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10 05:02:24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育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最近几年看来,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本的使用,教学方法也有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尤其是农村学校,由于教学方法始终是原地踏步:呆板的教学、照本宣科、逐字逐句的翻译、让学生摘抄等方法。这样的教学不仅教师费力,学生也只是在枯燥中被动的接受;这样的教学根本就不嫩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不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让课堂氛围变得沉重、无味,甚至还会发生学生对文言文感到恐惧的现象。那么如何来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呢?

1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多阅读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同时借助注释和相关文言文翻译的工具书,对文章中的字词句进行理解,从而读懂文章的内容。同时还要整理文言文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句、文言句式的意义及其用法。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自己自主动的去摸索,还要找出并掌握其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有助于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教学《滕王阁序》中,对“目吴会于云间”中的“目”分析其在此的用法,同时让学生在回忆之前所学的《鸿门宴》中的“数目项王”中的“目”的用法,通过比较看得出来“目”字后面都是用的名词(n),从而得出“在一个句子中若是有连个n连用,那么其中的一个n或用为v(动词)。接着让学生举一反三,《滕王阁序》中“襟三江而带五湖”中的“襟”、“湖”,《师说》中的“吾师道也”中的“师”等。又如比较《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弛”、《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逍遥游》“水击三千里”中的“雾、星、日、水”等从中就可以找出“n在v前面并不一定就是主语”的规律。通过这样的教学,逐渐培养和提升学生对文言文中n的使用规律。又如:《劝学》中的“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就是将n放在能愿v后面从而活用为v;《寡人之于国也》中“树之以桑”中将n放在“之、而”前面使其活用为v等。

通过这样的比较、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使课堂的气氛活跃,也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2导入式的文言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兴趣

对文言文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按部就班,首先是介绍作者、背景,接着就是逐字逐句的翻译,最后进行分析和总结。这种枯燥、沉闷的教学方式让学少变得疲惫,同时课堂也是“一潭死水”;因此我们要打破这种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导入教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例如《鸿门宴》的教学中,首先我讲了一个传说导入该堂课:纪晓岚的一首祝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的儿子都是贼,偷得蟠桃敬母亲”。然后,我结合了《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中的知识点,再让学生对“宴会中”的那部分进行了通读,并分析文章的动人之处。最后再进行总结。类似这种切入时式的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投入到质疑的氛围中,同时还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放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去创新

为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始终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注释等,翻译内容,理解全文。

3.1阅读全文

新课标的要求:阅读文言文和古诗词,并背诵经典的名篇。因此,阅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关键。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翻来覆去的阅读,积极的调动自己的大脑思维,借助相关字词句的预感来回忆之前所学知识,从而更好的认识、分析、理解、感悟全文。针对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问教师或者是借助工具书等。

3.2不断的积累

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学生要凭借着这些例子举一反三。对于学生来讲,该篇课文中的字词句等就是例子,学生只有不断的积累名言绝句,并掌握它们的用法和意义,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巩固性的积累不仅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吸收,还能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散发性。时常让他们抄袭部分课外的文言文语段进行熟读、背诵,以便于帮助他们解决课堂上的新问题,完成知识的迁移。

3.3归纳和总结

针对学生的知识面相对来讲是比较狭窄的,加之部分的实虚词句等在文章中体现得不够充分,那么,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其他文章的学习。例如教学这篇《寡人之于国也》,本篇文章有4处用到了介词“于”,根据学生的归纳、查阅工具书之后,对“于”字的有四种用法:表示对象;地点、时间;被动;比较。又如让同学们总结被动句型,借助《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中的“而君幸于赵王”、“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这几句被动句,学生的总结:“于”、“为……所”、“见”、“见……于”以及用主动进行表示,如“帝感其诚”。这些都是表示的被动。

4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尤其是农村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的引导、启发,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文言文的学习。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基础教育教学论文

1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是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重点,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以教学秩序的维护者自居,学生自主性被严重压制,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地位也非常被动。新课改要求高中教学管理要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为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提供有利条件。具体来说,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和管理主体,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具体来说,高中教师要结合高中生心理特点、发展需求、教学目标,合理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设置、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评价,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科学进行教学内容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就要求高中教师要积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有利因素,打造教育合力,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环境。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通过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情景教学、课外教学实践突破传统的校园教学的界限,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惰性,培养其学习主体意识。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等级式、扁平式教学管理结构,是长期以来高中教学管理的主要形式。学生处于教学管理金字塔的最底层,其兴趣和要求常常不受重视。教学的高级管理者与基础管理者、教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相对僵硬的状态。管理部门与教师之间也习惯了各自为政、不过多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教育界一致认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思维完善,也是优化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鉴于此,高中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正视学生个体差异,以平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其次,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要尊重学生情感和心里需求,尊重学生人格,不以权压人、以威欺人,允许学生犯错,不歧视每一个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具体到教学管理中,教师不但要能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其帮助还要有度,如学生能自己完成的任务或学生通过努力去完成且对学生有所帮助的任务,教师就不要插手;学生力所不及或根本就没有想到、无从下手的地方,教师要适时引导,确保学生能在教师帮助下提高自我认知和监控能力。

3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教学评级机制可以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教学管理中,要加强评价体系建设,以促进教学发展。什么样的评价体系才算是完善的呢?一般来说,完善的评价体系在内容上既要关注教师管理,还要关注教学质量,既关注教师能力,还关注教师素质与师德。其次,有效的教学评价必须具有发展性,其评价目标既不高也不低,其标准也必然是科学合理的。依次为指引,各地高中要坚持指导性、科学性、发展性、可操作性原则,建立具有导向性、激励性、过程性的评价机制,将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学生成绩、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情况等都纳入教学评价中去,通过定性评价、量化评价、师生互评、过程与结果评价等,对教学管理进行客观评价,为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张多良单位:甘肃静宁县文萃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语文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一、目前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在语文课堂讲授中只注重书本内容,忽视了课文之外语文能力的培养。在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视学生智力差异,不顾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同一标准,同一要求,同一习题的现象较为突出。虽然原因不全在老师,比如学生人数众多,老师无暇顾及,这是老师无法改变的现实。但笔者还是认为应该对一些有能力的学生因材施教,将他们从作业堆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到课堂之外的知识海洋中去自由翱翔。

(二)教师自身的修养、素质、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有些高中语文教师学历较低、年龄较大,虽然经过这些年来的不断培训、进修,但与现代社会实行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标准还有较大差距。而年轻教师,虽然在学识上、学历上好于其他教师,但在教学经验、课堂把握能力、敬业精神上也存在差距。这些都对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形成极大挑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二、高中语文素质教育努力的方向

柳斌在《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应该是走向素质教育。要从现在起步,走向素质教育”。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个人认为,高中语文素质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切实把提高自身知识和教育教学素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大概来讲,分这几个方面:1.实现知识的更新换代。特别是年轻教师,更要广发阅读、深入思考,不能仅仅依靠参考书和教参,授课内容要有变化,要充分挖掘出语文课文的内涵,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更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起以听、说、读、思、议、写为主,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为优秀的现代语文阅读教学观。可以说,仅靠几册课本和一天一节的语文课,企图就能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难很难,语文教学只有在社会大课堂这样的广阔背景下,在学生广泛的阅读中才会产生活力。这无疑需要语文教师的引领,需要语文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3.转变考试观念。这对普通老师来讲很难,因为有高考这个杠杠在。但我们可以有限地在自己的课堂上来实施,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尽力地将语文教学自然地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而我们的新大纲、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正式提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这一点上,特级教师余蕾提出的“淡化课文、突出能力、注重运用”的命题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二)把握课堂教学,加强引导,转变学生观念,把学生带入素质教育的新天地。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与学必须和谐统一,缺一不可。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必须以教师善教和学生会学乐学并重、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为最终旨归。因此,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话题。笔者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这是引领学生会学的前提,是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基础。2.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语文学科有着以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不同的题材作品有不同的审美角度和不同的思考方向,教师创设的问题,必须切合文意文理,从而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自身对作品的审美认识,才能达到导与学的和谐统一。3.要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具有探究性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创设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教育是一个大的概念,从来都不仅仅只是老师和学生的事,需要我们方方面面的努力。简而言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革语文课程设置,发掘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重视人文品质的培养。2.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3.社会、家庭的配合。学生不是封闭在学校里的,他是要到社会上、要进入到家庭里去生活的,因此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补充,但这也是现实教育最为尴尬的地方,需要我们共同作出努力。

