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29 17:38:49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

第1篇

[内容]

--以《小珊迪》与《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

一、记叙是基础,童趣是特点。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法是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作为记叙文类的童话,当然也是以之为主要表达方法。那么,教学中不管是一般记叙文(以下简称记叙文),还是童话,都应当抓住记叙这个表现形式。弄清楚作者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无疑这是教法与学法的基础。

在故事《小珊迪》中,作者记叙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不幸的小孩的悲惨遭遇。作者刻划了一个过早地挑起生活重担的小男孩。故事以卖火柴为背景。以“叫卖--成交--负伤--还钱--探望--夭折”为线索展开情节。作为记叙文,小珊迪的故事是以活生生的现实社会的生活图景展现在小读者面前。教学时,教师要以记叙的事件为基础,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调动生活经验,展开想象,一个场面一个场面地去再现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图景。理解了文章中的记叙和描写,使学生身历其境。他们必然会把小珊迪的遭遇与自己的幸福生活作比较,于是就理解了主题。

记叙文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事件的铺陈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实现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因此,以记叙为基础,就是要求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即“披文以入情”。教师要抓住课文中对表现中心思想有重要作用的词句进行分析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表象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形象。这样就使语言形式的分析与思想的感受统一起来。

小珊迪诚实、善良的性格特点是通过“卖火柴”和“找零钱”这两个重点情节的记叙来刻划的,因此,抓住“记叙”这个基础,就把握了记叙文的教法与学法的基本特征。

在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作者同样是记叙资本主义国家里一个不幸小孩的悲惨遭遇。但作者是采用“曲折”地反映现实的手法。不是直接记叙令人心悸的生活场景,而是把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放在临终前的幻觉中。记叙仍然是基础,但作者不愿意直接展现那冷酷的人生画面,使小读者望而生畏,而是在文章里倾注浓浓的童趣,描绘一幅幅令小读者神往的绚丽画面。诚然,记叙还是基础,但在童话教学中处理这个基础的方法就和记叙文不同。它要求在分析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要激发“童趣”,从而进入“童话世界”。大年夜—一哪一个小孩不向往这个像中国传统节日春节那样充满无穷乐趣的日子?至于那香喷喷的烤鹅,美丽圣诞树上的新年礼物,温馨的家人团聚,如此等等无不吸引着童稚的心,纯洁的心。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必须把握住“童趣”这一特点,就是要“以趣激情”。在弄清作者讲的是谁的、怎样的故事的同时,应该充分理解小读者的心理特点。分析的过程,要自始至终使他们沉浸在年节的乐趣中。教师要引导小读者入情入境,使之趣味盎然。在这篇童话中,童趣的启迪集中在“神奇的火柴”上。在那避风的墙角--擦亮那神奇的火柴--大年夜孩子们所向往的一切应有尽有:那神秘的夜空--一颗流星把它划破--唯一疼爱她的慈祥的奶奶--出现在她的面前--她依偎在奶奶的怀里,在微笑中离开这残酷的人世。在这一段的教学中,教师不要匆忙地把沉浸在乐趣中的小学生拖回到课文所反映的严酷的现实生活中,就让他们分享那年夜的幸福。不要一语道破--这是假的,是幻觉!--即使是悲剧的最后一幕。

总之一般记叙和童话的分析,都应以记叙为基础。童话教学应在这个基础上激发童稚之心,用他们的心理、眼光去观察社会,把握童趣这个特点。

二、理解是基础,幻想是特征。

一般记叙文和童话教学过程都应该是启发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的过程。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去掌握文章的具体内容,再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即“披文以入情”。

对小珊迪形象的理解,应首先从分析小珊迪“求卖心切”的原因,来理解小珊迪纯朴的性格;再从分析小珊迪“人穷志不穷”,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派弟弟送回“找头”的事迹,来理解诚实的性格;最后,再从小珊迪临终托弟(孤)怆然逝去的不幸遭遇来理解他善良的性格。

