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管理会计类论文

管理会计类论文

时间:2022-05-04 10:36:08

管理会计类论文

管理会计类论文:财经类高职院校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

摘要:高职院校是向社会各界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就财经类高职院校而言,培养管理会计是其主要的发展目标之一。从目前我国财经类高职院校的运营现状来看,其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应该利用合理的对策加以解决。本文从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问题入手,对财经类高职院校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财经类;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企业内部管理队伍的两种重要组成要素。相对于财务会计而言,管理会计的职能更加全面,实效性特点更加明显。近年来,各大企业对管理会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变化为财经类高职院校的管理会计培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1目前我国财经类高职院校存在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问题

从整体角度来讲,目前我国财经类高职院校中存在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1管理会计能力培养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大多数财经类高职院校而言,其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学生对各类管理会计知识的掌握水平,而对学生的管理会计能力不够重视。这种培养特点与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实际要求不符,因此,财经类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相对较低[1]。

1.2财经类高职院校教师问题

财经类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经验、技能水平以及对企业管理会计的需求了解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管理会计人才。

1.3管理会计培养范化问题

财经类高职院校对管理会计的培养具有较为明显的范化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财经类高职院校教师并未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这种范化的培养模式阻碍了学生个性化优势的发挥,进而影响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的最终培养效果[2]。

2财经类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问题的应对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财经类高职院校为了促进管理会计培养目标的高质量实现,应该注重以下几种应对对策的应用:

2.1财经类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对策

财经类高职院校培养管理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就业,将其输送给企业。而就当前财经类高职院校所培养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就业率较低。这种现象表明,财经类高职院校所培养出管理会计与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对此,财经类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例如,通过企业管理会计人员引入高职院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这种合作方式的应用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还产生了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对管理会计具体化要求的作用。

2.2管理会计教学优化对策

针对财经类高职院校的管理会计教学而言,其优化目的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

2.2.1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整体计划编制在每学期的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财经类高职院校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目前情况,及管理会计用人市场实际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中应该包含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优化、成本数据分析技能等内容。为了保证该计划的有效实现,应该在管理会计培养计划的不同环节设置相应的目标。例如,将计划初期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学生对管理会计下相关知识的基本掌握[3]。

2.2.2强化管理理念教学管理理念是管理会计人才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对此,财经类高职院校应该注重管理理念在学生教学活动中的合理强化。例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完成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会计智能等内容的教学,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管理理念。

2.2.3管理会计工具强化教学管理会计工具是财经类高职院校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较常使用的重要因素。对此,财经类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应该注重学生日常教学活动中管理会计工具,如分步成本、弹性预算等的强化。当学生对各类管理会计工具的熟悉和应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够更加精确、高效地处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同问题。财经类高职院校这种教学调整对策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竞争优势的提升,进而实现提高学生就业率的目的[4]。

2.3财经类高职院校教师优化对策

财经类高职院校教师是影响管理会计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优化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实现:第一,教师继续教育措施。这种措施是指,为教师提供管理会计研讨会、专业化培训等继续教育机会,促进教师的良性发展;第二,教师队伍质量优化措施。这种措施是指,财经类高职院校从社会上引入拥有管理会计实践工作经验、专业化教学经验的人才,以此提升自身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3结论

目前我国财经类高职院校管理会计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人才培养范化问题、教师能力不足问题以及不重视管理会计能力问题等。基于这种培养现状,应该应用学校与企业合作、现有教学优化以及教师优化等对策,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有针对性的培养环境,促进管理会计人才数量的增加,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作者:石菲菲 单位: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会计类论文:企业管理会计工具的分类与应用

摘要: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价格与成本的竞争,管理会计作为有效的降本增效工具,可以为企业管理层服务,提供决策支持。本文梳理了几种常见的管理会计工具,并指出其在实践推广中的主要问题,以推进其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管理会计工具;成本控制;管理会计工具分类

企业发展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由收入和成本两部分共同约束。随着企业间价格竞争的加剧,低价销售可以使企业更容易争取到订单。同时,低价销售意味着收入指标的降低,企业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必须通过降本来实现。因此,企业成本费用控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变为成本竞争。管理会计作为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增加企业利润空间的工具,兴起于西方国家,当前已被国内企业认可并纷纷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会计将财务管理工作升华为财务战略以及服务支持企业战略的高度,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层,为其经营决策提供支持,促使企业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1企业常用的管理会计工具

1.1战略规划类工具

战略分析的作用是强调企业的目标,决定企业组织结构,界定潜在的市场。企业基本竞争战略分为三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企业必须选择其一作为主导战略,要么把成本控制到比竞争者更低的程度,要么使产品和服务与众不同,要么致力于服务某一种特定的市场细分。如果企业要生存并且赢得竞争,就必须制定可持续竞争优势战略,企业可以运用的管理会计工具如SWO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PEST分析,波士顿矩阵等。企业还可以运用财务分析技术如传统比率分析、可持续增长率分析、分解式财务比率分析等财务报表分析工具。

1.2日常经营管理会计工具

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控制相关的工具通常包括全面预算管理、价值链管理、精细化管理、约束理论、成本控制、流程管理等。不同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重点不尽相同,制造企业更加关注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1.2.1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对其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所进行的预算安排,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根据,过程必须是企业全部人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成功的预算必须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将资金用到最有效率、有效益的领域,在技术上正确,在数字和事实上合理、准确。全面预算是一个内部控制工具,更是一个激励工具,帮助员工向企业的目标迈进。1.2.2精细化管理。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使用户需求拉动产品生产。精细化管理包括财务成本的精细化核算,精准核算有利于产品成本的对比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它能够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使股东利润最大化。1.2.3成本控制。企业决策层应当了解其成本和成本动因,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管控成本。具体方法和工具包括作业成本法(ABC)、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等。作业成本法要获得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并且要有充足的资源;目标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侧重于对目标利润的管控,进而实现与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生命周期成本法是从产品研发阶段到客户服务全过程的成本管控,主要分为上游成本、制造成本和下游成本。

1.3绩效类管理会计工具

企业合理的绩效指标可以传达企业战略,有利于企业协调,激发员工动力。绩效指标的设定需要与企业战略一致且容易度量,可以被企业一致、连续使用,同时,绩效指标需关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平衡积分卡是常用的绩效评价工具,其优点是克服了财务评估方法的短期行为,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有效将企业战略转化为企业各层级的绩效指标和行动,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并实现长远发展。

2管理会计应用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工具种类繁多,对企业管理水平要求较高,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很难成功推行管理会计工具。目前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管理会计工具不易量化,部分企业部门之间对管理会计应用零散化,不能够标准化、制度化;另一方面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并未满足管理会计工具的需要,大多数企业ERP系统不健全,相关数据的收集工作量较大,企业很难采集到完整数据,这对管理会计工具的推广与应用造成困难。

3结束语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中,企业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价值凸显。笔者通过梳理企业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实践,提炼出符合企业经营特征的成本控制理念,指出当前管理会计工具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其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董影 王秀珍 单位:内蒙古航天红峡化工有限公司

管理会计类论文:制造类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管理型会计软件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迅速,并在企事业单位得到快速推广和使用,但由于其应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全面应用和推广上存在许多困难。本文分析研究了管理型会计软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对管理型会计软件完善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制造类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在传统会计软件基础上,融合经营管理和预测、控制、分析等功能,为使用单位的经营管理提供财务信息方面的支持。它具有信息共享性、时间跨度性、系统开放性的特点,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为制造类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子系统。

一、制造类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存在问题分析

(一)软件自身先天不足

目前,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软件设计上过度依赖传统的核算型会计软件的思路和架构,过时的软件设计为其软件操作提供基本数据和数据接口,并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将分类的数据进行汇总,最终形成软件使用单位的日常报表,并整合成软件使用单位所需数据和图表进行显示。软件使用单位会计软件报表数据的来源并没有真正的形成系统,其具有系统性差、总体设计不足、缺乏创新性管理分析模型和方法等特点,所形成的会计数据信息和资料结构比较单一化,不能为软件使用单位管理者进行正确经营决策提供实用性信息。例如,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中提供的财务信息,很多还是会计核算角度的会计信息,无法提供人力资源财务信息、环境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等管理会计角度的成本信息,而且很多软件使用单位管理所需要的细节信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也无法提供。

(二)通用性制约了成本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和推广在会计软件普及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功劳非常显著。为了实现会计软件的可推广性,商品化会计软件在设计上倾向于通用性和实用性,在个性化、专用性上做得还远远不够。由于我国制造企业所采用的成本管理模式各不相同,管理者水平更是参差不齐,而且各行业的成本管理标准、方法、模式也存在较大差别,这使得目前通用性较强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解决制造企业的具体成本管理问题上,难以有太大作为。例如,很多管理型会计软件存在着某些模块在设计上不能满足使用单位成本管理的需求。制造企业购买的软件在低值易耗品和零星维修费用、间接制造费用上,做不到像固定资产模块那样的功能丰富,即各种折旧、耗费计算方法都能采用。软件预设的计算和归类方法太过粗糙,很多归属于具体部门、车间、人员的成本费用核算,在信息系统中无法明确的体现出来。在成本管理上,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往往做不到精细核算,无法满足制造企业成本的核算和分析要求。

(三)相关复合型专门人才缺乏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应当将各学科结合在一起,其是一项任务重、复杂化的工作。会计核算软件的专业性、政策性较强,开发设计与其他软件并不相同,会计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并掌握一定的软件设计开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会计核算工作要求,掌握并操作专业会计软件。同时,研发人员还应当具备相当的软件使用单位管理知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静态指标和数据信息都只是进行单方面数据工作管理、对动态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而这些需要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来实施,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对会计人才的培养还不能满足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的需要。软件使用单位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的实现,对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过于忽视,这使得复合型高级会计专业人才缺乏。

(四)使用单位对其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是提高软件使用单位经营管理的必要方式,但并不是解决软件使用单位经营管理问题的万能钥匙,而一些单位正是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造成对该系统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不到位,对会计信息数据的整理也不具有真实性和及时性,所分析总结出的结论也不能为信息使用者和软件使用单位经营管理者所利用,限制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相关制度的作用。

二、制造类制造类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策略

(一)改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架构和服务能力

目前,我国多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都基于核算型会计软件的数据信息和相关操作,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会计信息数据分析等,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结构体系从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在架构、功能和数据处理上,要比传统型会计软件更为复杂。其应当以管理为主、核算为辅,所开发设计的模式应当进行创新,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业务流程为基础,对使用单位的内部、外部财务信息进行整合,据此对数据流程进行分析和重构,形成全新的软件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这样才能展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完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以核算为主,并具有一定的管理功能,与以管理为主、具有核算功能的软件之间一定的差距,这是国内会计管理软件与国外会计管理软件之间存在的明显不同,只有改善结构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实际问题。要利用企业现有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例如ERP、CRM、MES、供应链等系统,打破“信息孤岛”现象。一个拥有高效管理系统的制造企业必须要实现的就是信息共享,要对制造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进行信息的资源共享,将其生应经营的各个环节、供应商、分销网络、顾客等都要纳入到一个宏观统一的系统资源之中,而且还要对各个环节的运营能够有效控制及监控,使之满足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只有这样,制造企业才能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使自身的管理更加的完善,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时代的不同导致了市场竞争方式的变化,现如今,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限于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手段,更多的可能是其供应链间、内部管理上的竞争,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正是这个新型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制造企业必须用好这个强大的工具才能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不仅是其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也是大大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的有效方法。对制造企业而言,从签订合同开始,整个业务的流程就有了依据,这个项目所经过的一切部门对项目所关联的事项都变得有据可查,大大提高了制造企业的管理效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不只是节约了资源,更加强了制造企业的监督,提高了制造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也体现了财务的基本职能。