作者:金美霞单位:河南省驻马店高中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新形势下高中教育教学论文

一、新形势下高中教育教学的不足之处

1、教育教学理念陈旧

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是阻碍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取得突破和进展的关键因素。在新课程实施和高考改革推进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支撑,即便学校管理者也清楚不改革没有出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依然只能处在不断摸索阶段,无法很好适应新课改要求。此外,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也尚未产生根本性转变。持旧观念讲新教材,显然不利于新课改的有效实施。

2、教育模式欠佳

新课改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格素养的培养。党的十八大明确规定,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去年教师节讲话中提到,要“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但是现实却是,以成绩为管理依据的机制仍然存在,用成绩评定学生的学习是否合格、衡量教师的教学是否成功的现象并未改变。这种无限夸大成绩的教育模式成为师生共同进步、教育健康发展的隐形束缚。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很多学校为了应付上面检查,实施了一系列流于形式的“创新”工作,如有名无实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然而,这并不妨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大行其道。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管理评价本应更加灵活,更加充满关爱,更关注学生差异,而很多高中实行的教育教学评价,从观念到实践,都过于强调结果,忽视过程性、形成性评价,忽视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方面的价值,无法与新课改要求相适应。

3、规章制度虚设

学校针对实际情况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对于维护学校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很多高中出于对外展示正面形象的考虑,编辑出了一大本规范化、标准化而又确实形式化的规章制度集。一些涉及教育教学常规的规章制度可能确实很有实效,然而落不到实处也是枉然。教育部要求今年各学校都要形成自己的章程,恐怕又会有很多学校蜂拥而起竞相效法先行者北京十一中的范例了。

二、新形势下高中教育教学的改革策略和建议

1、真正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管理理念是管理实践变革的前提,是指导一切管理活动的原则,是管理者对管理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新形势下,要推进素质教育,符合新课改和新高考的要求,就必须对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有一个全面且理性的认识,站在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联系学校实际,走特色办学、内涵发展之路。创新型管理理念的重点在于人性化,学校领导班子应富有开放性和创造性,转变理念,开动脑筋,根据新课改要求,因时、因人、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教育教学管理策略,注重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关注教师和学生需求,强调对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激励和思想教育,使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取得认可,获得赞誉,能够充分发挥,进而形成一种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力量。去年底教育部的《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校长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引领学校和师生发展的重任;树立正确的学校发展观,将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秉承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依法治校,实施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推动学校可持续、有特色地发展。”

2、规范并优化教育教学制度

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题中之义,在这个基本追求上,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推进新课程、深入教学改革、改变教育行为、促进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所学校管理成功的关键要素。新课改催生新管理,新管理呼唤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构建。我们必须对中学教育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审视,结合学校实际,依据新课改要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优秀,以教育规划纲要为要求,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法,对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特别是常规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学生档案管理制度等进行重建,充分关注学生全面成长和未来发展,发挥各个教学要素的整体合力,丰富教育教学管理实践。

3、强化师生管理

教育教学管理要始终坚持以师为魂,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好、发挥好人的价值。教师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第一资源,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全员培训,打造一支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胸怀理想和追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特别警惕、避免形成不学无术、不以为耻的教师文化,努力倡导广大教师做到对自己有严格要求、不苟且,对他人有宽容态度、不刻薄,对自然有博爱情怀、不破坏,对社会有正确认识、不偏执,促进广大教师在大力激励下专业成长,在团结合作中共同进步。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应把那些有理想、没思想,有追求、没动作,有虚荣心、没责任感的人坚决淘汰。学生管理中应首先坚持一个原则,即情感教育,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从这一基本原则上考虑建立起符合校情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要特别重视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作用,把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当作终极目标来抓,认真做好理想勤奋的养成教育,使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三、结语

新形势下高中教育教学是一套系统工程,重点是顶层设计,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在理念、制度和执行上下狠功夫,便会在学校发展的精品内涵之路上渐行渐成熟。

作者:徐礼诚单位: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论文

一、高中历史生成性教学对策研究

1.基于学生原有水平的原则。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来学习的,我们的教学不可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如果要清晰地看到学生知道了些什么,必须在课堂伊始就以学生的原有知识为基础,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与经验来阐述新的知识,知识生成才会不盲目。课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反思在本节内容学习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哪些与之相关的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基础上存在着哪些差异,在新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将知识内容分为几个层次来设计,预计学生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怎样的反应和解答。

2.教学相长的原则。课堂教学是师生和谐共建、交往共生的过程,笔者认为生成性课堂也要讲究效率,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生成知识、掌握经验和方法,需要教师精心预设,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予实时的引导。师生交往与对话是促使学生自主生成知识的动力所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合作探究,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过程,在学生思维出现困惑或是价值观出现偏差时及时地予以引导与矫正,提升知识生成的质量。

二、案例分析

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有个“探究活动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就话题“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进行探究,从编者的目的来看,学习高中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认识历史,对于战争史也是如此。让学生讨论对战争的看法,从讨论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意义,促使正确的生命观、战争观与和平观自然生成。当然,为了促进这些感受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笔者将教材中的内容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这节课的内容进行重组,让讨论的主题更为明确———“对二战的反思”,同时为了方便讨论进一步分解为如下几个小的课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社会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外交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有哪些异同点?

在确立讨论的主题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先在小组内部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再到课堂上展示交流。各个小组的观点在讨论中碰撞,生成更为完整的意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做好记录员的工作,最后将学生讨论过程中生成的观点、成果展示出来,和学生一起总结提升。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师生在时空上的共存,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更是在同一教学主题下合作交流、共同体验和感悟的学习共同体,在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出民主、开放的生成氛围,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作者:费飞相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地理灾害教育教学研究

【摘要】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课程标准的主要理念,通过提供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地理生存能力和学习能力。尤其在21世纪,频繁发生的巨灾给社会人类造成的危害使防灾减灾成为重点关注话题。而地理学科的特点使其教学在灾害教育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则主要从各个方面分析灾害教育教学策略,望给予高中地理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

高中地理;灾害教育;教学策略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自然灾害成为威胁人类发展不可避免的因素,灾害教育在这种形势下就显得十分重要。当前国际和国内都很重视灾害教育,运用了多种措施保证灾害教育的有效推进。高中地理教学作为灾害教育的实施主体,研究其教学策略对提高灾害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度挖掘地理教材知识,合理构建灾害教育体系

近年来,社会各界都极力呼吁加强灾害教育,特别是自新课程改革后,教育部新编的《自然灾害与防治》让学校越来越重视灾害教育,该教材主要分为三个章节,其中第二章讲述中国主要自然灾害时给出了点位图和成灾人口示意图以及中国因灾难死亡牲畜图和中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图。而在教材第30页讲解地震灾害中只单独标识了地震在中国某些区域多发图,并没有标识世界地震多发区域图。本文研究认为如果要提升学生生存和能力和学习地理能力,就必须深度挖掘地理教材内容。首先在教材第81页中有关洪水和地震自救、互救方法中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讲解,但教材只单纯描述了灾害情况,还可增加自然灾后逃生器材如何使用、逃生方法、逃生路线、逃生措施等。其次教师还要对地理教材中隐含的灾害教育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并联系实际情况合理扩充。例如在讲解《地球的圈层结构》时,内容涉及到地震波,此时教师就可以恰当的引入地震灾害使学生思考,设置问题时多偏向“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地震会造成什么危害”、“地震发生前有哪些预兆?”、“地震后应注意哪些事情?”借助问题延伸给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地震灾害病掌握相应的救助措施,提升学生灾害素养。