同样,对卖火柴小女孩的形象理解也应该经历“披文入情”的过程。但童话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抓住“幻想”这个特征。固然,在理解的过程中想象是十分重要的。要使抽象的文字,在儿童脑海中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画面,没有想象力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想象”要有个基础,那就是字词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作为记忆表象贮存于大脑中)。因此,引导学生理解的过程,就是启发想象的过程。可见“启发想象”是一般记叙文和童话都应该重视的教法与学法。但童话中的想象多以幻想的形式出现。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童话中的幻想一般是以主人翁的“有意幻想”(一种从实际出发,以现实生活发展的规律为依据的,经过一定努力可以实现的幻想,也叫理想)形式出现的。是借幻觉写真情的。而儿童的幻想往往有明显的直观性、虚构性和明显的社会性、历史性。因此在童话的教与学活动中,就要突出幻想的这个特征。当教学到卖火柴的小女孩临终前,三次擦燃火柴,三次看到幻象时,就要遵循幻想的规律,使这些幻象同样出现在小学生的脑际,使他们身历其境。首先,要理解小女孩脑际会出现此情此景是有其现实生活基础的,因此要学生先理解语言文字:“寒冷”就使人追求“暖和”,而“火”--即使是一根火柴的微弱的火--也能产生一丝的热。这就是小女孩在墙内敢于抽出一根火柴在墙上擦燃的原因。而对描写大街上、家里寒冷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就是理解“擦燃火柴取暖”的基础。其次,要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借以产生想象力:小女孩双手拢着“火”,因而感到一丝的温暖。当天寒地冻的时候,人们都会围着火炉,暖烘烘的。于是小女孩的眼前(小学生的眼前)出现了幻象:暖烘烘的火炉。再次,把语言文字--记忆表象--想象的画面(幻象)重叠起来,引导理解文章的主题:火柴灭了,投在墙上的光消失了(手心上“暖和”的感觉也消失了)于是幻象也破灭了。那短暂的温暖不可能奇迹般地救活这可怜的小女孩。最后引导学生从幻象中回到现实生活:她正想把脚也伸到“火炉”边烤一烤,但火柴灭了,她得不到她所想得到的暖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的命运是多么悲惨呀!

把握“幻想”这个特色,使学生进入童话世界。这是理解童话内涵的必经之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幻象”就是“假”的,现实中不可能有的。那么学生就得不到感染,无疑只是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强加给学生罢了。

三、结构是基础,反复是特色。

记叙文多以起因、经过、结果结构情节。作用根据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可采用顺、倒、插、补等叙述顺序。可用总分、并列、递进、转折等形式安排题材。因为布局谋篇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所以在一般记叙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剖”结构,从中获取理解信息,从而受到熏陶感染。

小珊迪为什么苦苦哀求要人买他的一盒火柴?个中“原因”,文章开头并没有一语道破。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么一个情节:小珊迪没有及时送回“找头”,“我”感到“上当”。小珊迪的弟弟送来“找头”,“我”才知道小珊迪的不幸遭遇,看到了穷孩子诚实的优秀品质。这时才点明原因:为了养活弟弟。再层层递进,在“结局”阐明主题。

而童话在结构上大都采用“反复”的手法,其情节似乎凝结在一个点上,反反复复地强化表象,沿着同一路子,让学生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 卖火柴的小女孩连擦三根火柴,看到三个幻象,小学生的想象的路子是:寒冷--想得到温暖--擦燃火柴烤火--似乎坐在火炉前--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饿了--想得到食物--街上飘着烤鹅的香味--好象看到烤鹅--好吃呀!于是烤鹅就填满了葡萄干;想吃呀!于是烤鹅背上就插着刀叉摇摇摆摆地向她走来--真要动手拿刀叉吃--火柴灭了,烤鹅不见了。圣诞树幻象的出现和消失过程也一样。这种情节上反复的特色,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加以利用,第一次幻象兴灭,教师可详加启发,第二、三次幻象兴灭过程就可以半扶半放,让学生沿着同一想象的路子展开想象。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受感染。

第2篇

一、童话教学要引导学生把幻想同现实联系起来

在童话里,人物形象是虚构的,幻想性是它的基本特点。这是一种整体性的幻想,不是局部的一人一物。教学中要处理好幻想和真实、虚构和现实的关系,引导学生把幻想的事物、虚构的情节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童话作为真实的故事接受。童话是给儿童看的,富有儿童情趣,多是风趣、幽默的,呈现出游戏色彩的故事。《小松树和大松树》中山上的那棵小松树自以为自己长得高大而得意;《三袋麦子》中小猪贪嘴好吃、小牛俭省存粮、小猴聪明能干;《云房子》里小鸟们快乐地造各种形状的房子……这些故事与孩子的生活、玩耍等紧密相连,构思上非常好玩,表达上比较活泼,很多故事给孩子的感觉像是在做游戏,有情有趣,满足了孩子好动、好奇、好冒险的天性,给孩子们带来了精神与心理上的快乐,自然赢得了孩子们的偏爱。

二、引导学生把虚构的情节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描写了小女孩擦火柴的过程,第一次“擦了一根火柴”,想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第二次“又擦了一根火柴”,看见了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鸭;第三次“又擦了一根火柴”,看见了美丽诉圣诞树;第四次“又擦了一根火柴”,看见了奶奶;第五次为了留住奶奶,“又擦了一大把火柴”。小女孩五次擦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想,这些情节都是虚构的。小女孩擦火柴时的想法和产生的幻觉是符合小女孩当时的处境和心理的,她又冷又饿,没有欢乐,没有疼爱,所以只好擦燃火柴,获得温暖。她渴望得到食物,渴望得到圣诞礼物,渴望得到奶奶的疼爱,只能靠幻觉获得。童话中所写的穷苦孩子冻死街头,在贫富悬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常见的,因此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虚构的情节同现实主义结合起来理解课文,不要把故事同现实割裂开,否则就会失去童话教育人、感染人、启迪人的作用。

