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部门工作方案

部门工作方案

时间:2022-06-14 21:49:18

部门工作方案

部门工作方案范文1

(一)加快转变管理职能。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以土地和矿业权审批为重点,把权力和责任真正放下去,把服务和监管切实抓起来,稳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把主要精力从忙于审批、项目安排中转移到加强制度设计、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上来。年年底前,完成对现有审批事项的梳理,制订土地和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

加强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管理。加强对土地整治、土地估价、储量评审和矿业权评估机构的管理,严禁行政管理人员在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或中介机构交叉任职,切实做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领导干部在土地估价、矿业权评估等社会组织中的兼职管理。年年底前,部署完成国土资源系统行政管理人员在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或中介机构交叉任职情况的清理检查,研究制订领导干部社会组织兼职管理规定。

加强对职能转变的监督和检查。从年起,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都要制定并公开年度职能转变的具体工作目标接受社会监督,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下级部门职能转变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每年年底前将相关情况报部备案。

(二)大力推进市场化进程。

加强土地和矿业权市场建设。加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力度,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全面规范自由裁量权,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比率做到稳步提升,规范土地和矿业权转让市场,严厉打击规避法律、行为。年年底前,系统总结上海等地经验,制订下发关于推动土地市场交易平台建设的意见;年月底前,部署开展取消县级土地交易市场试点和煤炭矿业权审批权限授权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试点。坚持和完善土地和矿业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制度。年月底前,部署开展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制度试点;年年底前,探矿权采矿权一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制度。

大力培育和规范土地和矿业权市场中介机构。确保中介机构的规范性、独立性和公正性,建立中介结构廉洁从业和诚信档案,加大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的责任追究力度。年年底前,研究制订土地估价管理办法和矿业权评估行业管理办法。

(三)强化综合监管平台建设。

加强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和应用。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都要逐步建立土地“批、供、用、补、查”综合监管平台,实现互通互联和信息共享,加大对土地监管的有效性。年年底前,研究制订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应用、管理等实施方案。

完善矿业权统一配号系统。公开矿业权出让信息,提供社会查询窗口,接受监督和质询。年年底前,实现矿业权审批部省协调联动和审批信息网上公开查询。

及时反馈热点焦点问题。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土地、矿业权市场中的热点问题,迅速集成各地审批结果、供应计划、交易情况和违法案件等信息,每年年中和年末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充分发挥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电话作用,畅通违法线索举报渠道,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二、创新管理制度,加大制度防腐力度

(四)提高制度设计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

加强国土资源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的顶层设计。加大惩治制度的威慑力,强化预防制度的感染力,提高制度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每年滚动开展思想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重大课题研究。

坚持实施后评估制度。动态进行制度的“立、改、废”,对惩治和预防腐败有效的制度要强推一批,对有效的经验和做法要通过总结提升催熟一批,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通过调查研究总结规律储备一批。完善专家和公众参与制度,提高制度的公信力,建立制度决策中有论证、执行中有监督、执行后有评价、决策失误有追究的全程制约机制。每年年底前,形成国土资源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施绩效年度评估报告,并向社会公开。

(五)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提升制度执行力。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各级国土资源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执行各项制度,形成大家订制度、制度管大家的良好氛围。认真总结依法行政—年规划实施情况,研究制订依法行政—年规划。

提高制度执行者素质。要敢于坚持原则,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做执行制度的忠诚卫士,坚持和完善“执行力好班子”年度评选活动。

规范制度执行。严厉打击制度执行中的潜规则和人情化,重点治理在土地和矿业权审批、土地整治和矿产资源重大专项申报过程中打招呼、递条子行为,克服老乡情、同学情和朋友情对制度执行的干扰。年年底前,深入开展并全面完成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六)加强内部监督,规范权力运行。

完善土地和矿业权审批集体会审制度。克服形式主义,真正发挥集体会审、集体把关的优势,坚持接办分离、网上报批,确保行政审批权力依法、公正、透明运行。

规范执法监察行为。严格执法监督,加大对重点案件的挂牌督办力度,保障行政执法权的正确行使。年年底前,制订下发国土资源领域违规违法案件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办法。

强化干部人事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严把干部提名、考察、讨论决定、交流等关口,加大选人用人违规失职的责任追究力度。

强化预算和财务审计监督。对大额资金管理、重大专项实施等重大经济活动实现在线全程监管,完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通报制度,加强内部经济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七)强化干部教育培训。

加强廉政勤政教育。把廉政勤政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必修内容,确保每季度不少于1次,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强化教育培训,同时加强培训效果的监督检查。

加大党风廉政正面宣传。每年在全系统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制作多种形式的宣传品,开展一场大型报告会,大力弘扬正气,树立国土资源管理新形象。

加强党风廉政调查研究。总结国土资源领域案件的特点和规律,把握涉土涉矿腐败案件的风险点和关键环节,健全和完善国土资源领域权力运行预警机制和监控机制。年年底前,集中开展一次国土资源领域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调研活动。

(八)加大干部交流力度。

建立关键岗位干部定期轮岗交流制度。按照“三年可以交流、五年必须交流”的原则,推进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管人、管钱、管项目等关键岗位干部的交流。年年底前,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国土资源系统干部交流管理办法。

(九)落实反腐倡廉工作责任。

部门工作方案范文2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阳光司法、透明公开”的理念,坚决破除对司法公开的疑虑和畏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主动采取措施,把司法公开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做到内容规范、时间规范、形式规范、程序规范、决策规范、群众满意,以党务公开统领司法公开,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政法干警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促进我区政法工作建设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依纪原则。按照宪法、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的方针政策等法律法规,依法依纪进行司法公开。

(二)服务发展原则。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我区政法工作大局,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可续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真实公正原则。坚持实事求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内容准确及时,结果客观公正。

(四)注重实效原则。科学把握司法公开工作的共性要求和个性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群众了解党内事务的愿望推进党务公开,带动司法公开。

(五)统筹兼顾原则。把党务公开与司法公开相结合,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运转良好的工作格局。

(四)积极稳妥原则。做到科学安排,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规范操作,注重效果,有序推进。

三、司法公开的主要内容及责任单位

(一)共性内容(责任单位政法各部门)

1、党组织思想建设方面。

2、领导班子建设方面。

3、民主和科学决策方面。

4、干部人事和组织工作方面。

5、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6、区政法各部门的性质、职权、机构设置、职责公开;人民监督员制度公开;办案人员纪律的内容公开。

(二)个性内容

1、审务公开的内容(责任单位:区人民法院)

除涉及国家秘密、审判工作秘密、当事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外的其它事项,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等,应一律予以及时、全面、规范地公开。

2、检务公开的内容(责任单位:区检察院)

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范围及标准、自侦部门办案程序及制度;审查的各类制度、强制措施期限、审查期限;侦查监督的各类制度、审查批准逮捕案件的时限、程序及审查期限;侦查监督的各类制度、审查批准逮捕案件的时限及程序;受理举报的范围、方式、对举报人的保护及奖励、受理申诉的范围及检察院管辖申诉案件的具体范围。涉及国家秘密、检察工作秘密、当事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外的一律不得公开。

3、警务公开(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

机构职能事项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公开;便民服务事项公开;工作动态公开;机关内务事项公开。

4、司法公开(责任单位:区司法局)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基层管理工作,包括⑴司法所工作⑵人民调解工作⑶基层法律服务工作⑷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

四、司法公开的主要程序、形式和时限

(一)公开程序。

司法公开工作在程序上应力求规范、有序、到位。要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吸纳群众意见,最大程度上争取群众支持。按照提出、审核、预公开、公开、反馈的基本程序,将司法公开工作贯穿各部门重点工作的酝酿、决策、实施的全过程。

1、提出。由政法各部门司法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需要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期限等,根据自定、上级审批等不同要求的程序,办理申请手续。