二、优化灾害教育教学设计,提高灾害教育实施效果

高中地理教师应科学合理设计灾害教学,提高灾害教育在地理课堂中的实施效果。一般灾害教育教学设计内容包括灾害情感教育、灾害知识教育以及灾害技能教育,其教学设计载体素材要和学生实际生活相接近,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地震灾害与防御》一课时,某高中地理教师就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首先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世界上地震带分布,在学习此章节内容后能准确口述地震灾害产生机制和发生过程及列举相应的应急措施。教学目标为通过查看地图寻找世界主要地震带分布,了解地震特点和地震灾害监测与防御,从而掌握有效的避震方法。教学过程:通过课堂活动促使学生讲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开放性思维,梳理正确的灾害观。具体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方式创设情境并播放一段汶川大地震影像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让学生结合教材制作小实验,用手掰断木头感受断裂时的声音和震动,尝试总结发生地震原因。最后通过观察地震带分布,课堂提问,学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说出这堂课的知识脉络,进一步提高灾害教育实施效果。

三、加强灾害教育综合实践,提高学生应对灾害能力

一般灾害都有突发性,灾害发生以前可能没有预料到,因此预防是防灾减灾的关键。根据国际通行的规则得到,一旦发生灾害就要按照事先制定的灾害预案进入应急状态。灾害应急预案是为了降低突发性意外事件建立的响应机制,主要包括装备、人员、组织、器材等。其内容有:①基本要求;②应急事故预防、应急危险辨识、应急风险评价;③应急控制与指挥;④应急反应机构;⑤疏散与警戒;⑥应急关闭程序等。为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当应急预案出来后要进行相应的演练,加强学生掌握。同时教师可在地球日、消防日、世界水日、交通安全日等节日组织演讲比赛或知识讲座,请亲身经历过灾害的人讲述实际感受或邀请交通、消防部门的专家向学生介绍知识,进一步渗透灾害意识。必要时还可进入当前普遍应用的信息技术,例如某高中就建立了相应的网站宣传防灾知识,其中包括地震、火山爆发等一系列灾害信息和气象信息,便于学生查阅。

四、结语

总之,当前我国已高度重视地理灾害教育,并且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已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规模。但在具体教学中仍缺乏灾害演习实践及系统的灾害教育体系,影响灾害教育的教学质量。因此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深度挖掘教材知识,不断优化灾害教育教学设计,加强灾害教育综合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应对灾害能力和灾害教育实施效果。

作者:李尊宝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第四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政治德育教育教学分析

摘要: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与德育教学关系密切,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也是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为此,加强对德育知识的渗透,立足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展开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应尽的义务。为此,笔者在本文就如何加强德育渗透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

高中政治;德育教育;渗透途径;探讨研究

高中政治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基础的学科,提高高中生认识、理解与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学科,与时俱进也是这门功课最突出的特点。可以这么说,高中政治课不仅应该成为一门考试课,兼顾高考要求的同时还要成为一门德育课,在教学中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力求做到高考、德育两不误。为此,需要每一位教师共同努力,一起完成。本文将围绕下面五点进行分析,希望为其他政治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好的借鉴。

1剖析教材中的材料,提升情感德育的质量

现行的高中政治教材在编写内容上对学生的三观教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比方说,高一课程中,教材内容主要讲述的是经济学知识,其中涉及到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深入开展。比如说合理消费、公平与效率、支持国家发展、诚信品质等;而哲学知识知识涉及到的德育内容也比较广泛,比如说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正确世界观的树立等;政治学常识则涉及到的因素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这些都是直接典型的德育素材,因此,利用好这些素材,进行德育渗透,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可谓是益处多多。

2联系社会热点,将教材中的德育点充分挖掘出来

政治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因为社会现象有好坏之分,要帮助学生注重研究自己如何应对这些状况,加强对学生如何看待社会现实问题等方面的教育,将科学理论知识用于分析社会现实。此外,也要进一步改进并完善现有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促使学生掌握辨别美丑、判断对错、区分善恶的能力,以此来提高他们的道德行为能力,这样,也就能抵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为此,需要教师不能仅依托政治教案和辅导资料,也要和社会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好德育教育的目标。例如,在讲解“消费观”一课中,要引导学生树立起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让学生明白消费不仅是个人的事情,同时还涉及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因此,在讲解这一章节内容时,就可以和学生生活中崇尚的绿色消费结合起来,师生一起为完善消费环境而努力,适当引导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3注重师生之间的内心的交流,将德育的魅力彰显出来

高中政治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和学生的内心交流,因为内心真正的想法和声音才是进行德育的最佳推手。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出自真心地去关爱学生,加强和学生的内心交流。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学生也能加深对教师的认识,并且深刻体会到学习政治学科的重要性,了解教师的立场与困难,进而有助于增进彼此间的感情。触动人的内心,必定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因此,高中政治教师一定要真诚、坦率的与学生交流内心真正的想法,让学生认识到教师将他们摆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为德育教育营造出和谐美好的教育氛围,让德育教育自然流畅渗透到政治课堂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的熏陶与洗礼。

4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引导学生德育生活化

我们都知道,德育教育不能“纸上谈兵”,应该实实在在地融合在日常生活之中。所以,高中政治德育教育也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让学生都能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德育、深化德育,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并引导他们德育生活化。例如,在学习完《投资理财的选择》内容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过年时收取的部分压岁钱进行投资理财,在实际生活中切实体会到投资理财的乐趣,这样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理财观;在学习完《政治生活:有序参与》的内容后,也可以将政治生活中的有序参与扩展到生活中的有序参与,引导并鼓励学生学会排队,不要插队、不乱队,引导学生在公共场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要做一个有素质有教养的有序参与者。

5拓展教材的主干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

时代的发展也要求政治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要结合时展的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政治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要随时关注社会的发展情况,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在主干知识上适当扩展时事新闻,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调节沉闷的学习氛围。在有限的条件下,政治教师可以将现代化技术融进教学中。比如,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短视频,以此为基础展开教学,创设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课堂讨论。课堂氛围在学生的各抒己见中也逐渐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也在讨论中越来越高涨,兴趣越来越浓厚,这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6总结

总体上来说,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教师一定要立足学科知识理论体系之中,把握时展的机遇,知晓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展现自我才华和个性,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师的带动下,促进学生的“德”、“智”、“趣”全面发展。

作者:闫鹏 单位:河北武邑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政治素质教育教学探讨

一、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

由于高中政治是属于文科教学体系的一种,在文理分科的背景下,理科的高中政治教学就显得比较鸡肋,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错误地认为教学过程知识一个“打洋工”的过程中,不够重视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的总结,相应的高中政治教学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在文科班级,由于高中政治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治优势偏向于背诵的学科,这就导致高中政治教学过程往往陷入了“死记硬背”的泥潭,高中政治的教学目标往往也只是制定为让学生加强对于政治基本概念的记忆,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提升也难以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2.教学过程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忽视对于学生的学习特点的考察的情况,这就导致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往往容易出现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结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实际要求,在进行对学生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桎梏,通过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练习和合理设置高中政治教学活动等方式,促进高中政治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效率的提升,进而满足素质教育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高中政治教学的学习。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探讨

1.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思路探析。

针对上文中介绍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充分结合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为高中政治教学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看出,高中政治教学方式与素质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两者的紧密结合,可以对现有的高中政治教学方式进行更新,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所制定出的高中政治教学总体思路就是建立在考查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按照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进行高中政治教学方式的改革。