三、童话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幻想,运用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塑造鲜明的形象,展现儿童生活情趣,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儿童文学体裁。童话语言不是很华丽,但朴素的语言表现了人物的品质,蕴含了一定的道理,我们完全可以像其他文体一样,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紧扣文章重点语句,运用朗读的手段,可以步入人物的内心(例如《狼和小羊》一文,人物语言很精彩,教师就应该多角度引导学生朗读,读出“狼”的坏,“小羊”的善良。);在学习中或学完后可以相互交流,谈谈对主人公的印象,或者将这个故事说给周围的人听一听(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狐狸和乌鸦的几次变化,可以让学生来一步一步说说,并表达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抓住词语引导想象,理解含义。童话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词语,进而理解课文内容。要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同理解课文内容联系起来。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五自然段,写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时,“终于抽出了一根”,为什么在“抽出”前加“终于”这个词呢?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体会小女孩即使要擦一根火柴暖和暖和手,也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由此可引导学生想想小女孩穷苦和悲惨的生活。

(二)依据画面引导想象,理解故事。童话课文,大多配有精彩插图。有的插图描绘了整个故事的内容,比如《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有的插图描绘了重点段落的内容,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插图。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故事的内容;观察图画想象故事发生的场景,丰富故事内容,通过画面,强化记忆,具体感知故事的内容。

(三)引导学生依据故事内容,悟出其中道理。童话故事大都是在讲故事的同时提示故事的意义。比如《小白兔和小灰兔》赞美了小白兔的勤劳;《美丽的公鸡》告诉我们应该知错就改;《丑小鸭》暗示了只有历经磨难、不怕挫折,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中要根据童话故事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确故事含义。

四、童话故事要重视朗读和复述的训练

童话的语言浅显、生动、简练、质朴,好读易懂;童话课文故事性强,有很强的感染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要根据童话的特点,进行发展语言的训练。

第3篇

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这天晚上,又冷又饿得走在街上卖火柴。但没有一位人买她一根火柴,而她,却不敢回家,因为家中有她那凶恶的爸爸等着她。她只好走在大街上,她忘不了今天是大年夜,看着他人一家团聚,而她却只能……

她非常冷,坐在一个墙角,擦着了一根火柴,看见了一个火炉,但是不一会儿,火炉就消失了。

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着火柴,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最后她终于把一大把火柴擦着了,看到了她最思念最疼爱她的奶奶。

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这个小女孩已经死了。可是,小女孩的嘴角却挂着微笑,因为她可以离开这个黑暗、痛苦的社会,在新年的钟声中,走向那个美丽幸福的地方去了……

哎!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为什么当时的社会如此不平等呢?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人民始终遭受迫害,他们为人民劳动,反而得不到任何好处。

现在,人民当家作主了,靠自己的劳动换来财富,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再也不需要当“地下囚”。

看看现在的生活,再回头望望过去的生活,真是相隔十万八千里呀!

我们吃宴席,而他们却吃白菜、萝卜;我们住高楼大厦,而他们却住露雨的茅屋;我们穿毛衣棉袄,而他们却穿补了又补的衣服……

以前的社会平等吗?不!一点也不平等。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好,就连在大年夜里也吃不上好的,更何况在平时?而不劳动的人却大吃大喝。

想着想着,我对当时的社会的那种不平等非常憎恨。为什么?为什么劳动人民的生活过得如此不好;为什么劳动人民要遭遇悲惨;为什么幸福的生活只能在他们的梦中出现……

现在已经二十一世纪了,虽然人民当家作主了,但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

我呼吁,呼吁在二十一世纪中不要出现不平等的现象,让人人平等,让劳动人民幸福生活,让他们用双手换来汗水,用汗水换来财富,用财富换来幸福。

我的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心情,我希望社会平等、人人平等。

第4篇

一、抓住语句中的重点词、关键词进行引导理解

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包含了一些重点词和关键词,在这些重点词和关键词中,往往隐藏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含义。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应让学生对这些重点词和关键词有透彻的认识。如小学语文课本中《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中“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两个句子。

1.前—句中:“无穷无尽一稀奇”是关键词,后一个句子的“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是重点词,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两句的含义,必须先让学生弄清楚下面几个问题:前一句中。①“无穷无尽’’的意思是什么?②“稀奇”的意思是什么?③“稀奇的事”在课文中主要指的是哪些事?④“稀奇”的“奇”字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后一句中:①“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指的是什么?②为什么只看见“院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

从而指导学生联系作者生活环境和时代背等,这样学生弄懂这两个句子是表达作者对少年闰土具有丰富知识的羡慕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的思想感情就容易了。

