外的诗义传统,他的自我诗教当较完整。”正如他所说,余光中的诗便是融汇古今,贯穿中西。他的作品无不体现着古典诗歌的韵味,甚至“能用中国古典文学的标准来衡量新诗”。而这种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意象层面。

分析诗歌必然要分析诗歌的意象,在这首诗中诗人就将思念浓缩成了一个个意象,即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其中“船”、“海”这两个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就已经出现,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连余光中自己也说,之所以采用船票不用机票是因为船票有古典诗歌的意味。而这两个意象传承到本首诗中则变化为“船票”、“海峡”,这些是现代化的代表,但含义仍与古代相近,这既是传承又是创新。

三、诗歌的口语化

笔者赏析本首诗时特别注意到了“这头”、“那头”这几个字。众所周知,原本“这”的读音是zhè,“那”的读音是nà。但是在听过所有的朗诵音频,甚至余光中先生自己朗读《乡愁》后发现,朗读者都将这两个字的读音处理成了“zhèi”、“nèi”。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在第1595页中为“这”字释义时,特别提到:“在口语里,‘这’单用或者后边直接跟名词时,说zhè;‘这’后面跟量词或数词加量词时,常常说zhèi。以下【这程子】、【这个】、【这会儿】、【这些】、【这样】各条在口语里都常常说zhèi。”同样,在908页为“那”字释义时,也如是解释。“这头”“那头”自然也属以上情况。这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自然很容易触发所有敏感的心灵,让愁绪直逼每一个有着离乡经历人的心头。

《乡愁》的巨大成功虽然使得余光中一下子家喻户晓,却也遮盖了他身上其余的光芒。的确,余老写诗近千首,其中乡愁题材的占据了十分之一,除了《乡愁》其他写乡愁的诗却成为了遗珠之作,无人问津,比如《当我死时》。此外,除了余光中先生,席慕容,戴望舒也都有乡愁题材的佳作,虽然在技术手法和表达效果上与《乡愁》相比稍有逊色,但是笔者认为在文学评论中少不了“艺术容忍力”,更少不了对比阅读的价值。所以笔者建议不管是在中小学教材中还是现代诗歌乡愁题材的范畴中,可以打破“乡愁体”一家独大的局面,百家争鸣。

参考文献:

[1]古远清.《余光中评说五十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337,78,37,26.

[2] 陈君华.《望乡的牧神・余光中传》[M]. 北京:团结出版社,2001.76.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范文7

古代诗歌的创作,是诗人捕捉意象、创造意象,然后加以有序化组合的过程;诗歌的鉴赏,就是品味意象、揣摩意象,然后进入意象组合形成的意境内享受、陶醉、震撼和共鸣的过程。

而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诗人通过创造出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鉴赏诗歌时,我们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教学,要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鉴赏教学中抓住诗人用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曲中的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表现了游子悲秋怀乡、难以言喻的惆怅心情。

李商隐作品中意象丰富,“灯烛”则是李商隐最喜用的意象之一。 “蜡烛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传唱的名句,“蜡烛”象征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灯烛则又象征着友情。诗人远在南方幕府,想起北方的朋友,路途迢迢,不能相见。诗人荡开一笔,不写自己的相思,而是遥想未来:西窗下,烛光里,我和你面面相对时,再来述说我的相思之苦。可当诗人失望寥落的时候,灯又成为寂寞的象征。在“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中,探望旧日情人而不遇的诗人惆怅归来,灯既是他孤独的象征,又是他失落的真实再现。

范仲淹有这样的词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里“云”是“碧云”,“叶” 是“黄叶”,“烟” 是“寒烟”。这些均是直接描述性的意象。而“秋色连波”将这些意象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水天相映的秋景图 ,一“寒”字更突出了秋天意境的寒凉。正是这种寒凉的意境引发词人触景生情,随视线想到 “更在斜阳外”的 “芳草”,即故乡亲人所居之处。遥不可见,多么无情!这正是“乡魂”“旅思”的多情处,不道离情,却弥散着浓浓的离情别绪。而“芳草”历来也是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如白居易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柳、月等,也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加上“柳”与“留”谐音,所以提到柳,多与送别有关。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诗经》中经典的情景交融的离别名句;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曲折柳歌,勾起了人们的故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了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