2.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政治教学方法。

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理科和文科对于高中政治要求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策略。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政治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高中政治学习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不同学习环境下,促进政治课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在进行政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意识到素质教育大纲的实际要求,进行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的总结研究。例如,在进行高中政治的理科学生的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进行政治知识的背诵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难以形成“高考又不考政治,我为什么要背诵?”的情况,也就难以提升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地让学生亲手进行政治的知识点思考练习,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高中政治学习过程对其思维意识的影响和促进过程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进行高中政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有效地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再灵活地穿插一些政治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就会帮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下,进而加深他们对于政治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而有效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在进行政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要充分地考虑不同的学生群体的学习情况的不同,另辟蹊径地进行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政治教学方法的创新,有针对性地选择高中政治教学的教学重点,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提升。

3.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形式变换。

随着对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研究的逐步深入,面对素质教育理念对于高中学生群体综合素质能力的实际要求,政治课程教师要充分尊重高中学生的实际特点,不断进行高中政治教学方法的深度研究。在进行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注意到结合素质教育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充分地保证学生能够具备对于政治的思维意识,让高中政治的基本理念形成对学生思维的熏陶,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高中政治课程中《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教学的过程中,政治课程教师就可以根据最近我国股市出现的“风云变幻”的股市行情,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学习到的知识的基本定义。然后,学生就可以根据问题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于政治基本概念的认知,提升学生政治学习能力,有效地加强学生对政治术语的理解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对于教学模式的更新,进而有效地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在进行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群体对于高中政治的诉求情况,有效满足素质教育理念对于高中学生政治思维能力提升的要求,促进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提升。

作者:吴称风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二中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地理兴趣化教育教学浅析

一、了解学生特点,启发学生特性

任何一个学生在某一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独特性,仔细发现,他们都是各不相同的。在教授任何一门课程当中,了解和发现学生的特点才能更有助于找准学生的关注点提升其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导。1.结合背景环境,善于观察发现不同。到了高中,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和人格发展方向都已经大致形成,这其中和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都息息相关。而环境的不同从而影响并造就了当前学生们的认知习惯和性格特点的不同。真正了解掌握这些特点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方说讲地域文化和人口,有的学生可能对于当前社会的人口增长速率过快有着自己的见解,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对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会更感兴趣,所以就必须要“分而识之”。对有兴趣部分的学生进行区别教学和分步发展,将学生们的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当然,在课堂上不可能将学生区别开,对一部分学生只讲授一部分他们喜欢、感兴趣的内容,而是采取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说让学生们回答一些他们感兴趣且了解充分部分内容的问题,让其在课堂上也能找到更多的存在感和自我认同感,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将更加有利于兴趣的提升。还有就是利用少部分课余时间向学生们讲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提升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当然,能否让学生在课余也愿意向老师们去了解学习地理方面的知识,这就非常考验该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人格魅力了。也只有在充分地了解了学生的特点和喜好,才能更好地做到以上几点。2.综合学生的表现,进行特性的启发。除了从学生的所处环境当中分析,其课堂和生活中的综合表现一样是衡量学生特点喜好的极其重要条件之一。因为高中生同样会有自己的一套思维、行为模式,并且处在这个年纪的学生大多比较叛逆,因此,他们在更多的时候可能会更愿意将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兴趣隐藏起来,即便通过他的环境分析也很难对其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这时,细致地观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习惯能更好地帮助老师掌握学生的真实性格特点,对他们的天性进行开导和启发。拥有良好的耐心和细致的观察能力能从很小的细节更好地去了解学生。并且,老师们所真正应该做到的,是将学生们放在一个和自己同等的地位去接触去交谈。并非是老师教授学生就意味着老师将高出学生一等,而应该是老师将自己放在与之同等的地位,将自己当成是学生的朋友来进行交流和沟通。试想,关心朋友而去努力尝试接触了解他们好让他们能在学业上取得更高的成绩为今后的发展铺路,这样是不是就更有动力了呢?而相反一些教师将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地位,从不苟言笑,一贯以一种严肃的面容示人,将严格甚至严苛的教学理念强加在学生身上,这样不但难以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并且即使你是出于好心和责任心的教育,但也极有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达到反效果。

二、良好的兴趣发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讲述的是对于学生,了解其特点,启发其天性的一些建议,但究其原因,都是为了达到引起学生兴趣的效果。唯有让学生真正地对学科对学习产生兴趣,才更有助于其学业的真正发展,并为今后的人生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1.愉悦的情绪有利于兴趣化的提升。

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是有利于人类对当前事物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并愿意深入发展和了解的。因此,在课堂和生活中,在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刺激愉悦情绪的产生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的提升。只是抽象的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空瘪无味地念一遍,然后画重点,背关键,这样下来,要是能提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那才是出怪事了。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环境当中,即便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中又有几人能对书本上的知识做到真正记住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呢?更不要说融会贯通将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了。不是学生不用,而是当初学习的时候就根本没记住,为考试而学,真正能学到的东西太少,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毫无疑问是非常不利的。就比方说讲城市化过程和特点的时候,完全就可以穿插一些其他国家发展的历史和期间发生的一些故事,让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放松愉悦的情绪自然就很容易产生了,从而也能更好地提升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兴趣。还有一点就是不论学生的表现有多么差,答案给得多么离奇,老师们都应该首先在鼓励的前提下进行一些相关疏导。学生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老师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良好的鼓励将更有助于学生们建立信心实现自我肯定,从而才能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地理学习计划。可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和责罚,最终只能让学生产生排斥情绪,负能量只会阻碍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

2.让兴趣演化成习惯,促进自主学习能力。

在兴趣的培养完成之后,就是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了。兴趣的养成让学生们对地理这一门学科真正地感兴趣,再加上老师的良好引导以及趣味的教学,就更加能带动学生的主动性。但老师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注意学生的学习发展,因此,将兴趣培养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从今以后不是依靠兴趣而是习惯来进行学习,将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因为兴趣是养成的,所以也同样可以慢慢被磨平,将兴趣发展成为习惯,将不断学习养成为自身的良好习惯。这不仅是对学习地理提高地理成绩有好处,这更是教会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甚至参加工作中产生一个良好的习惯,不断地提升兴趣放在一些更有意义的事物上,提升自主性,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将更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有能力走向更高的高度,这也是教书育人所最终想要达到的效果。

三、兴趣化教学有助于改善师生间的互动能力

毋庸置疑,兴趣的提升,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课堂上表现力的提高,从而创造更好的课堂环境,以配合教师们的教学计划得以良好的实施。

1.环境和历史促使教师和学生关系起点并不高。

因为从中华的五千年历史来看,“师道尊严”这四个字一直都给予人们以深刻印象,自古以来,严师出高徒,包括在学生们刚进学校时还能依稀记得家长们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记得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而高中的学生们大多又都处在叛逆期,多年以来的压抑最终导致高中学生在心理上是对于教师最为排斥的学生群体。学生对于教师似乎从一开始就在未经接触下已经默认产生了抵触情绪。也就是说即便老师什么都不去做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做得都比普通水平要好很多,但一部分尤其叛逆的学生依旧还是我行我素地和老师唱反调,自己不学不说,更加影响到了其他同学的学习。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当前很多老师对于这种学生的处理方式就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顾,甚至将这类学生的座位直接调到最后,让其“自生自灭”。