二、分清句子层次,引导理解含义

在要求理解句子含义的句子时里常常在句子蕴含有一定的层次,分清层次可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含义。如《给颜黎民的信》中“至于看桃花的名所,是龙华,也是屠场,我的好几个青年朋友就死在那里面,我是不去的。”这个句子有三个层次,前三个分句既回答颜黎民,龙华是看桃花的名所,又告诉读者鲁迅先生为什么不去那里看桃花的原因,最后一个分句表明鲁迅的态度、立场,对这类蕴含因果关系的句子,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分层次提问学生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含义,先可问“名所”是什么意思?“屠场”又是什么?为什么鲁迅的青年朋友会死在那里面?这几个青年朋友是谁?再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弄明白,原来龙华那地方没有反动派的监狱,那是反动派残害革命者的地方,作者的几个青年朋友是在狱里被杀害的,所以虽然龙华是看桃花有名的地方,但是鲁迅是不去的,从而体会鲁迅先生憎恨敌人,怀念朋友的思想感情,这样将句子层次引导、深入理解,让学生由浅人深体味就不难理解出句子的含义。

三、联系课文的内容理解句子含义

有些含义深刻的句了是必须联系课文内容才能深入理解的,如《少年闰土》中的“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里店里出卖罢了。”这一句话中“如许五色的贝壳”指哪些颜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是怎样的经历?要透彻理解,可让学生复习课文前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明确“海边的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在夜间西瓜要爱护,要防猹咬。正如理解第十一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中“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过多么美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可让学生回忆课文前面的叙述的内容,弄清楚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五次擦燃火柴时所看到的事物。如烤鹅、火炉、圣诞树,还有奶奶这些事物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十分渴望得到的,但是在黑暗的社会制度下又是不能成为现实的,所以“谁也不知道”,只有在火柴发出亮光那短暂的火光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才看到幻像。这样紧紧联系课文内容来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含义,也可收到极好的效果。

第5篇

一、触“境”生情,捕捉偶发资源,达到情感共振

有些情感特别真挚饱满的文章,小学生因年龄的限制,难与之形成共鸣。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进而体会到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引发与作者、文本的共鸣?教师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文本的内涵,达到情感共振的效应。例如,教学《桂花雨》一文,学生发出疑问:“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难道是杭州的桂花不香,家乡的金桂香?”此时,教师并不急着补充杭州桂花等资料单纯说教,而是根据班级学生多是外来务工子女,随父母离乡背井到厦门就读的这一现实状况,通过唤醒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来实现难点的突破,从而引发学生和作者的共鸣。

师:孩子们,作者母亲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们全家都在杭州,已经离开了他们的家乡,而且再也没有回到他们的家乡。而你们随着爸爸妈妈背井离乡来到厦门。初来厦门,人生地不熟,到了节日之际,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孤单。过节了,爸爸妈妈为了多赚些钱都争取加班,身边又没有认识的朋友,没人陪我玩,我就更感觉自己孤单可怜了……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想会老家的同学,想我老家的亲人。

师:当你们独自坐在家中或者一人走在大街上,你的脑海中会浮现什么样的情景?

生:我会回想起和好朋友一起上山摘野果,下河摸鱼虾的情景。

生:我会想起和爷爷去山上捉野鸡的情景,那时候好开心!

师:当想起这些,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我觉得我的朋友、亲人肯定也会想我、牵挂我,我也不是孤单一人的!

生:想起家乡,那是多么美好、温馨的一幕啊!真是“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

师:现在你们能理解母亲的那种心情了吗?

可见,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捕捉偶发资源,触发学生原有的生活感受,有助于学生深刻地领悟作者的情感,达到情感共振。

二、反复追问,激发探究兴趣,促进思维训练

当学生有疑问却无法释疑或者只停留在比较粗浅的感悟上时,教师如果直接抛出答案,学生得到了现成的答案却无法真正弄懂文本的蕴意,更无法经历一场思维的风暴。此时,教师可以反复追问,由浅入深,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带领学生层层剥笋,探得深层次的内涵和感悟。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一位教师通过反复追问使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从而解开疑惑。

师:卖火柴的小女孩明明是悲惨地死去,为什么嘴角还带着幸福的微笑呢?

生:因为这是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她活着比死了还难过。

师:为什么说她可怜?!谁能举出一个实例?

生:她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而且是非常冷的天气。她又冷又饿,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师:没错,这些境遇让小女孩很可怜,还有吗?

生:我觉得不单单是天气冷,她的内心更是寒冷。从下面的一句可以看出来――“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她爸爸又会打她”。我想,此时她是心灰意冷的!“她爸爸会打她的”,说明她在家里得不到关爱,如果她爸爸能给她一点温暖,她也不会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宁愿在墙角呆着,也不敢回家。

……

师:是啊,对于卖火柴的小女孩来说,自然环境是寒冷的,社会环境是冷漠的,家庭环境是冷淡的。整个世界对于小女孩来说,是多么的冷酷。

在上述教例中,教师没有轻易满足于学生对问题的简单、浅显的回答,而是运用启发性点拨,在恰当的时机继续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促使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使学生理解得更为全面、更为准确和深刻。长期坚持这样做,就易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温故知新,利用知识迁移,破解新的难题

