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中学校园文化探讨

中学校园文化探讨

时间:2022-07-27 10:11:25

中学校园文化探讨

中学校园文化探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德育探讨

摘要:

中学校园文化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也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引领作用。本文主要从中学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探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中学;校园文化;德育;引领

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为中学生的身心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也能引领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的熏陶。因此,如何进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实现德育功能,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中学校园文化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个方面,本文对校园文化建设对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进行探讨。

一、通过物质文化建设实现德育功能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外层部分,也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包括学校中的各种硬件设施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物质文化能有意、无意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并且物质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持续的,比教师灌输式的德育教育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以引领德育工作的发展,实现德育功能。主要可分为两点:首先,要合理布置硬件设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硬件设施的布置要集实用性和审美性于一体,既能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有舒适感,又能让学生受到持续的熏陶。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的位置都要精心研究,烘托出知识性、艺术性和教育性的校园环境。例如要把校园公共区域进行责任划分,保持校园的整洁、干净,在显眼的校园文化墙上要张贴出学校的文化或规章制度,而在校门口可以用大理石突出学校的校训等,通过硬件设施的合理布置来对学生进行品德的熏陶,实现德育功能。其次,要有意识的利用硬件设施为德育提供服务。学校的有些硬件设施本身就包含德育功能,如图书馆、校史馆等,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实现德育功能。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有意识的利用硬件设施为德育工作服务。例如学校建立文化长廊,宣扬国内外优秀人物和事迹,也展示学校内优秀学生的事迹,鼓励和引导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同时,可以在教学楼、宿舍楼和图书室的走廊上张贴国内外杰出人物肖像和简介。除此之外,可以构建特色班级文化,因为学校是由一个个班级组成的,因此可以为每个班级制作一个班牌,里面的内容包括班级概况、班风等,以良好的班级舆论引导学生。

二、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实现德育功能

制度文化是学校教育理念、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对于德育功能的实现有重大的影响。要通过校园制度文化实现德育功能,首先必须要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制度的制定要以人为本,要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出系统的规章制度体系。其次,要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并促进制度的落实,实现制度文化对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实现德育功能的基础,然而若不能保证制度的落实,必然会大大削弱德育的效果,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有的中学制定了完善的制度体系,然而教师却不能认识到严格执行制度的意义,在学生违反制度后不能按制度进行惩处,在学生的行为应该受到奖励时也是一带而过,长此以往就造成学生对制度的忽视,认为制度可有可无,制度中规定的内容也无需重视,这样制度文化的德育功能就被破坏。例如学校制度规定要按时上课,对迟到的学生要给予批评,但很多教师在学生迟到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按照制度规定办事。这样,学生就认为迟到不是什么大事,就很可能养成不守时的不良品质。因此,制度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制度的落实,保证制度执行的公平性。最后,校园制度中要突出育人的功能。通过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其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因此规章制度要凸显出育人的功能,既能让学生认识到制度的权威性,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制度内容的正确性,主动遵守制度。例如在制定班级制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对制度的认可度,并结合班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实用的班级制度,实现德育功能。

三、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实现德育功能

精神文化是指学校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等精神层面的内容,它是校园文化的最里层,也是校园文化的优秀部分,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对学生的影响是具有持续性的。因此,要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以实现德育功能。首先,要加强校风建设,弘扬校园精神。要通过集体大会、班级会议等方式向学校师生宣扬校园精神,使学校师生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增强中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师生紧密团结起来。其次,要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利用校园主题活动来进行精神文化建设,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德育功能。可以通过雷锋月、爱心捐献日等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品德,也可以开展司法报告、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来引导学生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最后,要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自己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中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很容易去模仿教师的言行。若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不好的表现,就会为学生提供错误的示范,不利于德育功能的实现。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学生提供正面的示范。同时,对学生中品德突出的事例进行宣传,并可以邀请一些品德高尚的成功人士来为学生讲课,通过模范的作用来促进学生提高自身品德。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上各种思潮已经影响到中学校园。因此,中学生德育教育在这一时期就变得异常重要,学校要积极进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发挥校园文化对德育工作的引领作用,促进德育功能的实现,提高中学生的整体品德。

作者:殷会玲 李目坤 单位:金乡县化雨中学

中学校园文化探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一、稳步推进,落实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宏伟的校园文化建设蓝图,就要在活动中稳步推进,落实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而不能让它成为一纸空文。如何稳步推进落实呢?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就从最简单最容易的开始。