2.提升学习兴趣能更好地促进课堂的互动和良好学习环境的形成。

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将能更好地让学生配合完成老师的教学目的,增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程度。并且这也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在课堂上充分的表现力让其得到了足够的自我肯定以及学生和教师的高度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也愿意在良好的情绪环境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更专心努力地学习地理知识,最终在即使没有老师和同学关注和赞扬的环境之下也依旧已经培养出了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在一两个、一小群有着浓厚兴趣并愿意自主学习的学生带动之下,再配合上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老师的兴趣化教学课堂,完全能带动整个班级的对于地理课程的主动学习。因为在大环境之中人类总会有一个从众的心理,主流大众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即便有极个别的并不是很爱好地理的学生,在大环境的带动之下也会加入到学习的浪潮中。在大环境中,学生之间同样还会起到一个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作用。学生们相互比较的是学习成绩的好坏,对地理知识掌握的程度深浅,那些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会被大众在不自觉之中就排除到群体之外,从而使得他们也不得不好好学习地理才得以更好地融入群体。兴趣的更好提升不但是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更多的程度上能很好地改善和带动整个学习环境的提升,让学生们在一起相互促进学习和成长才真正达到教育的最初目的。

四、结束语

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中,将学生的特点进行良好的把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教师们以朋友的身份真正融入学生的群体之中,会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地理的兴趣发展。而在以浓厚兴趣为前提的环境之下,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整个课堂的互动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使小部分带动大部分学习以提升整体成绩的目的,更好地促进学生将真正的地理知识学到心中,应用到实际中。老师是以教书育人为最终目的的职业,不论这期间需要付出多大的艰辛和努力,为了学生的更好成长并为其整个人生发展取得一个良好有利的影响,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且令人敬重的。

作者:陈星群 单位:福建省莆田二十七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创新策略探究

一、职业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高中地理教学虽然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部分教师的创新意识淡薄。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认为自己讲得多,学生才会接受到更多的知识,课后学生只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记忆就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创新,一味照本宣科,甚至延长教学时间,忽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也忽视创新意识在职业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2)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灵活。

有的教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同时也无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甚至有的教师在上课时,不讲究教学方法的灵活变化,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方式,使得学生对高中地理失去了兴趣,甚至扼杀了有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的引导者,应该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不断挖掘学生潜力的能力,更好地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地理素质。

二、提高职业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策略

(1)教师要转变观念,增强创新教学的意识。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只会告诉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是什么,有什么,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要对职业高中地理教学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可以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情景式的教学方法,通过一定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个知识点为什么会这样?怎样做才会更好?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新的知识。

(2)教师要制定符合学生情况的教学设计。

教学的效果如何,学生是否学到了预期的知识,往往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关。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教材本身,应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讲解,充实课堂内容。另外,教师的教学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原则,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3)突出职业高中地理学科的特色。

高中地理课程属于一门系统性较高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分析能力。要结合实例和区域背景进行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突出区域性,有利于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文、洋流、植被、气候、地形等方面,综合性很强,因此,要注意该门课程的学科特色,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各方面的知识都综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同样的课程,不同的老师进行教学,得到的教学效果可能就不一样;而相同的老师,相同的课程,不同的班级上完课的感受也不一样。因此,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意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需要师生双方来共同营造。教师可设置一些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让学生去思考,同时可以将一些关于地理的未解之谜提出来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另外,对于地理学科来说,知识点较为复杂和抽象,这就需要运用一些教学工具如教学地图,使教学更加直观明了。教学地图可以直观表现地理状况和地形特征,近几年,不论是职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还是每年的高考,地理地图考查分析试题逐年增加,考查比例也在逐渐加大。因此,教师应加大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开发学生的潜能。

(5)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将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职业高中地理的活动课程很多,可以让学生用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经验,去指导、理解课本中的内容。因此,合理安排好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课本上的知识能真正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此,在职业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各知识点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使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真正学懂、学透的教学目的。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职业高中地理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张强银 单位:西藏拉萨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以人为本教育教学改革

一、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为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受到“尊师重道”等观念思想的影响,在教育体系中位于主体地位的一直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老师是绝对尊重的,教师的权威是不容许任何挑战的。可以看出,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教师是课堂中的主宰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讲台就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只扮演配角。这样的教学课堂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历史课堂,一些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就像是在听天书,教师更像是一个宣读圣旨的大臣。这种教育模式很难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天赋,严重偏离了教学正常发展的轨道,大量教育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与目前时展的要求相适应。

(二)严重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拉布尼茨曾经说过一句影响非常大的话:“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高中学生也是如此,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都是千差万别的,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这种个性化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三)忽视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站在人类学角度来看,人的情感是最具有感染力的,在一些特定条件下,情感甚至直接转化成为力量,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重视对情感的培养。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明显不足。一些教师根本无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多数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都是没精打采的。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课堂中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他们根本无法走入学生的内心。加上目前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一些教师很难与学生进行贴心的交流和沟通,这无疑成了师生之间很难逾越的一条鸿沟。

二、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

(一)坚持教学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

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种途径获得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很多历史知识进行掌握,因此课堂教学的优化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应该将第二课堂组织好,这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力途径。第二课堂的定义非常广阔,例如对乡土资料、史迹进行充分的利用,组织学生进行访问考察等,还可以举办各种知识竞赛、学习讲座等,这些形式都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在亲自感受中增长知识,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两个构成课堂的基本元素,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现在已经严重滞后,不仅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对于对于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不利的。

(三)对教育方法与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传统教学课堂是由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加上教师的一张嘴组成的,在新时期,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了对创新型的人才进行全面的培养,教师应该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不可避免的到来了,各种新形式的教学课堂与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例如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及合作教学法等,这些新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现有的教学模式,同时一些教师还创办了历史沙龙,在教学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等,通过这些新型教学方式实现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对学生的求知欲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同时有效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纵观目前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可以说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步履维艰。而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纳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将课堂还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相信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对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历史教学课堂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而更好的为我国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笔者围绕以上内容针对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与探讨,供大家借鉴。

作者:倪爱平 单位:福清龙西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地理兴趣化教育教学浅谈

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是全面推行素质化教育的很好体现。对于全面发展和教育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推行素质化教育绝不能仅限于空喊口号说说而已,必须要拿出切合实际且能够取得成效的真正方案出来。而在教学当中了解学生的特点,真正地实行兴趣化教学,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一个自主性学习方为一大良策。

一、了解学生特点,启发学生特性

任何一个学生在某一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独特性,仔细发现,他们都是各不相同的。在教授任何一门课程当中,了解和发现学生的特点才能更有助于找准学生的关注点提升其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导。

1.结合背景环境,善于观察发现不同。

到了高中,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和人格发展方向都已经大致形成,这其中和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都息息相关。而环境的不同从而影响并造就了当前学生们的认知习惯和性格特点的不同。真正了解掌握这些特点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方说讲地域文化和人口,有的学生可能对于当前社会的人口增长速率过快有着自己的见解,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对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会更感兴趣,所以就必须要“分而识之”。对有兴趣部分的学生进行区别教学和分步发展,将学生们的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当然,在课堂上不可能将学生区别开,对一部分学生只讲授一部分他们喜欢、感兴趣的内容,而是采取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说让学生们回答一些他们感兴趣且了解充分部分内容的问题,让其在课堂上也能找到更多的存在感和自我认同感,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将更加有利于兴趣的提升。还有就是利用少部分课余时间向学生们讲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提升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当然,能否让学生在课余也愿意向老师们去了解学习地理方面的知识,这就非常考验该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人格魅力了。也只有在充分地了解了学生的特点和喜好,才能更好地做到以上几点。