月亮在古代诗歌中则成了思念的代名词。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诗中的月亮不再是纯客观的事物,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诗人的思乡情借月悄然而出!又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表达的是一种对友人的思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忆舍弟》)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

古代诗歌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些事物成了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这些意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在古代诗歌鉴赏教学中,了解这些意象,解析这些意象,就能够让学生更迅速地走近诗人、走进诗歌,进而感悟诗歌的深远意境。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范文8

关键词:图式理论;古典诗歌教学;“悲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96-02

一、“图式”理论及其内涵

古希腊的哲学著作中最先提出图式二字,只不过其含义与今日大不相同。深化图式理论的第一人是康德,而将之运用到心理学领域是英国的巴特利特。瑞士的皮亚杰将图式理论用于认知心理学中,美国的鲁美哈特创造性地把图式理论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联系起来。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是该理论的佼佼者,他把图式理论当成是人类学习的生成模式的一种方式。他认为学习的生成过程就是学习者对外界信息主动选择加工的过程,如果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与外界的信息建立起积极的联系,那么学习便会取得良好的效果。[1]毫无疑问,阅读、写作均存在一定的图式模式。有研究者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随当前阅读的内容不断主动地激活读者背景知识,将当前的信息与先前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文章的情境模型的过程[2]。按照图式理论,如果一个阅读者在阅读某个材料时,无法将大脑中的图式与材料信息建立相应的关系,则其信息的解读是无效的。据此而论,当阅读者无法解读材料时,如果帮助其建立阅读图式与外界信息的联系,或者激活其阅读图式,阅读者便能朝着更加正确的方向解读文本。而且如果图式能从不同角度引导阅读者对信息的理解、破译,能产生举一反三,为创造性阅读与个性化阅读提供条件。

二、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古典诗歌教学历来是教学的难点。首先,古典诗歌的语言系统与今日迥异,今人与古人处于不同的语言背景与文化背景中,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其次,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讲究声律、平仄、对偶,语言高度凝练,具有多义性,而中学生的阅读素养不够扎实,尚难把握诗歌之美。最后,古典诗歌的意境十分抽象,最难破解。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障碍。特别是中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十分有限,不经巧妙点拨,难以体会个中奥妙。而传统的教学法不尽如人意,采用新的教学法也就十分必要了。当然,难点也有突破点。如近体诗的平仄是固定的,押韵的地方也是固定的,教师便可总结其中相类似的诗句。又如古典诗歌的一些意象具有固定含义。如“东篱”、“黄花”、“柳丝”等诸多意象在诗歌中意义大体是不变的。又比如,一些诗歌中的句子,组合形式具有特殊性,如有些诗句全部由名词组成,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这些由纯名词意象组合而成的诗句,意象密集,画面感强,颇似几幅山水画的集合,其风格不尽相同,但其所描绘的景物均有一种苍茫之感。如果我们再仔细阅读,便会发现这些诗词作者有相近的感情倾向。有了这些共同点,教师便可总结这种句式的图式,引导学生加深印象。上述所论的共同点较难以掌握,缘于其尚未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结构化的信息以基本规律、基本概念与主题思想为理论依据,体系简易、中心突出,易为学习者所心领神会的,它可以使得记忆变得明晰化,加深印象[3]。从这个角度说,如果能通过图式理论促进诠释诗歌知识点的结构化,便能极大促进对诗歌内涵的准确把握。那么,如何促进呢?首先,应从诗歌中寻找共同的规律,从中寻找出一种共同的“范式”。所谓的范式就是诗歌表现出的一种共同的知识组织形式。例如歌颂春天的诗句,可以从三方面归纳其图式范式。第一,画面的色彩。第二,表现诗人喜悦之情的词语。第三,描写春天景色的意象。其次,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建构诠释诗歌的知识点的图式范式。而且,当旧的图式范式的内容不断发展与深化,便会递进为高一级,新的图式范式。以伤春为主题的诗句为例,如伤春诗原因生成图式为(思征人、报国无门、贬谪外地、仕途偃蹇、韶华消逝、人生感伤、爱情失落……);情感表现图式为(愤愤不平、哀而不伤、郁郁寡欢、郁结于胸、抑塞磊落、黯然神伤……)这几个诠释伤春诗歌的范式便可成为建构伤春诗歌的图式。这种图式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联想。最后,探索图式下面的低层图式有助于实现诗歌知识点的结构化[4]。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不断建立图式有助于对古典诗歌进行深入解读。比如在熟悉伤春诗的图式范式后,还应让其了解低层的图式,如创作背景、诗人生平经历等。