课堂教学要避免直来直往讲析与灌输,“他山之石可攻玉”,要善于拐弯抹角,采取曲径通幽的办法,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来学习新的知识,破解新的难题。例如,《唯一的听众》一文中“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这一句,是学生学习时遇到的难句,很多学生不理解“深深的潭水”有什么深刻的内涵。这时,教师并没有直接抛出答案,而是巧妙地带领学生一起背诵学过的古诗《赠汪伦》,当背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教师让学生先说说这桃花潭的潭水有什么特点,李白以“桃花潭水”作比想表达的是什么。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引导:“那么,从文中的小作者把老妇人眼神形容为平静的潭水,你又能读出哪些信息呢?”经过启发引导,学生终于弄清了句子这样写法所蕴含的意思:老妇人对“我”的鼓励和关爱像潭水一样深厚,她期望“我”不满足于现状,继续练好琴艺……

第6篇

导放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开放式教学,它以语文知识教学为载体,以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为手段,通过创造一个生动、开放的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那么,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用“导放式”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能力呢?

一、重在一个“导”字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启发引导学生提高自学能力是教学的关键。

(1)要注意运用新颖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观潮》一课主要讲钱塘江大潮壮丽的景色,可分为“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三个阶段,教师可在每个阶段都配以录像、音乐和朗读,让学生在形声交融、动静对比的感受之中领略钱塘江大潮到来的神奇、奔放和壮丽。

(2)要教学生会学习,自己去探索新知。常言说:“不称职的教师给学生‘金子’,而高明的教师教给学生的则是‘点金子’。”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写了处于饥寒交迫、孤独无助的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了种种美妙的幻象。因此,在学习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段落中,渗透学法指导;在学习小女孩第二次擦燃火柴的段落中,引导学生对前面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按“读、划、思、议、再读”的步骤学习;学习第三至第五次擦燃火柴时,由于学生逐步发现并领会了学法,教师只作点拨指导即可。这样,学生的学法在阅读实践中就会逐渐转化为技能技巧,能自己会读书。

二、体现一个“放”字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一个“放”字。这就要做到:

(1)保证“读”的时间。在“读”的课堂上,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进行反复地阅读实践,做到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春雨》一课描写了沙沙细雨使大地回春,并精妙地配搭了诗句:“点红桃花”“染绿柳芽”“唤醒青蛙”。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在读中领会“点红、染绿、唤醒”的含义,欣赏诗句恬静的美,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春回大地”的美景图。

(2)保证“讲”的机会。课堂上教师应循循善诱,鼓励孩子标新立异,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如《乌鸦喝水》一文,在讲到“乌鸦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喝到水”时,有的学生说:“书上讲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太慢了,可以把瓶子倾斜搁到石子上,这样水就经瓶口斜过来,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了,这样做又快又好。”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吸管。”……这些独特的见解,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教师应给予肯定,以发展他们思维的求异性、灵活性。

总之,“导放式”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他们都能达到自己天赋和环境允许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龙浔中心小学)

第7篇

质疑问难 发展思维

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求知欲非常旺盛,喜欢寻根问底,甚至连“1+1=2”都要问个为什么,后来他成功地完成了一千多项发明,这与他从小养成勤学好问、勤动脑思考的习惯是有很大关系的。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认为教学必须使学生处于心愤愤悱悱的状态,然后加以引导。犹太人非常有智慧,崇尚创新,认为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并不耻发问,他们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提问。而大凡小学生都希望“小荷才露尖尖角”,根据小学生这一心理需求,应尽量把语文课变成学生质疑问难、展示才华的舞台。可见,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其关键是要让学生经常处在问题情境之中,让他们在质疑问难中发展思维。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多方面的设想或各种方案以解决疑难,进而获取知识、开发智力。

一、多方质疑反思,培养思维的全面性

思维的全面性是指看问题不片面,能从不同角度整体地看待事物。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而意无穷,对此,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如《小摄影师》中“小男孩会回来吗?”这个问题让高尔基和读者一直惦念着,为此我适时地抛出这个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据。有的说,小男孩会回来的,因为他不会辜负全班同学的期望,一定能把高尔基的照片贴在班级的墙报上;有的说小男孩不好意思回来了,因为他给高尔基照相时摆弄了那么久,却因自己没带胶卷而没照成相,给高尔基添了麻烦,浪费了时间,内心感到悔恨和懊恼;有的说,小男孩想尽办法从窗口扔纸团给高尔基,好不容易才见到和蔼可亲的高尔基,他是那么耐心地听从吩咐,他相信自己再来仍然会受到高尔基的热情接待,一定要照一张好的相片回去贴在班级的墙报上等等。这样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意,反思全文。又如教《风娃娃》一课的结尾时,引导孩子们探讨“人们为什么感激,又为什么责怪风娃娃呢?”孩子们纷纷发言:风娃娃确实帮助人们做了许多好事。“风筝要轻轻吹,才能放得高。”“晒着的衣服得用微风来吹。”“小树不能大风吹。”……于是笔者又结合人们利用风力进行发电的录像片段以及刮台风的录像片段,让孩子们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他人有用,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二、抓悬念、空白,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语言精练,寓意深刻,给学生留下了不少想象和深入思考的空间。教师应抓住课文中的悬念,适时提出有利于学生展开推测、想象和联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如从课文《凡卡》提供的线索,即人物身份、处境、外貌以及人物的活动、心理等方面说出凡卡写信后的四种可能:爷爷收到信,立即接走了凡卡;爷爷没收到信,凡卡继续受苦;凡卡未等到爷爷来接,就被老板折磨死了;爷爷没收到凡卡的信,凡卡受不了老板的折磨,逃走了。讨论到这里,教师应启发学生进一步讨论爷爷能不能收到凡卡的信,为什么?经过思考,学生认识到,凡卡的爷爷收不到信,因为信封上没写清楚收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另外即使爷爷能收到信,接他回乡下去,还是要过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生活。这样,在讨论中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无论走到哪里,凡卡的命运都是悲惨的,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19世纪俄国沙皇残酷统治下社会的腐朽黑暗。