1.营造校园文化环境氛围

一草一木都含情,一墙一壁能说话。走进城东中学校园的每一处,就如在享受一道精神大餐。“春风化雨乐育栋梁拔地起,学海扬帆敢为鲲鹏展翅飞”、“增自尊苦练学习本领,树雄心掌握一技之长”、“祖国园丁心胸容天地,城中教师智慧运乾坤”、……学校教学楼、实验楼、食堂、宿舍等场所,挂满励志类书法对联。教学楼墙壁上,随处可见“985大学”、“211大学”的图片和简介。走进教室,窗明净几,桌椅整齐,板报、壁报、读书角一应俱全。各个班级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全校48个教学班都有自己特色的班级口号、奋斗目标。每一句标语,都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着人文关怀。“寄语教师,寄语学生,寄语家长,寄语学校”,每一句话都激励着师生上进;名人画像,名人名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设计精美的手抄报,每一处都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墙上挂着“名人名言”,学习园地贴满学生作品,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2.组建学生社团

助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仅有氛围还不能形成真正的校园文化,还要有实实在在的活动,让全体师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校园文化。立足发展,着眼未来。活动促成长就是城东中学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抓手。“为了学生终身可持续地发展,在开好日常课程、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我们也大力开发文明礼仪、书法、绘画等校本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找准定位,健康成长。”王校长表示,要立足发展,着眼未来,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走向城东,迈向成功。近年来,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城东中学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得蓬蓬勃勃,先后成立了启航书法社、鸿帆舞蹈社、欢乐合唱团、美韵器乐社、育才美术社、天涯草文学社、红叶记者社、劲旅篮球社、艺轩棋社等22个学生社团,涵盖文艺、体育、文学和科技诸方面。学生自愿申报参加社团,活动实行走班制,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班建制,统一教材,每周开展一至两次活动,或学习培训,或成果展示,充分挖掘学生兴趣与潜能。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每间教室配有多媒体、电子白板及监控设备、网络,建有书法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厅、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为学生社团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春风化雨润无声,风正帆扬一路歌。办学以来,城东中学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努力打造办学特色,中考成绩年年稳居全市第一,曾先后获“三明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第二届福建省民办学校先进单位”、“福建省写字教育实验学校”、“福建省优秀少先队集体”、“福建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中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推陈出新,发展好校园文化建设

任何事务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不例外。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所以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同时要主动变革,积极迎接挑战,促进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互动,在互动中重建,在互动中生成、发展好校园文化。宁化城东中学的社团文化建设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搭建起才艺展示及提高的平台:每学期举办一次学生社团才艺展示活动,邀请专家及学生家长到场观摩指导,现场评选出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在第六届体育艺术节期间,该校曾与县老年书法协会共同举办“百人书法现场展示活动”。宁化城东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有实效的成绩,但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要实现校园文化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要多学习、多尝试、多总结,才能把城东中学建成为“校园环境优美、艺术氛围活跃、文化底蕴深厚、管理制度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的新校园。

三、总结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及校园活动之中。学校应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作为提高学校管理层次,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有效载体。充分重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师生全员、全程、全方位自主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师生在主动参与中得到锻炼,提高文化修养及价值观念,实现师生和学校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谢水庭单位: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

中学校园文化探讨: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概述

一、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校园美化、绿化工作做得相对比较好。如有些农村学校在校园中种植果树、松树、花卉、中药材等来美化校园,逐渐形成了优美的校园环境,师生闻着花香,迈着轻盈的脚步并带着愉悦的心情步入校园,享受大自然的气息,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农村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只注重外在和硬件设施的建设,而忽略了软文化的建设,金絮其外,败絮其中;二是农村中学对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认识模糊不清,存在误区。认为校园文化就是校园风气,认为软文化建设就是搞活动,走走形式,没有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用途。针对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困难,我们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解决。

二、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改善方法

(一)要丰富校园文化,首先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涵

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指由师生以校园为主体,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设的,以文化冲突和整合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也是社会的亚文化,它是整个学校存在发展方式的总和,是学校特有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氛围的统一,是办学目标、校风、校貌、学校传统的综合体现,它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只有充分认识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才能建设好校园文化。

(二)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美化校园环境文化

学校环境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场所,优美的校园环境能陶冶情操,激人上进,给人舒适感,同时也是一所学校硬文化建设好坏的评价标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理念,所以学校可以从美化校园入手,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建设行动,让学生负责植树、种花、除草和浇水等任务,还可以安排班级参加“大扫除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在他们的参与和创造中使校园变得更美丽,这样会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要关注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文化环境中能愉快的学习和生活。