三、图式理论在几首“悲秋”词曲教学中的运用

在古典诗歌里,“悲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且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传统。这类诗歌中,意象的选择,作者情感的特征,诗歌的审美特征等方面呈现出一种范式。为了研究方便,这里放宽了“悲秋”的概念,我们将中学语文课本中,李煜《相见欢》、柳永《雨霖铃》、马致远《秋思》、范仲淹《渔家傲》《苏幕遮》、王实甫《长亭送别》、李清照《声声慢》等归为悲秋作品。首先,从上述作品中,我们可以抽绎出主要的景物意象。西楼、弦月、梧桐、东流水(《相见欢》);烟波、暮霭、酒、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秋思》);大雁、落日、孤城、浊酒、霜(《渔家傲》);碧云、黄叶、寒烟、斜阳、明月、酒(《苏幕遮》);碧云、黄花、西风、北雁(《长亭送别》);淡酒、(秋)风、大雁、黄花、梧桐、细雨(《声声慢》)。我们不妨从这些诗词中,归纳出几个频率较高的意象,分别为(秋)西风、(残)月、(浊)酒、大雁。通过对“悲秋”的词曲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某一相近内容作为吟咏对象,其往往会形成某种相似的范式。如“悲秋”词在意象的选择上,首先偏向于选择色彩暗淡、质地凄清的词语。其次,其所选择的高频意象西风、残月、浊酒、大雁,说明了“悲秋”情感的表现有一种普遍性,这种普遍性缘于词中抒发了某种相同的思乡之感。这种思乡之感,教师可根据思乡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起图式范式。马致远《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羁旅行役者的悲凉感受。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戍守边疆的将士对故乡的深刻思念,表达了建功立业与思乡之苦的矛盾心态。范仲淹《苏幕遮》:“黯乡魂,追旅思”表达了词人萦绕不去的思乡之情,是对故乡昔日人事的追忆,难以释怀,不禁潸然泪下。杜甫《月夜忆从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抒发了杜甫战乱中兄弟离散,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通过描写故乡的月亮,倍增对家乡和弟弟的想念。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描写了诗人漂泊他乡孤寂凄清之感,表现了眷念故乡之情,但淡淡的乡愁含而不露。思乡是古诗永恒的主题,但诗人的情感因为处境、身份等因素流露出不同的感受,在讲述“悲秋”词中,教师当举一反三,总结归纳,授人以渔。其次,我们还应抓住反映词句情感特征的关键词句。《相见欢》为“寂寞”、“许多愁”;《雨霖铃》为“无绪”、“无语凝噎”、“伤离别”;《秋思》为“断肠人在天涯”;《渔家傲》为“归无计”、“人不寐”、“征夫泪”;《苏幕遮》为“黯乡魂”、“愁肠”、“相思泪”;《长亭送别》为“总是离人泪”;《声声慢》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悲秋”有不同原因,词人或者伤离别,或者思故乡,或者忆往昔,或者叹如无根浮萍,其情感倾向十分鲜明,可归结为“悲”与“愁”。教师可进一步延伸,对其他类型诗歌作品进行总结。如“咏怀诗”、“闺怨诗”的情感倾向。最后为作品均显示出伤感的审美风格,这种对“悲”的表达使得作品的节奏舒缓而徘徊,难以消散。当然,除了《声声慢》开头的句子,其他词的节奏均为舒缓的。因而在朗读时,要引领学生体会句尾押韵之处的凄清、悲伤之感。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莫雷.阅读与学习心理的认知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范文9

摘要:弄潮儿是菲律宾当代著名华语诗人,他最近出版的《潮声集》是一部传统诗词集,包括诗人最近几年创作的四百余首诗词。本文对这部诗词集的内容及语言特色进行探析。

关键词:弄潮儿《潮声集》内容语言特色

最近,一口气拜读了弄潮儿先生的《潮声集》(菲律宾新潮文艺社2005年5月出版),倍感心脾沁香、块垒酣畅。

弄潮儿本名张弈仁,是菲律宾当代著名华文诗人。他1944 年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古福村,自幼喜爱诗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移居菲律宾,从事文教工作近十载,执教鞭之余勤于文艺创作,多次获奖。八十年代末弃教从商。商余对文艺仍锲而不舍,在华文报开有“西窗烛影”文艺专栏,近二十年从未间断。《潮声集》这部传统诗词集,包括诗人最近几年创作的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词等各种诗体共四百余首。从书中可窥见作者感情真实的一面,和其人生的情操与独特的审美观。