三、探究揭示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不仅指判断事物的正误是非、善恶、还指对事物的分类、归纳与选择。语文教科书中有写人的,有记事的,有抒情的、有运用比喻的,有运用排比的、有正义善良的,有邪恶奸诈的,也有善恶兼容的。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批判、分析、选择能力。

有些课文中的矛盾是作者刻意安排的,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矛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调动思维,揭示矛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小女孩因为寒冷终于抽出一根火柴,‘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知道一根火柴发出的光和热是很有限的,作者却用感叹的语气说它“多么温暖”“多么明亮”,这就产生了矛盾。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矛盾提问: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启发学生根据小女孩的处境进行思考、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小女孩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她在大年夜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已整整一天了,她在极度寒冷和饥饿的情况下,一根火柴所发出的光和热,虽然是短暂和微弱的,但对于小女孩来讲却是异常宝贵的,那是唯一在精神上能给她安慰的神圣之火。通过讨论探究,使学生懂得这一层意思,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心,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恶。

在教学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讨论、在辩论中探究是非,并善于引导、鼓励,努力创设教学中的民主气氛,这样既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又能增强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克服他们畏缩不前的情绪,使他们获得知识无穷尽、学习无止境、探索有乐趣的体验,增强他们求知的欲望,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教师要善于把握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时机,诱发其思维进入“愤悱”状态,培养学生对事物不但“知其然”,而且不倦地追寻其“所以然”的习惯。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农林下路小学)

第8篇

语文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识别语法,修辞、逻辑、标点的用法,并达到一定的思想教育之目的。据此,教师除按《教学工作常规要求》认真备好课外,其重要一点,还要从“读”字上下工夫。读,就是引导学生有重点,有针对性读。从读中认识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掌握语文双基知识;从读中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读中达到思想教育之效果。

上述所列,我觉得应从下面问题上加强读。

一、 掌握读的方法,有效地提高读的能力。

有些字、词、比较难读,要掌握,只有认真读,才能熟悉。此时,教师必须花些时间,

利用多种方法读来解决此问题。培养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求他们每篇课文都要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这样首先要正确地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其次,是流利地读,在正确读的基础上重点要求读得连贯自然,不读破词句,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字句,不唱读。然后有感情地读,在读音正确、速度合适的基础上,把握语气的轻重缓急,尤其是要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直至学生会读、会解、会写为止,有效的提高读的能力。

二、 加强学习好句的用法。

有些句子,生动、形象,可启发于学生的写作。这样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反复指导学

生正确朗读,直到背熟。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三自然段,《少年闰土》第四自然段等,均是外貌描写,学生经过认真朗读,就能认识人物外貌描写要有区别,切忌千人一面。

三、 加深对句子或文段的理解。

有的句子或文段,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寓意特别。如果不认真有感情地读,就难以

理解掌握。遇此情况,教师应着力点拔学生朗读到背熟。如:《给颜黎民的信》中,“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结束段,“谁也不知道……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等句子。如果不反复读就难以体会鲁迅先生教育青年多读书,广泛读书这一观点。这一比喻的生动性、实质性,难以品味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万分悲惨,并对其的同情和剥削制度的愤恨。

四、 体会意境,领悟感情。

课本上,有很多段饱含着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感情。此类文段,教师应尽力引导有感

第9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字词句,还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结合生本思想设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来启发和引导。站在一线教学的角度对怎样开展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进行例谈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小组;问题情境

众所周知,语文知识是开放的,语文教学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字词句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和探索,从而通过交流拓展知识。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最好不要沿袭教师高高在上的私塾式理论灌输,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来引导和启发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生成和互动中来。下面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优选两个角度对自主学习进行例析。

一、小组合作,调动兴趣

由于语文知识的开放性,所以,我们的自主学习不能停留在基本的字词句上,要针对综合性问题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定自主学习方案。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广开言路,完成知识的互动、扩散和交流,从而优差互补,实现共同进步和提升。