2、审核。每项司法公开内容在公开前必须提交本部门司法公开领导小组或党审核。面对重大或难以把握的问题,应逐级上报司法公开领导小组审核把关。

3、预公开。在决定公开全区重大事项或与党员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前,应先公开初步方案,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按程序重新调整完善后正式公开,不是所有内容都需要预公开。

4、公开。具体承办公开工作的部门,将已经审核的公开内容按照规范程序按时进行公开。对于司法系统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和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党内事务应按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进行公开。

5、反馈。公开期间,要明确专人负责收集、筛选、整理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将处理和落实情况再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二)公开形式。

根据不同内容确定公开形式和范围,要体现简便直观、灵活多样,便于群众参与的特点:将宜公开的司法工作内容通过一定形式,在党组织内部、单位内部根据情况区分层次予以告知,达到司法公开透明化。采取口头传达式、会议传达式、文件传达式、党务公开栏、司法公开栏以及网络、新闻媒体公示公告等形式进行公示公开,做到公开形式多样化。建立司法公开阵地,利用文件、信息、网站等进行公开,并利用机关宣传窗开设司法公开专栏,做到党务公开、司法公开阵地相对固定、主题鲜明突出。同时,设置意见箱和公开电话收集对司法公开的意见和建议。

(三)公开时限。

司法公开的时限要与公开的内容相适应。坚持固定内容长期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热点问题及时公开,重点事项适时公开,具体公开时限如下:

1、固定公开事项。主要公开政法各部门班子及其成员职责分工及联系方式,办事机构及职能、政策措施、制度规定、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等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内容。应在事项确定及时完成公示程序,并坚持固定公开。如遇修订、调整,应当及时更新。

2、定期公开事项。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常规性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更新周期。按年度公开的,在次年一季度公开;按半年或季度公开的,在季度结束的次月公开;按月公开的,在次月及时公开。

3、逐段公开事项。主要公开动态性、阶段性工作,包括为民办实事、重要工作落实情况等,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逐段公开,一般每季度或每半年公开一次。跨年度的工作,除阶段公开外,应在年末进行总结性公开。

五、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

(一)实行司法公开责任制。政法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对司法公开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司法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公开内容的全面性、真实性负具体责任,及时向本单位司法公开领导机构提出公开方案,报告公开情况。司法公开领导小组对司法公开工作的情况要进行督查。

(二)实行司法公开监督员制度。政法各部门聘请一定数量的党代表、老干部和群众党员代表担任司法公开监督员。司法公开监督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司法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当好参谋助手;及时收集、反馈党员、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向党员、群众宣传司法公开的内容,确保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

(三)实行意见收集反馈制度。司法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须定期收集整理党员、群众对司法公开内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处理,对署名意见,要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本人。

(四)实行定期督查制度。要制定司法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定期开展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不按规定实施司法公开的单位及责任人,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五)司法公开工作信息定期报送制度。政法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司法公开信息报送工作,指定政治业务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为信息员,专门负责信息工作的搜集、整理和报送工作。司法公开信息报送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政法系统工作任务、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工作动态等内容,认真报送党员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及司法公开有关工作的重要动态和情况反映。政法各部门报送的信息必须实事求是,喜忧兼报。每周向区司法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信息。要注重信息的时效性,重要信息随时报送。

(六)资料归档制度。对历次公开的内容和相关材料,由司法公开工作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分类归档保存。

六、工作要求

(一)认真落实司法公开工作。政法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司法公开工作,把这项工作列为经常性的任务之一,自觉摆上议事日程,要指定专人负责,切实抓好落实。

部门工作方案范文3

(一)主要目标。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由1.067吨标准煤下降到0.853吨标准煤(按现价计算),下降2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由1.26万吨下降到1.11万吨,下降11.6%;氨氮排放量控制在2541吨,削减18.1%,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6800吨。

(二)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突出抓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和责任体系,着力形成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和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法规和标准为规范,以监测中心等服务机构为依托、以统计和计量等为基础的节能减排协同推进机制,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三)制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思路,制定《亳州市工业领域产业结构调整意见》及淘汰落后产能的年度工作方案,将节能减排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刚性指标。

(四)淘汰和改造升级落后产能。在巩固关闭新老“五小”成果、防止反弹的基础上,加快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和改造升级。,关停并转立窑水泥生产线1条(涡阳县龙山水泥厂),淘汰落后产能7万吨,节能1.5万吨标准煤。“十一五”期间,完成对3台热电机组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预计年节能2.2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4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8万吨。

(五)择优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大力发展低能耗、轻污染的先进制造业和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包括秸秆气化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同时,建立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档案,取消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及企业实行的优惠政策,实现我市产业结构向节约型、环保型转变。

(六)从源头控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建立相应的项目审批问责制。对未进行节能环保审查或未通过审查的项目,审批部门一律不得审批、核准或备案,土地管理部门不得通过土地预审,不得批准用地,银行不得提供贷款,规划、建设和安全监管等部门不得为其办理相关手续。

三、加快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技术进步

(七)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立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项目库,制定分年度实施计划。通过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节能工程,实现节能12万吨标准煤以上、节电近1亿千瓦时。组织实施8个重点节能示范项目,开展电机改造节能专项行动。

(八)实施污染治理重点工程。到2010年,累计建成4个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全市污水处理能力17万吨,预计削减化学需氧量1.1万吨;全市25个重点工业废水治理项目按计划建成投运,预计削减化学需氧量0.21万吨。

(九)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组织产学研联合,开展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等攻关研究。在电力、化工、建材、纺织、造纸、建筑等重点行业,推广一批节能减排技术。加强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及农业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推广。

(十)多渠道扩大投入。建立以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社会资金投入和财政资金引导为主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从起,市财政设立节能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以节能降耗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等为主要目标的节能示范项目、技术与产品的推广等,并将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步扩大资金规模;从市级排污费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装置建设。同时,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落实市内配套资金,并引导企业、金融机构及社会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县级财政也要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

(十一)加强国债项目监管。督促项目承担企业认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以及国债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国债资金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继续做好新的国债项目争取工作。

四、抓好重点企业和领域的节能减排

(十二)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对列入全国千家、全省百家和全市节能行动计划的14户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实施对标改造,确保“十一五”期间14户企业节能10万吨以上标准煤。对污染物超总量排放和超标排放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十三)引导商业节能。组织实施零售业节能行动,在全市大型商业场所推广使用节能设施,推行节能标签制度。督促和指导批发零售业实现万元营业额能耗降低5%的目标。

(十四)抓好农村节能。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加快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合理使用农药、肥料,减少农村面源污染。

(十五)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强化营运车辆技术状况的监管,禁止油耗大、不符合运输条件的车辆、船舶进入运输市场。大力宣传和应用道路运输节能技术,鼓励运输企业淘汰老旧汽车。

(十六)推进建筑节能。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不准开工建设和销售。新建筑设计要体现优先利用太阳能的原则。做好建筑节能专项示范工程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试点。鼓励采用高效照明电器和变频节电技术,实施“绿色照明”工程。

(十七)推动政府机关节能。政府机关发挥表率作用,培养节能习惯。推进政府机构优先采购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严格机关公务用车管理。研究制定机关办公用房用能设备运行标准,对达不到节能标准的办公用房分批进行改造。规范办公用品的采购、配备和使用,大力推动节能产品采购。市直机关率先使用节能灯,设定空调温度。

(十八)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探索节能减排的新模式,并及时总结推广。全面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体系。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要建立健全垃圾收集系统,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

(十九)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煤矸石、大宗工业废弃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和利废建材产业化示范。城市建设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确保从1月1日起亳州市城区和涡阳县城区实现“禁实”目标;1月1日起蒙城、利辛城区实现“禁实”目标。拓宽散装水泥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水泥散装量和预拌混凝土使用量。

五、加强节能减排监管能力建设

(二十)加强节能监测监察机构建设。加强市节能监测与技术服务中心建设,组建市节能监察机构,为节能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二十一)加强环境监测及环保执法能力建设。加强环境监测和应急管理机构建设。2010年,市、县级环境监测站达到国家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要求,市环境监察机构达到一级标准化建设要求,县达到三级以上建设要求。