2.综合学生的表现,进行特性的启发。

除了从学生的所处环境当中分析,其课堂和生活中的综合表现一样是衡量学生特点喜好的极其重要条件之一。因为高中生同样会有自己的一套思维、行为模式,并且处在这个年纪的学生大多比较叛逆,因此,他们在更多的时候可能会更愿意将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兴趣隐藏起来,即便通过他的环境分析也很难对其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这时,细致地观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习惯能更好地帮助老师掌握学生的真实性格特点,对他们的天性进行开导和启发。拥有良好的耐心和细致的观察能力能从很小的细节更好地去了解学生。并且,老师们所真正应该做到的,是将学生们放在一个和自己同等的地位去接触去交谈。并非是老师教授学生就意味着老师将高出学生一等,而应该是老师将自己放在与之同等的地位,将自己当成是学生的朋友来进行交流和沟通。试想,关心朋友而去努力尝试接触了解他们好让他们能在学业上取得更高的成绩为今后的发展铺路,这样是不是就更有动力了呢?而相反一些教师将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地位,从不苟言笑,一贯以一种严肃的面容示人,将严格甚至严苛的教学理念强加在学生身上,这样不但难以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并且即使你是出于好心和责任心的教育,但也极有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从而达到反效果。

二、良好的兴趣发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以上讲述的是对于学生,了解其特点,启发其天性的一些建议,但究其原因,都是为了达到引起学生兴趣的效果。唯有让学生真正地对学科对学习产生兴趣,才更有助于其学业的真正发展,并为今后的人生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1.愉悦的情绪有利于兴趣化的提升。

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是有利于人类对当前事物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并愿意深入发展和了解的。因此,在课堂和生活中,在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刺激愉悦情绪的产生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学习地理兴趣的提升。只是抽象的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空瘪无味地念一遍,然后画重点,背关键,这样下来,要是能提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那才是出怪事了。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环境当中,即便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中又有几人能对书本上的知识做到真正记住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呢?更不要说融会贯通将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了。不是学生不用,而是当初学习的时候就根本没记住,为考试而学,真正能学到的东西太少,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毫无疑问是非常不利的。就比方说讲城市化过程和特点的时候,完全就可以穿插一些其他国家发展的历史和期间发生的一些故事,让课堂变得更有趣味性而不是枯燥无味的,放松愉悦的情绪自然就很容易产生了,从而也能更好地提升学生们学习地理的兴趣。还有一点就是不论学生的表现有多么差,答案给得多么离奇,老师们都应该首先在鼓励的前提下进行一些相关疏导。学生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老师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良好的鼓励将更有助于学生们建立信心实现自我肯定,从而才能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地理学习计划。可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和责罚,最终只能让学生产生排斥情绪,负能量只会阻碍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

2.让兴趣演化成习惯,促进自主学习能力。

在兴趣的培养完成之后,就是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了。兴趣的养成让学生们对地理这一门学科真正地感兴趣,再加上老师的良好引导以及趣味的教学,就更加能带动学生的主动性。但老师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注意学生的学习发展,因此,将兴趣培养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从今以后不是依靠兴趣而是习惯来进行学习,将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因为兴趣是养成的,所以也同样可以慢慢被磨平,将兴趣发展成为习惯,将不断学习养成为自身的良好习惯。这不仅是对学习地理提高地理成绩有好处,这更是教会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甚至参加工作中产生一个良好的习惯,不断地提升兴趣放在一些更有意义的事物上,提升自主性,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将更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有能力走向更高的高度,这也是教书育人所最终想要达到的效果。

三、兴趣化教学有助于改善师生间的互动能力

毋庸置疑,兴趣的提升,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课堂上表现力的提高,从而创造更好的课堂环境,以配合教师们的教学计划得以良好的实施。

1.环境和历史促使教师和学生关系起点并不高。

因为从中华的五千年历史来看,“师道尊严”这四个字一直都给予人们以深刻印象,自古以来,严师出高徒,包括在学生们刚进学校时还能依稀记得家长们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记得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而高中的学生们大多又都处在叛逆期,多年以来的压抑最终导致高中学生在心理上是对于教师最为排斥的学生群体。学生对于教师似乎从一开始就在未经接触下已经默认产生了抵触情绪。也就是说即便老师什么都不去做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做得都比普通水平要好很多,但一部分尤其叛逆的学生依旧还是我行我素地和老师唱反调,自己不学不说,更加影响到了其他同学的学习。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当前很多老师对于这种学生的处理方式就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顾,甚至将这类学生的座位直接调到最后,让其“自生自灭”。

2.提升学习兴趣能更好地促进课堂的互动和良好学习环境的形成。

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将能更好地让学生配合完成老师的教学目的,增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程度。并且这也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在课堂上充分的表现力让其得到了足够的自我肯定以及学生和教师的高度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也愿意在良好的情绪环境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更专心努力地学习地理知识,最终在即使没有老师和同学关注和赞扬的环境之下也依旧已经培养出了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在一两个、一小群有着浓厚兴趣并愿意自主学习的学生带动之下,再配合上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老师的兴趣化教学课堂,完全能带动整个班级的对于地理课程的主动学习。因为在大环境之中人类总会有一个从众的心理,主流大众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即便有极个别的并不是很爱好地理的学生,在大环境的带动之下也会加入到学习的浪潮中。在大环境中,学生之间同样还会起到一个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作用。学生们相互比较的是学习成绩的好坏,对地理知识掌握的程度深浅,那些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会被大众在不自觉之中就排除到群体之外,从而使得他们也不得不好好学习地理才得以更好地融入群体。兴趣的更好提升不但是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更多的程度上能很好地改善和带动整个学习环境的提升,让学生们在一起相互促进学习和成长才真正达到教育的最初目的。

四、结束语

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中,将学生的特点进行良好的把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教师们以朋友的身份真正融入学生的群体之中,会更好地提升学生对于地理的兴趣发展。而在以浓厚兴趣为前提的环境之下,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整个课堂的互动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使小部分带动大部分学习以提升整体成绩的目的,更好地促进学生将真正的地理知识学到心中,应用到实际中。老师是以教书育人为最终目的的职业,不论这期间需要付出多大的艰辛和努力,为了学生的更好成长并为其整个人生发展取得一个良好有利的影响,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且令人敬重的。

作者:陈星群 单位:福建省莆田二十七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愉快教育教学高中语文论文

一、什么是“愉快教育”

“愉快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方法、技能或技巧,让学生快速接受并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综合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思想境界、人格力量和学识水平等方面。在激励、唤醒与鼓舞学生摄取精神营养,充实和完善自我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主导作用。可以说,愉快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更是让教师愉快地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与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异曲同工。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学习这样教学模式,还要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运用这种模式,给学生一个容易接受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能有所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地应用愉快教学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必须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摸索探究,寻找合适的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做出正确的引导。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愉快教育

(一)开展愉快教育,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

我们教师总是让学生读一些类似《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书,其实这些书对教师自身的帮助也很大。我前段时间研究了一下《弟子规》认为,这样的书能够提升教师的自身修养,让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注重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得到学生的认可,在一基础上再开展愉快课堂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必须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因为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学生,让他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十份耕耘十份收获。只有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更好地开展愉快教育,提升教学效果。

(二)在愉快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使用不文明的语言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甚至搞恶作剧,干扰和破坏课堂的教学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定要运用智慧,不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发生正面的冲突。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强,抗打击能力差,教师一定要有耐心,用爱心来教导他们,不要用不文明的语言进行讽刺和挖苦,以免对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遇到学生不遵守纪律时,我们可以先安抚他的情绪,尽可能地把课讲完,控制课堂的进度,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具体分析,不能动不动就说学生笨,什么都学不会之类的话。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乐于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总之,愉快教育并不是要摈弃刻苦学习的精神,而是着眼于寻找苦学和乐学的统一性。如果学生能够自觉地刻苦学习,那么他的主观心理体验将是以苦为乐,其乐无穷的。

作者:周灵敏单位:河北省宁晋县职教中心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研究

1.新颖的课文导入

一堂课成功与否,课文的导入是关键,一个好的导入能让学生对这堂课产生足够的兴趣和关注,学生对课文产生了好奇,才有想学下去的欲望。课文的导入首先应该和课文紧密联系,不能因为提起学生的兴趣而远离了课堂教学内容;其次,课文导入应该形式多样,充分运用声、光、色等感官元素,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立情景式教学课堂