就诗歌内容而言,诗集大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对社会不平的鞭挞。如《急诊部见闻》:

无钱看急诊,有病任呻吟。护士芳踪渺,大夫无处寻。

此种现象,不仅菲律宾,中国亦然。然而,诗歌中却罕有描写。再如《情人节有感》:

情人多浪漫,最重是花香。一束红玫瑰,穷人几日粮。

如此内容与语言技巧,中国古诗中早有类似者。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在古代社会巨大,当今社会亦然。

第二,对亲情、友情的歌颂。如《和亚君诗长》:

学诗炼句日方长,苦辣辛酸笔底藏。每有知音伸正义,常无雅韵觉荒唐。深山闭塞少华报,短信开通奇妙章。友谊能当遮雨伞,真情可作挡风墙。

前四句见出诗人对诗之钟情,后四句表现诗人对友情之珍重。三、四行与七、八行从思想内容到语言形式悉具警句特征,耐品耐味。

词如《清平乐》:

声声问候,胜过银千斗。情谊深深浓似酒,兄弟加好友。

一晃十几春秋,相思似水长流,但愿苍天赐福,一生没有忧愁。

再如《如梦令》:

日昨承蒙相探,蓬荜生辉无限。话语暖心窝,胜过白银千万。千万,千万,来日家乡再见。

二词均为怀人之作。言语浅近,而寄情深远。“弄潮儿者,性情中人也!”(见施约翰《潮声集》序)诚哉斯言。

第三,对客居之乡菲律宾地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当地华人热心肠的歌颂。如写东南亚海啸的《自救》:

印支海啸震全球,苦雨凄风遍五洲。万户萧疏人饮恨,千村薜荔鬼生愁。八方善士齐捐款,四面人翁共计谋。求助不如求自己,靠天徒使泪空流。

再如写菲律宾华人慷慨解囊、献爱心于病人的《菲华情结》:

卧人病重震菲京,游子谁人不动心。慷慨解囊捐义款,从容投笔吐心声。昔时横祸遭冷眼,今日病灾得温馨。欲问爱心何处有,菲华到处有仁人。

第四,描写诗人的逸情惬意、幽居雅韵。如《深山夜读》:

千竿竹影随风舞,万里深山啼鹧鸪。举目欲攀天上月,低头醉读手中书。

竹影、深山、鹧鸪,大有古意。天上月,引人遐思;手中书,遣闷之举。再如《山泉》:

一股清泉天际流,春来夏去乐悠悠。世人不晓深山处,一日能消万古愁。

“一日能消万古愁”,语尽夸张,却极富感染力。对幽居之情稍微铺陈开来写的,如《山居闲情》:

晨起窗前听鸟语,黄昏屋后数流云。三更池畔斟月色,半夜园中探花魂。枫叶烧山山溢彩,梅花傲雪雪迎春。江湖落拓诗心在,客地飘零傲骨存。

诗语颇工。“枫叶烧山山溢彩,梅花傲雪雪迎春”一联,行内顶真,想象诡谲,尤为出彩。“江湖落拓诗心在,客地飘零傲骨存”,可视为作者的自我写照。

第五,抒发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向往之情。如《月夜》:

万籁三更静,月光四海流。无端难入梦,游子起乡愁。

月是故乡明。因此,就中国诗人或华裔诗人而言,思念故乡之诗作,往往少不了月亮的意象。在弄潮儿的《潮声集》中,出现最为频繁的一个意象,恐怕就是月亮了,因为“思乡”是这部诗集的主旋律。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在诗人笔下频频出现,且常用常新。《月夜》以“万籁”开笔,气势随见扩大;“四海”一着,想象中的领域随为之开阔。弄潮儿《月夜》一诗,比于李白之《静夜思》,境界更为阔大――如果我们不被李白的诗名所吓倒的话。因为弄潮儿的乡思,是“跨国”的;而李白的乡思,却限于国内。这里,月亮成为一个缠绵悱恻的艺术符号。月光挥之不去,一如乡愁挥之不去、拂之还来。诗歌淡入淡出,真切自然。