(二十二)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到底,国控、和省控重点污染源以及所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自动监测设备安装与联网任务,基本建成市级环境监控中心,初步实现网络上报污染物排放数据和调度减排措施。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线自动监控系统与建设部门联网。

六、加强监督检查执法工作

(二十三)加强节能监测、监察和重点污染源巡查。每年抽查2-3家用能在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耗能企业,对其设备耗能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加强节能监察,对严重违法或突破能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实行处罚,并限期整改。对国控4家、省控9家重点污染源实施每月一次的巡查制度。

(二十四)严把节能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关。把节能、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性条件。禁止新上不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对不履行节能环保“三同时”的,责令停止生产;对节能及污染防治设施不同步运行或运行不正常的试生产企业,责令停止试生产并限期改正。严格执行环评审批向上级报告备案制度和向社会公示制度。落实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推动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项规划的环评工作。

(二十五)建立节能减排工作督查制度。市每年组织两次节能减排工作督查,重点对建设项目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执行情况、节能和环境违法案件、媒体曝光案件及重点案件的查处与落实情况等实施督查,重大问题及时向市政府专题报告。建立环境后督查制度和市直单位包干督查制度。扩大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实行环境监督员制度的试点范围。

(二十六)实行区域环评限批制度。对没有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重点治污工程未达到目标责任书要求和落后产能淘汰任务未完成,以及区域内出现2起以上严重违反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县区,实行区域环评限批,直至整改到位;对没有完成总量削减目标的企业,暂停审批新项目环评,直至整改到位。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落实收费政策、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的,以及竣工污水处理设施无故不运行的地区,暂缓审批该地区项目环评,暂缓下达有关项目的国家建设资金。

(二十七)加大执法力度。对重点环境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于恶意排污和屡查屡犯的企业,从严进行处罚。

七、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考核体系

(二十八)实行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将节能减排目标分解落实到县及重点用能企业,并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市政府每年向市人大报告节能减排进展情况,在“十一五”末报告5年两个指标的总体完成情况。各县区政府每年向市政府报告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十九)实行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制”。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目标、重点治污工程未达到目标责任书要求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未完成的县区,取消当年各类集体和个人的评先竞优资格。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力、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

(三十)建立评估考核和奖励制度。制定全市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和节能减排奖励办法。对各县区政府和14户省重点耗能企业和重点排污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进行评价考核,评价考核结果经市政府审定后向社会公布。对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重大节能减排效益的单位和个人,市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县区政府及企业也要对本地、本单位节能减排工作进行表彰和奖励。

八、落实节能减排政策

(三十一)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合理调整各类用水价格,加快推行阶梯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高耗水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落实支持再生水、矿井水、雨水开发利用的价格政策,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按照补偿治理成本原则,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严格执行国家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足额征收排污费,杜绝“协议收费”和“定额收费”。全面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并提高收费标准,吨水平均收费标准不低于0.8元。提高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改进征收方式。

(三十二)落实国家、省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各级财政要采取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继续加强和改进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和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管理。

(三十三)充分利用国家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积极研究利用节能环保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及节能环保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对废旧物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实行优惠政策;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实行减计收入的政策;实行鼓励节能环保型车船、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鼓励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进口的税收优惠政策。每年分两批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进行初审上报,根据《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和《节能产品目录》,对列入目录的产品按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三十四)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探索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环境信息通报制度,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纳入金融部门企业征信系统。

九、加强统计、计量等基础性工作

(三十五)加强统计工作。加快建立能够反映全市及各县区、重点企业能耗水平、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制度的节能统计体系及能耗季报办法。建立节能减排公报与报告制度,推进节能减排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定期公布节能减排等指标完成情况。实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污染物排放等信息向环保、建设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季报制度。建立重点污染源排污总量控制台账,实施点对点的量化管理。

(三十六)加强计量管理。按照《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质监部门依法监督检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情况,组织计量技术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能源检测、培训等服务,帮助和引导企业全面加强能源计量工作。

十、提高全社会节能和环保意识

(三十七)统筹和深化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制定节能减排宣传方案,将节能减排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节能减排宣传。继续办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等宣传活动。开展征集、节能减排公益广告活动。在大中小学率先开展节能和环保教育,并把节能减排纳入干部培训内容。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节能机关”等创建活动,并选择若干节能先进企业、机关、商厦、社区等,作为节能宣传教育基地,面向全社会开放。

部门工作方案范文4

一、指导思想

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落实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区十七届人代会精神,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区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落实区委、区政府“一五五三”的思路举措,以强素质、转作风、树形象、提效能、保稳定、促和谐、谋发展为主题,以“企业一套表”改革全面实施为核心,以深化统计方法制度改革为动力,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统计能力,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努力实现各项工作整体提升,为加快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现代化新提供有力的统计保障。

二、工作重点

(一)求真务实,全面提升统计业务水平

要根据区委、区政府开展工作提升年的目标要求,高点定位,奋力赶超。要不断强化统计管理,提高数据质量,维护统计权威,确保统计数据来之有源,出之有据。要恪守统计职业道德。做到“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二)深化改革,扎实稳妥实施“企业一套表”

“企业一套表”改革是统计“四大工程”的核心,是统计工作模式的深刻变革,是统计数据生产的流程再造。从年2月18日起,“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工作正式开始。我们要务必高度重视,主动转变思路,积极适应这一重大改革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挑战,把“企业一套表”改革作为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改革成功推行。

一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把“企业一套表”改革作为做好统计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全面动员、全员参与,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提前做好人员、培训、设备、网络等各项准备工作。

二要严格制度,稳妥实施。各“三上”企业要严格执行企业网上直报、统计部门在线审核的工作模式,统计局业务人员及各职能科室要深入“三上”单位,现场指导,及时了解掌握企业数据上报进展情况,要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此区统计局成立了应急中心,在数据集中上报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迅速解决发现的问题,确保网报过程顺利通畅。

三要深入企业,夯实基础。业务人员要到企业调研指导,及时了解掌握数据上报情况,发现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解决。要强化培训,确保各级统计人员,特别是基层和企业人员熟悉网报系统,熟练掌握数据上报工作流程。要加强企业《统计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企业依法上报统计数据的意识。

(三)优化服务,不断加强统计能力建设

一是依法行政,依法统计。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深入推进统计法制建设。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制度加强全区统计管理工作,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对发生的统计违法案件严肃查处。

二是加强统计分析研究。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热点和领导关注的重点,经常性地开展综合性、专题性、行业性统计分析研究。在统计分析上,要有所创新,把事后统计分析向事中、事前并重转变,增强统计分析的前瞻性、主动性。

三是着力打造“阳光统计”。要大力推动政务公开,定期公布全区主要经济社会数据,及时提供统计咨询服务。每月5日前出统计快报,20日前出统计月度资料并将主要数据信息以短信形式发各级领导参阅,提高数据信息的及时性;每年2月份发上年度统计公报,3月份出刊上年度统计手册,6月份出刊上年度统计年鉴。对统计咨询要实行首问负责制,增强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和统计工作的认识、理解和支持。

三、工作步骤

活动分为学习动员、组织实施、总结考评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1月下旬-2月下旬)。

1、建立组织。成立工作提升年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督促协调和总结考核,明确人员分工,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活动扎实推进。

2、宣传发动。召开工作提升年动员大会,部署工作任务,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3、制定意见。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实施意见,明确活动开展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4、审核备案。实施意见经主要领导审阅把关后,报区工作提升年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组织实施(年3月上旬-年12月中旬)。

1、公开提升承诺。立足提升工作水平,制定具体可行的提升承诺,3月上旬报区工作提升年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区电视台将工作提升年工作目标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并通过设置意见箱、公布监督电话等形式,主动征求意见建议,确保工作提升目标、推进措施落到实处。

2、加强组织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干部培训活动,提升干部工作能力水平。

3、解决突出问题。把开展工作提升年的成效体现在解决突出问题上,针对问题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落实责任,明确时限,及时加以解决。