“教学”是“教”和“学”的结合,老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以往的语文教学往往以教师的“教”为主体,忽了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导致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差。新课改提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提高其创造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课堂教学就应该有所改变,建立情景式教学课堂,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建立情景式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丰富课堂活动,在课堂中多进行有效丰富的课堂活动,比如开展辩论赛、角色扮演、讲故事比赛、作文比赛等等,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其应用能力。

3.运用优美或幽默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传情达意的符号,运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教学对教学效果也会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高中语文课中有许多优美的诗歌、散文,比如《雨霖铃》、《荷塘月色》等等,在讲授这些课文的时候,如果教师能用优美的语言营造出一个有画面感的诗情画意的世界,会更加深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把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还能让学生融入作者的感情里,或悲或喜。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用优美的语言来讲授,有的课文需要雄壮的语言,有的课文需要激昂的语言等等,不管怎样,幽默这一语言在很多课堂中都可以运用,而且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幽默是吸引人的最好方法,在课堂中不时用幽默的语言会让课堂气氛愉悦融洽,当然,幽默也应该有限度,不能过度使用,任何东西都是过犹不及的。

4.利用现代化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这里所说的现代教学手段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教师而言,他们应该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手段,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容量变大、传授知识和吸收信息的效率得到提高,让学生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中学习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对学生而言,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在课外运用多媒体辅助学习,比如运用网络查找资料、在网上阅读电子书、运用多媒体完成作业等等,学生是接受教学内容的主体,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也至关重要。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充分结合在一起,使课堂内容和课外学习互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甘正东认为,“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teaching),又称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practice),指教师凭其实际教学经验的优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深入的思考观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达到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目的。”反思性教学主要分为“活动前反思”、“活动中反思”、“活动后反思”三类,“活动前反思”既有对以往教学活动的反思,也有对未来教学活动的设想,这主要体现在备课过程中,前面已经叙述了备课,这里不再赘述;“活动中反思”即指向当前教学活动,是对当前教学活动本身进行的反思,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这里主要谈论“活动后反思”,指刚完成的教学活动,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高中语文教师在完成了一堂课以后,要对这堂课的教学活动进行回忆,对其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思考,对本次教学活动实施情况与之前设想的不一样的地方进行分析,对成功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整理,撰写教学日志或者心得等。这对高中语文教师来说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新课程改革体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全新的理念,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把握好教学立足点,其次理解课程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备课、教学方法及课后进行反思,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求索,成为一个适应新课改的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

作者:龚勇军单位:新疆兵团第四师第一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教育教学创新

【摘要】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完善阶段,大量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中学生如何针对这些变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所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断进行创新.

【关键词】高中教育政治课教学创新教学创新思维教学方法教学原则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中学政治教学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创新能力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

一、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创新

良好的心境和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积极作用。如果学生感觉课堂气氛不安全,生怕说错话,担心发言被讥笑、被训斥,那么学生就不敢敞开胸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妨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甚至会使学生封闭自己的心灵,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开展创新教育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会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而且以最佳的状态流露出来。教师要做到尊重、关心、支持、赏识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努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

二、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创新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一事物,力求参加该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才能可能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对某一门课程不感兴趣,不仅会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善于创新

大力改革课堂教学,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重视教师主导为更重视学生主体,让学生在主体作用发挥的过程中自觉完成创新能力的培养。

(1)一人当一次“教师”

有计划的安排指导学生每四人一组集体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处理教材,搜集材料,强调学生要在解决“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两个问题时,除了按照教材讲述之外还要继续追问“还因为什么”、“还应该怎么样”,让学生在课本外进行再思考。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深刻。

(2)组织学生课堂讨论

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而课堂讨论是训练学生两种思维的有效形式。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互相交流切磋甚至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讨论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分组讨论和全班集中讨论.分组讨论,争取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

(3)开展专题性研究课程,在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所谓研究性课程是指以学生学科领域或垮学科领域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优秀,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外显特征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过程。

总之:通过以上手段和方法的尝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有机的统一,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中物理创新教育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中物理教学的状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当今高中教学的现状,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设备落后、教学内容枯燥、考核方式单一,提出了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模式研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多样化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创新

1、引言

物理学科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在这个传统学科的背后,教师工作者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去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大胆开拓、大胆创新,更应该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利用已学的物理知识去创造更多的知识,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个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这种传统学科创新模式的探讨,是许多教学工作者都热衷讨论的问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正确解读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教育内容,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去实施教育创新,这样会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效。

2、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单一。物理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而且在高考考试中占了很大的分值,在高考这样的升学压力下,传统的高考物理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能在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绩,因此,大部分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是针对高考而设计的,都是为了提高升学率而设计的,对基础知识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后,再对学生开展题海战术,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提高的只有应试能力,对于创新能力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样的教学要求,也导致了教学模式的单一化,课堂对知识进行口头的传授,课下通过布置大量的书本作用来巩固课堂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会对所学知识达到真正的理解,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没有任何的学习兴趣,从而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也导致了许多的学生对理解较难的物理更多的是恐慌。

(2)教学设备落后。在知识摄取如此方便、快捷的今天,平时的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高中生对知识的需求了,而目前大部分的教学设备都比较陈旧,只是简单的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笔,往往不能满足高中生对于知识更新的需求,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学设备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枯燥。物理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学科,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往往是选用理论性较强的教材进行教学,毕竟缺乏趣味性。而物理学科是大家公认的比较难懂的学科,重点和难点很难把握,而且有时候是模糊不清的,知识点显得比较凌乱,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赶进度,而有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尤其是女生,教师的这种表现更会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的恐惧心理和逃避心理,反正这么难,要不会大家都不会,我不会就肯定不会考,这样下来,学生不会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对物理就越来越恐慌,对知识的掌握更是似是而非,知识体系更是缺乏系统性。

(4)考核方式单一。高中教学的终极考核方式是高考,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和考核工作也是通过考试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成绩来决定对知识掌握的好坏,这样的考核方式根本不会激发学生的什么学习兴趣,学生只会变成考试的机器,为了考试而去学习,考的内容就去学习不考的内容就不去学习,这与素质教育的初衷是相悖的,这样学生不会得到全面的发展。而物理学科本身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动手能力根本得不到提高,理论和实践也没法结合,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要改进考核方式,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去培养学生。

3.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应该作为教学工作的引导,而不是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应该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从前期的课程设计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后的巩固,学生应该融入到整个的教育工作中,教师不应该只关注自己教育进度的开展,更应该去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去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将学生真正带入到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2)实行多样化教学。教学方式的单一和教学设备的落后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呈现出了内容的枯燥和学生的排斥,教师应该变革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的目的不光光是把学生送入他们理想的大学,更应该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创造力。高中生也应该转变对物理学科的认识,不应该机械的去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而是应该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想像,结合平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敢去大胆的提问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对知识实现真正的掌握。教学方法应该采取一些活泼的教学方式,融入小组讨论、实验教学,选取那些由浅入深的教材要增加教学工作中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探索。

(3)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要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去理解物理现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去模拟生活情境;实验演示也更要贴近生活,并要列举生活中的应用到物理知识的实际状况,并通过原理来进行讲解。比如学生在学习有关电学方面的知识,教师要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对学生进行引导。更要融入课外实践,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也可以安排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去思考,这样学生可以带着自己的体验去学习。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生活器具去做实验,在潜移默化中学习。

作者:宋玉山 单位:吉林省梅河口市实验高级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语文人文素养教育教学研究

摘要:“人文素养”是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即人的内在品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养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观念