(二)提高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上的专用性

商品化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难以满足软件使用单位成本管理的个性化、精细化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之下,具备一定条件的集团公司或大型软件使用单位,应当对商品化软件共同进行软件开发和升级,进而确保会计软件与自身要求相符,加强软件的适用性。而没有条件的中小软件使用单位,应当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分析和了解软件使用单位自身经营特点和成本管理情况,衡量软件使用单位相关指标和行业经营数据信息,实现成本个性化需求和精细化管理需求,也只有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才能真正的提高会计软件的实用性,确保软件的全面、有效。

(三)积极培养能胜任软件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和应用应当与软件使用单位经营相符,其开发设计需要不但懂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才,还需求懂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才,然而,我国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过于细化,只单方面强调文凭的提升,对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并不十分关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是少之又少。一定时期内的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软件使用单位人才的需求相脱钩,软件使用单位与高校应当共同合作,培养出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全方位专业性人才。软件使用单位应开拓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层面,引进并优化软件使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作为现代化软件的使用单位,应当重视培养综合型人才,不能只是单方面强调学生的学历,应当更加重视财务人员的综合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满足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通过信息化倒逼企业建立规范的管理会计体系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当与时代共发展,完善各种不足和问题,为软件使用单位提供具体的解决办法。除此之外,全方位提高软件使用单位管理会计应用能力,不能只依靠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当按照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对于自身会计工作流程进行重组,并对其进行全面改革,建立规范的管理会计体系。必要时还应当对软件使用单位会计信息数据进行全面改善,软件使用单位工作业务流程或组织结构进行全面变革等。会计软件开发公司不能只进行软件销售,应当与软件进行配套业务指导和服务,帮助软件使用单位有效利用会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管理。从本质上来讲,我国制造企业会计业务流程重组将随时发生的会计信息融入到日常业务处理当中,也就是说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将业务数据输入管理信息系统中,在处理业务和信息的过程中,生成了集成信息。通过信息化倒逼企业建立规范的管理会计体系的主要措施有:

1.业务建模流程

业务建模流程是对制造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调研和分析,需要与制造企业的各级管理部门以及上下员工进行沟通,并可以将其记录为文档的形式。通过沟通了解,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制造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操作等方面的实际流程,许多制造企业存在着差异,这时需要优化会计业务流程,通过深入员工内部进行沟通,达成共识,最后形成文档形式。需要说明的是,该业务流程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系统流程必须是制造企业部门主管及其下属共同协商的结果。

2.用户需求分析流程

制造企业现有业务流程“瓶颈”或需求的调研要求要有一套用户需求分析流程。企业各级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或者期望是这种需求的来源,同时也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系统建设的下一步目标。这种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是广泛听取制造企业各部门员工的意见,并进行归纳整理,将结果与信息系统领域相结合,形成文档的方式进行备案,以便日后查阅。

3.业务设计流程

业务设计的流程主要包括:首先,获取业务活动,其中包括了业务事件发生的原因、发生了什么事情、何时发生、何地发生、负责人是谁等;其次,处理业务事件,当业务事件发生时,在对各子系统业务按规则进行处理的情况下,还应同时生成会计凭证,将整理的结果放入数据库中保存起来;最后,报告,通过报告可以为企业各部门管理者提供所需的数据结果。基本顺序是业务事件、记录的维护与更新、集成数据库、报告工具、用户。实行新的会计流程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对会计人员进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相关知识培训;其次,确立会计岗位与职责和设立会计组织机构;最后,建立符合企业经营情况的会计业务控制制度。

三、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对会计信息化理论重视程度偏低、会计信息化工作人员综合专业素质不高以及会计处理软件更新不及时等问题。随着科技和软件使用单位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还会出现其他的新问题、新情况,这需要我国各级政府、社会和相关软件使用单位从自身实际情出发,共同合作,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为财务软件应用提供必要的设计条件,让软件使用单位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更加顺利,进而提高软件使用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

管理会计类论文:浅谈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如何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摘 要】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在社会运行过程中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现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应以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及提升服务能力为最终目的,如何做好内部管理,怎样建设管理会计体系,发挥管理会计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一、管理会计的背景分析

管理会计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从成本会计发展起来的管理会计,在西方发达国家过去的一百年中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不断适应和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水平。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不断完善,管理会计逐渐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2014年,财政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及相关系列解读文件,表明我国已在全面推进管理会计工作。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以向单位管理层提供准确的内部管理信息,有利于管理者对单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单位更好的完成事业任务和增加经济效益。2016年8月,财政部下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促进我国各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管理会计实践应用指引。

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性质和特点

我国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支持,部分通过组织收入,社会捐赠运行,旨在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产品和优质社会公共服务,履行自身公益性职责。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具有社会服务性和公益性。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业务类型基本上都是涉及到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公益事业,如教育、卫生医疗、文化体育等。它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服务事业,是保证整个社会福利的组织。由它的服务性,决定了公益类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更多的是根据社会大众的需求为整个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三、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服务性和公益性,基本职能就是对财政资金和各项业务活动资金,按管理的要求安排社会服务支出,对日常活动进行必要的财务核算,并对资金活动和结果进行监督的管理。内部财务管理大多数也只是做一些增减对比分析,百分率比较等。公益类事业单位迫切需要引入现代管理会计理念,针对单位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指导,促进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1.缺乏对管理会计理论及其应用的认识

长久以来,公益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大多局限于日常的算账、入账、报账的会计核算工作上,有些单位会接触到一些单一指标的计算,如绩效工资的核算,消耗性用品成本核算,内部费用的归集,或是简单的资产负债率、经费自给率指标计算等。但单一的财务指标只能简单地反应过去一段时期的运行效果,不能体现单位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公益类事业单位迫切需要引入“管算”结合的管理会计,通过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为单位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内部管理信息,以此来支持决策,来为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和更好的社会效应。

2.掌握市场信息的敏锐度不够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使得公益类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趋近市场化。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公众对社会服务需求的提高,公益类事业单位对外提供的公共产品也越来越多,服务类型也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过去在办公室进行简单核算的财务工作,已经与频繁发生经济活动的外部市场相脱节。公益类事业单位掌握市场信息的敏锐度不够,会计人员不了解经济活动市场规律和市场信息,不参与经济活动全过程,不参加经济业务讨论管理,就不能全面管理单位各项事务,也不能准确反应经济活动给单位带来的经济利益。

3.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管理会计系统与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内部控制系统能为管理会计系统供各项制度保证、规范的操作流程及有效风险防控措施。然而,当前内部控制建设在公益类事业单位还是没有完善建立起来,内控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内控制度建设不健全,单位内部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三重一大”制度和集体决策执行力度不够;岗位设置不合理,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制度不健全;预算编制结构不合理;公共资源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程序;政府采购盲目重复采购;工程项目和经济合同订立缺乏专业指导等等。内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造成管理会计系统建设相对滞后。

4.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

就目前来看,各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人员本来就少,财务会计人员也相当缺乏,管理会计人才队伍薄弱。财务会计人员常年面对会计核算工作,很少接触管理会计理论及其应用。财务会计人员要转型管理会计人员,要加强专业管理会计知识的学习,专业的管理会计人员培养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四、加强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的重要性

1.是现代财政管理制度的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扩展的越来越广,单纯的财务核算已不能适应要求。为保证各项工作的运行跟随社会发展的节奏,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只有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实现“管”、“算”结合,发挥管理会计功能,提升行政治理能力,才能满足现代财政管理的要求。

2.提高单位管理水平 ,防范腐败的需要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业务流程,控制风险、防止腐败是现代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点。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管理会计系统实施和建设的基础。健全的内部控制能给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提供可靠的依据,能提高内部执行力。同时,管理会计也能给与内部控制体系以反馈,实现管控结合,及时反应执行的效果以及业绩与责任,有效防范腐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3.是提高决策能力,提高经济效能的需要

全面推进管理会计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单位管理活力,提高单位科学规划、明主决策、防范风险等内部治理能力。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能提供给管理者多方位有价值的管理决策信息,让管理者有据可依,从而提高管理层决策力,提高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经济效能和社会效应。

五、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建设的构建思路

社公益类事业单位应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依托预算管理系统,有机结合预算管理和各项业务活动,融入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管理会计素质,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设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1.以预算管理体系为依托,规范财务会计核算

当前较多的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采用的是以预算管理体系为主要方式的财务会计模式。借助预算管理体系在预算管理及资金管控中的作用,按照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要求进行账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告,通过有效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为管理会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加强与内部控制建设的有机结合

健全的内控机制是实施和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基础。成本管理、风险控制、绩效考核这些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性合理性对管理会计系统的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信息数据已无法通过传统的人工采集。管理会计涉及的信息性质多元化、量大面广,急需利用先进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内部信息互联和外部信息共享,整合各类决策资源,实现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财务会计同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和对接。

4.选择合适的管理会计工具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每一次发展都是对管理会计的一次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性质,借鉴企业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建议使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有:(1)全面预算管理:它是对单位未来一段时间内单位活动的各个事项进行详细预算,通过分配单位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用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控制开支,并预测单位的现金流量与利润;(2)对标管理:通过研究和比较单位当前绩效与标杆企业的最佳实践之间的差距、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提出、落实、赶超计划的行动方案;(3)设立责任中心:责任中心的目标是单位总体目标的一个分解。责任中心能使各内部部门在其规定的责任范围内有效减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责有权,保证中心总体目标的实现;(4)管理会计报告制度:管理会计报告是管理会计活动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基于管理和运营角度的前瞻性预测报告,目的是为了优化运营结构和流程管理,为管理者提供内部决策、控制、评价、沟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根据不同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业务范围的不同,还可以选择的管理会计方法还有平衡记分卡、价值链管理、项目管理、作业成本法、经济增加值、风险矩阵模型等等。

5.培养高水平会计人员

管理会计工作方法有很多,关键还是看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运用能力。管理会计水平的提高,主要是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既可以引进高水平专业管理会计人员,也可以对现有的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只有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是才能适应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需要。

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就是从财务会计单纯的核算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内部管理会计。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制度下,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也需要不断增强竞争力,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优服务,创造社会效应的同时,更要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管理会计类论文:城投类公司资金战略管理中的管理会计运用

【摘 要】 城投类公司作为现阶段地方政府最主要的投融资平台公司,主要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项目的投资建设,随着相关政策法规出台,迫切要求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与市场化改革,新形势,对城投类公司的资金战略管理有了更高要求,转型势在必行。本文通过论述城投类公司预算管理、绩效管理与风险管理等资金战略应用,探讨城投类公司资金战略管理转型升级。

【关键词】 管理会计 城投类公司 资金战略管理 平衡计分卡

城投类公司作为各级政府的政府性投融资平台,承担政府融资职能,为城市基础建设和重点投资项目作好资金保障。随着现阶段城市基础建设的不断扩大,重点投资项目推进,对资金的需求急剧增长,涉及资金体量巨大;而随着相关法规政策的颁布,平台公司的融资将受到限制。在资金需求不断增长而融资受限制情况下,对城投公司的资金战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是迫切和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资金战略管理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及管理会计在资金战略管理中具体运用,实现预期资金管理效益。

一、城投类公司资金战略管理转型升级必要性分析

(一)是政府性投融资平台的定位和外部环境要求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 号)出台,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公司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融资行为受到限制;而随着各地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都面临着由于大规模城市化建设所带来的巨大资金问题,为应对这种现状,目前城投类公司还是各地政府向国内外金融机构筹措资金用于市政建设的主要融资平台。对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始终是公司资金战略管理的一大优秀问题。

(二)是资金合理配置、提升整体运用效益的内在要求

城投类公司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将其自身的资源充分调集起来,将整个公司所具有的融资议价能力和金融资源整合能力发挥出来,达到低成本融资、少资源浪费的目的。资金战略管理中实施资金预算管理、风险控制和绩效评价等,能够有效克服资金管理的分散F状,实现集中资金管理,降低闲置资源,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收益率,并利于统一筹划控制资金,提升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管理会计在资金战略预算管理、风险管理与绩效管理中具体运用