例如,学习冀教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时,如果我们泛泛地学,那最多记记生词,听听故事就可以了。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要以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索:启发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学习故事的表达技巧,理解作者以现实与虚幻相结合体现人物悲惨命运的手法,然后分析具体语句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让学生和合作学习的形式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更多的信息输出和知识扩散,提高课堂效率。

二、设问引思,驱动探索

问题是牵引学生深入探索知识的引擎,如果没有问题启发,学生可能在自主学习中会浅尝辄止,不能发现知识细节。因此,笔者建议在自主学习时我们要抓住关键环节设置启发问题。

这里还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笔者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1)小女孩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2)作者怎样写小女孩冷?(3)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出了小女孩的可怜的?(4)阅读本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你想到了什么?这样设置问题,由浅入深,兼顾细节,驱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文本表达技巧,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积极的启示。

本文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亮点探索。对于开放的语文知识,我们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以契合学生认知的手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体验知识生成,这样才能及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第10篇

一、情景交融,心灵互动

进行阅读教学时必须给聋生足够的时间读书、思考,让聋生接触文本、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有所悟、有所得。课堂上感染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

如在教学《火烧圆明园》时,我问学生: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有什么感受?有的聋生说觉得很可惜,这么好的一座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坏了,心里很气愤。有的学生说如果不是清,也不可能被毁坏,心里觉得很难过。当我把“气愤、难过、可惜、恨”这几个词语写到黑板上,和学生再一起读课文时,我发现学生的感情变了,表情也变了。大家心里很难过,又恨又怒又感到很可惜,这就是同学们读课文后的心情。这时我又声情并茂带表演地讲解了当年英法联军犯下的罪行,最可恨的是,他们为了毁灭罪证,最后放起火来(一起读课文)。我这时向学生提问:“他们的罪行难道能被大火毁灭掉吗?”学生说:“不能。”我能听出聋生们的心情此时是愤怒的。我最后对他们说:“同学们,让我们再读一遍,读出中国人的恨!”学生的心灵又一次受到震撼,把心里的愤怒与仇恨使劲读了出来。

当教师和学生一起深入作品之中受到感染的时候,当师生的思想感情与作品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时,语文课就成了师生互动的思想交流过程,打开了情感的闸门,真情在课堂上恣意流淌。

二、用心体会,激感

教师必须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把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思,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作品的情与学生的情产生共鸣。

如在教学《荔枝》一课时,在学生初步理解文章后,我激发他们反复读文中描写细致的语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体验,重点理解以下三处内容:

一是写沙果外形的内容。

二是写母亲第一次尝荔枝的内容。

三是母亲临终前吃荔枝的样子,感受母亲的慈爱、儿子的孝顺。

继而交流每个人的读书体会,并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交流与朗读,加深对母亲思想感情的体会。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亲竟像孩子一样高兴。”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从中体会感悟文章内容,体会母亲是多么喜欢荔枝。然而母亲这么喜欢的东西,自己也“舍不得吃”,总是大的给儿子吃、给孙子吃,这融于其中的深深母爱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此时引导聋生们联想到自己,联想到自己的妈妈,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来理解课文,自然水到渠成,理解深刻。

三、让每个聋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聋生都是独特的,也都是出色的。遵循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我对每一位聋生都报以积极的、热切的期望,发现并发展聋生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释放学生,激发聋生的想象,使他们在一片心灵自由的蓝天里展翅畅翔。

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当学到狼向小羊扑去时,我问他们:故事的结局会怎么样呢?此时,聋生们个个兴趣盎然,通过课文及日常的学习他们充分感受到了狼的可恶,纷纷表现出了对小羊的同情。有的说:“这时候,羊妈妈来了,她拼命举着羊角向老狼顶去,老狼和羊妈妈同时倒在血泊里,小羊得救了。”有的说:“此时,小羊灵机一动,说:‘亲爱的狼先生,我刚刚吃了一个毒蘑菇,我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你把我吃掉吧!’老狼一听,悻悻地走了。”进行这样的训练,解放了聋生的头脑,使他们敢想敢说,从而在思维、想象、回答中得到了升华。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艺术

一堂课如同一首优美的散文,开头便要漂亮,引人入胜;一堂课又恰似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定好基调,扣人心弦……,常言道: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的第一个环节,十分关键,应当引起重视。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 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下面本人就针对导入的方法谈一些浅见。

1 旧知导入法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不管采用哪一种导语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因此复习知识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时,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具体导入是这样: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卖火柴”这部分课文的内容,这个小女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学生回答之后,我用激情的语言引出问题:是啊,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只能蜷缩街头,又冷又饿,那么她的命运会怎样呢?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2 设置悬念法