4、实行月度通报。开展工作提升年进展情况,每月27日上报区工作提升年领导小组办公室。

5、大力选树典型。注重发现、总结、培育和推广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争当工作提升的表率。

6、开展社会评议。采取平时抽查与集中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工作提升情况进行社会评议。平时抽查,不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集中测评,在年底邀请部分统计干部、街道干部、村居干部、企业负责人等进行问卷调查。对这两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后,记入工作提升年考核成绩。

(三)总结考评阶段(12月下旬)

1、单位自查。对照考核办法,搞好自查自评,认真总结开展工作提升年的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上报区工作提升年领导小组办公室。

2、迎接考核。全面做好准备,迎接区工作提升年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考评。

3、全面总结。召开工作提升年总结大会,总结经验,推进发展。

四、组织实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意见,构建配套完善的推进机制。主要负责人是开展工作提升年的第一责任人,要经常过问、亲自指导,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靠上工作,努力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部门工作方案范文5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突击暗查,对市西河沿线污染源单位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情况进行大检查,督促市西河沿线污染源单位文明施工,规范排污行为,消除违法排污对市西河水体的污染;通过行政-司法联动,找出市西河水环境职能部门在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涉及的职能部门持续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市西河水质持续改善。

二、工作安排

参加部门:市生态委、市检察院、市水务局、市住建局;

暗查时间:2020年1月11日10时起;

工作形式:自市西河市西商业街段而上至小平坝河,采取突击暗查的形式,重点范围内污染源开展检查,各职能部门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对发现的问题依法处理并督促整改。

三、暗查对象

对市西河沿线全部建筑工地、河道施工点等施工废水处理情况、排放去向、施工地下水处理情况等进行暗查;重点对市西河头桥至三桥段压线建筑工地、市西河综合整治工程、黔春大沟河道改造工程、广信四季家园金阳污水处理厂尾水汇入点进行突击检查。

四、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市生态委各项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此次暗查对推动市西河水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认真履职尽责,确保暗查工作顺利推进。

部门工作方案范文6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办、县府办《关于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的意见》精神,切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给我局的帮扶任务,现结合我局的实际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关于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的意见》要求,围绕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局和大峡村实际,按照“抓重点、突特色、保可行、促成效”的原则,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突出教育帮扶特色,以实施智力扶贫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增加大峡村贫困户的收入和改善大峡村发展环境为目的,以实施整村推进帮扶计划,调动局机关、直属单位(学校)力量挂钩包户帮扶,实施扶贫开发“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工作责任制,着力改善大峡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大峡村的发展环境,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从20xx年开始,利用3年时间,对大峡村的15户贫困户、51个贫困人口,通过实施“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帮扶措施,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80%以上被帮扶的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贫困线以上标准,被帮扶的龙潭乡大峡村基本改变现有相对落后面貌。

三、帮扶措施

1、结合巩固提高“普九”工作成果,积极做好动员大峡村家庭子女的入学工作。结合农村智力扶贫工作,认真做好在大峡村推荐年人均收入元以下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和捐资助学工作。

2、通过深入了解分析贫困户家庭的贫困根源,“因户制宜”地制定脱贫致富办法:(1)有劳动能力又有条件走出去的,可直接通过劳动力转移实现脱贫;(2)有劳动能力但因其他原因不能离开家乡的,可在当地介绍就业脱贫;(3)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3、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原则,把技能培训与劳务转移就业结合起来,安排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4、抓好村容村貌建设规划,协助建立村卫生制度,建设垃圾堆放处理等设施,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农村环境卫生和社会风尚明显改观。

5、积极开展对贫困户的慰问,为贫困户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四、工作要求

(一)定点帮扶,动态管理。按照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要求,我局将大峡村15户贫困户的帮扶任务分解到教育局机关和教育直属单位(学校),共14个单位(具体安排见附表),实行定点、定人、定责帮扶。建立动态档案,将大峡村15户贫困户的真实情况逐户登记造册,并实行电脑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册,我局和龙潭乡政府有数据库,建立实时联网监测系统。建立帮扶台账,如实填写《帮扶记录卡》,《帮扶记录卡》由村负责人、贫困户主及帮扶单位负责人共同签名后,作为以后评议的重要依据。

(二)分类指导、规划到户。将扶贫开发“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工作与大峡村推进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当地的资源、自然条件和农户劳动力情况以及发展意愿等实际,采取“一村(户)一策(法)一干部”的帮扶办法,即每户贫困户都有一名挂钩帮扶的责任人以及具体的帮扶对策和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引导其通过技能培训转移输出和产业带动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通过救济式的扶贫方式,纳入社会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予以扶持。

(三)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我局定点帮扶大峡村15户贫困户的各有关单位学校要落实挂村挂户责任人,细化扶村扶户发展措施,做到定单位、定人、定点、定责任包干扶持,保证每一户贫困户都有责任人挂钩联系,都有具体的发展规划和脱贫措施。

(四)加大投入,加强保障。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帮扶任务要求,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帮扶定点村和贫困户。用于贫困村贫困户的扶持资金,必须有受扶持贫困村负责人和贫困户的签名,并作为审计的依据。

(五)广泛动员,积极参与。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广泛动员本单位干部职工,在充分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建设。同时,要多与挂点贫困户联系,充分调动贫困户参加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发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是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创举。各有关单位学校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要统 一认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谋划,真抓实干。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帮扶单位主要领导每年到村指导帮扶工作不少于一次。

为加强对我局“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工作的领导,我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扶贫开发日常工作。

(二)明确责任,加强协调。教育局机关、各有关单位(学校)对帮扶贫困户的脱贫有直接责任,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做好帮扶工作,工作重心和帮扶措施必须全部到村到户。要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配合,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做好贫困户的思想工作,充分调动贫困户参加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制定的帮扶规划要与村民特别是贫困户沟通协商一致,让农民主动参加扶贫开发。

(三)完善机制,严格管理。要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综合协调、组织实施、督促检查、考核验收的作用。要加强工作力量,加强培训,提高扶贫队伍素质,保障工作经费,确保工作顺利开展。要严格扶贫资金管理,完善扶贫资金运行和项目管理机制,严格扶贫资金的投向和使用范围,实行扶贫资金专账管理,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

部门工作方案范文7

一、组织领导

立即成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xxx同志任组长,xxx同志任副组长,组织部全体科级干部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于办公室)。领导小组对本部门疫情情况加强监测,对防范和应对工作加强督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监测预警及时,防范措施得力,应对控制有效。

二、工作措施

1.加强疫情监测管控。全区组织统全体机关干部要高度重视疫情的监测工作,于春节假期期间尽量减少自身及家人市外、省外出行,减少大型聚集活动,确保安全稳定。

2.加强假期值班及信息报送工作。严格落实区管委部署的假期24小时值班制度,在值班过程中高度重视疫情监测防控工作,落实好疫情防控每日“零报告”制度,假期期间每天由当日值班人员于下午2时前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报送“零报告”。

3.加强防疫知识普及及舆论引导。全体机关干部应于近期重点关注国家卫生健康部门和宣传部门的有关消息,准确了解疫情信息。同时,要加强舆论引导,做好家属、周边群众的积极疏导和正面引导工作,切实做到不造谣、不传不实传言。

4.加强职能工作落实。由社保中心负责,积极对接市医保局,严格按照上级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医疗保险方面有关工作,确保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三、工作要求

1.全体机关干部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充分做好疫情的预防和处置工作,有效保障自己及家人健康安全。