如果因绝句短小,而只能集中在月亮这一单个意象的话,在篇幅翻倍的律诗中,作者以月亮意象为主导意象,同时结合其它辅助意象,以抒发淋漓之感情。如《夜思》:

酒入愁肠夜不眠,思飞二十五年前。眼中还是家乡月,脚下依然客地阡。月色溶溶心寂寞,晚风徐徐意缠绵。江东父老若相问,游子思乡年复年。

“客地”、“晚风”,只是起到了一种烘云托月的作用,正是这些意象聚焦突出了“月”之意象,从而尽情尽意地表达了作者的离乡别愁。“眼中还是家乡月”,以家常语道出了常人所常见而未尝写出的诗情,故大佳。

地处热带的菲律宾,无雪无春。身处客地,而乡愁不减。乡愁之外,诗人有时不禁唱起中国颂。如《国庆有感》:

五星红旗随风展,四海欢歌动九天。华夏新生半世纪,炎黄旧梦五千年。文明古国风华茂,伟大人民意志坚。试看将来新世界,中华儿女笑开颜。

作为“中华儿女”之一员,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信心,为祖国的繁荣感到骄傲。置身海外,诗人的爱国之心、拳拳之情,溢于言表。

总之,对社会的鞭挞,对友情的颂扬,对异乡之地菲律宾的描述,对幽情逸韵的向往,以及对故国的思念,构成《潮声集》的五个主旋律。而在这五个主旋律当中,又以乡愁为其主调,从而凸显了一个海外诗人的赤子之心。

在语言上,诗人显然吸取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丰富营养,古诗词的痕迹处处昭然。如:

采菊东篱下,种瓜北岭坳。(《村姑》)故国多佳节,元宵最火红。(《忆元宵》)落日思君君不至,春闺寂寞恨难休。(《夜上高楼》)寂寂高楼心事重,婷婷玉树苦愁多。(《花园即景》)病树昏鸦危巢,叶败枝枯藤老。(《如梦令?老树》)

借鉴之外,诗人常有创新之处,此自不待言。总之,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来说,《潮声集》不事典故,不用雅语。言浅而爽人口唇,情深而动人心弦,气酣而沁人心脾,势畅而浸人心田。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弄潮儿先生竟创作出如此多的佳作。何故?“日吟诗一首,顽疾亦能医。”(《诗情》)诗人对诗神的钟爱,由此可见一斑。

诗人“飘洋过海觅新诗”,不禁仰天慨叹:“孰料异乡少唐韵,心事谁知?”(《浪淘沙?秋梦》)掩卷读完《潮声集》,口里如嚼橄榄,心里如饮醇酒:美滋美味。品味之际,一句诗语不觉从心头袅出:“孰料异乡有唐韵?”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范文10

内容摘要: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即重视“情”与“景”,“心”与“物”,“神”与“形”的关系。在古诗词中杨柳的意象最为丰富,本文就杨柳意象的愁苦情感做分析,从闲愁、离愁、乡愁解读其意蕴。

关键词:古诗词 杨柳 愁苦意蕴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的意象很多,其中杨柳所寄托的情感,所象征的意蕴便十分丰富。根据所寄托出的愁苦与愁思,分析情感的不同表达。

一.杨柳的闲愁意蕴

杨柳的闲愁范围极广,包括:面对美好春天而产生的无名愁思;面对自己人生低谷,功名未就而产生的愁思;面对夕日的爱情今日已不再而产生的失落之愁等等。如欧阳修《碟恋花》“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是年年有?”“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白居易《长安春》“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都是借描写春天的柳絮,柳枝等来抒发春天带来的那股幽幽的惆怅之情;贺铸《横塘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以烟草,飞絮,梅雨来状写多而不断,缠绵难驱的闲愁。赵鼎《李园》“射虎将军竟不侯,脱身锋镝老菟裘。柳枝折尽东风晚,闲对酴蘼一醉休”,诗人借汉朝虎将李广军功卓越却终身未被赐封为侯的事例感叹自己的人生不得意。折不尽的柳枝道不完的愁情,心中无限的愁思与失落,只有醉酒的时候,才能得以缓解。再如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绿柳成荫,春色满城,这样的美好时刻,与自己以前的爱人相逢,但是所有的事情都已改变,夫妻被迫分开,以前的开心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留给自己的只有那像柳丝一样的愁情,于是便有了“错,错,错”的感叹。