(一)资金战略预算管理

1、预算编制。根据战略规划(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政府投资项目年度投资计划等)、投资预算的资金计划、融资预算的资金计划等编制公司年度资金收支计划,制定公司年度融资计划和投资计划。

2、预算指标分解。 一方面,将各项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明确责任部门和最终责任人;另一方面,将年度预算指标分解细化为月度、季度预算,通过实施分期预算控制,实现年度预算目标。

3、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管理最关键在于执行和控制,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就应当严格执行。对城投类公司来说,建设工程项目多,涉及资金体量较大,建议建立重大项目预算特别关注制度,对其关键性预算指标,密切跟踪其实施进度和完成情况,严格监控;对超预算或预算外的资金支付,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严格审批和规范预算调整程序。

4、预算分析。实行预算预警机制,对预算差异,要分析其内在因素,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素,是可控的还是非可控的,如主观的可控的预算差异,应分清责任归属,纳入业绩考核;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预算差异,应分析该变化是否长期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并作为下期预算编制的影响因素。

(二)资金战略风险管理

1、建立危机管理计划。 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的理念,从企业投资决策风险、经营合作风险、融资偿贷风险、 抵押担保风险等为重点,建立公司危机管理计划,并纳入年度经营管理体系。

2、建立和健全风险控制组织体系,实行立体化的监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切实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加强重大决策论证,加强重大经营事项流程和环节的岗位控制管理,并加强监事会、监察部门的监管和审计监督,防范债务、投资、 盈利、现金流等风险。

3、资金集中管控。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企业能够实时掌控公司资金的变动信息,全面提升资金管理效率。

4、强化财务风险防范。通过设定合理的目标控制线等措施,严格控制债务规模,结合速动比率、流动负债比率等指标分析,防范债务风险;同时通过优化融资结构,创新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增强资金保障能力,防范财务风险。

(三)资金战略绩效评价

绩效管理体系作为一个系统管理工程,首先,要对战略目标和定位进行梳理,分析关键驱动因素;其次,考核目的在于激励、 创造价值、加强协作、实现目标。

1、资金战略绩效的框架。 清晰的战略愿景、定位与目标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前提。资金战略愿景,融资能力强、财务风险低、流动资金充裕、资产效益良好、盈利能力稳健等。 资金战略定位,城市重大项目筹融资主体、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主体,城市资产开发经营主体。资金战略目标, 根据未来三年、五年行动计划,新增融资、总资产规模、项目投资有效投资额、收入等达到一定目标。

2、资金战略绩效的关键驱动因素。 财务层面: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和优质资源注入, 还需要自身不断强化“造血功能”,培育收益高的经营性项目。 客户维度:作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类公司,公司的顾客就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公众,它们的需求和满意程度是公司资金战略绩效的重要驱动因素。内部流程维度:强化资金管控能力,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完善治理结构,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学习与发展维度:大力倡导公司优秀价值理念,努力营造公正、公平、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增强员工凝聚力、向心力和业务能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3、资金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作为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多为政府性建设项目,地方政府和公众是其“购买者与消费者”。公司资金战略绩效评价应充分反映股东的财务绩效诉求,以及客户(地方政府和公众)的需求和满意度。同进,还需要实施内部流程管理,将上述目标转化成各部门和个人的绩效目标,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资金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下图列示:

三、通过管理会计在资金资金战略中应用预期可带来的成效

(一)管理会计应用将对资金战略制定与实施起到较好的支持作用

1、协助企业找到战略目标定位。利用价值管理分析工具,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协助企业找到战略目标定位,重构价值创造模式。

2、在战略执行中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通过预算和绩效管理落实经营目标, 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运行|量的提升。预算管理系统和业绩评价系统的有机融合,将战略规划通过业务流程贯彻到具体的作业,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3、有效管控战略风险。战略管理关注方向性、长远性的问题,风险性问题尤其重要,在风险管理中,管理层通过风险控制机制、风险评价指标等最大限度地规避和控制风险,从安全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二)管理会计应用将提升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1、为了保证项目资金的落实, 通过预算技术来规划资金筹集, 包括时间安排与总量安排; 公司将资金预算作为项目的前置管理,确保资金预算与各个项目进度计划的高度匹配。

2、在资金筹集决策中较好地突出了资金战略导向。有些城投类公司,为了完成城市建设任务,什么钱都要,不计成本,不计风险。通过对资金筹集建立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基于资金战略导向需求,从风险性、筹资成本多角度进行评价,引导资金筹集。

(三)管理会计应用将提升了公司的绩效管理水平

1、资金分级归口管理强化了预算责任人的执行力,进而促进资金管理效率提高,这类绩效管理的成效充分体现在公司“闲置资金”管理的效益上。

2、强化战略绩效评价是以价值创造为优秀的,有利于引导公司提高资本经营效益与资本管控能力,为实现绩效目标而努力。

3、多角度全方位考核企业、经营管理层和员工绩效,全面清晰地传递企业战略目标。

结束语

在城投类公司资金战略管理中,充分运用管理会计的手段,通过资金预算管理、过程控制、风险控制和绩效评价等,创造价值,并为平台公司积极应对外部政策环境不利因素和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管理会计类论文: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一、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

作为管理会计的主要表现职能,其体现在适时地完善各种会计管理内部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条例上,包括为企业适时地处理各种系统内容。这种会计的系统化管理有利于保证企业内部经济发展。管理会计能利用相应的意念和条件来解决企业内部的各种内容和信息,这种综合性的会计管理方式使企业内部的运行更为高效。现今,这种会计管理学以全新的方式发展,更要用理论和实践来应用和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例如:企业内部相关的各种信息每天都有很多,管理会计在对内部信息的处理和整合时,就需要用熟练地会计管理的有效方法对企业信息进行处理。对于一直波动不定的信息,在进行整合时可采用预测分析以及差异性等比较的方法进行处理,做出简单有效的预测和应用;对于出现紧急现象或者是波动很异常的信息内容,要及时的应用事前和日常应用的控制技巧将出现的信息状况及时地处理。当然,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人员的管理也是不能忽视的,积极适时地建立对会计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相关的责任条例和颁布一些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保障会计人员内部的秩序纪律和素质,保证管理会计内部公国的高效和质量,保证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会计管理的作用

1.为企业内部提供管理信息。企业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要在足够资金下才可真正推动,同时,这也应该跟企业的管理、控制相结合。其内部相关信息不但要结合成会计内容,其中也有许多相应的非会计元素。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及相应信息及经济的运作管理和控制,就要要求企业内部实践者的加入和参与,从而实现高效的管理与控制。

2.在企业内部直接参与决策。企业内部系统化有序化的管理和控制要求企业决策者对企业内部信息内容做出正确应用和思考。为了真正保证和促进企业内部的高效化管理应用,企业更要积极适时地进行决策和思考。但是,对于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的应用,要做出正确的思考和决策,其就要对信息做出正确高效有效的处理和应用。只有管理企业内部会计适时地加入企业的管理和控制,辅佐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新的思路和想法。例如:一企业经常批量生产的原材料先前总是在市面上采购。若其量少于4000件,其价钱在9元/件,若其量多于6000件,其价钱在10元/件。但是要是企业自给自足自产自销,这就要从产商那要回资金18000元,估测其成本变动在7元。要求:运用成本平衡的计量法对企业原材料的购入和加工进行决策,并讲明理由。(1)当采购量为4500件及以下时,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15000-0)/(8-5)=5500(件)(2)当采购量超过5500件时,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18000-0)/(7-5)=9000(件)当应用量<5500件时,应外购;当应有量=10000件,采用及固定价格一样,外购或自行生产均可以;当5500件小于应有量小于等于10000件时,应自行生产;当5500件小于应有量小于10000件时,应外购;当应有量等于6500件时,外购与自行生产成本一样,外购外购或自行生产均可以;当应有量大于10000时,自行生产。

3.实现业绩考核。加强对信息内部的高效化管理与控制,适时地体现在企业内部生产销售的各种实际应用,用更高效的方式来实现企业内部的有效化系统化控制和管理。这种保证内部信息和管理的平衡,提高企业内部信息的管理控制。

三、管理会计的实践运用

1.可以进行成本性态分析。作为一种销售成本波动下,其中一种层次内的成本波动的现象,这种成本性态的分析可以作为成本与销售两者相对内容的关系,了解销量的波动与各个层次领域内的成本信息的变化,促进会计管理下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例如:一企业如今自己有一高效器材但只能加工甲成品。就一年来说,最多能生产处15000件,2008年和B企业签订15000件甲商品的合同。一件成品的价格为150元,意见的波动成本为100元,不变的金额为28000元。现C提出用一件100元/件的单价来买甲成品1500件,并且不断可以合作不添加任何附属成本。要求:运用成本最小、受益最大的远侧对此类现象作出决策,如企业固定的成品生产不能移动,企业还应不应该就其签合同;企业固定的成品生产不能移动,C企业对成品的包装有相应的条件,企业就需要从新买一台器械配合生产加工,其器械的价格为5000元,企业该如何考虑;若企业的自身能力可以承包相应的成品的加工生产,并且可以得到加工费1500元,企业应该怎么做;若C企业用100元/件的价钱买3000件成品,由于这个原因使向B(1)因订货量不冲击正常生产能力,Tcm=1000×(100-80)=2000(元)>0,可以考虑签约;(2)由于要求的数额与正常的加工条件不冲突,但要形成额外金额3000元,则Tcm=2550×(90-80)-3000=25500(元)>0,可以考虑签约;(3)由于要求的数额与正常的加工条件不冲突,但要发生机会成本12000元,则Tcm=1520×(110-100)-2000=-4800(元)<0,不适合签合同;(4)由于要求的数额与正常的加工条件不冲突,要出现额外的金额1500元,则Tcm=3000×(90-80)-200(130-80)-10000=20000(元),企业做任何决策均可。

2.在做任何事时要有正确的方法来做出相应的决策。在进行投资的决策中,要及时相应的做出思考的过程,包括对成本的应用价值的分析等。管理会计将成本的波动及相应变化当做是一个价值的领域体现,成本的发展波动,即成本是在加工利用中企业加工内部资金的消耗总值。因此,在进行相关成本的有效化审核计算时,就要系统有效地与成本核算内部相关信息相结合,让会计工作更效率高效,信息内容更精确合理。在企业的发展和管理过程中,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给予的资金投入,在一段时间内,它的资金金额会随着时间的移动而不断变化,相对来说,这种变化通常呈上升趋势。企业通常将投入的资金金额用于企业的生产和加工,从而给企业添加资金的额外流动。

四、结语

总之,管理会计学的综合性运用对于企业的成长和进步起着决定的作用,就现今企业的成长经营过程中,管理会计发挥着纽带的作用。运用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上是管理会计在应用上的过程,在改进企业内部经营和管理的系统化应用中,管理会计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也必定会以更高效的形式来指导和辅佐企业发展和升级。管理会计的这种系统性的应用实践用其自己的规范性有效性指导和应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管理会计的系统高效的应用会在以后的企业发展中更好的指导企业向更高效系统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余志远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管理会计类论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论文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1、服务对象

财务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一方面企业根据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利润总额向国家上缴所得税,然后净利润部分按照提取盈余公积等分别留作企业自用和所有者分配。此时财务会计主要面向上级主管部门、企业所有者、债权人、开户信贷银行和国家财税部门等服务。另一方面是企业在资金筹集活动过程中需要负责的财务关系对象人。如企业的债权人或投资者。管理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管理会计的任务是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而这些决策信息一般只会让企业内部管理者使用,外部关系人是不能够共享的。因此管理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企业高级领导人员和内部管理人员。