部门工作方案范文8

按照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的各项要求,我局在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始终把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工作与推行“文明办税八公开”、开展为纳税人服务承诺、创建文明税务所和青年文明号等活动有机结合,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一并落实,按照《税务工作人员廉洁自律十五不准》的各项要求,逐条自查,边查边纠,纠建并举,使纠风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四年,我局纠风工作要在巩固和扩大几年来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关口前移”,主动出击。监察室要与政策法规科等相关科室和业务部门密切配合,继续深入推行文明办税“八公开”;严格规范税务人员的执法行为,优化服务,文明执法,树立良好的行业风气。重点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采取得力措施,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为使纠风工作能参与到各项税收业务工作中去,今年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面提高国税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科技加管理”的方针,注重以人为本,关口前移,强化教育,结合总局提出的“强化‘两权’监督制约,有力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思路,继续与检察机关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大力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调研,加强信息交流,建立起有效的预防工作机制。教育广大国税干部爱岗敬业,明确“人要如何做?权利应如何用?”。联系国税干部队伍工作实际,采取集中学习、办班培训、召开座谈会、观看电视录像、专题考试等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党纪政纪、廉政教育,真正实现“事前防范”与“事后监督”的有机结合。要树立先进典型,宣传好人好事,发挥教育作用。二、继续狠刹“吃拿卡要报”和公款“吃喝玩乐”等不正之风。严禁税务人员以各种名义向纳税人借钱借物占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住房等。对那些长期占用不还的要追究其单位领导责任,对顶风违纪者或打着单位旗号为少数人甚至个人谋私的,要从重处理。三、执行着装上岗,挂牌服务制度。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在工作日穿着税装,佩戴统一编号的工作牌,尤其要求下户检查时,必须双人持证上岗。便于社会监督,增加透明度,增强从事税收工作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监察室要与政策法规科配合,坚持经常对着装上岗,挂牌服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严格执行禁酒令。严禁在工作时间和工作日中午饮酒及在公共场所不文明饮酒,对违规者严格执行相应的处罚规定。五、发挥特邀监察员的监督作用。我局在社会各人士中聘请了24名特邀监察员,我们要经常走访这些同志,向他们了解群众对国税部门工作的评价,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特邀监察员对基层单位的检查和巡视工作,充分调动特邀监察员的积极性。定期聘请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的领导和特邀监察员同志来我局座谈,指导我们的工作,使社会监督真正发挥作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协税护组织,建立与重点企业、个体户之间的信息联络,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意见反馈,使监督更具快捷性和直接性。要切实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抓好行风建设。六、坚决制止以“会议”、“学习”和“培训”等名义,擅自组团出国出境和国内公款旅游的行为。严格按照上级局的有关规定,控制本系统各部门利用各种名目的境内、境外参观考察,对未经上级局批准擅自组团出国出境或在国内考察期间大吃大喝、游山玩水的,对主要负责人要严肃处理。七、进一步规范税务机关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严禁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以“出书”和“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巧立名目,乱摊派,乱收费,谋取小团体和个人利益。为了严肃收费纪律,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监察室将对各单位收取的各项工本费、发售的各种资料等收费项目随时进行抽查,核对收费票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重申各项收费标准,严格按《收费许可证》规定的范围标准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擅自提高和扩大收费标准,各单位应及时向局机关财务部门上缴各项收费,严禁截留或挪用,如发现此类问题,坚决严肃处理。进一步规范税务报刊发行工作,严禁向纳税人强行征订和强行摊派报刊的行为,对违反总局规定出版发行的税务报刊要坚决清理。八、加强内部财务审计和离任审计工作。由于我局今年机构调整,人员工作岗位变动较大,监察室要与办公室财务人员配合,及时组织对原来有经费的基层单位都要进行财务审计,重点对因工作调动而离任的“一把手”进行离任审计,通过严把“财务关”,刹住公款“吃喝玩乐”风。进一步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作风。严格控制税务经费开支,坚决纠正和制止公款吃喝、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行为。九、继续抓好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运行过程的监督检查。各单位要继续贯彻落实自治区局关于《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监督制约实施办法》,将“两权”监督制约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税收征管改革、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金税工程”和信息化建设等,从制度建设入手,进一步建立健全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运行过程中的行为规范,明确哪些权力行为可为,哪些权力行为不可为,可为的权力行为怎么为,不正确行使权力要承担什么责任。逐步形成执法有依据、操作有程序、过程有监督、责任有追究的完善的监督体制,使“两权”监督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有效地预防滥用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使我局的行业风气根本好转。

部门工作方案范文9

关键词:档案管理档案收集档案归档

档案收集工作是一切档案工作的开端,是档案工作环节之首,没有全面、准确的档案收集,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档案整理、利用做得再好,也不能满足档案利用者的实际需要。机关档案工作条例中规定,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一般应在第二年上半年向档案部门移交档案。笔者在档案收集具体工作中,常常因为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档案人员工作变动快,对档案平时归档不够重视等原因导致需归档文件没有及时归档,最终导致档案部门年终收集归档工作困难重重,尤其是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会议形成的文书档案、声像档案最不易收集齐全。实践证明,在档案信息化背景下,虽然档案实体归档工作一般按年度进行,但不是所有工作一定要等到每年年终才开始着手,如果重视档案的平时积累,及时收集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办理完毕的档案实体及其电子文件随办随归、妥善管理,既有利于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又能使年终的整理工作变得十分轻松。

笔者单位在今年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建设成档案网络化收集、整理、利用通道之后,结合制定月度档案归档工作制度,在探索加强档案平时归档的方法上做出了一些具体实践,在此跟同行交流和探讨。

一、信息化背景为电子文件平时归档提供技术保障

在档案信息化背景下,档案平时归档应包括两方面内容,档案实体的归档和电子文件的归档。其中,电子文件的归档是在档案数字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在文件收集状态下能够实现电子文件的登记、修改、删除、文件分类鉴定等功能,用户在此状态下完成平时需归档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后,为年终归档移交工作做好准备。北京市档案局在全市档案业务培训中指出电子文件应当在办理完毕后实时或定期归档,定期归档应当在第二年6月底前完成。实时或定期归档可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来说,采取逻辑归档方式的单位可进行实时归档,采取物理归档方式的单位可进行定期归档。因此,信息化背景为电子文件平时归档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使电子文件实时归档成为可能。

笔者单位档案数字化项目于2013年4月份完成。该项目完成档案网络版软件安装并将1950年以来形成的单位全宗档案通过录入、扫描、图像处理等程序挂接到系统中。目前档案网络利用覆盖全园,用户数为178人。因此,笔者单位在2013年平时档案收集工作中充分利用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实时归档电子文件,同时档案部门也可通过系统监督各业务部门档案员归档电子文件的具体情况,要求各业务部门档案员按照单位档案部门下发的档案保管期限表及每月度的归档索引(由当月大事记、信息等整理而成)在每月中旬完成上月的电子文件平时归档工作,包括电子文件条目的录入工作及电子文件扫描图像的上传,同时要求业务部门档案员及时收集、妥善保管档案实体。这种归档方式尤其适用于一文一件管理模式的文书档案、声像档案、荣誉档案。平时归档给这些无需组卷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带来极大方便。

二、健全档案平时归档制度为档案平时归档奠定基础

有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持,建立一套规范实用性强的档案平时归档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单位今年在以往档案年终归档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提出档案月度归档和年终归档相结合的档案收集方式,并制定了详细的档案平时归档制度,在平时归档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档案月度归档制度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档案部门的工作,每月档案部门收集上月单位大事记、信息,制作档案收集索引,索引条目为本单位重大活动、重大会议、重大事件中形成的可随时归档的文书档案、声像档案、荣誉档案等,落实具体责任部门,要求各部门档案员在每月15日前将索引上标注的上月需归档的电子文件条目和图像按电子文件归档要求挂接到档案系统中,而业务部门档案员在文件收集过程中的执行情况也通过档案系统接受档案部门的监督。二是各业务部门的档案工作,各业务部门档案员在每月15日前将索引上标注的上月需归档的电子文件条目和图像按电子文件归档要求挂接到档案系统中,但不履行移交手续,不履行移交手续是为了便于各业务部门档案员在年终归档时按文件联系、时间等调整顺序、编制档号,同时,业务部门档案员及时收集、妥善保管索引目录中需归档的档案实体,整理顺序和编号与上传的电子文件顺序相对应。具体索引目录示例如下:

档案平时归档制度规范了电子文件和档案实体平时归档流程,保障业务部门档案员在档案部门的指导下有效组织、开展平时归档工作,并为档案部门监督、检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三、档案管理绩效考核制度为档案平时归档提供驱动力

档案平时归档工作要求各业务部门档案员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责任心保证电子文件及时归档、文件材料实体完整齐全,同时也需要更严格有效的档案管理绩效考核方式作为执行具体工作的动力和目标。笔者单位在实行2013年档案月度归档以后,就将各业务部门档案月度归档的效果纳入到业务部门档案工作的绩效考核中,由档案部门每月通过档案系统对照档案保管期限表和档案收集索引检查科室电子文件收集齐全率、完整率,对没有及时把电子文件录入系统的部门进行催缴,限时催缴仍不能上传的部门扣除当月的绩效分数。年终时,每月的绩效分数和年终文件材料实体归档情况评分相加就成为评选优秀归档部门和优秀档案员的依据。由此既鼓舞了档案员的工作积极性,又保障了档案平时归档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档案部门主动意识为档案平时归档注入活力

部门工作方案范文10

第二条医药卫生档案,是指在医药卫生工作中从事医疗、防疫、科研、教学、生物制品、生产、药品管理、卫生行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以及其他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三条医药卫生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和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和依据,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必须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便于开发利用。

第四条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必须把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的发展计划,在档案机构、人员配备、经费、库房等方面给予保证。

第二章档案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第五条医药卫生档案工作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下进行。卫生部档案处在办公厅领导下,负责管理本部门的档案工作,并对部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指导,地方各级医药卫生档案机构负责管理本部门医药卫生的档案和档案工作,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应有1名领导同志分管档案工作,把档案工作列入领导议事日程,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第七条各级医药卫生部门要理顺档案管理体制,建立综合档案工作机构,负责本单位的档案工作和统一管理本部门形成的全部档案(病历档案除外)。规模较大、内部机构和下属单位较多、负有监督、指导和检查任务的单位,应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设立档案馆或综合档案室;对下没有指导任务、但本部门档案工作任务较重的,应设综合档案室(处或科级);设立档案馆的具体条件可参照1989年国家教委的第6号令执行。规模较小的单位可视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配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

设档案馆的应配备工作人员8-12人;设档案科、室的,应配备工作人员3-6人。

综合档案机构的设置,按有关规定报上一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同时报所在地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八条医药、卫生部门单位档案馆具有双重职能,既是收集、保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又是本单位档案工作职能管理部门。

第九条综合档案管理机构的基本任务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卫生部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二)制定本单位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

(三)负责接收(征集)、整理、分类、鉴定、统计、保管本单位形成的全部档案及有关资料;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有关档案;

(四)负责编辑档案参考资料,编制各种检索工具,积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全心全意地做好服务工作;

(五)加强档案工作的横向联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协作,积极开展档案信息交流及学术研究活动;

(六)负责对本单位或所属单位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七)负责收集档案利用效果的反馈信息,宣传利用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档案工作影响,增强领导干部和科研人员积累档案、利用档案的意识。

第三章档案工作人员

第十条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档案事业,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并具备一定的档案专业技术水平和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

第十一条档案工作人员(包括以做档案工作为主的兼职人员),均属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其业务能力的考核、技术职务的评定和晋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并实行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或任命制),档案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同等待遇。档案工作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

第四章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

第十二条各级医药卫生部门要建立健全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制度,并纳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确保每项重要的医疗、防疫、科研、教学、药品管理、行政管理等工作都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文件材料归档。

第十三条各级医药卫生部门的档案工作要与本部门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实行"四同步"管理,即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各项工作时应同时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

第十四条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对科研成果、产品规划与试制、基建工程等项目进行鉴定、验收时必须有档案部门参加。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应会同档案部门,对应归档的文件材料进行检查,并签署意见。未经档案部门检查或经检查没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文件材料归档的项目,不能通过鉴定、验收,科研成果不予上报。

第十五条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应实行文件材料形成单位及科研课题组立卷归档制度。由立卷人按文件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和保管期限表系统整理组卷,编排张号,填写卷内目录和案卷标题,经立卷单位负责人检查,装订后向本部门档案室移交。卷内目录和案卷标题一律用钢笔或毛笔书写。

第十六条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

(一)党政管理方面

凡是本部门党、政、工、团,包括纪检、人事、保卫、财会、基建、生产、科研、外事等单位和临时机构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收、发文(电)和内部形成的会议文件、会议记录、纪要、重要电话记录、各类统计报表、出版物原稿和样本、剪报(不另行文的)等文件材料,以及反映本部门工作活动的影片、照片、录音带、录相带等声像材料,均应收集齐全,立卷归档。

(二)医疗技术方面

凡是医疗单位形成的以下材料应收集归档。

1.医疗技术的法令标准及各项规章制度。

2.医疗计划、总结。

3.处方章印模。

4.各类报表和统计分析资料(包括计算机盘片等)。

5.医疗技术常规、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文件。

6.医疗质量调查和监督检查中形成的文件。

7.突发事件、传染病暴发流行抢救工作记事、照片、录象、总结等文件材料。

8.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的来信来访调查分析,医疗事故鉴定书和处理意见。

9.新疗法、新技术的鉴定及实施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10.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总结、医案原稿、中药炮制等。

11.传统的药物标本、成分、配方、工艺等材料。

12.制剂处方单、质量检验报告、药检证书及制剂配剂的有关材料。

13.住院及门诊病历和各种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登记本以及病理切片、照片、图纸、X光片等(单独存放保管)。

14.医疗单位开展医疗合作形成的协议书、合同、聘书等。

15.地方病、职业病及肿瘤、心血管病等疾病防治的专题材料。

(三)卫生防疫和卫生监督方面

凡卫生防疫和卫生监督部门所形成的以下材料应收集归档。

1.有关卫生防疫和监督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流行报告、防治方案、规划、总结、监测点、防治点记录数据等有关材料。

3.传染病暴发流行防治工作记事、照片、录像、总结等文件材料。

4.疫情报表和统计材料。

5.青、少年健康检查、生长发育和调查分析总结。

6.青、少年学习、生活保健用品监测及学校卫生标准技术材料。

7.计划免疫效果观察以及异常反应、事故调查处理等有关材料。

8.消毒杀虫剂专题计划、实验数据、图表、实物标本及总结材料。

9.卫生监督规划、审查意见书、技术性总结及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环境卫生监测等材料。

10.食品卫生标准、规划、技术报告、审核意见书、批准证书及城乡居民营养调查、食物结构、食物成分表。

11.食品卫生监测、重大食品污染、食品中毒典型案例等有关材料。

12.射线防护、计划设计方案、实验数据图表、专题调查总结报告、仪器制作等有关材料。

13.放射事故(包括核武器、核电站)损伤救治方案、救护措施及远后期观察材料。

14.职业病危害现场调查、测定及劳动条件评价、职业病防治、急、慢性职业中毒报告、报表和统计数据。

15.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预防性卫生监督的审查意见及有关材料。

16.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卫生处理技术材料。

17.国境卫生检疫管理材料。

(四)妇幼卫生方面

凡妇幼卫生部门所形成的以下材料应收集归档。

1.有关妇幼卫生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

2.妇幼卫生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及工作总结。

3.妇幼卫生工作年报表。

4.妇幼卫生工作中考核评比标准及综合性评价材料。

5.妇女多发病防治材料。

6.青春期及绝经期调研材料。

7.孕产妇死因研究材料。

8.围产保健信息网监测及围产儿死亡率及死因研究材料。

9.女工保健卫生学调研材料。

10.计划生育手术规范化管理材料。

11.婚前保健、优生、遗传调研材料。

12.0-7岁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材料。

13.0-3岁营养性疾病患病率及分析材料。

14.四个月以内婴儿3种不同喂养率的调研材料。

15.有关儿童保健课题及调研材料。

1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原因。

(五)科研方面

按国家科委、国家档案局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执行。

(六)教学方面

按国家教委、国家档案局关于《高等学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执行。

(七)药品、生物制品监督、检定和生产技术方面

凡药品、生物制品监督、检定、生产部门形成的以下文件材料应收集归档。

1.有关药品监督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项规章制度。

2.药品标准(国家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审评材料、批件或批复。

3.新药及新生物制品审批、审评记录、批件。

4.药品抽验报验结果、汇总和公报材料。

5.重大假药、劣药案件原始调查材料、处理结论和有关批复及来往文件。

6.执行药品监督任务的原始记录、报告和批复。

7.国外厂商申请进口药品注册的申报材料和批件。

8.生物制品产品计划、规划设计任务书、产品试制说明书、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现场考核及临床试验观察记录、协作合同及完成情况报告等。