二.杨柳的离愁意蕴

“多情自古伤别离”由于柳与“留”谐音,因此古人在送亲人、朋友离别的时候,往往折柳相送。借柳枝带给离别之人以美好的祝愿,希望游子能像柳那样在异地他乡随它而长,具有坚韧的适应力与生命力。所以杨柳往往被诗人们借用来表达心中的那种婉转凄切、恋恋不舍的离愁。写不尽的是离愁,道不完的还是离愁,写离愁别绪的诗词十分多,诗人或借杨柳来描绘离别的情景,或借杨柳来突出别后的相思。如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诗中很多明显地表明攀折苦的原因就是别离多,正是有了别离时的痛苦,才让人觉得折柳的痛苦。再如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直接反映了人们折柳送别的习惯。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千条万条的杨柳枝,编织着离别的愁苦,折柳送别的地方,又是令人肝肠寸断的地方。女主人公见到了千万条杨柳枝,行路人离别折柳,又想起了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不禁一股离别后的愁苦与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三.杨柳的乡愁意蕴

杨柳是种喜水的植物,多生长于养育人们长大的河水旁,因此它便自然成了水乡的标志。相传唐朝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的时候,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种植在拉萨大昭寺周围,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因此,在古诗词中,杨柳常常被加以描写,以寄托身处异地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如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塞边飘客泪,边柳挂乡愁”诗中直接表明了柳的这种表达思乡之愁思的意象特点;又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折柳”虽是一种乐府鼓吹曲,但是,它却不仅仅只有这一层含义,还包含了主人公昔日离别家园,故人折柳相送这层含义,从而寄托了主人公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再如王翰《春日思归》:“杨柳青青杏花发,年光误客转思家”,看见青青的杨柳,正在开放的杏花,使主人公想起自己已是多年身处异地,没有归家了,从而生起一种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还有如南朝阴铿《和侯司空登楼望乡诗》“瞻云望鸟道,对柳忆家园”,刘长卿《时平后春日思归》“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等都抒发了诗人们见柳思乡的心情。在这些诗中,杨柳成了故乡的象征,寄托了乡思的情愫。

金强,男,教师,现居湖北安陆。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范文11

关键词:芳草;柔肠粉泪;别情离恨;旅思乡愁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170-02

中国诗歌讲究含蓄隽永的意境美,而意境的营造往往要借助特定的意象,因而中国的诗歌向来注重意象的使用,古诗词尤其典型。

春风骀荡,万物复苏。春风吹醒了沉睡的小河,吹“青”了绵绵芳草,绿油油、嫩茸茸,青毡似的沿着河畔伸展开去。自从古代的骚人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名句后,在我国古典诗词中,“草”就与离情别恨结了缘,就如同“柳”留人,“雁”捎书一样,“草”也演变成了一个思乡惜别的典型意象。

一、春草碧色中的柔肠粉泪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开头从“河畔草”起兴,再借草之绵长喻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无尽思念。丈夫很久没回家,“我”这个满怀离绪的妻子,看到河边的草发青了,节序推移,更触愁思。青草沿着河堤延伸得很远很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由草色的绵绵,想起河堤上那条通向天涯的道路,想起那个踏着这道路远去的心上人。“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的《苏溪亭》边,野草茁壮生长,遍地青青。这春草碧色,春水绿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为下文倚栏人渲染了环境气氛。在东风的吹拂中,这凝眸沉思的身姿,多像《西洲曲》里的人:“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漫漫青草,触动了思妇内心的隐忧,叹游人不归,佳期错过。倚栏人的无端惆怅,不尽哀愁,都在了这一川烟草里,这漫漫的春草,都幻化成了思妇绵绵不绝的情思,也成了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无数次抚起那束风中的草,又无数次给那束草起满相思的名字。