2、作用时效

无论以历史成本原则或客观性原则进行分析,财务会计都反映的是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因此财务会计实质上是一种“呆账”的“报表型会计”。管理会计则能分析过去、控制现在,同时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规划和预计未来。它可以同时贯穿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段,然而其分析过去和现在主要是为了预测未来,所以管理会计实质上是一种“活账”的“经营性会计”。

3、工作侧重点

财务会计的工作侧重点是依据日常的登记账薄、业务记录、定期制定的财务报表,针对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的关于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内容,主要是为了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保证。管理会计主要是采用一系列不同的技术方式来规划、控制和决策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活动。管理会计的工作侧重点是企业内部的管理经营,而不是配合企业外部关系的需要,这是它与财务会计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4、会计方法

财务会计需要坚持一贯性的基本原则,因此其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只能使用同一种会计方法而不能随意更改。其会计方法只能采用传统的计算工具或简单的算术方法。管理会计为提供更多的备选方案在一定的周期内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而且其会计方法可以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等。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

1、职能目标

对以往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后的监督反映是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而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前的控制和规划是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两者从不同的方位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职能。由此他们在目标上有一定的一致性,就是都是根据有关会计资料向企业有关部门提供相应的咨询、参考服务。财务会计的职能目标是对企业外部的债权人、投资人或政府相关部门真实掌握企业内部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提供相应的咨询,并对它们以后的放款、投资等经济活动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管理会计的职能目标是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正确的决策,能够合理组织经营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同时对现在和未来进行的控制规划活动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

2、资料来源

管理会计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获取多种不同形式的数据资料,如统计核算资料、会计核算资料、业务核算资料和其他资料等,这是它能够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生产活动规划和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会计核算资料是由财务会计完成的。管理会计虽然也是作为一种提供咨询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但它不需要设置会计账簿、获取会计凭证,也不需要整理、记录、汇总企业日常进行的经济业务,这些工作都是由财务会计来完成。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必然性

在理论基础上,财务会计对象主要表现在资金运动方面,而管理会计对象主要表现在价值管理的各方面,如果能够顺利的把资金运动和信息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便有利于以动静态的整体角度来把握企业的综合管理。财务会计的工作本身具有原则性、严谨和政策性的特点,有相对固定的工作领域,而管理会计却相对比较灵活,不受原则的约束,如果能够对两部分进行充分结合,就能够帮助会计工作由有限的空间领域不断向广阔的服务领域深入,就会有更广泛的素材和资源为会计发展服务,有利于会计理论的可持续发展。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有机融合,能够从总体上综合掌控各种会计理论之间的联系,管理会计的快速发展,需要坚持财务会计的制度和准则;财务会计的有效改革,则需要以满足管理会计的基本要求为出发点,从而最大限度的进行会计信息共享,只有在这样的发展情形下才能够形成一种完善的会计管理理论体系。如果能够在会计管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强两者的有效结合,则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如财务会计的作用时效主要在于反应和监督过去已经进行的经济生产活动,它是在坚持历史成本和客观性原则的基础总结和记录过去进行过的经济业务,而管理会计主要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规划和预计未来,如果能够将两者有效结合,可以全过程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生产活动;我们可以运用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分析企业量本利,这样就可以把产品的盈亏平衡点计算出来,盈亏平衡点可以作为恰当安排企业生产资金的参考点,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节省产品的成本,以此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可行性

1、两者存在融合的理论基础

迅速发展的会计理论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第一,资本成本会计实现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成本口径的和谐统一,是投资项目的使用效益和配置效益得到了有效的协调,进一步促进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统一体系的建立。第二,增值会计模式的运用有机统一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目标和服务对象,促进了方法互补和信息共享的会计系统的建立,这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重要前提。第三,快速发展的事项会计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提供了融合的平台。事项会计能够共享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所有数据以及其本身所要求的多重计量属性可以充分为企业提供事项为主的会计信息,加上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这可以尽可能的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样化的信息模式。第四,在现金流动会计计算方法的应用下,财务报告能够直接展现未来资金流量和现金流量的各种信息,有机结合了业绩评价和投资决策、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能够充分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融合。

2、两者存在融合的技术平台

对分析对象的反映同一性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技术平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采用信息为载体,在企业物质运动和资金运动的基础上共同监督和反映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因此两者在分析和反映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的方式具有同一性。这种同一性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技术平台。

3、两者存在融合的人才支撑

复合型会计人才的运用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量的高级会计管理人员逐渐进入到企业中,为企业内部会计工作的综合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开展的会计职称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等全国性教育考试活动,大大促进了国内复合型会计人才队伍的建立,这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当前国内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现状

财务会计的起源和发展比管理会计要早,其完善和管理程度都要比管理会计高出很多,管理会计虽然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相比财务会计等其他会计学科其理论基础要滞后的多。自从在卡普兰和约翰逊共同出版《相关性消失了-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后,管理会计便面临着中种种的挑战和批评,就国内而言,管理会计的研究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需要使用不同的信息系统,然而国内大部分企业只提供给财务会计相应的信息系统,忽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企业会根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不同的核算体系和指标分别设置不同的会计核算人员,使两者之间严重割裂开,不能够完成会计信息系统的资源和信息共享,严重浪费了资源,不利于节省企业成本。当前国内企业不能够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对管理会计不够重视,不能认识到管理会计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可能是还没有探索出相应的具体融合方法,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措施

(一)坚持正确的会计理念,提高对会计的综合认识

一方面,传统的企业会计职能仅仅是确认、记录、总结和报告企业经营生产活动,很少重视或不重视会计管理职能的应用,使得管理会计的规划和预测功能无法得到正常发挥,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会计人员一直是在完成着核算、记录和记账等任务,仅仅是在了解公司财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能够顺利完成对财务工作的处理,却缺乏相应的为企业管理提供规划和决策的技能,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于会计人员的认识,不断加强企业会计人员培训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努力提高企业会计综合管理水平。

(二)完善和改进企业会计制度

当前国内企业财务会计制度都有完整的会计准则作为指导,会计人员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正常的核算、总结、记录和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报告,但管理会计制度的建立却始终止步不前。因此企业应将完善和改进企业管理会计制度,对管理会计人员的管理职能和权限加以确定,保证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合理适当配置企业会计信息资源,能够通过适当会计模型和方法制定可靠有用的信息和管理方案,以促进企业科学的管理决策。

(三)建立恰当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体系

在加强管理会计的认识和管理会计制度的建立的基础上要逐渐细化基础会计工作,不断加强财务资料的优化,并通过合理方法实现基础数据的有效采集,以此建立恰当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体系。通过融合体系的建立,能够使企业信息使用者获得多样性的信息模式,帮助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四)构建恰当的计量和基础模式

实际工作过程中,财务会计应当加强单一权责发生制基础模式的突破,能够在基础确认的时候对现金流量进行综合考虑,以此努力实现现金流量和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会计确认基础模式的建立。此种模式不但能够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确认基础进行综合协调,还能够有效减少管理会计的任务量,帮助企业更准确的报告现金流量信息,以此不断满足使用者的外部信息需求。在计量工作方面,财务会计应当加强未来现金现净值、流量现值、现行市价等不同计量模式之间的配合。同时新型金融管理工具的出现和应用,使企业财务会计的计量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单一计量基础模式不断向种类繁多的计量基础模式转变,进一步促进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融合。

(五)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核算、计量等复杂工作都需要计算机的配合下才能不断进行效率和质量上的提高,若没有计算机的网络支持和运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融合就寸步难行。因此企业内部应当建立适当的局域网,通过在线数据采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运用来不断加强原始数据的采集和传递,以此实现数据信息的迅速共享。同时要根据企业管理人员的不同层次设置相应的不同使用权限。

五、结束语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内容和逻辑层面上来看,都属于会计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都是为了维护企业权益、提高企业效益、加强企业服务,本质上有着相同的目标和方向。两者的相互融合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控制和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温向东 单位:河南省军区供应处

管理会计类论文:银行业管理会计论文

一、会计管理对提高银行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不能够否认,在银行业中会计管理工作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银行业进行经济管理的总要工具。而经济管理本身就是为提高银行业经济效益提供服务的。从这里来看,会计管理对于提高银行业的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这样说,会计管理直接关系到银行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

会计管理工作与经济效益有着相当紧密的内在联系,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会计管理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能够有效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会计管理,能有效地对银行的经济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通过记录、分析经济情况、核算价值以及监督等多种手段对银行的资金情况进行准确的掌握与反馈。会计管理的主要目标就在于用最低的成本来促经济管理手段的有效实施,让银行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银行经济效益的改善反过来也会对会计管理工作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会计管理是作为提高银行经济效益的工具与要求而产生与存在的。对于银行来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管理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简单地讲,会计管理与经济效益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会计管理,可以让银行通过最小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利润,而经济效益的改善则能够反过来对会计管理工作进行促进。

二、会计管理对银行经济效益提高的作用

(一)为银行走向世界提供支持与服务

当前会计审计正在积极的推进准则持续趋同战略。实现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中的必然要求。我国银行业已经走向海外资本市场,并积极的开展境外投融资活动,这些都需要会计行业提供良好的跟进服务、对资金流向进行引导。为了能够更好的支持与服务银行业在国外的发展,当前不仅仅是在会计准则上实现国际趋同,同时还积极的参与到国际会计审计准则的制定中去,积极的推动准则持续趋同战略,加快双边或多边等效谈判,为国内银行业的海外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二)通过会计核算对经济效益情况进行真实反映

核算是会计的重要基本职能,经济效益的高低、大小,基本都是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指标比较出来。例如:对中间消耗节约效益进行反映的中间投入率、增加值率指标;对消耗节约效益进行反映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指标等等。而这些资料则主要是通过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等核算工作所得到的,银行可以通过对会计信息资料的利用,对所得所失的差异进行比较,以发现当前经济效益的实际状况,并为进一步的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准确的分析、预测、决策的一句。

(三)会计核算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在银行的经营活动中,会计对财务计划、财务制度与财经纪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经营中所存在的漏洞进行及时的堵塞,以此来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会计通过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审计监督,以此来确保经济效益的改善。会计通过对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审计监督,能够发现经营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所存在的问题,病痛适当的措施来进行改进,以保证银行财产的完整,促使资金的合理使用,让银行能实现例如目标。

(四)通过分析提高经济效益

会计分析通过对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利用,对各项经济指标的具体完成情况来进行分析,目的就是为了对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进行分析,对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找出存在的差距,挖掘出还没有激发的潜力。通过会计分析对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数量对比,同时结合银行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影响指标的具体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意见与措施。通过考核,对银行已经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提出合理的目标与措施。

(五)会计决策为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

会计决策就是根据一定的财务目标,选择出最优的方案的过程。会计决策的根本目的据说要求能在一定的时期达到占用的资金最少、成本最低、利润多,而这些要求都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会计决策就是对经济效益进行反映的决策,会计决策通过运用大量的会计信息,进行全面的经济技术比较,选取那种产生最大、耗费最小的方案,使得银行的经济效益得到改善。

三、结语

当前,我国的银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想要进一步的取得更高的成就,就应该放眼未来,多从细节出发。会计管理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对会计管理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进行清晰的认识。

管理会计类论文: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会计论文

一、管理会计在成本费用控制中的一些主要工具

管理会计工具种类众多,主要应用于成本费用控制的是:标准成本计算、全面预算管理、盈亏临界点分析、边际分析等。成本控制又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关键的环节,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管理作用。企业开展成本控制,可以首先合理地制定出各项费用和消耗的限额,要涵盖整个生产经营活动;采取各种措施,关注费用和消耗发生的全过程,及时控制成本的形成及其发生额,使成本不超过预先指定的标准;成本控制和成本计划密切相连,它是成本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促进成本计划更好地落实,发挥出成本计划应有的作用;通过成本控制,还可以促进企业更好地宣贯、执行有关成本管理的各项法令、方针和政策,提高管理水平。一个企业的利润产生,除了生产成本,还有各项费用。不论是生产成本、还是各种费用,对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成本。而一个企业从可行性分析到筹建、试生产、量产这些过程中,无时无刻没有成本在发生。但这些成本的发生是否正常、是否还可以优化,资源是否运用得合理等等这些问题是每个企业高管们经常想到的事。这些成本如何去控制、优化呢?不能全靠人盯人的方法去实现,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更是不现实的问题。在欧美企业,财务工作的地位一直是很高的,是有一定原因的。大型企业的市场、采购、销售、运输都是很成熟的,但其运行效果并不是很明确的、随时随地就能看到的。这时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管理会计,通过管理会计工具去衡量、去实现,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费用控制中的应用情况