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性化的社会,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性,这种人本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和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识,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通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兴趣,把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在所有的学校学科中,语文学科无疑应该站在排头兵的位置。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该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这正契合了时代的需要。根据这一精神,新版语文教材加大了人文素养的比重。语文内容将视角广泛投向家庭、社会,关注亲情、友情等真情,以此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这就是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由原来的“课堂指导者”变为知识的对象。用一定的手段协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而非让学生作为被授予知识的对象。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自主性学习,增强主动探索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有利于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下面我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人文教育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开展人文素养教育首先要注重对教材中人文知识的挖掘与传输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汲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并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带领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进而学习和借鉴,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使学生在作品中直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受到美的熏陶。比如教材中的诗、词、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不断积累,学生必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例如,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了解屈原的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通过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跟随海伦•凯勒进入五彩绚丽的精神世界,感受一个残疾人的精神力量的源泉:珍爱生命、战胜苦难、善待生命……

二、开展人文教育首先要注重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转化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要下力抓好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知识和当代民族文化知识的精华,而且还处处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精神。比如,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道直行、人定胜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激励学生不断去发扬光大。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教材中人物形象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选择、组合、疏导,在人物形象与学生心灵中间架起一座情感桥梁,使学生的灵魂超越时空,与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形象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沐浴他们的人格光辉,感受他们的精神道德力量,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实现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的自然融合,自觉地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

三、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树立学生的人文观念

教师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崇高的人文情怀。常言道:最优秀的教师必然是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自身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真诚地热爱每一位学生,学会赞美、赏识学生,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理解、信任和尊重学生,不能态度生硬,语气盛气凌人,冷嘲热讽,而要循循善诱,和风细雨地滋润学生的心田,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吃透教材、领悟教材,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向学生传承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语文教师要有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格,要有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怀。要有“谈笑间,墙噜灰飞烟灭”的潇洒自如,要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积极乐观。教师这种言传身教的人文熏陶一定能传递出“爱屋及乌”的效应,将学生带入一种浓厚的人文氛围中,这是语文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魅力。总之,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都准确、充分地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言文字渗透了民族个性,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水乳交融,不能人为割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用民族精神喃育后代,以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

作者:孟现里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高级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一、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

1.1学校办学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缺乏资深高中教师队伍

在部分高中学校办学中,可能不能明确校长的责任与义务,学校管理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另外,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与高中教育发展无法保持同步,教师队伍结构不完善,教师资源配置相当盲目等。在教师队伍管理中,没有实施运行机制,教学秩序混乱无章,违背现代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从而降低教育教学水平。

1.2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匮乏,教育教学管理效率低下

高中学校可能会面临教育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各级政府对高中教育的投入比较少,高中阶段发展大多依靠部分的学费收入与借款,为师生提供办学条件,特别是部分农村高中,其教学设备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要。我国存在城乡收入差距,教师待遇差异比较大,无法保持稳定的教师队伍等。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属于粗放型,无法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无法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1.3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目前,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高中学生存在“功利主义”思想,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自觉性非常差,无法提高全班的整体成绩,影响高中正常教学秩序等。部分教师没有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业务能力比较低下,大多沿袭“满堂灌“”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方法,忽视学生智力开发,难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1.4教育发展失衡,难以建立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政府给予省、市级示范高中各项政策扶持,投入大量的生源和教师队伍。目前,示范学费收费比较高,社会地位较高,但是农村中学生源分散,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每年招生生源的竞争,对农村教育相当不公平,无法保持平衡协调的教育发展。高中教育办学形式、生源、师资力量不均衡,难以建立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制约办学水平发展,无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应对策略

2.1创新办学机制,建立稳定的优秀型高中教师队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教育人事改革中,可通过校长竞争上岗方式,建立符合实际的人才流动机制。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必须不断完善考核体系和管理制度,引进发达地区办学机制,实现办学机制现代化。在办学中推动师德建设,增强教育教学管理时效性,使各位教师都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方法,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邀请教学专家开展讲座,使广大教师都在教育教学中可适当引进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切实缩小城乡之间的教学水平差距。

2.2借助新课标改革,加强课堂教学效率与教育教学管理

目前,我省高中实施新课改,各大学校应该借助新课标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课堂中形成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精心备课,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特别是在课堂上设置情境,体现创造性、开放性的教学,启发学生散发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意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率,各级部门应该遵循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贯彻全新的管理理念,落实奖励分明的激励制度,在工资发放中纳入绩效考核,全面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3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高中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政府加大对高中学校的投入建设,以适应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在改善办学条件过程中,投入高中教育成本,维持经费保障机制的正常运营。另一方面,教学条件比较雄厚的学校应该加大创建力度,教育主管部门落实对资源薄弱学校的扶持,改造学校教学设备,全面整合布局教育资源,形成有序规范的招生秩序,为薄弱的农村学校提供更广大的发展空间,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2.4加大对高中教育的宣传,增强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规范性

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应该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宣传,使各位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每位学生可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学校,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落实全方位的监督,增强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涉及到各方面,我们应该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积极性,建立稳定的高中教师队伍,充分提高学校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效率。同时,不断创新办学机制,拓展高中阶段教学宣传,优化完整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维持教育的均衡发展。

作者:韩慧莲 单位:乡宁县职业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优化与改革

【摘要】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学管理是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和学习环境的好坏都和这所学校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要重视教学管理,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和发展的环境。

【关键词】高中教育;教学管理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也要有新的突破,让学生在校园的环境中可以学到更多,变得更加优秀。教学管理在高中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高中阶段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让学生在校园里能发展的更好。在高中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出发,平等、客观的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以健康的成长、快速的提升自我。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高中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管理。

一、加强学生的沟通,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由于我国处于应试教育的环境,所以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家长往往只重视学生的成绩提高,而忘记了学生心理和身体的发展。要想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社会需求的人才就要从各方面都关心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较强是学生能好好学习的基础,由此可见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成绩还要关心学生心理和身体上的管理。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更加详细的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管理学生,让学生从管理体系中收益。同时教师也要协调好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家长一起管理、帮助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己。总之,身心发展是学生发展其他方面能力的基础,只有学生身心健康才能投入的去提升自己的其他方面,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教师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让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从多方面评价学生

对学生进行评定是教学管理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学生在学校这个环境中需要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能力等多方面的东西,而且每一位学生的优点都不一样,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只从成绩方面去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往往会给学生带上“优等生”、“差生”等这样的标签,这些评定都仅仅依靠于学生成绩的高低,但是成绩并不是学生的全部,这样片面的给学生带上标签会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压迫,不利于学生以后的进步。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入的去了解学生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时候也不要给学生带上一些硬性的标签,高中阶段是一个学生很敏感的阶段,如果给学生带上一个标签会让学生觉得很有压迫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很难再提升自己。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要提升教师的素质,让教师懂得尊重学生,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待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去提升自己。

三、教学管理的民主性和自由性

每一个学校都会给学生制定一些规定来约束学生的行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制定相关制度的时候也要注意度,注重学生的发展。学校制定的规定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所以在制定规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民主性和自由性,如果太过严厉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或是使学生变得孤僻。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时候可以先选出不同层次的学生,然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表对制度的看法,这样就可以看到每个层次的学生的看法,在以后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更加积极的配合制度的实行。另一方面在制订制度的时候也要适当地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校园中有一定的自由性,这样会使学生带着更大的热情和激情去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四、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能力的发展在学生以后的发展之路上是很重要的,在教学管理的时候要重视学生能力发展这一方面,通过管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社会发展打下基础。学校在高中阶段进行教学管理时可以从教学模式和课外活动的举办等方面挖掘学生的潜力,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自身的机会,让学生能够逐渐培养能力。知识和能力是分不开的两个部分,所以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让教师不断的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做到高效学习,有效的发展。教学管理是构建有效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在高中阶段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管理共同提升教学管理的质量,通过改变管理理念、优化管理制度给学生一个好的环境,让学生校园这个环境下得到全面的提升。

作者:陈丛连 吴少巍 单位: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