二、大地春回时的别情离恨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专写草的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堪称草诗中的典范。“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古原上春草茂盛,一年一度枯萎后又返青,连绵不绝。野草生命力极其顽强,野火燃烧不尽,春风一吹又吐绿生长。伸向远方的芳草蔓延在古道上,阳光照耀下草色青翠。又要送别友人了,别情犹如春草蔓生,无边无际。这是一首咏物送别诗,前四句写草,暗喻送别,后四句写别,不离春草。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是如此迷人,然而在这诗一样的背景下,却是令人惆怅万分的送别之情:“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此时此刻,似乎这芊芊芳草的每一个叶片都饱含着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点绛唇》林逋)此为咏物词中的佳作。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情于一炉,在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的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词人正是抓住了黯然销魂的时刻,摄下了这幅长亭送别的画面。最后“王孙”三句,活用《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诗意,是全词之主旨。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正如李煜《清平乐》词中所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宋・秦观《八六子》)此词当是词人从扬州回高邮时路过斗野亭所写。“恨如芳草”两句,与李煜《清平乐》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非常相似。茂密的芳草,无边无际,铲尽了又生出来,以此形容离恨的缠绵无尽,非常富于形象性。词的发端贵在突兀,这几句因此被《宋四家词选》称为“神来之笔”。

三、斜阳遥天外的旅思乡愁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这是远离故乡,空斋独坐的韦应物,在寒食凄冷的氛围中,寄想象于故园的寒食景色。这首诗,运笔空灵,妙有含蓄,而主要得力于结尾一句。这个结句,就本句说是景中见情,就全篇说是以景结情,收到藏深情于行间、见风韵于篇外的艺术效果。它与王维《山中送别》诗中“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句,都取意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但王维诗句是明写,语意实;楚辞中的则是暗点,更显得蕴藉有味。它既透露了诗人的归思,也表达了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这里,人与地的双重怀念是交相触发、融合为一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多么明媚的春光,多么迷人的春景,然而当崔颢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眺望汉阳城,这萋萋芳草牵出的却是作者乡关何处、归思难尽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因为“人言落日尽处是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范文正公在用碧云、黄叶、绿波、翠烟等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后,又用“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春回而人不归,秋去而人难随。这里的芳草是乡思离情的触媒,它遥接天涯,远连故园,更在斜阳之外,使注目望乡的游子难以为怀,而它却不管人的情绪,也就怨不得范文正公用“无情”二字指斥它了,词人由写景自然隐透出乡思离情。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思念家乡的古诗词范文12

【摘要】由于古典诗词表情达意的模糊性,造成了后来读者对其不同的解读,因此指导学生对古典诗词进行多元化解读,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探讨了进行多元化解读教学的一些基本方法。

【关键词】古典诗词 多元解读 教学探索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高考的缘故,我们总是追求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企图以不变应万变,而忽略了语文教育中的真正价值。语文课的内容是凝聚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才华的有血有肉的作品,语文课本身就带有很多模糊性,多义性的东西,大到课文主旨,小到一句话,一个字,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上去理解和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呈现多元化特征。课标认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古典诗词最重言外之意,由于它的这种独特的文学特点,尤其是强调语言的跳跃性和多义性,以及年代的久远,其创作语境的缺失,后人需要通过历史资料揣摩推测,甚而至于借助想象力来填补,因此古典诗词的多元化解读就具备了教学空间。我以为古典诗词的多元化解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从字义入手,对于字义理解不同,对诗词意义的理解就不同,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省”解释不同,对这首诗的理解就不同,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从这个字入手,通过辨析字义与诗意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的探寻诗歌内在的意蕴。教材的注释为“曾经”,如果单纯地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在画图上曾经看到昭君的春风面,那么看到的人估计是杜甫,不会是元帝,因为元帝看到的不是昭君的真正的春风面。这样就无法在诗意上与“环佩空归月夜魂”构成有机联系。但是如果把“识”解释为“记载”,画图上曾经记载过昭君的春风面,只是元帝有眼无珠,不能发现,以致昭君独留青冢。从这个角度解释,勉强说得过去。萧涤非在《杜甫研究》把“省”字解作解识,说假使当初元帝能发现画图不是真的,解识春风真面,又何致有青冢独留,环佩空归之恨呢?但元帝若能发现春风真面,又何必画图呢?以上两家侧重在谴责元帝。徐仁甫在《杜诗注解商榷》把“省”解作“减”,说“省识”与“空归”对文,“空归”有“枉归”之意,“省识”有“未识”之意。认为画图上的春风面减了色,使人未识。以为这是委婉的说法,意在谴责画工。对字义的探讨深入了,整首诗歌的意蕴就在字义的探讨中不断地呈现,在比较中不断辨析与筛选,并且与学生内心发生共鸣,由此而建构了他们对古典诗词的阅读能力。