本人所在企业是一所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市场地位也是遥遥领先。近年来由于竞争的加剧,企业盈利不断减少,集团对下属企业的管理要求也不断提高。管理会计工具中的成本费用控制工具不断在实际工作中被加以应用:一是是否还要在上海上新项目?在可行性分析的时候不仅要以现有的历史数据作为参考,更要考虑上海不断上升的人工成本、能源成本、产品销售市场所在范围等方面。企业的成本是设计出来的,这种说法非常有道理。设计得不好的项目会存在先天不足,以后再怎么调整、再怎么优化都很难让企业盈利。二是如何设计公司的成本控制系统,使得每项成本费用的发生都有标准参照,让企业的生产成本达到行业先进行列。对成本费用的控制是通过管理会计工具———全面预算控制、标准成本计算来实现的。三是产品从设计到原料采购、生产制造、仓储、销售、配送、退货等一条供应链,如何控制整个供应链的总成本最低,而不是仅仅控制单个环节的成本。在这一条供应链过程中,其他职能部门仅涉及到一到两个环节,看到的问题都是从自身所处部门来看的。而管理会计部门要参与到这个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是整个供应链环节的总成本。四是当存在个别项目投资失误时,因项目投入已经是沉没成本了,如何减少损失,是停产还是继续生产时,管理会计要通过对各项成本的分析来决定。这种项目的分析不能用传统的原料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得到产品成本与售价比较来确定是否生产。而是要通过分析产品的售价能否覆盖原料成本加上变动成本,有边际收益时就应该继续生产,这是一条基本原则。

三、管理会计在国内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一)国家要从制度上细化管理会计发展方向及从业人员的管理

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也是被国家近年所认可的,而且也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实施细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细化。有许多工作要去做:国家要从制度上设计出管理会计岗位,并有相关配套制度出台,通过在制度上创新让管理会计在中国茁壮成长。

(二)要引导企业与会计从业人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并给予地位的认可

中国现在的企业组织架构中基本上是没有管理会计的部门,更不要说具体的职位及职能了。管理会计要在中国去推广使用,为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发挥作用、创造价值,让中国不仅仅是制造大国,而是要让中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国家设计出好的发展管理会计制度有了更多的企业投入人力、物力去钻研管理会计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会更有动力去发展完善管理会计。有了这样一个好的良性循环,中国的管理会计终会屹立于世界。

(三)大学教育要结合企业管理需要设计出管理会计专业

中国的大学目前是没有管理会计这样的专业,只是把管理会计作为一门课程在教学,而且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实践工作中应用的案例,学到的都是国外的一些企业案例,实用性不是很高。另外一个好的管理会计不是仅仅学习这一门课程就行了,管理会计需要学习很多跨专业的课程,除了会计知识,还要学习很多其他专业知识,如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供应链、经济学等这些专业课程。

四、总结与展望

各行业的利润越来越薄、竞争非常激烈,大企业要寻求利润最大化,就要加强管理,多在产业链上下功夫、多重视管理会计的发展,让管理会计为企业的管理添砖加瓦。现在放在我们会计人员面前是一条宽广有管理会计大路,未来的会计界是属于管理会计人员的天下。我们会计人员要转变思想,多多使用管理会计工具并加以创新,让企业高层认识到会计人员也能创造收益。

作者:张文武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管理会计类论文:新时期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人类进入新时期信息经济时代以后,技术和产品的更新速度有了大幅的提升,生产力也获得了质的飞跃。信息革命在降低企业信息成本、消除竞争壁垒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为复杂莫测的风险环境。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迫切地需要管理者具备能够预测未来趋势和做出风险预判的决策能力,带领企业走出迷雾重重的黑暗森林。而管理会计则以会计的视角通过对企业会计管理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分析,借助精巧的数学模型对市场做出合理的趋势判断,而这正是管理者所急切渴望的。对于企业而言,管理会计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决策的前瞻性,管理的实践性和控制的全面性。正如管理会计的前瞻性一样,管理会计面向的是未来,是企业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搜集企业的会计信息并进行分析和预测,用以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最为重要的即是用会计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服务,这也是管理会计的实践性所在。它通过分析和模型构建参与到企业的融资、投资、现金流、采购、库存、成本控制等管理活动中去,这也由此引发了管理会计的第三个特点,全面性的控制。管理会计藉由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继而得以对企业资源实施计划、指挥、协调、监督等控制手段,敦促企业资源和经营活动沿着战略规划既定的轨道行驶,并及时就出现的偏差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修补和改进。

二、当前企业管理会计应用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分析

(一)目标设定的极限性同企业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之间的冲突

企业的管理会计是对会计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形成能够对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有益的信息,帮助企业在决策过程中获得足够的科学支持和对风险的前瞻性规避。管理会计追求的是企业利润和经济效益目标最大化。管理会计这种目标设定的极限性源自于科学管理时代企业家对效率和效益孜孜以求的努力和期望。这种对极限性的追求是基于企业理性人的假定上,企业作为一个理性人,理所当然应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然而,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意识的萌发,使得企业不可能按照纯粹理性的经济人角色去完成自己的剧本设计和演出。企业更多的时候是扮演社会人的角色,即企业应更多地承担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在追求经济利益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毕竟,一个只顾着埋头挣钱的企业是赢不到社会的尊重,从长远来看他失去的可能会比他得到的要多,在讲究社会责任和群体权利的今天,这种趋势更为明显。管理会计并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社会人角色,从而忽略了企业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做出更符合自身长远利益的行为方向和可能性,使得企业在追求极限目标过程中过于功利和短视。同时,管理会计的这种极限性目标也忽视了企业内部的非物质性因素和资源的有限性。

(二)数学模型的有限理性同行为因素的复杂性之间的冲突

管理会计从开始就试图成为一种相对精确的分析工具,其期望通过对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量化分析来实现对企业的精确规划和控制,将企业的行为轨迹纳入可控、可预测的框架之中。因此,管理会计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就引入了大量的数学概念、方法和理论,涉及到管理会计计划、控制、指挥、协调、考核、评价等方方面面,并建立起许多数学模型用以描述企业的管理行为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预测。管理会计的这种精确化在初期确实帮助企业建立起更为规范、科学的管理体系,也对企业的管理决策起到十分有益的辅助作用。然而,随着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日益复杂,原有的数据模型难以涵盖企业的全部管理行为,数学模型失去了适用的基础。同时,尽管数学是理性的、精确的,但是这种理性是有限性的,数学模型很难将所有的行为变量纳入其中并给出明确的数学描述或计算方法,而且数学也很难对某些行为因素予以精确的描述。这种数学的有限理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企业的管理活动,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去描述企业的管理行为。而不幸的是,管理会计在发展过程中过于依赖数学工具和模型的构建,不仅使得管理会计更为深奥难懂,而且也同企业的现实行为渐行渐远。

(三)环境的稳定性假定同现实经济政治环境的可变性之间的冲突

管理会计的许多模型分析工具都存在一种理想环境假定,即管理会计的某些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并不发生改变,或是这种改变是一种线性的规律性的改变,也就是环境的稳定性期望,由此在控制部分可变因素的条件下,做出对企业经营活动经济效益的趋势预测,并藉此给出相应的决策和控制措施。这种理想化的模型设定同企业所处的现实环境的可变性具有一定的差异,尤其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和速度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而且环境的这种变化并不具有规律性,或者难以用准确的数量关系去定义和描述这种环境变量。这种现实环境变化的无规律性同管理会计对环境的稳定性要求发生了冲突,而后者依循理想环境下做出的趋势预测很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同企业的实际状况发生偏差甚至出现较大的背离。另外,还存在管理会计的移植同中国本土的经济政治环境不相匹配的问题。现代管理会计发源于西方,因此在管理会计的研究、应用上,其实是依照西方经济政治环境下的企业模型作为样板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而我国在经历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并在改革开放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同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管理会计在我国本土的研究还并不多,适用于本土企业的管理会计工具相对缺乏,许多企业都是照搬西方企业的管理会计方法和工具,生搬硬套之下难免会因为两种经济文化体制的差异而带来应用上的水土不服,管理效果不明显或者失灵。

(四)管理会计工具的复杂性同管理会计组织软散之间的冲突

管理会计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理活动,一方面,管理会计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达到对企业的过程控制和趋势预测,这需要管理会计与有关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而且管理会计由于工作主体的多层次性,也需要不同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在使用过程中涉及许多领域的知识,尤其是在数学模型的构建和分析上,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然而,目前存在于企业中的一个问题就是,管理会计组织软散无力,无法承担起管理会计的实施和应用工作。一些企业没有将管理会计同财务会计的职能剥离,认为管理会计就是财务会计的一种,将管理会计的任务交给财务部门独立承担,这不仅打乱了财务部门的正常节奏,也会影响管理会计的实施质量。而目前企业的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仅有模糊的概念认识,对管理会计的核算方法、核算程序和核算体系则认知不足,缺乏管理会计人才。此外,目前也缺乏同会计协会性质类似的管理会计组织协会来指导和规范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国内理论界对管理会计的理论引入和扩充研究也不够,管理会计还是一个相对荒芜落后的研究领域。

三、新时期我国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应用对策

(一)由传统的管理会计向社会责任会计转变,契合企业社会人的角色定位

随着社会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同时,也开始将更多的目光和精力投向社会活动的参与上。经济利益至上已经不再是企业的惟一目标,社会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在新时期的管理目标。这种变化要求传统的管理会计也要做出适当调整和改变,管理会计不应只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忽视企业在社会中承担的职能和责任。管理会计不应只关注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更多的来自外部同企业相关的社会、环境、道德等外生变量也应纳入企业的管理会计变量范围之内,社会责任、社会风险和社会绩效应成为管理会计更多关注的内容。

(二)改进和完善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构建多层次的企业管理体系

企业应加强对现有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研究和完善,丰富管理会计体系的变量体系和可描述范围。一方面管理会计模型应扩大企业的变量选择范围,尽量贴近企业的现实生产经营状况,并做出较为精确的数学描述。另一方面,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到数学模型的有限理性,意识到数学并不是万能的,并不能对所有的行为关系和环境因素进行准确的定义和分析。企业应避免过于依赖管理会计模型为决策所提供的信息支撑,构建起多层次的管理体系,借助专家库、第三方咨询机构、计算机模拟、其他管理手段等为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决策提供多元化的管理支撑。

(三)加快西方管理会计理论本土化迁移的研究,推动同本土企业实际的融合

管理会计理论发源于西方,一些创新性的研究和实践也主要来自西方。我国理论界和企业应加强西方管理会计理论对本土的迁移研究,将西方管理会计理论同本土的经济政治环境、社会文化、企业实际相融合,避免管理会计“西气东输”下的“闹肚子”。我国的经济政治环境同西方多有不同,如在我国市场竞争环境中,政府权力的无界性和对市场的强力渗透导致企业的风险管理存在诸多变量因素。而法制建设的不完善也成为企业在进行决策中所需要衡量和考虑的一个风险因素。理论界和企业应多针对这些特殊之处,加强管理会计的实践性研究。