2.完善校园制度文化

每个学校的制度文化都千差万别,我们要尽量完善自己学校的制度文化,大到校风、校训、校纪、校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小到中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对教师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作息时间、课堂教学、开会制度、请假安排、福利待遇等。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做到精益求精。如某中学的校训“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体现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完善校园制度文化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丰富校园精神文化

在长期的工作和学习中,师生常常会感到校园生活的单调和乏味,生活常常被繁琐的工作和课业占据,时间久了,不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不耽误工作和课业的基础上,应该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如在教师中开展一些书法比赛、体育游戏活动、野炊、自主旅游等活动,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参与课外的人文活动,例如文艺演出、诗歌朗诵、讲故事、公路越野、校运会、庆六一文艺汇演赛等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多做一些助人为乐的好事,帮扶附近的老弱病残,进行感恩教育活动,丰富师生的校园精神文化生活,让师生们在校园中感受“爱”和“快乐”。

4.规范校园行为文化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行为文化,这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明面貌,对于教师和学生可能制订不同的行为制度,尤其是学生要注重学生文明礼貌的培养,言谈、举止要文明,避免恶习、漏习,防止说脏话、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让整个学校处于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氛围中。总之,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同时也涉及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貌。因此,必须重视农村中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希望通过有效的途径使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得更加美好,力求让文化再现美丽校园,让文化滋生师生优秀品德,让文化营造和谐环境。

作者:张雪单位:通化县兴林镇中心校

中学校园文化探讨:浅析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所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有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等,对中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学生的行为品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这是其他教育手段达不到的目的,因此加强对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门话题,很多教育学者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探究,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影响一个学校的形象,同时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从几个方面对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地方,校园文化在育人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素质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应该从学校的硬设施和软设施等入手,对校园文化进行建设;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很大,好的环境才会塑造优秀的人才,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把学生引领到正确的方向上,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发展成为全面型的人才。目前校园文化建设遇到了挑战,因为社会的多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一定的影响,难以对学生的思想等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怎样建设好中学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首先应该清楚什么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区域中,由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在教育、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以及创造形成过程,主要包括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师生的熏陶和感染是非常强烈的,不仅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共同促进学校的进步。

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探究

1.校园育人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很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从校园环境的建设入手,优良的校园环境能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基础;校园环境的建设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校园环境的规划、硬件设施的布置、各种文化的凸显等,学校在进行校园育人环境的建立时应该以原有的校园环境为基础,比如校园的植物种植、校园公示栏的内容设计、寝室文化的建设等,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进行创新和完善,激励广大师生积极健康地发展。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优秀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校园精神文化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个性、形象和精神风貌;学校应该从各方面对学生的德育、行为习惯、素质、学生能力等进行培养;比如学校可以结合重要的节日、纪念日等开展德育活动,丰富学校的德育活动,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增强;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比如运动会、演讲比赛等,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要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校师生的道德情;学校还可以精心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让学校的教育环境得到优化,从而促进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

3.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班级文化的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对班级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素质,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基础。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比较多,可以从班级整体形象、班级目标、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等入手:(1)班级整体形象班级的整体形象主要是由班上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外在的形象组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室的整体环境进行布置,并且制订相应的班级制度,对每一位中学生进行适当的行为束缚,比如教室用具要摆放整齐、教室的板报要艺术性和教育性统一、教室的装饰要与教室的整体环境适宜,创造更加整洁的班级环境,促进班级整体形象的提升。(2)班级目标班级目标的确立能够引导学生建立个人的发展目标,带动整个班级的进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班级中张贴一些鼓励学生的名言,并对班级学生的发展目标进行指导,让学生的发展方向更明确,促进整个班级目标的实现。(3)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立的基础,主要包括班级学生的价值观念、学生水平、道德行为等,班主任要通过不同的手段和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培养,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发展;比如班主任可以加大文化教育的力度、挖掘班级优秀的学生榜样等,让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更加顺利。总的来说,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的任务;学校应该从上述文章讨论的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与此同时,学校不应该满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让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更好,以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作者:彭文伟 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恩城第二中学