9.生产及技术检定记录。

10.产品质量及经济技术指标完成统计及说明。

11.生产检定规程、细则、生产工艺、产品目录、说明、规格及使用方法的有关材料。

12.生产及检定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有关材料。

13.生产及检定工作管理办法、定额指标及责任制等有关材料。

14.药品质量考察检定中的实验数据记录及临床观察中所形成的有关技术材料。

15.安全生产制度、规定、规范、统计报表、工作安排、总结及重大事故调查处理等有关材料。

16.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方面材料。

(八)基本建设方面

按国家档案局、国家计委关于《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九)仪器设备方面

各种国产和国外引进的精密、贵重、稀缺仪器设备(价值在5万元以上)的全套随机技术文件及在接收、使用、维修和改进工作中产生的文件材料。

(十)出版物方面

包括出版社、健康报社、医学会、医学院校、医学科学部门出版的书籍、报纸、杂志、其他学术刊物以及自行编辑出版的学报审稿单、原稿、样书及出版发行记录等。

(十一)财会方面

按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十二)其他医药卫生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十七条归档时间:

各医药卫生部门的文书档案,应在次年6月底以前移交档案室。医学院校应在次学年度寒假前归档,科研、医疗卫生技术和基建档案应在项目及技术工作完成后两个月内归档。

第十八条几个单位协作完成的医疗、防疫、科研等工作项目由主办单位保存一整套档案。协作单位除保存与自己承担任务有关的档案正本之外,应将复制本送交主办单位归档保存。

第十九条各医药卫生部门的个人在从事各种职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文件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向本部门档案室归档,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档案室的档案应按规定向档案馆移交。对于个人在其非职务活动中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档案部门可通过征集、代管等多种形式进行收集。对于个人向档案部门捐赠档案的,各医药卫生部门应予以奖励。

第五章档案的管理和库房设备

第二十条医药卫生部门的档案馆、室对接收的档案进行分类、排列、登记、编目及必要的加工整理。

第二十一条医药卫生部门的档案馆、室,对接收的档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鉴定、划分保管期限和密级。对保管期限的变动、密级调整和需要销毁的档案提出建议,报本部门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二条医药卫生部门的档案馆、室,要建立保密、保管、借阅、统计等项管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所在地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上一级主管部门报送档案工作基本情况统计报表。

第二十三条医药卫生部门的档案馆、室,应根据《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下属单位的档案工作经常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对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扬或奖励。对因档案管理混乱、工作失职给档案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报请有关行政部门按照《档案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第二十四条各级医药卫生部门必须为保管档案提供专用档案库房,库房门窗要坚固,并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要有防盗、防火、防光、防腐、防有害生物和防污染等安全措施。对存放声像等特殊载体的档案要配备恒温、恒湿设施。档案库房要指定专人管理,以保证档案的安全,延长档案寿命。

第二十五条各级医药卫生部门,要有计划地为档案部门配备复印、录音、照像、录像等设备,同时结合本单位业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第六章档案的利用与开放

第二十六条为了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各级医药卫生部门要按《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划分开放与控制的界限,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第二十七条医药卫生部门档案馆的档案应向社会开放。开放档案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凡持有合法证明的单位、个人在说明利用目的和范围后,均可查阅属于开放范围的档案。

(二)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利用档案,需经有关主管部门介绍。

(三)外国机关或个人要求利用档案,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四)向社会公布档案,需经本单位及上级主管机关批准,任何组织或个人无权公布。

第二十八条凡涉及党和国家机密和专利的档案,不得对外开放。

第二十九条查阅、摘录和复制尚未开放的档案,需经档案部门负责人批准,涉及未公开的技术问题,需经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查阅绝密档案需经分管档案工作的行政领导批准。

第三十条各医药卫生部门的综合档案室保存的档案,主要供本部门利用,其他部门查阅需持单位介绍信,经综合档案室或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

部门工作方案范文11

近年来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受到各级领导和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有关中央主管部门普遍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列入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进行统筹谋划,加强宏观管理,开展监督指导。许多地方和部门以及建设单位,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项目建设“四制”、纳入项目建设管理计划和工作程序、纳入工程领导和岗位责任制,同时配置相应的管理资源,保证了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设项目档案工作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依法管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国家档案局每年转发国家发改委的全国重点建设项目名单,提出加强项目档案工作的要求,同时加强登记管理,逐年对全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登记情况进行通报。北京、福建等地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管理原则以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项目主管部门等有关方面在项目档案登记、监督指导、验收、移交方面的职责和要求写入地方法规;水利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等中央主管部门,制定了本系统的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上海、浙江等地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列入省政府批准的行政许可事项;天津、新疆等地,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等系统专门制发了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都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纳入了执法检查,河北、江苏等省人大常委会会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开展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专项执法检查和执法调研。

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不断加强。档案部门与有关主管部门联合携手,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开展。福建、广东等地档案局与投资主管部门及专业主管部门联合召开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专题会议,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安排。河北、辽宁等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投资主管部门联合印发文件,交通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中央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档案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督指导,项目档案登记工作广泛开展,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时有效地掌握信息。档案部门克服人手少的困难,深入项目现场进行指导,针对不同对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业务培训,有的还通过档案网站进行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问题解答和咨询。

建设单位档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广大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将档案工作纳入项目建设计划,建立档案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制定规章制度和业务规范,建立项目档案工作网络体系,强化业务基础建设,将档案工作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形成了以项目建设单位为管理核心,以纳入合同为管理依据,以监理控制为重要手段,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及项目参建单位全方位参与下,实施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验收把关的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模式。

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发挥作用成效显著。近年来,一大批精品工程的建设,印证了档案不仅是项目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是项目建设管理的组成部分和必不可少的环节,项目档案质量更是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项目档案管理促进了项目各项管理的规范化,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水平。

卓有成效的档案工作为项目建设管理、科学决策、投产运行、审计稽查、竣工验收、抢险维修、改建扩建、追究责任、维护权益提供了全面可靠的信息和凭证,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后一个时期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主要思路和努力方向

1、理顺关系,履行职责,全面加强建设项目档案工作

履行职责,加强宏观管理。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实施监督指导的执法主体地位不能动摇,执法主体的权威性不能削弱。开展项目档案登记、进行检查指导、组织或参与项目档案验收是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履行政府监管职责的重要内容,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好落实。建设项目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档案部门要按照国家档案归属流向的整体规划和有关要求,从有利于维护建设单位合法权益和有利于档案资源的社会利用出发,合理确定项目档案的归属与流向。

条块结合,分工协作。实践证明,各级项目主管部门与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是做好各行各业档案工作的成熟经验。各部门、各系统的建设项目分布在各地,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宣传指导和检查验收上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项目的主管部门应发挥在条块结合中的主导作用,积极主动地与地方沟通,将项目信息告知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除国防科技工业项目外,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参与各部门、各系统项目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和档案验收。

2、强化监管和指导,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国家档案局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和检查指导工作。要加强与中央主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在政策上和业务标准规范上,为全国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档案局将与有关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制定行业标准《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指南》。研究大型信息化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有关问题,制定符合信息化项目特点的归档范围,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出台国家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开展白图归档问题的研究,为信息化环境下工程图纸的归档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中央主管部门遵循国家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加强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业务规范建设,进一步制定和修改有关办法和标准。