(四)健全管理会计的组织结构,增强管理会计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

企业在推进管理会计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的是树立起对管理会计的正确认识,那些将管理会计等同于财务会计的错误观念应予以抛弃和转变。为了推动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实施,企业应该在财务部门之外建立起独立的管理会计组织,以确保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领导和协调管理会计在各部门、上下级之间的推进和实施。德国许多企业在实施管理会计中,就建立起单独的管理会计机构,事实证明这种模式对于管理会计的有效实施具有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企业应加强管理会计的团队建设,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社会招聘等多种方式延揽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充实人才队伍。有关部门也应引导和推动建立管理会计协会,指导和规范管理会计的发展。总的来说,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和应用还不够成熟,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推动。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会计一定会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具,在企业应对市场风险和增强优秀竞争力中发挥积极关键的作用。

作者:陈绍宇 单位: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会计类论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论文

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的基础

会计作为企业管理重要手段,它是指导、调节、控制与组织经济活动,是一种按照预定目标,收集、反映、处理经济信息,是促进企业经营讲究效果、权衡利弊的管理活动与社会实践。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普遍提升,会计工作与社会生产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也越发的微妙。而人们对传统会计普遍存在的误区,资金运动是唯一的会计对象,导致过于重视资金、资产等因素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上的作用,往往出现对人为因素作用的忽视。如今,会计相关理论在不断的完善,会计客体范围不断的扩大,会计管理的内容不断的扩展,其中包括了传统的会计管理内容,还包涵了智力资本、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监督、核算等内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由于不同的分工,在会计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是财务会计的主要对象,而管理会计是对财务会计对象的再加工,是利用财务会计相关信息指导、控制、组织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从本质上来讲,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确认、计量以及控制企业的资源要素。企业会计必须更加注重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在应用内容层面上,管理会计属于财务会计的进一步深化;在职能层面上,管理会计属于财务会计应用上的有效延伸与发展;而在最终目标层面上,二者则保持一致,都是为企业的权益提供保证,实现企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融合的相关建议

(一)构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融合体系

目前,对于企业会计工作来说,管理会计的地位还无法与财务会计相比,造成二者的重视程度不平衡,因此,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是对企业会计的进一步完善,是会计发展的一项突破。而在构建二者的融合体系后,将有利于企业在会计管理上活动,即符合对信息使用方面的需求,又可以避免浪费或者重复等状态现象的出现。下面为二者的有效融合列举一些浅陋的建议。第一,提高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平衡之后,不仅能够促进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有效运用,还能促进企业利用管理会计信息进行控制、管理、决策,这些都与企业高层的重视息息相关。第二,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关企业要强化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认识力度,通过定期管理会计的培训工作,强化内部管理会计的工作指导与业务培训,从而在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各级工作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力度,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的实施氛围。第三,而出于确保二者可以有效融合,企业会计人员在基础数据与资料的采集工作上一定要“知根知底”,从而提前融合过程的有效性。第四,促进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的重要手段是细化会计基础工作,优化财务资料。

(二)有效构建确认基础与计量模式

如果想要协调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降低管理会计的工作量,财务会计必须突破单一的权责发生制基础模式,在确认基础时需要充分考虑现金流量,努力构建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流量相结合的会计确认基础。从而强化企业对外进行现金流量信息的报告的有效性,符合企业外部对于信息资料的需求。随着新金融工具的不断出现,财务会计需要使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现净值、现行市价等多种计量模式相互配合,在计量方面,企业财务会计计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经摈弃以往单一的计量模式,发展到可以实现物种不同的计量模式,例如,通过现行的成本计量办法存货,通过现行的市价对短期有价证劵进行计量等。

(三)引进变动成本法

对变动成本法进行引进的过程中,主要是考虑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实现无缝衔接,提升会计管理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服务的能力。而变动成本法从本质上来讲,其不但可以提供变动成本的信息资料,还可以与责任会计、弹性预算以及标准成本等实现直接的结合工作,有助于管理会计在应用的过程中,分析量本利与企业的盈亏临界,强化经营成本的控制、计划以及决策工作,从而在生产经营与计划控制等环节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对内,财务会计对外”理念已经不适用于现代企业的发展,企业想要强大在这一点上必须加以重视,无论从内容还是从逻辑层次上看,二者都是会计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管理层在应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同时,一定要跟随企业实际情况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

作者:鲁光勇 单位:瑞安融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管理会计类论文:集团管理会计论文

一、企业架构配套性不足

关于集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意见稿》指出集团面临着两大内部需求,一是增强集团的价值创造力,建立完善的现代集团体系,二是推进集团绩效管理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集团价值创造力体现了集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绩效管理则体现了集团持续发展的效率。《意见稿》把集团的价值创造力与集团绩效管理制度作为管理会计在集团实施推进的目标与重心,充分体现了财务和业务的融合,拓展了会计在集团服务的领域。而集团管理者在治定管理架构时,往往会忽视了管理会计部门的设置和人员配备,造成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不健全,分工不明确,使得管理会计难以发挥在财务分析、绩效分析、运营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弱化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此,集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建立完善健全的集团内部管理会计机制。

二、构建现代集团管理会计体系的策略和途径

1.从根本上重视人员的现代化。集团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做到“以人为本、技术为用”,才能激发员工作为个体参与管理会计工作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1从观念上重视员工的遴选和培训。管理会计现代化的实施首先需要企业会计人员的现代化,他们是企业管理会计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和完善者,是达成管理会计目标的直接推动者。为此,集团公司在寻找和招聘管理会计人员时,需要对应聘者做好充分的资质、能力及信誉调查,从源头上把好集团公司管理会计的第一关。其次,管理会计的实施还需要各个部门、各个业务组以及各个员工的配合,这就需要他们能够熟悉集团公司管理会计的准则、操作流程及细则,否则管理会计的实施规划将成为无本之木,其目标难以真正实现。这就要求集团管理层以及会计部门从观念上重视员工的遴选,同时还需要制定针对各个部门的会计培训计划,以确保会计人员及普通员工都能够知晓,并有能力参与。

1.2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需要相应变更。事实上,构建一个良好的集团管理会计体系需要对整个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需要将原来的“命令、控制型”的管理方式向“激励、引导型”的管理方式转变。只有做到这种改变,才能够将员工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才能够让员工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从而推动其支持和参与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另外,还需要将垂直型的人力资源结构改变为扁平型的现代管理方式,这是确保不同部门、不同业务员工能够实施合作的制度保障。

2.在实践中推进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2.1推进企业管理方式的精细化和科学化。这就需要理清集团企业内部的关系,分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业务一方面要保持相互独立性,以增加集团活力;另一方面又需要相互配套,以确保集团公司的市场主动性和抗风险能力。另外,为了贯彻集团管理会计体系,还需要建立一个科学、权威的实施体系,确保集团管理会计决定能够在集团、分公司和子公司内得以执行。

2.2强化成本中心的管理。成本中心是构建集团管理会计体系的关键,它需要承担起对成本和费用进行控制、考核的作用。为此,需要对成本中心的费用进行有效管理。一方面,要做好成本预算,使得成本中心的费用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范围;另一方面,需要确保成本中心费用事项的可控性,对于那些可能超出控制范围的事项需要做好应对之策。只有做到这两点,才可以确保费用发生载体的明确性,从而提升管理会计实施的可操作性。

2.3强化内部责任中心的管理。责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在构建集团管理会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内部责任中心的核算与考核。一方面,要明确其权责和绩效,另一方面要在内部做定期评估。另外,还需要各个责任中心保持一定的竞争关系,通过考核结果的对比促使各个责任中心不断进取。

三、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政府、企业、员工等多方主体的支持与合作,更不能脱离实践应用,否则集团管理会计体系的搭建便无从说起。因此,需要从观念上重视管理会计人员的遴选和培训,重视对普通员工的管理会计基础知识普及,同时要不断完善责任中心和成本中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完善的集团管理会计体系,从而不断提升集团企业的管理水平。

作者:吴娜德 单位:无锡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管理会计类论文:企业管理与管理会计论文

1我国管理会计实践的国际差距

就我国而言,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在我国的应用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已经有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如杨雄胜等(2001)的问卷调查表明,CVP的运用程度达68.5%,标准成本法达30.1%,全面预算43.8%,责任会计38.4%,敏感性分析17.8%,投资可行性分析71.2%。但尚有很大的完善余地,如我国企业普遍没有采用弹性预算、零基预算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已经被世界多个国家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这些数据说明,一些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如各种预算方法、本量利分析等在我国有待普及。不止如此,我国企业还要缩短与其他国家在新兴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程度之间的差距。否则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我国企业管理效率低于竞争对手的话,其国际竞争力就必然会受到负面影响。

2影响我国管理会计推广和应用的原因

一项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是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有的可以继续发展,有的甚至会停滞不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组成,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还有其自身一些因素的制约。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仅受到了企业内部环境的制约和企业外部条件的制约,同时还受到了管理会计自身成本的制约,以下结合几个方面阐述了影响管理会计在我国推广和应用的原因分析。

2.1企业外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从法律制定方面说,我国的法律体系目前存在不健全和不完善的地方,这一特征在经济法律中表现的较为明显。例如不同企业、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的税率是有差别的,因此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平等。而管理会计必须在平等、公平、竞争和高度灵敏的市场经济条件才能成功为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有用性、相关性强的信息,因此这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经营决策者判断力的偏差。从法律的执行方面说,在实际工作中,有法不依的现场较为常见,不少企业中都存在不规范的会计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会计很难提供非常准确的信息给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因而也无法给企业决策者提供准确信息。企业决策科学性的科学性势必会大大下降。可见,法律的执法力度不够造成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运用缺乏一定的保证。

2.2企业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应用管理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一个企业是否应用管理会计,不是国家和政策所决定,而是企业的管理层人员所决定,企业的管理层往往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性不足,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故而应用之前的会计经济活动信息,对其企业活动的判断和决策、评价存在明显的主观倾向,限制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管理机制上不够完善,而管理会计的应用必须是在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高的管理理念之上。比如一些上市公司和投资公司,这些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比较完善,企业内部的结构比较清晰,有很高的管理水平,同时这些企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驱动内部的经营管理和经营效益,管理会计是一项专门为现代化企业管理设计的专门的管理系统,对于上市公司和投资管理公司而言,恰恰符合了他们的管理标准。但是中国大多数的企业还没有达到上市公司和投资公司的高管理水平,所以管理会计在这些企业无立足之地,故而影响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

2.3管理会计自身缺陷的影响

管理会计需要获取高昂成本才能信息相关获取,而且成本也随着信息质量的提高而增加,所以管理会计自身的成本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带来了成本上的损失。由于管理会计的及时性特点,对会计信息的采集和提供更是有了很高的要求,所以管理会计使用者对于信息的收集,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成本,给管理会计使用者带来的损失是无形的、巨大的,所以,管理者考虑到自身的成本利益的损失,故而管理会计的应用受到了阻碍。

2.4管理会计缺乏相应会计原则的指导

会计的相关工作,是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规范,这其中就表明了会计工作的可行性。但是管理会计并没有成套的法律法规可遵循,管理会计的原则只是在具体的管理会计工作中所遵循的具体管理理论,并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虽然实践性很强,但是这其中缺乏理论的指导实践,所以造成了相对的局限性,故而管理会计很难推广和施行。

2.5大量数学概念的运用增加了其复杂性

管理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数量”方面的控制,故管理会计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无论是从各个环节上,都会用到大量的数学概念,这些数学概念的应用,无疑增加了管理会计的难度,随着管理会计的不断发展,数学概念也会随之越复杂,所以,应用大量的数学概念到管理会计中,使管理会计的理解性无形增加,同时相对产生的模糊性也会越来越多,模糊不清故而导致了结果发生的多样性,无形中更是加大了管理会计的难度和复杂度。所以,会计从业人员如果数学概念模糊不清,或者数学基础不够扎实,是很难胜任的。