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叩开学生的心灵,是很重要的,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如教学《螳螂补蝉》,我从故事导入:春秋时期,诸侯纷争不断。为了争做中原霸主,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们的反对,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怎么办?这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呀!众大臣焦急万分。在这危急关头,一个少年却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到底什么原因呢?没等我说完,学生已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听到这样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学生精神不由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根据学生爱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造矛盾,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注意。因此在课堂教学导入时,利用巧妙设问造成悬念,让学生处于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 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设置了这样的悬念:《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的。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和孙权各据一方,称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攻打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抗曹,刘备派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助战,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诸葛亮是怎样对待的呢?最后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3 创设情境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或叙述了生动的故事,或描写了美妙的景色,此类课文,可选其中精彩的画面或精彩的情节,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表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桂林山水》可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而桂林则是这个大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的山是那么奇,那么险,那么秀;那里的水是那么清,那么绿,那么静。谁到了那儿,都会被那奇特的风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导入,学生就会被桂林山水的美妙所吸引,同时也对桂林山水的主要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就会全身心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中去,投入到课文的阅读和景色的欣赏中去。

4 故事诱导法

“故事是儿童的一大需要”,学习的最好刺激又乃是对所要学的教材的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新课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激发他们求知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入学习。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在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大年夜生活后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长长的金黄头发,大大的眼睛,有一副善良的心,从小没有了妈妈。天天靠卖火柴维持生活,今天是大年夜,天冷极了,还下着雪,这天没有人买她的火柴,天已经黑了,她还在街上走着,走着……,讲述了与主人公命运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的心情,从而促使学生急不可待地去读书,去了解。

5 音乐导入法

借助于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歌曲作为导入的途径。这种方法灵活多变,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并能克服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播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第五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时,课前用录音机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首曲子吗?作曲家为什么要写这首动听的曲子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板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利用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便自然而双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新课的角色。

6 名言引入法

第12篇

〔关键词〕以读为本 感悟 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而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小学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仍以讲解分析为主,教师“填鸭式”喋喋不休的串讲,一词一句分析文章,让小学生变得被动、枯燥、呆板。

因此,深化农村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为本”是改革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落后现状的突破口。

那么如何“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呢?

一、以境诱读,引疑激思

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音乐、图片、实物、幻灯片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读的情境,从而诱发学生读的热情,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更好的感悟语言,引起感情的共鸣。

如苏教版国标本第一册《小池塘》,写的是春天来到时小池塘的明丽景象。教学时,让学生闭上双眼,静听我伴着恬美音乐的朗读,去捕捉春天小池塘最美丽的色彩,让小池塘的美陶醉于心。当睁开双眼,孩子们的第一句话是:“小池塘真美啊!”我便及时地说:“你们愿意去这么美丽的小池塘看一看,走一走吗?请你们小声地读一读课文,亲自去感受小池塘的美吧!”学生迫不及待地拿起课本读了起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感悟是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阅读技能去充分的朗读教材,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试着解决一些浅显的问题,并找出自己疑惑的地方。如教学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变色龙》一课,我提出初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遇到长句也多读几遍。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4、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并做出标记在课上讨论。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为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同时突出学生主体性。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所谓“深入感悟”是指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情感和重要词句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和领悟。要达到这一要求,学生须精读课文。所谓精读,就是围绕课文的重点而深读。深读的展开有赖于关键问题的提出,而关键问题的解决则是衡量深度效果的主要标志。关键问题应产生于课文的重点部分,应反映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与情感状态与课文重点部分的要求之间的差距或矛盾,应含有让学生思考的空间或进行探究的余地。关键问题的表述应具有概括性和启发性。

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以读代讲,让他们从文中找出感受深的句、段,反复朗读,达到了以读促悟的目的。为了能够让这些在幸福中生长的孩子们领悟到作者这种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让学生抓住重点,读议结合,落实目标,感悟小女孩的悲惨生活和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我的具体方法是:首先让学生精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这一自然段,了解作者在这一段中的写法以及小女孩的心理变化,读出感情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如此实施,效果甚好。孩子们在读中议,议中读,懂得抓住“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这一重点句子来讨论,先是提出了:“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然后又提出了:“作者为什么不写小女孩就在暖烘烘的火炉边度过那美好的夜晚,而要那么残酷地写出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孩子们通过交流,不仅理解了:是因为小女孩在火柴光里看到了美好的幻象,所以才说这火光是奇异的;还了解了作者这样对比写是为了突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同时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接着再让学生以此方法学习小女孩其他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这样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教起来简单,学生学起来轻松。

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作心灵的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四、品读课文,深层体悟

"品读"即品味语言文字。品读感悟,是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把书面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质。语文是语言、文学、文化的综合,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特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用分析代替学生的读书,代替学生的自悟自得。清代陆世仪如是说:“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心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可见人人能感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又这样强调感悟的重要性:“人的力量和可能性是不可穷尽的。一个学生可能在一整年里都没有把某种东西弄懂弄会,可是终于有那么一天,他懂了,会了。这种‘恍然大悟'的内在精神力量,是在儿童的意识里逐渐积累起来的,而且我们,做教师的人,是在用自己的信心帮助它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