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的结合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的结合分析

时间:2022-11-09 16:13:57

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的结合分析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数学在所有课时中所占比例较大,但是因为这一学科属于理科的范畴,使得这一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具有更强的复杂性、逻辑性和抽象性。只有学好数学才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教师更需要将德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德育渗透的重视

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活泼好动,而有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只注重对于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行的教育。有的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思想品德学科的任务,数学是一门智能性学科,在教学中只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较为理想的分数就算达成教学目标了。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教师在教学中不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更谈不上在数学教学中挖掘德育内容及设计德育专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了。也有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偶尔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往往不是教师的自觉行为,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也缺乏计划性与有效性。导致教师忽视德育渗透的原因有很多,有应试观念的影响和缺乏对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分析方面的原因,也有不能正确认识数学技能知识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的原因。有的教师认为德育与数学无关,没有认识到当学生思想觉悟提高后,也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力量,学生也会端正学习态度,热情地投入学习,不怕困难,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德育渗透设计不合理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对于德育渗透的时机及环节设计不合理,一是不能细致处理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德育内容,多是一言带过,学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并且不能结合数学知识内涵理解道德思想内涵。这种德育渗透形同虚设,对学生产生的作用不大。二是教师针对某一德育主题内容进行过度解读,数学课成了专题德育课,甚至还会延误知识教学的目标达成。这种教学由于说教性较强,人为的痕迹十分明显,不是潜移默化地实施德育渗透,因而常常会引发学生的反感,渗透效果不理想。三是教师在教学时,也会出现脱离数学教学内容而进行德育渗透的情况,由于缺乏数学知识的依托,这种德育渗透往往不具感染力与说服力。四是教师对于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不能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实践,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社会交往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思想道德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三)不注重课堂评价的德育作用

有些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数学课堂评价,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也只是笼统地运用“好”“很好”等对学生进行不具有激励性作用的评价。教师没有认识到小学生在心理上需要教师给予肯定与鼓励,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学生得到教师的认可与肯定,往往会对自己更有信心,会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竞赛活动,每个小组成员需要积极配合与协作,才能促进小组的密切配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对于学生积极的表现及时进行肯定。而目前,有的教师不能密切关注学生的细微表现,不能及时肯定学生的积极行为,致使学生的良好表现不能得到及时的鼓励。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的有效整合

(一)通过案例分析,实现德育融合

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多地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进行课本编写时就做了相应的编排,曾经枯燥无味的数学理论内容向着趣味性和生动性的方向发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在数学的海洋之中畅游。虽然当下的数学教材注重趣味性和生动性,但是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还是存在一定的“断层”现象,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缺少实践,更多地注重理论,使教师开展德育工作并不顺利。为了更好地促进德育与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应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案例分析引入数学教学之中,将抽象的数学变得更加具象,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增加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实现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比如,在“小数点”这一课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时候难免会有些手忙脚乱,对于小数点的理解也不到位,做题也是一知半解。为了促进学生对“小数点”的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小数点是十进位的分数,追溯其发展历史,就会发现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的数学家就开始运用十进位分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从心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案例分析能有效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具体认识,也可以促进学生德育的稳步进行,实现学生专业知识与道德品质的共同发展,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拥有良好的基础,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再是一句空话。

(二)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阶段,学生与教师的接触是最多、最密切的,为了直观地展现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更加直接的教学方式——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能缩短知识与学生在心理上的距离,让学生轻松投入学习之中,有利于学习成果的展现,也能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的渗透。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促进德育的全方位渗透,在取得学生数学专业知识增长的同时,实现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同时达成多个目标。比如,教师在教授“统计”相关内容时,单纯地教授会让学生产生枯燥的心理,长此以往甚至会给学生带来学习数学的厌烦心理,最终得不偿失。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统计内容时就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统计相关内容,统计自己家小区之中的电动车、汽车和自行车的数量,在统计完成以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一过程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小区的发展情况,也能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持续性的统计,在统计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当下环境的现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全面了解并贯彻执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策,从而更真切地实现德育的根本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通过知识的讲解,进行德育教学

小学阶段除了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外,更需要加强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小学教师要兼顾知识教学和道德教育,并且要将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只有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想要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教师就应该对德育工作对学生的重要性有全面的了解,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找准核心位置,做好教学素材的运用、教学方式的革新和教学思维的转变,实现与时俱进,促进德育工作有序开展,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习惯,实现学习成绩的稳步提升。数学更多是侧重自然学科的教学,而德育工作相对而言偏向于人文学科,所以将其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对于很多教师而言并不习惯,但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德育培训,帮助教师顺利开展德育工作。将德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之中,教师不应该单纯地为学生进行德育内容的传授,因为单一的知识传授对于小学生而言其理解能力有限,无法精准地理解其中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德育素材与教材进行结合,促进学生的理解,实现学生自身德育水平的稳步提升。比如,在讲解“周长”相关知识时,为了能让学生对其有充分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树木的周长。生动形象的题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延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树木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树木的存在,世界才有了绿色,如果树木消失将会带来沙尘暴、土地沙漠化等灾害。让学生认识到进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帮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保护树木的良好习惯,完善学生爱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

(四)创造课堂评价,进行德育的开展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学生都是需要鼓励的,在这一过程中人会获得满足感,也能进一步激发想要获得成功的动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获得成就感,是一种长期而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一方式能实现学生从兴趣到学习动力的转化。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完善,而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学习难度较大,所以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情感和态度的变化。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需要把控学习过程,要对于每个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在数学题目解答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失误,教师要进行分析,肯定其中的合理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也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良好的课堂评价也可以渗透和结合德育,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迎难而上、勇于探究,在数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实现数学课程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五)进行审美教育,促进德育的发展

美无处不在,小学数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比如数学的统一美、顺序美、结构美、对称美等。数学之中还包含着诸多符号、色彩、图案等,还有巧妙而简洁的解题方式,都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美的体验,这也是数学体现出的独特的内在美和外在美。为了促进学生的德育工作,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开展审美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学生引入到美的意境中,将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新发现。比如,在“图形变换”这一章节之中,教师可以将图像进行平移、对称和旋转,从而得出一个全新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到图形变化的独特之美。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图形变化所具备的独特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充分挖掘数学的魅力,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具备的形式美和本质美。将其进一步映射到现实生活之中,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真切地感受到世界美好的一面。除此之外,为了增加学生的阅历,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数学史,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数学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比如,在学习“比的意义”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科普“黄金比例”,引导学生发现美并寻找符合黄金比例的建筑或者是物品,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实现德育目标。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肩负着渗透德育工作的重任。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德育内容的嵌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实例引入、实践结合、知识讲解、课堂评价和促进审美等多种途径,实现德育内容与数学课程的有效融合,促进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久燕.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故事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4):35-36.

[2]伏自芹.以课为媒触动学生心灵——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J].吉林教育,2021(10):61-62.

[3]赵发祥.巧妙融合,综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与实施策略[J].吉林教育,2021(10):81-82.

作者:刘颖 单位:枣庄市实验小学初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