中学校园文化探讨:南疆地区中学校园文化论文

一、校园文化的作用及其内容分析

1.培养协作互助团队精神

团结合作不论放逐于哪一领域都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对于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而言,培育协作互助团队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地说,协作互助团队精神主要涵盖了以下三项:其一,教职工间合作精神;其二,学生间合作精神;其三,师生间合作精神。三者间相互区分却又互相联系。而一旦这三者发挥到了极致,那么校园文化气息将达到一种无法比拟的境界。协作互助团队精神能使学校每一位成员为之感到骄傲。有如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为师生搭建团结合作的平台;或是组织文娱竞赛,培养师生团结互助精神;又或是利用校内宣传栏、校刊等媒介平台宣传,拓宽文化建设的渠道,利用浓郁的文化氛围感染与熏陶师生。

2.树立挑战意识严谨态度

思想决定着人的高度,同时也决定人的命运。良好的校园风气与文化环境,能够于无息之间促成学生树立不畏艰辛、挑战困难的意识与严谨审慎的生活、学习态度。当代学校所承载的社会重任之一,即为国家培育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而学生是否具有挑战意识严谨态度,则将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前程。由此,教师应从细节做起,慢慢地转变自身角色,让学生变为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促使其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自我突破。

二、当前南疆地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脱离实际,缺失亲和力

由于南疆区域地处少数民族居住地,且多为贫瘠之地,校园建设远落后于其他地区,难以保障所传导的精神理念的准确性。比如,有的校园文化宣传仅是制作各种标语、制度、校训等在墙体上张贴,这般生硬的措施与师生间有着明显的距离感,且内容良莠不齐,深浅不一,与实际生活毫无相连。

2.形式单一,缺乏建设力

南疆地区多数学生家庭贫困,学校办学条件也相对较差,教育普及率相处比较低,且当地大多数人不重视教育,使得学生也无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如当地部分学校所建设出的“校园文化”也毫无本校特色,主题不突出,恰与“做”出来的文化同出一辙,并非源于自身始然,缺乏自我。

3.偏离中心,缺少感染力

“学校必须要有一个文化的蕴涵,文化的底蕴。而文化的蕴涵越深厚,学校的基础则越深厚。”然而,受制于经济条件、地域因素,南疆地区大多数中学在建设校园文化之时普遍存在同一诟病,即思想局限、思维狭隘,只注重任务完成与否,忽视对校园文化内涵的建设和道德观念的端正,所以大多校园文化罕有生命力,鲜有文化感染力。

三、优化南疆地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分析

据调查,目前仍存有少数的极端分子于南疆地区活动,这类人员偏执地认为领土被外族侵占,愚昧接受境外恐怖组织的煽动,企图分裂疆土。所以,为从根本上遏止歪风邪气渗入并影响南疆地区人民安居乐业,当地必须从学校教育、学风建设抓起。具体地说,即当地办学机构应首要重视相关校园文化的建设,限于篇幅有限,本文仅略为概要。

1.开展道德实践体验塑成团队向心力

我国教育界都在积极倡导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优秀,以期用先进、科学地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引导学生遵纪守法、明礼诚信,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忠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传统文化,崇尚民族精神等高尚品格。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可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适时的、灵活的穿插各种方法,举办各类学术讲座、主题班会、文艺活动、先进人物表彰会、职场情景模拟等活动,藉此宣讲道德知识,树立道德典型,深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鼓励学生相互学习,提高文化素养与道德修养。

2.组织班级文化建设提高师生凝聚力

良好的舆论氛围与文化环境是引领学生端正思想认知,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有力保障。班级文化作为一众师生的意识载体,有着“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独特性质。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舆论与文化的作用,通过广泛地宣传和引导,引导学生学会抵制生活周边的消极和腐朽,扩大主流舆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与传统,强化社会主义优秀价值体系在学生群体中的感召力,积极组织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发挥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不仅有益于学生陶冶情操,还有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行,促进全面发展。

3.强化物质文化建设提升办学竞争力

“学校的物质基础,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它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行为的手段”。对于内陆沿海等地区而言,教学资源与设备十分丰富,学生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报刊杂志,或是图书馆、博物馆里等处查阅资料,了解社会。然而对于南疆地区而言,教学资源十分匮乏,学生没有多余的途径了解外界,了解这个社会,乃至世界,故而知识面十分狭窄,对于知识了解也是片面的。当地暴乱宗教极端分子恰好利用这一信息闭塞、教育匮乏等落后现状,极力歪曲教义,高举宗教幌子煽动策反情绪,蛊惑信众为教“献身”,所以,在这一恶劣环境之下,更待加大教育投入,更新教学设备,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还应积极筹集资金,吸纳援助,提高办学竞争力,改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现状。

作者:徐小林 刘和萍 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第二中学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福田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