3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前景展望

以上论述表示,对我国的管理会计实践要不断的改进,同时要与国际接轨,学习并应用国际管理会计理论,这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在管理中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根据我国采用的管理会计实践方法,有如下三个建议仅供参考:其一,教育部门,科研机构,管理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应大胆有效的创新,将先进的管理会计实践尽快的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其二,管理会计相关学术研究结构,应该尽快的深入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以此发现管理会计存在的具体问题,以便可以更快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其进行更正和改善。最后,应不断的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对管理会计进行相关的培训,以此提高管理会计的水平。

4结语

总之,在市场经济不断趋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管理会计与国际管理会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应该引起业界的广泛重视。会计工作者应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其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张丽杰 单位:吉林省优势科贸集团有限公司

管理会计类论文:煤炭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一、管理会计在煤炭企业发展中的现状及问题

1.管理会计在煤炭企业中普及性差

管理会计在煤炭企业中的没有得到广泛推行,各个煤炭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相关职能和目标缺乏认知,只有在大型煤炭企业中才得到一定的重视,但是由于专业人士的缺乏,并没有对管理会计的相关政策贯彻实施。根据我国对管理会计推行的现状,管理会计的理念和政策在工商企业中得到应用,但是在煤炭企业中几乎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更没有发挥其管理的作用。

2.实操性差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仍然处于理论阶段,其相关政策缺乏实操性,与企业管理没有有机结合,造成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两张皮”的现状,没有在煤炭其中建立系统的制度,真正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再加上煤炭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并不成熟,没有很好的与我国煤炭企业的现状相结合,在对于制定相关政策时没有科学合理的指标,企业员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达不到预期效果。

3.理论体系的不健全

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成果较为落后。管理会计是对煤炭企业内部管理的资金流转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评价,并对其信息进行分析、存档、解释和传输等处理手段,由此可知管理会是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理论体系。由于煤炭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煤炭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职能和目标的落实不到位,各个分支之间没有相互融合,发挥更大的功效,使之管理会计体系无法正常运行。

二、煤炭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改善措施

1.普及煤炭企业全体员工管理会计的意识

煤炭企业上下对于管理会计意识的普及首先要对煤炭企业的优秀队伍进行培训,使之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的职能以及其重要性,再由各个部门领导对所属员工进行培训从而建立网状的培训体系,真正加深企业全体员工管理会计的认知。以此同时,企业领导不仅仅要深刻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还要将管理会计的优秀理念融入到煤炭企业的经营活动的规划、组织、控制和评价当中,组织管理会计的专业人员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各项职能和实现各个阶段性的目标,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从而增加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2.建设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

我国在管理会计的领域中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建立人才队伍一直是我国煤炭企业关注的项目之一,强有力的人才队伍对于煤炭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面对愈演愈烈的竞争现状,对于煤炭企业的管理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扩大管理会计的职能,从而对管理会计的职员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具有综合性能的专业人才队伍是煤炭企业当下的重点项目之一,促使煤炭企业管理会计员工紧跟时代的步伐。主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选拔高素质的员工,长期定期的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会计的相关培训;二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注重员工的在职培训,不断提升人才队伍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三是实施岗位轮换制度。由于管理会计的各项职能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传统的员工长期呆在一个岗位的制度虽然增加员工的熟练性,但是很容易造成员工对于其它岗位的不熟悉,促使员工对于管理会计缺乏全面的认知,在增加员工实践机会、提升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增加各个岗位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成为有机的整体,推动煤炭企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煤炭企业对于管理会计的应用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目前急需建立正确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以指导煤炭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在此基础上重视煤炭企业领导管理会计的培训和该企业专业人才队伍的建立,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煤炭企业员工要清楚的认识到管理会计的各项职能和阶段性目标,确认自身企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煤炭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增强我国煤炭企业的综合实力。

作者:张建

管理会计类论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论文

一、正确把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系统的一个分支,与财务会计一脉相承。管理会计将财务会计专司算账、记账和财务分析功能演化为对过去、现在、未来的分析、控制与谋划。管理会计为决策人提供的管理依据,需要财务会计的大量数据来支持,二者在服务对象的总体要求上是一致的即满足利益相关者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经济管理目标。但管理会计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服务对象上,管理会计主要对内报告财务信息,属于内部会计,目的是通过提供管理和财务内部信息,为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财务会计是对外报告的会计,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对内也能提供有关信息,但其重点还是以对外部相关人报告为主。二是职能定位上。管理会计以创造价值为己任,是经营管理型会计,贯穿管理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解析过去,达到控制现在的目的;通过修正执行偏差,促使经济活动严格按照预算执行;通过定量分析所掌握的信息资料以谋划未来,增强经济活动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财务会计主要是记录价值,属于报账型会计,是对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加工处理以提供信息供外部相关人参考使用。三是方法和程序上,管理会计服务的对象是单位自身,可以灵活多样地选择方法和程序。而财务会计受制于会计基本规范,有较固定的方法、程序如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因此,从内部管理特点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有更多的优点,是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方法。

二、基层引用管理会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突出预算管理,合理编制财务预算。基层要适应理财环境的变化和改革发展的需要,将预算编制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统筹安排预算支出,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财务人员一要胸有全局,结合年度计划、工作重点,综合分析影响预算执行因素,尽量细化预算项目,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二要运用财务报告及相关资料追踪预算执行全过程,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完善提高。三要建立预算激励约束机制,以预算为统领,将预算执行结果与业绩考评有机结合,做到事前有预测、事中有控制、事后有监督。企业应借助资本预算、现金预算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等管理工具,引进作业成本法,建立责任中心,抓好成本习性、本量利和产品盈利性分析,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管好资金成本,开展业绩评价,提高预算控制能力。实行记账的企业,要明确将管理会计的服务职责纳入合同范围,一体化服务;行政事业单位要健全预算评价机制,强化预算,抓好决算,综合运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优化配置公共资源。

(二)围绕会计信息化,强化会计基础工作。一要明确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前提,是财务管理数据的可靠来源;二要在会计电算化推进上舍得投入,通过科技理财以规范财务管理;三要提高管理者素质。单位负责人要带头学习财经法律规章,拓宽管理视野,增强诚实守信和依法理财的自觉性,要鼓励财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丰富管理会计知识,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四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细化业务操作规程,完善授权审批权限,增强风险价值理念,及时修正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找准薄弱环节,抓好资产管理。基层管理的薄弱点是资产管理。一要强化资产购置、使用等环节的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清查,促进资产监管制度化、现场化。二要借助“ABC”分析法,运用例外管理原则,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流动资产特别是存货、应收款项的管理,增强流动性,提高周转率。三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和定期考核奖惩机制,全方位监督资产运行,确保资产完整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四要抓好日常性管理,通过对资产定性定量分析,了解资产现状,追踪资产使用效益。

(四)加快人才培养,建设新型财会队伍。财政部长楼继伟最近指出,要“着力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把管理会计改革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财政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基层单位要抛弃旧的用人观念,树立财务管理也是生产力的理念,从职称职务、学术研究、专业待遇、社会影响等方面为财会人员提供便利;财政部门要加大管理会计知识的培训力度,切实加强会计领军人才的推选和培养,加快管理会计师资格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基层会计综合素质,杜绝财务管理混乱现象,促进资产管理水平、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作者:李晓煜

管理会计类论文:企业管理管理会计论文

一、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会计意识较差

管理会计不仅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种核算行为,其在本质上也是对企业管理者价值观念的一种挑战,但是由于国内企业管理者长期受到传统习惯的影响,导致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会计的意识较为薄弱,没有将管理会计工作放到应有的地位,从而导致管理会计工作提供的方案、资料等没有发挥出有效作用。

二、企业管理应用管理会计的程度不足

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大部分企业在企业管理中引进了管理会计,但是这一部分企业在实际上只是初步引用了管理会计的理论及方法,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体制,还有很多对促进企业发展、加强企业管理水平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会计方法没有得到应用,这也是限制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主要因素。

三、完善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策略

(一)注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有机结合

管理会计能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出显著的作用,其主要取决于企业能否将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及时归纳、总结、整理以及推广,从而为其他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示范效应。企业管理中要想实现这一目的,从而使管理会计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这便要求企业要找出管理会计发展中的自身规律,以便于管理会计可以适应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快速转变的需求,从而有效提高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促进现代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也对实现管理会计在新形势下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加强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在本质上是一项特殊的管理活动,而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作为管理会计的主要实施者,其综合素质水平会决定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因此,现代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中必须要建立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将提高会计人员在管理会计实践方面的技能作为主要培养内容。现代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中要注重强化会计人员的再教育,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会计人员有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这是让会计人员意识到管理会计工作重要性的主要途经。再者,现代企业在发展中必须要将加强电算化信息系统建设与利用作为优秀内容,彻底摒弃传统只重视核算、轻视管理现象的出现,并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数据采集、汇总、财务分析等计算程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管理会计工作的整体效率,对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一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三)积极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从我国现代企业发展情况来看,企业在管理中只要全面推行预算制度,则便可以使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显著作用,同时也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将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作为编制预算的出发点,预算的基础是对其内部潜力、外部市场需求、顾客需求以及竞争对手实力等相关信息的预测,预测内容的编制主要包括企业资本预算、业务预算、财务预算以及责任预算等,编制预算的活动需要每一个企业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只有将预定目标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帮助现代企业管理有效达成预算的控制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中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急需各大企业要将其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与提炼,从而使其形成一个可以满足我国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要求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这样才能高度适应我国企业经营机制转变中的各项要求,从而使管理会计更好的服务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帮助企业在发展中有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一目标。

作者:王晓燕 单位:重庆建工市政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会计类论文:高校管理会计论文

目前,传统的原理教学法依然受到大部分高校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青睐,其特点是,教师首先对教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行讲解,其次结合教材的例题或者相关习题演算,最后让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相关习题进行实战。这样的教学过程,虽然是按教学计划传授了知识,但是并未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学习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互动,只有学生的被动接受信息,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讲授依赖性,减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削弱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创造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该提倡趣味性与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在强调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还处于初级阶段,微课、模拟仿真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尚未提上日程,目前只有简单的多媒体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传授,但是学生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也只能被动接受,不能形象激发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提高《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推进灵活的教学方法与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失衡

在财会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大部分高校罗列了《管理会计》这门课程,然而没有安排《管理会计》的配套实践课程。由于《管理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现代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也是应用型的人才,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无法满足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的教学计划,只能让学生了解有限的管理会计理论教育知识,无法让学生体验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过程。这不仅影响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更有可能殃及学生的就业前景。此外,大部分高校的授课老师本身也不具备管理会计的实务经验,本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不强,使管理会计实践教学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知识积累不足

据调查,70%的学生认为《管理会计》这门课不重要,上课过程没有认真听课,因为他们认为财务会计才是会计专业的优秀内容,实用性较强,而管理会计的内容一方面已经在财务管理有所涉猎,另一方面管理会计涉及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管理学本来就比较枯燥无味,并且没有实用性。因此,学生内心轻视《管理会计》课程。此外,管理会计不仅涉及会计学与管理学学科,也包含部分统计学,数学及信息学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管理会计之前,具备一定的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但是,财会类专业学生大部分是文科生,对于数学及统计学知识的积累不多。同时,我国高校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主要集中于教材理论知识,缺乏相关的社会实践,导致学生难以从企业的整体上把握管理会计的知识。