其次诗词中名词的多义性,也为诗歌多元解读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媒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江月”,该赋予它什么含义?学生往往不会思考这一问题,这是学生解读这首词的盲点。而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经验建立的参与者,有必要点破这一盲点。江月是倒映江中的那轮明月,还是悬挂江上的那轮明月?这是理解这首词的一个关键,学生要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就应探寻这一问题。当他们认为“江月”就是倒映江中的那轮明月,那么它意味着空幻,人生就像梦一样,用这杯酒祭奠倒映江中的那轮明月,无论是谁,无论建立了多大的功业,都不免如它一样归于空幻。作此解时,作者的人生态度大约是颓废的吧。而悬挂江上的那轮明月则意味着永恒。作此解时,可这样解释,人生就像梦一样,用这杯酒祭奠江上的那轮明月,因为它是永恒的,它曾见证周瑜昔日的辉煌,也见证苏轼今日的落魄,作者的人生态度应是旷达的。“江月”意义的讨论,是教学的展开的媒介。学生从这个媒介出发,联系全篇,走进文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在诗词阅读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引下,思考,体味,碰撞,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建立起自己的阅读经验。

再次由于古典诗词较为简短,句与句之间呈跳跃状态,尤其由于其主语的省略,需要我们在解读时运用想象力填补它,每个人由于阅读经验的差异,往往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从字面上看,从我们的阅读经验出发,应该是花憔悴,但现实生活中,秋天的花是枯萎的,不是凋落的。所以《宋词鉴赏辞典》作这样的解读,满地的盛开,作者因忧伤而憔悴瘦损,谁还有心摘花?那憔悴的是人,而不是花。但是我们可以想想,只要有风有雨,花总会被打落,那么作这样的解释也行,满地的枝无剩花,花之憔悴正如自己,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摘取,憔悴的就是花,由此,作者心无所依,情无所寄的空虚与寂寞是可以想见的,这样的解释与全词的意义吻合无间。这种想要摘花遣兴却又无花可摘的情景所传达出的凄凉和悲怆要比有花可摘而无心去摘来得深沉。黄花,也就是,已内化为李清照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起她与自然的深层对应。在教学中,我们不妨让学生探讨到底是谁憔悴?是人还是花?引导学生去讨论,探寻词的深层含义,让他们体贴词的细部,释放文本的潜力,实现与文本的沟通,达到与作者心灵贴近和融合。

最后诗人词人并无命意,读者无从猜测,对一首诗或词的主旨的理解就形成不同看法。如韦庄的《菩萨蛮》其二:唐圭璋以为这首写的是江南之佳丽,但有思归之意。尤以末两句,说江南纵好,我仍思还乡,但今日若还乡,目击乱离,只令人断肠,所以唯有暂不还乡,以待时代安定。而蔡义江以为词的主题是赞美江南,末二句幽默俏皮,按常情,做客异乡的人总以不得回归故乡而愁绪满怀。他偏反过来说“还乡须断肠”,这是因为江南的生活太值得留恋了。南来的游人正当年华回到故乡,岂不是要日思夜念地思念这迷人的江南?主旨凝固于文本,但在认定时,它不是凝固不变的,它是在读者的阅读中形成的。读者在其经验的指引下,对文本认知整合,然后归纳总结,而得出主旨。在教学这首词,显然要把握主旨,就必须弄明白“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作者断肠的原因是什么?是为家乡乱离而断肠,还是为思念江南的美好而断肠?蔡义江以为,人老了,精力衰退了,游乐的兴趣、欲望随之淡薄了,所以他以为这首词是韦庄的少年之作。但是如果这是晚年之作,“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不正是乱离家乡的对照吗?又怎能不令人断肠呢?张惠言说:“此章述蜀人劝留之词,江南即指蜀中,中原沸乱,故曰‘还乡须断肠’。”我们在教学这首词时,在对主旨的比较、理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内部,对文本进行专注接触与体验,正可以唤醒他们的情感和经验,使他们沉潜在江南的美好情境中,深入地体会词人那份为家乡或江南而肝肠寸断的感情。

总之,对古典诗词的多元解读的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字、词、句、主旨的含义的比较和辨析,深入文本,形成他们的阅读能力,建立他们的阅读经验。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