分级管理,深化服务。建设项目点多量大,进一步加强监督指导力度,要进行任务分解,实施分级管理,明确职责,将工作任务和要求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对项目档案工作提供服务,实施全程跟踪,要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全面做好项目档案登记工作,及时掌握项目信息,做好安排部署,尽早介入;二是及时进行现场指导,做好宣传推动工作,指导建设单位制定档案管理的制度和标准;三是开展业务培训,帮助项目一线的专兼职档案人员深入学习和理解有关标准规范,掌握业务技能。

改进方式,提高效能。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应实现从重点指导到全面监管,从注重验收到全程跟踪,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上门的工作方式的转变。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要将点对点的具体指导与制定完善标准规范、组织巡回检查、开展专题调研、研究解决共性问题、进行业务培训交流等相结合,通过法规引路、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等多种方式提高监督指导效能。

借助力量,提供支撑。鉴于目前情况,可以整合各地区、各系统的项目档案管理专家资源,在开展检查、指导、咨询、验收工作,以及开展调研和制定业务规范方面,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要大力培育和扶植提供档案管理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合理利用社会中介力量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加强对中介机构的规范和管理,使中介机构在咨询、整理、寄存 、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为建设项目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提高项目档案管理效率和水平。

抓住关键,克难奋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增加了监管难度,一般情况下非政府投资项目的主管单位不明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很难像过去那样,通过主管部门的管理渠道进行监督指导,特别是一些档案意识和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建设单位,在没有主管部门的约束下,甚至到项目竣工验收时,尚未建立规范的档案工作。这就要求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与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沟通,主动上门服务,及时发现和纠正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督指导,攻克监管难点避免工作缺位。

3、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动项目档案工作深入发展

在研究和探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移民档案管理问题;研究和加强境外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是研究探索不同管理模式下的项目档案管理。在项目建设管理中,其管理模式逐渐多样化,比如总承包制、代建制、“小业主大监理”等等,同时,外方承包、外商投资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带来了许多不同于国内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一些涉外项目中的文件档案管理方式方法与国内有较大的差异。不论是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管理模式的多样性对档案管理的影响及对策,都要加强调查研究,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深入探索适应各种管理模式,符合项目实际的档案管理思路、方法和手段以满足项目档案工作的需要。

部门工作方案范文12

一是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我国档案事业处在一个大发展时期,档案工作领域快速拓展,档案馆库建设任务繁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放在档案事业的规划、具体业务的建设上,各极政府部门也要求档案事业加大发展,社会对公共档案的需要也日益增多,档案监管工作未能真正放到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议事日程,对档案监管工作的认识还未能真正到位。

二是在理论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缺失。理论是人们行动的指南,只有准确的理论才能指引人们准确的实践方向。目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档案监管工作的理论构建还处在初级阶段,仅明确了档案监管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职能,提出了统计工作、安全保管等方面的要求,未能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对如何明确监管的范围,监管的工作标准,监管的具体措施等还处在摸索阶段,各地方的工作内容要求差异很大,各自为政,这就给监管工作质量造成较大的隐患。

三是重服务轻监管的观念弱化了档案监管工作。档案工作的服务性影响了一代档案人的思维,为党和政府做好服务,为社会服务是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但并不是我们全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内容。档案工作的终极目标是提供服务。但对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来说,本身没有档案业务,只能用规划、组织、指导、监管等手段来实施职能,保障各类档案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长期以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量极大,几乎占尽了绝大部分的工作内容。长期来对企业档案的指导是压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身上一项艰巨任务,有的地方对家庭档案也投入大量精力去组织指导,这种指导服务无可厚非,但是过分投入精力却削弱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有的甚至造成监管缺失。

四是档案监管的范围模糊。事实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目前还没有一个明晰的档案监管范围。档案法明确“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然而这样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得到具体的细化,似乎所有的档案都要去监管和指导,国家和省档案部门也没有提出明确的监督范围,造成基层档案管理部门监管工作没有规范,操作上难以把握。事实上很多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家庭档案工作投入了很多精力去指导,却未能对涉及千万人利益的人事档案进行有效监管,对重要的干部档案、公安户籍档案等重要档案,也以有专门部门在管为理由,放弃监管责任,这种监管的偏差和缺失危害极大。象干部档案、户籍档案,应当是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案例监管,业务指导与监管不能混为一谈,不指导不等于就不要去监管。而去指导的家庭档案则是属于家庭文化范畴,不属于监管范围。

五是监理工作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工作要求、标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长期对基层档案工作的监管以登记统计和执法检查为基本方式。各地除了档案馆和县市级机关的统计范围要求基本相同外,专门档案的登记统计就各不相同了。执法检查的范围和具体的要求除了归档范围和“八防”要求相同外,可操作性的监管要求、措施就不多,不成体系。直接监管范围基本在与档案行政部门同级别的党政机关内,下属单位的档案由主管部门负责检查监管。在实施监管检查时又很容易被档案业务检查内容所冲淡。

档案监管工作上存在的以上种种问题,严重制约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工作的深入和健康发展,在一些损害档案案例的突发事件发生时,难以保障档案的安全,为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留下隐患。面对党和国家向档案部门提出的关注民生,为促进和谐服务的工作要求,面对社会变革带来的全社会对档案要求的强大压力,加强全社会重要档案的监管已成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迫切任务。

目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几方面改善档案监管工作的状况:

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明确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摆正档案监管工作的位置。《档案法》及各级各类档案法规上明确规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具有监督和指导职能,且监督管理工作是主要任务,这是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是一种国家意志。因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无旁贷,应当不断地强化监管工作,增强监管工作的力度。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洞察各种影响档案保管安全的潜在危机,从各地发生的档案损毁事件中引起警惕,吸取教训,把确保本行政区域内档案保管安全作为首要监管任务,加强各种应对自然风险和人为破坏的防犯措施,力保万无一失。要汲取金融、证券等国家管理部门在监管工作上的经验和教训,要尽力在档案监管工作上有所作为。

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尽早构建起完整系统的监管工作理论,并对实际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有准确系统的理论指导,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档案法》明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和任务已有21年,我们也作了长期有效的实践探索,积累了很多经验和理论。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档案事业和档案监管还要随着形势变化而改进发展,但不能无止境地探索,摸着石头过河只能是初级阶段,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及时构建起一套新时期档案监管理论,从而明晰一系列监管的要求、方法。

三、档案监管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档案工作的涉及面十分广、档案种类多,《档案法》所界定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档案,都属监管范围。而实际操作必须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有真正的实效。要对党和国家宝贵历史财富的重要国家档案进行监管,这部分档案一般保存在各级档案馆和国家机关中。要对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档案进行监管,如教育、医疗机构的档案,公用事业单位的档案。要对涉及社会公共安全的属于民企、外企的档案进行监管,如列入重点工程的基本建设档案,上市企业的档案,还要对村、社区和一些社团的档案进行必要的监管。监管的程度上也要分层和区别,要将涉及到社会公共安全的档案分列出来,作为重点监管,如国家机关保管的档案中象户籍档案、工商登记档案、婚姻档案、土地登记档案、社保档案、房产权登记档案等必须重点加予监管,且不能等同于其他一般档案,应当加强监管的强度,确保这些档案的万无一失。

四、档案重点监管的范围应当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调整。社会发展变迁会影响到档案价值观变化,档案监管的根本目的是让档案为社会服务。近几年来一些领域档案管理的失控,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个人档案的管理随着大批企业转制,职工的下岗、退养等,职工档案材料的归档,档案的运转、保管上出现了新问题,反映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这些职工档案的监管一直未真正纳入各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视野,从目前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十分必要成为我们的重点监管对象。此前我们化大力的企业档案的指导管理,应当作一适当的调整,国有企业档案应继续监管,民企和外企的档案就不能作为全部监管范围,只能作为指导服务的范围,而且这种服务要尽可能地社会化,减轻档案行政部门的工作量,腾出更多的精力去监管社会的重要档案。