三、高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进一步整合与完善《管理会计》的教学内容体系

由于《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复,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要确保《管理会计》课程的内容的实用性、必需性和合理性。要达到教学内容的独一性,首先应该明确《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三门课程各自的教学目标;其次应该界定这三门课程各自的教学内容范围,理清各自的知识内容;最后要分清这三门课程各自的侧重点。《管理会计》课程的侧重点在于生产经营活动,其目标是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相关信息,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因此,管理会计《管理会计》课程应以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为基础,以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评价为主线,构建其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而《财务管理》课程的侧重点是资金的运动,需要以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为主线构建其内容。《成本会计》课程的侧重点在于企业的成本最小化,以成本核算,成本报表编制及成本报表分析为主,构建其教学内容。明确了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后,则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熟悉《管理会计》教材,掌握其基本理论,同时结合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构建逻辑性的《管理会计》课程内容体系,进而根据内容体系有意识向学生灌输管理会计逻辑思维。

(二)进一步革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

本着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以增强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动力,积极革新教学方法。如推进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实践性、灵活性和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管理会计》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有效的案例,通过案例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总之,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度。如讲授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启发式与问答式相结合。首先,运用讲授法系统讲解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管理会计基础知识的应用,同时结合启发式、问答式等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的互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也可以呈现简单、直观、易懂的平台,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平衡发展

《管理会计》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为了学生更好的把握管理会计,在强调《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实践教学。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为其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或环境。可以建立模拟实验室或者普遍安装相关的软件如ERP软件,让学生在管理会计理论课程结束前几周进行《管理会计》实训课,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积累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很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解决学生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比较典型的做法是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或事业单位去深入了解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过程,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最后,学生自身应加强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管理会计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学生只有主动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管理模式等方面,才能加深对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了解与应用。

作者:钟金萍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

管理会计类论文:电网企业管理会计论文

(一)树立管理会计科学意识

管理会计近年来在我国各行各业都受到普遍重视,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加强管理会计工作的持续推进更是刻不容缓。但是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个从思想意识上进步与提升的过程。管理会计管理的科学意识树立,首先应该重视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管理会计在国内推行多年,从具体成效上来看仍然不够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企业管理者虽然明确其重要,但却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把这种重要性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当中,也就是虽然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加强企业管理者及具体工作人员的学习与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国外发达国家及企业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具体管理工作中的突出成绩,同时还要加强对自身企业的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不会出现教条主义和照本宣科等事倍功半的结果。

(二)加强培训机构建设

培训机构的建设不仅能够大力提升管理队伍及执行队伍的总体素质,对于企业领导者的进一步学习与深造也具有重要意义。培训机构建设工作应该冲出企业自身限制,加强与社会研究机构以及高校的沟通协作,以企业的实际工作为研究内容、以当前世界先进管理方法及理念为研究对象,以企业的生产运作为试验场所,从而真正贯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先进理念。在与社会机构及高校沟通协作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区别运作,与社会研究机构的合作应该是参与管理模式,邀请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家学者来共同参与管理会计体系的研究及设计,从而确保体系建设始终适应市场及企业的自身发展要求。在与高校联合合作的环节,应该从人才培养方面着手,利用企业所掌握的实际管理资源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一方面确保企业能够获得更符合自身管理要求的专业化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高校教学工作迈向更高的台阶。

(三)体系构建具体研究

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顾名思义其工作内容并不仅仅只是管理制度建设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研究过程及改革过程。针对电网企业的自身特点,在管理会计体系构建工作中应该重视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提升,只有会计基础工作质量上去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的进一步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会计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坚持岗位不相容原则、推行岗位轮替制度、加强会计档案电子档与纸质档双渠道管理等。其次,要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建设,让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与社会专门审计人员公共参与,确保内部审计能够真正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并在契合企业实际发展及管理要求基础之上始终适应市场的变化发展要求,避免浮夸与空洞。再次,加强财务管理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加强财务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确保数据资源真实、有效、科学,从而让管理会计体系能够在有价值的财会数据支持下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加可靠的决策数据支持。

(四)结束语

电网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不仅对于企业自身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同时对于整个行业及国内经济建设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管理会计的概念在国内企业发展过程中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但在具体工作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虽然管理会计体系想要得到切实建立并发挥出自己的积极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但是笔者认为只要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研究,必然能够不断吸收经验教训,在管理工作当中总结成败,最终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作者:田少辉

管理会计类论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论文

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含义

笔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以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能力为目的,以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活动为对象,通过对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的加工和利用并向内部管理提供信息,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过程的预测与决测、规划与控制、分析与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共同点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属于会计范畴,都起源于企业生产管理;目标相同,不管是向内部或外部提供会计信息,都是为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能力为目的。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管理会计是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过程中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预测与决策、规划与控制、分析与评价,确保资源有效利用,提升供给公共产品及服务的能力;财务管理则是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收支执行为主线,确保各种形态资产的安全完整。

具体有以下几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同:管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仅限于内部管理人员,是保密的;财务会计信息是相对公开的,包括内外部的利益相关方都可获悉。会计对象不同:管理会计对象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活动;财务会计对象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会计主体不同:管理会计为了能提供便于管理用的信息,会计主体可以是多层次的(如可以是一个责任单元或责任中心);财务会计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主体并反映其资产负债的财务状况、收支信息等。会计事项的处理规则不同:管理会计不局限于会计规则、可以不受规则限制;财务会计则以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计量单位不同:管理会计可用非货币单位计量(如实物单位等);财务会计则以货币计量为主。

二、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准备条件

修改的国家会计法规增加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相关条文规定,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转型并同时实施管理会计的重要外部条件。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并消耗财政预算资金,依据《会计法》的规定用财务会计的方法核算、反映预算资金消耗的来龙去脉并形成会计信息,依据《审计法》、《预算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接受财政、审计等国家监督管理部门对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评价。财务会计工作理所当然的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也需要有相关会计法规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合理建立并有效实施,是实施管理会计的重要内部管理条件。行政事业单位合理建立并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可为管理会计提供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合法、合规及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也可为管理会计提供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真实、客观的非财务会计信息。管理会计所使用的基本信息有的来源于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财务会计信息,有的来源于职能活动非财务信息。建立完善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需要的内部财务会计核算办法,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财务会计支持条件。管理会计所使用的基本信息来源于财务会计信息,有的是财务状况等信息的直接使用,有的是对财务状况等信息的调整与加工。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必须服务并服从于管理会计提取信息的需要。

划分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成本项目并确定成本归集方法、成本项目的类别与性能,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基础条件。根据经政府批准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即“三定规定”确定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依据职能划分活动项目并确定责任单元。在责任单元内依据职能活动划分成本项目、确定成本归集方法。按照成本项目费用与职能活动任务大小的变化关系,确定成本项目的类别与性能。

三、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环节与技术方法

管理会计事前预测与决测环节及技术方法。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职能应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决定了其本身应开展的常规职能活动及专项职能活动。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常规职能活动开展的特点、环境影响、历史成本及先进成本等因素,确定常规职能活动的目标成本。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常规职能活动的目标成本,采用移动平均法、时间函数法等方法可预测开展常规职能活动的成本。采用因素分析法、增长趋势预测法可预测事业收入。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产品的需求,根据专业咨询机构对专项公共服务产品的咨询成果,确定专项公共服务产品的目标成本,采用方案比选的方法进行专项职能活动决策。

管理会计事中规划与控制环节及技术方法。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的职能应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决定了其本身应开展的常规职能活动及专项职能活动,其开展职能活动的预算资金供给规划是按照常规职能活动的预测成本、专项公共产品及服务的预测成本及预测事业收入计算确定,其预算资金供给形式有财政预算拨款及社会融资两种。采用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预算管理控制制度及责任中心控制制度等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常规职能活动及专项职能活动的成本控制进行事中分析并发现职能活动成本控制缺陷,及时改进、弥补职能活动成本控制缺陷,最终达到优化、节约职能活动成本的目的。

管理会计事后分析与评价环节及技术方法。行政事业单位职能活动消耗财政预算资金,其产出和成果就是向社会公众提供合格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产出和成果与财政预算资金消耗之间的关系,确定产出成果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及公平性,并评价其产出成果是否符合绩效管理目标。用产出指标(如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和成本指标等)考察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数量与品质。用效益指标(如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及社会公众满意度指标等)考察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给社会及社会公众所带来的影响和结果。用绩效评价标准(如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支出定额标准及资产配置标准等)来考察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服务完成程度。

作者:罗开造 单位:江华瑶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

管理会计类论文:企业管理会计的结合财务会计论文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同之处

1、两者均属于管理活动的一种在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重要的内容,均是对企业的经济信息进行处理、加工、整理和收集,进而以相关数据为企业决策者的相关决策作出支撑。并且两者均是企业会计分支,在关系上相互制约、促进、依靠和独立。并且财务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基础,是企业经营者为了满足发展需求而诞生的。而财务会计则是遵循企业规章制度和会计法规产生的,并且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以上两者均与企业的管理活动具有密切相关性,是企业经营管理方向及其财务动向的代表。2、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两者在企业的企业管理中工作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终极目标上却具有一致性,也就是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管理和经营过程中,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工作对象具有相同性,也就是经济活动中的价值运动。同时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结果主要通过报告、监督控制、核算和记录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并且这也是决策者进行裁决的主要依据。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之处

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核算要求差异,其中外部报告需求是财务会计尤为关注的,也就是及时性和准确性,计量采用历史成本法;而内部报告需求则是管理会计核算时尤为关注的,同时在其中融入了管理学内容,将预测系统构成,它的前提是会计成本,而计量则是通过成本法的变动,全面分析和预决算的企业经管活动。二是服务对象的差异,管理会计工作的主体对象是企业内部的不同层次部门,而财务会计的工作主体对象则是整个企业。三是工作目的的差异,会计准则是财务会计的主要参考依据,主要反映和核算的是企业内部利润形成、费用归属、支出费用和收益等各项经管事宜;而在会计工作中管理会计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管理者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结合

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它的两个重要分支,并且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在以上做了详细的探讨,然而有效的整合两者,来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则是我们当下思考的主要问题。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具体如下:

(一)将管理会计和财务

会计设置于企业机构的同一部门目前在我国的各个企业部门设置中往往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并且在应用水平上,财务会计也要明显的高于管理会计,然而财务会计产生于管理会计之后,因此,若没有管理会计,自然也就没有财务会计。并且两者均属于现代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关系上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财务会计系统还是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的主要来源,因此为了实现信息兼容和交换处理能力的提升,将两者进行结合,则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将管理成本减少,将重复浪费降低和避免。

(二)结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成本控制与核算

在财务核算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对于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属于重要的工作内容,因此重视和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在企业的核算和成本管理中,将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功能充分的发挥,并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成本控制方法、理论及其成本性态分析。并且以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对企业产品成本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构成进行分析,在革新和改造技术的情况下,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在固定成本投入不增加的前提下,将产品产量提高,将产品的固定成本降低。并且将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控制方法运用,同时综合考虑原辅材料消耗、员工技术水平、生产工艺及其产品设计等情况,将产品的标准成本制定,进而对成本实施规范化控制和规划。并对比财务会计的标准成本和成本核算资料,将成本差异找出,将差异性质分清,将有利差异合理利用,将不利差异努力克服,加强管理可控差异,将客观条件改善,将不可控差异的影响尽量减少,将产品变动成本减少,将企业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成本管理和核算作用充分发挥。

(三)结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经营目标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展开的主要方向,因此在进行经营目标制定的时候,必须保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在进行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制定的时候,必须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对生产经营管理和能力水平充分的考虑,并将大量完整准确的数据信息掌握。并且数据信息的来源除了来自企业历史资料外,还源自未来预测分析。由此可见,企业财务会计所承担的责任是报告、计算和记录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在数据资料的掌握上具有大量性,故而,企业在进行经营目标制定的时候,必须有财务会计将相关的历史资料提供。而对于企业管理会计而言,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对企业经济前景进行预测,如利润、销售、资金需要量及其成本等,所涉及的经营层面具有广阔性,对企业未来的大量信息和数据掌握。故而在进行企业经营目标制定时也必须参考预测的未来数据,而这主要由管理会计提供。由此可见,在企业经营目标制定时结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语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整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企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以此来实现企业的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林明梅 单位:玉溪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